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奥运经济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12-06 12:26:45

奥运经济论文

奥运经济论文范文1

[摘要]北京2008年奥运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它可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增长点,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京举办奥运会将大力拉动北京地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给服务业造成巨大的发展空间。举办奥运会所建的城市基础设施、商业环境、环保措施等将使首都北京受益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由奥运会带来的交通、通讯、娱乐、餐饮、文化等各行各业的发展,必将涉及北京的周边地区乃至全国。

[关键词]北京奥运经济

在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北京,正以“新北京、新奥运”为目标,本着“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全力筹办奥运会。有研究表明现代奥运对主办国,尤其是主办城市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并且大型体育赛事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和经济问题解决的很好途径。大型体育竞赛既是一个体育盛会,也是一个文化盛会和旅游大节。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奥运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

一、奥运经济的概念

奥运经济是奥运会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乃至奥运会后的一段时期内,利用奥运会的资源优势和奥运会所创造的无限商机,所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来发展和拉动本地区经济,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一种阶段性加速发展经济的现象。

二、举办奥运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在奥运会主办期间,外部有效需求增加将带动经济增长。

国内外旅客在主办奥运会前和奥运会主办期间,以奥运为目的前往主办城市和国家,并由此引发了各项经济活动,增加了额外的消费需求,这些消费需求将集中在交通运输业、邮电业、卫生体育业、社会服务业、商业、餐饮业、教育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等领域,经济发展生机勃勃。由于建设项目、相关产业发展和奥运会商业化筹资方式形成的巨大商机,会吸引众多投资者前来寻求合作机会,形成巨大投资市场。为了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国投巨资兴建体育设施、加强通讯系统建设、扩建机场、建设高速公路和地铁、建设环境保护工程、危房旧房改造等。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北京之外流进的资金高达1500亿元左右。新增的巨额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北京地区的产品和服务,它对诸多行业的产品消费形成强烈刺激,尤其对建筑、交通、通讯、旅游、食宿等行业的消费拉动作用会更明显。一般认为,整个奥运会对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奥运会筹备建设期、奥运会主办期和后奥运会时期。从成功申办到正式主办以至奥运会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效应的延伸,形成一个完整的奥运经济周期。

2.举办奥运会的直接收入

举办奥运会的直接收入主要来自电视转播权、全球赞助商赞助收入的分成、组委会赞助商、特许经销商、奥林匹克纪念币和邮票、门票、捐赠资产处置、体育等的收入。奥运会作为规模最大、最引人注目的国际文化活动,同时游客成为企业进行全球性宣传的最佳载体,因此国内外各大财团和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慷慨解囊,以显示实力,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在北京奥运会的前期和比赛期间,广告业、旅游业、体育产业、零售商业、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都将得到高速发展机会。举办奥运会将推动北京市乃至更多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北京市大量的高能耗、污染重的企业要从第二产业中退出去,是必然的、不可动摇的选择。同时,京举办奥运会将大力拉动北京地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给服务业造成巨大的发展空间。举办奥运会所建的城市基础设施、商业环境、环保措施等将使首都北京受益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由奥运会带来的交通、通讯、娱乐、餐饮、文化等各行各业的发展,必将涉及北京的周边地区乃至全国。

3.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给我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全国每年GDP额外增长0.3%~0.5%;申奥成功后新增180万就业机会;社会消费品总量超15000亿元。据测算,由于新增奥运投资乘数效应及奥运相关消费因素的共同作用,将带动2002年至2007年GDP年均多增长1.67个百分点。这样,如果国内生产总值按照每年10%递增,经济总量2010年将突破7000亿元,比2000年增加近1.9倍;如果国内生产总值按照11%递增,经济总量2010年将突破7500亿元,比2000年增加2倍以上。

4.奥运会将推动环境治理和城市改造步

北京市的污染问题是严重的,治理环境不但极其必要,而且十分紧迫,举办奥运则为之提供了最佳的契机。环境的治理必然推动城市的改造,而城市的改造又贯穿环境治理的原则,“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是二者必须选择的理念。城市的改造、体育场馆的建设为举办奥运会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有益于奥运会自身的创收。

三、后奥运时期的经济走势

在奥运会主办后期,由于奥运会提升了主办城市和国家的知名度,使主办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基础设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将为奥运主办城市和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和后续旅游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可能会出现投资下滑、体育场馆和基础设施利用不足等需求不足的风险,使经济衰退,步入低谷,即发生“奥运低谷效应”。奥运会结束后,对旅游、购物、住宿、餐饮的需求将要回落,这些方面可能发生就业人数减少的现象。但只要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北京将继续成为旅游热点,那么对旅游、购物、住宿、餐饮的需求不会长期低落,从事这些服务的人员仍会有合适的工作。

四、结束语

奥运会的主办可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转折点,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尽管前文论述了奥运会结束后中国不会出现经济滑坡,而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道路上还存在着障碍。政府要对后奥运时期的经济走势展开积极应对,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经济政策,降低后奥运风险,使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继续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

参考文献:

[1]陶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投入关系问题的理性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4)28~31

奥运经济论文范文2

一、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内涵

“奥运经济”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围绕举办奥运会所发生的一切直接或者间接的经济活动及由它所衍生的一切经济联系和经济效益的总称。其周期性和阶段性的特征会使奥运会直接投资在会前对拉动当地经济,并因奥运会结束后投资增长的突然减速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冲击。所谓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就是指奥运会结束后受需求不足制约,举办地出现的经济不景气现象,是由投资需求下降而引起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

北京奥运会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正因为这样,我们必须综合考虑我国整体经济状况,注重对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研究,力争在后奥运时期完成发展“后奥运经济”的战略部署,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化解“低谷效应”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成因

历史上有不少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和城市出现过后奥运经济“低谷”现象。1964年东京承办奥运会,日本经济在1961至1965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1.4%,但奥运会后,日本投资却大幅滑坡,进入了长期经济萧条时期。而1976年蒙特利尔因举办奥运会而负债累累,震惊了世界,被称为“蒙特利尔陷阱”。产生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的经验来看,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主要来自于以下两方面:第一是奥运会举办前过量投资和奥运结束后投资下滑带来的经济风险;第二是奥运会后体育场馆和基础设施利用不足带来的投资风险。

(一)投资下降导致经济增长波动

这是造成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主要原因,也是最突出的表现。因为在筹备奥运会阶段,主办地固定资产投资相对比较集中,短期投资需求膨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场馆建设和城市环境建设投资将直接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在奥运会后,与奥运有关的基础设施和场馆建设投资就会结束,若未能对投资加以合理引导,就有可能造成主办地经济增长放慢,甚至停滞,影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自1984年洛杉矶以来的历届奥运会中,除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以外,在奥运会后,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因投资下降导致经济增长“低谷”的现象。另外一些在奥运会筹备期间得到快速发展的行业,由于奥运会后需求的迅速下降,使其发展受到市场突然缩小的制约。如建筑业、体育产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环保产业、科技产业、文化产业等。如果未加以合理有效的调控,这些行业受到“低谷效应”的困扰,在一定时期有可能出现衰退现象,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减缓、就业率增幅减少、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二)体育场馆利用不足带来的资源闲置

