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远程教育杂志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

  • 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浙江开放大学

  • ISSN:1672-0008

  • CN:33-1304/G4

远程教育杂志

远程教育 2017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远程教育杂志前沿探索
3-11

手机直播支持下的交互式学习设计与应用研究

作者:陈明选; 杨婧 单位:江南大学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 江苏无锡214122

摘要:交互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手机直播支持下的交互式学习,以促进学生深度理解为目标,以社会建构主义的情境、学习共同体、交互活动、反思为设计要素;强调学生通过操作交互、信息交互、概念交互,分享他人的见解,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研究结果表明,将手机直播用于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实时互动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理解水平,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2-20

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研究——兼论信息技术课堂中计算思维的培养

作者:郁晓华; 肖敏; 王美玲; 陈妍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上海200062; 合肥第四十八中教育集团滨湖校区; 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计算思维对信息时代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至关重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是计算思维培养的主要落脚点。但是,当前的课堂侧重于技术工具的学习,不利于学生计算思维的发展。可视化编程工具的出现,为计算思维的培养转变提供了新的契机。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将项目问题的逻辑组织从拆解转变为叠加,并配合教案的引导与学案的支持,可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思维发展。运用可视化编程工具App Inventor开展该模式的教学实践,实验结果初步显示:学生的计算思维在计算概念水平上整体得到有效提升,在问题解决的形式化和模型化上的改变,也表现明显。该模式的提出和实验验证,可为进一步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研究利用可视化编程,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提供有效的实践指导。

远程教育杂志国际视野
21-30

新技术推动下的学习愿景和作用——2017《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及启示

作者:陈松云; 何高大 单位:广东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东东莞523808; 广东白云学院外国语学院; 广东广州510450

摘要:技术的使用,能有效地帮助开发和利用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建立平等的生态学习系统,为学生提供全天候的信息和资源,从而使得学习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成为可能,新技术催生新的学习愿景与规划。作为技术推动下的学习愿景与计划,2017《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提出"重塑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从学习、教学、领导力、评价、基础设施等五个方面,探讨技术在服务日益多样化学生群体中的作用,为国家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指导性意见。通过解读该计划,能够更好地把握美国教育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为我国教育技术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启示,为构建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创新生态体系提供借鉴,从而更好地适应智慧教育和智能学习的发展需求,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31-40

美国“项目引路”计划的价值动因、课程样态与行动路径——以威斯康辛州为例

作者:宋怡; 马宏佳; 姚金鑫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97; 南京晓庄学院环境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1171;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推进STEM教育,已经成为全球许多国家实现教育创新、培养科技人才,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项目引路"(Project Lead the Way)计划作为美国STEM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提供者,通过基于活动、基于项目、基于问题解决的STEM课程项目,致力于推进STEM跨学科整合的课程与教学方式,旨在提高学生参与STEM学习的兴趣以及选择STEM领域的职业意愿,培养学生STEM素养。通过分析"项目引路"计划的价值动因、课程样态和行动路径,可以对我国STEM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其主要特点包括:秉持跨学科整合的基本理念,为培养STEM学习兴趣和职业选择做准备;拓展STEM课程资源,凸显STEM课程内容的先进性;积聚多方力量,保障STEM课程的有效衔接和评价反馈;重视PLTW师资培训,促进STEM教师专业发展。

远程教育杂志学习新论
41-48

混合学习的绩效评价框架及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刘艳; 陈仕品; 刘礼想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四川南充637002;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系; 四川广元628017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混合学习已成为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但如何对混合学习的绩效进行有效评价,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为此,在阐述混合学习和绩效评价概念的基础上,综述混合学习评价的研究现状,根据混合学习中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建立了混合学习绩效评价理论框架的一级指标,并通过文献查阅、专家访谈等途径,建立二级指标,架构了一种混合学习的绩效评价框架,并利用层级分析法中的方根法,计算出混合学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各维度的权重。该评价框架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等特点,为开展混合学习的绩效评价,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49-56

重新理解学习:社会、技术与成人学习者——基于社会物质路径的思考

作者:胡啸天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 上海200062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逐渐认识到成人学习中的科学技术因素,逐步从社会、技术、物质角度对成人学习进行新的审视,发展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社会物质路径。该路径主要基于活动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和复杂理论,重点从技术—物质的视角来重新认识成人学习和成人日常生活,关注于工作场所学习、专业学习、专业化与专业发展等,研究对象多是成年人或者专业人员。社会物质路径以一种全息和有机的视角,将成人学习视作一个整体,包括了知识的生产与强化、学习者的主体性、人工制品的意义和流动性等。在社会物质路径下,成人学习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和物质性;成人学习成为基于多重网络互动的异质性集合,是复杂的不确定性的日常生活活动。从社会物质视角而言,成人学习相关的研究课题,如,专业学习与专业化发展研究、学习型社会研究、成人学习与技术研究,也将会产生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

