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发现式教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02 15:01:11

发现式教学论文

发现式教学论文范文1

(一)辩证法思想刘永康先生语文教育“方法论”的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主体的哲学方法论为其可靠的基础。“方法论”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亦指关于这种方法的理论。学术界一般把“方法论”分为三个层次,即哲学方法论、一般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哲学方法论讨论科学对象、理论和方法的关系。一般科学方法论应属于一种共同性学科的方法,它介乎于哲学和具体科学方法之间。具体科学方法论是由一定的科学研究对象决定的,研究对象不同,往往所用的方法也不同。刘永康语文教育“方法论”涉及多种关系,如师生关系、语言与思维关系、导学与自学关系、课内与课外关系、继承与创新关系、智力与非智力关系、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等。

(二)教育学理论刘永康先生语文教育“方法论”继承了孔子、老子和《学记》的教育思想。针对传统语文“少慢差费”的弊端,刘永康先生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学而行导”的教学方法。“重学而行导”的“学”指学习方法,“导”指指导方法。从语文的教育功能出发,着力于研究和总结“重学而行导”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基本规律,落脚于给出系统的规范的语文学习方法和语文教育的指导方法,这样建构出来的语文教学法理论,具备指导实践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培养新型的语文教师。他不仅这样主张,而且还常常“下水”亲自为中学生上课。

(三)心理学理论刘永康先生语文教育“方法论”有鲜明的心理学特征,注重根据一般心理认知规律,去把握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习规律。他强调,从某种意义上讲,教法的本质就是学法,要以学定教,即从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来考虑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靠什么来教的问题。格式塔理论、模糊理论、发现法等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都遵循着心理学原理。刘永康先生语文教育“方法论”对心理学运用最为典型的是把格式塔心理学与语文教学对接和融合,格式塔心理学很契合汉语母语的学习特点,其主要观点如“整体不仅仅是部分之总和”,“记忆痕迹不是孤立的要素,而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一个整体中的个别部分并不具有固定的特性,个别部分的特征是从它与其他部分的关系中显现出来”。

二、刘永康语文教育“方法论”的主要思想

《西方方法论与当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一书“带给读者的至少有十八个领域的知识,而且是指导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哲学知识。它不是一种方法论知识,而是多达十八种方法论知识。其种类之多、方面之广、角度之新,实属罕见。一部书能包容这么多知识已属不易,而更值得称颂的则是主编者把这十八种方法论分别与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相联结,而重点又在我国语文教育的改革。它将导引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能从语言的、文学的、教育的、心理的乃至文化的、科学的领域观察和驾驭语文教学,还能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观察乃至驾驭语文教学”。刘永康先生语文教育“方法论”思想主要体现在《论合理使用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主要观点是:

1.遵循规律,确定方法。课堂教学体系构成中,教学主体(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构成这样的关系:教师支配教学方法;学生影响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决定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制约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论关注的重点不是教学方法,而是教学方法和教学对象的关系,“因材施教”、“以生为本”讲的都是教学方法要立足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知识体系中贯穿着语文学科知识、学生个体知识、教师知识和教师教学法知识等,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必须关注这几者,教学方法只有适应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主体(教师、学生)才能产生教学效益,才能称之为科学的方法。

2.多法兼用,形成合力。教学方法的多元性、相容性、殊途同归性为多法兼用提供了可行性,刘永康先生认为: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像机械转动一样,按照一个固定的程序运转,而要依据条件和需要不拘一格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做到多法兼用。事实上,“方法论”讲究方法运用的整体性,整体性要求多种方法在整体运用中产生合力,形成最大的教学效益。

3.以法示范,法中生法。刘先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本身应具有可效性,教师在授课中,把教学方法的科学性、艺术性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学到的就不仅是知识,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思维的方法、实践的方法。这与古之“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学记》)之论,今之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之说具有相通之处,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授学生以“渔”而非“鱼”,教给学生知识、教会学生方法。

4.根据发展,更新方法。刘先生认为,根据观念的发展更新方法:由单一的教学质量观转变为三合一的教学质量观,由单一渠道的教学观转变为多渠道的教学观,由整体划一的教学观转变为基本统一又灵活多样的教学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更新方法。他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这些思想与21世纪初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大体吻合,尤其是“三合一”(知识、智力、非智力因素)教学质量观同语文新课程核心理念———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非常一致。他具有前瞻的眼光,预见到语文教学将出现的深刻革命,而这在今天已变成了现实。

三、刘永康语文教育“方法论”对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价值

(一)从克服原型启发式的局限性中去突破与超越原型启发式原型启发式主张并实施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反对学习上的包办代替。《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学记》中还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在研究西方方法论时,刘先生发现我国传统教育理论的一些缺陷。比如我国古代的原型启发式教育理论,其合理性表现在着眼于引发矛盾,开启思路,诱导教学对象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获取知识。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思想,《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都体现了这些精神。孔子的“克己”、“自律”以求得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秩序的稳定,但这种儒家的人本思想与西方那种尊重个人的价值和自由发展的人文主义思想大相径庭。这种人本思想给启发式原则若干束缚,把启发式局限在仅仅是引导学生领悟已有的知识上面,从根本上说即不鼓励学生去发前人所未发、向新的知识领域探索。这就可能导致学生墨守陈规、安于现状,缺乏开拓创新的能力,这与发展的现代科学教育观是相违背的。刘先生在研究中惊喜地发现“人本主义、发现法、接受美学等西方方法论均能启发学生以积极的求异思维为特征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弥补以求同思维为特征的我国传统的原型启发式教学的缺陷。

(二)刘永康语文教育“方法论”的本土化、民族化“本土化”就是把外来思想文化与本民族思想文化有机结合、相互融通,是本土文化对外域文化的同化和顺应。面对西方各类方法,要反对两种倾向:盲目崇拜的“失语症”和孤芳自赏的“封闭症”。刘永康语文教育“方法论”引入了对语文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十余种理论,包括建构主义、格式塔理论、模糊理论、纲要信号等,尤其是心理学(格式塔)、语言学(符号学)和美学(接受美学)方法引入阅读教学的文本分析,大大拓展了文本理解的视阈,能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化静态为动态,化单一为丰富,化枯燥为生动。我国和西方有着不同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各国的文化教育应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西方方法论必须与我国教育改革实际结合,尤其是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必须实现西方方法的本土化和民族法。实际上,西方的很多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统教育话语系统中都能找到踪影。格式塔整体性强调的是“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一个事物的性质不决定于任何一个部分,而依赖于整体,这个从该事物整体中产生的性质,即所谓格式塔质”[3]。格式塔整体联系的思想与中国古代艺术的“布白”异曲同工。刘先生运用该理论阐述了阅读教学中实践整体性原则的具体思路:一是始终把课文看作一个整体网络;二是从整体出发,注意抓点睛之笔;三是注意作品结构的协调完整性;四是不能肢解有机整体,断章取义地说教;五是分段只是认识整体性质即格式塔质的一种手段。

(三)刘永康语文教育“方法论”拓展了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视野20世纪50年代以来,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对我国语文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消极影响是明显的。它不仅没有弥补我国传统教育理论的缺陷,反而淡化甚至取消了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严重扭曲了我国的语文教学,导致重讲练轻诵读、重聚合轻发散、重肢解轻整体、重读写轻听说、重课内轻课外、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的一些方法论被引介进来,部分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员开始用西方方法论研究成果来审视我国的语文教育,但研究成果大多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出现,零碎而不系统,抽象而不具体,肤浅而不深入。刘永康语文教育“方法论”全面调整原有的思维模式,大胆地有选择地移植西方近现代方法论中对语文教学有启迪作用的科学理论,与我国语文教学的特点相结合,使之逐步民族化、本土化。

