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摇篮曲教案集锦9篇

时间:2022-06-06 18:21:28

摇篮曲教案

摇篮曲教案范文1

关键词: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教学模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258-02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权利与人格,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通过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实施,将大量游戏活动引入到音乐教育中,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是教育改革创新和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天津市河北区第十幼儿园积极开展游戏化音乐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工作,努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原则

1.理念创新。游戏化音乐教育教学模式是将传统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模式转变,注重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强调幼儿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使幼儿在教育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幼儿为主体”和“审美教育”的观念。

2.形式创新。教学形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自由性,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感受音乐和艺术作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歌唱教学中,让幼儿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想象,鼓励启发幼儿即兴为歌曲创编动作;二是音律活动中,由幼儿集体共同创编、设计舞蹈动作和情节;三是舞蹈教学中,启发幼儿想象舞蹈动作,自由创编出千姿百态的动作;四是教学形式多样化,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点设计教学方法组织活动,大胆的进行尝试和改革。

3.方法创新。游戏化音乐教学中,活动方法体现了游戏性。正确处理示范、模仿、练习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灵活地采用前示范、中示范、后示范。教学中可用设问、猜谜情境表演、角色扮演等手段和木偶、玩具、图书等,引导幼儿自觉自愿地按教师的指示去行动。[1]

二、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积极对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我们设计的模式主要是多元化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体验感悟模式、情感同构模式、抒情表现模式、支架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探索创造模式等教学模式的尝试。下面以体验感悟模式、情感同构模式和合作学习模式三种模式进行举例说明。[2]

1.体验感悟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实施环节是“调动幼儿的兴趣?发幼儿的灵感―引导幼儿参与和表达”。调动幼儿的兴趣,这是体验的启动阶段,主要是先由教师创设与音乐意境相一致的故事或者情境,进而调动起幼儿的艺术吸引力和他们的审美期待,促使幼儿产生主动体验的意愿;激发幼儿的灵感,是将幼儿的艺术感知、想象和情感等多种心理过程相互交融、融会贯通的系列过程。引导幼儿参与和表达,则是在对前一阶段的理解与情感体验基础上进行表达与交流,运用音乐或非音乐的手段自由地、合理地表达个人与众不同的音乐体验,使得审美体验得以回味与反思、升华。

实例分析:以音乐活动《小蝌蚪找妈妈》为例。(1)教师提前创设好池塘的意境,带领幼儿一起进入(提前让幼儿佩戴好鱼类、虾蟹、蝌蚪、鸭子、白鹅、青蛙等不同头饰)。(2)播放配音乐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听完后,老师问:“池塘里多美呀,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音乐里记录了一个故事,哪个小朋友能听出这个故事?”(3)幼儿听音乐和故事后进行自由的想象和讨论,并鼓励大家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出来自己的理解。(4)请部分幼儿向所有小朋友表达自己的发现(用语言或动作方式),小朋友们共同分享发现的快乐,教师给予鼓励,并不断提示和引导幼儿正确理解和表达音乐内容。(5)再次播放音乐,由幼儿自由结伴进行游戏体验和感悟。

2.情感同构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实施环节是“引导幼儿感知体验―促使幼儿情感融合―鼓励幼儿艺术创造”。引导幼儿感知体验,就是教师引导幼儿尽最大可能去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中进行感知和体验;促使幼儿情感融合,就是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中所表达出的各种情感进行有效的融合,帮助幼儿形成较为完整的审美形象;鼓励幼儿艺术创造,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环境,启发幼儿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

实例分析:以欣赏《摇篮曲》(舒伯特)为例。①创设恬静怡人的星夜背景,在静谧的情境中欣赏《摇篮曲》。教师与幼儿共同倾听。②欣赏乐曲,理解摇篮曲的特点。听了这首乐曲,娃娃睡了吗?(娃娃真的安静的睡着了)为什么她听了这首曲子会睡觉呢?你听了这首曲子感觉怎么样?(优美,好听)这首曲子很热闹还是很安静?这种很优美,很安静的音乐叫摇篮曲,摇篮曲是专门哄宝宝睡觉的曲子,你们小的时候,妈妈一定也唱着摇篮曲哄你们睡觉的。以音乐为背景,幼儿选择一个喜欢的娃娃,听音乐自由做动作。“刚才你的娃娃听了摇篮曲中的哪些话就睡着了呢?”(幼儿自由发言)。“我们再来听一遍,这一次我们边听边看妈妈是怎样唱着摇篮曲哄宝宝睡觉的,也可以跟着学一学,唱一唱。”③听音乐用肢体语言表演。师:还有许多的娃娃没睡觉,我们一起哄娃娃睡觉,好吗?

3.合作学习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实施阶段是“个人体验―分组探究―集体交流―合作表现”。个人体验阶段,是指教师引导幼儿自身去感受和体验音乐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并能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分组探究阶段,是幼儿组成不同小组,以小组的形式探究每个人的不同感觉,同时,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小组意见的总结;集体交流是指各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中交流小组的观点;合作表现是指各小组在听取其他小组的意见与建议后的基础上,修改方案,进行合作表现。

实例分析:以音乐欣赏《小鸟捉虫》为例。(l)教师创设好环境,并发给小朋友小鸟头饰,向大家初步介绍活动内容。(2)我来听一听:第一遍欣赏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初步去感受音乐速度的不同变化。欣赏后通过教师有效的发散性的提问:“听完这首音乐后,你觉得这首乐曲有什么变化?然后让幼儿尽情去想象,去说,说出自己不同的感受,为下一次分段欣赏打下基础,引导幼儿完整倾听音乐。第一次体会音乐的情绪,第二次初步感受音乐的段落。(3)幼儿再次倾听音乐,将音乐活泼、欢快的部分和音乐舒缓、低沉的部分分为不同部分倾听,让幼儿充分感知音乐速度和节奏的不同。(4)在幼儿有了分段欣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提问:“你听完音乐,好像看到了小动物在干什么呢?”同时,教师将小鸟的头饰发给大家,并引导幼儿往“小鸟捉虫从飞出窝、去捉虫、高兴回家”三段进行想象。(5)将幼儿分成5组,进行自由交流和协商,每个小组形成自己的想法。(6)每个小组出代表向全体幼儿介绍本组的设想,其他幼儿也可以自由发表看法,教师进行归纳提升。(7)教师总结大家的意见后,进行统一安排的游戏,合作表演。

参考文献:

[1]陈淑琴.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J].山东教育(幼教版),2000,(3):24-27.

