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营林生产管理集锦9篇

时间:2022-05-25 11:25:00

营林生产管理

营林生产管理范文1

1.1坚持做到技术人员跟班作业

1.1.1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制度。坚持做到场级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局级技术人员包场,管理部门领导包片责任制度的落实。要做到这一点,林业局首要的问题是必须解决基层林场营林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的问题(现各林场营林管理人员为3人),可根据每个林场承担的工作任务量,重新核定营林人员编制,各场要统一使用现有机关人员,充实营林一线技术力量。

1.1.2技术人员按照中幼林生产规程及标准指导生产制度。进一步吃透我区制定的中幼林生产规程及标准。深入到基层及生产一线,进行现地指导中幼林生产,手把手培训工人特别是割灌机手,彻底扭转以往的抚育方式,界定新旧规程的区别和差距,严肃按规程操作的纪律性,制定相关处罚规章制度,通过培训、指导、处罚等手段,提高下一步中幼林抚育工作质量,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

1.1.3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营林管理部门及技术人员除了做好日常的监督、坚查、验收工作外,还要把森林抚育作业质量与部门及个人绩效考核挂钩,实行技术人员包场、领导包片的责任追究制度。

1.2坚持做到对油锯手真正培训

自2009年国家实施中幼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以来,由于抚育任务量较大,作业人员激增,新手增多,由于一线技术力量不足,管理跟不上,造成很多队伍未经培训就作业,出现了很多质量问题。如果这种现象不扭转,2012年森林抚育工作将面临严峻考验。一是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局场两级培训力度。下步生产进行之前,岗前培训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做好两级培训。局级培训由营林管理部门组织进行,聘请地区有关专家对局场两级技术人员和相关领导进行培训,提高生产指挥和技术指导水平。场级培训由林场进行组织,采取集中和现地进行讲解、示范的培训方式。二是特别对关键工种油锯手要重点进行培训,对抚育规程达不到熟知程度的不允许上岗和作业。使一线生产人员真正领悟森林抚育的各项规程。这一条今后必须成为铁律,制度化;成为一个不可逾越的工作环节,程序化;和安全工作一样,常态化。并纳入营林整体考核工作重要的一环。

1.3坚持做到伐区踏查量实细,调查设计先行

伐区踏查是设计前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林场提供了大量实际、准确的场地,设计单位才能量体裁衣,把计划目标变成生产目标。这需要各林场的主管领导和生产技术人员,付出大量艰辛的劳动,深入现地,实地踏查。决不允许纸上谈兵,在施业图上画圈。

1.3.1伐区踏查。林场要按照生产量将伐区踏查实细(今年生产全都在号内作业,动真格的),必须分数型、量考虑充足,中幼林必须出小杆(全局完成3万米)。设计部门应根据生产实际需要来为林场进行服务,设计地块应由林场认可后方可支付生产设计费用,出材地块尽量以原条生产方式为主。严肃规范设计的法规性,并在设计中要体现小杆、剩余物的数量。生产单位必须按照设计生产作业,保证完成设计小杆下山和剩余物得到综合利用。

1.3.2规划设计。基层林场要做到伐区踏查量实、准确。所提报的委托设计地块一定要心中有数,在设计生产过程中,林场要与设计单位及时沟通情况,林场还应派人驻在设计小队上,设计单位要按照林场的生产意图进行设计,需要道路就设计道路、需要装车场便设计装车场,决不能各行其事,各干各的,而是搞好配合。

2坚持做到以提高森林质量为目的的抚育生产作业

结合阿里河林业局的“三不割”确定我局中幼林生产如何割灌,伐除、保留。深入到基层及生产一线,进行现地指导中幼林生产,手把手培训工人特别是割灌机手,如何割灌,伐除、保留,把生产规程编成简单易记的“顺口溜”,制定塔河局“几不割”新规,如观赏性植物达子香;经济植物都柿、羊、水葡萄、托盘及花秋等珍稀植物严禁割除。彻底扭转以往的抚育方式,界定新旧规程的区别和差距,严肃按规程操作的纪律性,制定相关处罚规章制度,通过培训、指导、处罚等手段,提高下一步中幼林抚育工作质量,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

3过渡转型,借鉴经验要求研究制定工作方案

3.1研究适合新形势下的营林生产管理的劳动组织形式

劳动组织要适应当前的形势也要更好地为生产服务。今年木材生产要实行组建多种形式的营林生产管理队伍。

3.1.1组建专业作业组。以各林场职工为骨干的营林生产管理专业队伍,每个林场要组成3-5个管理的专业、标准常年的营林作业组。林业局给予扶持,如帐篷、割灌机、油锯及专业设备等,在一个沟系中结合设计安排生产,保证营林生产常年作业,在防火期间扑火的半专业队。这样以林场管理的作业队为营林生产管理骨干,可以把以整个沟系设计的各种生产任务交给他们,什么季节干什么活,可以保证常年作业。

3.1.2鼓励单户家庭和联户等形式承包营林生产任务,参与为分散的营林生产。并请林业局出台相关政策,如:由林业局担保,通过工会和商业银行给予小额贷款,解决作业人员的资金问题,同时依据生产质量好、信誉度较高的林场决定下年是否继续承担生产任务,形成全局较为稳定的营林队伍。

3.1.3制定标准化营林生产作业组、点建设制度,推进营林生产管理文明作业的进程。对营林作业点有关诸如帐篷尺寸、采光、厨房、卫生标准,垃圾处理、厕所等方面做硬性规定。从每年四季度作业开始,不论什么形式的作业队伍,必须先建成标准化作业点,经过验收后,方可批准生产人员驻进和作业。文明、标准的生活区建设和规范化生产作业将纳入对基层营林指标考核体系。改变营林生产作业点脏、乱、差,人员傻大黑粗的现象。

