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英语翻译实习个人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02-12 01:28:59

英语翻译实习个人总结

英语翻译实习个人总结范文1

关键词:大学英语 翻译教学 翻译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84

1 如何提高学生英语翻译的能力

1.1 打好语言基础,提高语言综合能力

语言学习应打好基础,良好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学生不断提高语言学习能力,因此,英语翻译教学也应从基础开始,帮助学生扩充词汇储备、广泛阅读,掌握语法结构,从最基本的开始学习,打好基础训练。翻译需要将两种语言进行转化,这就要求学生的汉语水平也应达到要求,良好汉语语法、词汇组合、语言组织能力都是提高英语翻译能力的重要保障。所以,提高英语翻译能力,英语、汉语两种语言基础都是关键。

1.2 改革课程设置,加大翻译教学比重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一直太重视书本教学,忽视了实践训练,针对这些问题,现代英语翻译就应重视语言的 “听说读写”,并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翻译、应用训练。一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很多人有较好的汉语能力,英语基础也不错,只要加强训练,如在授课中增加少许的翻译理论指导,多点指导,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很多大学都有英语选修课,我们在选修课中应加大翻译教学比重,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翻译环境,这样也能确保学生在大学四年中能连续学习英语,不断进步。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为学生开设第二课堂,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翻译能力。

1.3 加大阅读量,学习西方文化

阅读是学习一门语言最好的方式之一,我们应要求学生参与英语阅读,全方位了解西方文化,这是学好翻译的重要途径,也只有从西方人的角度出发,才能更准确地翻译。阅读能快速了解西方特有的人文特色和语言习惯,也能让学生们感受到西方文化间巨大的差异。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就要更加注意两语之间的转化是否合理,尤其是不能触犯别国的禁忌,在尊重对方文化的基础上完成翻译。我们学习语言,必须重视对方文化的学习,因为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约定习俗和禁忌事项,多阅读,积极了解西方文化,是学习英语的必经之路,也只有这样,英语学习才能越走越远,翻译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1.4 学习实践,掌握翻译技巧

学习的过程很艰苦,也很漫长,如何在学习中有所收获,也只有当你走在清晰明确的道路上时,学习让你更加快乐时,你才会得到你想要的。英语翻译注重基础训练,还应注重技巧培养,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应用到实践中,这是提高翻译能力的基本途径。我们学习翻译,就要学会翻译不同的文献,不同的题材,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翻译不同的文体并与原文进行对照,找出自己的缺点不足,从而不断提高翻译能力。翻译是实践学习,需要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同时也需要足够的动力和兴趣支持,课后要做的功课很多,我们的学习要克服困难,将英语翻译想得简单一些,多与他人对话,在对话中找到自信,而口语的对话能够培养译者的反应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职业素养。无论如何,现代英语教学不能再停留在纸面上,应该走出去,跟人交流沟通才是英语学习的正确方法。

2 英语翻译在商务活动中应用最频繁

2.1 翻译技巧的应用

英语专业的学习很多是为了用到未来的商务活动中,我们很多同学学习英语,进入外企,或者是参与其它英语活动,翻译都是不可缺少的,能听懂、能说出口,才是对英语翻译最好的应用。在英语翻译的应用中,重视理论指导,灵活巧妙地进行翻译,发挥商务英语翻译的专业性。商务英语翻译有时与常规的英语理解不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例子,例如,音译是商务英语翻译常用的手段,像茅台“Moutai”、香格里拉“SHANGRI-LA”、海尔Haier(与higher谐音)等,但它们虽然是音译,但不能完全用汉语拼音的方式来表达,仍然要结合英语的发音特点,如容声省译为“Ronshen”、鄂尔多斯不是译为“eerduosi”而是“Erdos”、新科不是“xinke”而是“Shinco”等等“。一些无法直接翻译的专业语言,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如“玉兔”直译为jade rabbit,这样翻译,在外国人看来,就会觉得是玉石做的兔子,如果我们翻译成MoonRabbit,就会有一股别样的极具中国气息的浪漫诗境,对于音义结合的翻译方法,我们要把发音和意思进行结合,或者说兼顾这两者,这样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是常见的,如Flyco飞科 (意译+音译),乐凯lucky。

2.2 多构词法的合理使用

词缀法、合成法、拼缀法、缩略法等等都是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常用的方法,只要灵活应用,就能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运筹帷幄。商务用语有很多专用名词,翻译这些名词不能只局限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内,有很多我们没有见过,甚至出乎意料的词语,如3M,SK-II.不要只依靠字典英语,因为不少词语根本不存在,如日本商标SONY(来自sonny一词),美国Yoplait 奶酪等,这些个例在我国的商品中也存在,只有我们不断总结,注意信息的收集,才能不断提高翻译水平。

2.3 不同翻译理论的融合

其实关于英语翻译的理论、方法非常多,在实际的英语翻译应用中,我们可以以“功能对等”“、目的论”“、关联理论”为主“。商务英语翻译应用,必须确保其翻译内容与事实的统一,翻译文本中的语言意义和文本应用与事实最贴近的方式表达出来,同时在使用语言时要自然、简单、专业,对等语言是翻译技巧的集中体现,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尊重对方的文化,也应体现中文的内在特色。“目的论”要求我们在英语翻译中,翻译工作者要发挥其主动性,根据文本翻译的主要目的,选择最有效的翻译手段,主动积极点实现翻译的最优化,这样是为了激发翻译者的创新能力和潜能,从而获得最优秀的译文。 “关联理论”比较重视语境,什么样的语境用什么样的语言,这需要翻译者对作者、文章所处的环境、表达的真实含义有一个推敲,摸索的过程。总的说来,翻译需要翻译者去积极实现,主动找出翻译的突破口,处理内涵信息,注意翻译的专业化和标准化,提高翻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焦月奎.翻译教学方法新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

英语翻译实习个人总结范文2

关键词:高职英语 翻译教学 基本策略

英语翻译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的独特性和时代的需要要求大力加强高职英语翻译教学。高等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类型中的高等教育层次,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要求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许多高职院校为了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逐步开设了英语翻译课程。

一、培养高职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重要性

1.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内在需要

在高职教育兴起的同时, 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渐渐成为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然而我国目前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除了应该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外, 还要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英语教学要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高职学生毕业后主要会从事一些具有一定生产、服务技能的工作,而当今社会对外交流越来越广泛深入, 与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英语口头和书面交流的基本技能也越来越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要求。比如学市场营销、酒店管理、机电、文秘等专业的高职学生毕业后难免会处理英文材料, 诸如产品介绍、广告、说明书、电子邮件、业务往来信函等,这都需要英汉互译的能力。翻译是进行交流的重要方法,因此高职英语教学中翻译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2.高职学生英语水平与学习习惯的迫切要求

高职学生有来自普通高中毕业的,也有从技校、中职毕业来的,其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又习惯了中学时的为升学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把老师给的参考答案视为唯一正确的,一直都采用“听讲—记笔记”的学习模式,所以要培养高职学生的翻译能力以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是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正因如此我们更有必要加强翻译教学。

二、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基本策略

1、词汇学习作为英语翻译教学的铺垫

在实际英汉翻译实践过程中,翻译的关键环节在于从汉语或英语中选择并确定恰当的译词,来表达原作中的词义。在英语词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比较普遍,在不同的词义和语用中选择最确切、最适合的一个是理解原文的基本环节。

