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

  • ISSN:1004-874X

  • CN:44-1267/S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

广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1-5

ABA抑制杂交水稻亲本种子萌发的基础生理变化研究

作者:周述波; 贺立红; 贺立静; 林伟 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热带生物与农学院; 海南三亚572022;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广州510225

摘要:用外源ABA对杂交水稻亲本金23B和V20B种子进行处理,其萌发过程中生理变化结果表明,ABA浓度为70-110 mg/L时,随着浓度增加,对两个水稻品种亲本种子的萌发抑制效果显著;ABA浓度为110 mg/L时,降低了两品种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α-淀粉酶的活性,改变了可溶性蛋白的时空规律,降低了种子内源GA3与IAA的含量,增加了内源ABA含量;种子萌发受到抑制不是由种子内源ABA含量的高低决定,用外源ABA处理种子,金23B内源ABA含量高于V20B,但对种子萌发抑制的效果前者差于后者,种子萌发抑制与GA3/ABA比值大小密切相关。

6-15

覆膜旱植对超级杂交稻冠层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张玉烛; 瞿华香; 赵萍; 刘洋 单位: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湖南长沙425000; 江西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江西南昌330200; 江西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江西南昌330200

摘要:栽培模式之间生育后期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以覆膜旱植最高,其中净光合速率较旱植不覆膜、水植覆膜和水植不覆膜处理提高11.84%、19.92%和14.90%,蒸腾速率较其他3种处理提高12.1%-25.1%,且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差异加大。荧光动力学研究表明,与不覆膜相比,地膜、液膜和稻草3种覆盖栽培都提高了叶片Fv/Fm和Yield等荧光动力学参数,其中地膜覆盖的提高幅度最大,有利于水稻叶片在生育后期维持较高水平的PSⅡ潜在活性和实际原初光能捕获效率;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超级稻叶绿素荧光的影响较小。

16-21

防虫网隔离对水稻花粉飘移的影响研究

作者:汪德锋; 雷新民; 曹明; 袁经天; 任红; 杨小锋 单位: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 海南三亚572000

摘要:以恢复系测64-7和不育系珍汕97A为材料,研究防虫网隔离对水稻花粉飘移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孔径0.075、0.048、0.038 mm的防虫网均能影响花粉漂移的频率,但三者隔离效果差异不显著;花粉漂移频率与风向和风速大小密切相关,即下风口的漂移频率显著高于上风口的漂移频率,但经防虫网隔离后二者差异不显著;4个试验处理漂移频率总体趋势相同,即随着距离的增加,漂移频率逐渐减小。因此生产原种应该使用孔径0.048 mm的防虫网。

22-26

甜玉米自交系萌芽期耐寒性的鉴定及筛选

作者:李春艳; 毛笈华; 于永涛; 李高科; 祁喜涛; 胡建广 单位: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以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的165份甜玉米自交系作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箱中4℃低温处理7 d后正常发芽,发芽7 d后调查发芽率、胚根长度,并计算活力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相对发芽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大部分材料的发芽率和胚根长度降低,但有25份材料的相对发芽率≥100%,52份材料的相对活力指数≥100%,结合这两个因素有24份材料的相对发芽率和相对活力指数均≥100%,其中又有9份材料的正常发芽率≥90%,这9份材料耐寒性较强。同时,筛选出一批低温敏感型的自交系,为甜玉米的耐寒性育种和遗传机理研究提供了优异种质资源。

27-32

基于分期播种的海南冬种玉米寒害和宜播期研究

作者:王斌; 钟曼茜; 白蕤; 李宁; 钱昆; 刘少军; 陈汇林 单位: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海南热带农业气象试验站; 海南海口570203; 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海南海口570228;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海南海口571101

