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数据库设计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1-08 13:21:49

数据库设计论文

数据库设计论文范文1

关键词:DM3数据库;互联机制;设计

多数据库系统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个新兴的数据库研究领域。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部门所需信息既相互交错,又相对独立。这就要求各部门所用的数据库既能高度自治地工作,又能进行信息共享。

DM2是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型,客户机与服务器,服务器与服务器均通过网络互连,通过消息相互通讯,组成一个紧密耦合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它的工作流程如下:客户机登录到一台服务器上,这台服务器便成为它的服务器;它接收来自客户机的消息,然后根据全局数据字典决定是自己独立完成该操作,还是与其它服务器协作处理这条消息,处理完成之后,再由服务器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机。由于DM2上各个服务器站点的全局字典完全相同,任何全局表的信息都会记入全局字典。若用它来构建一个企业的数据库系统,则大量只对企业某部门有用的信息将会充斥在各部门所有服务器的全局字典中,增加了冗余。而且,当对全局表进行DDL操作时,为了确保全局字典的一致性,须对所有服务器的全局字典进行加锁。DM2对全局字典的封锁方式是采用令牌环方式,即令牌绕虚环(非实环)传输,某个服务器想对全局字典进行操作,必须等令牌到达该服务器才可以执行。每个部门建立的全局表绝大多数只对本部门有用,当对这些表进行DDL操作时,却要对所有服务器的全局字典进行封锁,通过令牌来实现对全局字典的互斥访问。这严重损害了数据库的效率。

为弥补以上不足,在DM2的改进版本DM3中增加了协调器,用以联接各个独立的DM3数据库子系统,并协调各子系统间的各种关系,使各子系统既能高度自治地工作,又能进行有效的信息共享。

一、多数据库体系结构

本系统可看作多个数据库子系统被协调器联起来的,高度自治的一个联邦数据库系统。其中,每个子系统独立处理本系统内部的事务,而子系统间的信息共享由复制技术提供,副本间的一致性由协调器协调处理,处理所需的信息在初始化时写入协调器的组间数据字典中。当对某子系统中的一份数据副本进行修改时,该子系统会将修改通知协调器,由协调器对该数据的其它副本进行修改,从而保证了所有副本的一致性。

由以上可知,子系统彼此并不直接接触,而是各自都与协调器直接相联,由协调器统一管理子系统间的通信。这样,当子系统对副本进行修改时,不必关心相应的子系统处于何种状态,也不必等待回应消息,以及异常处理,所有这些都由协调器进行管理。因此,既提高了系统运行的效率,也保证了子系统的独立性。

协调器主要有三大功能,首先,它对协调器和服务器进行初始化,并将有关信息存入组间字典;其次,它管理不同子系统间的通信,维护副本的一致性;最后,它在子系统出现崩溃时,进行异常管理及恢复工作。

二、多数据库互联机制的主要策略

多个DM3系统间的信息共享是通过副本实现的,副本的一致性是由协调器来维持的,是一种弱一致性。通常,多数据库系统间的一致性是通过协调器周期性地访问服务器的日志来完成的。由于副本的更新带有随机性,因此,若采用这种方法,可能数据被修改多次,但其相对应的副本仍未被修改,这样就损害了数据的一致性;也可能数据并未被修改,但协调器已多次访问了服务器的日志了,这样就降低了系统的效率。

所以,本系统采用的方法是当数据被修改时,由服务器通知协调器有关信息,再由协调器通知相关系统,修改相关数据。这样,数据的修改及时(仍然是弱一致性),而协调器也不会在数据未被修改的情况下访问服务器,提高了准确性。

为了使协调器正常工作,我们对底层数据库管理系统DM2进行了修改。在基表控制块TV_CTRL_BLOCK中增加一项IsReplication。建表时,该项初始化为false;当为该表建立一个副本时,该项赋值为true。具体算法如下。

1、初始化算法。

协调器:从用户或应用程序接收待连接的两个系统中的服务器名,需复制的表名;分别登录到两个系统的服务器上;向存有待复制表的服务器发预复制消息;等待服务器消息;若失败,发一条失败的消息给服务器和用户或应用程序;若成功,从消息中取出待复制表的有关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发一条建表消息给另一个系统的服务器;等待服务器消息;若失败,发一条失败的消息给服务器和用户或应用程序;若成功,调数据转移程序,进行数据复制;将有关信息写入组间字典,退出。服务器:当服务器收到预复制消息后,将基表控制块TV_CTRL_BLOCK中的IsReplication赋为true。同时,取出待复制表的有关信息,组成应答消息发给协调器。当服务器收到失败的消息后,将基表控制块TV_CTRL_BLOCK中的IsReplication赋为false。

2、维护算法。

协调器:从组间字典读出相关信息,根据这些信息,登录到相应系统上;等待消息;从某系统的服务器上收到一条修改消息后,通过查找组间字典,确定该消息的目的地,然后将它转发过去;若失败,定时重发。

服务器:1)等待消息;2)当收到某客户或应用程序的消息后,检查它是否是修改数据的操作(如delete,update或insert等);若是,检查基表控制块TV_CTRL_BLOCK中的IsReplication是否为true;若是,向协调器发修改消息;继续执行服务器程序的其它部分。:

数据库设计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本文归纳了数据库课程教学的三个能力目标,提出数据库课程教学效果长效机制的三段论,总结了提高学生数据库实践技能的三要素,建立以数据库为中心的课程群概念,从师资、培养体系和课程设置三个角度对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引言 

编程能力、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工程思想是现代软件类人才所必需的三大技能,在高校培养软件类人才的课程体系中,数据库课程(名称或有差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针对传统的数据库教学中存在的内容不合理[1]教学方法陈旧[2]教学资料单一等问题[3],从数据库课程教学的长效机制、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课程体系设置三个方面入手,在传统的数据库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探索并结合实践,试图找出一个适用应用型本科数据库课程教学的新方法 