一般说来,词义的理解和选择,要结合上下文和语言环境,有时还要根据词类、词的搭配、特定句子的结构及词在句子中的功能等因素来确定; 有时还要将词义适当地延伸,即根据该词所处的语言环境,从意义上、习惯上、逻辑上引伸出能表达该词的内在含义的新词义。因此,将高职英语精读课的词汇学习与翻译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使翻译能力培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翻译技巧的训练反过来又可以巩固英语精读课的词汇学习。

2、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它又承载并反映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学习也是一种文化的学习。文化差异是我国学生翻译能力提高的一大障碍,由于英汉语言分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各方面差异很大。因此,在语言的学习和翻译中,很多问题往往不是语言本身造成的,而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因此,高职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从而增强他们对语言和文化的敏感性,使译文最大可能地符合原文的风格和意境。

对高职教师来说,英语翻译教学是一个从语言到文化到交际的教学实践过程,文化的融入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使教师能够更加生动地释义文本内容,实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要把文化的学习穿插在每一节英语课中,将历史背景、生活环境、、礼俗规范等作为文化渗透的内容,从而做到翻译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同步。通过这种方式的进行,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观点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从而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意境。

3、根据学生实际调整翻译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翻译教材虽种类繁多,但大多偏重理论。高职英语翻译课尽管不回避翻译理论的重要,但却更重视翻译技巧技能的训练。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实际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提炼和组织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和岗位工作尽可能紧密结合。

实际上,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外贸专业的单证、商务信函、报关业务涉及的翻译; 工程技术专业的英文产品说明书、操作规程的阅读和翻译; 酒店管理专业的服务约定与承诺、电话预约等等,都可以作为最好的翻译教学内容。这些内容不仅使学生尽快接触岗位工作,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看出,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工作岗位涉及的英语既不是文学翻译,也不是纯粹的科技翻译,内容比较杂,又有大量的科普和商务方面的翻译。在具体教学内容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大量引用工作中的实列,以增强针对性、实用性,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以及岗位适应能力,同时极大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4、确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有意识地精讲一些实用的翻译知识和翻译技巧,这是提高翻译水平的前提; 其次,为了使学生顺利完成翻译练习,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翻译对象就语境,语义、语言风格以及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在用词上面进行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启迪者,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自主学习,通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讨论等形式,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英语翻译实习个人总结范文3

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创新,而广泛运用于职业教育领域的项目教学作为一种问题解决式的学习途径,为学生的能动建构提供了极佳的学习情景、载体和问题学习型的情景

一、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或技能建构必要的条件之一是问题解决性的学习环境。问题解决性的学习环境,能够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有效激活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新的知识和经验,用于解释和分析当前的问题,从而形成新的假设和推论,并做出检验。这一过程为新知识和技能的建构提供了理想的路径。前期一些建构主义研究对于问题解决式的学习环境要素进行了相关描述,理想的载体要素为“真实任务”,学习目标要素必须符合“清晰明确”的条件。而广泛运用于职业教育领域的项目教学作为一种问题解决式的学习途径,为学生的能动建构提供了极佳的学习情景、载体和问题学习型的情景。职业教育课程中的“项目”指的应当是有结构的项目,即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客观存在的工作任务模块。商务英语翻译项目也是有一定结构的项目,特别是源自真实工作中的翻译项目,不仅具备真实性的特征,反映了社会和学习的真实需求;此外商务英语翻译项目具有清晰明确的目标指引,译文必须符合一定的翻译标准、能完成特定的交际功能,必须遵守国家公布的《翻译服务规范》,具体的翻译项目产出的译文还应适应具体的翻译生态——含译者、读者、委托人、社会文化因素等在内的翻译生态整体。从项目教学、国际翻译教学发展现状来看,真实情景商务英语翻译项目不仅符合最新的教学发展趋势,也为翻译课堂中学生的能动建构提供了极佳的问题解决性的情景。2.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或技能建构的有效条件之一是合作性的学习环境。在建构过程中,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围绕当前问题获

取有关的新知识和新信息,同时又要不断运用个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建构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对学习者个体的有效建构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者团队合作互动,相互学习,共同协作,引发学习者个体不断反思,促进个体主动内化,最终在解决问题中完成“意义建构”。在真实的商务英语翻译项目中,翻译学习者团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协作的形式自觉主动地分析翻译项目中需解决的问题,解读源语项目文本,通过查找翻译工具、网络资源获取背景知识、平行文本等,选择合适的翻译技巧和策略,完成译文初稿,共同按照翻译的标准、发起者的意图、目标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检查润色译文初稿,最后完成翻译项目,并完成交稿。在合作完成翻译项目的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学习者个体的认知结构也得以重构,所建构的翻译知识、技巧和经验也将更加完善。

二、教学实践

1.以真实项目为载体,促进学生主动建构。从教学内容上看,通过项目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翻译知识和技能,体现了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从结构走向建构的趋势。传统教学体现的是一种传授知识的倾向,要培养学习者的翻译能力和素质,通过简单的语言对比、知识传授、技巧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而真实项目为载体的商务英语翻译项目教学能更加有效地将学生置于问题解决的情景之中,能体现翻译学习者目标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涉及翻译学习者思考、协作、翻译和决策的过程,需调动翻译学习者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能使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内化为学习者自身知识体系的一个部分,完成学习者能动建构。在商务英语翻译项目内容的选取上,应特别特别重视内容的针对性、典型性、实用性、真实性和实效性。因此,需广泛开展企业单位对翻译人才具体需求的调研、毕业生跟踪问卷调查等,确定课程的项目。基于广泛扎实的调研,针对大部分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选取贴近实际生活、贴近实际工作的项目。鉴于以上考虑,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商务英语专业现已编写并使用了《商务英语翻译实务》项目教材,主要涉及商标商号、商务名片等13个翻译项目。在项目来源方面,商务翻译教学团队还可以通过行业兼职教师咨询、专职教师实践等途径获取真实翻译项目。例如近年来,来自金融、商务、旅游等行业的资深行业兼职教师参与我院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也为翻译课程带来最原始的翻译项目教学材料;同时,我院还通过虚拟实体的翻译社“金苑翻译社”对外承接学院内外一定量的翻译业务,这些翻译业务经过委托人的允许也可以作为商务英语翻译项目教学的材料。此外,教师在开展翻译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以上途径对项目不断更新,以保证翻译项目的时效性。项目要素把握方面,根据德国翻译家斯蒂娜·莎弗纳的“模仿真实情景”教学法,真实翻译项目教学中再现必须具备项目中翻译情景的各个要素,如翻译项目的发起者(翻译社、企事业单位等),译文使用者(英美游客、某产品的外国使用者等),译者,翻译目的(某文本翻译需达到的目的)等。这些要素将为翻译项目学习者进行学习时提供学习情景,同时也是学习在解决问题完成翻译项目过程中必须兼顾的因素。

