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地球科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2-05 13:24:43

地球科学论文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 《地球概论》 天文 课程改革

《地球概论》是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了解地球在宇宙的地位、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地球运动规律,为后续地理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该门课程在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就开始学习,课程特点是空间概念抽象、空间尺度大,学生公认这是地理专业学习中难度最大的一门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以爱上地理课程?韩山师范学院几年来对地球概论课程进行持续的改革和建设,形成本课程特色。

1.教材与时俱进

2008―2010年使用金祖孟主编的《地球概论》,2011~2014使用余明主编《地球概论》。

金祖孟编著的《地球概论》从1987年的第1版到1983年的第2版、1997年的第3版,一直是地理专业经典的基础教材。我们使用的是由金祖孟、陈自悟编著的《地球概论》第3版(199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该教材从地理坐标入门,引入天球坐标;在天体系统的框架下介绍地球的宇宙环境;阐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特性;进而讨论地球上的天文学现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和地月系统及与地月关系之日月食、天文潮汐等。最后是地球物理学内容。金祖孟版的教材系统性强,文字表述详细,图件多,对学生理解宇宙空间概念很有帮助。每一章节设置“复习与思考”,教学中可以结合思考题重点复习主要问题和难点问题。

201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余明主编的《地球概论》体现了新形势下学生学习需要的知识体系,开篇介绍天体及研究方法,再按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渐次探讨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日月地系统等,在此基础上探讨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最后是地球物理学内容。该教材继承金祖孟版的地球概论基本内容,删减一些难度较大而与地理联系不大密切的内容。最大的突破是增加实操训练的方法指导,安排在第1章天体研究方法和附录A课程实验内容与指导,而且在每一章设置“思考与练习题”,之外还有一个“进一步讨论题”,适应教学时灵活运用,根据学时和学生学习水平适度加深探讨。归纳起来余明版《地球概论》教材有几个特点:第一是注重天文观测方法及其指导;第二是知识体系按照天体系统由远而近、空间尺度由大而小安排;第三是注重引入学科前沿信息和观点;第四是配套电子课件。

表1 金祖孟与余明两个版本《地球概论》各章编排比较

2.融会贯通组织教学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和系统模板,但是教学是根据师生的具体情况组织的。地球概论是一门先导课程,教学任务除了知识系统为后续学习打基础外,更重要的是将大学一年级学生带入地理科学殿堂,引起学生的探求欲望和兴趣。教师融会贯通的能力在教学中十分重要,将地球概论中的相关内容与地球表层的时空现象和规律联系起来,由天体的光谱原理联系到遥感技术,甚至将社会文化传统现象与地球、宇宙的自然规律联系起来。此外,地球概论的抽象与空间概念难度大,通过比附的方法尽量帮助学生凭借生活中的经验和易于理解的空间尺度理解宇宙尺度的时空概念。揭示日常生活中的“宇宙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成就感。

3.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资源

与传统教学相比较,现代教学拥有大量多媒体课程资源,运用这些课程资源,一方面充实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另一方面由于多媒体展示内容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可视性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球概论课程中有相当多内容较抽象而且时空尺度巨大,不易通过文字和语言理解的,多媒体课程资源正好弥补这一不足。我们在教学中引入网络公开课、网络视频资源,关注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等微博,有的在课堂上播放,有的在课间休息时播放,有的介绍给学生在课余浏览。师生之间经常交流收集到的资源,互相补充。

表2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采用的多媒体视频资源

4.加强实操训练,培养操作观测能力

2008版、2010版地理科学(师范)人才培养方案中地球概论课程安排了6课时的实操训练,实际上还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操。2012版地理科学(师范)人才培养方案将地球概论实操增加为14课时。实践表明实操课既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形式,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操作和观测能力,有利于加深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同时实操训练对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有较大的帮助,无论是学生社团活动还是到中小学进行支教启动,都能派上用场。以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为例,实操项目如表3所列。

表3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地球概论实操项目

5.课内外联动培养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既学习理论又进行实践,仅仅限于课堂是不够的,可采取课余活动与课堂学习密切结合的方式,通过天文兴趣小组组织一批热爱天文知识学习和乐于探索天文现象的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同时由兴趣小组的学生带领新生进行课程必修的实操训练。几年来,韩山师范学院地理爱好者协会的天文兴趣小组通过组织多种形式(如表4)的活动联系了一批校内外粉丝,同时带动了地球概论课程的实操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应。

表4 天文兴趣小组开展的活动

6.仰望星空的高远情怀

教学的升华是使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逐渐养成地理科学思维习惯与仰望星空的高远情怀。做一个地理人既要接地气又要仰望星空,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的关怀和关注内化为求索知识的动力。将韩山师范学院的校本资源应用于本课程中,饶宗颐先生、陈伟南先生是本校杰出校友,为表彰他们为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而以他们的名字命名了两颗小行星。陈伟南星雕塑和陈伟南天文馆既成为校园的独特景观,是学生的学习基地。学校所在地潮州市及邻近的汕头市分别也有小行星的命名,北回归线经过本地区,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是我们的野外实习基地,通过对北回归线标志的考察,让学生体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表5 校本资源――小行星命名

总之,几年来学校一方面借鉴其他院校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探索本院校的课程建设路子,尤其在利用地方环境特点、校本资源方面和带动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等方面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地球概论》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金祖孟,陈自悟.地球概论(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传统篮球 现代篮球 后现代篮球

中图分类号:G8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4-0098-01

现代篮球的理论与实践证明现代篮球基本上已将篮球现阶段的最佳方法与最佳效益,发挥到了篮球的颠峰,而另一方面,在这个极点出现的时候,就在“现代篮球”行将完成历史使命而成为历史的时候,在所谓的颠峰现代篮球之中,就有很多地方都初步展露了“后现代篮球”的一些迹象,因此,可以预见“后现代篮球”正在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后现代篮球的某些理念与方法,也正在对现代篮球的实践产生着前期的重大影响。