奥运筹备期间需新建大量比赛场馆,奥运会结束后,如何避免场馆闲置就成为各主办城市面临的难题。耗资巨大的体育场馆仅养护费用往往就成为举办地的沉重负担。奥运会比赛所使用的场馆、奥运村等体育设施的闲置将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和浪费。纵观现代奥运会的历史,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奥运会,为保证奥运会举办时比赛顺利进行,比赛场馆的位置往往远离城市中心,且场馆布局不合理,未能考虑日后市民进行体育锻炼的需要。另外奥运会作为最大型的综合性运动会,规模大、要求高、筹备时间长但举办时间短,这本身就可能造成为奥运会准备的大量设备赛后闲置。最后,奥运会举办国家和城市往往出于自身政治、经济等目的,重金新建、改建和扩建造价极高的体育设施,以树立其形象,并达到获得举办权的目的。因此,奥运举办后往往出现奥运场馆闲置或亏损的现象。

另外,奥运会举办前后,举办地房地产业发展过热和城市分散开发建设和布局结构的调整也可能产生泡沫及风险。

三、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有效引导消费

奥运会通过增加投资拉动经济的加速发展,但随时间推进,消费拉动逐渐取资拉动。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当消费能力不足以支持经济的发展时,经济回落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从本质上讲,造成往届奥运会后奥运经济的“低谷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供给过剩,有效需求不足。如果政府能有效引导消费,奥运会后的“低谷效应”可以有效的避免。目前中央和北京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已对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展开了积极的应对。

(二)合理避免赛后场馆闲置,实现奥运场馆功能多元化

北京奥运会在安排奥运场馆的建设时,已充分考虑了具体项目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如将很多比赛场馆建设在高校中。此外在功能设计上,北京奥运场馆都充分考虑了全民健身和有关活动的需要,避免了日后巨额的改造费用。而对奥运场馆的后期利用,可以采取商业开发,展览等综合手段,提高其利用价值。以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为例,这一区域将包括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会展中心、智能化多功能厅、购物中心等,将成为现代健身休闲、展览中心。另外,可以结合场馆特点,采取适当的运作和管理模式,如采用集团化经营管理或引入专业的体育经理和管理公司。他们具有丰富、科学的体育经营管理经验、制度及一整套手段,能够进行科学的分析及市场定位,并扩大场馆的创收范围。因此,北京奥运会赛后场馆闲置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同时建立配套的产业链,聚集人气和资本,使得这些大型场馆的经济效益可得以有效发挥。

综上所述,北京举办奥运会为中国更快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我们必须有效的把握住这个机会,真正把奥运经济拉动作用发挥到极致,将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负面影响减小甚至消灭。那样的话,2008年北京奥运会必将给中国企业和国民带来实质性的好处,为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推波助澜。

奥运经济论文范文3

[关键词]奥运经济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一、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

奥运经济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吸引各种生产要素聚集,使原有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产生出新的力量,具有强大的市场和经济能量。为了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将投巨资兴建体育设施、加强通讯系统建设,扩建机场、建设高速公路。北京奥运会总投资为2800亿元,三分之二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划,2008年奥运会比赛项目将有28个大项,300多个小项。2008年奥运会不光是满足奥运会所需的各类体育器材、设备用品等物资将接受价值约1.7亿元的供货和服务,还将在北京新增656万个就业机会,额外吸引261万外国游客,15.55亿国内游客,社会消费品总量超15000亿元,极大地刺激和拉动内需,从而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增长与体育产业化的高速发展。

二、江西省体育产业现状

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属于内陆且经济欠发达的农业省,体育产业起步也较晚。作为江西省体育产业重要支柱的体育,2005年体育销售16亿元,用于全省体育系统的公益金达到2.28亿元,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结合无形资产的开发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已初步形成了以体育为支柱,以体育场馆经营、体育电子设备生产为先导,以体育产业无形资产的开发为潜力的产业结构基本框架。但与其他先进的兄弟省市相比较还是不容乐观的。调查表明,江西省的体育产业整体规模较小,规划不合理,经营领域较窄,主导产业实力不足。而广东省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专门性体育经营企业达2000多家,上海有43.7%的市民每月的体育消费(包括健身娱乐,购买体育服装等支出)达到了100元以上,而江西省市民每月的体育消费超过100元的不足20%。

三、奥运经济对江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

1.有助于推动本省经济的发展

体育产业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状况影响人们对体育的消费,从而影响体育产业的发展。要使二者很好的结合,相互影响呈螺旋上升态势发展。1988年汉城奥运会借筹备奥运会共带来了相当于70亿美元的生产诱发效果和27亿美元的国民收入诱发效果,并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此案例表明,在现代商业社会里,奥运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力,这意味着北京甚至整个中国都将面临一个巨大的奥运商机。根据奥运会举办地的扩散效应,奥运会将通过市场途径,将中心城市的发展势头通过技术、组织管理、生产要素、市场和信息等渠道向其周围地区扩散,从而带动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奥运经济影响,辐射的产业和市场远远超出了主办地城市经济的范围。

2.有助于本省体育产业政策的完善和规范化管理

由于体育产业在江西国是新兴产业,国家对发展体育产业的政策还处于探索阶段。江西省出台的体育产业法规大多是综合性管理办法,对管理的每个环节和各运动项目的相关规定不很细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缺乏可操作性,因此需建立健全我省体育产业法规体系,特别注意完善体育的发行、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包括体育市场管理信息反馈系统、分析系统、决策系统在内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的培育和宏观调控职能,是当前该省有关行政部门的一项紧迫任务。应借助奥运带来的机遇,积极调协有关部门及时建立和完善包括政府财政投入、产业项目基本建设投资、社会集资、税收、体育和基金等体育产业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体系,使体育产业政策更完善、更规范化与国际化。

3.有助于促进江西省体育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该省的体育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没有建立有效的产业统计和评估体系,区市以下体育系统中产业门类较少,产业收入中,体育收入占90%,产业发展过分依赖体育的收入。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有许多有利条件,如对各赛事和活动的冠名权及会徽、会标的印制等,通过必要的商业运作,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筹资。我国体育比赛与职业俱乐部冠名权的开发,有些项目协会取得了很大成绩。每年为体育投入3000万马克的奔驰公司的信条就是:为体育投入的越多,获得的利润就越多。我国的体育广告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青睐,而本省在这些方面的开发和利用还远远不够,尽管本省从省第十一届、第十二届运动会上取得不错的经验与收效,但效果还不是太满意。奥运经济有助于促进江西省体育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体育产业国际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的整合,从整体上提升体育产业的竞争力。

全世界普遍关注奥运会,中国将在全球主要媒体获得长时间、高频率的报道周期,这对扩大我国的“国家品牌”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使江西省的体育产业插上奥运的翅膀,飞向全国,飞向世界。

