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光通信研究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3-14 04:49:16

光通信研究论文

光通信研究论文范文1

 

一、引言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以单向性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的。它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以问题为中介,以研究为手段,以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为基础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也是融学习与研究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其主要优点是可通过一个个的问题和专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多地注重依照教材内容来进行授课,虽中规中矩却难以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创新为目标,越来越受到高等院校的重视。德国的洪堡最早提出了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思想[1],提倡通过研究进来促进教学。但直到20世纪末,研究型教学才真正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在美国、芬兰、德国、丹麦等国家的大学本科教学体系中,已经开始了研究型教学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实践方法和经验[3]。根据研究型教学理念,一些世界著名高校推出了“新生研讨课”、“本科创新训练计划”、“本科生科研计划”等多种措施,把研究性和创新性教学作为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广泛实践。

 

国内关于课程的研究型教学实践也开始得较早,如南京大学的全国教学名师卢德馨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大学物理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4],并通过举办研究型教学研讨会推广研究型教学理念和具体操作方法。教育部于2005年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研究型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6]。此后,我国教育界开始普遍重视并推行研究型教学。可以说,建立研究型教学体系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

 

《光纤通信》课程是光学工程学科方向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将把研究型教学方式全面引入《光纤通信》的教学过程中,并对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光纤通信》研究型教学的主要内容,阐述“授人以渔”的核心理念和在具体课程中的实现途径,为其他课程研究型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二、《光纤通信》研究型教学的主要内容

 

《光纤通信》是本科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以及军用光电专业的选修专业课程。基本目标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掌握光纤通信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基本原理和系统设计集成方法,了解现代光纤通信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光纤通信》课程的一大特点是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的实践性和灵活性。实践性强,意味着要解决很多具体的应用问题;灵活性强,意味着很多问题有着开放性的设计结果,因此特别适合进行研究型教学。在《光纤通信》研究型教学的具体实施上,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研究内容:

 

1.《光纤通信》研究型教学的教案设计。以亚利桑那大学Palais教授的《光纤通信》(第五版)教材为基础,参考Gerd Keiser《光纤通信》等教材经典内容,广泛收集教学资料和相关资源,持续更新设计教案。

 

《光纤通信》课程分为4大块:光纤传输理论、光器件、光纤通信系统、光纤通信新技术。这几部分内容各有特点,又有机联系组成一个整体。教案的设计应当融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于一体,并紧跟前沿,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使得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还培养了创新和实践能力。通过对教材和各种参考资料的提炼,使用一个个的案例,并提供实验条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层次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光纤通信》研究型教学专题设置。研究型教学专题一般选择特定的教学知识点,并与实际工程实践相结合来产生,主要目的是研究并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型教学专题的设置是研究型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贯穿于课堂组织、教学设计以及成绩考核等教学全过程。研究型教学专题的设置应与授课对象的基础知识相适应,并紧密结合教学知识点。

 

《光纤通信》属于理工结合,偏重于实践的一门专业课程,学习的目标就是要解决系统设计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拟定研讨专题时,要明确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从光在光纤中的传输规律,光源、光探测器等光器件到光纤通信系统设计,有很多值得展开探讨的问题。这些问题宜小不宜大,宜半封闭而非全开放。比如:“探测器的灵敏度和响应度有何区别?又有何联系?如何分别提高探测器的响应度和灵敏度?”“如何减少色散?”“如何设计数字光纤通信系统,达到 GHz通信能力?”每一个小问题的设计和相对大一点的教学专题的设计,必须紧扣教学内容的关键点,这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抛砖引玉的目的。

 

3.《光纤通信》研究型课堂教学组织。互动是研究型课堂组织最重要的方式,这就要求专门分析光纤通信课程教学全过程中的知识要点,从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考虑,每一个知识点的互动方式也有所区别。通过设定典型的、具有深入研究价值的问题,与学生展开自然的而非刻意的互动,不知不觉中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经过自己的质疑、比较和判断,并分析、综合从而得出结论。

 

课堂教学主要包含知识点讲授、课堂讨论和分析总结三部分。与传统教学有所区别,课堂讲授并非全部按照课本内容,而是突出讲真正的重点和难点,其他一些内容则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自学,时间分配上将课堂讨论作为主要的教学时间,以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在课堂讨论中要做到热烈而有序。最后留出一小部分时间来由教师进行分析总结。

 

4.《光纤通信》研究型教学的评价与考核设计。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下,考核评价方式也与传统教学有所区别。建立研究型的评价体系,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关注学生的研究过程以及研究中学生团队的交流与合作,最终落脚于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光纤通信》研究型教学考核中,结合具体的专题进行了详细设计,考核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考核形式不拘一格。如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提问、讨论、小组答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课后提交的研究报告、设计方案甚至以此作出的课外竞赛成绩等,也打分并作为另外一部分。把大纲规定的平时考核成绩细化量化,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通过一定的比例结合,加入到总成绩中。

 

三、“授之以渔”与实现途径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核心就在于“授之以渔”,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比如,在课程结构方面,在原有课程框架基础上,安排一个个的研究专题,突出重点,但又循序渐进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分门别类的专业性的学科知识,也需要学生建立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开放性的知识体系;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从“灌输式”改为“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对行业领域发展问题和机遇的洞察力。

 

在具体实现途径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大范围地查阅相关书籍、文献资料,不仅包括实际知识内容上的资料,也包括其他大学研究型教学方法的借鉴。在具体学习知识内容上,对于每一个章节,分析重点内容以及与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炼出可以研究讨论的专题内容,设计好相关的研讨问题与题目。

 

在问题设计上,注重专注核心,能够使问题层层递进,抽丝剥茧,能够引导学生进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再学习其他大学的研究性教学的论文资料,吸收其他大学开展研究型教学的成功经验,应用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之中。

 

同时,将查阅到的扩充性学习资料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理论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具体包括: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实施、图书馆数据库的使用说明、科技文献的检索与阅读、科技论文的写作、光纤通信相关的大量参考书及教材、光纤前沿讲座等资料。

 

2.教师在教学中增强互动与提问,同时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课堂上设计一个个递进式的前后衔接、相互呼应的问题,诱使学生一步步地深入,通过教师的提问与点拨,使学生问有所思,思有所得,容易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兴趣。其中有些问题也许会涉及到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授课时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发散型思维方式,并使用所学习的多门课程知识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这样就会使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课后,须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首先要提前预习,对课堂上的内容有所准备;同时课后留作业练习,包括一些开放性的研究型问题,把学生课后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要求学生3、4个人一组,广泛阅读有关资料文献,提出问题的研究方案,最后写出报告并在课堂上做汇报。这些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问题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3.提高教员本身的素质和能力。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任课教师是关键。首先要自身基础要牢,熟练地掌握课程内容和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还要了解研究课题所涉及学科的最新动态和课题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同时要熟练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并建立创新研究的理念。在具体实施上,采用新老教员搭配,以教学团队课题组的形式承担课程,课题组指定认真负责、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负责人,对青年教师实行“一对一”的“传、帮、带”指导的同时,组织课题组对各个章节的内容、研究专题的设计、课堂组织、课后开放性作业的布置等一起讨论修改,大家互相交流,不断切磋,并通过教研室、系、院多级多次试讲,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从而共同进步。

 

四、结语

 

研究型教学是建立在教、学互动基础上的一种全新的现代教育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发展素质教育、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将研究型教学方式全面系统地引入《光纤通信》课程之中,尝试教学方法实践并就实践情况进行了研究型教学的课堂应用设计,对于推进研究型教学改革,改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都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光通信研究论文范文2

关键词 多学科 跨大学科平台 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001-02

在我国研究生规模化教育的背景下,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当今,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成为优势学科的发展点、新兴学科的生长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构建跨大学科的科研平台,探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成为解决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核心问题的重要途径。

1.跨大学科的科研平台构建的必要性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和研究生培养的多样化发展,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成为高校关注的重要问题,而科研平台是支撑学科建设、布局研究领域、整合科技资源、聚集科研人才、争取重大项目、培育重大成果、促进合作交流的基础,也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科研平台水平是高校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围绕着创新能力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进行科研平台的整体谋划和布局调整,以跨学科大平台的概念进行平台构建成为必要。重庆邮电大学适时进行了科研大平台的谋篇布局和规划发展,其中光电科研大平台是跨学科大平台中的典型实例。

2.工理结合的光电科研大平台

光电科研大平台包括中央与地方共建光电器件及系统科研和能力提升平台、微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地共建光信息材料实验室、中地共建射频技术平台,其整体统一在光电信息感测与传输技术重庆市科委重点实验室下,是整合光电工程学院、数理学院等多个学院的科研能力,共同构成的覆盖光电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光电科研大平台,平台示意图如图1所示。平台支撑电子科学技术、光学工程、理论物理、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的发展,并对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形成有力辐射。大平台学科涉及面广,学科交叉明显,为跨学科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支撑。

3.光电科研大平台的研究生培养方向与内容

本跨学科科研平台主要在光电感测材料、光电感测器件与技术、光电信息传输体制与系统三个方向进行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三个方向彼此关系密切,有机结合,支撑了电子科学技术、光学工程、理论物理、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的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①光电信息材料的理论与技术