3.2认真制定冬季更新、常规抚育、中幼林生产的组织、单价、结算等方案

3.2.1生产方式。每年冬季更新、常规抚育、中幼林生产最大限度地实行原条生产,推行人机畜相结合,增加小型机械设备。建议林业局集中采购一批小型机械设备,如J30、小型装载机、中型四轮车等,林业局补贴三分之一,其余由生产使用者在三年生产费中扣回。这样即可以杜绝原木生产现象,又能减少伐区清理难度,提高木材综合利用水平。

3.2.2生产组织。生产科负责更新、常规抚育的指导、协调工作,营林处负责中幼林的指导协调工作,各林场负责具体生产的组织管理。

3.2.3奖罚办法。生产科、营林处制定符合实际对以前制定的各类奖罚办法完善,更好地规范生产,提高作业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伐区作业质量。

营林生产管理范文2

【关键词】造林方法;营林生产管理;研究

目前,环境恶化是社会中最关注的问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为了改善环境的质量,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林业资源的发展对于环境改善有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人们大量的浪费林业资源,林业资源在不断的锐减,最终造成了造成环境的恶化。在林业的发展中,造林和营林是两个基本的因素,也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两者的共同发展才能促进林业资源的开发,所以采用合理的造林方法进行林木的栽培和采用创新的方法开展营林的生产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林业的长远发展,实现森林资源的丰富性。

一、林业造林方法

林业造林的方法有多种,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讨论了造林的方法:1.1分殖造林法分殖造林法主要是栽种树木的根部,或者其他有营养价值的枝干等,这种造林方法的成活率非常高,只要栽种的根部或者枝干质量好的话,树木的成活率完全不用考虑。在用分殖造林法的时候,首先要挖出一定的坑,大概40-60cm的深度,在栽种树木的时候,必须保证坑底部的平整,同时保证根部及枝干的端正,在栽种的时候还要保证树木的密度,不能太过密集,影响树木的生长。分殖造林法非常简单,它不需要经历育苗的这一阶段,大大的缩短了树木成材的时间,同时也节约了育苗的成本,但是这种造林法不适合大面积的栽种。1.2播种造林法所谓播种造林法,主要就是将树木的种撒播在地上,常见的播种造林有几种,包括条播、撒播和穴播。播种造林法,需要对树种进行提前催芽,并且选在春季播种,这样可以提高树木的生长率和成活率。播种造林法操作也非常简单适合大面积的种植,只是在树木的幼苗生长期间,应该加强管理,保证幼苗的成活率[2]。1.3植苗造林法植苗造林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栽种树木幼苗,但是这种方法对幼苗的要求特别严格,必须保证幼苗根部的完整,幼苗根部非常脆弱,容易受到外力的破坏,所以这种方法对专业的要求更高。植苗造林法首先要育苗,保证每一株幼苗都达到最优质,为造林做好铺垫,这种造林方法的成活率最高,所以它是林业中最常用的造林法。

二、营林生产管理措施

2.1加强对苗木基地的建设树苗是造林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加强树苗基地的建设是林业发展的前提。树苗的质量越好,就不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和病虫的影响,成活率就越高,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做好苗木基地的建设工作,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加强苗木基地的建设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1.加强对母树林的管理,去掉成长不好的树木,留下最优质的;2.扩大苗木基地的建设,培育出更多优质的林木;3.加强对林业技术人员的培养,组织他们为林木生产者提供一定的技术,保证林木的成活率[1]。2.2实行活苗圃运营机制从目前来看,活苗圃市场还有一定的欠缺,为了做好营林生产管理措施,我们应该实现活苗圃的运营机制,把苗圃推向整个市场,通过市场竞争来控制苗木的质量和价格。相关部门可以采取承包或者私人经营的方式,并签订合同,合同上清楚注明按照苗木的等级来制定价格,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减少育苗的成本,还可以把整个苗圃市场激活。2.3加强管理工作,减少成本2.3.1减少资金的投入根据实际情况,首先是减少林业部门对单位面积内林木资金的投入;其次减少单株资金的投入,让成熟树苗的产量得到提高,并且减少培育的时间。2.3.2林地的选取林地的选取对于营林非常重要,传统的观念是,在一定规模的林地中只能栽种同一类树种,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树木的栽种应该结合林地,选择最适合该品种栽种的林地最为重要。2.3.3把市场当成指导方向林木树种是要根据市场进行更新和培育的,特别是在集约营林的过程中,市场的选择更为重要,相关部门要根据市场的价值和需求,选取最适合的林木产品,。2.4遵从经济规律经济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所以在营林过程中要遵循经济的发展规律。营林工作跟普通的工作不一样,对这项工作的评判主要是以树木的成长质量为标准,所以在这项工作中,要做好各种数据的统计和日常对树木的观察,比如树木的成活率、生长率等,防止林业发展中出现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也能直接的反映出营林的实际情况,保证营林工作的正常开展。2.5提升营林质量评判营林的质量,主要是从营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入手,为了提升营林的质量,以下几点是必须要做到的1.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营林工作很容易被忽视,对林业的发展不利,所以我们必须确定营林的作用和地位,促进林业的快速发展;2.在营林工作中,很多员工因为缺乏专业的培训,很容易把工作搞混乱,导致工作不能有序的开展,所以在营林工作中应该落实每位员工的职责,提高工作的效率;3.营林工作必须遵循实际,提出切实的措施,保障营林的质量。

