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应用化工杂志北大期刊CSCD期刊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 主办单位: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陕西省化工学会;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ISSN:1671-3206

  • CN:61-1370/TQ

应用化工杂志

应用化工 2012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应用化工杂志科研与开发
1861-1864

两步法分离及处理酸性混合废气中SO2的实验

作者:冯辉霞; 许东升; 张婷; 俞树荣; 单位: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采用湿法和干法相结合的两步法分离及处理稀土冶炼过程中释放的混酸废气。湿法采用水吸收,主要去除混合废气中的HCl,于法采用CaO/凹凸棒石(ATP)脱硫剂脱硫,主要去除混合废气中的SO2。研究了吸收水用水量及其温度、床层温度和SO2占混合酸性气体的比重对混合气体分离及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收水用量为150mL,温度为20℃,床层温度为20℃,SO2占混合酸性气体比重越大,混合气体分离及脱硫效果最好。

1865-1867

两亲聚合物在岩石矿物上的静态吸附研究

作者:康万利; 张磊; 孟令伟; 彭孙宇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266580

摘要:利用淀粉一碘化镉比色法测定了不同浓度两亲聚合物AP在岩石矿物上的静态吸附量,探讨了矿化度、温度和表面活性剂对其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亲聚合物的吸附等温线由L型和’H型构成,存在一个最高吸附峰,具有多层吸附的特征;对于不同岩石矿物,两亲聚合物吸附量大小次序为粘土(Гmax为11.5mg/g)〉高岭土(Гmax为10mg/g)〉石英砂(Гmax为0.28mg/g);两亲聚合物的吸附量随矿化度的增加先略微降低后又增大,随温度的升高增加;表面活性剂可降低两亲聚合物的吸附量。

1868-1871

空气泡沫/凝胶复合调驱技术在浅层特低渗低温油藏中的模拟应用研究

作者:饶鹏; 杨红斌; 蒲春生; 李星红; 吴飞鹏; 张新春; 杨兴利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266555;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555; 陕西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空气泡沫/凝胶复合驱技术综合了凝胶和空气泡沫的双重优势,在中高温油藏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在浅层特低渗低温油藏中的应用较少。根据陕北地区特低渗油藏地质储层特征,以甘谷驿油田唐114井区为例,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凝胶和泡沫的注入顺序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对凝胶注入量、泡沫液注入速度、空气注入速度和泡沫总注入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浅层特低渗低温油藏水驱高含水后,优先注入凝胶段塞,再注入泡沫,调堵效果最好。空气泡沫/凝胶复合调驱技术在浅层特低渗低温油藏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1872-1876

双螺杆法丙交酯直接反应挤出制备聚乳酸

作者:吴剑波; 刘鹏; 李杨; 杨革生; 邵惠丽 单位: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201620;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620

摘要:以L-丙交酯为原料,辛酸亚锡和三苯基膦为催化体系,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快速制备具有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研究了聚合时间、聚合温度、螺杆转速以及催化剂含量对聚合产物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双螺杆转速110r/min,聚合温度170℃,单体与催化剂摩尔比为2000:1条件下,聚合1.5h,能获得粘均分子量约为4.9万、光学纯度达到93%的聚乳酸。

1877-1880

新型高吸油树脂的性能表征

作者:刘丽; 史新营; 岳为超; 牛治国; 叶天旭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266555

摘要:在传统多孔吸油树脂悬浮聚合的基础上,加入偶氮二异丁腈发泡剂,合成了一种新型多孔高吸油树脂(BM),对树脂的表观形貌、吸油倍率、吸油速率、缓释性、水面浮油回收等性能进行表征,并结合树脂的吸油倍率和吸油速率两种重要性质,对树脂的吸油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1881-1884

CuO/凹凸棒石黏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抑菌性能研究

作者:徐惠; 唐靖; 彭振军; 黄剑 单位: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以凹凸棒石粘土为载体,采用共混水热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铜/凹凸棒石黏土复合材料前驱体,450℃煅烧后得到凹凸棒石黏土负载的多孔氧化铜复合材料,考察了其吸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CuO的质量分数为50%时,亚甲基蓝色度的去除率达80%以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增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1885-1887

羧甲基取代度对聚羧甲基-β-环糊精吸附苯酚性能的影响

作者:彭成松; 张晓梅; 舒灿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以羧甲基部一环糊精(CM-β-CD)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合成了聚羧甲基币一环糊精(PCM-β-CD)。考察了PCM-β-CD取代度对苯酚的吸附能力以及吸附条件对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羧甲基取代度较小的PCM43-CD吸附苯酚的能力强;PCM-β-CD吸附苯酚时,振荡30min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随苯酚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H=5—6、低温效果较好;PCM移CD对苯酚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IR和XRD分析表明,PCM-β-CD吸附苯酚形成了包合物。