摇篮曲教案范文2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教学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情况的一种反馈方法。学生提问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吸取知识、感受、体味音乐的一种反应。教师提问是启发学生、诱导学生的过程。

当今中学生具有“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转化”的年龄特点,他们喜欢怀疑、争论,不会轻信和满足于教师、家长和书本上的意见、结论,他们想独立地、批判地对待一切。因此,巧设疑问,既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信息的过程,也是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个好方法。

然而,从笔者最近对29所初级中学音乐教学所做的调研,以及全市中小学音乐优质课、创新课评比活动中,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敢提问、教师不善提问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进行艺术性的提问,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理应成为每一音乐教学工作者所关注的课题。

本文试图对教师精心设计提问情境进行粗浅的探讨,以达到抛砖引玉之主旨。

一、创设情境,进行提问

(一)设计形象性情境进行提问

如何使抽象的教学变成形象化的、易被学生所接受并吸收的教学,是每一教师所关注的话题。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设计形象的提问情境,也应该是一个提问艺术探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教师的提问不仅仅在于考学生,而是在提问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对话中找到师生心灵共振点。譬如,欣赏《摇篮曲》(浙教版中学教材第三册)教学中,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先介绍《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催婴儿入睡时的歌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它结构简单,节奏摇荡,旋津优美、情意甜蜜,常为女声唱或合唱形式。在这之后,分别播放戈待尔和舒伯特的《摇篮曲》音乐,从外部音响感知人手,这时教师配以适宜的体态语言(轻柔、摇摆作摇篮动作或怀抱小孩入睡动作,脸上露出母亲慈祥特有的甜美笑容),此刻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音乐形象情境的感召下,已深深地体会到《摇篮曲》温馨的意境,以及它所包容着的深深母爱,在《摇篮曲》旋律的陪衬下,教师提问:《摇篮曲》的特点怎样?在渐进的学习过程中,采用填表方式,由学生经过讨论逐步完成这一内容的教学。

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将学生的思维和感官充分地调动起来。

因为形象是情感的载体,教师善于运用具体生动的音乐形象来充分发挥学生大脑的整体功能,诱发形象思维。教师利用讲故事、现代媒体和舞蹈等方式能创造一种宽松、讨论式的课堂提问氛围,调[,!]动学生脑海中贮存的感知表象。学生通过形象思维的加工处理,正确理解音乐、感知音乐内容。这是值得教师尝试的一种提问方式。

(二)设计问题性情境进行提问

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问题是架起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也是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深化的阶梯,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和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提问为了引导学生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问题并进一步激疑、导疑、释疑,诱导学生分析、思考、探求问题的解答,这便构成了问题情竟。要让学生无疑而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心喜.而这一关键在于设置的问题必须鲜明生动、重点突出、富有启发性:像这类问题性情境的设计方法比较多,如:诱发学生兴趣后设问,激发学生悬念后提问,从已有问题中提出问题,等等,其共性是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通过感知、思索后,寻求问题的答案。以“诱发兴趣后设问”为例,对其分析如下:

诱发兴趣后设问。其理论根据为:学生的思维有可导性,教学应从诱发兴趣和激发求知欲开始。在音乐教学中应注意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中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音乐,吧自己的理解、感觉用多种形式表达出来,从新旧交替事物的联系中找到“激发点”,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譬如,在学习《下雨真好》这首作品时.教师请学生闭眼听这段描绘雨声的音乐,淅淅沥沥的雨声一下于把学生融人大自然,脑海中渐渐会浮现出熟悉的雨中情境……。这时教师问道:“你愿意告诉我你在雨书的心情,并让我们知道你雨中26故事吗?”学生会充满兴趣地讲述雨中曾发生过的一件件趣事。接着,教师运用电脑多媒体展示一组极富诗意和生动气息的画面----雨中即景。教师提问:“你能给这段描绘雨声的音乐起个名字吗?”学生对乐曲的感受不同,其所取的名字也不同。其结果有《雨中小唱》、《童年的而天》、《下雨真有趣》、《雨中情》等等。可以说,成功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促使学生不断实践的崔化剂。

(三)设计竞争情境进行提问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开始在乎周围人的评价,回答问题也存在顾虑。这是学生自尊心加强的表现。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头脑处于竞争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争时高得多。因此,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讨论、抢答、辩论等,从而使竞争情景得以形成。譬如:管弦乐曲《春节序曲》(李焕之)作品欣赏教学时,完成初步感受分段教学后,为了巩因时至“作品的理解、感受和分析.教师提出:复听全曲后,以小组讨论、抢答的形式,回答作品四个部分力度、速度、场景是如何变化的?逐段重播音乐,逐段小组抢答。这样,学生的情绪会异常高涨激烈,纷纷争着回答。集体荣誉感会使他们战胜自我,勇于挑战,热烈的课堂气氛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设计竞争情境时,应采用各种方法,如集体讨论法、自由辩论法等。因为相同中的音乐作品,在不同的环境中,对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心境的教学对象来说,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只有通过多种方法的组合运用,才能使学生在充分的讨论和自由的辩论中逐渐完善自己.最后经过

老师和同学们的归纳总结,对某一音乐作品或音乐基础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深刻的认识。

通过以上几种提问情境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提问情境的设计是在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加以形成的。也就是说只有根据具体的学生情况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和相应的教学环境,才能设计出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提问情境,才能使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才能提高音乐教学的教学效益。

二、及时评价,激励参与

教师提问需要一定的艺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更需要艺术。只有两者和谐的结合,才能使提问更具艺术。因为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特别是激励性的评价,更有利学生树立信心、明确目标和方向。

