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

影响因子:1.44

ISSN:1002-4808CN:11-2606/G4

    基本信息:

  • 下单时间:1-3个月
  • 发行周期:月刊
  • 发行地:北京
  • 创刊:1980
  • 类别:教育类
  • 出版社:中国教育学刊
  • 语言:中文
  • 价格:¥336.00
  • 起订时间:2020年01月
  • 邮编:100029
  • 库存:19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教育学刊 2016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新教育实验研究专题
1-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缘起、发展与愿景

作者:朱永新 单位:民进中央 中国教育学会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 苏州大学

摘要:新教育实验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十大行动”为途径,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教育实验。在众多的改革探索中,新教育实验以其鲜明的教育个性,卓越的品质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理想,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新教育实验缘起于一位学者向一位行动者的转变,经历了实验的初创期、探索期和深化期,其发展愿景是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和全力打造植根于本土的新教育学派。

15-15

关于举办“丰富课程供给促进学生实际获得”培训班的通知

单位:《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学术争鸣
19-22

教师“主导作用”岂容质疑?——与张熊飞先生商榷

作者:葛续华 单位: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张熊飞先生在《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再批判》一文中主张彻底批判教师“主导作用”,倡导“引导作用”。该文在很多表述上存在明显的逻辑矛盾,不能自圆其说,有些主张是片面的形而上学观点。主观地批判教师的“主导作用”干扰了对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地位、功能和责任的正确认知。教师“引导作用”深具“主导作用”意蕴,强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引导作用的重要性,就是在主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置疑。

26-30

高考教育功能的异化及其回归

作者:贺静霞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高考是一项为高校选拔学生的教育性活动,其本体功能是教育功能。然而,当前高考却异化为应试教育的助推器,在损害教育公平的同时催生了片面发展、自私自利的个体。究其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和高考内部因素。其中,社会竞争的学历导向和社会领域的不公导致高考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传统文化“读书至上”、注重人情的弊病强化了高考的功利目的,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高考定位使其采用高度标准化和统一化的模式,这都直接导致高考教育目的的偏离和本体功能的异化。为了回归高考的教育功能,应明晰高考对基础教育的引导、激励作用,逐步提升高考考试程序的公正性和建立多元的录取机制。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热点问题研究
31-36

消除农民工返乡子女就学的文化及政策障碍

作者:张烨 叶翔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呈现持续性增长、常态化存在以及多样性转化特征的农民工返乡子女在就学上存在着他乡与故乡、流动与留守、出离和融入等杂糅纠葛的深层文化适应及冲突问题,也深刻地改变着农民工子女的类型结构。然而,近年来针对这一群体的政策措施总体上却呈现出“维稳”的政策取向和较低的政策效能,具体体现为政策周期衰减过快、政策目标执行表浅、政策执行动力不足等。有鉴于此,应从推动返乡子女就学的顶层制度设计,消除返乡子女就学的户籍制度障碍,完善基层政策执行主体的监督-激励机制以及优化“四维一体”的农民工返乡子女支持网络等方面入手,切实推动农民工返乡子女就学政策的制度重构。

42-46

信息技术如何变革学校教育——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分析

作者:庞红卫 单位: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摘要:试图从生态学的视角来分析信息技术如何变革学校教育,将信息技术变革学校教育的过程视为学校生态系统重构的过程。信息技术对学校生态系统的成功“入侵”为系统的重构提供了可能,由此引发的学校生态系统重构首先是一个从利用到整合的技术重构过程,然后是一个从整合到变革的系统重构过程。信息技术重构的新技术生态圈将改变知识的传播形式与教育的交往方式,从而带来教育教学方式的革新,推动学校系统从封闭走向开放,进而凸显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育理论研究
47-51

论教育民族性的重构——基于我国教育发展的多维度审视

作者:陆道坤 陈娜 单位: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摘要:教育民族性是保持和发展一个民族具有“民族性”特征的教育乃至文化的核心,教育民族性的丢失往往会导致该民族教育和文化发展的“断裂”。教育民族性的淡化是当今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必须引起警惕。挽回教育民族性淡化的颓势,必须借助重构的手段:以“传承创新语境中教育理论的民族性生长”为旨归,推动基于历史发展维度的教育民族性重构;以“中华民族特色的教育制度体系建设”为目标,推动基于教育互动维度的教育民族性重构;以“教育民族性在教育实践中的科学生长”为指针,推动基于教育实践维度的教育民族性重构。

