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学术交流杂志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ISSN:1000-8284

  • CN:23-1048/C

学术交流杂志

学术交流 2016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术交流杂志中东欧思想文化研究
5-11

论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形式符号美学

作者:傅其林 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成都610041

摘要:卢卡奇在批判吸收形式主义符号学的基础上,挖掘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康德的审美形式规范性思想、黑格尔的逻辑结构模式、马克思主义主客体统一的结构机制,借助文艺审美形式的丰富多样性体悟,建构了融合形式符号的复杂结构机制与其社会-历史生成机制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综观卢卡奇从青年到晚年的代表性文艺理论和美学著述,其独特而富有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形式符号美学可从现代形式的悖论、审美反映的符号机制、形式的历史哲学三方面揭示。

12-16

卢卡奇对马克思人道主义美学的阐释与发展

作者:王静 单位: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州510632

摘要:卢卡奇一生致力于建立和发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在解读马克思美学的过程中发现、阐释并发展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美学思想。在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美学中,人的存在及人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追求与捍卫人的完整性是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美学的中心内容,个体与类的统一是卢卡奇美学的历史真理,追求人的真正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最高宗旨。卢卡奇美学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文化理想,其目标是在生活本体中恢复人存在的整体性,从而真正消除人类存在的畸形化和肢解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解放。

17-23

卢卡奇与实践存在论美学

作者:秦佳阳 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成都610041

摘要: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实践存在论美学是随着时展而形成的新的美学体系,它融合了实践论美学与存在论美学,并接受胡塞尔现象学、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捷克存在人类学派的具体总体性美学、南斯拉夫实践派美学、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重构美学。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合法性和理论完备性,学界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我们可以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奠基人卢卡奇的有关观点作为理论基础,结合其《历史与阶级意识》和《社会存在本体论》中的存在论思想、后期美学著作《审美特性》以及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从日常生活、巫术、实践和艺术的产生等角度,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产生和结构逻辑进行合法性阐释。

学术交流杂志中国哲学研究
24-29

谭嗣同对三纲五伦批判的彻底性与虚无化

作者:魏义霞 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 哈尔滨150080

摘要:在近代,三纲受到普遍质疑,谭嗣同便是激进质疑三纲的勇士。谭嗣同对三纲的抨击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彻底而大胆,在近代尤其是在戊戌启蒙思想家中独树一帜。这不仅表现于他对三纲的批判与严复一样聚焦“君为臣纲”,侧重民主启蒙;而且表现于他将三纲五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批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将批判的矛头对准五伦的启蒙思想家。一方面,谭嗣同对三纲的批判是根基性的颠覆,他也由此成为戊戌启蒙思想家中最激进的一员。另一方面,他在对三纲五伦的彻底解构中陷入极端,走向虚无,其启蒙思想的杀伤力也因此大打折扣。

30-35

陈荣捷对朱熹中国哲学范畴论的价值阐释

作者:郑秋月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哈尔滨150028

摘要:陈荣捷重视朱子研究新材料之发现,言学者所未言。他通过深度剖析,发现朱熹貌似述而不作、固守传统,实则在解明经典义理、创新诠释方法、重塑范畴地位等方面努力良多,通过细化与深化赋予中国哲学范畴以诸多新意,对新儒学哲学体系建构甚有助益。陈荣捷对朱熹中国哲学范畴论价值的深入挖掘既有历史客观性,又做到了“彰其密,显其微”,对于美国的朱子学研究,对于国内学者对朱熹史料的深度解读和对诠释方法的创新探索,都具有重要价值。

36-41

“仁”之古义:勇壮强力有威仪

作者:石超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青岛266580

摘要:“仁”字在《说文解字》中有“[尸二]”“忎”“仁”三种构形,分别对应外在威仪、身心互摄、主体间性三种意象,亦显示了“仁”概念由外而内、由直观而抽象的发展历程,该历程与三种字形在历史上的出现顺序基本吻合。其中,“[尸二]”之构形出现最早,属古文,亦通“夷”。该构形中的“二”符为“羡划或饰笔”,表示与作为专名的“夷”之区别,意谓“夷族的族风”。进而引申为贵族男子刚猛尚武的外在气象,与西周威仪观所追求的“有威而可畏”“有仪而可象”的使人“畏而爱之”的君子(贵族)修养追求若合符契。春秋时代,学者将其进一步引申为有德君子所应具备的品质之一,然而其侧重外在身体表现的古义未失。更重要的是,孔门论仁亦常常循此古义,将外在修养作为“求仁”之学的起点和“抓手”。

学术交流杂志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42-46

复归马克思主义的努力——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探析

作者:李楠明; 齐晓明 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哈尔滨150080

摘要:戴维·佩珀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深入分析了当代西方生态运动中的无政府主义,阐发了他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表明,他们不仅在社会政治学上多有建树,而且是19世纪生态学的先驱,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仍然是当代分析生态问题的有力的思想工具。佩珀认为,资本主义生态矛盾源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由其内在生产方式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本主义不可能实现。生态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其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不仅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更是人类向更高文明跨越的可贵理论探索。

47-51

生态危机根源的多维性与生态文化自觉

作者:胡莹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哈尔滨150025;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上海200433

