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家长听课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3-02-28 15:31:38

家长听课总结

家长听课总结范文1

一、如何帮助新教师高效听课

以前的新教师听课总是把执教教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甚至是语言都记录下来,对于听课之后的评课,只是在听完之后,绞尽脑汁地想,看看可以说什么,很盲目。其实听课是要我们借助眼、耳、手等多种感官的,而且还要运用记录本、调查表、录音录像设备等有关辅助工具,从课堂情境中获取相关信息资料。听课不只要看、听、记,还要思、问、谈,很多新教师在听课时最重要的就是少了思考,一味地记,所以在评课时就感觉无话可说。

(一)做好听课前的充分准备

听课是在探解课堂现场的真谛,首先要做好听课前的准备工作。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不理解上课教师的教学意图,不熟悉教材,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所以听课前要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这样,在听课的过程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带着问题去听。这里的准备包括思想准备和听课内容准备两个方面。思想准备:要做好向执教教师学习耐心把课听完的准备。本着向别人学习的态度,进入课堂后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做到认真听、仔细看、重点记、多思考。必须清楚这时自己是作为一个不能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身份听课的;听课内容准备:可以在听课前看看相关教材,熟悉有关内容。

熟悉教学内容的目的是为了在听课中,判断听课教师如何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为后面的评价阶段做好准备。并且要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了解执教教师的教学特点。

(二)听课时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要仔细捕捉执教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要勤于思考,勤做笔记。以前,新教师虽然会努力地记下教师的语言但却往往忽视了思考,以后要在听课过程中,以听为主,把注意力集中到听和思考上,不能把精力集中到记录上,变成书记员、录音机。

记要有重点,要详略得当,当发现活动中符合教学规律的好的做法或存在不足的问题时可做详细记录,并加批注。做到详略结合,突出重点,文字精炼,把教师的重点提问和学生的前行发言,师生的活动情况,教学中的精彩创新与失误之处都记下来。但要牢记记录次之,以听、看为主,把主要精力、注意力都放在听课、观察师生互动和思考问题上,如教师是怎样导入的?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换一种方式效果会如何?这个环节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假如是我来上,我会怎么处理?

(三)课后做好整理和分析

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研讨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它应该反映课堂教学的原貌,使听课者依据听课记录,通过合理想象与弥补,在头脑中再现教学实况。所以听完课后一定要整理听课内容,看是否按先后程序提纲挈领地记录了下来。是否记录了时间分配,即各环节所用时间,教师教用的时间,幼儿学用的时间。是否记录了教法学法的选择与应用,是否记录了情境创设、过渡的语言、引导的技巧、激励的方法、组织活动的方式。是否记录了教师挖掘与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的情况,是否记录了灵活处理偶发事件。是否记录了练习状况、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等。

此外必须做好课后分析。听过一节课后就应及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这节特点和闪光处,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明确对自己有启迪、能学会的有哪几个方面;并针对这节课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意见与合理性的修改建议,为评课做准备,之后还可与执教教师进行交流切磋,以达到互助互学的目的。

二、怎样帮助新教师开展有效评课活动

评课,就是课后思考的一个过程,只听课而不思考,就不能较好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在每次评课活动上大都是发言者少,旁观者多,评课场面较冷清。新教师们更不知道该如何评课?少数几个被动发言的教师虽提了不少意见,但多半是些枝节问题:声音太小、教态不好、图片悬挂的高低等等,总之,评议平淡肤浅,泛泛而谈,触及不到实质问题。这种现象的产生,并不是活动组织不好,而是听课教师确实看不出什么问题,笔记上没写出什么,总的来讲是教师的评课方法未掌握,评课技能缺乏而造成。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教给新教师们正确的评课方法,制定切实的评课标准,采取多元化的评课方式,是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

(一)开展园本专题培训,提高评课能力

为了帮助新教师们尽快掌握正确的评课方法,提高评课能力,我认为可以通过开展多次不同形式的园本培训,引导教师从理论上掌握正确的评课方法,提高评课的能力。

1.遵循评课原则。

为了让评课活动更具科学性、规范性,要求教师在评课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评课要本着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对课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评议,恰如其分地肯定成绩,指出缺点。实话实说是体现评课者责任心的问题,也是给执教者学习的机会。

(2)针对性原则。评课不宜面面俱到,应就执教者的主要目标进行评述,问题要集中明确,充分肯定特色,也大胆提出改进,不主张罗列太多,只要一两点到位就够了。

(3 )激励性原则。评课首先要考虑到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励授课者,而不是挑毛病,要理解执教者讲课的良苦用心,善于挖掘优点、发现闪光点,以激励教师再接再厉,不对教师求全责备。要让执教者听了你的评课后更有信心,更有勇气承担公开课的教学。

(4)差异性原则。对不同水平的教师评课要求应有所不同,对每位教师不仅要进行横向比较,更应侧重纵向比较,注重看教师个人是否比以前有进步。要因人而异,不要强求一律 ,要用别人的长处比自己的短处,而不是用自己长处比别人的短处。

2.掌握评课内容及方法。

明确评课内容,掌握正确的评课方法,是提高幼儿教师评课能力的有效手段。

(1)评教学内容。评析一节课的好与坏,首先要看教师对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幼儿生活经验水平、心理特点。教师对教材理解是否透彻,处理是否准确,能否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重新组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如:整合教材小班上学期的课程中,某些主题活动要求幼儿进行统计记录,就不适合小班幼儿的最近发展需要,超出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教师如不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活动效果就不好。

(2)评教学目标。首先,从教学目标制定来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即目标是否围绕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来确定;是否体现本次教学活动特点;是否能以新纲要为指导,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难易是否适度。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活动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3)评教学程序 。首先要看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我们平时听课,看到有些教师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对活动预设不够,对孩子不够了解,以至遇上情况后缺乏应变能力,不能及时的调整教学对策。为此,我们评教学过程,首先要看教学思路设计,是否符合教学实际,激发兴趣,满足幼儿学习需要;其次要看教学的层次、脉络是否清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其次要看教学结构安排是否合理。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有没有“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现象,指导与练习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幼儿活动时,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没有集体活动过多,关注个体的时间过少的现象。