光电信息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形成是光电感测技术应用的重要支撑,是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关键。关于光电信息材料的理论与技术的研究近年来在国际国内都十分活跃。本研究方向以信息技术领域的新型功能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材料的计算机模拟、设计和仿真为主要研究方法,为新型光电信息材料,特别是新型光电传感材料的研发和改进提供理论指导,并在光电功能转化、光纤放大器、生物荧光探针等技术方面进行探索。本方向的研究能够有力支持理论物理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中物理电子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

②光电感测技术与器件

本方向主要对光电感测机理与技术、光电感测器件的设计与工艺技术进行研发。在光电感测机理方面,在光电信息材料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位移、振动、角速率、光谱、光热、气体痕量分析、生命体征信息等感测对象,对其感测机理进行探索,对惯性传感、光纤传感、温度传感、光敏传感、气敏传感以及MEMS传感等单元感测技术进行探讨,对感知器件及系统的设计提出新的方案。在光电感测器件的设计与工艺技术方面,根据光电器件的基础理论及关键工艺技术,结合感测信息对象的需求,开展MOEMS传感器、角速率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等器件及系统的设计与加工工艺技术研究,以此为基础,研究感测片上微系统、光电混合微系统集成等工艺,为光电信息的传输与系统设计提供依托。本方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方面。

③光电信息传输体制与系统

光电信息传输的目的是将光电器件感知检测到的信息传送至上层应用,是感知层与应用层之间的连接纽带,负责总体数据传输和数据控制,提供传输连接服务和数据传输服务。在研究方向一光电材料理论探索和研究方向二光电感测器件设计的支撑下,结合国内外的技术发展和技术趋势,本研究方向重点面向智慧医疗应用,主要攻克体征信号处理、信息传输体制与标准、微系统结构与应用集成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形成智慧医疗与健康信息服务领域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形成基于光电感测与传输的共性技术体系,为光电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提供支撑。本方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通信与信息工程研究生培养重要依托。

4.基于跨学科科研大平台的研究生培养导师团队建设

学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长期坚持导师团队的管理方式。基于跨学科科研大平台的研究生培养首先必须构建具备多学科学术背景、学术经历和研究领域的教学科研团队。在光电大平台基础上,所涉学院密切合作,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合理的导师团队。团队拥有研究生导师30余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重庆市巴渝学者1名,拥有智慧医疗系统与核心技术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同时集成电路设计团队获得中国侨界创新团队贡献奖。团队具有指导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理论物理、生物信息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多学科研究生的多年经验,为跨学科研究生师生团队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人才保障。

5.人才培养成效

近5年来,本平台在其他高校挂靠招收博士研究生3人,授予博士学位人数2人。累计招收硕士研究生已达到600余人,授予硕士学位人数超过400人,有20余名硕士生获得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在“挑战杯”等科技竞赛中上百人次获奖。同时,注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健全了研究生培养保障体系和质量监控制度,保障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光通信研究论文范文3

关键词:光纤通信原理;研讨式教学;分组讨论

作者简介:龙青云(1982-),女,苗族,湖南绥宁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信息学院,讲师;肖明(1968-),男,四川南部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信息学院,高级实验师。(广东 茂名 525000)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6-0186-02

一、“光纤通信原理”课引入研讨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光纤通信原理”不仅是高等院校通信专业的核心课程,而且已经成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或重要选修课。“光纤通信原理”涉及的知识面很宽,不仅基于通信原理,而且与半导体光电子学、激光原理等紧密联系,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光纤通信基本原理、系统网络和新技术几大部分。课程教学过程中数学推导比较多,内容较为抽象,不易理解,它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尤其在光的传输原理中涉及到了较多的电磁场理论知识,致使学生感到该课程难学,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目前“光纤通信原理”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大,教学常常是教师“独白式”的讲授,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学生对这种过于单调的传统课堂教学的形式感到不满意。除此以外,课程考核方式普遍采用期末闭卷考试。考试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客观题型的比例较大,导致学生的学习方法呆板,习惯死记硬背,表现出综合应用知识能力欠缺,学生作弊容易得手等弊端。抽象的理论内容,呆板的“一言堂”授课方式,单调的课程考核方式,与学生所追求的生动有趣、深刻全面的教学效果,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如何运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教学方式来开展“光纤通信原理”的教学改革就成为当务之急。

总理曾经指出,“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着主动性,主动去提出问题,主动去思考问题,主动去探索问题。”而研讨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互动教学理论,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分析和讨论,进行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符合现代教育教学规律,而且符合大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注重掌握方法和提高职业能力的心理倾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目前该教学模式在许多课程中得以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鉴于此,笔者首次在“光纤通信原理”课程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法,以期突破该课程的教学难题,提高教学效果。

二、“光纤通信原理”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1.制定计划,前期准备

制订计划前,教师先与学生交流,充分了解学生对光学、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再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制定一个包括研讨选题、研讨方式、阅读书目、时间分配等内容的教学计划。为了保证教学计划的有序进行,教师首先要上好第一节绪论课,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深刻了解光纤通信的作用和就业前景而增加学习兴趣,为后面的研讨式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后,教师再讲授光纤通信传输原理及特性、光纤通信器件、光纤通信系统、网络等部分知识。在讲授过程中与平常教学不同,即不再是给学生“灌输”课程的所有知识,而是为学生能够进行“研讨”创造必要的基础理论背景和分析能力。

2.分成小组,设置选题

将全班学生按学号或宿舍6~7人的规模组合成课题小组。每个小组推选组长负责该课题组的组织、分工、协调等工作。教师设置若干个参考选题。选题是研讨式教学的关键要素,其难易程度、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研讨式教学的效果。选题设置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题目必须明确具体;二是题目要有新意、有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研讨的兴趣;三是题目要难易适度,有机动效应。就选题类型而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的知识性问题、具有分析和启发精神的思考性问题、体现学科前沿的研究性问题,以适应学生的能力层次要求。例如,笔者给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7级学生设置了如下选题:(1)光纤通信在石化企业中的应用。这个选题既凸显了我校的石油化工特色,又联系了该专业学生到石化企业就业的实际,很受学生的欢迎。(2)光纤通信厂商对业内人才的需求调查。这个选题主要是从通信行业的人才需求出发,关注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让学生主动了解通信行业所要求的专业素质和能力。(3)宽带光接入网的最新应用、“三网合一”与光纤通信的关系。这两个选题是专业的热点问题,可以让学生了解学科的前沿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4)拉曼光纤放大器的最新发展,这个选题是笔者从事的科研项目,促进了科研与教学的有机融合。(5)智能光网络的核心技术及其新发展、MSTP的关键技术。这两个选题是教材的网络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熟悉教材,锻炼学生的归纳和表达能力,满足部分能力较差的学生的需要。每个课题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相关题目,也可以在与教师讨论后对选题进行适当的调整。

3.独立探索,小组讨论

学生选定题目后,教师示范讲解小组研究、讨论的基本方法,传授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研究报告撰写的方法。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内容和传授的方法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小组各成员间进行合理分工,独立探索。为了充分调动各成员的积极性,体现团队意识,考核成绩将以课题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在组内对独立探索的知识和心得展开讨论,将大家共同认可和补充的内容进行汇总,撰写本课题的论文或者调查报告,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小组研讨结束后,推荐1~2名同学汇总研究成果,并代表本组在全班进行交流。除此之外,如果学生能够带着选题走向社会进行实习调研,比如到电信、移动公司、网络中心去收集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则锻炼价值更大。

4.全班交流,总结点评

各个小组推荐的发言代表上讲台做10~15分钟的交流发言,阐述本小组的研究情况,同组成员可以补充发言,以便于充分阐述本组的研究成果。汇报结束后,由考核委员会(考核委员会由任课教师和部分学生组成),根据每一小组的论文质量和其代表的汇报情况给出相应的加权分数,这一分数将作为该小组成员的课程考核成绩之一。研讨结束,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并让学生反馈体会和建议。

三、“光纤通信原理”研讨式教学效果分析

“光纤通信原理”课引入研讨式教学模式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学习的乐趣,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学质量也相应地有了很大的提高,该课程3年来的课堂教学效果评分都在92分以上,课程的研讨选题也成为学生毕业设计的“抢选”题目。按照课题小组评定成绩,论文与汇报相结合,学生参与考核委员会,这些都创新了课程的考核方式。尽管本课程是笔者所在学校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选修课,但是学生到课率很高,上课认真,讨论积极,学生对这种人人都参与、大家都动脑、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非常喜欢,积极与任课教师交流、讨论,并对改进这种教学方法提出了许多建议。比如有学生建议:考核前应该设置好考核标准,考核委员会应该在答辩过程提问等,这为进一步完善研讨式教学实践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参考。之所以能够取得以上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分析,主要是因为“光纤通信原理”课研讨式教学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的三个基本精神。

1.科学定位师生角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

研讨式教学法打破了“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的传统授课方式,代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小组交流、大班讲评相结合的教学新方式。整个教学过程是以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为中心,以探讨、交流与对话为形式,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有了科学的定位,即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引导者,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和自主学习者。教师以学生的主体需要为基础,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以达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加强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与探讨,实现自我探索、自我教育。

2.转变教学主客体关系,促进师生对话、教学相长

研讨式教学是以师生对话、同学交流为基础的一种团队学习、合作研究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是以对话的方式与学生一起交流和探讨问题。作为主体的学生,是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自主探索、合作研讨、相互沟通来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倾听者,而是成为课堂发言、讨论的主体。学生上台讲课,老师台下听课,师生共同评课,使得师生可以互换角色,这样就创造了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有利于增进师生的相互理解。而且,在研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从学生那里发现问题,获得学术灵感,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促进教学相长。

3.突出学习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实行研讨式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归宿,也是实行这种教学改革最突出的亮点。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教师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不太关心学生是否具有转化知识、迁移知识、运用知识等方面的能力。而研讨式教学提倡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像教师一样上台讲课,因而学习目标较高,有很大的刺激性和挑战性,这对于提高学生课件制作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以课题组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课题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撰写和汇报课件的制作都需要学生把材料和数据加以整理和取舍,归纳和提炼自己的观点,使之条理清楚、观点突出,这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术科研素质,为他们的毕业设计和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论

研讨式教学的提出和实施,不仅仅是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更为重要的是它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的基本精神。将研讨式教学法应用于“光纤通信原理”教学,可以使学生处于教学主体地位,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其进行研究与实践的能动性,同时能够促使任课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促进教学相长,有效地克服了“光纤通信原理”教学面临的主要难题,有力地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在接见第五届高等教育部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时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5,(12):3-4.