2.以过程性为导向,引导学生能动建构。依托真实项目的翻译项目教学中,翻译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主动建构的过程。可见在项目教学中,应以过程为导向,参考经验译员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阶段,将项目任务分解为不同的阶段或者环节,让学习者按照工作环节解决翻译问题。国内外翻译研究已经对翻译的过程有较多的研究,大体将翻译过程分为理解阶段、重新表达阶段和检查核实阶段。但是这种划分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无法体现e时代下翻译工作者的工作环节中某些信息化的元素。例如在完成某公司简介汉译英的项目中,译前查找国内外类似企业的公司简介译文,作为平行本文进行参考,将对翻译项目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个环节就没有被归纳在传统的“三阶段”之中。此外译前对翻译生态的解读,译中翻译决策和网络等资源的使用,译后反思总结,都成为了译者翻译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如何科学合理地将这些具体内容与传统翻译过程进行整合是翻译项目教学的重点所在。我院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首创性地将传统译论中的三阶段论和行业资深译者的经验相结合,形成了特色的PWP模式教学模式。PWP分别代表译前(pre-translating),译中(while-translating)和译后(post-translating)三个阶段。课程的内容组织以课程组自编教材《商务英语翻译实务》中的13个商务英语翻译项目和PWP的翻译过程为两条交叉的主线,将翻译技巧和翻译理论渗透在这两条主线之中。在某一个项目教学中,PWP项目教学中以过程为导向,让翻译学习者能在翻译学习中针对翻译项目的每个阶段,通过翻译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主动建构(如下表)。

3.以多样的教学形式,促使学生互动建构。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如采用工作坊、头脑风暴赛等开展教学。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监控者,翻译学习者成为课堂的中心,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相互协调、相互沟通,共同完成翻译项目。(1)翻译工作坊。翻译工作坊是指类似于商业性的翻译机构,由若干名翻译者共同完成翻译项目的形式。在翻译项目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5~6人的小组,即虚拟的翻译社,并让各组为自己的翻译社命名。在商务英语翻译实训中,根据真实翻译项目需求的情况,每个小组成员内部进行讨论分工。每组一名同学担任项目经理,负责将翻译项目分解分配给小组各个成员,联络项目需求方,并完成最终交稿。每组中翻译水平相对较好的同学负责后期统稿和审稿。在完成某一翻译项目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共同完成了最终的翻译项目译文,且共同讨论、协作,与需求方进行交流,工作坊的形式能够促进翻译学习者就当前的翻译项目进行沟通和学习,促进学习者个体在互动中进行建构。(2)头脑风暴。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集体主动建构的方法。在商务英语翻译课中,可以运用全班或者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在翻译项目教学中可以采取这种形式,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尽量多地收集同一项目的不同版本的译文,并向学生展示,让全班同学畅所欲言,对译文的优劣进行点评,最后共同分析总结和反思。笔者曾使用商号翻译、商标翻译等进行尝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以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学生主动建构。商务英语翻译项目往往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学生在翻译中常常有畏难的情绪,导致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进行主动建构。教师在设计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项目教学的每个环节或阶段设计和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学生的项目学习起到一定支柱作用,同时学生也在完成任务时进行有选择的学习,利用相关资源进行知识构建。例如在安排学生进行某公司简介翻译项目学习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以下资源:公司简介翻译常用词组列表,公司简介常用句型列表,平行文本等,甚至可以提供专业词汇对照列表。这样就能有效降低学生完成翻译项目的焦虑度,支持学生主动建构。

5.以多元的考核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建构。课程的考核方式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导向。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创新因此在项目教学中可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建构。首先,注意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将学生平时在项目学习中的参与度、个人表现、小组表现都纳入考核范围内,激励积极进行项目学习的主动建构,促使学生重视项目学习过程和小组合作;在终结性考核中体现项目考核的导向,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其次,注意教师评价和同伴评价的结合,让小组间进行项目作业互评,通过互评促进学生进一步反思和总结,主动建构。

三、总结

英语翻译实习个人总结范文4

一、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或技能建构必要的条件之一是问题解决性的学习环境。问题解决性的学习环境,能够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有效激活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新的知识和经验,用于解释和分析当前的问题,从而形成新的假设和推论,并做出检验。这一过程为新知识和技能的建构提供了理想的路径。前期一些建构主义研究对于问题解决式的学习环境要素进行了相关描述,理想的载体要素为“真实任务”,学习目标要素必须符合“清晰明确”的条件。而广泛运用于职业教育领域的项目教学作为一种问题解决式的学习途径,为学生的能动建构提供了极佳的学习情景、载体和问题学习型的情景。职业教育课程中的“项目”指的应当是有结构的项目,即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客观存在的工作任务模块。商务英语翻译项目也是有一定结构的项目,特别是源自真实工作中的翻译项目,不仅具备真实性的特征,反映了社会和学习的真实需求;此外商务英语翻译项目具有清晰明确的目标指引,译文必须符合一定的翻译标准、能完成特定的交际功能,必须遵守国家公布的《翻译服务规范》,具体的翻译项目产出的译文还应适应具体的翻译生态——含译者、读者、委托人、社会文化因素等在内的翻译生态整体。从项目教学、国际翻译教学发展现状来看,真实情景商务英语翻译项目不仅符合最新的教学发展趋势,也为翻译课堂中学生的能动建构提供了极佳的问题解决性的情景。2.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或技能建构的有效条件之一是合作性的学习环境。在建构过程中,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围绕当前问题获

取有关的新知识和新信息,同时又要不断运用个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建构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对学习者个体的有效建构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者团队合作互动,相互学习,共同协作,引发学习者个体不断反思,促进个体主动内化,最终在解决问题中完成“意义建构”。在真实的商务英语翻译项目中,翻译学习者团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协作的形式自觉主动地分析翻译项目中需解决的问题,解读源语项目文本,通过查找翻译工具、网络资源获取背景知识、平行文本等,选择合适的翻译技巧和策略,完成译文初稿,共同按照翻译的标准、发起者的意图、目标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检查润色译文初稿,最后完成翻译项目,并完成交稿。在合作完成翻译项目的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学习者个体的认知结构也得以重构,所建构的翻译知识、技巧和经验也将更加完善。

二、教学实践

1.以真实项目为载体,促进学生主动建构。从教学内容上看,通过项目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翻译知识和技能,体现了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从结构走向建构的趋势。传统教学体现的是一种传授知识的倾向,要培养学习者的翻译能力和素质,通过简单的语言对比、知识传授、技巧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而真实项目为载体的商务英语翻译项目教学能更加有效地将学生置于问题解决的情景之中,能体现翻译学习者目标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涉及翻译学习者思考、协作、翻译和决策的过程,需调动翻译学习者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能使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内化为学习者自身知识体系的一个部分,完成学习者能动建构。在商务英语翻译项目内容的选取上,应特别特别重视内容的针对性、典型性、实用性、真实性和实效性。因此,需广泛开展企业单位对翻译人才具体需求的调研、毕业生跟踪问卷调查等,确定课程的项目。基于广泛扎实的调研,针对大部分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选取贴近实际生活、贴近实际工作的项目。鉴于以上考虑,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商务英语专业现已编写并使用了《商务英语翻译实务》项目教材,主要涉及商标商号、商务名片等13个翻译项目。在项目来源方面,商务翻译教学团队还可以通过行业兼职教师咨询、专职教师实践等途径获取真实翻译项目。例如近年来,来自金融、商务、旅游等行业的资深行业兼职教师参与我院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也为翻译课程带来最原始的翻译项目教学材料;同时,我院还通过虚拟实体的翻译社“金苑翻译社”对外承接学院内外一定量的翻译业务,这些翻译业务经过委托人的允许也可以作为商务英语翻译项目教学的材料。此外,教师在开展翻译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以上途径对项目不断更新,以保证翻译项目的时效性。项目要素把握方面,根据德国翻译家斯蒂娜·莎弗纳的“模仿真实情景”教学法,真实翻译项目教学中再现必须具备项目中翻译情景的各个要素,如翻译项目的发起者(翻译社、企事业单位等),译文使用者(英美游客、某产品的外国使用者等),译者,翻译目的(某文本翻译需达到的目的)等。这些要素将为翻译项目学习者进行学习时提供学习情景,同时也是学习在解决问题完成翻译项目过程中必须兼顾的因素。