三、结语

林业发展带给一个国家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所以林业发展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本文主要讨论了为了保证造林质量,而选取科学有效的造林技术和手段,并且实现营林生产的有效管理,只有对林业开展有针对性的生产及管理,才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发挥林业真正的价值。

作者:李健 单位: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同心镇林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营林生产管理范文3

关键词:营林造林;生产管理;林业工程;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为强化森林生态环境建设,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林业管理及植树造林工作的力度。营林生产管理工作已成为近年来我国林业工程的重点。营林生产管理工作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在培育管护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推动林区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美化林区生产方面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对营林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对存在的隐患,有针对性的予以解决。

1 我国营林生产管理现状

森林作为世代享用的资源,必须得到持续的管护。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主流。因此,必须将营林生产管理工作与实际相结合,将此工作做好。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在这方面已加大投入力度,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

2 营林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存在问题

我国的林木良种基地在数量上相对较少,建设的质量也比较低,更替的速度也不及时,林木品种单一,林木良种培育基地经营管理水平也比较低。

2.2 育苗生产不及时

我国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林木育苗生产效率较低,而且整体质量不高,导致育苗生产不及时。

2.3 造林数量和质量不平衡

由于一些林业局只重视整体施工的进度,不重视林业的生产,在林木培育方面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得造林数量和质量不平衡,导致出现病林和死林的现象。

2.4 市场经营管理存在问题

我国的营林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上,还没有从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向集约型经营模式转变,还没有从短期的利益观念向长期发展转化,从而使得我国的林业工程发展相对滞后。

2.5 营林生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我国接触信息化技术时间较晚,信息技术还没有完全应用到林业工程建设中,林业工程的管理者对信息化技术在营林生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敏感度较低,使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沟通不畅,从而拉长了林业工程建设的周期,对整个工程造成不利影响。

2.6 营林生产投入不足

营林生产管理所需要的资金庞大,但就我国目前国家投入力度来看,资金来源单一,不利于营林生产管理。

2.7 营林生产制度不健全

我国目前的营林生产各个环节不能相互衔接,营林生产过程效率低下,营林生产制度不健全,导致管理者无法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

3 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

3.1 改变营林生产标准

我国营林生产的评价标准是营林生产中的造林面积,这种标准不能体现营林生产的具体价值和意义,应当将林木生长量及存活率作为营林生产的主要标准,杜绝盲目的植树造林行为,规范营林生产管理行为,减少经济损失,确保其规范性和合理性。

3.2 加强种苗基地建设

要加强种园的规模建设,选择合适的当地气候的良木品种。加大阔叶树母树林的生产比重,提高现有母树林的生产比重及生产管理工作,改善母树林的基本生产结构,提高营林生产质量。

3.3 加强低产林的改造

在我国,低产林面积较大。低产林不仅影响着我国林业生产的全面发展,还会带来一定的资源浪费和相关损失。对于长期不出效益的低产林,必须加强对其改造。要组建各种营林专业队进行全面的改造,进行施肥、垦复、高接换种、补植等。通过现代机械化生产和专业队规模化的造林模式,向现代作业方式转化,解决当前营林的难题。

3.4 大力推进林业生产机械化

为了节约劳动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劳动效率和提升营林生产质量,就要大力推进林业生产机械化。经验表明,其工作效率总体可提高3倍以上。林业机械化的使用为现代林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5 完善营林工作制度

营林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重视营林的地位和作用,落实责任制,赏罚分明,从而保证营林工作的质量。

3.6 多渠道筹集资金

营林生产建设单靠政府投入是不够的,应多方面筹集资金,鼓励社会各界的企业、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营林建设,还要做好营林后的管护工作,减少人为破坏,做到每个人都参与林业建设,形成良好的局势。

3.7 完善营林生产管理体系,加强技术力量

在营林生产中,要进一步确保工程质量,完善营林工程管理,依法落实工程管理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和员工激励制度,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锻炼,提高人员素质,加强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准,才能使我国林业得以快速发展,保证营林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4 结束语

我国目前营林生产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加强营林生产管理工作,对于我国林业工程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选种育种到成材的过程,都需要我们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才能保证营林生产管理的可行性,从而促进林业工程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司世龙.基于林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营林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7):227.

[2] 刘波,郭景瑞.对抓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J].林业勘察设计,2007(3).

[3] 杜长清.浅析加强我国营林生产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营林生产管理范文4

[关键词]加强;营林;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381-01

1 强化营林生产管理的意义

步入二十一世纪后,人们对发展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即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谋求与自然和谐相处。上述观点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一种主流观点。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其它生物的延续,总而言之,是一件利己利人的好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也埋下了各种隐患,尤其是环境隐患。在此背景下,强化营林生产管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能够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及林业企业,应将该项工作落实到位。总而言之,强化营林生产管理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2 营林生产管理的现状

对于人类及其它生物而言,森林资源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可再生资源,所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森林资源的利用及保护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可持续发展为代表的一系列科学发展观已经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强化营林生产管理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强化营林生产管理,能够推动营林工作的正常开展、高效开展,从而为林业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林业企业应该采取积极措施不断强化营林生产管理。就当前情况而言,我国营林生产管理中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未能做好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造林质量和数量严重失衡,市场经营管理不当等,上述问题给我国林业工作的高效开展带来了重重阻碍。

