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集锦9篇

时间:2022-07-31 02:16:24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范文1

受制于陈旧的课堂评价标准,我们的“好课”都是教学程序流畅,过渡亲切自然,师生配合默契,时间把握恰到好处的。有些课简直是天衣无缝、滴水不漏,让听课者叹服!细细观察,发现课堂中师生都小心翼翼,竭力避免错误。执教者不敢让普通学生来回答问题,不敢让学困生读书、板演,生怕出错影响教学节奏,最终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于是我们的课堂在不同程度地回避错误。

还有一些课堂,学生由于缺乏经验产生认知偏差出现错误后,教师往往以冷漠的表情令其坐下再想想,而不让其陈述理由;有些只是简单地让其他同学回答来代替,忽视了错误中存在的资源和价值;有些错误甚至被忽略,学生根本没有得到任何的激励和关于正确与否的评价反馈;有些则是直接出示正确的答案,就事论事地引发一番,学生完全不得要领。久而久之,学生不敢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也无从获得课堂上学生真实的信息,于是,很多问题在课堂上没有暴露,但课后却错误一片。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错误,许多教师通常看到的是消极的一面,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减少错误。其实,“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纳语)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抓住这个错误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在纠错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学生引向成功。省特级教师华应龙指出:“不出现‘错误’的课堂是可怕的,课堂上学生出现‘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错误地对待学生的‘错误’。”

面对“错误”,教师若能准确辨识,沉着应对,敏感地捕捉其中有价值的因素,“为学习而设计教学”,通过富有智慧的策略,灵活地重构教学,定能让课堂教学在“曲径”前行中通向坦途,绽放出别样的风味。

一、 教给方法,在运用中掌握

《海伦・凯勒》一文有两个形近生字“燥”和“躁”,学生极易混淆出错。教学时出示这两个生字,让学生比较、讨论:你有什么好方法区别它们呢?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功能识记字形;“燥”是火字旁,表示干燥,缺少水分;“躁”是足字旁,表示性子急,脾气暴躁。启发学生想象生活中谁发脾气时跺脚的样子,联系生活经验,帮助形象化地记忆。这时,教师设置难度:告诉学生这个家族成员还有不少呢,板书:澡、噪。你能不能运用“转转盘”的方法来创作一个字谜呢?创作字谜的练习在本册书练习一中出现过,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创作字谜:有火水分不保,有足性情太暴,有水可净身子,有口分贝太高。儿歌一样的字谜读起来朗朗上口,在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印象,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错误的价值有时并不在于错误本身,而在于师生从中获得新的启迪。课堂教学中的错误,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经历,教师在课堂中利用错误资源,精心地选择教学策略,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现错误,分析错误,纠正错误,并在过程中掌握方法,在错与对中真真实实地走上一回。也许,有时候我们不该责怪学生,而是应该反省自身的教学。

二、 耐心倾听,在平等中升华

教学《二泉映月》第一课时,我让学生找出描写二泉映月景色的语句,感受二泉的美,了解《二泉映月》产生的环境和背景,为下节课感受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经过和名曲的内涵做铺垫。学生很快找出了文中描写二泉美景的所有语句,可是,还有一只手“顽固”地举着,让不让他说呢?讲吧,浪费时间,不让他讲吧,他的目光里满是坚决。略一思索,我还是决定请他发言。他站起来,轻声说:“我觉得第五小节也在描写二泉的美景……”话音刚落,立刻就有学生发出“啊”的惊异声,有的立刻反驳:“不对!这一段描写的是乐曲!”他是一个害羞的男孩,这时他满脸通红,头埋得低低的。我知道,他很尴尬,于是我立刻制止道:“千万别这么武断,静下心来听听他的理由。”我微笑着对他说:“别害怕,说说你独到的见解!”大家的目光集中到他的身上,静静地聆听。他说:“阿炳是在美丽的二泉边创作的《二泉映月》,是二泉和茫茫月夜给了他创作的灵感,他的情感也只能通过琴声倾吐给二泉和茫茫月色,乐曲中流泻出对二泉景色的赞美和他满腔的爱,景色与乐曲是交融在一起的。”短暂的静默后,我带头给他送去了热烈的掌声。

三、 价值引领,在探究中感悟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执教《我的战友》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看《我的战友》电影片段,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说?此时,一个孩子说:“,如果我是你,我不会这样做?”王老师略一思考,接过话茬,动情地说:“孩子,将心比心,我完全理解你,那可是烈火烧在人身上呀,但荡开一笔,你听,还有另外一种声音,在对说,说什么?”其他学生纷纷发表观点,台下掌声雷动。

面对学生的思想偏差,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正确引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面对学生错误时,王老师并没有简单地灌输和说教,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探究:你听,还有另外一种声音,在对说,说什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在平等的交流中,让学生去寻找自身的价值缺失,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像是在打“太极拳”,用“四两拨千斤”,以“无招胜有招”。

四、 倾注爱心,在启发中收获

“你今天不理解,以后理解,这是老师留给你的话题。”

“孩子,我理解你,口误是正常的,你再来念一下。”

“不说也行,藏在心里吧。就像那落叶随地飘落……”

“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别急,我们有时间,你再想想。”

“别急着回答,我相信他能说正确。”

……

巧妙、机智的语言使人如沐春风,既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又注意了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这样的老师任何一个学生都会打心眼里敬佩。这一系列充满爱心、智慧的话语一一化解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呵护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一位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助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他们还会害怕什么?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的,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的,课堂自然成了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学生的精神家园。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范文2

我们这支队伍成员虽然主要来自数院,但是一共有5个院的同学参加,专业特别丰富,给实践增加了更多的欢乐。

8月21日,我们一行7人在伙伴们们的祝愿和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向往下抵达福州。在经过短暂的休整后,我们满心期待地开始了实践旅程。

