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集锦9篇

时间:2022-03-05 07:38:42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范文1

蔡京是福利制度推手

蔡京执政之时,正是北宋的福利政策全面铺开之期。他推动建立的国家福利制度包括三个系统:一为居养院,是政府设立的福利收养院,收养孤苦无依的老人、孤儿、弃婴、流浪乞丐、残疾人,被收养的孤儿还将获得免费的基础教育;二是安济坊,是福利医院,免费收治穷苦的病人;三是漏泽园,即福利公墓。这三个福利体系,基本上涵盖了对穷人“从摇篮到坟墓”的救济。按照蔡京政府的规划,天下各州县及规模略大的城寨市镇,都必须设立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以救济无法生存之人。

宋王朝的福利政策当然不是蔡京首创,蔡京执政之前,北宋已建立了居养院与安济坊,不过,宋朝的福利机构却是在蔡京的推动下全面展开的。而当蔡京罢相之后,北宋的福利制度则出现明显的收缩。可以说,极力发展国家福利确实是蔡京的执政偏好。

历史上的蔡京被列为北宋“六贼”之首。不过,我们大可不必因人废政。了解蔡京作为北宋福利制度重要推动者的另一个身份,可以让我们发现一个更为立体的蔡京形象。

苏轼是一位工程师

蔡京二十六岁在杭州钱塘县当县尉时,他的上司杭州通判正是三十七岁的苏轼。你知道,苏轼也是一名具有多重身份的宋代名士,既是政治家、学者、蜀党领袖,又是大书法家、美食家、大诗人,不过我们未必知道苏轼的另一个身份――他还是一名充满奇思妙想的工程师。

苏轼晚年在惠州为官,还协助朋友修建了广州城的自来水供水系统。你没听错,宋代广州已经建成自来水供水系统,它的设计师就是苏轼苏大学士。今天的广州博物馆,还陈列着宋代广州城自来水装置的模型。

时为北宋绍圣年间,新党执政,作为旧党领袖的苏轼失势,被贬岭南惠州。他听人说起广州城缺乏饮用水,恰好广州知州王敏仲是他朋友,便给王知州写信,提出一个解决饮水难的方案:蒲涧山(即白云山)有泉,可在“岩下作大石槽,以五管大竹续处,以麻缠之,漆涂之,随地高下,直入城中。又为一大石槽以受之,又以五管分引,散流城中,为小石槽以便汲者”。

王敏仲根据苏轼的提议与设计,真的将这个供水系统给建起来了。苏轼又向他提了一个更细致的建议:“每竿上,须钻一小眼,如绿豆大,以小竹针窒之。”为什么要在每根竹管上钻一个小孔,然后又塞住?是为了方便日后检查哪一根竹管堵塞:有了这些小孔,发现水管堵塞之后,只要拔掉各节小孔的小竹针,看哪处小孔不出水,便可马上判断是哪一节竹管堵住,更换那根竹管就行了,不会累及整个供水网络。

辛弃疾是一名剑客

苏轼的词,开宋词豪放派之宗,执豪放词之牛耳。与苏词并列于文学史的是南宋的辛弃疾词,世称“苏辛词”。说起诗人辛弃疾,他也有另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武功高强甚至有点心狠手辣的大剑客。吹嘘“十五好剑术”的李白肯定不是他的对手。

辛弃疾出生在济南府,少年时,济南已沦入金国之手,他的祖父也在金朝为官。但辛弃疾要效忠的国家是大宋,不是大金。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攻宋,后方中原故土的宋朝遗民趁机发动起义。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拉了一支两千余人的队伍,加入耿京领导的山东义军。次年,辛弃疾受耿京委派,潜回南方的宋朝,拜见宋高宗,“奉表归宋”。高宗大喜,封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让小辛带委任状潜回金国,召耿京归宋。但辛弃疾回到山东时,却得悉一个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耿京已被叛将张安国杀害!张安国带着耿京人头投奔金营去了!

这这这,如何是好?辛弃疾竟率领五十名勇士,直闯敌营。其时张安国正在金营“与金将酣饮”,辛弃疾突然闯入,生擒张安国,“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然后,辛弃疾押着张安国,一路闯关南下,抵达南宋杭州。时小辛方二十三岁。关羽之勇,也不外乎如此吧。

朱熹是一个“三体迷”

朱熹,当我们提起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时,联想到的人物形象大概就是一名严肃的道学家、儒学的集大成者。许多人未必知道,朱熹还是一位对宇宙充满了好奇并保持着终生思考的天文学家。

很小时候,朱熹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宇宙的尽头在哪里?他自述说:“某自五六岁,便烦恼道:‘天地四边之外,是什么物事?’见人说四方无边,某思量也须有个尽处。如这壁相似,壁后也须有什么物事。其时思量得几乎成病。到而今也未知那壁后是何物。”搞音乐的才女吴虹飞说,她是霍金的门徒,成天思考宇宙的边界。其实朱熹也是这样子。如果刘慈欣在十二世纪出版了《三体》,朱熹一定是一个“三体迷”。南宋时还没有《三体》,朱熹只好将宋朝的一本自然科学著作――沈括的《梦溪笔谈》翻得滚瓜烂熟。在与朋友、门人的谈话中,朱熹无数次引用《梦溪笔谈》,事见《朱子语类》。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范文2

蔡京,宋徽宗朝的宰相,或者干脆说,就是一奸相吧。同时他也是著名的书法家,据说“宋体字”就是他创造的,这些你应该知道了。不过你知不知道蔡京还是北宋国家福利制度的最重要的推动者呢?无数贫苦的宋朝平民都曾从蔡京的福利政策中受惠。

蔡京执政之时,正是北宋的福利政策全面铺开之期。他推动建立的国家福利制度包括三个系统:一为居养院,是政府设立的福利收养院,收养孤苦无依的老人、孤儿、弃婴、流浪乞丐、残疾人,被收养的孤儿还将获得免费的基础教育;二是安济坊,是福利医院,免费收治穷苦的病人;三是漏泽园,即福利公墓。这三个福利体系,基本上涵盖了对穷人“从摇篮到坟墓”的救济。按照蔡京政府的规划,天下各州县及规模略大的城寨市镇,都必须设立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以救济无法自存之人。

宋王朝的福利政策当然不是蔡京首创,不过,宋朝的福利机构却是在蔡京的推动下全面展开的。而当蔡京罢相之后,北宋的福利制度则出现明显的收缩。可以说,极力发展国家福利确实是蔡京的执政偏好。

苏轼是一位工程师

苏轼晚年在惠州为官,还协助朋友修建了广州城的自来水供水系统。你没听错,宋代广州已经建成自来水供水系统,它的设计师就是苏轼苏大学士。今天的广州博物馆,还陈列着宋代广州城自来水装置的模型。

时为北宋绍圣年间,新党执政,作为旧党领袖的苏轼失势,被贬岭南惠州。他听人说起广州城缺乏饮用水,恰好广州知州王敏仲是他朋友,便给王知州写信,提出一个解决饮水难的方案:蒲涧山(即白云山)有泉,可在“岩下作大石槽,以五管大竹续处,以麻缠之,漆涂之,随地高下,直入城中。又为一大石槽以受之,又以五管分引,散流城中,为小石槽以便汲者”。

王敏仲根据苏轼的提议与设计,真的将这个供水系统给建起来了。苏轼又向他提了一个更细致的建议:“每竿上,须钻一小眼,如绿豆大,以小竹针窒之。”为什么要在每根竹管上钻一个小孔,然后又塞住?是为了方便日后检查哪一根竹管堵塞:有了这些小孔,发现水管堵塞之后,只要拔掉各节小孔的小竹针,看哪处小孔不出水,便可马上判断是哪一节竹管堵住,更换那根竹管就行了,不会累及整个供水网络。

凭着广州城自来水工程的设计者身份,苏轼便可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工程师。

辛弃疾是一名剑客

诗人辛弃疾也有另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武功高强甚至有点心狠手辣的大剑客。

辛弃疾在他的词中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这可不是书生的纸上谈兵,而是一名剑客在抚剑感慨刀光剑影的往事。

辛弃疾出生在济南府,少年时,济南已沦入金国之手,他的祖父也在金朝为官。但辛弃疾要效忠的国家是大宋,不是大金。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攻宋,后方中原故土的宋朝遗民趁机发动起义。22岁的辛弃疾也拉了一支二千余人的队伍,加入耿京领导的山东义军。次年,辛弃疾受耿京委派,潜回南方的宋朝,拜见宋高宗,“奉表归宋”。高宗大喜,封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让小辛带委任状潜回金国,召耿京归宋。但辛弃疾回到山东时,却得悉一个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耿京已被叛将张安国杀害!张安国带着耿京人头投奔金营去了!

