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孝道思想集锦9篇

时间:2023-03-02 15:01:25

孝道思想

孝道思想范文1

论文摘要:曾子继承孔子孝道思想以及春秋以前的孝观念,将孝作为做人的基长准则,提出重视生命延续的全体、贵生之孝;强调大经大法的根本之孝;区分了大孝、中孝、小孝的层次之孝。以敬为判断标;住重视孝道的履行,把孝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了孝道思想的内涵,对儒家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曾子是孔子的主要弟子之一,据典籍记载,他在孔门中拥有很高的地位。曾子对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孝道思想。其孝道作为孔子的孝道理论和后来孝治派之间的桥梁,在先秦思想史上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曾子孝道思想及实践

曾子孝道思想是继承孔子的孝以及更早的孝观念发展而来的。曾子以“身为亲之体”作为孝道确立的依据,提出了自己的新意,并以敬为判断标准,重视孝道的履行,把孝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了孝道思想内涵。

孔子认为孝源于人内心对父母的真实情感,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而曾子在孔子基础f=.进一步提出对父母行孝的根据,认为孝道源于“身为亲之体”,即:子女身体是父母身体的延续,子女生命也是父母赋予的。曾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并按照自己对孝的理解,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提出了自己的新意。他提出重视生命延续的全体、贵生之孝强调大经大法的根本之孝;区分了大孝、中孝、小孝的层次之孝。WwW.133229.COM这些新意丰富了孔子孝道思想,也充实了曾子孝道体系的内涵,为后世孝道思想留下了宝贵财富。

曾子重视生命延续的全体、贵生之孝。他注重“全身为孝”,引用孔子的话说:“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町谓全矣。”认为子女要怀着敬父母的态度来爱护和保全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赋予自己的身体受到损害并让父母的身体通过自己及后代不断地延续下去:“身者,父母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对于父母赋予自己的宝贵生命更要珍惜,“父母生之,子弗敢杀……”平时要注意安全,不令父母为自己担忧,“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而且曾子认为孝子没有自己的忧乐,要以父母之忧为忧,以父母之乐为乐,“孝子无私乐,父母所忧忧之,父母所乐乐之。”

曾子强调大经大法的根本之孝。在孔子那里所重的是仁,孝仅是众多德行之一,处于从属地位。但到了曾子这里,孝被无限地拔高,成为一切的根本,“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曾子极力扩大孝的应用范围,把家庭伦理中孝的思想,子女对父母的敬爱,发展成为一种抽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准则。在曾子看来,仁、义、礼、忠、信都与孝有着密切的联系:“民之本教日孝,其行之日养……夫仁者,仁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

曾子把孝看作是衡量一切的准绳,是无所不在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并指出孝充盈于社会每个角落,几乎可以囊括个人活动、社会关系以及政治行为等方面的所有规范,将孝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人类行为规范的最高层次。孝包含庄、敬、忠、信、勇诸范畴:“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乎身,敢不敬乎?”⑨值得注意的是,曾子认为不庄、不敬、不忠、不信、不勇是不孝,是因为它们会给人带来羞辱,从而辱及父母。因此,尽管曾子把孝抬高到天下之大经的高度,但孝的根源仍是“身者,亲之遗体也。”阮元注释说:“不庄、不忠、不敬、不信、无勇皆易致祸害。首刑罚,毁伤身体,辱及其亲。”曾子的贡献,是对孝的理论凸显。为了更好地突出孝作为大经大法的根本性作用,曾子对孝划分了层次。

曾子把孝划分为三类:大孝、中孝、小孝,其划分依据是以对父母孝的方式。他说:“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大孝尊亲}”最重要的是对父母的尊、敬,这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己尊敬父母,终身无违,一种是促使父母受人尊敬。“大孝尊亲”一是尊敬父母,终身无违。曾子说:“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还认为养志之孝不仅要关心、尊敬父母,而且要做令父母高兴的事情,不要违背父母。“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与物质方面的养相比,精神方面令父母愉悦是更为重要的内容,而能否和颜悦色事父母就在于是否保持着一颗永远热爱父母之心。“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固如果父母有过,子女要和颜悦色地以尊敬父母的态度去进谏:“君子之孝也……微谏不倦,听从而不怠,欢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二是促使父母受人尊敬。从积极方面说是扬名为孝。首先是不遗父母之恶名,“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其次是扬己之名,“身言之,后人扬之;身行之,后人秉之;君子终身守此惮惮。”扬己之名即扬父母之名,使父母受到人们的尊敬。对于“大孝尊亲”,阮元《曾子十篇注释》注日:“尊亲者,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如大舜以天下养,周公严父以配天,士大夫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曲而后来的《孝经》对曾子这一思想进行了发挥,认为扬名显父母是孝的最终形式:“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不辱为孝”是中孝。即:不要因自己不合乎礼的言行而连累父母受到侮辱。不辱,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保其身,不辱父母之遗体;一是慎其行,不辱父母的人格。侮辱,尤其是大辱,会给人带来极其不良的后果。《白虎通义·丧服篇》引《礼记·曾子记》日:“大辱加于身,肢体毁伤,即君不臣,士不交,祭不得为昭穆之尸,食不得昭穆之牲,死不得昭穆之域也。”如果子女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连累父母,令父母之人格受到侮辱,会给父母带来不愉快,则与孝道背道而驰。

“其下能养”是小孝,能养就是赡养父母,父母赋予子女生命与身体,并且含辛茹苦地将其抚养成人,子女应思鸟兽反哺之情,尽力孝养双亲,满足父母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做到“慈爱忘劳”。“慈”者,《礼记·内则》日:“慈以旨甘”。“爱”,谓孝子之有深爱也。“忘劳”,忘己之劳苦,如孟子所说:“竭力耕田,共为子职”。

曾子也注意到了孝的等级化。在《大戴礼记·曾子本孝》中,曾子说:“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谏;士之孝也,以德从命;庶人之孝也,以力恶食;任善,不敢臣三德。”明显地把孝按照社会等级区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与君子、士、庶人、任善相对应。古代学者对此进行了阐述,指出其中的君子指卿大夫,任善指王者。