为此,在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对每一回答或者有回答欲望的同学尽量表扬和鼓励,努力捕捉他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学习上不断得以提高。对于素质较好的同学,由于他们成功率较高,自信心强,教师在给他们提供表现机会的同时,评价更要从严,使他们能有往更高的标准和目标,发奋努力;对于素质较差的同学,也要多给他们感情投入,记他们知道老师在关注他,逐渐增强他们的信心,可先把目标定低些让他们优先回答比较简单的、复习性的提问,使他们也能获得成功的。这样照顾到所有的同学,使学生在不同的起跑线上不断提高水平,自我完善。

综上所述,提问艺术与评价艺术的完美结合,是音乐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音牙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20__.1

2.中小学音乐教育20__.3

3.浙年报20__.3.26

4.浙江省教委教研室编《浙江省第三届中小学音乐教师说课评比材料》1999

摇篮曲教案范文3

关键词:两步模式 应用案例

一、模式结构与内涵

“范例阅读――范例模仿”,这是我在作文教学中构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范例阅读就是让学生细细品味老师提供的具有规范性、示范性、代表性的典型例文,再从写作的视角指导学生感悟“写什么”与“怎样写”一类的理性问题。这种阅读是动态的、功利的、主动的,而不再是毫无目的的泛泛的一般领悟,这必然会促进阅读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写作收获。人类语言的学习,需要大量语言例子的反复撞击和刺激,并在长年累月的学习、积累后才能熟能生巧,因此,例子的极大丰富,才是形成语言能力的前提条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要倾吐,必须先吸收。小学生作文的最大困难不是作文技巧的不够,而是语言的匮乏。语言积累的最佳途径是大量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和启发学生。“导”指贴切的示范、必要的讲解、巧妙的训练;“启”即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使学生有新的顿悟,让思维显示出灵活性、多样性、深刻性。范例模仿就是指学生的“学”和“创”行为。“学”包括接受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创新就是“点点滴滴的新尝试”。

二、模式应用案例

1、案例描述

师:写话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这就是说,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样,我们写出的话才是真话、实话。例如,有位小朋友写道(出示课件):“老师,昨天放学后,我在路上玩耍,王明骂我是个大坏蛋。”这位小朋友就写出了自己想说的话,他想告诉老师王明骂自己的事,想让老师批评王明,从而让自己的心理平衡舒坦。现在,你最想说什么话呢?先说出来,再写下来。

生:老师,我每天放学回家后帮爷爷喂羊。

师:你是个爱劳动的孩子,你还是个孝敬爷爷的孩子。

生:我希望老师给我的写话本上用红笔画上大大的100分。

师:只要你努力了,把话写通顺,把字写漂亮,老师就给你多画几个100分。

生:王明骂人,是个坏孩子。我不骂人,我要听老师的话,不说粗话。

师:你说得太好了,我们每个人都不能骂人,要讲礼貌。同学犯错误了,也不能骂,要讲道理,让同学改正错误。

师:写话还可以“写想象中的事物”,因为我们都喜欢想象,都想把自己的最美好的想象告诉老师和同学,与大家共同享受。例如,有位小朋友写道(出示课件):“天上的马长着翅膀,叫飞马,我梦见自己也长了翅膀,在天空飞翔。”此时此刻,你的想象是什么呢?赶快写出来。

生:我长大了要坐神州飞船到月亮上去,给月亮上的小玉兔和嫦娥姐姐讲故事,还要把月亮上的东西拿回来给老师。

师:只要你好好学习,掌握许多许多科学知识,就一定能让你的想象实现的。

师:我们前两天学习了课文《小鱼的梦》,老师仿照着写了《小虾的梦》,大家读读后也仿照着写一首儿歌(出示课件)――小虾玩了一天水,大海妈妈怀里睡。天上月亮落下来,为它盖床月光被。海风唱起催眠曲,海浪又把摇篮推。小虾做了个甜甜的梦,摆摆尾巴咂咂嘴。

生:《小鸟的梦》――小鸟飞了一整天,大树妈妈怀里睡,天上月亮落下来,为它盖床月光被。树叶唱起催眠曲,风儿又把摇篮推。小鸟做了个甜甜的梦,拍拍翅膀蹬蹬腿。

师:呀,你写得比老师好多了,老师要向你学习。

生:《小羊的梦》――小羊吃了一天草,草原妈妈怀里睡。天上月亮落下来,为它盖床月光被。风儿唱起催眠曲,青草当作摇篮睡。小羊做了个甜甜的梦,摆摆尾巴伸伸腿。

师:你写得比课文都好,坚持天天写几句话,将来会成为大作家的。

摇篮曲教案范文4

【积累•感知】

一.给加点字注音

气魄___ 山巅___ 澎湃___ 狂澜___

浊流___ 构筑___ 流泻___ 哺育___

二.形似字注音组词

魄( )____巅( )____宛( )____障( )____

魂( )____颠( )____婉( )____嶂( )____

三.词语填空

不屈不___ 惊涛___浪一___千里 浊流___转

九曲连___ 万丈___澜文明___国 奔腾不___

四.熟读课文后填充诗句

1.我站在高山之巅,_______,奔向东南。惊涛澎湃,_______

2.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_______;多少英雄的故事,_______!

3. 你是伟大坚强,_______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_______

4. 你一泻万丈,_______,_______伸出千万条的臂膀。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 .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2 . 作者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3 .为什么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4 .今天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体验•探究】

六.阅读课文歌词部分,回答问题。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婉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1.概括歌词的主要内容

2.“啊!黄河!”在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什么?

3.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4.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望”字,把它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

5.把选文分成两部分,并概括层意

6.全诗的诗眼是什么?

