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单色版画教案集锦9篇

时间:2022-07-17 05:01:42

单色版画教案

单色版画教案范文1

教材分析:

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每值岁末,人们除了贴春联,剪窗花外,还喜爱在客厅里、卧室中贴挂年画。

一张张喜气洋洋的年画在节日里给家家户户平添了许多欢乐的气氛。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民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木版年画则是以木刻图案,按需上色,再转印在纸上而成。木版年画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着较多的产地,通俗普及,拥有大量的欣赏者,曾经有过颇为兴盛的发展。

年画无论是题材内容、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它不仅对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式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本课教材主要侧重木版年画的介绍。教材选取了我国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年画作品,通过欣赏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民间的木版年画的形式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感受祖国传统的艺术文化,激发起他们珍视祖国传统艺术的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设计思想:

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无论题材内容、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因此我将选取我国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年画作品,通过欣赏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民间的木版年画的形式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感受祖国传统的艺术文化,激发起他们珍视祖国传统艺术的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由于是欣赏课,教学中我将以故事穿插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最后还要以小组为单位对年画的发展做调查,使学生在课内外学习了解新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欣赏木版年画,初步了解其艺术特点。

能力目标:能够用口头或书面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年画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情感目标:愿意欣赏年画作品,并为之感到自豪。

教学重点:了解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愿意欣赏年画作品,并为之感到自豪。

教学用具准备:欣赏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讲故事导入

故事:传说在唐太宗李世民时,宫中闹鬼,李世民吓得心神不定,他手下的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便一个持锏、一个拿鞭,昼夜替李世民站岗壮胆,宫中才平静下来。李世民觉得这两位大将太辛苦乐,便令画师把二位将军的威武形象绘在宫门上。后来这个形式就流传到民间,成为了贴“门神“画。

师课件展示图片,问:“知道哪个是秦叔宝?哪个是尉迟恭?

学生回答

师总结:这就是人们在过年时贴的年画。

板书:木版年画

二、认识木版年画的特色

1、师课件展示真人与年画的图片,学生对比,找不同,认识年画的特色。

教师问:画面的形象与生活的实际形象有什么不同?

找一找画面中主要的色彩?

学生找特点回答,教师总结:

构图饱满、造型夸张、色彩艳丽。

2、欣赏不同产地的木版年画作品。

河北武强年画

武强年画在用色上以单纯的颜色、套出丰富的效果。色彩强烈,浓艳而不凝滞,用色虽少却变化多端,达到对比鲜明而又统一的效果。这是其特点之一。特点之二是在造型上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比如,在刻画人物时,着力表现头部和眼睛,寥寥几笔,就能使人的神情毕现。所表现的人物大都在中、近景处,并且以正脸出现,这样易表现人物的感情,突出故事情节。图文并茂也是武强年画的一个特点,很多画都配有风趣

、诙谐的诗词等。

山东杨家埠年画

杨家埠木版年画,始于明代,源于潍县西杨家埠村,有“公茂”、“永盛”、“吉兴”、“广盛泰”、“万顺”等数家画店。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公茂画店又分出“大顺”和“公兴”画店。到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西杨家埠画店发展到60多家,东杨家埠出现“永顺”、“公盛”等画店。杨家埠木版年画分勾描、刻版、印刷三道工序。初期为小案子坐印,后改为大案子站印。杨家埠“东大顺”作坊有画版300余套,每年用20张案子印画,产量达百万张以上,全村投入年画生产者最多时达500余人,附近村庄到西杨家埠当画工者也有300余人,全村最高年产量约5000万张,用纸达万令。

清咸丰年间,天津杨柳青半印半画年画传入,逐步与杨家埠年画相融合,拓展了杨家埠年画的创作风格,丰富了内容,增加了品种,成为杨家埠木版年画创作的组成部分。

1862年至1908年(清同治初年至光绪末年),为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极盛时期。西杨家埠画店已达100多家,附近十几个村庄也兴办了画店,生产各种年画200多种,每年来往于西杨家埠的画商小贩多达5000人左右,产品除销往山东各地外,还远销江苏、安徽、山西、河南、东北等地,有的画店还到外地开庄卖画。此间,出现了专业性经营的画店,如专供东北销售的大门神画店“东大顺”被称为关东庄,有专管戏曲年画的西路庄和专印“横披”“洋条子”“灶马”的胶州庄等。

天津杨柳青年画

天津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为中国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它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杨”。

杨柳青木版年画是一种富于民间独特艺术风格和强烈地方特色的木版彩绘艺术珍品,与中国传统的过年密切相关。过年既含有庆祝丰收之意,又充满欢乐、希冀、神秘的色彩。

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即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杨柳青年画既有版画的刀法韵味,又有绘画的笔触色调,构成与一般绘画和其他年画不同的艺术特色。杨柳青年画的艺术特点是多方面的,形成其艺术特点的条件也是多方面的,其中较为鲜明突出的则是表现在制作上。一幅杨柳青年画,要经过勾、刻、印、画、裱五大工序。勾,即勾勒轮廓;刻,即将勾成的轮廓刻成版样;印,即将版样印在纸上;画,即在纸上的轮廓描绘涂彩;裱,即将成型的图画装裱起来。每一幅画都要画师艺人亲自动手,画每一幅画都是一次独立的创作。

制作杨柳青年画,前期工序与其他木版年画大致相同,都是依据画稿刻版套印;而杨柳青年画的后期制作,却是花费较多的工序于手工彩绘,把版画的刀法版味与绘画的笔触色调,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两种艺术相得益彰。由于彩绘艺人的表现手法不同,同样一幅杨柳青年画坯子(未经彩绘处理的墨线或套版的半成品),可以分别画成精描细绘的“细活”和豪放粗犷的“粗活”,艺术风格迥然不同,各具独自的艺术价值。

江苏桃花坞年画

江苏桃花坞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木版年画中的一朵奇葩。根据传世实物来看,它起源于明代,发展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同被称作“南桃北杨”,同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杨家埠年画,并称为我国“三大木版年画”,闻名中外。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特点是一版一色,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其内容丰富、取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鸟、时事新闻、民间传说,还有戏文故事及装饰图案等。尺幅规格有门画、中堂、条幅、斗方等。

河南朱仙镇年画

河南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堪称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北宋年间,每逢过年过节,特别是过春节,家家户户贴门神已成为一种风尚,以祈求人寿年丰、吉祥如意、招财进宝、镇邪除妖。朱仙镇木版年画有五大特点:一是线条粗犷,粗细相间;二是形象夸张,头大身小;三是构图饱满,左右对称;四是色彩艳丽,对比强烈;五是门神神码多,严肃端庄。朱仙镇年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神祗画,如灶君神、天地神等,另一类是门神类,朱仙镇木版年画中最多的就是门神,门神中以秦琼、尉迟敬德两位武将为主。那些大大小小的门神画中,两位武将或衣着不同,或形态各异:步下鞭、马上鞭、回头马鞭、抱鞭、竖刀、披袍等不下20种样式。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文武门神。文门神有五子、九莲灯、福禄寿等;武门神常是戏曲中的忠臣义士和各类英雄好汉。不同人的房门常贴不同内容的门神:已婚子女辈房门贴“天仙送子”“连生贵子”“三娘教子”;中年人房门贴“加官进禄”“步步莲生”;老年人房门贴“松鹤延年”和“寿星”之类;少年儿童居室房门贴“五子夺魁”“刘海戏金蟾”等。

朱仙镇的木版年画,不但具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而且极具观赏价值,许多名人都曾收藏过朱仙镇的木版年画,鲁迅先生给予其很高的评价:“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很好,雕刻的线条粗健有力,和其他地方的不同,不是细巧雕琢。这些木刻很朴实,不涂脂粉,人物也没有媚态,颜色很浓重,有乡土味,具有北方木版年画的独有特色。”这是对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特色的很好概括。现在上海鲁迅纪念馆还珍藏着26幅鲁迅收藏的朱仙镇年画作品。

问:“人们为什么选取这些题材?它传达了人们怎样的美好情感,有何寓意?”,从中体会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3、看年画讲故事,了解年画表现的内容特点。

师播放课件,讲述画中故事,想:“年画选取和表现的内容是如何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

学生回答

三、介绍一幅年画作品。

师创造情境:现在有个外国商人想购买一幅木版年画,你能将你喜欢的年画介绍给他吗?