(4)评教学对象。幼儿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随时关注幼儿的表现、关注幼儿的发展是《纲要》的基本理念。所以在评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要看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幼儿,是否充分尊重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否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师幼情感是否融洽。

(5)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时我们要关注教师: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否至始至终都在为实现目标服务,是否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是不是量体裁衣,运用灵活,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是否符合教改方向,有没有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在引导孩子学习时,是否注意挖掘了幼儿内在的因素,并加以引导、鼓励;是否培养了幼儿大胆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6)评教学基本功。教师在活动中的教态应该是亲和、明朗、快活、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所以评课时要看教师是否说普通话,语言是否精确简炼,生动形象,提问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专业功底是否深厚,教具运用、演示操作是否熟练,位置把握是否得当,是否达到良好效果。

(二)制定评课标准,提供评价依据

评课是一种说服的艺术。说服就是求和谐、求愉快、求发展。说服是一种技巧,说服是一种智慧。善于说服别人,首先应善于说服自己。充分尊重别人,是说服别人的心理基础;以理服人,是让人心悦诚服的保证。

评课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是科学就有规律可循,是技术就有要领可操作。为了帮助新教师们把握评课要点,以便更加客观、全面、有效地实施课堂评价,幼儿园可以《纲要》精神和现代幼儿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充分遵循幼儿园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出“教学活动评课标准”,并设计全面地、具有可操作性的“评课表”“教研活动互评表”等,为教师们的有效评课提供了切实的评价依据。

(三)探索多元化评课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幼儿园评课不仅可以增强新教师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的自学性、目的性,还可以帮助新教师进一步理解教育活动诸因素间的关系,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为帮助新教师们提高评课能力,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我认为可通过采取多元化的评课方式,给教师们提供锻炼成长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自评。

自评是执教教师在授课结束后,面对听课同行评述自己的教学。自评的内容包括对教材的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实施情况,以及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之处。自评时要求客观审视,冷静分析,注重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抓住教学中的得与失,有重点、有层次地进行评述,语言要精炼准确,忌贪多求全或只评优点、不说缺点,让人感到不谦虚。 把“评课”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就必须提供教师自我评价的机会,鼓励和帮助教师正确评价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培养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2.互评。

授课结束后,在教师自评的基础上,由业务园长或教科主任主持,组织教师进行互评,最后集中反馈,这样有利于促进听课教师全员参与评课。这种多向信息交流,为授课教师提供了更多改进教学、全面发展的方法与策略。互评的过程又是评课教师相互学习吸纳、借鉴反思、提升专业素养的过程,它打开了教者和评者相长的通道,开启了教学智慧的大门。小组评议时要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进行评析。既要看常规,又要看改革与创新;既要看预设,又要看生成;既要看教师的主体引导,又要看幼儿的自主探究。

另外,评议时要善于发现执教者的闪光点,并及时总结交流,对于教者的不足之处,应坦诚指出,并给予帮助指导。

3.总评。

由园长(或业务园长、教科主任)进行总结性评价。面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教师自评、小组互评中争论不休难以定夺的问题,适时给予解答,进行总结性评价,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4.“家长参与式”评课。

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同教师们一起观摩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家长的智力资源,让家长走进课堂,参与听课、评课,这样,可以拓宽评价的渠道和空间,从更多角度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策略与途径,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这是一种新的课程评价资源──“家长资源”,它挖之不尽、取之不竭,如同一股流进校园的清泉,正涌进课堂,帮助教师们反思前行。因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不仅要经得起园内师生的评价与认可,更应经得起社会和家庭的检验与评价。作为家长,他们最为关心的是孩子的成长,特别关注和支持学校的教育。他们是富有生命的个体,他们的知识、经验、兴趣、思维方式都不尽相同。

5.“跟进式”评课。

“跟进式”评课主要是让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评课者与执教者共同讨论教学中的优点、缺点,提出修改意见后,执教者在修改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再进行评价和修改,如此反复几次,使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断改变、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为发挥市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引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我觉得幼儿园可规定中层业务干部、骨干教师每月必须对新教师进行一次以上的随堂课指导,发现问题共同解决。此举实现了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的共同成长,推动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快速发展。

6.填写评课表。

家长听课总结范文2

一、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一年来,全体教师继续发扬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勤奋耕耘,立足于三尺讲台,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圆满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

(一)推门听课,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教师的合理使用打好基础。今年十月份,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学校副职的分管工作也作了调整,我由原来的教研、后勤工作变为小学教学,这就需要调整工作思路,全面了解小学部的教学情况,详细了解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堂教学水平,合理安排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扬长避短,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推门听课是了解教师教学水平的最好方法,也最能反映教师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推门听课使我掌握了小学部的教学情况,对小学教学有了一个全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对小学教师的劳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使自己得到了提高。按照计划,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听完了语文、数学、英语教师的课,共计34节。通过听课,我认为,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是过硬的,绝大部分教师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前精心备课,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和谐民主,教师精神饱满,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效果良好。在听课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个别教师课前准备不够,课堂上慌乱,教学环节衔接不好,过渡不自然;个别教师基本功不过关,表现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板书设计不合理、普通话不标准、粉笔字不规范等。不怕有问题,就怕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听完每一节课,我都把听课意见当面反馈给任课教师,提出问题,共同探讨,或者写出简要的评课材料发给校长,第二天就出现在校长的博客中,任课教师就能看到。通过大面积推门听课,与教师广泛交流,切磋教法学法,共同提高,实现了互利双赢。

(二)加强教学检查,规范教学行为。

教师的教学工作发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是备课,“课中”是上课,“课后”是作业,教学检查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通过推门听课检查上课情况,通过检查教案和作业掌握教师的课前准备和课后作业处理情况。在教案和作业检查上,我们继续坚持“月检查”制度,每月由教导处牵头对教案和作业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作为教师年终考核和绩效工资考核的依据。教案检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安排;二是教案备写的环节是否齐全,以《平川区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中规定的教案书写环节为准,同时,特别要求教师在教案中要突出“学情”分析这一环节,这个环节在以前的备课中经常被忽视,是一个薄弱环节;三是教学反思和单元后记的书写质量,要求教师要养成书写课后反思的良好习惯,要善于思考和总结,要及时记录课堂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只有认真的反思总结,才能形成有效的“二次备课”;四是教案书写的整齐情况,要求用规范字书写工整的教案。对作业的检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按照《平川区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的要求,检查批阅符号是否规范;二是根据《平川区中小学义务教育段各科作业设置及批阅要求》,检查作业批阅的次数;三是检查作业中学生对错题的更正情况;四是检查教师书写的作业评语,要求教师养成作业中加注评语的良好习惯,同时,在评语书写中,要经常书写激励性评语对学生进行鼓励;五是检查作业的书写情况,要求教师督促学生写规范字,作业要工整。