一、后现代篮球的基本特征与展望

如果说现代篮球是依赖“篮球基础科学与篮球基本动作技术”的篮球运动,那么,后现代篮球就是辨证运用“多元篮球方法与高精尖篮球科技方法”的篮球运动,即继颠峰的现代篮球之后反叛与升华的一代篮球。它的反叛,主要体现在对“一统天下的所谓美国式篮球”和对“所谓机械的基础科学化的篮球”的反叛之上;它的升华,主要体现在更加全球文化通俗化、竞技哲理及科学化、现代人性化方面。根据这一认识与逻辑可以推断:文化特质的先进科学、文化交流的多元相通、认知方法与人性的大解放大突破,将会是后现代篮球根本的文化特征;科学技术的多学科尖端应用的交叉发展,理论的东方化中国化(包括儒学、孙子兵法、军事思想在内的中国哲学化),将会是后现代篮球根本的科学技术与理论特征;既基于篮球全面的科学技术、思维战法,而又只重视关于一点突破的决胜技战术,将会是后现代篮球根本的技战术特征;面对着社会竞争迫切需要的目标与社会健康进步的目标,有所为有所不为而紧紧追求其效益进行应变,将会是后现代篮球总体的目标与功能特征。

据此可想象或看到:(1)在后现代的篮球时代里,谁掌握了“多元篮球方法与高精尖篮球科技方法”。特别是掌握了这方面的“霸权知识”,谁就将掌控了后现代篮球的竞技与科教。后现代篮球的“多元篮球方法与高精尖篮球科技方法”和“霸权知识”,将来源于多元理论知识与科学技术的交叉发展,诞生于“一点突破”,体现在“决胜”与“有用”之上。(2)在后现代的篮球时代里,通俗的现代篮球基础科学和现代篮球动作技术,将不再具有“决胜唯一工具”的地位,因此,在后现代的篮球教育教学中,与篮球基础科学和现代篮球动作技术平起平坐的,将会是包含了篮球竞技哲学、篮球竞技兵法、篮球竞技道德、篮球竞技审美、篮球竞技高科技等内容在内的“篮球竞技逻辑”。(3)在后现代的篮球时代里,打篮球锻炼身体将不再是篮球唯一重要的功能与目的,而自然快乐地玩会玩好篮球的主题将会更加地突出,也一定会有“打篮球创造社会价值”、“打篮球造就职业技术技能”等更多更好的功能与目的出现在我们的跟前。(4)在后现代的篮球时代里,篮球训练将会是合作形式进行的。教练员将不再是绝对的技术权威,运动员才是优良技术与身体的拥有者,运动员将通过实践自我发展与创造篮球运动技术(其技术基础来源与篮球课程教学与篮球自然教育)。但运动员缺乏竞技逻辑与团队决胜能力,教练员将运用高深的决胜知识帮助其建立竞技逻辑与想千方设万法地提高他们的竞技决胜能力。(5)在后现代的篮球时代里,篮球比赛及其活动,将突显主流而又丰富多彩、多元多极的,至少一方面,是奥运标准化的;而另一方面,则是既具有竞技意义与价值、又极其具有社会文化意义与价值的。总之,追求健康生活与追求有刺激的文化生活,篮球将成为未来人们的最重要生活之一。

二、后现代篮球的实践运用与发挥

后现代篮球,是现代篮球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我们尚必须在未来的实践中,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努力把握好后现代篮球的发展,运用与发挥好后现代篮球的作用:

第一,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方面,我们都必须要打破西方所谓“纯科技篮球”一统天下的格局。而创立以篮球科技和篮球技战术为核心、以多思维多学科交叉发展为先导、以东西方理论完备结合的所谓真正意义上的后现代篮球体系,或说是创立以包括了“篮球文化概论;篮球竞技理论;篮球运动科技;篮球竞技技战术;篮球教育教学训练方法;篮球竞赛制度”在内的、雏形型的后现代篮球理论与实践体系。

第二,必须真正做到,凭真正能决胜的篮球技战术动作打球,凭真正能决胜的篮球竞技逻辑打球。根据决胜的原则来进行篮球动作的审美。而不能再去盲目地打与欣赏什么“体操式的篮球”或“田经式的篮球”。

第三,在我们的篮球教学与训练中,我们必须逐步学会与运用:“一边教与训练篮球动作技术,一边教与篮球竞技逻辑与多元竞技思想”的两者并重的方法。必须懂得“教与篮球竞技逻辑与多元竞技思想”更能培养与锻造人才的深刻道理。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课程体系的统一构筑是完成新的教学计划对于课程定位的重要保障.在对现存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三种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课程内容体系的构筑应该在区域性和时间尺度两大特征基础上,对《地球概论》的内容进行整合,分为通识教育模块、核心内容模块和专业先导课程模块等三个模块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统一构筑,以完成《地理科学导论》课程所肩负的多重教学任务.

1《地理科学导论》课程设置的基本目的和任务

“地理科学导论”是地理科学类特别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它的开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自1987年(原)国家教委召开地理教学研究会决定在各大学地理学专业开设“地理学引论”课程以来,国内多数大学的地理学专业相继以“地理学引论”、“地理学导论”和“地理学概论”以及“地理学发展史”等名称开设了这门课程.

随着全国各地高考地理科目的恢复,各高校地理专业也纷纷进行新一轮的教学计划改革.各高校不约而同的做法就是大量压缩专业课课时,部分专业基础科目合并,开设大量选修课的同时,并均将《地理科学导论》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专业,课程的名称也逐步得到统一.这表现了各大高校地理专业教育的共同认识,就是需要一门科目作为地理专业学生的向导科目,在学生入学之后对地理学的全貌、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有个总体了解,以更加自觉地学习各部门地理知识,有意识地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未来自身的发展方向,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地理科学导论》课程教学的现状和课程体系统一构筑的必要性

虽然各高校大都以《地理科学导论》为名称,但是在课程任务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各高校却有着很大的差异.调查发现主要存在着三种情况:

一是比较全面地介绍地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一般选用《普通自然地理学》或《地球科学导论》为教材,周学时3,第一学期与《地球概论》(3学时/周)、《地图学》(3学时/周)并行开设.学生在学习数学外语的同时,猛然增加三门专业课,一时很难接受.《地理科学导论》在内容上更像是各专业基础课和部门自然地理学的缩略课,且各部分内容均点到为止,学生们感到内容庞杂,对专业学习感到茫然.

二是类似于专题教学介绍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为学生的后续学习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课时安排一般为2学时/周,依然在第一学期与《地球概论》(3学时/周)、《地图学》(3学时/周)并行开设.在这种模式下,授课内容往往以专题的形式出现,讲授专题由任课教师自行确定,各校各教师差异较大.这种教学安排对学生导的作用得到了体现.但是,兼顾学术性与系统性、基础性与入门性两者的关系方面成为问题.同时,这种教学安排对学生而言负担仍然很重.

