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部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

  • ISSN:1674-4756

  • CN:11-5689/R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论著
1-3

基于Mapcheck2的调强放疗计划剂量验证分析

作者:谢家存; 韩倩; 雒建超; 陶金柱; 李良; 梁恒坡; 李亚琼; 王志斌 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 郑州450003

摘要:目的 研究剂量验证与调强计划靶区均匀性指数(HI)、靶区适形指数(CI)以及等中心点剂量梯度(DGref)的关系.方法 使用Mapcheck2二维半导体矩阵对532例调强计划进行剂量验证.利用3%、3 mm标准的 γ通过率和中心点累积剂量偏差绝对值Dacc为限定条件,选取合格组(对照组)以及不合格A组(γ通过率〈90%)、B组(γ通过率〈90%且Dacc〉3%)和C组(Dacc〉3%).分别计算各组计划的靶区均匀性指数(HI)、靶区适形指数(CI)以及等中心点剂量梯度DGref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B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HI和C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DGr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合格组计划经重新优化后验证均为合格计划,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计划设计中要尽量将射野等中心点置于靶区内且剂量梯度较小的位置;同时通过选取合理的射野数目和方向、优化参数以及优化算法等来提高靶区的HI和CI,以避免可能引起的剂量验证通过率降低.

4-7

螺旋CT结合3D打印虚拟辅助技术在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柴桂平; 张浩楠; 刘建 单位: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041000;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骨科三病区; 041000

摘要:目的 探讨螺旋CT结合3D打印虚拟辅助技术在髋臼骨折手术及术前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手术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髋臼骨折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1例患者(观察组)在术前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并根据影像学资料打印3D模型,进行个性化手术模拟,完善手术计划后予以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另37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术前检查以及对症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指标以及骨折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围术期输血量、手术用时、术中透视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复位质量评分(Matta)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Merle D'Aubigne&Postel)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髋臼骨折术前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虚拟辅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其指导的手术计划能够提高手术效率,保证手术精确、可行,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8-10

血清CXCL10和Ang-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张兴利; 吴鹏飞; 邱宏春; 孔荣; 王勇; 刘倩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 215300

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和血管生成素-1(Ang-1)的含量及其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其在AML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例健康者(对照组)、41例AML患者(观察组)血清标本,运用ELISA法检测标本中CXCL10和Ang-1的含量.结果 对照组血清CXCL10和Ang-1的含量分别为(1.569±0.485)、(0.839±0.334)ng/ml,观察组治疗前分别为(2.780±0.627)、(1.456±0.398)n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82、5.974,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含量分别为(1.693±0.579)、(1.001±0.373)ng/ml,显著低于治疗前(t=16.470、10.474,P〈0.05).观察组治疗后完全缓解者CXCL10和Ang-1的含量分别为(1.409±0.463)、(0.868±0.271)n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q=1.667、0.414,P〉0.05),而未达完全缓解者CXCL10和Ang-1的含量分别为(2.185±0.409)、(1.230±0.422)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q=5.549、4.887,P〈0.05)和完全缓解者(q=7.390、4.738,P〈0.05).同时,初发AML患者血清CXCL10和Ang-1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38,P〈0.05).结论 AML患者血清CXCL10和Ang-1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含量不同,两者具有正相关性,提示CXCL10和Ang-1可能与AML的发病及预后有一定关系.

11-15

自身抗体与血清补体C3、C4水平联合检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敏感度及特异性

作者:张树君 单位: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太原030024

摘要:目的 探讨自身抗体与血清C3、C4水平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57例SLE患者为观察组,另取57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于入院后抽取静脉血3 ml,离心后取上层清液送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线性免疫分析法检测抗核小体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sm抗体,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补体C3、C4.结果 ①两组自身抗体阳性检出率:观察组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及抗sm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3.16%(36/57)、43.86%(25/57)、31.58%(18/57)、26.32%(15/57),对照组抗ds-DNA抗体检出率为8.77%(5/57),抗核小体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及抗sm抗体均未检出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自身抗体联合检测:观察组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及抗sm抗体联合检测敏感性高于各抗体单项检测,漏诊率低于各抗体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特异度、误诊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观察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血清补体C3、C4联合检测:血清补体C3、C4联合检测敏感度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漏诊率低于各指标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特异度、误诊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⑤观察组自身抗体与血清补体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自身抗体联合血清补体检测敏感度高于自身抗体或血清补体单独检测,漏诊率低于自身抗体或血清补体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特异性及误诊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身抗体联合血清�

15-18

初发脑梗死后失眠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建标; 何锦照; 江震钦 单位: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517000