7.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8.从赏析的角度,任选一句诗进行赏析

七.“黄河”这一概念已深深融入到民族文化中,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与黄河有关的诗句,在民间流传的俗语中也有许多与黄河有关,请写出几条。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看谁积累得多。

【实践•拓展】

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咯拉山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②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达,人口fán yǎn____较快,政治文化也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了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③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生长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hòu yì____,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称之为“中华”。现在“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④黄河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创立基业的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湎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出的古代文化遗址中,可以看见大约5000年前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居住的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以及许多图案精美的彩色陶器。这些地下出土的资料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A)被人们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B)

⑤我国历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C)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⑥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身旁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根据拼音填写的词语是____,____。

2.将“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一句,还原于“A”、“B”、“C”三处中最恰当的是___处。

3.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4.请概括第四段、第五段的段落大意。

第四段:

第五段:

5.文中加点词语“相传”“之一”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请简要说明。

①“相传”:

②“之一”:

6.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摇篮曲教案范文5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它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具体表现为在生产、居住、饮食、服饰、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方面共同的喜好、习俗和禁忌。民族风俗习惯广泛地渗透到该民族社会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其他民族相区别。汉族、维族由于文化差异性,幼儿文学中也有许多汉族文化因素,这就使得维族学生学习幼儿文学时必然存在着中介文化现象。

一、幼儿文学中维族、汉族关于节日的中介文化

新疆民族风俗习惯虽然纷繁多样,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新疆与汉族交往的日益频繁,多元化、交融性极为明显,新疆各民族与汉族风俗习惯的相互借鉴、交融、整合在不断进行中,我也注意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汉族的民族风俗习惯,同时及时引导学生热爱汉族文化。例如学习《端阳》“端午花,红又红,摘朵鲜花送金龙;端阳端,粽子棕,拿个粽子塞龙洞;龙戴鲜花吃粽子,吃饱粽子回龙洞,请你不要伤害屈原老公公。”我们给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习惯,让学生了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又如《新年来到》“新年来到,人人欢笑,姑娘要花儿,小子要炮,老太太要块大年糕,老头儿要顶新毡帽。”介绍汉族的春节习俗,同时也让维族学生介绍维族的一些节日,如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法蒂玛忌日、巴拉提节、盖德尔夜、阿舒拉日、都瓦节都是伊斯兰教方面的节日,跳火节则是萨满教节日,像肉孜节、庆丰收、喝水节等等则与农耕有关。全族最重要的是肉孜节、古尔邦节,肉孜节、古尔邦节是开斋与宰牲。肉孜节相当于汉族春节,但是又有不一样的习俗。两个不同的民族,节日文化必然不同,就会产生中介文化现象。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维族学生克服节日“文化休克”现象,实现文化的正迁移,了解汉族的节日风俗习惯并热爱汉族文化。

二、幼儿文学中维族、汉族关于花的中介文化

维吾尔族关于花的崇拜表现在饮食、服饰、民居、建筑、人名等各个方面,特别喜欢用花取名字,比如:“热依汗古丽”(紫苏花)、“阿勒通古丽”(金花)、“阿依古丽”(月亮花)等等,在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当中,花是青春、爱情、吉祥、幸福、胜利等的象征。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花表现了维吾尔族人对社会、人生、宇宙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使得他们在学习幼儿文学中对于花的儿歌、故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幼儿文学中儿歌、故事中关于花的有些内容却有着汉族、维族文化差异。例如:儿歌《十二月花》“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中装,三月桃花红千里,四月蔷薇靠矮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花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香,九月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案上供,十二月腊梅雪里香。”又如《郁金香》“红酒杯,黄酒杯,郁金香是彩色杯。小蝴蝶,小蜜蜂,朝着酒杯飞飞飞。又喝酒,又喝水,蝴蝶、蜜蜂全喝醉。”学生对蔷薇、栀花、芙蓉、郁金香都不清楚是什么样子的花,对于许多花的内涵,维族、汉族又有差异性。教师要比较分析,引导维族学生跨越有关花的中介文化,从而正确理解该首儿歌,并对汉族的相关花的内涵有正确的理解

三、幼儿文学中维族、汉族关于动物的中介文化

汉语维语中均有大量动物词语,由于汉族、维族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模式,各自的地理环境、经济、生活、思维方式、审美观念、、语音系统等方面也都不一样,因此汉族、维族动物词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们都知道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比较忌讳猪,所以像《小猪努尼》这样的幼儿诗歌最好不要让她们学习,免得引起她们的反感。又如儿歌《螳螂》“小螳螂,学木匠,两把锯子一个样。去给娃娃盖新房,盖的房子没开窗。蜜蜂一见哈哈笑,螳螂气得肚子胀。”还有儿歌《小蚱蜢》,维族学生不清楚螳螂、蚱蜢是什么样子的动物。

再如《乌鸦说瞎话》,“小乌鸦,穿黑褂,闭着眼睛说瞎话。说小猪,馋嘴巴,偷了小鸡一只虾。说小羊,爱打架,咬了小驴短尾巴。说小狗,爱传话,挑拨猫鼠分了家。小乌鸦,说瞎话,谁都不愿去理它。”在汉语中乌鸦具有贬义。乌鸦在上古时代并不具有贬义,在《淮南子》、《山海经》等神话中乌鸦具有神圣的色彩,但是后来乌鸦在汉族许多寓言中都具有贬义,例如:《乌鸦兄弟》、《乌鸦为什么老是“哇哇”地叫》、《群乌学艺》、《乌鸦与蜀鸡》等寓言故事中乌鸦就成了黑色的顽固派,包括一些汉族古诗文、谚语中乌鸦也是带有贬义。而在维族的寓言故事、谚语中乌鸦也是具有丑陋、蠢笨贬义,如《山鸡与乌鸦》、《乌鸦与狐狸》。在教授关于动物的儿歌、故事时,我们既要注意维族、汉族的文化相类似的地方,以引导他们利用维族文化进行文化的正迁移,帮助理解汉族儿歌、故事及其相关文化;也要注意维族、汉族文化的差异,注意维族的禁忌,以免引起民族矛盾。

四、幼儿文学中维族、汉族关于摇篮曲、游戏歌的中介文化

比如我在教授新疆班学生学习摇篮曲、游戏歌时,请学生们唱他们新疆地区的摇篮曲和游戏歌。学生唱维吾尔族的摇篮曲时,非常兴奋,而且用维语唱,我听不懂,但是我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待本族的摇篮曲充满着感情。许多幼儿文学作品大多富有游戏性和表演性,尤其在学习游戏歌时,他们非要上讲台表演,他们表演维吾尔族的游戏儿歌,不仅有动作,有的还伴舞蹈动作,这符合“新疆班”学生能歌善舞,天性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要引导维吾尔族学生利用维族的摇篮曲、游戏儿歌来促进他们对汉族的摇篮曲、游戏儿歌的理解。