发现式教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文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开放性

“文学理论”是高校中文系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在现实中,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该门课程的教学一直处于比较低效的状况。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二:一是教学内容的封闭性。目前“文学理论”的教学,其理论体系十分狭窄封闭,更缺乏与文学实践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的有机联系。二是教学方法不当。由于该门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多、课时少,不少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大容量地灌输知识,不少学生反映,“文学理论”是中文系最难学的课程,艰深枯燥,很难引起兴趣。因此,要提高“文学理论”的教学质量,我们必须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走向开放。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一)文学理论自身体系的开放

美国批评家韦勒克曾说过:“人们把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称为‘批评的时代’,不过二十世纪才真正当得起这一称号。不但数量甚为可观的批评遗产已为我们接受,而且文学批评也具有了某种新的自觉意识,并获得了远比从前重要的社会地位。”从1985年开始,中国学者大量翻译介绍引进西方文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各种理论体系在不同层面有机融合,由此形成了多元的理论格局。但目前有的教师仍深受20世纪50年代苏联文学理论的影响,文学反映论、形象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文学批评的标准等占据授课内容的中心,对当代西方的理论较少涉及,理论体系狭窄封闭。这与文学理论的发展极不相称。我们应根据文学理论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广泛吸收有价值的理论,形成开放式的理论体系,开拓学生的理论视野。在构建开放式的理论体系时,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注意文学理论的独立性品格。我们都知道,任何理论都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这种普适性归根到底应在一定范围内对某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不能违背科学性而“放之四海而皆准”。如对文艺的起源问题,不少教材沿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说”,这也是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影响最大的艺术起源理论。实际上,这种艺术起源理论是不够科学的。因为该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而按照这一思路,人类的一切文化活动都可以解释为由劳动而起源,那么,文艺起源于劳动这一命题的独立性又体现在哪里呢?也就是说,“劳动起源说”这一理论涵盖面太大了,反而丧失了文学理论应有的独立性品格。

二是要摒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和归纳,而文学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因此应持开放的眼光构建文学理论。如刚才提到的“劳动起源说”将劳动视为艺术起源的唯一因素,很明显就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劳动起源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原始人类的心理因素在艺术起源中的意义,而且也很难解释劳动之外其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对原始艺术的投影。在艺术起源的阶段,可能正是那些人们已经论及或者尚未认识的多种因素共同推动了艺术的发生。因此,我们不应固守那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而应该从系统的观念出发构建理论体系。

三是要注意概念的严密性。现在有的新教材为了“求新”忽略了概念的严密性。如“文学典型”这个概念,有的教材界定为“典型的必备品格,一是看它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三是要看性格和灵魂是否合乎理想”。按照这两个标准,“文学典型”应是林黛玉之类的文学形象。但稍有文学理论常识的人都知道,文学典型并不都是这种类型,如高老头、葛朗台、阿Q等文学形象的性格和灵魂并没有“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和“合乎理想”,但他们都是文学史中公认的文学典型。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纠正。

(二)“文学理论”教学向文学史课程和当代文学实践的开放

“文学理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不少教师上课时只是单纯地阐释教材上的内容,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因为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文学理论来自于对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源于文学实践而又指导文学实践。文学理论作为文学实践的理论概括,应该为人们解释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提供一种认知方式。因此,“文学理论”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介绍,而应引导学生将知识上升为能力。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文艺观,而且要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分析、评论文学作品和辨析文艺思潮、文艺现象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将抽象的文学理论与鲜活的文学实践密切结合。具体说来,我们应注意两点:

一是将“文学理论”教学和文学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文学理论和文学史都属于文艺学范畴,两者关系非常密切。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学理论都是在同时代的文学实践和前人的文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丰富、复杂的文学实践,就没有硕果累累的文学理论。如我国古代诗歌理论非常发达,这与古代诗歌创作的繁荣有直接的关系。但目前“文学理论”的教学与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往往处于脱节状态。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史课程中涉及到的文学现象,使“文学理论”教学走出坐而论道的误区。另一方面,文学史的教学在理论的观照下,也能提高教学效率。如对“文学和政治的关系”这一理论问题,我们若能结合文学史中的文学现象进行阐释,无疑会有助于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感性的认识,进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二是“文学理论”教学应向当代文学实践开放。文学理论要经受文学实践的检验,而文学实践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文学理论不是僵硬的、停滞的,而是紧紧跟随文学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也就是说,文学活动生生不息,文学理论应热切关注文学实践的发展,聆听文学的要求与呼声,并对新现象、新问题作出迅捷应答。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繁荣,中国逐渐进入了大众传媒时代,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众文学蓬勃兴起,精英文学受到严峻挑战,文学与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纠缠在一起。而文学理论要取得鲜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视这一趋势的存在。教师不仅应当具有阐释文学经典的能力,还应当具有引导学生对现实社会中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进行思考的能力。因此,“文学理论”教学应与时俱进,应立足当代,与当代文学实践紧密结合。具体说来,应从当代的文学观念乃至文化观念出发来看待文学,研究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最关注的理论问题,提出体现当代性的文学价值观,使文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能够体现当代文学乃至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要求。

(三)“文学理论”教学向其他人文学科的开放

在加强学科建设的背景下,我们的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日益专业化和体制化。应该说,这种趋势对培养文学理论的独立品格是有利的。但遗憾的是,文学理论在强调独立性的时候走向了极端,越来越疏远文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联系,致使文学理论成为一种技能化的语言分析工具,丧失了文学理论作为人文学科的文化阐释力。这直接影响到“文学理论”的教学。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文学研究。我们应对这种理论误区有清醒的认识并进行修正。

