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   部级期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成人教育协会

影响因子:1.17

ISSN:1004-6577CN:37-1214/G4

    基本信息:

  • 下单时间:1个月内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发行地:山东
  • 创刊:1992
  • 类别:教育类
  • 出版社:中国成人教育
  • 语言:中文
  • 价格:¥480.00
  • 起订时间:2020年01月
  • 邮编:250002
  • 库存:18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成教新语
5-5

终身教育:走向生命的田园

作者:丁红玲 单位: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摘要:工业文明以来,工业以其排山倒海之势向大地流淌,向天空蒸发,向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但工业这个命题却充满了爱恨情仇,它在给人类带来辉煌的文明盛宴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文明之殇: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战争频仍,信仰危机,精神失落等等,前进还是倒退,成为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教育的反思。长期以来,服务于经济增长的需要,我们的教育呈规训式,对训练人“何以为生”的技能和本领情有独钟,却遗忘了其所肩负的服务于人“为何而生”的使命,荒废了其对于成就人在意义世界中完善自我、绽放自我的天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终身教育作为有别于传统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制度和理念落座于时代的船舰,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理论纵横
6-10

热点·焦点:社区教育发展三人谈

作者:宋亦芳 汪国新 金德琅 单位: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学院 杭州市成人教育研究室 浙江杭州310003 上海市普陀区社区学院 上海200062

摘要: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阵地,我国社区教育经历了近3()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提升市民素养、促进社区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社区教育要向纵深发展,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鉴于此,我们有幸以耕耘在社区教育前沿的专家身份,应《中国成人教育》杂志邀请,聚焦社区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策略各抒己见,并由教育部社区教育专家、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全国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乃林指导点评,试图引发社区教育界对社区教育发展的深层次思考..

10-14

社区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张永 王一凡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 上海200241

摘要:社区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是社区教育课程评价的核心构成。基于社区教育课程的特质与课程建设的一般流程,社区教育课程评价的一级指标包含需求调查、课程设计、资源建设、课程实施、课程推广与课程评价等六个项目。针对不同的评价项目设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分规则。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课程评价模式,社区教育课程评价同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课程建设能力息息相关,并有助于社区教育相关部门加强社区教育课程管理。

15-17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的策略分析——基于宁波市北仑区的实践研究

作者:彭玲 单位:宁波市北仑区社区教育学院宁波市北仑区教师培训中心 浙江宁波315800

摘要:社会组织是扩展社区教育主体的重要选择。宁波市北仑区结合自身区情,实现了社会组织数量逐年增长,类型更加齐全;实行社会组织分类管理和奖励评估制度,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但同时由于对社会组织的认识上的偏见,社会组织对自身发展定位偏差,以及社区教育不同主体间的沟通障碍,影响了社会组织在社区教育中的功能发挥。因此,只有理性定位社会组织的作用;统筹协调,解决社会组织自身建设中的问题,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与其它社区教育主体的优势,才能更充分地发挥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教育中的作用。

18-21

中国终身教育政策基本框架考略

作者:桑宁霞 单位: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在中国,从国家层面看,目前尚无一部保障终身教育体系的立法制度,本论文从散见在各种法律、文件里的终身教育政策,试图勾勒出中国终身教育政策推进的基本框架:确立终身教育的责任主体;确立终身教育的改革主体;确立终身教育的服务体系;确立终身教育的学习机制,从而描述中国终身教育政策推进的基本走向,为推进中国《终身教育法》的诞生做一些基础性的铺垫工作。

22-24

中心城市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理念、价值与功能

作者:任红民 马永良 刘育峰 王思捷 刘盈盈 单位:杭州广播电视大学 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文章从理念、价值与功能三个角度展开研究,认为中心城市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快乐学习,开放包容、共建共享,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循序渐进、持续发展四大理念,体现个体发展、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三大价值,并实现学习、管理与服务三大功能。

25-26

谈“共生理论”对教育活动的影响

作者:秦颖 单位:大连民族学院 辽宁大连116600

摘要:共生理论在当今越来越得到应有的重视,从生物学上的概念逐步引入到了社会科学领域,并且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分析了共生理论的目的性、整体性、开放性三个方面对教育活动的影响。

27-30

传统道德教育的范式转换:生态偏移、转向与理性建构——基于“道德讲堂”的启示

作者:薛勇 李伟明 单位:常州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 常州大学

摘要:道德教育是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社会系统进行着密切的互动。从生态学的视角来思考传统道德教育,正视其生态偏移的基本表现,借助道德讲堂的启示,关注底线伦理,重视行为感染,实现人本回归,建构道德教育生态理性,实现底线伦理与终极价值的共生,个体力量与整体效应的关联,系统稳定与环境交换的协同,道德需求与道德自学的统一,从而在整体上对传统道德教育实施范式转换。

30-32

自学考试学分互认课程命题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吴国琴 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400067

摘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形式。自学考试学分互认(简称“衔接”)是将各类专科(普通、成人、高职及民营二级学院等)与自学考试本科相衔接,是通过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学分互认享有同等国家教育考试的效力、规范和要求。命题工作是自学考试的核心环节,质量决定着自学考试是否公平、公正、安全和有效。做好学分互认课程命题工作是确保自学考试教育质量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9-41

高校层面成人高等教育实施“学分银行”培养探析

作者:陈舒怀 杜秋虹 王蔚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广东广州510090 广东工业大学

摘要:成人高等教育必须研究成人学生的自主性、开放性、多样性等特征,本文研究内容是在高校的层面创建“学分银行”的培养模式,以学分积累为基础,创建“学分银行”的机制,承认学生与专业有关的多种的学习成果,开放教学资源方法,设置功能强大的管理平台及建设适合“学分银行”管理的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做了探讨。

42-44

民生战略观主导下的民办高校发展新思维

作者:刘喜琴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河南郑州450006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校坚持在民生战略观的指导下已发展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破解民办高校战略规划中凸显的一系列问题,就应将民办高等教育纳入各省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政府应设立专项的民办高等教育基金,实施名优民办高校建设工程;政府完善分类拨款和分类资源配置制度,构建民办高校管理体系;建议建立人才供需预测及预警机制;应通过高校间合力办学,提升民办高校整体服务能力;民办高校自身要通过探索特色化发展战略,建立有特色的行业性高校,增强服务民生的能力。

45-48

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

作者:石猛 夏季亭 单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福建厦门361005 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济南250104

摘要: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内涵是可以继承和发展的,大学制度有强烈的社会适应性。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对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主要是处理好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和大学内部组织三大关系。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管理探索
51-53

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

作者:夏坤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教育虚拟社区作为一种网络学习平台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行为却并不理想。本文从博弈论的经典案例——“囚徒困境”出发,从静态和动态以及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情况下对知识共享的双方进行了博弈分析,分别得出了折现系数越大、长期收益越多,社区成员进行知识共享的可能性就越大。

54-55

成人高等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孙广民 单位:天津商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天津300134

摘要:成人教育考试改革要树立适合成人高等教育特点的考试质量观;配套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推行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和在线考核;采用开放的考试形式,考试内容体现培养目标并贴近实际;试行成人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及其他办学形式的对接。因此,加强成人教育考试工作管理,改革考试制度,使考试工作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是高校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56-57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探究

作者:侯宝森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16

摘要:由于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工作起步较晚,受高校自身及政府、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主体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已愈加显示出不适应性。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