五、幼儿文学中维族、汉族关于民间故事的中介文化

学习故事时,我请他们讲新疆地区的故事,例如《阿凡提的故事》,我及时给予赞美,评价他们新疆地区的故事“太美妙动听了”,学生听了都很高兴。《阿凡提的故事》中阿凡提是维吾尔族民间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典型人物,他已经是维吾尔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理想的写照,是维吾尔族民族传统幽默性格的体现。阿凡提的故事深入维吾尔族人民的心灵。除了《阿凡提的故事》,维吾尔族还有许多幽默的民间故事,像《桑树阴影的故事》、《聪明的农夫》、《樵夫与哈熊》等都讽刺了统治阶级的贪婪、愚蠢,表现了人民的智慧。教师可以把维吾尔族的这些故事与汉族的《神笔马良》、《巧媳妇》、《金斧头的故事》等故事进行比较学习。又如维吾尔族民间故事《两个骗子》、《铜锅》讽刺了骗子最后害了自己,可以引导维族学生与汉族的《狼来了的故事》进行比较学习。

学生学习理解汉族民间故事时,就有可能借助于他们维吾尔族相类似的民间故事,这样就会存在文化中介语的现象。教师通过维族与汉族的民间故事文化比较分析,引导新疆班学生借助于他们维吾尔族的民间故事,进行文化的正迁移,帮助他们理解相关汉族民间故事。

六、幼儿文学中渗透民汉一家、维护祖国统一的文化融合

摇篮曲教案范文6

那么,我们要给宝宝听什么样的音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尝试古典音乐吧!

古典音乐的魅力

人们通常认为古典音乐比较难欣赏,更不用说给小宝宝听了。不过科学家经过多年测试发现,在婴幼儿时期经常听古典音乐的宝宝,其在智力反应速度方面,以及与人的交往方面,都明显优于不常听的宝宝。

虽然宝宝还无法理解古典音乐的深刻含义,但通过长时间的播放,音乐信息进入婴幼儿大脑皮层,形成音乐信息记忆,等到将来产生思维意识时就会显现出来,裨益无穷!

不是所有的古典音乐都适用于婴幼儿智力开发,在选择过程中,要有所取舍。

不宜选――节拍太快或太慢的音乐

节拍太快的古典音乐会让人有紧张、狂热或悲壮的感觉;节拍太慢则令人产生忧伤或悬疑感。这样的音乐不利于宝宝情绪的调节,甚至会有极端的反应。

宜选――节拍与生理节律吻合的音乐

每分钟六十拍左右的古典大师作品,是人间最丰富的声音、最优美和谐的旋律!这些音乐的节拍和节律跟我们人体的生理现象,如心跳、脑波、血液循环等相吻合。这样的音乐会起到情绪安抚作用,让大脑产生大量大脑吗啡,开发大脑潜能。

宝宝音乐课堂

对婴儿进行音乐训练,应贯穿在日常生活中,选择各种不同的音乐对宝宝进行熏陶。

起床了

想要唤醒宝宝,可以选用较为轻快、活泼的音乐,播放时音量从小慢慢放大,待宝宝醒来后,音乐可继续一段时间再停止播放。

推荐曲目:《儿童进行曲》

这段音乐兼有进行曲和双拍子舞曲的特点,轻快活泼的旋律生动描绘了孩子们吹着小喇叭,昂首挺胸,神气十足的神态,同时也表现了孩子们活泼敏捷的特色。

吃奶了

给宝宝喂奶时,可辅之以悠扬的音乐,这样能安稳宝宝的情绪,促进宝宝的食欲,同时能够融洽亲子氛围。

推荐曲目:《G弦上的咏叹调》

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使此曲成为脍炙人口的通俗名曲。小提琴奏出悠长而庄重的旋律。全曲后半段出现的新旋律产生了更丰富的变化,最后在静似祈祷般的气氛中结束。

游戏中

和宝宝进行亲子游戏的过程中,配合活泼的音乐,会让整个游戏氛围更加轻松愉快,而且让宝宝在无意识中汲取音乐的精华。

推荐曲目:《小狗圆舞曲》

乐曲以快速度进行,在很短的瞬间中结束,因此又被称为《瞬间圆舞曲》或《一分钟圆舞曲》。那种平滑流畅的指尖弹奏,让人感觉出无穷的趣味。

入睡了

引导宝宝入睡,可选用徐缓的《摇篮曲》,音量要逐渐放小,待宝宝入睡后,再徐徐关闭,让他在音乐的陪伴下,做个好梦。

推荐曲目:《莫扎特摇篮曲》

莫扎特是公认的音乐神童,他的音乐蕴藏着独特的智慧元素,也常常被作为胎教音乐的首选,不可错过!

1个小认知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越来越可爱,父母会情不自禁地逗引宝宝,甚至会在喂奶时也要让宝宝发笑。由于此时宝宝的喉部声门打开。吸入的奶汁可能误入气管,轻者呛奶,重者可诱发吸入性肺炎,所以在宝宝吃奶的时候,千万不要逗宝宝笑。

1首儿歌

小小不倒翁,

我来推一推,

推来又推去,

就是不会倒。

1本书

《骨头哪里去了》立体发书

封面上那只立体小狗可爱极了!耳朵、身子、尾巴、还有嘴巴,都是由不同布料做的,捏捏嘴还会发出声音!骨头可以取下来放入每一页的不同场景中,一起和宝宝来玩找骨头的游戏吧!

1个本领

自动配合――在一段时间的亲子互动过程中。宝宝慢慢了解了妈妈的动作习惯。慢慢地学着配合妈妈的动作。比如在换尿布的时候,他会很自然地配合翘起两腿。抬高小屁屁。所以,妈妈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锻炼这种配合能力。让宝宝慢慢熟悉每个程序。不仅对身体锻炼有好处,同时也会促进感觉的灵敏度,融洽亲子感。

1个小测试

给宝宝睡软床好吗?

