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自相矛盾文言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9-04 14:01:50

自相矛盾文言文

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1

关键词:社会矛盾研究法;中学英语;文化教育;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上闪烁着独特的光彩,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现如今,随着与时俱进的发展,矛盾特殊性理论在各领域实践中,特别是英语教育领域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结合自身研究领域,总结、坚持这一理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社会矛盾的特殊性理论的发展和含义

用中国革命经验把矛盾特殊性理论系统化,是毛泽东同志对唯物辩证法理论的重要贡献。他指出不仅要研究客观事物的矛盾普遍性,尤其重要的是研究它的特殊性,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把这一理论同实践、同调查研究密切结合,灵活运用。

2 中学英语文化教育现状及加强贯彻社会矛盾研究

对于英美文化教育,人们已达成了一致意见,认为应在语法词汇教学过程中教授文化知识,这毋庸置疑。然而怎样教,才能让学生更了解,更熟悉地掌握并运用文化知识,以及怎样更好的融合语言和文化知识,目前还有待深入探索。

在中学英语中,教师们对于文化导入的问题颇有争议。对于基础教育阶段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各专家学者各持己见。以吕必松、赵贤洲、张占一为代表的学者主张将文化教学的内容分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两类。这些文化之间有十分复杂的相互关系,做这些划分是为了实际教学的需要。然而,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目标和环境,还需要适当地选择相关的文化细节,因此要求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贯彻社会矛盾研究法,对英语学科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之特殊性深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3 如何利用矛盾特殊性研究方法具体分析中学英语文化教育

1、英语学科领域的特殊性

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的外语教学研究对国外外语教学理论引进、吸收和应用。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在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教师意识到,国外的理论虽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但是中国的外语教学实践更需要自己的教学理论为指导。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它所面对的对象、语言环境都截然不同。这些因素对语言学习影响颇深,而主要原因是母语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导致学习者语言文化知识的障碍。[4]这些母语和英语的矛盾具有自身特殊性,因此,掌握这一特殊性对于解决学习者的语言文化知识有其必要性。

2、中学英语文化教育的阶段性特征

从纵向看,中学英语文化教育有其必然性和可能性。首先,学习对象不同。学习对象处于中学阶段,从自身发展阶段而言,他们经过了十几年的母语文化知识学习,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都有所了解,开始抽象的认知阶段。加之,这一阶段正处于思维由具象到抽象过度阶段,对外国文化知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其自身的阶段性特征。其次,英语语言知识阶段不同。在此阶段,中学生或多或少有一定二语知识的基础,有的甚至掌握了部分语法知识,有较好的二语语感,因此,在学习语法及词汇的过程中,应增加文化教育,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再次,现有语言知识储备有其阶段性。因母语的系统性学习和习得的特点,中学阶段学生在母语方面已有较多知识,他们学习的母语结构、词汇和文化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二语的掌握。如拼音和语言表达方式对孩子的二语学习更有其负面影响,而在此阶段,两种语言知识的碰撞和青春期的躁动使得这一矛盾更加突出。

不同领域的特殊矛盾构成某一门科学的特殊研究对象,例如英语研究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听说读写各技能、中国和西方国家文化等一系列矛盾。如不重视研究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事物的特殊本质,无从发现事物发展的特殊原因,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特殊领域,也就无法进行科学研究。作为一名英语研究者,理应理性分析英语学科中存在的矛盾。

3、注重研究英语文化教学矛盾各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

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从横向角度看矛盾重重,如: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矛盾、母语和外语文化和语言结构之间的矛盾等、学生身处的母语文化背景和二语文化知识掌握的矛盾。首先,是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矛盾。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从它们之间的关系可得出,文化和语言相辅相成,必须在学习语法词汇的基础上学习文化知识,对文化知识的兴趣也可激发英语学科的兴趣。其次,语言教学的环境不同。外语使用的环境、师资、教学方法的不同对目标语输入的数量和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目的与其他国家的外语学习者不同,因此,强调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完全是必要的。只有建立在坚实的调查研究和实验基础上的外语教学理论才有真正的说服力和生命力。在分析的时候,必须注意这一中国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对症下药,得心应手。

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2

关键词:流行歌曲歌词 矛盾格 语义 常规关系

随着大众传媒作为流行歌曲的传播工具的盛行,流行歌曲渐渐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入曲可唱,离曲可赏”的流行歌曲歌词,其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当代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表现出或通俗易懂、或鲜明奇特的语言特色。矛盾格是两个表面语义冲突而深层语义和谐的词语搭配在一起,借助语义冲突的形成和消解来深刻揭示事物间对立统一关系的一种辞格,其主要辞格要素包括主体和两个矛盾项。认知语言学是“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只是系统等努力对语言作出一致性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①流行歌曲歌词中诸如“陌生又熟悉”“痛也很愉快”“不是秘密的秘密”“美丽的惆怅”“悲壮的失败”“残酷的美”等矛盾格的运用,使得歌词突破人们的习惯思维方式、具有全新的审美效果和超强的感染力。基于认知的视域分析流行歌曲歌词中的矛盾格,既有助于词作者创造更多更好的歌词、繁荣大众文化,也有助于受众更好地认知歌词、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本文拟从语义的“类型、指向、认知”等三方面对流行歌曲歌词中的矛盾格进行分析。

一、流行歌曲歌词中矛盾格的语义类型

在对所收集的流行歌曲歌词中的矛盾格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流行歌曲歌词中的矛盾格的语义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因变化引起的对立感受构成的矛盾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当词作者选取这种发展变化作为参照点时,矛盾格的整体意义表达的就是某事物的转变意义。如:

不是秘密的秘密/我要说爱你/像蜜蜂黏着糖蜜/我的眼里只有你/不是秘密的秘密/和你在一起/每个眼神微笑都安静/却是幸福默契(《不是秘密的秘密》作词:李怡萱;演唱:杨幂)

歌词中使用偏正式矛盾格,“秘密”的内涵意义是“隐蔽性、莫测性、时间性”等,“秘密”的外延意义是“不为人知的事情或事物”,否定“秘密”的内涵意义或外延意义,可以得出两种意义:有秘密之实却无秘密之名或者有秘密之名却无秘密之实。具体哪种意义起作用,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此处表述的就是有秘密之名却无秘密之实,“没有隐蔽性、为人所知的事情”。这类“不是N的N”表达所表达的基本意义是类似的,都是对N内涵和外延否定后的意义。

(二)因共存的相悖心理构成的矛盾

人的心理具有主观性,可是它往往容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引起内心情感的起伏。人们的内心真实地存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心理。怀旧和爱情是流行歌曲中的两个重要主题,因此流行歌曲中涉及心理活动内容的歌词较多。如:

想记起偏又已忘记/那份爱天下驰名/万古流芳/想得到偏又怕失去/那份爱天下驰名/万古流芳(《昨夜星辰》作词:吴桓;演唱:林淑容)

歌词中使用了并列式的矛盾格,“记起”与“忘记”是完全相反的心理活动,“得到”与“失去”是两种完全相反的结果,可是却出现在同一个人心中,想要记起,却由于种种原因又不能去爱,于是立刻压抑自己的感情,努力使自己忘记。词作者设计出这一矛盾的语言,通过语义的对比,形象地描写出一个处于感情痛苦中的人想爱又不能爱的痛苦状态。“想记起偏又已忘记”和“想得到偏又怕失去”看似矛盾,仔细品味却是符合情感逻辑的,以简练的语言传递出复杂的心理矛盾,有效地展现了矛盾格的艺术魅力。

(三)因事物不同角度的对立构成的矛盾

词作者为了凸显矛盾,有意省略与矛盾构成有关的背景、原因的交代,以致语言表层语义聚集在两个矛盾词语的冲突上。如:

突然的开放实际并不突然/现在机会到了可能知道该干什么/红旗还在飘扬没有固定方向/革命还在继续老头儿更有力量(《红旗下的蛋》作词:崔健;演唱:崔健)

歌词中使用了主谓关系的矛盾格,“突然的开放实际并不突然”中两个矛盾项“突然”、“不突然”同时指向“开放”从而产生了表层语义矛盾。从现实角度看,上世纪90年代,青年一代与其父辈的红色年代比,其思想观念上的开放,会让人感觉很突然,所以“突然的”放在主语的定语位置,作为旧信息来处理,而谓语位置的新信息却是“并不突然”。从精神角度看,这只是90年代的青年人想走出曾经的红色年代笼罩的思想和观念,开放来得是有基础的,并不突然。这类矛盾格表层上故意省略了“从……角度”和“从……角度”的语言表述,对每个事物的描述角度都不相同,但是都可以补足成“从……角度看,是……;从……角度看,是……”。

(四)因整体与个体相互否定构成的矛盾

人们往往习惯于先整体后个体,先全局再局部观察事物。流行歌曲歌词就常用矛盾格来凸显整体中包含的特例。如:

闭上了眼睛/听风在呼吸/仿佛昨天在眼前/从不曾离去/思念在逃离/回忆那么清晰/恍然之后才发现/赢了世界却丢了自己(《错怪》作词:高进 ;演唱:杨幂 刘恺威)

歌词中运用了复句形式的矛盾格,从语义上看,“世界”是整体,是一个笼统的表述,应该包含了“我”,“我”是世界的一部分,“赢了世界”和“丢了自己”听起来似乎很离奇。但仔细一想,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有时为了实现某一目标,努力拼搏。一旦目标实现,回望来时路,却发现努力的结果概括地来说是赢了,可是仔细地想想在努力的过程中连自我都丢失了。矛盾格的运用把人对输赢得失考量时的那种彻悟概括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了深邃的哲理思考。

二、流行歌曲歌词中矛盾格的语义指向

“矛盾格区别于病句的最直接表现就是矛盾格的语义深层是可以解释的。……解读矛盾格是关键,就在于消解表面的矛盾冲突。”②语义指向研究“可以比较合理地解释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复杂的对应关系。”③通过对所收集的流行歌曲歌词中的矛盾格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流行歌曲歌词中的矛盾格表面语义矛盾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矛盾语义都指向同一本体

在流行歌曲歌词中,两个相反的表述语义指向同一个本体,从而产生临时性的矛盾。如:

梦里听见一个声音/陌生又熟悉/仿佛在我耳边诉说他的曾经/眼前映出一个身影/慢慢的靠近/放肆地带走我的心 (《梦青衣》作词:张小罕;演唱:李玉刚)