3 营林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是有用的资源,森林给当今和未来世代带来了多种好处,同时它们也是可更新资源,因此所有的世代都有可能享用一但前提是它们必须得到持续的维护。如果这此资源得不到持续地维护,当今世代就会在享用他们的同时把未来世代排除在外,所以,我们要通过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福利,这也符合粮农组织林业战略计划,也就是所谓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建设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林业政策,投入了大量林业资金,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效果,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法律问题,制约和妨碍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区要采取科学的手段合理造林。营造森林用材林如,有杉、柏、杨、松、柳等树种;以生产工业油料、食用油料、果品、原料及药材为主要目的的经济林,如红松松子经济林等营造的森林为经济林。经济林和用材林是将来林区主要发展支柱与方向,这样既能对天然林进行保护,同时也满足了林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3.1 土壤是树木生长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因为树木是依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必要的水分和养料而生长的,所以土壤理化性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树木的生长。造林前,把造林地进行深翻、疏松,清除杂草,熟化土壤,改良其团粒结构,增厚活土层,就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和树木的生长。土壤是各种树木生长的基础。树木是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但各种树木对土壤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植树造林必须根据土壤条件来选择适宜的树种,不按科学办事,不考虑土壤条件,想在哪里栽什么就栽什么,其后果只能是失败。与树种生长密切的是土壤肥力、水分。例如:有些树种杨树、核桃等,要求土壤湿润、排水良好;有些树种如马尾松等则比较耐早,在干燥的土壤上也能生长;如柳树在土壤溃水的情况下也照常生长,即使根部浸在水中数月,同样能够生长而不被淹死。

3.2 地形条件。地形条件对局部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有明显的影响,阳披和阴坡,当风和背风,山岗和山谷,在气候和土壤质地方面都有差别。大多数经济林树种,由于结实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温暖的环境,应种在背风向阳的山坡上。

4 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

4.1 制定合理的营林生产标准

对营林生产工作进行评价时,往往以实际造林面积为评价标准。这种做法不够科学,无法真正体现营林生产的意义所在、价值所在。选取更为科学的评价标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建议采用生产存活率以及生产量作为营林生产工作新的、主要的评价指标,从政策上杜绝盲目植树行为,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从而促进我国林业生产的健康发展,使其更加合理化,更加规范化。

4.2 加强种苗基地建设

现代化农业优质高产的原因在于选用了良种,林业生产也不例外。我省很多林业局的红松种子园建设才向第二代,而作为林木良种培育基地的种子园在林业发达国家已发展到第三代。从长远利益观点出发,森工企业不仅要扩大红松种子园的规模,还急需建立阔叶种子园,如柞树、水曲柳等。森工企业应及时训整存在现有母树林结构不尽合理的现象。根据现有的政策应加大阔叶树母树林的比重,为提高母树林的质量,应对现有的加强抚育管理,对母树林的组成进行训整。要加快对现有母树林结构调整的速度,尽快发挥母树林的作用,已老龄化的天然母树林可以用现有基本符合母树林条件的近熟林或中龄林逐步更替,珍贵针阔叶母树林基地有可以计划地培育和发展,既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又可以改善母树林的结构,达到林木良种化的目的。

4.3 重视生产管理人才的培养

重视并做好相关人才的引进工作,与此同时,还应该落实对现有队伍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为营林生产管理奠定厚实的人力基础。现阶段,林业方面的人才缺口问题比较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相关制度的不完善,特别是激励制度以及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如此一来,人才问题长期悬而未决。所以,应该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及完善的激励制度,从而落实人才引进工作以及员工培训工作。这样才能促进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4.4 加强低产林的改造

全面改造现有低产林,劈抚汕茶、毛竹和其它低产经济林实施,垦复、施肥、高接换种、补植等方法进行改造,重新对长期不出效益的低产“老头林”和残次林,一些没有遵循“适地适树”实施造林。组建各种营林专业队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由政府部门给予购买营林机械和机械燃汕资金补助,通过现代机械化的生产和专业队规模化的造林模式,既能示范广大林农向现代作业方式转化,更能解决当前营林的许多难题。

4.5 推行林业生产的机械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农业机械被先后制造出来,不仅推动了林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而且实现了劳动成本的有效节约,还促进了营林生产质量的显著提升。推行林业生产的机械化是大势所趋,是我国林业朝着现代化方向不断前行的推动器。相信在林业机械的帮助下,无论是营林生产效率,还是营林生产质量,都将得到显著提高,最终帮助林业企业形成最优的造林模式。

5 结束语

对于我国林业发展而言,强化营林生产管理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林业企业应落实从选种、育种直至植株成材的这一系列工作,对其进行合理优化、持续改进,如此才能推动营林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土笙.完善营林管理策略探讨[J]. 绿色科技. 2013(12).

营林生产管理范文5

关键词:林业;造林;营林;管理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辽阔的森林覆盖率使我国的林业资源丰富;但是,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采导致我国的林业资源稀缺,已经不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之前,为了减少林业资源稀缺带来的损失,我国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进行补救,随着时间的推进,我国现在的林业造林方法以及营林生产管理也更加科学、有效。

1我国的造林、营林现状

1.1林业资源储存不高

我国现阶段虽然已经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去节约林业资源,但是与世界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的林业资源储存量并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林业资源监管系统一直不够完善,在进行造林过程中更多的也是当地政府采取措施,根据上级的指示进行营林工作。也正是因为我国的监管系统不够完善,让林业专业的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造林以及营林的重要性,导致林业生产发展的效率不高。

1.2增长速度不断上升

虽说我国的林业资源储存量不多,但是现如今我国已经认识到了保护林业资源的重要性,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林业资源的上升速度是每年200万公顷,这样的上升速度能够增加我国的林业资源储存量。森林资源是我国林业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我国一定要重视保护森林资源以及林业资源,促进我国林业稳定发展。

