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04-22 14:20:43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总结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总结范文1

一、基本情况

(一)、全年征收基本养老保险金558万元,占市局下达450万元的124%,其中由地税局直接征收193万元,我局配合税务征收365万元。

(二)、已开展二oo五年社会保险费申报工作。已申报的单位217个,申报率为100%,对申报表统一进行了认真核定,核定率达100%。

(三)、全年应发基本养老金360万元,实发基本养老金360万元,发放率达100%,全部385名离退休人员统一在银行领取离退休费,社会化发放率达100%,比2006年的95%增长了5%。按省劳动和社会保险厅和省财政厅的文件精神,我们为离退休人员从二00三年七月和十月起调整并增加了离退休待遇,确保了增补的待遇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四)、对所有2760名参保人员全部进行了建帐,建帐率达100%。

(五)、对全部217家参保单位中的163家开展了稽核工作,其中实地稽核65家,书面稽核98家,稽核率达75%。

(六)、成立了黄梅县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协会,发展单位会员188个,个人会员268人,开展了一系列的协会活动。

(七)、成立了黄梅县博雅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并已转入正常运转。

二、主要作法

(一)、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一是在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徐圣贤同志及县四大家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我们对由前届政府作出的《关于解决经委口产业局无财编人员进入养老保险问题》(黄梅县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6]4号)的错误做法,以县长办公会议纪要[2006]7号按政策规定进行了纠正和规范,县四大家领导还和我们一起对这些部门上访的老同志做了大量的说服解释工作,让他们心服口服。

二是在县领导及财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我们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三是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县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物价、工商、审计、税务等部门的支持下,我们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组建了为机关事业单位改革服务的黄梅县博雅劳动保险服务中心。

四是在县民政局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成立了黄梅县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协会,并迅速地发展壮大,得到社会一致好评。

(二)、科学规范业务工作流程

一是为了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工作,我们下大力气,狠抓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基础业务工作,按照登记申报、核定缴纳、缴费记录、待遇审核、待遇发放、基金结算六个环节进行了科学规范:首先对内设股室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办公室、财务股、保险统筹股两股一室调整为办公室、财务股、核定股、稽核股、退休管理股、发放股、计算机管理中心、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协会、博雅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等九个内设机构;其次建立健全各股室责任范围和每个人的岗位职责;最后完善考核办法,平时只发70%工资,年终将30%工资及年终奖拿来用于与个人工作业绩考核挂钩。

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首先高起点、高配置,投入巨资添置了计算机网络及打印机、扫描仪等硬件设备,已配置奔四微机18台,全部接入宽带网及局域网,配置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共12台套;其次建立了黄梅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网站,网站内容十分丰富,信息量大,并适时更新;第三建立我县机关事业保险数据库,对

一九九二年本局成立以来的参保人员基本情况、单位及个人缴费情况、待遇发放情况、退休人员照片及其他各项信息统一录入数据库保存,便于随时查找审核;第四所有业务人员统一进行了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强化培训,全部能独立完成各项录入、统计、打印等操作。

三是规范了个人帐户管理办法,个人帐户建帐率达到100%,在手工记帐的基础上,将一九九二年以来所有的核定数据及实缴和欠缴数据全部录入微机管理。专程到省机关事业保险办购买《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手册》4000册,发送到参保对象手中,对于养老金已交清的单位和个人,做实个人帐户。

四是规范了各类对象、各类情况下的核定办法,特别是在公路系统的养老保险业务从市移交到县管理的工作中,我们精心设计、精心规划、精心测算,与县公路段相关人员反复磋商、协调、解释和说明,终于达成了既符合市政府黄政办发[2006]55号文件“以支定收、适当积累、略有节余”的原则,又让双方满意的核定办法,保证了公路段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了退休费,消除了不稳定因素。

五是稽核工作成效显著。稽核工作是我们今年新开展的一项业务工作,为了切实做好这一工作,我们新成立了稽核股,将2名业务骨干配备到股室。他们在认真学习保险业务、财会、审计、计算机等知识后,随时开展大规模的稽核行动:首先对全县一九九二年以来各单位参加养老保险基本情况进行普查,发送自查文件和由稽核股精心设计的自查表格。由于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一些单位不理解、不配合,稽核股的同志们发扬“三多”、“三要”、“三不怕”精神(即:多上门、多催促、多协调;脸皮要厚、业务要熟、嘴巴要薄;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受冷落),经过努力,已书面稽核98个单位,实地稽核65个单位,并对各单位报来的自查表、历年档案工资批复、历年缴费凭证等相关资料进行认真计算、录入微机、整理,再与核定股个人台帐进行比较、分析,已查出堤防总段、新开卫生院、黄梅镇卫生院、县防疫站等多个单位存在缴费人数、缴费基数有出入、参保单位和参保个人未足额缴纳养老金现象。目前正在对稽查出来的问题进行跟踪督办,确保整改到位;其次大力配合有关股室从源头上杜绝基金的跑、冒、滴、漏现象,对于新进入的参保单位,一开始就同步建立起稽核资料。如在县公路段养老保险移交我局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对原属全民合同制工人的这一块投保情况进行稽核,共核出少缴养老金494688元,公路段已同意分批补缴。

(三)、基金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是建立健全基金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违规,不违法,加大对挤占挪用基金清收力度。

首先进一步规范基金征缴、拨付、管理内部流程,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基金进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每月与财政局社保股核对帐务,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把基金管理落实到实处。同时对原来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如我们对二oo一年以来财政和卫生代扣且未能拨付到社保专户的养老金,多次做协调工作,终于全部拨付到位;我们按县检察院的建议,将建材局、博仁制药厂、孔垅卫生院、小池电排处暂存于经费帐户中的基金全部转入财政养老保险基金专户。

其次对一九九五年六月由当时的县委主要领导出面借给池化集团的30万元养老金,鉴于池化已进入破产程序,我们分别找县政府、县经贸局、县法院及池化集团破产清算组的有关领导,陈述利害关系,并借助同学关系,终于将这笔借出的养老金列入最先清偿顺序,清算组计划于近期赴福建清收池化集团外债来偿还借用的基金。第三对

一九九四年十月由人事局和本局在小池征地9.17亩挪用343403.8元基金的问题,我们将当时的征地手续、资料、证件全部从人事局要回,并与小池镇政府、小池土地分局取得联系,计划对目前仍闲置的土地由我局招商引资进行开发,极力说服小池镇和小池土地分局领导,使他们暂时取消了收回土地进行变卖处理的决定。

二是在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从未有过动用基金的念头,而是积极向县政府汇报,积极争取财政的支持,县财政已将我们的一些正当要求列入解决计划。同时,我们开源节流,严格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了业务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是认真做好月报、季报、年报、决算报表及临时性报表的编制汇总上报工作,做到了数据有来源,报表有分析,问题有对策。

(四)、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化发放办法,成立了黄梅县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协会,提高了离退休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在去年社会化发放率95%的基础上,我们上门做好说服工作,有几家原来由单位,现在全部改为银行发放,不但简化了手续,方便了离退休人员,也保证了他们按时足额享受到退休待遇,受到了他们的好评,现在的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已达到100%。

二是今年九月,我们对全部离退休人员统一建立了生存状况档案,为每一个离退休人员拍了数码照片,收集了身份证复印件(或编号)、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并且全部进入微机管理,便于今后查找、核对。

