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excel教学集锦9篇

时间:2022-08-10 16:31:40

excel教学

excel教学范文1

摘要:财会专业旨在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会计专业技术人员,但学习过程中过多地强调传统解题方法,严重与当前拥有的计算机资源脱节。利用excel函数可以有效地解决若干财会复杂问题计算,使财会人员从繁琐的计算中解放出来,如今各种会计考证也实现了或者正在实现机试化转型,在教学中结合excel进行财会技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和有用的。文章就财会教学中如何运用excel解决财会问题进行了举例。

关键词 :财会;excel;应用

在我从事财会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财务会计课程、成本会计课程以及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有些问题用到的解题方法极其复杂,教材在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时也会把该方法计算复杂作为其缺点来列示,但就我的经验而言,若能利用excel函数去解答,是非常简单的问题。所以在财会专业教学中,结合excel教给学生一些实用技能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1、Excel应用于财会教学的有用性和必要性

从财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财会人员的职业发展来看,在财会教学中结合excel应用都是非常有用和必要的。

1.1 财会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纵观各高校财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遵纪守法、遵守国家财经秩序,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2)具备扎实的财会专业知识,能用手工方法处理日常会计业务;(3)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能,能进行会计电算化操作;(4)具备灵活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对经济政策的理解能力;(5)熟练的专业操作能力和较高的专业技术。该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从事基层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实务管理等工作。该专业要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专业技术人员打下基础。可见,财会专业是在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但是,当前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上,excel单独作为计算机应用课程来学习,没有贯穿在财会专业课程学习中,使得学生无法融会贯通,利用excel去简化处理财会问题。在财会专业课程的教材中,过多地强调传统解题方法,没有很好地加入excel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使得二者脱节,许多在财会方法里面提到的缺点“计算复杂”其实并不客观,若是能利用excel计算是非常简单和快捷的事情。

1.2 财会人员面临的各种考试都在转向机试化

财会人员在其职业发展生涯中,面临很多的考试,如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证),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职称)和执业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等。传统考试采取纸质化考试,无法利用excel函数,但是近几年,这些考试都已经转型为全机试化考试或者正在转型为机试化考试。所以在考试过程中,也可以利用系统带的excel函数进行计算,使得问题变得简单。

因此,在我们财会专业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教会学生利用excel解决财会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使其更好地用于实践及应付各种财会考试。

2、结合Excel函数解决财会计算的几个举例

2.1 财务会计中,持有至到期投资及应付债券核算时实际利率的计算

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应付债券的会计核算中,每期实际获得的投资收益或应承担的利息费用应由期初的摊余成本(或价值)乘以实际利率。在传统财会教学中,我们讲实际利率计算的时候是通过两步来完成的:第一步,构建方程,使得流入的现值=流出的现值;第二步,解方程。解方程的时候还会利用到估值试算,并运用插值法算出最终的结果。过程相当之复杂,计算相当费时,还影响准确率。但结合excel里面的财务函数“IRR函数”,两秒便可得出精确数值。以下举例说明。

例1 2012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4598960元(含相关交易费用),从债券市场购入A公司发行的5年期,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的公司债券,该债券面值为5000000元,票面利率为5%, 甲公司将该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在确认每年利息收入时,要计算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传统的方法计算如下:

而利用excel计算,只需要先把5年中的现金流量在表格中输入,再插入财务类函数“IRR函数”即可。见图1。

2.2 成本会计中,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代数法下各单位成本的计算

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结果最为精确。其原理是运用初等数学中解多元一次方程组计算出各辅助车间产品或者劳务的单位成本,再乘以各受益部门的耗用量,求出各受益部门应分配转入的辅助生产费用。若涉及的辅助生产车间多,则传统的求解过程就很复杂。若能引用excel函数,则很方便。

例2① 某企业有供电、锅炉、机修三个辅助生产车间,6月份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和提供的劳务情况如下表1所示。

设供电车间的单位成本为x,锅炉车间的单位成本为y,修理车间的单位成本为z。

运用初等数学进行代入法或者加减法解此方程组都是比较繁琐的,这个时候如果能运用excel函数解就方便多了。具体步骤如下:

(1)把此方程组写成一般式;

(2)把系数和常数矩阵在excel表格中输入;

(3)选择三行三列,插入数学与三角函数“MINVERSE函数”求系数的逆矩阵,如图2;

此时同时按下ctrl+shift+enter键,得出图3。

(4)运用数学与三角函数“MMULT函数”求两数组的矩阵积,如图4所示。

此时同时按下ctrl+shift+enter键,得出x,y,z的数值,见图5

由此可得,供电车间的单位成本为0.564111元/千瓦·小时,锅炉车间的单位成本为4.189662元/吨,修理车间的单位成本为6.138462元/小时,再按各受益对象进行分配。

2.3 财务管理中,根据资金习性预测资金需要量

资金习性预测资金需要量把总资金分为不变(a)和变动两部分,b为单位产销量所需的变动资金,用X表示产销量,Y表示资金占用量,则Y=a+bX。根据此式,只要计算出a和b,并知道预测期的产销量X,就可以测算出预测期的资金需要量Y。在求解a和b时,可以采用高低点法和回归直线法。高低点法选择历史数据中产销量最高和最低的两组数据代入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计算简单,但是只考虑了两点资料,计算出来的直线方程误差较大,可能不一定是最接近各点的一条直线;而回归直线法由于考虑了全部数据,计算准确度高。所以实践中应尽量选择回归直线法求解。

然而,传统的解答过程是较为费时和繁琐的,具体公式如下:

若能利用excel函数里面的统计函数“FORECAST函数”,则可直接测算出预测期的资金需要量。

例3 某企业历年产销量和资金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2013年预计销售量为1600万件,预计2013年的资金需要量。