A不好。太软的床不利于滚动,对身体发育没有好处。

B好。可以让宝宝感觉更舒服。

答案:(A)

1个玩具

GUND多功能带摇铃蜜蜂

价格:30元

摇篮曲教案范文7

翘鼻子噜噜

小猪噜噜有个翘翘的大鼻子,鼻子上有两个圆圆的鼻孔。噜噜有个坏毛病,经常挖鼻孔,有时还挖出血来。猪妈妈告诉它,这样做很不好,不仅会弄破鼻子,自己也会不舒服的。

一天,噜噜在家玩,觉得没意思。咦,小豆子,纽扣,还有糖纸团,都是圆圆的,和我鼻子一样,让它们到我的鼻子里玩玩吧!小猪噜噜把它们都塞进了自己的两个圆圆的鼻孔里…

不好!噜噜开始有点难受了,觉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了。它想赶快把这些小东西请出来,可是手越掏,这些东西越往里钻,鼻子有点出血了,噜噜的脸开始发白……它急了,大叫:“妈妈快来呀!”

妈妈赶紧带噜噜到了动物医院,熊医生用镊子取出了噜噜鼻子里的纽扣、糖纸团和涨大的小豆子。熊医生说:“这样太危险了!”

从此,噜噜再也不敢把小东西塞进鼻孔里去了。

教学详案

[课时建议]1课时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积极尝试利用布袋开展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通过听觉判断方向的能力,提高听觉器官的灵敏性。

3.培养幼儿自我调节、克服困难的态度和能力。

[活动准备]

1.环境的布置(桑树)。

2.了解“蚕吃桑叶――蚕吐丝――蚕作茧――蚕变飞蛾”的过程(图画)。

3.布袋人手一只(20个)。

4.打击乐器4件,歌曲《我爱洗澡》及轻音乐。

5.桑叶若干。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播放歌曲《我爱洗澡》)。

师:小朋友们,喜不喜欢洗澡啊?

小朋友:喜欢!

师:小朋友们都很喜欢洗澡,都是讲卫生的好孩子!今天,我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曲,叫《我爱洗澡》,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做运动好不好?

小朋友:好!

教师组织幼儿拉成一个圈站好,跟着音乐做:晃头(冲水)、搓手(往手上打肥皂)、搓脸(往脸上摸肥皂)、往脖子上打肥皂、往胳膊上打肥皂、往身上打肥皂、往腿上打肥皂、拿着毛巾上下左右前后的搓洗(搓搓背、搓搓胸)、冲一冲水、再搓一搓、再冲一冲、毛巾擦干身体和头发,晒晒太阳、跳一跳。

二、玩布袋(布袋分散在四周)。师:小朋友们,洗了个澡舒不舒服啊!

教案备注

想象:布袋套在身上――蚕

听觉:听声音辨方向。

环境的布置能增加幼儿游戏的兴趣和对蚕生活环境的直观理解;音乐的运用能烘托氛围,渲染气氛。

既是热身运动,又培养了孩子们的节奏感,复习了洗澡过程的生活常识。

小朋友:舒服!

师:小朋友们应该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对不对?

小朋友:对!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地上有很多的布袋,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好吗?玩之前呢,老师要讲一下,小朋友们玩的时候应该注意注意安全,不要让布袋里的尘土迷了眼,不要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碰撞,尤其是戴眼镜的小朋友更应该注意。我们来看一看哪个小朋友玩的花样最多,花样最新,哪个小朋友最聪明,最能干。好,开始玩吧!

三、“蚕宝宝”游戏。

(1)师:小朋友玩的真不错,小朋友们,你们看(看大屏幕),那是谁啊?对,是蚕宝宝,今天啊,我们就来做一回蚕宝宝好不好?现在让我们钻进布袋,把自己变成一只蚕宝宝吧!

来,变――变――变!

师:你们知道蚕宝宝是怎么走路的吗?(幼儿集体在地上做蚕宝宝走路)

师:看,这只蚕宝宝爬的真好,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爬的?

(2)模仿“蚕吃桑叶――蚕吐丝――蚕作茧――蚕变飞蛾”。

A师:蚕宝宝们爬了这么久,肚子一定饿了吧?看,那边有桑叶,我们爬过去吃吧!

(教师作为喂桑叶的人,不断地变动自己的位置,蚕儿也随之改变爬行的方向。)

B师:让我来摸一摸,蚕宝宝的肚子吃的可真饱啊!咦?我好象听到有蚕宝宝在吐丝了。

C师:蚕宝宝吐了这么多的丝,把自己也包在里面了,形成了一个白白胖胖的蚕茧。蚕宝宝们,你们听,有声音传来了,是什么声音啊,我们试着朝声音发出的方向爬过去去吧!

(请四名老师在场地的四个角落,看教师的手势敲打乐器)

D师:蚕宝宝爬呀爬,爬得累了,终于在茧里面睡着了,慢慢地变成了蛹,它在茧里滚来滚去,飞蛾终于咬破茧,飞了出来,一只又一只,一只又一只,都飞出来了。

(模仿飞蛾的动作四散跑)

摇篮曲教案范文8

在我们的生活中,快乐无处不在。家人的团聚是温馨的快乐,学生的进步是收获的快乐。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轻轻松松你就会快快乐乐。因此,将快乐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去感受、理解、领悟和掌握新知,是我在声乐教学中的一种尝试。在此基础上,我构建出“快乐教学”的模式。

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我总结提炼出“快乐教学”模式的程序,即主要实施步骤:

一、走进课堂――踏上快乐的班车

学生走进音乐教室,萦绕在耳畔的是优美的轻音乐或是高雅的古典乐,营造轻松和谐的环境,置身音乐艺术的海洋,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完全放松下来,心境很快进入到课前准备状态,避免了上课前短暂的喧哗。

二、课前提问――在快乐中重温旧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前提问一般是直截了当的一问一答的形式,这种形式,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于老师所提的问题,已掌握了该知识点的学生能一字不差的回答出来,而对于尚未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来说却是在被动和不情愿的心态下去寻找答案,这样他对于答案本身的理解则不甚了了。其实,我认为对于一个词语或概念的解释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与解释,只要把握住中心含义就完全可以了。因此,我在声乐教学中采取猜词游戏的形式进行课前提问,即,把要提问的概念、歌曲和人名(词曲作者、歌唱家等)写在纸上,然后,请一名学生猜,其他人按自己的理解来表述。这就需要表述的学生对所表述的内容要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形象逼真的动作,对猜词的学生这是一种提示和启发,猜词的学生通过对其表述的意思进行分析与理解,直到猜出准确答案。这样,问题的答案就会在每一名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对于《南泥湾》这首歌曲,有的学生将其表述为:它是一首歌名为三个字的陕北歌曲,反映的是王震率领三五九旅与陕北人民自力更生、开荒种田的历史事件;而有的学生则表述为:它的词作者是贺敬之,曲作者是马可,原唱是我国著名民族歌唱家郭兰英,歌曲其中的一段旋律是:56 53 2・312 16 5-……,这时,猜词的同学就会很顺利地说出准确答案。我想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互动的游戏,通过这种形式的游戏不但培养了学生扩散思维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重温旧知,对所学的知识有了一个全面性的了解,更体会到了一词多解的妙趣所在。