[2]黄世虎.研讨式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实践模式[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72-74.

光通信研究论文范文4

沉默未必不是金:企业家负面曝光事件的应对策略研究彭志红,熊小明摘要:本文探究企业家负面曝光事件的应对策略是如何影响消费者对企业家形象评价的。以往对于危机事件的应对,缄默策略被认为是最不可取的方法,本文试图为这一理论寻找边界条件。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家遭受能力负面曝光时,就减少消费者对企业家的负面评价而言,和解策略最优,缄默策略和辩解策略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当企业家遭受道德负面曝光时,辩解策略最优,缄默策略次之,和解策略最差。因此,不论出现哪种类型的负面曝光,除了能够找寻到最优的应对策略之外,缄默策略都是比较保险的选择,而且在道德负面曝光事件的应对中表现尤为明显。

关键词:企业家;负面曝光;应对策略;企业家形象

中图分类号:F27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4)03004208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企业家负面曝光事件对企业品牌的影响研究”(GL13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企业家代言知名度溢出效应研究”(2013105010209)

作者简介:彭志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2),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江西 抚州 344000);熊小明,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一、引言

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企业家的行为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经营业绩的表现。企业家作为企业的品牌形象代言人或品牌拟人化的象征\[1\](P132),其个人行为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企业家代表整个组织\[2\](P22),其形象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3\](P20)。根据认知平衡理论,如果消费者对一个企业家有好感,也会对其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有好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不断从幕后走向台前,提升个人的认知度和美誉度,以获取良好的销售业绩和企业效益。

企业家们希望自己的公众形象永远都是光鲜亮丽的,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然企业家们希望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能永远被隐匿,但是伴随着知名度的提高,他们的不经意行为甚至个人隐私随时都会被媒体所聚焦,以博得大众的眼球。企业家的行为被无限地放大,不愿被曝光的事件被曝光了,企业家的个人形象危机也就随之产生。近几年比较典型的企业家负面曝光事件有:2013年,聚美优品被曝卖假货,其CEO陈欧起初未作正面回应,之后声称卖的都是国外货,并怒斥竞争对手抹黑造谣;2012年万科公司董事长王石婚变事件后,王石未作任何回应;2008年王石的捐款门事件中万科的股价连续下跌6个交易日,王石最初是辩解,之后是道歉,因为此事,一向高调的他得出了“只做不说”的结论。诸如此类的负面曝光事件不胜枚举,企业家的应对策略也是五花八门。那么企业家的行为被媒体负面曝光后,企业家究竟该如何应对?哪种应对策略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消费者对企业家的负面评价?

对于上述问题,过往的研究还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以往针对企业负面曝光事件的研究仅限于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极少针对企业家个人;现有的负面曝光事件或危机应对策略的文献大部分是基于产品伤害危机的视角,极少聚焦于企业家这一社会角色。随着媒体的多渠道化,网络媒体特别是自媒体的风生水起,信息的传播变得越来流畅,负面信息可能在企业家还未意识到时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在这种信息沟通零阻碍的大背景下,企业家想要控制负面信息的蔓延也只能望尘莫及,那么负面事件被曝光后,应对策略的研究就非常有实际意义。本文拟立足于中国文化,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上述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丰富企业家形象管理方面的理论文献。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企业家的负面曝光事件

企业家(Entrepreneur)通常指企业的创业者、缔造者。企业家的涵义在多个学科有着不同的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企业家是冒险家\[4\](P66),创业者或创新者\[5\](P79),市场机会的发现者\[6\](P139),判断性决策的制定者\[7\](P48),提高企业效率的组织者\[8\](P72)。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把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都界定为企业家,具体指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CEO、总裁等职位的人。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彭志红,等:沉默未必不是金:企业家负面曝光事件的应对策略研究企业家的言行影响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9\](P483)。企业家不同的媒体形象会影响消费者对新产品评价和购买意愿。前期的研究发现,在评价事物时,负面信息的可诊断性更强,比正面信息有更强的说服力\[10\](P105)。从媒体形象的效价来看,相比于企业家正面的媒体形象,消费者更加关注企业家负面的媒体形象。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所有企业家媒体形象中,负面媒体信息对消费者新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最大。也有挑战负面曝光只会带来负面效果的传统观点的研究,如Berger等\[11\](P815)发现,与知名度高的产品相比较,知名度低的产品负面曝光信息能提升产品的销售额,是因为产品负面曝光能提高产品的知名度。Zhu等\[12\](P111)在对中国本土企业家的道德负面事件的研究中,除了发现负面曝光事件感知严重性会负向影响企业家形象这个预料之中的结论之外,还有意外的发现:负面曝光的强度正向影响企业家形象,其解释是在互联网上,企业家的负面事件被讨论得越充分,消费者的涉入度越高,越能发现企业家的闪光点。也就是说负面曝光并非是绝对的有害事件。

Pullig等\[13\](P528)把负面曝光事件分为两类:与绩效相关(Performancerelated)的负面曝光事件和与价值观相关(Valuerelated) 的负面曝光事件,前者是指企业产品可能造成重大伤害或已造成重大伤害的事件被曝光,后者是指与企业的社会形象或伦理表现有关的负面事件被曝光。Votolato等\[14\](P196)把负面曝光事件分为与能力相关和与道德相关的事件,这与Pullig等的分类基本一致,而且也特别指出这样的分类同样也适用于代言人。企业家对于企业的宣传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是天生的“意见领袖”或者是“超级代言人”。因此本文将企业家的负面曝光事件分为能力和道德的两个方面。在下文的研究设计中,我们将测试消费者对企业家能力和道德负面曝光事件中的评价,并通过数据证明两者之间有显著的差异,以进一步证明此分类的正确性。

(二)危机应对策略

关于危机应对策略的分类,有多位学者展开了研究。McLauglin等\[15\](P208)以“平息―恶化”(MitigationAggravation)的标准来区分应对策略,平息策略表达对受害方的关心并承认企业有过失,恶化策略是为了维护自身形象而否认存在过失。Marcus等\[16\](P281)以“和解―辩解”(AccommodativeDefensive)的标准对应对策略进行了分类,和解策略意味着承担责任、采取修复行动,而辩解策略否认存在问题、说明没有过错。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分类尺度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与以上分类标准不同的是,Griffin等\[17\](P334)以“否认―道歉”为标准,将应对策略分为否认(Denial)、缄默(Reticence)、道歉(Apology)三类;增加了缄默策略,即对危机没有反应或者声称“无可奉告”、“暂时无法评论”。

Coombs\[18\](P177)将现实中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完整的分类,形成了由“抗拒”到“和解”的七种应对策略:攻击指控者、坚决否认、托辞借口、寻找理由、取悦迎合、改善纠正以及诚意致歉。Donald等三位学者将危机沟通形式按等级划分为五种,分别是不发表评论、否认、寻找借口、辩护和承认。通过比较可知,Coombs的分类是比较全面的,综上所述,危机的应对策略共有八种,即Coombs的七种策略,外加Griffin等提出的缄默策略。方正\[19\](P105)等借鉴Coombs和Griffin对策略的分类,在做到基本完整涵盖企业行为的同时,把沟通策略精简为三类:和解策略(侧重提供纠正、道歉信息)、缄默策略(无可奉告、暂时无法评论)和辩解策略(侧重提供否认、辩护的信息)。这些沟通策略是基于广义的危机应对的研究,因此也适用于企业家负面曝光事件。