计算过程如图6所示,返回预测值1200万元。

2.4 财务管理中解决资金时间价值的若干计算

在财务管理中,资金的时间价值是解决任何理财问题的基础,学会时间价值的相关计算是非常基本和重要的,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苦于若干公式的记忆,在实践中也受到系数表的限制造成无法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经济决策。若能结合excel财务函数中的“FV函数”求复利终值和年金终值,“PV函数”求复利现值和年金现值,“PMT函数”计算每期等额款项,“EFFECT函数”求实际利率,“IRR函数”求内部收益率,“NPV函数”求净现值等,理财问题中的计算将变得轻松有趣。

应用excel去解决财务问题,能够使财会人员从复杂繁多的计算中解放出来,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因此,我们教学人员在教学中,应注意二者的结合,教会学生相关的技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年

excel教学范文2

关键词:运筹学;规划论;EXCEL软件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78-03

一、引言

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可以为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运筹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体系,包括规划论(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和非线性规划)、图论与网络、排队论、存储论、对策论和决策论等[1]。传统的运筹学主要是以讲授理论为主,尤其是比较枯燥的数学理论。近年来,运筹学改革不断提高其应用性,减少枯燥的理论。此外,随着运筹学计算机支撑技术的迅速发展,运筹学应用得到极大的推动,运筹学实验教学提上日程,因此开设运筹学的实验课程势在必行。秦必瑜[2]和石磊[3]在运筹学的课程改革中都提出要增加软件应用。我院运筹学教学团队多年致力于运筹学的教改研究,在提出应用软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设了除理论课程外的专门实践课程,将理论课上学习到的内容使用软件来进行求解。

国内运筹学的实验教学已经有很大进展,目前运筹学经常使用的软件主要有lingo[4][5]、WinQSB[6]、MATLAB[7]等。近年来,美国高校运筹学(管理科学)的思想、内容、方法和手段发生根本转变,开始使用“电子表格”这一全新的教学方法。在运筹学中使用EXCEL已经成为运筹学教学的一个新潮流。EXCEL软件使用方便,不需要重新安装和学习新软件的使用方法,一般的PC机上都安装有EXCEL软件,因此使用方便、应用广泛。但是目前将EXCEL在运筹学中的应用并不多,李雪虎[8]给出用EXCEL求解运输问题和网络最优化问题的例子;魏杰羽[9]阐述了用EXCEl求解运输问题的过程;而张辉[10]给出了使用EXCEL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例子。在运筹学的体系中,内容远远不止这些,即使规划论的内容也不止这些。本文中探讨将EXCEL应用于运筹学规划论的内容中。运筹学规划论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和非线性规划,由于非线性规划一般不属于本科教学的范围,因此这里主要用EXCEL求解线性规划、目标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模型,其中每个部分的模型均来自清华大学编写的运筹学教材[1],此为我院教学的教材。本文使用EXCEL求解教材中的案例,进行应用分析。

二、EXCEL在规划论教学中的应用

(一)使用EXCEL求解线性规划模型

Maxz=2x11+3x12

对于如下线性规划问题,模型1

s.t.x1+2x2≤84x1≤164x2≤16x1,x2≥0

采用EXCEL求解该问题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模型输入

1.在EXCEL表格中输入数据,输入目标函数的系数和约束条件的系数

2.标识数据,可以用不同颜色标识不同类型的数据

3.计算中间数据,数据、公式分离,显示出完整模型

第二步:模型求解

1.安装“规划求解”工具。在“工具”中选择“加载宏”,选中“规划求解”,确定后,工具菜单中可显示“规划求解”选项,选择工具-规划求解。

2.设置参数,选择目标,输入约束条件;选择选项中的“使用线性函数”和“假定非负”,点击求解(见下图)。

根据以上求解结果,可以知道两个决策变量的取值分别为4和2,目标值最优为14。

3.求解出结果后,选中“敏感性报告”,点击确定。得到线性规划的求解结果以及敏感性报告,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灵敏度分析,可与理论教学中的灵敏度分析进行对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根据上面的敏感性报告可以知道,此问题所需要的三种资源的影子价格分别是1.5,0.125和0,根据这个结果可知当最优情况下,第一和第二种资源已经全部用光。

运输问题是线性规划的一种特殊情况,因此用EXCEL求解运输问题的模型和过程是完全相同的,在此不做赘述。

(二)使用EXCEL求解整数规划模型

这里的整数规划其实指的都是整数线性规划,该模型与线性规划模型唯一的区别就是增加了整数约束,在求解过程中与线性规划模型的区别就在于约束条件上。比如模型1中,如果要求所有的变量均为整数,则在EXCEL中做如下设置:

(三)使用EXCEL求解目标规划模型

这里的目标规划主要是指线性目标规划,即其每个目标都是线性的,其所有约束也是线性的。线性目标规划的求解可以认为是一般线性规划的延伸,但是却与一般线性规划有很大区别。目标规划中的约束条件有优先顺序,而且不一定能够同时满足所有的目标,因此其求解过程需要考虑优先级,首先考虑第一优先级的偏差最小化作为目标函数,求出最优解。在第二步的时候将第二优先级的偏差最小化作为目标函数,并将第一目标的最优偏差作为约束条件放到第二步的模型中,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目标。下面以模型2为例进行说明:

min P■d■■+P■d■■+P■(2d■■+d■■)

模型2

s.t.x1+x2+d■■+d■■=40x1+x2+d■■-d■■=50x1+d■■-d■■=24x2+d■■-d■■=30x1,x2,d■■,d■■≥0,i=1,L 4

在EXCEL求解过程中,首先求解第一优先级,以第一优先级作为目标,形成模型

min p1d■■

s.t.x1+x2+d■■+d■■=40x1+x2+d■■-d■■=50x1+d■■-d■■=24x2+d■■-d■■=30x1,x2,d■■,d■■≥0,i=1,L 4

这是一个典型的线性规划问题,可用EXCEL求解,基本模型如下图:

第一优先级可以获得最优,在此基础上求第二优先级,第二优先级的模型是在原模型基础上,将目标函数变化为第二优先级,并且将第一优先级的结果作为第二优先级计算的约束条件。

min p2d■■

s.t.x1+x2+d■■-d■■=40x1+x2+d■■-d■■=50x1+d■■-d■■=24x2+d■■-d■■=30d■■=0x1,x2,d■■,d■■≥0,i=1,L 4

使用EXDEL求解的过程如图所示:

以此类推,可以求得目标规划的满意解。

三、结论

该文介绍了如何使用EXCEL软件求解线性规划、目标规划、整数规划和动态规划,而运筹学中的内容不止这些,因此下一步工作是要将EXCEL用于求解运筹学中除了规划论外的其他模型。

参考文献:

[1]运筹学教材编写组.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秦必瑜,付海燕.管理类专业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3):57-59.

