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艺术教育杂志部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 主办单位:中国文化传媒集团

  • ISSN:1002-8900

  • CN:11-1188/J

艺术教育杂志

艺术教育 2018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艺术教育杂志本期关注
6-8

回望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电影发展历程 从建设电影大国到开启电影强国

作者:郭晓; 陈青; 张斐然; 李明珠; 谢兰凤 单位:《艺术教育》编辑部

摘要: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4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中华民族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沧桑巨变,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持续高速发展的历史景观。

艺术教育杂志默认
9-9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主流文化的变迁

作者:陈旭光 单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摘要:改革开放40年的电影发展史,就是一部电影观念革新、电影文化此消彼涨的历史。根据这一点,陈旭光将40年的中国电影从不同文化话语权的强弱上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到1989年,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占主导地位。第四代导演的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确立自我,第五代导演则反思民族文化,这一时期以第四代、第五代导演为主体。

10-10

中国新文艺片:思想和实验的边界和空间

作者:周安华 单位:南京大学亚洲影视与传媒研究中心

摘要:1978年以后,国产文艺片虽然没有恣肆,但也是电影文化的魂魄所在,形成当代电影史的主屏景观,它们直喻社会生活的变迁、世道人心的复杂,精神张力十足。周安华表示,影片《城南旧事》《苏州河》等,有满满的人生况味隐喻,但表达的是知识阶层的审美旨趣和价值判断,往往走入玩味沉闷的误区,其着重于电影技巧的革命性创制,与现实的勾连较为浅薄,因而与大众心理需求脱节。

11-11

讲好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故事

作者:陈犀禾 单位: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摘要:对于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电影,陈犀禾表示,《芙蓉镇》是引起社会最大关注的影片之一,反映了""后艺术家对中国历史所承受的社会沧桑的反思。这种思考在第五代的影片中延续下来,并延伸至对中国历史的思考,如《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20世纪90年代横空出世的第六代导演被一些海外学者称为都市的一代。

12-12

新时代,西部电影如何弘扬改革精神?

作者:张阿利 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广播电影电视系; 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

摘要:40年来,中国民族电影的代表力量就是中国西部电影。在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时候,西部电影恰恰能折射出中国电影民族化表达的发展。对此,张阿利从五个方面将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西部电影进行了梳理和概括。第一,改革开放的时代语境与中国西部电影的诞生密切关联。时代的思潮使得中国电影在新时期形成了新的崛起,它为西部电影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和文艺语境。

13-13

重返20世纪80年代

作者:陈晓云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摘要:40年来,整个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似乎被研究透了,但是还有一些很重要的研究领域被遮蔽。陈晓云认为,当代中国电影的结构其实在80年代就已初步形成,今天所有的电影类型在那个年代都有,只是不同类型在不同年代的定位、功能不一样。1988年前后,中国电影基本形成了所谓主旋律电影、艺术电影和类型电影的格局,"主旋律"这一概念是1987年提出的。

14-14

中国电影如何进入新时代

作者:饶曙光 单位:中国电影家协会

摘要:中国电影事业与产业在改革开放40年间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元、从纯粹到复杂,从国内到国际的伟大历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电影的产业布局与整体格局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5-15

40年中国电影与时代互动方式的变迁

作者:钟大丰 单位:北京电影学院

摘要:电影和时代之间有紧密联系,这种联系是非常复杂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和改革进程从某些方面看是同步的,从某些方面看也是不同步的。对此,钟大丰指出,不仅要看到这40年的成就,也要看到其中的问题。基于此,他将40年来的中国电影分成三个时期,分别明析其和时代、国家之间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非常辉煌的时代。

16-16

中国电影再出发三思

作者:李亦中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媒体学院;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

摘要:“20世纪80年代,曾经有很多现实题材的电影都是触及时弊的,但是这些年来这个势头相对是较弱的。最近有两部热门电影是跟教育有关的,即泰国的《天才》和印度的《人生起跑线》。看完以后观众反映:这明明都是我们的菜,怎么先跑到别人的碗里去呢?我们的编导上哪去了呢?如影片《人生起跑线》放映时反响特别好,上海一些小孩正处于幼升小阶段的家长焦虑得不得了,对电影很有共鸣。

17-17

继往开来,开创中国电影新局面

作者:路海波 单位:中央戏剧学院

摘要:谈及中国电影的发展,路海波颇为沉重地说道:"1973年,拍《大白鲨》的斯皮尔伯格27岁。1975年《大白鲨》公映,改变了整个好莱坞电影的面貌。现在的年轻导演,三十多岁才有可能拍第一部长片。去年十月,《大象席地而坐》的导演胡迁发生了悲剧,今年他的电影入选柏林电影节的论坛单元,大家非常为他惋惜。"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影的进步和成就大家都有目共睹。

18-18

在电影中融入中国智慧和东方文化风骨

作者:黄式宪 单位:北京电影学院

摘要:从2012年到现在,中国电影产业一直持续以30%左右的平均增长率领跑全球市场。特别在2017年,中国电影年度总票房已经近560亿元,在全球电影市场起到一种主引擎作用。但是中国在文化走出去的工程上显然存在短板。长时间以来,中国电影跨出国门与世界对话的步履并不大。

19-19

40年来中国内地与香港电影的合拍流变

作者:赵卫防 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

摘要:赵卫防将40年来中国内地电影与香港电影的合拍流变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年到1989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内地电影人亮明姿态要与香港合拍电影,让世人看到改革开放的决心。当时,廖承志重建福建电影制片厂,与中国香港一个非左派公司合拍影片《忍无可忍》,并在1979年成立中国电影合拍公司。但《忍无可忍》拍完以后并未取得较大反响,因为导演、演员方面都有所欠缺。

20-20

全球化中国电影的进程

作者:冯应谦 单位: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摘要:20世纪80年代,还是大学生的冯应谦第一次看到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这对一直在海外看好莱坞电影的他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当时,冯应谦对中国电影的印象多为艺术电影,其对商业性比较浓厚的中国香港电影产生了一定影响。80年代流传于海外的中国电影,多是以《红高粱》为代表的改革开放时期的艺术电影,这也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开端。

艺术教育杂志艺教视界
21-23

“世界一流”艺术学科离我们还有多远

作者:喻辉 单位:云南大学

摘要:在"双一流"学科建设的背景下,进入"一流大学"建设的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和进入"一流学科"建设的独立艺术院校的学科建设需要在学科语言、哲学语言、人文语言基础之上,加强同世界学术界的对话,建设与时俱进的国际标准的高校文化、思维观念和学科环境,使中国的艺术家和艺术学者在更自由、更广阔的学术大潮里奋勇搏击、争创一流。

24-25

与世界对话的中国陶瓷——“讲好陶瓷上的中国故事”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文蔡芳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2017年12月30日至2018年1月1日,“第二届陶瓷与文化论坛——讲好陶瓷上的中国故事”学术研讨会先后在南昌、景德镇两地召开。本次会议由江西师范大学叙事学研究中心、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心、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和景德镇学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联合主办,由江西师范大学叙事学研究中心承办,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西叙事传统比较研究”和《艺术教育》杂志的学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