参考文献:

奥运经济论文范文4

[关键词]北京后奥运经济风险

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北京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这对于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实践表明,历届奥运会主办城市同时也面临着后奥运经济的潜在风险。因此,研究北京后奥运经济面临的潜在风险及化解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奥运经济与后奥运经济

奥运经济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围绕举办奥运会所发生的一切直接或者间接的经济活动以及由这些经济活动所衍生的一切经济联系和经济效益的总称,其总体效果和影响力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及风险,已经成为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中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

后奥运经济主要指奥运会举办后的2年~3年间前奥运经济的正负效应的滞后表现。对2008年奥运会而言,后奥运经济时期基本上在2009年~2011年,这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后期和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前期阶段,这期间,务必充分利用奥运经济的积极效应,化解后奥运经济的潜在风险,保证北京地方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二、北京后奥运经济面临的潜在风险

1.奥运会过量投资和奥运会后投资下滑的风险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筹备奥运会阶段,固定资产投资比较集中,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城市环境建设投资直接拉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根据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统计,“十五”期间北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会以年均9%左右的速度增长,5年累计达8500亿元左右。预测2004年~2010年7年内北京市各项投资总额将超过15000亿元,而且主要集中在奥运会前几年完成。这样,北京在奥运会后的投资将明显下滑,这有可能造成全市经济增长放慢,甚至停滞,对城市经济平稳发展带来潜在风险。

2.奥运会后体育场馆利用不足风险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仅在北京地区需要新建、改扩建比赛场馆就有31个,还有众多的训练场,相对于洛杉矶、亚特兰大奥运会,北京新建的场馆投资比较大,数量多。但是奥运会后,北京地区面临着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较多的体育消费人群参与运动,来解决可能出现的体育场馆利用不足的潜在风险。

3.奥运会后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供给过剩风险

2008年奥运会前,北京加大了城市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以满足奥运会期间大量的国内、外游客观看比赛以及旅游的需要。但是奥运会后,大量流动人口的返回使得北京地区的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供给存在过剩的潜在风险。

4.奥运会举办前后部分行业过热可能带来的投机泡沫风险

由于奥运因素影响,北京房地产业发展很快,房地产价格节节攀升,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泡沫化的风险。除此之外,在奥运会前后,建筑和建材产业、邮电通信产业、旅游饭店业等也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短期泡沫风险

三、化解后奥运经济风险的对策

1.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规划引导,合理安排好后奥运时期的投资规模和结构

北京地区政府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规划引导,合理安排好后奥运时期的投资规模和结构。一方面,要在城市空间布局上进行调整,利用政府直接投资等手段引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向城外、向郊区倾斜,改变投资过分集中在城市中心区的状况;另一方面,要对奥运会前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行合理安排以平抑投资波动。为避免后奥运时期投资大幅下滑,应适当安排部分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特别是与奥运无关又不急于上马的项目延至奥运会后建设,以平衡奥运会前后投资规模。

2.合理利用奥运场馆,充分发展体育和会展产业

奥运会结束后,应合理利用奥林匹克场馆、奥林匹克公园及周边设施,充分发展体育和会展产业。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举办奥运会的契机,引进海内外知名体育用品展销和体育经纪与体育策划组织、会展企业集团、大型文化集团开展经营活动,利用奥运会场馆和周边设施,吸引民间资本建设商业、展览、酒店互补项目,积极吸引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大型展览会议,形成以大型体育比赛、大型会展、人文生态旅游、高级商务为一体的体育会展产业区,同时带动商业、餐饮业、旅游业、酒店业的发展,降低后奥运时期“低谷效应”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将全部场馆和配套设施如奥运村、记者村等改为居住社区出售或出租,或用于国内外体育比赛和训练以及大众体育、娱乐和商务活动。另外,要利用奥运会场馆投资规模大、运作周期长、品牌效应显著等特征进行广泛宣传,根据场馆特点,采取适当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通过体育消费市场的开发,来提高奥运比赛场馆的利用率。

3.积极鼓励广大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

奥运会结束后,积极鼓励广大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一方面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降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费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行政法规等方式限制或提高私人轿车等交通工具的使用成本,从而提高北京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的使用效率。

4.加大部分行业的政府引导,化解投机泡沫

奥运会结束后,加大部分行业的政府引导,化解投机泡沫。针对部分行业在奥运会前期、中期可能出现的投机泡沫,政府应在事前加以引导,扩大临时供给或通过政策法规进行必要的干预,保证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例如,住宿问题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开设家庭旅馆等方式,扩大供给满足短期国内、外客流的要求,同时化解了住宿费用过高的问题。

参考文献:

奥运经济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历史比较、理论分析等方法,以现代性的“实在性力量”的实际作用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和观点的倚重点,集中阐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功利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将奥运会拉入商业化的经济漩涡,积极为经济全球化服务;另一方面,奥运会又通过自己的凝聚力、影响力和连带力,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发展;同时,奥运会还通过现代奥林匹克理念和精神,抚慰了经济全球化后果造成的心灵创伤。

全球化是现代性在全球的“流动”和扩张过程(齐格蒙特·鲍曼,2002)。现代性已经成为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乃至全球化社会形成的一种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一种行为制度与模式(安东尼·吉登斯,2O00),现代性似乎已经脱离它的西方本体论渊源,转向一种巨大的实在性力量。起源于19世纪末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同样接受着这种“(转向后的)现代性”的实在性力量的形塑或建构,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形成了各种具有普适性质的体育事实和运行规则,反过来影响着全世界。

l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1.1奥运会的争办

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领域(投资、商贸、金融等)世界性的全面竞争的加剧。在这种Et益加剧的全球竞争的环境下,国家(或地区、城市)的经济实力越来越依靠国内企业和大型跨国企业的业绩,关键性知识、技术、品牌及人力资源的拥有量,国内民众的需求和消费水平,国际性大型活动的争取和成功举办等等因素。尤其是争办大型活动(马修·波班等,2002),因其巨大的经济和文化带动效应,已越来越成为现代国家(城市)提升层次、促进发展、摆脱困境的战略性举措。大型体育赛事具备其他类大型活动的所有品质和功能,理所当然成为各国(城市)竞相争夺的对象,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大型国际性赛事的申办和承办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申办奥运会,是国与国的经济、政治实力的较量过程,也是策略性权力关系的建立、实践和变换的过程;权力资源的运用、社会资源的动员、人文资源的展示、智慧资源的开发都一时达到极致;创意、感动、迷惑、造假、贿赂等手段纷纷登台,而且是无所不用其极。举办地的特殊地位、强有力的国家和政府支持计划、优美的城市建设和环境、惊人的市民支持率、悠久的城市历史和文化,异彩纷呈的申办报告和宣传片、精彩的陈述报告、首脑政要申奥现场的亲临坐阵等等,都一股脑地呈现出来;或者是提供奥组委委员的优厚待遇(如盐湖城贿赂丑闻中所体现的),针对奥组委委员的过分热情的接待,给予运动员的优厚条件保证,等等。这里,奥运会对申办国(城市)的宣传价值和经济价值显然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