[3]石磊,蔡定教.关于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2):108-110.

[4]梁桂航,王健,李栋,赵万胜,林红旗.Lingo软件在物流工程运筹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10,(12):226-228.

[5]万义国,游小青.优化建模软件LINGO在运筹学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33(15):367-368.

[6]许岩.浅谈《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中WINQSB软件的应用[J].现代计算机,2013,(3)0:28-31.

[7]张明,王文文.Matlab在经管类运筹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2,(7):81-89.

[8]李雪虎.EXCEl软件在物流运筹学教学中应用探索[J].物流科技,2012,(8):108-111.

[9]魏杰羽.EXCEl在物流运筹课程中的应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5):201-203.

[10]张辉如何试用EXEL软件求解运筹学模型[J].现代企业文化,2009,(11):144-145.

excel教学范文3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数学 Excel 数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129-02

一 导论

计算机的发明给人类生活带来了革命性影响,深刻地改变了20世纪以来的社会和文明。具体到数学学科,计算机已成为数学研究的得力工具和数学现实应用的必要武器。义务教育新课标即时反映了这一趋势,明确提出,数学与计算机的结合为社会直接创造价值,推动生产力发展;数学课程设计与实施应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注重实效,开发资源。

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下,作为21世纪教师,应认识到数学和信息技术同为人类生活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作用、相互融合。Excel工具是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一个理想的切入口。Excel在当代社会运用极广,从科学教育到经济金融,越来越多的行业把Excel纳入常用和必备技能。人教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数据表处理》带领学生进入Excel的大门。通过1~6课的学习,学生已熟练掌握表格建立、输入数据和编辑表格的基本操作,并通过公式/函数运算和统计图表接触到Excel高级核心功能,由此完成Excel辅助数学教学的先修准备。以下通过一个实例展示Excel辅助初中教学设计过程。

二 Excel辅助教学实例

[实例]Excel直观化函数图形绘制研究探究性问题。

场景: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课

本提出一个探究性问题,如图1所

示,一把长3m的梯子AB斜立在

竖直墙面AO上,此时AO为2.5m。

如果梯子顶端A沿墙面下滑0.5m,

那么梯子底端B沿水平地面滑动的

距离是否为0.5m?AC与BD是否

始终相等?

讨论:在不引入任何计算的前提下,学生普遍认为梯子底端移动距离和顶端移动距离不相等。数学的直观是思维的重要部分,是数学史上许多发现的灵感来源,教师对学生观点表示肯定,并鼓励学生提出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

学生1:我认为AC和BD没有必然相等。如果梯子完全滑到地面,此时AC=AO=2.5m,而B点移动的距离BD将等于梯子的长度AB减去OB,AB=3m,OB的距离不是一个有理数。所以BD=3-无理数≠AC。这是一个极限情形,一个反例证明AC与BD不是始终相等的。

教师:回答得非常好!极限是数学的重要思想。我们在初中接触到的重要数学思想还包括函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它们不仅在解题中常常发挥奇效,还对我们思维方式的活跃大有裨益。我把这位学生的回答画在黑板上。

当AC=0.5m或AC=3m都是特殊的数据点。我们关心的是AC和BD之间的普遍联系,AC是始终,或在某些区域大于、等于、抑或小于BD。要定量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运用这章学习的勾股定理。在上节课中,我们用计算器计算过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这节课用Excel可以更加方便地自动化计算多个点数据,并生成函数图像,更形象地帮助我们做出结论。

请同学们在课本空白处按步骤填写出BD的计算公式,并以AC为自变量,写出BD的函数。

上机:进入Excel程序。

由此得到26组AC与BD对应数据。从表格可以观察到,当AC=0.9m时,AC与BD非常接近,如表1所示。请同学们思考这一发现背后的意义是 。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很快有小组发言。

同学2:当COD与BOA相似时,AC与BD相等!

教师:完全正确。这也是一个特殊情形,虽然在最初讨论中被遗漏,但我们从数据变化的趋势中清楚无误地抓住了这

个特殊点。同学们以后在与数据打交道时还有许多这样的发现,应该让数据说话,理解数据,阐释数据,让数据为我们服务。黑板上是两个三角形的情形(见图2)。

下面我们对BD作图,来观察BD随AC变化的趋势。由图3可知,BD与AC在ACBD。几个特殊点代表了起点AC=0,交点AC=BD,终点AC=AB的特殊情形,在一张图里一目了然,这也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又一例证。

本次课以同学们讨论收获和灵感结束。

三 课堂反馈与总结

excel教学范文4

关键词:Excel;教学方法;应用技巧

一、Excel软件教学现状

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办公软件操作技能。笔者学校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计划课时为160课时,其中Excel软件的应用部分为20课时。教师使用常规的教学方法,难以在20课时使学生达到熟练应用水平。目前学校的Excel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分别是Excel基础知识、Excel的基本操作、编辑Excel作表、Excel数据处理。Excel基础知识包括:启动Excel、退出Excel、Excel的界面、Excel中常用术语,这些知识点简单,学生容易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和编辑Excel工作表内容比较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遗忘。Excel数据处理包含公式与函数、排序、筛选、合并计算、分类汇总,其中函数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较难掌握的内容,上机操作时无法正确运用函数,如COUNTIF函数、VLOOKUP函数、DATEDIF函数等。

