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

  • ISSN:1002-4808

  • CN:11-2606/G4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

中国教育学刊 2017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师教学国际调查研究专题
1-8

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能路径——基于TALIS 2013上海和芬兰的比较分析

作者:朱小虎; 张民选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上海200032; 上海PISA和TALIS研究中心; 上海200032

摘要:基于对教师教学国际调查数据的比较发现,上海和芬兰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芬兰在职前教育方面优势明显,主要通过严格的选拔和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上海则在入职培训、在职发展方面投入巨大,通过全员参与、规范培训和专业合作,大规模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依据上述分析结果,我们应该从改善教师待遇、改进教师选拔机制和教师教育等方面增强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在教师入职培训方面要既保证规范性又能培养教师独立探索的精神,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不仅要有针对性设计,也要进行适当引导。

9-15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品质”研究——基于TALIS调查中上海教师教学策略的实证分析

作者:徐瑾劼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上海200234

摘要:利用上海TALIS调查数据结果,实证地分析上海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尤其是课程教学改革中所重视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方面的教学实践水平。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EFA)法对上海教师常用的11种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潜在因素的提取,最终发现:上海教师积极教学策略的使用频率和强度要显著弱于形成性评价策略与教师主导策略;上海教师具有高水平的认知激发策略的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理念与实践的脱节。从各项教学策略的采用上,上海教师亟待提升运用ICT进行教学以及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机会的专业能力。

16-20

校长日常工作时间分配:国际差异、个体倾向性及对策建议

作者:宁波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上海200234

摘要:TALIS2013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受专业成长历程和能力结构的影响,上海校长的日常工作时间分配与国际同行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上海校长的日常工作时间分配存在重视课程和教学职责、重视行政和领导职责、重视社会交往职责等不同倾向性。这些倾向性与学校和校长的某些特征密切相关:在课程和教学事务中的充分投入,能够使多数校长获得较多的自我实现;部分校长能够从行政和领导事务中获得工作满足,因而愿意投入较多时间;新建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校长更有可能与学生进行较多互动,缺乏与同事分享领导权的校长更有可能与家长进行较多互动,偏远和落后社区中的学校校长更有可能与社区各界进行较多互动。对于校长时间的合理分配和利用的建议包括重视社会交往素养的提升,主动管理时间和制度化管理时间,重视单位时间效益,合理安排工作节奏和作息制度。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育现代化研究专题
21-28

面向智慧教育的教师发展创新路径

作者:祝智庭; 魏非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上海200062

摘要:从世界范围来看,智慧教育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目标,智慧教育的丰富内涵要求教师具备智慧教育的先进理念、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良好的数据素养、拥有出色的终身学习能力。围绕着智慧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学校教师需要在智慧教育中扮演四种核心角色:思维教学设计师、创客教育教练员、学习数据分析师以及学习冰山潜航员,而这四种角色的培养和塑造也将成为智慧教师发展的创新路径。教师发展是外在环境与内生动力两部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面向智慧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需要从课程、工具、实践、指导、制度、文化等层面建构环境,并以学校为本提供实践解决方案。

29-33

面向新一代学习者的教育教学创新路径探究

作者:黄荣怀; 杜静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智慧学习研究院; 北京100875

摘要: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创新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教育信息化带来学生需求的改变和课堂教学环境的改变,由此引发教育教学创新的诉求。教育教学创新既需满足新一代学习者更强烈的主体意愿,为其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助其建构更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和养成更具创新性的问题解决能力,又需要妥善应对信息技术融合教育教学时不同内容载体带来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差异、新一代学习者期待的课堂差异性管理、技术融合课堂中教师关注点的常态化转移以及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普遍性缺乏等现实挑战。基于“重塑教与学方式,重构课堂形态是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创新的基本路径”这一核心理念,提出三位一体的创新路径框架,既可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参照指南,也适用于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教育教学创新质量分析和评估。

34-38

创客教育本质的悖离与回归

作者:饶书林; 田友谊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创客运动与教育的融合,推动着创客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创客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具有创客精神和素养的全人,全人要具备勇于突破传统教育桎梏的改造精神、在实践活动中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以及联合各方力量的合作精神,其中改造精神是基础,创新精神是灵魂,合作精神是保障。然而在实践中,创客教育表现出创客活动的狭隘化、创新功能的割裂化、创客主体的分散化,已逐渐悖离其本质。为促进创客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亟须营造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校园,推进旨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教育进程,构建基于教育公平的资源配置模式。

39-45

虚拟现实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机理认知与困境突破

作者:吴传刚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牡丹江师范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虚拟现实与教学融合具有一定的内在机理,如临场性创设“真实”教学环境,改善教学条件;沉浸性丰富学生认知方式,增强学生主体体验;交互性转变师生角色,展现德性教育;构想性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尽管虚拟现实技术与教学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和高度的契合,但两者在融合中仍面临一些现实困境,如教育与技术的相容问题、使用者理性认识的局限性、技术的易用问题。要实现虚拟现实与教学深度融合,需要从技术的研发、使用、倡导和推进四个层面上展开。