文学是语言艺术,以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反映生活,这样必然要求文学理论以语言学和美学作为最基本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注意,文学是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的整体反映,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人类的政治、历史、宗教、哲学等各种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文学理论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揭示文学的审美特征,而应该围绕审美话语涉及其他广泛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也就是说,文学理论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化学等等人文学科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文学艺术问题不完全是“自律”的,而且也是“他律”的。文学理论应该走出美学领域而进人其他人文学科的领域,从而真正成为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的“文学理论”教学向其他人文学科开放,即应在教学中引进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灵活而开放的文本分析取代过去的封闭性阅读,着重透视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征进而发现其深层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从而扩大“文学理论”教学的边界,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现代生物学指出,生物之所以能生存,是因为它们依靠新陈代谢,即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生物之所以能进化,是因为生物内外环境的随机涨落导致基因的突变。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据此提出了“自然适应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活动教学原理”。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过程应效法自然,即不仅要使学生理解事物,同时还要使学生参与活动。活动是学生自己参与实践,可以借助练习来进行。他强调,各种活动全部应当凭借实际行动来进行学习。手艺人不是通过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从一开始就在从事实际的工作中来学习的。这样,他们从冶炼场中去学冶炼,从雕刻中去学雕刻,从画图中学画图,从跳舞中学跳舞。所以,在学校里,应该从书写中学书写,从谈话中学谈话,从唱歌中学唱歌,从推理中学推理,使学校变成忙于工作的工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即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种理论着重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意向,认为只有当学习者与外界环境主动地进行交流和联系时,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这就要求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交流、探索、发现和创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国内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的重视并广泛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可见,要提高“文学理论”的教学质量,我们必须使教学方法由封闭走向开放。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应成为一种多极主体间的交流活动,在该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着频繁而密切的联系。由此课堂教学成为复杂的开放的系统,师生思维始终处在活跃的状态,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要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必须掌握一系列的教学模式,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具体说来,可以运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概念获得模式。该模式致力于通过比较概念及非概念例子的归纳性教学过程帮助学生获得某一概念的含义,同时帮助学生了解界定概念的过程。如对“文学”这一基本概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各种肯定性例子(文学作品)的基本属性,然后与否定性例子(非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将学生导人概念化过程。当概念的所有属性列出之后,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总结概念的定义。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这一环节不能要求学生得出完美的定义,重要的是使学生参与概念化过程。等到学生得到最初的概念定义后,教师再给出一些肯定性和否定性的例子,检验学生是否能够识别,最后让学生讨论获得概念的过程,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二是概念发展模式。这一模式与概念获得模式有所不同。概念获得模式注重如何获得概念,而概念发展模式则注重探究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新的理解。在概念获得模式中,教师选择例子,指导学生思考,而在概念发展模式中,由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因此,学生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文学形象的分析,将“文学典型”与“文学形象”、“普通的文学形象”、“具有一定典型性的文学形象”等概念进行比较,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需要指出的是,概念是理论的基石,学生要学好“文学理论”,首先必须对概念有正确的、深刻的理解,因此概念发展模式和概念获得模式在“文学理论”教学中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是探究模式。这一模式通过发现和提问传授解决问题的策略。该模式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问题”乃课堂教学的中心;二是引导学生积极面对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三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搜集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四是帮助学生形成他自己乐意形成的学习效果。另外,还有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只有学生感到疑难时才激发他去探究;二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意识到他们自己的思维策略,并能在意识到探究过程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和改进采用的思维策略;三是新的思维策略可以直接教给学生,并且新的思维策略对学生原有的策略有增补作用;四是一切知识都具有尝试性。也就是说,若在教学中运用探究模式,首先教师要选择一个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然后向学生解释探究的程序,使学生明确如何去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接着学生根据问题搜集资料,在搜集和证实资料的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当学生提出一个理论假设时,全班对其进行考查和讨论。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所经历的探究过程,考查如何形成理论来解释问题。如对“劳动是不是文艺起源的唯一因素”这一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探究模式引导学生去寻找答案。

四是课堂讨论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教师通过事实性、解释性和评价性问题引发讨论,激发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美国学者林格伦认为,教师讲课主要是跟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他把这种师生信息交流分为四个模式:(1)单向交流,教师讲,学生听,效果最差;(2)双向交流,教师问,学生答,效果比前者好;(3)师生间互相问答,效果更好;(4)师生共同讨论,小组讨论,效果最好。从信息交流量看,讨论法在各种教学方法中是首屈一指的,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学习兴趣。运用讨论法,首先要正确把握讨论的主题。选择讨论主题的标准,一是要富有认识意义或实践价值;二是存在意见分歧,可能展开讨论。“文学理论”有不少这样的问题,因为文学理论的一大特点是“争论多”,很多问题尚无定论,有讨论的必要;另外,文学理论很强调学以致用,要求学生用理论去分析文学作品,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部文学作品,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文学理论”的教学很有必要用讨论法。为了使讨论获得成功,教师应注意发动学生认真预习,通过看教材、读作品、查资料、写发言稿等,为讨论发言作准备,保证讨论时条理清楚,言之有物。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讨论模式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教材扩展到更大的领域,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习惯。如在学习“文学批评”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可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看待卫慧、棉棉的作品?”“怎样看待批评界存在的‘骂派批评’现象?”从而使理论教学真正与文学实践相结合。

五是合作学习模式。该模式以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方面的成长。马克思认为,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人之所以为人,主要根据在于人自己的对象化、具体化活动。只有在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的活动中,人才能确认自己、表现自己、改造自己,从而实现自己的发展。大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精力旺盛的时期,他们希望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交流,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个性,并与他人建立亲和关系。合作学习模式正可以满足学生的社会接纳需要和亲和需要,从而避免出现亚社会行为和超社会行为。另外,学生在合作小组中相互倾听,团结合作,相互支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容易采取同龄人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和启发,有时可以起到教师讲解达不到的效果。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时,小组成员要注意优等生和后进生各占一定的比例,以实现先进带后进,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发现式教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探索;理论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194-03

“研讨式六步教学法”是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当代大学生群体特征提出的一种教学改革模式。在具体的操作上分为“欣赏材料”、“提出问题”、“课堂讨论”、“教师讲评”、“撰写论文”和“网上互动”六个步骤。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和学生有目的地参与,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既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提高,更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实践探索

如何调动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是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重要标准。而是否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后,实现对理论的认同并指导自己的实践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教师通过科学的课堂设计与引导,化被动为主动。“研讨式六步教学法”,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教师重在课堂设计与方法传授,而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则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研讨中得到提升,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从2010年下学期开始,笔者开始了“研讨式六步教学法”的实践探索,在经过两年的努力与实践后,在2012级教学改革班中再次实践,通过三年的实践与总结,初步形成了教学模式,2013年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展开。从现有的成果来看,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和个性需求,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研讨式六步教学法”是在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吃透”教材,学生预习教材的基础上,选取恰当的文字材料或者视频材料,或阅读或观看。学生在“欣赏材料”的过程中要对材料进行感知、分析和整理,把握材料所反映的实质问题,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和问题。例如,在《基础》课绪论课学习中,教师给出《九个人过桥的故事》的文字材料和《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的视频,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也很自然地进入到下一个环节。

在欣赏完材料后,就进入“提出问题”阶段。“提出问题”阶段是“研讨式六步教学法”的一个重要阶段。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学生能否提出问题,所提的问题能否体现材料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否具有深度,是否与教材内容、教学重点相适应,需要教师把握。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筛选、锤炼,最后总结为1~2个能集中反映教学内容,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供大家探讨。

在确定问题后,就进入“课堂讨论”阶段,讨论可以采取自由发言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小组集中、代表发言的方式,也可以是辩论的形式。学生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围绕问题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对别人的观点予以评论。在“课堂讨论”阶段,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比较,适时给以评判。例如在《纲要》课讲授抗日战争一章时,对于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贡献,教师给出了讨论话题“千秋功罪任评说――论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贡献”。在《基础》课中讲职业道德时,结合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面对病危患者医生需不需要“善意的谎言”等讨论话题,能结合专业特点,触动学生灵魂,更能提高课堂吸引力,加强思想政治教学的针对性。在充分讨论后,教师要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讲解,对问题予以分析和解答。教师讲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问题所反映的实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这是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与升华;二是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讲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态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与把握,对于学生在掌握知识和运用方法上的优点加以肯定,对存在的缺陷和偏差予以纠正和补充。结合前面的讨论,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化、清晰化和条理化。[1]

“研讨式六步教学法”并不停留在教师讲解就结束课堂的层面上,而是将课堂向外延伸,要求学生根据当次课的具体情况撰写小论文。论文不限形式,可以是自己对问题的讨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要围绕当次课的主题就可。论文在一周内完成,在下次上课前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老师。老师注意收集论文中的观点,对论文进行评判,在下次课中进行简要的评价。撰写的论文,如果有立意新颖、材料丰富、观点正确且证据充分的,在教师的修改下推荐发表。通过实践,学生撰写的论文《浅议“三下乡”活动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多维共促: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探析》成功发表。