2林业造林以及营林的重要意义

就目前我国对森林资源的重视程度来说,林业资源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和生态平衡,所以,不同地区的政府部门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林业资源生长状况以及土壤、气候特质来进行合理的建林,不断优化营林生产管理方式。现代林业的良好发展还能促进人类的身体健康,这样不仅能够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加强对林业造林以及营林生产方式的管理是极其有必要的,要引起国家以及居民的重视。

3造林的主要方式

3.1分殖造林法

利用树木的树枝、树干等营养部分进行种植,这种种植方式具备耗费的时间短、成本低、易操作等特点,所以,在造林的过程中这种方式的使用频率高。对于分殖造林法来讲,它更适合在区域小的地方使用,这样就可以使树苗的存活率上升;这种方式可以加快树苗的生长速度,还能够使其生长的状况稳定。但是这种种植方式也是有要求的,它对树苗的数量以及树苗本身的生命力要求很高,只有符合这几点要求才可以将分殖造林法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3.2植苗造林法

将需要终止的树苗直接种植在土壤中,包括穴植法和锄法。穴植法就是只要根据树苗的大小在土壤中挖出大小合适的土坑,之后就将树苗种植其中并施肥,但是这种种植方式消耗的成本高且更费时费力,而且这种种植方式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很难摆脱环境带来的干扰与影响。因此,一定要精确地掌握种植时土坑的深度,过浅就是导致树苗的根部露在土壤之外,过深就会导致树苗无法呼吸,这两种方式都会影响树苗的存活率。例如在确定了种植的区域以及树苗的种类之后,就可以挖取40~60厘米深的土坑,种植深度在30~50厘米。还有一种种植方式就是锄法,该方法的种植时间短、难度也较小、易操作,而且该种植方式对于土壤的要求很低,存活率也较高,在现如今的造林方式中使用频率很高。但是总体来说植苗造林法的存货效率很高,能够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3.3播种造林法

现如今使用频率最高的方式,主要操作方式就是将种子播撒在土壤中,在通过后续的维护,促进树木的健康成长。这样的造林方式操作性能不高且操作简单,种子在播撒之后的存活率也很高,这种造林方式在面积大的地区适用,例如核桃、山杏等资源充足且发芽率高的树种。在我国的山区等大面积空旷地区,这样的种植方式是最合适的。但是需要注意一点的是,这种方式的后期维护与管理是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收益。

4营林生产管理方式

4.1建设种苗基地

树种的选择对于树苗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只有进一步加强种苗的建设,才能促进林业资源的高利用率,因此,一定要对种苗基地进行合理控制。首先,要规划树苗的结构,选择合适的树苗作为树种,淘汰不合适的树苗,这样才能保证整体的质量;其次,要对树苗进行合理的管理,进行合适的树苗分布调整,保证经济收益;最后,要加强树苗管理,控制树苗的成本,降低单位面积的成本的同时也要保证树苗的质量,合理选择树苗,确保树苗的生产质量。

4.2提升资金管理效率

要想保证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资金支持是不能少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与林业负责人应该意识到资金的重要性,加强对资金的有效管理,实现专款专用、使用透明,将优先的资金最大化地投入林业建设中,这样才能给林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要将资金的一部分运用在聘请专家进行培训,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工作人员掌握专业的知识,学会运用专业的手段去促进林业资源的发展,加强营林生产管理。

4.3实施运行机制市场化

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是遵循市场经济模式,这样的大背景环境下,想要保证林业资源自身的优势,就要进行运行及时市场化管理,相关的营林负责部门可以将区域进行合理划分、承包,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合同的要求,确定最终价格,这样的竞争环境可以使林木资源的市场经济最大化。具体的工作方式就可以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降低人工工作量,运用机械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保证树苗的存活率是实施创新技术的核心目的。

4.4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营林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是保证营林能够正常生产管理的保证之一。在进行种植林木之前,相关负责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就要对地形进行勘测、调研,只有在了解土壤环境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资金的投入,才能根据具体的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树种,最终将树苗植入土壤中。每个部门之间也需要具体仔细的落实责任,采用先进的经验,优化林业设计,最主要的是加强对林业对于的建设与管理,要保证林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这样才能确保工作效率。

4.5加强抚育手段

营林生产管理范文6

【关键词】营林生产 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440―01

我国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由于资金和技术投入的不足,存在利用效率低、加工工艺落后和利用数量不足的问题。加强林业发展是提高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的基础,只有林业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使林业资源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对林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对林业的投资幅度,是保证我国林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营林生产与市场衔接的均衡性问题得到改善,必须要改变现阶段的营林生产管理环境,实现新的发展模式,营林建设必须要满足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规律,要实现营林生产的必要性要求,就必须加强营林生产管理。这样才能保证营林生产的有序正常的进行。

1 营林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营林生产管理和育苗生产管理与企业进入市场的步伐有差距

营林生产管理和育苗生产管理在形式跟不上企业进入市场经济的步伐,种苗急需以产品的角色进入市场。落后的营林生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亟待建立健全符合市场化运作模式的生产管理机制。营林产业缺乏生产与市场的有效衔接,在苗圃管理与育苗规模化生产过程中缺乏对社会需求的了解。国林业生产管理体质在主体上比较模糊,营林生产管理与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成分的多元化进程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营林生产的建设类型单一、营林生产中对林木更替不及时和经营管理水平低等方面。所以,跟不上市场经济的步伐是营林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更新造林中存在数量与质量的失衡

苗木投入量超过设计作业量,苗木成本在造林总投入中所占比例过高。树种的结构比例失调,适地适树不到位,在良种与壮苗的选育及推广优良天然苗木的利用等方面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和工作上的失误。在造林上缺乏足够的认识,种植结构及良种的选择上都存在误区,造林存活率,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造林的成本。集约经营丰产林、幼培丰产林及部分常规造林小班在经营管理措施上表现为短期行为,集约化管理措施不到位。这是营林生产管理中最主要的问题。