为了督促教师更好的搞好教学工作,在常规检查的同时,对某些年级或学科的教案和作业进行抽查。十月份和十一月份,分别抽查了六年级和三年级的教案和作业。常规检查的量比较大,有些问题不易发现;抽查的量相对要小一些,检查的更细致一些,有时还可以“解剖麻雀”,进行案例分析。抽查一般具有针对性,是对常规检查的有效补充,二者要有机结合。

十一月份,由教导处牵头、各部门配合,搞了一次教案和作业展评。展评的目的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平时的检查中,有些老师往往对教导处的检查结果不认同,有些老师总以为自己的教案写的最好,通过展评,让老师们自己去看,自己去比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评价教案,这比平时提要求更有效。有些学生的作业一直写不好,“乱”字当头,老师想了各种办法,收效甚微。通过作业展评,让学生自己去看,“为什么别人的作业那么整齐?”这比老师平时喋喋不休的说教更有效。

(三)在八月二十七日和十一月二十四日召开了两次六年级教学工作专题会议,探讨六年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毕业班是学校的窗口,毕业班的教学成绩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源和声誉。学校十分重视毕业班的教学工作,为毕业班选配得力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评先选优和职称晋升方面向毕业班教师倾斜,对毕业班的各项工作优先支持。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把毕业班教学工作列为一个专项工作进行督察。每学期召开专题教学分析会和学生家长会。通过以上措施,调动了毕业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最终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六年级教学分析会上,经过大家认真的探讨分析,一致认为,本届六年级有三个优势和三个劣势。三个优势是:(1)任课教师是历年来配备最强的,语数外三科的骨干教师担任教学;(2)学生基础较好;(3)和上届相比,学困生比例下降。三个劣势:(1)学生两极分化,中间生数量偏少;(2)周边农村学生较多,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不够;(3)英语教学压力大,竞争激烈。我们的工作思路是:抓两头带中间,以点带面;进行家访,寻求家长的支持,不放弃一个学困生。要求六年级任课教师充分认识“三优三劣”,发挥优势,转化劣势,各学科互相配合,任课教师团结一心,工作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平时的教学工作做细做实,争取明年取得优异成绩。

(四)按照《平川区小学教学措施11条(试行)》的要求,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对课程计划所规定开设的各门课程,尤其是地方与学校课程,如劳动课和写字课安排在课表上,还有具体的老师负责上。其它课程如音、体、美、计等,都能按照要求开足开齐。期中考试后,将40分钟和35分钟课调整到原来的45分钟课,每天由七节课变为原来的六节课。在教师的任课安排上,根据所学专业和爱好特长安排授课,做到人尽其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一个人尽量带平行班,避免一人多课头。

二、充分发挥教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以研促教,以教带研,以各种教学活动为载体,把教研渗透到教学中,克服“为教研而教研”的片面做法,树立教研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全面开展教研工作。

(一)以各种公开课为载体,开展说课、听课和评课活动。上课教师课前写出说课材料,在教研组内说课;课后由一人担任主评,在教研组内评课,主评人要写出评课材料;学校要求教师之间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开展了听课活动,教师每学期听课16节以上,主任30节以上,校长40节以上。

(二)组织教师继续学习《平川区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试行)》、《平川区小学教学措施11条(试行)》等教学要求。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集中学习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由组长组织。通过对这些教学要求的不断学习,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全面推行集体备课。2010年下半年,小学语文、数学两科全部进行集体备课,教案由教研室统一审签。为了提高集体备课教案的书写质量,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份,搞了一次集体备课教案的展评。

(四)成立年级组,任命了年级组长协调年级内的各项事务。年级组成立后,调整了办公室,为同年级教师的交流提供了方便。年级组和教研组同时运行,互相补充,发挥各自的优势,使教研工作出现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五)“走出去,请进来”,广泛开展校级交流。

为了规范校级交流活动,按照教育局要求,制定了《魏矿学校校际交流实施方案》,成立了校际交流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校的校级交流工作。2010年开展了四次校级交流活动。3月25日,由卫校长带队,我校教师14人到平川二小参观学习,在一天的日程中,从学生进校开始早读到放学,全面跟踪学习调研,听课、听校长的学校管理经验介绍、参观实验室图书室档案室等,老师们听、看、记,虚心学习,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感受到了地方学校的管理特点,受益非浅。4月1日,靖电学校葛永林校长带队一行10人来我校交流,我校在第一节和第二节安排了两节公开课进行交流(赵立栋的物理和贾莉的数学),召开了座谈会,卫校长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十月份,我校教师9人到公司二中参观交流学习。十一月份,公司二中教师11人到我校参观交流学习。校级交流的方式为听课、参观、查阅档案资料等。

(六)为了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建立了学校管理人员联系教研组制度。学校管理人员根据自己所教学科,每人联系一个教研组,主管教学的校长联系2个教研组,督促教研组的日常教研活动,帮助教研组长开展好每周的教研活动,对自己联系的教研组的教研工作进行全面的指导、督促和检查。

(七)结合我校开展的《白银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工作,在全校开展“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活动。在小学生中开展这项活动意义十分重大。长期以来,有一部分学生作业书写乱,说脏话,行为不文明,在这次活动中,全校师生广泛参与,自查自纠,自我教育,有力促进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学习和运用。

2010年上半年,“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以学习理论为主,下半年进入推广运用阶段,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全面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授课,到年底,所有教师要会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授课,主要学科的教师能较好的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一)五月份,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卫校长和张校长作专题报告。发放学习材料,个人自学和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学习。

(二)六月份,在各教研组确定重点推广人,由推广人“做课”,全校老师听课学习。

(三)七月份和八月份的校本培训以“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学习为主,一是由卫校长组织,继续学习相关理论,二是观看“三疑三探”录像课。