学生互相介绍,说一说,指名上前介绍。教师请一个学生做外国商人。

四、课后延伸。

现在木版年画艺术快被人们淡忘,我们要把中国的民间艺术传递下去。那你们准备在课下做些什么呢?

单色版画教案范文2

关键词:木版年画;受者;媒介;符号;艺术传播;艺术作品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1)05-0252-04

民间木版年画是我国独有的一种雕版印刷美术形式。在人类传播史上,雕版印刷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和图片信息的技术原理,并且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是手抄手绘传播向以报纸为代表的现代大众传播的过渡。相对于手抄文字手绘图形的传播方式,雕版印刷从技术上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并且对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往雕版印刷传播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书籍、经卷、族谱等主流媒介,民间木版年画很难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事实上民间木版年画具有很高的传播学研究价值,是一种中国本土的、曾经影响广泛的传播媒介。

一、数量惊人的非“受众”受者

民间木版年画在社会中下层拥有分布最广泛、人数最庞大的受者群。狭义的年画指的是新年时民间装饰居室门、窗、墙壁等的年画,包括门神、灶君、天敌众神牌位及新年之际家庭必备的祈福等神笺。广义的年画不局限于新年用品,而是总括了过去民俗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包括喜画、福寿屏、祖师纸马、扇面画、西湖景及丈画、灯屏画、博戏玩具、岁时杂画等。其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兴盛基本在明清至民国。大约300多年的时间里,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绝大部分城乡地区,从官宦富户到蓬荜榛莽之家,逢年过节都要张贴年画。数量多的,从大门、堂屋、卧室、厨房、水井一直贴到牲畜棚;少的,至少正门上要贴一张。时间长的,一张年画可以在门上、墙壁保留几个季度,甚至一年;短的,怎么也能贴稳一两个月。贴年画也不只是春节才有的民俗活动,很多地方在端午、中秋等节庆以及新婚、寿辰等特殊时刻也需要张贴特定内容的年画以增加气氛。

书籍、经卷、族谱等传统精英媒介,由于对受者有文化、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潜在准入要求,所以其受者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大。相对来说,民间木版年画传播影响广泛得多。有记载称河北武强木版年画在其鼎盛的清乾隆、嘉庆时期,有各种年画生产厂家和作坊近千家,从业者万余人,遍布全国各地的武强年画批发庄达160多处,年画的年销量为1亿多对开张,约占当时全国木版年画销售总量的三分之一。以此推算,当时全国的年画销售总量约为3亿。

根据已有文献的记录,整理出来的全国民间木版年画生产和销售基本情况显示,除等少数西部省份外,全国大多数省份都生产民间木版年画,年画的传播范围更是覆盖了中国绝大部分领土以及日本东南亚部分地区。

表中所列民间木版年画产地鼎盛时期的产量之和与3亿的估计数不相上下,与当时中国的总人口数相当。由以上两表还可以看出,民间木版年画的接收者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构成复杂。从民族身份看,既有汉族,又有苗、白、纳西、蒙古、维吾尔等少数民族;从看,年画内容既有儒家伦理道德,又有佛道供奉的神灵和原始宗教自然崇拜对象。或许可以说,在民间木版年画兴盛的时期,只要没有丧失视觉能力,不分男女老幼,无论职业,所有农耕社会底层的人能够成为其接收者。

民间木版年画的接受人群虽然人数众多、构成复杂,却不是现代传播学意义上的“受众”。因为“受众”的概念形成于西方大众社会理论之后,并随传播学引进中国。“大众”这个概念有特定的内涵,它指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现代文明的洗礼,原有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被打破,社会成员失去统一的行为参照体系,而成为福利、分散、均质的存在,这就是所谓的“大众”。因为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产生和兴盛时期的社会性质是封建和半封建半殖民的传统社会,社会成员还由稳定的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维系在一起,没有形成散沙式“乌合之众”(mass),因此接受者即使人数再多、构成再复杂,也不能用现成的“受众”概念来界定。

二、功能多样的纯平面媒介

民间木版年画内容丰富,从北宋门画,发展到辛亥革命前后,各种题材达到两千多种。“举凡婚丧嫁娶诸如红白喜事,福禄寿财诸祈福吉祥风俗,各行各业传统尊祖拜师礼俗,嬉戏游艺等民间文化情趣、社会风尚等,包罗万象,均属年画表现的内容。”著名年画研究专家王树村在《中国年画发展史》中根据年画的题材内容不同,归纳出九大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世俗生活、风景名胜、时事新闻、讽喻劝诫、仕女娃娃、花鸟虫鱼、吉祥喜庆等。清华大学薄松年教授在《中国年画艺术史》中分出的是八个大类,分别为风俗年画、小说戏曲题材年画、美女娃娃、风景花卉装饰性年画、吉祥喜庆题材年画、幽默讽刺内容年画、门神和门画、神马。

题材丰富以后,民间木版年画的功能也从单一的“压邪祛魔”衍变出“美化和丰富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传统的伦理与美德教育,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等”三大类。各种具体题材的民间木版年画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不同,这种情况很早就出现了。清道光三十年,学者李光庭在《乡言解颐》中首创性地运用“年画”一词时,还介绍说:“然如《孝顺图》、《庄家忙》,令小儿看之,为之解说,未尝非养正之一端也。”这是对民间木版年画充当教育和文化传承媒介的直接记录。历史和现实中的英雄人物纷纷成为门神,这一特殊的表现主题显示了年画被赋予了惩恶扬善、尊崇忠良、赞美勇武的使命,具有“从教化,助人伦”、“指鉴贤愚,发明治乱”的教育功能。

各地年画中《二十四孝》、《男十忙》、《和气致祥》、《寿字图》等明显带有传播为善戒恶、尊老爱幼、忠义节孝、家庭和睦等传统道德的观念的意图。风俗世相年画,如江苏扬州《三十六行》、山西晋南《回娘家》、福建漳州《庙会图》、河南朱仙镇《王小赶脚》等等,则记录了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打金枝》、《杨门女将征西》、《十字坡》、《盗仙草》、《三顾茅庐》等为代表的故事戏曲类木版年画数量蔚为壮观,和历史故事、戏曲一样起着传承文化,教化和娱乐的作用。幽默讽刺内容的木版年画,如《老鼠娶亲》、河北武强《尖头告状》、陕西凤翔《小人图》、山东杨家埠《自觉体面光》、四川绵竹《春官偷酒壶》、天津杨柳青《裁缝做知县》等通过针砭社会不良现象,达到维护传统社会秩序和正统思想的目的,其社会意义类似于后世报纸杂志上的讽刺漫画和杂文。通常被认为内容最传统、功能最单一的门神年画,其实也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呈现出不同的面貌,门神不仅有传说神话人物(如神荼郁垒)和真实历史英雄(如秦叔宝尉迟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新的身份,比如湖南滩头在抗战时期出现了以八路军和抗日战士等为主角的“抗站门神”、以援华美军为主角的“美军门神”,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以和边防战士为主角的新