举办奥运会,既是举办国倾力对待的国事,也是全球各国共同关注和投入的四年一度(如果包括冬奥会,则是两年一度)的国际性大事,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国际性活动像奥运会那样能够同时动员那么多的国家、地区和个人去参与和关注,可以说,奥运会代表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然而这种全球性与全球化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一方面,功利性的资本主义经济,领悟到奥运会全球性特征所蕴含的商机,利用奥委会机构庞大和举办奥运会经济依赖性的弊端,通过优势国家或集团的权力运作和利益渗透,将奥委会和奥运会拉人商业化的经济漩涡,积极为经济全球化服务;另一方面,奥运会又通过自己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经济连带性,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发展。而且奥运会还通过自己的现代奥林匹克的理念和精神,抚慰了经济全球化后果造成的心灵创伤。

1.2奥运会与世博会

全球性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全球化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在现代奥运会发展与世界博览会发展的比较中得到体现。

无论奥运会还是世博会,都具有政治影响、经济拉动、社会进步、文化交融、环境改善等功能。现代奥运会创立初期,奥运会与世博会是不可分割的一对孪生姐妹,奥运会似乎侧重于文化,而世博会则侧重于经济,奥运会举办地和举办时间同时也是世博会的举办地和举办时间。但是由于当时奥运会影响力的欠缺,人们对参与奥运会和世博会的态度和热情存在天壤之别。比如,1896年的雅典奥运会和世博会,1900年的巴黎奥运会和世博会,1904年的圣路易奥运会和世博会(颜绍泸等,1990),都是世博会现场门庭若市,奥运会现场庭冷人稀。这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人们的注意力主要聚焦于贸易和利润的争夺,而不是文化和精神的交流。但是由于奥林匹克运动具有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双重特质,加上顾拜旦等关键性人物的不懈努力,奥运会的影响力在全球范围日益增大(1908年的伦敦开始,奥运会便没有受到与其同时举办的法兰西一大不列颠博览会的任何干扰)。这一点随之却被德国法西斯和其他国家主义的意识形态注意到,并被强行介入和不当利用,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和原则遭到严重破坏。

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和跨国集团等经济和政治力量的不断干预和过度运作,全球性风险日益显现,整个世界越来越需要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那种公平和团结原则、国际主义精神和多元文化主义理念的滋润和呵护,奥运会的影响力随之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这期间,由于在举办洛杉矶奥运会过程中对全球化经济逻辑的一次创造性采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命运从此发生转折。直至目前,综合性的奥运会的影响力似乎越来越有超越侧重于经济因素的世博会的趋势,尤其是广大普通民众,似乎更加关注奥运会而不是世博会。近年来,出现了(夏季)奥运会与世博会分地点(如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塞尔维亚世博会)、错时(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的现象,明显带有利用奥运会和世博会各自拥有的全球性的经济、社会影响力,避免二者之间的功能重叠和相互干扰的意味。与其说这是奥运会与世博会影响力之间的较量,不如说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的表现。

概言之,经济全球化拓展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空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则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全球化。而且这种互动关系已经深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和细节。另一方面,以功利形式运作的奥运会似乎增加了奥林匹克理念和精神普及的效率和范围,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全球性的奥运经济模式和国际主义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似乎并行不悖地内化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中,成为人们生活内容的一部分。

2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与全球化

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诸多问题或风险——霸权主义、贫富分化、社会不平等、国家冲突、民族仇恨、恐怖主义、保护主义、环境破坏等等。在这种风险场域(布迪厄,20o4)之中,人们的心灵绿洲普遍趋于沙漠化状态,急切渴望一种能够消除紧张、弥合创伤、慰藉心灵、找回信任的共识性文化或精神的“灵丹妙药”出现。这时,家喻户晓的奥运会及其耳熟能详的奥林匹克口号和理念似乎具备了更为强大的市民亲和力,以国际奥林匹克主义为代表的体育精神和文化正在征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民众。

现代体育的竞技精神植根于欧洲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追求个性自由、强调奋斗和自我实现、崇尚科学,与追求利润的资产阶级的业绩主义遥相呼应。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以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为其主要操作内容的,以“更快、更高、更强”为基本口号之一,自然继承了理性主义的竞技体育精神,追求奋斗、追求卓越。显然,这种理性主义的价值观和奋斗精神,对西方自由资本主义以及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也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西方理性主义的新——新自由主义经济的全球拓展在促进世界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种种问题:(一)普遍的市场力量和国家体制控制着当今人类的生活世界(哈贝马斯,2004);(二)全球性的民族主义、恐怖主义、排外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泛滥;(三)全球性风险社会的来临。表现在体育上,即是锦标主义、精英主义、拜金主义、过分的量化和规则化、过分科技化、过度商业化、兴奋剂泛滥、体育泛滥、申奥贿赂等等。这些问题给人类文明发展方面的后果体现是:“文明的冲突”(塞谬尔·亨廷顿,2002")~1]剧,安全感、生命意义、人文精神、道德观念的严重缺失。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之初,其主要创始人皮埃尔·顾拜旦提出国际交流、文化理解、互相尊重的基本原则,主张“所有的赛会、所有的国家”共同参与的思想,从起源上就预设了奥林匹克主义的超民族、超国家、超阶级的内涵。另一方面,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鼓舞人们“通过没有任何歧视的,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理解的体育活动来促进和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和平等的社会”(黄亚玲,2006),这种“非歧视”、“团结”、“平等”、“公平”的思想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现的是人类维护生活世界的生存环境的普遍愿望,借以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具有跨阶级、跨文化的普遍性。这些共识性特征赋予了奥林匹克主义的普适性生命力。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虽具有普适特质,却并不否认社会文化价值的多样性。巴西奥林匹克学院前院长LamartineP(DaCosta,2O06)认为,顾拜旦的思想“已经很接近多元文化主义的概念了,广泛性成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的原始特性”。现代奥林匹克主义倡导的是国际主义和和平主义,是多种文明的和平共处和各民族的相互尊重,它提出了一个弥合当今世界创伤、重构全球秩序的共识性的备选方案。奥运会举办期间休战的共识,即是这种方案的现实体现。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正是通过自身的跨国、跨阶级、跨文化性,通过带有共识性的“和平”、“公平”、“平等”等思想理念,迅速盛行于全球的各个角落,这本身就是一次文化的全球化过程,是对全球化内涵的一种必要的补充。同时,国际奥林匹克主义也是对经济全球化的后果——生活世界的理性化、风险社会的来临、文明的冲突所造成的人类道德伦理缺失和生命意义丧失的一种精神的弥补和抚慰,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同行者和护驾者。