摘要:目的 探讨初发脑梗死后失眠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初发脑梗死患者98例,依据脑梗死后是否并发失眠分为A组(初发脑梗死后未并发失眠)51例,B组(初发脑梗死后并发失眠)47例.收集两组患者性别、病程、年龄、文化程度、梗死部位等临床资料,应用NIHSS量表评估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析初发脑梗死后失眠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初发脑梗死后失眠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分析NIHSS评分、文化程度与初发脑梗死后失眠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NIHSS评分、梗死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NIHSS评分、梗死部位均为初发脑梗死后失眠的危险因素(P〈0.05);由Spearman检验可知,NIHSS评分、文化程度与初发脑梗死后失眠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性别、病程、年龄、文化程度、NIHSS评分、梗死部位与初发脑梗死后失眠发生密切相关,且NIHSS评分、文化程度越高,初发脑梗死后失眠发生风险越大,临床中应极力消除或减少上述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初发脑梗死后失眠.

19-22

连云港地区成人尿白蛋白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生物参考区间的建立

作者:杨伏猛; 刘倩; 滕士阶; 赵长新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222006

摘要:目的 建立连云港地区20-89岁健康成人尿白蛋白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选取健康体检者(20-89岁)715例,留取研究对象新鲜晨尿,测定其尿白蛋白(免疫透射比浊法)及尿肌酐浓度,计算ACR.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C28-A2和WS/T 402-2012《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推荐方法,采用Z检验分析数据并建立相应的尿白蛋白及ACR参考区间.结果 Z检验显示同一性别的尿白蛋白浓度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无需按年龄分组建立参考区间,且男性尿白蛋白浓度高于女性(P〈0.05);Z检验显示尿ACR浓度存在性别、年龄差异(P〈0.05),需要按性别和年龄分组建立相应的参考区间.尿白蛋白和ACR均呈非正态分布,因此应用第95百分位数(P95)建立参考区间;尿白蛋白参考区间为男性0-20.72 mg/L,女性0-18.54 mg/L;尿ACR参考区间分别为:男性(20-59岁组)0-13.97 mg/g,男性(60-89岁组)0-20.58 mg/g,女性(20-59岁组)0-20.12 mg/g,女性(60-89岁组)0-25.27 mg/g.结论 连云港地区健康人群尿白蛋白和ACR参考区间显著低于目前临床推荐的参考区间;尿蛋白需考虑性别差异建立不同的参考区间,尿ACR需根据性别、年龄差异建立不同的参考区间.

23-26

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膈下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钟胜; 蔡越飞; 谭小明; 王有枝; 冼重扬; 简燕 单位: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介入科; 广东东莞523110

摘要:目的 探讨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膈下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确诊膈下肝癌的患者29例,所有患者先行TACE术,术后予护肝治疗,1-2周后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行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术后3-4周复查CT或MRI增强扫描评价其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29例患者中TACE术后均无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微波消融术后3例患者出现肝包膜下少量出血,2例患者合并少量液气胸,1例患者合并大量气胸.术后3-4周复查CT或MRI增强扫描,其中26例(89.7%)患者评价为完全消融,3例患者(10.3%)评价为不完全消融.结论 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膈下肝癌疗效明确.但因肿瘤毗邻膈肌、肺脏,微波消融时容易损伤膈肌、肺组织,微波消融术中可采取人工膈下腹水的方法提高手术安全性.

27-30

痰培养联合血清PCT、CRP、ESR水平检测对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瑛 单位: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033000

摘要:目的 探讨痰培养联合血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59例做为研究组,其中细菌性感染27例,非细菌性感染32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8例设为对照组,均取痰标本进行痰培养,均行血清ESR、CRP、PCT水平检测.比较两组血清ESR、CRP、PCT表达水平,对比细菌性感染与非细菌性感染患者血清ESR、CRP、PCT表达水平,统计研究组致病菌分布情况,统计痰培养,血清ESR、CRP、PCT水平检测及临床证实下呼吸道感染结果 ,以临床证实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痰培养、血清ESR、CRP、PCT水平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下呼吸道感染结果.结果 研究组血清ESR、CRP、PCT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感染患者血清ESR、CRP、PCT表达水平高于非细菌性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致病菌共178株,其中真菌4株,占2.25%;革兰阴性菌81株,占45.51%,革兰阳性菌93株,占52.24%;痰培养、血清ESR、CRP、PCT水平联合检测下呼吸道感染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ESR、CRP、PCT水平高表达,血清ESR、CRP、PCT检测有助于鉴别感染类型,痰培养与血清ESR、CRP、PCT水平联合诊断下呼吸道感染,可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应用价值较高.