不仅如此,“研讨式六步教学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推出师生网上互动平台。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讨论不一定完全充分,教师的讲评也很难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有一个补充和完善的机会和机制。课后网上互动就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修补这一缺陷的良好平台。有些学生不太愿意在课堂上发言,或者有不同观点不敢在课堂上表达。上述问题,通过网上互动平台则能得到较好地解决。网上互动平台无论是时间、空间,还是气氛,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和老师是在一个自由宽松的平台上交流,学生可以就课堂上的问题与老师讨论,也可以拓展内容深入探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主体作用,也增强了教学针对性。

二、理论思考

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思考。《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强调:只有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学,有个性地学,在参与中思考、选择,进而获得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观念与知识。[2]“研讨式六步教学法”注重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选取能集中反映教学内容的材料。材料的选择必须体现三个原则:一是与教学内容联系的紧密性,不能偏离主题内容;二是要新颖,力求选取能反映问题的最新材料;三是在时间上要把握好度。问题的提出也是在老师的主导下进行。学生要提出符合要求的问题,必须对教材有所了解,而对给出的材料必须有所分析与提炼。在“撰写论文阶段”,学生的论文是针对课堂教学的讨论有感而发,课堂的讨论是在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之下进行的,而论文的内容却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意见、见解的进一步阐发。“网上互动”更是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下进行的,它具有更强的自主能动性,教师只把握方向,讨论的内容往往是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学生只有在认真学习教学内容并且对所学知识又有一定程度地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在网上提出较为深刻的问题,而通过网上的师生互动,更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消化。

传授知识和锻炼能力的有机结合。“研讨式六步教学法”既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书”模式,发展为教“学”模式,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探索者,在师生的研讨中让学生从依靠教师“教会”变为学生自己“学会”。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文化基础的大学生,传统的“被动”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他们的个性特点。他们需要的是自主式的、探索式的学习方式,通过网络等媒介获取知识和交流成为他们的主要方式。一味地灌输无疑是一种压制,相反,给予其一个可控的相对自由空间,反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研讨式六步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多方面互动研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拓宽知识面,学生不再局限在课堂和教材中,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辨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学生能力的获得仅仅靠传授知识是不够的,需要通过学生自我实践、自我探索,在实践中培养。“研讨式六步教学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问题”阶段就需要学生对材料有分析能力。而“课堂讨论”阶段在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锻炼。“撰写论文”和“网上互动”阶段更是培养了写作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重点是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而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3]、教育部[2008]5号文件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工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改革教学方法的主体是教师,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做好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信仰体系的工作。[4]“研讨式六步教学法”通过精心设计的六个环环相扣的步骤,通过一系列的师生“研”与“讨”,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提升糅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地转化,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个性需求,注重学思结合,增强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组织安排各种讨论研究,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变成一种双向的、积极的探索式学习,从而增强教学中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5]

参考文献:

[1]郭汉民,李永春,田丹.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试析研讨式五步教学法[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

[2]燕爽.正确认识和处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几个重大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0).

[3]曲建武,张雪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新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

[4]袁贵仁.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

[5]罗映光,张誉丹,冯媛媛.简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

发现式教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对话 对话理论 语文阅读教学

伴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近些年来,作为一个新的教学理论,“对话”理论已逐步渗透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来。而伴随着不断深入的课程改革形势,这一新的理论在教学当中如何应用和实施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把对话理论引进语文教学能够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更多的研究空间。这一理论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身其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不过我们也要看到这一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目前尚未成熟,我们还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实践、总结和完善。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文献研究和调查的角度,通过梳理相关的对话理论,反思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总结出对话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的现状及误区,并积极探索在教学中真正实现“对话”的有效途径。为了完成这篇论文我对国内现有的有关对话理论和语文阅读教学的文献进行了阅读、筛选、分析和归纳,梳理并评价了此类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对话理论的概念及历史发展

1.对话的概念

一般来说,“对话”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对话被认为是与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语言形态,属于纯粹的语言学现象。广义的对话事实上己经完全超越了原始的以口语交流为特征的纯粹的语言学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社会和文化的深广意义。系统地来说,作为一种相处原则,对话往往与尊重、平等、民主、坦诚、包容联系在一起;作为一种交往策略,对话往往与共同参与、主动介系在一起,即通过敞开、接纳、回应、碰撞、沟通、协作、交流、互动等,达成视界的融合,实现共同的理想。对话作为关系思维的表征,既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人与文本之间。

2.对话理论的历史发展

作为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对话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以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可以称之为孔子的“教育”对话录,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被认为是一种政治对话。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被认为是“对话”理论的鼻祖,他认为,人类只有依托语言或话语才能生存、思考与交流。

二.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对话”理论的研究现状

1.对话理论的理论探索简况:

为了实现和传统阅读理论相结合的目的,随着对阅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语文教育界引入了“接受美学”、“主体间性”、“对话理论”等西方阅读理论,为举步维艰的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学者王荣生发表《的“对话理论”》一文,详细解读了“新课标”中的“对话理论”,提出它混合了“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两个命题的观点。并在文中细致地分析了两个命题,强调维护学生“倾听”权和“言说”权的重要性。此文得到相当的认同,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俞学雷在《阅读教学的主体间性论》一文中深入地阐述了对话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主体间性。他指出阅读教学是一种带有文学解释性质的主体间性对话,主要体现在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文体改写,包括文本预读(生本对话)、文本续读(师生对话)和文本改写。史绍典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发表《“对话”细说》一文,从与一线教师的谈话中明确了什么是“对话”;探讨了对话机制的建构,对话的问题等,这对实施阅读教学的对话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建议。

2.对话理论的实践探索现状

课改至今,“对话理论”己逐渐为人们接受并付诸于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学中,研究者和教师关注的焦点是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和对文本的解读。吴礼明等《关于“对话”的对话》一文指出当前对话教学存在两个弊端,一是认为师生之间不可能平等;二是认为提倡对话就是让教师放弃引导。李镇西则在《共享:师生关系新境界》一文中提出“共享式”的师生关系新模式,教师发挥着“精神指导”和“人格引领”的作用,与学生在对话中互相影响,补充、促进。王尚文在《“对话型”语文教学策略》一文中探讨了要引导学生在读写听说的活动中树立对话的态度;基本的对话规则是对话得以进行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有效对话也离不开知识的支持;教师要有意识地与学生共享阅读成果等问题。韩雪屏借鉴中外有关接受美学的论述,撰文―《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指出要与文本―作者进行有效的对话,需要从两个切口入手:一是发现文本的创作空白,主要类型有预设,角色、省略、隐蔽、中断、冗余、陌生化、隐喻化等;一是寻找生成意义的对话策略,主要有形成期待、还原语境、补足填充,联想触发、追本溯源、汇聚比较、动态积储等。

总之,引入语文阅读教学的对话理论为阅读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亮点,它需要在一个本土化、实践化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完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逐步显现出那些潜在问题和现实困难。所以,作为研究者、实践者,不仅应该关注对话理论在纯理论方面的发展,更应该关注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理论的出现。

三.对话型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为达到确保对话型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的目的,研究者总结出如下教学策略:

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强化平等对话的主人意识;教师要善于提出适当的对话话题,丰富平等对话资本,激发平等对话欲望;教师要善于动员学生全体参与,确保对话的中心为每一个学生个人,促进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要善于在“对话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个性特征作为对话教学的突破口;实施“对话式”语文教学必须改革评价机制以三维目标的实现作为阅读对话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以上教学策略从出发点来看都是一致的,都是从教学对话的角度来谈,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侧重从阅读对话角度来总结对话策略的,主要有韩雪屏教授的《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它是这样表述的:1.形成期待;2.还原与填补;3.探源与汇聚;4.颠覆与重建;5.借鉴与反拨;6.读以致用。王尚文教授也注重对学生“指点听说读写的门径”。应该说,综合以上两方面策略来进行对话型语文阅读教学,才可能是清晰、有效的。