3结论

奥运经济论文范文6

据统计,本届科博会共签订招商引资、技术合作和贸易项目153个,总签约额29.2亿美元。其中,参会的各省区市签约项目106个,占全部签约项目的70%,可谓收获颇丰。前来参加科博会的有联合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洲半导体联盟等8个国际组织,美国、俄罗斯、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38个境外代表团组以及大陆35个省、区、市的企业界代表团。

本届科博会共举办展览会、论坛和科技经贸合作项目推介等活动78场。超过18万中外人士通过展览会、论坛和科技经贸合作项目推介等参与交流,2056家海内外企业参加了展览会。其中,以“让北京更美好,让奥运更精彩”为主题的科技奥运展览,是本界科博会的最大亮点。

主题报告:拉开科博会帷幕

在5月20日举行的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并作主题报告,北京市市长郭金龙致辞。

万钢在主题报告中,首先介绍了全国科技界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为抗击地震自然灾害正在进行的工作。地震发生后,科技专家在第一时间利用卫星遥感、遥测等先进技术手段,为科学研判灾情提供支撑,同时开展了对次生灾害的预测、预防工作。当前,科技界已经启动对灾后重建科研工作的部署和安排。

万钢说,成功举办了十届的科博会已经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桥梁,成为展示中国高新技术成就的重要窗口,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为增强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的8月8日,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共同期盼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八年前,在北京申办第29届奥运会成功的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北京就向世界作出了庄严承诺:北京将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主题,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有特色、高水平”的一届奥运会。“科技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也是奥运史上首次明确地把科学技术的作用与举办奥运会相结合,这将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正是基于以上背景,本届科博会紧紧围绕“科技奥运与科技创新”这一主题,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等内容充分体现在各项活动中;特别是,充分展示科技奥运成果,向国内外宣传“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和实践成果。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国际奥委会也将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环境问题看作是继体育和文化之后奥林匹克的第三大要素。北京奥运会广泛应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集成技术,大大促进了节能减排工作。中国已投入数十亿元建设科技奥运,以造福社会。有理由相信,即将开幕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成为中国举办大型活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成功典范。北京奥运会上将使用的新能源汽车,使奥林匹克中心区域的交通实现“零排放”,在中心区域的周边地区和奥林匹克交通优先路线上,实现“低排放”;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绿色能源在奥运场馆的采暖、制冷和生活热水等方面的供应达26%以上;在奥运主要场馆及设施大面积使用半导体照明和地(水)源热泵等高效能源利用技术,实现节能60%~70%;奥运场馆(区)多年平均雨水综合利用率超过80%,奥运场馆内中水回用、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率达到100%:实现市区道路路网群体交通诱导覆盖率达到80%以上,奥林匹克交通优先路线平均时速不低于60公里。这些科技成果都在本届科博会的展览会上展出。

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在致辞时强调,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北京科博会已经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科技品牌活动,在展示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传播前沿思想理念,促进科学技术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届科博会以“科技奥运与科技创新”为主题,对于宣传科技奥运理念,展示科技奥运和我国自主创新成果,加强国际经济科技合作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和北京的了解,具有特殊意义,也必将对进一步做好北京奥运会筹办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十一届科博会得到了国际组织和海内外政界、科技界和产业界的热切关注和参与。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先生、诺贝尔物理奖评委会主席皮尔,卡尔森先生、欧洲半导体协会主席万豪敦先生等分别在主题报告会上做专题演讲。

展览会:科技奥运唱主角

本届科博会展览会包括科技奥运展,省、区、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展,外国国家展,中关村自主创新成果展,汽车科技展,循环经济展,新媒体创新成果展,青年学生科技作品互动展,电子信息与现代通信技术展等。其中,科技奥运展成为展览会最大亮点。

科技奥运展以“让北京更美好、让奥运更精彩”为主题,集中展示了科技奥运建设支撑“绿色奥运”、丰富“人文奥运”的显著成效,共推出了140余项将应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项目。

科技奥运展馆共分为总体篇、支撑篇、工程篇、信息篇、城市篇、合作篇等六个篇章。其中,总体篇以“实践科技奥运理念,支撑绿色奥运建设”为主题,系统地层示了科技奥运的理念与内涵,使人们了解了科技奥运的历程、时代特征和具体内容,展示了科技对支撑绿色奥运、丰富人文奥运的总体成效,主要包括领导关怀、科技奥运的理念与工作目标、总体部署与进展成效、火炬传递等相关内容;支撑篇以“节能减排,绿色奥运”为主题,通过展示科技对奥运绿色交通、绿色能源利用、高效节能和生态环保建设的关键支撑作用,体现了科技奥运的显著成效,主要包括了新能源汽车等奥运绿色交通、绿色能源供应、高效节能技术、环境保护与生态改善4个展区;工程篇以“科技支撑,精品工程”为主题,以奥运场馆为载体,通过科技攻关、自主创新,解决工程建设难题,采用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创建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精品工程,展示奥运场馆建设的关键技术创新成果及其对我国建筑产业的拉动引领作用,主要包括场馆建筑设计创新、建筑施工新技术与新材料两部分;信息篇以“信息服务,以人为本”为主题,展现面向赛事、媒体、公众的奥运信息服务保障,重点展示了直接应用和服务于奥运的国产TD-SCDMA、高清晰电视、手机电视等关键信息技术和产品,体现了信息通讯技术对奥运信息服务的核心支撑和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拉动与引领,主要包括奥运赛事与大型活动信息服务、奥运媒体信息服务、奥运通信保障和公众综合信息服务四部分;城市篇以“科技保障,奥运之城”为主题,以科技创造更加美好城市生活为重点,展示了通过智能交通技术建立快捷、高效、安全的奥运城市交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奥运交通保障科技、奥运气象保障科技、奥运安全保障科技和奥运食品安全4个展区;合作篇以“精诚合作,共铸辉煌”为主题,以“行动计划”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分工协作、高效推

进科技奥运建设为重点,集中展示了各成员单位在体育科技、兴奋剂检测等领域,以及北京中关村园区企业积极支持和参与科技奥运建设的成果。

在“科技奥运”的理念下,高校也发挥自身的科技资源和科技力量,积极参与奥运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在本届科博会的科技奥运展中,北京大气污染及奥运空气质量保障、体育馆钢结构创新设计、高清晰电视(HDTV)芯片、奥运电动客车电池箱自动更系统、北京08数字博物馆、虚拟马拉松、2008北京奥运会中英文智能对话福娃、奥运体育场馆防火系统设计技术应用、基因兴奋剂的检测方法研究等参展项目都有高校参与的身影。

专题论坛:主题紧扣时代需求

本届科博会期间,还举办了“高新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国际论坛”、“高新技术产业金融创新国际论坛”、“中国生产业发展高层论坛”、“科技创新与城市安全论坛”、“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论坛”和“能源利用与新能源开发国际论坛”等6场专题论坛,直面科技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与以往相比,本届的论坛主题紧扣时代需求,新鲜而有分量,更加务实。