走进福州自贸区,体验跨境电商

8月22日一早,我们一行经历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后到达位于马尾的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根据之前的联系安排,我们径直来到马尾跨境电商大楼。马尾跨境电商大楼是XX年5月刚刚开放,其中1~5层专门作为跨境电子商务园区的展示体验馆,面积为6500平方米,包括台湾馆、北美馆、法国馆、日韩馆、东南亚馆。在参观日本馆时,十八洋跨境电购的罗经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她向我们介绍,十八洋跨境电购是无有网络的一个分支,是跨境电商大楼第一批入驻的企业,相关设施也配套的最为齐全。她自豪地告诉我们: “随着自贸区工作的推进,跨境购物平台将分布在市区各个地方,将给全市人民带来极大的便利。”当提及最大的竞争优势,她说是便宜和便捷。一罐新西兰进口奶粉在沃尔玛中售价是220左右,而通过跨境电商只需180。而且时间上有了极大的节省,从前的代购大约要1个月的时间,而现在只需要1个星期左右。尤其对奶粉这种商品,极大的提升了竞争力。由于自贸区的政策,海关的扣押和关税都减少了,节省了很大的成本和风险。同时,电商大楼以商品展示为主,交易多在网上进行,且与海关和境外公司签有协议,货品进出及时,遇见滞销商品可以退回出口国,不会存在积压问题。热情交谈过后,我们和罗经理道谢。

经过一上午的忙碌,终于结束了对马尾跨境电商大楼的参观走访,我们道谢相关工作人员,走出大楼。站在江畔,前方是宽阔的江景,后方是满盛琳琅的商品的大楼,在此处购物,绝对是美好的体验。

座谈泉州商务局,福州发改委

8月24日一早,我们乘坐k1路公交车经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泉州市东海行政中心,商务局的所在地。

到达泉州市商务局后,根据之前的联系安排,我们来到了泉州市商务局办公室,受到了蒋舒翔(办公室主任)的热情接待,出示了相关公函,我们把从学校带来的纪念品送给了蒋主任,就我们开始了相关问题的交流。在交谈中我向蒋主任询问了有关泉州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政策规划,台商和东南亚的投资和贸易情况,海上丝绸之路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促进作用,应对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的挑战和方法,以及大家的态度,与其中的风险,也询问了在与中东十国的政治,贸易关系不是很稳定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的问题,也提到了怎样利用东南亚侨民的文化认同感更好的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我们也了解到海上丝绸之路还处于顶层设计之中,前面二三十年我们是参与别人制定的规则,如同我们当初加入世贸组织(wto)一样,但随着世界和中国的发展wto的规则不一定符合中国的发展,如今中国的实力已经发展到了可以牵头设定地区性规则的地步,我们制定一些符合中国国情,能更好促进中国发展,又能汇集其他国家这样的规则,选择与我们互补的国家,试行规则的适用性,因为这其中必然涉及到需要国家出让利益,例如关税等,并且目前一带一路不是国家打造一套完全适用于地方的政策,但泉州可以依靠其的侨民优势,文化优势,和制造业的发达很好的配合和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参观华映光电集团,探究制造业新发展

8月25日,依照原计划,我们前往了华科福建校友会黄宏秘书长帮着我们联系的福建省龙头制造业企业,华映光电。华映光电位于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总投资6亿美元,为台商投资祖国最大的工业项目之一。

上午8点40左右,我们乘178路公交车到达华映光电老厂,乘坐公司内部班车来到华映光电大陆总部,位于福州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的经理池女士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将我们引领到会议室等候座谈。

进入会议室,映入眼帘的就是华映光电的各式奖章证书。据我们所知,华映光电从XX年开始一直就是中国企业500强,还有“十大出口企业”、“纳税信用a级”等诸多荣誉。给国家的发展建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也是大陆和台湾的友好关系的一个缩影。

上午9时,座谈开始,华映光电公司的王忠伟副总和王光炉经理亲切地接待了我们。我们实践队向他们赠送了从学校带来的纪念品。

我们谈到公司的发展战略,王总讲到,华映光电有自主研发创新的传统和能力,更是拥有全产业链,上游研发,中游封装,下游渠道整合。华映新产品的研发方向就是“向画面品质改善,空间节省,能源节省的方向发展,用智慧与真诚,持续的自我研发,优秀的品质与完美的服务报答顾客”。当前华映的主打项目就是380亿的面板项目,在莆田设厂,由公司的刘总于XX年配合中央指令启动。王总说到,这个项目也正是在布局产业新命脉。

座谈一直进行到10点半左右,王总带我们到楼中参观一圈,介绍了面板的生产流程和发展前景,讲述了华映光电的产业链。

最后,我们和公司的王总,王经理,李经理,池经理合照留念。临别时,我们对华映光电的工作人员表示真诚的感谢。

参观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追寻海丝古文化

8月23日下午来到海上交通史博物馆,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古船,和当代的能工巧匠制作的模型

在海上交通博物馆展厅中,分别陈列着不少举世闻名的文物瑰宝,除了一艘迄今国内发现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宋代海船及其大量伴随出土物外,还有数十根木、铁、石古代锚具,数百方宋元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石刻,各个时期的外销陶瓷器,160多艘中国历代各水域的代表性船模,以及数量繁多的反映海外交通民俗文化的器物。这里讲述了我国悠久辉煌的航海交通史。它以众多与海外交通历史有关的珍贵文物资料,展示了泉州的发展历程,并以此为窗口,折射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海洋文化,以及对人类海洋文明的重要贡献。

接着去了泉州伊斯兰文化陈列馆,参观了当时在泉州生活的那些人曾留下的物品,建筑,以及一些人的墓碑。

拜访刘克明老师,请教东方文化新输出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范文3

一、营造氛围铺垫共鸣根基

兴趣是学生寻求真理探究科学知识的内驱力,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上,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处于最佳活跃状态,才能最佳地接受知识,才能在思想上和意志上努力探索知识内涵,这直接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课堂一开始,我灵活运用多媒体播放《二泉映月》音乐,同时描述:“现在,萦绕在我们耳畔的是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作者是——(阿炳)。阿炳是一个苦难的民间艺人,他为什么能创作出如此动人的音乐呢?这堂课,我们将走近阿炳,走近那如泣如诉的《二泉映月》。”创设一个基于课文的情境,能迅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变抽象为形象,营造一定的氛围,能更快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加上投影出示文中无锡惠山的图片和描写月夜美景的词语,使学生的审美情感油然而生,情绪饱满,并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中去。

二、创设情境生成精彩课堂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程强调,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以更多的发展和表达的机会,教学要发扬民主,提倡“群言堂”,倡导多向信息交流。