(四)为了有效推进这项工作,在十月份,组织了“三疑三探”组内训练课。上课教师能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授课,其他教师也能够积极听课,学习观摩研讨,把学习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五)“三疑三探”训练课结束后,举行“三疑三探”教案展评。根据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几个环节,“三疑三探”教案与以前的教案有所不同,如何编写 “三疑三探”教案?上学期发放了《“三疑三探”优秀教学设计》让老师们学习。通过展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书写质量。

四、不断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推行无纸化办公,运用网络进行管理,提高了办公效率和管理效能。

2010年下半年,我校工作的一大亮点是网络化管理和五纸化办公。在校长的带领下,我校网络化管理的模式已经形成,学校管理人员都学会了网络化管理的基本方法,全体教职工已适应和认同了这种高效便捷的管理模式,学习提高计算机技术和运用网络已成自觉行为。

五、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规范办学行为,强化服务意识。

(一)在学习调研阶段,主要抓了学习讨论和调研走访两项工作。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平川区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魏矿学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邓小平xx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科学发展典型事例》,白银市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的《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基本知识问答》等。在学习的过程中,撰写了1.2万字的学习笔记和两篇心得体会。

为了解决突出问题,在小学部进行调研走访。调研的主要问题是班主任绩效考核,通过走访班主任和召开班主任专题会,掌握了班主任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写出了《学习科学发展观,探索班主任考核工作的理想模式》的调研报告。

(二)在分析检查阶段,参加了学校党支部组织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找学风、教风、校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全面系统地进行梳理,实事求是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明确努力方向、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形成个人自查报告。

(三)在整改落实阶段,一是学习《魏矿学校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方案》,从总体上把握学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二是对照个人自查报告制定个人整改落实方案,解决个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六.家长学校开办情况。

(一)2010年上半年:

1.授课情况。对全校学生家长进行了一轮培训,共计授课18课时,每课时1.5小时,授课总时间27小时,培训家长1200人次。

2.授课内容。(1)卫校长介绍学校管理、办学理念、学校发展前景,同时在家庭教育方面对家长提出要求。(2)观看光盘《文科与理科的学习方法》。

(二)2010年下半年:

1.授课情况。对全校学生家长进行了一轮培训,共计授课10课时,每课时1.5小时,授课总时间15小时,培训家长1100人次。

2.授课时间:星期六早上8:00—12:00。8:00—9:30第一次,9:30—11:00第二次,举办两次,每次约一小时。

3.每次授课安排一个年级的家长,次序为一年级九年级。

4.授课内容:

(1)一年级至三年级:《看电视越多儿童注意力越差》《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根”在家长》《握笔姿势》30分钟。四年级至六年级:《小习惯成就大未来》《习惯可以主宰人生》《好习惯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30分钟。七年级至九年级:《青春期孩子的六大需求》30分钟。李建成讲授

(2)每次授课结束后,播放专家讲座:周弘《赏识教育》实况录像,45分钟。

5.李建成:负责授课。陈金祥:点名组织,播放专家讲座。

6.教研室统计家长听课人数,周一在网上公布。

七、存在的问题。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学习运用力度不够,大部分教师还停留在机械模仿上,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对“三讲三不讲”的原则把握不准,不能放手让学生去“探”,不自觉的走到“以讲为主”的老路上去。

(二)个别教师作业中还有错批现象,也有批阅符号不规范现象。

(三)集体备课的质量还要进一步提高。“议课”是集体备课的中心环节,是集体智慧的体现,要坚持做好做实。

家长听课总结范文3

关键词:教师;过程;反思;听课法;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6-0109-04

教师是实践性[1]、反思性[2]职业。教师的教学技能在实践中获得,在反思中提高。“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然历程。听课是教师需要反思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技能,需要学习与培训[3]。

在顶岗支教中,实习学生听课后,对授课老师的教学特点,只有总体感觉,没有具体收获,不能带来反思效果,原因之一是没有掌握听课方法的技巧。教师“过程——反思”听课法,是笔者在指导实习学生听课过程中体验出来的,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通过两个案例,对它的运用与效果进行分析。

一、听课案例一

案例一:实习学生初一政治习题课的听课记录与听课总结。

1.听课记录。见表1,示例了三个教学过程。听课记录分三部分:“老师组织”与“学生活动”栏,记录的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点评(感受)”栏,记录的是听课者的体验与感受。

2.听课总结。由表1中“点评(感受)”栏中的体验与感受归纳提炼而得。听课总结分两部分:实习学生的教学特点;教学特点的功能或意义探究。

(1)实习学生的教学特点。在本案例中,实习学生展示了6项教学特点:个别提问后集体回答;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调动课堂活跃气氛;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与自信意识。

(2)实习学生教学技能的功能或意义。

①个别提问后集体回答——内涵的功能或意义。当个别同学答题时,特别是答题时间较长时,会出现其他同学注意力不集中现象。通过集体回答能增强学生上课注意力,较好地控制课堂纪律与秩序。

②导言的功能或意义——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对,大家回答得很好”,学生情绪高昂(表1过程6);“谁来展示你得答案?”给学生一种成功的暗示,激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记录略)。简单的导言运用,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③导言的功能或意义——有效调动课堂活跃气氛。对同样问题,用不同方式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对分组讨论,分别用“来大家再合作一下”(表1过程6)、“需要合作吗?”(记录略)等提问,使得课堂气氛活跃不死板。

④概念的功能或意义——教学生学习方法。“原因、方法”两个词在课本中没有,学生回答出来,说明老师是这么讲的(表1过程2)。初中课程以知识点编排,构成课程主题的知识结构。但是,在思维逻辑上,知识点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之间有着联系,如“原因、方法”等。必要的概念运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教学生学习方法。

⑤概念的功能或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分组讨论是初中的课堂组织方式,用“合作”提出(表1过程6),能让学生从小形成“合作意识”,教学过程中的潜移默化,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⑥导言的功能或意义——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与自信意识。在表1过程9中,通过四次提问:“还有吗?”和一次引导后,学生集体回答:“没有了”,最后的鼓励“对,大家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在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自信意识。