三、学习新知――轻松+快乐。

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是老师讲解,学生记忆,老师灌输,学生接受,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似乎总是跟着老师走,始终处在被动地位。其实,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是课堂上真正的学习主人,我认为:教师应该由讲授者变成专业顾问、咨询专家和现场主持人,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对于学声乐的学生,在课堂上常常会表现出一种好奇、好动甚至好胜的行为。教师应顺势利导,让他们问出来,动起来,不要怕影响课堂纪律,只要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必然会静下心来聆听老师的讲解并且用心去寻找每个问题的答案。我想:自信是轻松的基础,轻松则是快乐的源泉。因为以轻松的心态去学习新知,必然会很快的理解与掌握知识的要点,因此,他会感到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学习新的发声练习时,用na代替ma来发声,这样可以让声音在鼻腔内更好地体现出来,声音听起来更厚实,其方法就是在体内先产生en这个音,然后再发出na这个音。在老师没讲解之前可以让学生先试验发声,然后找出几名学生进行示范,可以想象,发出的声音必定是五花八门,有的高亢、有的低沉,必然会引起学生会心的笑,这时让其他学生感受他们各自的不同,并且把点评的权利下放,让学生各抒己见说出其优点所在。为什么只说优点呢?因为,有这样一句名言:“赞美是阳光,洒入人的心田就能催生出真善美,激发出人的潜能”,所以,在教学中我始终倡导学生要看到对方的长处。然后,老师在肯定优点的同时再进一步纠正、讲解与个别指导。此时老师就是真正的专业顾问和咨询专家了,对于声音高亢的学生,肯定他的声音是充满激情的,但要注意气息的连贯和声音的厚度,就象大树一样根要牢牢地抓住土地;对于声音低沉的学生,肯定他的声音是圆润且厚实的,声音的“基石”很好,但要注意声音的扩张,就象茂盛的树叶一样。这时学生就能以轻松的心态来倾听老师讲解的发声要点,因为,他刚刚得到了他人对自己某一方面的称赞和老师的肯定,并且充满了自信,所以,在老师耐心的纠正下,就能很快的理解老师所讲的发声要点,从而感受到正确发声所带来的快乐。学生在发声过后会感觉嗓子有些疲劳,加之长时间站立发声,身体一定会有些劳累,这时我往往在课堂中安排一会儿短暂的休息,为学生现场弹奏一段舒缓的乐曲,让学生坐下来闭目小憩,甚至同座的同学可以互相捶捶背、敲敲肩,这种自由与随意不仅不会影响课堂纪律,而且能让学生既做到了放松又体会到童趣的快乐。另外,音乐常识是我在声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辅助内容,例如:中国的十大古典名曲是什么?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代表性歌曲是什么?世界各国的经典歌剧、舞剧的曲作者等等这些音乐常识,之所以加入这些内容,是因为现在的幼师人才在音乐方面的培养不仅仅要求你有出色的弹或者是优美的唱就可以了,专业技能的提高需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因此了解一些与音乐相关的综合常识是时代对幼师专业的要求。就象现在的全国歌手比赛那样,在演唱完歌曲之后还有综合素质考核,这种形式正是素质教育的完美体现,更为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要增强与丰富自身修养。

因此说,在学习新知过程中,要以学设教,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学生就象风筝一样,让其充分施展自由翱翔,而这根风筝线却始终掌握在老师的手中。

四、巩固新知――让快乐延续

对于刚刚学过的知识,学生究竟掌握理解到什么程度,这要通过小测试来进行检验。在巩固知识这个环节上,我一般情况下也是采用游戏比赛的形式来进行的。例如;在讲舒柏特的《摇篮曲》这首歌曲时,提到过舒柏特是奥地利人,有“歌曲之王”的美誉,一生曾创作了六百多首歌曲,《摇篮曲》是舒柏特为了换一块面包而在一张烟纸上随意写的。诸如此类的一些花絮和关于创作背景的知识点,我常常是请多名学生到前边来,让他们判断我说的对与错。例如:“舒柏特是德国人”,对的站左边,错的站右边,又如:“舒柏特一生创作了八百多首歌曲”,也是对错各一边,如此几轮就会选出优胜者。对于取胜的学生来说证明他已经牢固地掌握了新知,而对于被“淘汰”的学生来说,则会更深刻地牢记他判断错的那个知识点。如此教学,往往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就下课了,其实老师想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让快乐延续。

摇篮曲教案范文9

关键词:啦啦队,表演特点

 

1前言

在中国,啦啦队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以它强有力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极为青睐的一项时尚运动。近年来,随着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简称CUBA)的迅速发展,其影响力辐射到全国各大高校。比赛期间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就是啦啦队表演,学生们通过激情的表演,鼓舞双方球员的斗志,让赛场气氛更加热烈,让观众在欣赏球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啦啦队的魅力和神韵,充分展现出当代大学生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成为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CUBA啦啦队表演由于受到篮球比赛规则以及表演场地、时间等因素的制约而具有自己的特点。。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我国第11届CUBA八强赛中啦啦队的表演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CUBA啦啦队表演时间特点分析

CUBA啦啦队表演时间受篮球比赛的规则限制,只有在比赛规定的时机才有机会表演,按照比赛规则,暂停与节间结束前的10秒以及中场时间结束前的3分钟,裁判会鸣哨提醒运动员准备上场比赛,这时就意味着啦啦队表演时间的结束。。