二、Excel教学基本方法

在课时不足的情况下,要想提高学生对Excel软件的熟练度,应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1.合理设计教学进度,循序渐进学习据笔者调查了解,笔者学校90%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在初中教育阶段虽然学习接触过计算机,但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没要求达到应用水平,仅仅是简单了解,更谈不上数据处理。所以在进行Excel教学前,应先向学介绍Excel软件功能及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案例,如用Excel软件统计学生成绩、Excel软件辅助设计课程表。通过这些例子向学生简单地Excel软件的作用和意义,以便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向学生介绍excel基础知识,教学中多留点时间给学生练习。当学生熟练掌握了excel基础知识,再进行一下教学阶段,整个教学进度不能急于求成,要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一致,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习。2.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任务驱动教学法指的是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职业能力作为Excel教学出发点及目标,并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力下不断尝试、不断进步的一种教学方式。在Excel教学中,教师适当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Excel的基本操作、编辑Excel作表就最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虽然这两部分内容多,但也容易理解,学生自学也能掌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做个人简历的任务。学生在这个任务的驱动下不断学习,当学生完成这个任务时,也就完全掌握了相关知识技能,自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3.实施案例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Excel操作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可以在课堂中采用具有真实性、典型性、针对性及启发性的案例教学法,以便让学生在理解操作过程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并由此提高课堂中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讲授Excel数据处理中的求和函数(SUM)、平均值函数(AVERAGE)、最大值函数(Max)、最小值函数(MIN)的应用时,可选用学生考试成绩的统计作为案例,向学展示如何使用SUM函数来求每个学生的成绩总分,使用AVERAGE函数求平均分,使用Max函数求最高分,使用Min函数求最低分。学生通过此案例的学习,对函数的应用理解就不再抽象,也就能容易掌握函数的应用,自然提高课堂学习效率。4.运用分层教学法,优化整体教学效果笔者学校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男生在Excel教学中的理解接受能力和操作能力比女生强,为避免出现学习效果两极分化及教学质量不均衡的问题,则可运用分层教学法,在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实现因材施教。以Excel数据中公式与函数的应用知识点为例,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较强的男生要求掌握使用公式和函数两种方法来求总分和平均分,而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女生要求掌握使用函数求总分和平均分。教学目标设定上女生掌握用常用函数,而男生的教学目标定位更高,要求不仅掌握常用函数的应用,而且要求掌握VLOOKUP函数、COUNTIF函数、DATEDIF函数的使用。5.多做练习,提高实际操作水平Excel知识比较零散、不集中,学生难于把所有知识融合在一起,连成一条线。为提高学生excel软件的应用水平,教学中教师合理安排时间,一堂课只能讲授三分之一时间,剩下的三分之二时间留给学生做题。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教师应巡回进行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分析解决问题。另外学生练习做题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课后也进行温习巩固定,否则很快就忘记所学过的知识。

三、Excel应用技巧

教材内容是基础知识,学生要掌握Excel软件的应用,还得学习教材外的知识。以下是几种Excel软件的应用技巧,是课本外的知识,工作中进行数据处理有很大帮助,值得让学生去掌握。1.数据格式的设置Excel中单元数据格式的设置是非常关键。如果单元的数据格式设置不正确,有时则无法进行计算、统计,例如工资表中的数据若设置为文本型,使用公式或函数进行计算时结果会出错,所以在单元中录入数据之前,必须考虑清楚需要什么类型的数据。例如,在工作中,单元中的数据需要进行计算时,单元格格式设置为数值型。如果单元格存放身份证号码,则格式必须设为文本型。单元格的数据涉及日期,格设为日期型。2.对数据查找、排序前删除空格符在工作表中查找数据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数据存在,但用查找命令无法查到,当表中的数据少时用眼查看都找到,但表中的数据上百上千时,误认为查找的数据不存在。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数据进行排序,但得到排序结果不符合要求。造成这两种情况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数据中有空格符。Excel软件把空格作为一种字符处理,所以对数据进行查找或排序时,必须删除表中的所有空格符。方法:选中数据区或,选择替换命令,在替换选项卡中“查找内容”栏内输入一个空格符,“替换”栏内不输入任何字符,最后单击“替换”命令按钮后,表中所有空格符自然消失。3.使用“&”连接两个单元格的内容数据处理中,有时需要把两个单元格的内容放在一起,选择合并单元格命令,只会留下最左上角内容,重新录入数据费时费力。把两个单元格的内容合并放在一起,使用“&”字符。如图1所示,将A1和B1单元格的内容合并在C1单元中,方法:在C1单元格输入“A1&B1”后按回车,4.应用COUNTIF()函数进行数据重如表2是一个学生信息表,整个表的数据录入是由多人完成,数据汇总后,难免会出重复记录。如何查找重复记录,然后进一步删除,是数据处理中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在excel中进行数据,如果我们用眼来查看重复记录,不准确,而且效率极低。若我们使用COUNTIF函数进行数据,则速度快,效率高,而且不会出错。以表2学生信表中姓名为例。操作方法:在图3的D2单元中输入“=COUNTIF($A$2:$A$10,A2)”,按回车后,COUNTIF函数在D2单元格自动统计出“王平”这个名字在A$2:$A$10中出现2次,通过下拉快速复制函数计算出所有名字在表中出现的次数,如表3所示,如果数字为2,则对应的姓名重复,若数字为1,则姓名不重复。5.应用多条件函数COUNTIFS进行成绩分析统计学校学生每次考完试,教务处要求任课教师对所承担课程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教从成绩分析表中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自己在教学中的存在不足,从而进一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6.VLOOKUP函数的应用在笔者学校教学管理中,学生考完试后,教务员要把各科考试成绩进行合并,如图6所示,有机械基础成绩、电工基础成绩、学生成绩表三个表,教学管理员将机械基础成绩和电工基础成绩合并在学生成绩表中,由于三个表中的学生姓名顺序不一致,记录多时,使用常规方法非常麻烦,使用VLOOKUP函数,就能轻易解决问题,VLOOKUP函数是个查找函数,

四、小结

熟练使用Excel软件是一门专业技能,学生掌握该软件的应用,对他们将来进入社会工作有很大帮助。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向传授学生自己的Excel软件应用经验和应用技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参考文献:

[1]崔赛英.Excel函数学习方法与技巧[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18).