1.3 人工林的营造与市场的需要失衡

人工林的营造与市场需要失调,人工林缺乏定向培育的长远打算,在造用中结合不紧密,在营林生产中缺乏商业价值的考虑,营林生产的木材原料供应将面临危机。人工造林与市场信息协调不一致,人工业缺乏对市场变动的信息了解,不能掌握市场的需求,缺乏商业变动的考虑。林产工业的木材原料供应将面临危机。林业做为经济发展过程中较为滞后的一个产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下,没有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缺乏必要的培植基地,导致幼苗的移栽不及时,这是林业生产管理中最关键的问题。

2 林业生产管理中相应的对策

2.1 种苗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强

选育林木良种是营林生产开展一切工作的关键所在。为了林业生产的长远利益,森林企业不仅要扩大种子园的规模,还继续建立一批适应本地生产的树种。应加大阔叶树母树林的生产比重,调整现有母树林的组成结构,并加强抚育管理。其次,还要加强苗圃的运营机制,这就要求森工企业应推进苗圃走向市场进程,对苗圃实行竞争机制及多种经营机制,可以采取适当的承包形式或私人经营方式,搞活苗圃。苗圃不应局限于培育造林苗,还应该培育花卉绿化苗、经济植物及野生植物的驯化等。这是提高营业生产管理的基础措施。

2.2 在实践环节中加强营林生产和林业资源的利用

加强营林生产对林业资源利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其重要性主要是从林业资源的产权功能上表现出来的。林业资源产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产权主体的激励、约束和对林业资源配置优化方面。由于林业资源产权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林业资源产权的所有者必然要发挥林业资源产权的作用,希望在实现林业资源产权主体物质利益时可以有效避免林业资源的浪费。林业资源产权关系也是约束产权主体对自己林业资源产权的保护。一旦界定了林业资源产权就有了林业资源产权的法律保护,林业资源产权主体就会主动采取措施来保护林业资源产权不受破坏,从而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就对营林生产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3 林业产业结构化必须加强

林业产业结构追求的一种最优状态就是达到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这是一种在林区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最优效益的目标下达到林业各产业和谐发展的状态。森林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的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这样的形势下,林业产业应谋求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发展,林业部门应该在利用资源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基础,密切关注经济活动造成的负面的生态环境后果,开展多层次开发利用营林生产的用地。这是提高营业生产管理的关键性措施。

2.4 运用经济规律做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

营林生产要按照林木成长的质量作为主要的衡量指标。这主要是因为,林木生长量才是成为产品产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有生产技术的措施的全部效果都能反映在林木的生长量上面。营林成效的取得,可以充分按照林木生产量、造林总面积、林木产量、投资等基本的经济指标来分析。运用经济规律提高来提高营林生产管理的工作,是营造管理的依据和关键。

2.5 森林抚育质量的管理工作必须加强

森林抚育方面的工作质量与成效等也会得到稳步提升。例如,吉林珲春市的林业主管部门要重视从调查设计审批环节入手,加强对森林抚育方面的质量管理工作对出现不合格的设计需要进行返工,不合格的地段在退回之后,不能再进行上报,要始终坚持全年作业,设计好一块就审批好一块的基本原则,为林业局在审批抚育方面的设计与抚育工作的全面执行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为了继续加快后备资源方面的培育力度,积极改进对天然林的经营与管理方面的工作,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抚育林木的实际情况,分成不同的类型,可以分为封护型、抚育型与补植改造型等,并且根据不同的类型来实行不同的管理措施。

结语

营林生产必须要注重期间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要指导林场符合实际情况的建设营林管理制度与营林发展规划,保障营林生产的质量,实现营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的营林生产管理水平与能力的提高,快速发展营林产业,还要加强林场的建设面积,扩宽营林发展渠道,实现营林生产的创新发展。此外,还要加强营林生产的发展就必须在实践环节中得以落实。在营林生产过中还应坚持用企业化的方式和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断开发各种各样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力争使营林生产为人类提供最大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营林生产管理范文7

关键词:经济发展;营林生产管理;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5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2029前言

为保证我国林业有更好的发展,在营林生产管理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方式,以确保树木的健康生长及环境保护。同时营林生产还要满足市场的需求,以确保营林生产的最大效益化。

1 我国在营林生产管理中的问题

我国的营林生产管理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种子的培育类型很是单一,只选用一种或几种常见树木种子进行集中培育,无法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不能及时的更换母林,降低了培植树木的质量。致使树苗的培育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费;还有就是造林成本过高,在苗木的投入成本过大,使得利益无法达到最大化[1]。失去了营林生产的最初目的;此外,在利用天然树苗的推广、认识上也严重不足。在营林经营模式上也过于守旧的运用粗放型管理模式,而忽略了,树木培植也需要集约型模式。还由于树木管理没有形成长期统一的管理班子,不停地更换管理人员。导致了营林生产管理措施的实施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发展的质量。

2 加强营林生产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2.1 加强建设苗基地的力度

营林生产的关键就是选育优良的树种进行培育。林业企业要获得营林生产的最大利益化,在扩大树种培育基地以及珍贵树种的培育的同时也要注意种子是否与当地生产因素是否相契合。否则则会影响树木的生产质量及成活率,从而造成损失。同时,在营林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对母树林的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及时将老龄化的母树林用符合条件的近熟林或中龄林进行替换,并且要有计划的对母树林进行基地化培养。加强苗基地的建设力度,建立平衡的林业生产体系,有利于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

