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移动通信杂志部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广州通信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 ISSN:1006-1010

  • CN:44-1301/TN

移动通信杂志

移动通信 2019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移动通信杂志“5G网络规划与组网”专题
1-1

主编观点

作者:张玉胜 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5G技术在网络架构和业务运营能力方面的变革为运营商转型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根据国内外5G网络部署情况来看,受到技术标准化与产业成熟度的限制,首先从提供eMBB功能开始,逐步部署支持uRLLC和mMTC的网络成为趋势。针对5G复杂的组网技术和工程建设面临的挑战,分析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案,做好5G网络规划工作是网络商用部署必备的前提。在5G网络规划方面,采用场景化设计方法以满足业务差异化的部署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站址资源优化基站布局结构,做好频率协同,实现4G/5G协同组网。在推动运营商全云化网络转型过程中,结合现网实际提出部署NSA或SA的工程建设方案。在工程建设方面,将5G天馈建设与现网天面整合相结合,充分考虑传输资源和电源配置情况,精确配套建设,实现高质量、低成本的建网要求。

2-9

面向应用的5G核心网组网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冯征 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100080

摘要:通过对现有5G技术标准的对比分析,推荐了满足增强移动宽带(eMBB)业务需求的5G NSA Option3和满足更多业务需求的5G SA Option2;然后,介绍了4G核心网改造支持5G NSA Option3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比4G核心网,介绍了5G SA Option2的主要技术特点和组网关键技术,包括用户移动性管理、网络切片和用户面承载,并简要介绍了商用部署涉及的UDM和PCF/UDR建设方案、融合组网与独立组网、5G信令网和语音业务解决方案。

10-15

5G核心网虚拟化云资源池部署探讨

作者:张燕 单位: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210019

摘要:网络功能虚拟化电信云可以满足电信级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部署需求,并具备统一编排和智能化调度的能力。目前部分核心网网元已经在虚拟化云资源池上开展了试点部署。结合目前NFV、5G核心网试验网试点情况从架构、组网、性能、可靠性以及机房环境角度阐述5G核心网对虚拟化云资源池的要求。

16-20

5G NSA组网技术方案研究

作者:邓安达; 高松涛; 程日涛; 马向辰; 尧文彬; 王韬; 马颖 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100080

摘要:针对近期运营商转向5G NSA组网的现状,在全面梳理并建立NSA组网方案研究框架的基础上,简单说明NSA组网基本原理、架构选择、组网规划、工程实施、发展演进等环节的关键问题,并对近期最关注的NSA锚点选择问题,从锚点产业链端到端支持情况、网络连续覆盖性能判别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利用站间距快速初选锚点的方法,并结合同厂家因素进行综合选择建议。

21-25

IMS网络新架构探讨

作者:马金兰; 杨征; 彭莉 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网络与终端研究院; 广东广州5106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100033

摘要:在对微信、Skype等OTT应用架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OTT应用架构的优势,提出IMS网络新架构,其在5G网络的应用思路,解决IMS现有架构存在的时延大等无法适应实时性要求更强的5G应用需求的问题,为基于IMS的虚拟现实等5G应用部署提供参考。

26-30

5G前传方案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作者:扶奉超; 王鹏; 毛宇; 黄湧梅; 谢元宝 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 广东广州510630

摘要:5G商用,承载先行,需要对5G承载网络进行规划和部署。主要介绍了光纤直驱、无源WDM、OTN、WDM-PON四种主流5G前传方案的技术特点、研究进展、行业动态以及标准化情况,并给出一些建议和思考。目前业内已开发出4种前传方案的样机,其中光纤直驱、无源WDM、OTN较成熟,WDM-PON不是很成熟。未来需要进一步降低前传设备成本,推进产业链成熟和实现规模商用。

31-35

基于中继的5G无线网覆盖增强方案研究

作者:张海涛 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100080

摘要:为了解决5G无线网覆盖能力较弱的问题,根据电磁辐射防护限值,研究了Massive MIMO空分多流复用对下行功率分配的影响,分析了目前覆盖增强方案SUL可能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基于中继的5G无线网大区域覆盖增强方案。