辛弃疾竟率领五十名勇士,直闯敌营。其时张安国正在金营“与金将酣饮”,辛弃疾突然闯入,生擒张安国,“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然后,辛弃疾押着张安国,一路闯关南下,抵达南宋杭州。时小辛方二十三岁。

朱熹是一位天文学家

朱熹,当我们提起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时,联想到的人物形象大概就是一名严肃的理学家、儒学的集大成者。许多人未必知道,朱熹还是一位对宇宙充满了好奇、并保持着终生思考的天文学家。

朱熹自述说:“某自五六岁,便烦恼道:‘天地四边之外,是什么物事?’见人说四方无边,某思量也须有个尽处。如这壁相似,壁后也须有什么物事。其时思量得几乎成病。到而今也未知那壁后是何物。”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范文3

语文是美丽的!她的美恰似一幅油画,其饱含的也许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语文意境之美,也许是“卷卷长轴上挥洒的山水,铮铮琴弦上弹拨的音符”的语文感受之美,我们的语文课程恰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将那灵动如乐符般的文字传到学生的心灵深处的一系列过程。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段学生阅读古诗词也有这样明确的要求“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如何让学生“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这自然是一个长远而高深的问题。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句话的意思是写文章一定要反映时代的现实生活才有价值。但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看出作家的创作必然与一定的历史背景有关,其作品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感而发,那么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就应当引导学生从背景资料出发,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文,理解作品的主旨和要义。

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忽视文本写作背景的重要意义,我们的教学处于“滑行”中:将作者的写作背景一带而过,或是按部就班地在分析文章之前先呈现一下、朗读一下、提一下关键词而已。事实上,语文不仅仅是一时地引导学生浸润于文字风雅之中,我们教学的过程是将语文内涵与外延与知识连贯起来,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高大的作者形象的过程。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不仅仅局限用于当时写这篇文章时作者所处的时代,所遭遇的事件,有的文章所呈现的思想恰恰会成为作者一生的主旋律。

下面以《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例谈一谈我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案例描述】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课前预习时我请你们搜集苏轼的相关资料,从而建立一个名片夹:

(多媒体展示:名片档案)

姓名:?摇?摇?摇?摇?摇?摇

称号:?摇?摇?摇?摇?摇?摇

性格:?摇?摇?摇?摇?摇?摇

人生经历:?摇?摇?摇?摇?摇?摇

下面就请展示一下你们手中的相关资料。

生用投影展示资料。

师:说到苏轼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历典八州,行程万里”。在这样的人生经历中,密州的经历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密州,他写下了第一首被称为“豪放”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二、探析文本

师:说到苏轼这首词的“豪放”风格,苏轼在《与鲜于子骏书》中曾说:

(投影)“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颇壮观”拓宽了词的境界。下面我们就从内容与情感两方面来感受。

师:读一读词作,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一下上下阕的内容。

(明确:上阕——苏轼带领众人出猎的壮观场面。下阕——抒发自己渴望为国杀敌的决心。)

师:词中哪个词语能够展示作者出猎时的心情?

(明确:“狂”)

师:这个“狂”字体现在词中哪些方面?

(明确:“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

师:同学们,结合上下阕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狂”是一种狂放、豪放的生活态度,他想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做一件事:上前线杀敌。找一找:文中哪句话集中体现了这种情感?

(明确: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师:请同学们从语言赏析角度来分析这句话。

(明确:运用典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词语运用:“会”、“望”、“射”)

师:同学们的分析很好,从这句话中我们感受到了这个“望”其实是一种渴望、盼望,他渴望上前线杀敌,这是特定时代所造就的英雄气质。

(投影)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回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

师:由此可见,苏轼是心怀抱负,以豪放的姿态将一场普通的打猎场景完全演绎成一次军事演练。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豪气正盛,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身为君王,怎能不满足他的要求!

师:齐读本首词,想一想苏轼这种愿望能够得到满足吗?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明确:坡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

词语——“老夫”、“聊发”、“微霜”。

典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三、重点研讨

师:下阕寥寥数语,标点符号却几经变化:句号、感叹号、问号、句号。

酒酣胸袒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从这些符号中,你能感受到苏轼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豪情?陴希冀(无奈)?陴决心)

师:请同学们齐读,读出情味的变化。

师:在这样的情感变化中,我们竟然发现了苏轼那种渴求,将自己比作魏尚,渴望朝廷能够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苏轼是在怎样的处境中有着这样的心境呢?

(投影):神宗熙宁七年,苏轼在杭州的任期届满(在杭州时始终充任辅佐官员,始终不能从事具有建设性的重要工作),呈请调到山东去,他所请照准,升任密州太守。密州是一个很穷的县城,主要只长麻、枣、桑树,此地的生活与杭州有天渊之别,且官员薪俸已经减低。坡在《杞菊赋》的序言中说:“余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贫,衣食之俸,殆不如昔。乃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延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

自然,在密州苏轼也无由一展其行政才能。

且当时,时政革新,新所得税法让百姓不堪重负,时常有孩童死于道旁。苏轼就曾救起三四十个饥饿的孤儿,在自己家中抚养。这是坡最难过最沮丧的时光!

——林语堂《坡传》

师:由此,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个“狂”字,不仅仅是狂放、豪放可以解释的。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不知不觉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聊发少年狂”是作者姑且、暂且发一发内心的豪情,想当年苏轼21岁高中进士时就说“奋励有当世志”“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但世事难料,他此时之狂难免有“强装狂”的意味。

师:苏轼在密州写了一首诗给乔太傅,总括了熙宁四年至九年,他从杭州到密州那段写作多产时期的人生态度。

(投影)百年三万日,老病常居半。其间互忧乐,歌笑杂悲叹。颠倒不自知,直为神所玩。须臾便堪笑,万事风雨散。自从识此理,久谢少年伴。

师:“其间互忧乐,歌笑杂悲叹”“须臾便堪笑,万事风雨散”道尽了苏轼的生活态度。苏轼的潇洒、不执著尽显其中。那么苏轼之狂在你眼中究竟有几分意味,请你结合全词,完成下列填空:

一个“狂”字,多少 ;一个“狂”字,多少?摇 ?摇?摇?摇。

(学生完成填空,再次朗读全词)

师:后来苏轼跌跌撞撞从密州而徐州而湖州而黄州而登州而扬州而惠州直至海南,人生历程中不断被贬,却也能潇潇洒洒,秉承“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乐观、豁达。有诗为证:

(投影)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官琼州:“抒说先生睡未足,着人休撞五更钟”;

贬官海南:“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正如他自己所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学生齐读)

四、课堂小结

读这首《江城子》,许多同学会觉得有酣畅淋漓之感,但我们要知道苏轼虽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但细数《东坡乐府》,340多首传世之作中,真正称得上“豪放”的也不过十分之一。实际上,苏轼是豪放婉约两擅长的大家:豪爽狂放者有之,婉约蕴藉者有之。在豪放乐观的背后恰恰有苏轼身上婉约、深沉的一面等待挖掘,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苏轼应当是大写的、丰富的人!