[2]缪桂根,高羽佳,辜丽川等.Excel仿真的“啤酒游戏”在供应链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

excel教学范文5

关键词:工程经济;案例教学;Excel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180-02

工程经济学是以工程技术与经济相结合为基础,利用经济分析方法,优化选择合理的方案实现工程技术目标,其意义在于最大化地使有限的资源达到最有效的运作,也是一种辅助决策的工具,通过详细分析对比,选择最佳方案,为管理者或工程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计算工具及方法时,考虑到计算机的普及,简化了以往的查表插值和计算器计算的烦琐费时且不精确的传统计算工具及方法,全面使用了计算机和Excel,以简捷、直观地解决项目经济评价等问题。

一、案例教学在工程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管理专业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主要针对工程设计和分析的效益和费用进行系统的计量和评价,因此在用于指导技术工作的经济问题以及为建设领域提供关于经济问题处理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定量计算方面利用计算指标将其隐含的经济价值明确提出来,而对于无法量化的要素应采用定性说明,具备案例教学基础。在教学中引入案例,既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课程的概念的理解,同时还帮助学生掌握Excel在工程经济学中的应用技巧。

二、Excel在“工程经济学”案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课程内容,从以建设项目投资决策为核心的角度,案例分析中Excel的应用可以分为循序渐进的三个阶段。

(一)Excel在等值换算中的应用

等值换算中主要是FV、PV与PMT之间的换算,换算方法见表1。

(二)Excel在报表填写及指标计算中的应用

1.参考谭大璐编著的《土木工程经济》中的某住宅小区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案例进行说明。项目基本情况如下:地块总用地面积200.78亩,项目总建筑面积310970m2,建设期2年,销售期3年。贷款年实际利率为6%,项目从第三年开始还本付息,第三年及第四年每年末偿还第2年末的贷款余额的45%,利息照付,其余第5年归还完毕。

2.下面以指标偿债备付率的计算进行说明。利息备付率及偿债备付率的计算依赖于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成本费用表、销售收入表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考虑在一张Excel将四表格列出,方便数据引用,循环填写表格,步骤如下:(1)贷款年实际利率为6%,项目从第三年开始还本付息,第三年及第四年每年末偿还第2年末的贷款余额的45%,利息照付,其余第5年归还完毕。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的填写:以第三年为例,F4=E10,F6=F4*0.06+F5*0.06*0.5,F8=E10*0.45,F9=F4*0.06,F7=F8+F9,F10=F4+F5+F6-F7。如表2所示。(2)建设投资在建设期分别以55%和45%的比例投入,销售费用在3、4、5年分别以50%、30%、20%的比例投入,总额为销售收入的2.5%,管理费用在3、4、5年分别以40%、30%、30%的比例投入,总额为销售收入的3%。总成本表的填写:以第三年为例,F20=C20*0.5,F21=C21*0.4,F19=F20+F21,F22=F9,F23=F16+F19+

F22。如表3所示。(3)销售收入表的填写:以高层为例第三年为例,F28=C28*0.5,F27=F28*F29,营业税金及附加按销售收入的5.5%计算,所得税25%,如表4所示。利及利润分配表计算如下:F40=F36,F41=F23,F42=F40*0.055,F43=F40-F41-F42,F44=E44-E43,F45=F43-F44,F47=F43-F46,F48=F47*0.1,F50=F43+

F6,如表5所示。(4)以第三年为例,偿债备付率=F12=(F50-F46)/F7=2.39,大于1,其他各年偿债能力均满足偿债要求。如表2所示。

(三)EXCEL在敏感性分析中的应用

敏感性分析分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双因素敏感性分析,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可以帮助分析者找到敏感性因素,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将进一步揭示出多个敏感性因素同时变动对决策指标或评估结果的影响程度。以下分析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首先确定不确定性因素为建设投资与销售收入,以指标净现值NPV为例进行计算。计算过程如下,以建设投资变化的第一年为例,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与成本费用表数据循环引用如下:建设投资增加10%,C17变为C17*1.1,D17=C17*0.55和E17=C17*0.45,数据相应增加10%,总投资D16数额变化,贷款占总投资的65%也相应变化,C5=C16*0.65,D5=C5*0.6,D6=D5*6%*0.5,D18=D6,D23=D16+D19+D22。建立敏感性分析表,将计算出的变化后的NPV值复制后进行择性粘贴到敏感性分析表中,D43=(B43-B46)/B47/20%,D48=(C48-C51)/B47/20%。

三、案例教学考核方式改革

为了检验学生对Excel在案例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的掌握,除了采取传统的闭卷考核和课程设计以外,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增设Excel现金流生成和指标计算考核,要求本科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对现金流生成及指标计算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操作和解释,通过这样的检验方式,既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切实提高了学生们的操作技能。

四、结束语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引人入胜的学科,强调Excel在案例教学中的学习和应用能够帮助学生较好地将评价技术应用于实践。需要注意的问题虽然过分地强调理论会使学生不清楚工程经济课程的首要目标是建立一系列的衡量项目价值的实用分析工具,以对有限的资金进行合理配置,但是,一味强调计算机的使用会降低学生对课程概念的实际理解。因此要求学生注重计算机对提高复杂项目现金流生成和分析效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明媛,李芊,袁永博.高校工程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1):83-87.

[2]虞和锡,尹贻林.工程经济分析与计算.天津大学出版社,2015:3.