36-41

高铁场景的5G无线网络规划及优化

作者:董帝烺; 杜丕加; 许绍松 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 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为了做好高铁场景5G网络的规划及优化,介绍了5G在高铁场景面临的挑战,研究了高铁场景的网络架构、天线选择、站点选择等方面的网络规划,分析并给出覆盖、切换、随机接入方面的参数优化建议。

42-46

5G时代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综述

作者:黄海晖; 刘大洋 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510623

摘要:首先分析了利用室外宏站覆盖室内方案需考虑的相关因素,并根据链路预算给出了不同覆盖要求下的站间距。其次分析了已有的皮站方案和室内分布系统解决方案如何支持5G网络,给出网络改造的实践经验。最后介绍了新型数字化室分系统的网络架构和组网优势,以及满足未来5G网络室内覆盖需求配套升级措施。

47-51

5G网络切片技术在国家电网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梁雪梅 单位: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210019

摘要:首先介绍了网络切片的概念和端到端切片生命周期管理架构,然后分析了电力行业被选作首个垂直行业实施切片试验的原因,探讨了几种典型业务场景的具体需求和相应的切片部署架构,最后对网络切片的标准化进展、后续需研究的技术重点进行了阐述。研究表明,以国家电网为代表,5G网络切片技术可以使能垂直行业。

52-59

5G无线网络智能化规划体系及实现

作者:孟繁丽; 薛伟; 汪况伦; 刘昱鹏 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10008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分院; 安徽合肥2300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首先,以5G时代业务碎片化和网络切片式的网络特征入手,详细分析了满足这种网络特征的规划技术,5G商用网络规划体系面临的挑战,以及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智能规划的必要性,并对这种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其次,介绍了5G预规划系统的功能、实现架构和工作流程,并以具体的实例介绍智能化软件对预规划方案结果精准性和效率提升的作用。最后,提出预规划系统发展的前景和功能需求。

移动通信杂志研究与探讨
60-65

涡旋电磁波在湍流大气传输中的闪烁问题研究

作者:李玲玲; 赵恒凯 单位: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上海200444

摘要:涡旋电波的大气传输特性对于轨道角动量通信系统有重要意义。以LG波束为例,对涡旋电波在大气湍流中传输时的闪烁指数进行了研究。主要探讨了大气湍流强度、传输距离、传输高度、涡旋电波的拓扑荷数、束腰半径等因素对闪烁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闪烁指数会随着大气湍流强度、传输距离以及束腰宽度的增大而增大;涡旋电磁波的拓扑荷数增加,闪烁指数会随之增加,同时拓扑荷数对闪烁指数的影响较为明显;在1000m以内,传输高度增加,闪烁指数迅速下降;超过1000m,传输高度对闪烁指数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66-70

VHF在超视距和不规则地形条件下多径特性研究

作者:腾潢龙; 杨涛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广州51064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310

摘要:为了摸清VHF信号在陆地不规则地形下的多径特性规律,进行了两种不规则地形的实地测量。首先介绍了多径时延的测试方法、测试设备和原理,选取了郴州和清远两个不规则地形,以m序列为扩频序列码,进行不同气候条件、不同距离的VHF波段的多径时延测量,测算多径时延归一化概率分布和多径时延扩展。经过对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得出了多径时延根据地形、气候条件和距离远近的变化趋势情况,为进一步研究不规则地形多径特性提供了参考。

71-75

用于通信规划设计的移动用户动态空间交互网络构建

作者:王逢 单位:移动通信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3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摘要:研究人和信息的空间交互网络将有助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因此提出了一种针对群体移动用户的空间轨迹流动模型,即动态空间交互网络模型。首先研究分析了经典的群体轨迹时空模型,指出其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设计的不足;继而在经典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移动大数据构建了整个城市范围的空间交互流量和停驻量评估模型,用以预测未来用户在不同时段不同基站的接入和切换需求;经过验证,该模型可指导运营商根据用户地理空间的迁移情况科学管理网络行为、调配基站资源,使网络更好地服务用户。

76-81

人工智能在5G网络的应用和标准化进展

作者:王胡成; 陈山枝; 艾明 单位: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10008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无线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1

摘要:首先探讨了在5G网络中引入AI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AI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及AI在5G网络中的典型应用。最后介绍了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和ITU-T在AI与5G结合上的标准化研究进展。通过介绍AI在5G的发展可知5G网络智能化不仅要从AI算法研究方面实现突破,还需要有相关的政策法规来严格保护用户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