四.对话型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

关于对话型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也是研究热议的话题,但对这一新模式的探索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尤其是在关于对话教学的理论剖析尚不够深入透彻的前提下,就显得任重而道远。

汪应禄在《关于构建对话型语文教学模式的思考》一文中提出:新模式有一个源于具体情境又超越生活情境的母语教学环境;新模式有一个高扬民族文化又尊重多样文化的言语对话平台;新模式有一个注重教师引导又强调课堂讨论的课堂运行机制。王旭兰则在《“对话”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一文中认为:根据“互动―合作”的理念,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模式来构建“对话体”的课堂教学:感悟式、探讨式、综合式。杨生春在《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构建》中提出:创设情境,确立话题;阅读理解,自主探究;对话交流,相互切磋;形成认识,拓展运用。对话型语文阅读教学还处于探究阶段,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新问题,这也引起了有关研究者的关注。问题诸如:强调文本与读者的对话,什么样的对话才有利于作品意义的建构;鼓励读者的不同读解,如何倾听读者的不同声音;打破课堂的传统有序状态,如何调控课堂组织秩序。以及,对话应建立在“质疑”的基础上,而不是为了对话而对话;“对话理论”混合了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应加以区分。还有,当前阅读对话教学中,文本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表现为:对文本的狭隘处理、对文本的冷落、对文本的任意性解读。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对话理论的进一步认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对话型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各类研究者和教室门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较多的精力,但目前为止这一研究仍然处于探究阶段,较系统的理论论述和实践探索还不多见。而针对新课标中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新理念,更需要进一步从理论高度来澄清,因此也更需要研究者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巴赫金著.白春仁等译.诗学与访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4]史绍典.“对话”细说[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

[5]李维鼎.阅读理论的分歧阅读理解的弹性与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学习,2004

[6]王尚文.对话:语文教学的新观念[J].浙江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1

[7]王尚文主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王旭兰.“对话”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J].语文教学通讯,2003

[9]杨生春.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构建[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发现式教学论文范文5

教学模式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写作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在遵循写作学习和写作教学的内在规律下,在写作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比较固定的写作教学程序、教学方式。“新课改”以来,写作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写作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同时也出现了学生写作模式化、教师写作教学模式僵化严重的现象,致使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缓慢。为了使写作教学走出程式化困境,研究写作教学模式建构极其重要。建构一个新的写作教学模式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基于实践经验,自觉建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反映客观真理的理论都是来自于实践。因此任何教学理论都应建立在丰富的经验和学科材料积累的基础上,不能企望在学科的荒漠上建构理论的海市蜃楼。语文教师要具有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杜威是美国划时代的教育家,经验的实践性是杜威教育理论科学内涵的基础,他反复强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并且认为认识和经验是统一的。建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同样也依赖于实践和经验,一切教学模式的成型都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验证。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实践,梳理教学事实,反思教学活动,积累教学经验,形成丰富的经验教学论,在此基础上,借助科学的教学论、方法论建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同时,教师还要有自觉建构教学模式的意识。詹姆斯指出:“教师专业成长的可能性在于教师本身对成长的承诺。”[1]这说明教师的专业成长动机来自于教师内在的主观意愿,教师要实现专业的自主发展,就必须具有自觉地积累实践经验和反思实践经验的意识。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将会固步自封,在教学上面永远没有较高的造诣。

写作教学模式的建构也一定需要语文教师在长期的写作教学实践中,经过反复的摸索,不断积累经验,先通过自觉建构抽象的规范的操作程序,形成“粗坯型”的写作教学模式,并且在实践中进一步修正完善写作教学模式,使写作教学模式逐步定型,最终形成稳定的模式,并逐渐推广应用。例如20世纪80-90年代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比较成熟的写作教学模式有:观察―分析―表达模式(北京刘?d?d、高原),语言―思维训练模式(北京章熊),分格作文训练模式(黑龙江常青),文体递进训练模式(上海钱梦龙),重视过程教学模式(北京周蕴玉和上海于漪),快速作文教学模式(湖南杨初春),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广东丁有宽),等等。

二、 基于理论指导,主动建构

写作教学模式还可以从理论出发进行建构。“教学模式还可以基于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理论研究的成果,通过演绎而获得(最终要经过实践检验)”[2]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指出:“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能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从哲学的角度可以看出理论和实践是分不开的,“鉴别一个教学模式成熟的程度,一般从其理论基础中即可窥见一斑,当理论基础显示出单薄、泛化倾向时,该模式的传播应用效果就打上了一个问号。”[3] 由此可见,理论指导对于模式建构的重要性。任何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都必须有教育理论、教学理论以及模式建构理论作为指导。当然,写作教学模式的建构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语文教师可在理论、理念的指导下主动建构模式。将理论、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可走以下几个步骤:第一,从理论出发,建构理论上“可能”的模式。写作教学模式赖以建立的教学理论,是写作教学模式深层内隐的灵魂和精髓,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方向性、独特性和科学性,理论基础在教学模式结构中既是独立的因素,又渗透在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个性特点等其他因素之中。第二,结合实际情况,建构实践上“可行”的模式。“可能”的模式并不等于“可行”的模式,还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来将“可能”的模式变为“可行”的模式。语文教师可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情况以及不同的文体写作教学进行有针对性地建构,尤其是要基于学生的学情视角来“量身定做”适合学生的模式。例如国外教师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的支架式、抛锚式写作教学模式。第三,经过多次实践检验,建构“可信”的模式。实践是检验所有教学模式是否有效、是否科学、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理论对于模式建构具有启发性,但是,最终必须落实到建构有操作性、有可行性、有可信性以及具有推广性的教学模式。“可行”的写作教学模式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多次的写作教学实践来检验,如果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即可成为“可信”的写作教学模式。[4] 例如马正平根据“动力学”和“思维学”原理,建构了以“兴趣动力激发”和“思维操作训练”为核心,以“创新”为目的,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学生自学为基础,教师导写为教练,思维训练为主线的DCC(动力学―操作化―成功感)作文教学模式。

三、基于继承模仿,创新建构

教学模式是连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介,它是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建国以来,随着我国的教育事业逐渐走向正规,已经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写作教学模式。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再也不需要建构模式。由于时代的发展、教学理念的进步、教学环境的改变等多种因素,我们必须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模仿、创新建构模式。这也是建构模式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

新的教学模式的诞生便是创新,旧的教学模式的消亡或被替代就意味着发展。而发展需要创新,创新需要继承。正如陆机的《文赋》中说的“袭古而弥新”“沿浊而更新”。继承传统模式而推陈出新的建构一般步骤是:继承―模仿―改造―创新。这一方法是通过对已有的教学模式的吸收、借鉴、改造,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鉴往可以观今,也可以顾后。首先对以往的写作教学模式进行梳理,审视其得失。以往有些写作教学模式,即便是没有成功的经验,也会有失败的教训。研究已有的写作教学模式,重新审视当前众多的写作教学模式,可以澄清思想,改进方法,为建构新的写作教学模式创造基本的条件。模仿旧有写作教学模式中值得借鉴的建构理念、教学方法。改造当前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情境、学生写作等不适应的因素,分析具体原因并结合现实加以丰富和发展,创造出新的模式。