The Excel Application in Case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JING Min,LIU Yang-bing,LIU Yu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yang,Jiangsu 473004,China)

excel教学范文6

【关键词】:Excel应用;高职;财会

目前,会计电算化工作基本上依赖财务软件,利用电算化软件解决会计核算问题既简单又方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时会计人员一般都会使用Excel软件来完成财务工作,使得掌握“Excel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成为高职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一、财会专业学生excel应用能力现状分析

高职财会专业学生,在入学第一学期,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由于高职学生入学时基础比较差,接受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比较低,再加上第一学期是学生从中学向大学过渡的适应阶段,而从小开始接触电脑的同学,又形成了一个固定思维“计算机就是一个娱乐工具”,因此,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的时候更加不在意了,因此Excel这部分内容没有很好掌握。

其次,由于前期会计电算化软件课程的开设,更让学生认为,反正都有财务软件,我只需要输入相关的数据,所有的会计业务都可以自动生成,更认为excel软件的学习是多余的。再加上在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会计老师反复强调手工做账,更让学生忽略了利用excel处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二、《excel应用》课程教学内容探讨

鉴于以上原因,在教学过程实施的首要环节,必须转化学生的观念,引导学生形成“计算机是工作助手”的观念,更要反复灌输任何财务软件都有局限性,而使用Excel软件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由于学生有一定的excel基础知识,但又掌握的不是很熟练,如果重新以新知识点去介绍基础知识,教学效果肯定不好。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必须将一些基础知识贯穿到具体会计工作中,以任务为前提,既让学生更理解基础知识,又能理解具体应用,例如:

l、excel基本操作部分与工资表的建立相结合。例如如何创建工资表中的各项工资项目,利用填充柄功能完成员工编号的快速生成,使用单元格格式的设置去调整每个工资项目的数据格式,如何美化工资表,打印工资表等等。

2、公式和函数部分的使用与具体工资项目数据的计算相结合。例如,工资项目“基本工资”根据职称不同变化,需要合理使用函数来计算。以这一任务为驱动,去了解函数的基本使用,最后,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该工资项目的具体生成。

3、数据管理与分析部分与会计核算流程相结合。例如,现金日记账的生成,可以使用筛选功能,总分类账的生成可以利用数据透视表等等。

综合起来,我认为高职财会专业《excel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讲授顺序应该是:Excel基础知识与工资管理、会计核算流程、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分析。这样安排的原因是:

1、工资管理是财会工作中相对独立的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建立原始数据表、编辑公式或使用函数计算、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等,学生在这一任务驱动下,既可以重新梳理Excel基础知识,又能完成具体工作,学习积极性自然会提高。

2、会计核算流程紧跟其次,在教学时间上考虑,正好属于教学中期,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状态最佳,再加上财会工作中这部分内容又前后关联,是整个会计日常工作中最关键的部分,因此,学生会很主动认真地学习这部分内容。

3、固定资产的管理与工资管理都是相对独立的环节,之所以放到最后,原因是,一整个会计核算流程走下来,部分同学可能就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这个时候再重新学习新的固定资产管理,一来可以复习前面的知识点,二来也照顾到教学周期后段学生的厌学情绪,使得其不会因为知识点难而放弃学习。

三、《excel应用》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excel应用》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由于是讲述Excel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因此会计工作中的许多实例都可以拿来进行教学,故该课程采用实例教学法最为合适,实例的质量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在选取实例时,注重实例的代表性和实用性,注重实例所反映的职业岗位要求和所体现的职业素质。例如,在讲授if函数的时候,就列举了在日常财务工作中,个人所得税的扣除这样一个案例。由于该案例紧紧联系会计知识,学生能很快理解和接受,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要完成个人所得税的扣除,需将if函数进行多次嵌套,对学生的理解又是一次大的考验,因此,就又列举出于学生比较熟悉的成绩管理案例,先从成绩管理的“及格”与“不及格”两种结果来讲解if函数的基本格式,然后再逐步提升难度,细化成绩管理中的级别,分成“不及格”、“良好”、“优秀”,来嵌套if函数,让学生理解嵌套过后的函数与基本格式中的函数的区别,一层一层细化下去,到最后,学生自然能理解多层if嵌套的含义,自然也能很顺手将个人所得税的七级标准计算出来。

四、《excel应用》课程的考核方式探讨

该课程属于高职财会专业的专业课,采取的是上机考试的方式,即任课教师根据平时所教内容,给学生出一套涵盖所有教学内容的上机试题,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完成。由于考试时间有限,很多考试知识点又属于前后有联系,前面无法完成的,自然会影响后面的结果,所以考试下来,很多同学的成绩不理想。所以,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来说,这种考核方式不能检验出学生是否掌握了必要的操作技能。

因此,我认为,可以采用综合大作业实训的方式分阶段进行考核,分成三大模块:工资管理、会计核算、固定资产管理,所在分值比例分别为30%,50%和20%。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带来了积极效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们上课认真听讲,主动提问,在实训时能按时完成考核内容,并反映确实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增强了自信心。

由于Excel软件以其在会计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越来越受到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青睐,使得“掌握Excel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成为高职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在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指导下,探索、总结出适合高职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是每—位高职教师的责任,也是完成“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崔婕,葛畅,姬昂.Excel在会计和财务工作中的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

excel教学范文7

关键词:高等数学;Excel;编辑公式;近似计算

《高等数学》是高校理工科各专业普遍开设的重要课程,是一门偏重于计算的基础学科,是学习后继课程如大学物理、系统建模和现代科技知识的基础,也是对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素质进行综合培养和提高的关键课程.数学软件作为《高等数学》教学的辅助工具,是对《高等数学》的补充和完善.它使一些过去只能通过思维和想象领会的数学内容,得到直观的表示和处理,一些与数据处理有关的繁难运算,通过计算机得以简化,这对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的掌握、数学方法和数学命题的深刻认识有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数学的教学工作都强调对基本理论的掌握与训练,习题的解决就是使用书本上的原理与方法的一个实践过程。比如:一元高次方程的求解要分解因式,定积分要求出被积函数的原函数。学生都固化了这种解决问题的模式,当他们面对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时,情况可能不会像想象的那样--也许一个高次方程根本无法分解因式,一个被积函数可能求不出其原函数,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远远高于教材中所见过的习题。