在教学“坎坷”这个词语时,我先出示阿炳站在二泉边的图片,并要求学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这一次,阿炳听到了什么呢?想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追问:“十多年过去了,阿炳都经历了些什么?请大家读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在相关内容的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交流到阿炳卖艺度日时,通过网络将阿炳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画面一:烈日当空,暑气逼人,阿炳是怎样卖艺的?画面二:十冬腊月,大雪纷飞,阿炳是怎样卖艺的?画面三:体弱多病,高烧不退,他又是怎样卖艺的?再加上一个巧妙的问题:“虽然我们不是生活在阿炳那个年代,但是我们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走近阿炳,走近阿炳的生活。请你选择一个画面,展开想象。”这样的设计,充分挖掘了课文的思想内涵,通过学生视觉的刺激,让学生在情境中打开了记忆的仓库,激活了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学生凭借这些“背景知识”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头脑中尽情描绘课文语言所描写的情景,再通过语言,神态,把平面的文字变成了立体的、活生生的形象,并运用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完成了对课文的“二次创造”。

这样,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把对课文的理解表达出来,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广收信息,获得全新的体验,同时也在彼此的交流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表达,从而盘活了生成资源,让语文课堂的生成得以升华。

三、朗读内化丰富语言积累

杨再隋教授说过:“老师讲得再多,难道还比课文本身更生动、更形象吗……不如老老实实指导把课文读好,读美,在读中去感悟,在读中去欣赏,去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而运用互联网能够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音韵美、形象美、蕴含美等多层面的美进行整体性欣赏和品味。

教学第五自然段时,我创设情境导入:“在这样一个中秋之夜,阿炳想起了师父,想起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学生接着读)“在这样一个中秋之夜,阿炳想起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渐渐地,渐渐地”——(学生再接着读)“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了二胡,拉起了琴弦,一首不朽的乐曲就这样诞生了”——(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教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二泉映月》背景音乐,让学生与课文及课文主人公进行对话和交流,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进而接受课文情感的熏陶感染,为后面的伴奏朗读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把课文的语言、思想感情、表达方式逐渐内化为自己的,引起感情的共鸣。这种理解、体会、领悟和感受,充分显示了“重在过程”的教育思想。

四、提供平台拓展思维空间

有效运用互联网,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自己上网查找资料,进行自主探索、研究,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并有效拓展了教育教学的空间。

课的尾声,我布置了一项作业:开展“走近阿炳”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百度网去搜索相关的内容,听听阿炳的其他乐曲,读读阿炳的故事,进一步感受中国音乐史上罕见的民间音乐家的不平凡的一生。此时,教师由场上的“主演”转变为场外的“引领”,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产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自身以及他人的生存,思考生命的价值,汲取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信息,积累更多的社会生活经验,从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另外,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展应该是长期的、大量的、广泛的,只有通过逐步积累,学生才能培养良好的语感,才能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范文4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是在三年级学习三原色知识之后的再一次色彩学习。在了解色彩冷暖、深浅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色彩的知识。不同的色彩,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情感联想。这些联想,是人们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材中出示了詹建俊、蒙克、马蒂斯等艺术家的作品,意在引导学生在欣赏艺术家作品的基础上,观察艺术家是怎样运用色彩的,体会艺术家在绘画时如何运用色彩表达主题、升华情感。通过分析作品中色彩的情感,让学生了解、体验色彩的表现力,为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提高色彩的运用能力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他们的思维活跃、观察、动手能力较为全面,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造型方法,并能熟练运用点、线、以及面块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创作富有个性的作品。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体验色彩的情感,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色彩还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觉,并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2、通过分析、探究、体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情感世界,通过教师的引导、讲解、示范让学生能够利用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

3、通过各种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色彩世界的美妙,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力和运用能力。

四、重点、难点

1、重点:学生能够利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彩色卡片

学生:纸张、水彩笔、油画棒等。

六、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

、引导阶段

1、播放音乐《喜洋洋》、《二泉映月》。

2、提问:听音乐,说一说你的感觉是什么?可以尝试着用点和线把你听到的感觉画出来吗?

3、展示图片《春夏秋冬》、《酸甜苦辣》

4、学生欣赏图片,说一说图片中画了什么,运用了哪些美术语言表现画面?

5、教师小结。

《喜洋洋》热闹

春节

红色

《二泉映月》哀伤

月色

湖水

孤独

蓝色。

《春夏秋冬》、《酸甜苦辣》点、线、面、色彩。

6、导入课题:《色彩的情感》

(二)、发展阶段

1、想一想:什么是情感?

情感:人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

图片展示喜怒哀乐四种不同的表情,学生说出四幅画都代表了哪种表情。

2、欣赏教材中的三幅美术作品。

说一说:这三幅美术作品都描绘了什么?运用了哪些美术语言描绘的?

学生为这三幅美术作品选择合适的色块图。

3、展示不同的颜色和形容词。

学生为这些颜色找到合适的形容词。

4、学生尝试说出图片中颜色的感受。

喜洋洋——红色——(联想)春节——(心理感受)喜庆

夏天——红色——(联想)火焰——(心理感受)炎热

愤怒——红色——(联想)怒火——(心理感受)愤怒

二泉映月——蓝色——(联想)水——(心理感受)悲凉

冬天——蓝色——(联想)冰雪——(心理感受)寒冷

哭泣——蓝色——(联想)冷酷——(心理感受)哀伤

5、找一找:谁能找出黑板上的冷色和暖色?

教师简单讲解冷暖色知识。

6、展示学生作品。

连一连:你能为这些画选出合适的题目吗?

