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重庆医学杂志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 ISSN:1671-8348

  • CN:50-1097/R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 2007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重庆医学杂志骨科专题
1005-1007

手术治疗脊柱结核伴截瘫的疗效分析

作者:许建中; 张泽华; ; 何清义; 谢肇; 代飞; 罗飞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 重庆400038

摘要:目的评价病灶清除、神经减压及植骨融合等个体化治疗对脊柱结核伴截瘫的疗效。方法39例患者中颈椎结核6例,颈胸段结核5例,胸椎结核24例,胸腰段结核2例,胸椎、腰椎附件结核各1例。其中36例为活动期病变,3例为静止期病变;其中3例行单纯病灶清除术、13例行前路植骨融合、21例行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2例附件结核患者行椎板切除减压,1例行后路内固定;术后按3SHRE/9HRE方案化疗,佩戴支具6个月,定期复查神经功能、平片、CT或MRI,每月监测肝功能、血沉。结果随访6-46个月,平均27个月,结核病变无复发,后凸角无明显丢失;术前3例严重痉挛性瘫痪患者中2例术前C级,术后无明显好转,1例术前B级术后为D级;术前B级、D级各有1例术后为D级;其余34例神经功能于术后7d-3个月恢复E级(87.2%),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为B级、C级、D级患者平均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98、48、35d。结论脊柱结核伴截瘫神经压迫多缓慢产生,预后与创伤性截瘫明显不同;对活动期病变及时减压,预后较好;而静止期病变脊髓长时间受压导致的严重痉挛性截瘫者,术后恢复时间明显延长,恢复程度差,甚至无明显恢复。

1008-1009

椎动脉损伤后颈椎前路减压的疗效评价

作者:任先军; 王卫东; 张峡; 李长青; 蒋涛; 郝勇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 重庆400037

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性椎动脉损伤对颈椎前路减压脊髓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本组439例闭合性颈椎创伤患者,颈椎骨折351例,双侧小关节脱位39例,单侧小关节突脱位37例,无放射影像异常脊髓损伤12例,全部患者接受前瞻性颈椎MRI及椎动脉MRA检查,对有手术指征患者施行了颈椎前路减压融合。结果本组439例闭合性颈椎创伤患者,78例继发有椎动脉损伤,单侧77例,双侧1例。76例单侧椎动脉损伤患者施行了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术后全瘫患者中7例损伤平面有上升,33例不全瘫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但改善幅度小于同期完成的不伴椎动脉损伤的患者。结论椎动脉损伤有可能影响颈椎前路减压脊髓功能的改善。

1010-1012

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支撑材料在重建椎体结构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作者:蒋电明; 权正学; 欧云生; 倪卫东; 梁熙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重庆市脊柱外科中心; 400016

摘要: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支撑材料在恢复椎体结构和高度中的作用。方法从2003年12月-2005年5月行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支撑材料移植重建脊柱前路手术后的椎体缺损共36例。应用病种:椎体爆裂骨折32例、原发椎间隙感染2例、椎体肿瘤2例。结果随访6-21个月(平均8个月),影像学资料显示植入体3-4个月与上下相邻椎体愈合、重建的椎体高度没有降低、术前神经损伤不同程度恢复。结论纳米羟基类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支撑材料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结构,并能与椎体愈合,达到有效重建椎体结构的作用,可以临床推广使用。

1013-1015

38例脊柱脊髓型严重多发伤的救治

作者:王爱民; 孙红振; 杜全印; 沈岳; 郭庆山; 王子明; 刘思海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战创伤中心创伤二科; 重庆400042

摘要:目的探讨38例脊柱脊髓型严重多发伤临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38例脊柱脊髓型严重多发伤患者资料,ISS值17-57分,平均25.7分。脊柱骨折按Denis分型:Ⅳ型12例,Ⅱ型22例,Ⅰ型4例。脊髓损伤按(ASIA分级):A级7例,B级7例,C级14例,D级10例。其中手术治疗35例,保守治疗3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20.3个月。36例骨折愈合,神经症状16例完全恢复,14例有一级以上恢复,8例无变化。结论损害控制有助于脊柱脊髓型严重多发伤的救治,可有效减少ARDS和MOF的发生;手术时机取决于脊髓损伤和全身情况的稳定性。

