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部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

  • ISSN:1674-4756

  • CN:11-5689/R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论著
1-3

冠状动脉非梗阻性狭窄患者与冠心病患者血压变异性比较分析

作者:123502; 李泊宁; 赵洛沙; 杨帆 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二科; 450052

摘要:目的比较冠状动脉非梗阻性狭窄患者与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变异性特点。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血管狭窄均〈50%的52例患者为冠状动脉非梗阻性狭窄组,至少一支冠状动脉血管狭窄≥50%的53例患者为冠心病组,并在相同条件下行动态血压监测,同时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吸烟史,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及各临床指标。结果冠状动脉非梗阻性狭窄组患者的全天收缩压变异性、全天舒张压变异性、白天收缩压变异性、白天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及夜间舒张压变异性均低于冠心病组,其中全天收缩压变异性及夜间舒张压变异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变异性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一项重要预测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4-6

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战文; 陈晖; 王宝玉; 邱春光 单位: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急诊心内科; 450007; 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450052

摘要: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普罗布考组,50例)、瑞舒伐他汀钙组(50例)与联用组(普罗布考联用瑞舒伐他汀钙组,60例),三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3个月,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血脂水平等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三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下降,联用组及瑞舒伐他汀钙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用组低于他汀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P〈0.05)。联用组不良反应略多,但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能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未增加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

7-10

Tp—e、Tp—ec、Tp—e/QT对变异型心绞痛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作者:吴莎; 高传玉; 王宪沛; 杨朝宽 单位: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450003

摘要: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VAP)患者发作时Tp—e间期、校正Tp—e间期(Tp-ec)、Tp—e/QT对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变异性心绞痛患者62例,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并发恶性心律失常为观察组,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未并发恶性心律失常为对照组,测算两组ST段抬高导联的Tp—e间期、校正的Tp—e、Tp-e/QT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Tp-e、Tp—ec间期明显延长,Tp—e/QT值明显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Tp—e115ms、Tp—ec113ms、Tp—e/QT值0.28为节点,分析变异型心绞痛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e、Tp—ec、Tp-e/QT有望成为预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学指标。

10-12

彩超TEI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

作者:赵嘉; 张瑞芳 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 450052

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3例纳入观察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3例纳入对照组,均采取彩超及实验室检查,比较两组血清肌钙蛋白T(cTnT)、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TEI指数,并分析左室TEI指数与NT-proBNP、cTnT、LVEF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EI指数(0.48±0.14)、NT-proBNP[(351.24±3.81)ng/L]、cTnT[(2.65±0.33)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0.30±0.06、(100.06±4.26)ng/L、(0.32±0.17)μg/L,P〈0.05],观察组LVEF[(48.19±1.06)%]低于对照组[(60.66±2.02)%,P〈0.05];相关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彩超TEI指数与NT-proBNP、cTnT呈正相关(γ=0.754,0.698,P均〈0.05),与LVEF呈负相关(γ=-0.731,P〈0.05),尚不能认为健康志愿者彩超TEI指数与NT-proBNP、cTnT、LVEF有相关性(γ=0.233,0.174,-0.128,P均〉0.05)。结论彩超TEI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3-15

美托洛尔联合苯那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畅君毅 单位: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453002

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苯那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应用苯那普利治疗的同时加用美托洛尔。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心功能指标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QT离散度明显低于对照组,QT间期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美托洛尔与苯那普利有助于增强临床疗效,降低QT离散度,促进心功能改善,值得推广。

15-17

PMP22基因重复突变的腓骨肌萎缩症家系分析

作者:陈祖芝; 任志霞; 梅文丽; 时英英; 徐长水; 史晓红; 张杰文; 向莉 单位: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450003