三是以《地球概论》为基础,内容体系根据“导”的原则进行一定的增删,周学时为3,与《地图学》(3学时/周)同在第一学期并行开设。其优点在于既压缩了课时,又能对地理学及其后续课程有个大体的了解,并把这种专业基础教学放在其它专业课之前,起到了先行课程的作用.在8O年代中期尚没有开设《地理科学导论》科目,金祖孟和陈自悟在《地球概论》课程教学中就担负了地理科学研究对象和任务的教学.华中师范大学地理专业教学中一直将两者的教学统一在一起.因此,对《地理科学导论》课程体系统一构筑.显得非常必要.

3《地理科学导论》课程体系统一构筑的指导思想

3.1完成课程所肩负的多重任务

作为地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地球运动观及其意义等方面的教学无疑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地球运动导致的热量分带和地球运动周期两个方面,是理解区域分异、树立时空观点的基础;地理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涉及的天文学内容也是中学教学的难点,其中对于有关无尽星空和瀚海的宇宙认识,服务于中学师资培养,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于宇宙奥秘继续探索的求知欲;作为地理专业的先导课程,以大气圈、水圈、岩土圈(土壤圈)、生物圈、智慧圈即圈层结构为主线,对后续部门地理学和学科任务进行介绍.

3.2贯彻总课时压缩的精神

在总学时压缩的前提下,整合《地球概论》,融入《地理科学导论》,使其既能够为地理专业学生奠定区域分异的学科思想基础,也对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有个总体了解,具体做法是将现有的《地球概论》(周学时3)和《地理科学导论》(周学时2)融合,构筑为改为《地理科学导论》(周学时3或4).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授课内容进行集中选取,并将适于学生自学的内容及时布置给学生自学.具体将授课内容处理为三大模块:我们的宇宙和地球的内部环境等部分内容作为通识教育模块,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地球的运动和意义作为核心内容模块重点讲授;将圈层结构和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作为专业先导课程模块作为了解性内容进行专题性授课.

基于上述原则,我们构筑了课程的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并以周学时3进行了课时安排和教学内容的分类筛选

4《地理科学导论》课程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

在上述指导思想下,我们分为三个模块统一构筑了《地理科学导论》课程内容体系,即:通识教育模块、核心内容模块和专业先导课程模块.

4.1通识教育模块

以自学为主,课堂讲授为辅.主要内容为恒星及其~生、银河系和太阳系、地月系、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等.

4.2核心内容模块

重点进行讲授,引导学生预习和开放式学习.主要内容为地球的运动和地理意义,包括为研究地球运动服务的天球坐标系.

4.3专业先导课程模块

内容包括圈层构造与部门地理学、地理学研究对象一地球表层系统和地理学的方法、手段与其现代化等内容,以专题性讲座的形式进行.

与此同时,安排了15个学时的实验教学环节,主要对前面两个模块的教学进行巩固.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地球物理勘探 地质工程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111-02

地球物理勘探是指借助专门的仪器和设备对地下介质的地球物理场进行观测,获取地球物理场的相关数据,研究地球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一步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1] “地球物理勘探”这门课程是将地球物理学原理用于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开发的一门学科,包含了重力、磁法、电法、地震和放射性勘探等多种方法和内容,是一门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课程。[2]对于“地球物理勘探”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具备了扎实的数理基础后,至少用两个学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些内容的学习;而对于地质专业的学生来说,分配给“地球物理勘探”这门课程的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通常是一学期40个学时左右的时间。对于这样一门内容丰富,涉及面非常广泛的课程,如何在地质工程专业中开展教学,有效地构建本课程的教学体系,以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课程特点分析

(一)理论基础要求高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很多,对于所有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分类,按其勘探过程可以分三个环节来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3]数据处理中涉及的课程有场论、数理方程、数值计算、数字信号分,等等。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后,才能将地球物理勘探的理论做到融会贯通,对地球物理勘探中第一个环节——数据采集中得到的离散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即数据处理;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数据可视化理论,将处理的数据转换为图像,作为第三个环节——资料解释的依据。可见,“地球物理勘探”是一门对于学生数理基础和计算机基础要求都较高的课程,但是地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前期基础课的学习中,基本没有进行这样的知识积累。

(二)与地质知识交叉

在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由于已经具备一定的地质基础,在建模以及数据的解释方面,不至于与实现地质情况相脱离,而这一点是在地质工程学生中进行“地球物理勘探”课程教学的优势。因此,应该将这一优势有效地发挥出来,扬长避短,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应用,而对于复杂的理论及计算公式的推导,采用深入浅出的方法。然而,现在我国用人单位对于地质工程专业学生要求都较高,要求有较宽的知识面,因而教学应该与学生就业相联系,让学生既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和解释能力,并且能进行一定程度的理论研究,让地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地向这些目标靠近。

二、教学方法研究

针对目前“地球物理勘探”在地质工程专业中进行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更为完善的教学体系。

(一)重视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是教学大纲内容的具体化的体现,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主要依据,因而教材于教学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4]就“地球物理勘探”课程来说,自20世纪50年展至今,中外各种类型的教材层出不穷, 由先前单一的“地球物理勘探原理”教材,有了许多新的分支,如“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勘探”、 “水文地球物理勘探”、“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等适合于不同领域的教材,[5]完全能满足“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很少有针对地质工程专业的“地球物理勘探”教材。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来说,西安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典型的煤炭类院校,其本科学生就业也主要分布在煤炭系统,故其“地球物理勘探”课程的教育也应将重点放在煤矿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方面,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样的一套教材。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地球物理勘探”授课内容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会感觉到枯燥。而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于一体,能创设情境,将一些抽象的理论,以生动的视听形式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更生动、直观地感受教学内容;板书作为传统的教学手段,给教师与学生留下了更大的空间,借助板书,教师能将复杂的问题一步步简单化,还原了学习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习惯,也能让学生更好地跟上教的节奏,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借助多媒体和板书,实现案例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案例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特定的案例呈现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以多媒体为载体,结合地质讲解“地球物理勘探”在地质中的应用案例,进行案例式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过渡。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变化,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掌握知识的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主的启发式教学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更多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将学生的问题反馈回来,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三)加强实验室建设

由于将本课程用于地质工程专业的教学,故野外实习没有“地球物理勘探”课程的内容,但将实验室的操作当作一种野外数据采集的模拟也基本能满足学习要求,这样的实践教学也十分必要。然而,“地球物理勘探”课程在地质工程专业的教学与实践中仍存在没有足够的教学仪器资源,缺乏对学生从理论到实际地质工程问题转化能力的培养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了目前本科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延伸,是知识从理论到应用的一个转化过程,也是“地球物理勘探”这门课程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引进实验设备,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动手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更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一种手段。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将对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的“地球物理勘探”课程作为一门偏重应用型课程进行教学,提出教学改革建议如下:(1)重视教材建设,编制适合地质工程专业的本科“地球物理勘探”教材;(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教与学的互动,实现教学目标;(3)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

[ 参 考 文 献 ]

[1] 陈运泰,滕吉文,张中杰.地球物理学的回顾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1(5):636-642.