【教学反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词五首当中的一首,一直被人称为苏轼第一首,也是最典型的豪放词,我们教者自然是要引导学生去感受苏轼之豪气冲天。但我们面对的是初三的学生,他们的理解力可以被引导延伸至更深层次的一面,即借助于一定的资料让学生心中的苏轼形象更多元化、更立体化。

细读文本,“狂”无疑成为全文的文眼,因而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是递进式的,先分析“狂”的字面表层显现,进而结合苏轼在密州的处境,回归文本再次探讨“狂”背后的几多无奈、心酸,最后再次延伸苏轼生平不断被贬经历,引导学生体会苏轼之“狂”是贯穿其人生始终的一种乐观、豁达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至此完成了对苏轼的人物形象的立体塑造。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本次教学活动,我也从中有所得:

1.文本的立体细读——简约而不简单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文本的立体细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表现在第一教师对文本语言的考究,尤其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往往一个字就可以成为整首词的灵魂所在。在这个文本解读过程中,以这个词为中心,教者引导学生细致分析字里行间的表达方法、修辞手法,层层解剖作者丰富的情感韵味。字词层面的文本细读是语文工具性特质和教学目的双重规定的。第二教师对文本形象的探究,一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凝结,在字里行间有着作者本身的影子。文本的立体化细读,不单单是教者与学生对文本语言细嚼慢品的发现过程,更是认识作者形象丰富性的一个抽丝剥茧的探究过程。因此,在文本的立体细读中,教师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对言语的解读、感受,还有对文章作者情感演绎的过程的感知、体味。这是一种双重收获的过程,让作为知识接收者的学生完成了知识的积累、运用,从一定层面上提高了欣赏品位。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范文4

关键词:苏轼父子;海南诗文;宋代;黎族社会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在北宋建立不久后,随即进行了统一全国的战争。在开宝四年(即公元971年),宋将潘美攻克广州,消灭了南汉政权,将岭南之地纳入宋朝版图,从此琼州(即现在的海南)归宋。[1]在宋代,虽然海南地区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然是属于与黎为境瘴海蛮荒之地,仍然是封建王朝流贬官员之地。早在宋代以前,就有唐朝宰相李德裕被贬崖州司户,所以北宋时期苏轼被贬海南就显得不足为奇了,他只不过是众多被贬官员之一罢了。但是他却是众多被贬官员中对海南影响比较大的一位,在被贬海南期间他和他的儿子苏过写下了很多的脍炙人口的诗文,包括了大量的和陶诗。[2]这些诗文反映了黎族社会的农业、狩猎业、饮食、生活习俗、贸易、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

一、 苏轼父子诗文中反映的宋代黎族农业

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苏轼继被贬惠州后没有多久,就再次遭到贬谪,这一次是更加遥远的瘴海蛮荒之地海南。领着琼州别驾的虚职,迫于无奈的从惠州出发,他携幼子苏过渡过琼州海峡,来到了海南儋州,直到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才遇赦北归,在海南渡过了三年多的贬谪生活。在这期间,他实际上是没什么实权从政的,所以少不了以诗文解除寂寞,使得自己在孤岛的生活多一点宽慰,同时也以此结交朋友。而其在海南期间所作的大量诗词作品多是他这段时间生活的写照,也反映了当时的黎族社会的一些情况。

据史籍记载,早在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就已经把海南岛正式纳入中央政权范围之后,自此以后历代的封建王朝对海南的治理几乎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情况。对黎族人进行着残酷的盘剥,加上海南地处遥远的南方地区,交通不便,与中原地区生产力水平相比来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苏轼父子非常同情黎族人的穷困生活,于是他颇有感触的写了《和陶劝农六首》诗,在痛斥封建贪官污吏的同时,也表达出自己规劝黎族人努力发展农业生产的美好愿望。

“天祸尔土,不麦不稷。民无用物,珍怪是直。播厥熏木,腐余是穑。贪夫污吏,鹰挚狼食。”[3]这是《和陶劝农》诗中的第二首。“天祸尔土,不麦不稷。民无用物,珍怪是直。”是说海南很多荒田,不怎么种植麦和稷,而黎族同胞们多以经营香料为业。“播厥熏木,腐余是穑。贪夫污吏,鹰挚狼食。” 这两句诗文中是说贪官污吏们不仅不劝道黎族同胞进行农业生产,反而利用他们专门经营香料这单一经济的弱点,对他们进行残酷的剥削,使黎族人的生活更加的困苦。在这首诗中他对贪官污吏进行了谴责。

“岂无良田,平陆。兽踪交缔,鸟喙谐穆。惊踪朝射,猛夜逐。芋羹薯糜,以饱耆宿。”[4] 这是《和陶劝农》诗中的第三首。在这首诗中苏轼认为,黎族人不应该长期让这平整的肥沃良田白白地荒废了,去作为鸟兽的乐园以及供人们狩猎的场所,而过着芋羹薯糜为饱的生活。他规劝黎族同胞应该为了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而要不断的去开垦大量的沃野良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那样才可以摆脱穷困原始的生活。

“听我苦言,其福永久。利尔耜,好尔邻偶。斩艾蓬,南东其亩。父兄,以游手。”[5] 这是《和陶劝农》诗中的第四首。在这首诗中苏轼是想苦言规劝黎族人应该使用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改变长期以来刀耕火种的原始的农

业种植方式;同时也希望他们一定要相互帮助,共同努力去开垦荒地,不仅如此还要勤于劳作,发展农业生产,这样才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从苏轼的诗文中,反映出宋代黎族农业的一些特征。首先是许多土地尚未得到开垦;其次是农业耕作方式还比较粗放,多是刀耕火种的原始的农业种植方式;黎族人民广种薯芋等杂粮,以弥补稻米的不足;最后就是封建官吏对黎族人的残酷剥削。

二、 苏轼父子诗词中反映的宋代黎族狩猎业

苏轼父子的居处附近就是山林,常有黎人夜间围猎,因而苏轼的儿子苏过在《夜猎行》一诗中:“海南多鹿,土人捕取率以夜分月出,度其要寝则合围而周怯之,兽无轶者。余寓城南户外,即山林,夜闻猎声,旦有馈肉者。作《夜猎行》以纪之。”

“霜风肃肃陵寒柯,海月滟滟翻秋河。空山元人柴径熟,肥鹿饱眠长坡。山夷野獠喜射猎,腰下长铗森相摩。平沙仿佛见遗迹.踊跃不待张虞罗。均呼夜起山谷应.披扶草木穷株窠。何人得隽喜叫绝.腮割未羡青丘多。今年岁恶不可度.竹闲有米田无禾。耕牛日欲登鼎俎,野兽脱命理则那。朝来剥啄谁有馈?愧尔老父勒弓戈。一言愿子不我忽.暴殄天物神所呵。”[6]则描写了海南黎族人夜间打猎的场景、对象。当时他们处在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之中,相比内地来说农业生产是不发达的,而“空山元人柴径熟,肥鹿饱眠长坡。”又说明海南岛野兽很多,当地黎族人有很多以打猎为生。因此他们需要通过打猎来补充生活中所需的食物。因此狩猎业在当时黎族社会中是占有一定的比重的。

三、 苏轼父子诗词中反映的宋代黎族饮食

北宋时期的海南依然是瘴海蛮荒之地,作为屡次遭到政治迫害的苏轼被贬到海南,他是怀着“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7]的绝望心情的,同时他和幼子苏过又面临着“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8]的六无的艰难困苦的生活。而且海南是缺乏粮食的,稻米不足以饱食,所以当地黎汉人民多以薯米为粮,杂菜为粥充饥,他在《记薯米》中有记载:“南海以薯为粮,几米之十六。今岁米皆不熟,民未至艰食者,以客舶方至而有米也。然儋人无蓄藏,明年去则饥矣。吾旅泊尤可惧,未知经营所从出。故书坐右,以时图之。”[9] 不仅黎人,就是苏轼父子也要面临吃薯芋度日这样的问题。有时甚至要卖出自己带来的酒器去作为衣食之资。

苏过的《怀惠许兄弟》一诗:“椰酒醍醐白,银皮琥珀红。伧狞醉野獠,绝

倒共邻翁。莳芋人人送,庖日日丰。瘴收黎母谷,露入丛。海羞蚶蛤,园奴馈韭菘。槟榔代茗饮,吉贝御霜风。”[10]在记述了海南当地的风土人情的同时,也提到了黎族人的饮食习惯,即以槟榔作为饮料。并且用特殊的方法酿制椰酒和银皮酒。不仅如此,黎族人是比较喜欢喝酒的。在《太平寰宇记・岭南道十三》卷一六九,“琼州土条”载:“琼、崖州有酒树似安石榴,其著花瓷中,即成美酒,醉人。”又《方舆胜览・琼州》卷四三载:“以安石榴酿酒。……以安石榴花着釜中,经旬即成酒,其味香美仍醉人。”以及《诸蕃志》卷下载:“以安石榴花酝酿为酒。”都提到了一种富有特色的酒的品种, “安石榴酒”。

