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部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

  • ISSN:1674-4756

  • CN:11-5689/R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论著
1-4

前列腺特异性间质肿瘤三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王超; 杨召阳; 张晶; 李珊珊 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450052

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 分析3例原发于前列腺的特异性间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及随访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腰痛,无尿痛、血尿、发热,个别患者出现会阴部不适,大便较以前变细.光学显微镜下示:恶性潜能未定的前列腺间质肿瘤(STUMP)间质细胞过度增生,呈空泡状的梭形细胞,排列疏松,其间有血管分布,核偏位且染色质均匀,异型性不明显;前列腺间质肉瘤(PSS)间质细胞增生,细胞增生活跃,呈叶状瘤样生长,前列腺腺体受到挤压呈条索状或裂隙状,瘤组织内可见较多扩张的厚壁血管.瘤细胞多形性明显,主要呈卵圆形、短梭形,胞质丰富,嗜酸性,细胞核深染,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甚至可见多角核,大小不一,具有轻到中度异型性,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像4-6个/50 HPF.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3例患者瘤组织细胞CD34,Vimentin均为阳性,PR为弱阳性;3例SMA,S-100,ER,细胞角蛋白(CK),Desmin均为阴性;2例Myogenin为阴性,2例MyoD1为阴性;Ki-67阳性指数为5%-50%(平均为22%).结论 前列腺特异性间质肿瘤间质细胞增生,瘤细胞呈梭形,其间有厚壁血管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imentin、CD34阳性,PR弱阳性.临床应结合患者的相关临床表现和病史,并依据病理学特征及相关免疫组化综合判断以确诊.

5-7

RhoC在多发性骨髓瘤组织中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作者:刘缆; 李惠翔; 陈奎生 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河南省肿瘤病理重点实验室; 450052

摘要:目的 探讨RhoC在多发性骨髓瘤(MM)组织中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使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2例多发性骨髓瘤组织及8例营养不良性贫血患者骨髓组织中RhoC的蛋白表达,采用CD31标记骨髓瘤间质中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hoC蛋白在多发性骨髓瘤组织中高表达(P〈0.05),同时也表达于MM血管内皮细胞,RhoC表达阳性病例中MVD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 RhoCz在MM细胞中高表达,其表达可能与MM血管生成有关.

7-9

原发性子宫颈恶性黑色素瘤六例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王富强; 谭改民 单位: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病理科; 455000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6例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所有病理标本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6例宫颈活检镜下形态多样主要表现为上皮样或梭形,横纹肌样或小淋巴细胞样形态.其中2例初步诊断为低分化癌,1例考虑为肉瘤,1例考虑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最终6例患者黑色素瘤特异性抗体S-100、Melan-A、HMB45、Vimentin均为阳性,2 例CD56阳性.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例未手术,实行化疗和生物治疗.4例术后化疗周期完成后分别存活38、36、43和50个月,1例目前健在暂无复发,1例失访.结论 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罕见,且组织形态多变,容易误诊为其他恶性肿瘤.确诊需行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测且排除全身其他部位黑色素瘤.目前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晚期患者采用化疗联合生物治疗提高患者预后不甚明显.临床生存期短,预后差.

10-12

原发性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与生存状况研究

作者:徐玉玲 单位:郑州市中医院消化内科; 450000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PVT)的相关因素与生存状况.方法 选取84例原发性肝硬化患者,其中64例肝硬化PVT患者作为观察组,20例肝硬化非血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可能影响PVT形成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采用生存质量评估量表、生活自理能力自评量表(ADL)、改良式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浆D-二聚体、门静脉宽度(MPV)、血小板(PLT)与肝硬化患者PVT具有相关性,是肝硬化患者PVT形成的风险因素(P=0.003、0.012、0.036).观察组生存质量评估量表评分(80.2±4.4)分、ADL评分(76.4±2.8)分、FMA得分(74.1±4.1)分,对照组生存质量评估量表评分(87.3±3.8)分、ADL评分(85.6±3.3)分、FMA得分(81.8±3.7)分,观察组生存质量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3%、81.2%、78.1%,对照组患者出院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4%、87.3%、83.1%(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MPV、PLT是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的风险因素,其患者较肝硬化非PVT患者生存质量差,存活率低.