继承模仿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是机械模仿,可以说是“照着葫芦画瓢”,就是直接运用所看到或者了解觉得适合自己的写作教学的模式。这个方式可以说是继承模仿的最低层次,一般不提倡语文教师运用这种方式,因为通过这种机械模仿而建构出的模式往往在教学实践中会导致模式僵化。第二种是改进模仿,可以对别人创建的写作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改进,或针对这个写作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或针对这个写作教学模式不适用于本班写作教学的地方进行改进。第三种是组合模仿,即综合几种写作教学模式,可以汲取其精华部分,例如将所了解的写作教学模式的各自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进行比较,然后对其进行重构即可成为一种新的写作教学模式。第四种是创意模仿,语文教师可以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模仿,建构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写作教学模式,这一种方式也是继承模仿的最高层次,也是我们极力提倡语文教师进行建构写作教学模式的最佳方式。

例如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是模仿国外“情景教学”结合我国古代“意境说”创新而来,郑逸农老师的“非指示性教学”是继承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发展而来,等等。这种在模仿基础上的创新建构模式的方式既能够防止模式的束缚和落后,又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学情,也是广大语文教师建构写作教学模式的一种便于学习和利用的方式。

总之,教师们要认识到继承是为了创新、创新又离不开模仿,继承与创新的辩证需求是写作教学模式获得良性发展的原动力,因为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任何写作教学模式都存在一定的自身的不足之处。必须取长补短,从相关的写作教学模式中汲取有营养的东西,吸纳合理的理论与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创新构建。当然创新一定要有依据。教师应该在研究教育理论,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写作学、语言学等基础上,结合实际,准确把握“新课标”写作教学理念大胆创新建构。

四、 基于不同情形,多元建构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每一物质的运动形式所具有的特殊的本质,为它自己的特殊的矛盾所规定。这种情形,不但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在社会现象和思想现象中也是同样地存在着。每一种社会形式和思想形式,都有它的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因此解决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写作教学也具有特殊性,建构写作教学模式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形来建构不同的模式,不能够只用一个标准、一套模式、一种方式、一条思路去要求学生。依据具体情况建构具体模式,才是解决写作教学的正确方法。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形相联系,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系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到的新知识,从而使新旧知识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5]《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6]不同的写作教学模式并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适合不同情形和策略的。因此针对不同课型、文体、文本、教师教学、学生群体等建构不同的教学模式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明确的方法。

发现式教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方式 文言文教学 综述

一、文言文教学与多元化教学方式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有着较大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文言文教学一直给语文教师带来困扰。王力先生认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张志公老先生曾经说过:“怎样对待和处理文言文问题,是一个很需要加深研究的相当复杂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要有眼前的办法,要有长远的打算。”

从教学工作来讲,多元化教学方式即多种教学方式,包括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如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等以及新课改以后“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合作探究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着眼于现代文言文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参与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全面训练和发展活动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文言文教学

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文言文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大多针对新课改以来普通中学的文言文教学方面,涉及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中的文言文教学部分极少,普通中学和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差异较大,也有着较大的区别。就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1.研究者多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他们的研究对象也有着差别

(1)研究角度为共时研究,着眼于宏观把握,对象为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或教学模式。华中师范大学的万进峰和浙江师范大学的王志凯都以“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研究”为题作了他们的硕士论文。王志凯对“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重新界定,他从语言学、课程论两个角度,对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的科学性与可能性提出质疑的同时,运用文本互文性理论,对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提出个人的见解。而万进峰从文言文教学目的和文言文教学目的制定思路科学与否切入,将文言文教育的主要因素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以期获得对文言文教育研究的突破。华东师范大学的易建平从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选文角度撰写了他的硕士论文。许令仪提出要结合学生的心理接受特点和文言文本身的特点,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归纳教学理论应用到文言文的教学模式中。

(2)研究角度为共时研究,着眼于课堂实践,对象为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东北师范大学的张海峡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文言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向旭提出:“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代性不强”“教学实践中能采用的教学手段有限,特别是很少用现代教学传媒;师生之间文言水平差异较大,不易实行共享学习,教学相长;学生缺乏学习文言的大环境。”这的确是众多语文教师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邓美娟对诵读教学法进行了界定,并回顾了我国诵读教学法的历史。她又从多个角度对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同时她认为在文言文诵读教学中要运用多种诵读方法和方式。

(3)研究角度为历时研究,着眼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或沿革。陈莉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的文化要创新和发展就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张锋也持同样的看法。他认为,中学文言文教学历经了一个由传统迈向现代、由保守趋于开放的变革过程,事实上文言文教学已严重滞后于教育教学理论的现状: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方法陈旧,“教”与“考”严重脱节,教学实践缺乏相应理论的指导;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无从凸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参与性不够。种种问题表明,文言文教学确实是困扰众多语文教师的难题。

2.研究者为一线语文教师,立足于以应试为主的中学文言文教学,而非整体的文言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获得切身体会,并进一步升华为理论,为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提供了借鉴的平台。王海华认为,文言文教学重在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从激趣导入、朗读催趣、趣味导学、趣味延伸四个环节着手,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其对古文的阅读鉴赏力。但是,截至目前,这类研究成果尚不多见。

(二)多元化教学方式

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有关多元化教学方式在各科教学中应用的成果也较多,研究者均为一线教师,只是研究对象有所不同。就现有成果来看,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研究者为中学教师,教育方式以应试教育为主,研究对象为多元化教学方式在其任教学科的应用,但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研究者的侧重点为应用研究。卓伟的《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式探究》一文中提到:在授课过程中,一是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出许多书本上无法直接表现的图像、视频、动画,使文章内容显得更加直观、形象;二是可以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感悟保留、理解作者的情感走向;三是可以开展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入理解文章。虽然两者以上可称为多,但是仅仅三种教学方式稍显单薄。张美凤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式》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多元化教学非常重要,教学内容可以进行多元解读,教学成果可以多元评价。在中学教学评价过程中能够将平时成绩计入学业水平考核的范畴,不失为一种突破。

(2)研究者的侧重点为理论研究。周松柏的文章题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内容主要阐述了多元化教学特点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元化教学方法探讨两部分。在探讨教学方法时他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教学课程要进行合理评价,适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孙丽丹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讨》一文中提出要做到思维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的多元化。这种文章属指导纲领性质的纯理论文章,可操作性不强。

2.研究者为高等学校或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方式着重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研究对象为多元化教学本身或多元化教学方式在其任教学科中的应用。

过彩虹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思考》一文对多元化教学方式进行了界定,认为它是用八种智能进行教学,用全新的方式激励和帮助学生学习,从而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并整理出了多元化教学设计五步骤:一是聚焦并分析内容,二是陈述具体教学目标和结果,三是从“多元智能工具箱”中选择适当的工具,四是明确每种工具的使用方法,五是确定教学活动程序。充分应用KWL目标开展唤醒、拓展、教学、迁移四阶段教学。利用6S调色板完成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个决定。文章对多元化教学方式思考较为深入,提出了个人实践教学的方法步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可操作性。

四川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副教授吴小华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多元化教学方式探析》从艺术设计课程课堂教学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包含传统教学方式、现代教学方式、综合教学方式等多元化教学方式的种类、特性及利弊。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陈明的文章《高职教育背景下英语多元化教学的启示》本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阐述了英语多元化教学的意义及启示。武汉长江工商学院陈曦的《多元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一文提出,多元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发生改变,变灌输式教课为自主式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强化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材施教,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有效推进教学资源整合。大学英语多元化教学的应用,可以激发教师教学自主性,体现学生自主性和任务教学的特点。

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虽多,但大都是单篇的侧重于中学语文教学的论文或硕士毕业论文,众多的硕士论文虽然在理论上都有着各种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缺乏实践经验,未能真正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而中学一线语文教师较多地研究了多元化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个人实践教学的领悟和反思,但是探讨多元化教学方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的成果较少。

(本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课题“多元化教学方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143031]。)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王志凯.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4]张海侠.中学文言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对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许令仪.中学文言文教学模式探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张锋.文言文教学之历史沿革与革新策略[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邓爱丽.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洪素娥.情境教学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9]陈曦.多元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J].海外英语,2013,(22).