苏轼的《食槟榔》一诗:“北客初未谙,劝食俗难阻。中虚畏泄气,始嚼或半吐。吸津得微甘,著齿随亦苦。面目太严冷,滋味绝媚妩。” [11]中提到了黎族人食槟榔的习俗,并用以待客,连“北客”苏轼食后也其味无穷。正如前面苏过的《怀惠许兄弟》一诗提到的“槟榔代茗饮”一句,说明槟榔以成为黎族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

四、苏轼父子诗词中反映的宋代黎族生活习俗

当时的黎族人,不仅生活困苦、经济落后,而且存在着俗无医药,唯求巫祝的陋习。而求巫祝的结果是大量的宰杀农业耕作的牛,而牛在当时的农业生产中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的。黎族人“病不饮药,而杀牛以祈祷,富者杀牛数十头。死者不复云,幸而不死,则归功于巫。以巫为医,以牛为药。”而苏轼就柳宗元的《牛赋》写了一段跋文:“岭外俗皆恬杀牛,而海南为甚。客自高化载牛渡海,百尾一舟,遇风不顺,渴饥相倚以死者无数。牛登舟皆哀鸣出涕。既至海南,耕者与屠者常相半。病不饮药,但杀牛以祷,富者至杀十数牛。死者不复云,幸而不死,即归德于巫。以巫为医,以牛为药。间有饮药者,巫辄云:“神怒,病不可复治。”亲戚皆为却药,禁医不得入门,人、牛皆死而后已。地产沈水香,香必以牛易之黎。黎人得牛,皆以祭鬼,无脱者。中国人以沈水香供佛,燎帝求福;此皆烧牛肉也,何福之能得,哀哉!予莫能救,故书柳子厚《牛赋》以遗琼州僧道,使以晓喻其乡人之有知者,庶几其少衰乎?庚辰三月十五日记。”[12]来详细说明这个治病杀牛这个习俗。这段跋文主要是说岭外习俗喜欢杀牛,而海南更甚。有客人从高化运牛过海,每一百头装一船,遇到大风,航行不顺,牛渴死饿死挤压而死的无数。等到到了海南,耕地的农夫与屠户常常与牛为伴(牛常常卖给农夫和屠夫)。人病了不吃药,却杀牛来祷告,富有的人能杀十几头牛。死了的人就不再说了,幸运不死的,就归功于巫师。把巫师当做医生,把牛当做药。有时候有喝药的人,巫师就说:神仙生气了,你的病不能再治好。亲戚都不让他喝药,不让医生进门,人、牛都死了才结束。黎人得到牛,都是用来祭鬼,牛没有能逃脱的。悲哀阿!我不能救牛(让这种行为停止),就给柳子厚写来送给琼州的僧人道,好让他告诉有良知的乡人,或许会为牛的减少而悲哀?

五、苏轼父子诗词中反映的黎族社会的贸易

在苏过的《论海南黎事书》一文:“为执事计者,上策莫如自治。当饬有司严约束,市黎人物而不与其直者,岁倍偿之,且籍其家而刑其人。吏敢取赂者,不以常制论,而守令不举者,部使者按之……”[13]中提到了黎族社会之间的商业贸易往来。他主张惩治贪官污吏,防止欺压“与贸易不期”、“与人讲求信用”的黎族同胞;严格申明有关法令,约束不法商人,视情况轻重予以处罚;反对断绝贸易,使黎人自困。

正如在前文提到的苏轼就柳宗元的《牛赋》写了一段跋文:“地产沈水香,香必以牛易之黎。黎人得牛,皆以祭鬼,无脱者。中国人以沈水香供佛,燎帝求福;此皆烧牛肉也,何福之能得,哀哉!”中提到了黎区产沈水香,人们用牛从黎人那里换取沈水香。而且本人在前面黎族农业篇章中也提到了黎人专门经营香料这单一经济的形式,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黎族的贸易情况。

在苏轼《和陶拟古九首》诗中的第九首写到的:“黎山有幽子,形槁神独完。负薪入城市,笑我儒衣冠。”[14]这首诗讲述了一位贫苦黎族人背着柴进城进行贸易的情景。

六、苏轼父子诗词中反映的黎族社会的文化教育

隋唐时,在中原地区封建的文化已经发展到一个极其鼎盛的时期,然而直到北宋时期,地处蛮荒偏远之地的海南,其文化教育依然是十分的落后。而对于黎族人而言,他们中大多数还处于目不识丁的地步,而只有居住在沿海靠近汉族地区的寥寥无几的一些黎族同胞识字,正如在《和陶拟古九首》诗中的第九首写到的:“黎山有幽子,形槁神独完。负薪入城市,笑我儒衣冠。生不闻诗书,岂知有孔颜。”[15]这位贫苦黎族人进城卖柴,不仅笑话穿着一套儒生衣饰的苏轼,而且生来不知道什么是诗词,那么孔子和颜回他哪会知道呢!而且相传在苏轼谪居海南以前,海南是没有人考取进士的。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时海南文化教育落后的现实。

苏轼对海南黎汉人民的文化教育问题还是比较关心的。为了开展当地黎汉人民的文教事业,他无条件的把黎子云送给他的屋子“载酒堂”,作为传播文化和宣传学术的基地,开馆向黎汉士子讲学,授业解惑。

苏轼在《和陶示周掾祖谢》一诗写到:“闻有古学舍,窃怀渊明欣。摄衣造两塾,窥户无一人。邦风方杞夷,庙貌犹殷因。先生馔已缺,弟子散莫臻。忍饥坐谈道,嗟我亦晚闻。永言百世祀,未补平生勤。今此复何国,岂与陈蔡邻。永愧虞仲翔,弦歌沧海滨。”[16]这首诗展现了儋州学舍的荒凉,但是他却对儋州的教育寄予殷切的期望,而当地学士也没有辜负坡的期望,发奋图强,出现了黎子云、符确、姜唐佐等等名士和学子。

而更令苏轼欣慰的事情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海南当地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

读书氛围,这在他迁到城南新居时所作的一首诗中得到了体现。下面是他在一天晚上听到两个男孩的读书声,即兴而作的。名为《迁居之夕闻邻舍儿诵书欣然而作》:“幽居乱蛙黾,生理半人禽。跫然已可喜,况闻弦诵音。儿声自圆美,谁家两青衿。且欣习齐咻,未敢笑越吟。九龄起韶石,姜子家日南。吾道无南北,安知不生今。海阔尚挂斗,天高欲横参。荆榛短墙缺,灯火破屋深。引书与相和,

置酒仍独斟。可以侑我醉,琅然如玉琴。”[17]在这首诗中,苏轼对读书孩子的称赞,看到了自己人生的希望,看到了自己努力的结果,形成了比较浓厚的读书氛围,这些对于他而言都是很大的安慰。

虽然苏轼在海南只待了短短的三年左右的时间,但是由于苏轼这个一代文宗的不懈努力,海南的文化教育事业还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的。

参考文献

[1]吴永章.黎族史.[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第57页.

[2]和陶诗,是指晋代以后,以苏轼、郝经为代表的诗人,他们非常推崇陶渊明的诗歌,并以步韵、次韵、从韵等形式创作了大量的作品。真正意义上的“和陶诗”自苏轼始.其总共有一百二十多首和陶诗,而在海南期间创作的就有57首,几乎占了其所作和陶诗的一半.

[3](宋)苏轼著,(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五)[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06.第2120页,

[4](宋)苏轼著,(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五)[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06.第2120―2121页,

[5](宋)苏轼著,(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五)[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06.第2121页,

[6](宋)苏过著,舒大刚等校注,斜川集(卷三)[M].巴蜀书社,1996.第98页.

[7]詹成裕.略谈苏轼父子在黎汉关系史上的贡献[J].民族研究论文选,1988.01.第72页,

[8]詹成裕.略谈苏轼父子在黎汉关系史上的贡献[J].民族研究论文选,1988.01.第72页,

[9]儋县志(下),儋县志卷之十 艺文志(苏文忠公《居儋录》)[M].儋县文史办公室、儋县 档案馆.第183页.

[10](宋)苏过著,舒大刚等校注,斜川集(卷三)[M].巴蜀书社,1996.第100页.

[11](宋)苏轼著,(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五)[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06.第2037页.

[12](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六十六)[M].中华书局,1986.第2058页.

[13](宋)苏过著,舒大刚等校注,斜川集(卷五)[M].巴蜀书社,1996.

[14](宋)苏轼著,(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五)[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06.第2163页.