歌词中谓语“既陌生又熟悉”是对主语“声音”的陈述和说明,在本句中矛盾项“陌生”在语义上指向其本体“声音”,“陌生”和“声音”两者构成一组语义指向结构体。同时,矛盾项“熟悉”在语义上也指向本体“声音”,“熟悉”和“声音”也是一组语义指向结构体。因此,得出两组具有矛盾语义的指向结构体,即语义指向结构体一:声音+陌生;语义指向结构体二:声音+熟悉。“陌生”和“熟悉”这对反义词都是指向本体“声音”,“声音”就同时具有了“陌生”和“熟悉”两种语义。在此首歌曲中,声音“陌生又熟悉”要表达的意思是:青衣表演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在不同戏剧中青衣的具体唱词可能是陌生的,但是几乎所有戏剧中青衣柔美圆润的嗓音还是熟悉的。歌词通过矛盾修辞格的对比,凸显了那种出人意料的感受。

当然,有的歌词中只有一组语义指向结构体,被指向成分与指向成分语义之间是互相矛盾的。如:

你知不知道痛苦的滋味/痛苦是因为想忘记谁/你知不知道忘记一个人的滋味/就像欣赏一种残酷的美/然后用很小很小的声音/告诉自己坚强面对(《寂寞是因为思念谁》作词:沈庆;演唱:景岗山)

歌词中,“美”既是矛盾项,又是主体,因此只有一组语义指向结构体,“残酷”指向“美”,从语法关系上看是修饰关系,“残酷”指凶残冷酷,让人心生厌恶;“美”指美丽,让人心生愉悦。因此,“残酷”与“美”的语义相悖。歌词告诉我们:忘记一个自己思念的人是一件残酷的事,但是过去的终究过去,人总是要面对现实,而敢于面对现实的坚强就是一种美丽的人生态度。歌词创作者突出语义的矛盾对比,使得歌词语言精练、感情对比强烈,发人深思。

(二)矛盾语义分别指向不同的本体

在流行歌曲歌词中,两个相反的表述语义指向两个不同的本体而产生语义表层的矛盾,并且两个本体之间存在着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如:

如果全世界我也可以放弃/至少还有你值得我去珍惜/而你在这里就是生命的奇迹/也许全世界我也可以忘记/就是不愿意失去你的消息/你掌心的痣我总记得在那里(《至少还有你》作词:林夕;演唱:林忆莲)

歌词中两个语义矛盾项是两分句的谓语“放弃”和“珍惜”,分别指向两分句主语:“放弃”指向的是“全世界”,“珍惜”指向的是“你”。“你”是“全世界”中的一员,借助矛盾格,歌词凸显了“你”在我心目中的份量和地位。这类矛盾格通常以复句的形式出现,两个分句的主语或宾语通常是整体和个体的关系,而进行陈述或修饰的谓语部分的语义又是相互矛盾的,这使得这类修辞格的语义产生了矛盾,从而生成了语义指向不同事物的矛盾格。这类矛盾格与人们的完形心理和模糊思维有着密切联系。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们在感知事物时,习惯将不完整的感知趋向完整的认知, 即对事物先有一个整体认识,然后才有对个别的认识。另外,思维过程往往渗透着模糊性,针对复杂的表述对象在没有必要精确表达时,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模糊的整体表述,甚至可以将矛盾的方面有机统一起来,以取得对立的统一。

三、流行歌曲歌词中矛盾格的语义认知

话语表述包含显性表述和隐性表述,它具有不同程度的不完备性。“一般说来,诗歌语句之间需要填补较多的缺省信息,才能将其连贯起来。”④流行歌曲歌词也是如此。徐盛桓先生认为理解隐性表述要依托显性表述,借助常规关系对其进行补足和阐释。常规关系“从客观上说是因为任何两事物间必定可以体现出[相邻+/-]和[相似+/-]这两种关系,而且是否具有相邻/相似性是可以较易较具体地显现出来的。……将相邻性/相似性作为常规关系来把握两事物的关系性,就是将具有一定强度的相邻性/相似性的两事物识解为一个整体,认定了其中一个的存在就可能内在地蕴含着另一关系体的不同程度的存在,不管另一关系体在该认知活动中在不在场;被一个关系体内在地蕴含着的另一关系体就可以用来对该关系体进行补足或阐释。”⑤从而实现交际意图。简言之,即补足或阐释话语显性表述中的“缺省”,使表达并不完备的话语理解起来语义变得相对完备。对流行歌曲歌词中矛盾格语义认知的分析就可借助这一理论。

(一)常规关系补足话语显性表述的不完备

常规关系的利用是与人的优化思维相联系的。“在优化思维的主导和制约下,语言运用也力求优化。在当时的情况下,优化主要方式是用最少语言手段表现尽可能多的内容,以少寓多,以简驭繁;可以意会的就略而不提。”⑥这就需要运用隐性表达或利用常规关系来推导话语含意。流行歌曲歌词中矛盾格显性表述不完备,辞面矛盾,我们可以通过常规关系来补足其语义,表述相对完备,使得歌词辞里和谐统一。

我说过/我不闪躲/我非要这么做/讲不听也偏要爱/更努力爱/让你明白/没有别条路能走/你决定要不要陪我/讲不听偏爱/看我感觉爱/等你的依赖/对你偏爱/痛也很愉快/等你的依赖(《偏爱》作词:葛大为;演唱:张芸京)

常规关系理论认为,人们往往是将具有相邻或相似关系的事物识解为一个整体。歌词中“痛也很愉快”让我们首先想到是“痛”与“愉快”作为一组反义词,显性表述是矛盾的。人是不可能承受着痛苦的煎熬,同时还享受愉快的。可是,“痛”与“愉快”又是同属于情感这一语义场,两者具有相似关系,只是有程度上的递增和递减,共同构成了一个语义连续统。这样的显性表述在词作者意向的制约下,借助常规关系进行语用推理,就可明白句子是故意省略了“从某角度看”等不同视角的表述,一旦补足了所有脱落的语言形式,表层的语义矛盾就不再存在。我们就能够推理出“痛也很愉快”表达的是从肉体上来看感觉“痛”,而从精神上来看感觉“愉快”,从而表现了主人公不畏身体承受的痛苦,对所爱之人的执着追求。

流行歌曲歌词的矛盾格就是基于这样的语用推理,使这些显性表述不完备和矛盾的歌词,在不同角度、层次或背景等条件都不出现的情况下,受众通过隐含的常规关系或人们的规约性的共识来补足的,对缺省的内容进行“完形”,从而完成对歌词深厚的意蕴的正确解读。

(二)常规关系阐释话语显性意义表现的语境信息

徐盛桓认为常规关系“是话语中所表达的各种关系的本源,因而是人们语言运用的一般前提,是达至相互理解的普遍基础。”⑦语用推理中的常规关系是以语用预设的形式存在。而预设实际就是话语表达者和接受者双方所共有的背景知识。言语交际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际双方共有的背景知识。流行歌曲歌词中矛盾格的理解需要借助常规关系对语境知识的阐释,进而推导出其深层语义。

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人们说的天空蓝/是我记忆中那团白云背后的蓝天(《你是我的眼》作词:萧煌奇;演唱:萧煌奇)

歌词中“眼前的黑不是黑”表面上矛盾反常,盲人看不见,眼前一片黑暗怎么不是黑呢?这是人们认知环境中的旧信息,可是借助常规关系,稍加推理就可以把这一旧信息排除,产生一种新的语境信息:有了他人的帮助和关心,就算现实世界是一片黑暗,但是内心世界是充满光明的。其推理过程可概括为:

大前提:盲人的眼前是一片黑暗,有人帮助的盲人内心是充满光明的。

小前提:我是有人帮助的盲人。

结论:我的现实世界是黑暗的,我的内心世界是光明的。

此处大前提指的是规约性知识或常规知识,小前提指的是语境知识。规约性知识合理地解释了语境知识,词作者的交际意图并得到了辨识。

总之,具有语言精练性、结构创新性的矛盾格所包含的表层语义的矛盾能够和谐共处、交相辉映地传达情感的复杂性与事物的多样性,关键就在于受众能够利用常规关系,将事物或者情感的不同层面进行补足和阐释。

四、结语

流行歌曲歌词作为现代诗歌的一种,其语言要求是言简意赅,不落俗套,意在言外。矛盾格遵循语言运用经济的原则,用有限的语言表达丰富的语义内涵,其辞面的矛盾,给人以视觉、听觉上的冲击,打破了受众的思维惰性和习惯期待。因此,矛盾格与流行歌曲歌词对语言的要求是一致的。流行歌曲歌词中矛盾格的运用,使得歌词的显性表述对不必要信息进行省略,以语言的对立统一形式来表现深刻的思想情感和隽永的人生哲理。受众在借助认知语言学的常规关系对流行歌曲歌词的显性表述作出补足或阐释达到相对完备的语义理解的同时,也激活了自己的想象力,从而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促使流行歌曲传播得更广泛、促使大众文化更加地繁荣。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修辞视角下流行歌曲歌词研究”,项目编号[YY1212]的终结成果。)

注 释:

①何自然.认知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31.

②刘颖.汉语矛盾格的多维关照[D].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1:63-64.

③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139.

④何自然.认知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39.

⑤徐盛桓.常规推理与“格莱斯循环”的消解[J].外语教育与研

究,2006,(3):167.

⑥徐盛桓.语用推理的认知研究[J].中国外语,2005,(5):13.

⑦徐盛桓.常规关系与认知化——再论常规关系[J].外国语,

2002,(1):14.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认知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刘景霞. 常规关系与话语含意理解[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1,(6):87.

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3

关键词:矛盾修辞法;语用功能;翻译

英语矛盾修辞法(oxymoron)通常译为“矛盾修辞法”,又译为“反义法”或“矛盾格”等。“oxymoron”一词源于希腊语,《朗文现代英语词典》(Longman Modern English Dictionary)将其定义为“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apparently contradictory terms are combined to produce an epigrammatic effect.”《牛津语言学词典》(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Linguistics)定义为:“term in rhetoric for the deliberate coupling of words that are strictly contradictory.”它是将两个意思截然相反的互相矛盾的词或词组结合在一起来构成一种思辨巧妙的修辞手法。它以简洁的语言,描述生动而微妙的内涵,表达复杂深刻的思想情感,揭示意味隽永的人生哲理,收到一种出人意料、耐人回味的艺术表达效果,从而体现了客观事物相辅相成,在对立中求统一的深层辩证关系。矛盾修辞法在英语中运用广泛,本文对矛盾修辞法的结构构成,语用功能及其翻译方法作简要分析。

一、矛盾修辞法的构成

矛盾修辞的构成方式多种多样,常见搭配模式如下:

第一,adjective+ noun(形容词+名词):这是矛盾修辞法中最重要的结构,描述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统一的本质特征。例如:That old man who got drunk all day lived a life of busy idleness.

第二,adjective+adjective(形容词+形容词):这是一种呈平行关系的矛盾修饰结构。用两种无法调和或意义相反的特征来描述一件事情,以产生某种强烈的语言效果。例如:The mother is undergoing the joyful pain,and painful joy of childbirth.

