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职教论坛杂志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ISSN:1001-7518

  • CN:36-1078/G4

职教论坛杂志

职教论坛 2018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职教论坛杂志名家视点
1-1

高质量职业教育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作者:庄西真

摘要:指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我们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实体经济核心部分是制造业,所谓提高实体经济质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制造业的质量。

职教论坛杂志理论经纬
6-12

中国职业教育哲学:嬗变、规律与展望

作者:陈鹏; Carsten; Schmidtke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美国阿肯色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中国职业教育在历史的发展中,先后经历墨家思想、科学主义、实用主义、马克思主义、行为主义、多元哲学、人本主义哲学等哲学派别的影响,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彰显着不同侧重的服务职能。在融合中西方哲学的基础上,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结构功能主义的取向,并与国家的政治哲学相关联。面向未来,中国职业教育哲学应更加关注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并注意继承儒家、道家等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更为厚重的文化基础。

13-20

实践哲学观照下的职业教育发展:维度考量与现实思考

作者:刘晓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摘要:实践哲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行为逻辑,应当成为当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根基与理念,也为职业教育赋予了新的时代意蕴与丰富内涵。基于实践哲学指导的职业教育发展,更需要我们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进行全面的审视,必须兼顾终身教育与人的终身发展、正式与非正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协调、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均衡,兼顾职业教育的长期与短期目标等内部结构的要素与博弈。在指导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上,认清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环境,做出一系列基于解决现实实践困境的改革。

21-27

德国职业教育哲学简析

作者:李俊 单位: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摘要:德国的职业教育哲学是德国职业教育区别于其它国家的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它既体现在教育教育层面的职业行动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理念上,也嵌入在制度层面的双元原则、共识原则和职业原则这三个基本原则之中,还扎根于德国特有的职业精神与文化以及理性精神之中。在德国职业教育哲学的不同层面中,职业原则和职业精神可以被看作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根本原则和精神,具有更加基础性的作用;其不同层面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也不纯粹是人为设计建构起来的,而是不同历史时期逐渐演化和人为设计共同作用的产物,且它也受到当下环境下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我们在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时,要关注其背后的制度和文化基础,并尝试在学习和借鉴其经验时,深入理解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理念,并在自己的土壤和环境中进行尝试,建构起有中国特色且适应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的职业教育制度。

职教论坛杂志专题研究
28-3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政策的演变与展望

作者:马良军 单位: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评估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评估政策是评估理论的制度化,也是评估实践的行动指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政策经历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等发展阶段,分析其演变轨迹,以院校实践者的视角,采用前后对比分析等政策评价方法,发现不同阶段的评估产生了不同的政策效应,同时也存在相应的问题。借鉴国际职教评估经验,结合我国高职评估现状,对我国高职评估政策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34-38

管办评分离背景下上海市职业教育评估改革实践探索

作者:李钰; 刘磊 单位:上海市教育评估院职成教评估所; 上海市教育评估院

摘要:2010年以来,上海市职业教育评估进行了系统化的改革与实践。通过加强评估项目的顶层设计,构建面向学校、专业、教师和学生的不同类型评估项目,科学设计评估流程,编制评估工作手册,开发评估信息系统。通过多年来的职业教育评估实践,促进教师关注课堂、加强教研,推动学校加强内部质量保证、规范教学管理,推进上海各项改革创新成果落地,保障上海市职业学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9-43

职业教育系统化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作者:刘磊 单位:上海市教育评估院职业与成人教育评估所

摘要:为解决单一性、分散性的评估造成评估效力低下等问题,以系统论、核心论、整合论和效果论为指导,聚焦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和体现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围绕专项评估、专业评估和综合评估三个基本维度,以上海市为例构建了点、线、面相结合的互相支撑、互相补充的系统化评估体系,实践中发挥了以评助管、以评导拨和以评促教的良好效用。

职教论坛杂志课程教学
44-49

国内基于MOOC的高职教学模式研究进展:模式构建与实践应用

作者:孙雨生; 薛彤; 朱礼军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技术支持中心

摘要:运用内容分析法,归纳总结98篇文献内容,从模式构建、实践应用两方面阐述了国内基于MOOC的高职教学模式研究进展:基于MOOC的高职教学模式构建内容主要涉及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流程、教学评价,其中,教学方式主要包括翻转课堂、微课堂、混合式教学,教学流程主要包括课前导学、课中翻转课堂、课后实践反馈;基于MOOC的高职教学模式实施保障主要包括强化MOOC教学设计、构建MOOC教学团队、完善MOOC平台及其功能设计;基于MOOC的高职教学模式应用研究集中在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模式、O2O教学模式等。