发现式教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大学语文;辩论式教学法;运用

高职高专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前面临很多困境:首先,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目标定位究竟是什么,直到今天还在争论。其次,不少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师在授课时沿袭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路,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从作家生平、写作背景到字词、段落、主题等一一道来,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影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本文主要就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辩论式教学法,提高高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高职学生的思维水平进行总结,以期提高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大学语文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目标。

一、辩论式教学及其理论依据

辩论式教学是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

辩论式教学是一种有深厚的理论依据的高效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人本主义和自主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等。几种理论,相互配合,支撑了这种教学方式。

二、辩论式教学法的作用

(一)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

辩论式教学先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先思考,先探究,查阅相关资料,在合作和自主及辩论中去解决问题。教师成为导演,学生成为演员。这种主体意识的强化,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辩论式教学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对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有利,体现了职业教育教学理念。

1.表达能力。辩论式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关键能力。

2.交往能力。辩论的过程是个思想交锋和语言交锋的过程,在辩论中如何做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不卑不亢、有礼有节,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交往能力的基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学生就业和发展的核心能力。

3.认知能力。辩论的过程中,要会说,还要会听。听时要注意收集信息,抓住关键,为进一步阐述和反驳做准备。

4.协作能力。辩论是分组对抗进行,是一项集体活动,整个过程都有分工,有协助,有相互之间的鼓励。这种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是现代社会最需要的一种素质。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

辩论的题目,其观点往往具有双面性或多面性,无所谓对于错的观点,在辩论中,怎样做到坚守我方观点,不被对方的辩驳所左右,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通过辩论,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辩论式教学能够有助于教师形成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观;形成语文是练会的的教学观;形成自主性、合作性统一的发展观;形成面向生活学会学习的学习观。

三、辩论式教学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辩论式教学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之一,它的具体实施分为辩论前的准备,课堂辩论和课后小结。

(一) 准备阶段

1.辩题选择。选择合适的辩题是辩论式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

第一,辩题要有可辩性。一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辩题。

第二,辩题要有趣味性。要选择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话说的话题。

第四,辩题要有效益性。辩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与当前的教学内容有联系。

2.辩题解剖。引导学生剖析辩题是教师的职责,从概念入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辩题的内函,设定正方双方的论点。

3.资料收集。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很多,比如网络、阅读材料、经典文献、时事评论等,要引导学生高效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4.论据交流。小组成员之间根据辩论观点收集整理资料后,要交流资料(论据),共拟发言提纲,并根据对方可能使用对方的资料(论据),准备反驳的资料(论据)。

5.明确辩论的规则和程序。正式辩论前,教师要告知学生辩论规则、注意事项、评判标准等。

(二) 辩论阶段

1.氛围和谐。辩论式教学中,双方观点争锋相对,辩论中难免言辞犀利,在此过程中,需要营造平等、自由、民主的氛围。你不可以同意对方的观点,但也一定要尊重对方辩友,不能有进行人生攻击的言语与行动。

2.辩论自由。教师是辩论的组织者,最好由学生来进行主持。在辩论进程中,教师尽量不进行干预,不影响辩论的连续性,让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自由展示学生的个性与能力。

3.鼓励引导。每一次辩论,都要经过精心的准备,辩论结束以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结,找优点、找差距,要注意以鼓励为主,看到学生每一次的进步,并可以通过学生组成的评委团裁决胜负,评选最佳辩手等。

总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辩论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浦艳秋. 辩论式教学法中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J]. 黑河学刊,2011,05:127-128.

[2]任守义. 辩论式教学的尝试与反思[J]. 现代教育,2012,Z1:180.

[3]刘亚丁. 辩论式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 当代教育科学,2008,15:25-27.

[4]刘明,张东芳. 采用辩论式教学提高学生能力[J]. 西北医学教育,2000,03:182-183.

发现式教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 价值 程式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167-01

新一轮课改中,讨论式教学应用到各科教学的实践中,其对当前教学教育改革的推动性已经被很多教育专家与教师所认可。作为高中重要课程之一的地理教学也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1 讨论式教学的价值所在

讨论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上具有开放性,摈弃了传统教学方式的闭塞与单一的缺点。由于各国面对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科技水平、意识形态的不同,因而造成各国有关地理学方面的认识、政策与行为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比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环境治理的看法与做法就存在很大差异,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比较低,在直接应用很高的环保处理技术与淘汰低技术含量的生产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困难。这种差异性也给我们的地理教学带来了丰富的话题与思考,给讨论式教学应用提供了可能性,地理教学中的不确定性无形中给我们的讨论式教学提供了现实的基础与前提。

由此可见地理讨论式教学的价值也就应运而生了,首先是课堂教学上,营造了每个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氛围,传统的教学方式之所以封闭就是因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展现。讨论式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实时的“问题”呈现中通过学生自我的“纠正”与教师的“指导”取得完善与改进。学生通过自学与辩论,阐明自己的观点,完成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训练了学生从现象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无形中培养了学生提炼思维的能力,达到习惯性思考的目的。从总体上看,培养了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而这就是新课程对我们教学新的要求与期望。其次是学生通过自学、自我表达、互相交流与辩论,从而发挥主体作用,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再次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的精神,在有不同意见表达的时候,相同意见的支持变成了狭义上的合作,不同意见的最终融合让学生明白一件事不是靠个人单打独斗完成的,不同的意见也是对自己认识的一种很好的补充与完善,是必不可少的。

2 讨论式教学的组织

讨论式教学方式的组织程式大致是:主题选择个人学习小组学习集体讨论形成结论。在这一程式中可以根据自我的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的进行优化选择,正所谓“文无定式,教无定法”。

2.1主题选择

由于地理学科是关于人与地理及其关系的学科,所以在人文地理中同样具备了很强的社会性,也就是说,地理教学同样要关注社会人文性。因此我们在做主题选择时就应该是从社会现象出发,而不是我们一些教师所认为的那样:老师抛出个主题,这样做是毫无意义的,我们要注意问题是在社会人文现象中隐含着的,我们可以抛出社会人文现象,让学生自己思考,并找出自己所认为的问题所在进而进行主题敲定。如:现在出现的很多奇异的天气,这是个现象,在这个现象中很多学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如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人文行为对地球的影响等等,在各自的思考延伸下去都可以形成自己的主题,如:1、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后果,温室效应的影响,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等。这样具体的主题就会很有思想性和深刻性,也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具备人的认知规律的科学性。

2.2个人学习

个人学习其实就是学生自己收集资料与整理资料的过程,当然是开展任何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就目前来看,如果是大的主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去收集与整理资料,小的我们就可以在课堂上来完成,如根据确定的主题阅读我们已经有的教材或来时提供的图片与其他资料等等,个人学习不应该仅仅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掌握能应用到实际的知识,从而对这些知识进行主题探讨,在这两种不同的主题讨论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需要作出恰当的时间安排。

