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重庆医学杂志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 ISSN:1671-8348

  • CN:50-1097/R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 2017年第32期杂志 文档列表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
4465-4468

表达hCD4和hCCR5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模型的建立

作者:李雅婧; 诸葛福艳; 梁娟; 何金洋; 谭宁; 曾常春 单位:广东医科大学附属龙华中心医院; 深圳518110; 桂林医学院生物技术学院; 桂林541004;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 广州510275;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广州510405; 桂林医学院广西肝脏损伤与修复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 桂林541004

摘要:目的 研制一种能够表达hCD4和hCCR5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模型,以应用于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研究。方法 构建PLA.ExBi.P/puro-CMV-CD4-IRES-CCR慢病毒载体,按最佳感染复数转染MSCs,荧光定量PCR检测hCD4和hCCR5的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MSCs中hCD4和hCCR5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hCD4和hCCR5荧光的表达;将建立的MSCs细胞进行HIV-1感染后,PCR检测HIV RNA的表达。结果 MSCs经转染慢病毒载体后,hCD4和CCR5mRNA凝胶电泳可见193bp和75bp的阳性条带,mRNA的qRT-PCR检测可见其表达升高(P〈0.01);Western blot检测可见55.0×10^3(hCD4)和40.6×10^3(hCCR5)的阳性条带;免疫荧光成像可见存在CD4和CCR5的荧光表达,而空载慢病毒载体呈阴性。转染后MSCs细胞感染HIV-1后在培养细胞与上清液中HIV-1RNA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成功建立了高效表达hCD4/CCR5蛋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模型,具备对HIV-1易感的特性,可应用于HIV的发病机制、抗病毒、疫苗开发等研究。

4469-4472

吉非替尼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及肿瘤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胡荣英; 舒莉萍; 何志旭; 孙琮杰; 李志操; 金璐 单位:贵州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贵阳550004; 贵州医科大学组织工程与干细胞中心; 贵阳550004; 贵州医科大学儿科学教研室; 贵阳550004

摘要:目的 研究吉非替尼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及abcb4肿瘤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动物采用斑马鱼,实验分为吉非替尼组、阿霉素和吉非替尼的混合液组、空白对照组。将吉非替尼稀释成不同浓度梯度的药液,分别处理受精后0.5-1.5h(0.5-1.5hpf)的斑马鱼胚胎,观察胚胎和幼鱼的死亡率、孵化率及畸形率变化。统计各浓度不同时间点的胚胎死亡率,计算出IC50的数值;统计48hpf和72hpf的胚胎孵化率及120hpf的畸形率;收集不同组别的斑马鱼胚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斑马鱼胚胎中abcb4基因的表达量。结果 计算出吉非替尼在斑马鱼胚胎中的IC50为16.18μmol/L。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吉非替尼(≥20μmol/L)显著抑制胚胎的孵化,并有明显的胚胎致死效应和致畸效应;吉非替尼组的斑马鱼胚胎abcb4基因的mRNA水平变化不显著,而阿霉素和吉非替尼的混合液组的abcb4基因的mRNA水平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吉非替尼对斑马鱼早期胚胎中abcb4肿瘤耐药基因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但是吉非替尼能逆转易耐药药物阿霉素的耐药作用,提示使用斑马鱼可以构建肿瘤耐药模型。

4473-4476

P-糖蛋白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变化

作者:赵敏; 王晓娟; 陈波; 李洁; 于建云; 郭泽云; 杨力 单位: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昆明650500; 昆明医科大学科研中心; 昆明650500; 昆明医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昆明650500

摘要:目的 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90min再灌注后P-糖蛋白(P-gp)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选取26只成年健康SD雄性大鼠,其中1只用于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其余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5)、假手术组(n=5)、脑缺血再灌注1、3、7d组(n=5)。用免疫组织化学DAB单标,观察P-gp在正常脑组织和缺血脑组织中的分布变化;用Mdr-1抗体分别和神经元标记物(Neun)、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微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进行免疫荧光双标,观察P-gp在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的表达;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及纹状体微血管P-gp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对照组仅在脑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P-gp,缺血再灌注组除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P-gp外,在部分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也有表达。脑缺血再灌注后1d皮质P-gp mRNA表达降低,但3d表达明显增高,7d又下降,其升高和降低水平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缺血再灌注后1、3、7d纹状体P-gp mRNA表达均增多,其中以1、3d增多明显,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P-gp在大脑皮层及纹状体微血管P-gp的表达呈现不同的趋势,这可能是脑组织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