第三,noun+noun(名词+名词):这种情况下两个名词之间的主次关系不是十分明显,往往用来形容二者之间的难以取舍,或进退两难的境地,或者是复杂难辨的感情。例如:The couple had a love-hate experience,now it vanished.

第四,adverb+ adjective(副词+形容词):这类结构中的副词用以修饰与其意义相反的形容词,可表示事态发展的性质、状态、程度等,衬托出人物矛盾交织的思想感情。例如:It was abrilliantly boring lecture.

二、矛盾修辞法的语用功能

英语中的矛盾修饰法将反义词组织在同一词组内,构成词面上的自相矛盾,用两种不相调和的特征来形容某一事物,如:poor rich guys(贫穷的富人)。从语义学的角度看,词汇的这种组合是违反语义规则的,因为根据语义学成份分析的公式,词项的意义是对一些符合真值条件的特征的组合。如果同一公式中出现了对比特征,那这一词项就是自相矛盾的,然而正是这种语义上的背离使我们透过词义表层的自相矛盾去看它的深层内涵,寻找其特殊的含义,如poor rich guys可以理解为物质方面非常富有,精神生活却一贫如洗的人。矛盾修辞法体现了事物对立统一,非常具有内涵。从实际运用来看,矛盾修辞法在一定的语境中,主要具有以下几种语用功能:揭示事物本身的矛盾性;传达强烈的主观印象和情感意义;反映主观意愿与实际效果以及事物表面现象与其实际本质间的反差。下面从语用角度,对矛盾修辞法的这些主要功能试作分析。

(一)揭示事物本身的矛盾性

矛盾修辞法利用它词义层面上的矛盾意义来揭示某一特定语境中事物本身的矛盾性。

在莎士比亚戏剧中,矛盾修辞法通常是由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组合而成,用来表达人物极为矛盾复杂的心理状态。

例如:“Good night,good night!Parting is such sweet sorrow that I shall say good night till it be morrow.”(W.Shakespeare,Romeo and Juliet)sweet sorrow透露出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花园相会,私定终身,分手时朱丽叶依依不舍,得到爱情的甜蜜欢乐与离别时的惆怅融汇在一起悲喜交集的矛盾心理。

(二)在一定的语境里起着突出人物主观印象或某种直接感受的作用,表达出一种强烈的情感意义

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累世宿怨的两家仇敌生下一双不幸的恋人,罗密欧痛苦无奈,备受爱情的煎熬。此时,他心中的爱情呈现出这样的面貌:

“Why,then,O brawling love!O loving hate!

O anything,of nothing first create!

O heavy lightness!serious vanity!

Mis-shapen chaos of well-seeming forms!

Feather of lead,bright smoke,cold fire,sick health!

This love feel I,that feel no love in this.”(W.Shakespeare,Romeo and Juliet)

“吵闹”与“相爱”,“亲热”与“怨恨”,“沉重”与“轻浮”,“严肃”与“狂妄”,“整齐”与“混乱”,“铅铸”与“羽毛”,“光明”与“烟雾”,“寒冷”与“火焰”,“憔悴”与“健康”,“觉醒”与“睡眠”,“甜蜜”与“凄清”,这些本来都是处于两个极端的反义词,被巧妙组合,创造新意,表达了罗密欧欲爱不能,欲罢不忍的痛苦感情,透露出朱丽叶须臾不愿离开罗密欧的“甜蜜的凄清”,极大地强化了悲剧色彩。

(三)强调主观意愿与客观现实之间以及现象与实质之间的强烈反差,表达讽刺幽默效果

例如:欧・亨利(O.Henry)的短篇小说中有一段描写纽约的话:“I despise its very vastness and power.It(New York)has the poorest millionaires,the littlest great men,the haughtiest beggars,the plainest beauties,the lowest skyscrapers,the dolefulest pleasures of any town I ever saw.”在这段话里接连出现六个使用矛盾修饰语:“最贫穷的百万富翁”、“最渺小的伟人”、“最高傲的乞丐”、“最丑陋的美人”、“最低矮的摩天大楼”、“最乏味的享乐”,表达出讽刺效果,将现代美国都市外表与实质之间的矛盾性刻画得入木三分。

三、矛盾修辞法的翻译

对于矛盾修辞的翻译,我们要透过词语表层的自相矛盾去体会它的深层含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去揣摸说话人的真正用意;并且要结合不同的翻译方法,从而翻译出符合汉语习惯的译文。

(一)直译

矛盾修辞法中出现的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中,如果作为中心词的名词是具体名词,一般可以直译。直译既忠实原文内容,保持了原文的写作风格,又很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

例如:Proud humlity 可以直译为“骄傲的谦虚”,open secret可译作“公开的秘密”,honest thief 可译作“诚实的贼”,witty fool可译作“聪明的愚人”,foolish wit可译作“愚蠢的智人”。

(二)意译

翻译矛盾修辞时,有时为了使译文流畅易懂,不仅需要作适当的引申,而且还需照顾汉语的习惯。在全面正确理解矛盾修辞的含义的基础上,可将其对立统一的双重意思揉合在一起重新组合,用恰当的汉语句子译出表达其引申的含义。

例如:英国作家Ben Jonson写过一句话“You shall see sweet silent rhetoric and dumb silence speaking in her eyes”,全句的语言可以转述为“Although she doesn't say anything,you can see her sweet eyes conveying much more meaning than words”,它艺术地刻画了眼睛眉目传情、道是无声胜有声的生动姿态,钱钟书先生将它译为“双目含情,悄无言而工辞令,喑无声而具辩才”,准确地转达了原文的内在含义。

(三)拆译

根据原文意思,把两个相互矛盾的词拆开翻译。

例如:He sat there and watched them,so changelessly changing,so brighr and dark,so grave and gay.[译文]他坐在那儿注视着,觉得眼前的景象,既是始终如一,又是变化多端,既是光彩夺目,又是胧黑暗,既是庄严肃穆,又是轻松愉快。译文变通了原文的修辞结构,根据汉语言的表达习惯和上下文的联系,将两个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的概念以“既……又……”的形式表达出来。

People know that they were courting,and.when he sang about the lass that loves a sailor,she always felt pleasantly confused.[译文]人们知道他俩在恋爱,当他唱到一个爱上水手的少女时,她总是感到一种又愉快又迷茫的心情。这句话引自詹姆斯・乔伊斯小说《伊芙琳》,将pleasantly confused拆开翻译,表达出伊芙琳有男友陪伴的甜蜜心情,但又不愿意离开家乡和男友远走他乡的复杂心情。

四、结束语

矛盾修辞以简洁语言,描述生动而微妙的内涵,表达复杂深刻的思想情感,揭示意味隽永的人生哲理,收到一种出人意料、耐人回味的艺术表达效果,从而体现了客观事物相辅相成,在对立中求统一的深层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顾明栋.Oxymoron的内在联系及理解[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1).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胡曙中.现代英语修辞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修订版)[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4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师生矛盾成因处理

同志在其著作《矛盾论》中全面论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该论著还阐明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指出了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论断告诉我们,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且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它的运动变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论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在人们的思维领域,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的,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教学当中的一对主要矛盾,一切教学工作的开展都围绕着这一主要矛盾。具体表现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批评与学生的接受、感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启发、传授与学生的领悟、接受等。尤其是在这汹涌澎湃的课改大潮中,传统的师道尊严正趋于暗淡,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步形成。师生矛盾存在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具体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除有共性的矛盾外,还有其个性的矛盾。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矛盾的形式及特点

(一)矛盾形式。

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矛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业务矛盾

(1)英语教师教的目的与学生学的目的间的矛盾。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已不受升学率的逼迫,虽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过级率并不直接影响教师的日常教学。此外,教师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用于科研工作,所以在这种重科研轻教学,无就业率、升学率、过级率逼迫的宽松环境下,英语教师的授课目的仅局限于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至于学生接受和掌握情况则居于非常次要的地位。从学生角度来看,现行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使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英语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它,有些想继续深造的学生学英语也是为了符合考研、考博的要求。这些与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使学生大学毕业后具备一定的英语知识和语言运用技能的初衷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目的性的矛盾是现行英语教学中最主要的矛盾。

(2)教师授课内容、方式与学生接受程度和能力间的矛盾。

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毫无疑问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在授课时,教师虽以讲授为主,但信息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而且大学英语教材中所授的内容大多是西方文化、经济、政治、习俗等方面的东西,单纯性的语法、词汇讲解已让位于篇章文体的学习。英语学习重点的转移和教师授课量之大使抱有英语学习就是语法、词汇学习思想的学生感觉茫然不知所措,对那些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又无兴趣无头绪可言的学生来讲更是当头一棒。一方面教师所传授讲解的是对篇章文体的理解运用,以及西方社会的诸多认知,这样的传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勇于阐述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及看法。另一方面学生对语法、词汇等基础内容渴求,并仍习惯于中学时期“填鸭式”的讲解。这种因侧重点不同产生的矛盾在大一新生中表现尤为突出。

2.教学管理认知矛盾

(1)学生对教师不认同而造成的矛盾。

学生不认同教师也是日常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之一。教师的口语、知识面、言谈举止、授课技能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学生由此会对教师产生不同程度的评判。学生不愿意或者不敢把自己内心的不满当面或对系部领导表达出来时,便往往采取一种不合作的甚至有时带有攻击性的态度以显示其内心的不满。利用网络虚拟空间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最具代表性,一些学生在论坛、贴吧、空间、博客等地方肆意表达自己对教师的不满,言论带有攻击性。

(2)因学生出勤率而产生的矛盾。

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认知和目的不同,加之对教师有不满情绪,这些因素使得部分学生频频逃课旷课,而大学考核中的总成绩包括学生日常的出勤率。这种矛盾不仅存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其它科目学习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但在英语教学中则表现得更为严重。

(3)学生对教师心存功利之心而产生的矛盾。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大学考核中有平时表现成绩,教师对学生这一块的考核有一定的“生杀”大权。所以教师在任教期间,一些学生会表现极为热情甚至于套近乎,有的教师便会对其考核成绩格外“开恩”。但一旦该教师不为其任教,那些学生就会视教师为路人。学生的这种功利心会使教师在心理上产生一定芥蒂,对下届或以后的学生都不再抱有任何希望,因此而产生的矛盾是比较长久的。

(二)矛盾的特点。

1.恶性循环

学生对教师业务水平、言谈举止等方面的不认同,进而心存功利之心;教师则对学生持有偏见、轻视之心,使得教师不认真上课,授课死板,内容枯燥,这些会使学生厌学、表现不佳。学生的这种学习态度又进一步使得教师对学生失去信心和希望,更不屑上课。由此反复、恶性循环下去。

2.持续性强

这是因为大学生身心处于一个基本成熟阶段,已初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学生违反纪律或与教师发生冲突,经过教育后,学生虽表面承认自己的错误,但对教师的偏见和看法已存心底,要去除其内心的成见异常困难。