三、教师的“过程——反思”听课法的构成及其要点剖析

教师的“过程——反思”听课法的构成:包括听课记录与总结反思两个阶段;听课与记录、总结与反思四个过程;怎么听、听什么、怎么记、记什么,归纳提炼,深入思考六个要点,如图1所示。

1.听课法构成的要点剖析。在听课记录阶段,听课和记录是教师观察课堂活动、保留活动信息交叉进行的两个过程。原始听课记录是听课记录阶段的成果,是为总结反思阶段提供的第一手资料。

在总结反思阶段,总结和反思是对原始听课记录进行加工、再思考连续进行的两个过程。反思结果是教师听课的最终成果,是为再实践提供的源动力。

2.听课记录阶段的要点剖析。观察课堂活动、保留活动信息,要从细节做起。

(1)怎么听。听过程、听细节,听老师的一字一句,“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在表1的左面两栏中,示例了三个过程;在细节上,授课者用“设问、提问、引导、鼓励、总结”等方式组织教学,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予以互动。

“设问、提问”等是导言设计。当老师的教学风格形成后,这些导言能在课堂中自然而然地使用,就成为教学技能。因此,听课的重点之一应是过程、细节。只有在过程和细节中,才能体验讲课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技能,就不会出现“总体上好而不知道怎么好”的感受现象。

(2)听什么。听教师课堂组织方式背后的内涵或指导思想。在课堂中,每个组织方式都有目的性,即内涵或指导思想,如表1的“点评(感受)”栏所示。

在课堂中,组织方式是教学过程的外在表现形式,方式不同,教学效果不同,造成差异的是组织方式背后的内涵或指导思想,而不是外在表现形式。因此,听课的重点之二应是课堂组织方式背后的内涵或指导思想。

(3)记录与原始听课记录。在听课中,听课者对课堂情景[4],即便是速记也记不完整;产生的随即反应通常会一闪而过。为了更多地保留课堂活动信息,只能用序号、箭头、连线、标注等形式(即怎么记),记录过程和细节中授课者的关键语句、词、概念、学生的互动情况、自身的随即反应和疑虑等(即记什么)。因此,原始听课记录,只是概要地保留了授课者教学特点的零乱信息。要想从听课中充分挖掘授课者的教学特点,还必须对原始听课记录进行加工处理。

3.总结反思阶段的要点剖析。总结是对授课者展示出来的技能特点的归纳提炼,反思是对该如何做的深入思考。

(1)总结。总结是对原始听课记录加工的过程,包括记录整理、随即情景回忆、再思考与归纳提炼等步骤。

(2)对照每个过程的原始记录,回忆课堂情景,补充必要的表述文字,如提问、设问、鼓励等,完成表1的“老师组织”栏的记录加工。

(3)对照自身的随即反应记录,再思考教师课堂组织方式背后的内涵或指导思想,完成表1的“点评(感受)”栏的记录加工。

(4)对加工后的的听课记录归纳提炼,将零乱的感性认识予以归类和升华,即授课者的教学特点,如案例一所示。

(5)反思。反思是对“总结”进行的再思考和顿悟过程,通过提出一系列设问、回答来完成。例如:对同一教学过程,该怎么处理?怎样处理会更好?哪些是应该借鉴和学习的?等等。在表1过程6中,“集体力量大”就是实习学生听课后学到的。

四、教师的“过程——反思”听课法的运用效果分析

结合听课案例二,分析教师的“过程——反思”听课法的运用效果。

1.听课案例二。顶岗支教初期,笔者带领实习学生听课,使用“过程——反思”听课法,总结出授课老师(教学能手)的16种教学方法或技能。

(1)初二年级教学的基本方法:个别提问、共同回答法;个人默读、全体朗读法;四人小组讨论、对桌一问一答法。

(2)容易学到的基本方法:背诵课文后,记住的同学举手;做完题后,做对的同学举手(上述两项便于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活题(需要学生思考的题),让答对的学生说明理由;判断是非题,说明赞同和不赞同的理由(上述两项不仅是答题的同学知道为什么,让其他同学也知道为什么);充分利用课本素材。

(3)难以学到的教学方法:学生回答不准确,反复引导而不是教师说出答案;尊重学生(老师误解了学生,敢于向学生道歉);对学生永远是激励,不抵毁、不挖苦;鼓励学生的三个层次(学生答错问题不指责,而是鼓励“希望下次能答对”;学生答对问题时表扬;学生回答问题直接切入新知识点,先表扬,后号召全班学生向他学习);教学生学习方法。

(4)学不到的能力:导言设计;对课程知识内涵的理解深度;应急事情的处理技巧。

2.运用效果分析。通过上述听课案例,可以看到:

(1)实习学生的教学经验远不如授课老师丰富,方法运用、能力体现都有很大差距。

(2)实习学生有更多的现代教育知识和观念,在培养学生健康的社会意识上具有优势。

(3)运用教师的“过程——反思”听课法听课,能充分总结出授课者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技能掌握情况。

因此,教师“过程——反思”听课法,能较好地解决听课后“只有总体感觉,没有具体收获,不能带来反思效果”的问题。

五、结束语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5],听课也是这样。教师“过程——反思”听课法,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形成的。因此,在听课过程中,运用这一方法,记录的过程和细节越具体,产生的体会和感悟越多,总结反思的越深刻,学到的经验就越多,自我提高的就越快。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高校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

参考文献:

[1]苗学杰.试论教师教育的实践属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34-37.

[2]王艳玲,苟顺明.美国反思型教师教育的教学策略:评析与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1,(5):71-75.

[3]吕昕,徐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从听课开始[J].新课程研究,2012,(2):65-66.

家长听课总结范文4

从“教学一得”到“读书笔记”

为促使教师养成读书学习与反思总结的习惯,学校要求教师在每学期期末交一份纸质文稿“教学一得”,题材不限,可以是论文、教学设计、随笔、总结。实施了一段时间后,我的博客里有了这样的留言:“为啥非得这样反思呢,浪费纸张啊!”“形式主义!增加老师负担!”

反思: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只有不断学习新理论、反思总结经验,才能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大家抵触“教学一得”,不能解读为漠视读书与反思,只能说明措施低效甚至“负效”。如何才能让教师愿读书、会反思呢?

