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部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

  • ISSN:1674-4756

  • CN:11-5689/R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2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论著
1-3

IL-6、IL-17、IL-18及MCP-1联合检测B型柯萨奇病

作者:黄凯达; 王仕海; 朱庆华; 毛红丽 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450052;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摘要:目的探讨B型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CoxB-VMC)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8(IL-18)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变化及联合检测对CoxB-VMC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VMC患者158例为实验组,健康体检者94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血清IL-6、IL-17、IL-18、MCP-1的含量及B型柯萨奇病毒(CoxB)IgM抗体,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水平,分析各指标的水平与CoxB-VMC的关系,评价IL-6、IL-17、IL-18及MCP-1联合检测对CoxB-VMC诊断的价值。结果AVMC急性期血清CK-MB、cTnT、IL-6、IL-17、IL-18及MCP-1水平分别为(27.90±4.72)、(0.37±0.02)、(361.60±45.39)、(445.70±67.97)、(168.60±35.87)、(376.20±49.50)ng/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VMC患者CoxB病毒感染与心脏功能分级、IL-6、IL-17、IL-18及MCP-1水平呈正相关(P〈0.05)。IL-6、IL-17、IL-18及MCP-1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CoxB-VMC检测的敏感性(97.30%)、特异性(94.60%)及准确率(96.70%)。结论VMC急性期IL-6、IL-17、IL-18及MCP-1水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CoxB-VMC的心脏功能状态,该4种指标的联合检测可增强CoxB-VMC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

4-7

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治分析

作者:梅文丽; 黄月 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郑州450003

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现状,分析其发病率、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例曾误诊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首发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的I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发病初期分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脓肿,入院后均经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分别给予大剂量、长疗程抗生素治疗。1例抗生素治疗后进行外科手术好转出院,另1例因长期误诊贻误病情预后不良。结论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IE的临床表现越来越复杂多变且不典型,以并发神经系统疾病为首发症状时易误诊、漏诊。加强对该病认识、仔细问诊和查体及发散诊断思维;多次查超声心动图及血培养有利于提高IE早期诊断率.及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8-10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王丽 单位: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病内科; 048000

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旨在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硬币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托伐他汀钙片,观察两组患者血压、血脂控制情况,临床效果及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血脂控制情况均较差(P〉0.05),经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血压、血脂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11-13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后肺动脉压及肺动脉血流的动态影响

作者:张合民 单位:河南省兰考县人民医院内科; 4753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后肺动脉压及肺动脉血流的动态影响。 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68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均行瓣膜置换术,术后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行重组人脑利钠肽干预。记录两组用药前15 min,用药后15 min、1 h、2 h、4 h血压(BP)、肺动脉压(P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AWP)、心脏指数(CI),全肺血管阻力(PVR)变化。 结果观察组用药后15 min、1 h、2 h、4 h PAWP、MPAP、PVR低于治疗前,CI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后15 min、1 h、2 h、4 h PAWP、MPAP、CI、PV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15 min、1 h、2 h、4 h PAWP、MPAP、PVR均低于对照组,CI分别为(2.51±0.53)、(2.82±0.55)、(2.81±0.56)、(2.82±0.53)L/(min·m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后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BP、PAP无明显影响,可有效降低PAWP、MPAP、PVR,并维持肺动脉血流平稳,CI升高,改善心脏灌注,增加心输出量。

13-15

伊马替尼联合VP低剂量方案初治成人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作用分析

作者:高立伟; 武素芳; 兰守丽; 左一凡; 闫江涛; 张晖 单位: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肿瘤科; 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目的观察对常规剂量获得性耐药的肺腺癌患者接受更高每日剂量吉非替尼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加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吉非替尼常规剂量(250mg/d)获得性耐药的2l例肺腺癌患者,增加剂量至500mg/d进行治疗,评价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对吉非替尼增量治疗有效的患者给予有效的剂量继续治疗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观察无进展生存期。对吉非替尼增量治疗1个月后依然进展的患者,改用化疗或接受常规剂量吉非替尼治疗。结果2l例对常规剂量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的肺腺癌患者,经剂量增至500mg/d治疗后,4例患者部分缓解(PR),2例疾病稳定(SD),疾病控制率(DCR=PR+SD)为28.6%(6/2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2.5个月。不良反应均为1~2级,主要表现为皮疹、腹泻、纳差、皮肤干燥和乏力等。结论对于常规剂量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的肺腺癌患者,吉非替尼增量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16-18