二、矛盾的成因

(一)外因,即客观因素。

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思想与传统教育思想间的碰撞

传统教育中的“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早已风光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追求利益实用之心正在蔓延。人才市场固有的竞争机制和用人单位的聘用原则,决定了学生个人英语能力的片面提高和畸形发展才有利于生存。这必然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放弃一切与专业、用人单位需求无关的英语技能和潜能的激发,摒弃大学英语教材中空泛的内容和教师不实用的授课方式。

2.师生间文化背景及年龄差距

教师作为成年人,受过大量的英语教育、社会熏陶,并在生活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拥有较为成熟的英语技能和相关知识,且能理智地支配自己的行为。而学生不同,他们缺乏对本身英语和所处水平的认识能力,在一些英语学习的做法上缺乏是非观念。但他们囿于认识水平,却认为他们的行为是理所应当的,是可以被社会和用人单位所接受的。自然,这两类人是不可能完全理解和深入对方生活和学习的。教师不可能完全搞明白学生的水平和学习英语的优势与劣势,学生也不可能站在教师的高度看待英语学习。

3.英语教材空泛的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有一定的距离

教材中所讲的大多是西方文化、体制、习俗等方面的内容,与中国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在讲究实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更多看重的是实用性。对于这一点,现行的大多数英语教材是很难迎合学生的。

(二)内因,即主观因素。

1.学生方面

(1)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底子相当薄弱。

大学英语词汇量、阅读量骤然增加,使得他们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加之没有正确的方法引导,许多学生放弃了英语的自主学习,平时不认真上课,临近考试时备“小抄”、靠同学“帮忙”,一切只为了英语考试不挂科,学好也就无从谈起。

(2)思想上不重视。

一些学生认为英语仅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学英语是为了过英语四、六级,能找个好工作。不少参加工作的毕业生认为本职工作几乎与英语无关,四、六级证书只是一块“敲门砖”。这种“英语无用论”使很多在校学生产生了思想懈怠,对英语学习进行冷处理:一切为了过级,与此无关的皆可放弃。

2.教师方面

(1)业务方面。

①口语差。作为英语教师,口语是其第二面孔。面对诸多学生,口语是教师传递给学生的第一信息,流利、标准的口语会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尊敬,留给他们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若口语差,无法吸引学生,加之学生对教师的片面认识,学生便会对教师一票否决。

②自身业务不扎实,课文讲解不透彻。有些英语教师对所授内容一知半解,无法给学生讲解各种缘由,因此学生便会对其大加否定。

③照本宣科,不能灵活运用联系实际。一些教师授课时只是宣读课本、教参和教案、讲稿,所举实例更是与实际生活风马牛不相及。学生由此会感到乏味,没兴趣听下去。以上三项是学生对英语教师认同与否的主要依据,也是化解师生矛盾的关键点。

(2)个人魅力方面。

①形体外貌、形象差。长相与生俱来,无法更改,但有些教师授课时头戴运动帽,身穿西装,脚穿运动鞋。这些装束极不相配。

②言谈无技巧、批评不当。有些老教师把教育学生归纳为“喝哄吓诈”。有些教师惯用喝斥和吓唬的手段来管理学生,长此以往产生的后果便是加剧师生间的矛盾。处理问题的方式单一,师生间的误解便会增多进,而引发更深的矛盾。

③责任心欠缺。具体表现为:备课马虎了事,只是临课前照读教参;课文讲解也仅限于教参所提供的信息,从不联系教学实际;对学生疑难问题不用心对待,只是敷衍;对学生的日常作业更是不闻不问。

三、如何处理矛盾

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要处理和缓解英语教学中的矛盾,外部条件并不会因个别教师的努力而改变,对客观事实我们可采取“冷处理”的原则,面对客观现实,调整教师与学生各自的步伐,与时代的节拍相呼应,努力适应新时期的教学环境。

教师与学生虽然无法改变客观现实,但可通过主观努力缩小和化解师生间的矛盾冲突。首先,思想上要重视。双方都应正视彼此间的矛盾――矛盾存在于事物变化发展的始终,弄清矛盾发生的原因,找出各自的问题所在。从教师角度来讲,理应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联系学生实际提高其英语技能;学生则应对自己负责,与教师配合,教学相长、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其次,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并增强个人魅力,通过夯实自己的口语、语言理解及运用等方面的业务素质来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得到学生的认同,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师生间的矛盾。另外,教师应注重自身的衣着打扮和行为举止,这是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同时,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本人必须先做到。通过表率来增强个人魅力。最后,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师生间有些矛盾是由于误解所产生的,双方可通过交谈、互通信件的方式达成共识,化解矛盾。

四、结语

矛盾的产生时有发生,师生间的矛盾永远存在并发展变化。师生间产生矛盾时,双方应静下心来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还是主观原因导致的。冷静分析之后,通过相互交流与沟通来缓解彼此的矛盾,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建立起新时期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石仲泉.哲学的当代价值[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2]邓惠君.试论高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及其解决方法[J].教育与职业,2006,(30).

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5

关键词: 对话礼貌原则语用效果

“矛盾修辞法”(Oxymoron)是指将语义截然相反对立的词语放在一起使用,来揭示某项事物矛盾性质的一种修辞手法。矛盾修辞法可以产生两种强烈的修辞效果――出人意料和引人入胜。出于两部分语义相互矛盾,合并使用有悖常理,所以矛盾修辞强烈碰撞读者的神经思维,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Oxymoron来源于希腊语Oxysmoros,由oxys-“sharp”(精明)和moros-“foolish”(愚蠢)构成,意为sharply-foolish。这本身就是矛盾的组合[1]。

Leech将矛盾修辞法定义为:“The yoking together of two expressions which are semantically incompatible,so that in combination they can have no conceivable literal reference to reality.”[2]说明了这种修辞法表面上不符合逻辑、自相矛盾,但却运用同一事物所包含的相匀、对立的两个因素来表达事物的内涵与寓义,准确地反映了复杂的心理状态、情感态度。比如,在莎士比亚的著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中,Juliet:“Parting is such sweet sorrow that I shall say goodnight till it be morrow.”“sweet sorrow”就是很典型的矛盾修辞。如果没有语境,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是sweet,但是又觉得sorrow。在文章中,朱丽叶不得不和她的爱人罗密欧离别,所以感觉很忧伤,但是想到很快又可以见面,以及回想起过去的往事是那么的甜蜜,自然又觉得很幸福。矛盾修辞就是这样一种表面看似很矛盾,但是内部联系却是很紧密,并且具有深刻意义的语言修辞。

一、Oxymoron与Paradox

在英语修辞格体系里,Oxymoron与Paradox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辞格。Paradox在汉语单被称为“反论”或“似非而是的隽语”等。在“自相矛盾”、“似非而是”的特点上这两种修辞格是相通的[3]。然而,Oxymoron是停留在短语层次上的修辞格,Paradox则属于句子层次上的修辞格。因此,Oxymoron被称为“condensed paradox”,即缩小了的Paradox。Paradox则是“expanded oxymoron”,即扩大了的Oxymoron[4]。

这两者的共同点是:字面意义互相矛盾、不合逻辑,有时甚至荒唐可笑,但仔细琢磨,却语言含蓄、哲理深刻、耐人寻味。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在Oxymoron中,意义相悖的词语紧密地置于一处,有修饰与被修饰的直接关系,或者是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而Paradox则把意义相对的概念组合在句子中,不一定存在直接修饰或说明的关系。从结构上看,Oxymoron是把两个意义相反的词放在一起,形成矛盾的统一,Paradox是把两个相反的概念组合在一个句子里,形成似非而是;从侧重点来看,Oxymoron意在突出主次两部分的矛盾统一,Paradox则意在显示前后两个意义相反的概念的似非而是。Oxymoron和Paradox都属于矛盾修辞的范畴,两者与汉语的反衬辞格颇为相似。

下面选录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中的两句原文来说明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Here is much to do with hate,but more with love:

Why,then,O brawling love!O loving hate!

...

此地多的是恨,而更多的是爱。

哦,爱里爆出战争的焰火,恨里又有柔软的温存,

……

上述第一句中,“love”没有与它的反义词“hate”紧置于一处,不存在直接修饰或说明的关系,因此第一句属于Paradox;而第一句中的“loving”则直接修饰“hate”,因此属于Oxymoron。

二、Oxymoron对Leech礼貌原则的违反

(一)Leech的礼貌原则

言语信息交际的本质是通过信息传递,达到对受话人的影响,实现双方的互动,因此在交际过程中,保持交际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是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为了保证这一条件的实现,在言语当中渗透尊重双方,保护双方自尊心的礼貌信息是势在必行的措施,否则,必然引起对方的反感,不合作,言语交际也只得不欢而散,以失败告终。同时礼貌原则还可以显示发话人的涵养和品德[5]。人际关系遵守人际互动交换法则,尊重了对方反过来也等于尊重了自己;反之,贬低伤害对方也就等于贬低伤害了自己。礼貌原则的语用结果是增加了信息的灰度,增大了理解处理的难度。隐蔽、委婉、含蓄的隐含信息是礼貌原则的最大特征(同上)。Leech的礼貌原则由六条人际关系准则所构成[6]。

1.得体原则(Tact Maxim):

(1)最小限度地使别人受损;(2)最大限度地使别人受益。

2.宽宏准则(Generosity Maxim):

(1)最小限度地使自己受益;(2)最大限度地使自己受损。

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

(1)最小限度地贬低别人;(2)最大限度地赞誉别人。

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

(1)最小限度地赞誉自己;(2)最大限度地贬低自己。

5.一致原则(Agreement Maxim):

(1)使对话双方的分歧减至最小限度;(2)使对话双方的一致增至最大限度。

6.同情原则(Sympathy Maxim):

(1)使对话双方的反感减至最小限度;(2)使对话双方的同情增至最大限度。

Leech提出上述六条准则中,前四条准则是双向的:得体准则和宽宏准则分别关注未来行为对人对己的损与益;赞誉准则和谦虚准则分别关注说话人对人对己传递的某种或好或坏的评价程度。后两条准则是单向的:一致,同情。他还指出,礼貌关注的重点是他人而不是自己,消极的礼貌(避免不一致)比积极的礼貌(寻求一致)更为重要。

(二)对礼貌原则的违反

矛盾修辞法借助语言表层形式的矛盾,清晰明确而更加简练、深刻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出人物的内在情感冲突、错综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

莎士比亚在其作品中大量运用矛盾修辞法,为其作品增添了无穷魅力,他特别善长于运用矛盾词语,来表现人物复杂情感、矛盾心理。在他的作品中,Oxymoron的运用对礼貌原则的违反主要表现在对得体、赞誉、一致和同情准则的违反,如:

Juliet O serpent heart,hid with a flowering face!