而在《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中,曾子把孝划分为三个等级:“孝有三:大孝不匮,中孝用劳,小孝用力。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魏源认为曾子以等级来划分孝,“此别记曾子论孝之等也。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行于四海。是为博施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是为备物。此既醉诗所谓孝子不匮,永锡尔类,盖美王者孝量无匮竭也,故为大孝。此言天子之孝也。尊爵莫如仁,而以此尊其亲……此士大夫之孝也……于父母之慈爱则思而不忘。于己之勤劳,则忘而不思,所谓竭力耕田,共为子职,故日用力。此庶人之孝也。或曰慈爱,如《内则》‘慈以旨甘’之慈,谓已慈爱其亲。”而在《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论孝的三个层次中,曾子将诸侯、卿大夫、士视为一个阶层,与天子、庶人组成三个不同的阶层,分别以大孝、中孝、小孝作为对应。

从以上几种孝道层次划分的标准上来看,其本义是以对父母之孝的方式为依据,因提升到孝道层面,被赋予了道德的内容,并被应用到社会实践,显示出孝道层次划分的鲜明性。曾子讲孝道并非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是非常重视孝道的践行,他本人就是孝道实践的典范。他的孝行实践不但具体地诠释了其孝道理论,说明孝道的可行性和实际意义,也反映了其对孝道实践的重视,因此我们可以把曾子的孝行实践看作其孝道的有机组成部分。曾子对践行孝道的重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孝行中表现出来。

其一,对父母的物质和精神并重的孝养。曾子事亲至孝,在《孟子》等文献中有很多对曾子孝行的记载:“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撤,必请所与。问有余,必目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蟹曾子事亲,能体察亲心,顺承亲意,无微不至。曾子行孝,孟子称为养志,可渭人子之行孝至矣。据《苟子》记载:“曾子食鱼,有余,日:‘泔之。’门人日:‘泔之伤人,不若奥之。’曾子泣涕日:‘有异心乎哉!’伤其闻之晚也。”唧这是曾子笃于孝行的例子。《孟子》中还记载了其父曾皙生前嗜羊枣,曾皙去世后,曾子睹物思亲,遂不忍食的故事。曾子至孝之心忘己,其心中只知有父母,而己之好恶尽舍。孟子云:“大孝终身慕父母”固,曾子实实在在地做到了这一点。

其二,重视以礼事亲之孝行。曾子认为,无论父母在世时还是去世后,子女要按照礼的规定去侍奉双亲:“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固。这表现在对在世的父母要敬、爱结合:“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固曾子认为始终保持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就是礼终:“父母爱之,喜而不忘……如此,谓礼终矣。”固父母去世后,要以礼葬父母,并以礼祭祀父母。“故孝之于亲也,生则有义以辅之,死则哀以莅焉,祭祀则莅之以敬;如此,而成于孝子也。”固曾子强调以礼葬亲,并注重丧亲之情,认为孝子居丧期间的哀戚是发自内心的诚挚的情感流露。他说:“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以礼葬父母时,曾子非常悲哀,后来他对子思说:“仅,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七日。”按照礼的规定,“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曾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襟”。这不是因为《丧礼》内容精深,而是由于曾子念及双亲的哺育之恩,感叹再没有机会奉养父母。

其三,曾子提出子女要及时行孝。“往而不可还者,亲也至而不可加者,年也。是故孝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木欲直而时不待也。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逮存亲也。”还说:“故人之生也……故孝有不及,弟有不时,其此之谓与?”固曾子认为子女安身处事应以如何奉养好双亲为基本价值尺度,从而提出一个人仕原则:父母在世时,不择官而仕。“曾子仕于莒得粟三秉,方是之时,曾子重其禄而轻其身;亲没之后,齐迎以相……方是之时,曾子重其身而轻其禄……窘其身而约其亲者,不可与语孝……家贫亲老者,不择官而仕。”在曾子看来,官位虽低,但只要能供奉双亲,对父母奉养的人生价值就已经实现,如果一定要等到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时才想起奉养双亲,那是一种不孝行为。

二对儒家思想的影响

曾子孝道思想主要体现在《大戴礼记·曾子十篇》中。其所反映出的曾子孝道思想,被后人发展为孝治思想。曾子孝道理论对儒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孝经》的影响上。《孝经》是关于儒家孝道思想的一部重要论著,是曾子后学所作,是曾子门人对先秦时期儒家孝道思想,尤其是对曾子孝道理论进行的系统、精辟、完整的总结。何异孙说:“《论语》是七十子门人所记,《孝经》只是曾子门人所记。”固《孝经》继承了曾子孝道思想并对其作了发挥,突出“孝治”的理念。《孝经》对曾子孝道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孝经》之孝治是对《曾子》之孝道的丰富和发展比较《孝经》和《大戴礼记·曾子十篇》的异同发现,《孝经》主要讲“孝治”,涉及孝治的内容占全书的80%,而《曾子十篇》中主要讲孝道。《孝经》明显受曾子孝道思想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为从孝道走向孝治。《孝经》提出的孝治思想就是以孝治天下的思想,认为孝为“德之本”,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它“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四,忠君是至高无上的孝,不忠即是不孝,而不孝则是社会动乱的根源,是最大的恶行,所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孝治思想的提出,使孝道由原来的主要属于家庭伦理的学说变为社会政治学说。曾子所提出的孝为天下的大经大法的思想是建立在处理家庭内部父子关系基础之上的,并未提高到孝治的政治层面。《孝经》则认为父子关系是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孝是上白天子、下自庶人都应当恪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统治者能够用以教化社会民众的至善之德,“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贤明的君主正是根据人们对父母的爱敬之情教育人们相互爱敬,故所有道德教化都是从孝道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孝也就成为可以用来教化万民,使“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的至善之德。若“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正是基于此,《孝经》才将孝看作统治者可以用来平治天下的至德要道。因此,《孝经》认为孝具有治家和治国双重功能,以孝治家,则家庭亲爱和睦;以孝治国,则“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从而使天下太平,祸乱不生。由于《孝经》把孝道同伦理和政治揉为一体,适应了中国古代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伦理社会的需要。

其二,《孝经》是从孝道层次划分着手,改造孝道。《大戴礼记》中,曾子对孝的层次进行了划分,把卿、大夫、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与天子、庶人并列为三个社会阶层。而《孝经》把孝按照社会地位分为五个层次,诸侯、卿大夫与士之孝已被严格划分,体现出遵守等级、严禁僭越、孝于君主等内容,孝已经表达出忠的内涵。《孝经》与曾子孝道理论的思想源流隐然可见,《孝经》继承、发展了《大戴礼记》中曾子孝道的思想,并结合时代特点进行了损益。《孝经》与《大戴礼记·曾子十篇》关系密切,其中的某些内容显然是对《大戴礼记·曾子十篇》中孝行、孝道的发挥。《大戴礼记·曾子大孝》重视“全身”,认为孝的最高境界是“尊亲”,《孝经·开宗明义章》则提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二者的看法是一致的。《大戴礼记·子立孝》中,曾子日:“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与臣言,言事君”,具有调和事亲与事君,并有以孝统一两者的倾向,《孝经·开宗明义章》则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二者的思想可谓一脉相承。