在对品牌负面事件的研究中,Ahluwalia等把品牌负面信息的说服策略分成两类:反驳型策略和诊断型策略。反驳型说服策略通过提供与品牌本身相关的证据来降低负面信息的有效性,比如质疑负面信息的可信性、完整性和样本的有效性;诊断型说服策略通过将品牌负面信息与同产品类别的其他品牌进行对比来降低负面信息的影响。还有一些学者从信息沟通的角度来研究危机的应对策略。Heath认为危机处理成功与否依赖于信息交换的能力及管理者根据所搜集的信息制定有效方针的能力,而且信息沟通在危机管理别重要。Xie等\[20\](P572)证实有效信息沟通可以提升消费者对公司诚信和能力的感知,从而间接影响消费者对公司的信任,并总结了情感性修复、功能性修复和信息性修复三种信任修复策略,验证了它们对信任修复的不同作用。情感性修复主要包括道歉、表示懊悔与同情,表达了和解的信息。功能性修复包括经济补偿、避免危机再次发生的管理措施;信息性修复主要包括及时的信息沟通,如证明证据、澄清事实以及公布危机处理过程中的新动态。但这些策略是针对企业的品牌或组织的危机,是否适用于其他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

(三)企业家形象的评价

在企业家形象研究的文献中,常常提到形象、印象和声誉。形象是公众对一个人、一个群体或组织总体印象的感知,受该人、该群体或该组织言语和行为的影响\[9\](P483)。形象管理是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尝试着影响他人对自己印象感知的过程\[21\](P263)。而声誉是一种驱动力,由一系列的属性和价值(如公司的责任心、诚信等)组成,这些属性和价值能够唤起人们对公司形象的感知。也有学者认为形象、印象和声誉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时间,形象代表暂时的感知,而声誉代表持续的,随时间推移不会发生变化的感知\[22\](P695)。尽管如此,从根本上来讲,过往研究都在强调个体或公众对企业家或组织的总体认知或感知。本研究将形象、印象和声誉作为同义处理,采用Newsom等的观点:形象是个体或公众对一个人或组织的总体感知,它不是一幅图画,也不代表细节,只是对众多属性的模糊感知。因此,企业家形象就是公众或消费者对企业家众多属性的模糊感知,受企业家言语和行为的影响。

由于企业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人际交往和沟通有限,所以心理距离会比较远。根据认知水平理论\[23\](P353),消费者通常对企业家形象进行抽象的评价,这与Miller的图式评价理论一致。从图式理论可知,个人图式是指我们对某一特殊个体的认知结构,公众对总统竞选人的图式是对其在政治角色上的系统的认知。Miller的图式评价理论认为,公众从五个维度来评价总统竞选人,分别是能力、诚实、可靠性、魅力和个人信息,人们是从有限的广度而不是许多离散特质来评价总统竞选人的。

(四)负面曝光事件的类型和企业家应对策略的交互与企业家形象评价

关于危机应对策略的研究,比较丰富的文献集中于比较和解与辩解这两种策略对于关系修复的优劣,但存在非常冲突的观点。比如在心理学领域的解释:一方面,有的研究指出和解策略更好,因为它表现过错方的懊悔心态,有利于消费者积极判断过错方的动机和意图。因此,在负面事件发生后,就修复合作意愿而言,和解策略比辩解策略更有效\[24\](P497)。另一方面,有的学者指出辩解策略更优。他们发现,和解策略意味着承认过错、确认有伤害发生,这将不利于修复消费者对危机的负面认知\[25\](P271)。对于这两类冲突的结论,可以用Kim等的“双刃剑效应”\[26\](P104)给予解答:和解策略的优点是通过承认过失传递出不再犯错的诚意,缺点是让消费者确认了过错方的过失;辩解策略的优点是让消费者无法确认、只能怀疑过错方的过失,缺点是无法传递不再犯错的诚意。因此,究竟是和解策略好,还是辩解策略好,需要结合危机的具体类型进行分析。

Kim等学者从道歉信息内容的归因视角,探讨了人际间出现信任违背时,不同的道歉策略的沟通策略的效果差异:外部归因的道歉对于解决有关诚信的信任违背的效果更好,内部归因的道歉对于解决有关能力的信任违背的效果更好。虽然说Kim是从道歉这一策略进行的探讨,但是可以发现,外部归因的道歉是比较倾向于辩解的。Ferrin等认为既往对于信息违背的沟通策略的研究多聚焦于否认和道歉,他们在对企业内部人际信任违背的应对策略效果的比较中,重点对比了缄默策略的效果,他们发现由于缄默策略更少地传递了能有效应对信任违背的信息,因此不论在能力还是诚信的信任违背中,缄默都处于次优的位置:在有关诚信的信任违背中,缄默与道歉一样,都无法传递无过错的信息;在有关能力的信任违背中,缄默和否认一样,都无法表达内疚的信息。

人们对于不熟悉的负面曝光对象的认知是有限的,很难将现有的信息和以往的信息所对接,负面曝光信息的效价会随时间而慢慢被消费者所遗忘\[11\](P815)。因此,对于知名度低的企业家,没有必要为了提升负面曝光后的消费者评价而在应对策略上大费周章。而对于知名度高的企业家,根据Zhu等\[12\](P111)的研究结论:负面曝光越充分,负面事件会被更加稀释,企业家的优秀特质便得到凸显。虽然企业家的负面事件一旦被曝光,企业家形象势必大打折扣,但其对消费者所造成的影响远没有产品负面事件或品牌负面事件严重。传统的聚焦于产品或品牌危机的应对策略研究中认为缄默是不可取的策略,是因为产品或品牌危机会直接侵犯消费者的利益,但是企业家的负面曝光与消费者的距离比较远,甚至有些事件不会造成对消费者利益的侵害。据此,我们推测,企业家负面曝光事件的应对策略与传统意义上的产品或品牌危机的应对策略是有区别的,这是我们认为缄默策略可以尝试着作为企业家负面曝光事件的应对策略的原因之一。

其次,企业家是一种社会角色,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或服务品牌,在做出行为决策之前,必须思量自己在社会关系中位置,尽力处理好与社会中的其他人或整个社会的各种联系。在面对负面曝光事件时,缄默策略不失为一种比较保守但又保险的应对策略。一方面,结合中国文化有的“言多必失”的观点,不应答的负面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阻隔了应答不充分所激起的新一轮的信息关注,避免了应答不恰当导致的“越抹越黑”的负面效果。另一方面,根据Coombs等\[27\](P300)构建的情景危机沟通理论(SCCT理论),危机应对要基于不同的情景要素进行组合,选择“适配性”危机应对策略,“非适配性”的应对策略可能不会缓解危机,甚至导致二次损害。可见,在没有对事态及情境进行正确分析及找到“适配”应对策略的背景下,缄默未必不是一种可行的应对策略。综合以上观点,本研究将和解、缄默和辩解这三种策略作为企业家负面曝光事件的应对策略。

在企业家的能力负面曝光事件中,企业的业绩下滑、发展停滞甚至是倒退这些方面的表现是客观存在的,已经无法否认企业家个人的责任,此时的关键是尽早表达吸取经验、积极进取的诚意,阻止对企业家不利信念的形成。在这方面,和解策略是最有效的,缄默和辩解这两种策略,都不能表达“进取努力”这种诚意的效果,特别是辩解策略传递出企业家无过错的信息,让消费者认为态度极不诚恳,效果最差。缄默策略,没有提供任何信息,效果居中。基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1:企业家能力负面曝光后,就减少消费者对企业家负面评价的效果而言,最优的是和解策略,其次是缄默策略,最差的是辩解策略。

在企业家的道德负面曝光事件中,关键是避免消费者形成企业家有过错的负面信念,因此,辩解策略可能比和解策略更有效。首先,辩解策略传递出企业家无过错正面信息,让消费者接触到正、反两面信息,而不是只接触到负面信息,进而阻止负面信念的形成。其次,和解策略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和解策略虽然能够表达不再犯错的诚意,但在高感知风险下,消费者更重视的是能降低感知风险的信息\[28\](P197),所以和解策略并不是必然比辩解策略更有效;二是和解策略包含了道歉、承认错误等行为,这可能会让消费者更加相信企业家有过错,进而强化了负面的信念。所以,当消费者不能确认负面信息的真实性时,在修复个人形象的沟通方面,选择辩解的应对策略比和解的应对策略更加有效。辩解的不足之处是企业家将不会做出任何改变的行为,消费者对于企业家是否犯错仍然不能确定。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在候选人面临财务丑闻时,就保持选民的投票意愿而言,辩解策略比和解策略更有效。缄默策略,没有提供任何信息,效果居中。基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2:企业家道德负面曝光后,就减少消费者对企业家负面评价的效果而言,最优的是辩解策略,其次是缄默策略,最差的是和解策略。

综上所述,本文构建如图1所示的假设模型。

图1研究模型三、研究设计

(一)刺激物的设计及量表的编制

使用学生样本进行了前测,以提高在正式实验中的刺激稳定性和成功可能性。我们本着尊重客观事实的原则和精神,对负面曝光事件进行了摘要性的描述,以便被调查者能够准确答题。测量问卷项目的编制,本研究中对自变量、调节变量、因变量的测量均采用成熟的量表。研究中所有量表均采用李克特7分量表。具体情况如下:

企业家负面曝光事件。在新闻报纸和门户网站上收集有关企业家的描述和负面报道的材料,经过改编形成我们所需要的刺激材料:由企业名称、企业家的职位和名字、企业家负面行为事件及结果几个部分组成。为了避免被试对真实企业家的态度的差异,材料中我们使用了虚拟的企业家。在两种不同类型的负面曝光事件的阅读材料中,分别展现该企业家在能力方面或在道德方面的被曝光的负面信息。