13-16

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

作者:席智文 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476100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128例应用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替硝唑+阿莫西林)治疗的Hp阳性胃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128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经三联疗法治疗后,治愈48例(37.50%),显效32例(25.00%),有效18例(14.06%),无效30例(23.44%).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用药依从性、吸烟习惯、CYP2C19基因多态性、胃溃疡直径、血清胃蛋白酶原I(PG)水平、埃索美拉唑药敏、替硝唑药敏、阿莫西林药敏与三联疗法疗效有关(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用药依从性、吸烟习惯、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PG水平、阿莫西林药敏是影响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影响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16-19

埃索美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老年抑郁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区义红; 何海滨; 区向仪 单位: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 529700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抑郁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NERD)患者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FM)、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95例老年抑郁伴NERD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48)与对照组(n=47).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FM治疗,时间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ERD症状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检测两组治疗前后食管体远端的廓清能力及食管下括约肌(LES)的静息压力.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食管体远端波幅、LES静息压力、NERD症状评分及SAS、SDS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食管体远端波幅、LES静息压力、NERD症状评分及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抑郁伴NERD患者应用FM、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抑郁焦虑心理,消除负性情绪,缓解胃食管反流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0-22

早期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变化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预后分析

作者:徐志高; 黄丽; 张晶晶; 李莉 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 450052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早期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9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监测百草枯中毒24 h内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变化,分析生存组和死亡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的变化.结果 954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410例生存,544例死亡,病死率为57.0%.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白细胞计数[(19.22±8.37)×10^9/L比(11.46±4.55)×10^9/L,P=0.001]及中性粒细胞比率[(92.98±3.02)%比(85.31±9.02)%,P=0.000]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早期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预测百草枯中毒死亡价值较大.血白细胞计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敏感度为0.784,特异度为0.714;中性粒细胞比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6,敏感度为0.831,特异度为0.718.结论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可作为预测预后的指标.

23-25

2型糖尿病肾病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炜; 房玮; 郭东琳; 关琳琳; 张鲜惠 单位:山西省人民医院; 太原030012; 山西省儿童医院; 太原030013

摘要:目的 探讨25(OH)D与糖代谢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 收集正常人群、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测定25(OH)D、HCY及相关临床生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2DM患者空腹血糖、HCY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DN组、早期DN组、单纯T2DM、正常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11.28±1.97)、(14.82±1.99)、(20.09±2.81)、(33.57±7.53)ng/ml,临床DN组、早期DN组、单纯T2DM组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均低于单纯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DN组低于早期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血清25(OH)D水平在春夏季水平最高,秋季水平居中,冬季水平最低.结论 血清25(OH)D水平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低于血糖正常者,且随着DN病变程度的加重,维生素D缺乏逐渐加重;血清HCY水平与25(OH)D水平呈弱的负相关关系;T2DM患者血清25(OH)D水平在不同季节呈现明显的差异.

26-28

甲状腺自身抗体在Graves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秦怡然; 杜培洁; 郭丰; 秦贵军 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450052

摘要:目的 分析初发的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中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对疾病治疗的重要影响.方法 入选经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正常达6个月以上的初发205例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均检测血清基线TPOAb和TgAb水平,分别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观察比较阳性组和阴性组间性别、年龄、家族史、是否食用无碘盐、甲状腺肿大程度、治疗中是否加用左旋甲状腺素(L-T4)、使用甲巯咪唑(MMI)或丙基硫氧嘧啶(PTU)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恢复正常的时间等的情况.结果 TPOAb阳性组TSH恢复正常的时间为(158.3±11.1)d,低于TPOAb阴性组的(184.7±16.2)d(t=10.74,P〈0.05).两组间性别、年龄、家族史、是否食用无碘盐、甲状腺肿大程度、治疗中是否加用L-T4、使用MMI或PTU等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TgAb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OAb阳性的Graves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周期更短,TgAb与疾病无显著相关性.