由此可见,《孝经》源于曾子孝道思想,是对其的阐释与发展。而曾子孝道思想经由《孝经》的发挥,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注:

①②⑥⑧⑨⑩⑥⑥③《大戴礼记-曾子大孝》。

③④《吕氏春秋·孝行》。

⑤《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

⑦⑥《礼记·祭义》。

⑩⑩阮元:《曾子十篇注释》,清抄本,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

⑩⑩⑤《大戴礼记·曾子立孝》。

⑩《礼记·内则》。

⑩《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①⑤《孝经-开宗明义章》。

⑧⑤《孟子·万章上》。

②魏源:《曾子章句》,清抄本,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

①《孟子·离娄上》。

③《苟子·大略》。

③《孟子·滕文公上》。

《大戴礼记-曾子本孝》。

④《论语·子张》。

⑨《礼记·檀弓上》。

③《礼记·曲礼下》。

@《尸子》。

④《韩诗外传》卷七。

⑤《大戴礼记·曾子疾病》。

⑤《韩诗外传》卷一。

⑤王正己:《孝经今考》,见罗根泽《古史辨》第二册,上海古出版社1982年版,第161~171页。

④⑩《孝经·三才章》。

⑩《孝经·五刑章》。

孝道思想范文2

论文摘要:孔子孝道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孝道的核心内容是 “仁”,是以人为本的爱心。孔子的孝道理论包括六个方面:敬养论;无违论;谏诤论;不远游论 ,回报论;孝慈论。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人有孝心,社会就能更加和谐安定。

党的十 六届 四中 全 会 提 出 要 构 建社会 主义和谐 社 会 。许 多 有 识 之 士 相 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传统孝道,而传 统孝 道 又 是以 孔 子 的 孝 道 思 想 为 基础 。因此 ,对 孑L子的 孝 道 思 想 ,应 给 予应 有 的 重 视 。

一、 以人为本的孝道思想

孔子孝 道的 核 心 是 仁 ,它 的 具 体 内容 是指 以人为本的爱心 。人是一切社会关 系的总和 。人 人 有 了孝 心 ,社 会 就 能更加和谐安 定 。

《论语》中说 : “其 为 人也 孝 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 生。孝弟 (悌 )者 其为仁之 本与?”也就是说,凡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 , 很少会有去 冒犯 上 级 和 冒犯 公 众 崇 尚的法律准则与 道 德 规 范 ,更 不 会 去 阴 谋 制造恐怖动乱 ,破坏社会秩序 ,危害人民利益。有德行 的正人君子 ,都非常重视做人 的根本 ,根 本 牢 固了 ,正 确 的 人 生观、世界观 也 就 建 立 起 来 了 。而 孝 顺 父母 ,尊敬兄 长 ,就是 做 人 的根 本 。

孔子把 孝弟 (悌 )定 位为 做 人 的 根本 ,可 以说 是 孔子对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一 个 重 要 理 论贡献 。因为它不仅把理智 诉 诸 于 感 情 ,形 成 了 以 “合 乎 情理 ”、 “合情合理 ”来规范人的言行 , 同 时也 把 个 人 与他人 、下级与上级 、个人 的 言行 与 整个社会 的安危 ,都直接联系 起 来 了 , 而 且 还 把 以 “仁 ” (或“人 ” )为 本的根基 ,建立在家庭 成员之 间 的 日常关 系之上 ,让人们在家庭 中培 养 子女 对 父 母 的感情 ,巩 固和强化做人 的根 本 ,从 而在和谐家庭关 系的基础上 ,进 一 步 去 和谐社会上 的人 际关 系。 这 一 理 念 , 在 当时无 疑是 有 积极 意义的。在 今天 ,也仍然可 以促进社会法制的 更 加 人性 化 ,亲情 化 ,使 法制与德治达到高度的和谐与统一,人 民群众 的道德 水 平得 到进 一 步的提高 ,意 义是 十分巨 大 的 。 近 年来倍 受人们 赞誉 的田世 国为母 献 肾 ,洪 战辉带 妹 求学 等感 人事迹 .可以说 都是 以人 为本的传统孝道精神在新 时代 的升华 。

二 、和谐 社会的孝道思想

孔 子生活 在礼崩乐坏 、诸侯混 战的春秋时代 ,他的以人为本的孝道思想不单 对协调当时的人际关系 ,缓 和当时的社会矛盾有着积极意义 ,就是在今天,读起来也依然感到十分亲切新鲜。他的至理名言中,依 然放射着博大精深的思想火花,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 意义 。

1.教养论

所谓敬养是讲子女对父母的瞻养 ,要建立在真诚尊敬的基础上 ,否则 ,与养狗养马一样 。

《论语 ·为政第二》中记载 : “子游问孝” 。子 日: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 以别乎。”

这段话 .主要是表述孑L子对 当时流行的、认为能供 给父母饮食就算是孝顺说法的批评,并提 出他 的孝道标准 :敬养 。他认为侍奉父母与饲养家畜 、宠物的根本 区别 ,就 在于有没有一个 “敬 ” 字 。侍奉父母离开真心 的尊敬 ,就不能算作孝 。也 就是说 ,侍奉父母 除了经济上的瞻养 、生活上的照料之外 ,还应该有 以敬爱为前提 的精 神上 的慰籍。

恒这种精神上的慰籍,不是抽象的。表现在言语 态度上 ,就是处处事事和颜悦 色 ,使父母感 到高兴。那些有事积极替父母操 劳,有了好的酒饭 ,先请父母享用 ,就是 对 父母 说 话 态 度 不好 , 不 给好 的 脸 色 看 ,使 父母 心 里 不 舒 畅 , 不愉快 ,也不 能算 作孝 顺 ;表 现 在实 际行 动 上 ,就是 要 自爱 自强 ,积 极 上进 ,事业 有成 ,为 社 会 多 作 贡献 ,使 父母 由衷感 到欣慰 才 是 孝 顺 。那 些 轻率 地 登 高临深 ,损 伤 自己 的 身体 ,甚 至酗 酒 、 、嫖娼 、吸毒 、违 法 犯 罪 、伤 害父 母慈爱 之心 .都 是 对父母 的大 不孝 。所以 ,孔 子 提 出 的敬 养 论 无 论 过 去 和现 在都有着它深刻 的社会 内容和 积极 的现实意义 。