[15](宋)苏轼著,(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五)[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06.第2163页.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范文5

嘉祜二年,苏轼来到东京参加礼部主持的进士考试。尽管少年时苏轼就在故乡一带颇有文名,少年出蜀,当然意气风发。但到了汴梁,天下人才汇聚之地,生长于偏僻的蜀地的他,自然不如江左、江右、中原的才子那样被人瞩目。那次考试的主考官是欧阳修,欧阳修在阅卷时,发现一份考卷文采飞扬,且说理透彻,正符合自己平时主张的文风,大喜过望,推荐给另一个考官梅圣俞看,梅看了后也击节赞叹,主张取为第一名。

但欧阳修料定这份弥封了考生名字的试卷是自己学生曾巩的,如果取了第一,会招来非议,于是给取了第二名。拆封后才知道这是一个四川士子的试卷。同科考中进士的还有苏轼的弟弟苏辙,一时间,苏家昆仲名满京师。

可是,欧阳修对另外一位同样来自四川的才子,态度和对苏轼完全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冷酷。

这位才子叫吴缜,成都人,生卒年代不详,大约也是在嘉祜年间中进士。当时朝廷任命欧阳修和另一位资格更老的文坛名宿宋祁主修《新唐书》,新科进士昊缜自认为很有史才,上书欧阳修毛遂自荐,想加入这个修史的团队。欧阳修看完信后,认为他年少轻佻,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吴缜的失望可想而知。

为什么对吴缜,欧阳修不像对苏轼那样客气呢?欧阳修对人才是双重标准么?我以为考诸两位四川士子所处的情形,可以理解欧阳文忠公为何态度迥异。

欧阳修之于苏轼,是主考官面对考生,而且还误认为他是弟子曾巩。主考官欣赏考生,标准比较单纯,就是凭文章说话。哪怕年轻人有些狂,可以理解甚至还会视之为少年人的可爱。苏轼在那篇让欧阳、梅等考官高度评价的《刑赏忠厚之至论》,用了一个自己生造的典故,“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后来苏轼来胤恩时,欧阳修问典出何处,苏轼答曰“想当然也”。欧阳修不以为忤,反而欣赏苏轼会变通,不呆板。

反观吴缜,已经中了进士,成为官员队伍的新人,他的才学已经在进士试中表现出来了。此时更重要的就是懂礼数,懂规矩,他这封莽撞的自荐信却是不懂礼数与规矩的表现。在重视文教的宋代,能参加朝廷的修史团队,自然是一份殊荣。一旦如愿,立马名声鹊起,而且仕途也会更加通达。正因为如此,就更应恪守本分。你一个刚刚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年轻人,冒冒失失写封信给项目组负责人,说你想参加这个项目攻关。会怎样?

这本来是年轻人初入仕途遭遇到一个小小的挫折,如果吴缜真是学识、才能过人,以欧阳修的胸怀,不可能阻挡他。可是从这次被欧阳修拒绝后,吴缜便成了一个职业的“欧阳黑”。《新唐书》修撰成功后,吴缜仔细阅读,写出《新唐书纠谬》二十卷,例举出该书四百六十条错误,甚至说该书多有“舛驳脱误”。《新五代史》出来后,他又专门撰写了《五代史纂误》三卷。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范文6

关键词:柔奴 容貌美 才艺美 品行美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尽管审美会因人因时而异,但一些普遍的共同的美还是存在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也不会冈为欣赏者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不仅有共同美的存在,而且荧感也有共同性。所谓“美有同嗜然”,人人会心,古今同品。比如苏轼在《定风波》中刻画的人物柔奴就代表了古今、人人都认同的美。不仅在宋人看来是美的,在今天看来也是美的。柔奴这一典型形象的成功塑造,电使得作品具有了较高的艺术魅力、审美价值。

美和丑总是相对而言的。有的人外表很丑,但心灵很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外表丑陋内心美好的形象,比如《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外表奇丑,而心地却十分善良这是化“丑”为美。在文学形象中也不乏外表美而心灵丑者,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外表美丽,内心狠毒,我们只能把她作为文学形象来欣赏,而不应向她的人品来学习。她还不能算作理想的美。如果单纯说一个女子的容貌美,似乎不足为奇。外表美是一种外在的美,一个人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美,心灵的美,而柔奴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不仅有美丽的容颜还有美好的心灵,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美统一。下面我们就赏析一下柔奴体现的女性美之所在:

一、容貌美

一个相貌丑陋的人同然可以通过善的行为改变其形象,但不可甭认,一个人的外表美也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在相互不是很了解的前提下.第一印象占了很大的比重,影响到人的视觉,为什么青年人看起来比老年人要好,是因为年轻人的外貌年轻,肤色好,而老年人则饱经沧桑,面部多是皱纹,但老年人有丰富经验和远高于年轻人的智慧在苏轼笔下的歌妓舞女大多是美女,柔奴是其中之一。

苏轼《定风波》(氏羡人问琢玉郎)的原序:“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这罩不仅谈到作者写作的背景,还谈到了柔奴美丽的容貌。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六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王巩字定国,从苏轼学为文,因收受苏诗而受牵连,被贬宾州监盐酒税。宾州即岭南地区,条件颇为艰苦。去时,王巩携歌女柔奴同行,三年后,北归,与苏轼一起饮酒,王巩出柔奴劝酒。苏轼遂作此词助兴,也可见柔奴的人格、苏轼的胸襟。

在宋代,有大量歌妓、舞女存在,这与统治者的倡导有关,官员司以妻妾成群,拥有歌女、舞女,供他们寻欢作乐。在这些女子中,不乏才貌双全者。有的还与主人产生了真挚的感情,终身与主人相随、相伴,与主人同甘苦、共患难。王巩携柔奴到岭南,则正是那个时代特有生活的真实写照。如果说在现代社会,有官员带歌女出游的话,完全是一种被人唾弃的行为,而在宋代,则截然不同,时代背景小同,对事情的理解也就相异了,歌女与主人相依为命、不离不弃、患难与共的可贵精神,是值得称颂的。而在词人苏轼笔下的女子,不仅外表灵巧秀美,而且才艺双全、具有令人赞赏的人品美,这是他们形象的一个普遍特点。词人在原序中提到“眉目娟丽”,是在赞美柔奴天生丽质、美貌绝顶、无与伦比。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这是词的第一句,作者并没有从正面描写柔奴之美,而是采用了虚拟的手法。“琢玉郎”,本指雕琢玉器的工匠,这里借指王巩这位善于相思的多情种子。“点酥娘”本于梅尧臣之诗,有“女子能点酥为诗”,这里借以夸赞柔奴的聪明才艺。“点酥”大概相当于现在的裱花工艺艺。‘分付”,即交付。这一整句是说羡慕你这位多情男子,老天交付给你一位心灵手巧的“点酥娘”来了。苏轼并没有对柔奴的容貌和身段作具体的摹写,而是采取了以虚驭实的手法,把一个上天交付给的冰清玉沽的美人摆在读者面前,给了读者充分想象的自由空间。

如果说这首词,只是在原序中偶尔提到对柔奴的直接外貌描写,还不足以说明苏词笔下女性美的一个显著特征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从苏词的其他词中加以印证。如:“眉长眼细。淡淡梳妆新绾髻”(《减字木兰花》[赠君猷家姬]),捕写一位侍女不着胭脂、淡妆素雅的自然之美。“眉长”、“眼细”、“淡妆”、“绾髻”无不显示出侍女的本色美,不加妆饰,她的美丽是原生态的、清新自然的,无任何人_[做作。而在《诉衷情》(琵琶女)巾的“肤莹玉,鬓梳蝉。绮窗前。素娥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是从正面描写琵琶女的肤色白皙、鬓发俏丽,展示了琵琶女的外形美,结尾以月亮作衬托,更显出琵琶女天姿国色、美丽动人。其他如“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赞美了舞伎的头发、衣着的和谐美,“寒玉细凝脂”是赞美妻子的容貌清秀。

苏轼笔下“塑造的女性清新自然而不艳丽妖娆,容貌秀丽而不妩媚,体现的是女性的本色美”,不同于温庭筠、柳永笔下的人工修饰之美。这跟作家不把女性当做观赏的对象,而是尊重女性,把女性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不无相关吧。