空腹胰岛素水平对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骨密度影响的初步评估

作者:李晓燕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老年二组; 太原030001

摘要:目的探讨空腹胰岛素(FPI)水平对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骨密度(BMD)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应用定量CT(QCT)测定的30例2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及12例血糖正常老年男性腰椎骨密度及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并分别设定其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①观察组FPI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腰椎BM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骨质疏松症(OP)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④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情况,分为A组(胰岛素使用1年以上)、B组(胰岛素使用1年以下)、C组(口服药物组),三组腰椎BMD值A组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BMD低于正常老年男性,较高的胰岛素水平可能对BMD有保护作用。

18-21

辛伐他汀不同剂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

作者:任海蓉 单位:山西省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030800

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不同剂量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对脑血管储备能力(CV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d治疗,观察组给予辛伐他汀40 mg/次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CVR及屏气指数(BHI)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和病死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VR和BHI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CVR和BHI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CRP、TNF-α、MMP-9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疗效显著,大剂量辛伐他汀可显著改善脑血管储备能力,提高屏气指数,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血脂水平,降低复发率和病死率,但临床仍需密切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积极控制。

22-23

以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首发症状的脑血管病临床分析

作者:殷亚楠; 杨小利; 孟凡超; 王书香; 魏湛花; 陈玉华 单位: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 450000;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

摘要:目的探讨以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首发症状的脑血管病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以视野缺损、视力下降为首发症状的脑血管疾病患者1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史资料,主要包括临床诊断结果、人口学特征、既往病史、视功能损害及眼底表现。结果15例患者中出血性脑血管病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14例;前循环4例,后循环11例。既往病史中血脂异常、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发病率分别为80.00%、66.67%、53.33%,而仅有33.33%的患者有脑血管病史。患者视功能损害及眼底表现主要包括突发双眼视物不见、双眼视物模糊、双眼先后视力下降、急性单眼视力下降。结论单眼症状属前循环病变,由闭塞及颈内动脉缺血引发,而双眼共同偏盲或发病多由后循环疾病损伤枕颞叶所致。

24-26

伊马替尼联合VP低剂量方案初治成人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作用分析

作者:胡青竹; 陈淑霞; 田颖 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 476100

摘要:目的分析伊马替尼联合VP低剂量方案初治成人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成人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1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VP低剂量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伊马替尼联合VP低剂量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学完全缓解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液学完全缓解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52.94%,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7.65%,显著低于对照组(52.94%,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52.94%,P〈0.05)。结论伊马替尼联合VP低剂量方案初治成人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液学缓解率显著提高,复发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6-28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VTP方案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刘慧卿 单位: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血液风湿科; 2627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VIP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行VTP方案治疗的5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行VDP方案治疗的5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结果显示,VTP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总有效缓解率为96.22%,显著高于VDP方案(6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02,P〈0.01);VDP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42%,显著高于VTP方案(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06,P〈0.01)。结论VIP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VDP方案相比,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而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29-31

中期因子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贾毅; 刘海义; 郭凯庆; 郭棕亮; 杨光; 郝振文; 王海波; 许奇 单位:山西省肿瘤医院普外一科; 太原030013; 山西省肿瘤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 太原030013

