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

  • ISSN:1002-4808

  • CN:11-2606/G4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

中国教育学刊 2019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特稿
1-10

以来中国基础教育的变迁规律与基本特点

作者:周洪宇; 刘佳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长江教育研究院; 湖北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指引下,中国基础教育在迈向现代化的百年历程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体现出自身独特的变迁规律:受制于特定历史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并服务于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适应于一定历史时期与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并能动地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孕育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并服务于文化的延续与发展;适应于人的发展要求,并促进着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深受国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并为世界教育的进步贡献着中国智慧。同时,呈现出在制约中服务、在适应中超越、在改革中进步、在坚守中创新、在开放中互鉴等基本特点。在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之际,回顾20世纪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对更好地认识、遵循和运用教育规律及特点,推进中国基础教育下一个百年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育教学研究之时代变革研究专题
11-16

守成中变革:教育理论创新的学术传统与学术权力规避

作者:田养邑 单位:宁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教育学术传统是指教育理论助推教育实践在其演进规程中所积淀的行动方式,它以传统感召力与既定的制度安排规范教育秩序。建构教育生活离不开学术传统,但教育理论固守学术传统,预先框定可能的教育生活,将使弥足珍贵的传统资源成为理论创新的隐忧,并演变为学术权力的代言,造成教育生活差异化现象。创造时空特质的美好教育生活,要求教育理论根植并超越学术传统,再塑教育理论的创新品格。由此,"守成中变革"的第三条道路是教育理论安身立命之道,人文情怀、反思意识、草根精神作为教育理论创新的要件,既能创造性地变革学术传统,又能规避居于其间的学术权力,实现鞭辟入里地诊断教育实践问题。

17-21

U-S合作背景下教育理论者的角色困境及审视

作者:李星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在U-S合作中,教育理论者分别扮演了"问题解决者""权威阐释者"和"理论建构者"的角色,但也遭遇到被误解、被拒斥和被无视的困境。从学科制度分析,绩效导向的考评规则致使合作受利益羁绊,内蕴冲突的权威身份导致新形象难以建立,符号规训的理性认知无法适应教育实践的研究。重新审视这些困境及成因,我们可以建立相对绩效导向的规则,重塑大学专家的角色形象,以及反思并改进理性认知方式。

22-26

从“差序格局”到“专业盟约”:校本教研共同体建构的转型策略

作者:傅敏; 高建波; 刘卫民 单位:教育部西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人际关系是校本教研共同体建构的关键因素。受熟人社会"差序格局"影响,传统校本教研组中人际关系主要表征为情感性关系、科层性关系和混合性关系,这种人际关系使校本教研活动常依据"人情法则""利益法则"和"庇护法则"运行。校本教研共同体更加关注教研主体间的"一体化共生关系",更加强调教研主体间人际关系的盟约性和专业性。为实现从校本教研组向校本教研共同体的转型,教研主体要在教研目标、教研方式和教研基础转型的过程中,形成出于道德目标的专业理想,构筑基于增权赋能的专业思维,塑造源于团队文化的专业精神。

27-30

学段融通式教师研训的本质内涵、价值定位与实践策略

作者:刘国军; 陈萍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实验小学; 江苏扬州225800; 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江苏扬州225000

摘要:学段融通式教师研训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优秀语文教师集中到一起,进行有计划、有目标、有引领的系统培训。这样做,打破学段壁垒,突破传统教师培训的局限,为受训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区域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服务,也为在职教师培训提供新的思路。学段融通式教师研训过程中,参培学员既研修语文学科本体性知识又实践学科教学性知识,并借助教学展示活动和各类平台强强联手,多方合作,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辐射学科教学影响力。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热点问题研究
31-34

