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   部级期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影响因子:0.06

ISSN:1009-5659CN:11-4484/N

    基本信息:

  • 下单时间:1个月内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发行地:北京
  • 创刊:2000
  • 类别:科技类
  • 出版社:中国科技成果
  • 语言:中文
  • 价格:¥465.60
  • 起订时间:2020年01月
  • 邮编:100038
  • 库存:195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科技成果 2015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扉页
1-1

大爱人生守护生命的巾帼英雄--记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姜丽华

作者:刘静 李弈彤

摘要:作为一位心系患者、技术精湛的“生命守护神”,她怀着对麻醉事业的满腔热忱,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虔诚地守望着每一个脆弱的生命;作为一位资历深厚、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她怀着对教学事业的一片赤诚,身先士卒、甘为人梯,独辟蹊径地开创了一系列临床带教方法;作为一位励精图治、德高望重的科室掌舵者,她怀着对医院管理工作的高度责任心,精善管理、锐意进取,带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跻身省内业界的佼佼者。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创新论坛
4-6

温州市金融改革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王芳 方建良 戴大蒙 单位:科技部信息中心 北京100038 建设银行温州分行 浙江温州325000 温州大学 浙江温州325000

摘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金融作为调配社会资源最有效的工具,能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融资支持;科技创新可以拓宽金融发展空间,为金融提供优质的资源和持久的利润。

7-10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科技事业发展对策

作者:陈庆云 李德轩 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云南昆明650051

摘要: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边疆省份,下辖25个边境县和3个藏区县,这些地区集边境、民族、宗教、贫困为一体,均为国家扶持的贫困县,其发展关乎国家边疆稳定和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局。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从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实际出发,基本摸清了这些地区科技发展现状及制约科技进步的因素,进而提出加快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科技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1-13

云南发展林业碳汇对策研究

作者:张鹏 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云南昆明650021

摘要:全球致力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源)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汇),增加碳汇逐渐进入视野并已付诸实践。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清洁发展机制下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启动并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通过林业碳汇措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缓解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国内外及云南省林业碳汇实践和实施模式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探索和提出发展林业碳汇在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中如何做出更大贡献的有效途径和对策建议。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创新交流
14-16

方位角炮检距分布均匀性分析研究

作者:谢城亮 伍忠良 王伟巍 徐军 黄建宇 单位: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东广州510760

摘要:地震处理解释对观测系统面元的炮检距分布均匀性要求高,因此对观测系统的炮检距均匀性设计评价十分重要。通常对炮检距的均匀性评价没有考虑到不同方位角的差异,本文提出用面元炮检距均匀性相关系数对观测系统面元的各个方位范围的炮检距分布进行全面定量评价,并研究正交三维观测系统参数道距对炮检距分布的影响,表明小道间距观测系统面元的各个方位范围的炮检距均匀性较好,为观测系统的设计评价提供了新的手段。

20-21

气载放射性污染物长距离迁移辐射后果评价系统简介及应用

作者:李冰 陈晓秋 乔 姚仁太 胡江凯 岳会国 单位: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北京100082

摘要:近年来,核恐怖主义威胁、核能开发利用中的风险等核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提高我国应对全球核事故的应急响应能力,环境保护部建设完成了气载放射性污染物长距离迁移辐射后果评价系统(RANCON),文章介绍了本系统的功能、应用。

25-27

HUP-3型气溶胶监测仪研制与应用

作者:黄子瀚 牟长丽 边江 殷荫 张硕 徐宏坤 单位:北京市射线应用研究中心 北京100015

摘要:文章介绍一种新型气溶胶连续监测仪。该监测仪首次采用甄别能量的假符合法,有效提高甄别天然Rn、Th子体干扰能力,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在高氡浓度环境中(102~103Bq/m3)快速测量低水平气溶胶浓度(0.01~0.08Bq/m3)。该监测仪可广泛用于核电站、核设施工作场所的气溶胶连续监测以及核事故应急和反恐监测。

28-28

酶解本草的研究

作者:吴飞扬 过童 王义元 张宏伟 赵成凤 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近年来,酶解技术在中草药的提取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酶解技术在中药提取的过程中与传统的中药提取存在着质的差别,其能够加速药用有效成分的溶出,提高药用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本文将主要对酶解技术与传统提取工艺做对比,分析酶解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为推动中草药现代化提供新的思路。

29-31

关于移动终端应用安全体系的分析

作者:王鹏飞 卫娟 单位: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100038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北京100031

