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部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

  • ISSN:1674-4756

  • CN:11-5689/R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1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论著
1-3

不同血运重建方案对超高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合并糖尿病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作者:师磊; 杨秀玲; 秦雷 单位: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4750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运重建方案对超高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合并糖尿病患者生存状况影响的比较。方法将106例超高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实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观察组患者实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完全血运重建率、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FPG)和餐后血糖水平(F2hPG)。治疗2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再次血运重建率和病死率(心源性死亡和全因死亡)。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完全血运重建率为77.36%,对照组患者完全血运重建率为28.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纽治疗前的FPG和F2hPG分别为(8.33±1.10)mmol/L、(511.26±2.01)mmol/L,观察组治疗后FPG和F2hPG分别为(7.15±1.25)mmol/L、(10.12±2.33)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FPG和F2hPG分别为(8.26±1.25)mmol/L、(11.65±1.96)mmol/L,对照组治疗后FPG和F2hPG分别为(7.51±1.54)mmol/L、(10.77±1.97)mmol/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和F2hPG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明显,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后观察组再次血运重建率为5.67%,对照组再次血运重建率为28.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源性病死率和全因病死率分别为13.20%、3.77%,对照组心源性病死率和全因病死率分别为15.09%、24.53%,心源性病死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全因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BG和PCI都可有效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合并糖尿病,CABG与PCI比较,能提高完全血运重建率,降低再次血运重建率,降低空腹和�

4-6

长期抗压联合阿托伐他汀对伴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时培苗; 张成国 单位: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心内一科; 277500;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内三科; 277200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抗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伴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95例伴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55)。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长期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和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钛(BNP)、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评估心肌保护作用,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心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血压、胆固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C、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心肌保护作用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BNP、NT—proBN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肌不良事件发生率(3.64%)明显低于对照组(22.50%)(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伴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胆固醇水平,并对心肌有显著保护作用,可有效降低心肌功能指标及降低左心室肥厚、心肌供血不足、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7-9

IL-6基因572C/G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的Meta分析

作者:李小莉; 徐健; 王君丽; 张丹丹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呼吸内科; 广东深圳518101

摘要:目的分析IL-6基因572C/G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6.10)、维普数据库(1989-2016.10)和万方资源数据库(2000-2016.10)等数据库,查找有关IL-6基因572C/G多态性与慢阻肺发病风险关系的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评价质量,而后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IL-6基因572C/G多态性与慢阻肺易感性有关联(G vs.c;GC vs.GG,P〈0.05)。通过Bggers检验判断发表偏倚,所有研究不存在发表偏倚(P〉0.05)。结论IL-6基因572C/G多态性与慢阻肺存在易感性,但仍需进一步验证。

10-12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35例临床分析

作者:马轶凡; 王义范; 罗媛媛; 栗夏莲 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50052

摘要:目的分析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HP)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35例PHP患者(男23例,女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PHP患者病程长短不一(10h-21年),均以手足搐搦或癫痫样发作为首发症状,首诊误诊率为43%;均有低血钙、高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升高,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升高18例,合并低钾和(或)低镁血症12例,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7例。头颅CT示颅内钙化32例。结论PHP首诊误诊率高,应尽早行电解质、PTH、头颅CT等检查,除长期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制剂外,若合并低钾、低镁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也应给予相应治疗。

13-16

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艳露; 张茹; 张艳果; 郭李娜 单位: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检验科; 山西长治046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抗原(SCC)、癌胚抗原(CEA)和肿瘤相关物质(TSGF)等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肺癌患者80例(按肺癌类型分为肺鳞癌、肺腺癌及小细胞肺癌三个亚组)、肺良性疾病患者54例及健康对照者52例,分别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三组受试对象血清中上述6种肿瘤标志物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肺癌组血清中CA125、CYFR21—1、NSE、CEA、SCC和TSGF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FRA21-1和SCC浓度在肺鳞癌组中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肺癌(P〈0.05,P〈0.01);CEA和CAl25血清浓度在肺腺癌组中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肺癌(P均〈0.01);NSE浓度在小细胞肺癌组中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肺癌(P〈0.05);TSGF浓度在三组肺癌亚组中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与各单项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在肺癌的诊断及病理分型中优于单项检测,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6-18

腹腔镜髂内动脉暂时阻断术在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小辉; 朱文辉 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 450003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髂内动脉暂时阻断术在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腹腔镜髂内动脉暂时阻断术后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的1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均为Ⅱ型或Ⅲ型(向阳分型),术中采用腹腔镜下逆行游离髂内动脉,自子宫动脉上方以血管阻断夹阻断后行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手术时间60~80min,出血量20~50m1。寻找游离阻断髂内动脉手术时间15~25min,失血量约3~5ml。术后恢复快,无手术并发症。术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og)迅速下降,月经规律来潮。结论腹腔镜髂内动脉暂时阻断后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具有微创,疗效确切,方法简便,无射线损伤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髂内动脉暂时阻断术亦可作为一种良好的术中止血方法加以推广应用。经查新,国内无类似报道。