论财政支持教科文事业的融合发展

作者:王静; 王鑫鑫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430065

摘要:针对财政投入在教科文领域缺乏协同和整合的现象,从教科文事业发展的阶段和节点及教科文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方面分析财政支持教科文事业融合发展的时代之需,并进一步从公共管理和国家创新体系论述财政支持教科文事业融合发展的现实可能。借鉴发达国家在教科文融合中所采取的行政管理体制促进、法案与战略方案推动、经费整合管理和评估监管多方面成功经验,结合国内实际给出我国财政支持教科文事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从上层建立调动教科文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全面构建符合教科文融合发展的支撑平台,全力推进教科文融合的具体项目,逐步完善促进教科文融合发展的经费管理体制和监管评估体系。

35-40

我国3岁以下儿童照顾政策的系统性构建--台湾地区0~2岁儿童照顾政策的发展路径及其启示

作者:吴航; 董雨果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 湖北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面对人口出生率下降、家庭结构变化、妇女就业人数增多等新形势,3岁以下儿童的照顾成为民众普遍关注的话题。若要将现实关切上升为国家政策,需要满足三大先决条件:确立照顾权利是公民社会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晰国家、市场和家庭等多元主体在3岁以下儿童照顾中的定位,深化性别平等、儿童权利和社会投资视角的综合考虑。虽然儿童照顾政策主要涉及服务、时间和经济支持三个方面,但是不同的国家(地区)对这三种政策会有不同的偏好和组合,使儿童照顾政策呈现出"去家庭化"和"再家庭化"两种倾向。以我国台湾地区作为参照系,发现其0~2岁儿童照顾政策经历了隐含的家庭主义、去家庭化的家庭主义、选择性的家庭主义和明显的家庭主义四个阶段。以此为鉴,我国3岁以下儿童照顾政策的构建需要明确3岁以下儿童照顾的政策制定及实施主体,优化"再家庭化"和"去家庭化"的平衡发展思路,探索"性别化"与"性别平等"的协调发展脉络,建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平价优质的公共托育服务体系。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育理论研究
41-46

儿童阅读的本质及其环境设计

作者:钟启泉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上海200062

摘要:阅读耕耘儿童的心灵与学力,儿童阅读本质上是一种"意义建构活动"。阅读意义建构的达成是阅读能力划分的基础,儿童阅读素养则是儿童阅读意义建构能力的呈现。儿童阅读研究在于把握儿童阅读的认知活动,揭示儿童阅读素养形成中的关键特性。阅读素养的培育作为儿童成长的发展课题,是学校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成人与教师对儿童阅读的介入,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展开对阅读能力的监控,着力于儿童阅读信念与阅读兴趣的培育,关注阅读环境的设计。

47-52

教学评价的基础性维度--基于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的成人指向

作者:位涛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本身以及教学效果而作出的一种价值评判,是对于作为既定事实的教学的一种"事后"再认识。好的教学评价源于对好的教学的认识,好的教学需要的要素同样制约和指引着教学评价的建构。为此,我们需要回到教学本身来认识教学评价。同样,所有的教学都是或者说应该是具有"成人"指向的活动。所以,回到教学本身的教学评价理应由关注"评价"到指向"成人",即教学评价应该回应教学对于"人"的关注。赫尔巴特提出的"教育性教学",正是针对传统教学中对个体德行,或者说道德性目标培养忽视而提出的。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维度来看,由培养个体的兴趣出发,基于一定的知识和理智的习得,最终达到德行的完善,构成了教学本身的内在成人逻辑,这也是教学评价展开的内在理路和依据。由此,好的教学评价应该从教学本身来甄定评价目标,以个体成人之内在逻辑来整合教学评价,转向对兴趣到德行的基础性维度的关注,超越技术化评价的窠臼和遮蔽。

53-57

借助依赖的教育:情感性师幼关系的建构研究

作者:徐虹 单位:南京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 江苏南京211171

摘要:依赖性是未成熟个体的既成事实,是幼儿成长与教育的起点。借助依赖的教育既尊重幼儿及其天性,又确保教师的教育权力。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逐渐摆脱依赖的消极性质,发展出判断能力;成为可教育的儿童,产生对社会群体的依恋。同时,借助依赖的教育也教育了教师:教师削减了个人权威,产生并承认对幼儿及群体的依赖。相互依赖的心理事实以及情感-接受互动模式促使师幼双方构成关心关系的共同体。对话、实践与认可,滋养个体的伦理理想,情感性师幼关系得以进一步提升。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课程与教学
58-62