门神年画。门神的变化事实上以大写意的手法记录了纷纭复杂的中国近百年沧桑历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末至民国时期,也正值全国多个年画产地发展达到鼎盛状态的时候,当时的社会局势动荡,木版年画中出现了大量记录重大事件、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王树村先生将之单独列为一类:时事新闻),比如《北仓义和团大破洋兵》、《炮打西日本国》、《北京百姓抢当铺》、《法人求和》、《苏州铁路开往吴淞》、《女学堂演对图》、《袁大总统就职》等。这类被称之为“新年画”的作品,以浓厚的写实色彩记录那段难忘历史时的主要目的是简洁明了地广泛传播时代信息,其历史价值并非纯粹的装饰画,而大约相当于后来的新闻图片,具有特别的新闻研究价值。

民间木版年画传播的内容和功能不断丰富,但是其媒介形式――纸质彩色平面木板画――保持了惊人的单纯性和稳定性。民间木版年画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衰落最迟在期间,数百年来尽管年画产地众多,其媒介形式却大同小异:在传统宣纸或土纸上,以木板套色水印、半画半印等主要方式,完成符号编码、信息生成,形制上的变化仅限于从单黑线到多色套版,文字或多或少以及开张大小、横竖方直等初级层面的变化。民间木版年画接受者位于社会结构的中下层,其经济地位通过材料等要素限制了年画媒介形式的发展,而年画传播的一年一换、周期性明确的特点决定了其媒介形式没有太大变化的必要性。

以单纯稳定的形式传播了丰富内容、担负了多样功能的民间木版年画,与政治宣传画、招贴广告、招牌条幅等现代平面传播媒介相同的是都有特定的传播主题、以图形为主要的传播内容、表现形式鲜艳醒目、传播有一定的周期。民间木版年画与上述现代平面传播媒介的不同在于,不论内容涉及家庭个人的还是国家社会,传播地点基本是私人生活空间而非公共活动场所;传播时间不由作品的生产情况决定,而是由民俗习惯确定在固定的时间节点――年节或重大喜庆之日。

民间木版年画深植于草根生活,3亿的发行量,恰好等于清乾隆末年全国人口总数,比清末总人口少1亿。其发行量占总人口的比例(类似于覆盖率)达到了惊人的75%以上。实际上,3亿还只是民间木版年画的“发行量”,在重视血缘、地缘关系,喜欢走街串户大拜年的传统社会,一张年画张贴出来后,不可能只有一个接受者,其实际接触人口数必然远远大于发行量。内容丰富、功能多样的民间木版年画被大量需要,说明在海德格尔预言“世界图像时代”之前,中国传统社会中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民众虽然无法自如地掌握文字等传播符号,但是已经从容地用图像的方式把握世界了。

三、象征符号的“后现代”拼贴

民间木版年画出色的传播效果虽然与特定的民俗文化有关系,但是也与经过数百年的自足发展逐步形成的一套意义明确的符号系统有关。相同的草根阶级属性使民间木版年画的传播者和受者达成符号使用的默契,在常用的符号中,图形符号多、文字符号少,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它的研究主要限于美术领域。其使用的符号信号(sign)少,象征符(signal)相对多一些。德国学者E・卡西尔认为信号具有物理性质,象征符则具有人类语义性质,即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象征符是人工规定的符号,不仅可以表示具体的实物,还可以表达观念、思想等事物。或者说信号的构成要素是主体、信息和客体三部分,而象征符的构成要素有主体、信息、概念和客体四部分。信号直指客体,象征符不仅指向客体,还展示客体的内在意义。

按照卡西尔的标准,民间木版年画比如《四季平安》中梅花预报春天、代表秋天等使用的就是信号,常见的自胖娃娃让人联想到子孙昌盛也是信号。民间艺人运用出色的创造能力,对自然信号进行概括和提炼而形成稳定的象征符,简单的象征符经过重新编码整合出特定的结构性象征符。牡丹代表富贵、石榴预示多子、松鹤象征长寿等是自然之物因其某一独特属性的被强调而成为象征性符号;“福”、“禄”、“寿”、“平安”、“喜庆”等抽象的观念借助谐音转化为蝙蝠、花瓶、桃等概括性具象图案,运用的是简单象征符。娃娃画中经常出现诸如花瓶中插戟、戟上挂謦的图案,以与实际比例完全不符的多种器物作为象征符号寓意叠加构成“吉庆平安”的主题,还有天津杨柳青《五福捧寿》中寿星周围环饰鹤、鹿、桃、蝙蝠、葫芦、如意,以及河北武强《大花瓶》中集结各种不同时令的鲜花瓜果,多种看似毫无关联的实物图案用类似于后现代拼贴的方式,天真地展示凡俗生活对幸福的多元理解。这种结构性象征符号在民间木版年画中的使用数量超过了单一性象征符号。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从事绘图、雕版、印制等不同工艺的众多工匠共同构成了民间木版年画的传播者。传播者和接受者平等的民间身份,共同指向年画作为民族集体意识和无意识载体的存在。因此民间木版年画使用的符号具有意义的约定俗成性,不仅寓意明确,而且不是个性化符号,是能够被全民识别的集体性符号。门神的角色多由神荼郁垒和秦叔宝尉迟恭担当,各地常见题材风格重复雷同等现象说明了这一点。

单色版画教案范文3

关键词:美术教育;传统水印版画;实践与思考

传统版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精准的绘画、雕刻技艺,在古代广受欢迎和关注,在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一些水印版画的手法依然还在沿用,可见,有些艺术形式随着时间的推进会变得历久弥新,更能焕发出新的色彩。美术教育作为传承我国艺术发展的教育体系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非凡,如何将传统水印版画的技艺应用到现代美术教学中是很多艺术院校和教育工作者们思考的重要课题。千百年来,水印版画以其独特的媒介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因此,继承和发展这种版画技艺,并在美术教育中充分应用,是艺术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大众欣赏能力和版画美学价值的途径。

一、我国水印版画的发展历程论述

我国木刻的水印版画最早出现在汉代,那时没有发明纸张,一般都是用布帛印图,最早用以宣传宗教信息等资料,之后纸张被发明出来,书籍诞生,水印版画多以书籍插图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使得水印版画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到唐宋时期,水印版画的表现手法日趋成熟,从单色印制发展到多色印制,艺术创作者对于水墨及颜料的应用也更加纯熟,使得水印版画呈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为以后版画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明代,由于文学和艺术的迅速发展,一些文人墨客、绘画者众多,这时水印版画进入到了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加之文化市场景象繁荣,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文化艺术也是十分昌盛,水印版画十分兴旺,明代遗留下来的水印版画作品也是最多的。在清代,顺治、康熙年间,由于明代版画兴盛的影响,版画作品盛产很多,在清朝中期水印版画发展步伐就慢慢降下来,逐步渐入衰落阶段。清朝后期,由于国外石印、铜印等技术传入我国,传统的水印版画技术受到冲击,发展更是缓慢。20世纪30年代,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是现代水印版画发展的开端,是对传统版画技艺的重拾和发展,那时欧洲和日本版画艺术发展势头很是兴盛。鲁迅以其敏锐的审美能力和民族责任感,为我国版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正是在他的倡导下,水印版画重新得到了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关注和重视,得以重见天日。20世纪50年代初期,水印版画对传统技艺加以继承和发扬,结合国内民族特色和国外版画技艺,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版画风格,黄永玉的《阿诗玛》以及吴凡的《蒲公英》都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50年代后期,江苏版画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趋势,现代水印版画技艺与传统手法相结合,巧妙地将水墨画的元素融入到水印版画创作中,逐步形成江苏地区水印版画的特色和风格。1992年我国成立江苏版画院,2008年我国水印版画艺术研究中心成立,这些都说明水印版画在我国艺术中的地位越来越受重视,极大地推动了水印版画事业的发展。

