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

影响因子:1.44

ISSN:1002-4808CN:11-2606/G4

    基本信息:

  • 下单时间:1-3个月
  • 发行周期:月刊
  • 发行地:北京
  • 创刊:1980
  • 类别:教育类
  • 出版社:中国教育学刊
  • 语言:中文
  • 价格:¥336.00
  • 起订时间:2020年01月
  • 邮编:100029
  • 库存:19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教育学刊 201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特稿
1-4

教育学术社团要重视提升专业能力

作者:钟秉林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100875 中国教育学会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学术社团的地位正得到进一步加强,作用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教育学术社团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作好准备,不断提高开展学术研究、教育成果转化、服务基层学校、政府决策咨询、国际交流合作和社团内部治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政府和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教育学术社团的发展。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育学理论专题
5-8

“重省”中国教育学“中国性”危机

作者:李阳杰 单位: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宁波315211

摘要:中国教育学"吸收—本土化—吸收"循环发展模式的长期运行导致了教育学科的"中国性"危机。作为"教育文化"的概念,中国教育学的"中国性"尚未能做到传统与现代相融合、本土与西方相适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表现为无"史"为鉴、"封闭"引入、"知行"分离。所有的"危机"本身实质上都是推动学科发展的"转机",应重识"中国性"危机之必要性与重要意义,并从面向传统、批判引入、创造运用、深入本土实践等方面入手进行重建。

14-17

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过程中的文化自卑心态审思

作者:李允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山东曲阜273165

摘要: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是我国教学理论建构和发展中的一个基本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却弥漫着浓厚的文化自卑心态,主要表现为反复批判本土教学传统的妄自菲薄和对异域教学理论趋之若鹜的崇洋媚外。文化自卑心态的作祟,导致本土教学理论的自我建构缺失文化根基及异域教学理论的本土化建构不接地气。释放本土传统教学思想生命力的不卑与激活异域教学思想建构力的不亢,这一文化心态端正应成为教学理论本土化的理智选择。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学术争鸣
18-22

“蒙台梭利”神话的批判与真实——基于罗兰·巴特“神话学”符号分析理论

作者:韩吟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创建的"神话学"符号分析方法,旨在用结构主义符号学的方法探讨日常现象背后的意义生成和意识形态建构。借用此方法,对我国儿童教育市场上被认定是"优秀"儿童教育的符号而受到热捧的"蒙台梭利"进行分析,发现"蒙台梭利"自然衍变为"和蒙台梭利有关"的多重意义。在本土化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工具理性的影响,人们把对蒙台梭利教育局限性的承认作为其大行其道的理由,把蒙台梭利教具和教法的标准化操作当作"科学知识"而致使其泛用和擅用,把对儿童的特殊期望当作自我启蒙以及对教育方式盲目选择的助推力量。最终,"蒙台梭利"被异化成神话。唯有本于儿童,对"和蒙台梭利有关"的一切持没有偏见和成见的虚静心智,才能回归"蒙台梭利"的本真。

23-27

论教学伦理品性的迷失与遮蔽

作者:季明峰 代建军 杨卫明 单位:江苏大丰南阳中学 江苏盐城224100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盐城224100

摘要:教学的根本乃人之培养。何以为人?人之生成,必然关涉德性的培养,也必然关涉主体生命的展现。从教学成人的根本性基调出发,伦理品性应当是教学的根本属性。教学实践中教学伦理品性却被遮蔽而陷入了迷失,表征为教学逻辑起点的迷失、教学观念系统的狭隘化、教学实践逻辑的应试化、教学培养方式的线性化和个体生命特性的缺失。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热点问题研究
28-33

初中发展:那些熟悉的陌生问题

作者:马维娜 单位: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13

摘要:进入"深水区"的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既需要对整个基础教育领域进行整体关注,也需要对初中教育这一特殊领域进行深层关注。对初中教育领域的深层关注,恰恰需要重新审视那些似曾相识却又身处边缘的熟悉的陌生问题。一是资源配置的显性公平与隐性差异问题:基础性资源配置更多呈现的是数据的显性公平,深层性资源配置并没有把捉事实上的隐性差异,资源配置需要关注起点、过程与结果的全程公平;二是政策效用的扶持风向标与执行心理场问题:政策制定者对义务教育学段一统关注的扶持风向标难以达成政策预期效用,由此衍生的是政策执行者变异心理场下的相对剥夺感及执行过程中的抵触淡漠行为;三是内涵提升的教师制度制约与群体合力问题:不可否认制度制约会带来初中教师的基本生存焦虑,但作为教师群体的整体发展,既需要自身成为责任担当者与精神跃动者,更需要教师群体与校长群体、学生群体的相互依存和共生发展。

34-37

教育既应均衡发展更要公平发展

作者:郝文武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西安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西安710062