教师引导学生描述出这些学生作品。

(三)、实践阶段

作业:

1、尝试用点、线、面和色彩的方式,用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某种情感体验。

2、直接用水彩笔或油画棒进行绘画。

(四)、展示与评价阶段

1、观察其他同学的画,猜一猜他们画的是什么。

2、运用所学的点、线、面和色彩的知识评价其他同学的画。

(五)、课后拓展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范文5

游客们:锡惠公园因山而得名,西部是惠山,东部是锡山。惠山高329米,周围约20多公里,素有“江南第一山”的美称。它是天目山的支脉,从东南连绵而来,山有九峰,境蜒似龙,又称“九龙山”。惠山因晋代开山禅师慧照在此建寺,后人就用慧照命名“惠山”。古时慧、惠两字相通,惠山就由此得名。惠山以泉着名,有天下第二泉、龙眼泉等十多处,名胜古迹有春申涧、惠山寺、听松石床、竹炉山房等数十处。 锡山背靠惠山,高75米,周围长约1.5公里,相传因周秦时盛产锡矿而得名。锡山是惠山东峰脉断处突起的小峰。山顶建有龙光塔和龙光寺,山下有龙光洞。1958年开凿映山湖后与惠山连成一片,使之形成“真山假水”,产生“山水掩映”的情趣。

游客们:锡惠公园全国分为三个游览观赏区:一是名胜古迹区,包括惠山寺、寄畅园、天下第二泉等;二是自然风景区,包括映山湖、愚公谷、春申涧等;三是文娱活动区,在锡山南麓。下面就请大家跟我前往参观游览。

锡山:龙光塔—龙光洞—吴文化福寿天地

各位游客:请随我进入锡山大门。锡山大门,面对大运河,飞檐翘角,大门正中高悬“山色溪光”横匾,为当年康熙南巡时所书。进人大门,一块巨石屹立于水池之畔,上刻“锡山”两个大字。各位请看:下刻《无锡金匾县志》所载无锡和锡山的几句话,点出了此处地名的来历。

沿山路向上,锡山顶上就是龙光塔。关于龙光塔,还有这么一段历史传说:明朝正德初年,礼部大臣昆山人顾鼎臣,游览锡惠胜景后说;“惠山是龙身,锡山是龙头,无锡所以自南宋以来长期无状元的原因,是龙头上无角的缘故。”听了这位大臣的话,人们信以为真,于是后人就在锡山顶上建了一座实心的石塔。此后几十年仍没有人中状元,于是有人又提出“龙以角听,塔中宜空”。因此又在万历二年(1574年),建成七层八角的楼阁式砖塔,并由当时常州知府施观民取名“龙光塔”,寓意龙光普照。龙光塔建造以来,屡次被毁。1924年重修时把培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顶铸重1.5吨,高2.85米铜刹,塔的高度也增加到32.3米。1992年又一次加固,纠正倾斜,把墙面由杏黄色改成深红色,使古塔更为挺拔端庄,英姿焕发。 锡山脚下是龙光洞,为地下游览场所,于1979年春建成。洞前回廊、楼亭相连,人口处拱门上砖刻“隐辰”两字,“辰”属龙年,“隐辰”是把龙隐于山内之意。洞内有三百多米长的通道,两边壁上灯火通明。东部的地下剧场,可容纳五六百人。另有13个厅室,陈列工艺、陶瓷、泥人等。这里的气温常年保持18“c,冬暖夏凉,游人至此,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沿山路向南,前面看到的便是九龙壁。它由壁座、壁身、琉璃瓦顶三部分组成,彩陶烧制,以花岗岩为基座,金星绿琉璃瓦顶,全长26.71米,高4.09米,九龙腾空,气势不凡。再向西是“吴文化福寿天地”。它沿锡山山坡而建,前面立的石碑上,刻着着名书画家朱屺瞻102岁时题写的景点名称。石阶上是金石砌成的承露台,台前石柱上有巨大的福寿石桃,往上正面刻:“福星殷殷邀依琼林赴宴;寿仙默默为我海屋添筹。”背面是:“行善方可多福,守仁自然长寿。”绕过承露台,上面两座方亭合并而成的双亭,名“降福亭”。亭柱上对联写道:“国泰尽福地,民安多寿星。”亭名和对联均由我国书法家协会代主席沈鹏书写。 锡山就参观到此,下面我们再去参观惠山。首先前去惠山寺遗址。

惠山:惠山寺遗址—山门—唐宋石经幢

惠山寺在惠山东麓,早在南北朝时,刘宋司徒长史湛挺就在此建造“历山草堂”,后改为“华山精舍”。梁朝大同三年(537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惠山寺。由于寺院地处福地,又因与天下第二泉同处名山胜景,于是名闻遐迩。

游客们:我们来到了惠山寺山门前,看到这座黄色拱形建筑门上刻有“古华山门”4个金色题字,因惠山古称“华山”,惠山寺原是“华山精舍”,所以惠山头山门就叫“古华山门”,大门背面门槛上刻有“胜地名泉”4字。这个山门是1954年惠山街拓宽时王耀庭重新设计的,拱门顶端有双龙戏珠的装饰。

现在我们来到了山门内,各位看到的两座古老的石经幢,南侧一座建于唐代乾符三年(876年),是无锡现存最古老的石刻经幢。八角形幢身上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由白鹿山人李瑞符书写,经幢高6.26米,由幢基、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雕刻精美,充分显示了唐代的艺术风格。北侧一座建于宋代熙宁三年(1XX年),幢高6.22米,形制和雕刻模仿店幢,幢身刻“大白伞盖神咒”。这种刻咒而不刻经的做法,是宋代以后才在佛教界流行的。两座石幢分别用几块圆形湖石垒成,极具历史价值。

山门殿—日月池和香花桥—听松石床—古银杏树

进入古华山门,迎面是金刚殿,也叫“山门殿”。始建于明正统十年(1445年),改建于1976年。正中高悬“惠山寺”匾,匾额最早为明代陈勉所写,清雍正时蒋衡重书,现在看到的是1979年根据影片《无锡景》画面复制而成。

大殿廊柱上挂有清代无锡知县廖纶所撰的对联:“大哉王言,山为第一,泉第二;巍然庙貌,调为教孝,寺教忠。”由着名书法家武中奇重书。大殿背面,上悬“江南第一山”横匾,系我国名画家李可染所书,它为古殿平添了几分光彩。

过金刚殿,一泓池水,水中睡莲静卧,名“日月他”。池上架一石桥,名“香花桥”。池是南北朝刘宋元徽二年(474年)开凿的,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了。香花桥是明代建造的,他和桥的名称取自佛经:信佛升天,进入无量寿之时,日月飞升,天佛放大光明,以香花伎乐相迎。香花桥的正中石板上刻有“鲤鱼跳龙门”的圆形浮雕,中间两扇石门,一开一闭,表示虔诚的善男信女可以从开着的佛门进入,若是恶人佛门则永闭不纳。所谓佛门半开,有缘进来,或者说;善门开,恶门闭。游人过桥,都会在开着的石门上踏一脚,表示愿做善人。