Did ever dragon keep so fair a cave?

Beautiful tyrant!Fiend angelical!

Dove-feather’s raven!Wolfish-ravening lamb!

Despised substance of divinest show!

Just opposite to what thou justly seem’st,

A damned saint,an honourable villain!

O nature,what hadst thou to do in hell,

When thou didst bower the spirit of a friend.

In mortal paradise of such sweet flesh.

(Shakespeare:Romeo and Juliet)

朱丽叶 啊,花一样的面庞里藏着蛇一样的心!那一条恶龙曾经栖息在这样清雅的洞府里。美丽的暴君!天使般的魔鬼!披着白鸽羽毛的乌鸦!豺狼一样残忍的羔羊!圣洁外表包覆着丑恶的灵魂!你的内心刚巧和你的形状相反,一个万恶的圣人,一个庄严的奸徒!造物主啊!你为什么要从地狱里提出一个恶魔的灵魂,把它安放在这样可爱的一座肉体的天堂里?

(朱生豪译)

花一样的面庞应该是美丽的,怎么藏着蛇一样的心?暴君怎么美丽?魔鬼怎么变成天使?乌鸦怎么披着白鸽羽毛?羔羊怎么变成豺狼?圣人怎么凶恶?奸徒怎么庄严?这里一系列Oxymoron是在以最大限度的咒骂贬低别人,使双方的分歧加大,反感加强,这明显违反了礼貌原则,特别是得体准则、赞誉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但我们仍能根据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和其中的语境知识,明白它们蕴涵的真实含义。

通读全文,我们可以了解到罗密欧与朱丽叶秘密举行婚礼的当天中午,罗密欧的好友被朱丽叶的表哥提伯尔特(Tybalt)冷剑刺死,罗密欧怒不可歇地将朱丽叶的表哥提伯尔特杀死。而朱丽叶只知道她的表哥被自己爱的人罗密欧杀死,却不清楚事情的真相,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自然使朱丽叶难以接受,一边是自己的亲人,一边是自己的爱人,于是朱丽叶就陷入了悲恨交加的矛盾心情中。因不明白真相,她诅咒罗密欧是美丽的暴君!天使般的恶魔!披着白鸽羽毛的乌鸦!……一连串Oxymoron的运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朱丽叶当时的复杂心理,她那既恨又爱的矛盾心理。

矛盾修辞法语言言简意赅,意蕴丰富,生动诙谐而又富有哲理。矛盾修辞法在对话中的运用一般都违反了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中的得体、赞誉、一致和同情准则。但是却表达了人们心里最真切、最强烈的想法。在话语中运用Oxymoron,可为语言增色增彩。

三、总结与启示

人们在使用Oxymoron时虽然对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中的得体、赞誉、一致和同情准则有明显的违反;但并没有影响人们正常顺利的交流,相反还使语言化平淡为新奇,化呆板为鲜活,化枯燥为生动,化冗长为简练,化一般为艺术,激发联想,唤起美感,娱人耳目,增强表现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做到语言形式与表现内容完美和谐的统一,并且促进了感情的真实表达,促进了语言的幽默化、丰富化,它的表达不仅符合语用,而且能达到语用的最佳效果。Oxymoron的使用能达到如此神奇的效果,使我们不得不感叹修辞格,特别是罕见修辞格的合理运用。矛盾修辞法的理解与掌握对英语教学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英语学习者在阅读时能更好地理解其在特定语境中所带来的语用功能,从而更好地欣赏英美文学作品。同时,对这一语言形式的掌握,还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提高写作水平和技巧。再者,教师在课堂中使用Oxymoron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更为生动、深刻。

参考文献:

[1]Thompson,D.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987.

[2]Leech,G.N.A.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M].London:Longman,1979:132.

[3]李国南.有关OXYMORON的几个问题[J].外国语,2001(04).

[4]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6

矛盾分析型作文指导重在做好两方面事情:一是分析题意;二是分析矛盾。下面分而论之。

一、矛盾型作文的题意分析

1.辨别不同的对象

要辨清题目提及的是何人何事,所言所述对象是什么,其方式、角度有什么不同。如2013年安徽卷高考作文材料是萧伯纳的一段话: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这个题目中至少有三组对象需要区分:一是人物不同,前者是“有的人”,后者是“我”,有他人与自我的区别;二是行为对象不同,前者着眼于已知现实,后者关注未知事物;三是行为方式同中有异,同样是问,前者是对现实原因的深究,后者是对未知领域的想象。通过比较分析,不难把握这道题围绕关注现实与追求梦想两方面展开思考。

2.挖掘不同的内涵

有的作文题目本身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而要分析出其中意味来。比如2012年江西卷高考作文题: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两句话都有提醒人们的意味,而且是就某些人片面的思维方式(老想着)出发的,所以读懂前一句话首先要考虑:哪些人念念不忘自己的缺失?他们缺少的是什么?提醒他们所拥有的又是什么?不难看出,这一句告诫人们不要在物质上与人攀比,要懂得知足,珍惜已有的一切,要自信地生活。反之,后一句告诫人们要在精神上不满足,努力进取,实现自我价值,成就精彩人生。这样就很容易确立观点:如“自信与进取”“珍惜今天,拥抱明天”“生活上知足,精神上知不足”等。

3.判断不同价值取向

2013年广东卷高考作文材料讲一个富翁决定向三个贫困家庭提供捐助,三个家庭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三个家庭对捐助的表现不同:第一家欣然接受,对别人的捐助表示感激;第二家是迟疑后接受,但不愿白白领受别人的好意,而是知恩图报;第三家则婉言拒绝,表明了自立自强的骨气。三个家庭对待捐助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就是三种不同的待人、待己之道,也就是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明乎此,也就不难由此做出自己的价值评判了。

二、矛盾型作文的分析策略

1.分析矛盾的一致性

矛盾的事物看似水火不容,其实彼此相互依存、相伴相生,看似对立,其实统一。比如论述感性与理性的重要性,要明确感性与理性是人不可或缺的两种能力,理性让人思考生活,感性让人体验生活。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而是盲从、冲动、偏执;感性的反面不是理性,而是冷酷、麻木、冷漠。人类所有美好的情感都需要理性的呵护,都在不知不觉之中受伦理与道德的引导;而人的理性思考应该以至善至美的情感为依托,正如休谟所说:“理性是情感的奴隶。”通过具体分析,让我们懂得矛盾事物的内在联系。

2.分析矛盾的相互转化

如果意识到事物是在发展变化之中,那么矛盾事物之间的此消彼长也在情理之中。比如2013年上海卷高考作文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事”“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这一对矛盾,“重要”“更重要”是相对而言的,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个人认为重要的事一时得不到他人认同,但时过境迁之后可能成就举世公认的杰作,也有世界上普遍认为最重要的事后来可能沦为一场闹剧。当然,矛盾的转化是有一定条件的,如时间、环境、对象、程度、性质等,在分析中不可忽略。

3.分析矛盾之外的“第三者”

题目中已经包含了两种矛盾的取向,而其中任何一种都难以自圆其说时,“第三者”或许是最佳的立意选择。尤其是二律背反的命题,更需要寻找“第三者”的智慧。如我们熟悉的“母亲与妻子同时溺水应该先救谁”的问题中,任选其一都不可能是最佳答案。再如围绕义利之辨,古有“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的箴言,我们常人达不到君子的境界,又不屑于沦为逐利小人的话,“常人喻以情”,做一个具有审美情趣的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面对矛盾选择,如果我们能够“跳出三界外”,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4.分析矛盾之间的均衡性

矛盾有赖于智慧来调和,或者是矛盾双方的妥协,或者是寻求事物的适度性,比如利益双方的双赢原则、欲速则不达、劳逸结合等。西方有个著名的布利丹的毛驴的故事,一头“理性”的毛驴面对两堆距离相等的一模一样的干草,因为不能做出最优化决策而最终饿死。人生重要的选择往往不同于毛驴,不是非此即彼,而是要在两者之间求得平衡,比如事业与家庭,正确的原则不是为了一个放弃另一个,而是在两者之间求得平衡,追求幸福的最大化。

5.分析矛盾的对立面

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7

关键词:刊物质量 影响力 四种矛盾 三种途径

期刊出版过程中,编辑与作者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同时,也充满着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矛盾,如何正确认识这些矛盾,分析并解决这些矛盾,是编辑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

一、矛盾的表现形式

1.选题过程中的矛盾。办刊过程中,选题策划活动客观存在。编辑的选题策划只有得到作者的大力支持和密切合作,才能顺利进行。最好的选题策划也总是要由最出色的作者来实施,才能变蓝图为现实。编辑选题策划的灵感和依据,大都源于读者的反馈信息或当时的社会热点、舆论焦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创新性和时效性。而作者的文稿一般只是源于自身的创作实践,对众多作者来说,其信息来源广、涉及面大、内容丰富,但其中一部分并不符合编辑选题策划的要求,这就产生了编辑选题策划与作者文稿之间的矛盾。另外,编辑在确定选题后,为增加稿件的含金量和影响力,一部分稿件往往通过向知名专家和高水平的重点作者约稿来完成,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约来的稿件符合选题要求和编辑意图,双方皆大欢喜;反之,如果稿件与选题要求和编辑意图有较大距离,造成返工修改或无奈退稿,则会对专家和重点作者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使其对编辑产生能力质疑和信任危机。所以,编辑在组织处理这类稿件时要慎之又慎。

2.审稿过程中的矛盾。审稿是期刊编辑出版过程的中心环节,直接决定了刊物的质量及影响力。审稿过程中,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着桥梁作用,既代表读者向作者选取作品,又代表作者选择最好的作品奉献给读者。编辑和作者间在认知、思路及观点上的不一致,容易产生矛盾。编辑与作者间的矛盾集中体现在稿件的采用与否上。作者耗费大量精力写出的文章,无不自认为是最好的,但在编辑眼中,可能因选题不新颖、论述不到位或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而遭淘汰和退稿。作者的殷殷期盼换来的却是无情的退稿,失望之余往往就会开罪于编辑。

3.编稿过程中的矛盾。过了初审关的稿件,在形式或内容上通常还会存在种种不足,有待编辑的加工和完善。作者在所属专业领域可称得上是专才,而编辑的主要职责是文字加工,对文章涉及的诸多专业性很强的内容,则很难做到样样精通,如果编辑就文章内容方面提出的修改意见不专业,就容易造成作者的不认可和抵触,这种类型的矛盾在文稿编辑过程中随时都可能产生。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汲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快餐式阅读便成了多数人的阅读习惯。读者阅读期刊总希望在有限的篇幅、最短的时间内,汲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因此,编辑为了顺应读者的阅读喜好,追求刊物信息量的最大化,在编稿过程中大都要对文章进行一定程度的精简,以尽可能地减少冗余信息,做到“短而精”。而作者则希望对自己的研究经验和方法进行全面、系统介绍,致使文章面面俱到,愈写愈长。编辑与作者、读者在这方面的博弈和调和,从小处讲考验的是编辑处理稿件的能力,从大处讲则是期刊赢得作者、赢得市场的关键环节。