三是在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今年六月,我们正式成立了黄梅县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协会,协会有固定的活动场地,配备了太空漫步机、风扇跑步机、蹦蹦床、仰卧起坐板、仰卧举重器、乒乓球、羽毛球、篮球、门球等健身运动器材及麻将、扑克等娱乐工具;组织离退休代表到江西柘林湖旅游观光,为每人精心制作了一张含每人观光电影及协会基本情况的光盘,深受他们的喜爱;为每一位参保的离退休人员制作了一张精美的二oo五年挂历,并计划春节前为每一位离退休人员印制一幅烫金春联,为家庭困难的离退休人员送大米、棉被等。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五)、加强了自身建设

一是改善了办公环境。原来的办公地点处于城外郊区,参保对象办事不方便,干部职工上下班也不方便,加之原办公楼年久失修,十分破旧,也很不安全。经请示县政府领导和劳动保障局领导同意,我们与县新华书店达成租用协议,今年六月份全局整体搬迁到位于闹市区的正街新华书店楼上办公,经过设计装修后的新办公环境布局合理,新潮时尚,宽敞明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是办公全部实现自动化。

三是由计算机管理中心负责人自行设计建立的黄梅县机关事业保险网站在得到全局干部职工的认可后,现已正式开通。我们的网站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链接方便。

四是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首先经过强化培训,全部学会了微机操作技术;其次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全面了解熟悉或掌握了社会保障业务知识,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业务知识,全局干部职工在全市组织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命题的网上业务知识考试一次性全部合格通过;第三干部职工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今年有2名同志入党转正,有2名同志成为新党员,6名同志得到提拔,6名干部职工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函授考试,1人获本科学历,3人获专科学历。

五是建立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提高了管理水平,树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今年四月,我局制订并通过了《黄梅县机关事业单位保险福利局工作人员须知》,人手一册,内含12项规章制度和各股室工作责任制度,平时严格按制度执行,同时,宣布干部职工工资平时只能领70%,年终对30%的工资和年终一个月奖金捆绑使用,进行考核评比,要求干部职工必须既出勤也出力,还要出成绩。

六是内设机构和人员进行了合理调整。

(六)、积极探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

今年,为配合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按照县乡镇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的要求,我们深入调查研究,搞好摸底测算,积极探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

一是在认真学习麻城、安陆、荆州等地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出我县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草案3套,然后在全县随机选取10家单位进行摸底测算,经过反复比较、筛选,保留一套我们认为最佳的方案提交给乡改办和县领导作参考。

二是为适应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后下岗分流人员参保业务工作的需要,我们适时成立了黄梅县博雅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服务对象是:乡镇机关分流人员、转制的乡镇事业单位分流人员、县级事业单位落聘、分流等人员、机关事业单位中自谋职业人员、领办、创办、组建民营等各种经济实体的原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等,服务内容是:代为保管劳动关系档案,代办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手续,代办劳动关系及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代办医疗保险手续,代办正常工资调整手续,代办到龄人员退休手续等,目前此项业务工作已正常开展,一些单位和个人的业务正在接洽之中。

三是大力配合县政府招待所改革工作,积极出谋献策,提出多套全员参保方案及测算情况,供领导参考,最后确定一套各方均认可的方案,目前正在实施之中。

(七)、为全县经济强县的大局作贡献,认真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今年通过我局的努力,促成武汉、广东的两位老板与小池新世纪职校联手,共引资520万元,收购、改建、扩建原职校,为黄梅的职业教育工作作贡献,此项目已通过招商局的检查验收。

(八)、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在市级报刊上发表文章5篇,组织了两次政策咨询日活动,免费发放宣传资料2800多份,县电视台宣传3次。

(九)、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政策,进一步落实好计划生育工作

根据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在县计生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计划生育工作稳步开展,多次组织了全局干部职工及育龄人群学习有关计划生育政策和相关知识,定期举行书面答题,设立了版面清新、内容丰富的宣传栏,为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夯实了基础。每半年由计划生育负责人员按时带领育龄妇女到计划生育指导站进行“一检三查”,达到了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节育方法,杜绝计划外生育。计划生育台帐、卡片详细规范,一目了然。计划生育工作得到了年度县计生检查小组全体人员的高度好评。

三、经验体会

(一)、磨刀不误砍柴工

做好基础工作是做好全年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年初,我们花大力气,建章立制,合理设置内部股室,定岗定人定职责,理顺办事程序,理清基金和财务帐目,协调各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关系,为下半年大张旗鼓地开展好各方面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众人拾柴火焰高

今年的工作能得心应手,一步一个台阶,得益于我局领导班子的精诚团结,更得益于全体工作人员步调一致,听从统一指挥,齐心协力,万众一心,任何时候都能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理解、支持、配合大局工作。

(三)、他山之石,可以击玉

外地的成功经验,使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我们借鉴《武穴市机关事业保险局管理制度汇编》,制订了《黄梅县机关事业单位保险福利局工作人员须知》,规范了内部管理工作,提升了我们的管理水平;我们借鉴英山、宜昌等地经验,成立了黄梅县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协会,提高了退管服务水平;我们借鉴荆州市机关事业保险局人保中心的成功经验,成立了黄梅县博雅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为即将进行的改革做好了后续准备工作。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总结范文2

一、基本情况

(一)、全年征收基本养老保险金万元,占市局下达万元的,其中由地税局直接征收万元,我局配合税务征收万元。

(二)、已开展二OO五年社会保险费申报工作。已申报的单位个,申报率为,对申报表统一进行了认真核定,核定率达。

(三)、全年应发基本养老金万元,实发基本养老金万元,发放率达,全部名离退休人员统一在银行领取离退休费,社会化发放率达,比××××年的增长了。按省劳动和社会保险厅和省财政厅的文件精神,我们为离退休人员从二三年七月和十月起调整并增加了离退休待遇,确保了增补的待遇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四)、对所有名参保人员全部进行了建帐,建帐率达。

(五)、对全部家参保单位中的家开展了稽核工作,其中实地稽核家,书面稽核家,稽核率达。

(六)、成立了黄梅县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协会,发展单位会员个,个人会员人,开展了一系列的协会活动。

(七)、成立了黄梅县博雅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并已转入正常运转。

二、主要作法

(一)、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一是在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徐圣贤同志及县四大家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我们对由前届政府作出的《关于解决经委口产业局无财编人员进入养老保险问题》(黄梅县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号)的错误做法,以县长办公会议纪要号按政策规定进行了纠正和规范,县四大家领导还和我们一起对这些部门上访的老同志做了大量的说服解释工作,让他们心服口服。

二是在县领导及财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我们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三是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县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物价、工商、审计、税务等部门的支持下,我们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组建了为机关事业单位改革服务的黄梅县博雅劳动保险服务中心。

四是在县民政局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成立了黄梅县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协会,并迅速地发展壮大,得到社会一致好评。

(二)、科学规范业务工作流程

一是为了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工作,我们下大力气,狠抓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基础业务工作,按照登记申报、核定缴纳、缴费记录、待遇审核、待遇发放、基金结算六个环节进行了科学规范:首先对内设股室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办公室、财务股、保险统筹股两股一室调整为办公室、财务股、核定股、稽核股、退休管理股、发放股、计算机管理中心、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协会、博雅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等九个内设机构;其次建立健全各股室责任范围和每个人的岗位职责;最后完善考核办法,平时只发工资,年终将工资及年终奖拿来用于与个人工作业绩考核挂钩。

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首先高起点、高配置,投入巨资添置了计算机网络及打印机、扫描仪等硬件设备,已配置奔四微机台,全部接入宽带网及局域网,配置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共台套;其次建立了黄梅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网站,网站内容十分丰富,信息量大,并适时更新;第三建立我县机关事业保险数据库,对