按照CUBA篮球比赛的规则,一场比赛中有1、2节间和3、4节间的两次节间休息各2分钟,一次2、3节间的中场休息10分钟,比赛过程中双方上半场各有2次暂停机会、下半场各3次暂停机会,也就是说一场比赛最多有10次暂停,每次暂停时间是1分钟,由于暂停次数的不确定性,导致表演次数与表演时间的不确定,从以上分析看出,时间的不确定性是CUBA啦啦队表演时间的最大特点。

3.2 CUBA啦啦队表演场地特点分析

CUBA啦啦队表演舞台是标准的篮球场地,其规格为15米×28米的长方形。由于各个学校的比赛场馆设计以及篮球场地周围的空间大小都是不同的,表演前必须要熟悉场地规格及周围的场地环境。标准的篮球场馆一般四面都有观众席,但每个学校的场馆规划有所不同,有的学校只有前后两个方向设有观众席,编排时必须要搞清楚表演场馆的环境,要考虑到各个方向的观众。

3. 3 CUBA啦啦队组队特点分析

据调查CUBA啦啦队是在各学校球队打入全国八强赛之后,作为主场接到表演任务而临时成立的,临时性是组队的最大特点。而各院校组队的数量以及各队的人数根据每个学校的情况而定。根据篮球比赛规则,一场球赛中的表演有10多次,如果每次表演内容不同,将会大大增加表演效果。每支表演队伍的人数根据不同的表演动作有所不同,通过对每队人数的统计,队员人数集中在8到24人之间,由于表演场地较大,人数太少达不到表演效果,人数太多会使人感到场面拥挤。

3.4 CUBA啦啦队动作特点分析

近年来,CUBA啦啦队表演内容逐渐丰富,形式逐渐多样化,使赛场上观众们欣赏着不同风格的表演。不同的表演为观众的欣赏活动提供了一个动力场,使观众注意力保持集中,不会因比赛的暂时中断而分散,并处于不断激动的状态之中,充分调动观众情绪、营造赛场氛围、增添赛事魅力,使比赛更具观赏性。

通过观看录像,CUBA啦啦队成套动作既无技巧啦啦队与舞蹈啦啦队的严格区分,也无难度动作的价值高低可言,为了追求现场表演效果,采用了多种动作元素。通过对教练员编排时运用的动作元素调查统计,可以看出随着CUBA啦啦队的发展,其内容逐渐丰富,融入了多种动作素材,其中以舞蹈化元素较多,使表演充满时代感和新鲜感。

CUBA啦啦队动作提倡积极向上的原则,带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元素,成套动作中多采用变节奏动作和依次时间差的节奏动作,来体现表演效果,使成套动作充满新鲜感,在一组动作中不同的节奏变化,营造和突出了赛场的整体气氛。可见,CUBA啦啦队的动作元素多样、节奏强劲、鼓动性极强。

3.5 CUBA啦啦队音乐特点分析

啦啦队表演的核心主题是团队凝聚力和努力拼搏的体育精神。因此,成套音乐应具备积极向上、气氛热烈的基本特征。据调查统计,CUBA啦啦队的音乐主要有迪斯科、爵士乐、摇滚乐、流行歌曲,通过观看录像,有少数队伍运用到了李贞贤的韩曲、布兰妮的现代舞曲、欧美流行歌曲等。大多数队采用一开始即体现出节奏快、动感,具有强烈震撼力的迪斯科或爵士舞曲。CUBA啦啦队在高校的前卫气氛影响下,一般选用的音乐也比较时尚前卫,符合高校学生的求新意识。

CUBA啦啦队的目地在于营造赛场气氛,其音乐必须具有煽动性和鼓动性,推祟的是健康向上、气氛活跃、旋律变化丰富、令人兴奋的乐曲或歌曲。但倘若整首曲子从头至尾均为高亢激昂的旋律,势必引起人的听觉疲劳,甚至使人引起烦燥的情绪。所以,音乐要讲究段落强弱的对比和快慢的搭配,在热烈向上的乐曲中应有激情奔放的旋律,但也应有舒缓的弱拍,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动静与强弱的强烈对比,有助于烘托热烈的现场气氛。

总之,CUBA啦啦队音乐具有共同的特点,欢快、动感强、易激发表演者的激情,同时具有一定现场渲染性和听觉刺激性。

3.6 CUBA啦啦队队形特点分析

在CUBA啦啦队表演中,通过啦啦队员之间的距离变化表演出不同的队形,不同的队形变化呈现的不同图案表现出独特的团队动作,大大增加了表演效果。通过对CUBA啦啦队使用队形的调查,其类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几何图形、字母图形、线形图形。。

CUBA啦啦队表演是在大型的体育场馆进行的,这种大型场面的队形应该运用大板块的几何立体图形为主,移动距离短、范围小、图案立体清晰,通过清晰的路线轨迹来强化整齐划一的气势,充分体现出团队的凝聚力。由于正式的体育馆四面都有观众席,在选择队形类型时要考虑到各个方向观众的视觉效果。

3.7 CUBA啦啦队道具特点分析

使用道具是啦啦队的独特性,道具是人体的延伸,具有增加动作幅度,使动作更加舒展、大方的作用,同时还能遮挡动作的缺点,有利于动作的整齐划一,对于表演者水平参差不齐的大型表演来讲,运用道具进行表演既烘托了现场的热烈气氛,同时也增强了表演的整体效果。据调查为了增加现场气氛,提高CUBA啦啦队的可观赏性,大多数教练员在编排中使用了道具。通过统计道具的类型,可以看出绒球是使用最多的道具,旗、帽子、彩带、棒等道具的使用较少。目前CUBA啦啦队总体道具使用类型单一、缺乏新意。

4参考文献

[1]黄楚姬.啦啦操的概述与编排[J].体育科技,2003,24(2):40-43.

[2]赵秋爽,周卫.啦啦操的音乐和动作选编初探[J].体育科学研究.2004(3).

[3]徐中秋.啦啦队队员的分类与技术特点分析[J],贵州体育科技,2006,12:36-38.

[4]黄梅.表演性啦啦队成套动作创编研究[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9(33):333-336.

[5]朱波涌.审美视角下的舞蹈啦啦操动作与音乐的编排[J].社科纵横,2008,6(23):183-18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