基于学以致用的原则,我认为在《高等数学》的教学工作中要适当引入这类“不太优美”的数学问题的解决办法。一般认为,专业的数学软件或者程序设计可以解决这类问题,但现实是大一的学生还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Excel 完全可以解决这类问题,除了易学易用之外,还非常直观。现列举几个实际问题说明解决这类问题的教学过程:

例1)求方程 x3 + 1.1x2 + 0.9x - 1.4 = 0 在 (0,1) 之间的一个近似解。

显然这个三次方程是无法分解因式求根的,使用Excel 解决步骤如下:

①在A2 单元格中输入0,在A3 单元格中输入0.01,然后同时选中A2 和A3 单元格,下拉至A102,这样就得到了自变量0、0.01、0.02、……0.99,1,如图1 所示:

图1

②在B2 单元格中输入公式(=POWER(A2,3)+1.1*POWER (A2,2)+0.9*A2-1.4),如所示:

图2

③这样就得到了当 x = 0 时方程左边的值,选中B2 单元格,下拉至B102,就得到了不同的 x 所对用的值,同时可以知道方程的根介于0.67 至0.68 之间,如图3 所示:

图3

④插入散点图可以进一步了解函数f (x)= x3 + 1.1x2 + 0.9x - 1.4 在区间(0,1)之间的变化规律,如图4所示:

图4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强调Excel 的基本使用方法,还要学生学会基本的公式编辑,如POWER(num,n)的意义。

例2)用矩形法、梯形法和抛物线法求定积分 的近似值

这个问题在定积分的第一节,学生此时还不知道牛顿-莱布尼茨公式,用Excel 解决此问题可以使学生对定积分的基本概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为以后使用更高级的数学软件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加深ε孜锵撸ㄐ疗丈)法的理解:

①了解矩形法、梯形法和抛物线法的基本理论,并编制 x及f (x) ,如图5 所示:

图5

②分别在单元格B17、F17 和I17 中编辑公式,如图6 至图8所示:

图6

图7

图8

通过预先告诉学生这个定积分的真实值为圆周率 π ,可以进一步得到在定积分的近似计算时抛物线法优于梯形法,而梯形法优于矩形法;

例3)傅里叶级数展开式的验证:傅里叶级数是高等数学后期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学生是以“套公式”这种被动的模式来学习这些内容的,并对把简单函数展开成复杂函数这一过程表示“不屑”,所以教师除了说明傅里叶公式在人类科学史上重要性之外,最好寻求一种直观的方式让学生看到此公式的意义。

设 f (x) 是周期为4 的周期函数,它在 [-2,2) 上的表达式为

将 f (x) 展开成傅里叶级数,并做出函数的和函数的图形。

根据公式可得:

用Excel 表示上述和函数稍微有些麻烦,因为是无穷项的和,这里只求前10 项的和,随着分母2k-1 的逐步增大,余项的和将越来越小。下面用三张图片表示这个求和的过程,如图9至图12 所示:

图9 (需要注意 x 的定义域,将 x =0 的行删除)

图10

图11

图12(以单元格E3 的公式编辑说明每个单元格的编辑公式)

图13前十项的和及近似图形如图:

从图可以看出,前10 个正弦波的叠加已经比较接近函数的图像。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数学系. 高等数学(同济第七版上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excel教学范文8

【关键词】数学建模;统计分析;层次分析

1 Excel统计分析功能

在众多的电子表格应用软件中,微软公司的Excel以直观的界面、强大的功能、良好的可操作性,得到了众多使用者的认可。微软公司对Excel的每一次升级都使得其功能更完善,用户使用更方便简单。

Excel是一个综合快速制表、数据图表化以及数据统计和管理的工具软件包。Excel可以处理庞大、复杂的的数据清单,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最后以图表或者统计图形的方式给出直观的显示。Excel 2003中的统计分析模块,基本已经涵盖了目前常见的统计分析问题。

1.1 分析工具的统计分析功能:Excel 软件中提供了15个数据分析工具,称为“分析工具库”。在进行分析时只需提供必需的数据和参数,利用分析工具就能得到相应的数据表格或者数据图表。

统计分析工具的功能主要包 括:①统计绘图、制表;②描述统计量计算;③参数估计;④假设检验;⑤方差分析;⑥相关、回归分析;⑦时间序列分析;⑧抽样;⑨数据变换[1]。

1.2 统计函数的统计分析功能:Excel中提供了78个统计函数用于统计分析。这些统计函数的统计分析功能主要包括:①频数分布处理;②描述统计量计算;③概率计算;④参数估计;⑤假设检验;⑥卡方检验;⑦相关、回归分析[1]。

2 层次分析法建模问题

图1 层次结构图

2.1 层次分析法问题分析:假设某单位拟从三名干部中提拔一人担任领导工作,干部的优劣(由上级人事部门提出),用六个属性来衡量:健康状况、业务知识、写作水平、口才、政策水平、工作作风,分别用p1、 p2、 p3、 p4、 p5、 p6 来表示。

为了解决上述的决策问题,我们首先画出其层次结构图,此结构图分三个层次:目标层、标准层、和决策方案层[2],如图1所示。

2.2 用Excel求解层次分析法问题:将健康状况、业务知识、写作水平、口才、政策水平、工作作风,分别用p1、 p2、 p3、 p4、 p5、 p6 来表示,可得到如表1的判断矩阵[2]。

表1 判断矩阵

将表1中各元素/所在列之和计算得到表2的矩阵。

表2 列规范化后的矩阵

再由表2可计算得到表3的规范列平均后的Wi矩阵。

表3 Wi矩阵

其中第一个元素0.158963由表2第一行之和/6计算得到,其它类似

然后利用sumproduct函数计算得到表4中的最大特征值:

表4 最大特征值

表5 一致性指标

其中左边第一个元素1.021479由表1第一行与表三的wi对应相乘得到。

由表4可计算表5的一致性指标:其中CI=(最大特征值-6)/5,CR=CI/1.24

对方案层进行类似的计算可以得到表6中的标准层对决策层的规范列平均。

表6 标准层对决策层的规范列平均

2.3 最优决策方案: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权数来计算出每个方案总的得分(权数)。故干部A在总目标中的得分为:

0.16*0.14+0.18*0.10+0.20*0.14+0.05*0.28+0.16*0.47+0.25*0.80=0.3576

同样可得到干部B、C在总目标中的总得分为:干部B方案得分:

0.16*0.62+0.18*0.32+0.20*0.62+0.05*0.65+0.16*0.47+0.25*0.15=0.4372

干部C方案得分:

0.16*0.24+0.18*0.58+0.20*0.24+0.05*0.07+0.16*0.07+0.25*0.05=0.2182

通过比较可知干部B的得分(权重)最高,干部A的得分次之,而干部C的得分最少,故应该提拔干部B,通过权衡知道这是最优方案。

3 结论

利用Excel软件求解层次分析法问题是一种高效、可程序化的方法。合理利用该软件中的统计分析和管理功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学模型求解的效率。目前很多学习高等数学、数学建模的学生尤其是文科生没有程序设计和算法分析的基础,还不具备独立编写程序求解层次分析法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求解此类模型的方法。

参考文献

excel教学范文9

关键词:Excel;线性规划;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3-0260-03

生产与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它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从微观的角度,通过计划、组织和控制等职能使得社会组织投入各种资源和活动效益最大化的过程,在生产与运作管理中,需对大量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此为基础进行决策。而Excel以其友好的操作界面和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受到众多企业和个人的青睐,它广泛应用于报表处理、数学运算、财务处理、统计分析等方面。将Excel引入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教学,将帮助学生解决生产与运作管理中复杂的计算问题。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可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应用Excel进行线性规划分析时,需安装“规划求解”,单击Microsoft Excel 菜单栏中“工具”下的“加载宏”命令,然后在“加载宏”对话框中选择“规划求解”库,点击“确定”按钮,“规划求解”项就出现于“工具”菜单栏中。而在生产与运作管理中,需定量化的决策有:多元回归预测需求、线性规划确定最优厂址、最优订货(生产)批量、最优产品组合、网络优化与排队模型等,下面将以确定最优产品组合为例,阐述线性规划在生产与运作管理中的应用如何用Excel进行求解。

在市场经济情况下,企业应当根据预测市场的需求量及各种生产约束条件来编制企业生产计划,确定应生产的品种数量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设某公司生产A、B、C、D四种产品,由剪切、冲压、喷漆顺序加工而成,生产数据和经营资料(如表1所示)。试确定一个最优的产品年生产数量。

下面将应用Excel,应用线性规划方法来确定其最优的产品年生产数量,具体求解步骤如下:

1.录入并整理数据。在Excel中输入生产数据和经营资料基础数据,格式(见图1):

图1生产数据和经营资料基础数据

2.利用Excel构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在A、B、C、D的实际产量处录入0,同时令A产品在剪切、冲压、喷漆和进口钢板用量的数量等于A产品的实际数量(使用公式设置),按同样的方法分别设置B、C、D下各个单元格的数量。构建约束行或列,即:添加各种约束条件,如产量、工时和原料供应的约束。设置完产量后,分别计算各个加工工序的总工时,下面以剪切为例,在F12单元格处输入需使用SUMPRODUCT ()函数计算总的加工工时,具体操作(见图2),SUMPRODUCT()函数可计算矩阵相乘的。计算完各个工序的加工时间后即可进行约束条件的设置。

根据实际求解的要求进行设置,本例中为利润最大化,即:产量与单位产品的利润相乘再求和,此时仍然可以使用SUMPRODUCT ()函数来计算总的利润,具体设置可参考图2来进行设置。

3.添加线性规划的约束条件并求解。在已安装“规划求解”的Microsoft Excel,点击Excel菜单栏“工具”,选择“规划求解”,弹出图3的对话框,点击“设置目标单元格”后面的,出现图4的对话框,选择目标单元格进行设置,根据目标函数选择最大值、最小值或者设置等于的选项。

设置完目标函数后,需设置可变单元格,点击图3“可变单元格”后面的,出现类似于图4的对话框,选择可变单元格进行可变单元格的设置。

其次,添加约束条件,点击图3中的添加按钮,出现图5的对话框,按线性规划的约束条件依次添加各个约束条件,添加完全部约束后,点击“确定”返回到图3。然后点击图3中的“选项”按钮,进行规划求解的高级设置,具体设置(见图6),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返回到图3,设置完成后的结果为图7所示的对话框。

点击图7的“求解”按钮,即可求得线性规划的最优解,并可进行敏感性的分析,即可完成线性求解,规划求解的结果(如下页图8所示)。

图8中的结果就是线性规划的最优解,结果为生产产品A、B、C、D的产量分别为6 000、400、3 000、100单位,年利润为43 600元。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将Excel分析工具库应用于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教学中,使有关分析变得简单、快捷、准确,简单的使用就可轻松获得计算结果。同时Excel中众多的函数在给我们的数据处理带来方便,这样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给学生讲清楚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思想、计算的原理和正确应用的条件、正确解读计算的结果,用Excel来完成大量计算工作和进行计算结果分析。将生产与运作管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课堂气氛由枯燥乏味变得趣味盎然。增强学生对生产与运作管理中的重要概念与理论的理解,使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求解分析的能力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弗雷德里克・S.希里尔,等.数据、模型与决策[M].任建标,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赵树基.生产运营管理[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3]赵卫旭.Excel在高校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8).

[4]周毕文,黄洁萍,等.线性规划最优解的探讨及在生产与运作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