[2] 方根显.地球物理勘探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73-275.

[3] 潘纪顺.地质工程专业地球物理勘探课的教学改革[J].河南教育,2010(8):61-63.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地球物理学;实践教学;教学体系;大学本科;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098-04

地球物理学诞生与发展历程,是人类对自然现象不断观测、推演和归纳的过程,其中科学实践是最主要的推动力。自上世纪后半叶以来,地球物理越来越明显地发展成为一门以高新技术和定量化观测实验为主要支撑条件的“硬科学”。随着地球物理观测和实验概念的大大拓展,对多尺度、多系统、多物理机制的地球系统过程的认识日趋具体化,特别是当代地球物理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对地探测能力的空前提高,使地球物理探测开始成为地球和行星科学中几乎所有分支学科的基础[1,2]。因此,新时期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对该领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地球物理学”的教学既要涉及具有工科属性的观测系统与仪器、观测技术、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等方面技能的培养内容,也要涉及具有理科属性的理论证明、归纳推演、现象揭示等能力的培养内容。

纵观国内外大学的本科教学培养目标,几乎都涵盖了品格情操、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等几个方面。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步骤之一。而对于不同学科的门类,在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下如何有效实施实践教学则是千差万别的。就地球物理学专业而言,实践教学环节通常包括:观测仪器及装置操练(室内)、课程或案例设计(室内)、野外观测与观摩(户外)、参加科学实验或研究(室内或户外)等几个方面,其目的是期望通过实践活动与课堂理论教学的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养。本文结合地球物理学的特点和笔者多年的教学体会,就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和教学方法进行讨论。

一、背景

随着1998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正式颁布与实施,我校开设近50年的工科“应用地球物理(地球物理探矿)”专业被合并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了延续我校多年来为国内地矿、石油以及工程勘察等行业培养应用地球物理方面人才的传统和优势,并且保持与国际同行的学术联系,我校在1998年设置了“地球物理学(理科)”本科专业并且开始招生,并按照工科模式培养,但是在2013年招生专业已改为“勘查技术与工程”。2004年,我院申办了“地质―地球物理”实验班,按照“地球物理学”理科模式培养固体地球物理方面的拔尖人才。至2016年,实验班已有8届毕业生。事实上,我校十多年来“地球物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仍然是延续“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的工科模式,实践教学环节也大体相似。例如,在地球物理学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的“地球物理观测与实验”课程,以及地球物理方法教学实习、生产或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这与我国大多数工程教育实践教学内容是类似的。这种模式通常包括实验教学(理论课程的实验和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生产或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两大部分。此外,部分学生参加的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在教学体制之外运行。实践教学的目标仍然以验证理论知识和掌握实验实训技能为主,而对专业素养、责任感、表达与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没有硬性要求,加之一些实践过程管理和监督缺位,实践教学评价流于形式,致使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与效果远未到位[3]。

二、地球物理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在我国本科教学体系中,存在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软化现象,主要特征是侧重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实践训练不足。从实践教学体系看,教学设计和实践活动缺乏层次性。随着对高等教育实践与探索的不断深入,目前许多高校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例已有明显的增长,例如我校新编2015版“地球物理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已占20.7%,实践教学活动累计达到了37周,但如何落实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内容及要求,以确保教学计划能够有效实施并且取得显著的效果,还需要认真考虑。2011年,华中科技大学就实践教学问题组织了对多所高校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的调研访谈,证实目前实践教学中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之间没有明显的梯度和层次[3]。显然,简单地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并不能完全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已开始考虑分层次教学。从着重于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看,实践教学方案更需要考虑层次性,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应设立不同的教学要求。以我院地球物理学专业为例,在以往的实践教学中,实验课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地球物理观测仪器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以及观测方法等基础技能,而在教学实习中仪器操作又被看作是重点内容之一。随着地球物理观测技术的进步,现代地球物理仪器的使用与操作都已十分简便,如此简单的重复性工作很难通过实习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无法有效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根据地球物理学专业的特点,实践教学体系应涵盖以下几个层次或阶段。

1.专业认识。观测地球是地球物理学的重要组成环节。“专业认识”是通过地球物理仪器及观测课程教学在课堂上来实现的,这类课程一般都伴随有仪器认识与实验,让学生通过认识仪器及其观测技术,逐渐领悟地球物理学的学科特点及研究方法。教学单位可根据现有的仪器设备开展地球物理专业教学,并要求学生掌握重力仪、磁力仪、地震仪、电法仪等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以及观测技术等基础技能,考核可以采用口试和实际操作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2.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是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面对一个课题(或问题)去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验证其可行性的实践教学过程。方案设计可结合实际工作的某个阶段,从中提取问题,通过给定条件和要求,由学生自主设计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并付诸实施,类似于课程设计。例如,假定问题:研究某地区构造带特征,并提供该区域已有的重、磁、电、震之中任何一种或几种数据,以及地质构造、岩性等方面的资料,由学生自主选择数据和数据处理方法来解决问题。可以把整个过程分为方案设计和实施两个阶段,由3―5名学生组成小组,明确分工,并以口头报告和书面报告形式,分阶段考核学生的时间投入、完成的工作量、方案的合理性、实施效果等,由此可历练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本阶段需要在地质学、信号处理、计算机程序设计以及地球物理专业课程完成之后实施。