二、水印版画的艺术技法应用和美学价值分析

(一)水印版画的艺术技法传承

1.绘画的艺术技法在水印版画创作中,绘画是最基本的技艺,版画的绘画主要分为草绘绘制和放大图绘制两个步骤,草图绘制的关键在于明确要呈现的画面的干湿、深浅、虚实效果,放大图的描绘重点是要表现出深浅不一、浓淡适宜的层次感,确保顺利进行套版工作。具体绘图时,要先进行颜色分类,确定分版数量,而后在样稿上附上透明薄纸,画上图像的轮廓,之后将画有图像轮廓的薄纸贴在木板上进行刻画。版画的绘画过程考验着创作者的绘画功底和艺术审美能力,绘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版画的整体效果。2.雕刻的艺术技法雕刻作为水印版画的重要内容是不容忽视的,传统水印版画创作以木刻居多。雕刻分为两种,一种叫阴刻,一种称为阳刻,两者的雕刻形状是不同的,阴刻主要以凹形图案为拓印内容,阳刻以凸形图案为拓印内容。用于雕刻板花的刻刀多种多样,有形状和钝锐的差别,木质有疏松和密硬的区别,造型也有具体和抽象的区别。雕刻是对创作者技艺的综合考量,几把刀一块木板,表现光线明暗、颜色深浅等,这需要雕刻者有熟练的功底,通过雕刻展现版画这种视觉艺术的魅力。3.水印技法的传承水印是指利用水的流畅和滋润的特点而进行的版画拓印方式,在版画制作中充分发挥水的作用是水印版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水印版画贵在用纸,用纸的薄厚和吸水性的区别决定了拓印后画面效果的不同,我国一般采用宣纸、绵纸比较多,原因是这几种纸的吸水性很好,很受版画创作者的青睐,但也存在纸张易碎的弱点,水印用纸要根据版画特点加以调整,不能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版画创作者要扬长避短,找到最适宜的纸张和拓印方法。

(二)水印版画的美学价值分析

传统水印版画的美感,主要来自于绘画、雕刻、拓印三种主要环节的巧妙结合。绘画雕刻的痕迹展现在拓印作品上,作者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意图,水印版画其实和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一样,都是对人们智慧的总结和对生活中美好场景的描述,也是一种全面的艺术表达的手段,如何在版画中蕴藏美感,唤起观众的共鸣是创作者的目的和创作的意义所在。传统水印版画最初用于宣传宗教,一些佛教图案是版画的初期形式,之后用于书籍插画、诗笺等,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岁月的痕迹,有一种沧桑之美。古代的水印版画一般风格古朴简约,朴而不拙、美而不华,有一种简约之美。水印版画的雕刻痕迹最为明显,由于雕刻方法不同,显示出的效果也截然不同,有的婉转流动,有的刚劲有力,有的圆滑温柔,有的尖锐锋利,风格各异,表现的内容也不尽相同。现在美学教育里强调水印版画的韵味和印痕,指的是拓印留有绘画和雕刻的痕迹,进而表达出一定的审美意蕴,韵味和印痕在水印版画一书中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传统水印版画的美感在于木味、刀味、水味的充分结合,是色彩和造型的有机结合,是思想意识的有机碰撞。传统水印版画有着现代印刷技术所不能比拟的独特美学价值和审美特征,是一种美学上的重要研究内容。

三、传统水印版画的优秀表现手法

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探索新时期,我国美术教育对于水印版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1958年浙江美术学院创办了水印版画工厂,并开展水印版画的教学工作,这是传统水印版画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最具代表性的应用实例,在民族传统文化艺术面临艰难的时刻,将传统水印版画融入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中,使其艺术性得到发扬和传承,且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尽管如此,传统水印版画的手法和技艺在美术教育格局中的力量很是单薄,关于传统水印版画历史的教育有待加强,水印版画的独特艺术技法需要得到传承和创新。

(一)学校和教师要深入开展水印版画教学研究工作

在我国目前的美术教育事业中,传统水印版画的教学内容较少,个别学校甚至没有开设水印版画课程,部分艺术院校的重视力度也不够,所以要想加强水印版画教学质量,教师就要针对传统水印版画的发展历史进行教育,对准确精妙的表现手法和技艺也要加强教学,做好水印版画的教学研究工作。在美术教育中,要保证提供给学生的形象资料是富含艺术性的,要保证传统水印版画的艺术品质,教授要教会学生对优秀作品进行评估,研究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将这种方法有效用于美术教学中。其次,学校要重视水印版画的教学,组建水印版画研讨小组,做好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设置工作,使传统水印版画得到充分的发展和传承。

(二)在美术教学中大胆创新水印版画素材的使用

传统水印版画主要在木板上进行雕刻,尽管由于国外版画素材的影响,铜版、石版等材料很受欢迎,但水印版画的主要雕刻用材还是以木板为主。要想创新水印版画,对传统加以突破,教师要在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尝试大胆的创新,对西方的版画教学加以借鉴,不断调整水印版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针对教学模式加以创新,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对水印版画作品的影响,随时调整教学活动的实施,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鼓励学生发挥自主性,多多创新版画创作,拓展材料选择的空间和方向,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能力提升

对于美术教育好坏的考核评估会落在学生具体的创作作品上,水印版画也是如此,要想创新水印版画的发展策略,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艺术院校可以通过设立工作室的形式招收学生,在具体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做好异化教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创作思维和审美能力。其次,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调整教学手段,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加强教学,实现案例作品的形象化教学,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水印版画艺术的魅力和美学价值,进而提高学生创作作品的欲望。学校可以举办水印版画作品展,让学生互相参观,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优秀的作品得到认同也会增加学生水印版画创作的信心。

(四)鼓励学生实际参与创作,提高艺术技能

水印版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水印版画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变迁史,培养学生的水印版画绘画雕刻基础技艺和创作技能。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效地融人探索性和创新性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促进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从生活中挖掘艺术灵感,将其付诸到水印版画的创作中,运用巧妙的表现手法,加强作品的艺术魅力。

四、结语

传统水印版画的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是我国艺术宝库的瑰宝,是我们应该传承和发展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美术教学中重视水印版画的传承和发展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美术教学创新艺术境界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周雅.重塑传统版画新理念——浅谈水印版画的新拓展[J].新西部(理论版),2011,(12).

[2]张旻,冯楠.传统水印版画在美术教育中的存续方法和创新发展[J].大众文艺,2014,(19).