应对:改“教学一得”为“读书笔记”。我们首先提出“不会学习的老师教不出会学习的学生”“多读书,才能教好书”,从舆论上造势,从观念上引导。随后,我们有意识地引领“读什么”,由教科室负责搜集、编辑有关新课程理念、实践探索等文章,印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同时把文章的电子版上传到校园网上。在此基础上,引导教师要把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既要博览群书,也要读透其中一本专著或某几篇文章。每位教师完成的读书笔记既可以是读后感、好文章摘要、课题研究思路,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反思日记和教案设计,这些读书笔记又被及时充实进校园网。这样,人人都成为校本知识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校本知识生产、贮存与分享的良性机制得以形成,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了实际的支撑。

从“听课笔记”到“观课感受”

为促成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交流切磋的教研氛围,学校规定了每学期听课节数的最低数量:教师每人不得少于30节,教学干部不得少于40节,否则评优评先一票否决。本以为是明智之举,在教学检查中我却意外发现听课记录有“造假”的现象。

调查:通过与教师谈心,结合调查分析,我认识到恰恰是学校的管理模式出了问题。为了保住“省重点校”“连云港市名校”的地位,我们过于强调教师间的竞争和成绩排名,造成教师之间缺乏应有的合作机制,大家不愿被听课,自然也不好去听别人的课,每个人都在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中苦苦努力,提高缓慢。

对策:从教师之间的利益同化入手,在教师评聘中看重备课组、年级组的整体成绩,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共赢;从校领导带头开设“走进新课程”观摩课做起,促进教师之间的反思共享。为此,学校每周都要开设教学公开课、名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每学期搞一次“教学开放周”,诚邀市、县兄弟学校教师来我校听课交流研讨;“走出去”,虚心到兄弟校听课学习。在创设大量听课、观摩机会的同时,我们要求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及时跟进,对一周内本备课组的各类公开课展开讨论。授课教师与听课教师互动对话、交流“观课感受”,以实际的教学案例来对照自己的“家常课”,在观察、对比、反思、修正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教学行为趋于科学、有效。

从名师不“鸣”到“名师接龙”

我校不乏特级教师及省、市级名师,但奇怪的是相当一部分名师却很“低调”,对学校安排的教学重任和科研课题借故推脱,有的甚至不进反退,课堂教学效益下降,教学能力受到学生和家长质疑。为什么曾经斗志昂扬的他们在成名之后却激情不再了呢?

反思:名师不“鸣”的背后各有其自身原因,有人自认为功成名就,生活在名师的光环下足矣,有的因找不到更高远的目标而失去方向感和进取心,有的虽有目标却觉得障碍重重而知难而退。但从管理的角度看,缺少对名师的理性关怀、生涯规划的个性指引,校长难辞其咎。

家长听课总结范文5

【关键词】农村家校合作;语文教学;听说读写能力;方法;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关注的焦点。立足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素质,也成了全体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的心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其它课程基础的语文教学,要承载“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任,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就必须充分认识家庭对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根据农村实际和学科特点开展有效的家校合作。

笔者结合长期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历,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植根农村沃土,训练听、说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听”通常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是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要培养真正的听的能力,就应该变被动为主动,从课堂到课外,要求学生有目的地去听,在听中获取信息、体验情感、总结方法,最终为说和写打好基础。我认为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培养学生听的兴趣,从听中获取信息

要激发学生听的兴趣,教师上课就一定得生动、有趣,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听的积极性,语文课上导入环节的多样化设计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家庭生活中也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听的氛围,多交流一些孩子喜欢听的话题,让孩子感觉听得轻松、听得愉悦,觉得“有听头”。当然,这个过程也离不开家校合作,教师要联系家长确定阶段性的“听”的话题,让家庭谈话内容有意识地往这方面靠拢,效果自然会更好。

2. 养成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从听中体验情感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 学会用期待、关注的眼神来注视对方;用微笑、赞许的表情来启发对方;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话;允许对方发表和保留不同的意见。特别在家庭谈话中更应如此,因为农村家庭谈话内容大多为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类的小事,家庭成员间的交流也可能存在夹七夹八、里嗦的情况,这就要求孩子要更加认真、耐心地倾听,在听中感受父母真挚朴素的情感,获得最真实的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

3.教给科学的听的方法,在听中积累知识

听话时要集中精力,力求做到听得全、听得准;梳理出对方说话的头绪,把握主要内容,自觉形成整体观念;听话还要有目的、有选择地去听,听清重点、听清关键,并能及时做出心理反应和认知反馈;听话还要有思考、会联系,针对所表述的话题,主动唤起相关的知识、概念、情感和想象,形成与这个话题有关的互动,在听中获得知识。

当然,听和说往往是难以割裂的。教学上的说,应该是一种学生主动用自己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技能。光听不说,那听永远是被动的,听到的内容也不可能会有很大价值。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家校合作这块平台,为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创造条件。为此,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让学生充当家校间的传话筒

我经常要求学生把我对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方面的一些要求与思考转述给家长,同时也把家长的建议和困惑转达给我。为了了解学生听和说的准确性,我也会和家长互通电话求证。这样一来,学生们都对听说非常重视,听说能力也不断提高。

2.让学生扮演家校间的翻译官

农村地区交流以方言为主,为了提高说的能力,我要求学生在转达家长的意思时使用普通话,于是学生们就要努力把家长的方言做一番 “翻译”,这样一来,他们更进一步明确了本地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形成正确流利的朗读能力。

3.让学生成为家庭中的小老师

我也经常会选择一些短小精悍、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让学生讲给家人听,要求他们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讲授方式,力求让家人能听得明白,然后将听后的反应反馈给我。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评判他们的讲授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意见建议。渐渐地,我发现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思辨能力都得到了加强,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再那么单一了。

二、结合生活体验,提高阅读能力

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告诫家长不要溺爱孩子,要让他们参加必要的劳动锻炼,这肯定对他们的成长大有好处。因此,在语文课上,我总会结合农村不同季节的劳动内容确定不同的综合实践主题,告知家长帮助孩子完成实践活动,以此来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磨练他们的意志,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夯实基础。

如在教学《观刈麦》时,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收割麦子,在劳动中体会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组织学生在班上踊跃交流。起初大多数同学并不能真正体会“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心情,只到亲眼目睹家长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抢着收割挥汗如雨的情形,亲身体验了“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感受,对诗歌蕴涵的深意和强烈的情感才有了真实而深刻的理解与体悟,同时,对如同父母一般辛劳的农民们的同情与崇敬之情也就更加真实而强烈了。这样在阅读中渗透德育,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密切联系实际,增强写作能力