二、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目标 

充分利用课程团队丰富的教学和项目实践经验,并结合相关招聘信息中的职位要求和企业实地调研,将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目的归纳为:在掌握数据库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三种能力,梯序为一、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能力,如索引、缓冲池、数据库容灾等;二、实际业务的数据库设计能力,如数据字典、e-r抽取、触发器、数据库安全等;三、基于数据库的应用开发能力,如与各种开发语言相结合的mis等,这三种能力目标所需要学生掌握的综合知识一个比一个要多、要深入,同时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想使得数据库课程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不仅需要完备讲解数据库课程本身的知识点体系,同时还需要将其他课程的知识点系统进行归纳和综合,除此之外,还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和吸纳课程外的专业知识。 

三、保证教学效果的课程教学三段论 

通过对03级~05级这三界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包括论文和系统)分析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学生做系统的时候数据库设计不太理想,如:e-r图不完善、数据库表设计的随意性、数据库没优化、数据库安全性考虑不充分,甚至个别学生数据库物理设计、逻辑设计等步骤混淆的糟糕情况,究其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个主要原因我们不容忽视:学生在大二学的数据库,等到大四再进行毕业设计的时候,之前学的知识点忘记得差不多了,甚至,这些现象也出现在一些当时数据库课程学习时比较好的一些同学身上。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方法能让学生在长达两年的时间跨度中能巩固和强化数据库技能,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三段论,并在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做了相应的设置:第一阶段:数据库理论、设计和维护等理论和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阶段,也就是课程学习阶段,时间安排在大二第二学期,实践技能安排在实验课,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不懂数据库到能根据案例进行设计的设计,重点在于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的掌握。第二阶段:数据库专项训练,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末,时间一周,地点实验室,以项目小组形式,在这一阶段,将数据库设计与学生所掌握的某一编程语言进行综合以开发应用系统,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数据库应用开发的基本流程以及数据库与编程语言的结合。第三阶段:综合训练,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期末,时间一周,地点实验室,项目小组形式,根据实际题目,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进行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到开发、部署等全流程,使得学生参与到能应用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软件工程思想去理解和掌握系统的开发功能。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环环相扣,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拓展。通过这三个阶段训练,基本能确保大部分学生的理论和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四、提高学生数据库技能的三个基本点 

上述的三段论提供了保持据库教学效果长效机制的一种手段,学生的数据库技能是在这三个阶段中进行学习、掌握、巩固和应用的,要想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数据库技能,需要注意如下三点: 

1.案例是基础。案例是学生从不懂数据库到理解和掌握数据库基本知识的一个基础,案例最好简单、易学,但同时要具备系统性,数据库课程的案例要贯穿第一阶段的课程教学,包括需求介绍、数据库设计、建库、建表和sql练习和实践以及数据库的备份和数据安全和和数据库性能维护等专项技能案例,同时案例也要体现第二阶段的综合训练,案例最好就有行业典型性。 

2.指导教师是关键。虽然案例很重要,但指导老师是关键,同样一个案例,如果指导老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就能很快地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重点以及难点,并能根据自身的经验给予恰当的学生能接受的解决方法;同时也能给予学生关于课本外、甚至课程外的补充知识的一些指导性的建议,使得学生能尽快地掌握数据库设计和应用开发的技能,我们在主讲教师的选择上全部安排一些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的教师担任。 

3.第三课堂为必修。要想很好地掌握数据库技术,光靠课程本身的教学和前述的3段论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其他知识的补充,如常用的辅助设计工具(powerdesign、e-rwin)、高级网络编程言语、最新的web技术如ajax、以及流行的一些成熟的框架(如java ssh),工作流(如:jbpm)等,而这些在软件公司最常用,但课程教学又几乎不可能全部教授的知识,就需要同学们在第三课堂也就是自学时间自己去参考学习,第三课堂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需要其自觉、主动去学习[4],但重要的是第三课程的学习更需要指导老师指明学习方向和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自学更具目的、少走弯路,这进一步凸显指导老师的重要性。 

五、以数据库课程为中心的课程群模块设置 

要想使得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数据库技能,需要以数据库课程为中心,并围绕这一中心建设一个相关课程群,这些课程群的在知识点上或承前启后,或相互补充,总之它们成为一个系统,课程群的授课形式分为两种:必修课如数据库原理、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选修课如javaee应用开发、asp.net应该开发。必修课为主干课,重点偏向单向专业技能的掌握,作为必修课的有效补充,选修课偏向综合应用类型,让学生依据其兴趣和爱好进行选取,作为必修课程的补充,同时也是对数据库技能掌握的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叶潮流.《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巢湖学院学报,2010,(6). 

[2]叶霞,李俊山,韦素媛.《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小结[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7). 

数据库设计论文范文3

关键词: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264-02

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加速了数据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各类信息系统和动态网站的开发都需要后台数据库的支持,大量信息数据都是利用数据库进行存储和管理的,数据库技术成为系统开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兼有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课程,是学习软件工程、WEB程序开发以及人工智能等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在相关课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尤其是本科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构建整个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关系到软件开发人才的专业素质和软件开发质量。所以,不断地探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教学改革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这几年,数据库技术课程体系一直在进行变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上也实施了很多改革措施,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理论案例与实践案例衔接不紧密,导致知识掌握不扎实,不能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虽然数据库理论的课时和实践应用的课时都进行了有效的调整,但由于其中的案例在每一门课中都是独立的,而不是将一个完整的案例贯穿始终,学生对于数据库设计的理解就割裂开来,没有形成系统合一的结果。最终理论还是理论,实践应用中并没有延续理论分析的结果,没有透彻地理解数据库设计原理,那么在实际设计数据库时会出现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2.在数据库应用中过度重视应用软件的作用,忽视理论的结合。加大数据库应用课程的学时后,教师教学重心偏向数据库软件平台的应用方法,虽然以案例为驱动进行讲授,但忽视了相关理论应用的讲解。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会更多的应用在SQL语言的应用上,而忽视了数据库关系模式建立的正确性,实践脱离了理论的指导,导致设计内容的理论依据不完整,出现失误和偏差,给后续的学习带来了隐患。