46-49

大数据诱发教学深度变革的实现方式

作者:王天平 单位: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 重庆400715

摘要:大数据诱发了教学思维和教学结构的深度变革。为了有效地实现大数据诱发的教学深度变革,探寻促进大数据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的契合点,以此明晰利用大数据诱发教学深度变革的支持条件:挖掘大数据深度描绘师生教学行为、建设富有教育价值的大数据教学资源、培育和谐共生的大数据教学文化。基于教师利用大数据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的立场,挖掘大数据的教学价值,在实践层面系统地提出大数据诱发教学深度变革的策略,即教学目标的精准化确立、教学内容的全景式选择与认知化组织、教学方法的针对性选用、教学组织形式的混合式实现和教学模式的个性化构建。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农村小规模学校研究专题
50-54

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发展模式探究

作者:安晓敏; 邬志辉 单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 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农村小规模学校是未来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的一种办学形态。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联盟发展是基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寻求内生式发展的强烈意愿、学校多元发展模式的创新需求以及提升办学质量的现实需要。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在实践运行中具有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关键人物的办学引领、共同愿景的合力塑造、组织制度的科学规约等特征。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需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包括区域推进学校联盟、提升农村校长领导力、加强利益主体参与、搭建信息化平台等。

55-59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精准扶贫研究

作者:李刚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100875

摘要:农村小规模学校对维护教育公平、促进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其在教师队伍、办学经费与办学条件等方面处于贫困状态。随着国家加大对小规模学校的扶贫力度,其贫困状况有所改善。下一步的扶贫工作需要坚持精准识别、精准管理与精准帮扶的基本取向,明确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标准,利用小规模学校优势改善软环境,重拳破解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之困。

60-66

生态位视域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定位与发展

作者:杨蕾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江西科技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农村小规模学校是我国农村教育的重要办学形式之一,承载着“乡村文化灵魂”“教育创新源泉”和“和谐精神家园”等生态功能。由于长期劣势发展,农村学校生存环境恶化、生态位失衡,无法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农村教育发展应回归“以人为本”的价值原点,乡土为根、创新为源,促进教育公平守护社会生态,建设乡村教育培育文化生态,自下而上改善教育生态。当前,应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优先扶持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活化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促进农村教育与乡村社会的协同发展。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热点问题研究
67-70

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生态的失衡与重构

作者:刘志军; 熊杨敬 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开封475001; 河南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 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生态长期处于失衡状态,主要表现在学生评价生态位的重叠、学生评价生态链的单一、学生评价生态场的静态。究其原因在于:注重均质发展,忽视评价主体的差异性;侧重学术指标,忽视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偏重纸笔测验,忽视评价方式的补偿性;着重静态考察,忽视评价过程的非线性。为扭转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生态失衡的局面,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重建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生态的路径:明确主体的评价生态位,在自我写实记录中培育个性;完善多元的评价生态链,在非学术性素养中体现多维;形成开放的评价生态场,在对话互动中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育理论研究
71-75

创新人才培养是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核心

作者:项贤明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教育现代化2030》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它立足当下规划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发展,应当是一种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弯道超车”式的现代化。创新人才如今已是国家现代化的必需品,“万众创新”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为各行各业培养出一大批创新人才,应当成为检验我们教育现代化是否成功的标志性成果。为了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应当坚持以多样化的教育供给和人才甄选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以丰富且可选择的课程为各类创新人才的发展提供教育支持,并通过简政放权建立一个“以省为主,下设学区”的灵活开放的教育管理体制,从而真正建立一个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76-80

教育回归生活的障碍及路径叩问

作者:周平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24

摘要:科技理性的强势和主知主义教育的弊端引发了教育回归生活的强烈诉求。现实中因教育与生活发展的非同步性导致对教育与生活关系的误解,对生活概念理解的偏差引发教育回归生活路径的错位。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探索教育回归生活之现实路径:正视教育主体的差异性,寻找教育与生活的契合点;关注教育主体的体验,建构生活化的教育情境;考察生活环境的教育价值,选择合宜的教育内容;提升生活的科学品质,以教育引领生活的理性发展。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课程与教学
81-85

教学中“人-文”对话困境及其突围

作者:罗祖兵; 宋正艳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湖北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中小学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教学中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对话教学的基础,它在教学中有着重大的教育意义:能充分实现文本的发展价值,使人与文本之间由“我-它”关系变成“我-你”关系,实现教学方式由“传递-接受”式向“互动-体验”式的转变。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相比于“人-人”对话,“人-文”对话是最难实现的,其原因在于文本的“不可言说”性、教师的过度权威性、学习观的不恰当性以及教学的过度效率化。面对以上困境,将从“人-文”对话的准备(观念转变、经验基础、心理准备)、“人-文”对话的过程(让文本“发声”、让读者“会意”)以及“人-文”对话的反思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