单色版画教案范文4

关键词:杨家埠年画;校本课程;课程标准;传承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73-02

校本课程开发是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就美术学科而言,全国各地均有富于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良好资源。一个学校的特色很大程度上依靠特色校本课程,而民间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研究性和创新性。本文以山东省潍坊杨家埠年画为例,对民间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法进行探究。

一、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和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不断在人们的身边消退。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民间艺术?学界观点不一。而与美术教育相结合,开发基于传统民间美术资源的美术校本课程,不失为有效路径之一。美术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地制宜,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开发校本课程。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素质,陶冶其心质品性,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更能解决国家和地方课程因整齐划一而带来的诸多弊端。

二、关于杨家埠木板年画

1.杨家埠木板年画概述。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汉族民间版画,主要流传于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现主要珍藏于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同时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与“鸢都风筝”、剪纸等传统手艺共同运作。以其工艺精湛、色彩强烈、造型丰富、构图饱满、采用手工操作并用的方法而著称。每个时期出现的新观念、新思想都能及时地出现在春节年画的题材中,对杨家埠年画和社会的交流与碰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木刻版画三大产地分别为杨家埠木版年画、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年画。2006年5月20日,杨家埠木版年画第一批被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既是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农民群众自己的艺术,反映出农民的美好愿望,形式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2.杨家埠木板年画的艺术特色。作为主要的艺术形态之一,木刻年画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由农民所创、所赏、所用:植根于民间,装饰于节日,往往表现岁计有余、福泽有余的心理需要,体现民众的信仰、需要和憧憬。杨家埠木板年画艺术特色概括起来有五种:①想象浪漫、具有内涵,如《连年有余》、《五福捧寿》等。②构图充裕,造型丰富,如《五子门神》、《包公上任》等。③夸张表现、简练朴实,如《茶荼》、《郁垒》等。④色彩大胆、富装饰性,如《渭水河》、《兄弟同乐》等。⑤图文并茂、贴近生活,如《过新年》、《男十忙》等。

三、杨家埠木板年画在校本资源中的开发方法探究

1.课程开发动机。如果仅仅是将杨家埠木板年画封存于博物馆,供人观览、赏玩、品鉴,那么它犹如僵死的木乃伊,无法走进今天中小学鲜活的生活中,会为其传承甚至保护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让杨家埠乃至民间美术走进当下的生活,重新散发其曾经的作用和艺术魅力,编制杨家埠年年画校本课程,让年画走进学生的美术课堂乃至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才是可取之策。这正是本文开发与建设杨家埠年画校本课程的初衷和动机。

2.课程资源的收集整理。一是资料档案袋的建设方式。采用加大挖掘保护力度方式,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资源归档整理,形成文献资料。文献资料包括文字梳理、视频、教学课件等,尽量以现代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制作、呈现。尽量避免传统档案库建设的手法单一性和内容单调的特点。这种探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二是在资源档案库的建设基础上,建设兼保存、展览、培训于一体的展馆。比如在学校里开设杨家埠年画资源库陈设展馆。展馆向学生、社会大众开放,邀请家长和相关专业人士等参与课堂教学,以建设开放性的年画教学课堂。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这种方式作为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意义非同寻常。

3.校本课程的编制与实施。一是编制校本课程。将杨家埠年画编制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编制与国家教材有效衔接。在课程编排时,需要根据每一学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和设计。二是情境化教学和学习。为避免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在校本课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采用情境化教学。学校和美术老师应尽力给教学、学生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比如邀请年画老艺人进课堂、与艺人的工作坊一起共建中小学教育学习基地,带领学生到年画作坊进行实地参观和亲身学习体验。从而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效。三是注重学习、动手相结合。对杨家埠年画的学习如果仅限于文字、作品的认知与解读而脱离动手实践、亲自体验的环节,就无法全面、深刻感悟和体验杨家埠年画的特色与魅力。因此,在年画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指点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丰富想象力,学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动手制作完成一幅年画作品。作品制作完成后,进行展示、评价,教师鼓励并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公共义卖等。

四、结语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从考察民间美术的田野工作到建构课程体系,逐步将自己塑造成研究型的教师。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也离不开学生的大力参与,他们的积极主动、出谋划策会极大程度上助益校本课程从开发到教学实践的探究和效果。借助校本课程建设,使美术教育成为传统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

限于篇幅和个人能力、精力有限,关于杨家埠年画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尚需进一步认真探究。

参考文献:

[1]范蔚,李宝庆.校本课程论:发展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宗乐,陈实,邱兴.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沈泓.中国濒危年画寻踪:夹江年画之旅[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单色版画教案范文5

一、从写生的角度

美术教师先带领学生到公园进行牡丹写生,在花海人潮中感受牡丹的魅力。随后,在人民美术版第七册第六课“猜猜我是谁”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同学背后观察不同的发型,采用线条法表现轮廓。再把各种发型轮廓剪下来,粘贴在牡丹写生图上,制作成一幅幅饶有趣味的《观花图》。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在图上配以搜集来的牡丹诗词,使图文并茂。这个教学过程既保留了课程的原汁原味,又加深了学生对牡丹文化的了解。

二、从国画的角度

美术教师先指导学生参加全市的“千人画牡丹”活动或参观牡丹画展,在名家名作面前亲身感悟传统国画中牡丹的美,丰富社会体验。在人民美术版第十册第十五课“花鸟画”的教学中,教师选取牡丹画作为范例,广征博引地讲解我国传统花鸟画的历史与发展。学生们从真实画作和多媒体课件中领略到中国画随意挥洒的笔墨趣味和意境之美,不由得对牡丹和国画生出热爱之情。

三、从雕刻的角度

在人民美术版第八册第九课“刻印的乐趣”的教学中,教师将洛阳水席的第一道菜“牡丹燕菜”引入课堂,让学生把刻印的技法运用到菜肴制作上。如用萝卜和水果雕刻出牡丹花,拼摆花卉造型,并且邀请酒店的冷拼师进行现场示范、指导。这项训练不但让学生有了冷拼师的职业体验,而且让他们对艺术与饮食文化的关系又多了感性的认识。

四、从民间艺术的角度

在人民美术版第六册第十一课“吉祥图案”的教学中,美术教师向学生展示牡丹的吉祥剪纸图案,并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牡丹图案所蕴涵的意义。在其他诸如刺绣、年画、农民画等民间艺术形式中,学生们也发现了丰富多彩的牡丹图案,从而认识到牡丹文化的源远流长。

五、从设计的角度

在人民美术版第十一册第十课“参观券的设计”的教学中,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们为牡丹园设计参观券,学生们的作品展现了极大的创造性。在人民美术版第三册第五课“小花饰”的教学中,美术教师请学生们搜集多种纸材,在课堂上设计和制作牡丹花。学生们将自己亲手制作的五彩缤纷的牡丹戴在头上,贴在衣服上,快乐呈现在每一张笑脸上。

单色版画教案范文6

CorelDRAWX6软件在字体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常用的设计方法有两种:第一,依据设计的需要改变字体的笔画结构与填充效果(给字体添加特殊的填充与效果、立体化、字体的笔画替代、连体字、重新设计字体的笔画结构等方式);第二,根据设计的需要改变字体的排列方式(设定行间距、段落间距、对齐方式、排列位置等)。文章主要采用演示设计案例操作的方式,阐述字体设计的设计方法与效果。

关键词:

CorelDRAWX6;字体设计;案例

CorelDRAW是一款由加拿大渥太华的Corel公司开发的以编辑矢量图形为核心的图形编辑软件,自1989年第一版以来,已经有25年的历史。CorelDRAW软件版本中,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是1998年发行的CorelDRAW8.0简体中文版。虽然进入中国时间相对较晚,但由于其具有强大的矢量编辑能力和广泛的设计用途,所以它在中国设计界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orelDRAW软件已成为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尤其是视觉传达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认识并使用CorelDRAW软件。在杂志编排、海报设计、标志设计、插图设计、网页设计、二维动漫设计等领域,CorelDRAW软件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就软件的字体设计功能进行阐述。