我们在贺小刚\[29\](P125)编制的企业家能力量表,形成测量能力型负面曝光事件的6个题项:不能及时调整战略目标和经营思路,不能有效领导员工,不善于与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不能有效学习、接收新知识,不能开发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服务,不能敏锐捕捉市场机会;在JanoffBulman 等和Vries等道德量表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的情境进行了修改,形成测量道德型负面曝光事件的5个题项:缺乏诚信、生活奢靡、为人傲慢、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及以自我为中心。

企业家形象的评价。对企业家形象评价的测量,以往研究表明,企业家的能力、个人信息、魅力、可靠型和诚实这五个维度较为突出。因此,我们在Park等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形成7个问项:我认为XXX是有能力的,我认为XXX是诚实的,我认为XXX是可以信赖的,我认为XXX是积极向上的,我认为XXX是谦逊的,我认为XXX是意气风发的,以及我对XXX是赞同的。

(二)预测试

为了将道德负面曝光事件进行分类,我们进行了预测试。

30名随机选择的消费者参与了企业家负面曝光事件的预测试,要求他们阅读完材料后,在量表中进行打分。阅读能力型负面曝光事件和道德型负面曝光事件的参与者各15名。对负面曝光事件的操控结果表明,对于阅读“能力负面曝光”材料的被试,方差分析的结果证明“能力负面曝光”组与“道德负面曝光”组有明显差异:M能力负面曝光=523,M道德负面曝光=309;F=2784,P

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测量变量能力负面曝光、道德负面曝光以及企业家形象评价的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1、087、090,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说明数据结果可信。由于是借鉴国内外学者开发的成熟量表,因此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聚合效度。

(三)主实验:企业家负面曝光事件类型的调节效应验证

为检验企业家负面事件类型的调节效应,我们进行了2(负面曝光事件的类型:能力、道德)×3(应对策略:和解、缄默、辩解)的组间实验。设计两种应对策略的材料,对于和解策略,主要提供纠正、道歉的信息;对于缄默策略,告知被试该企业家至今没有对该事件发表任何观点;对于辩解策略,侧重提供否认、辩护的信息。负面曝光事件类型的操控同预测试。

156名本科学生参加了本次实验,其中男性占462%,女性占538%。被试被随机分配到6个实验组当中。尽管我们采用的是学生样本,但是他们也是普通的消费者,作为本研究的被试是合适的。我们将被试随机分配到6个实验组的任意一组。首先,让被试阅读一个虚拟企业家的基本情况介绍,然后阅读该企业家最近被媒体负面报道的信息,被试根据企业家的应对策略的描述做出判断,接着测量被试对企业家形象的评价,形象评价的量表同预测试。最后对企业家负面曝光事件的类型进行操控检验,并测量被试的人口统计学信息。

1辈倏丶煅椤6杂谄笠导矣Χ圆呗缘牟饬浚要求被试判断企业家的应对策略属于以下哪一类:(1)承认自己有过错;(2)对负面信息表示沉默;(3)否认自己有过错。针对企业家应对策略的检验,共发放问卷156份;对于和解、缄默、辩解这三种应对策略,每种策略对应52个原始样本;剔除误判应对策略类型的13个样本,剩余有效样本数为48、45和50。针对负面曝光事件类型的分类,操控检验同预测试。通过数据的分析,同样证实了前面的分类的准确性。

图2企业家负面曝光事件类型与应对策略的交互作用2逼笠导腋好嫫毓馐录类型的调节效应。我们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企业家负面曝光事件类型与企业家应对策略的交互作用。两者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M能力负面曝光―和解=500,M能力负面曝光―缄默=439,M能力负面曝光―辩解=416,M道德负面曝光―和解=355,M道德负面曝光―缄默=412,M道德负面曝光―辩解=469,F=1121,P

四、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当企业家遭受负面曝光事件时,在第一时间进行危机应对固然重要,但采取怎样的应对方式是值得考虑的,如果没有把负面曝光事件的性质和类型区分清楚,盲目进行应对,很有可能会产生逆反效应,使事情更加糟糕。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当企业家遭遇有关能力的负面曝光时,应对策略的效果中和解策略最优,缄默策略和辩解策略无显著差异。当企业家遭遇有关道德的负面曝光后,应对策略的效果中辩解策略最优,其次是缄默策略,最差的是和解策略。其中H1被部分支持可能的解释是:因为能力犯错是客观的,消费者很容易甄别,如果企业家在出现能力方面的负面曝光时不进行回应,消费者会认为该企业家不能自我反省并主动承认错误,不够坦诚。导致消费者认为这种应对和辩解方式所包含的不承认错误的信息的效果差异不大。

本研究的结果为企业家应对负面曝光事件提供了启示:当企业家遭受的负面曝光是有关自身能力方面的,更倾向于运用和解策略,坦然承认问题所在,积极表示努力修正的诚意;其次才考虑缄默策略和辩解策略,虽然缄默策略比辩解策略的得分要高,但差异并不显著。当企业家遭受的负面曝光是有关个人道德方面的,更倾向于运用辩解的应对策略,否认自己存在此类问题,为问题开脱,或质疑信息来源的真实性,转移消费者的注意力;其次是缄默策略;和解策略的效果最差。由此可见,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负面曝光事件,缄默策略都处于次优级的位置。在没有确认负面曝光事件的性质类型之前,尚不能确定最优的应对策略,此时缄默策略都是比较保险的选择,这种策略至少不会导致新一轮的沟通失误,而且在道德负面曝光事件的应对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总之,企业家的负面信息并非简单的个人信息,它们将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企业家形象的评价,进而影响到消费者对其所在的企业甚至企业产品的评价。因此,企业家的形象管理,特别是在信息大爆炸、负面曝光已屡见不鲜的时代,洞悉负面事件被曝光后的形象维护及修复,对企业家来说至关重要,本研究提供了此情境下的管理建议。

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实验设计只使用了学生样本,样本的单一性影响了研究结论的外部效度。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可选择不同背景特征的消费者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以提高研究结论的可推广性。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企业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前期固有形象的影响,以及该企业家负面事件频次的影响。在应对策略方面,除了陷入负面事件的企业家自身做出努力之外,他人(如圈内的企业家)或是机构(如行业协会、企业家联合会)出面澄清,效果是否会有所不同以及有怎样的不同,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最后,本研究中的影响机制可能通过消费者的一些心理变量进行中介,如感知风险、感知信任等,这些在未来也有研究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Eichhol,Z.M.Judging by Media Coverage? CEO Images in the Press and the Fortune “Americas Most Admired Companies” Survey\[C\].San Francisco: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1999.

\[2\] Pincus,J.D.,A.P.R.Robert,A.P.R.Rayfield,et al.Transforming CEOs into chief communications officer\[J\].Public Relations Journal,1991,(11).

\[3\] Mazur,L.Time to buff the chief executives global charisma\[J\].Marketing,1999,(18).

\[4\] Marshall,A.Principles of Economics\[M\].Boston: Publishing,2004.

\[5\] Schumpeter,J.A.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n Inquiry into Profits,Capital,Credit,Interest,and the Business Cycle\[M\].New York:Transaction Publishers,1934.

\[6\] Kirzner,peti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8.

\[7\] Casson,M.The Entrepreneur:An Economic Theory\[M\].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1982.

\[8\] Leibenstein,H.Entrepreneurship and development\[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8,(1).

\[9\] Brinson,S.L.,W.L.Benoit.The tarnished star:Restoring Texacos damaged public image\[J\].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1999,(4).

\[10\]Skowronski,J.J.,D.E.Carlston.Negativity and extremity biases in impression formation:A review of explanation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9,(1).

\[11\]Berger,J.,A.T.Sorensen,S.J.Rasmussen.Positive effects of negative publicity:When negative reviews increase sales\[J\].Marketing Science,2010,(5).

\[12\]Zhu,D.H.,Y.P.Chang.Negative publicity effect of the business founders unethical behavior on corporate image:Evidence from China\[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3,(1).

\[13\]Pullig,C.,emeyer,A.Biswas.Attitude basis,certainty,and challenge alignment:A case of negative brand publicity\[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6,(4).

\[14\]Votolato,N.L.,H.R.Unnava.Spillover of negative information on brand alliances\[J\].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2006,(2).

\[15\]McLauglin,M.L.,M.J.Cody,H.Ohair.The management of failure events:Some contextual determinants of accounting behavior\[J\].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1983,(3).

\[16\]Marcus,A.A.,R.S.Goodman.Victims and shareholders:The dilemmas of presenting corporate policy during a crisi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1,(2).

\[17\]Griffin,M.,B.J.Babin,J.S.Attaway.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impact of negative public publicity on consumer attitudes and intentions\[J\].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1991,(1).

\[18\]Coombs,W.T.An analytic framework for crisis situations:Better responses from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J\].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1998,(3).

\[19\]方正,江明华,杨洋.产品伤害危机应对策略对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企业声誉与危机类型的调节作用\[J\].管理世界,2011,(12).

\[20\]Xie,Y.,S.Peng.How to repair customer trust after negative publicity:The roles of competence,integrity,benevolence,and forgiveness\[J\].Psychology & Marketing,2009,(7).

\[21\]Rosenfeld,P.,S.BoothKewley,J.E.Edwards,et al.Responses on computer surveys:Impression management,social desirability,and the big brother syndrom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1996,(2).

\[22\]Gray,E.R.,J.M.T.Balmer.Managing corporate image and corporate reput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1998,(5).

\[23\]Liberman,N.,Y.Trope,E.Stephan.Psychological distance\[J\].Social Psychology:Handbook of Basic Principles,2007,(2).

\[24\]Bottom,W.P.,K.Gibson,S.E.Daniels.When talk is not cheap:Substantive penance and expressions of intent in rebuilding cooper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5).

\[25\]Darby,B.W.,B.R.Schlenker.The use of apologies in social predicaments\[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1980,(3).

\[26\]Kim,P.H.,D.L.Ferrin,C.D.Cooper.Removing the shadow of suspicion:The effects of apology versus denial for repairing competenceversus integritybased trust violation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4,(1).

\[27\]Coombs,W.T.,S.J.Holladay.The negative communication dynamic:Exploring the impact of stakeholder affect on behavioral intentions\[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2007,(4).