2.3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就是分小组的合作探究,要注意小组分配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安排在课堂上,也可以安排在课外。

2.4集体讨论

集体讨论是讨论式教学的主体部分,可由教师或科代表或另选他人主持。其实质就是各小组把自己的探究成果通过各种方式展示出来,在展示出来的同时,由集体学生一起进行完善与改进,最后进行整合与归纳。这里面可以补充,可以质疑,可以辩论,从而最终形成相对比较合理的结论。

发现式教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大众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大众文化逐渐成为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崛起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文化环境更加复杂,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众文化以商业性、媒介性、娱乐性、世俗性、流行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话语体系产生了消解作用,从而威胁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主导权。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特征,决定了文化可以以资本的形式赎取和转化为经济价值,语言符号也成为可供消费的文化商品。文化的资本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于价值理性的道德话语体系带来挑战,淡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色彩,资本本位取代价值本位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主导逻辑。

大众文化的媒介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诉求的是感官经验的视觉形象,而非书面性概念意义的文本修辞效果。由于大众文化的影像、模拟和仿真在高校思想政治思想理论课中过度再生产,消解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对现实的批判性和反思精神。

大众文化的娱乐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将感性层面的本能欲望满足所获得的消遣愉悦作为卖点,而不是深层精神的充实和心灵的震撼,就此造成大众文化的世俗化、庸俗化和低俗化。大众文化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持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以游戏的形式消解了教学话语体系的意识形态宜教色彩。

大众文化的世俗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反映的是大众日常生活的平凡叙事,而不是基于抽象的价值理性的宏大叙事,也就造就了大众文化的日常化、琐碎化甚至是庸俗化。大众文化以现实的关怀和当下的感受为切入点,弥散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在某种程度上使教学话语体系的深度结构转为丧失深度的平面结构。

大众文化的流行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立足于感性层面形象的审美化,而不是精神层面信仰的审美化。大众文化的流行性所导致的话语体系的通俗化、形象化和生动化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使教学话语体系丧失对思想内容的形式分类、抽象概括和逻辑论证能力,最终导致语言世界的空洞化、思想世界的虚无化、情感世界的零度化。

大众文化的消费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是以纯粹欲望的满足构建自我价值体系的快餐文化,而不是以心灵的震撼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经典文化。大众文化的消费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教学话语体系的语言符号不再反映现实,而是遮蔽现实。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技术化的批量生产,显然是对教学话语体系表意方式的必然性消解。

二、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具有创造性作用

诚然,大众文化本身蕴涵着能动的解码力量。大众不是单质的一元化群体,而是复杂的多元化组合;大众文化的受众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有着生命活力的自由创造者。大众文化的兴起,改变了文化的内涵,并对既有的文化格局带来严峻的挑战,但是文化走向大众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众文化的发展将为人类文化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路径。同时,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天然的平等品格和民主精神,在文化形式上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平民化的转变、等级化向民主化的转变、神圣化向世俗化的转变。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促使教学话语体系从控制支配转化为对话交流。正是在这种主体间性的语言交往中达到相互理解,进而生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系统。

大众文化的媒介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的广泛性、普及性和开放性,从根本上消解了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中的差异性、等级性和垄断性,这对于文化资源的共享、共同意识的建构、价值信念的传承等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大众文化的媒介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扩展了教学话语体系的文化视野和文化空间,进而促进教学话语体系形成有效的理论自觉。

大众文化的娱乐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以其温馨、轻松、休闲、欢乐、回忆等手法,使在紧张疲惫、超荷压力生活下的大众放松心理状态,弥补生活的单调性、片面性和孤独性。大众文化的娱乐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以风趣幽默的话语风格表达严肃庄重的思想内涵,使大学生对抽象思辨的文本更易理解;以民主平等的语言对话传递高尚深刻的核心价值理念,使大学生与教师达到价值的视域融合。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通过交互式体系的转变,达成对核心价值理念的普遍认同。

大众文化的世俗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文化走向民主化、平民化和生活化。大众文化的世俗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能够在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之内建立公共文化交流空间,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政治上的公民权,也会塑造大学生文化上的公民权。

大众文化的流行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的新颖性、动态性和独特性。大众文化的流行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并不是基于控制性思维的意识形态话语霸权的重建,而是要将触角伸向身体领域、消费领域和符号领域,在无意识世界中探寻大学生自我平衡和信仰皈依的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的消费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的效率性、活跃性和创新性,大众文化从其审美趣味的普泛化出发,紧紧把握时代流行的脉动,吸纳广泛的接受者,力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大众文化的消费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教师不再是纯粹的灌输者,学生不再是纯粹的接受者,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现实需求。商品的交换价值原则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语言符号的消费,维持与现实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三、大众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的实现路径

大众文化由于对感性层面物质欲望的执着,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功利化、标准化、庸俗化和空洞化,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大众文化对教学话语体系的创造性作用。大众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要实现从教学理念、教学机制、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的全方位创新,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于实践的语言交往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转变的实现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语言交往不仅涉及互为主体的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而且语言交往作为内在的环节实现了价值和意义的生成。这种语言交往实践规避了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可能导致的灌输化、控制化和同质化等消极影响,倡扬了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产生的平等化、现实化和效率化等积极意义。

(一)语言形式的通俗化、形象化和生活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的发展趋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返回生活世界,建构起基于生活世界的语言交往,开辟充满意义的语言交往的公共空间,意味着扬弃教师抽象的独语,在师生之间的语言交往中达到普遍性共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的生活话语转化消解了大众文化对思政教学所可能造成的功利化、平庸化和浪漫化等消极影响,强化了大众文化对思政教学所生发的亲民化、平实化和风趣化等积极意义。

(二)语言形式的抽象化、形式化和思辨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发展的另一方向。在大众文化视域下,语言形式还有朝着抽象化、形式化和思辨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使之更加深刻地把握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性质、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决定了其语言交往形式不应停留在生活世界的具体化层面,而应该上升到精神世界的抽象化层面,通过精神层面的语言交往观念地建构起意义世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世界的语言交往对于大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避免痴迷低俗的物质欲望,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应尽可能地创造精神世界的语言交往,构建起抽象化的普遍性价值共识,进而将价值共识引向实践过程本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的学术话语性质定位避免了大众文化对思政教学所可能引起的肤浅化、平面化和粗疏化等消极影响,提升了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引动的开放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等积极意义。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发展的方向要求语言交往具备精确化、科学化和模型化等特点。在大众文化视域下,科学技术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语言交往精确化、科学化和模型化发展的助推器。现代科学科技使语言交往超越了自然语言的局限性,构建出纯粹形式的科学语言,通过语言的逻辑化实现对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精确把握。在大众视域下,科学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语言交往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创造了语言符号的新形式,创新了交往主体的新观念,创制了交往方式的新样式,最终将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语言活动的交际能力获得空前的提高。在某种意义上讲,科学技术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的必要前提和理论方法的创新动力。

在大众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要实现创新,就必须回到交往实践中去。在交往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语言交往的通俗化、形象化和生活化的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更加亲近生活世界;通过语言交往的抽象化、形式化、和思辨化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更加富有意义;通过交往语言的精确化、科学化和模型化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更加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潘晴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系统的生成—以科学发展观为视域[J].东南大学学报,2010(4):117

[2] 王金玲.关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6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