其中,以“科学技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论坛”把生态文明作为最主要的议题。论坛从以往的理论探讨模式转为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模式,与会人员联系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现状,对城市生态价值、节能减排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并努力探讨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认为,要缓解当前中国突出的能源平衡矛盾,必须加快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落实节能减排的有关措施,加快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大力发展核电、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

奥运经济论文范文7

《奥运经济与商机策划》

作者:本书编委会

出版:银声音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

2008中国经济的最大金矿是“奥运经济”。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把握机会就是把握成功。这是一本关于如何把握奥运商机的书,它揭开了百年奥运赚钱的秘密。它急企业/公司主之所急,提供了一整套趋利避害的方略。涉及范围非常广,其中包括信息产业、互联网业、房增长业、建筑行业、商业服务业、环保业、文化产业、教育业、体育产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餐饮业、人才培训业、邮政行业、保险业等。

想从“奥运经济”挖走一桶黄金,请阅读此书!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

作者:刘淇主编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1

为抓住用好奥运机遇,推动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市委、市政府在申奥成功不久即决定开展北京奥运经济研究。多年来,市委、市政府组织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调动社会多方面力量,对此课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一书正是全体研究人员的智慧结晶。我希望社会各方面今后能更加关注和深化这方面的研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办好2008年奥运会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设性意见,努力推动首都经济在新世纪的腾飞。(刘淇)

《财富的机会》――解读2008中国奥运财富全景

作者:黎新平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1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奥林匹克运动曾经缔造了多少传奇的财富故事?洛杉矶、汉城、巴塞罗纳……这些城市享有巨大的国际性声望,是因为曾经主办给亿万体育迷带来激情的奥运会;可口可乐、柯达胶卷、阿迪达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这些象征着权力和财富的巨型跨国公司,也与奥林匹克运动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像尤伯罗斯、佩恩这样的人,更是因为在奥运商业的杰出运作中而成为财富英雄;至于那些默默无闻的在奥运幕后努力工作、把握机会的企业和个人,更是不计其数。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将会给北京和中国带来巨大的变化,而正是在这种变化中蕴藏着无限的商业机会和赢利前景。尽管,奥林匹克运动所引发的巨大商机属于每一个人,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识别、把握和充分驾驶这种机会,因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深刻地领悟奥林匹克运动的经济学。在一场与时间、机遇和人的比赛中,谁能最后胜出、成为真正的奥林匹克冠军?

《奥运礼仪》

作者:石咏琦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7-1

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盛会,也是文化的盛会。因此,每一个承办城市都会不遗余力,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加强建设,北京也不例外。2008年,中国将成为奥动会的主角,届时,人们不仅会关注中国能获得多少枚金牌,同时也关注中国人的接待与服务水平。

中国自古以来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国人的谦逊有礼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但是,不可否认,时至今日,一方面中国的某些传统礼仪文化未能得到传承,另一方面,我们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礼仪还很陌生。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举办一场完美的奥运盛会,迅速提高国民的礼仪水平是当务之急。

北京2008年奥运会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本书作者、著名礼仪培训师石咏琦女士也希望奉献一点自己的心力,她从工作生活两方面入手,全面介绍东道主必须了解的各种礼仪。本书既可以作为奥动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礼仪培训教材,又可以作为普通大众尤其是广大服务业人员提高礼仪水平的实用宝典。

《奥运赞助谋略》

作者:蔡俊五杨越 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0-1

奥运经济论文范文8

关键词:后奥运经济效应 北京

一、“后奥运经济效应”概念的界定

后奥运经济是奥运经济的一部分。一般认为,整个奥运会对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奥运筹备建设期、奥运会举办期和后奥运会时期。后奥运经济主要研究奥运会在结束之后对举办地经济的影响。时间范围是奥运会结束后的2―7年及其所波及的更远时期。具体到北京奥运会而言,时间范畴为2008年以后的奥运经济时期本文所涉及到的“后奥运经济效应”的现象主要是指通过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对北京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后奥运”对北京市经济消极影响分析

(一)“后奥运经济”对北京经济消极影响――一般影响

1 奥运体育设施的闲置造成的经济损失。奥运会比赛使用的场馆、奥运村等体育设施无论是赛前还是赛后出现的闲置,都将给举办城市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和浪费。奥运会赛前体育场馆的闲置可以通过调整竣工时间来加以解决。奥运会后的闲置。则是奥运会举办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1988年日本长野奥运会时。日本政府花费了190亿美元建造高速火车和滑雪跑道等设施,冬季奥运会后。长野经历“奥运会后遗症”,对场馆的高额维护费导致了长野经济的大衰退。对于体育消费还不是国民一项重要消费的发展中国家,北京作为举办地新建30-40个体育场馆,如果在奥运会结束后继续发挥这些场馆的作用,通过各种活动尽可能地收回对这些场馆的投资,避免闲置对北京来讲非常重要。否则,势必给赛后的北京带来经济负担。

2 一些与奥运相关的行业可能出现衰退。举办奥运前后各个行业发展的乘数效应不同。一般来讲。建筑业的发展最快,其次是交通和通讯业。在奥运举办的当年,情况发生了变化,以大众消费为主的个人服务业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其次是交通和通讯业,而建筑业的发展已经减缓。奥运会后。情况又会发生变化。在这里,以2000年悉尼奥运会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各行业的影响为例

由上表可知,奥运会结束后,大多数行业出现了萎缩的迹象,只有以大众消费为主的个人服务和交通通讯业仍然保持相对良好的发展态势。北京部分支柱行业在奥运会前后发展将面临剧烈的波动。尤其是目前占经济总量比重较高的建筑业、房地产业在奥运前后的巨大变化将会引起整体经济的剧烈波动。

3 奥运会会引起举办城市的社会额外支出增加。对历届举办奥运会的城市来讲,奥运会为举办城市所带来的且共同存在的负面影响还包括社会额外支出的增加,这种增加的社会额外支出会出现在奥运会后期,成为举办城市的经济负担。2008年奥运会给举办城市北京带来的社会额外支出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中国而言。贫富差距的存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会由于举办奥运会,商机和就业机会的增加而吸引大批的外地劳动力进入北京,他们长期在京。千百万的社会人口增加。从而相应引起北京住房不足、交通堵塞、教育经费不足等问题,而北京为了处理这些问题。定会投入更大的费用开支,这些开支的增加在奥运会后,必将会给北京带来沉重的负担。

(二)“后奥运经济”对北京经济的消极影响――特殊影响

1 北京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出现波动。历届奥运会申办国家经济出现的波动是奥运会的因素还是经济周期的因素导致衰退。各国的情况不同。其原因难下定论。从我国的角度来说,单奥运事件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局面还是不构成威胁。但从投资波动的影响看。奥运投资近2800亿元,目前我国的GDP已经达到20万亿元。同时。2800亿元还分布在7年间投资,平均每年只有几百亿元。所以,后奥运风险对我国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对举办城市北京的影响不可一概而论。奥运前后投资需求的波动必将会影响北京市的经济平稳增长。据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预测,2004―2010年的7年内北京市投资总额将超过15000亿元,其中奥运场馆及其附属设施建设与运营投资需要220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的投入需求在2800亿元左右,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投资需求约1500亿元,新城开发和小城镇建设及房地产开发投资需求7000―8000亿元。金融、商贸、物流、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投资需求2000亿-3000亿元。显然,7年间15000亿元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奥运会前几年完成。之后投资规模将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从而引起北京市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波动。