4477-4480

甲状腺素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NSE及IL-6的影响

作者:董菲菲; 潘宇政; 彭玲玲; 韦锦斌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南宁530021;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甲状腺素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及血清FT3、FT4的改变,探讨甲状腺素对重型颅脑损伤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9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左甲状腺素钠片低剂量组、左甲状腺素钠片中剂量组、左甲状腺素钠片高剂量组5组,每组各18只,参照Feeney's自由落体打击造模法复制动物模型;于伤后6h灌胃。灌胃后24、72、168h分别通过TUNEL法、ELISA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血清NSE、IL-6及血清FT3、FT4水平。结果 (1)重型颅脑损伤大鼠受伤后血清FT3、FT4水平低于正常水平,FT4在168h降到最低,甲状腺素可使FT3、FT4水平升高。(2)重型颅脑损伤大鼠受伤后出现明显的神经细胞凋亡,这种凋亡持续至168h。中剂量及高剂量甲状腺素在24h即可以改善神经细胞凋亡,低剂量甲状腺素在168h才可以改善神经细胞凋亡。(3)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血清NSE、IL-6于伤后明显升高,一直持续到168h。中剂量及高剂量甲状腺素在72h即可以降低血清NSE、IL-6水平。结论 外源性甲状腺素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4481-4483

枸杞总黄酮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伟; 尚佳; 楚元奎 单位:巴彦淖尔市医院; 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 宁夏医科大学检验学院; 银川750004

摘要:目的 研究枸杞总黄酮提取物(TFLB)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的糖尿病(DM)大鼠损伤模型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STZ诱导建立DM大鼠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DM模型组和TFLB干预组(60、90、120mg/mL)。正常对照组及DM模型组大鼠每天每只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组大鼠以不同浓度TFLB灌胃4周。灌胃满4周后,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变化情况,摘取胸主动脉组织做HE染色,观察TFLB对DM大鼠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结果 TFLB干预后,与DM模型组相比较,下调了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vWF、sTM、sEPCR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随着TFLB剂量的升高,干预组大鼠主动脉内膜增厚程度明显减轻,山峦样突起逐渐减少,外膜未见明显损伤,血管形态排列趋于规整。结论 TFLB可以改善高血糖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调节血管损伤相关因子含量的改变,延缓DM并发症的进展程度,起到保护心血管系统作用。

4484-4487

左甲状腺素联合多奈哌齐对成年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作者:冯佳; 马昌义; 张艳珍 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科; 644000;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 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目的 探讨左甲状腺素联合多奈哌齐对成年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B、C、D组,每组15只。其中B、C、D组大鼠均采取PLT制备甲状腺功能减退模型,A组作为正常对照。造模成功后C组和D组大鼠每日分别腹腔注射左甲状腺素(6μg/100g),D组在C组的基础上给予在饮用水中加入0.005%多奈哌齐。2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甲T3、T4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syntaxin-1的表达情况。结果 B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路程明显延长,游泳速度明显变慢;C组和D组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路程明显缩短,游泳速度明显增快;B组的T3、T4水平明显降低。C组和D组的T3、T4水平明显升高,其以D组升高最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B组大鼠海马内syntaxin-1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C组和D组大鼠海马内syntaxin-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左甲状腺素联合多奈哌齐可改善成年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其机制与升高海马组织syntaxin-1的表达有关。

4488-4491

通络愈足Ⅰ号方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祥秀; 王安宇; 李波; 陈希 单位: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贵阳550001

摘要:目的 观察通络愈足Ⅰ号方治疗糖尿病足(D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60例DF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胰岛素和(或)降糖药物等西医综合治疗,以平稳控制血糖。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通络愈足Ⅰ号方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踝臂指数及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和血脂、血清细胞因子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3.3%(χ^2=5.963,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踝臂指数、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而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通络愈足Ⅰ号方对DF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DF患者肢体的缺血状态和神经传导功能。