摘要:基于在海南万宁开展的冬种玉米(Zea mays L.)分期播种试验,通过自然条件下一次罕见低温对不同生育期玉米影响的调查,得出玉米苗期寒害发生的判定因子,以此对海南历史气温数据(1961—2015年)进行统计分析,探究低温寒害发生的时空规律以及冬种玉米适宜播期的时间选择。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10℃会对玉米生长造成明显的影响,叶片出现枯黄,生育进程减缓,以苗期受害最为严重,持续2 d及以上可作为玉米苗期寒害判定因子。儋州、白沙和琼中低温寒害出现频次最高,临高、澄迈、屯昌、定安和海口次之,以上地区不推荐冬季种植玉米;五指山、昌江、琼海和文昌低温寒害较少,较适宜冬种玉米栽植,可选择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播种;万宁、东方和乐东低温寒害极少发生,最适宜冬种玉米栽植,但最晚播期不宜超过12月下旬。综合而言,11月中下旬可作为海南冬种玉米最适宜播期,能有效躲避苗期寒害影响,本研究结果对海南冬种玉米高产栽培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33-38

海南鲜食花生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评价

作者:侯本军; 符书贤; 白翠云; 林力; 王敏芬; 肖云; 王丁 单位:海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海南省农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海南海口571100; 海南省农科院南繁育种中心; 海南海口571100; 海南省腰果研究中心; 海南乐东572534

摘要:针对海南省鲜食花生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采用田间种植、室内测定等方法对100份花生种质资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00份花生种质单株生产力为6.2-46.2 g,变异系数为49.4%;主茎高28.6-100.8 cm,变异系数22.3%;侧枝长37.9-106.7 cm,变异系数21.4%;总分枝数2.8-17.7个,变异系数37.9%;结果枝数2-11.3条,变异系数31.4%;主茎叶数11-36.3片,变异系数18.6%;单株结果数3.7-35.3个,变异系数36.6%;蛋白质含量23.18%-36.87%,变异系数6.91%。根据这8个性状的综合分析,筛选出较好的花生种质20份,分别为琼红1号、中花9号、紫花1号、恭城红、乐东红2号、红粒2号、余花3号、陵水红皮、GPWCZH、泉花59号、黑花生101、开封白花生、泉花127号、济花1206、桂花166、湛红3号、泉花25号、泉花60号、泉花125号、远杂5号,可进一步鉴定。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园艺林学
39-44

不同柑橘砧木对砂糖橘果实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振; 洪励伟; 李娟; 陈杰忠; 罗小燕; 覃燕 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广东广州510225;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广东广州510642

摘要:砂糖橘是广东乃至华南地区栽培面积最大的柑橘品种,筛选合适的砧木对提高砂糖橘的产量、果实品质等园艺性状有重要意义。分别以粗柠檬、枸头橙、红?檬、枳橙、酸橘、香橙、枳壳、砂糖橘(本砧)8种柑橘砧木嫁接砂糖橘,研究不同砧木对砂糖橘果实内在和外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砧木相比,以枳橙为砧木的砂糖橘果面粗糙,果顶放射沟纹明显,果实亮度低;以香橙为砧木的果面较光滑,果皮较厚,果实红色度指标较亮,果实偏向圆形,果肉硬度显著大于其他砧的砂糖橘果肉硬度,中等糖酸型,但产量低;以枳壳为砧木的砂糖橘果皮色泽较亮,果皮较粗糙,果实纵横径、果肉汁胞、可滴定酸、单果重显著小于其他砧果实,可溶性糖和固酸比显著高于其他砧果实,单果轻,单株高产。说明枳砧的柑橘果实品质优于其他砧,可考虑作为广东省砂糖橘主产区的合适砧木。