3.考核方式不合理,使实践环节不被重视,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只有单独的理论考试,会导致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对相关理论知识死记硬背,出现“高分低能”现象,这与该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是相悖的。数据库原理和应用分成两门课后,还只是试卷考核,没有上机考核。虽然实践课上学生也动手实际操作了,但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只是停留在浅尝则止的状态,更多的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

4.教学手段始终不变。目前,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及应课程的授课大多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在授课时没有针对课程内容适时调整授课手段,始终如一依赖课件,给课程的教学质量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在涉及关系数库和关系数据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学生需要较长间理解这些知识点,而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加快了演示的节奏,学生的思维难以与之同步,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更加积极有效地真正学好数据库技术,我们提出了数据库相关课程的一些改革方案。

二、数据库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1.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的调整或制定新的教学计划。调研2006―2011版的教学计划,包括计算机专业和软件专业,软件专业分为三本和二本方向,了解数据库相关课程的设置,包括学时数、学分、理论课学时数和实验课学时数、考核方式和开课学期。调整并确定相关课程的合理设置。数据库课程体系内容主要有:数据库原理、数据库应用、数据库课程设计、程序设计语言(C#或Java)和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软件应用开发设计规范化理论指导,程序设计语言是编程工具,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现后台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是结合这几门课程综合设计一个小型应用系统。软件工程和程序设计语言尽量安排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之前或同一学期,这样,在课程设计中对数据库体系结构和应用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理解。

数据库设计论文范文4

关键词: “数据库原理”课程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 实践环节

1.引言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它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广泛的应用系统。

“数据库原理”课程作为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讲授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设计方法,理论性强、应用广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如何使学生既能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又能掌握数据库的设计和应用方法,更好地胜任今后的实际工作,是所有任课教师都要重视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大都开设了数据库原理这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基本相似,并且大都存在着一些类似的问题。针对目前数据库原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对该课程的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几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2.优化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知识模块的组织方式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是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完整体现,也是课堂教学得以实施的基本保证,而知识模块的组织方法则是先进教学思想的体现,它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以及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传统的数据库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关系数据库为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中心,介绍关系系统的基本原理,理论教学始终放在首位,很少涉及具体的应用,学生在最初的学习过程中因为没有实践的心得体会而很难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并进一步导致学生被动乏味、兴趣低下。进入实践阶段后,由于理论基础不扎实,学生常会感到无从下手,致使实践和理论之间严重脱节,更进一步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

鉴于内容编排上的问题,我们在介绍完数据库的一些基本概念之后,即对照着某一具体的关系数据库系统,如SQL SERVER 2005,介绍关系模型、关系代数和关系数据库语言SQL等内容,同时进行上机实践,这样学生能较早对关系数据库有个感性认识,较好地掌握SQL的语法和功能,并锻炼其实际操作能力。接下来,针对某一具体数据库应用系统的需求,如图书管理系统,讲授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和设计方法。这样让课程内容的组织始终与具体应用相结合,不仅使很多抽象难懂的概念更加具体和容易理解,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从需求和问题出发进行理论教学

现在很多数据库原理教材都是从理论出发,先讲解一大堆的理论,然后才谈及实践。由于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技术的理论性强、抽象度高,因此这样常会导致学生在最初的理论知识学习阶段感觉被动乏味、兴趣低下、理解困难,一些学生甚至会自暴自弃。并且,这种用理论引出实践的方法也不符合人们认知世界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和认知论告诉我们,理论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无力的,“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无限循环往复才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过程。因此,从实践引出理论会使理论知识更容易理解,能够让学生首先明白学习这些理论的实际意义,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激发兴趣,我们采取了下面的方法。

(1)课程第一堂课,先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离不开数据库,如:银行储蓄,火车飞机订票,学生的学籍管理,人事工资管理,等等。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数据库和我们现代生活的密切相关性。接着引出一些相关概念,如:信息、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并用实例和类比的方法讲解这些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有实际生活知识做背景,这些概念理解起来也就更容易了。

(2)在以关系数据库为例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模型和技术时,选择一个主流的大型数据库系统作为理论教学背景和实践教学平台,如SQL Server 2005。在理论教学讲授SQL语句时,如果干巴巴地列出语句格式和要注意的事项,学生必定感到枯燥乏味。那么,可以在讲解SQL语句及其使用格式的同时,在SQL Server 2005环境下输入SQL语句,然后让学生观察结果。如果语句出错,则引导学生思考原因:为什么出错?是格式错误,还是逻辑错误?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在实验室进行这部分内容,边讲解边实验。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3)基于问题驱动的理论教学法。在讲数据库设计的规范化理论一章时,很多学生不明白学习这些形式化的理论有什么用。因此,在讲这一章之前,应先把问题提出来,比如,如何设计一个数据库的关系模式,你设计的这个关系模式是好是坏?衡量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让学生知道学习这章内容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接下来讲解相关理论,以及这些理论是如何解决提出的问题的时候,学生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了。

4.重视实践环节,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

数据库原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实践环节直接关系到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目前在数据库原理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一定的误区;过分强调原理和知识的完备性和系统性,而忽视了实践教学、实验方案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既然是原理课,不论对什么学生都应着重讲解理论知识,实践环节的学时偏少,忽视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此外讲课也大多是填鸭式的教学,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还很欠缺,学生学习状态不佳,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目前大部分院校本科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对于这样的学生,数据库的实践教学尤为重要,任课教师更应该在实践教学上下功夫,让学生能够真正把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为日后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奠定基础。

由于学时的限制,我们在课程实验环节上做了精心设计和周密安排。除了与理论课相配合的实验课外,我们还在课程结束后的小学期设置了相应的课程设计。

(1)通过基础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

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和基础实验需同步进行。学生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真正理解所学,消化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这一点对数据库课程也尤为重要。为提高上机质量,教师应首先做好实验课和理论课的衔接关系,实验课最好和相应的理论课同步进行,否则很难达到好的效果。我们按照教学顺序编写了实验指导书,让学生设计SQL语句并通过上机来验证。结合课程内容,我们设置的实验如下。