2.以过程性为导向,引导学生能动建构。依托真实项目的翻译项目教学中,翻译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主动建构的过程。可见在项目教学中,应以过程为导向,参考经验译员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阶段,将项目任务分解为不同的阶段或者环节,让学习者按照工作环节解决翻译问题。国内外翻译研究已经对翻译的过程有较多的研究,大体将翻译过程分为理解阶段、重新表达阶段和检查核实阶段。但是这种划分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无法体现e时代下翻译工作者的工作环节中某些信息化的元素。例如在完成某公司简介汉译英的项目中,译前查找国内外类似企业的公司简介译文,作为平行本文进行参考,将对翻译项目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个环节就没有被归纳在传统的“三阶段”之中。此外译前对翻译生态的解读,译中翻译决策和网络等资源的使用,译后反思 总结,都成为了译者翻译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如何科学合理地将这些具体内容与传统翻译过程进行整合是翻译项目教学的重点所在。我院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首创性地将传统译论中的三阶段论和行业资深译者的经验相结合,形成了特色的PWP模式教学模式。PWP分别代表译前(pre-translating),译中(while-translating)和译后(post-translating)三个阶段。课程的内容组织以课程组自编教材《商务英语翻译实务》中的13个商务英语翻译项目和PWP的翻译过程为两条交叉的主线,将翻译技巧和翻译理论渗透在这两条主线之中。在某一个项目教学中,PWP项目教学中以过程为导向,让翻译学习者能在翻译学习中针对翻译项目的每个阶段,通过翻译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主动建构(如下表)。

3.以多样的教学形式,促使学生互动建构。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如采用工作坊、头脑风暴赛等开展教学。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监控者,翻译学习者成为课堂的中心,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相互协调、相互沟通,共同完成翻译项目。(1)翻译工作坊。翻译工作坊是指类似于商业性的翻译机构,由若干名翻译者共同完成翻译项目的形式。在翻译项目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5~6人的小组,即虚拟的翻译社,并让各组为自己的翻译社命名。在商务英语翻译实训中,根据真实翻译项目需求的情况,每个小组成员内部进行讨论分工。每组一名同学担任项目经理,负责将翻译项目分解分配给小组各个成员,联络项目需求方,并完成最终交稿。每组中翻译水平相对较好的同学负责后期统稿和审稿。在完成某一翻译项目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共同完成了最终的翻译项目译文,且共同讨论、协作,与需求方进行交流,工作坊的形式能够促进翻译学习者就当前的翻译项目进行沟通和学习,促进学习者个体在互动中进行建构。(2)头脑风暴。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集体主动建构的方法。在商务英语翻译课中,可以运用全班或者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在翻译项目教学中可以采取这种形式,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尽量多地收集同一项目的不同版本的译文,并向学生展示,让全班同学畅所欲言,对译文的优劣进行点评,最后共同分析总结和反思。笔者曾使用商号翻译、商标翻译等进行尝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以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学生主动建构。商务英语翻译项目往往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学生在翻译中常常有畏难的情绪,导致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进行主动建构。教师在设计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项目教学的每个环节或阶段设计和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学生的项目学习起到一定支柱作用,同时学生也在完成任务时进行有选择的学习,利用相关资源进行知识构建。例如在安排学生进行某公司简介翻译项目学习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以下资源:公司简介翻译常用词组列表,公司简介常用句型列表,平行文本等,甚至可以提供专业词汇对照列表。这样就能有效降低学生完成翻译项目的焦虑度,支持学生主动建构。

5.以多元的考核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建构。课程的考核方式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导向。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创新因此在项目教学中可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建构。首先,注意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将学生平时在项目学习中的参与度、个人表现、小组表现都纳入考核范围内,激励积极进行项目学习的主动建构,促使学生重视项目学习过程和小组合作;在终结性考核中体现项目考核的导向,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其次,注意教师评价和同伴评价的结合,让小组间进行项目作业互评,通过互评促进学生进一步反思和总结,主动建构。

英语翻译实习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体育院校;体育英语;翻译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7-0052-03

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21世纪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显而易见的是,复合型英语人才是国家标准指导下的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就体育院校而言,“英语+体育”的培养模式现已基本确立,体育英语课程资源不断得到完善,各院校已按部就班地开展体育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作为体育英语课程模块中的重要一环,“体育英语翻译”课程在培养体育英语翻译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开设“体育英语翻译”课程的必要性展开论述,并尝试分析和探讨其课程的教学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一、体育院校开设体育英语翻译课程的必要性

从体育翻译人才的需求现状来看,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体育产业的国际化,体育翻译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体育翻译人才是体育外事交流中重要的人才来源,以北京奥运会为例,体育翻译人员的需求量达到了近万名,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就派出了5441名了解基础体育翻译的志愿者[1]。不过,总体来看,当前我国体育翻译人才还是严重紧缺,据中科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的《中国地区译员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根据对译员擅长领域的统计来看,当年全国擅长体育翻译的译员只占现有约30万译员的1.3%,体育专业翻译列全部22种专业翻译的倒数第四位。2016年,第八届亚太翻译论坛上,仲伟合教授指出,“中国专业翻译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多年来一直将外语人才当翻译人才来使用。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力度加大,对于掌握专业技能的专业化翻译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专业翻译人才的数量已远远不足”。体育翻译人才作为在体育领域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专业化翻译人才,承担着比赛翻译、赛事报道、训练翻译、生活翻译等方面的工作,若要提高体育翻译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需要各高校,特别是体育院校,在英语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寻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满足社会对体育翻译人才的需求。否则,单纯依靠普通的外语人才恐怕难以胜任体育翻译岗位的要求。

从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现状来看,田学礼、李在辉认为[2],由于缺乏对体育翻译人才能力要求的认识,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师资配置等方面存在着问题。对此,国内有学者认为,外语类院校在培养体育翻译人才方面具有天然的硬件优势、软件优势和学科优势[3],考虑到外语类院校数十年的外语办学经验,这确实是一个培养体育翻译人才的有效办法。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开设体育英语翻译方向的外语类院校目前寥寥无几。

与综合性大学和外语类院校相比,体育院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特色鲜明,将体育英语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一个重要任务,选择“体育+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全国体育院校外语教学协作组2009年的统计,全国有11所体育院校开设了英语专业,突出体育特色是专业办学的特点,年均招生人数超过700人[4]。在课程设置上,体育院校开设了翻译课程以及体育英语相关课程。但是,应该看到的是,多数院校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只有口译和笔译,具有针对性的体育翻译课程只在个别院校中开设,而且,已开设的体育英语相关课程种类不多,与翻译课程缺乏联系,各自为营。因此,要实现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增设“体育英语翻译”课程,提高体育英语翻译的教学质量。