3.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针对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而开展的综合能力训练。实际问题通常十分复杂,且涉及野外观测技术设计、观测工作的实施、数据采集及其质量评价、人员安排等许多环节。这项训练可以结合现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例如,我校地球物理专业设有的野外教学实习,学生可以结合实际问题进行野外实地观测,并将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解释,最后完成实习报告。因此,教学实习可作为案例分析阶段来实施,但考核评价体系需进一步细化和加强。此外,一些针对实际工作的生产实习也可纳入这个范畴。这项训练既可以检验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也可以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训练。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基本确定了自己的专业兴趣和方向。毕业生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地球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普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4.科学实践。本科生参加科学实践活动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举措。本科生参与研究课题等科研活动是我国高校教学体系中普遍存在的“软肋”,与西方大学有明显的差距。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科罗拉多矿业学院是地球物理学领域国际上最著名的学府,它们都为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制定了详细的规则,学生可选择参与实验室或教师课题组进行科研活动,学校给予考核通过者一定的修课学分,从制度上保护了学生参加科学实践的积极性,并使学生有机会与教授们一起工作,从而获得科学素养训练的机会。本阶段的实施可结合“导师制”计划来实现,同时也可以结合本科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阶段来完成。

上述四个阶段的设置,主要突出了实践教学的层次性,其中案例分析和科学实践阶段可结合不同的教学环节选择实施,具有灵活易行的特点。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需要建立不同阶段的考核评价体系。例如,评价体系可分为理论研究能力、数据分析能力、野外实施执行能力、领导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等,这种指标有利于综合评判本科生的能力和潜质,避免仅凭考分评判所带来的弊端。

三、实践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学条件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教学方法则是保障实践教学有效实施的关键。

地球物理学专业的课堂教学以理论为主,立足数学、物理和地质逻辑,讲授理论基础、方法原理、信号分析、数值模拟和逻辑推演。但这些内容或概念和方法无不与真实的世界有关,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考虑理论联系实际。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可能具有很多起因,不是一个简单的理想模型可以模拟的。例如,在课堂上讨论“如何利用简单模型去模拟现实异常体问题”,让学生分析可能产生的误差及其缘由,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方法的应用条件和应用价值。因此,在理论教学中应适时、适量地引入真实条件下的话题加以讨论,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有助于启迪学生如何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方案设计是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一个有效环节。问题可以是虚拟的,也可以是真实的,而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唯一的,最好的答案或结论也不是唯一的。因此,训练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完成的过程是否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例如,提供一个重力异常数据,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求解异常体的深度;给定一个叠加信号,学生可以用不同的信号分析方法去分离。而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可能具有一定的差异,但不能依此评定学生的成绩。若能结合不同方法的特点对结果进行分析,学生的受益就不仅限于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了。

野外开展教学实习或生产实习,可被视为真正的职业训练。专业技能训练是主要的目的,而在实习过程中必然要涉及人员调配、分工协作、资源(包括仪器设备和材料以及经费)的管理与使用等,有时还需要面向社会,获得社会资源。地球物理野外工作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这是最适合训练学生领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阶段。在实习中,教员不应包揽一切,而是应该让学生自主设计、管理,并组织实施野外工作。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可采用定期轮岗制。例如,2000年我院在河北秦皇岛开展的教学实习就采用了“轮值经理制”方式组织学生开展野外实习。许多学生通过实习,在项目组织、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对这种新颖的举措,学生反响强烈。

实践教学方法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新时期的教学主体――学生有别于以往,其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与他人相处等方面都有显著不同,如何开展好实践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懈努力。

中国高等教育始于洋务运动时期,经过了近150年的发展,可以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在校大学生规模最大的国家。诚然,高等教育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就了大批科技人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而加强高等教育的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此来满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创新型国家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光鼎.回顾与展望――21世纪的固体地球物理[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2,17(2):191-197.

[2]于晟,陈J,朱日祥,等.国家地球物理基础设施:意义和任务[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4):1122-1125.

[3]李培根,许晓东,陈国松.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6.

[4]Colorado School of Mines 2016-2017 Undergraduate Bulletin [EB/OL].

http://bulletin.mines.edu/pdf/2016-2017-undergraduate.pdf.

Thoughts about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for Undergraduate Major of Geophysics in New Era

CHEN Chao

(Department of Solid-Earth Geophysics,Institute of Geophysics and Geomatic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Hubei 430074,China)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科技全球化教育全球化教育理论与实践

1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全球化:相互促进的潮流

科技全球化是指科技活动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科技活动的成果全球共享,科技活动的影响超越国界,科技活动的规则与制度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渐趋一致的发展过程。进入21世纪大科学、大技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冷战的结束,科技全球化更像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迅猛发展,席卷全球。科技全球化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研究问题的全球化。随着跨国界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日益增加,不同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在探索自然界奥秘方面所关心的问题不断趋同。在当代,人口、资源、污染、生态、核扩散等所谓“全球问题”的提出,正是全球化的反映。

(2)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是科技全球化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其主要特征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描述。首先,在研究者的层次上,不同国家科技工作者进行的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发明、论文由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合作完成。其次,在企业层次上,跨国公司已经在大力推进R&D全球化的进程,在许多高科技领域中,各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不同R&D的机构,争夺信息,争夺人才,多方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最后,在国家层次上,各国政府之间以双边或多边形式进行的科技合作也日益增强。

(3)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与科技活动全球化相关的是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这是科学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结果。这种制度安排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规则,其中既包含科技活动的学术规范和行为标准,也包括市场规律在科技活动范畴应用的基本准则。

(4)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也就是科技活动及其产出的影响远远超出国界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应用周期的缩短及其在全球应用范围的扩大,科技产出对不同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教育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普遍趋势,只是长期以来我们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此熟视无睹罢了。学者吴华认为,“教育全球化”有三种基本的表现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壮大的留学生潮是其典型表现;第二种形态是全球性的教育现象,比如义务教育制度;第三种形态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基于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使得独立的跨国教育体系成为可能。“教育全球化”的第一、第三种形态与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ices,GATS)》中的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在服务消费国的商业存在;自然人的流动相契合,第二种“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基本观念全球传播和普遍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融合现象。

教育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是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两股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潮流。首先,科技全球化促进了教育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中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必然带动教育资源的全球流动,促进全球性教育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发展。其次,教育全球化又促进了科技全球化。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造成了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提高了世界范围内各种科技主体的相互依赖性,从而促使各国积极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活动,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制度安排与规则制定。

2科技全球化与教育理念的发展

教育一向被认为是需要保持本国特色也必须保持本国特色的国内活动,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这些所谓的特色正在逐渐减少,而在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方面却越来越多。首当其冲的便是教育理念。世界各国虽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各不相同,但关于教育的基本理念却越来越趋于一致。比如教育宗旨,正在形成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共识;在其他方面,由生理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分支以及自然科学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正在构筑起关于教育活动的核心观念: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产业理论等等。而在理念层面的融合与趋同为制度层面的仿效和教育技术的扩散提供了基础。