建立数据库及基本表:学习使用关系数据库SQL SERVER 2005,并练习数据库的建立和删除、基本表的建立和修改、数据的输入。

数据更新:使用INSERT、UPDATE、DELETE语句进行数据更新。

数据查询:使用SELECT语句进行数据的查询。

视图的创建与修改:使用CREATE、DROP语句创建和删除视图,使用INSERT、UPDATE、DELETE语句更新视图,体会更新视图的前提条件。

数据完整性:使用PRIMARY KEY、FOREIGN KEY REFERENCES、NOT NULL、UNIQUE、CHECK等关键字定义完整性约束,并通过相应操作验证这些完整性约束,体验完整性约束的作用。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学完数据库原理课程之后的小学期我们开设了相应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出发,完成一个实际的、基于C/S或B/S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全过程。包括:需求调查、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建立、数据输入、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等。具体要求如下:

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人员为4―5人,组长1名,负责任务分工和总体协调。

分工:每名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人员、数据库设计人员、应用系统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等,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设计和开发任务,从而培养团队精神。

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选择一个合适的DBMS产品,选择合适的应用开发工具,按照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开发应用系统,输入数据并调试运行所开发的系统。

实验报告: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需求调查报告、系统分析报告、数据库设计报告、应用系统设计报告、数据库实施计划、系统测试计划、系统测试报告、用户使用手册等文档。

考查形式:向教师和其他小组运行演示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提交所有文档。

课设任务书后面可附上参考题目,以供学生选择,如:图书管理系统、网上书店系统、加油站管理系统、医院住院管理系统、股票交易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企业工资管理系统等。

课设小组完成设计方案后,组织全班学生对每个小组的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和评价,各小组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通过后再进行代码的编写。整个系统完成后,每组派代表演示本组所开发的系统。通过集体讨论,大家可以互相学习,交流开发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数据库课程设计不仅要用到数据库的知识,而且要用到编程和软件工程方面的知识。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应注重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整个课程设计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会查找资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结语

要提高数据库原理的教学效果,必须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积累实践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由于数据库技术在不断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教师观念也必须不断更新,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等方面认真思考,锐意改革,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数据库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巍等.浅谈数据库课程实践教学.计算机教育,2007.11.

[2]黄德才等.“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课程知识模块组织和教学实践,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71).

[3]施伯乐,丁保康等,数据库系统教程(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数据库设计论文范文5

各企、事业单位内部运行着多个应用信息系统,而应用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决定系统运维人员的水平。例如统计核心业务系统信息安全保护等级为二级,因此要求运维人员技能不低于二级等级保护的技能水平。要求核心业务系统运维人员责任心强,熟悉常用的操作系统和系统软件,掌握关系数据库常规使用方法和日常数据库管理的基本SQL操作命令,熟悉统计核心业务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具有网络及硬件设施日常维护能力。从上述计算中心主要的日常运维工作可以看出,计算中心的工作人员应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项目建设、技术方案论证、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分析、技术架构、系统部署、系统测试、系统运行维护方案制定、系统的定级测评等软件开发和运维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目标、工作任务、主流开发技术等;具有较强的组织、协作、协调沟通能力。由此可见,在企、事业单位的计算中心、信息中心、网络中心或相关部门,要求任职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技能和经验,计算机中心的专业人员在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中占主导地位。

二、教学体系与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1.适应社会需求,完善教学体系。根据学校的特点,明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建设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教学质量控制过程,以达到课内课外教学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论文根据实际工作中应用技能的需求,将专业课程分群组、能力培养分方向,优化课程体系。①知识体系模块化。应用型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体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程序设计课程群、计算机硬件课程群、操作系统课程群、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群、网络技术模块、软件工程与开发技术等模块。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应强化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英语能力;专业基础课程重点建设《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以C/C++程序设计语言为主线,以《Java语言程序开发》和《.Net程序开发》为两个选修方向;计算机硬件技术模块以汇编语言与计算机组成原理为核心,以嵌入式程序设计与开发为方向;操作系统课程群重点讲解《操作系统原理》,并以《Linux/Unix操作系统》为选修方向;数据库应用技术模块以《数据库原理》为主体,以提升主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管理与应用能力为具体实践训练目标;网络技术模块以网络原理为中心,实践操作内容以华为网络体系和思科网络体系为方向;软件工程与开发技术模块以软件工程为核心,以开发某一领域的应用系统软件为目的。②实践技能规范化。目前的教育教学体系理论知识讲的多,而实践训练较少,以上课程群除课程包含的实验/上机之外,至少都应单独设置一门相关的实践环节课程。目前,独立设置实践环节课程如下:专业基础模块有2周的《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程序设计课程群有两门课程实习,即2周的《C/C++课程设计》、3周的《软件设计实习》;计算机硬件课程群有1周的《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群有1周的《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群有1周的《数据库课程设计》,并有《软件设计实习》与之相结合;网络技术模块和软件工程与开发技术模块均采用3周、校外、校企合作形式的实习。