一九九二年本局成立以来的参保人员基本情况、单位及个人缴费情况、待遇发放情况、退休人员照片及其他各项信息统一录入数据库保存,便于随时查找审核;第四所有业务人员统一进行了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强化培训,全部能独立完成各项录入、统计、打印等操作。

三是规范了个人帐户管理办法,个人帐户建帐率达到,在手工记帐的基础上,将一九九二年以来所有的核定数据及实缴和欠缴数据全部录入微机管理。专程到省机关事业保险办购买《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手册》册,发送到参保对象手中,对于养老金已交清的单位和个人,做实个人帐户。

四是规范了各类对象、各类情况下的核定办法,特别是在公路系统的养老保险业务从市移交到县管理的工作中,我们精心设计、精心规划、精心测算,与县公路段相关人员反复磋商、协调、解释和说明,终于达成了既符合市政府黄政办发号文件“以支定收、适当积累、略有节余”的原则,又让双方满意的核定办法,保证了公路段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了退休费,消除了不稳定因素。

五是稽核工作成效显著。稽核工作是我们今年新开展的一项业务工作,为了切实做好这一工作,我们新成立了稽核股,将名业务骨干配备到股室。他们在认真学习保险业务、财会、审计、计算机等知识后,随时开展大规模的稽核行动:首先对全县一九九二年以来各单位参加养老保险基本情况进行普查,发送自查文件和由稽核股精心设计的自查表格。由于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一些单位不理解、不配合,稽核股的同志们发扬“三多”、“三要”、“三不怕”精神(即:多上门、多催促、多协调;脸皮要厚、业务要熟、嘴巴要薄;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受冷落),经过努力,已书面稽核个单位,实地稽核个单位,并对各单位报来的自查表、历年档案工资批复、历年缴费凭证等相关资料进行认真计算、录入微机、整理,再与核定股个人台帐进行比较、分析,已查出堤防总段、新开卫生院、黄梅镇卫生院、县防疫站等多个单位存在缴费人数、缴费基数有出入、参保单位和参保个人未足额缴纳养老金现象。目前正在对稽查出来的问题进行跟踪督办,确保整改到位;其次大力配合有关股室从源头上杜绝基金的跑、冒、滴、漏现象,对于新进入的参保单位,一开始就同步建立起稽核资料。如在县公路段养老保险移交我局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对原属全民合同制工人的这一块投保情况进行稽核,共核出少缴养老金元,公路段已同意分批补缴。

(三)、基金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是建立健全基金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违规,不违法,加大对挤占挪用基金清收力度。

首先进一步规范基金征缴、拨付、管理内部流程,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基金进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每月与财政局社保股核对帐务,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把基金管理落实到实处。同时对原来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如我们对二OO一年以来财政和卫生代扣且未能拨付到社保专户的养老金,多次做协调工作,终于全部拨付到位;我们按县检察院的建议,将建材局、博仁制药厂、孔垅卫生院、小池电排处暂存于经费帐户中的基金全部转入财政养老保险基金专户。

其次对一九九五年六月由当时的县委主要领导出面借给池化集团的万元养老金,鉴于池化已进入破产程序,我们分别找县政府、县经贸局、县法院及池化集团破产清算组的有关领导,陈述利害关系,并借助同学关系,终于将这笔借出的养老金列入最先清偿顺序,清算组计划于近期赴福建清收池化集团外债来偿还借用的基金。第三对

一九九四年十月由人事局和本局在小池征地亩挪用元基金的问题,我们将当时的征地手续、资料、证件全部从人事局要回,并与小池镇政府、小池土地分局取得联系,计划对目前仍闲置的土地由我局招商引资进行开发,极力说服小池镇和小池土地分局领导,使他们暂时取消了收回土地进行变卖处理的决定。

二是在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从未有过动用基金的念头,而是积极向县政府汇报,积极争取财政的支持,县财政已将我们的一些正当要求列入解决计划。同时,我们开源节流,严格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了业务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是认真做好月报、季报、年报、决算报表及临时性报表的编制汇总上报工作,做到了数据有来源,报表有分析,问题有对策。

(四)、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化发放办法,成立了黄梅县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协会,提高了离退休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在去年社会化发放率的基础上,我们上门做好说服工作,有几家原来由单位,现在全部改为银行发放,不但简化了手续,方便了离退休人员,也保证了他们按时足额享受到退休待遇,受到了他们的好评,现在的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已达到。

二是今年九月,我们对全部离退休人员统一建立了生存状况档案,为每一个离退休人员拍了数码照片,收集了身份证复印件(或编号)、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并且全部进入微机管理,便于今后查找、核对。

三是在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今年六月,我们正式成立了黄梅县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协会,协会有固定的活动场地,配备了太空漫步机、风扇跑步机、蹦蹦床、仰卧起坐板、仰卧举重器、乒乓球、羽毛球、篮球、门球等健身运动器材及麻将、扑克等娱乐工具;组织离退休代表到江西柘林湖旅游观光,为每人精心制作了一张含每人观光电影及协会基本情况的光盘,深受他们的喜爱;为每一位参保的离退休人员制作了一张精美的二OO五年挂历,并计划春节前为每一位离退休人员印制一幅烫金春联,为家庭困难的离退休人员送大米、棉被等。

(五)、加强了自身建设

一是改善了办公环境。原来的办公地点处于城外郊区,参保对象办事不方便,干部职工上下班也不方便,加之原办公楼年久失修,十分破旧,也很不安全。经请示县政府领导和劳动保障局领导同意,我们与县新华书店达成租用协议,今年六月份全局整体搬迁到位于闹市区的正街新华书店楼上办公,经过设计装修后的新办公环境布局合理,新潮时尚,宽敞明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是办公全部实现自动化。

三是由计算机管理中心负责人自行设计建立的黄梅县机关事业保险网站在得到全局干部职工的认可后,现已正式开通。我们的网站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链接方便。

四是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首先经过强化培训,全部学会了微机操作技术;其次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全面了解熟悉或掌握了社会保障业务知识,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业务知识,全局干部职工在全市组织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命题的网上业务知识考试一次性全部合格通过;第三干部职工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今年有名同志入党转正,有名同志成为新党员,名同志得到提拔,名干部职工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函授考试,人获本科学历,人获专科学历。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五是建立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提高了管理水平,树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今年四月,我局制订并通过了《黄梅县机关事业单位保险福利局工作人员须知》,人手一册,内含项规章制度和各股室工作责任制度,平时严格按制度执行,同时,宣布干部职工工资平时只能领,年终对的工资和年终一个月奖金捆绑使用,进行考核评比,要求干部职工必须既出勤也出力,还要出成绩。

六是内设机构和人员进行了合理调整。

(六)、积极探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

今年,为配合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按照县乡镇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的要求,我们深入调查研究,搞好摸底测算,积极探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

一是在认真学习麻城、安陆、荆州等地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出我县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草案套,然后在全县随机选取家单位进行摸底测算,经过反复比较、筛选,保留一套我们认为最佳的方案提交给乡改办和县领导作参考。

二是为适应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后下岗分流人员参保业务工作的需要,我们适时成立了黄梅县博雅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服务对象是:乡镇机关分流人员、转制的乡镇事业单位分流人员、县级事业单位落聘、分流等人员、机关事业单位中自谋职业人员、领办、创办、组建民营等各种经济实体的原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等,服务内容是:代为保管劳动关系档案,代办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手续,代办劳动关系及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代办医疗保险手续,代办正常工资调整手续,代办到龄人员退休手续等,目前此项业务工作已正常开展,一些单位和个人的业务正在接洽之中。