科技全球化对教育理念的变革产生重大的辐射,能否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教育全球化的一个关键是教育主体与客体都必须转换“范式”,即作为主体的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视野拓展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之后,必须自觉完成从“教书匠”到“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置换,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以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而作为客体的学生也应该转变以往的追求目标,不仅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更应该让自己做一个完全的人、健康的人、具有自我发展意识的人。

究其原因,“范式”的转换与科技全球化是息息相关的。科技全球化提供的环境充满了残酷的竞争和激烈的争夺,教师必须对教学活动实施灵活机动的策略,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外在情境,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反过来,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寻求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提升,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要将这种教育理念物化为现实,应做到:①转变教育思想,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在各层次教育中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战略措施;②按素质教育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按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等,一切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③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实践能力培养。

3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实践的发展

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活动的全球化亦日趋明显,这与科技全球化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天然联系相关。结合学者郭扶庚、吴岩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科技全球化对我国的教育活动从宏观到微观均有着深刻的影响。

(1)教育全球观的树立。根据我们在教育服务方面的承诺,我国教育将融入国际教育中,直接参与国际教育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发展必须树立全球观,应特别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使公民拥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胸怀和品质,树立世界公民意识。

(2)教育的重新界定。根据我国入世有关教育服务承诺的条款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教育并不产生根本性影响。学界一般认为,对外资开放教育市场不需要设置禁入领域,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一切教育服务领域都可以允许外资进入,但应该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设置不同的市场准入规则,以控制市场风险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3)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对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应培养熟悉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具备优良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国际意识、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国际型专门人才以及符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劳动力。这必将促使中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新的变革。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必将逐步规范,竞争和人才流动也必将加剧,由于规则透明,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个人待遇有所上升,来华投资、就业的外国人及归国的留学生会越来越多。他们带来的资金、信息、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

(4)课程教材逻辑体系的创新。人才流动全球化、人才标准国际化将要求作为教育核心领域的课程教材改革走上高速公路。教育国际化要求确立全球化课程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引进、合编、改编、借鉴国外先进的教材,增加国际竞争和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全面改革以应试、升学为特点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己任的课程体系,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力推进课程和教材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5)教育发展空间的延伸。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需求与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长期处于“卖方”市场的状态之中。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升级。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潜在价值及发展空间早已被发达国家看好,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市场价值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企业已进入中国教育市场。只要善用这种资源,我们就能面向世界办学,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补充。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国内学到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在国外教育资源走进来的同时,中国的教育也会积极地走出去。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所需的教育资源,可以来之于国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也完全可以是国外教育机构和学校;教育服务的实施地点,可以是中国境内,也可以在中国境外,当然,我们更愿意在中国境内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不但可以增加外汇收入,而且还可以增加国内就业,也更有利于实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播目标。应该说,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优势。如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取之不尽的特种教育资源,再如遍及中国各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既是旅游资源,也是教育资源,可以在此基础上把教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实现教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等等。

结合科技全球化看中国教育发展是全球化时代必须具备的战略思维能力。一种不设上限的教育发展新观念正在成为全球化时代确定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新基点。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应延伸思维半径,以全球主义的精神进行教育观念和制度上的创新。过去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必须加以重新审视,对不适应全球化的教育观念、制度、内容、方法等辩证地进行变革。

参考文献

1林慧岳,易显飞.科技全球化对R&D的影响及对策[R].课题研究报告,2003

2吴华.“教育全球化”与中国教育发展的全球战略[N].中国教育先锋在线,2004-01-30

3李如密,孙元涛.新世纪教师教学艺术策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1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7

这里我们将要介绍的,便是有关生命进化的十项最伟大的发现。

1.恐龙灭绝的K—T小行星撞击

理论(1980年)

198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地质学家沃尔特·阿尔瓦雷茨领导的研究小组提出,一颗直径大约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地球几乎毁灭,是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而这颗撞向地球的小行星,被科学家命名为巴普蒂斯塔纳。他们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在全球范围内,K—T界线附近的黏土层中,铱元素的含量异常偏高。铱是—种地球上的稀有元素,却是陨星里最为普通的元素。K—T界线介手白垩纪和第三纪之间,即大约6500万年前,与恐龙的灭绝是同一时间。

在邀个惊人的观点发表不到10年后,人们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了撞击灾难的直接证据——奇科苏卢布陨石坑。这_发现为撞击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但是,由于外星撞击与恐龙灭绝的因果关系至今还没有科学上的证明,所以对这一理论的质疑始黼停止。

地球上的铱元素主要集中在地核。1983年美国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喷发,科学家在分析该火山喷出的烟尘时发现其中铱元素含量也很高。这就表明,地球各处K—T界线附近含量很高的铱沉积不一定来自外层空间,火山喷发也可以把铱元素带出来,并随火山灰遍布全球。而白垩纪末期是地球火山活动最频繁的时期,其中印度西部的德干火山喷发被认为是过去2.5亿年以来最大的火山喷发事件。德干火山喷发从开始到结束,为距今6700万年一6400方年前,持续时间为300万年,断断续续喷发了100次—500次,而最激烈的大规模喷发事件则发生在距今6540万年—6520万年前这段时间。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8

(1)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是科技全球化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其主要特征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描述。首先,在研究者的层次上,不同国家科技工作者进行的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发明、论文由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合作完成。其次,在企业层次上,跨国公司已经在大力推进R&D全球化的进程,在许多高科技领域中,各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不同R&D的机构,争夺信息,争夺人才,多方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最后,在国家层次上,各国政府之间以双边或多边形式进行的科技合作也日益增强。

(2)科技研究问题的全球化。随着跨国界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日益增加,不同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在探索自然界奥秘方面所关心的问题不断趋同。在当代,人口、资源、污染、生态、核扩散等所谓“全球问题”的提出,正是全球化的反映。

(3)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与科技活动全球化相关的是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这是科学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结果。这种制度安排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规则,其中既包含科技活动的学术规范和行为标准,也包括市场规律在科技活动范畴应用的基本准则。

(4)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也就是科技活动及其产出的影响远远超出国界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应用周期的缩短及其在全球应用范围的扩大,科技产出对不同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教育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普遍趋势,只是长期以来我们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此熟视无睹罢了。学者吴华认为,“教育全球化”有三种基本的表现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壮大的留学生潮是其典型表现;第二种形态是全球性的教育现象,比如义务教育制度;第三种形态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基于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使得独立的跨国教育体系成为可能。“教育全球化”的第一、第三种形态与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ices,GATS)》中的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在服务消费国的商业存在;自然人的流动相契合,第二种“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基本观念全球传播和普遍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融合现象。