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外周血中的中期因子(MK)在诊断疾病和对结直肠癌预后判断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结直肠肛门外科12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组,以7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外周血中MK蛋白以及癌胚抗原(CEA)的含量。两组样本分别采用成组t检验进行比较,多组样本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及LSD-t检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结直肠癌实验组较健康体检对照组外周血MK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1)。Ⅰ+Ⅱ期、Ⅲ期、Ⅳ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MK蛋白含量依次增高,分别为(431±88)、(498±71)、(600±78)pg/ml,对三者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诊断结直肠癌方面,外周血MK蛋白的诊断价值要高于外周血CEA,通过计算二者ROC曲线下方面积分别为0.878和0.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MK蛋白在诊断结直肠癌方面优于传统肿瘤标记物CEA。MK的升高也预示着结直肠癌患者较差的预后,表明外周血MK可能成为诊治结直肠癌的有效生物学标记物。

32-35

甲状腺癌术后相关激素水平与患者预期疗效的关系

作者:钟学兵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中医医院外科; 221400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根据相关激素的变化情况评价患者的预期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就诊的甲状腺癌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评估后选出78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动态监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体内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试验前,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所有甲状腺癌患者分为全甲状腺切除组(n=39)和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组(n=39),术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样检查甲状腺相关激素的水平。如果促甲状腺素(TSH)连续2次及以上次数超过2mU/L,表明甲状腺相关激素分泌失常,给予甲状腺素抑制剂,并指导正确服药。结果两组患者在甲状腺癌术后均能够检测到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激素含量的变化,全甲状腺切除组术后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m)的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血清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术后一开始含量升高逐渐达到高峰,最后逐渐降低;术后血清中TSH含量一开始很高,随后逐渐降低并维持在平衡状态。侧腺叶及峡部切除组,术后血清中T3、FT3含量呈下降趋势且在短时间内一直下降,而后缓慢回升;血清T4、FT4含量出现峰值并且在短时间内保持最高峰值,然后逐渐降低;血清中TSH含量一开始降低,随后逐渐回升至正常水平。结论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体内相关激素呈现动态变化,根据这种动态变化规律可以确定不同手术类型开始应用TSH抑制剂的最佳时间,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灵活用药,以免出现意外。

35-38

甲状旁腺切除术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肾性贫血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作者:任崧; 马轶明 单位: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 037000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切除术应用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对其肾性贫血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73例,所有患者均为采用药物治疗无效后给予甲状旁腺切除术,观察所有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Ca2+、P3+、钙磷乘积、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体质量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血清铁、铁蛋白、C-反应蛋白(CRP)、尿素清除指数(Kt/V)和尿素下降率(URR%)等指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6、12个月血清iPTH、Ca2+、P3+、钙磷乘积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1、6、12个月Hb、Hct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6、12个月rHuEPO用量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6、12个月ALB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TG指标低于术前,BMI和TSF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1、6、12个月血清铁、铁蛋白、CRP、Kt/V和URR%等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导致肾性贫血和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甲状旁腺切除术应用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可明显降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减轻患者肾性贫血症状,改善营养状况。

39-41

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脏指标及预后的改善效果

作者:高宏琴 单位:山西省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 041000

摘要:目的观察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脏指标及预后的改善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68例失代偿期的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干预,检测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时间(PT)、Child-Pugh评分及HBV DNA载量,并比较两组预后的改善效果。 结果观察组ALT、TBIL、ALB、CHE、PT含量及Child-Pugh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V DNA载量[(1.89±1.23)log10拷贝/ml]低于对照组[(5.43±1.12)log10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肝癌,对照组肝癌发生率为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可有效抑制HBV DNA的复制,减轻肝脏炎症程度,降低肝癌发生率,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及预后。

41-43

玻璃酸钠和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作者:段军富; 王博; 张小冰; 李云靖; 赵自彪; 李扬; 张红敏 单位: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创伤及关节骨科; 458030; 鹤壁市淇滨区检察院技术科

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玻璃酸钠和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组和联合组,每组49例,前者单纯采用玻璃酸钠进行治疗,后者采用玻璃酸钠和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进行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7.96%)显著高于单用组(85.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各个时间点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单用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单纯采用玻璃酸钠治疗相比较,联合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更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及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