2.2 将苗圃的运营机制搞活

在进行苗圃的盈利管理中,应采用灵活地管理机制结合多种经营机制的方式进行运作。这样才能使苗圃经营市场化。在林业企业经营中可以选用私人承包经营方式。或是在经营机制中,加入竞争机制,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按照所经营林区的树木生长情况以及树种培育质量进行等级划分。对树木成活率高、木材质量高的给予奖励,对树木成活率低、木材质量低的区域给予严惩。这种做法会促进林园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林区树木的质量[2]。减少造林成本,减少林木的浪费。因此,要使林业企业获得长远发展,完善运营机制是必要的。

2.3 加强对更新造林的生产管理力度

很久以前我国就对营林生产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技术,并在更新造林上采取了许多措施,也获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传统的通过增加植株树木来保障成活率的方法,致使造林成本过高还造成了大量的树苗被浪费。因此,要想使得人工苗木投入量降低,就要加强对更新造林的生产管理力度。在更新造林时要充分利用现有林冠,使天然树苗得以更好的利用。在适当的地方投入适当的苗木数量,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对于需要重新进行采伐作业的择伐林采取天然更新或人工改进的方式促成。避免重复作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4 以市场为导向,培育优良树种

在树种的培育上要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是确保营林生产利益产生的基本保证。在对丰产林的树种培育上,要把市场需求作为导向[3]。要根据销售渠道积极培育高价值的珍稀树种以及用来批量生产的周期短的树种。以确保用材林的质量,从根本上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林业在进行营林生产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市场需求,通过对市场动向的掌握,及时对丰产林进行种植结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只有满足了市场需要,才能使林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2.5 加强集约型生产管理

以往对于林木的生产认识不够,多采用粗放型的生产管理模式。使得林业生产出现一些问题。林业生产与农业生产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处。对于林业的管理如果像农业一样采取集约型管理模式。精耕细作,对树苗进行抚育式管理就能够保证树苗的质量及成活率。从而提高了营林生产工作的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一定作用[4]。

3 结语

林业在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想使林业得到长足的健康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就要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合理管理营林生产,对闲置林地加以利用,对已经利用林地加以改造。还要运用综合的眼光,从树种的培育开始,就进行合理的产业布局。从经营模式到销售渠道的模式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变动,从而增加林业收入,促进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海云,孙广凭,赵春江,林永进.浅析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5(18):117.

[2]孔令丽.浅析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2(35):302.

[3]王百成.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J].现代园艺,2013(02):188.

营林生产管理范文8

1 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做好营林生产的管理工作

对于营林生产管理而言,林木生长质量的好坏非常重要,应把林木生长质量作为主要的衡量指标。只有通过林木生长量,才能更好地反映生产技术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一要注意对实际的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等指标进行统计,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握好营林生产效果的实际数据和造林实际保存下来的面积。二要将不同的树种进行分析,把它们作为林木生长量的基础指标。通过对林木生长量、造林总面积等基本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进而来评价营林的成效。根据所取得的实际营林成效,实行奖惩。

2 提高更新造林的质量

近些年来,广西的造林质量不断地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还要保证树木的保存率,树立效益优先的理念。一是要重新设定林场的地位。对于广西各大林场来说,必须改变陈旧的思维和观念,重新设定好造林工作的重要地位,为以后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好铺垫。二是要注意灌输率领责任制这个概念。无论是哪个林场,都要使他们明确自己的率领责任。三是各个林场要从现实考虑,结合各个地方的不同情况,采取一些可行的办法,尽量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造林工作。

3 提高森林抚育质量,建设良好的森林生态屏障

在广西森林资源的开发中,要把生态效益作为第一个考虑因素。一是以立体开发作为主要手段,按照森林经营目标制定基本方案,适度立体开发经营。对于限伐区,在做好抚育基础上,隔一定的时间要积极进行更新性的砍伐;对于商品性的林木,该抚育的抚育,该采伐的采伐。二是要建设和培育起稳定高效的森林系统,推进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为建设完备的生态体系、发达的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提供物质支撑,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努力实现森林资源总量、森林生态功能、森林物质产品、森林文化产品的增加,为广西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森林生态屏障。三是要继续加快后备资源方面的培育力度,积极改进对天然林的经营与管理方面的工作。四是要积极改善生态环境,切实提高林地的生产力,采取适当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实现综合经营。

4 狠抓营林管理,提高林场管理的质量,突出国有林场在地方林业的领先地位

目前,国有林场生产经营单一,必须要抓好产业化建设,走“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的发展之路。 随着林业地位的提升,社会资金大量投入林业,林业得以迅猛发展,地方林业水平不断提高,一些林场周边的地方林业水平甚至超过了国有林场水平。因此,国有林场必须加强营林生产管理,大力推进林业从粗放林业向集约林业转变,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努力成为地方林业的排头兵,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后备资源,发挥着巨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在严格按照“长大于消”的原则进行科学采伐利用的同时,要切实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真正实现“越采越好,越采越多,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良性循环。

5 深化林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动工作积极性

林场的管理,可以结合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求,深化林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结合绩效考评,努力提高林场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坚持工资增长率与经营收入增长率双长的前提下,可以实行职工个人收入与其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相联系的体系制度。对于林场科学发展的考核,要尽量建立起以绩效评优劣,以奖惩作导向的体系,努力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做到重点突出,公平公正。在绩效考评的方法上,可以实行总量考评与增速考评相结合、定量考评与定性考评相结合的方法,一般情况下以增速考评和定量考评为主要的考评方法。