光通信研究论文范文5

1改革的重点与具体措施

1.1教学方法三维可视化为了解决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困难和前沿性的科研促教中缺乏实验条件验证的教学问题[3],教学团队将物理建模思想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三维可视化仿真,使复杂、抽象、烦琐的理论模型变得直观、具体、明了.例如:针对“空间光通信创新实验”课程中的光学天线设计及光传输、激光雷达成像和光子晶体光纤光传输等进行了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在对前沿性的科研促教中缺乏实验条件验证的情况下,拟采用理论建模与仿真验证方法来实现.

1.2创新实践自主化为了解决自主创新实践能力训练不足的教学问题[4],教学团队将光通信、微波光子学等交叉学科前沿技术与创新实践相结合,构建了“空间光通信”开放式创新实践平台,建设了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的开放式专业实验室.依托开放式创新实践平台,开展了大学生自主研究型学习,着力加强大学生自主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5,6].加强科研促教,拓展创新思维,在“985高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支持下,实施了创新设计项目40余项.依托科研项目把学生带到学术前沿,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学术研讨: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本科生分别定期做主题报告、分组讨论、网上论坛、参加国际国内会议和暑期夏令营等方式促进学术交流,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学生在开放式专业实验室里自主进行理论建模、仿真设计与实验验证,在规定时间内撰写学术论文等,开展了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1.3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为了解决传统评价方式缺乏对创新实践、仿真设计与课程论文等环节的评价的教学问题[7,8],教学团队将理论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实验操作与自主创新实践相结合,理论建模仿真与课程论文相结合,构成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例如:把理论考试成绩所占的比例下调到60%,而课程论文的比例上升到40%,通过创新项目和课程论文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通过课程论文答辩方式,依据“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新性、结果的准确性、表达的清晰性”进行综合评定,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观念性转变.引领学生朝着有利于自身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

1.5开放式教学资源建设为了解决传统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教学团队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进行了广泛的国际、国内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重点建设了丰富的数字化网络资源平台网络课程含教学录相、典型实例、创新设计系列实验教案、经典物理问题、及在线实践编程等模块;适时引入在线答疑、网络论坛及现场演示与讨论等交互式教学形式,形成了模块化、交互式、开放式教学资源平台.

2改革与实践的探索

实例1大学生在牛顿式光学天线系统测试平台(图1)上做的部分实验内容:图2为接收光斑实验测试,图3为利用光束质量诊断仪器测试光斑.通过三维可视化仿真,使复杂、抽象、烦琐的空间光通信系统中的激光传输理论模型变得直观、具体、明了,解决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困难的教学问题(大学生创新实验设计项目)。例如:老师们课堂上在讲解光子晶体的应用———布拉格光纤光传输特性时,就采用了仿真验证手段.通过详细举例以此来鼓励学生启迪思维、大胆创新设计、勇于实践.以下是学生们根据题目的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做的部分仿真结果图.实例2等周期结构的布拉格光纤仿真(见图4—图6).实例3空间光通信系统激光传输特性仿真(见图7—图8).实例4波动方程的(动态)三维可视化(见图9).图9波动方程(动态)三维可视化图形实例5平面波用柱面波形式展开(见图10).图10平面波展开为柱面波仿真结果图形以上是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设计.“缺陷的光子晶体在偏振分束器等光学器件中的应用”(大学生参与者:黄鹤、刘天骄、陈逸舟)被学校推荐为2010年部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推帚式激光雷达三维成像创新设计”(大学生参与者:谢国洋、顾大超、童磊)被学校推荐为2011年部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通过这种创新事例,能很好地锻炼和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学习兴趣.

3改革的实施成果

该课程未实行教学改革以前,我们实行的是传统教学模式(理论教学+笔试成绩+实验成绩),教学成果不理想.自从2009年本教学团队开展了对“空间光通信创新实验”课程教学研究型改革与实践的探索以来,特别是加强了针对“空间光通信创新实验”课程中的创新实践平台及《数学物理方法与仿真》、《光学天线设计》、《空间光通信创新设计实验》3本教材的重点建设.建立了1个基于大学生创新基地的空间光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依托这个创新实践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和科研项目.1)研发了十余个综合创新设计实验,例如:“卡塞格伦光学天线系统的光传输特性分析实验”、“光纤损耗与光纤耦合实验”、“激光准直与多波长光学天线传输实验”、“无线激光大气通信实验”等;2)2012年数学物理方法、三维可视化仿真及创新实践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改革获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3)教改项目:2009年“数学物理方法”教学研究与精品课程建设”,2010年“数学物理方法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改革”;4)团队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40余项,指导大学生40余篇(SCI收录6篇);5)开展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3项以及横向建设项目等;6)2011年建设了电子科技大学第一座2.0kW单晶硅太阳能发电站,并实现并网发电,以作为大学生新能源创新课题教学示范所用.7)发表教研论文20余篇、科研论文100余篇.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形成了交叉性学科前沿与创新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改前后对比情况见表1).

4结论

光通信研究论文范文6

对,都出现了镜子。从本质上说,都和光学有关。

大到探月的嫦娥卫星,小到日常生活中的单反相机、CD光盘,无论是国家进步,还是你我的生活质量,都与光学工程息息相关。由于光学工程的应用实践要求十分严格,相关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往往无力承担与光学工程科学技术研究直接相关的工作。因此,每年有大量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

由于光学工程是一门高层次、高门槛的学科,相较于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开设此专业的院校并不多。总体看来,光学工程专业的考研竞争比较激烈,尤其是在一些光学工程名校之中,2012年浙江大学光学工程的报录比就曾高达17∶1。

目前,我国具有光学工程博士一级授予资格的高校共38所。具有光学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共有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9所,具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高校有上海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两所,具有博士培养资格的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院所主要有长春光机所、西安光机所、上海光机所、上海技术物理所、安徽光机所、成都光电所等6所。

我们如何在为数不多的顶级名校或科研院所中选择一所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呢?

第一,重视院校综合实力,避免依赖单一数据。

各种评估结果中的得分、排名等数据往往只能反映院校的宏观指标,且不同机构均有不一样的标准,很难客观真实地反映院校的全部情况。各院校的研究方向独具特色,互有长短,具体到每个研究方向,实力强弱更不相同,比如,光学设计这一领域,普遍认为实力强弱依次为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同样的道理,单纯地看重院校的院士、长江学者数量、实验室规模、研究经费等指标也是不科学的。院校研究水平的高低并不能直接反映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好坏,院校的导师构成、地理区位与就业环境、同学本科来源的层次与学术氛围等软实力也不是量化指标可以衡量的,然而这些因素对研究生阶段的学术成就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往往比宏观数据具备更大的影响,万万不可忽视。

第二,光学工程不是什么院校都能“玩得转”。

在考生中广泛存在“211高校未必比985高校差”的思想,从而选择考研难度相对较小的“211工程”院校深造。不可否认,一些“211工程”院校在其传统优势学科上的确不比“985院校”差,甚至更有优势。但是,光学工程是一门“高富帅”的学科,只有高层次的院校才能承载光学工程这门学科,而优秀的光学工程人才往往也出自优秀的院校。主要原因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光学工程精密程度非常高,对实验仪器设备和资金的依赖性比较强,缺少国家重视和资金上的倾斜,院校很难承担昂贵的实验仪器设备,从而限制研究生的发展;第二,“985”院校导师的视野更加开阔,对研究生的基本要求更加严格、培养目标更高,甚至某些院校的本科生在导师的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也能在诸如Optical Letters等国际顶级光学期刊上。此外,高层次的院校学术氛围更加浓厚,出国深造、就业等方面也具备更大的优势。

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光学工程相关院校及其考研情况进行深度解读。本文将以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的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的上海光机所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浙江大学:为强者而生

学科地位: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学科设立于光电信息工程学系内,该系前身为浙江大学光学仪器专业,是中国光学工程学科的诞生地,具有雄厚的学科实力。在2007―2009年、2010―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一。

学科特色:有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光学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等部级研究基地。目前设置有光学工程研究所、光电信息及检测技术研究所、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光电显示技术研究所、先进纳米光子学研究所和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光学惯性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机构。