一、字体图像填充

在字体设计中,经常会使用到图形或图像的填充,使其具有图形化的视觉效果,如图1、2、3所示。这类字体兼具字符与图像的效果,一方面具有规则的轮廓外形便于识别,另一方面具有图像的直观视觉效果,可以应用在海报、POP广告、包装、字体的图形化、版式设计等领域。运用CorelDRAWX6软件,字体的图像填充一般可以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在打开的CorelDRAWX6文档页面中,使用工具箱中的“文本工具(快捷键:F8)”输入需要的文字。第二步,在属性栏或文本菜单中的“文本属性”中设置字体的字形与字号,图1、2使用“华文琥珀”字形、300点大小的字号,图3使用“汉仪娃娃篆简”字形、300点大小的字号。第三步,选择需要填充图形或图像的文字,使用工具箱中的“填充工具”选择“图样”“底纹”“PostScript填充”等填充类型中的某一类,在弹出窗口中找到或者导入需要的图像并设置填充图像的大小、方式,就可以完成文字的图形化效果。图1、2是使用“图样填充”,在弹出窗口中,选择“位图”并“装入”电脑硬盘中的“剪纸”与“织绣”图像,设定图像的尺寸长宽各为100mm的效果;图3是使用“PostScript填充”,选择“ColorReptiles”,设置长宽参数各为4的效果。提示:第一,在为文字填充图像时,一般要选择笔画较粗的字形,这样最终的视觉冲击力要比笔画纤细的效果好。第二,在为文字填充图像时,一般要给字形设置一定粗细的轮廓笔,这样可以使字体形象更加完整,不会因为填充了图像而造成文字识别困难。第三,当需要夸大文字的局部时,可以将文字先转换为“曲线”,然后使用“形状工具”编辑,如图3中“爬虫”二字的右部。

二、字体渐变填充

制作金属肌理效果的字体,一般使用“渐变填充(快捷键:F11)”,在弹出的对话窗口中选择“自定义”调和颜色。可以通过双击鼠标的方式添加或者删除“颜色滑块”,并设置当前颜色的位置以及色相,设置填充色的角度与边界,选择“确定”即可完成填充(图4)。案例使用了自定义的方式,实现了色彩的渐变填充。只要需要表现物体表面反光的特点,就可以使用与案例类似的方式实现木材、玻璃、塑料、不锈钢等材料构成的字体。

三、字体笔画替代

笔画替代是一种常见的字体设计方法,具有直观形象的视觉效果,常用于海报设计、招贴设计、图形创意、包装设计等领域。在CorelDRAWX6软件中,可以将字体打散,然后删除不需要的笔画,在合适的位置摆放上替代的笔画,最后焊接字体或者结合字体。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在打开的CorelDRAWX6文档页面中,使用工具箱中的“文本工具(快捷键:F8)”输入需要笔画代替的文字。第二步,在属性栏或文本菜单中的“文本属性”中设置字体的字形与字号,使用“华文宋体”字样、200点的字号。第三步,选择“排列”菜单中的“将文字转变为曲线”命令,将文字转变为曲线。第四步,使用属性栏中的“拆分”命令(快捷键:Ctrl+K),拆分转变为曲线的文字。第五步,删除不想要的笔画或者使用“形状工具”编辑需要改变的笔画。第六步,绘制需要替代的笔画或者图形,如图5所示。第七步,在合适的位置添加替代的图形或者笔画。第八步,结合或者焊接文字,效果如图6。提示:第一,转化为曲线的字体在“拆分”时,单独的、没有与其他笔画相连的笔画会被分离出来,可以直接删除(如“豌豆”字符中的“点”这一笔画),而与其他笔画相连的笔画则需要使用“形状工具”对其进行编辑。第二,转化为曲线的字体在“拆分”时,由笔画围合、封闭的部分会转变为一块纯色的色块(图6)。要想保留黑色块,应该使用“焊接”命令,要想去除黑色块,应该使用“结合”命令。第三,使用案例四中的所示步骤可以实现需要的任何字体的笔画替代,如图7、8。

四、重新设计中文字符

在重新设计中文字符时,与设计英文字符一样,首先要设置字体的骨架,确定字体笔画的粗细、笔画的走向以及关键特征笔画。在重新设计中文字符时,字符的笔画也应该尽可能统一,否则最终的设计效果会显得极为凌乱。文章以图9所示的中文字符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步,确定字符的基本笔画特征。在图9的字符设计中,确定了三种宽度的矩形,分别为3mm、8mm、17mm,笔画的倾斜方向为30°、60°、120°。第二步,确定字符大小以及字符间距。确定了字符所占空间为长58mm、宽50mm、字符间距7mm。第三步,使用辅助线设置字符在空间内的位置与大小(以字符所占空间与字符间距为参数)。第四步,使用第一步确定的三种矩形为字符的构成笔画,在字符所占的空间内“拼写”字符,如图10所示。第五步,焊接所有字符的笔画,效果如图10所示。第六步,微调字符,使用“形状工具”编辑不够精确的部分,删除过多的节点,效果如图11所示。第七步,填充色彩,删去轮廓线,效果如图12所示。

五、结语

在CorelDRAWX6软件中重新设计字符时,应该尽可能地规定好设计字符的笔画粗细、笔画走势、字符所占的空间,规定越详细,所设计的字符后期视觉效果越好。在设计中,字符的间距是固定的,因为汉字是“方块字”。在设计英文字符时,字符之间的间距往往需要在后期重新调整,因为单个英文字符所占的空间不一定一致。在设计字符时,往往是用“拼写”的方式,重新排列字符的笔画,笔画之间最后使用“焊接”命令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焊接后的字符往往会在“拼写”的过程中没有对齐,在后期还需要使用“形状工具”并配合“属性栏”中的“节点对齐”命令对齐。使用重新设计的方式,可以实现任何形式与风格的字体设计,但需要反复训练与实践,以便掌握重新设计字符的各种技巧。

参考资料:

[1]尹小港.CorelDRAWX6中文版标准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2]孟俊宏,陆园园.中文版CorelDRAWX6完全自学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单色版画教案范文7

【关键词】创设环境 激发兴趣 创作动力

一、创设的环境是激发兴趣的前提。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环境是幼儿的教师,它能让幼儿获得经验、建构自信、发展自我,教师应依据幼儿的兴趣、需要。让幼儿在主题活动里主动探索、发现学习,使幼儿获得成功和自信,促进幼儿整体性的发展。

在中班美术活动《圆形变变变》活动中,教师先让幼儿讲讲有趣的圆、圆形的妙用,我玩过的圆形物品、我用过的圆形物品、我吃过的圆形物品、我见过的圆形物品、我用圆形变变变,在创设过程中为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让预想内容和生存内容有机整合起来,鼓励幼儿充满自信参与活动创设和谐、平等、自由的氛围,发展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在各类活动及部分操作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关注周围生活的愿望,培养对科学的兴趣,激活孩子原有的认知经验,每个幼儿都画得很投入、很认真,使呆板的课堂演变成尽情发挥的地方,让幼儿能快乐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绘画的兴趣,每个孩子的圆形物体都不同,收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这就要求在日常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应以积极的方式与幼儿进行目光、身体和语言的接触与交流,更多地用启发、引导、鼓励的方式与幼儿交往。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和参与权,给予幼儿亲切感、信赖感和温暖感,以建立一种开放平等、和谐温暖的师幼关系。美术活动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培养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和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巧妙的方法是表现创作的动力。

一成不变的绘画形式和材料,会使幼儿索然无味。在教学中,我尝试投放新的绘画材料,激发他们探索欲望,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每一种的尝试都会带来不同画法的效果,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例如:《秋天的树林》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大家欣赏了《秋天的树林》的风景图,小朋友发现树林里的树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树枝有粗有细,相互交叉。接着提出要求:今请小朋友以刮画的形式来表现作品。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刮画,因此引导他们了解、熟悉刮画的基本作画步骤就显得尤为重要,孩子们了解了刮画的特征,便能基本掌握刮画的方法和的技巧,用刮画的技法大胆表现出秋天的树林。