4492-4496

西格列汀对需要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的老年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糖波动的影响

作者:李英昭; 郭向阳; 尹洪涛; 张秋萍; 张素梅 单位: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464000

摘要:目的 观察西格列汀对需要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100例需要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的老年T2DM患者分成两组:西格列汀组应用磷酸西格列汀片,每次100mg,1次/天,口服;吡格列酮组应用盐酸吡格列酮片,每次15mg,1次/天,口服。两组均同时应用胰岛素,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h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血糖变异系数(CV)、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2hPCP)、空腹胰高血糖素(PGG)、餐后2h胰高血糖素(2hPG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日胰岛素用量(DID)、体质量指数(BMI)、血清CA19-9及血尿酸(BUA)、低血糖发生的频次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后,西格列汀组患者的FPG、2hPG、HbA1c、AUC、CV、PGG、2hPGG、TC、TG、SBP、DBP、DID及BM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吡格列酮组患者的FPG、2hPG、HbA1c、AUC、CV及BUA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西格列汀组患者治疗后的2hPG、HbA1c、AUC、CV、PGG、2hPGG、TC、TG、SBP、DBP、DID及BMI均低于吡格列酮组(均P〈0.05),西格列汀组患者治疗后的FCP及2hPCP均高于吡格列酮组(P〈0.01);西格列汀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吡格列酮组(P=0.045)。西格列汀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3)。结论 与吡格列酮相比,对需要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的老年T2DM患者应用西格列汀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胰岛素剂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4497-4499

腹腔镜手术与十二指肠镜手术早期治疗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分析

作者:王桂良; 邱萍; 徐林芳; 韩明; 文萍; 龚敏; 文剑波 单位:赣南医学院附属萍乡医院; 江西萍乡337000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十二指肠镜手术早期治疗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方法 140例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两组:腹腔镜治疗组(60例),十二指肠镜治疗组(80例),比较两组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病死率、腹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丙氨基酰氨基转移酶(ALT)恢复正常时间、总胆红素(TBIL)恢复正常时间、碱性磷酸酶(ALP)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两组术后APACHEⅡ评分、WBC、TBIL、ALT及CR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性下降(P〈0.05),两组在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指肠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腹腔镜治疗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病死率、腹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ALT恢复正常时间、TBIL恢复正常时间、ALP恢复正常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采用腹腔镜手术或与十二指肠镜手术均能有效治疗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且疗效相近。

4500-4504

Notch1、Notch3及Hes1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樊晓静; 史志涛; 孙昕; 曾斌芳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自治区中医院肿瘤外科; 乌鲁木齐830000;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肿瘤科; 乌鲁木齐834000

摘要: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肿瘤组织中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otch1、Notch3及Hes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35例新鲜GIST标本及临近非肿瘤组织中Notch1、Notch3及Hes1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otch1、Notch3及Hes1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各蛋白表达与GIST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另将野生型小鼠(WT)和Notch1基因敲除小鼠(KO)40只,分为WT组、KO组、WT+GIST组和KO+GIST组,检测各组Notch1、Notch3及Hes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临近非肿瘤组织相比,GIST组织中Notch1、Notch3及Hes1mRNA和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GIST标本的Notch1、Notch3、Hes1阳性率(59.26%、65.19%、62.22%)均高于临近非肿瘤组织(17.78%、22.22%、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分析证实Notch1蛋白表达与GIST的NIH分级密切相关(χ^2=8.532,P=0.002);Notch3蛋白表达与GIST的肿瘤转移密切相关(χ^2=7.532,P=0.003);Hes1蛋白表达与GIST的肿瘤大小密切相关(χ^2=6.781,P=0.012)。各组小鼠Notch1、Notch3及Hes1蛋白表达情况显示,与WT组相比,WT+GIST组小鼠体内3种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KO组相比,KO+GIST组小鼠体内3种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WT+GIST组相比,KO+GIST组小鼠体内3种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otch1、Notch3及Hes1在GIST患者组织中表达升高,Notch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在GIST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4505-4507

维生素D3的补充对儿童哮喘控制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陈江; 任翼; 何娜; 石霖 单位:海南省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570102