二、才艺美

“白作清歌吹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写柔奴能白作自演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使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热的酷暑之地变为清凉之乡。使得政治上失意的词人由忧郁苦闷、郁郁寡欢、烦躁不安变得超然旷达、淡定安详。这是写柔奴的歌声产生的艺术效果,肯定了柔奴技艺的精湛。“皓齿”,即洁白的牙齿,是写柔奴的容貌美,当然作家本意并不仅于此,而是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来展示柔奴的歌声之美。风起雪飞是视觉效果,而炎海变清凉,则是触觉的效果在起作用,使读者由视觉的感知转向了触觉的变化,以此来展示柔奴的歌声轻柔、舒爽,使人产生怡情悦性的审美享受。这有些夸张的意味,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思。而“言为心声”,歌声正是歌女柔奴内心世界的表达,是因为她的心情旷达,能与主人同甘苦、共患难的精神使然。反过来,这对于支撑、坚定王巩的生活和人生信念起到了关键作刚。

尽管说“所言之物,可以饰伪:巨奸可以有忧国语,热中人能作冰雪文。言之格凋,则往往流露本相: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也”,是用于分析文学作品风格的,但是将这种观点运用于此,并无不可。柔奴自作的歌曲,相当于自己所写的东西。那么柔奴的歌声有其特殊的风格,是她性格、人品的展示。只有高尚的、真挚的情感才能打动人,这正说明柔奴的歌曲创作具有高度的艺术真实性。“诗品出于人品”,能写出这样好的歌曲来正源于她高尚的品行和真挚的情感。

苏轼笔下的女子不仅能歌,而且善舞,多才多艺。如“响亮歌喉,遏住行云翠不收”(《减字木兰花·庆姬》)来比拟衬托庆姬歌喉的响亮程度,能“遏住行云”,使飞鸟不停地展翅飞翔。也有善舞者,如“霜庭按舞月娟娟”

(《浣溪沙》[学画牙儿正妙年])写月夜庭院击节跳舞的小歌女的动人舞姿,“翠袖倚风萦柳絮”(《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写歌伎的翠袖在柳絮般洁白、轻盈的雪花巾摇曳。她们有的还通晓乐器。如《鹧鸪天·佳人》中,“酥胸斜抱天边月,玉手轻弹水面冰”,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长笛吹《新水》”(《菩萨蛮》[娟卷缺月西南落])是歌妓作别时吹笛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玉笙不受朱唇暖,离声凄咽胸填满”(《菩萨蛮》)则显示了笙妓高超的吹笙技术。

总的来说,在苏轼的词中,这些女性形象不仅精通各种乐器,如琵琶、胡琴、笛笙,能演奏美妙动听的音乐,而且歌喉清丽、舞姿婆娑,尽管她们是歌妓舞女,地位卑下,但在苏轼的笔下却得到了应有的尊重,把她们当做艺术家来看待并加以歌颂。他融入其中,同情、理解她们的遭遇和不幸,并与她们产生了强烈共鸣,共同享受艺术带来的审美愉悦。

三、品行美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是写柔奴的北归。先勾勒出了她的神态容貌,“万里归来年愈少”,岭南的艰苦生活她甘之如饴,心情舒畅,归来后,更加容光焕发,更显年轻。“年愈少”未免有些夸张,但却是苏轼对柔奴不畏艰难困苦、历险若夷的由衷赞美。“微笑”,写出了柔奴在北归后对度过那段艰难岁月的一种超越、一种解脱,表现了豁达和乐观的人生态度,艰苦岁月没有把她击垮,反而更历练了她的性格,使她更加倔强坚强。“岭梅”,指大庾岭上的梅花,有较强的生命力,“笑时犹带岭梅香”,写柔奴与主人南迁而归,不但见不到颓唐之态,反而更加精神焕发,堪与岭梅相媲美。这也说明了柔奴的坚强意志,像岭梅斗霜傲雪。这一切为下文做好了铺垫。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词人先以否定句开头,事出有因,尽管苏轼当时还没到过岭南,但迁谪于此的文人对荒蛮的岭南早有叙述,故苏轼略有所知,所以对岭南的好坏提出疑问,“却道”,陡转而下,使得答句“此心安处是吾乡”,更显铿锵有力、警策隽永。一般的官员都害怕到岭南,所以苏轼对王巩和柔奴充满了敬佩之情。同时,也显示了柔奴的达观、聪敏的品性。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类随遇而安、表达旷达性格的话语在白居易诗中多见。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五首之四,“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何独在长安?”在《初出城留别》中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在《种桃杏》中有“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等语,意即能使内心平静的地方就可以当做故乡。在白居易看来,在身、心二者中,心安是身安的前提,只有心安才能达到身安,也才能达到身心安泰的最高境界。他追求的是一种身心自然合一的生命境界。

苏轼的词显然是受了白居易诗的影响,又加进了王巩和柔奴的烙印,有他们的个性色彩。这种随遇而安、不随外物而改变的乐观心态,对他们克服岭南的艰难险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故乡是人心,人心到哪里,故乡就在哪里。故乡本是指具体的地方的,故乡不可动,而人心则是主观的,人心是可动的,作家到处漂泊,曾慨叹“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临江仙》[忘却成都来十载])四海为家,把人心当做故乡也就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故乡概念,人到了哪里,人心也就到了哪里,故乡也就到了哪里。凡能使人安心的地方都是故乡。原先的故乡可能是繁华的,而现在的所在地是荒凉的。人心不会因为外在条件的好坏而改变,这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不怨天尤人、不绝望、不抱怨,而是虽身处逆境、困境,仍能泰然处之。“此心安处是吾乡”是“含有深刻人生哲理的妙悟,柔奴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乐观旷达,与家主‘共进退,同患难’的‘忠爱’之情是何等的难能可贵!”苏轼对王巩和柔奴的赞美,受到他们的感染,在晚年被贬岭南时,在艰难困苦中,正是这种随遇而安的精神,有助于他乐观、坚强地生活下去,并成就了一番文学业绩。苏轼的精神是和王巩主奴一脉相承的,所以他把它引入词中,加以赞赏。

苏轼笔下的女性的品行美也可以从其他作品看到,比如《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借咏梅来表达对朝云的怀念之情,歌颂朝云梅花般高贵的品质,正是她在苏轼落难时不离不弃,相依相伴,使得苏轼终身难忘。在《醉落魄》(苍颜华发)中,苏轼塑造了一位重感情,有人情味的女性形象。“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这位歌妓情意恳切,疏肝利胆,是可贵的知己。在苏轼《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中,“翠娥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听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写出了女子的气韵高雅、情深意重。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范文7

荆公挥毫抄了一通《楞严经》,忽然想起了苏轼。

昨天黄昏,他在金陵驿站正与吕惠卿对弈,驿站胥吏走过来,递给他一道札子,然后赔着小心低声说道:“相爷,明日东坡先生要路过金陵。”

荆公一愣,随即醒悟过来。苏轼被他贬到黄州一眨眼五年了。半个月前,朝廷就已经下旨,改任苏轼为汝州团练副使,想是前往赴任的了。

窗外响起数声雁鸣。荆公推了棋局,浅浅地叹了一声。他又想起那次文人雅集,苏轼给他的书法题跋的事来。苏轼称他的书法“得无法之法”,并且说,“世俗人不可学!”

荆公打心底佩服苏轼的眼界。

贬苏轼去黄州,荆公的心里是很复杂的。有时仔细想想,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原因来。

但是,有几件小事,却让他至今想起,胸口还有些堵得慌。

荆公原是个不讲究生活小节的人,他平日穿衣裳,邋里邋遢的,枯皱麻叶一般,领襟上也常是厚厚的一层油垢,明晃晃的,照汴京乡间的俗话说,在上面可以打火镰子了。吃饭也是如此,荆公喜欢吃萝卜,大葱,辣椒等物,又不漱口,一说话,空气里都变了味。

荆公生活上不讲究,可他在有些事上却很计较。他两次贬苏武,其实都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关。

苏轼在翰林院任职时,荆公喜欢找他去闲谈。起初,苏轼嘴上还有几分遮拦,慢慢地,说话也就随便起来。

荆公著了一本书,叫《字说》,对每一个字都作一番解释。因此,荆公平日喜欢与人探讨一下字的渊源。有一天,荆公又与苏轼闲聊,偶尔谈到了东坡的“坡”字,荆公说:“‘坡’从土从皮,所以说,‘坡’乃土之皮也。”

苏轼笑笑,说:“按相国的说法,‘滑’应该是水的骨头了。”

荆公很认真地说:“古人造字,都是有说法的,再如四马为驷,天虫为蚕等。”

苏轼也严肃起来,朝荆公拱手道:“鸠字九鸟,相国可知它的出处?”