19-21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程育春 单位: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041000

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1例肺外结核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41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抽取5ml外周静脉血进行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结果研究组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的阳性率(95.12%)高于对照组(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敏感度为95.12%(39/41),特异度为100.00%(41/41),准确度为97.56%(80/82)。经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支气管结核敏感度为100.00%(3/3),结核性腹膜炎敏感度为100.00%(6/6),腰椎结核敏感度为88.89%(8/9),结核性胸膜炎敏感度为100.00%(10/10),淋巴结核敏感度为92.31%(12/13),各疾病类型敏感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对肺外结核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可有效判断是否发生肺外结核感染,且能为疾病类型鉴别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2-25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作者:王红艳; 落恒; 张亚莉 单位: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肾内科; 044000

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流灌流对糖尿病肾病血流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糖尿病肾病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微炎症反应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6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2、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均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25-27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V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作者:贾桂英 单位: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肿瘤科; 河南焦作464150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VP方案(顺铂和长春地辛)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8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VP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V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管内皮因子(VEGF)、血清肿瘤标记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73.81%,对照组为4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角蛋白19片段、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50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心脏毒性、脱发和乏力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VP方案可增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治疗效果,降低血清VEGF和肿瘤标记物水平,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28-30

利奈唑胺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玉才; 王永峰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中心医院药学部; 沂水276400; 山东省临沂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 沂水276400

摘要:目的观察利奈唑胺注射液联合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试验组予以静脉滴注利奈唑胺注射液,600mg/次,2次/d,莫西沙星注射液400me,/次,1坎/d,对照纽仅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400mg/次,静脉滴注,1次/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和7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9%和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s—CRP、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3%和11.4%(P〉0.05)。结论利奈唑胺注射液联合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1-35

豫北地区肾活检病理谱10年对比研究

作者:谢泉琨; 刘书真; 党勇 单位: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455000

摘要:目的回顾本院肾活检病理资料,对比分析肾病患者临床特征和病理类型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选择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A组)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B组)在安阳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接受肾活检的肾脏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近年来接受肾活检人数明显增加,年龄逐渐增高,年龄从(29.8±12.6)岁增至(42.6±14.9)岁。中年患者的比例从24.3%增至38.3%,老年患者的比例从9.7%增至21.6%。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均以肾病综合征为主。A组144例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11例(77.1%),IgA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3.3%和20.7%;继发性肾小球疾病32例(22.2%),以LN、HBVGN和HSPGN较常见。B组329例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79例(84.8%),膜性肾病和IgA肾病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52%和21.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50例(15.2%),以LN和DN较常见。结论本研究大体反映了豫北地区近10年来肾脏疾病病理谱的变化趋势,为肾脏病的临床诊治、预防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36-38

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刚 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南石医院神经内科; 473000

摘要: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ACI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l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统计两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两组血小板凝聚率(PAR)、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WBLSV)、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HBV)]、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24%(37/41)]高于对照组[68.29%(2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PAR、WBLSV、PV、HBV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周后两组IL-6、CRP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等均未见异常,仅观察组出现1例皮疹。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提高疗效,且安全性高。

39-41

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小萍; 程福元; 吕敏 单位:山西省长治市潞安集团总医院内分泌科; 046200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选择221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依据眼底检测结果将其分为无DR组(NDR)、非增殖期DR组(NPDR)及增殖期DR组(PDR),对各组临床生化指标进行观察并统计,分析DR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DR组患病率为39.36%,NPDR组与PDR组分别为35.29%、4.07%。NPDR组与PDR组患者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指标均高于NDR组(P〈0.05)。PDR组收缩压(SBP)、总胆固醇等指标均高于NDR组(P〈0.05),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也高于NDR组及NPDR组(P〈0.05);NDR及NPDR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PDR组(P〈0.05)。UAER与DR发生率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P〈0.05)。回归结果表明糖尿病病程、HbAlC、UAER等都是影响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UAER与DR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筛查来尽早检出DR。

42-45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ICU多发伤休克患者复苏质量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邓建军 单位:山西省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重症医学科; 045000

摘要:目的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重症监护室(ICU)多发伤休克患者的复苏质量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多发伤休克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积极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接受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分别于复苏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及心肌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复苏时间、液体输注量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复苏后,观察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2.17,P=0.00),血清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血气剩余碱值(B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ICU多发伤休克患者具有较高复苏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并能减少心肌的损害,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46-50

产前出血原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蔡莉娜; 吴树彪; 朱宝菊; 张庆; 王武亮 单位: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 450014;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450014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出血的原因、处置方法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产妇分为三组:W组(未出血组)、S组(少量出血组)和D组(大量出血组),并对其年龄、孕产次、出血原因、妊娠合并症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s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发生率、产褥感染率、贫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w组,D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发生率,贫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s组;S组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w组,D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早产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死亡发生率均明显高于s组。结论胎盘因素和宫颈因素是导致产前出血的主要原因,大量出血时母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少量出血期待治疗可改善新生儿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