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投稿的杂志定义与类型划分

时间:2022-05-07 03:42:43

1金字塔的形成

“双一流”方案的提出,给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也使学术评价的重要性突显出来。2016年4月开始的第四次学科评估作为一次具有官方背景的学术评价,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最初出台的指标体系中,自然科学学科使用“中国版ESI高被引论文”、人文社会学科采用“A类期刊”论文进行客观评价。然而相对于自然科学界对ESI的普遍认可,人文社会学界对“A类期刊”的争议更大。在修改后的指标体系中,“A类期刊”已被“师均被SCI、SS-CI、EI、A&HCI、CSCD、CSSCI收录的论文”取代。“A类期刊”的出现虽然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反对进而发生“熔断”,但也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学界的一种发展趋势:数量过多的CSSCI来源期刊逐渐难以满足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流学科的要求,需要更加“权威”的期刊目录填补这一空白。国内高校形成了金字塔形的期刊等级结构,从顶端的A类到D类,上一类同下一类间基本保持着1:4左右的比例。表1给出了每一等级对应的名称,以及相应的数量和认定方式。表1中概括了期刊等级的一般情况,但也有若干例外,如缺失B类期刊、对“权威期刊”命名混乱(奖励期刊、最优期刊、一类期刊等)。在A类期刊中,很多高校将《中国社会科学》与《教育研究》等各学科的权威期刊等而视之,而未加以单独划分。但在量化考核动机的影响下,各高校对期刊进行等级划分的逻辑是清晰的。此前研究更多的关注位于金字塔中央的CSSCI来源期刊,而对金字塔顶端的权威期刊着墨不多。本文将聚焦于权威期刊,研究其认定对投稿选择的影响。

2文献回顾

在量化考核之风日渐浓厚的背景下,期刊论文在学术评价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作为一种绝对形式评价主义的标准,“以刊评文”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行政主导化的学术评价机制。作为学术评价的一种新形式,“代表作”制度在纠正对核心期刊论文量化考核的同时,事实上将量化的基准从核心期刊提高到了权威期刊。高水平负责任的学术期刊更容易为其他评价主体所认可,同行专家一般会认可权威期刊的发表成果至少不差。如在经济学一级学科,同行内部的主观认可与权威期刊《经济研究》的发表数量存在弱相关,但与CSSCI、SSCI等国内外期刊数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2014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认为,“顶级期刊”代表其所在学科的最高研究水平,划分方法是以综合评价打分排序为依据,根据期刊的学术水平、所在学科分类的期刊数量,确定每个学科的顶级期刊数量。RCCSE权威、核心期刊排行榜认为,排在最前面的5%的期刊为权威期刊。不同于专业的评价机构,高校对权威期刊的认定往往基于同行评议的原则。本文将权威期刊定义为:由高校自主认定的、学科内影响力最大的1或2种学术期刊。核心期刊的评选能够对读者和作者产生影响,具有“后效应”。非核心期刊一旦获得“核心期刊”的称号后读者对该期刊的关注度陡增,借鉴和引用期刊的可能性大大增强,期刊的投稿数量也会大幅度的提升。“后效应”在时序性上还显示出前两年影响作用逐步扩大,第三年影响作用具有减弱趋势的特征。核心期刊评选甚至会影响到一级学科的发展,如CSSCI来源期刊的缺位制约了公安学一级学科的发展。权威期刊作为核心期刊中的核心,其影响可能与核心期刊类似。

3权威期刊的具体分布

本文选取14所高校进行研究,共有65种期刊被认定为权威期刊。样本选取的原因在于:文科综合实力强劲,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拥有4个及以上的A级学科(人文社科类、管理学和艺术学);期刊分类符合本文定义,每个一级学科有不多于2种的权威期刊①。就各个一级学科而言,14所高校平均认定22本文科权威期刊。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科分类进行调整:宗教学单独列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合并为“经济学”;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单列“国际问题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归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对于大部分学科而言,各校对于权威期刊的认定相对一致。大多数高校同时认定的权威期刊包括:《哲学研究》(哲学)、《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学)、《经济研究》(经济学)、《政治学研究》(政治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民族研究》(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教育学)、《心理学报》(心理学)、《体育科学》(体育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传播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管理世界》(工商管理)、《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文艺研究》(艺术学理论)、《文学评论》和《中国语文》(中国语言文学)、《外国文学评论》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言文学)。本文将上述19种期刊定义为“主导期刊”,即单个学科中被高校公认为权威的期刊。个别高校并未将“主导期刊”认定为权威期刊,而是选择了其他期刊加以认定,其中存在的异质性为研究权威期刊认定对投稿选择的影响创造了条件。在世界史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认定权威期刊的高校相对较少,但所认定的期刊(《世界历史》和《管理科学学报》)基本一致。此外,仅有北京师范大学在设计学、戏剧和影视学两个学科中认定了《装饰》、《当代电影》作为权威期刊。而在其他学科中,各高校对权威期刊的认定并未达成共识。比较突出的是法学,《法学研究》和《中国法学》被分别或同时认定为权威期刊。在考古学中,《文物》、《考古》和《考古学报》被各校分别认定为权威期刊,也有高校并未认定考古学一级学科的权威期刊。个别学科没有公认的权威期刊,大多数高校也并未加以认定。具体包括:国际问题研究(《国际问题研究》和《世界经济与政治》);公共管理(《中国软科学》和《中国行政管理》;音乐与舞蹈学(《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和《中国音乐教育》);美术学(《美术研究》和《美术观察》)。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