2.无违论

无 违,是 指 子 女 对 父 母 有 益 的 教 导要听从 。对 父 母 生 前 的 孝 敬 和死 后 的 埋葬与祭 祀 ,都 要 严 格 按 照 礼 仪 制 度 办事 。

《论语 ·为政 第 二 》 中说 :“孟 懿子问孝” 。子 日 :“无 违 。 ” 樊 迟 御 ,子告之 日:“孟 孙 问孝 于 我 ,我 对 日 ,无 违 ” 樊 迟 日 :“何 谓 也 ?” 子日 : “生 ,事之 以礼 ;死 ,葬 之 以礼 、祭 之以礼。”

孟 懿子 是 鲁 国 大 夫 孟 献 子 的 儿 子 ,孟献子临终 嘱 咐 他 去 向 孔 子 学 习 礼 仪 。这段话 ,就 是 记 述 他 在 学 习 期 间 向孔 子的请教。

这段话 的关键 词是 “无 违 ” 。 一 般说来 ,“无 违 ” 就 是 “听话 ” ,即 子 女要听父母 的话 。因为家庭 中的子弟 ,对父辈来说 ,都 是 缺 乏 生 活经 验 、生 产 经验和社会 经验 的 青少 年 。他 们在 步人 社会的时候 ,迫 切需 要 富有 经 验 的 父辈 来指 导 和教 育 ,有 了 这 种 指导 和教 育 ,可以使他们 在各 项 活 动 中少 犯 错 误 、少 走弯路 和少 出 事 故 。 因 此 ,孔 子 的 “无违” ,就 是勉励孟懿子不要辜负父亲 临终的教导 ,努 力学 习礼 仪 ,谦 虚 谨 慎 地听取 师长的善 言教 诲 ,从 而 增 长 自己 的知识 、才干 ,更 好 地 继 承父 亲 的 爵位 。 正因为孟懿 子 不 是 个 普 通 青 年 , 而是 有继承 大夫 爵位 的特 殊 身 份 ,所 以孔 子 才在跟 樊迟 的谈 话 中特 别强 调 礼仪 的等级 , 目的 是 告 诫 孟 懿 子 在 祭 祀 等 活 动中。要严格 按 照 孟 孙 氏 的大 夫 级 别 的 礼仪 规格 办 事 。不 要 象 鲁 国其 他 大 夫 那样 ,越 级 僭 位 用诸侯 、天子 的礼制仪仗进 行 祭 祀 。至 于平 民百姓的丧葬祭祀 , 孔子也是主张按礼仪规矩办事的。 《论语 ·宪问第十四》中记载 ,孔子的朋友原壤 ,母 亲 死 了 ,请孔子帮忙祭祀 ,而原壤 却站 在母 亲的棺材上唱歌。孔子非常生 气 ,过 了许 多年之 后 ,还严厉地批评他 并且 用 拐 杖打他的小腿 ,可见孔子对 非 礼 行 为 的深恶痛绝 。总之 ,孔子无违论 的基 本思 想 是追求 在家庭和谐基 础上 ,使 社 会 更 加有序 ,社会 上的恶性 事故更加减少 以至 消弥 ,其意 义与价值是不 言 而 喻 的 。

近 代有 些 学者 ,以为 “无违 ”就是绝 对 服 从 父 母 的意志 ,就是 “唯父命是从 ” ,甚 至 把 宋 明以来一些业儒提 出的“父 叫子 亡 ,子不能不亡”等封建专制理论 ,都 归 到 孔子 “无违” 的名下 ,实际 上 是 一 种 误 解 ,我们应该把二者 区别开 来 。

3.谏诤 论

孔子认为 :子女对父母 错误 的正确态 度 是 谏 净 ,但 要讲 究 方式 方 法 。不谏 ,就是 陷父 母于不义 。

《论 语 ·里 仁 第 四》 中说 :“子日 :事 父 母 几 谏 ,见志 不从 ,又敬 不违 ,劳 而 不怨 。”孔子说 :遇到父母 有了 过 错 的 时候 ,子女要 态度和霭地委婉地 微 言相 劝 ,如果 他们不 听 、自己的意见遭 到拒 绝 ,也要恭恭 敬敬 ,不要顶撞父母 ,惹 他 们 生气 。父母错怪 了 自己的时候 ,要 多加 忍耐 ,任 劳任 怨 ,不忌恨父 母 。

孔 子主张 给父母提 意见要讲究方式方法 。无 疑是 十分 正确 的 ,但 父母 不接受 的 时候 ,子 女是不是就应该惟命是从呢?惟 命 是 从 是 不是孝顺呢?这段话 里孔子没 有 讲 明 ,但他是反对惟命是从 的。《孝经》 中曾记载 曾子 问孔 子说 :“子从 父 之 令 ,可 谓孝 乎?”孔子非常生气地 批 评 道 “是何言与?是何言与?”而且 指出 :“当不义 ,则子不 可以不争 于父 。 ” “父 有争 子 。则 身 不 陷 于 不义 。” “故 当不义则争之 ,从父 令,又安 得 为 孝 乎 ?” 显 然 ,孔 子在强 调子女对 父 母 的 错 误 不仅要直言敢谏 ,及时地给 以 批 评 ,而 且要批评到父母高兴地接受意见 ,改正错误为止 。子 女要使父母明白,谏净是维护和挽救父母的尊严与人格 ,不是对父母的不孝 ,而是真正的对父母的大孝行为。其结果是让父子两代以及整个家庭,在新的基础上更加和谐一致 ,自然也减少和化解 了社会上的一些不 良因素。所以 ,孔子的孝道是有原则的 ,是以是非 、善恶 、荣辱 、廉耻…为核心 的 ,抛 开法 律 ,只讲 亲情 , 对父母惟命是从 ,不能算是孝子 至于 《论 语 ·子路 第 十三 》 中所说 ,父 子 有 过 或有 罪 时 ,要 ”父为 子隐 ,子为 父隐”的互相包 庇 ,互 作伪证的错误言论 ,是孔子孝道论 中的糟粕 , 理 应 给 予 抛 弃 与剔 除 。