三是大力配合县政府招待所改革工作,积极出谋献策,提出多套全员参保方案及测算情况,供领导参考,最后确定一套各方均认可的方案,目前正在实施之中。

(七)、为全县经济强县的大局作贡献,认真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今年通过我局的努力,促成武汉、广东的两位老板与小池新世纪职校联手,共引资万元,收购、改建、扩建原职校,为黄梅的职业教育工作作贡献,此项目已通过招商局的检查验收。

(八)、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在市级报刊上发表文章篇,组织了两次政策咨询日活动,免费发放宣传资料多份,县电视台宣传次。

(九)、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政策,进一步落实好计划生育工作

根据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在县计生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计划生育工作稳步开展,多次组织了全局干部职工及育龄人群学习有关计划生育政策和相关知识,定期举行书面答题,设立了版面清新、内容丰富的宣传栏,为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夯实了基础。每半年由计划生育负责人员按时带领育龄妇女到计划生育指导站进行“一检三查”,达到了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节育方法,杜绝计划外生育。计划生育台帐、卡片详细规范,一目了然。计划生育工作得到了年度县计生检查小组全体人员的高度好评。

三、经验体会

(一)、磨刀不误砍柴工

做好基础工作是做好全年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年初,我们花大力气,建章立制,合理设置内部股室,定岗定人定职责,理顺办事程序,理清基金和财务帐目,协调各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关系,为下半年大张旗鼓地开展好各方面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众人拾柴火焰高

今年的工作能得心应手,一步一个台阶,得益于我局领导班子的精诚团结,更得益于全体工作人员步调一致,听从统一指挥,齐心协力,万众一心,任何时候都能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理解、支持、配合大局工作。

(三)、他山之石,可以击玉

外地的成功经验,使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我们借鉴《武穴市机关事业保险局管理制度汇编》,制订了《黄梅县机关事业单位保险福利局工作人员须知》,规范了内部管理工作,提升了我们的管理水平;我们借鉴英山、宜昌等地经验,成立了黄梅县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协会,提高了退管服务水平;我们借鉴荆州市机关事业保险局人保中心的成功经验,成立了黄梅县博雅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为即将进行的改革做好了后续准备工作。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总结范文3

一、目标完成情况

(一)业务目标完成情况

1、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切实加强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工资管理

(1)完成xx年年1月机关公务员“滚动升级”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晋升薪级”审批工作

根据贵阳市人事局、财政局《关于办理机关公务员“滚动升级”和事业单位“薪级工资”有关事项的通知》(筑人通〔xx年〕42号文件精神,8月7日,在市人大六楼会议室,组织全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分管工资工作领导及工资经办人员,召开“市xx年年工资工作会议”,安排布署今年的正常晋升工资工作。

截止到8月30日,已全面完成我市97家机关事业单位中8038名工作人员正常晋升工资审批。从9月1日起,对已审批的数据作进一步的抽查和复核,并于9月14日全面完成复查和统计工作。从汇总的情况来看:

(2)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务(称)、技术等级变动、岗位调整增降资和重新确定工资工作

(3)机关、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大中专毕业生、工勤人员见习期(试用期)满后转正定级工作

(4)市属参与工效挂钩企业工效挂钩结算工作

xx年年6月,按照企业工效挂钩结算有关规定,完成市属参与工效挂钩13企业工资效益挂钩决算工作。

2、按照上级安排,按时完成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审批工作

(2)完成全市587家机关事业单位8379名在职人员、2342名离退休人员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审批工作。

(3)截止目前,上级部门未对机关、事业单位津贴补贴规范管理工作进行安排。待上级部门安排布署后,我们将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3、认真执行退休政策,做好退休人员管理,稳步推进二次人才开利用工作

(1)按照管理权限下文批准57名工作人员退休,办理手续64人(含组织部下文在我处办理7人);办理高龄补贴43人、建房补助3人、遗属生活困难补助36人。

(2)按照黔府发(xx)45号文件规定,按时完成全市587家机关事业单位2342名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的审批工作。

(3)二次人才开发利用工作

年初,拟定《市xx年年二次人才资源开发工作计划》和《市xx年年二次人才开发工作实施方案》,按《计划》和《方案》安排,积极组织退休老专家开展专业技术活动2次。一是组织我市农业系统退休专家到百花湖乡开展“科学养鸡技术专题讲座”。二是组织卫生、农业、教育三个专家咨询团12名专家代表、6名返聘代表召开我市首次科技人才二次开发工作专家座谈会。

4、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工作

5、工资统计工作

(1)截止目前,上级部门未对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年报工作进行安排。待上级安排布署后,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2)截止目前,上级部门未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劳动工资年报工作进行安排。待上级安排布署后,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6、机关事业单位技术人才管理工作

(2)完成71名机关事业中小工种技术等级集中统一培训报名工作。

(3)完成全市机关事业单位681名技术工人综合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

(4)完成62家单位639名技术工人调查统计,按时汇总上报贵阳市人事局。

7、其他工作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总结范文4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业务目标

1、全面完成2012年全市101家机关、事业单位,共8130名工作人员考核正常增加工资审批及业务数据的审核接收,并汇总上报贵阳市人事局。

3、审批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级5人、新参加工作工人转正定级1人;

5、认真执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发放的监督和管理。

6、按照管理权限下文批准退休28人,办理退休手续28人、高龄补贴40人、办理遗属生活困难补助20人;

9、全面完成xx年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计年报、企业劳动工资年报数据录入汇总上报工作;

11、结合实际,制定《市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拟于7月中下旬按上级部门要求,组织我市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参加技术等级考评考试,切实抓好方案的落实。

12、严格执行工龄认定政策,按管理权限下文更改9名机关事业工作人员参加工作时间;

13、按照管理权限下文认定机关事业单位8名工作人员工伤;

14、下文批准123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知识分子补贴;

15、完成贵化、省铁合金厂、农牧场、七砂四所子校,在职教师120名、退休教师69名划转移交地方工资审核工作;

16、对未达到xx年7月以后新参加工作人员定级工资标准的450人工资进行调整;

17、每月报送信息2条,半年报送信息12条。按时报送周报、月报、季报、半年工作总结。

(二)新增工作

2、完成流长乡排洞村凝冻灾害调查统计和灾后重建方案拟写上报。协助排洞村搞好灾后重建,向受灾群众捐赠化肥5包、协调贵阳市九中落实重建资金7000元;

3、春节前夕,与市老干局联合组成慰问组,对我市机关事业单位8名住院病人进行了慰问。

4、积极与市老体协联系,组成门球、乒乓球、象围棋、健身球保健操四个项目共33人的队伍,参加贵阳市人事局举办的第十二届退休人员运动会比赛。并将参赛队员名单上报贵阳市人事局。

5、按照贵阳市人事局关于健全全市《省人事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信息的要求,接收科协、总工会等95家单位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健全完善后的数据信息,并做好人员信息的审核工作。

6、发放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综合知识培训证书478个;技术工人技术等级证书74个。其中:初级工证19个、中级工证19个、高级工证36个。

7、完成部分07、09年考核正常增加工资审批表装订。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采用《省人事工资管理系统》进行,办公自动化程度高,缺乏熟悉工资政策又能熟练操作工资系统的人员。望局领导高度重视,予以配备。

(二)工资制度改革后,与新工资制度相配套的政策至今仍未出台,导致后续管理工作较为被动。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处分后工资如何处理、军队转业干部工资如何确定等配套政策尚未出台。

(三)新版《省人事工资管理系统》存在如:个别单位数据不能导入及导入数据不能覆盖等问题,给工资业务数据接收和汇总带来极大不便。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工资管理,继续做好日常工资审批