研究领域:浙江大学光学工程主要研究领域十分宽广,包括微纳光学与介观光学与器件、光学光电子薄膜、光电显示技术、高精度光纤传感、光电成像技术、微纳米精密检测技术、生物光子学、新型激光与光电子技术、光电子集成器件与系统,光通信技术与系统和新颖人工光电介质等。

师资力量: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以长江计划特聘教授何赛灵为领军人物,大部分导师均为杰出“海归”或外籍教授,在光子学和电磁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获得了许多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成果。

地理区位: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规模庞大的光电产业集群,具有国际化、起点高的特点,相较于珠三角地区以封装、为主的光电―半导体产业而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竞争情况:浙江大学就读光学工程的研究生中超过半数来自于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校的推免生。考研竞争极为激烈,从近年报录比便可见一斑。

考试特色:浙江大学光学工程考研参考书为郁道银、谈恒英著的《工程光学》。浙江大学光学工程的专业课考试较其他学校包括的内容更多,报考的同学需要复习几何像差、傅里叶光学等本科阶段较为薄弱的知识板块。此外,也会考查一定的激光原理知识。

华中科技大学:光谷传奇

学科地位:华中科技大学光学工程近年来发展迅速,实力雄厚。尤其是在筹的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是我国目前仅有的几个国家实验室之一,学科地位非同一般。华中科技大学在2010―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与浙江大学并列第一。

学科特色: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设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激光加工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电子信息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B类)、教育部敏感陶瓷工程中心等研究机构。其中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是由教育部、湖北省和武汉市共建,依托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共同组建,已投入4亿多元建立了12个科学研究平台以及1个光电公共测试平台。

研究领域:华中科技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测控技术、光电信息存储、光通信技术、基础光子学、激光科学与工程、光电子器件与集成、纳米光电子学、生物医学光子学、能源光子学、太赫兹技术。

地理区位:华中科技大学地处著名的武汉光谷,当地产业集群形成的产学研体系研究水平很高,产业价值巨大,尤其在光通信、激光等领域具有较大优势,就业前景看好。

竞争情况: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复试分数线2013年为330分、2012年为340分、2011年为330分。招生人数60人左右,随当年推免生比例有所波动。

考试特色:华中科技大学光学工程专业课考试偏向物理光学、电子学、激光原理相关知识。需要注意的是有两个单位可以接收光学工程的硕士生,分别是光电学院和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天津大学:精益求精

学科地位:天津大学光学工程学科设立在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是我国较早设立光学工程的高校之一。天津大学光学工程在2007―2009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二,2010―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三。此外,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也是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的15个全国试点学院之一。

学科特色:所在学院设有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仪器中心、现代光学研究所、光电子研究中心、传感工程研究所、照明技术研究所、光电测控技术研究所、激光与光电子技术研究所、生物光学研究所、安全防伪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和开发机构。

研究方向:超快激光理论与应用研究、光学信息处理及其应用、光学技术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光学传感器技术、先进固体激光及非线性频率变化技术、光电子学与光通信技术、激光与光电子应用技术等。

师资力量: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4人。天津大学光学工程的师资队伍配置十分合理,老中青年教师比例合理。老年教授如姚建铨院士、王清月教授等可以保证该学科的顶级实力,中年学科骨干如刘铁根教授近年来在光纤传感领域硕果累累,超快激光实验室的胡明列教授是天津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学术前景十分光明。

地理区位:既紧挨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的天津滨海新区,又毗邻首都北京,就业环境较为优越。

竞争情况:就读于天津大学的研究生中,本校生源占有较大比例。天津大学工学复试分数线2013年为330分,2012年为335分,2009―2011光学工程报录比如下:

考试特色:天津大学考研参考书目为郁道银、谈恒英著的《工程光学》和周炳著的《激光原理》,建议欲报考的同学参考天津大学蔡怀宇教授编写的《工程光学复习指导与习题解答》。

南开大学:虽小而精

学科地位:南开大学光学工程设立于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内,隶属于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由光学工程元老母国光院士创建,是全国高校中最早取得光学和光学工程两个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在2010―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南开大学光学工程名列第五。

学科特色:设有教育部光电信息技术科学重点实验室以及博士后流动站。

师资力量:南开大学光学工程规模较小,共有教师28人,教授、研究员18人,副教授8人,其中有院士1人,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13人,但导师队伍水平相当优秀,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欧美名校留学、访问研究的经历非常普遍,近年来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最顶尖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令国内同行为之拜服。较为出色的是青年教师刘海涛教授,在Nature发表两篇论文,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两篇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为表面等离子体等微纳光学的相关理论。

培养模式:南开大学光学工程招生规模较小,几乎与导师人数平齐,每个研究生均能得到导师的大量指导,研究生教育接近于精英教育。需要注意的是,南开大学光学工程的专业型硕士培养计划与学术型硕士培养计划基本相同,这与其他学校的培养模式有所区别。

研究领域:相比其他高校,南开大学光学工程的研究方向的理论特色较为明显,其研究领域主要有:光学/数字图象处理科学与技术、光学处理与光计算技术、激光与非线性光学科学与技术、现代光通信技术、光波电子学、光子技术、眼视觉光学和共焦显微技术、飞秒激光技术、微纳光学。

地理区位:与天津大学相同。

竞争情况:南开大学近年来考研报录情况如下所示,可见相较于其他院校,南开大学光学工程的性价比较高。

考试特色:南开大学光学工程往年专业课参考书是赵凯华、钟锡华编著的《光学》,专业课考试风格自2013年起有所变化,并且2014年考研没有提供参考书目,需要考生注意。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卧虎藏龙

学科地位: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

学科特色:上海光机所现设8个研究室,分别是: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空间激光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含:中科院空间激光通信及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全固态激光器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高密度光存储技术实验室、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光机所建成了国内仅有国际上也为数不多的“神光”系列高功率大型激光装置,用于激光分离同位素的激光与光学系统、超短超强激光系统、激光原子冷却装置、空间全固态激光器研制平台。在各种新型、高性能激光器件、激光与光电子功能材料的研制方面,也进入了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现代光学和激光与光电子领域取得研究成果最多的单位之一。

研究领域:强激光技术、强场物理与强光光学、信息光学、量子光学、激光与光电子器件、光学材料等。显而易见的是,上海光机所的研究方向非常偏向于理论研究,因而十分适合于光学工程理论方向的深造。

地理区位:地处长三角的核心上海,地理区位优势相当明显。

竞争情况:每年有许多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顶尖学府的毕业生通过推免进入上海光机所,研究所人才济济。近年来上海光机所光学工程的复试分数线为:2013年320分,2012年325分,2011年330分。每年招生人数在40―50人,随当年推免比例有所浮动。

培养模式:上海光机所的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培养计划相近,且第一年是在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培养。

光通信研究论文范文7

关键词:光声成像,光声信号,耦合液

 

1 引言

光声层析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无损伤的医学成像技术,它是用时变的光束照射吸收体膨胀而产生超声压,利用超声换能器在各个方向探测从吸收体中传播出来的光声压,通过相应的图像重建算法,可以重建出吸收体的光吸收分布。该方法结合了纯光学成像和纯声学成像的优点,可以得到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重建图像。

为了进一步提高光声重建图像的质量,或者将光声层析成像推向临床应用研究,很多研究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光声信号采集与光声成像系统以及与之相适用的各种图像重建算法,或者报道了一些模拟生物样品或者活体组织功能的光声成像检测。

本文提出了利用与组织声速匹配的耦合液进行光声成像,并配置了几种适合于组织声速的超声耦合液:调节水温、调节盐水浓度、调节甘油溶度等。由研究表明,通过耦合液进行声速匹配后,重建图像的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得到明显提高。。

2 理论分析

光声重建就是对光吸收的空间分布的反演。在空间某一位置接收到的光声压p(r,t)和光吸收系数的分布A(r)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1)

其中是等压膨胀系数,c0是声速,cp为比热,I0为光强,r表示光声压的场点位置,表示光声源的位置,表示场点到源点的距离。由于探测器接收后的信号不是实际的光声信号p(r,t),而是光声压和探测器的脉冲响应h(t)的卷积。。为了滤去探测器的脉冲响应,把光声压和脉冲响应信号都变换到频域处理,然后再逆变换得到:

(2)

其中和分别是探测器接收到的光声信号和探测器的脉冲响应的傅立叶变换,为截止频率,是滤波的窗函数。探测器的脉冲响应是通过聚焦透镜把弱激光聚焦到一块黑胶带上产生的光声信号,水听器在黑胶带后面接收到的光声信号作为探测器的脉冲响应信号。

光声信号在不同声速组织中会产生声的反射和折射,当光声信号从组织中以入射角为传播出组织时,其折射角与光声信号在组织中声速和耦合液中的声速有关,具体表达式如下:

(3)

式中λ1、λ2分别为超声波在组织和耦合液中的波长;、分别为超声波在组织和耦合液中的声速。当声速,则,即不存在声的折射。表1为超声在各种组织中传播声速。。

表1 各种组织的声速

光通信研究论文范文8

关键词量子;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量子通信

2016年8月16日凌晨1时40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由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全国人们为此欢呼雀跃,各大媒体也争相报道这一科研壮举。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太空一地面量子通信的国家,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基于量子物理学发展而来的量子通信技术依然是晦涩难懂的深奥科学。那么,我们便基于量子卫星的发射来谈一谈量子卫星所涉及的基本科学问题。