从学习者的兴趣和个人发展来看,在多年来和英语专业学生的交流中,笔者了解到很多报考天津体育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国际体育交流、体育外事翻译、体育赛事服务等方面很感兴趣。众所周知,体育翻译的能力不是短时间可以培养出来的,体育翻译除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特别突出体育翻译能力的训练。但是,学生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除京沪两地的体育赛事比较密集,其他地区的英语专业学生接触体育翻译的机会相对较少,对体育翻译的认识和准备不足。根据笔者对天津体育学院博文翻译社部分师生的调查,英语专业学生在承接体育文献的翻译任务中,在翻译经验、体育专业知识、双语能力、责任心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鉴于此,有必要为学生提供专门的体育翻译训练课程,强化体育翻译的实践练习,使他们了解和掌握体育翻译的技能、培养作为一名体育译者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二、体育英语翻译课程的定位

目前,体育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学一般分为基础教学A段和专业教学阶段。尽管基础教学阶段和专业教学阶段是两个不同的阶段,但两者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基础教学阶段,英语专业的重点是夯实语言基础知识,与此同时,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体育知识和体育文化。在专业教学阶段,在巩固和加强语言技能的同时,开展体育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课程。根据这一理念,“体育英语翻译”课程应定位于专业教学阶段的主干课程,在英语专业高年级时开设,作为基础翻译课程的延伸和拓展,旨在提供科学的、有针对性的体育翻译训练,拓宽专业知识面,应用合理的翻译策略解决体育领域的实际翻译问题。

从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角度看,“体育英语翻译”课程定位于翻译教学层面。根据李红青、黄忠廉的建议[5],翻译教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纯粹作为外语教学手段的教学翻译,二是作为外语专业课的翻译教学,三是作为翻译专业课的翻译专业教学。第一个层次归于教学翻译,目的是提高外语水平;第二个层次归于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高级课程,同时也是培养翻译人才的初级课程;第三个层次归于翻译专业教学,目的是培养职业译员。考虑到体育院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体育英语翻译”课程应介于第二个层次和第三个层次之间,目的是为培养体育职业翻译人才打下初步的基础。

综上所述,“体育英语翻译”的课程定位应该立足于社会对“体育+翻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在了解和熟悉体育英语、体育领域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体育翻译能力。

三、体育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内容

“体育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对象主要是体育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根据课程的定位,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标准上,要突出实践性和应用型,做到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既要考虑到社会对体育翻译的实际需求,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课时的限制。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重点抓住体育英语和体育翻译这两条主线。

(一)体育英语

首先,在体育英语这条主线上,体育英语属于非文学文本,具有内容具体明确、书写格式固定、语言简明扼要的一般特点。然而,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体育英语也形成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特征,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大量专业词汇的应用以及不同领域用语向体育领域的映射[6]。例如,体育与医学、物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相融合,产生了许多体育领域的“交叉词汇”。但是,由于体育涵盖的项目众多,词汇来源复杂,文体特征差异较大,教师在介绍体育英语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文体学的研究方法,先从宏观上介绍影响体育英语的主要外部因素,如地域、媒介、语体正式度、社会等因素,再从微观上介绍各种体育英语功能变体在词汇、句法和语篇上的特点,从而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清晰地把握体育英语的文体特点。

(二)体育翻译

体育翻译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概论和分论两个部分:体育翻译的概论旨在系统介绍体育翻译的历史发展,勾勒出体育翻译的概貌,其中涉及的内容应该包括:体育翻译的定义、特点、标准、过程、方法,以及对译者的要求。在呈现这些内容时,教师在结合翻译基本理论的同时,要突出体育翻译的特殊性。体育翻译的分论部分,一方面,可以根据翻译单位的层级,逐一展开,分别介绍体育词汇、句子、语段的翻译。另一方面,紧扣体育翻译工作的实际需求,通过丰富具体的例证,介绍不同类型体育文本的翻译,包括体育新闻文本、体育文献资料、体育宣传文本、体育场馆公示语、体育赛事解说、体育法规文本等。在体育文本的选择上,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时代性和多样性,通过有针对性的翻译练习,将翻译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组织编排

值得注意的是,体育英语和体育翻译两方面的教学内容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点及面,逐层展开,配上题材广泛的体育材料,使学生在翻译实践中慢慢体会、内化在头脑之中,化自发为自觉,形成整体意识,加深对体育英语翻译的理解。

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为了使学生充分发展和锻炼体育翻译能力,必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保证充足的课时,突出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针对性,构建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因此,笔者建议“体育英语翻译”课程可以分两个学期开设,以每学期16周计算,建议每周安排2个学时,总计64个学时。第一学期课程主要介绍体育翻译的基本理论,穿插体育英语的文体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翻译训练,旨在培养应用型体育双语人才;第二学期则以培养体育翻译人才为教学目标,强化体育翻译实践,重在使译者掌握体育翻译技能、培养译者的职业意识以及职业素养。将教学内容分为两个学期,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教学中的巩固性原则,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能够让翻译实践走进课堂,积少成多,由易到难,实现体育翻译训练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四、体育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模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断发展和创新。对于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体育英语翻译”课程来讲,翻译实践真正走进课堂,学生的体育翻译能力能否有效培养,是评价其教学模式优劣的重要标准。

(一)翻译工作坊的特点

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翻译课堂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教师分析“学生译文”与“标准译文”的差异,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师对学生译文的错误分析,使学生在课堂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长此以往,难以有效调动学习者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适合培养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

近些年,随着人们在翻译教学方面更加注重翻译的过程,翻译工作坊,作为一种强调过程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关注。据曾丽馨、孙晓芸统计[7],仅2011和2012这两年,有关翻译工作坊的研究文章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共有28篇论文,其中大部分与翻译教学改革相关。李明、仲伟合将翻译工作坊定义为[8]:一群从事翻译活动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并就某项具体翻译任务如何进行翻译做见仁见智、广泛而热烈的讨论,通过不断协商而最终议定出该群体所有成员均可接受或认可的译文的一种活动。

可见,在翻译工作坊中,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取而代之的是教师与学习者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教师是促成者,学生是参与者,“学习者在翻译活动中学习翻译,在合作中学习翻译,在讨论中学习翻译”[8]。翻译工作坊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不仅强调了翻译实践教学中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还突出了翻译实践教学的目的性。

(二)翻译工作坊模式的构建

根据翻译工作坊的特点,可在“体育英语翻译”课堂中尝试使用这种新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将全班学生组织起来,分组进行翻译活动。在教学组织环节中,教师需要提前确定翻译小组的构成、人员及时间安排,对翻译任务提出具体的要求。具体的教学步骤可以分解成5个环节:(1)教师布置并讲解翻译任务;(2)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记录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形成初译文;(3)课堂上,各组陈述译文,报告翻译中的难点,与其他组的学生进行交流讨论;(4)各组根据讨论的结果,得出修改后的最终译文;(5)教师收集各组全部译文,对译文和翻译笔记进行评价,给出意见反馈。

通过任务说明、课前互动、课堂互动、译文整理、总结评价5个环节,翻译工作坊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体育文献翻译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运用翻译策略解决实际翻译问题。经过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后的译文,还可以成为很好的教学素材,推动翻译教材的建设。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根据翻译工作坊的理念和步骤,主动寻求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承接体育文献,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翻译活动,进一步了解和熟悉体育翻译的整个流程,逐渐积累翻译经验。

“体育英语翻译”课程的开设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适应了社会对英语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和外语专业的教学规律。体育院校英语专业开设体育翻译课程体现了体育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能够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体育院校的教学质量,使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未来的就业岗位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力。

参考文献:

[1]宋宝婵,田学礼.我国体育翻译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

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2).