2.教育教学与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应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专业化的技能培养,严格质量控制过程管理,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能力。下面以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①以应用能力培养为课程教学目标。《数据库原理》课程以当前主流数据库技术和应用为背景,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核心、以数据模型为线索,重点讲授关系数据库的理论与应用技能。数据库应用技术是软件开发人员必备的一项技能。设计一个数据库容易,设计一个好的数据库难。本课程要求学生熟悉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掌握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步骤和常用方法,能熟练地运用数据库SQL语言进行数据操纵,具有开发实用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并有效地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维护。②理论实践相结合,注重实际需求。数据库技术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技术。《数据库原理》课程必须注意分析实际应用系统设计、开发、运维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如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监控工作,主要包括:定期检查数据库集群运行状态、数据库对象的空间扩展情况、数据增长情况、数据库当日备份完成情况、所有实例的状态、正常登陆到所有数据库的例程,记录数据库的cpu使用、I/O、buffer命中率等。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很难见到,但实际工作中却极为常见,因此必须做必要的讲解。③重视设计规范,案例教学,强化实践能力。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既有数据库结构设计,又有应用系统程序设计,一个好的数据库结构是应用系统的基础。为了强化学生设计、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增加了《数据库课程设计》实践课。课程以实际应用系统需求为案例,运用常用的CASE工具(如PowerDe-signer),从系统需求分析的数据流图、业务流图、数据字典的绘制,到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的建立,严格按照给定的数据库设计规范进行数据库设计,并撰写系统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文档。同时以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为工具进行系统功能开发,实现一个实用的应用系统。④注重课程间的衔接,提倡校企合作。数据库类课程由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或企业中的数据库设计、开发人员讲授。在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中,数据库技术与程序设计相结合,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据库结构设计的重要性,能更深入地理解数据库设计理论、方法和经验,同时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也进一步提升,这门课程是保证学生在校四年程序设计不断线的重要环节。

三、结束语

数据库设计论文范文6

关键词:小组互助式;课程设计;应用型人才;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1-0023-02

数据库技术是现代软件类人才所必需的三大技能之一,在高校培养软件类人才的课程体系中,数据库原理课程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数据库技术是一项应用最为广泛,发展最快的技术,几乎涉及所有的计算机应用领域[2]。特别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该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而对应于传统的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存在着重原理,轻应用,教学方法较为陈旧等不足[3]。很难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在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中,引入小组互助式教学方法[4],可以改善这些问题。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以小组活动为核心,依靠小组成员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面对面的促进式互助来完成学习任务;以小组成绩为最终考核成绩,而非某个成员的成绩。本文探讨了小组互助式教学模式在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的运用。

1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中存在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全国大多数的高等院校都进行了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的改革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

1)重理论轻实践,大部分高校开设数据库原理这门课程存在着理论原理学时和课程设计上机实践学时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也就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相矛盾的。

2)课程设计工作量较小,只适合一人独立完成。这与现代软件开发是相抵触的,从软件工程学角度来讲,软件开发需要团队协作完成。

3)课程设计考核制度较为陈旧。传统的数据库课程设计考核,大多以学生所做数据库系统的前台实现情况和后台数据库设计两个方面进行考核。所做系统相对简单,与实际要求的技术水平有出入。不利于激发学生实践的主动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2 小组互助式教学的实施

1)组建数据库原理课设小组

根据学生自选优先的选择,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组建后,求小组成员推荐组长。老师布置好课程设计任务后,学生根据要求开会讨论确定实施方案。有组长牵头实施,统筹全局,并将课程设计任务分解,分配到各小组成员手中。按照相应的工作内容,将小组成员划分为需求分析、概要设计、数据库设计、详细设计等工作的负责人。也就是每个人负责组织在不同阶段的实施内容,例如召集例会讨论、调研、设计等工作。每个小组成员,并不意味着完成自己的相应工作就完成了,也要参与到其他环节中去。

2)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题目的选取

根据所学数据库原理知识,根据所给题目,进行数据库设计,选择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后台开发工具。结合所学面向对象编程知识,选择合适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作为前台开发工具。设计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一般以中型题目为宜,能够对数据进行录入、编辑、修改、删除、添加、浏览等功能。教师规定学生可以从学生成绩管理子系统、课程管理子系统、图书管理子系统、通讯录子系统、教室管理子系统、宿舍管理子系统、个人事务管理子系统,库房入库出库管理子系统进行选取,也可小组自拟题目,但工作量必须由指导教师进行审核。对于题目,教师鼓励小组自拟题目,因为这样学生才能选取与实际项目相近的题目,提高学生的课程设计的兴趣。

3)课设中实施

指导教师,要对各小组的工作进行整体监控。在课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参与到各小组的课设讨论中去,给予相应的开发建议。通过小组间的竞争,点燃各小组的课设工作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数据库设计工作的欲望。当各小组进入到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时,要进行必要的指导,省得学生走弯路。

课程设计环节对学生技能的提升来说非常重要,它能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课设的实施环节中,按照小组进行,由组长统筹安排。依据数据库设计的工作流程进行开发,做到人员分工明确,以团队形式进行课程设计工作。课程设计结束后,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公开答辩,小组各成员表述自己设计的理念和实施方案,小组成员的结构和分工,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案等,由指导教师和各小组组长作为评委进行考核。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数据库原理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并且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既是主导者又是参与者,融洽了师生关系。

4)课设的总结

答辩结束后,各小组长要代表本组进行总结,主要总结课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从其他组学习来的经验,还有对本组课设内容怎么进行完善等。最后教师对每组进一步的点评,包括各组的优缺点,课设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等。

3 小组互助式在课设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

小组互助式进行数据库课设工作,是以小组为主导,教师为辅助的一种课设教学方式。比以教师为主导的程序要复杂,但学生在参与热情上明显提升。比较优秀的学生通过此进程,可以提高自身理论实践的水平;中低层次的学生,可以通过与小组其他成员学习,增加自己的学习兴趣。这种方式,给予每名同学展现自我的平等机会,更有利于个体的发展。

当一个小组中,责任不清晰,工作不平衡时,会导致课设工作要集中到一两个人的手中,导致其他学生产生不劳而获的状态。所以,指导教师,要监控整个课设活动,积极进行巡查督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 结论

本文分析了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小组互助式的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的实施方案。该方案,为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平台,也为将来的团队式软件开发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和其他实践能力要求比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相应指导。

参考文献:

[1]杨进,郑先荣,唐德玉.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教改创新,2011(32):136-137.

[2]王珊,萨师煊.数据库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韩秋英,朱变,张少辉.地方师范院校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31-2):141-142.