摘要:生态危机是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在人与自然二者关系方面的一种外化显现,它的真正根源不只在于资本逻辑的外在宰制与生产逻辑的现实束缚,更在于人类内在本质的发展困惑。生态危机是人类在文明发展道路上所要解决的一道悖论难题,唯有通过人类自身的内在反思,重新建构人类的合理发展思路与现实路径,从人类的生存维度构筑生态文化才能引领人类走出进化的死胡同,实现人类最终的自由全面发展。

52-56

布洛赫“黑暗瞬间”形而上思想初探

作者:周惠杰 单位:哈尔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哈尔滨150086

摘要:布洛赫通过对作为生存策源地“现在黑暗瞬间”的形而上思考,意图阐明其非对象性、现实性等积极性内容。黑暗瞬间是人与事物正在生成的现在时,潜藏有尚未创生的“新事物”,包裹着可能性未来,贯穿着“已然但是尚未”存在逻辑。刺破黑暗的“惊奇”瞬间,是对存在真理的预感,对人的创造性、超越性的确证。勇于突破黑暗,揭开自身秘密,是积极行动的人独有的乌托邦勇气的体现。

学术交流杂志政治学研究
57-61

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三种基本共识

作者:郭小靓; 陶磊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青岛266580;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人力资源处; 山东威海264209; 普洱市社会主义学院理论教研室; 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的价值追求。要使其真正发挥作用,起点在于切实构建起中华民族共同体,因而必须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政治共识、情感共识和价值共识的相互统一,使中华民族共同体获得三种共识合一的强大生命力,从而促进56个民族的大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聚合各民族之力。其中,政治共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情感共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键,价值共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

62-66

审美观照:中国梦教育之深化

作者:张晔 单位:太原师范学院思政部; 太原030013

摘要:中国梦内涵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它的发轫发展历程所彰显的崇高、悲壮、优雅的美学精神,为高校深化中国梦教育提供了新的视域,即通过审美观照,拓展审美视域、提高审美境界、体验审美愉悦,进而增强大学生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高校推进中国梦教育的美学举措为:精心设计,保证大学生个人的理想美梦更接近社会目标;编撰教材,使中国梦的美学意蕴系统化,为实现“三个认同”提供理论支撑;鼓励大学生勤于社会实践,从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中汲取美的智慧和力量。

67-72

论布哈林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比较及其当代启示

作者:仲帅; 刘佳鹤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杭州310014; 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哈尔滨150001

摘要:布哈林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两者的比较主要体现在要不要首先夺取政治领导权、夺取文化领导权的基本策略和怎样形成无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这三个方面。从中得出有关当代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的重要启示:将文化领导权建设同维护国家安全有机结合起来,将贯彻“双百方针”同依法治理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将传统的文化阵地建设同网络新文化阵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培养传统知识分子同重视草根知识分子有机结合起来。

73-77

运动中的妇女动员

作者:巩茹敏 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哈尔滨150025

摘要:解放战争时期,以黑龙江为代表的东北战场首先成为国共两党战略决战的中心,其形势走向关系着战争的成败。为取得战争的胜利,黑龙江在中充分发挥妇女们的积极性,通过保障妇女地权,实施诉苦教育,构建妇女会等基层组织,实现了对广大农村妇女的动员。动员后的妇女们在获得土地的同时,踊跃参加生产,拥军支前,有力地支援了东北解放战场。黑龙江在中动员妇女的成功经验在于:坚持统一战线的策略原则,重视并保护妇女土地所有权等物质利益;着重启发阶级觉悟,凸显以意识形态为准则的价值取向;运用报刊传媒等宣传载体,树立典型,实施榜样教育等。

学术交流杂志法学研究
78-84

我国区域法治绩效考评体系优化与方法创新

作者:刘爱龙 单位: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 南京211815

摘要:当前,我国区域法治绩效考评实践如火如荼,但各地确立的考评指标体系和运用的考评方法五花八门、莫衷一是。几乎所有考评指标体系在权重测度上都没有解决好客观赋权问题,科学性不足;考评指标体系内容未及时纳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新要求,时效性不强。长此以往,必将严重损害国家法治的统一性和权威性。依据法治建设的普遍规律和绩效考评与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必要廓清法治绩效考评的基本原则;选取典型性样本进行考评体系的优化完善;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数据包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创新考评模型,实现考评的科学化。

85-91

论扰乱法庭秩序罪的修订与适用

作者:焦旭鹏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北京100720

摘要:刑法修正案(九)对扰乱法庭秩序罪的规定进行了修订,这是回应中国社会现实与司法实践深层需要的重要制度调适,起到了与诉讼法有关规定相配合的效果。死磕派律师“闹庭”现象的凸显推动了扰乱法庭秩序罪成为一个进入公共舆论空间的立法议题,激活了在立法机制中重新审视该罪名整体制度背景的契机,而这次立法调整仍是历史与现实纠缠中的各种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该罪此次修订之立法目的是维护正常的法庭秩序,应对该罪的实体理解和程序保障进行学理说明和科学安排,进而深入认识、改善该罪司法适用之中国语境,这才能做到既维护好司法权威,又保障律师的正常执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