4.不 远 游 论

孔 子的 “父母 在 不 远游 ,游必 有方 。” (《论 语 ·里仁第四》)是农耕社会解决家庭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理念和行之有效的办法。它的主要精神是强调子女要关心年老的父母 ,并不是要所有子女都寸 步不离地 围着父母团团转 。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 中,家庭是基本生产单位 和消费单位。父母年老体衰 、 丧失劳动能力 。甚至生活不能 自理的时候 ,迫切需要子女在经济上和人力上给以照料与护理。而子女却远走他乡 ,不知到了何方 ,那么父母 的养老就失去了依靠 ,而且无 处投 奔 ,如果很多人家都如此 ,势 必 会使 大 量 的老年 人 流落街头 ,给社会造 成巨大的压力。孔 子以孝为 内 涵 的 “父 母 在 不 远 游 ,游 必 有方” ,就是 为适应这种 经济基础 的需求而产生出来 的理论思想 ,它把这 一重 大的社会 矛盾 ,分散 在各 个家庭之中 ,利用 家庭 的经济资 源和人力 资源 (即以家庭 养老 方式 ),给以较 妥 当地 化解 了。同时 ,这一理念也成为 支持 与保 障家庭养老 的理论依据 ,并直 接影 响到后世法令 的制定 。汉代 以来 ,历朝 的一些律令中,对凡需瞻养父母老者的后辈子女官府还 可以减免他们 的徭役赋税 ,有罪的甚 至可 以减轻刑罚 ,民间流传 的 “孤子不 当兵 ”等说法 ,就是这一思想 的体现 。

随着生产方式 、经济形态的变化发展 ,大家庭逐步瓦解 ,家庭 的小型化成为大趋势 ,子 女 求 学 ,打 工 、经 商 、从政 等 活 动 的 需 要 , 已 不 可 再 用 “不 远游 ” 的模 式 来 养 老 ,但 新 的 “家 居 养老 ” 和 “常 回 家看 看 ” 等形 式 的 出现 ,也仍然是 以 孝 为 基 础 的 “不 远游 ”精 神的延续 ,它 的 好处 是 给 众 多 的 家庭 带 来了天伦之 乐 。 小 家庭 如 此 ,社会 这个 大家庭也就 其 乐 融 融 了 。我们 要历 史 地 辨证地对待孔 子 这 一 观 点 。

5.回报 论

孔子 认为子 女 对 于 父母 的抚 养 、教育 ,要 给 予 应 有 的 报 偿 ,子 女 奉 养 父母 ,就是 对 父母 付 出 的 回报 。 《论 语 ·阳货第十七》中曾记载孔子与学生宰我关于为父母守丧期 限的争论 ,就体现 了这一思想 。 宰 我认 为 “三年 之 丧 ,期 已久矣 。” 意 思 是 三 年 的 守 孝 期 限 太 长了,应该 改 为 一 年 。孔 子 不 同意 ,而 且在宰我走 后批 评道 : “予 (宰我)之不仁也!生之 三年 ,然 后 免 于 父 母 之 怀 。 夫三年之丧 ,天下 之 通 丧 也 。予 也 有 三 年之爱 于父 母 乎 ?”

父 母去 世 ,子 女 要 在 墓 地 守 孝 三年 ,无疑 会 直 接 影 响 到 子 女 的工 作 、生活 、生产 等许多方面 的正常秩序 ,以至于他们的 生计 问题 。所 以 ,这 种 做 法 无论在当时与后世 ,都是有害 的和不可取的 ,而孔子还要坚持保 留这个十足的形式主义制 度 ,显 然 是 错 误 的 。但 他 在 回答问题 中 ,把 为父 母 守 孝 三 年 ,作 为 对父母 给子女三岁 以前抚养的 回报与补偿的提 法 ,是 不 可 忽 略 的 。它 的价 值 与 意义是讲 出 了一 个 客 观 真 理 : 即父 母 年 青的时候对 家庭 的建设发展 、子女的抚养教育 ,都付 出过 巨大的辛劳与牺牲 ,现在年事已高,无力劳作 ,理应享受子女的瞻养与 照料 。父母要求子女奉养 ,是维护天经 地 义 的权 益 , 而不 是 叫 花 子 乞讨恩典 ;子 女 孝 敬 父 母 ,是 自己责 无 旁贷的义务 ,而 不是 慈 善 家 的施 舍 。明 乎此 ,就可以减少许多家庭纠纷和社会不和谐 因素,至 于 对 品 质 恶 劣 的 不 孝 子孙 ,用法 律 给 予 制 裁 也 就 顺 理 成 章 、名正言顺 了。我 国的 《婚姻法》 《老年人权益保 障法》对不瞻养父母 和虐待父母等不 孝行 为 的处 理 ,都有 明确 规 定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更旗帜鲜明 ,其中第 152条规定:“拒不承担抚养 义 务 或 瞻 养 义 务 …… 情 节 严 重 的 ,给予 撤 销 党 内 职务 的处 分 。虐待 家庭 成员 ,或 者 遗 弃家庭成员……情节严重的给 予 开 除 党 籍处分 。”这些法规 、纪律的严格规定 ,可以说都是进步的传 统孝道 精 神 ,在 新的历史时期的弘扬光大。 因此 ,孔 子 孝道的 回报论观点 ,是具有实 际 社 会 意 义的。

6.孝慈论

这 一论 ,主要是讲 移孝于 忠和孝道的 双 向 对应 关系 。

《论语 ·为政第二》中说 :“季康子 问 !使民敬 忠 以劝 ,如之何?”子 日:“临之 以 庄 则敬 ,孝慈则 忠 ,举善 而教不 能 则 劝 。 ”

这段 话是说 ,鲁 国的大夫季康子 问孔 子 说 : “怎样 才能使 百姓尊重官吏 , 效 忠 君 王 ,又相 互勉励 积极上进 呢?” 孔子说 :“只要你认 真负责地对待和解决 百 姓 生活 中的各种切 身问题 ,百姓就会 尊敬 你 ;只要你 能孝敬父母 ,慈爱兄弟 ,并象 对待 父母 兄 弟那 样去 关 爱老人 ,慈 爱幼 小 ,善待 国人 ,百姓就会效忠 于 你 ; 只要 你选用 贤良,教化后进 ,百 姓就 会 互 相帮助 ,追求上进 。”