我先让孩子们欣赏刮蜡画作品,感受刮蜡画的色彩变化美;孩子们都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当我用"魔笔"刮出一块漂亮的色彩时,小朋友都惊呼起来,都说:"好漂亮呀!"刮画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种新颖的画法,它不同于往日的画画,因此幼儿在整个活动中显得极为兴奋。在此次活动中孩子们享受到刮画带来的乐趣,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从而获得满足,也给绘画活动注入新的动力。

三、灵活的教学是创作想象的基础。

想象的培养是促进儿童思维活动、提高儿童的创造能力,反映儿童的创造天赋,所以我们要重视儿童绘画想象力的培养。打开他们的眼界,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的视野中去体会和感悟。孩子们的作品就更能表达儿童的心声。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去想象,去感受自然的一切。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在美术活动《京剧脸谱》教学中,教师创设情景,引起兴趣。我们来看看演员在干什么?接着我们来欣赏京剧说唱。提问: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说到了什么颜色的京剧脸谱。这个京剧脸谱这么特别,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看看京剧脸谱的秘密呢?出示不同颜色的京剧脸谱,有蓝脸、红脸、白脸、黑脸、黄脸等还有许多颜色的。先观察脸谱颜色:颜色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有各自的含义:像红色的,它表示个性忠诚的;黑色的表示个性刚直的;它们表示的是好人。白色的表示个性多计谋的,还有黄色的,表示坏人。蓝色的、绿色的代表勇士;金色、银色的表示神话里的人。

接着观察脸谱的对称:左边和右边脸的图案是一样的,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老师拿一张纸竖在图案的鼻子中间,请幼儿来看一看。观察京剧脸谱的夸张:脸谱的眉毛、眼睛、鼻子这么粗、这么大,这样画是为了让看戏的人一看就知道台上有谁。现在有许多艺术家把京剧脸谱制作成艺术品,今天我们也来学学大艺术家来制作京剧脸谱来装扮我们的教室。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材料绘画,幼儿自由选择一、两种绘画方式。尝试利用鲜艳的色彩和对称的图案设计脸谱,能根据简单的讲解进行绘画,注意色彩的搭配。教师根据班级孩子的情况用多种材料进行操作,体现幼儿的层次性、差异性、有效体现个别教育。完成了教学目标,作品的效果很好。

《纲要》在美术领域中指出:幼儿美术活动,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参考文献:

[1]林琳、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二版

[2]李眉云:《小学大美术教育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3]张奇编著:《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常锐伦著:《美术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2004

单色版画教案范文8

关键词:刮画;欣赏;创作;反思

一、刮画的源来

刮画也称刮版画,目前的刮版画艺术是一种源自于欧洲的古老艺术形式,真正意义上的刮版画发明可以追溯到1850年的英国和法国,当时主要用于商业插图的创作。由于刮版画的低廉成本、方便的使用及丰富细腻的表现形式,很快就取代了当时用于商业插图的铜蚀版画且风行一时。直到1950年随着摄影插图的普及而逐渐退出插画领域。艺术家直接在刮画板上创作及刮刻形成最终的作品。艺术家通过刮、擦、刻、磨、削等方法去掉刮画板表层的黑色,从而露出黑色涂层下的白色并显示出所刻划成的“具象”的画面,刮板画独特的表现形式令人感到其无比生动及震撼。

二、刮画的感悟

欣赏的目的在于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有所感悟,发散思维。在教学中,我们主要抓住:一是对国际上刮版画家作品进行欣赏,欣赏他们鲜明的艺术个性,欣赏他们独特的艺术语言。如国际刮版画协会主席罗娜的画,通过细腻地刻画自然界的人和物,显示了高超的绘画水平,把平常的绘画题材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倡导人类如何来保护自然界。欣赏国际刮版画协会秘书长戴安娜的画,通过画家的人物和静物高超的技法,令学生叹为观止,从而引发学生学习刮版画的兴趣和愿望。二是对教师本人的作品欣赏,创作的过程以及构思的体会,通过教师的启发和本人的经验,使刮版画这门课程发扬光大,绝无仅有,体现了奉化高级中学刮版画课程的特色。三是欣赏学生优秀习作。欣赏大师们的代表作品,是为了让学生亲近大师,也可用大师的笔法即兴创作,以此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欣赏国外的绘画作品,则是让学生开阔眼界,在刮版画表现中更能够自由发挥。

三、刮画的创作

通过让学生欣赏认识刮版画和刮版画的技法练习这两个点,欣赏国外大师的作品、教师作品、优秀学生习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刮版画的技法练习主要从点、线、面的画法与黑白灰形式的运用这两个方面入手,指导学生在技法技巧上充分发挥。

经过指导,学生很快掌握了点、线、面和黑白灰形式的画法,涌现了很多优秀作业。在学生具备一定基础后,发现学生不再满足于作品的临摹和练习,他们想把自己的想法也融入画中,于是就有了《做一次刮画大师》这个主题。

1.活动形式

学生自主选择2~4个题目为创作内容,要求学生设定创作目标,让学生开展查找资料或采风等活动的形式来进行创作。

2.学习过程指导

从“确定创作内容―寻找及处理素材―布局的指导―技法的综合运用―创作的意境”等五个方面分层进行指导;采用了“欣赏―启发―讨论―教师同步示范”等教学方法。

下面是在课程实施和指导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案例1――题材:

《欢乐颂》王睿 《十里桃花》王懿莹 《网》毛多芬 《时空穿梭》张碧容

在创作中学生经常会挑选卡通、漫画题材,画面显露了青春气息,如《欢乐颂》,学生把音乐和快乐结合起来表现一种美的存在,这种“美”是所有学生都向往的、渴望的“美”。《十里桃花》表现出学生对自然的向往,奉化有桃花节,桃花山连绵不断,通过卡通形象,学生表达一种对接触大自然的愿望,而不是一味地在教室里读书。《欢乐颂》这幅作品构图比较平稳,用圆和一半的人影,通过黑白对比,使画面主体手形突出;《十里桃花》这幅画通过山和路来划分画面,用桃花形成“灰”调,是人物的块面突出。

《网》是一幅抽象作品,学生有时找不到合适的题材,他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抽象形式来表现内容,这幅画虽然简单,但她表现得很认真,特别是细的线条处理形成灰色的面,她做到了线和面的对比。《时空穿梭》这幅画是学生在抽象的基础加以主观的想象,表现地球与太空,有科幻的元素包含在里面。

案例2――寻找素材:

学生寻找素材是多角度、多途径的。

《梦的花园》沈璐露 《太子湾公园》林子艺 《水乡》 《莲 语》周静巧

《梦的花园》素材取自校园广场的罗马柱。《太子湾公园》素材取自杭州的太子湾公园。《水乡》这幅画的原型来自于中国画,学生处理了黑白灰画面,虽然没有画水,却能体现出水的感觉来。《莲 语》这幅画的题目取得很好,似乎是莲花与金鱼在对话,画面对比强烈,物体安排得当。刮版画的难度是刮出大面积的白,留下黑色,尤其是留出黑色的线特别需要细心的处理和一定的耐心去刻画,这两幅的作者都做到了。

案例3――创作的意境:

创作的意境是刮版画教学的难点。在教学时,我们运用了启发法、教师同步示范等方法来突破难点;倡议学生在创作时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和主题。

首先我们创作了一幅画,把设计意图对学生做解释,《失落的自然》:这幅画用的是装饰画的方法,通过正在濒危死亡的藏羚羊头骨、牦牛角、破了肚子的长江鱼类、哭泣的鸟等元素来表达,人类的不断发展,给动物留下多少的生存空间?传达给学生的信息是我们如何来保护自然?希望运用艺术的方式来唤醒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