29-32

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治分析(附41例报告)

作者:杨振宇; 魏新亭; 徐汝飞 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450052

摘要:目的 分析41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疗经过及预后,探讨其最佳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6年1月41例经病理结果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最佳诊治方法.结果 全组4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经皮层造瘘入路24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17例;其中全切21例,次全切11例,部分切除9例;轻度偏瘫7例,失语5例,脑室内出血1例,硬膜外血肿2例,昏迷3例,死亡1例.随访5-75个月,平均31.2个月,随访期间残余肿瘤明显缩小或消失7例,缩小6例,6例无明显变化,2例复发.结论 手术是治疗中枢神经细胞瘤的首选方法,应慎行全切、次全切;伽马刀作为中枢神经细胞瘤术后辅助性放疗或单独使用,效果良好.

33-35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及影响因素探究

作者:原睿智 单位: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044000

摘要: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每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均采用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统计分析微血管减压术疗法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并采取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多因素回归性分析法对影响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 治疗后,39例患者得到有效治疗,临床总有效率达97.5%;1例患者改善效果不明显.39例有效治疗患者中35例患者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后完全缓解,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单因素影响分析发现,三叉神经痛类型、术中有无责任血管以及手术前核磁共振检查未发现血管压迫是影响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结论 术中有无责任血管及术前核磁共振检查未发现血管压迫是影响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效果明显.

36-38

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联合生物补片盆底重建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世超; 陶有金; 张建坡 单位: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 450000

摘要:目的 探讨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联合生物补片盆底重建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106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联合生物补片盆底重建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指标、术后1个月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及远期随访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59.58±42.07)min、(226.75±21.06)ml,显著高于对照组[(210.64±29.24)min、(181.23±42.15)ml,P〈0.05],住院时间[(17.65±6.33)d]与对照组[(16.89±6.27)d]比较差异未见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会阴切口裂开、切口未愈、切口延迟愈合、会阴疝发生率分别为1.89%、0%、3.7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9%、7.55%、16.98%、7.55%(P〈0.05);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肿瘤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77%、7.55%,与对照组(5.66%、11.32%)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未出现生物补片感染、磨损、侵蚀及排斥反应等不良反应.结论 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联合生物补片盆底重建治疗直肠癌与单纯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相比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手术同时可修复患者盆底结构,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会阴切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且远期随访效果与单纯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相当,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39-41

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李旭刚; 张耀明; 温治强 单位: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二科; 514031

摘要:目的 探讨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循随机平均方法将80例需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脾切除术,观察组以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胃管时间、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观察组(P〈0.05),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②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42-45

腹腔镜与开腹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作者:邓跃文 单位: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外科; 041000

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与开腹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抽取2014年3月至2015年64例GSIT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和研究组,每组32例.研究组行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对比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水平、营养状况相关指标(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摄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前白蛋白[(0.11±0.04)g/L]、转铁蛋白[(0.65±0.29)g/L]明显高于对照组[(0.06±0.03)、(0.48±0.2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2.51%)明显低于对照组(4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3.13%)与对照组(6.25%)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效果显著,创伤小、手术用时及术后机体功能康复用时较少,可改善术后营养状况,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远期预后较好,值得推广运用.

46-48

前列腺动脉栓塞联合盐酸坦索罗辛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作者:郑航; 马军伟; 崔增林; 李军; 窦启锋 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河南新乡453003;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介入科; 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腺动脉栓塞联合盐酸坦索罗辛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84例BP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择期行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对照组(42例)同时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坦索罗辛胶囊口服,两组均治疗至术后2周.采用国际症状评分(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2、3周的临床症状表现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3周前列腺体积大小(Vp)、最大尿流率(Qmax)及和残余尿量(RU).结果 用药后随着用药时间的推移,两组IPSS评分及QOL评分呈降低趋势,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周观察组IPSS评分[(8.45±2.37)分]、QOL评分[(2.34±1.23)分]及Vp[(32.38±13.87)ml]、RU[(31.21±37.28)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1.64±3.51)分、(3.62±1.44)分、(39.76±11.63)ml、(49.62±35.43)ml],Qmax[(14.65±4.23)ml/s]显著高于对照组[(11.81±4.18)m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进行前列腺动脉栓塞术的BPH患者,同时给予盐酸坦索罗辛胶囊治疗可显著降低IPSS评分及QOL评分,改善膀胱功能,疗效尤佳,可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