数据库设计论文范文7

关键词:数据库;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11.13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9-0000-02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Database Course in College

Diao Hongxia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410128,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atabase course teaching problems,this paper has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discussion,and unifies own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experience,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to apply the practical teaching proces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words:Database;Teaching reform;Teaching method

一、引言

数据库(Database)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据库课程是《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教程》中规定的9门核心课程之一。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既能够正确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又能熟练掌握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然而很多高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数据库理论知识讲授,缺乏对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结合,以至于造成了理论和实践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因此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古板式教学方法,寻找新的教学思路、科学的教学手段,在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应用与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多年一直从事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改革方法的研究,对该课程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探讨,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如下归结。

(一)理论与实践联系脱节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一般包括数据库原理、设计和应用三个部分,相互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是一部分院校的教师授课过程中基本上是前半部分集中介绍数据库的基础理论,后半部分重点介绍具体的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也分成了两个阶段:对于前期部分纯粹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的都是一些抽象晦涩的概念和理论,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后期介绍一种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授课的内容就变成了纯粹的软件的操作和使用,以至于理论和实践脱节。因此,学生学完课程后,只是掌握了几个孤立的知识点和一种软件的基本操作,不能将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具体的数据库管理和设计,同时对数据库的相关操作也无法联系到对应的理论知识。

(二)实践教学目的单一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课程,但目前实验课教学存在很多弊端,而且理论课和实验课都是在不同的时段分开讲授,理论课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和演示操作,实验课都是学生在机房按照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际练习,使得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不能及时的进行相应的实践联系。而且很多学校的数据库实验课程,主要是安排一些基础性的、验证性的实验,这种实验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与数据库开发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最终学生实验内容变成了对一个软件的菜单操作和管理配置,没有将数据库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数据库开发过程。

(三)考核方法陈旧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但是对于该课程的考核,很多学校还采用理论考试作为最终的课程成绩的方式,考试的内容基本上停留在对概念的理解上,例如一些简单的选择、填空和简答之类的题目。卷面上有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也仅仅是让学生手写答题,如一些常见的查询、ER图设计以及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设计等。学生对于手写的程序是否能够在实际系统中运行或者运行中出现的错误都无法进行实际的调试。这种考试方式也就迫使大部分学生仅以考试作为目标,考试之前死记硬背一些概念理论,不注重实践操作,偏离了高等院校培养全面型人才的目标。

三、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课程教材和参考书是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的基础,因此对教材的选择就变的尤为重要。当前的数据库教材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偏重讲授数据库理论知识的教材,另一类则是偏重于介绍某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如VFP、Access、SQL Server、Oracle)为目的的教材,选择这两类教材会造成学生学习理论和实践联系脱节。笔者认为应该选取一本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材,然而这种教材比较难找到。目前我院选用王珊、萨师煊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该书是国家规划教材,课程是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比较丰富。但该书以标准SQL语言为例,它和SQL Server中的T-SQL语言之间有一些偏差,易使学生混淆。因此,我们另外再选用了钱学忠、陈国俊等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作为学生上机实验时的参考教材,这样,学生既能使用SQL Server开发数据库,又能及时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数据库开发过程联系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根据上面的指导理念和教材选择,我们同时对教学内容的编排进行了整合与改革。本课程的教学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理论课教学、实验课教学和课程设计。理论课我们将数据库课程内容分成四大部分:基础知识部分、设计与应用开发部分、系统部分以及新技术介绍部分,四大部分之间相辅相成,构成我们授课的主体内容。基础部分主要讲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以后数据库内容的基础。设计与应用开发部分主要讲解在开发应用系统中如何在已经选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设计数据库,如何基于数据库系统编程。系统部分主要讲解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查询处理和事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新技术部分主要讲解数据库的新技术和新进展,使学生在完成前面三部分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开阔思路和眼界,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做好必要的准备和铺垫。实验课我们采用专题实验形式将理论课内容涉及到的实践操作分成十二个主题。包括数据库系统安装与环境介绍、数据库操作、表与视图操作、SQL查询操作、SQL更新操作、嵌入式SQL应用、索引使用、数据库存储优化、存储过程和触发器、安全性和完整性设置、并发控制、数据库备份与恢复。课程设计部分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结构以数据库规范化理论为支撑,系统设计以软件工程步骤实施。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应该将理论和案例相结合,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并加强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的联系,探究问题本质,善于提出问题。例如在讲授数据库发展阶段时,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我们知道数据库系统阶段实在文件系统阶段之后发展起来的,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多领域却还是在使用文件系统管理数据,而没有使用数据库系统。例如Web时代的宠儿Google,Yahoo,MSN均不用数据库来管理其数据,而用文件系统。在授课过程中笔者提出了这个问题让学生实际思考并课后查阅资料,下一堂课让学生自己讲解,通过这种授课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对数据库典型应用领域的兴趣。在讲解数据库设计过程时,我们采用经典的学生选课系统作为案例,从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以及程序实现和运行维护整个开发过程,讲解完成后也就实现了一个小型的管理系统。同时鼓励学生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内容,而是要主动的参与其中,整个过程的开发都要学生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开发流程,同时鼓励学生多思考和提出问题,最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课程设计阶段,为了紧密和实践接轨,我们聘请了数据库方面的培训讲师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并结合实际的公司项目系统的完成一个完整系统的设计开发。同时引入了协同作业法,要求学生成立项目组完成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开发过程完全模拟企业项目的开发流程,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有效地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课程设计的考核采用提交项目报告并进行答辩的形式。老师对每个小组推荐的代表进行答辩,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在答辩过程中可以相互补充。最后由授课老师和培训讲师一起给出每个小组成绩作为课程设计的考核成绩。