[2]田学礼,李在辉.外语院校培养体育翻译人才模式探析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7).

[3]李在辉,杨凤军,金艳等.我国体育翻译人才培养中的问

题与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4).

[4]李晶,体育英语课程的定位和设计[J].河北体育学院学

报,2013,(2).

[5]李红青,黄忠廉.外语专业翻译课的定位问题[J].外语

与外语教学,2004,(11).

[6]杜思民,彭永靖.体育英语翻译教程[M].郑州:河南大学

出版社,2014:18.

[7]曾丽馨,孙晓芸.翻译工作坊教W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英语翻译实习个人总结范文6

关键词:法律英语 英语翻译 文化差异 法系差异 心理思维差异

法律英语,是以英语为基础,用以表述法律科学概念及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时所用的语种或某一语种的部分用语,它是在立法和司法等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具有法律专业特点的语言。法律英语特点鲜明,在词汇使用上庄重规范,书面语多,句法结构纷繁复杂,大量使用祈使句、被动语态、综合复杂句以及虚拟语气等。法律英语目前已经成为法律与英语中的一门交叉学科,在社会上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本文主要对法律英语翻译进行了总结分析,希望能够对法律英语翻译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帮助。

一、法律英语的特征

法律英语就其文体来说属于职业专用英语,是一种正式的书面语体,是应用语的一个分支,也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一种语种。其行文庄重、结构严谨、表达准确。作为一种专用英语,法律英语在词汇的使用、句法的安排、文体的选择上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具体来说:

1.句法特征

句法特征是法律英语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包括惯用长句,分词短语使用普遍(为了清晰地表达句意,法律英语往往更多地使用分词短语来代替从句做定语、状语或宾语),介词和介词短语使用频率高,条件从句使用率高。法律英语句法的这些特征是我们研究和对其进行翻译时所必须深入考虑和分析的。

2.词汇特征

词汇特征是法律英语特征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分为使用法律专门术语(法律英语在长期的法律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个性化色彩的法律语言);拉丁语频繁被使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拉丁语在英美法律实践中频繁被使用);相对词义的词语大量涌现;普通词语被赋予法律含义,如Party在法律英语中被理解为“当事人”等。

3.文体特征

法律英语属于书面英语。在起草法律文件时,严密准确是法律英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要求和特征。只有严密准确的法律英语才能保障法律的权威性,才能更好地反映立法意图并体现立法原则,才能更好地维护法律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才能更好地便于对法律进行解读和执行,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制水平。

二、法律英语翻译

1.法律英语翻译的一般原则

法律英语是一种应用性比较强的语言类型,法律英语翻译一般来说要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①词语使用的庄严性。法律英语由于其直接鉴定了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所以对用词的准确性要求相当高。这一点是在进行翻译时必须牢记的。②准确性原则。在对法律英语进行翻译时应当表达清楚具体,并尽量摆脱汉语思维习惯的影响,注意两种语言在表达上存在的差异,避免因使用错误的词语而使翻译失去准确性。③精炼性原则。翻译法律英语除了准确外,还应遵循精炼的原则,即用少量的词语传达大量的信息。精炼性原则要求应尽量做到舍繁求简,避免逐词翻译、行文拖沓。④术语一致性原则。为了维护同一概念、内涵或事物在法律上始终同一,以免引起歧义,即使同一词语多次重复,一经选定就必须前后统一等。法律英语的这些翻译原则是我们在进行法律英语翻译时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2.法律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

法律英语翻译是国家间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法律英语翻译的目的就是克服客观物质世界存在的民族差异性的障碍,促进国家之间的法律交流。根据笔者多年的学习、观察,法律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主要有:①选择内涵最接近的法律词汇进行翻译。在中西法律文化之间,有些词的含义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下在这两种文化之间会存在内涵最为接近的词汇,这时可以采用而不会导致太大的误读。②创造新的法律词汇。很多的情况之下,译者们在面临一种文化中有而另一种文化中无的事物时,会采用音译的办法,翻译法律英语时也需要进行一种创造性的加工和想象,如罗马法系中的“legal person”最初被译成“法人”,“due procedure”译成“正当程序”等都是一种建设性的创新。③必要的解释。由于中西方诸多法律理念的基本差异,法律英语中有许多的词汇如果直接翻译,就会使它的意义非常不明确,此时,在忠实原文内涵的基础上做一些人为的增减就非常必要。法律英语以上的一些基本翻译方法是我们在进行法律英语翻译中可以采取的一些基本方法。

三、影响法律英语翻译的因素

1.语言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不一,在行文结构、遣词习惯及句法层面上相去甚远。英语句子重分析,故造句多形合。而汉语句子则重意合,是靠逻辑事理的顺序来实现意合、流动、气韵三位一体的横向铺排的。由于两种语言特征各异,再加之法律语言的措辞要求严谨,故在翻译时往往不能正确遵循各自的语法要求,从而不利于表达。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已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可和重视。

2.包括法系在内的法律文化差异

王佐良先生认为:“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之词,面对的却是两大文化。”法律英语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对译,恰恰相反,由于法律英语涉猎范围甚广,包括各部门法以及诸多法律边缘学科,故从事法律英语翻译的人士须熟悉中英有关的法律知识,如果缺少相应的法律文化底蕴尤其是一些法制史方面知识的了解,稍有不慎就会谬以千里,造成不完全理解或理解错误。法律文化的差异目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3.思维方式差异

中西方由于语言文化习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差异导致他们在逻辑思维方式上同样存在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一方面将影响到其思考、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也将影响到其理解、翻译语言的方式。因而,可以说,思维方式的差异同样是影响法律英语翻译的重要因素之一。

法律英语是法律与英语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应用非常强的学科。法律英语翻译之难就在于翻译的过程要实现法律与英语的双重要求。区别于其他的英语翻译,法律英语由于其准确性要求高,法律知识面要求广,因而法律英语对翻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质要求。这既对他们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希望本文对法律英语翻译的有关知识点的总结和梳理能够对我们认识和把握法律英语翻译,并进而提高法律英语的翻译质量和水平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邱贵溪.论法律文件翻译的若干原则.载.中国科技翻译.2000年5月.

[2]苏珊.法律英语及其语言特征.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3]陈水池,罗孝智.法律英语用词的准确性特征.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9月.

[4]谢燕鸿.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与模糊性.载.双语学习.2007年9月.

[5]李慧.文化差异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影响.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1期.