1、根据国家工资政策规定,切实加强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工资管理。

(1)按照工资政策规定,认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务、岗位(技术等级)变动后的增降工资和重新确定工资工作。

(2)做好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大中专毕业生、工勤人员见习期(试用期)满后的转正定级工作。

(3)就财政统发工资审核中涉及的问题,及时与财政部门协调,按时完成今年第3、4季度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中参加财政统发工资单位的工资审核工作。

(二)津贴、补贴审批管理规范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工作。

1、机关公务员津贴、补贴规范

认真执行好公务员工资制度,根据省、贵阳市对此项工作的安排布署,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公务员津贴补贴规范和建立地区附加津贴以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审批工作。共2页,当前第1页122、事业单位津贴补贴调研

按照上级部门布署,积极做好我市事业单位津贴补贴调研工作。

3、按照政策规定,认真做好知补、高龄补贴、建房补助及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的审批等工作。

(三)退休人员审批管理工作。

根据有关政策,认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劳动能力鉴定、退休审批及对退休人员管理工作。

(四)科技人才二次开发管理利用

按照《市2012年科技人才二次开发工作计划》安排,重点做好两个方面工作:

1、针对我市农村农民群众缺乏卫生保健常识、有病难治、缺医少药的现状,组织我市医疗卫生系统各大医院具有中级以上职称退休医师,利用赶集天为群众义务诊疗、发放宣传资料,宣传日常卫生保健知识,提供流行病、多发病、常见病预防治疗咨询服务。

活动时间:2012年8月上旬

活动地点:王庄乡街上村赶集点

2、拟于7月中旬协调贵阳市卫生方面专家到我市二医开展义诊帮扶,同时开展以“小儿液体疗法”为题的专题讲座。

(五)技术工人等级考评及待遇落实

结合我市技术工人学历、技术水平、技术等级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2012年机关、事业单位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围绕计划实施,认真做好三项工作:

1、申报考评人员资格审查、集中统一报名

按照黔人资(1996)1号文件规定,组织做好申报考评人员现有技术等级、参加工作时间、身份证、退休安置介绍信等资料的审核工作。

2、考评成绩公布、证书颁发

考试培训工作结束,贵阳市人事局下发考试成绩后,及时打印并在我局办事大厅公布。

公示期满,参与考评人员对考试成绩无异议,及时下文对所取得的技术等级进行认可。同时,通知各单位经办人员交纳照片,统一办理技术等级证书。

3、督促聘任、落实待遇

技术等级证书颁发后,积极与各单位联系,督促单位及时做好聘任工作,做好增资审批工作。

(七)其他工作

1、工龄、工伤认定

⑴严格执行工龄认定政策,按照管理权限认真开展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龄变更工作。

⑵按照管理权限,做好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鉴定工作。

2、省属企业子校划转移交

严格按照省和贵阳市对省属、市属企业子校移交工作的安排布署,认真做好拟划转人员个人档案查阅核实和工资套改、审批工作。

3、按照劳动工时计算审批有关文件规定,继续认真做好市属企业劳动工时计算审批。

4、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统计年报工作

⑴在上级部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计年报工作。

⑵在上级部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季报和年报工作。

5、工作动态信息、月报、季报报送工作

科室工作动态信息,及时向局办报送。并通过网络传送至上级部门和各有关单位。根据工作完成情况,每月报送信息不少于2条,全年报送不少于24条。同时,按时报送工作周报、月报和季报、半年及全年总结。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总结范文5

一、坚持“三原则”,把握标准不突破

(一)贴紧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中,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加快建设中国北方生态旅游度假岛的中心任务,通盘考虑,保证重点,加强了旅游、海渔、文化、港航、城管等领域的机构编制保障,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紧围绕事业单位实际工作需要,深入部门,加强调研,摸清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听取部门的意见建议,切实研究提出相应的机构编制调整意见,满足事业单位工作发展需要。

(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对事业单位编制的核定,严格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减有增”的原则,实行总量内动态调整。针对我县事业单位编制现状,明确了调整的三个重点:一是收回职能消失、弱化和生产经营职能单位的空余编制;二是将有限的编制资源优先满足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等方面的需求;三是规范事业单位存在的超编、未定编制等问题,实现了编制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三)精简效能,从严核定。根据中央和省、市机构编制管理的规定要求,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结合我县实际,研究拟定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核定(以下简称“九定”)标准和要求,严格控制编制、领导职数、内设机构等数量,重点把握职责、机构、编制、职数的有机匹配,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同时,做到精简、效能。

二、严把“四关口”,深入调研解难题

(一)严把职责界定关,理顺职责不清的问题。目前,核定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和依据,事业单位一般都未正式核定过职责,而且不少事业单位承担着行政机关部分职责。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以调查了解事业单位机构沿革为重点,查阅历史档案,摸清单位成立的背景、近年来履职情况;以查找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为突破,分清职责审核的依据,将事业单位分类进行审核。审核中,重点把握了三个方面:一是严格审核依据材料。对涉及行政执法、行政管理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必须提供相关法律法规依据文件,严格审核界定可承担的行政职责。二是重点审核职责任务交叉、重复的问题。三是注重审核职责用语。

(二)严把编制调剂关,用活用好编制资源。针对部分事业单位现编制不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等问题,我们做了如下几项工作:一是做好调研工作。梳理全县事业单位现有编制和近年来实有人员配备情况,建立了《事业单位编制情况一览表》,对各事业单位超空编情况进行分析。重点从单位承担的职责任务、人员流动等实际情况入手,在与部门沟通的基础上,分析了近三年来事业单位超编或空编的原因,为提出合理的编制调剂意见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二是加大调剂力度。在审核部门意见时发现,很多部门都提出增加事业单位编制的要求,很少有部门按规定核减有关单位编制,这给核定编制工作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按照“编制总量不突破”的原则,主要采取了两种方法:一在本部门事业编制总量内调剂,将职能弱化或空编比例大的单位空余编制收回,用于本部门内职责任务重或超编单位,充分盘活部门内事业编制资源;二在全县事业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为了增强编制资源盘活力度,我们重点与有关部门进行了政策解释,争取部门的认同和支持,集中收回了生产经营性、职能明显弱化且多年空编10名以上的事业单位编制,作为全县机动编制,用于加强涉及全县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维护稳定等有关事业单位,充分发挥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益。这次编制调剂,共核减收回了39个单位304名编制,为34个单位增加了272名编制,从根本上解决了个别事业单位超编、未定编制等不规范问题。

(三)严把内设机构审核关,优化内部分工。一是调整理顺已设的内设机构。撤并了2个职责任务单一的、编制5名以下的事业单位内设科室,调整了7个职责变化的事业单位内设科室名称及职责,理顺了10个内设科室职责分工不清的问题;二是严格审核新增内设机构。坚持股级事业单位、编制5名以下事业单位不设内设科室,坚持内设机构数与编制数相匹配,可不设的不设;坚持内设科室以业务职责分工为主,除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一般不设综合性科室;坚持内设科室职责是单位主要职责的分解,能合并的合并。

(四)严把领导职数核定关,规范职数管理。一是严格控制科级领导职数。依据职责任务和编制数量进行审核,一般控制在2―3名。同时,从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和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在充分考虑与编制相匹配的情况下,加强了旅游、海渔、社会保险等职责任务重、分工多的单位领导职数,保障了重点领域工作推进。二是严格控制内设中层职数。在精简内设机构设置的基础上,一般各科室配备1名职数,对职责任务重或实行领导带班制等特殊岗位的,予以增配,切实规范领导职数核定。