营林生产管理范文9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营林生产管理

发展与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高效开展密不可分,该项工作作为我国营林管理中的关键点,不仅能够对林业发展进程产生直接影响,它更是国家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旦有害生物防治效能难以充分发挥,就会为林业生产工作带来较多不利影响,因此在结合林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强化有害生物的防治效率也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针对有害生物防治作出了细化研究,从目前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强化措施,以期为提高林业发展实力提供参考及借鉴。

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

生态环境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尤为重要的,为了使其更加具有可持续发展优势,国家也将发展侧重点放在了植树造林@一细化工作上。虽然近年来我国森林覆盖面积呈现出了不断增长的乐观趋势,但是生态环境也在人们过于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恶化现象,这就使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一旦有害生物总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就会为林业健康发展带来极其严重的不利影响,危害程度更是难以预估。通过对可靠资料进行研究不难发现,病虫害防治工作目前已经被纳入到了林业建设的重点范畴中,相对的国家投入的资金数量也相当庞大,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家财政运行压力,更为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带来了滞后性影响。

从当前形势来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之所以难以推进,原因就在:一是人工造林品种过于单调,虽然树木总量呈现递增趋势,但是这也会为病虫害灾害的发生提供了可乘之机,灾害拓展面积也会不断增加;二是目前的病虫害在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快速的融入到环境主体中,并且逐渐递延病害范围,形成高密度的灾害形式,防治难度也随之不断增加,这是对植树造林工作本身来说是极其不利的;三是有害生物灾害在快速扩散的过程中,需要按流程步骤逐步推进,因此也可以说有害生物爆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周期性特征十分显著,但是防治工作的难度与这一特性的存在是相互关联的,这种隐性威胁是难以在第一时间被发现甚至是解决的,因此也可以说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度是相当大的。

1.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林业部门在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时,往往会碰到一定难题及阻碍性因素,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点就在事前预防上,但是目前的监测体系却难以与实际需求高度相符,并且其健全程度明显不够。由于林区本身的森林面积总量就比较庞大,如果仅仅依靠人工对病害进行监测,就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就更不要提预报工作了。我国部分林业在建立了监测站以后,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也就更加精准及,相对的预报效率也有所提升,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却存在相应滞后性问题,严重影响预报效果。

由于监测预报点的应用设备不能实时更新,这就与适应性不断增强的病虫害难以契合,而监测预报水平普遍不高,更与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存在直接联系,这就造成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与预期目标难以相符的不良局面;其次,由于资金投入总量与需求标准存在较大距离,这就使得先进性的防治技术难以高效引入,这就使得有害生物的防治水平呈现出了停滞不前难以提高的趋势性特点。从当前形势来看,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所依托的方式方法大多是以喷洒农药为主,这就缺少一定的针对性,并且其有害生物存在位置及爆发程度也难以得到精准衡量及定位,这不仅不利于提高防治能效,方法运用不当更会直接带来不利因素,增强有害生物对药物的抵御能力,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加剧。

2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与营林生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强化预防工作

林业有害生物的存在必然会严重影响林业健康发展,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针对该类病害,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预防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目前的预防措施却并不完善,并且缺少针对性及时效性,防治工作形式化问题过于显著,预防措施的真正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强化预防工作首先就要做到根据林区特点,设定森林生态系统,增强整体抗病害能力。由于纯林本身对病害的抵抗能力较为弱化,这将会直接增加病害预防难度,因此这就对林业相关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林区抵御能力差这一关键问题出发,不断加大改造力度,确保林区质量能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除此之外,为了对林区生物进行多样化保护,应当将被有害生物破坏过的树木进行彻底处理,隔离绿化区域。

2.2 融入现代监控技术

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点就在预防上,这就需要从林区实际需求入手,强化监测及预防工作,并建立较为健全的监测体系。目前应用效果最好的就是三位一体的监测预报体系,由于其强大的应用优势其拓展范围也相当广泛,它不仅能够最大化发挥其监测与预报作用,更能促使省市级区县的监测网站更为健全,因此现代监控技术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首先,针对技术应用,结合现代林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开展培训工作,避免工作水平参差不齐的不良问题长期存在;其次,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需要全民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有害生物的防治水平,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有害生物举报制度,通过奖惩措施提高全面林业保护意识,使其能够从思想上认定有害生物高效防治的重要性最后,利用遥感等现代先进技术推进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提升预报精准度。

2.3 加强森林抚育工作

强化后备资源培育,森林抚育工作质量和成效稳步提高。从调查设计着手,强化对森林抚育的质量管理,对不合格的设计一律返工,不合格的地块退回后不得重复上报,同时本着全年作业,设计一块审批一块的原则,随时为林业局规划设计,为保证抚育工作的全面完成提供了保证。在森林经营上实行立体开发,复合经营要按照森林经营方案和各项技术规程执行,对生态功能弱的禁伐区,以抚育为主,防止森林病虫害发生,以发挥森林的最大生态效益;对限伐区可进行抚育,进行更新性采伐、更新造林和野生植物的采集;对商品林,宜抚则抚,宜改则改,宜造则造,同时尽快转变森林单纯捉供木材的传统思维,充分发挥和利用森林自身特有生态优势,实行立体开发,建立复合经营模式。为加速后备资源的培育力度,改正对天然中幼林的经营管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急需抚育的林分实际情况,划分为抚育型、封护型、补植改造型,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分别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

从我国林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入手进行研究不难发现,由于我国山区面积普遍较大,而气候及地形等又具有一定的多样化特点,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难度,虽然目前我国营林生产中存在一定问题,有害生物防治效率与预期标准难以相符,但是只要我们能够不断融入新技术,从多个细化方面强化有害生物的预防及治理工作,就能有效提升营林生产水平,促使其经济及生态效益能够双向发展。

参考文献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