1量子卫星

1.1量子卫星“墨子号”名称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墨子先生不仅创立了墨家学说,更是在传世的《墨经》一书中提出了“光学八条”的理论。在“光学八条”中不仅描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光线的认识,也设计出了我国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这是我国有关光学研究的基础。为了纪念墨子先生,我国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便被命名为“墨子号”。

1.2“量子”的定义

在1900年,著名的物理学家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提出了一个假设,即黑体辐射的能量只能取某一基本能量的整数倍。基于这一假设,在之后几十年的研究中,研究者们陆续发现其他物理量也表现出了不连续的量子化现象,那么这些物理量中所存在的最小的基本单位便可以称之为量子。量子理论的提出严重地冲击了古典物理学,到20世纪早期,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便在普朗克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论和玻尔的原子论的启发下建立了量子力学理论。量子力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多个领域中均有应用和突出贡献,而量子通信技术也是基于量子力学发展而来的,对未来科学技术和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1.3量子通信

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态和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或密钥传输的新型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主要目的便是保证信息传输过程中的无障碍传送和信息安全。而在量子通信技术研究之前,人们为了保证传输信息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便选择对所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信息加密便是将我们要传输的信息(“明文”)转化成别人不可识别的乱码(“密文”)。在20世纪前中期,信息加密技术依然有其优越之处,也是人们普遍使用的方法。但是,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基于特定参数所建立的密钥并不再安全。随着现代电子计算技术的发展,直至量子计算机的研制成功,计算机的能力急剧加强,那么这种基于基本算法的信息加密技术在量子计算机面前形同虚设。为了保障新时代背景下的信息安全,量子通信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量子通信是基于早期的对称密码:“一次一密”。一次一密的概念在1917年由Vernam提出,然后于1949年被Shannon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随着量子理论的发展,在1984年,科学家Bennett和Brassard首次提出了第一个实用性的量子密码的通信协议,该协议以两者的名字命名。在其后,美国科学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量子信息传输实验,从此量子通信技术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在1995年,我国中科院物理所在实验室内完成了试验性质的量子信息传输实验。进入21世纪之后,量子通信技术蓬勃发展,先后实现了远距离信息传输和量子密码传输。

量子通信技术在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传输能力上具有极大的优势。首先,在利用量子通信技术传输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信息的载体是光量子,而光量子的量子状态是难以截获的,因而利用量子通信传输的信息是不可能被盗取的。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利用量子通信技术传输的信息是无条件安全的。其次,在量子通信过程中,量子态隐形传输技术可以实现无障碍通信。所谓的量子m缠态,便是两个相互纠缠的粒子,当其中一个粒子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另一个粒子的状态会立即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无视空间距离的和即时的信息传输能力是量子通信的巨大优势。

1.4量子通信卫星

量子通信卫星是量子通信技术中的重要硬件设施。简单来说,量子通信卫星的作用就是为传输的信息分配密钥。量子通信过程中,负载信息的光量子在传输的过程中会逐渐衰减直至消失,因此光量子的传输存在着距离的限制。一般而言,当光量子在空气中传播100km时,光量子的信号已经难以检测到了。但是,量子通信卫星在太空中进行光量子传输时,光信号在到达地表之前仅仅需要经过10km左右的大气层,地面基站可以轻松地收到量子通信卫星发射的信号。量子通信卫星先向地面基站发送量子密钥,经过比对之后建立绝对不可破译的量子密钥,继而拥有相同量子密钥的两个地面基站,便可以把已经加密的信息通过传统的信息传输方式(如互联网、无线电话等)互相传输,而且所传输的信息也是绝对安全的。量子通信卫星的使用可以实现全球距离的信息传输。

2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

1)我国国家政策和战略布局高度重视量子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发展。量子通信技术已被列入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具有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潜力的前沿技术。

2)我国的量子通信技术布局较早,发展较快,成果也更为显著。早在1995年,中科院物理所便在实验室内完成了我国首个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演示。在其后,我国先后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中国科学院量子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这些研究中学的成立将会进一步推进我国量子通信技术领域的技术进步,使我国的量子通信技术研究始终走在全球前列。

“墨子号”卫星的发射仅仅是开始,在未来更多的量子卫星将会发射升空,进一步为我国建立洲际量子通信,乃至全球量子通信网络。

光通信研究论文范文9

关键词:数字人体技术;经络;探索

我国传统医学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关于中医的经络理论,自马王堆医书、黄帝内经以来,均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描述,缺乏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基础。数字人体包括虚拟人、物理人、生理人,构建数字人体的现代高科技手段就是数字人体技术。数字人体学是利用现代高新技术研究人体的基因、蛋白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乃至整个人体数字化及其规律的科学[1]。利用现代数字人体技术研究人体经络,探索经络的实质,目前已有一些进展。

1 多光谱探测技术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经络是气血通道,穴位是气的流通汇聚之点,但经络的本质是什么,经络的结构如何,至今没有能够在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方面得到验证。近年来,国内外利用红外线摄像技术、液晶热像摄影技术、辐射场摄影技术、超声技术获取人体经络的影像。1983年美国第一台成像光谱仪问世,采用成像光谱技术可以获取人体光谱图像信息,利用高科技图像处理技术可以获取人体经络的各种理化信息及光谱特征,辅以模式识别理论,基本上能够准确识别人体穴位和经络,这将为我国传统医学实现对经络的数字化表达及研究奠定基础。毕思文研究员等[2]还专门撰文阐述了利用多光谱探测技术研究中医经络,并提出了利用该技术对人体经络进行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路线。

2 生物物理测量技术

"黄帝内经"曰"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又指出"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引而血引,气滞而血滞"。古典文献所强调的"气"是什么,刘风华等[3]利用生物物理测量技术,针刺足阳明胃经上的足三里、阳陵泉、下巨虚、上巨虚、梁丘,记录了其生物电传导,对经络气血理论进行了生物物理论证,证实了中医古典文献上的"气"是生物电。从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角度分析,毛细动脉、毛细静脉、毛细淋巴微管与组织间隙或组织细胞间隙中的组织液相通联,这种组织间隙中的细胞群及组织液中的电解质构建了奇妙的复式微循环,这也就是中医古典文献上经络的基本解剖单位,可以说,十二正经、奇经八脉都是由复式微循环解剖基本单位形成。组织间隙或组织细胞间隙中的组织液所含的电解质,形成了多条毛细动脉生物电通路、毛细静脉生物电通路、毛细淋巴生物电通路[4]。这个不仅证实了古典文献上神秘的"气",而且还初步证实了十二正经、奇经八脉是人体生物电的天然通路。

3 微电子电气网络测试技术

传统医学的经络理论一直缺乏解剖学与组织学的支持,虽然国内外学者从声、光、电、同位素到气体多角度进行探索,但一直未获得充分肯定和一致认可。关于经络低阻抗的研究,德国的Croon、Voll、Overhof,日本的中谷义雄,美国的Kaslow、Matsumoto、Kripper、Wulfsohn,中国的杨威生、胡祥龙、祝总骧等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虽有一定的收获,但基本上是单端口网络模型测试,王志功等[5]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半导体集成化系统基础研究"重大科研课题支持下,利用微电子电气网络测试技术,按神经信号传输特性研究方法针对人体经络进行信号测试,结果证明人体经络线上的穴位点输入到穴位点输出与非经络线上的响应信号显著不同,从信号传输方面初步验证了经络传输电信号的特异性,有效的进行了人体经络多端口网络模型测试,克服了前人所进行的单端口网络模型测试的局限性。

4 三维重建可视化技术

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三维重建可视化技术对人体经络进行研究,取得了明显地进展。邵水金等[6]利用数字人体虚拟技术,以腧穴为控制点,适当插值,在合成骨架曲线的基础上,进行面绘制,三维重建任督二脉管状模型,重建后的任督二脉管状模型可视化效果明显,可以充分显示任督二脉的走形及其解剖学结构,通过任督二脉管状模型三维可视化显示,可以证实任督二脉走形路线与传统的经络体表循行线一致。向培海等[7]以德国汉堡大学开发的VOXEL-MAN三维可视化操作系统为平台,结合腧穴的相关人体解剖学知识对期门穴进行数字人体可视化,三维重建了期门穴模型。在充分显示期门穴所在位置的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上,进行多角度试刺,调整验证其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为探讨人体经络腧穴的实质进行了有益的研究。

目前对人体经络的研究阶段性成果虽然颇丰,但仍有许多奥秘尚待探索,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经络的解剖学和组织学本质和结构尚待证实。随着数字人体经络研究技术的发展,我们期待一批重大科研成果问世,以丰富中医经络理论,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侯鹏高.数字人体学概论[M].第1版.海南:海南出版社,2014:1-3.

[2]毕思文,汪湘.数字人体经络信息获取的多光谱探测技术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204):86-88.

[3]刘风华,张波,秦南极,等.经血气血理论的生物物理论证[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6):10-14.

[4]李定忠,李秀章.中医经络探秘[M].1版.北京:出版社,2003:58-89.

[5]王志功,吕晓迎,高建芸,等.基于电气网络理论与实验的经络信号传输特性研究[J].中国针灸,2011,31(8):705-709.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