各位游客:下面请大家进二山门,请看古银杏树下有座六角小亭,亭中横卧一石,名“听松石床”,长1.99米,宽0.87米,高0.56米,它是驰名全国的江南奇石之一。石块天然断裂形成,质地坚硬,一端翘起,宛如石床。唐高宗时着名书法家李阳冰应无锡县丞公孙罗之邀请同游惠山,特地篆写“听松”两字,刻于石床枕端,以示纪念,虽经1200多年风雨,字迹依然清晰可见。床边原有两棵古松,毁于元末。

“听松石床”前的古树为银杏,相传为明代洪武初年(1368年)惠山寺僧人普真(字性海)所植,已经历了600多年风霜。据说当时共种有18棵,象征佛门18罗汉,现仅存这一棵。此树高21 米,直径1.91米,为雄性银杏,只开花不结果,离地6米的树洞中寄生的一株薛荔,也有200多年树龄了,却结出了圆圆的果实。但在1982年,这棵雄性古银杏,居然也结出了7粒白果。古银杏旁的石壁中,嵌有“頫察仰观”4个篆字,是清代无锡书法家邵涵初所写。意思是说人们在此可以“俯察古树之茂盛,仰观锡惠之秀色”。

大同殿—竹炉山房

大同殿,也叫大雄宝殿,始建于梁朝大同三年(537年)。到清同治年间,大同殿及周围建筑被毁。后来在此旧址建造了一所树堂名“昭忠词”。前厅里壁上嵌有李鸿章所撰《敕建惠山昭忠词记》等两道石碑。请看这组洞堂的建筑特色,青瓦白墙,梁枋、柱头、门楼都画栋雕梁。图案为戏文风景、花卉鸟兽等。大同殿是保存十分完整的清代树堂建筑,具有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殿后天井中还保留三株老桂,已有1300多年树龄。中秋时节,桂花飘香,使这座建筑显得更为清雅。

由大同殿出南边门,不远处就是“竹炉山房”。这里原是惠山寺弥陀殿,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房前平台,檐廊古朴典雅,头门边两块磐陀石。正中匾额“竹炉山房”是1979年李苦禅重题。两旁柱上的对联:“削竹编炉,原是山房旧物;烧松煮雪,久为衲子珍藏。”为无锡书法家朱家驻题写。

相传明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津曾私访惠山寺。寺僧性海砍倒一根竹子,一截为三,搭成竹炉,上架钵益,用二泉水煮茶,接待朱元津。朱元津品尝了竹炉上煮的茶,极为满意,赞扬性海是罗汉下凡、后来性海和尚重建惠山寺,并创建听松庵,退居庵内,品茗听松。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性海请湖州竹工,编制竹茶炉,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竹炉高不过一尺,外面用竹编织,里面填土,炉心装铜栅,形似道家的乾坤壶,叩之有金石之声。性海常用它煮二泉水泡茶,招待客人。当时名画家王紴作画,学士王达题诗,合成《竹炉图卷》共四卷,使竹茶炉流芳于世。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曾任湖广提学副使的邹迪光重建弥陀寺时改名“竹炉山房”,专门在这里用竹炉煮茶招待四方宾客。后原炉多次被毁,康熙年间,无锡着名词人顾贞观在1684年重制了两只竹炉。竹炉山房也几经重修,现在的建筑是清光绪年间重建的。1984年把乾隆诗碑移到山房门厅和廊下。正中一块正面刻的是乾隆1751年首次来无锡写的《咏惠泉》诗,背面刻着乾隆第四次来无锡时写的4首诗。东边一块碑上刻乾隆第三、四次来无锡的诗句。

“天下第二泉”—二泉亭—漪澜堂—阿炳墓

出竹炉山房南行,就是闻名于世的“天下第二泉”所在地。惠山一带,林木茂盛,泉水丰富,自古素有“九龙十三泉”之称。其中“二泉”更是出名。“天下第二泉”得名于唐朝,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唐代茶圣陆羽,遍尝天下名泉名茶,认为“庐山康王泉第一,惠山石泉第二”,从此惠山泉就以“天下第二泉”的美名享誉四海。

“二泉”得名以来留下了许多人文古迹。唐代时无锡地方官把“二泉”水送往长安。到宋徽宗时“二泉”水被列为贡品,“月进百坛”。苏东坡品饮“二泉”水后,赞称“色味两奇绝”。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六次南巡至无锡,每次必到“二泉”品茗,并吟诗题字。20世纪40年代,着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瞎子阿炳),作二胡曲,取名《二泉映月》,更使“二泉”驰名中外。

“天下第二泉”泉址于1954年进行了全面整修。1992年6月对“二泉”进一步清理疏浚。现在“二泉”泉水随山势自西向东,分上、中、下三池。上池为八角形泉井,深1.94米,水质最好;中池深1米,正方形,紧靠上池,两池都是石底,青石围栏。池上的“二泉亭”,初建于南宋初期,是宋高宗赵构到此巡游时特地下令建造的,并题有“源头活水”四字。亭顶装饰双龙戏珠。现在的亭子重建于清同治初年(豆862年)。亭壁上石刻“天下第二泉”出自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手书。泉水通过暗渠从港澜堂底流入下池。

漪澜堂位于二泉庭院正中,四周游廊环绕,游客们在此可小想品茗。苏东坡有“还将尘土足,一步漪澜堂”的诗句。乾隆多次在此设御座品茗,堂前匾额是现代书法家费新我所书。大门柱上有苏东坡的诗:“雪萍为我求阳羡,乳水君应怕惠泉。”

三池中下池最大,长8.6米,宽5.7米,深0.33米,是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开凿的。西池壁正中有一石螭首(俗称龙头),双爪前踞,龙颈弯突,张开大口,清泉白龙口倾注而出,构成“螭吻飞泉”胜景。石始建于明朝弘治初年,最初采用无锡本地黄色阳山石雕凿而成,至今已有近5XX年的历史,为“天下第二泉”内现存年代最早的一件古迹。池前一组太湖石,叠成观音立于鳌背像,世称“观音石”,右为龙女,左为善才。观音石下有一段铭文,落款“蕙岩”,说明这是原礼部尚书顾可学别墅“蕙岩小筑”中的遗物,清乾隆年间才移到此地。