4.期刊出版后的矛盾。期刊出版后,既要接受读者的阅读和评价,更要接受作者的审视和比较。作者审视的是自己的文章在版面安排、版式设计等方面是否满足了自己的期待,比较的是在同类期刊中是否在业务技术、传播质量、整体感觉方面有独到、过人之处,否则就会产生明珠暗投的感觉,失望之余挫伤继续投稿的积极性,甚至转投他刊。期刊出版后,如果编辑的服务意识滞后,不能及时寄发样刊、奉寄稿酬,同样会引发作者的不满。上述矛盾的解决,需要编辑从技术上、细节上为作者提供更完美的服务。

二、矛盾的特点及其产生根源

要解决矛盾,首先需分析矛盾的特点及其产生的根源。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笔者认为,编辑和作者间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立场不一致。

编辑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矛盾,却能成为作者和读者之间不断沟通、不断过渡的桥梁。有了编辑这个桥梁,作者和读者间的矛盾,也就演变成为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的矛盾。编辑介入矛盾,也就成为矛盾的中介而永远接受着来自矛盾双方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能给矛盾双方施加自己的作用和影响。尽管编辑活动每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实际上都是在解决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的矛盾。因此,解决矛盾实际上始终是编辑过程的基本内容,也是推动编辑过程逐步演进的基本动力。

三、矛盾的解决途径

1.壮大作者队伍。作为期刊的编辑,平时联系最多的是作者,建设一支文字水平高、写作能力强,又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历来是编辑的头等大事,也是检验编辑业务能力的重要尺度。只有作者队伍不断发展和壮大,期刊才有可能办出精品、办出效益,才有可能形成特色,在同类期刊中独树一帜。编辑积极开动脑筋,通过多种途径发现和发展作者,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作者资源库,使之成为编辑工作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选题过程中的矛盾提供了作者资源上的保障。

2.充分尊重作者。审稿过程中,编辑与作者是平等合作的关系,不同于居高临下的法官审案。只有站在理解和尊重作者的角度,才能搭起沟通的桥梁。对待作者首先要摆正心态,放下架子,与作者进行朋友似的真诚交流,给作者提供具有指导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以赢得作者的信赖和支持。优质期刊要靠优质稿件作保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作者的辛勤劳动,没有丰富的稿源作支撑,能力超群的编辑也难有用武之地。所以,首先,编辑对作者应怀有感恩之心,靠优越条件、最佳服务给作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其永葆创作活力和激情。其次,遇到阻碍时,不妨积极看待问题,编辑和作者并非实质上的冲突,所谓博弈也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上,例如审稿过程中的退稿,对期刊而言是高质量稿源的保证,对作者而言,则有利于其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完善,避免把无用的信息、错误的理论与方法传达给读者。

3.提高专业技能。编辑在增强常规业务能力的同时,也需不断提高自身获取信息的能力,知晓行业前沿动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为筛选出好的稿件,顺利完成编辑加工,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具备编辑业务能力的同时,有必要在刊物所属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积累,现行提倡的学者型、研究型编辑即如此,这对编辑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8

首先我们承认,每个科学理论都必须接受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人为实验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了自然科学或科学以后,要经过自然现象和人工设计实验的检验。具体的发现过程在哪里呢?从原来的科学理论推出的逻辑结论与我们现在进行的实验结果有矛盾的时候,才会有科学发现――这点大家都承认。比如哥白尼、爱因斯坦的发现都是这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创新思维是什么?是以实验结果为依据,分析原来的理论中哪些是与现在的实验结果和观察记录有矛盾,找到这些矛盾并删除,提出符合新实验结果的东西――这是从哲学的角度看。还可以往下走,把它变成科学。

要研究这些,我们要用到专有的对象语言。如物理学中有专用的语言,有专有的概念、定律,质量、能量、加速度、速度、势能、动能等。生物学中有物种等。每个学科都不一样。计算机也一样。研究发现的逻辑语言最早是由弗雷格和罗素建立的一阶语言。一阶语言定义了两类对象,一类对象叫做项。项是递归定义的,要么是一个常元符号,要么是个变元符号,如果f是函数符号,t1,t2,t3都是项,f(t1)也是一个项。项描述常量、变量、函数关系。一阶语言另外一类对象叫做逻辑公式,就是在所有知识里出现的各种命题、句子、描述知识的句子。句子可以是一个等式,描述函数之间的关系,如t1=t2,但在一阶语言里是符号,另外可以描述一个集合的关系,关系可以是一个集合,用P表示谓词。剩下的是,如果B是一个句子,在一阶语言里是逻辑公式,那么它的否定也是一个逻辑公式,如果A和B都是逻辑公式(逻辑公式描述的是一个命题),那么A∧B、A∨B、AB,∀xA、∃xA都是句子,每一个句子描述一个命题,命题反映了我们认识到的一个知识,很简单,比程序设计语言还简单。这样我们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研究逻辑关系。比如举例:

物理学中的伽利略变换:

如果x是一物体, 和 为彼此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相对于 的速度为 ,并且x相对于 的速度为 ,那么x相对于 的速度为 + 。

如果用一阶语言来表示伽利略变换,就是:

B(x)代表:“x是一物体”;

A(x)代表: 和 为彼此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相对于 的速度为 ,并且x相对于 的速度为 ,那么x相对于 的速度为 + 。

则伽利略变化可以写成:

∀x(B(x)A(x))。

又比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原理:

由于每一个物种所产生的个体数量,远远超过其可能生存的数量,所以反复引起生存斗争,而且任何生物所发生的变异,无论多么微小,只要在复杂而时常变化的生活条件下,以任何方式有利于自身,就会有较好的生存机会。

如果用E代表“每一个物种所产生的个体数量,远远超过其可能生存的数量”,F代表“反复引起生存斗争,而且任何生物所发生的变异,无论多么微小,只要在复杂而时常变化的生活条件下,以任何方式有利于自身,就会有较好的生存机会”,那么自然选择原理就可以用EF来描述。

一阶语言和C语言的不同之处在于,C语言可以描述任何一个计算现象,而一阶语言因为关注逻辑推理,因此每一个问题可以有多个一阶语言,取决于研究中逻辑分析的深入程度。比如用E代表“每一个物种所产生的个体数量,远远超过其可能生存的数量”,P代表“反复引起生存斗争”,B代表“物种的特征是不变的”,F代表“任何生物所发生的变异,无论多么微小,只要在复杂而时常变化的生活条件下,以任何方式有利于自身,就会有较好的生存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选择原理可以用以下公式更准确地描述:

E(P(BF))。

有了一阶语言,任何一个自然科学理论在一阶语言里就变成了形式理论。形式理论是由有穷的逻辑公式组成的集合,它们彼此不矛盾。比如用一阶语言分析经典力学,用R代表相对性原理,N1、N2、N3代表牛顿三定律,E代表万有引力定律,B(x)表示x是一刚体,A(x)表示相对运动,那么伽利略变换就可以用∀x(B(x)A(x))来描述,经典力学的公理系统就可以用下述形式理论来描述:

{∀x(B(x)A(x)),R,N1,N2,N3,E}。

有了一阶语言后,我们要研究发现过程的逻辑思维方式是什么,它和平常的数理逻辑推理有何区别?数理逻辑中的各种证明是描述数学证明的,数学证明的特点是有一个前提,即形式理论,如几何的二十条公理,量子力学的六条公理等,再根据公理进行证明,所有的证明都是对每个句子中的逻辑连接词的分析。所以一阶逻辑中的系统都是为了分析和描述证明用的。而科学发现与证明的不同在于,科学发现是实验的结果与原来的理论有矛盾时,分析哪些原来的理论和实验结果有矛盾。是以实验和观察的结果作为出发点,分析和寻找原来理论和实验结果有矛盾的东西。如果数学推理是正向的,科学发现就是反向的。科学发现也是可以形式化的。

要做科学发现,第一,首先要描述科学实验的结果,从这里出发寻找科学理论哪里有错误。刚才谈到,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所有现象都可以变成数据,数据在一阶语言中就是常元符号,数据间的关系可以列表,就是函数符号。数据间的集合和分类就是谓词。(谓词就是描述一套数据的集合)数据间的关系就是方程式(等式)。所以t1=t2这个等式是一个最简单的谓词。然后还可以定义其他谓词,每个谓词代表一个集合。所以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把实验数据的结果变成了用一阶语言的原子语句和原子语句的否定来描述。(原子语句要么是个等式,要么是个谓词)

一边是实验数据结果,一边是原有理论,所以逻辑推理两边都不可少,如果用Γ表示原有理论(经典力学、进化论),Δ表示用原子语句和原子语句否定所描述的实验结果,这一对Γ和Δ就形成了对立统一,这是科学发现必须具有的两个东西。用表达式表示就是Δ┃Γ。如果Δ和Γ有矛盾,说明实验结果和现有理论有矛盾,此时理论是必须要修改的,如果Δ和Γ没有矛盾,说明现在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不用再进行科学发现了。

科学发现的目标是什么?根据实验结果的原子语句和原子语句非消灭右边原有理论中和实验结果有矛盾的东西,一直删到没有矛盾,抛弃了旧的,保持新的,再增加新的和没有矛盾的原理。因此它的演算变得很简单,每一步逻辑推理是一个 ,表示从现有的实验结果删掉一个原有理论里的有矛盾的东西,一直删下去,删到没有矛盾,然后再加入新的东西,这就是科学发现的抽象过程。用表达式表示就是Δ┃Γ Δ′┃Γ′。而表达式Δ┃A,Γ Δ┃Γ表示现在的状况经过一次科学发现的推理,变成新的东西,即把其中和实验结果有矛盾的A定律删掉。

整个科学发现的逻辑由七个公式组成,既是完全的且是可靠的。

第一个是公理,公理很简单,即A,Δ┃A,Γ A,Δ┃Γ,如果左边的实验结果是原子语句A,右边出现A,那么它与左边的A有矛盾,则右边的A必须被删除。不用任何逻辑前提。

第二,什么情况下删除A B?

从逻辑上发现,如果A(前提)和实验结果Δ不矛盾,B(结论)和实验结果Δ矛盾,那么A B形式的知识应该去掉。用表达式表示即:

Δ┃A,Γ Δ┃Γ

Δ┃B,Γ Δ┃Γ

那么:Δ┃A B,Γ Δ┃Γ。

第三,什么情况下删除∀xA(x)?