2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加剧。北京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南城和北城经济发展差距太大。以长安街为中轴将8个城近郊区分为南城与北城两个区域。南城包括宣武区、崇文区和丰台区;北城包括东城区、西城区、石景山区、朝阳区和海淀区。南北两个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南城明显落后于北城。二元结构突出,就北京市而言,为使奥运会申办成功,北京最终没有考虑将奥运村建在南城以促进城市均衡发展的方案。奥运会结束后,必将使目前基础设施良好的北部地区好上加好,而本来落后的南城区和北部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出现了所谓的“马太效应”。

3 北京奥运投资结构不合理,可能存在经济风险。北京奥运投资结构不合理,总投资规模偏大。直接、间接投资比例严重偏高。奥运会投资预算数据显示,北京市总投资2787.56亿人民币。折合353亿美元。占21―29届奥运会总投入的43.6%。是28届的3.1倍。其中,比赛场馆及相关设施、奥运会所需新增建设等直接投入折合171亿美元。较28届奥运会增长2.1倍。占21―29届奥运会直接投资总和的48.2%;用于环境保护、交通等北京市发展规划预算内间接投入为1438.29亿元人民币。北京奥运会直接与间接投入比例高达0.94,较21―29届奥运会平均值高出0.16,较经济风险最为严重的蒙特利尔奥运会还高0.2个百分点。历届奥运会数据显示。直接投入与间接投入的比值越接近1,主办国的亏损规模越大。即产生经济风险的可能性越大。如第21届蒙特利尔奥运会的比值是0.923,赤字高达15亿美元。第28届希腊雅典奥运会该比值为0.916,当年希腊的财政赤字上涨0.7%。北京奥运会直接和间接投入比例高达0.94,为历年奥运会最高比值。也意味着蕴藏着巨大的经济风险。

三、后奥运时期北京市发晨的政策建议

(一)明确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应该贯穿于整个奥运会申办、筹备和举办的全过程之中,通过举办奥运会促进举办城市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举办城市和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人的全面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做到:1 加大政府对奥运会的政策性投入,使来自各方面对奥运会的资助能获得一个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从而吸引多方投资;2 奥运会组委会要力争在各项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收入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开辟新的增加收入的途径,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为后奥运时期积累资金;3 充分利用举办城市现有比赛场地设施,节约举办奥运会工程的直接支出,并根据比赛项目受欢迎的程度和观众的多少对一些比赛项目的比赛场地搭设临时性看台,在奥运会比赛之后拆除以减少奥运后期比赛场馆维护等不必要的浪费。体育比赛场馆的设计应该具有多功能。保证奥运会之后能有多种用途;等等。

(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

经济效益就是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就是长期的经济效益。经济保障是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基础,经济效益的好坏已经成为衡量综合性运动会举办成败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应大力加强对奥运会相关无形资产的开发。增加比赛的收入。提高经济效益。北京2008年奥运会要借鉴国际上其他举办过奥运会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在考虑奥运会社会效益的情况下。注重奥运会的经济效益。使奥运会真正成为促进北京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契机。

奥运经济论文范文9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体育旅游 负面效应 二维分析

举世瞩目的第二北京奥运会即将于2008年8月8日正式举行,作为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项世界级体育盛会,加之又是在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举办,本届奥运会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丰厚的奥运预测收益催生了巨额投资,从历届收益情况看来,在奥运会赛前4年~5年开始统计,经过了赛中、赛后,奥运会带来的总经济效益多数情况下为正值,而且具有持续影响,但也曾出现由于负面效应失控导致的恶果。例如,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使这个城市背上了高达10亿美元的债务,直到2003年才还清欠债,15天的奥运会,增加了蒙特利尔市纳税人27年的负担。此类负面实例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由此可以看出负面效应不可忽视,值得我们深入多角度的探讨研究。结合国内学者的分析与研究成果,典型的负面效应有:旅游挤出效应、低谷效应、马太效应或称为虹吸效应等。各个负面效应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在此作以简单分析。

一、负面效应

1.旅游挤出效应

经济学中认为社会总需求并不因为财政开支增加而扩大了.只是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财政开支、消费者开支、企业投资三者之间相互挤占.这种挤占被称作“挤出效应”。在奥运赛事期间,由于消费需求的骤增,各类商品的消耗速度快,需求量大,当地销售商趁机哄抬物价,加之举办地城市本身消费水平就相对较高,通货膨胀更加严重,从而一部分普通消费需求被抑制,他们选择少买甚至不买。例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其旅馆、旅游、食品价格上涨近3倍,引起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强烈不满,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物价飞涨,一瓶普通的矿泉水要3欧元,一些星级宾馆住宿价格更是高得离谱,五星级宾馆每晚1000欧元~1500欧元,三星级宾馆每晚平均也是200欧元,价格都是平时的3倍~4倍。另一种是由于奥运比赛场馆相对集中,游客基数大,人均活动空间狭小,引发当地公共基础设施超负荷运作,进而导致环境污染、噪声污染、水体污染等的加剧,造成一部分游客的旅游体验直线下降,他们会选择尽早离开甚至立刻离开,从而这部分消费需求亦被抑制,我们称旅游消费需求出现相对减少。

2.低谷效应

奥运会给主办国带来的经济收益是非常可观的,夏季奥运会尤其突出。如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入境旅游者23万,旅游收入达16亿美元;1988年汉城奥运会,入境游客22万人,旅游收入达14亿美元;而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入境游客30多万,旅游收入则猛增到30亿美元;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入境游客35万人,旅游收入也达到35亿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更是被国际奥委会推荐为“今后举办国的角色模式”。北京奥运会也不会例外,甚至更加成功。但经历半个多月的比赛后,游客、运动员等大批离开举办国,当地各方面的旅游需求减少,会后可能会出现短时间的由外贸等行业拉动的经济增长,可是随着大量奥运场馆人去楼空,奥运相关各行业的巨额投资与消费趋止,如若奥运前期建设控制不好,后期管理不当,随后就可能出现经济停滞甚至衰退现象。例如东京奥运会刚刚结束不久,日本经济增长势头骤减,GNP成长率由1964年的13.2%降至1965年的5.1%,我们称这种现象为“低谷效应”。

3.马太效应或称虹吸效应

回顾往届奥运会,顺利的成功举办无不是得到了巨大的赛事投资,据北京奥运会工程建设部最新报告,2008北京奥运会总投资预计将达到1.5万亿人民币,其中与奥运相关的投资需求将超过二千八百亿人民币。大量的基础设施的新建与改建,众多地方精英的抽调,保障了奥运会顺利举办,加快了举办地的经济发展速度,提升了城市档次,但同时减慢了相对贫困地区、一些亟须建设资金地区的发展,尤其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更是各个方面需要发展资金。我们称一定时期内,在国家经济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由于优先投资奥运而减少其他地区投资,造成不平衡发展的现象为“虹吸效应”或者称之为“马太效应”。