摘要:目的分析腓骨肌萎缩症(CMT)家系的临床表现及PMP22基因重复突变的特点。方法收集CMT家系13名成员的临床资料,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双酶切方法检测17p11.2.1PMP22基因重复(即1760bp片段)序列的情况,同时选择40名健康人做为对照。结果该家系中9名成员经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双酶切方法检测出PMP22基因大片重复(即1760bp片段)序列,其中出现临床症状3例(Ⅱ3、Ⅱ4、Ⅲ9),未出现临床症状但基因检测结果示PMP22基因重复突变为携带者6名(Ⅱ5、Ⅲ6、Ⅲ7、Ⅲ8、Ⅳ1、Ⅳ2),家系中余4名成员及健康对照的40人均未见重复条带。结论基因检测对于明确诊断CMT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18-22

亲缘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万鼎铭; 陈诗彧; 曹伟杰; 郭荣; 谢新生; 张素平; 陈晓娜; 庞雨晴; 孙琳琳; 刘郁叶 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450000

摘要:目的观察亲缘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7例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行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14例(AML);外周血单倍体移植预处理方案采用改良的BU/CY+ATG方案,均应用环孢素A+吗替酶酚酸酯+短程甲氨蝶呤±巴利昔单抗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57例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移植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2—65个月);其中粒细胞缺乏期感染率为84.2%(48/57);粒细胞植入率为98.2%(56/57),中位植入时间14d(10~22d),巨核系植入率为91.2%(52/57),中位植入时间20d(10—90d);GVHD累计发生率为61.4%(35/57),其中急性GVHD占26.3%(15/57),慢性GVHD占35.1%(20/57);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为36.8%(21/57);移植后复发率为24.6%(14/57),2例出现移植后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PTLD);57例患者3年内非复发病死率为31.6%(18/57);3年总生存率为44%,3年无病生存率为40%。结论在无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同胞相合及非血缘相合供者的情况下,亲缘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22-25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对老年非小细胞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变化的影响

作者:王纬久 单位:山东省新泰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四科; 271219

摘要: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对老年非小细胞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变化的影响。方法在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选取50例,均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治疗,治疗时间在2个疗程以上,对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16^+56^+、CD19^+细胞及CD4^+/CD8^+水平进行检测记录。结果化疗前后CD8^+、CD19^+、CD3^+比较并无明显变化,但CD4^+、CD4^+/CD8^+、CD16^+56^+较化疗前均有显著上升(P〈0.05)。结论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重建和增强,有利于改善预后,特别是对于晚期患者,此种重建效果更为明显。

25-27

CEA、NSE和SCC—Ag在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评估近期疗效的价值

作者:刘继明; 丁甜; 康改玲; 张瑞; 何双双; 李思奇 单位: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451200

摘要:目的研究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对诊断及近期疗效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组,良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对照纽,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两组血清及胸水中的CEA、NSE、SCC—Ag水平进行检测,同时观察化疗后研究纽血清CEA、NSE、SCC—Ag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及胸水CEA、NSE、SCC—A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有效亚组治疗后血清CEA、NSE、SCC.A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化疗失败亚组治疗后血清CE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NSE、SCC.Ag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CEA、NSE、SCC—Ag水平对诊断具有指导性意义,且CEA水平能指导近期化疗效果的判断。

28-30

高压氧用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辅助治疗的价值

作者:王大伟 单位: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450000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8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以高压氧进行辅助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及慢阻肺评分(CAT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pH值、1秒用力呼吸气容积(FEV1)、1秒用力呼吸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肺活量(FVC)以及CAT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较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CAT评分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发展,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动脉血气及肺功能水平,气流受限得以解除,其肺通气功能明显提升,值得积极推广。

31-33

颅内动脉瘤切除手术前短期使用抗菌药物预防院内感染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延飞; 范静静; 纪德峰 单位:山东省胶州市人民医院南院神经外一科; 266300