全人格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作者:王莉萍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100052

摘要:全人格教育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办学理念,旨在培养人格健全、素质优秀、全面发展的人。学校基于全人格教育理念构建了由"基石课程""志趣课程"及"卓越课程"组成的全人格教育课程体系。在新的历史时期,全人格教育课程体系对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具有积极作用,从课程目标、内容及实施等方面优化全人格教育课程体系,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63-67

小学绘本课程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姚颖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100875

摘要:绘本教学目前正成为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新的生长点,从阅读绘本、研究绘本,到教学绘本、创作绘本,我国大陆地区绘本教学经历了绘本阅读推广、绘本学术研究、绘本教学运用和绘本原创出版等几个重要阶段。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绘本对于儿童成长的价值与意义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认可。中国大陆地区目前小学绘本课程与教学的状况发展良好,在助力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也在实践中更多的与校本课程结合;同时,校本课程的特色开展,又将绘本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反作用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寻找到彼此之间的连接点,探索出一条绘本与多学科融合的跨学科实施路径。基于此,提出未来小学绘本课程与教学的四大发展方向:回眸传统、建立自信,放眼世界、开阔思路,立足当下、持续发展,面向未来,和谐共生。

68-74

儿童身体:不容忽视的幼儿园课程资源

作者:石建伟; 王萍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吉林长春130024;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 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身体是儿童存在与活动的基础,是具备感知能力的学习媒介。幼儿园的课程标准强调了儿童身体的重要性,彰显了理想化的身体形塑,但实践中却存在着儿童的身体缺位与符号化现象,尚缺乏将身体作为课程资源的自觉意识。身心统一体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发挥着重要的认知作用,是课程的经验载体。把身体作为课程资源需要确立身体在课程目标中的核心地位,并构建横向与纵向目标体系;依据领域与主题的形式对来自身体的自然性与文化性中的内容进行编排;在课程实施中把身体作为知识探究、人际交往与自我表达的工具。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师专业发展
75-79

情感文明:教师育人素养的关键价值尺度

作者:王坤; 朱小蔓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俄罗斯教育科学院; 北京100875

摘要:认知与体验是人的发展不可分割、相互渗透的两种精神活动。人在交互活动中的认知交往与情感交往彰显文明的内涵并建构文明的意义。情感是个体与环境内在文明结构中的活性因子,情感的文明化作为一种教育性愿景,呼唤有情感人文素质的教师热心于沉浸在整全的职场生活和微观的人际交往中学习关怀与理解,从中反思自我、自主改变,统整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与认知教育的育人效用,积极构建良好的育人微环境。教师情感文明力图统整知识、技能、道德、伦理的理解视阈,深入人的学习生活中感受、辨析、理解与行动,据此不断生成理解教师之为教师的关键价值尺度。致力于教师与学校情感文明素质的提升,课堂情感交往现象的写作训练、冥想、受教育史回忆与写作、学校管理的教育价值引领等人文主义方法值得训练与使用。

80-85

中小学优秀校长素养构建及其培养

作者:鲍传友; 毛亚庆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 北京100875

摘要:自"教育家办学"理念提出以来,如何培养更多的优秀校长成为实践领域的热点,校长培训作为优秀校长培养的重要方式备受关注。但是由于目前缺乏对优秀校长素质和成长规律的系统研究,校长培训仍然停留在经验层面上,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不强,低水平重复现象比较突出,培训资源使用效率不高。以优秀校长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化领导行为为基础所构建的核心素养"LACIR"模型,包含了赤诚教育之爱、理性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宽阔国际视野和自觉责任担当五个方面。要实现这一模型,在校长培养过程中要做到:创新培养理念,促进培训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提高培训课程设计的系统性,促进"信念、能力和实践"三维目标的融合;拓展培养路径,实现多种学习资源的整合利用;构建立体化协同培养机制,为优秀校长成长营造支持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