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法医学杂志CSCD期刊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 主办单位: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

  • ISSN:1004-5619

  • CN:31-1472/R

法医学杂志

法医学 2019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法医学杂志损伤时间推断专题
131-135

法医学损伤时间推断:过去、现在与未来

作者:官大威; 赵锐; 王林林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法医司法鉴定中心; 辽宁沈阳110122; 智慧检务创新研究院智慧司法鉴定联合实验室; 辽宁沈阳110122

摘要:损伤时间(wound age)是指人体器官组织损伤后至检验时所经历的间隔时间。就被鉴定对象而言,损伤时间推断(wound age estimation)包括人体死亡前形成的损伤和活体上的损伤所经历的时间推断。有些情况下机体内源性因素导致的器官组织损害,如脑出血或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脑膜下或硬脑膜外出血、心肌梗死、粥样硬化斑块、血栓、肿瘤等病变的形成时间也需要在法医学鉴定中加以判断,均属于损伤时间推断的范畴。

136-142

小鼠脑挫伤后CB2R的表达变化与损伤时间的关系

作者:陈京伟; 王鹏飞; 张孟周; 张忠铎; 程浩; 孙英富; 温书恒; 郭相伸; 赵锐; 官大威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法医司法鉴定中心; 辽宁沈阳110122; 智慧检务创新研究院智慧司法鉴定联合实验室; 辽宁沈阳110122

摘要:目的检测小鼠脑挫伤后不同时间点大麻素2型受体(cannabinoid type 2 receptor,CB2R)的表达情况,并探索其与损伤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PCI3000精密颅脑损伤撞击器建立小鼠脑挫伤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不同损伤时间点损伤区周围CB2R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脑皮质中仅少量细胞呈CB2R阳性表达,脑挫伤后CB2R阳性细胞率逐渐升高,于伤后12h和伤后7d两次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伤后28d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一致。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脑挫伤后CB2R阳性神经元、CB2R阳性单核细胞、CB2R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与总细胞数的比值变化均呈单峰模式,分别于伤后12h、1d、7d达到高峰。结论小鼠脑挫伤后CB2R在神经元、单核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调节这些细胞的生物学功能。脑挫伤后CB2R的动态表达存在时间规律性,有望成为法医学脑挫伤损伤时间推断的生物学指标。

143-148

AChE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的时序性表达及分布

作者:赵建新; 金馨; 黄俊杰; 姚艺; 喻林升; 范琰琰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法医学系; 浙江温州325035; 温州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 浙江温州325035; 温州医科大学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浙江温州325035

摘要:目的检测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的时序性表达及分布特征,探讨其在创口愈合中的作用及其作为创口形成时间推断参考指标的可行性。方法45只C57BL/KsJ小鼠被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8个切创组。切创组建立皮肤切创模型,分别于伤后6h、12h、1d、3d、5d、7d、10d、14d提取皮肤创口样本;对照组提取未切创的皮肤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皮肤样本中AChE的表达与分布。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伤后6~12h,AChE主要表达于浸润的多形核白细胞;伤后1~3d,大量浸润的单个核细胞呈现AChE阳性染色;伤后5~14d,AChE阳性细胞以成纤维样细胞为主。AChE的阳性细胞率于伤后6h开始增多,伤后1d达到峰值。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AChE阳性的单个核细胞和成纤维样细胞主要为巨噬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各切创组AChE表达的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于伤后1d达到峰值,此后下降,于伤后7d达到第2个峰值。结论皮肤创口愈合期间AChE时序性表达于多形核白细胞、巨噬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提示其可能参与创口愈合的炎症反应和纤维性修复的调节。联合使用多种方法检测AChE的表达,可以为创口形成时间的推断提供参考依据。

149-153

糖尿病损伤愈合期间中性粒细胞及肌成纤维细胞数量与损伤时间的关系

作者:黄俊杰; 姚艺; 夏崇建; 赵雅頔; 余思; 高原; 叶光华; 喻林升; 范琰琰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法医学系; 浙江温州325035; 温州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 浙江温州325035; 温州医科大学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浙江温州325035
154-159

大鼠骨骼肌挫伤后TGF-β1及EⅢA-FN的表达与损伤时间推断

作者:刘冉; 葛鲁邹; 张海东; 赵东; 侯伟良; 鄂晓霏; 于天水 单位: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100088;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2; 威海市公安局高区分局; 山东威海264200

摘要:目的研究大鼠骨骼肌生前损伤、生前损伤死后以及死后损伤不同时间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纤连蛋白EⅢ段(EⅢA-fibronectin,EⅢA-FN)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损伤时间推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大鼠骨骼肌挫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生前挫伤组(40只)、生前挫伤死后表达组(110只)和死后挫伤组(25只)。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生前挫伤组大鼠骨骼肌中TGF-β1及EⅢA-FN的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TGF-β1及EⅢA-FN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生前挫伤后12h~14d,损伤区内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单个核细胞和成纤维样细胞强表达TGF-β1;伤后3~7d,EⅢA-FN主要分布于细胞外基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生前挫伤组TGF-β1和EⅢA-FNmRNA的表达分别于伤后3d和5d达到峰值;生前挫伤死后表达组大鼠TGF-β1和EⅢA-FNmRNA的表达分别于死后6h和12h达到峰值;死后挫伤组中死后0.5~12h致伤的大鼠TGF-β1和EⅢA-FN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生前挫伤组。结论TGF-β1及EⅢA-FN有望成为骨骼肌损伤时间推断的参考指标。