在 这里 ,孔子移孝于忠 ,把家庭 中的孝道和治理 国家的政治联接起来 了, 而 且 指 出 了 它们之 间的双 向对应关系 , 用 现 在 的话 说 ,就是 “为官一任 ,造福方 。 ” 只要你尽心竭力给人 民群众办好 事 办 实事 ,就会受 到群众 的拥护和爱戴 。 同 时孔 子把 “孝慈 ”二字连用 ,更明确体现 出 “父慈子孝 ”的代际相处中的 双 向 化 的对应 观念 。唐代诗人孟郊的“慈母 手 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 迟 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 晖 ” 表 达 的母子之情 ,正是这一观念的 体 现 。 这 就告诉人们 :作为父母 ,应该 慈 爱 子 女 ;作 为子 女 ,应该 孝敬 父母 , 二 者 之 间双 向 的义务 是对 应平 等的 。 宋 明 以来 ,把孝道 的双向性扭 曲为子 辈 对 父 辈 的绝 对义务关 系 ,的确是不对 的 ,但 我 们不 能因为有人扭 曲而忽视子 辈 应尽 的义 务 。

在现代社会中 ,家庭小型化 ,子女经济地位独立 ,父子 两代 的关系松 弛,亲情淡薄 ,许多子女 对父母感情麻木 ,造成老年人生活艰难 的情况较前有所发展 ,因此我们要继承 和弘扬孔子这一传统 的双向互 动的孝道关 系,促使家庭更加 和睦 ,代 际关 系更加和谐稳定 ,整个社会更加安定团结 。

三 、弘扬孝道的思考

孔子认为 ,宣讲孝道,以孝道教育青少年 ,就是参政 、议政 ,就是从 政治国,而且官员必须是孝子 。

《论语 ·为政第二》中记载 :“或谓 孔 子 日 : 子 奚 不 为 政 ?子日 : “《书》云 :‘孝乎惟孝 ,友于兄弟, 施于有政 。 ’是 亦 为 政 ,奚 其 为 为政 ?”

这段话 的意思是:有 人问孔子说 :“你 为什么不 去从 政 当官呢?”孔子回答说 : “《尚书》上说过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 ,是治国的根本 ,要把它安排到政务工作之中。我教书育人,宣讲孝悌 之道 ,去指导和影 响人 们的言行 ,不也是参 政 、议政 ,从政治 国吗?为什么定要 去当官 呢?为什 么只有 去当官才算是从政治 国呢? ·

孝道思想范文3

“忠孝”是儒家提倡的一种普遍道德,“神仙”是道教追求的一种终极理想,在许多人看来,二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干。然而,在道教发源地青城天师洞,一块“忠孝神仙”的金字巨匾,堂而皇之地悬挂门庭。在道教众多的教派,尚有以忠孝为本的净明忠孝宗。于是,当我们认真审视道教的教理教义时,便发现儒家的伦理道德早已深浸入道教的思想学说之中。正因为如此,要学仙道,先修人道,人道不具,焉论神仙,这已成为道教界的一个共识。这里,就道教的孝道思想做一探索。

考察道教孝道思想的来源,无疑来自儒家。儒家继承西周以来的传统礼制,十分重视伦理道德的建设,其中即包括对孝道的肯定与发扬。“孝”的思想,其产生约当于西周时期。从金文及《周书》和《诗经》等文献中,可以看到已有大量关于“孝”的内容,表明“孝”的伦理观念已经形成。《说文解字》日:“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说明“孝”乃是一种家庭伦理,并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有着相当重要的规范作用,被视为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为人们自觉力行。

中国古代文化属伦理型文化,在中国这样的宗法制社会中,其伦理的核心就是忠孝人伦,这一点特别表现在以忠孝为本的思想上面。孔子在《论语》中曾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儒家主张积极入世,认为治国必先齐家,因此将忠孝说成“为仁之本”是合乎逻辑的。

从历史角度上看,孝道是在个体家庭出现以后,作为家庭内部的行为规范而产生的。其思想内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在世的上辈的敬爱、服从和赡养,二是对于已故上辈和先祖的敬仰和追念。应当说,这个伦理概念主要是针对现实的世俗生活。但是,在其发展意义上,却远不止于此。其中的第二个方面,即对于已死之先辈的“追孝”态度和方式,导致了中国传统的祖先崇拜进一步发展。显然,也正是这点首先沟通了儒家与道教的内在交流,这对于道教神学与伦理学的建设是很重要的。因为“宗教”一词本身,就同祖先崇拜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而祖先崇拜的目的,就是以先辈为伦理范型,昭示于人,要求人们循蹈其迹。

然而,两家追求的终极理想毕竟有较大的差异。在解决“仙道”与“人道”内在的矛盾时,就必须以某种价值观为基础。对此,道教所提出的调和方法,就是要求慕道修仙之人,首先必须履行社会共同的“人道”价值。《无上秘要》卷l5说:“父母之命,不可不从,宜先从之。人道既备,余可投身。违父之教、仙无由成。”先当“仁爱慈孝,恭奉尊长,敬承二亲”。《洞玄安志经》亦说:“夫学道之为人也,先孝于所亲,忠于所君,悯于所使,善于所友,信而可复,谏恶扬善,无彼无此,吾我之私,不违外教,能事人道也;次绝酒肉、声色、嫉妒、杀害、奢贪、骄恣也;次断五辛伤生滋味之肴也;次令想念兼心睹清虚也;次服食休粮,奉持大戒,坚质勤志;导引胎息,吐纳和液,修建功德。”如此则仙道可成。这样一来,就将儒家忠孝仁信的思想与道教养生修仙之间的关系有机地融合起来。

应该看到,道教自创建之始,便开始吸收儒家的忠孝观。《太平经》就劝人们遵守忠君孝亲,认为最大的罪过是不孝,“夫天地至慈,唯不孝大逆,天地不赦。”“孝善之人,人亦不侵之也;侵孝善之人,天为治之。”对父母应尽孝,对君王则应尽忠:“为帝王生出慈孝之臣也。夫孝子之忧父母也,善臣之忧君也,乃当如此矣。”葛洪认为只求金丹而不修道德,长生不死仍是办不到的,所以他反复强调了行善立功是成仙的一种前提和保证。