50-53

MOOC时代下职业教育课程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李帅 单位:铜仁学院

摘要:MOOC是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优质教育资源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在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形式,它的出现使教育方式、教育理念都发生了新的变革。MOOC时代下,职业教育课程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高职院校在应用MOOC时可能会导致本校部分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下降,导致校际之间新的"贫富差距";教师也会暴露自身与名师之间的差距,对自身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学生容易陷入MOOC的课海之中,会因MOOC的虚拟性导致人文精神缺失。在此基础上探寻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路径,高职院校要认可MOOC学分,提高学生参与MOOC的积极性,支持教师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MOOC的发展已由学习借鉴阶段发展到建设实践阶段,高职院校要牢牢抓住这一契机,整合校内和校际资源,打造有职业教育特点的特色校际联盟精品课,为MOOC提供优质职业教育课程资源。

54-57

面向智能化时代的职业教育课程转向

作者:熊倚; 李尚群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将全面实现智能化,人类社会也将进入智能化时代。课程问题总是教育的核心问题。面向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的课程需要寻求新的转向,第一,课程理念从重技术转向重技术与生态;第二,课程目标从技能训练转向智能开发;第三,课程开发将从工作过程系统化转向后工作过程系统化;第四,课程评价将从多元化评价转向智能多元化评价;第五,课程建设者将从作业者转向专业人。这一系列转向意味着职业教育课程将迎来新一轮的变革。

58-63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研究

作者:李响; 仇大勇; 黄晓燕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摘要: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理念落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教学质量问题备受社会和政府的关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既适用于产品或服务质量管理,也适用于教育教学质量管理。高职院校实施全面教学质量管理,应围绕学生顾客的教育需求确定教学质量标准,树立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的质量管理思想,构建以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教学质量管理方针、教学质量管理手册、教学质量控制、教学质量内部审核、教学质量改进机制为核心的全面教学质量管理架构。

职教论坛杂志政策研究
64-69

“双师型”教师政策分析:文本、执行与展望

作者:郭静 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

摘要: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和难点。从政策文本看,"双师型"教师政策经历了概念提出、内涵深化、系统培训三个发展阶段;从政策执行看,综合运用了权威、能力建设和激励工具等政策执行工具,并取得积极成效。与此同时,"双师型"教师政策目标有待进一步明确,政策内容有待进一步健全,政策监管有待进一步落实,制度配套有待进一步完善。应从明确政策标准、完善政策文本、加强政策落实、优化制度环境着手,健全"双师型"教师政策体系。

70-80

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政策体系述评

作者:孙翠香 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教学院

摘要:改革开放40年间,我国每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政策数量逐年上升,且上升趋势强劲。目前已形成了国家层面通过法律、法规、规章进行宏观规划设计,教育部门通过决定、意见等从中观和微观层面对职业教育内外关系进行调整的职业教育政策体系。从变化态势上分析,改革开放40年间先后出现了五次职业教育政策数量峰值,不同主体颁布的职业教育政策在数量及内容上各有其特征和趋势。分析我国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发现政府的主导趋势日益加强,"跨部门"联合颁布政策特征较凸显;未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建设应着力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内部结构,增加关于职业教育政策执行过程及效果的监督和评估政策;应进一步加强不同部门之间贯穿整个政策过程的"合作",以凸显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增效"价值;还应进一步加强政策之间的相互衔接与关联,规避相互掣肘现象。

职教论坛杂志师资建设
81-85

现代化语境下的工匠之师

作者:曹晔 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教师研究院

摘要:大国工匠是中国制造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工匠之师是培育大国工匠的关键。大国工匠、工匠精神、工匠之师,既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要求,更是中国制造业提品质、创品牌的现实需要。现代化背景下认识和理解工匠之师,既要挖掘和继承传统内涵,也要体现时代精神,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总理对工匠之师六个方面的科学论断是深刻认识工匠之师内涵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86-90

工匠精神视野下的工匠之师培养探析

作者:董显辉 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摘要: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工匠之师培养大批富有"工匠精神"的工匠。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作为开展培养工匠之师的主阵地,迫切需要得到"工匠精神"的助力。文章通过对"工匠精神"和工匠之师内涵的分析,论述了培养工匠之师需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和"工匠精神"培育机制,建议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通过调整培养目标指标、推行"校企校合作"的学徒制培养模式、加强"德艺双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和营造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等途径培养"工匠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