160-165

联合多个修复相关基因的mRNA用于大鼠骨骼肌损伤时间推断

作者:鲁翰霖; 党丽虹; 李娜; 董塔娜; 杜秋香; 王英元; 孙俊红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山西太原030001

摘要:目的探讨DNA聚合酶δ相互作用蛋白3(polymerase delta-interacting protein 3,POLDIP3)、类染色体浓缩调节样蛋白(regulator of chromosome condensation 1 like,RCC1L)、高脯氨酸蛋白5(proline-rich 5,PRR5)、核糖核酸输出蛋白1(ribonucleic acid export 1,RAE1)4种修复相关基因的mRNA联合应用于早、中期损伤时间推断的方法。方法制备大鼠骨骼肌挫伤模型,于损伤后4、8、12、16、20、24、28、32、36、40、44和48h取挫伤区肌肉组织,观察大鼠骨骼肌挫伤后修复过程中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利用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Poldip3、Rcc1l、Prr5、Rae1mRNA的相对表达量。利用4种基因在损伤后各时间点的表达模式对损伤过程进行分段,再通过Fisher判别法对上述分段结果进行准确性验证。结果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骨骼肌挫伤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生修复,联合4种基因的表达趋势可将48h内的损伤时间分为4~12h、16~28h、32~48h3个时间段,Fisher判别分析结果显示此3个时间段分类的准确率分别为83.3%、75.0%、73.3%。结论根据各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分组判别的准确度较高,联合多种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较单一指标进行损伤时间推断更为准确,结合Fisher判别分析可应用于早、中期损伤时间推断。

166-170

应用中性粒细胞迁移距离推断损伤时间

作者:刘起清; 郭红民; 王磊; 鲁翰霖; 杜秋香; 百茹峰; 孙俊红; 王英元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山西太原030001; 太原市公安局迎泽分局; 山西太原030002;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北京100040

摘要: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迁移距离在大鼠骨骼肌损伤时间推断中的应用,为后续损伤时间推断研究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建立大鼠骨骼肌挫伤模型,设置对照组和损伤后2、4、6h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损伤后中性粒细胞参与炎症的反应规律,运用TissueFAXS PLUS软件检测中性粒细胞的迁移距离,并探讨其与损伤时间的关系。结果骨骼肌损伤后2~6h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伤后2h中性粒细胞阳性率为(28.75±0.94)%,伤后4h达到峰值[(45.50±3.63)%],伤后6h下降为(31.92±1.56)%。中性粒细胞迁移距离随炎症进展逐渐增大,伤后2、4、6h分别为(124.80±12.32)μm、(229.03±21.45)μm、(335.04±16.75)μm。结论骨骼肌损伤后2~6h,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及迁移距离与损伤时间之间存在相关性,有望用于骨骼肌早期损伤时间推断。

171-177

静脉血栓形成时间推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作者:王林林; 张富源; 梁雪莹; 王昌亮; 赵锐; 官大威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法医司法鉴定中心; 辽宁沈阳110122; 智慧检务创新研究院智慧司法鉴定联合实验室; 辽宁沈阳110122; 中国医科大学临床三系; 辽宁沈阳110122; 辽宁省人民检察院; 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静脉血栓脱落导致的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法医学实践中常见的猝死原因之一。对于一些机体受创伤后因PTE死亡,或是以非血栓相关疾病收治入院期间因PTE死亡的案例,需要法医病理学工作者分析创伤或医疗行为与静脉血栓发生之间的时间顺序,进而分析其因果关系。本文总结了法医学领域有关静脉血栓形成时间推断的研究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简要展望,以期为PTE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并为后续的研究指引方向。

178-180

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损伤时间推断1例

作者:张富源; 王林林; 王昌亮; 赵锐; 官大威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法医司法鉴定中心; 辽宁沈阳110112; 智慧检务创新研究院智慧司法鉴定联合实验室; 辽宁沈阳110112; 辽宁省人民检察院; 辽宁沈阳110033

摘要:1案例1.1简要案情李某,男,40岁。某年3月13日10:00许,因琐事被他人脚踢左上腹部一下,之后数日常感不适,未予治疗。3月20日李某又被另一人踢右臀部一脚。当晚22:00许,李某开始感觉腹部明显疼痛。次日凌晨04:00许,李某上厕所时摔倒在地,被送至医院。经检查确诊为脾破裂,于当日行脾摘除手术,治愈后出院。因案件需要,相关部门委托本中心对李某脾破裂的损伤时间进行法医学鉴定。1.2病史摘要李某于某年3月21日17:00因"左上腹外伤8d,腹痛伴头晕乏力1d"被收治入院。腹部彩超示:脾内可见范围约9.8cm×7.4cm的混合性回声,形态不规则,其内可见血流显示;腹腔可见游离液性暗区。腹部CT示:脾增大,其内密度不均匀,腹腔积液。