《抱朴子内篇·对俗》说:“立功德为上,除过次之。为道者以救人危使免祸,护人疾病令不枉死,为上功也。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这就明白指出,为道者必须先立功德和善行,而最重要的善行就是按照儒家忠孝仁义的原则来立身处世。

其后,在众多的道经书中都一致强调孝道对修仙者的重要性。《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说,凡修道之人,“其能壮事守善,能如要言:臣忠、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内无二心,便可为善,得种民矣。”强调“事师不可不敬,事亲不可不孝,事君不可不忠,仁义不可不行。”《太上大道玉清经》卷一则直接糅合儒家道德说教,并假元始天尊之口训日:“第一戒者,不得违戾父母师长,反逆不孝。”而那些“不孝父母师长者,死入地狱,万劫不出。纵l-I=人中’.…一受人凌刺,常居卑贱。”于是,儒家的道德说教作为正面引导,道教的地狱苦难则作为反面的恐吓威慑力量,在道教伦理内协同发挥作用。

《太上洞玄灵宝智能罪根上品大戒经》更大量包容儒家道德说教,提出:“与人君言,则惠于国;与人父言,则慈于子;与人师言,则爱于众;与人兄言,则悌于行;与人妇言,则贞于夫;与人夫言,则和于室;与人弟子言,则恭于礼;与人奴婢言,则慎于事。”这种说教,可以说是包容了社会人伦各个方面,较之儒家经典的有关论述,并不逊色。

实际上,西汉之际的道家已经开始援引儒家以正人心。如《道学传》载西汉道家学者成都人严遵,“修道自保。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臣言,依于忠;与人弟言,依于顺;各因其发,导之以善。蜀中化之,从其言者过半也。”北魏寇谦之则在《老君音诵戒经》中,假太上老君之口,针对当世之道德堕落说:“我今以世人作恶者多,父不慈,子不孝,臣不忠,运数应然,当疫毒临之,恶人死尽。”其中所体现的伦理观与儒家忠孝等观念在内涵上并无二致。

然而,道教对孝道的理解并未停留在一般做人必备的精神层面上;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人在道德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将导致自我价值的上升,取得其自主命运的能力,从而在追求神仙理想的过程中终得圆满。对此,《太上灵宝净明四规明鉴经》说:“道者性所有,固非外而烁;孝悌道之本,固非强而为。得孝悌而推之忠,故积而成行,行备而造日充,是以尚士学道,忠孝以立本也,本立而道日生也。”这里将“忠孝”视为“道”的根本,只有讲忠孝才能“立本”,大力强调忠孝的社会作用。

经中说:“忠孝备而可以成本,可以立功,立功之道无阳福,无阴骘,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所以上合于三元,下合于万物也。下士呼符水治药饵已人之一疾,救人之一病而谓之功?非功也,此道家之事方便法门耳。吾之忠孝净明者,以之为相举天下之民齐于寿,措四海而归太平,使君上安民自阜,万物莫不自然。以之将三军之众而神于不战以屈人之兵,则吾之兵常胜之兵也。以吾之忠,使不忠之人尽变以为忠;以吾之孝,使不孝之人尽变以为孝,其功可胜计哉!”从而将“忠孝”从个人修养扩展到社会实践方面。

在后来道教的善书中,即反复阐述了这一重要思想。如《劝世归真》日:“人生在世,莫忘忠孝二字。为臣尽忠,为子尽孝,乃万古不易之理也。吾劝世人,或为忠臣,或为孝子,则不愧为人矣。”《太上感应篇集注》亦说:“父母为五伦之首,孝亲乃人道之先”。“立善多端,莫先忠孝,即成仙证佛,亦何尝不根基于此。”

孝道思想范文4

关键词:孝;论语;孔子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其实,孝的思想早在孔子以前就已产生,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之中“孝”字从老从子,象征老人扶子之行,象征年轻人搀扶族中老者。“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金文诂林》卷八) 在远古的氏族和部落社会之中,“孝”的意义是很广的,是指对本族中年长者的尊重、敬爱、赡养和祭祀[1]。随着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社会长时间的发展,“孝”也由对族中老者的尊敬变成对父母的关爱,成为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重要伦理规范,甚至在今天,对生者的“孝”更为受到重视。但是综观《论语》里的孝道思想,跟上古时期更为接近,那就是“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义务,还是忠于国家的品德基础,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士的标准之一,在孔子那里,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和祭奠。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传统意识形态的动摇,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之下,传统宗法社会中维持人际关系的孝道思想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子弑父、臣弑君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整饬社会秩序,重建孝道伦理的过程中,孔子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论语》记载了孔子的学生有子所说的一句名言:“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也。”这句话是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 人之行莫大于孝, 为人者如果做不到孝, 那其他的品质也就无从谈起。有子继承的是孔子的思想,可是说这是对孔子孝道思想的延展,孔子自己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在另一本儒家经典《孝经》中还有一句话说:“孝乃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儒家从理论上肯定了孝是人伦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仁”是孔子强调为圣人的必要准则,而孝作为仁的内核,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有子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犯上和作乱即为不忠,孝悌者鲜犯上而无作乱,是忠君爱国思想的拥护者。我们现在常说“孝顺”一词,似乎孝敬就代表着顺从长辈或者权威的意志,那孝是不是就是愚忠和逆来顺受?很多人因此产生误解,批判《孝敬》的愚昧和保守。其实,仅就这一点,孔子早就给出了答案。有一次,曾子问孔子,“孝”是不是就等于“从父之令”,缺乏自己的独立意志和价值的准则呢? 孔子的回答是:“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在“孝”之外,孔子还用了另一个道德的准则“义”来规范它的实行。如果上级或者长辈言行不已,就可以阻止或者不执行。可以看出,“义”作为一个概念是超越了君臣、父子的伦理关系的,《荀子•子道篇》记载了同样的一段话。鲁哀公问孔子同样一个问题。子贡认为“子从父命”就是孝。孔子说子贡是“小人”。孔子指出“子从父”不能说子“孝”,臣从君,也不能说是臣“贞”。孔子说:“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总而言之,“孝”是子对为什么要从“父之令”的审慎的把握。把握的标尺就是“义”。“孝”由此就成为小辈或者臣子依据一种更高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根据一定的认识论方法处理与君和父的关系的一种品性。在这种解释思路下,“孝”不是无原则的服从,“孝”是学道的表现和成就,是对自己内心最高价值准则的服从。“孝”不是对长辈和上级的单向的义务。