52-56

论校规德性的迷失与回归

作者:徐乐乐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校规的德性指校规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其中,正义是首要德性,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伦理德性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现实中的校规大多遗失了这些美好品质,充斥着以行政逻辑和对手逻辑为内容的管制逻辑、驯服肉体的规训逻辑、不道德与不育德的去道德逻辑。为了找回校规应具有的德性,需要努力建构正义的校规,建构保障师生及管理者自由的校规,建构系统、自洽的具有形式“善”的校规和以培养道德的人为最终目的的内容“善”的校规。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育管理研究
57-61

由稀释到共生:基础教育集团化建设的突破与超越

作者:李彦青 孟繁华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摘要:分析基础教育集团化建设的两种模型——稀释模型和共生模型,稀释模型的成因可归结为资源分配的路径依赖和被动的寄生关系两方面。用“共生”解释基础教育集团的理想模型,共生模型的特征可归结为资源整合的协同创新和互动的共生关系两方面。从稀释走向共生的突破与超越有以下几点构想:明确合作共享的共同愿景、坚持“自我造血”与柔性交流机制相结合、完善学校治理结构、保护集团成员校文化多样性等。

62-65

示范性幼儿园评估的实践偏差及理性回归——以河南省示范性幼儿园评估调查为例

作者:邓祖丽颖 单位: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以河南省500所幼儿园为例,对示范性幼儿园评估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示范园评估存在实践偏差:评估标准和评估程序缺失对示范作用的关照,示范园作用的发挥未得到有效监督和激励,示范园评估的高投入影响了幼儿园的正常运营。为此,需从恪守评估工作的引导示范价值、厘清评估环节的功能主体定位、推动评估模式的科学专业更新等方面对示范园评估进行理性回归与探索。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课程与教学
71-75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动因、本质与路向

作者:张铭凯 靳玉乐 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西南大学

摘要:国际课程发展的引动、本土课程实践的促动和课程创新思维的转动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的源泉与动力。课程话语重构的基点、课程文化自觉的旨趣和课程自信凝结的效能是基于核心素养课程创新的本体之思。由此,基于核心素养课程创新的行动路向在于课程系统设计的顶层规划、课程开发实践的行动跟进和课程评价引导的导向协同。如是,在清源、慎思和笃行的联动过程中开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之旅。

76-80

基于深化课程改革的数学核心素养体系构建

作者:朱立明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摘要:在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界定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从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学生发展的迫切需求、数学学科的自身特征三个视角,讨论数学核心素养。其体系的构建,建议从四个方面进行推进:宏观融合,强化数学文化熏陶;微观贯通,联结数学理性思维;整体落实,同步数学课程改革;划分水平,完善教学质量评价。

81-84

普通高中课程变革动力与阻力博弈

作者:张彤 吕立杰 代青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六中

摘要:高中课程方案作为一种政策规划的课程是自然发展的课程与理想的课程的折中点,它与自然发展的课程之间会形成缺口。学校通过自我调整,不能完全弥合学校自然发展的课程到政策规划的课程之间的缺口,这中间还存在着学校理想的课程。普通高中这种自我调整、弥合缺口的倾向就是课程变革的“张力”。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可以把学校课程变革的过程理解为一个同化顺应的结构化过程。在此过程中,校长使命感是学校课程变革的核心动力。课程实施最终体现了变革动力与变革阻力抗衡后的适切选择。

85-88

奥尔夫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育问题的突破

作者:吴一波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主张音乐教育应该诉诸感性,回归人本。针对当前小学音乐课堂中存在的教学思想灌输化、教学内容专业化和教学方式“乐谱化”等问题,可通过“奥尔夫教学法”进行突破:音画结合,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故事教学,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主动参与,切身感受音乐的魅力;分组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师专业发展
89-93

教师话语权的迷失与回归——论研究何以成为教师的话语工具

作者:范敏 单位: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摘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及教育变革讨论中话语权的迷失是一种普遍现象,而话语工具的缺乏是导致教师话语权迷失的重要原因。教师研究因具有检验教育研究成果的效果、生产实践性知识与理论、表达教师实践话语的特色、彰显教师合作力量的潜力而能够成为教师的话语工具。基于此,利用教师研究这种话语工具促进话语权的回归需做到:让教师研究与日常教学结为一体、提炼与建构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与理论、探索运用个性化的话语表达方式、利用多样化的合作型教师研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