三、做好“两结合”,同步推进重规范

(一)建立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信息库,规范基础资料管理。在推进事业单位“九定”工作中,我们与加强机构编制基础工作相结合,建立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信息库。由于现事业单位中不少是历史沿革下来的机构,还有不少是80年代成立的机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数据、机构沿革文件查找比较困难,为了规范事业单位基础资料整理查询工作,我们在着手研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核定方案同时,开展了基础资料整理工作。将事业单位“九定”前编制、职责、隶属等机构编制事项内容录入《事业单位“九定”前后情况对比表》,并重点查找核实了事业单位自成立至今所有机构编制事项调整的文件依据,将各阶段机构编制调整的时间、文号、内容录入《机构沿革表》,全面准确掌握事业单位机构沿革情况。目前,已按部门形成了完整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信息资料库,切实规范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基础资料,同步推进了机构编制基础信息管理工作。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总结范文6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求得领导重视。领导的重视和决策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消化超编人员文件下发后,龙山县编办迅速向县委、县政府专题汇报了中央、省、州编办相关精神和全县党政机关超编人员的具体情况,取得了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编委主任为组长的消化超编人员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县编办也立即召开班子会议,进一步领会文件精神、统一思想,使编办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消化超编人员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并明确专人有的放矢地抓好机关与参照管理事业单位的消化工作。

二是深入调查研究,做到统筹兼顾。深入调查研究,是把准问题关键的必要条件。面对消化超编人员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龙山县编办迅速成立工作小组,深入县直党政机关进行调研。调研过程中,工作小组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消化党政机关超编人员工作的有关政策和规定,主动与部门进行交流探讨和沟通协调,引导超编单位面对现实,不回避问题。同时,充分听取意见和建议,争取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把推动工作的阻力尽量控制在萌芽状态。在深入调研和全面摸底的基础上,县编办认真分析全县党政机关消化超编人员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冷静思考、反复论证、把准关键、结合实际,制定了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消化分解落实步骤稳实的20__年前消化超编人员工作的总体规划。

由于20__年前统招统分、军人安置等历史原因,龙山县党政机关(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不同程度的存在局部超编和局部空编、总体微超的现象。对此,龙山县编办研究制定了以下渠道消化超编人员:一是通过退休等自然减员方式减少一部分;二是以县为单位在编制总额内调剂消化一部分;三是交流一部分;四是通过鼓励离岗待退、提前退休等办法精简一部分;五是通过把好“入口”关,设法杜绝超编进人控住一部分。

三是强化监督、建立健全机制。严控机构编制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依靠经常性监督检查、构建管理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超编进人问题,并巩固消化成果。在此次党政机关消化超编人员工作中,县编办要求全县党政机关部门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制定本地本部门消化工作的具体规划和方案,并要求每年12月报送当年消化超编人员情况总结及下阶段工作计划。建立严格核查制度,并协同组织、人事、纪检监察、财政等职能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部门“消化”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在构建管理长效机制方面,重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是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联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编办、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在机构编制管理中的作用,把定编、定岗、定人、定经费有机结合起来,以编制为基础,形成机构编制与财政预算、工资核定、人员调配整体联动的相互制横的刚性约束机制,并以实名制登记管理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管理。二是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编制管理和使用机制,以解决事业发展用编与超编相互矛盾的问题。县委县政府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规范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调配和严格办事程序的规定》。《规定》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异动,必须坚持实行“计划服从编制,进人服从计划,配员服从结构”的原则;公务员队伍进人,必须在编内进行,并实行公开招考;重申行政、事业单位停止招工,各类技校毕业生也不再安置就业等等。该规定的出台有利于合理地处理好编制控制与使用、总体超编与个别缺编、现实需要与长远控制的关系,盘活编制存量,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完善实名制管理,增强联动控编。在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从决策、执行、监督到反馈的一个完整循环中,涉及组织人事、财政、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总结范文7

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基本状况

声明本稿件为文秘站网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作者和文秘站网共有。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1、党政机关人才情况

至20__年底为止,全市党政机关(包括纳入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中,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为1315人,工勤人员326人,公务员中本科学历层次的有432人,专科学历层次的有686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总公务员数的85.01;党政机关中,副科以上干部314人,本科学历的138人,专科学历的157人,各占43.9和50。工勤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40人,占工勤人数的42.9。虽然其中有一部份是党校和再教育取得的学历,但是总体上,通过陆续吸收和录用高校毕业生,不断加强在职教育和继续教育,党政机关中人员的综合素质、文化层次和水平正在稳步提高,特别是副科以上干部学历层次提高很快,为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事业单位人才情况

全市截至20__年底,共有包括乡镇下设机构在内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176个,3561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38个,706人,企业管理事业单位7个,113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25个,143人。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有3238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7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96人;中级职称1311人(其中:事业单位1276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35人)初级职称1961人。有中级、正高、副高级职称的人员大部分集中在教育和卫生系统。其中:教育系统副高级职称人数占总数的69.07;卫生系统占24.74;农业系统占4.12。教育系统占中级资格总数的77.27;卫生系统占8.29;农业系统占2.54。我市各类人才主要集中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物质生产部门表现出人才匮乏,高层次的人才较为紧缺。

二、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我市在贯彻落实昆明市《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中,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我们平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加大以本科学历以上高校毕业生和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为主的人才引进力度,以满足人才成长的物资、文化、精神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以保障人才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为根本,通过公务员考试录用、事业单位招考、单位自主引进等多种形式,引进了大量的人才。特别是20__年,通过事业单位招考等方式,补充了一批本科以上层次的人才。

20__年中,从昆明市以外地区进入安宁的人员共有87人,进入党政机关5人,进入事业单位82人。进入安宁的人员中,大专学历的有23人,本科学历的58人,其中吸收外地生源的高校毕业生53人。引进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4人,其中,为进入昆钢一中、昆钢四中、安一中的6名高中教师重新建立了人事档案,接续人事关系,并由市政府牵头,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协调,解决了引进人才的住房、医疗等后顾之忧。

三、我市人才资源和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

我市专业技术人员3455人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96人,只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8,比例相对较小。高层次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严重缺乏,林业系统、水电系统、城市规

划、建筑工程、经济及经营管理等行业没有副高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很有限,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分布与结构层次有待完善。

从行业分布看,我市各类人才主要集中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物质生产部门人才匮乏,高层次人才更为紧缺。市属企业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39人,只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02。其中:副高级职称2人占全市正副高级职称的2.06%;中级职称27人,占全市中级职称总数的2.01;初级职称109人,占全市初级职称总数的5.55。行业分布和结构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3、人才断层问题突出。

从统计上看,正副高级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年龄老化,人才断层问题比较突出。我市97名正副高职人员中,35岁以下的有2人,35——45岁的有26人,46——55岁的有30人,56——60岁的有39人。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果不能及时补充,不注意中青年高级人才的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将出现严重的短缺和断层问题。

4、人才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高。

多年来,由于人才的培养、使用、管理等各个环节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机制,规范的人才市场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致使人才流动难等问题较为突出。另一方面,传统观念和旧体制仍然在阻碍着人才的合理使用和流动,人才被压抑、闲置或学非所用、用非所长的现象也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四、引进和培养人才的方向和思路

在围绕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进程,建设环滇经济圈绿色工业城市的大前提下,我市坚持以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的总体思路,建设现代新型工业化城市为主题,加快人才引进的步伐,引进和培养人才的方向和思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落实昆明市人才引进各项措施的力度,大胆引进高层次、复合型、关键性、创新型人才。创造良好的人才培训机制和环境,加大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人才总量中的比例含量。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重点应放在物质产业部门和基础设施建设部门,即放在医药卫生、水电、交通、农业、城市规划、建设、工程技术、经济及经营管理等方面。