无锡历史上最着名的民间音乐家阿炳——华彦钩的墓,坐落在锡惠公园春申涧流向映山湖的洞口南边的山坡上,音乐台背后山头墓地林间,树立着这位民间音乐家的铜像。阿炳信道教,道名彦钧,无锡东亭人。生于1893年8月20日。从小跟父亲学习音乐,对民族乐器琵琶、二胡有很深的造诣,后来双目失明,流落街头。直到解放后重获新生。阿炳墓原在河口灿山下“一和山房”道教墓地。1983年12月,迁葬于此。 阿炳的代表作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创作于1939年,是作者心声的流露及生活的写照。全曲由引子和6个阶段构成,是循环变奏的曲式结构。《二泉映月》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时作为国礼赠送外宾。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等纷纷改编,成为一支誉满国际的名曲。

愚公谷—春申涧—映山湖—惠山泥人一条街

二泉东侧就是“愚公谷”,原是惠山寺的净月住所,名“龙泉精舍”,是明代晚期极负盛名的我国四大私家园林之一。它是无锡人邹迪光在明万历年间建造的,占地约50亩,先后用十多年时间建成。国邹迪光以愚公自勉,故命名为“愚公谷”。

现在的“愚公谷”于1958年重建,具有明代古典园林特色。“愚公谷”匾是1960年郭沫若题写的。人门向南,由长廊通向荷花池畔,廊k一轩二亭,轩名“荷轩”,由着名画家吴作人书额。轩前对联“得山水清气,极大地大观”,是当代山水画家邑人钱松岳于84岁时书写的。荷轩以南的泉亭,名“滤泉”。泉边枝峰阁有唐代古联:“扫石月盈帚,滤泉花满筛。”南边廊内的对联“老龙听法,顽石点头”,巧妙地写出了当年惠山寺高僧讲经,老龙也前来听法,使大同殿前听松石连连点头的情景,反映惠山寺高僧佛学的博大精深。由滤泉穿过小石桥,只见假山旁有一株古玉兰,树龄已达400多年。

游客们:现在我们前往参观惠山“金粟堂”西南的“春申涧”。春申涧又名“黄公涧”,现为无锡观瀑的景观,因战国时代楚国国相春申君黄歇曾率军在此饮马而得名。山涧前石牌坊,古拙雅致。洞中一块大石横卧,如中流低柱,使洞水分流而下。石上刻有“卧云”两字,是明代南京礼部尚书邵宝为纪念惠山寺住持圆显而题写的,卧云是圆显的号。涧边三角亭,名“卧云亭”。

顺春申涧东下,位于锡、惠两山之间的是映山湖,古时称“秦皇坞”。1958年这里开挖出1400平方米的湖面,清澈如镜的水面使锡、惠两山的景色融为一体,翠峰、古塔、秀亭倒映湖中,风景更加美妙动人。湖畔周围精心种植乔木、灌木、花草。东面建有一石牌坊,题有“映山湖”匾额。牌坊对面,各位请看春申涧出口处的那块石头,上刻“翠螺”两字,形容锡惠山峰如少女的发会。

各位游客:锡惠公园的参观就到此为止,下面随我去观赏一下惠山直街,大家可以随意选购一些无锡的土特产“惠山泥人”。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课堂导入;小学语文教学;兴趣

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涟曾说:“一堂课的第一锤,一定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果我们想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讲究课堂导入艺术,并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结构进行合理选择和运用。下面,我就对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谈谈我的几点感悟和体会。

一、巧妙设置疑问,引发学生探究动机

明朝著名学者陈献章曾说:“疑者,觉悟之机会也。”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年龄小、好奇心强,且具有刨根问题、追根溯源心理,所以,我们可利用学生这一性格特征,在课堂导入环节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悬念性问题,以此刺激学生的求

知欲,引发学生探究动机,使学生带着释疑心态进入新课的学习和探索中。

比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因为属于寓言故事,且篇幅较长,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读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设计了如下课堂导入:上课开始后,我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这节课老师为你们讲一个故事,大家都认真听啊:‘有一只乌鸦,非常口渴,于是到处找水喝,后来,它找到了一只装有水的瓶子,但是这个瓶子里的水不多,而且瓶口特别小,乌鸦根本喝不着水。忽然,它看见旁边有一堆石子,于是灵机一动,想了个办法成功地喝到了水。那么,你们想一想,这只乌鸦到底是怎么动脑筋解决喝不到瓶子里的水这个难题的?’”这个带有故事性和趣味性的问题,立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然后,我再利用这个时机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乌鸦喝水,学生就会丢弃一切私心杂念投入到这篇课文的学习中。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今,集动画、视频、图像、文字等多种电子信息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环节,我们可适当引入多媒体技术,以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色彩缤纷的教学优势,牢牢牵住学生的心,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效果的教学目的。

比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九寨沟》这篇课文时,上课伊始,我就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投影屏幕上向学生呈现出了有关九寨沟风景秀丽、美轮美奂的图片及视频资料,于是,九寨沟奇丽的山水美景、灵幻的异兽珍禽就以一种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方式出现在了学生面前,学生也都认真、专注地欣赏着这些美景,仿佛真的身临其境一般……这时,我再继续说道:“同学们,我们的祖国风景秀美、山河壮丽,旅游胜地可谓是多如繁星,今天呢,就让我们一起到拥有奇丽美妙自然景观的九寨沟畅游一番吧!”如此新颖独特、生动有趣的开场设计,我相信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然也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引入背景音乐,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音乐作为一门诉诸人类听觉的艺术,最能触动人的心灵,它能够以其独有的韵律和节奏,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情感,所以,利用背景音乐进行课堂导入,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法和计策。当然,背景音乐我们不可乱用,而是选择与文章内容联系紧密且情感表达类似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在和谐融洽、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下进入新课的学习。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时,在正式讲解之前,我为学生播放了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并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倾听,播放完毕后,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曲子有着怎样的曲调?”“悠扬、婉转、优美、深沉、悲伤……”“没错,这首曲子的旋律确实既深沉又激昂,创作这首曲子的人――阿炳,也有着极其悲惨和坎坷的人生,而且他还是一位盲人,那么,像阿炳这样的一位民间艺人,它是如何创作出这首悠扬婉转的曲子的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酷爱音乐,却有着苦难坎坷人生的阿炳的世界。”这样,我通过引入背景音乐,并向学生简单介绍文章作者经历,使学生对这篇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在正式学习时,学生就能在《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氛围烘托下,尽快进入课文