如果存在一个项t,使得A[t/x]与Δ有矛盾,则∀xA(x)也与Δ有矛盾,必须被删除。用表达式表示即:

Δ┃A[t/x] ,Γ Δ┃Γ

那么Δ┃∀xA(x) ,Γ Δ┃Γ。

第四,R删除规则。

如果C是理论Γ1、A、Γ2的逻辑结论,而C与实验结果Δ有矛盾,则C必须被删除。但C并没有出现在公理系统中,则导致C的必要前提A应该被删除。用表达式表示即:

Γ1,A,Γ2┝C A T C

Δ┃C,Γ2 Δ┃Γ2

那么:Δ┃Γ1,A,Γ2 Δ┃Γ1,Γ2。

总的结果一共是七条规则。理论上讲对描述发现逻辑足够用了。它们是:

1. R公理:

2. R-∧规则:

3. R-∨规则:

4. R-规则:

5. R-∀规则:

6. R-∃规则:

7. R-删除规则:

举例说明,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说,按伽利略变换,经典物理学预言:光速在不同坐标系下测出的光速是不一样的,这是经典力学中的逻辑结论。而迈克尔逊和莫雷反复实验表明,光速不依赖于发光体的运动速度。因此爱因斯坦的结论是:删除伽利略原理,增加光速在任何坐标系下测量速度不变(30万公里/秒)原理,在不同坐标系下计算速度选择洛伦茨变换,与光速不变不矛盾。现在就可以用这套规则分析爱因斯坦相对论。Γ代表经典物理学,用R代表相对性原理,N1、N2、N3代表牛顿三定律,E代表万有引力定律,B[c]光量子具有固体的特性,则:

Γ:={R,N1,N2,N3,E,B[c],∀x(B(x)A(x))}

Γ′:={R,N1,N2,N3,E,B[c]}

Δ:={B[c] ,A [c]}(实验结果)

根据R公理,由于A [c]和A [c]互为否定,说明A [c]与实验结果矛盾,因此要删除A [c],即B[c] ,A [c]┃A [c] ,Γ′B[c] ,A [c]┃Γ′;

根据R公理,B[c]和B[c]互为否定,因此右边的B[c]应该被删除。即B[c],A[c]┃B[c] ,Γ′B[c] ,A [c]┃Γ′。

以上两点合在一起,根据蕴含公式,前提与实验结果不矛盾,结论与实验结果矛盾,则B[c]A [c]应该删除,即B[c],A [c]┃B[c]A [c],Γ′ B[c],A [c]┃Γ′。

再根据全程量词规则,光速与实验结果出现矛盾,则∀x(B(x)A(x)应该删除。即:B[c],A [c]┃∀x(B(x)A(x),Γ′ B[c],A [c]┃Γ′。

这就是爱因斯坦选择去掉伽利略定律的逻辑验证。原来人们认为爱因斯坦是天才,一旦我们把发现的规则找到,这个结论就可以演算出来,也就是说,可以用计算机来证明。

本例是最简单的例子。下面再看达尔文的学说,他的贡献不简单。

先考虑一个形式理论Γ:{ A,AB,BC,EF},让A、B、C、F都取真,结果就是真,说明这是一个协调的形式理论。进一步分析,C是这个理论的逻辑结论。如果C遇到了事实反驳,实验结果证明C不对,那么我们的目标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理论,只删除必须引起C的必要前提。那么从逻辑上有三种可能:

第一,{ A,AB,EF}

第二,{ A,BC,EF}

第三,{ AB,BC,EF}

如果使用R删除规则,则以上三条规则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演算出来。

现在给A、B、C解释:

A:代表“每一物种都是独立被创造出来的”;

B:代表“每一物种的基本特征是不变的”;

C:代表“同属物种都不是另一个普通物种的直系后裔”。

达尔文之前流行的“物种不变理论”用:Ω:{ A,AB,BC }来描述。

达尔文经过长期的研究,在他的《贝格尔舰上的航行》和《物种起源》两部著作中列举了大量经过他的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事实用以支持下述命题:

C:“同属物种可以是另一个普通物种的直系后裔”;

EF:自然选择原理。

达尔科学研究从这两个观察得来的事实出发,又加上自己的猜想,即“经过我能做到的精密研究和冷静判断,我毫无疑虑地相信,许多博物学家最近还保持着的和我以前所保持过的观点”,这就是“物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论点是错误的”,即A。因此,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核心内容就是:Ξ:{ EF,C,A}。

整理一下下述五个语句:

Ξ*:{ AB,BC,EF}∪{C,A}

它们是不矛盾的,且Ξ*的前三个语句恰好是Γ关于C的第三个R缩减,是使用R演算推导出来的。

实际上,A是达尔文的一个“信念”,更为重要的是:从逻辑的角度看,A与{ EF,C}并不矛盾,如果放弃A,可以使前面使用R演算推导出的Γ的第二个R缩减,即{ A,BC,EF}成为另一种合理的选择,由此可以得到:

Ξ+:{ A,BC,EF}∪{C}

这可以视为进化论的另一个版本。这样的结论更具有开放性,与达尔文的实验结果也不矛盾,不会引起很多争论,与现在基因论理论的矛盾更小。这说明科学发现的逻辑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发散的思维、猜想,也是一种逻辑推理。不同的是,第一,要把实验结果作为前提,第二,以实验结果为前提,对原有的结论进行逻辑演算,把所有的结论分析出来,客观地选择一种会更好。

再引申,科学中最复杂的公理系统平面几何有20条公理,数学中策梅罗-弗伦克尔公理系统有10条公理,算数9条,量子力学6条,牛顿力学7条。发现逻辑在软件中使用,因为任何一个软件成为一个实用的软件,至少有几万条。如Windows XP有三千万条,也是形式理论,谁也不敢保证前面没有错误。我们现在的公司里100人做开发,250人做测试,就是没有充分使用这套逻辑系统,实际上是可以进行逻辑分析的。任何一个人找错儿都不是盲目的,实际走的规律就是以错误为依据,进行逻辑分析,任何逻辑分析都没有离开这7条规则。

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9

所谓学科,指学术分类,它是一个具有严密内在逻辑联系的知识体系。因为它是逻辑的,所以,它的起点范畴只能有一个,学科的全部知识即是从这个起点开始,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演绎出来的。其逻辑推理的过程,主要体现在核心范畴的确定和基本范畴的建立上,核心范畴的确定和基本范畴的建立,即标志着一门学科基本理论体系的形成。

核心范畴亦即起点范畴,它是一门学科的最高级概念。语文学科的起点范畴是语言作品②。语言作品概念在不同学科中有不同的理解,从语言学上说,它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从文章学上说,它指作者对生活的科学反映;从文艺学上说,它指作者对生活的艺术反映。但是,这些理解并不是作为逻辑起点的语言作品的内涵。根据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有关论述,语言作品作为逻辑起点至少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它是最抽象的东西,是对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最高概括;(2)它是最简单的东西,是语文实践中最一般和最不发达的形式;(3)它是最直接的、实体性的东西,具有无规定性的单纯的直接性;(4)它是构成学科体系的细胞的、元素的形式,是语文学科统一性的、普遍性的根据。一句话,语言作品不是语言、文章和文学,它是一个“最抽象也最空疏”的概念,可以在思维行程中获得系统化的逻辑规定。

基本范畴是建立在核心范畴基础上的二级范畴,即对起点范畴的第一轮规定、发展和具体化。语文学的基本范畴有:(1)形式与内容范畴,它是语言作品最简单的规定,可看成二级范畴层次的核心范畴;(2)语言与言语范畴,它是对语言作品形式的进一步规定、发展和具体化,即形式上的抽象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语言和言语的具体再现;(3)文章与文学范畴,它是对语言作品内容的进一步规定、发展和具体化,即内容上的抽象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文章和文学的具体再现。

任何科学研究要想有效地解决某个问题,首先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包括确定研究对象,选择研究范围,以及找到适应这个对象和这一范围的具体研究方法。方法论上的这种基本要求,同样适用于语文学研究。

语言作品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形式与内容的矛盾是语言作品的基本矛盾。“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领域的所特有的某一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学科的对象。”“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③在这个意义上,语文学的研究对象具体是指语言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矛盾或问题。换句话说,形式与内容的矛盾作为语言作品的一对基本矛盾,是其他一切矛盾的根源,它规定着其他一切矛盾;语文学对语言作品的研究,首先就是对该基本矛盾或基本问题的研究。

语言作品的形式,是指语言作品的语言组织;其内容,是指语言作品的观念世界。语言作品即是语言组织和观念世界的统一体。语文作为人们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以语言作品为中心展开的,它与人类的全部实践活动一样,也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指人们掌握语言作品的基本规律,并按照其基本规律进行创作和阅读;“合目的性”是指语言作品蕴含着人们的交际目的,交际目的“随时随地”制约和支配着人们的创作和阅读。

何谓“交际”?一般地说,就是指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使用一套代码传递或交换信息的过程④。在语言学中,“交际”的代码是自然语言;而在语文学中,“交际”的中介则从自然语言上升为语言作品,从读写听说的工具上升为读写听说的对象。换言之,语文的本体是语言作品,语文学的“交际”内涵,即指在特定社会语境中作者(含说者)和读者(含听者)之间通过语言作品创造并传递信息的精神沟通过程。其中,“创造并传递信息”指语言作品的发生过程:实在——意识——语言(作品);“精神沟通”指交际活动的目的,即交际主体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影响。

何谓“本体”?这个概念不管人们在多少种含义上使用,总是含有寻求最根本的东西的意义,总是含有以“本”释“末”的意义,总是具有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寻找最终根据的含义⑤。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包括物质和精神),都不仅仅是“存在”着,而且是具有某种“规定性”的存在,即具有某种特定的内容与形式的存在。黑格尔说,“规定性中已包含有‘其一’与‘其他’”,“一个具体事物总是不同于一个抽象规定本身的”。所谓“本体”,不是任何一种现实的存在物,即不是“经验的存在”,而是“存在的存在”、“超验的存在”。“经验的存在与本体存在是一种决定论的演绎关系:经验现象中的一切都来源于本体的规定,所以只有从后者才能使前者得到理解和说明。相反地,本体却不受经验现象的规定,它本身是一个绝对自在的、具有终极始因性的存在。”⑥因此,在哲学中,对“本体是什么”的回答,一定意义上就是对“哲学是什么”的回答。同样,在语文学中,对“本体是什么”的回答,也就意味着对“语文是什么”的回答。