2、以重点人才、高新人才、紧缺人才为主要对象,以引进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项目和智力资源为主要内容,从本质上实现引才的目标。注重项目引才、课题引才,搭建人才的创业平台。实行招商与引才相结合,在招商引资、扩大合作、对外交流过程中学会招才引智。实施“零门槛”的人才准入制度,坚持行政调动与柔性流动、招商引资与招贤引才相结合等措施,建立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

3、营造科学、规范的人才引进机制和宽松的环境。根据人才资本的特性,制定与我市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培养人才、引进人才、选拔人才、评价人才的机制,并协调好相关部门的关系,做到相互衔接,形成体系。尤其要在人才的引进、配置和激励政策上同我市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引进和配置人才。

总之,针对我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在不断调整的基础上,使现有人才分布更加合理、年龄结构不断优化,在解决人才断层问题的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用良好的环境留住人才,用科学的手段培养人才,用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创造符合我市发展方向的,能够“引得来、留得住、讲奉献、能发展”的人才循环交流体系。

五、对人事、编制部门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1、继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不断完善科学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积极出台与社会发展相配套的优惠政策。

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已是大势所趋。在过去的机构改革中,人事、编制部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今后的机构改革中,建议上级部门要多调查研究,及时出台与社会发展相配套的人事人才政策,不断完善科学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通过改革,建立政事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用人体制,为人才创造一个自由选择、获得相应报酬、人身和精神有安全感的环境,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性。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第一,由固定的用人制度向合同制、聘任制转变。打破原来“一职定终身”制,实现受聘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签订聘用合同,并大力推行评聘分开,推行社会化的职称考试制度,使职称的评定解除受单位职数的束缚,创造一个凭本事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灵活环境。第二,彻底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实行岗位管理,无论过去是什么身份,现在竞聘到什么岗位,就拿什么岗位的工资。第三,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改变政府人事管理中单纯的行政调配手段,主要运用法制手段,辅之以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第四,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转变。改变过去单位对职工的支配地位和职工对单位的被支配地位,将二者的人事主体地位“搬平”。第五,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把用人自还给单位。第六,由单位用人向社会用人的转变。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社会性,允许“人才共享”,允许事业单位采取固定(在编人员)与流动、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办法聘用人员,允许特别优秀的人才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兼职,建立两个或两个以上档案副本,领取两份或两份以上的报酬。

2、指导调节人员编制,减员增效,增员增效并行

当然,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绝对不仅仅是裁人,过去事业单位的机制主要是养人的机制,上级人事、编制部门,如果要推进改革,则不能照搬国有企业那样的改法,有的地方要减员增效,有的地方要增员增效,特别是对教育、科研领域的人事改革应慎之又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和进步是离不开高素质的教育和科研人才队伍。例如,一个合格的教师聘任期结束不再聘任或在聘任期内校方中止教师工作的话,这个教师也只能是离岗,现在教师的福利待遇就不高,如果将来连工作的稳定都没有保障,以后还会有多少人想去从事教师这项工作?教育业中还有什么条件可以吸引到高素质的人才从事教育工作?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总结范文8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不断强化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0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冀建安〔2010〕96号)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科技兴安”战略,落实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责任,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通过深入开展预防建筑起重机械、坍塌等多发性事故的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控制和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全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二、整治目标

规范塔吊等起重机械设备的安装、验收、使用、维护、拆卸和基坑、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监督管理,贯彻落实《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和《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排查整改事故隐患,减少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切实预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市建设局成立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局长、党组书记

副组长:**副书记、副局长****

成员:**建筑管理处处长************

为搞好本次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设置三个专项整治特别行动小组。

第一组:组长:**(市建设局建筑管理处处长)

组员:部分市安监站监督科人员

具体负责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专项整治工作;

第二组:组长:**(市安监站站长)

组员:部分市安监站监督科人员

具体负责土方坍塌专项整治工作;

第三组:组长:**(市建设局城建处处长)

组员:部分市安监站监督科人员

具体负责高达模板专项整治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办公室主任由王志来同志兼任。

各县(市)、区建设局也要成立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本辖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四、整治重点

(一)建筑起重机械设备

1、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单位必须与产权单位(或租赁单位)签订租赁合同,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2、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单位应与设备的安装、拆卸单位签订安装拆卸合同(安装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安装资格,并在资质范围内从事安装拆卸业务),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使用单位、安装单位、产权单位在合同应明确使用过程中机械设备操作、指挥、司索等相关人员的配备与管理。

3、安装单位在起重机械设备安(拆)作业前2个工作日内要按规定向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履行告知手续,并提交相关资料,在安装后及时检测或组织联合验收,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4、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单位必须按要求做好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工作。

5、起重机修设备的产权单位应当建立每台起重机械的单位档案。

6、起重机械安装单位在起重机械设备安装、顶升、锚固和拆卸前,必须编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施工方案和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经安装单位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由施工总承包单位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7、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指挥、司索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8、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人员应当客观、公正、及时地出具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在检验检测时,发现严重事故隐患,应及时告知设备使用单位,并立即向工程所在地建筑安全监督机构报告。

9、使用单位、安装单位要对所属施工现场的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逐台检查,做好检查记录,每台设备有案可查,安全隐患有整改有落实。

(二)基坑开挖和支护

1、施工企业要制定基坑开挖和支护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由监理单位专业监理人员和总监审查后方可实施,涉及深基坑等危险较大的,要按照相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2、施工现场要严格按照经审批、论证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基坑的开挖和支护施工,施工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完毕后有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并派专人进行基坑的变形监控和监测。

(三)高大模板支撑系统

1、对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平方米,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专项施工方案,应先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由监理单位专业监理人员和总监审查后,按照相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专家组成员应当由5名及以上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组成。项目参建各方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

2、模板支撑系统立杆基础须设垫木或底座。纵、横向间距按照专项方案要求搭设,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应设置扫地杆、纵横向支撑及水平垂直剪刀撑,并与主体结构的墙、柱牢固拉接。

3、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应在搭设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应包括施工单位和项目两级技术人员,项目安全、质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

4、浇筑过程应有专人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进行观测,发现有松动、变形等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撤离作业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5、模板拆除时要编制详细的拆除方案,并设置警戒区,指定专职监护人员,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

五、整治步骤

第一阶段:全面宣传发动阶段。3月底前,各县(市)、区建设局,各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全面制定专项整治方案。

第二阶段:重点整治阶段。4-8月份,施工单位和施工现场全面自查,全面整治。

第三阶段:整顿提高阶段。9-11月份,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各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督导。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阶段。12月份,全面总结专项整治经验,通报专项整治情况。

各县(市)、区建设局,各施工企业要结合市建设局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认真组织开展本辖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分别在7月初及12月份报送上半年和全年的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六、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结合本地实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要实行“三级”监管,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专项整治工作的目的,要求和内容传达到各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都要结合企业特点深化完善本单位整治方案,并落实到每个施工现场,督促各项目部严格按要求进行自查和整改。对查出的隐患,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限期进行整改。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针对实际情况,明确重点监管企业、重点部位和重点区域,对易发生事故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要登记建档,重点监督,切实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事故和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督促落实主体安全责任。

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要建立组织机构,实行领导牵头挂牌上墙公示制度,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落实各项规整制度,保证必要的安全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建设单位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费用的及时拨付,并督促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勘察设计单位要在勘察设计文件中提出有关安全生产的要求;监理单位要审查安全措施及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对施工过程的重要危险部位和环节要严格执行旁站式监理,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

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全面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通过专项整治消除行业监管的薄弱环节,完善安全监管工作。适时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限期整改,消除事故隐患,要总结工作经验,稳步推进专项整治工作。