远程教育杂志学术视点
57-65

云环境下教学资源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以大学新生研讨课为例

作者:张伟平; 王继新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探究云环境下教学资源有效性的表现维度和影响因素,构建了IFE(Influence Factors&Effectiveness,影响因素和有效性)模型。该模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技术、资源及其它;有效性表现维度包括学习效果和学生发展,学习效果以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体系为参照,学生发展包括社会心理、认知发展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通过在高校新生研讨课中开展的实证研究,使用SPSS和AMO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合访谈的文字材料,以检验IFE模型。新生研讨课使用的网络平台是基于微信企业号构建的云环境下的教学系统,教师和学生通过该平台和分享资源、交流和互动。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推送技术因素对教学有效性无显著性影响,资源推送机制和资源内容对教学有效性具有显著性影响,其它因素(教师、学生、教学和环境)对资源的使用效果具有显著性影响。

66-75

高校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兼及“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新思考

作者:郝兆杰; 潘林 单位:河南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 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翻转课堂方兴未艾,教师的能力结构制约着翻转课堂实施的效果与质量。为此,以文献研究为基础,初步筛选出高校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胜任力因子,再通过德尔斐法获取专家信度,对高校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胜任力初步模型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形成翻转课堂教学胜任力模型。研究认为,提高高校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胜任力,革新高校教师教学理念是前提,培养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是关键,提高高校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是保障。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教师从翻转课堂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让其从事更具创造性的工作;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为精准、个性化的指导,提高因材施教的达成度;并突破翻转课堂的"认知天花板",实现学习者的深度学习。

76-86

高校教师教学大数据技术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清华“学堂在线”的调查

作者:方旭; 韩锡斌 单位: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甘肃兰州730000;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北京100084

摘要:目前,教育大数据技术已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内外均对教育大数据的含义、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而在教育大数据的构成方面,教学大数据首当其冲,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多的集中于教育大数据的探讨,而对于教学大数据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全面的探讨。因此,对教学大数据作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已有研究表明,大数据技术如何"落地",是有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目前关于教师教学大数据技术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很少,还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为此,在构建高校教师教学大数据技术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教师教学大数据技术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用性感知和情绪两个变量与教师教学大数据的行为意向正相关,社群影响和绩效感知两个变量与有用性感知正相关,促成条件与易用性感知正相关(p〈0.05);所构建的模型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对行为意向的解释度为73.3%;教师具有了一定的行为意向,而社群影响、易用性感知以及促成条件等方面的感知程度还很低。

远程教育杂志深度阐述
87-94

“互联网+”课程的学生参与行为研究

作者:张俊; 徐小双; 王锋; 胡珊珊; 汪仕梦 单位: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湖北黄冈438000

摘要:网络联盟共享课程丰富了"互联网+"课程的内涵,使混合教学突破了校际限制。从课程选择和教学交互两类学生参与行为出发,研究发现:课程类型、课程来源、授课时段、课程教师和教学距离五个属性,影响着学生选择网络联盟共享课程的行为。首先,通过调查学生的选课偏好,采用联合分析方法,计算每个属性水平的效用值和各自的相对重要性,能够指导学校开设课程并避免资源浪费。基于远程和本地课堂的学生教学交互图,采用结构洞的社会网络理论,根据网络约束系数描述了网络联盟共享课程的交互特点,体现了教师所具备的结构优势和信息优势,其中,不充分的课堂交互导致个别学生成为学习群体间的关键中间人。从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成绩方面看,网络联盟共享课程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最后,根据学生的参与行为,提出了联合建设网联课程的措施,从而为"互联网+"课程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95-103

游戏化与MOOC课程视频的整合途径研究——以《游戏化教学法》MOOC为例

作者:朱云; 裴蕾丝; 尚俊杰 单位: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 上海200040;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 北京10010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 北京100871

摘要:2012年以来,MOOC发展如火如荼,但也因其有效参与度低、高辍学率等问题屡遭质疑,因此,如何提升MOOC学习中的学习动机,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与此同时,近几年游戏化在全球开始风靡,通过游戏化与MOOC的有效整合,来提升MOOC学习体验,也逐渐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为此,在现有游戏化设计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游戏化与MOOC课程视频整合的途径,并以《游戏化教学法》MOOC为例,实践并验证了该整合途径对提升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有效性,并对当前游戏化与MOOC整合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

104-110

基于OBE理念的MOOC课程设计与案例分析

作者:汪潇潇; 刘威童 单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北京100084

摘要:近年来,MOOC在我国迅速发展,作为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在线课程形式,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也应当明确课程的具体目标——通过线上课程使学习者获得知识和能力。因此,在MOOC课程设计中引入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关注学习者的学习成果产出,是确保MOOC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OBE理念,以"知识-能力"作为教育产出目标,依据定义、实现、评价和使用四步骤,采用"回溯式"的教学设计方法,充分发挥MOOC的大数据优势,提出可广泛适用的MOOC课程设计框架;并通过《生活英语听说》与《英文探索》两门慕课的设计分析,阐释该框架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