45-50

不同光照条件对苹婆生长特性的影响

作者:周袁慧子; 黄大安; 滕维超; 王艺锦; 胡厚臻 单位:广西大学林学院; 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探讨不同光强下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幼苗的生长特性及其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特征,为苹婆幼苗合理栽培和抚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遮荫处理模拟4种不同的生境光强:全光照(100%NS透光率)、一层遮荫(41.3%NS透光率)、二层遮荫(14.3%NS透光率)和三层遮萌(3.6%NS透光率),测定不同苹婆幼苗叶绿素含量、比叶重、叶面积、一级侧根数等生长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随着光照强度降低呈上升趋势,叶绿素a/b值随着光照强度降低呈下降趋势;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苹婆幼苗的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平均单片叶干重、主根长度、一级侧根数、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整株鲜重、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整株干重、根冠比均呈先升高再下降的变化趋势,且都在41.3%NS下达到最大;而叶柄长呈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并在3.6%NS达到最大;平均单片叶面积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在14.6%NS下达到最大值;比叶重则呈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在100%NS光照下值最大。表明全光照和3.6%透光率条件会抑制苹婆幼苗的生长,50%左右的对幼苗更适宜。

51-57

狭果秤锤树种群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作者:徐惠明; 谢国文; 王业磷; 王昌升; 潘柱强 单位: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对江西永修狭果秤锤树种群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狭果秤锤树种群年龄结构总体呈现"反J"型趋势,即是增长型;群落个体的存活曲线大致为DeeveyⅠ型,即凸型曲线,表明该种群中的年幼个体比成年个体更容易存活;但静态生命表显示,从年幼个体到老年个体的死亡率变化规律不明显,可能存在未知的的生物学因素导致该现象出现。对于种群密度大的样地,空间分布格局特征不明显,而对于受人类活动影响大、种群密度小的样地,则明显呈现集群分布特征。从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点来看,研究地的狭果秤锤树种群生存状况受人类活动影响大,除该物种本身的生物学因素外,人类活动是制约种群发展的重要因素,减少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是保护该物种的重要措施之一。

58-62

高脂马尾松优树无性系生长量及产脂力测定

作者:王肖颖; 罗敏; 覃冀; 刘晚传; 潘庆优; 曾令海; 张谦; 蔡燕灵 单位:信宜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广东茂名525300; 广东省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520;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东广州510520

摘要:对20年生高脂马尾松种子园中的优树嫁接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和产脂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和产脂力在参试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各个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估计值均较高(0.860-0.919);材积和产脂力均大于参试群体平均值的优良无性系有8个,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和产脂力分别为11.14 m、28.28 cm、0.31780 m^3和34.61g/d,树高、胸径、材积和产脂力的期望增益分别达到3.26%、11.69%、25.70%和30.93%,增产效益显著。

63-68

不同叶龄鹊肾树叶解剖结构及其抗旱性分析

作者:赵明苑; 冯顺; 王春梅; 洪世军; 包冬红; 李卓阳; 顾赵忻; 云勇 单位:海南省农科院热带园艺研究所; 海南海口571100; 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海南海口570228

摘要:以不同叶龄鹊肾树叶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光学显微观察,测定其叶片厚度、表皮角质层厚度、表皮细胞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并对栅海比(P/S)、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疏松度(SR)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干旱胁迫和复水对不同叶龄鹊肾树叶解剖结构的影响,以探讨其叶片的形态解剖特征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响应机制,也为鹊肾树科学引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面对干旱胁迫,鹊肾树各部位叶片形成了与水分环境相适应的一些解剖结构特征。叶栅栏组织细胞出现短缩现象,由1-2层增至2-3层;海绵细胞长柱状排列整齐、致密,上下表皮角质层均加厚,上下表皮出现更多的表皮毛以抵抗逆境胁迫。复水后,叶片疏松度增加,表皮毛相应减少。(2)对基部、中部、顶部叶片的10个解剖性状指标值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可用上表皮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栅海比这3个指标来描述干旱胁迫和复水对不同叶龄鹊肾树叶解剖结构的影响。(3)随着干旱胁迫的进行,鹊肾树叶上表皮角质层厚度和叶片厚度增大,复水后恢复正常,中部叶和顶部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灵敏度优于基部叶。

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土壤肥料·资源环境
69-73

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检测镉对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