情境。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文章具体内容,精心设计课堂导入,从而为我们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范文7

宁杰,是施永康先生小时父亲为其所取的别名。永康诞生在文风丕振、诗家辈出的滨海深沪山村,自幼对诗文就有兴趣。中学时代和在厦门大学读书期间,对“文”的爱好有增未减。一有时间,也写过一些诗词和文章。虽然,那是“玩玩的”或者是“应时”的,但说明他是很有“文缘”的。后来他从政了,官越做越大,工作也越来越忙了,却依然是手不释书,当然,这时他读的书是偏重于理论和时事方面的,善于从理论出发思考实践问题 ,总结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新经验。他思想敏锐,又有较高的理论修养。二十多年来,先后出版《中国近代改革开放经济思想史》、《大泉州发展战略研究》、《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的必然选择――泉州“着力点”与“基础点”》、《晋江经验与泉州现象》、《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筑泉州湾滨海城市》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他退休以后完成了皇皇册,洋洋400多万字《大泉州战略探索》。这部巨著既有施政大纲,又有工作汇报;既有宏观论述,又有微观记录;涵盖泉州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部泉州地区的改革开放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此,我曾经写了一首七律:

闭门谢客写春秋,名就功成志不休。

战略探研宏禹甸,宏图描绘大泉州。

峥嵘岁月思畴昔,坦荡胸襟孰匹俦。

立党为公贤太守,殚精竭虑为民谋。

在卷《大泉州战略探索》问世三四年后,他又出版了厚厚的《宁杰唱和集》。前者是一部理论性、政策性的文献,后者却是一部文艺诗集。不过“唱和集”和“探索”一样,都是他 “工作最后二十多年风风雨雨人生历程的一个个脚印” 。

“诗言志”,历来的诗人都是以诗来抒发自己的心声的。永康也是如此,他以诗记录了他从政历程的心得。比如:1992年10月,作为福建省唯一的县委书记代表的他,到北京参加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充分肯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他为新一代领导人总书记投上了庄严的一票。《荣幸出席中共十四大》:“几经风雨后,华夏喜晴明。处处芳菲日,雍雍万籁鸣。”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风风雨雨、艰难曲折的道路,如今雨过天晴,处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他作为一个亲历者,一个领导者,参加了这个最高层的会议,怎不欢欣鼓舞?怎不感慨万千呢?

作者是一位敢于作为、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干部。1998年初,上级决定他任泉州市市长,贺国强省长代表省委找他谈话,并重温省政府省长办公会议批准晋江撤县建市审议会上,时任省长贾庆林对晋江、对改革开放前沿泉州的殷切期望,进一步确立“盯住广东虎,争当福建龙”目标。此时此地,作者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他在《履新感赋》:“款款三叮嘱,路遥风雨频。成龙期盼切,追虎运筹新。踵事宜瞻远,增华俯问津。志坚当有道,情笃系人民。”表达了他不负省委的重托,依靠泉州人民,紧追“广东虎”,争当“福建龙”的雄心壮志。

2002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决定由他转任泉州市委书记,而泉州市长由谁接任还在甄选中,省委决定在“过渡时期”,要他“一肩挑”。组织的信任,人民的重托,他唱出了:“试作新城梦,重温古港馨。秋冬萌一代,春夏霈三生”的诗句,尽管困难重重,他只有一个信念,继续在各级领导和海内外2300万泉州人的支持下“围绕中心,服务全局”,认真实施“大泉州发展战略”,“春夏秋冬不歇肩。”从此,可见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唐大诗人白居易说道: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意思是说,无论是写文章或者写诗歌都要反映时事,反映现实生活。作者在其主政泉州的日日夜夜里,为实践大泉州的战略计划呕心沥血。这时期,他写了多首诗词,如《青玉案・建设教育强市 》、《踏莎行・建设沿海大通道》、《渔家傲・八道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政府令》、《鹧鸪天・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减字木兰花・泉州南音申报“世遗”》、《浣溪沙・抗击非典》、《临江仙・晋江下游防洪岸线整治》、《卜算子・中心城市进出通道拓改》等等。这些诗篇,记录泉州古城的变化,是泉州改革开放政绩的见证。

2005年3月,永康因年龄关系退居二线了。回忆往事,历历在目,现在人闲了,心静了,饭香了,“世界”平和了,仿佛一切都“冻僵”了。虽然,现在还有省政协常委的“桂冠”。但事情并不太多,因此又试着把自己多年工作的感触感悟,或者自己平时的耳闻目睹心得体会,融入到诗词创作中去。比如:《红军山》、《关委五年感慨》、《思念慈亲》、《诸友聚山村尽欢十胜利闭幕》等等。这个时期,作者可谓是诗兴大作,时常与诗友唱和,咏人、咏物、咏景、咏情、咏事,应有尽有,格调越来越高雅,内容越来越广泛,意境越来越清新,诗句越来越精彩 。

我在前面的那首诗,曾经戏称永康为“贤太守”。历史上,工诗善文是我国古代官员的优良传统。泉州是一个府治,文风浓郁,文人辈出。历代太守仅宋一代,就有曹修睦、蔡襄、叶廷、王十朋、程卓、真德秀等,他们在治理泉州时颇有政声,建树甚多,又是文化人,工诗善文,他们留下的诗篇文集,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也许是时代不同的缘故,纵观现时的各级官员能诗善文的实在是寥寥无几。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范文8