“不知,愿闻其详。”荆公真心请教。

苏轼说:“《毛诗》云:‘鸣鸠在桑,其子七兮。’那么,加上它们的爹娘。不正是九个吗?”

荆公愣在那儿,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回到相府,荆公脸色还很难看。恰逢吕惠卿来访。就问:“恩相有啥不顺心的事?”

荆公愤愤地说:“苏轼戏耍老夫!”

吕惠卿问了缘由,很生气。“这样的轻薄之徒,撵出京城算了。”结果,苏轼被贬到湖州做了刺史。

苏轼去湖州当刺史了,荆公反觉得身边一时少了些什么。

湖州刺史三年任满,苏轼回东京交差另补。这期间,他已知道被贬湖州是因为冒犯荆公之故,所以,一到京城,他就先去拜见荆公,有致歉之意。

不凑巧,荆公骑小毛驴闲逛去了。

荆公府上管家就引苏轼到书房用茶。

在书房,苏轼见到了荆公刚作的两句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读过。苏轼笑了。“荆公闹笑话了,性最傲寒,岂有被秋风吹落之理。”苏武不觉手痒,捻起桌上的紫狼毫,落纸立就,依韵和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和罢诗,苏轼猛然醒悟。今天是来道歉的。怎么又与宰相“对”上了。他怕与荆公见面尴尬,便匆匆告辞。想找机会再与荆公解释。

可是不久,苏轼却又被贬到黄州去了。

人世沧桑,五年又过去了。想到这些,荆公心头涌过一种别样的滋味。他决定今天去秦淮河边与苏轼见上一面。他动了一个念头,倘若苏轼轻浮的毛病改掉了,仍让他回京城到翰林院去做学问吧。

吃过午饭,荆公身着便服,在秦淮河畔会见了苏轼。

在荆公眼里,苏轼苍老了许多。两鬓似乎已有银丝飘拂。荆公一时觉得两眼有些酸涩,内心隐隐有歉意徘徊。

苏轼也卸去了官袍,一身素装。连帽子也没戴,他朝荆公揖手一拜,说:“轼今日以野服见大丞相。失礼了。”

荆公一笑,说:“礼哪里是为我们设的呵!”

苏轼眼里就含了泪花。“轼无德,自知相国门下用轼不着。”

荆公默然。随携了苏轼的手,说:“我们去将山碧云寺吃茶。”

登上将山,但见树木青翠,洞水如练。时闻山虫唧唧,鸟声相和。真一派大好风光。二人心情畅快起来,苏轼话语渐多。

进得碧云寺,即见一合围古松下。已摆好茶几。茶几旁还设一大案,笔、墨、纸、砚齐备。方丈了尘禅师合掌相迎。了尘方丈素喜书法,且颇具造诣。今日两位书法大家来寺,自是笔墨侍候了。

茶是好茶,谷雨前朱家坞的碧螺春,吃着吃着众人就有些醉意了。

荆公来了雅兴,指着案上的巨大砚台说:“集古人诗联句以赋此砚。如何?”

荆公话一落,苏轼即应声道:“此乃雅事。我先来。”他站起身来便朗声大唱:“巧斩斫山骨。”

苏轼首联一出,满座寂静无声。

荆公沉思了好大一阵子,也没有对出来。便放了茶盏,讪讪地说:“趁大好天色,我们不如穷览将山胜景,对诗一事,可慢慢琢磨。”

这一天,相随者有监京城广利门田昼等三两个大臣。田昼对那二人说:“荆公寻常好以对诗难为他人。而荆公门下众人也往往你推我我推你,都说自己对不出,不想今日却被子瞻难住了。”二人喏喏。

苏轼与了尘禅师走在众人前面,不时指点江山,似乎陶醉在这山色之中了。

荆公看着苏轼的背影,心底深深叹了一声。

蝶蚁之祸

黄庭坚有在画卷上题诗的癖好。譬如,李公麟刚画了一幅《胡儿马挽弓图》,恰巧黄庭坚就在一边儿站着,看着画上的那片空白,手痒痒了。他捉起一管紫羊毫。沙、沙、沙,就题了一首七绝。黄庭坚题诗,多是四言,或者七言,再长一点的诗,就不常见了。

崇宁三年五月,黄庭坚由黔州再次被贬宜州。刚到宜州的那些日子。他就住在城西郊外龙溪畔的“黎秀才宅子”里。这是一处早已荒芜的宅子。院子里的影壁墙已经塌去了一角:天井里落满了厚厚的鸟粪;四围的墙壁有着数不清的窟窿,这些窟窿除风天漏风外,就是露老鼠尖尖的嘴脸了。

住的简陋不说,再一件尴尬事,就是吃饭的问题了。没有了俸禄,买粮?那实是奢望;开荒种田?对于一个须发尽白的老人来说,也几近乎痴人说梦。怎么办呢?只有去“借”了。

好在宜州民风古朴,黄庭坚进得一家,大多不会空手出来,几文制钱,一瓯糙米,三五片苜蓿片……手紧着点,又可以打发日脚了。

每当借到一点东西,黄庭坚都会给人家立下一张字据。

天气晴好的日子,黄庭坚还会到野外挖些野菜,与糙米一同煮,咕嘟嘟,咕嘟嘟,煮好了,满屋子飘着一股野菜的清香味。再不,就去龙溪里捉些小虾小蟹来。

黄庭坚成了一个捉蟹高手。

他捉蟹,方法很独特,用一支废弃的鸡颖毛笔,去蟹洞里探,等蟹用前面的两个大螯夹住鸡颖,猛地往外一拽,螃蟹就被拽出了水面。

但是不久,黄庭坚就不愿意再吃蟹了。他遇见了一件稀奇事。有一天,他去龙溪旁捉蟹,见别人设置在水里的蟹簖里,有二三只蟹抱成一团往水面上拱,近前仔细一看,原来其中的一只蟹八条腿已断了七条,另外的两只蟹在驮着它试图把它送出蟹簖以外去。黄庭坚呆呆地

看了好大一阵子。从此,他就再不吃螃蟹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有人来拜访他了。这个人就是宜州别驾余若著。余若著雅好书法,对黄庭坚很是崇拜。

余若著在生活上给黄庭坚很大帮助。每隔几日,他都要给黄庭坚送来一些油、盐、酱、醋、茶,米和肉。若有了空闲,他还会陪黄庭坚游观、饮酌、弈棋、沐浴。有时,也弹一弹琴。

黄庭坚所接受的馈赠,他也都一笔一笔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一日清早,余若著早早地来了。他携了数十张澄心堂纸,想求黄庭坚的一幅书法。

黄庭坚问:“要什么内容?”

余若著深深一辑。说:“先生今日壮举,与东汉党锢诸贤相比毫不逊色,愿求范孟博一传。”

“好!”黄庭坚扬起鸡颖长毫,笔走龙蛇,《范滂传》一千余言写下来,竟无一错处。而字径数寸,笔势飘逸,如有鬼神相助。

余若著抚掌叹服。

这件事后,余若著又引数人来拜见黄庭坚,其中不少人都成了黄庭坚的好朋友。黄庭坚生活里又充满了笑声。

黄庭坚一直想了结一桩心愿。偿还当地人士的馈赠与借贷。

他把这一想法透露给了余若著。

余若著不高兴了。他说:“这是我们的心意。”

黄庭坚也不让步:“不还我心放不下。”

不久,余若著去东京公干。他来向黄庭坚辞行。黄庭坚忽然好像想起了什么,说:“等等,你给我办件事。”

黄庭坚打开行囊,取出几轴前人字画。有张长史、颠和尚、颜真卿的墨迹。还有一幅五代西蜀人黄荃的《蝶蚁图》。这幅画画的是两只飞舞的蝴蝶被蛛网粘住了,翅膀似乎还在扑闪,蛛网的下面聚着一群蚂蚁,翘首等待着蝴蝶坠下。黄庭坚手又痒了。他在上面题了一首小诗:“蝴蝶双飞得意,偶然毙命网罗。群蚁争收坠翼,策勋归去南柯。”

题过诗,他把这些字画都交给了余若著。“拿到相国寺集市上卖了吧――这是我的一桩心愿。”

余若著不好再推托,接过字画就道别了。

余若著到了东京。他急着要办事,就叫他的仆人去卖画。

事情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也真这么凑巧!那幅黄庭坚题了诗的《蝶蚁图》,恰好就让蔡京的一个姓王的门客买去了。他买这幅画。原只想献给蔡京叫蔡京高兴高兴。可他认出黄庭坚的题诗后,脑瓜子一转圈,两只眼睛就放光了。――一种狼性的,让人害怕的光。

姓王的门客把《蝶蚁图》献给了蔡京。画幅展开,蔡京见到黄庭坚的题诗。眼前就像滚来一团巨大的火球,把他炙烤得一阵阵眩晕。黄庭坚的书法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禅的境界了!蔡京的脸色阴暗下来。

王姓门客跪倒在蔡京脚下。“相爷,看出什么门道没有?”