摘要:目的 补充维生素D3在儿童哮喘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为预防儿童哮喘的复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双盲法随机对照设计原则,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门诊随访的儿童哮喘患者(92例)分为维生素D组和安慰剂组,两组分别服用剂量为800IU每天1粒2个月疗程的维生素D3和安慰剂。研究两组在基线,2、6个月哮喘控制水平得分,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和肺功能指标。结果 共有83例完成整个随访,其中维生素D组43例,安慰剂组40例。在2个月后,维生素D组的哮喘控制水平明显高于安慰剂组(P=0.015),同样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亦高于安慰剂组(P=0.042),两组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维生素D组的哮喘控制水平仍高于安慰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4),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维生素D组中小于80%的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比例降低(P=0.029)。结论 短期小剂量的维生素D补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哮喘控制水平,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4508-4510

258例鼻-鼻窦良、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肖玲; 陈璐; 王媛媛; 刘杰; 沈暘; 柯霞; 黄江菊; 胡国华; 洪苏玲; 杨玉成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400016

摘要:目的 分析鼻-鼻窦良、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其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258例鼻-鼻窦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良、恶性肿瘤的临床差异。结果 鼻-鼻窦肿瘤临床症状表现多样。鼻出血或涕中带血、头痛、面部麻木或疼痛、眼痛或溢泪所占比率比较,恶性肿瘤患者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P〈0.05);行手术治疗的196例患者中,良、恶性肿瘤术前石蜡病检与术后石蜡病检符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手术治疗的63例恶性肿瘤中,共行232个切缘冰冻病检,与术后石蜡冰冻病检符合率为98.70%(229/232)。34例术中冰冻与术后石蜡病检符合率为91.18%(31/34),其中行术中即时冰冻6例,66.67%(4/6)的患者与术前石蜡活检诊断不相符,从良性变为恶性。结论 鼻-鼻窦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中快速冰冻病检有利于提高诊断率;恶性肿瘤的切缘应行连续冰冻病检。

4511-4513

PHILOS接骨板治疗47例Neer Ⅱ、Ⅲ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大鹏; 吴燕; 岳佳伟; 左华; 孙继芾; 黄永辉 单位: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骨科; 江苏镇江212001

摘要: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HILOS)治疗Neer Ⅱ、Ⅲ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因Neer Ⅱ、Ⅲ型肱骨近端骨折行PHILOS接骨板固定的47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Constant评分等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估。结果 47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9.2±9.6)个月,平均手术时间(95.6±43.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8.0±41.6)mL,平均住院时间(11.3±3.2)d,并发症发生率为14.7%;Constant评分术前为(21.74±8.24)分,末次随访为(82.83±7.21)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7,P〈0.01)。结论 PHILOS接骨板是治疗Neer Ⅱ、Ⅲ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4514-4516

PTEN/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马涛; 邢宏运; 卞铁荣; 李晓明; 陈燕; 黄娟 单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四川泸州646000; 西南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 四川泸州646000;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 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目的 探讨PTEN/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N)中的发病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PTEN、p-AKT、p-4EBP1、p-mTOR在51例ENKTCL-N及2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患者中的表达。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PTEN在ENKTCL-N患者中的阳性率低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患者,p-AKT、p-4EBP1的阳性率高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mTOR在ENKTCL-N患者中的阳性率高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阳性患者生存率高于PTEN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N/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ENKTCL-N中存在异常激活,可能与其发病机制相关;PTEN阳性患者预后可能较佳。

4517-4519

拘禁球囊技术在PCI边支血管保护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林志; 孙林; 刘鹏飞 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650000

摘要:目的 评价拘禁球囊技术在处理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71例患者,分为两组:拘禁球囊边支血管保护组(A组,28例)、传统边支血管保护组(B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X射线曝光时间、介入耗材使用的数量和总费用、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对拘禁球囊技术可行性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复查造影边支血管再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PCI相关指标(使用球囊数量、PCI手术时间、射线暴露量、使用导丝数量、造影剂用量、手术费用)的比较中拘禁球囊组要明显低于传统方法边支保护组(P〈0.05)。结论 在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中使用拘禁球囊技术,可缩短手术时间X射线照射时间、降低患者介入相关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