摘要:教育公平是学习能力、投入、效率面前人人平等与接受教育的人格、权利面前人人平等相互结合的不偏不倚的中庸发展,是教育平等和教育效率持续促进的关系状态和发展状态。从公平角度讲,教育发展有五种基本状态及许多不同程度的复杂状态。教育公平发展与教育均衡发展既有一定联系又有多层面明显区别,它们都是整体当中不同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发展状态和评价尺度。教育既应均衡发展,更应公平发展。教育公平发展必须在均衡发展基础上重视提高质量和效率。

38-39

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创新及学校转型的实践研究——选择性课程体系的构建

作者:李希贵 秦建云 郭学军 单位:北京十一学校

摘要:选择性课程体系的构建可以唤醒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需求,让每位学生拥有自主发展的内驱力。可选择性的课程必然带来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全面的选课走班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也迫使管理模式发生变革。由全体任课教师参与的"分布式领导"模式,以项目、主题、任务为主线,以体验—反思—分享—合作为常态,更有助于发挥每个成员组织与管理的创造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程与管理变革也带来了全新的学校生态,为此必须建立科学健全的、促进每个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构建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诊断系统,确保整个育人模式在完整的课程链条上实施。

41-44

构建服务于师生的评价与诊断系统

作者:贺千红 沈静 单位:北京十一学校

摘要:多样化、可选择课程体系的构建,选课走班制的实行,使学校课程生态空前活跃。面对日新月异、充满自由创新冲动的学校新生态,怎样保障课程实施的质量,评估课程实施的效果,保证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支撑学校的育人目标?《北京十一学校行动纲要》明确提出:“评价最重要的目的是促进评价对象的进步。”通过评价落实学习任务;养成反思的习惯,帮助学生认清努力的方向、明确前进的目标等。学校清晰地意识到,只有建立科学健全的课程评价体系,才能促进每个学生的自主发展。学校的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诊断两部分。

44-44

关于举办“首届全国小学全科教师发展论坛”的通知

单位: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

摘要:为有效破解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过程中遭遇的瓶颈问题,高度融合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小学等各方视野,借鉴国际先发经验,总结国内已有成果,厘清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的内涵及特征,探讨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策略及实践路径,依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精神,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育评价研究
50-53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作者:檀慧玲 刘艳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100875

摘要: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是时代的新诉求。随着义务教育"面"的普及,"质"的不公平成为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个阶段,集中表现在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校际差异等方面。当前世界各国都把实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作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应建立科学化的监测方式,及时发现教育问题;构建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促进未来政策调整的专业化;提高教育督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开展全面监测,逐步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54-58

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研究——基于解释学视角的分析

作者:王薇 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101

摘要:学校评价结果解释作为学校评价流程中的一个独立环节,与"结果分析"环节并列,具有发展性、理解性、专业性和对话性等特点,应加以研究和重视。当前学校评价结果解释存在环节被"忽略"和"省略"、分析与解释的专业性不强、偏于精致的技术性分析难于理解、研究者缺乏对学校实践的深度了解、解释过程应用者参与度低等问题。应从应用的分析、针对问题的分析、为了改进的分析的定位出发,进行多维度解释和分等级、分类型描述,建立综合解释模型,形成逐级简化的呈现方式,并吸纳校长参与到解释的全过程中。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课程与教学
59-64

高一寄宿生学习行为影响因素探析

作者:董芳 周江涛 单位:滨州学院经济管理系 山东滨州256603 滨州学院安全文化研究中心、航空文化研究中心 山东滨州256603

摘要:鉴于高一寄宿生的学习行为具有区别于普通高中生的显著特点,基于山东省3500名高一寄宿生的抽样调查,实证研究高一寄宿生学习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路径。结果表明,高一寄宿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环境和学习行为之间相互影响,其学习行为影响路径为: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行为,学习环境对学习行为的影响分为直接和间接影响。从总影响来看,与学习环境相比,学习态度较强地影响学习行为。为了更好地激发高一寄宿生"主动"学习,一方面从学习态度入手,实施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为主、学生参与课余兴趣活动小组为辅的教学改革;另一方面从学习环境入手,尝试过程考核、团队考核等新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驱力和外在牵引力。

65-68

法国中小学生命教育探析

作者:王慧琳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081

摘要:法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主要体现在公民教育之中,并渗透于基础教育各学段、各学科以及校外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引导学生学习与人共处、了解责任与权利、认识生活的环境、关心国家与世界等几个方面。这些内容在不同学段的呈现方式各有特点。对法国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相关情况进行全面深入探析,有助于促进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健康发展。

69-72

“校本”资源走向“学区”共享的路径探析——以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为例

作者:王欢 陈凤伟 范汝梅 单位: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 北京100010

摘要:校本课程是一所学校优质资源的集中体现。在倡导教育均衡发展及"学区制"管理的政策背景下,史家小学把校本课程作为优质资源共享的切入点,创设优质资源共享载体,以东城区小学课程资源中心(史家小学基地)为平台,构建学区共享的优质课程体系,并通过"多师制""菜单课程""套排课表""走班走校"等机制创新,实现学区内师资队伍、硬件资源、课程资源的融通共享。在这一让"校本"资源不断走向"学区共享"的过程中,各学区校在资源共享中实现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