摘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但移动互联的安全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在移动互联安全新体系的三个层面上主要介绍了移动终端应用方面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思路。对所存在的安全威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思路和想法,希望能够建立一个面向应用进行的评测、、监测的安全体系,更好地保障移动互联的安全与发展。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成果推广
32-33

用于心脑血管易损患者实时早期预警的可穿戴无扰式多模传感理论与系统设计

作者:张元亭 丁晓蓉 郑亚莉 周小林 苗芬 吴丹 刘庆 单位: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摘要: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预计在未来的几十年内,由于高血压、肥胖、糖尿病以及老龄人口的激增,到2030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的人数将增加至2330万人,心脑血管疾病将继续成为单个首要死因。

34-35

脑梗死血管学特征谱的新发现与血运重建治疗的新策略

作者:刘新峰 刘国庆 梁慧康 徐格林 史兆荣 樊新颖 朱武生 马敏敏 殷勤 张仁良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北京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摘要:2008年国家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居民死因调查指出:脑卒中是我国城乡居民首位致死原因,其中约80%为脑梗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我国脑梗死的发病率以每年8.7%的速率迅速增长,每年给我国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多达400亿元。脑梗死在我国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均居高不下,危害显著,预防和救治水平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其主要原因包括:缺乏大宗的脑梗死流行病学资料,治疗策略的制定多依据西方国家的调查结果,尚无法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预防和救治措施;既往脑梗死的治疗主要局限于神经保护和组织修复,而近三十年的研究证明,单纯的神经保护治疗无法改善患者预后,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恢复有效的血流灌注。因此,尽早解除血管狭窄和闭塞应该是脑梗死治疗的关键。

36-36

废弃秸秆处理及资源化生物系统技术引进与示范

作者:徐晓燕 刘玉升 张庆东 王小波 郝建朝 富东英 王瑞 单位: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天津300384 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山东泰安271018 天津农垦渤海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300074

摘要:天津市农业废弃物秸秆资源中,玉米秸秆资源量大,每年种植玉米约312万亩,产量137万吨,秸秆产量为254万吨(按经济系数0.35)。玉米秸秆除部分用做饲料外,大都自然堆放,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另外,自然堆放也形成火灾隐患。天津设施蔬菜约50万亩,378亿公斤的产量,收获蔬菜后,大量蔬菜秧蔓堆积,严重污染环境,另外植物病虫源随之累积,导致蔬菜生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药、化肥用量增加,蔬菜秧蔓已经成为设施蔬菜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

37-37

一种秸秆微贮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作者:蔡家利 吴胜昔 王远强 胡仁建 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摘要:微贮饲料添加剂是采用多种微生物组成的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用于秸秆、稻草和牧草等发酵制成微贮饲料,作为奶牛、肉牛、羊等草食动物饲料,该项目得到重庆市农业委员会资助,与西南大学、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联合研究开发,项目技术成熟创新,已获得发明专利:一种秸秆微贮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ZL 201110059313.0),重庆市科技成果登记。

38-38

东海虾蟹类资源调查研究及其在渔业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俞存根 韩志强 单位:浙江海洋学院 浙江舟山316022

摘要:虾蟹类在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东海虾蟹类资源十分丰富,但随着近海底层传统经济鱼类资源的不断衰退及捕捞强度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改变,虾蟹类资源正在逐渐发生着变化。由此开展虾蟹类渔业资源调查,不论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安全、健康维持,还是对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9-41

高粱高效抗蚜育种技术体系创建及应用

作者:吕芃 刘国庆 侯升林 李素英 籍贵苏 马雪 韩玉翠 杜瑞恒 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国家高粱改良中心河北分中心/ 河北省杂粮研究实验室/国家谷子改良中心 河北石家庄050035

摘要:高粱以其抗旱、耐盐碱、耐瘠薄等多种优异生物学特性使其在发展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边际性土地、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农民增收等多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高粱生产中存在的蚜虫危害问题一直限制和制约着高粱的生产和产业化发展,蚜虫是危害高粱的主要害虫之一,影响光合作用,造成严重减产;蚜虫吸食糖分,对籽粒、茎秆产量及糖分影响很大,是造成巨大损失的直接原因;蚜虫是多种作物病毒病害的传播媒介,导致多种病毒病发生,对农业生产为害极大。调查发现,从旗叶到成熟期,200头蚜虫可导致1叶死亡。一般减产10%~30%,重者减产达40%~50%,严重时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