教育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是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两股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潮流。首先,科技全球化促进了教育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中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必然带动教育资源的全球流动,促进全球性教育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发展。其次,教育全球化又促进了科技全球化。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造成了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提高了世界范围内各种科技主体的相互依赖性,从而促使各国积极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活动,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制度安排与规则制定。

2科技全球化与教育理念的发展

教育一向被认为是需要保持本国特色也必须保持本国特色的国内活动,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这些所谓的特色正在逐渐减少,而在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方面却越来越多。首当其冲的便是教育理念。世界各国虽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各不相同,但关于教育的基本理念却越来越趋于一致。比如教育宗旨,正在形成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共识;在其他方面,由生理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分支以及自然科学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正在构筑起关于教育活动的核心观念: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产业理论等等。而在理念层面的融合与趋同为制度层面的仿效和教育技术的扩散提供了基础。

科技全球化对教育理念的变革产生重大的辐射,能否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教育全球化的一个关键是教育主体与客体都必须转换“范式”,即作为主体的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视野拓展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之后,必须自觉完成从“教书匠”到“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置换,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以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而作为客体的学生也应该转变以往的追求目标,不仅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更应该让自己做一个完全的人、健康的人、具有自我发展意识的人。

究其原因,“范式”的转换与科技全球化是息息相关的。科技全球化提供的环境充满了残酷的竞争和激烈的争夺,教师必须对教学活动实施灵活机动的策略,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外在情境,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反过来,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寻求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提升,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要将这种教育理念物化为现实,应做到:①转变教育思想,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在各层次教育中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战略措施;②按素质教育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按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等,一切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③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实践能力培养。转3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实践的发展

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活动的全球化亦日趋明显,这与科技全球化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天然联系相关。结合学者郭扶庚、吴岩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科技全球化对我国的教育活动从宏观到微观均有着深刻的影响。

(1)教育全球观的树立。根据我们在教育服务方面的承诺,我国教育将融入国际教育中,直接参与国际教育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发展必须树立全球观,应特别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使公民拥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胸怀和品质,树立世界公民意识。

(2)教育的重新界定。根据我国入世有关教育服务承诺的条款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教育并不产生根本性影响。学界一般认为,对外资开放教育市场不需要设置禁入领域,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一切教育服务领域都可以允许外资进入,但应该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设置不同的市场准入规则,以控制市场风险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3)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对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应培养熟悉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具备优良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国际意识、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国际型专门人才以及符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劳动力。这必将促使中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新的变革。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必将逐步规范,竞争和人才流动也必将加剧,由于规则透明,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个人待遇有所上升,来华投资、就业的外国人及归国的留学生会越来越多。他们带来的资金、信息、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

(4)课程教材逻辑体系的创新。人才流动全球化、人才标准国际化将要求作为教育核心领域的课程教材改革走上高速公路。教育国际化要求确立全球化课程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引进、合编、改编、借鉴国外先进的教材,增加国际竞争和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全面改革以应试、升学为特点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己任的课程体系,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力推进课程和教材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5)教育发展空间的延伸。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需求与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长期处于“卖方”市场的状态之中。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升级。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潜在价值及发展空间早已被发达国家看好,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市场价值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企业已进入中国教育市场。只要善用这种资源,我们就能面向世界办学,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补充。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国内学到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在国外教育资源走进来的同时,中国的教育也会积极地走出去。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所需的教育资源,可以来之于国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也完全可以是国外教育机构和学校;教育服务的实施地点,可以是中国境内,也可以在中国境外,当然,我们更愿意在中国境内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不但可以增加外汇收入,而且还可以增加国内就业,也更有利于实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播目标。应该说,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优势。如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取之不尽的特种教育资源,再如遍及中国各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既是旅游资源,也是教育资源,可以在此基础上把教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实现教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等等。

结合科技全球化看中国教育发展是全球化时代必须具备的战略思维能力。一种不设上限的教育发展新观念正在成为全球化时代确定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新基点。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应延伸思维半径,以全球主义的精神进行教育观念和制度上的创新。过去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必须加以重新审视,对不适应全球化的教育观念、制度、内容、方法等辩证地进行变革。

参考文献

1林慧岳,易显飞.科技全球化对R&D的影响及对策[R].课题研究报告,2003

2吴华.“教育全球化”与中国教育发展的全球战略[N].中国教育先锋在线,2004-01-30

3李如密,孙元涛.新世纪教师教学艺术策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1

4王建平.健康教育:世纪的呼唤[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1

5郭扶庚.加入WTO,教育事业需主动应对.光明日报[N],2002-01-08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高校;篮球;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266-02

一、社会关怀

高校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是运动员竞技水平发挥的基础保障。而来自社会层面的关注与支持,对高校篮球运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推进篮球科研进度,为高校篮球运动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支撑;加大赛事宣传力度,为高校篮球的可持续发展营造浓厚的氛围;完善裁判员培养制度,为高校篮球运动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

1.推进篮球科研进度

篮球科研作为体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基本的任务是揭示篮球运动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对篮球运动中出现的问题或成功的经验,进行探索和总结的过程。篮球科研对篮球事业的发展和完善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篮球运动本身就是一个多矛盾的综合体,其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而篮球科研工作对于科学的指导篮球运动实践,加速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主要借助篮球发展的规律,对科学选材、训练、比赛的管理及合理营养、疲劳恢复等有效手段,调控比赛心理状态等具有针对性的研究,为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促进篮球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1]。

因此,国家和社会相关部门,应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调动广泛的社会资源,结合高校的优质教师资源,进行科学的选题,并设定相应的篮球科研奖励体制,以此来推进我国篮球科研的进度,加大我国篮球科研的深度,提高我国篮球科研的质量。同时,还应注重将优秀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应用于篮球训练和比赛的实践当中。不仅有利于篮球运动员临场竞技水平的提高,而且也会极大地促进我国篮球事业的快速发展。

2.加大赛事推广力度

优质的赛事组织与实施,是促进我国高校篮球发展的重要措施。赛事的推广也是保证高校篮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现阶段的体育体制下,奥运会比赛项目的赛事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国家相关部门,也大力支持该类型赛事的举办。很多有实力的企业,也都希望赞助大型的赛事,并且也能够得到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也就使得奥运会项目的赛事推广力度很强,资金来源充裕。即使有的比赛是非奥项目,但由于地方政府的支持,赛事的影响力很强,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运动是社会效益,这也会吸引大量的赞助商和宣传媒体,为赛事的成功举办及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近年来,“龙舟大赛”的蓬勃发展,就是很典型的案例。