英语翻译实习个人总结范文7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电力英语翻译;句法特点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科技英语在社会中的作用也日益增加。近年来,大量英文原版著作和英文资料的出现,使得电力工作者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原汁原味的国外先进电力专业技术。因为涉及大量的专业词汇和内容,翻译人员除了必须懂专业外,还要学习翻译的基本知识和各种翻译技巧,这对于提高科技英语的翻译人员及其他科研人员的阅读与翻译实践水平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理论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大师尤金・奈达于1969年在《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的,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翻译理论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被我国较早引进的理论之一。因此,在中国译学界的影响较大,也是国内译学界评价较多的理论。奈达认为:翻译的首要之点是翻译信息的内容,即翻译原文的意思。因此,“语言信息或语义信息的传译在翻译中享有优先地位(谭载喜,1999:13)”。如果语言在形式上各异的话,那么为保存原语内容,翻译时改变其形式就成为必然。该理论对于以传递信息为主要功能的电力英语翻译更具有指导意义。

二、电力科技英语的文体特点

1.复合句多。电力专业英语的文章语言结构严谨,推理严密,叙述准确,公式、数据、专业术语繁多且规范,使用复合句、长句较多。通常一句话里包含三、四个甚至更多的长句。因此,在译成汉语时务必按汉语习惯分解成适当数目的分句,才能条理清楚,意义明确。

2.无人称句多。电力科技英语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无人称句多,这是因为电力科技英语主要目的在于阐述或说明结果和事实,而不是介绍这些结果或事实是由谁发现的,因此,电力科技英语文章往往是没有人称的。

3.被动语态多。电力科技英语的主要目的是表述事实,试验报告和各类说明,以客观陈述为主,因此,被动语态在电力科技英语中被大量使用。

三、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电力英语翻译

电力英语的上述文体特点给理解和翻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探讨合适的翻译策略再现原文的信息和内容,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在电力英语的长句翻译中,可视情况采取分译、转译、合译法进行翻译。

1.分译法。分译法即将长句中的某些成分(如词、词组短语或从句等),从句子主干中拆开,另行处理,以利于译文的总体安排。

2.转译法。转译法即在翻译过程中将源语句子的某一成分转换翻译成为译语中的另一句子成分。在英汉翻译过程中,由于表达方式的差异,为了变通起见,英语里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句子成分必要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转译为汉语的其它句子成分。掌握翻译中的这些句子成分转译技巧可以使译文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更加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读起来通顺、流畅、自然。

①非主语译成主语。某些英语动词,如aim、behave、differ等在翻译时,往往要译成名词,并作句子的主语,而原来的主语译成它的定语。如:This paper aims at discussing new developments in component material and techniques.本文的目的在于讨论元件材料和技术方面的新发展。

②非谓语译成谓语。当名词作主语时,主语可以转换为谓语的一部分;或主语是由动词演变来的动作性名词,可以译成谓语。如:Attention is necessary to prevent the electronic instrument from damaging.必须注意防止电子仪器损坏。

③非谓语译成宾语。英语中的被动语态译成汉语中的主动语态时,可以将主语译成宾语。如:Much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in less than a century.不到一个世纪,通信工程就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④非定语译成定语。如果主语与宾语关系密切或本身就是主语的一部分,翻译时可以转换成定语。如:This power amplifier is only about 45 percent efficient.这个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只有45%。

3.合译法。在处理一些科技英语长句时,我们有时需要对文章内容仔细推敲,同时兼顾上下文关系。按照一定的逻辑、时间顺序忠实的对句子进行综合翻译处理。

电力科技翻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习者若熟悉和掌握了这些特点和技能,对此类文献进行翻译时,才能更好地把握科技英语文体的特点,提高译文的质量,译出质量上乘的译文,从而更好的为电力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英语翻译实习个人总结范文8

关键词:大学英语 翻译教学 实效性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b)-0138-02

英语翻译是大学生对中英两种语言之间言语符号的转换技能,是对听说读写技能的综合运用。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领域,翻译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从当前就业形式来看,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将走向各行各业,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对他们提升自我能力,更好就业大有裨益,也完全必要。为适应时展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于1999年就进行了重新修订。新大纲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 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1]。”修订后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把译和听、说、写并列为第二层次的教学目的。2000年,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把《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改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并在2007年正式颁布实施。该要求在大学英语教学性质和目的、教学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6个方面做出了全新的说明和部署,凸显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2]的当代大学英语教学理念,推动建立“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新模式”[3]。2013年8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其中翻译部分调整最大。无论是测试内容与题型的彻底变化,还是分值比重与考试时间的大幅增加,都映证和强调了翻译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但是,从我们当前的实践来审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总体上还未尽如人意,还达不到《要求》中对翻译能力提出的目标,还不能适应大学英语四级翻译考核改革的转变。比起专业英语翻译教学,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目前还没有一套精炼有效的翻译教材和讲义,欠缺充实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资源有待完善,如何建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新模式、新方法、新手段也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此,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做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效性地探索与实践有利于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推进和落实,有利于新形势下大学生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的综合文化素养提升需要。

1 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现状

1.1 教师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理解有偏差,导致在翻译教学上不重视

《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4],教师误认为大学英语教学中听说教学才是重点,翻译教学得过且过。其实,《要求》中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所强调的学生必备的五大能力是听、说、读、写、译,其中翻译是前四大基本技能的最终运用,是大学英语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在2013年之前历次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翻译部分主要考核学生运用正确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并按英语习惯表达思想的能力,且所占比重只有试卷总分值的5%,这样的比例与听力、阅读等其他题型的比例相比实在是可以“忽略不计”,教师也就难免认为翻译与同学们的基础知识紧密相连,翻译水平很难在短时间提高,多讲不如少讲,在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水平与提高考试分数的权衡中会选择后者。

1.2 教师处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适应期,内容多课时少,翻译教学教材和设置不平衡

2007年《要求》颁布并实施,大学英语教学相关研究工作还滞后于从“满堂灌”到“精讲多练”的形式上的发展。由于起步晚,转型期长,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无论是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还是课堂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系统推广,以及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的资源运用程度,都还不能与专业英语翻译教学同日而语。2013年下半年开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听力、阅读理解、翻译部分均有所调整。其中,翻译部分调整最大。但是,因为大学英语多为公共英语,课时有限,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为听写教学与翻译教学的资源分配与设置上难以取得平衡。目前,很多高校为听说课和读写课都订购了不同教材,采取了听说课和读写课分开开课的方式,但无法满足翻译教学单独开课的要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在教材方面几乎没有涉及任何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仅有少数教材有翻译题型的课后练习;在课时方面仍设置在听说课或读写课中由教师随意安排。

1.3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囿于传统教学模式,导致翻译教学单调枯燥

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效果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翻译讲解和练习。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课时少,教师往往只讲授重点语法或句型的句子时附带请学生练习翻译或造句。二是缺乏翻译理论知识与技巧讲解。教师以要求学生完成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结构的翻译为教学任务,讲授增译、减译、改译等技巧也只是提及概念给出例句,学生无法达到充分理解并运用翻译技巧。三是翻译教学手段单一,传统课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与学生进行英汉互译练习的模式无法满足培养要求。四是翻译教学网络辅助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与推广很少。

2 提升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2.1 教师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大学英语教师首先必须从思想上重视提升翻译教学为促进大学生英语学习这一现实动机,才能实现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教学实效性的深层思考。教师重视翻译教学有利于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和鼓励大学生运用英语学习听说读写译5项必备技能,才能实现《要求》里所规定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课程要求,才能真正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水平与提高考试分数统一起来。

