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职教论坛杂志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ISSN:1001-7518

  • CN:36-1078/G4

职教论坛杂志

职教论坛 2017年第30期杂志 文档列表

职教论坛杂志教坛视点
1-1

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徐国庆

摘要:近年来,我国开始出现了专业教学标准这一概念。这一概念最早由上海提出,2004年上海启动了以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为抓手的专业课程改革。后来江苏等省份借用了上海的专业教学标准概念,用于专业课程改革。然而上海等省市开发专业教学标准的目的,只是为了规范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的设置及其教学,改变当时职业学校课程设置混乱、残缺不全,教学比较随意的现象,并落实能力本位课程改革,带有很强的实施性。

职教论坛杂志教研理论
5-9

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基于CNKI 2014-2017年期刊文献的分析

作者:李洪渠; 向丽; 石俊华; 严薇 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职业与职业教育研究院;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院

摘要:为探究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专业与课程改革研究的现状,揭示相关主题的内涵、特征与发展趋势,以"产教融合""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改革"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近四年的期刊论文进行了搜索与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当前及未来很长时间内,"产教融合"培养职业人才都将是职业教育研究关注的热点,"产教融合"的行动研究将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产业、行业及其发展将成为职业院校重点研究的领域;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新体制与机制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具体。

10-14

论职业教育课程的实践性——一种基于实践哲学的审视

作者:赵文平; 秦虹 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摘要:实践属性是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属性。运用实践哲学的思想方法论来审视职业教育课程的实践性,从本体论层面看职业教育课程是一种基于职业活动的职业经验体系。从价值论层面看职业教育课程为了向善的实践智慧生成,在于引导学生实现如何合理性地存在、如何有效性地存在和如何有意义地存在。从方法论层面看职业教育课程要采取基于行动的运作策略,在课程目标确定方面,发展职业行动能力;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面,基于行动的逻辑;在课程实施方面,走向行动的过程;在课程评价方面,关注行动的表现。

职教论坛杂志实证探索
15-20

高职教育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重庆市1999-2014年数据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作者:周优文; 全 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基于重庆1999-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Eviews 8.0和Stata 12.0软件分析工具,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重庆高职教育发展规模与其三大产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其检验结果表明:(1)重庆第二产业发展水平是引起重庆高职教育规模发展变化的格兰杰原因;(2)重庆高职教育规模发展是引起重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变化的格兰杰原因;(3)重庆高职教育发展与其三大产业发展水平之间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发展关系。因此,必须基于高职教育供给侧的视角进行改革,构建重庆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协调互动发展机制:一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二是优化专业结构,动态满足重庆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需求;三是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升人才培养层次等政策建议。

21-30

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理论认知与实践探索

作者:李亚军 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

摘要:基于针对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一次调查,首先对国内外职业能力认知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简述,在对本次调查中有关毕业生和企业对职业能力需求数据呈现基础上,重点对双方存在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之后,针对毕业生关于在校期间能力培养的学习方式、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偏好的调查结果,提出了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三个基本观点:职业能力在认知层面可以分层分类,但能力的呈现和培养应是整体性的、个性化的;行动导向课程是在校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载体,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是职业教育理想的行动导向课程模式;体验是更高层次的实践,体验式教学有助于提升行动导向学习的有效性和质量,体验式教学是与能力培养相匹配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最后,以管理类专业三门课程为例,分别展示了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如何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整体性和个性化培养,如何实现行动导向学习,如何开展体验式教学。

职教论坛杂志百家论苑
31-34

创新理论指导下高职学生“双创”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王正华 单位: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监督与控制部

摘要:以计划行为理论、SIT创新思维等理论为指导,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在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实训、创新创业师资培训方面开展广泛的探索和实践,使高职学生感受到创新创业典型示范性作用,培养创新精神,并使之与创业就业技能成长相融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

35-39

职技高师院校本科专业分流培养模式及其实现途径研究

作者:温伯颖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教研究院

摘要:职技高师院校在承担职教师资培养任务的同时,不断地探索着职教师资培养和应用性人才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尝试从职技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困境出发,基于职技高师院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再思考,将职教师资培养融入应用性人才培养,构建了职技高师院校本科专业分流培养模式,以分流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设计,提出了分流培养实现途径和措施。

40-43

基于“职业培训包”项目职业标准的开发建设研究——信用管理师职业标准开发实践

作者:孙一凡 单位:天津广播电视大学

摘要:职业标准的建设是职业培训包开发的基石。在充分研究国内外职业培训包以及职业标准开发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信用管理师职业培训包职业标准开发的方法技术:即深入分析征信体系管理结构;科学选取调研对象;准确把握现实的职业发展需求。

44-48

利益相关者视阈下职业院校治理结构探索

作者:吴学仕; 马振; 陈明辉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中心学校

摘要:作为一个复杂的利益相关者组织,职业院校发展受到来自其内部及外部多元主体的影响与制约。职业院校突破制约的前提是准确认识多元主体并对其进行科学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定位。在此基础之上,针对不同类别利益相关者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建议。

49-52

同质化背景下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差异化”办学思考

作者:殷剑 单位:南昌师范学院

摘要:我省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同质化"趋势明显,影响旅游产业发展,而"差异化"的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坚持与本科教育"差异化"发展,并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途径和人才培养成果三个维度来实现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差异化"。

职教论坛杂志继续教育
53-57

工作场所学习领域国内研究情况的简略分析

作者:张艳超; 杜友坚 单位: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科研与社会合作部; 温州大学

摘要:随着我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出台,工作场所学习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方兴未艾。但是基于国内工作场所学习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发现,我国工作场所学习研究整体实力还比较薄弱,还处于国外相关理论的引入与介绍阶段,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自主创新,相关学术研究团队偏少,成员单一,缺乏企业人员的有效参与。

58-62

论城乡社区教育治理:概念、框架与策略

作者:程仙平 单位: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摘要:城乡社区教育治理,致力于城乡空间内社区教育协同均衡发展,走向社区学习公共服务的多元化和协作化。运用技术性治理工具,立足"城乡发展不均衡"根本现状,破解"社区学习供需失衡"核心矛盾,探索多元化社区教育供给机制,协调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力运作,构建社区教育发展公共治理体系,最终达成城乡社区教育善治。

63-67

我国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的历程、特点和展望

作者:赵小段 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摘要:分析近三十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及相关研究文献,将我国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准备起步阶段、初步探索阶段、全面展开阶段。并对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未来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提出三点展望:一是从广度上进一步拓展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的渠道;二是从深度上进一步探索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的机制;三是从高度上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68-71

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主体性问题研究

作者:周小援 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社区居民是社区教育主体,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是居民主体性的本质体现。但目前的社区教育实践和学术研究,都缺乏对居民参与的主体性问题的重视。从主体性理论视角分析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有其主体性的内在逻辑,在社区教育实践中体现居民的主体性特征。主体性理论维度揭示出居民在社区教育中应有的主体地位、参与权利和主体责任。因此,居民在社区教育中应调整参与角色,由一般性的参与者转变为社区教育的建设者、合作者和评价者。政府应推进社区教育主体间相互作用和制衡的合作机制,实现居民在社区教育的主体价值。

职教论坛杂志课程教学
72-75

课程思维视域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关键问题研究

作者:李闽 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是隶属于职业教育体系的框架之中,除了遵循艺术专业的属性外还应该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内涵建设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最根本的原因是课程思维的缺失。深入探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本质,首先需要以问题作为切入点,从课程思维的角度出发,以"职业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为思考路径,对其中的四个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