作者:张卫娜; 陈中健; 吴秀菊; 朱翠; 李秀梅; 梁锐; 陈庄 单位:广东省农科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为了能简单、直观、无损伤地检测重金属镉(Cd)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以植物光照培养箱中的拟南芥组培苗为材料,探讨0、50、75、100、200μmol/L Cd Cl2浓度对拟南芥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大,拟南芥组培苗幼根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特别是Cd浓度≥75μmol/L时,根长明显变短,根细胞中累积的活性氧(ROS)和钙离子(Ca^2+)也逐渐增多,而根细胞活性有所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Ca^2+螯合剂可减轻ROS的积累,而ROS清除剂对于Ca^2+的增加影响明显,表明植株在遭遇镉胁迫时,根部ROS与Ca^2+积累存在着一定的互作关系。该技术能有效研究重金属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毒害,为进一步揭示重金属的毒害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74-79

高原湿地纳帕海不同演替阶段下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干湿季节变化

作者:范方喜; 陆梅; 彭淑娴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云南昆明650224

摘要:以纳帕海原生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和耕地为研究对象,研究雨季和旱季土壤养分与酶活性,以揭示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季节动态,反映其对湿地退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除有效磷外,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效钾和碱解氮含量呈现为雨季高于旱季;土壤脲酶活性呈现雨季低于旱季,但蔗糖酶活性除原生沼泽外,雨季高于旱季;且各个演替阶段中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季节变化幅度不同。相关关系分析表明,土壤养分与酶活性成显著正相关或是显著负相关。

80-85

赖草种群有性生殖期构件生物量动态变化研究

作者:乔斌; 何彤慧; 于骥; 吴春燕 单位: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以银川平原常见禾草赖草(Leymus secalinus)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采样、实验室分析,探究了赖草种群有性生殖期构件生物量配置格局变化、动态变化及根冠比。结果表明:(1)在构件生物量配置格局动态方面,茎秆构件生物量、有性生殖构件生物量的配置比例呈现倒"V"型变化规律;根茎构件生物量即地下生物量所占比例大且呈现"V"型变化,叶构件生物量的配置比例变化幅度不大。(2)在构件生物量动态变化方面,叶构件生物量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茎杆构件生物量为单峰曲线变化,有性生殖构件生物量表现为倒"V"型,根茎构件生物量则呈现缓慢下降趋势,总生物量变化也呈现下降趋势,6-9月依次116.02、105.66、98.22、73.23 g/m^2;根冠比(R/S)从6-9月依次为1.1882、1.0461、0.7933、1.0742,季节波动较大,6月地下生物量最大时,根冠比(R/S)也最大,8月地上生物量最大时,根冠比(R/S)则最小。(3)构件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或显著相关,体现出整体性的生存策略。

86-93

沿海湿地松防护林粗木质残体特征研究

作者:陈灿; 林勇明; 林宇; 洪滔; 李键; 吴承祯; 沈少丽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高校重点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省长乐大鹤国有防护林场; 福建长乐350212; 武夷学院生态资源工程系; 福建南平354300

摘要:粗木质残体(CWD)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结构、功能要素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研究中不可或缺环节。对我国重要沿海防护林之一的湿地松林CWD的胸径、长度、材积和腐烂等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沿海湿地松防护林CWD占现存木的5.45(±6.39)%,径级分布平均介于2.5-17.5cm;长度分布在0-20 m,但主要集中分布在0-2.4 m;材积分布于0-0.14 m^3;腐烂等级1级最少,3级最多,平均分布于3.0-3.4级。CWD贮量主要由数量和长度共同决定,而与腐烂等级间相关性不显著。风等外力影响仍是湿地松防护林粗木质残体形成的主要原因,各级湿地松在腐烂的分解过程存在细微差异,幼龄林阶段仍是受到风害成倒伏的主要时期。研究结果为湿海防护林生态系统的经营和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