2.2 将翻译教学教材编写、教学设置融入到听说课、读写课内容中

大学英语作为公共英语,内容多课时少,翻译教学与听说教学、读写教学的课时无法均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翻译教学有效融入到大学基础英语教学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翻译教学与大学英语读写课的内容融合:(1)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普遍使用的英语教材集课本、光盘与网络教学辅导为一体的全新的立体化教材,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新编大学英语》、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等。这些教材内容本身就具有故事性与趣味性,也符合大学英语四级翻译考试材料的选择要求,用来进行口译、笔译练习既可以提高大学生对课堂读写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大学生对大学英语四级翻译考试段落翻译的熟练程度。(2)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造句例句练习,还可以加入翻译练习。教师对一些常用词、惯用词、一词多义的词先讲解透彻,然后从《新概念英语》《China Daily》《英美报刊文化选读》《大学英语翻译》等大学英语四级翻译考试常用材料中选节选段进行翻译练习。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上下文和原汁原味的文章翻译学习中加强对词的深度和广度的了解。(3)教师在课文讲解中,要将翻译理论、技巧进行归纳和总结,列入教案。在句型、语法讲解中,既有课文中的典型译例分析,又采取另外结合时事材料进行翻译,学生就能受益。此外,翻译教学也能与大学英语听说课的内容融合。教师充分利用微课、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形式,选取时事性强、社会文化知识的翻译材料,用来进行听说、口述、笔译、视译等练习活动。

2.3 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翻译教学新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翻译教师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已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5]。通过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才能实现翻译教学新型师生关系。

课文讲授可以采用“正式合作式小组”研讨式的教学模式。首先,学生根据优势互补和自愿结合的原则组建“正式合作式小组”,并明确分工,如组长负责策划、分工,陈述人负责课文重难点讲解,翻译员负责句型段落翻译、翻译技巧解释等。这样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互相讨论,互补有无。翻译技巧讲授可以采用对比式翻译。如讲授经典文学性强的课文时,通过直译与意译、增译减译与漏译改译等翻译方法的对比,增加翻译的灵活性。还有,翻译训练要着重学生亲身翻译实践。

2.4 打造多媒体、网络、微课环境下的翻译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课堂教学课时少,新形势下,利用多媒体、网络、微课、电子辅助设备打造课内外翻译教学平台显得极为重要。

多媒体翻译教学课件是新模式的重要要素,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普遍使用的英语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大学体验英语》都有多媒体课件库,但是翻译课件库多为课文翻译示例,因此教学建设上要及时补充、更新翻译素材库。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平台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目前有很多高校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如湖南理工学院网络教学服务平台采用的“中国数字大学城”[6],建立了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通过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而开展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它的核心是课堂教学视频,此外还有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师生互动等辅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构建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小环境”,是在传统课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7]。”2014年、2015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已连续主办两届全国高校微课高校比赛,其中就有关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微课教学获奖并展示。

参考文献

[1]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 石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创建大学英语翻译课堂教学的新模式[J].三江学院学报,2009(Z1):56-59.

英语翻译实习个人总结范文9

    关键词中职教育 商务英语 翻译教学

    在对外经贸经济活动中,企事业单位对于各层次职业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为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和增强其英语学习的应用能力,在中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各类应用文体的实用翻译课程已成为必需。为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中职学生构建开放的整体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和获得良好的语言翻译能力。

    一、从科目要求出发,浅谈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课时安排和教材使用等方面都亟待完善,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开设较晚,为便于学生参加相关的商务英语等级证书的考试,课程一般设在二年级的下学期,课堂授课课时较少(一般为 60学时或80学时),学生对商务英语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掌握仅为皮毛;另外,在学习翻译课之前,尽管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已经学过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及商务英语写作等课程,但是因为学生的基础较差、在校学习的时间较短,再加上学校未曾开设英汉对比、修辞、词汇学等相关课程,因此,翻译课教师的授课难度较大。2.教材内容过时、教学模式陈旧,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教材虽然注重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编写原则,但所选用的实例不够新颖,内容仍保留一些传统教学色彩,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的重视也不够;教材虽然注重实践与形式多样化的结合,但教师对现代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不够,课堂教学依旧以传统的授课方法为主,容易导致教学和实践的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行业的需求。3.以考试为指挥棒,课堂教学与职业教育相脱节。目前,各种形式的外语测试直接充当着指挥棒的角色,中职学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也同样沿袭着这样的趋势:即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测试哪方面的能力,学生就集中学习哪方面的内容。4.中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翻译课教学的要求高、难度大,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双语基本功,懂得语言学、教学法、翻译理论、商务贸易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还要有口译、笔译的实践能力;同时,由于翻译课程的备课量大、作业批改难度大、教学任务繁重等因素,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根据目前现状,浅议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的重点

    在中职商务英语翻译课堂,如何摆脱传统教学的弊端, 确实是翻译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针对目前翻译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进行教学实践:1.以理论研究作为教学实践重点: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中职学校翻译教学的整体语言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翻译教材和教法。2.以师资培养为重点:建设一支能实施翻译教学与整体语言教学实践的师资队伍。3.以学生培养为重点:实现由传统单一“知识型”人才培养向“复合型”、“实用型”、“创造型”人才培养的转变;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上应通过整体语言教学的方式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在帮助中职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应更好地使学生了解语言学习过程,从而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形成独立获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三、结合专业性质,试论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实践的合理规划

    针对我国翻译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性质、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必须进行科学系统的学科探索与规划。

    首先,进行系统的课程设置。翻译教学要贯穿于中职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其特有的教育思路,课程设置必须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多样性,即课程如何科学合理的设置,才能使各门相关学科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衔接。在低年级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双语语言基本功、普及人文社科等基本知识,为高年级各种应用文体的翻译打好扎实的基础。同时,针对商务、文秘、旅游、国商等不同专业方向,组织编写富有时效性和实用性的校本教材,注重翻译知识与翻译技巧的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

    其次,完善新的教学理念。要使翻译教学从传统的弊端中走出来,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全新的教学理念应包括:科学的教学方法、新型的师生关系、多样的教学模式、优化的语言输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综合的测试手段。翻译教学要从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改变成为精讲多练的师生互动型课堂;在语言实践教学环节,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需求、目的、意志及学习策略等个人因素,从而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方位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强化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课堂教学可以采取模拟现场、演示报告、翻译评论、项目协作等多种多样的任务型活动,例如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情景翻译练习;教师利用教学课件选择具有实际意义的翻译项目,指导学生上机练习;或者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合作完成一些翻译项目……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教师既能培养学生的动口能力和工作责任心,同时又能使学生在整体语言环境中获得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鼓励,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和考试成绩结合起来进行评测。

    最后,建立强大的师资阵容。学校必须不断充实师资队伍,满足当前中职学校外语教学实践发展和翻译教学改革的需要。在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现状,借鉴现代语言学、符号学、传播学等各个学科的发展,在教师翻译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加强翻译理论研究;注重师资的培训与交流,学校可通过加强校内外翻译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合作,邀请翻译人员来校授课,派教师到校外、国外学习进修等方式拓宽教师的知识面;作为教师本人还要自觉加强自身业务修养与理论学习,认真总结教学经验,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为使自己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取得相关证书和相关行业的从业经验也理应成为教师自我提升的必需。

    总之,随着社会对高技能复合型、实用型、创造型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在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向,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不断开拓出符合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