“文章源于生活” ,只有积极投身生活实践,才能培养写作兴趣,积累写作素材,丰富生活感悟,获得写作灵感,最终写出好作品。因此,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应努力做到:

1.积极投身生活,培养写作兴趣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教师和家长要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生活实践,引导他们观察生活、认识事物、了解社会,同时教给他们必要的经验与方法,让他们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记录和传递生活中的真善美,明确作文的真正意义,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2.注重日常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的写作技能再好,如果没有必要的生活积累,肯定写不出好作品。教师要利用好农村这一独特的“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流传于老百姓口头上的好词佳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感悟,都应及时记录下来,积累多了,写作时才能做到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也会使作文内容充实生动,意蕴深刻。

3.深入感悟生活,提高写作能力

家长听课总结范文6

一学期以来,镇总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确保安全稳定为前提,一心一意搞教学,千方百计抓质量,在全镇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上学期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教学成绩再创新高。

一、建章立制,规范常规管理

上学期,镇总校完善了“备、讲、批、辅、考”教学五环节规定,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教学考核等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制度约束和检查督导,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建立了“周一例会制”:每周一上午8:30总校全体成员召开例会,总结上周工作,查摆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同时布置本周工作,将任务细化到天,落实到人;建立了月工作汇报制:每月底总校召开全镇领导干部会,各单位一把手汇报月内工作,主要说工作亮点,谈工作方法,通过月工作汇报制,全镇干部在汇报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二、深入学校,强化业务视导

总校一班人坚持深入一线,加强基层调研,下乡必听课,听课必反馈。教学常规检查坚持“四查一听”,“四查”即查备课教案、查听课记录、查校本教研、查作业批改;“一听”即随堂听课,每一个环节都抓实、抓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对好的提出表扬,对差的进行批评,并限期改正。总校一班人坚持带着任务下乡,带着问题下乡,做到专项检查与综合评估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随机抽查与全面监测相结合,如:开学初,专项检查各校安全卫生工作;学期中,不定期抽查各校师生到岗到校情况,随机抽查薄弱学科课堂教学情况,学期末对各校进行综合评估。

三、关注薄弱学科,抓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教学,注重过程管理,关键应抓薄弱学科。上学期,总校一班人理性分析各科教学成绩,经过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对比,将“数学”确定为本镇“薄弱学科”,为提高薄弱学科课堂教学实效,总校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对数学教师进行两次以上的推门听课,并把听课结果作为对单位考评的依据。具体程序如下:①随机进课堂,主要听新授课,不听示范课、表演课;②当堂抓检测,主要查课堂教学实效,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③课后查备课,主要看备讲是否一致,是否存在不备课就上课现象。

四、推行月考、联考,狠抓教学质量检测

上学期,总校在全镇范围内推行月考,鼓励各校联考,将“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作为重要策略。首先,毕业班实行月考,考后及时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会前有提纲,会上有交流,会后有总结。其次,奖优罚劣,对月考成绩优胜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对月考落后的教师进行个别谈话,令其定出奋斗目标,拿出改进措施。第三,统一组织期中考试,公示单位及教师的考试成绩排名,考后及时召开座谈会,组织干部教师交流教学管理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共同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责成教学成绩较差的教师,上交述职报告。第四,全镇教师根据个人教学实际抓单元测试,及时反馈教学疏漏,查找出存在的不足,并将试卷存档备查,警示今后的教学工作。

五、实行单项评比,创设竞争环境

总校布置的各项工作,都坚持做到“四定四有”,四定即: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限、定责任人;四有即:有反馈、有总结、有评比、有通报;根据工作的质量和数量,做好详细的记录,在月工作汇报会上进行分析总结,表扬先进,弘扬正气。这样,强化了竞争氛围,无论单位还是个人,形成了事争一流,人争先进的良好局面。

由于广大干部教师的敬业奉献,我们取得了点滴成绩,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小学优质生源严重外流,制约中学优秀率提高,中学巩固率始终偏低,与先进学校存在较大差距。二是部分学校图书、仪器利用率不高,造成教育资源的闲置、浪费,个别教师缺乏团队意识,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三是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家长听课总结范文7

一、改变传统的听课方式,建立新型的听课方式

(一)传统的听课方式

1、被动式听课

听课的教师没有明确的动机与目标,为了完成学校强制规定的听课任务而听课。这类听课方式就好比电脑中的复制与粘贴,不作任何修改按部就班把授课人的教学步骤抄到听课本上,没有批注,没有点评,没有任何评价。

2、盲目崇拜式听课

教育界的某某专家、学者;或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前来上观摹课、示范课,许多教师就盲目崇拜,总想把这些所谓的专家、学者课堂上的一言一语点滴不漏照搬照抄。依专家、学者的葫芦画瓢。

3、无准备式听课

听课者在课前没有做准备,随到随听,对教材不熟悉,不了解授课者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思路,没弄清新旧的识间的内在联系,更不知道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不清楚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因此也看不出上课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

4、评价式听课

这种听课方式主要是针对青年教师或刚刚踏上讲台的教师。在听这类教师的课时,我们总把自己摆在指导者的位置,用我们固有的教学模式去听,去要求,去指导。其实“学术面前人人平等”。

(二)建立新型的听课方式

学校不仅要规定教师每学期应该听课的节数,而且更应建立听课与评课的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以便在保证教师听课数量的基础上,从制度上保障听课、评课的质量,使教师听课主动,评课积极,并确评课有可操作的具体方法,同时做好检查和落实工作。

首先,应明确听课的目的。听课的目的应是通过研究课堂教学,发现、鉴别好的经验,帮助授课教师和听课者将一般性的经验上升到理性,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并发现授课教师本人尚未认识到的潜在的教学气质或能力;同时,发现授课教师的不足,分析产生这些不足的原因,探讨这些不足是具有共性还是个别现象,找出改进的措施,以此提高教研水平,促进教师成长。

