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重庆医学杂志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 ISSN:1671-8348

  • CN:50-1097/R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 2004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重庆医学杂志专家论坛
1761-1762

胸主动脉瘤外科治疗现状和进展

作者:杨康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胸心外科,重庆400038

摘要:胸主动脉瘤,尤其是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病凶险,死亡率高达70%~90%,多年来一直是对心血管外科医生的挑战.

重庆医学杂志默认
1762-1762

欢迎订购《重庆市基层继续医学教育辅导资料》

1778-1778

《辽宁医学杂志》征稿

1787-1787

增刊信息

1902-1902

欢迎投稿欢迎订阅《广西预防医学》杂志

摘要:《广西预防医学》是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 0 7-15 8X ,国内统一刊号CN4 5 - 12 2 2 /R。本刊已被国家万方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全文收录上网。本刊还被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全文收录 ,并以光盘版形式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本刊主要设有论著、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检测技术、疾病防治、监督监测、卫生管理、综述、病例报告和短篇报道等栏目。热诚欢迎广大预防医学工作者踊跃投稿 ,对基金课题论文给予优先录用。《广西预防医学》2 0

1915-1915

急性心肌梗死伴发精神症状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邓学军; 覃数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400016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主要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但以精神错乱为主要表现少见,且文献报道较少.

-F005

《重庆医学》杂志简介

-i018

重庆医学2004年(第33卷)总目录

重庆医学杂志胸心外科专题
1763-1764

深低温停循环在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唐令凤; 杨康; 张玉霞; 廖克龙; 王海东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胸心外科; 重庆; 400038

摘要:目的探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在心脏大血管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体外循环开始后经血液和体表降温至鼻咽温14.4~20℃ ,停止体外循环,2例患者行上腔静脉逆行灌注,时间分别为21、36min.结果 5例患者体外循环时间169~230min,停循环时间14~62 min,全麻清醒时间术后3h 55min~4h 35min,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在心脏大血管手术中的脑保护安全、有效,同时辅以选择性脑灌注可延长深低温停循环,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

1765-1766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作者:王海东; 杨康; 廖克龙; 曾会昌; 景涛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胸心外科; 重庆; 400038;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心内科; 重庆; 400038

摘要: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方法全组84例病人均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前经吸氧、血管扩张药物治疗,常规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防治肺动脉高压危象和低心排综合征.结果全组84例病人中,死亡4例,死亡率4.76%,并发症发生率9.5%,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注重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可以降低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死亡率.

1767-1769

体外循环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熊刚; 杨康; 廖克龙; 唐令凤; 张玉霞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胸心外科; 重庆; 400038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分析2000年3月~2004年2月间8例体外循环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对该症进行文献复习和讨论.结果本组3例病人死于术后33~52h,其余5例病人在7~55个月的随访期中心功能Ⅰ~Ⅱ级,生活质量良好.结论血管麻痹综合征是体外循环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1770-1772

严重胸部创伤对肺泡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伟; 蒋耀光; 谢志坚; 张宇; 胡承香; 李磊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胸心外科; 重庆; 400038;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胸心外科; 重庆; 400046;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重庆; 400046

摘要:目的观察严重胸部创伤后肺泡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建立严重胸部创伤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分离、培养肺泡巨噬细胞,检测创伤前、创伤后2、4、8、16、24h以及复合LPS攻击后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抗原提呈以及细胞因子分泌等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利用小型多功能生物撞击机以400kPa驱动压力对大鼠右侧上胸壁进行致伤,能够建立稳定可靠并符合临床特点的严重胸部创伤模型;严重胸部创伤对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表现为先增强后抑制;伤后其抗原提呈功能受抑,伤后4h最低,而分泌细胞因子TNF-α增强,伤后4h达到高峰.结论严重胸部创伤导致肺泡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本研究为创伤性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及理论依据.

1773-1774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作者:唐令凤; 杨康; 张玉霞; 廖克龙; 王海东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胸心外科; 重庆; 400038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 3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其余均采用中低温(26~31℃)体外循环方法.选用膜式氧合器,大剂量胶体预充,氧合血持续灌注,术中行常规和改良超滤相结合.结果本组体外循环时间43~232min,心肌阻断24~161min,停循环时间25~62min,心脏自动复跳率76%,死亡21例,余康复出院,随访生活质量满意.结论良好的体外循环管理可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疾病救治率.

1775-1776

心脏瓣膜置换术310例分析

作者:廖克龙; 杨康; 王明荣; 曾会昌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胸心外科; 400038

摘要:目的介绍我科连续31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体会.方法 2000年1月~2004年9月行瓣膜置换术310例,其中二尖瓣置换术148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6例,二尖瓣与主动脉瓣联合置换126例. 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4例,占4.5%,死亡原因主要为严重低心排综合症、恶性心律失常、呼吸功能或肾功能严重损害,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良好心肌保护、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和细致的围手术期管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1776-1776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