通过同步示范教学,能及时、有效、形象地传递给学生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从学生创作的作业看,这种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失落的自然》竺莉萍 《天使之梦》张菡 《老了》沃莹莹

张菡,高一美术生,她有着自己的艺术理想,《天使之梦》是她理想的寄托,画中运用了天使的翅膀和不断上升的阶梯来表达自己登上艺术殿堂的愿望,把理想、梦想、现实交织的一起,形成一个梦幻而又美丽的画面。

《老了》这幅作品是发挥了当前社会正热烈讨论的养老问题,老人的老年生活是否有保障,老了怎么办?学生创作了二位老人相互搀扶着在公园的道上散步的情景,近处的石狮子表现为历史,年年花开,老叶新枝进行对比,画面运用了点、线、面结合起来的综合技法,右边有风轻轻地吹来,这种画面能让人有一种感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社会对养老问题需要思考这样一个意境。

3.评价机制

对学生来说,成功的感觉往往来源于对于成果作品的评价。在教学中,老师同学的肯定,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鼓励。因此,我们将每个学生完成的作品收集拍照并制成幻灯进行展示,然后由学生轮流在班上介绍进行作品交流,说明自己创作的意图和表现手法,并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欣赏成果、发表评论的活动中。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积极肯定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刮画的反思

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从欣赏刮画―感受刮画―体验刮画。通过欣赏几幅大师或教师的作品,借鉴他们的创作内涵以及技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美的法则练习,主要是构图和黑白灰处理怎样紧密结合主题。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孩子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孩子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孩子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机。对于一门兴趣类的课程,最重要的是能够广泛地引起学生的兴趣,由兴趣出发,使学生自动地深入学习或研究这一课程。我认为教给学生的是学习知识的一种方法,而不仅仅传授知识。因此,通过让学生来欣赏中外著名的大师作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投入其中。

其次,让学生寻找可以作画的工具。学生寻找到了许多我所没有想到的工具,并使用它们进行了大胆的作画,创作出许多非常出彩的作品。

我们之前对学生的学情和教师的自身素养进行了分析,得出的教学难点是:研讨学生的基础,面对“绘画”学生并不陌生,但是面对刮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研究时,学生的实际经验与能力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在技法上耐心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刮版画的技法规律。但是作为指导教师,由于刮版画并非自己所学的专业,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需要大量付出和学习,一定要准备充分后才能教给学生。

单色版画教案范文9

关键词:幼儿;版画;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5-0069-01

版画是一种非常符合幼儿心理与兴趣的艺术形式,幼儿版画教学应该以幼儿的兴趣培养为主,以简单方便的操作和丰富有趣的内容来吸引幼儿,引导幼儿积累版画学习、创作的经验,增进幼儿对美术学习、创作活动的兴趣,善于表现个性。

一、粉印、油印版画

材料:吹塑、油墨、废报纸、铅画纸(或其他纸张,如白纸、卡纸)。油墨可以有几种颜色,通常是黑色、红色、蓝色,其中以黑色效果为对比最强。工具通常为画笔、铅笔、刷子。创作方法:第一,制版――用铅笔在吹塑纸上画出要表达的图画(注意:要让幼儿用力画,要画出较深的凹线,但不要把吹塑纸划破),画面线条要丰富,有较多的曲直、长短、疏密的变化,装饰意味要浓,每个人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变化。第二,上色――用刷子或毛笔在各种颜料中沾色进行涂抹,注意颜料不要用太多。第三,印刷――将纸盖到上好色的版上,用手轻轻按压,直到看到颜色均匀印在纸上,把纸轻轻从版上揭下来。如果版过大或用色过多,也可用透明胶将版与纸贴在一起,以防混色。如果用宣纸以外的其他纸印画,要用一个不锈钢小勺的底部用力印刷。第四,晒干――画纸平整地放在另外的地方,或者挂在一处。

二、实物版画

材料:周围生活和自然界中有纹路的较薄的物品(如旧毛巾、窗帘、各种线、布、木板、蔬菜等)和可以做成纹路的物品(如纸、线、毛发、蛋壳等)、油墨、乳胶、废报纸(打油时放在版或画的下边,保持桌面干净)、铅画纸(或其他纸张,如白纸、色纸,白色纸效果较好)。油墨可以有几种颜色,通常是黑色、红色、蓝色,其中以黑色效果为对比最强。工具:滚筒、剪刀、光滑硬实的圆形物品、棕刷、上油板。创作方法:第一,上油――把油墨用刷子刷在各种实物的表面。第二,印刷――把上好油的版放在另外一张干净的旧报纸上,再取铅画纸(或白纸)放平整,纸张不能有折皱,用棕刷轻轻扫平,用光滑硬实的圆形物品印刷(需要比吹塑版画用力,因为纸版本身就会吸收油墨),要一只手压住纸和版,纸和版不能串位,印刷的中途不能拿起来,否则会错位,只能从印刷的背面观察。观察到油墨上到画纸上较均匀就可以揭开画纸。第三,晒干――画纸平整地放在另外的地方,或者挂在一处,需要一天时间才能晒干。特点:真实性强,趣味浓厚;简单易操作;不需要长时间的创作;作品的可塑性强,幼儿可以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做出丰富多彩的变化;能拓展幼儿的思维与想象,比其他绘画形式需要更多的思维与动手活动。

三、吹塑纸粉印版画的教学

首先,在每周的一日活动中开展特色活动。根据中班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并结合单元主题活动内容,在一学期中开设了“我的五官”“国旗飘飘”“秋叶”“海底世界”“神奇的雪花”等版画课程,从多种角度发展幼儿的版画水平。如“我的五官”重在让幼儿进行制版的训练,对上色要求较低;“海底世界”则要求幼儿用丰富、浓重的色彩进行滚磨、拓印,既练习了幼儿对工具的使用,又使他们更熟悉色彩的搭配。其次,在游戏中结合特色活动。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活动形式,因此将版画、拓印内容投放在游戏区内能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发展版画水平。如在自主性游戏的“服装店”“饰品店”中引导幼儿用版画的花朵、绿叶或各种图形装饰衣服和饰品,同时根据主题与季节的变化,引导幼儿自主创新更多的图案进行装饰。

四、利用幼儿的版画作品进行班内区域的环境创设

幼儿用自己的版画作品装饰环境与区域,能够发展他们的版画水平。幼儿在活动室的各个角落看到自己的作品时,会萌生自豪感与喜悦感,能更加积极地投入版画活动中。如建构区内城堡的图形,让幼儿制作“砖块”拓印上墙,城堡变得更加生动。又如阅读区内的小花丛,将教师制作的假花与幼儿作品《花儿朵朵》放在一起投入阅读区中,既美观又富有童趣。

五、及时纠正幼儿在活动中不正确的行为

第一,教师要让幼儿互相学习。教师可以让版画技能较好的幼儿通过帮助、讲解,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幼儿。第二,教师要在每次版画活动结束后对本次活动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教师应该每次都让幼儿吸收正确的经验,逐渐积累,注重讲评、鼓励与表扬。幼儿非常注重老师的看法,尤其是当他完成一幅自认为不错的作品并向老师展示时,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与赞美。这时,教师可把幼儿的作品通过视频展示台向大家呈现,放大其优点并仔细描述,让这个幼儿得到满足的同时激励其他幼儿,使幼儿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影响。

六、结束语

幼儿版画是融画、剪、贴、印为一体的综合手工制作活动,能满足幼儿喜欢动手的愿望和要求,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实际能力,确定版画教学目标,通过易于操作的材料进行版画创作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