31-34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中、远期随访观察

作者:王文拴; 葛建中 单位:山西省阳泉市第二人民医院; 045011;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 045000

摘要: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疗效及中、远期随访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8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案分组,每组42例.观察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予以普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统计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术后0.5年、1年、3年膝关节活动度及胫骨平台后倾角(PA)、内翻角(TPA).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留院观察、完全负重、骨折愈合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优良率比较,观察组[85.71%(36/42)]高于对照组[66.67%(2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57%(12/42)]与对照组[38.10%(16/4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0.5年、1年、3年膝关节活动度、PA、TPA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予以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固定效果良好,术后恢复快,中、远期膝关节活动度良好,且不会造成胫骨平台后倾、内翻角度丢失,手术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35-37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对老年首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衡; 赵指亮; 孙群星; 王永学; 赵顺来; 马琳; 郭华 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 463000

摘要: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组认知行为治疗老年首发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87例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小组认知联合药物治疗组(联合组,42例)和单纯用药物治疗组(药物组,45例).治疗前及治疗后2、4、8个月,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自动想法问卷判定治疗效果;同时行连续执行测验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与第一阶段末疗效因子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较药物组抑郁症状改善明显,信息传递、自我了解、团队凝聚力、情绪宣泄等因子在疗效评估中占优.结论 小组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能提高首发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改善患者功能性认知,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远期疗效较好.

38-40

血清内脂素水平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平平; 李伟荣; 何芙蓉 单位: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神内科; 030001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探讨内脂素是否作为危险因素参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 将110例患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A组)4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B组)70例,另选择正常对照组(C组)40例,测定三组一般生化指标及血清内脂素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A、B组血清内脂素、TNF-α、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A组比较,B组血清内脂素、TNF-α、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内脂素水平与TNF-α、CRP呈正相关.结论 内脂素是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TNF-α、CRP密切相关.

41-43

恶性上皮型间皮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萍; 孟宪宇 单位: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病理科;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放疗二科; 455000

摘要:目的 探讨恶性上皮型间皮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3例恶性上皮型间皮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恶性上皮型间皮瘤13例,男7例、女6例,年龄30-83岁,中位年龄54岁.免疫组化主要表型:AE1/AE3、vimentin、Calretinin、CK5/6+、D2-40+、WT-1阳性;TTF-1、CK7阴性.结论 恶性间皮瘤是一种罕见、预后较差且极易误诊的高度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理组织形态复杂多样,确诊需综合鉴别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相关疾病.

44-47

儿童抽搐87例致病因素及抢救措施分析

作者:车革红 单位: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033000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抽搐致病因素及临床抢救措施.方法 选取87例儿童抽搐患儿,入院后对其行常规检查,明确不同年龄阶段患儿抽搐病因,并实施对应抢救工作,统计记录抢救结果 .结果 1-3岁儿童抽搐发生率[75.86%(66/87)]最高,热性惊厥[65.52%(57/87)]为最主要致病因素,低血钙、脑膜炎、癫痫等也是诱发儿童抽搐的重要原因;入院后给予患儿镇静、加强监护、并发症防治等对症抢救措施,且所有患儿经抢救完全治愈,未遗留后遗症.结论 儿童抽搐多发于3岁以下婴幼儿群体,且热性惊厥、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低血钙等均可能与儿童抽搐发病有密切相关,抽搐发病较急,及时实施有效抢救措施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47-50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多发创伤术后并发脓毒血症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静瑜; 常程; 吴际; 王乃平; 赵盼 单位: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室; 475000; 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重症加强病房; 475000

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多发创伤患者术后并发脓毒血症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48例多发创伤患者术后并发脓毒血症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24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测定并比较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指标、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以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2.50%比29.17%,P〈0.05);两组受试者治疗后的炎症介质浓度、氧合功能、呼吸力学指标、EV-LW和PVPI均得到改善,改善程度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加大,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可通过降低多发创伤患者术后并发脓毒血症者炎症介质水平,增强肺氧合功能,改善肺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起到保护患者肺功能的作用.

51-52

周围型肺癌43例CT影像学特点分析

作者:莫婉莹; 李光宇; 吴天文; 张钦昌; 彭汉华 单位: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527200

摘要:目的 总结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学特点,提高对周围型肺癌的认识.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43例,查阅文献及结合病理生理基础分析周围型肺癌CT征象,归纳总结其特点.结果 病例均经病理及临床证实,其中含空泡征2例,空洞型肺癌3例,分叶征39例(深分叶29例),毛刺征41例,胸膜牵拉征37例,周围血管纠集征32例.结论 空泡征、癌性空洞、分叶征、毛刺征、胸膜牵拉征、周围血管纠集征等肿瘤的内部征象、边缘征象及周围征象反映了周围型肺癌的病理生理特点,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