重庆医学杂志短篇及病例报道
1015-1015

孤立性静脉瘤164例临床分析

作者:方建青; 戴一青; 金海娟; 周华英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311200

摘要:孤立性静脉瘤是一种临床少见疾病,指食道孤立性黏膜下静脉扩张,呈局限性隆起,少数可呈串珠状,并排除潴留性囊肿及门静脉高压者。日本命名为孤立性静脉扩张,其检出率0.62%~1.05。现总结我院近几年内镜检查发现的164例,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如下。

重庆医学杂志骨科专题
1016-1018

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标准程序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蒲小兵; 代飞; ; 谢肇; 何清义; 许建中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 重庆400038

摘要:目的探讨标准程序化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及术后标准化的治疗与康复程序和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应用这一标准化治疗程序,我院在2003年1月-2005年1月期间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5例,男187例,女98例,平均年龄38.5岁。结果208例获随访,术后随访平均12个月,其中疗效为优者190例(91.4%),疗效为良者13例(6.2%),疗效为可者3例(1.4%),差2例(0.96),优良率达97.6%。结论应用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标准程序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优良率高而疗效稳定。术前、术中及术后操作、治疗和康复的标准程序化,利于治疗的标准化和技术的准确掌握及正确应用,便于临床推广应用和常规化,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手术治疗水平。

1019-1020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

作者:王蒙; 吴雪晖; 谢肇; 王序全; 代飞; 何清义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 重庆400038

摘要: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9月-2006年9月的71例80足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根据Sander's分型:Ⅰ型18例19足,Ⅱ型25例29足,Ⅲ型20例21足,Ⅳ型8例11足。其中29例32足采用非手术治疗,随访6-36个月,平均12.6个月;另42例48足使用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0-36个月,平均16.2个月。结果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靴状支具固定组治疗Sander'sⅠ型19足,Sander'sⅡ型13足,优良率分别为94.7%和84.6%;跟骨钢板固定组治疗Sander'sⅡ型16足、Sander'sⅢ型21足和Sander'sⅣ型11足,优良率分别为93.8%、85.7%和81.8%。结论根据Sander's分型选择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满意。

1021-1022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吴雪晖; 谢肇; 马树枝; 王序全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 重庆400038

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2002-2005年共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62例,男25例,女37例;年龄48-81岁,平均65.5岁。按AO尺桡骨远端骨折分类,B1型5例、B2型10例、B3型8例、C1型15例、C2型16例、C3型8例。行T型接骨板内固定38例,单纯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10例,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加简单内固定14例。结果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7.3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41例关节面平整;掌倾角5°-12°,平均8.2°;尺偏角16°-23°,平均20.2°;桡骨轴向无短缩。根据Aro等功能评价标准,本组结果优29例、良25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达87%。结论对不同类型桡骨远端骨折,分别采用T形钢板、外固定支架等方式治疗,可达到骨折准确复位及早期恢复腕关节功能的目的。

1023-1025

两种椎间融合器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徐格; 吴雪晖; 谢肇; 许建中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 重庆400038

摘要:目的评价两种常用cage类型BAK-cage和PEEK-(矩形)cag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共80例使用腰椎融合器的腰椎退行性变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根据使用cage的类型分为两组(BAK组45例,PEEK组35例)进行比较。结果不同cage组术前各项检查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椎间隙高度、滑脱指数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BAK-cage组发生1例融合失败,2例出现融合器沉陷,4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根牵拉症状。PEEK-cage组无严重并发症病例。PEEK-cage在影像学观察上比BAK-cage更直观。结论两种cage在腰椎融合术中疗效相近,PEEK-cage发生术后并发症概率小于BAK-cage,并且在术后临床观察中更为直观方便。

1026-1027

C形臂引导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C型骨盆骨折

作者:代飞; 王序全; 许建中; ; 吴雪晖; 张劲松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 重庆400038

摘要:目的评价C形臂引导下应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骨盆后环治疗C型骨盆骨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应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骨盆后环的C型骨盆骨折患者35例,骶髂螺钉均为7.0mm直径的半螺纹空心螺钉,其中8例行双侧螺钉固定,5例行单侧2枚螺钉固定,22例行单侧一枚螺钉固定。应用术后和随访中详细的神经检查和X线检查结果评估其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5-55 min,平均28 min,术中平均累积X线透视时间为4min。术后2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5.5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医源性神经损伤;除2例患者骶髂螺钉欠佳外,其余骶髂螺钉位置良好,未见到螺钉移位现象;术后6个月患者均恢复行走功能,其中6例患者出现生理负荷下骶髂部疼痛;没有需要再手术的患者。结论C形臂引导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是一种治疗C型骨盆骨折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1028-1030