二、针对措施

针对以上三种主要负面效应,笔者从空间、时间二维角度做了相关解决对策的分析。

1.从空间上

据最新预测,北京奥运会期间,将会有约40万的国外游客和约360万的国内游客现场观看奥运会,如果这样,对于面积1680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将近1500万(2005年)的北京市来说,能否再容纳400万人是十分令人担忧的。据首都经贸大学2002年推出的《北京市人口合理规模研究》指出,北京市人口规模最大承载力在1500万人~1600万人,在无人口迁移的情况下,北京市未来人口将于2007年达到峰值,但如果计算上外来迁徙人口,目前北京已经接近了报告中的人口峰值(2005年)。游客不会为了仅仅观看比赛,愿意在环境糟杂、人口拥挤的城市呆上几十天,而且据以往奥运会统计和经验,游客在赛事期间,会主动前往主办国的知名旅游景点参观旅游,尤其是那些旅游资源等级高、独具特色的景点,所以,为缓解“挤出效应”等负面效应,提高游客满意度和旅游体验,必须从空间上分流。为实现分流,笔者有以下认识:

(1)有的放矢,吸引游客,主动分流

奥运赛事期间的游客,构成主要是体育旅游者,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体育旅游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活动参与者、观看者和怀旧体育旅游者。其中流动性最强、消费潜力最大的当属后二者,这也就是我们旅游业的重点营销对象。体育旅游者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重视旅游的休闲性;第二,对旅游产品的参与性要求高;第三,人均消费水平较高;第四,重视旅游过程中的社会交往经历;第五,同样具备普通旅游者的求新求异求美心理特征。针对以上特点,各周边景区应该有的放矢,主动吸引游客分流,在休闲性好、参与性高的旅游产品上做文章,而且要与当地民风民情结合,充分体现“地脉”、“人脉”,借奥运这一契机,实现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抛弃原有单一观光旅游经营理念。国外学者认为,体育旅游提供给游客的应该是特定的资源、设施和相同兴趣的人或场地经验,而这些通常在家里是不能够得到满足的(Mike weed chris bull)。

(2)产销联手,加大宣传

旅游景区景点和各大旅行社之间应该在各级政府的协调组织下,主动联手,共同“唱好一台戏”。双方应统观全局,放眼未来,抓住奥运旅游的大好时机,共同打造中国旅游形象;最大限度的提高行游比,有环线产品的景区就不走或少走单一路线。一方面,京外的旅行社要主动争取游客,另一方面,景区要加大推出与奥运主题对接的新产品,并将产品信息传递给旅行社,通过前期造势,媒体宣传,最终把信息高效率的传递给游客。有些学者主张景区联合促销的提倡,也是十分可行的,旅游区域互补,利益共享,共同做大蛋糕。

(3)提供便捷,迎接分流

当举办地的游客收到其他地方的旅游信息后,旅行社就要为分流的客流提供便捷、安全、舒适的交通服务。如组织往返包机游等形式。

2.从时间上

在景区游客中,存在两类游客,第一种是初次到访的游客,第二种是第二次或者多次到访的游客,我们称前者为初访者,后者为再访者。奥运赛事“低谷效应”产生的原因中,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初访者数量与再访者数量不协调,比例悬殊,因此,为最大限度减缓“低谷效应”,就要从时间维度上抓住回头客,提高重游率。

(1)首先,提高初访者的旅游体验,针对不同旅游者的消费动机,采取不同的营销手段。

旅游动机相对较为复杂,研究人各持己见,但笔者个人比较赞同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的分析。根据美国学者,“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论,其后的很多学者做了各自领域的深入研究。Mcinstosh Goeldner,Ritchie(1986年)将旅游者动机与行为联系起来,他认为旅游动机分为:生理身体的动机、文化的动机、社交的动机和身份与地位的动机。不同的动机直接产生不同的行为,即表现为旅游产品购买偏好,所以,要从动机入手;

(2)其次,做好服务工作,以无微不至的服务赢得游客的满意。

研究表明,回头客的价值至少是初访者价值的5倍,稳定增长的回头客不仅形成稳定的客源,而且延长了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更进一步降低了广告成本,形成“口碑效应”,世界500强企业迪斯尼就坚持以顾客为中心,在“迪斯尼世界”开幕式上,沃尔特?迪斯尼向来到这里的所有人说:“在迪斯尼世界,来访者都是我们的客人。”

(3)第三,为将初访者更好的转化为现实的再访者,各环节的旅游企业应主动出击,转变营销理念。

关系营销理论被称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营销理论,它认为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不是交易关系,而应建立起良好长久的伙伴关系,企业营销的目的不只是谋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而是着眼于谋求双方利润的最大化。旅游行业作为综合行业,更应该注重关系营销。例如客户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使企业与客户保持长期联系,一些旅游产品的更新信息、优惠政策等都可以高效便捷的传递给初访者,一旦信息有效,市场接受,便形成源源不断的再访者。

(4)深入研究奥运经济,把握经济特征

我国著名企业形象策划委员会副秘书长陈方先生以时间分段,将奥运经济作用划分为4个阶段:(1)前前奥运经济,从1999年开始申奥到2001年申奥成功;(2)前奥运经济,指2001年~2008年迎接奥运准备阶段;(3)中奥运经济,指从2008年8月8号奥会开始到8月24号奥运会闭幕;(4)后奥运经济,指奥运会结束以后的经济时间段。他研究认为每个时间段都有各自的特征,如果能够发现每个时间段的规律,进行针对性营销运作,可以使奥运经济最大化。这也给我们一些启示。

三、总结

本文是深受强大的“奥运效应”影响,在2008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之际撰写,结合了国内外体育旅游理论、市场营销理论以及个人拙见,从时空二维角度做了假设性前瞻对策分析,希望能为2008北京奥运会赛中和赛后的工作提供一些实际性帮助,并为以后的相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阎为民:奥运会对北京经济的挤出效应[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4,(1)

[2]梁留科 孙淑英 刘 英:2008北京奥运效应及其旅游影响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5,(2)

[3]李 鹏:奥运旅游对河南旅游文化产业的影响及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4]Mike Weed&Chris Bull.Sports Tourism:Participants,Policy and Providers.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5]Mcintosh,R.W.andGoeldner,C.R(1986).tourismPrinciples,practices,philosophies(5thedition).Columbus,OH:Grid Publishing

[6]迪斯尼――精细化赢得回头客[J].种子世界,2007(4)

[7]阿德里安 佩 恩:关系营销――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中信出版社,2001年12月

[8]刘芳梅 苏 平:奥运旅游对举办城市的综合效应[J].辽宁体育科技,2006(1)

精品推荐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