语文的“本体”是什么?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都是现实的存在物,而语言作品却“是隐藏在它的后面、作为它的基础的那个超感官的对象,才是真正的存在,即所说的‘本体’”⑦。就是说,在哲学意义上,语言作品是个别存在;但在语文哲学意义上,语言作品却是最一般的存在。从概念框架上说,它不同于言语作品:言语作品属于言语范畴,指言语结果,与言语行为相对(事实上有多个前提了);而语言作品却是语文学的最高范畴,与非语文的音乐作品、美术作品、科技作品等相对(它的前提来自语文之外)。作为语文的“本体”,语言作品含有“语言”和“作品”两个思维要素,它凭借这个简单的规定性,与语文学之外的一切“非语言”“非作品”的东西区别开来。而在语文学之内,来自语文之外的前提不复存在,语言作品的简单规定性被扬弃,表现为“无规定性的直接性,先于一切规定性的无规定性,最原始的无规定性”(黑格尔)。语言作品得以用自己的无规定性来解释一切有规定性的语文存在,并且规范人们的全部语文实践。

具体地说,语文本体论具有以下三重基本内涵:(1)语言作品是“语文世界统一性”的终极存在(存在论),是总体性的语文存在或语文存在的总体性。对思维主体而言,则是一种统一性的抽象或抽象的统一性,主体以此为根据去说明全部语文存在的生成、演化和复归。(2)语言作品是“语文知识统一性”的终极解释(认识论),以知识的形态为中介而指向语文的终极存在。它是整个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以其“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马克思)。其“思维行程”整体上表现为一个圆圈,“在这个圆圈中,最初的也将是最后的东西,最后的也将是最初的东西”(黑格尔)。“最初的东西”,就是作为“超验的存在”的语言作品;“最后的东西”就是作为“经验的存在”的语言作品,前者在后者中“实现了并达到了它的终点”,起点才成为现实的起点。作为“经验的存在”的语言作品,包含了“本体”的一切规定,如形式与内容、语言与言语、文章与文学等,是多种规定性的统一,因而成为语文学的研究对象。这样,作为“本体”的语言作品就成了全部语文知识得以生成和得以解释的统一性根据,成了语文的“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亚里士多德)。这个基本原理可以使人们经验中的各种各样的语文现象得到统一性的解释,“使得多种多样的现实,能被引导到这个作为共相的理念上面,并且通过它而被规定,在这个统一性里面被认识”(黑格尔)。(3)语言作品是“语文价值统一性”的终极关怀(价值论),它是语文作为人的“生命的形式”“拥有世界的方式”的终极价值,是语文对人类自身的终极价值的关怀,是衡量人们全部语文活动的最高标准。总之,语文本体论蕴含着关于语文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的三重内涵。语言作品不再是一个“名称”,而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它既是语文的本体,又是包含了本体论规定的研究对象。作为研究对象,语言作品是指由语言和言语结合形成的、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绕的、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的话语形态。它是现实性与理想性、有限性与无限性、确定性与超越性、历史的规定性和终极的指向性的统一,是人类存在的普遍性在语文存在中的具体化。

事实上,语言作品是语言学、文章学和文艺学通用的一个概念,如“语言作品是语言的存身之处”“文章是实用的语言作品”“文学是审美的语言作品”。这个概念的被“通用”,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语言作品是语言、文章和文学据以存在的最终根据,或者说语言学、文章学和文艺学都“承诺”语言作品是其统一性的、普遍性的总原则;(2)语言作品是一个“最抽象也最空疏”的概念,具有超验性、绝对性和终极性,只能通过语言、文章和文学的经验性、相对性和个体性来表现它自己,获得进一步规定、发展和具体化,同时赋予这些个体性以语言作品的普遍性;(3)语言作品的“本体”地位并未真正得到确立,由于语文学阙如,语言作品这个“本体”概念并没有获得系统化的逻辑规定(它实际上是作为一个“名称”而非“概念”被使用的),并没有形成关于语言、文章和文学的“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及其统一性的解释。就是说,语言作品这个概念,是作为与“超验的存在”相疏离的“经验的存在”而被使用的。用美国哲学家威拉德·蒯因的话来说就是,人们没有区别“何物实际存在”与“我们说何物存在”两个问题,前者是关于“本体论的事实”问题,后者是关于“本体论的承诺”问题(即在言语行为中承诺自己所确认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⑧。人们总是把“说何物存在”的问题视作“何物实际存在”的问题,也就是把语言作品这个不可见的本体世界,看成与语言、文章和文学作品一样的可见的现实世界,从而把自己的“承诺”当作毋庸置疑、无需论证的绝对。其结果就是,语文本体论长期“不作为”,“本是同根生”的语言、文章和文学始终找不到回家的路,或占山为王,或四处漂泊。离开了本体论的观照,语文世界就只能呈现普遍性缺失的经验对象,正如柏拉图所言,“从经验对象所获得的任何观念或知识,总是以其特殊性的内容或内容的特殊性而丧失其解释的统一性”。

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不难看出,新修订的课标回避了“语文是什么”的纷争,改从“语文课学习什么”来界定课程性质。我们姑且不论这样的含糊其词是否属于“去学科化”之举,单就其阐述本身来看就颇有“门外之论”的局限。例如“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表明语文课的研究对象不是语言文字,而是语言作品(“语言文字运用”隐含“语言作品”)。“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作为语言作品的内容要素,与语言文字一起构成语言作品的一对基本矛盾,并且相互依存而进入语文课程内容。换言之,语言作品是语言文字据以存在的根据,语言文字包含了语言作品这个统一性的最高原则⑨,“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只有在语言作品中才能成为语文课把握的对象,才有“吸收”之说。没有“本体”观照的“综合”,只能是一盘散沙;没有“本体”观照的“实践”,也只能是盲目的活动。

另一方面,人们在把握形式与内容的矛盾时,往往忽略了三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一是形式是交际的形式,内容是交际的内容,形式与内容属于“交际”的两个侧面,都隐含着交际的目的性要求,都只有在交际概念的特定框架中才能被理解。二是交际矛盾不仅仅是语言作品的外部矛盾,即作者与读者及世界之间的矛盾,而是语言作品的内部矛盾,是形式与内容的矛盾背后隐伏着的矛盾,是“矛盾的矛盾”。形式与内容的矛盾既来自于交际矛盾由外而内的转化(如对谁写、写什么、怎么写等),又表现为交际矛盾由内而外的发展(如谁写的、写了什么、怎么写的等)。三是语文的基本性质只能是本体的性质,而本体的性质属于终极解释的统一性原理,它只能形成于对知识的反思,而不能直接形成于对经验对象的认识。由于这些忽略,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交际目的和交际规律、语言文字和意识内容等看成彼此外在的特定的概念,而对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规定浑然不觉,遑论“反思”。这样,就不能深刻发现隐藏在“语言”和“意识”背后、作为它们的基础的“超感官”的语言作品,就不能深刻把握隐含在工具性和人文性背后、作为它们的条件的普遍的交际性,就不能给出作为终极解释的“统一性原理”,就不可避免地要被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二元框架”所困扰。

黑格尔指出:“一切事物都是个体的,而个体事物又是具有普遍性或内在本性于其自身的;或者说是,个体化的普遍性。在这种个体化的普遍性中,普遍性与个体性是区别开了的,但同时又是同一的。”⑩经由本体规定的语言作品,是语文各种性质的统一体。语文的“内在本性”即是指依存于本体、实现本体的普遍性——交际性;工具性、人文性则是“个体化的普遍性”,或者说是“普遍性的个体化”(交际性的个体化),它们是依存于本体、部分实现本体的特殊属性。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共性与个性原理,交际性属于全部语文存在(一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普遍性质,是语言与意识、语言与言语、文章与文学等共同的、内在的、本质的东西,它把这些个别性的语文存在联结起来,构成有机的整体,因此它比作为特殊性质的工具性、人文性深刻。工具性、人文性都属于语文的个别存在(语言、意识)所独有的特殊性质,是个别存在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志,它使诸个别存在各具特点,形成语文世界的丰富多样、千差万别,因而它比作为普遍性质的交际性生动、丰富。交际性不能脱离工具性、人文性而存在,它以工具性、人文性为基础,并存在于工具性、人文性当中。同样,工具性、人文性也不能脱离交际性而存在,它们以交际性为基本条件,并且体现和丰富着交际性。另外,这两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又是相互转化的,在较小范围内是共性的东西,在较大范围内又成了个性的东西,反之亦然。就是说,在语文领域范围内,交际性是共性的东西,工具性、人文性则是个性的东西。但是,如果超出语文领域范围,例如在社会性、实践性和交际性三者关系中,交际性就又成了个性的东西。它一方面体现了更大范围的社会性、实践性,另一方面又在更大范围内显示出语文(一类事物)区别于物理、历史等(他类事物)的特有性质,即:交际性是决定语文之所以成为语文,并且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本质属性。

在语言作品中,语言、意识的个别存在和发展变化是有条件的、有限的、暂时的,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而工具性、人文性是相对的;而语言作品的整体存在和发展变化则是无条件的、无限的、永恒的,因而交际性是绝对的。例如,诗歌是语言作品的个体化,是有规定性的存在,即黑格尔所说的“定在”(特定的、特殊的存在);而语言作品则是诗歌内在的普遍性,是无规定性的超验存在,是“绝对自在的、具有终极始因性的存在”。所谓的本体论哲学,在这里就是指从语言作品这个超对象的绝对实在去理解诗歌对象的一种理论认识方式,是以“人的尺度”去理解和把握对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抛开可见的现存世界而去追求一个不可见的本体世界的方式。其本质即在于“人的形而上学本性”或者“人的形而上学追求”{11},它要求语文学揭示出诗歌的绝对之真、至上之善和最高之美。而诗歌的“绝对”只能存在于它的“相对”之中,并通过“相对”来表现自身;同时,诗歌的“相对”之中包含了它的“绝对”,无数的“相对”即构成它的“绝对”。“要一句‘新’的诗出现,还得依赖一种‘新’的思想生成”(威廉斯),诗歌的语言要素和思想要素都是形而下的“相对”,其中包含了作为其“绝对”的诗歌。而诗歌是与散文、小说等“相对”存在的东西,这些“相对”又构成了文学的“绝对”。最后,文学又是与文章“相对”存在的东西,二者构成形而上的“绝对”——语言作品。

综上所述,语文的“本体”,是作为语文终极存在的语言作品,是作为人类安身立命的住所的语言作品,是作为人拥有世界的方式的语言作品;语文的“本体”观念,是一种对终极性的语文存在的渴求或关怀;语文的“本体论”,是一种追本溯源式的意向性追求,是一种在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中指向无限性的终极关怀。在这个意义上,工具性、人文性及其统一,都不能深刻反映语文存在的本质,唯有“交际性”才能构成对“语文性”的统一性理解和解释。

注释:

①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②郑文华:《语文学科的理性回归之路》,《中学语文》(教师版),2012年第5期。

③《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3页。

④戚雨村等:《语言学百科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524页。

⑤⑧孙正聿:《哲学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153页。

⑥⑦{11}《高清海哲学文存》第1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1—142页。

⑨叶延武、郑文华:《语文教学内容的三个层次》,《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6期。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