摘要: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切除手术前短期使用抗菌药物预防院内感染的疗效。方法试验分为二期进行,2006年至2009年(A期)对颅内动脉瘤手术(ICAAS)术后患者术前未采用抗生素预防性用药,患者术后出现感染后开始行抗感染治疗;2009年至2013年(B期),当发现术后院内感染率偏高的问题后,采用短期使用抗菌药物预防ICAAS患者的院内感染。比较两期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抗生素使用量。结果通过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ICAAS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率由78.4%降至29.8%(P〈0.01)。抗菌药物使用剂量由100.4DDD/100床日降至85.4DDD/100床日。结论神经外科是多数医院感染的高发病区,为了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对于重大手术,在术前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34-36

颅脑外伤开颅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诊疗特点

作者:李改峰 单位:河南省周口协和骨科医院神经外科; 466000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开颅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pSE)形成的原因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5年5月90例颅脑外伤开颅减压术后pS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CT分析pSE形成的相关因素对pSE形成部位进行分型,并总结各型治疗特点。结果本组90例中脑膨出78例(86.7%),pSE44例(56.4%);Ⅱ~Ⅳ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82例(91.1%),pSE54例(65.8%)。脑膨出及tSAH越重,pSE发生率越高。依据CT将pSE分为四型即骨窗型12例(13.3%),纵裂型19例(21.1%),对侧型27例(30.0%),混合型32例(35.6%)。治疗方法对不同类型pSE治愈率影响较大,其中混合型pSE形成机制及治疗复杂,单一治疗方法疗效差,需要多种方法分步实施以提高治愈率。结论pSE是脑脊液循环路径及动力学异常所致。术后脑膨出程度是骨窗型pSE形成的主要因素,术后tSAH程度是对侧型、纵裂型pSE形成的直接因素。骨窗越大、脑膨出及术后tSAH程度越重,形成混合型pSE的概率越高。依据pSE的不同类型制定相应治疗策略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37-39

髓外浆细胞瘤38例临床分析

作者:郭守娟; 王宪莉; 王宝红; 易善永; 李红飞; 李国文 单位: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450007;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50052

摘要:目的探讨髓外浆细胞瘤(EMP)的临床特点,并对其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8例EM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应用Kaplan-Meier法对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因素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位随访12个月(0~55个月),临床治愈20例,部分缓解7例,失访4例,复发1例,死亡5例,1例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MM)2个月后死亡。38例EMP患者年龄5~87(58.1±2.4)岁,中位年龄59.5岁,男女比1.1∶1。38例EMP患者组与同期收治的168例MM患者组,Log-rank检验显示两条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1.245,P=0.265)。结论EMP组与MM组近期生存率无差别;EMP好发于中老年男性,部分可转化为MM。

40-42

脑膜瘤部位与瘤周水肿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窦银聪; 谢瑞刚 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郑州450003

摘要:目的探讨脑膜瘤发生的瘤体部位与脑膜瘤瘤周水肿(MPE)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222例,其中男52例,女170例。所有222例脑膜瘤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不同部位脑膜瘤MPE的发生率不同,以大脑凸面、蝶骨嵴及嗅沟部位较高,鞍旁及侧脑室的脑膜瘤未见瘤周水肿。与颅底肿瘤相比,大脑凸面肿瘤瘤周水肿的发生率高(P〈0.05)。结论脑膜瘤瘤体发生的部位与MPE有一定关系。

43-45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抗病毒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作者:吴菊意 单位: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450015

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抗病毒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其对Child—Pugh评分与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72例肝细胞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纽,每组36例。对照组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研究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基础上实施抗病毒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不同随访时间(第3、6、12个月)生存率,并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两组Child—Pugh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稳定率(86.11%)及有效率(44.44%)与对照组(83.33%、38.88%)对比,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Child-Pugh评分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时研究组Child—Pugh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6个月时研究组生存率(77.78%、63.89%)与对照组(80.56%、55.56%)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第12个月时研究组生存率(44.44%)明显高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基础上对肝细胞癌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远期生存率,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