(三)教学考核的改革

数据库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大部分高等院校对这门课的考核还是沿袭传统的方式,即笔试的卷面成绩作为课程的最终成绩。笔者建议采用如下教学考核改革方案:数据库课程的成绩=平时成绩(20%)+期末闭卷考试(40%)+实践能力考核成绩(40%)。平时成绩由学生的考勤、课堂的表现情况和作业情况三部分组成,主要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的积极性。期末闭卷考试考察内容侧重于理论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考核是以课程设计的内容作为最终的考核标准。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设计和应用数据库的能力,从而也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数据库开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在掌握数据库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参与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大学生各类竞赛以及一些数据库的认证考试,为将来获取一个好的就业机会提供基础。随着信息系统数据库应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从事数据库系统维护和数据库开发的技术人员的需求与日俱增。专业人才的匮乏使数据库技术人才处于就业强势,在IT行业中属于高薪职业。根据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的调查,持有微软数据库管理员证书(MCDBA)的IT专业人员,平均年薪要比持微软认证专家(MCP)、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MCSE)证书的专业人员的高出30%~50%。因此,要想涉足这一领域,选择一个合适的认证培训项目,是必做的“功课”。数据库方面国际认证主要有ORACLE数据库专家认证、ORACLE数据库开发专家认证、微软数据库管理员认证等,国内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也有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认证。

四、结束语

数据库课程的教学改革都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宗旨,因此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必须不断完善教学内容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本文提出的教学改革方案都已经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实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最终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2]黄德才,龚卫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模块的组织原则与教学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0:169-171

[3]李峰.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0:81-82

[4]王艳红,章小莉.在数据库课程设计中培养学生项目开发能力[J].计算机教育,2009,13:91-94

数据库设计论文范文8

关键词:数据库;数据库原理;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实验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6-3795-02

Based on Profess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Improved Curriculum

ZHOU Yu-jie1, SONG Yu2, HE Xiao-li3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 Zigong 643000, China; work Center,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 Zigong 643000, China; 3.School of Computing,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 Zigong 643000, China)

Abstract: The management of professional database courses the pres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the management of professional database courses situation and problem and updating instruction from the conception, let the students know more about the database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let the students have a higher level of comprehensive database to "principle", "the database design" and "the database application.

Key words: database; database principle; database design; database experiment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库技术正应用于我们社会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众多的企业使用数据库进行管理和辅助生产,作为管理类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较少专门从事专业的数据库的开发和设计工作,但是数据库技术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果我们管理专业同学能系统地学习数据库知识,更重要的是熟练应用数据库技术到以后的工作中,必将使他们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那么我们管理类专业数据库教学中,更应该突出实际应用,这就对我们的数据库实验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理论教学浅显易懂的基础上,如何在实验课程中提高运用技能,是我们这篇文章所要探讨的重点。

1 管理类专业数据库实验课程现状

1.1 没有对管理类专业数据库实验课程重要性足够认识

数据库课程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数据库理论知识学习,二是数据库实际操作能力,它包含:正确收集数据库所需要的信息;重组信息;建立有效索引;建立正确字段;记录有效性约束;创建表结构和表之间的关系;建立冗余最小的数据库等等。数据库科学本身源于计算机科学,这个学科本身属于工学,要学好这门学科必须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和学生上机实践操作,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库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验教学和实际操作中获得更多的实际操作技能。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理论课程,认为学生只要掌握的数据库理论知识,剩下的实验操作可有可无。把实验课当成次要课程,殊不知实验课和理论课同等重要,也是理论课的有效巩固复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而时习之”。

1.2 学生参与数据库实验积极性不高

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管理类专业同学大多数对数据库这一门本身源于计算机学科的课程有一定的天然畏惧感。特别是在接触到数据库编程语言VF、SQL等觉得很难上手;参与实验的积极性较低,如果这时候辅导老师不加及时的引导,很多同学到后期都会放弃实验。

1.3 现行管理类专业数据库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上实验课的时候数据库实验课教学方法较落后,很多高校的数据库实验课仍然是,老师一边讲,学生后面做,一步步照搬,照葫芦画瓢,遇到不懂的问老师,经常没有自己的想法,对有些学习习惯好的同学来说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完,而有些同学则不能完全做完,因为自己不懂不会做而偷偷做别的事情,即使做完了的同学由于是照搬,缺乏深度的理解,遗忘性很大,收获较小。几乎不会问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

1.4 实验教材相对滞后

现有的数据库理论教材繁多,但缺乏好的统一、规范的实验教材。这也是管理类专业数据库实验课程发展的一个瓶颈。

1.5 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同学们在上完理论课后,应该对数据库技术有了一些了解,很少有同学提出:“数据库是一门怎样的课程?为什么我要学习这门课?其实我觉得这个实验可以这样做……”等等对这门课程的一些创新性见地和想法,并且在实验课中体现出来,没有让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而是让学生完全按照课本来,没有很好的挖掘学生的创新性和学习的动力。

2 对管理类专业提高数据库实验课的几点建议

2.1 提高对计算机数据库实验课的重视程度

正如我们管理类专业的同学毕业后更多的是应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一样。不改变数据库实验课仍然是理论课的附属这样的观点,我们的实验课教学水平是永远无法提高的。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理论和实践能力并重,具有更好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从更高层面重视数据库实验教学环节,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2.2 加大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改变在大多数高校中,实验老师 “差一截”的现状,不管从待遇还是培养上都把实验老师和理论老师提到同一高度,而我们实验老师本身要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转变教育思想,突破旧的教学模式。按照管理类专业本身的特点,多以现实生活为例,一个合适的社会原型,作为应用的对象,运用数据库的知识来构建数据库应用的关系数据库模型,设计出相应的数据库应用所需的文档、关系结构、查询、视图、存储过程等产品,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2.3 结合管理类专业特点加大对数据库实验课程教材和器材的建设

计算机科学本身就是发展迅猛、日新月异,我们管理类专业的数据库技术教育也要与时俱进、紧跟发展的步伐,及时修改我们的教材和实验器材,完善实验指导。我们的实验教材一定要贴近当今数据库的发展趋势,明确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性放在首位,并且更实用,增加趣味性,让学生学有所用,帮助他们更好解决实际性问题,以及加大实验器材的投入和跟新。

2.4 重视培养动手能力由“要他学”改变为“我要学”发掘创新能力

一群“理论超强”的学生在社会实际需求中毫无用处,根据社会需要我们应该培养一批具有高超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的人才。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开展实验考试与实验竞赛;开放实验室,创造条件开设自行设计的实验;多增加探索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中当好指导者、激励者和引路人的角色。要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总结

数据库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根据管理类专业本身的特点,在培养未来社会所需求的学生中,我们必须要重视数据库实验课程,真正提升自己在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的设计和开发能力,我们要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改变教学方法,从而更好的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雪梅.数据库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11).