1888-1892

酸性化学镀法制备泡沫铝用Ni/TiH2包覆粉末发泡剂的工艺及性能研究

作者:李海普; 宋振伟; 秦春阳; 李星; 钟志辉 单位: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酸性条件下,对常用发泡剂Till:粉末的表面进行均匀、质量比可控的Ni层包覆,提高其释氢温度并延缓释氢速率。结果表明,以硫酸镍为主盐,NaH2PO2·H2o为还原剂,制备Ni/TiH2复合粉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镍质量浓度30G/L,NaH2P02·H2O质量浓度30g/L,pH值4.5~4.8,缓冲剂浓度为20G/L,稳定剂浓度为0.8mg/L,络合剂A浓度为8mL/L,络合剂B浓度为18G/L,温度为80℃。Ni含量为30%NI/TiH2复合粉体镀镍后,开始释氢温度比镀镍前提高300℃,同时释氢速率也得到明显减缓。

1893-1897

甘蔗渣纤维素均相接枝制备阴离子吸附剂

作者:常刚; 魏晓奕; 李积华; 章程辉; 陈家翠 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广东湛江524001; 海南大学食品学院; 海南海口570228

摘要:在离子液体均相体系下,在甘蔗渣纤维素表面上接枝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制备一种阴离子吸附材料,研究了引发剂浓度、温度、单体用量、交联剂浓度和时间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渣纤维素与单体DMAEMA质量比为1:5,引发剂浓度为2%,交联剂浓度为3%,温度为50℃和反应时间为4h,产物的接枝率最大为330%,在含有较低浓度的氟离子溶液中,其吸附能力为2.6mg/g,为高效阴离子吸附剂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1898-1900

取代基对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催化环己烷氧化活性的影响

作者:杨丹红; 文彬 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合成了一系列吸电子基团和供电子基团取代的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X—NHPI),研究了芳环上的取代基对NHPI在环己烷选择氧化反应中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吸电子基团可以增强NHPI的催化活性,吸电子能力越强,催化活性越高;供电子基团则降低了NHPI的催化活性。

1901-1904

嘧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残留降解动态研究

作者:石亚中; 段劲生; 孙明娜; 伍亚华; 钱时权; 许晖 单位:蚌埠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系; 安徽蚌埠233030; 安徽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安徽合肥230031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运用气相色谱检测嘧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与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嘧菌酯的最小检出量为5.0×10^-11g,黄瓜和土壤中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1mg/kg,黄瓜和土壤中嘧菌酯添加浓度分别为0.01—1mg/kg,平均回收率黄瓜中为88.34%-94.81%,变异系数为8.41%-13.59%,土壤中为85.01%-94.02%,变异系数为4.00%-8.20%;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确度满足农药残留测定的要求。消解动态实验表明,嘧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8d和4.9d。

1905-1907

4,6-二氯嘧啶的合成研究

作者:杨丰科; 胡占林 单位: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山东青岛266042

摘要:以4,6.二羟基嘧啶、三氯氧磷和三乙胺合成4,6-二氯嘧啶,最佳实验条件为:4,6-二羟基嘧啶、三氯氧磷与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3:3,温度在80-90℃,反应时间为1h。该条件下,反应的收率可达到86.58%。

1908-1911

酸解家蚕丝的光谱性质及其抑菌试验初步探究

作者:张亚丽; 李林辉; 詹豪强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合成与污染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南充637009;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南充637009

摘要:用磷酸水解蚕丝得到丝素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丝素肽的结构是元定形的,不同浓度的丝素肽对这两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作为食品与化妆品的防腐剂使用。

1912-1914

PMMA和PS掺杂螺吡喃光致变色膜的制备及其变色性能

作者:蒋淑恋; 黄立漳; 张小清; 胡世荣 单位:漳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 福建漳州363000; 漳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由5-硝基水杨醛和吲哚啉合成了6-硝基-1,3’,3’-三甲基吲哚啉苯并吡喃光致变色化合物,研究其在溶液中的光致变色行为。将6-硝基-1’,3’,3'-三甲基吲哚啉苯并吡喃分散在PMMA和Ps的四氢呋喃溶液中,制成螺吡喃光致变色薄膜,并研究其成膜和变色效果以及膜的稳定性。

1915-1918

反应条件对Fe/γ-Al2O3催化剂去除苯酚废水COD的影响

作者:赵建军; 吴远峰; 贾雷锋; 张飞; 范昌明; 李标 单位:蚌埠学院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Fe/γ-Al2O3催化剂。在温度为30℃时考察了催化剂中Fe含量对苯酚模拟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发现Fe/γ-Al2O3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研究了苯酚废水的初始pH,反应温度,是否添加H:0:以及是否通入空气时Fe/γ-Al2O3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反应初始pH为3,温度为30℃,加入100μLH2O2并通入空气的条件下,反应1h后,苯酚废水COD的去除率最高,约为65%。给出了苯酚在催化剂表面的降解反应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