35例胫腓骨骨折术后深部感染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杨俊; 谢肇; 吴雪晖; 刘杰; 毛秀清 单位:解放军第535医院骨科; 怀化418008;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 重庆400038; 解放军第163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 长沙410003

摘要:目的分析胫腓骨骨折术后深部感染的原因,探讨防治方法。方法2003年1月-2007年1月,我们共收治胫腓骨骨折手术后深部感染35例。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28例,闭合性骨折7例。骨折部位:胫骨上1/3骨折9例,中1/3骨折11例,下1/3骨折15例。分别采用钢板、交锁髓内钉、螺钉及钢丝。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深部感染病灶行采用病灶扩创、负压引流或灌洗引流、及时拆除内固定、必要时更换为外固定、选择肌皮瓣覆盖创面等治疗,效果满意。结果经采用病灶扩创、负压引流或灌洗引流、及时拆除内固定、必要时更换为外固定、选择肌皮瓣覆盖创面等治疗,深部感染均得到控制,平均时间26.5d。结论胫腓骨骨折手术后深部感染原因是多方面的,宜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及时采用病灶扩创、负压引流或灌洗引流、及时拆除内固定、必要时更换为外固定、选择肌皮瓣覆盖创面等治疗,畸形愈合、不愈合、功能障碍者留待后期治疗。

1031-1032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

作者:何清义; 吴雪晖; 许建中; 谭祖键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 重庆400038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PVP治疗96例105个椎体病变,其中外伤压缩椎体骨折18例20椎,椎体转移肿瘤8例11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70例74椎。胸椎38椎,腰椎58椎,新鲜压缩性骨折(3周以内)78例87椎,陈旧性骨折(骨折3个月以上)18例18椎。90例得到了半年以上的随访。PVP采取经皮经椎弓根入路穿刺病变椎体,将针尖置于椎体前1/3处,进行椎体骨内静脉造影。最后注入骨水泥2-7ml。术后观察PVP的操作成功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94例101个椎体PVP治疗成功,按病例数成功率为97.9%(94/96),按椎体数成功率为96.2%(101/105)。术后疼痛81例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3例轻微缓解(MR),2例无效(NR),总有效率为97.9%(94/96);无原椎体再发塌陷。未出现神经受累症状。结论PVP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

1033-1035

后路凹侧双棒法手术矫治特发性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弯的对比研究

作者:贾全章; 许建中; ; 谢肇; 何清义; 代飞; 罗飞; 殷翔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 重庆400038

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凹侧双棒法手术矫治特发性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对比研究,实验组行后路凹侧双棒法共18例,对照组行常规后路钉棒法共19例。对手术前、后和术后18个月随访的站立位主侧凸冠状面Cobb角、主侧凸顶椎偏距、身高、手术时间和出血量进行统计。结果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实验组主凸Cobb角矫正率平均为47.15%,对照组为39.56%;手术后18个月比较试验组45.15%,对照组37.62%;主凸顶椎偏距矫正率平均为40.26%,对照组为35.37%;身高增长率平均为4.20%,对照组为1.89%;以上指标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凹侧双棒法是一种矫正率高、安全的方法。

1036-1037

C臂下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作者:张劲松; 王序全; 许建中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 重庆400038

摘要:目的总结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应用的适应证、优点及其疗效。方法1999年2月-2006年4月,31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被采用C臂下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并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1个月,全部骨性愈合,功能恢复良好。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据HS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标准:优16例、良13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93.5%。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系统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具有固定牢固、骨折处血供破坏小、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1038-1040

前路单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齿状突骨折12例临床报道

作者:罗飞; 谢肇; 吴雪晖; 许建中; ; 何清义; 代飞; 张泽华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 重庆400038

摘要:目的回顾性评估12例齿状突骨折采用前路单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1999年2月-2007年2月采用前路单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AndersonⅡ型和Ⅲ型齿状突骨折共12例。所有患者术前牵引复位,术后均行头颈胸支具外固定3个月。结果随访时间6-72个月,平均24个月。1例齿状突骨折行单枚齿状突螺钉固定后骨折移位,骨折畸形愈合,无神经症状。其余11例患者经半年以上随访骨折获骨愈合,未出现内植物断裂或感染等并发症。5例神经功能障碍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前路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提供良好的稳定性同时保留寰枢关节运动功能,骨折愈合率较高,并发症低,是治疗AndersonⅡ型和浅Ⅲ型齿状突骨折的首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