[2] 管致锦.基于实验任务驱动的数据库教学设计[J].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

[3] 刘学忠.论大学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育的教学环境[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数据库设计论文范文9

关键词:软件开发中的数据库设计;重要性;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5-0000-01

Analysi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atabase Design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Li Jinjing

(Tianjin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Tianjin300252,China)

Abstract: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in database desig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 simple analysis.First,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oftware development,the importance of database design;Secondly,the analysis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in database design theory;Finally,with examples,analysis,software development in database design practice.

Keywords:Database design in software development;Importance;Theory;

Practice

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企业单位对产品的研发要求日益提高,尤其软件开发企业对软件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企业更加注重软件产品设计阶段,且尤其重视软件开发中的数据库设计,以提高软件产品设计的速度与质量,从而保证企业开发的软件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高。

一、软件开发中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性

数据库技术作为信息处理的重要方式,在各种各样的软件开发中,大多数的软件开发都要运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库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就是典型表现。因为Visual C++具有强大的处理图像能力与强大的计算数值能力,同时其具有良好的面向对象特性,因此其成为全球内各种各样的机械工程软件系统的主要开发工具。同时,在开发这些软件时,常常要进行许多数据线图与数据表格的处理查找的工作,若在每次运行程序过程中,都是人工查找这些数据,不仅使用户有了许多麻烦,也使开发出来的软件表现的相当不专业。此时运用数据库编程技术,能够把许多的数据及数据表格事先存储起来,当需要使用某个数据时,可以通过数据库进行查找,还能够把用户设计过程中需要的某些设计数据存储起来,使后续设计过程更加方便,进而使软件产品生产的速度以及质量得以提高。由此可见,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数据库设计是相当重要的。

二、软件开发中的数据库设计的理论分析

(一)Visual C++系统能够支持许多种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很多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有SQL语言接口,同时SQL语言能够在Visual C++系统中直接运行。Visual C++系统对数据库有了全方位的支持,能够和Vsual Basic以及Fox Pro等许多系统软件相媲美,同时在对一些特性的支持上,Visual C++甚至比这些技术更完美。在用Visual C++开发的应用程序时,一方面应该访问数据库;另一方面能够把Visual C++作为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前端开发工具运用。Visual C++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ADO技术和ODBC技术,ADO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产品,以保证在Internet网络上数据库的,能够使远程数据访问复杂性降低,可以使数据库得到高效访问。在ADO编程上,其更方便,更简单,数据源和前端之间的网络通信最小。同时ADO能够进行高性能以及一致的数据访问,可以满足各种各样的软件开发要求。

(二)在进行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时,必须重点考虑数据模型。当进行数据模型的选择时,以下几个因素至关重要:数据模型因素,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应该选择相关的数据模型,在一般情况下,应用者往往希望采用关系模型,由于该模型是非过程的,当用户给出需要查询的条件时,无须考虑实际的物理存储路径等因素,就能够得出正确结果,使用起来极其方便,但是在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应该优化查询,使关系模型中查询的效率得到提高,比如在公路设计中,分析管理内容,发现其实体间的关系不复杂,能够采用扩展关系模型(关系表加指针);数据库结构因素,根据实际情况的分析设计,能够确定具体的数据库系统结构;管理对象因素,根据实践情况,要把数据库中的实体进行分类,同时保证每个实体都有非几何数据及几何数据;数据操作因素,当进行数据库操作时,按照实践情况的要求,操作并存取某个图形,把图形作为整体进行处理,简单的接口程序使应用程序更具有灵活性,运用整体图形,能够减小指针占有的存储空间。

三、软件开发中的数据库设计的实践分析

以下以水电工程监测软件开发中的数据库设计为例进行了分析。

(一)应该重视系统的总体设计,在进行软件编制时,系统的总体设计相当重要,不仅与软件项目顺利开展的进度有关,还与是否可以达到预期的软件开发要求有关,同样,水电工程监测软件的开发应该按照一般软件的开发流程进行。

(二)对从属关系进行描述,对水电工程各个监测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笔者把7种对象作为系统数据库组织的基本单位,这7种对象包括工程项目、单元工程、标段、组、断面、测点类型与测点。这7种对象不仅可以使水工建筑物与观测仪器之间的从属关系得以建立,也使各水工建筑物之间复杂的从属关系成功建立。由此可见,这种从属关系的建立不但对空间从属关系进行了考虑,而且考虑到了时间上的施工顺序。同时在关系数据库中,数据在各个表中保存,按照主键与外键的关系,各个表之间能够建立关系。再对各属性对象的数据库表进行设计,此时可以对属性数据进行储存,并对它们之间的从属关系进行描述,创造了进行下一步查询的条件。

(三)合理实现单文档以及多窗口视界面,在该水电工程监测软件开发中,对单文档以及多窗口视界面结构进行了设计,其不仅具备多文档界面的风格,还能够使多个输入的Form View同时打开,可以进行随时切换,使数据查看与录入更加方便。当用户在输入某测点进行数据监测时,该测点的属性窗口能够被看到。同时该水电工程监测系统软件必须具备强大的容错功能,当用户误操作以及误输入时,其能够自动提示并取消输入。

四、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人类对各种软件开发的需求日益增加,软件开发中的数据库设计也越来越重要,在注重软件开发中的数据库设计理论的同时,还要重视其实践。

参考文献:

[1]石红兵,曾学贵,魏庆朝.勘测设计一体化软件开发过程中数据库的设计[J].公路,2000,10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