其次,听课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听课前应认真分析、了解该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大纲的要求,并且针对这节课在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的初步方案,粗线条地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架。这即是说,听课者一个整体构思并做一个大概的课堂设计,以便于听课时观摩和课后交流。此外,听课者还要了解授课教师的基本情况和听课班级的特点。

第三,注重听课过程中的全身心参与,要调动全身的器官,做到耳听、眼看、手记、心想的有机结合。

耳听,主要应听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科学、清楚、流畅,提问是否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以及是否有自己的想法眼看,主要看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看重点突出和难点突破,看对教材的合理处理,看对知识的掌握、应用和拓展,看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看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及活动时间安排。

手记,主要记教学的重要环节和评析,对课堂的亮点和急需搞清的问题要分别用记号标出。课堂记录要重点突出、简练,要便于学习和有利评课。

心想,主要是思考教师是否具有新课程理念,是否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思考学生是否既能学会又能会学,思考上课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根据学习的需要进行的,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会对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思考主、客观因素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等。这也是听课总结与反思的主要内容。

二、改变传统的评课方式,建立新型的评课方式

首先,评课前要拟写评课提要。拟写评课提要是评课前最重要的事。这样做可以克服听课评课的盲目性、随意性,使听课评课更有针对性。听课评课者要对所听的课做全面回顾、咀嚼。要看教材,要回看听课笔记,参考听课前后与学生、执教者交谈的内容,依据好课标准,做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并按思考所得内容的性质,开列提要。

其次,评课时应求“实”勿“虚”。评课者应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实事求是,敢讲真话。要充分认识听课评课的远期效应,洞察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现象,以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引导教师沿着健康的道路改进教学。

家长听课总结范文8

从2月10日开始,特殊时期的网络直播课已经进行了两周,第三周已经开始了。我们由刚开始手忙脚乱,抱怨不断,到现在能应对自如,游刃有余了。学生们也已经适应了这种新的上课模式。下面我对我们班上周网络直播课的情况进行总结:

一、上课基本情况:

网络直播课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我们又没有教材和备课资料,只能克服困难,通过网络搜集,查找,整理一些资料,我们还要围绕相关知识搜集一些音视频资料,提前发学生手里。如在让学生预习《孙权劝学》和《黄河颂》时,我在喜马拉雅上找好朗诵视频提前发到QQ群里,让学生先多听几遍,保障能读准字音和节奏,其次根据电子课本上的课后题预设几个简单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去预习。

每节直播课前15分钟,在钉钉群和QQ群里发课堂链接提醒同学们上课让小组长也督促;并要求学生上课前打卡,报数接龙,便于教师进行统计,对于没有按时进入直播间上课的同学,我会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与学生取得联系,督促其按时上课。对于个别特殊情况未能听直播课的同学要看回放,抽查他的课堂笔记。这样下来每节课95%学生能参与到直播课来。

课堂中要求学生认真记笔记,下课及时整理好笔记后截图发给老师,以便了解学生是否认真听课。90%学生能做笔记,但知识全面、双色特色笔记,字迹工整的学生却并不太多。

网络课程结束后,我会根据当天的授课内容利用钉钉直播或开视频会议进行补充完善,并布置相应的作业,并要求同学们完成后按时上交到家校本。老师会及时抽查批改并发现问题作出评价。我们很努力地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跟上上课的节奏不掉队,但总有个别4-5个学生,而且每课都是这几个同学不管怎么督促上课总是迟到,作业总是不能按时交上来,多次给家长打电话沟通,家长也对其束手无策。

二、采取措施

线上教学的优劣参半,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来扬长避短:1,重视学生思想上的教育: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每节直播课前用几分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网络学习需要高度自觉自律。

1、知识的落实巩固方面:下课后要求上传笔记或作业图片,从中选出优秀的作业,笔记激励学生做得更好。对于没有上交的同学,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加强家校沟通,充分发挥家长督促作用,齐抓共管。3,利用钉钉平台的打卡名著阅读和古诗背诵,督促同学们天天阅读名著,一天背一首古诗。

家长听课总结范文9

将“以学生学会”作为制作微课的前提和基础,应用在课堂中的微课往往言简意赅,方便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微课在课堂上发挥其先进作用的同时,在校本教研中,也可以使老师们在专业发展中获得提高和益处。

一、“知识点解读型微课”为同学科老师打开了思路

“同课异构”是教研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两位甚至是几位老师同上一节课内容的方式,在授课的过程中找到异同点,方便老师们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将微课应用于校本教研,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解放了老师。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老师在讲解过程中有不同的侧重点,所用到的方法也是各有千秋。以英语为例,这种知识点解读的微课尤其实用。本人曾经在八年级制作过“初中英语宾语从句三部曲”系列微课,从连接词,语序以及时态三个方面来介绍这一个知识点,同样,还有一位老师也制作了“认识宾语从句”的微课,在教研活动中,通过交换微课,相互对比,找到了各自的长处。本人的三部曲系列,步骤清晰,分块讲解层次分明,举例得当,但通过在教研活动中的交流,“认识宾语从句”的微课,通过实战题例,融语法与实践当中,更加接地气,如果取长补短,将层次化与实战试题融合在一起,讲练结合,学生就会更加容易学懂这个语法结构,在学习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丰富了微课的制作内容,更好地积累了经验。

二、不同的制作方法提升了教师的创新意识

微课之所以推广普及得快,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它的实用性,不拘一格的制作方法更是它的特点。目前的教学微课,主要以电脑软件制作和手机制作两种,但这其中却也包含了很多的创新性。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既可以发现许多华而不实,不便学生使用的微课内容,又可以通过交流,得到更多的新方法。在英语教学当中,帮助学生过词汇关是每个老师所面临的难题,本人最初通过音频来督促学生的听写。通过朗读要听写的单词,学生边听边进行默写,其重复播放的特性,减少了许多的重复劳动。但是在校本教研的交流活动中,发现有的老师方法更加新颖,利用ppt制作的微课完成了单词的听写,有图有音,方便了学生和家长的辨认和订正。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又发现有的老师使用手机录制单词听写的微课,随时随地,而且听写效果更好。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将学习任务分块分层,由参与教研的老师各自承担一部分微课,形成总的系列,既可以减小老师的工作量,又可以方便学生的英语学习,可谓一举两得。

三、校本教研中的微课,可以促进老师的专业发展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