但是由于大学生比赛的观赏性不足和赛事的影响力不高等原因,导致大学生运动赛事的关注度持续走低,致使很多项目处于边缘化的境况。分析我国现有的CUBA和CUBS两项大学生篮球赛事的运行,不难发现,在赛事的推广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赛事包装缺乏完整性;赞助商经常更替,品牌文化难以形成;媒体宣传力度不够;校园文化宣传渠道太片面等问题,日益显现。

运动员临场竞技水平的发挥往往会受到所处比赛环境的影响。因为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情绪状态会随着比分、观众行为等赛场环境的变化而迅速变化,紧张激烈的比赛氛围也会让运动员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国家和地方相关体育部门,应加大对大学生篮球赛事的关注与扶持,完善赛程安排,增强赛事宣传力度,形成品牌文化。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赞助商的加盟,提升赛事影响力,吸引更多观众,为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营造更浓厚的氛围。

3.完善裁判培养制度

《孟子・离娄上》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具体来讲,凡事都是在一定的规则指导和制约下进行的。在体育运动中,竞赛规则的制定是为了保障运动员的自身权益,创造公平、公正的比赛环境,为运动员临场竞技水平更好地发挥提供有力支持。

裁判在篮球运动中角色至关重要。不仅是比赛的执法者,更是公平氛围的营造者。运动员的情绪很容易受裁判员的影响,误判、漏判和错判甚至明显的袒护对方,都会使得运动员产生的消极情绪,将严重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3]。所以,裁判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决定比赛的走势和结果。

在现代篮球运动中,各项比赛规则日趋完善,裁判在比赛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但攻防节奏快、身体对抗性强是现代篮球运动的主要特点。这也增加了裁判在比赛过程中的执法难度。有时进攻或防守都是在瞬间完成,裁判也基本是借助自身的主观意识进行判别,再加上每位裁判的综合水平不同,就导致判罚错误或判罚尺度不一的情况出现。这也极大地影响了运动员的情绪,也影响了比赛的公正性。

在职业篮球运动最为发达的美国,NBA的赛场上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当裁判的判罚意见不统一或很难做出判罚时,都会借助相关设备对比赛画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回放,最终商议之后做出判罚。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比赛的公平与公正。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如果在比赛中一遇到判罚困难就去看画面回放,那么这样会极大的影响比赛的连续性和观赏性。所以,篮球比赛中的大部分判罚,还是依靠裁判员的主观意识和经验。这也突显了裁判的综合水平对在篮球比赛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篮球比赛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是必要的,但加强裁判员综合水平的提高的必须的。这就需要从社会层面,细化裁判员准入标准,严把准入质量关,完善培养培训机制,不断提升裁判员综合执法水平。不仅为运动员临场竞技水平发挥提供保障,而且更为我国篮球事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提高公平、公正的环境。

二、球员自勉

《庄子・天运》:“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运动员作为篮球运动的主体,运动智能是其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其临场竞技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比赛经验的积累,是提高运动员运动智能的重要途径。而在加强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方面,需要运动员有较强的主动意识,能够做到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自己时常勉励自己。

1.重视理论学习

现代高水平的运动成绩是高科技、高技术、多学科知识的结晶与综合。所以说,运动员必须适应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要求,必须把自己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追求的有为青年。

而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员在知识理论功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这也是我国现有运动员培养体制下“重训练,轻学习”的必然结果。很多球员在进入大学之前,理论知识的学习就不够系统,文化课成绩非常差。凭借优异的篮球运动成绩进入大学之后,由于训练和比赛的影响,对所选专业的课程学习也不够系统,运动员在大学挂科的现象非常严重。即使有的高校格外开恩,通过奖励学分或免修等方式,让其修满学分,完成学业。但实际效果来看,运动员还是在学业上毫无收获,理论功底薄弱的现象根本没有改善。

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促进运动员智力的发展,开拓运动员的视野,也会增强运动员的分析能力、借鉴能力等综合素质。这都对其运动智能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在NBA规则中,对选秀的对象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尤其对高中毕业生的规定更为严厉。而美国高校对其篮球运动员,在其学业上与其他学生的要求一样,并无特殊照顾。这都充分说明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对运动员的发展提供更宽广的平台。国内也有专家呼吁,在高校篮球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运动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其知识与训练相结合。在训练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的学习,积累的理论知识又反哺于训练的实践活动,以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总体而言,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运动员在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单单依靠学校的强制措施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如果强制措施超过一定的限度,会适得其反。由于学习需要很强的主动意识。所以,高校不应该一味地包容,而是实行一系列举措,让运动员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理论知识促进其竞技能力提高的作用。进而使他们能够自觉的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2.注重经验积累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这句名言道破了学习与反思之间的关系。在体育运动中,也是如此。如果在训练或比赛之后,不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成功之处进行反思和总结,那么对自身的竞技能力就不会有提高。即使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如果在以后的训练和比赛中,还是按照以前的模式进行,不加以改进或利用,那么也不会有任何的效果体现。

从心理学角度讲,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会经历多变的心理过程和多种情绪的体验,调节心理状态,就取决于自身的控制能力。而训练或比赛后的反思活动,有助于增强运动员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心理状态的稳定性,更有助于以后的训练和比赛。经此反复,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临场竞技水平的发挥也会不断提高。

尤其在重要比赛中,运动员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场地、观众、裁判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干扰,也会影响到其竞技能力的发挥。所以,运动员在训练中,进行不断的反思会促使其技战术水平不断完善。在比赛结束后,进行及时的回顾与总结,有利于比赛经验的积累,增强临场的应变能力和对比赛的适应性,促进运动员的心理能力逐渐走向成熟。

三、总结

高校篮球竞技运动作为我国篮球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速度和程度都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作为篮球运动的主体,运动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其竞技能力,也影响到了整个高校篮球竞技运动的发展。所以,除了高校加大重视程度及各种资源投入之外,还应从社会层面出发,加大赛事推广,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促进高校篮球竞技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督促运动员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经验积累,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竞技能力,而且也为高校篮球竞技运动的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61.

[2]邢希强.影响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临场表现的观众行为因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11:237.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