民族音乐 小学生音乐教育 爱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242-01

在音乐课教学中,长期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教育,对学生民族情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渗透作用,让民族情感之花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它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内容,是加强学生的民族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音乐教育的目的所在。民族音乐是国家的象征、友谊的桥梁、增进相互了解的共同语言。中国民族音乐为其他民族、其他国家打开了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窗口。加强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在校园内外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这不仅仅是在于向学生传授民族音乐知识,更是要让中小学生认识到它在世界音乐宝库中的重要地位,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在现时代的学生、民众观念里面,一提到音乐大家脑子里反映出的就是贝多芬、莫扎特、交响乐等,而我们中国的音乐在大陆统称叫“民乐”,基本上尤其是给年轻一代的概念就是“低俗”,我问过很多学人这样的问题“你觉得民乐怎么样”,他们会说:“听不懂,太吵”等等。

民族音乐,代表深厚的人文精神、文化精神的内涵,它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代表。传统音乐应该是民间戏曲的一个部分。所以在小学音乐课中要求给学生树立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正确概念。

在大力弘扬民族音乐,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中,音乐教师素养是十分重要的。一般素养包括作为教师通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和教育能力。中国民族音乐素养主要是指各种优秀的戏曲、民乐、中国锣鼓、民歌民谣和民族舞蹈知识和技能等。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素养是指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教学和活动中的组织、策划、设计和指导能力等。让民族音乐走近学生,满足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需求,促进学生作为龙的传人的个性不断发展与自我完善。

民族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首先表现在它与传统文化互相交融、互相联系、共同发展、共创辉煌的主要特质。在音乐课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民族情感的教育,学习民族音乐,让学生学会用歌声去歌颂我们的祖国、人民,去赞颂英雄人物,去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对学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可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在社会主义怀抱的幸福、自豪。

《课标》中指出:“在音乐教学中,应创设多种情景,提供各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在民族音乐教育中也应如此。课堂上应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听、唱、奏、演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外在的愉悦表现,而且有内在的成功体验。让学生与民族音乐多次面对面地接触,品尝民族音乐的“原汁原味”,使民族音乐中蕴涵的伦理道德、人间真情、人文境界、民族尊严等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例如,在讲授《说唱脸谱》时,可以让学生演唱、演奏《说唱脸谱》,欣赏江苏、河北、东北、广东的不同地区的京剧风格。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民族的“变异性”及民族发展与传承。

在欣赏教学中,我选择许多地方戏曲,民歌。如东北的二人转,豫剧,河南省三弦书、河南坠子、十不闲莲花落、宁波走书、凤阳花鼓、车灯、商 花鼓等。《流水》、《苏武牧羊》、《二泉映月》等来开展教育活动。在欣赏《二泉映月》时,先介绍阿炳的悲惨命运、曲名的由来、创作的背景,并了解“二泉”的地理环境, 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在欣赏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文字或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一次文学、音乐与美术的文化整合。这样学生能初步感受到这部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了解这部作品的时代特征与文化价值,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欣赏《春江花月夜》这首民乐曲时,我启发学生从优美的音乐中去想象春风和煦、明月当空、山水相连、花月相映的动人面,从内心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等。欣赏时,对学生进行引导、提示,介绍一些大音乐家的生平事迹以及歌曲创作背景等。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增强民族自豪感。

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质;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领略中国传统音乐之美,了解华夏优秀文化之伟大和丰富,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在我们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发展音乐教育,让民族音乐走近学生,这是我们音乐教育上的一条灿烂的光辉大道。

参考文献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范文9

作文生活写作素材“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能否从这个“源泉”取出“活水”来,是学生整体素质高低的重要体现。我在进行小学情境作文教学过程中,时刻留意根据儿童观察力发展的规律,引导他们留心观察生活,有目的地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在细致、持续的观察中有所发现,有所感受,从而使学生在作文中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自己的真知真悟。在这里,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感知对象,成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

那么,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呢?

一、深入生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而作文困难的学生,往往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鉴于此,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广泛收集素材,让学生提高主动选择、分析素材的能力。要使学生能广泛收集素材,就必须丰富学生的生活。丰富学生生活的途径有:其一,是直接途径。学生亲自参与,耳闻目睹,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中奇妙无穷的美及投身其中的乐趣,感受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爱心;其二,是间接的途径。通过听广播、看电视、上网等手段来感受作品的意境,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我在每学期都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比赛、阅览等有益的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比赛、拔河比赛、篮球比赛等,带领学生去看展览,听广播,到工厂参观访问等。在此同时,还要求学生更多地进行日常生活观察。如平时生活中怎样烧水做饭,怎样洗衣服;上学放学路上的景况有什么不同;日出日落,月圆月缺,花开花谢,四季更迭,等等。学生如果看得多,想象丰富起来,脑筋就会灵活起来,头脑中就会积累大量原始素材,到了写作文时,学生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了。

二、记录生活,提高收集材料的能力

生活中,不少小学生尽管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可一到写作时就皱起眉头,原因是收集材料、积累素材的能力较差,敏感性不强。我利用寄卡片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积累素材的基本功,增强了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具体做法是:向学生印发“记录生活卡”,要求学生每日填一张卡。具体内容是:记录一天中所见、所闻、所感,简明扼要。要求记录的材料要真实,有感受,注意新颖,有意义。这些卡要随身携带,以便随时把生活中的见闻记录下来。

这个办法刚开始实行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总是打不开,大多数都记下了早上起床后刷牙、洗脸、吃早餐,上午下午各上了什么课,等等,这些如流水账似的素材,尽管细心真实却没有写出什么感受。此时,我就引导学生重新回忆一天的生活内容。同样是写洗脸,一个平铺直叙地记录了洗脸的过程;一个着重抓住洗脸时用水多少的问题来写,后者联想到节约用水的问题,就写出了感受,可取。这样一引导,使学生明白生活中的素材确实很多,不光要用眼看,还要用脑去分析、选择。

三、设计生活,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情境作文教学把生活看作是发展语言的源泉,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和运用语言,把生活的广阔天地和课堂的小天地结合起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1.设计课外活动

学校要求开展的各种活动怎样开展才能更有趣味性和艺术性,我先让学生出谋划策,大胆想象。在综合他们的合理见解,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从主题到形式,从内容到过程都新颖别致的活动方案,让人看了赞不绝口。学生们纷纷跃跃欲试。实践证明,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生动形象的素材。

2.设计人物角色

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假设,可以假设自己是未来的工程师、教师、医生,等等,同时可以设计符合自己理想的社会、生活、工作。学生在文中的种种联想,都反映出他们投身社会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