(四)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

要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科学理念,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和宣传活动,开展《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和《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的培训教育,积极引导施工单位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使之认识到“安全管理是第一管理”的理念,明确“生命安全是首要目标”的要求,认真落实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尤其要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和事故警示教育工作,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降低或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要有记录,并进行考试,考试不合格人员不准上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记录及考试试卷要存档。提倡农民工上岗前举行岗位安全宣誓仪式。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总结范文9

一、服务大局,不断提高机构编制服务管理工作水平

2011年,全市机构编制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积极推进机构调整与改革。县区政府机构改革和撤乡并镇工作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前期工作扎实有效,文化、卫生等重点领域改革顺利推进,工商、质监、住房公积金和食品药品等系统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机构编制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是建设美好的启首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机构编制工作意义重大。前不久召开的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各级编制部门要准确定位,科学规划,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自觉为发展大局服务。

(一)突出工作重点,增强机构编制工作针对性。机构编制工作是配置执政资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机构编制部门要着眼于服务全市经济发展,突出循环发展、富民强市的新要求,进一步抓好高新区、恒口示范区机构建设,推进大瀛湖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重点镇强镇扩权工作,理顺重点工业园区管理体制;要总结借鉴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经验,推行中心城市“大城管”模式,提高相对集中执法的水平和效能;进一步深化文化、卫生等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调整优化城乡教育机构编制资源;积极探索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完善社会管理、应急反应、维护稳定等工作机构,不断增强社会管理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二)强化动态管理,增强机构编制工作适应性。把科学配置和效益优化作为基本要求,既要注重管编制、管总量、管数额、管审批,又要注重管职能、管结构、管标准、管监督。研究探索新形势下控制编制总量、调整人员结构的新思路、新方法。根据政府职能转变、形势发展情况和现实工作需要,综合考虑人口、行政区划、发展水平、财政收入等因素,用好用活机构编制资源,有减有增,动态调整,更好地满足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于弱化或取消职能的机构,要相应减少编制或撤销机构;对于加强或新增职能的机构,要尽量整合资源、相应调整,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加强调查研究,增强机构编制工作前瞻性。要围绕各级党委、政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分析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研究,积极主动地提出体制机制、职能职责、机构编制等方面的改革和调整建议,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主动为各部门提高管理水平、改进工作机制、创新管理办法、提高工作效能提出意见和建议,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

(四)严格执行政策,增强机构编制管理严肃性。最近,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温总理对此作出重要指示:“本届政府不再增编,要布告周知,严格执行”。我们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好温总理的批示精神和通知要求,严格遵守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程序。除省委、省政府有明确规定外,各部门不得提出新设机构和增加编制的要求。确需增加机构的,机构编制部门要在现有机构总数内,采取“减一增一”的办法,按照规定程序严格审批。认真落实“超编单位只出不进、满编单位先出后进,缺编单位按需进人”的规定,坚持编制审批在先、进人在后,严禁出现新的超编问题。探索建立机构编制与财政预算管理配套协调的约束机制和监督制度,从源头上有效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的增长。

二、把握政策,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继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后的又一重大改革,这项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去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办和国办印发了11个配套文件,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改革的方向就是将现有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根据不同类别实施不同的配套改革措施。

2015年以内,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基本完成,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的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服务体系。

据统计,全国有126万多个事业单位,涉及人数超过4000万人。我市各级事业单位共有3756个,编制57222名,实有人员53765人,占全市财政供养人员的四分之三。近年来,我市在规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差距。一些事业单位承担着本应由行政机关负责的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一些事业单位实施企业化管理,既参与市场竞争,又享受着财政扶持和税费优惠等政策,公益职能弱化,形成了不公平竞争;还有一些事业单位存在机构设置分散、职责任务调整不够及时、人员编制配置不尽合理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清理规范,健全“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减有增”的动态管理机制,推动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使用效益。各级各部门都要充分认识搞好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工作,确保稳妥推进。

(一)坚持工作原则。在清理规范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四项原则:一是政事分开、事企分开。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凡没有法律法规和中、省有关政策规定的,要将行政职能划归相应行政机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逐步稳妥推进改企转制;对保留的事业单位,要科学合理地界定职责任务;二是优化结构、精简高效。对未按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擅自设立,承担特定工作任务已完成或履行职责的法定依据已消失的,批准设立两年以上未正式组建或未开展工作等事业单位,要予以撤销;对机构设置分散、规模过小或难以有效履行职责的,职责相近、名称相近、任务交叉或重复设置的事业单位,要予以整合;对行政机关使用的事业编制,要予以剥离。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的布局结构和编制配置,增强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三是分级负责、分步实施。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实行市、县两级分级负责,县区党委、政府负责本县区所属事业单位的清理规范工作,市直各部门负责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清理规范工作。今年5月底前,主要任务是撤并整合规模过小的事业单位和剥离行政机关使用的事业编制;6月至2013年12月,主要任务是市、县区联动,分行业、分步骤对其他事业单位进行清理规范;四是总量控制、只减不增。清理规范期间,机构和编制总量只能减少、不得增加,确因工作需要的,在现有机构和编制总量内调剂解决;除机构撤销、整合外,不再审批新增事业单位。

(二)抓住关键环节。一要严把方案制定关。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中、省、市文件精神,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逐单位研究提出集中清理规范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着眼长远,既要符合政策要求,又要与发展形势相适应,做到符合政策、切实可行、促进发展。二要严把审核审批关。市县区机构编制部门要严格按管理权限进行审核、审批,切实为事业单位分类和配套改革打好基础。三要科学界定职责。对清理规范后保留的事业单位,各县区、市直各部门要根据审批意见,科学界定各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逐步将所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剥离可交由社会、市场承担的职能,强化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质。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三)处理好各类关系。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涉及多方利益关系调整,工作中一定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一要处理好清理规范与维护稳定的关系。要加强统筹协调,注意把握工作节奏,改革进度、工作力度要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尤其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改企转制工作,要审慎稳妥推进,暂不具备条件的允许过渡,决不能出现不稳定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深入细致的做好事业单位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考虑职工的切身利益,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对因单位撤并整合需要分流安置的人员,要落实有关配套政策,确保安置稳妥、人心稳定;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情况复杂,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成熟一个行业清理规范一个行业,成熟一个单位改革一个单位,不搞“一刀切”。二要处理好清理规范与履行职责的关系。要把事业单位清理规范与履行职责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两手抓、两不误,保证事业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不受影响,工作业务不间断、服务质量不降低。三要处理好清理规范与单位分类的关系。在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时,暂不划分事业单位类别,待全省事业单位分类目录下发后,再按要求分类。在界定事业单位职能职责时,不得再赋予其行政职能,不能再出现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的现象。

三、加强领导,确保机构编制和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顺利进行

机构编制及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量大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严肃工作纪律,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县区党委、政府要把机构编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注重加强机构编制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保障机构编制部门正常履行职责。为切实加强对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领导,市上成立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及清理规范工作。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具体统筹、指导和协调本县区的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各部门尤其是下属事业单位较多、工作任务较重的部门,要及时组建专门工作班子,主要领导要亲自上手,切实把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二)强化协调配合。市县区党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要做好事业单位清理规范重要文件的审核制发和相关会议的安排协调等工作;纪检监察部门要做好清理规范的纪律检查和监督等工作;组织部门要做好清理规范后的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等工作;宣传部门要做好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宣传工作;机构编制部门要做好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牵头协调、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和审核审批等工作;发改、财政、人社、工信、工商等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抓好落实,确保清理规范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