蔡京已没有心情搭理这个门客。他的手在颤抖。

姓王的门客很尴尬,他从地上爬起来,指着黄庭坚的题诗说:“这里面有一股怨气啊!”

蔡京一时还没醒过神来。“晤,怨气?哪来的怨气?”

“黄庭坚罪不容赦,他把相爷比作蚂蚁了。”

蔡京又读了一遍诗,品了品,点点头。“有点这个意思。”他把画扔到一边,对门客说:‘你跑一趟,给宜州知州下道札子,再南贬黄庭坚三百里!”

余若著是三天后的那个黄昏才得知这个消息的。一时间他傻了一般,喃喃自语道:“怎么会这样啊!我要亲自去卖画就好了,是我害了先生。”他急忙完了公干,星夜赶回宜州。

他还是晚了一步。黄庭坚已于他回到宜州的前一天突然去世了。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范文8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大文豪就是大文豪,没有人能取而代之。东坡一到海边,就文思泉涌,妙笔生花,让人徜徉其间,流连忘返。不过这并不奇怪,因为东坡居士学富五车,才华横溢,虽然有时候偶尔也发出“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呐喊与癫狂,也有“左擎苍,右牵黄”的雄健与豪放,更多的时候,他却清泪煮酒煲血饮,苦海冲浪待日升,在与别人的唱和之中,给自己以信心,给别人以力量,给后人以警醒,给未来以希望。“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不就有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慷慨和悲壮吗?

喜欢苏轼,不只是喜欢苏轼的人品、文品,不只是敬慕他是一个近乎全能的才子,更是钦佩他能够把美酒和着眼泪与鲜血,笑盈盈的饮下去的豁达与淡然;能够以血为墨,以心为砚,以痛苦、伤害为横平竖直,以友爱、理解为篆隶楷草,以天地为幕布,把朝霞、春花与日月、星空运行于指掌之间,以春夏秋冬为色,调和出一幅五彩斑斓的人生画卷。诚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苏轼“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林先生对于苏轼的评价,无疑是基于对苏轼一生整体考量的结果,是对苏轼最中肯的评价,也是后辈如我膜拜东坡居士的原因之一。只是,这样一个具有踔绝之能的巨儒才俊,在遭遇乌台诗案以后,一直被誉为豪放派的代表,主要原因就是那首声遏天地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怀古带给人的只是那种苍凉悲壮的豪放吗?

沙滩失去了白天的喧嚣,静悄悄的躺在那里,没有一点生机。而我,尽可以享受这一望无际的一个人的世界。我光脚走在沙滩上,那细细的沙子留下了我的串串足印,有深有浅,宛如叮叮当当的唐诗宋词留下的平平仄仄。东方的天空逐渐泛起了鱼肚白,海浪一阵一阵的击打着沙滩,海水浸没了我的双脚,凉飕飕的,却又十分惬意。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峨冠博带的苏轼漫步赤壁江边的情景。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大咖。他少年得志,学识渊博,深受六一居士的喜爱,精通诗词书画,精通水利音乐,又是一个天下无双的吃货,还是一个世界一流的服装设计师,这样的一个人,没有理由不笑傲江湖,不独孤求败。对天下苍生的挚爱,对生活的钟爱,对亲人的怜爱,这如海深的情感使得苏轼即便负重前行,即便死里逃生,也常常可以“也无风雨也无晴”。乌台诗案以后的他,狂放中多了点忧郁,孤傲中浸润着哀怨,笑容里掩藏了伤悲,他把痛苦深深的掩埋在内心,你看到的永远是那“诗酒趁年华”的洒脱与自然。

江水东逝,公瑾不再,词人触景生情,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乍一看,短短四句,仅仅13个字,开笔何其恢弘!真有慷慨豪放之气。联系苏轼的不幸,看看苏轼到黄州以后的诗文,你再细细品味,你没有发现,这其中不是五味杂陈吗?开天辟地,仓颉“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创造汉字,神农尝百草而始医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些风流人物哪一个不是心系苍生,志匡四海?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人生天地间,一粟于沧海。功名何所似,须臾如浮云。“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貌似豪迈的背后,是一般人都看不透的悲壮与凄怆,是参破红尘的无奈与不甘。

苏轼是幸运的,乌台诗案让他遭受了人生的最大的打击,却让他成为中国文坛上屈原以后无可匹敌的英才;苏轼又是不幸的,天妒英才,无奈权力总是与阴谋联姻,王安石变法没有让孱弱的大宋走上扶摇直上的天堂,在强悍的耶律家族面前,依然难以一秀那面黄肌瘦的身形,而苏轼却因为王、舒、李定、章之流的指鹿为马,黑白不分而流落黄州。站在江边,看滚滚东逝的江水,苏轼既为这种水浪惊天的气势所震撼,更为屈原、周瑜这样的英雄人物的远逝而悲哀。江水依旧,明月依旧,那个指点江山、火烧赤壁的儒杰又在哪里?即便自己学富五车,那又怎样?即便“落照江天一般开”,即便“轻纱碧暖琼”,终究免不了“小屋如渔舟,魉云里。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不也如凡人一样哀叹“人间日似年”吗?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范文9

1.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拆字游戏,哪位同学知道“虫二”的含义?对,就是“风月无边”。相传当年乾隆下江南,夜游杭州西湖湖心亭,被清风明月无边无际的美景吸引,便题下了“虫二”二字,寓意“风月无边”,极言风景之佳美。宋代的大文豪苏轼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边风月图”,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苏轼的代表作《赤壁赋》,去领略作者为我们描绘的无边风月吧。

2.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的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又被称为赤壁,相传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宋神宗元丰元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仙谤朝政”系狱乌台,案后元丰二年(1080年)二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名誉上是官,实际上是被软禁、被监管的政治犯。苏轼在黄州度过了四年艰难困苦的生活,他的人生陷入了最低谷,他痛苦、愤懑,但贬谪生涯也使他更深刻地理解社会和人生,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两赋一词(《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在元丰五年(1083年)七月,与客泛舟赤壁后写下的《前赤壁赋》。

比较两段导语,可以说各具特色,前者新颖、简练,有吸引力,后者朴素无华、信息量大。那么,在教学时如何选择呢?或者说哪一种设计更好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导入环节设计的思路、原则以及艺术性,而设计的思路和原则又是受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制约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多数停留在激趣层面上,其主要目的是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聆听教师的分析、讲解上,以保证学生领会知识点。新课改后,语文课堂教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的着力点和课堂教学的归宿点就落在如何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创造条件,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如何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上。(2)课堂教学变成生生、师生合作、探究的过程,教师就要改变过去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处于被动思考状态的模式,而采用学生提出问题或师生互动式质疑的模式,师生合作、探讨、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3)课堂教学变成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需求的多样化和阅读心理的独特性,鼓励个性化理解和自主表达,重视和保护课堂生成等。因此,新课导入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激趣表层,要力求深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生生、师生间的探究交流创造条件做好铺垫。

据此来看,上述两种设计虽各具特色,但设计的思路、原则却不相同:前者重点在激趣,也涉及作品的内容“无边风月”,但太笼统,无实质性的东西,功能仅限于激趣层面;后者涉及“题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方面的信息,为下一环节学生自主阅读提供了相关信息,为解读文本做好了铺垫。前者比较适合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配合教师的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介绍等环节;后者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核心,教师的着力点和课堂教学的归宿点落在如何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创造条件上,符合新教改精神。下面笔者再用课例来探讨导入环节的设计思路、原则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