法医学杂志论著
181-186

洛阳地区9种嗜尸性丽蝇28SrRNA和COⅠ基因序列分析

作者:赵琳琳; 翟仙敦; 郑哲; 吕宙; 李永林; 莫耀南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法医学院; 河南洛阳471003;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 重庆400031

摘要:目的评价9种嗜尸性丽蝇的细胞核28S核糖体核糖核酸(ribosomalribonucleic acid,rRNA)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基因序列在常见嗜尸性丽蝇种属鉴定中应用的可行性,为推断死亡时间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收集洛阳地区常见嗜尸性丽蝇标本23只,经形态学鉴定后,提取腿部DNA,扩增并测序细胞核28SrRNA和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通过BLAST搜索进行序列比对,并分析所得序列的碱基组成,建立种内及种间进化分歧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形态学鉴定23只嗜尸性丽蝇归属于5属9种。获得28SrRNA中715bp和COⅠ基因中637bp的序列,在线BLAST比对结果显示相似度达99%以上,系统发育树显示9种蝇类可以较好聚类,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28SrRNA基因序列的种内差异为0,种间差异为0.001~0.033;COⅠ基因序列的种内差异为0~0.008,种间差异为0.006~0.101。结论联合28SrRNA和COⅠ靶基因序列片段可以有效区分本研究中的9种嗜尸性丽蝇,但对于近缘种的判定需要更多遗传标记的开发和联合应用。

187-193

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对不同土壤细菌群落的差异性分析

作者:宋国庆; 李辉; 马克; 赵雪莹; 沈忆文; 谢建辉; 周怀谷 单位: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系; 上海200032; 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法医物证学现场应用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现场物证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院; 上海200083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土壤细菌群落的结构和差异,探索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在不同土壤鉴定中的有效性。方法采集上海市7个地区的土壤样本,提取土壤细菌基因组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6S rRNA基因序列高变区片段进行测序,测序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量化或可视化后,比较分析草地、树林和沙滩3类土壤样本间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度的差异。结果草地、树林和沙滩土壤样本细菌群落的alpha多样性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类土壤细菌群落的物种相对丰度和多样性差异明显,草地土壤中酸杆菌门相对丰度较高,树林土壤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较高,沙滩土壤中放线菌门相对丰度较高。但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和工业区草地土壤细菌群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可以有效区分不同类别土壤,该方法有望为刑事案件第一犯罪现场判读提供线索。

194-199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实现膝关节骨龄评估回归算法

作者:雷义洋; 申玉姝; 王亚辉; 赵虎 单位: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学系; 广东广州510080;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系; 上海200444; 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司法鉴定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上海200063
200-204

中国维吾尔族人颅骨性别识别方法

作者:杨稳; 刘晓宁; 朱菲; 刘雄乐; 朱丽品 单位: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710127
205-209

基于NGS-SNP分型和IBS策略进行全同胞关系鉴定

作者:王致远; 王迪佳; 李燃; 李海霞; 汪娜娜; 孙宏钰 单位: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学系; 广东广州510089; 佛山市公安局; 广东佛山528000; 深圳市公安局龙华分局; 广东深圳518109
210-215

REPLI-g^■Single Cell Kit应用于微量DNA扩增的效率评估

作者:徐倩南; 沈琼; 张佳怡; 张轶伦; 李莉; 刘希玲; 李成涛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系; 浙江温州325035; 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司法鉴定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上海20006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超声诊断科; 上海201999; 内蒙古医科大学法医学教研室;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内蒙古包头014060

摘要:目的评估REPLI-g^■Single Cell Kit应用于检材DNA扩增的效率,探讨该试剂盒在法医学微量DNA扩增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种微量DNA提取试剂盒,对来自10名无关个体的外周血进行DNA提取,并对所提DNA的产量和纯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选取1例DNA样本进行浓缩稀释作为全基因组扩增起始样本,使用REPLI-g^■Single Cell Kit对起始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扩增,计算扩增产量及扩增倍数,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片段分布情况。使用Goldeneye^■DNA身份鉴定系统20A对起始样本和经全基因组扩增所得DNA进行STR分型。结果经比较后选取由QIAsymphony^■DNA Investigator^■Kit所提取的1例DNA进行浓缩稀释作为全基因组扩增起始样本。经REPLI-g^■Single CellKit对一系列起始样本全基因组扩增后,发现扩增产量均值最低可达到8.77×10^3ng,相应的扩增倍数均值为1.40×10^6,DN段大且集中。全基因组扩增样本随着起始样本量的减少,STR分型成功率降低,但当起始样本量低于0.5ng时,全基因组扩增后样本的STR分型成功率高于相同起始量未经全基因组扩增样本的STR分型成功率。结论应用REPLI-g^■Single Cell Kit可有效提高模板DNA总量,特别对于微量DNA,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STR分型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