其次,孔子认为在精神上的孝,意义远大于物质的供养。关于这一点,孔子在《论语》中多有论述,对于不同弟子的提问,他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其中的要义都是一致的。他认为一般人所说的养就是孝的观念是有问题的。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就是家里豢养的动物,都能在物质上被给予很好的照顾,那么给父母的物质供养就不足以成为孝与不孝的分界线。能够区分的只有抽象的情感。所以色是难的,要做到面对父母的时候,不厌烦而有愉悦之色,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如果整天摆着一副臭脸,父母就是天天食鲍鱼吃燕窝也不会开心的,父母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看到这两句,心中感慨颇多,孔子的教导对现代人来说指导意义更大。在古代,交通不便,疆域窄小,出趟远门并非易事,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但是今天,除了农村那些出不来的人,还有多少人愿意固守家园,守护自己的父母?的确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身不由己,繁忙的工作,又有谁考虑到父母的感受?每当我们推说加班加点而没空探望他们的时候,我们是否记得孔子的教诲?那首《常回家看看》在大江南北的走红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一点,我很佩服孔子,他洞察到了人内心的想法,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症结所在。在父母眼里,子女的陪伴和关切比物质的丰盛要重要得多。所以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是的,既然是孝子,那他在物质和言行上的态度就不会受到父母的微词,唯有疾病,是天灾,很难由人力控制,是父母和孝子都没有办法的。这种疾病,不是自身的不注意造成的。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毁。”所以自然的病症成为父母也是孝子最无能为力和担忧的事件。另外,孔子还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皆弟之言。”对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看法,向来都被认为有主观的成分,但是人们不会对孝子父母对孝子的看法有怀疑和不好的评价。孝道作为人伦之一,那个时代是大家很重视并且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公认的孝子,那么他的言行对社会就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成为道德楷模式的人物。此时,就连父母家人也变成了“孝”的监督者,他们的言行是有公心且可供参考的。由此可见,孝在当时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再次,孝道对政治能够起到作用。除了间接地从孝到忠,孝道还可以淳化社会风气,教化大众,安定社会。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认为,在家族里对长辈的孝敬,对兄弟的爱护,可以维护一个家族的正常次序,这是有利于社会安定的,当然是为政的一个方式。孔子还解释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在他看来,倡孝实际上就是一种用德行来影响政治,作用于社会与百姓,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治国方略。因此,孔子及儒家主张用孝教化百姓。“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孝经•广要道章》) 对人们“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 所以敬天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为人君者也。”(《孝经•广至德章》) 这样社会就会稳定, 形成“ 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的局面。《孝经》可谓儒家经典,虽然直接吸收孔子的思想不多,但《孝经》对孝的思想的阐发可以说是继承了孔子的传统,又生发开来的。特别关于孝和政治的关系,很好地继承了孔子的想法。先秦儒家孝道所具有的政治功能和教化功能,使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在中国社会舞台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从汉以后“以孝治天下”的格局贯穿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我认为,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举孝廉的政策应该就是儒家孝学说影响巨大的有力证据。举孝廉之人,直接为官,看来孝真是与政治不可分割了。到了元明清时期,很多文人创作的戏曲和小说更是体现了用孝来教化大众的思想倾向。比如《琵琶记》、《任孝子立地成神》等等。

最后,《论语》中提到,孝不仅是生养,还是死葬,不仅是对人生前的尊敬,更是对死后亡灵的尊重,慎终追远,这才是孝的完结。比如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里的“违”应指的是违背礼节。就是说不管长辈是否在世都必须按照礼节来侍奉他们。对于死去的人,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杨伯峻将“道“解释为父辈合理的东西,引发了学者的争议,有人认为,三年不改,难道超过三年就可以把合理的东西改掉吗?我觉得这是钻牛角尖,孔子说过,顺从并不是孝,这里应当采取杨的解释,即在父丧的三年之内,尊重父辈遗留下来的合理的教义,三年之后,可以添加或者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修订,但是对合理的东西至少保证三年的不变化。没有什么对错只之分,只不过时移事易,对待不同的事件一定有不同的正确防范。对于丧葬的礼节,孔子认为并不是越隆重奢靡越是孝。正如前面所说,孔子重视的是心,而非物质。同样在论语中,他说:“礼,与其奢也,凝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儒家在强调“ 哀戚”的神色,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忧伤,就是对死者最大的祭奠。同时,儒家又认为这种悲哀之情是有节制的。要“致乎哀而止”(《论语•子张》) 要有三年之祭,“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但“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而对于丧祭之事,孝子必须恭敬严肃, 孔子说:“吾不与祭, 如不祭。”(《论语•八佾》)“ 丧事不敢不勉”(《论语•子罕》)表达了在祭祀时对先辈要虔诚。

可以看出,虽然在《论语》中,只有十九处明确地提到了“孝”,但是那些关于祭祀、关于忠、仁的阐释也是跟孝不可分割的。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理解,“孝”乃是研究孔子甚至儒家思想绕不过去的一条重要线索,从《论语》到《孟子》、《荀子》和孝经,以及后世诸多的儒学经典,都清晰地记录了“孝”的发展轨迹。无怪乎有学者认定,中国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孝的文化。当然在谈到孝道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过分绝对、片面地愚孝和死板遵守儒学教义对民族精神的伤害,对于每一种思想,我们都应当审慎和警惕,保持客观的研究姿态。

参考书目:

(1)鲁行经院学报范玉秋林雨 2002年第5期论《孝经》对孔子“孝”的思想的发展

(2)东岳论丛 2005 年5 月第26 卷第3 期黄开国先秦儒家孝论的发展与《孝经》的形成

(3)《孝经译注》 汪受宽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

(4)《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 1980年12月第2版

(5)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1 期 李淑霞论孔子思想中的诚信与孝悌问题

孝道思想范文5

有关敦煌佛教孝道思想的相关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有潘重规《从敦煌遗书看佛教提倡孝道》一文及郑阿财博士论文《敦煌孝道文学研究》一书,探其内容主要有俗讲经文、佛教歌咏及佛教斋会三方面。由于笔者多年来关注《观音经》在中国的流传与弘扬,故于敦煌遗书的《观音经》抄经题记中,发现许多造经者基于中国孝道思想为亲人抄写《观音经》。为此,本文拟从《观音经》抄经题记中探讨有关孝道思想的文献,一则说明抄写《观音经》也是佛教徒表达孝思的方式;其次说明敦煌《观音经》信仰深受儒家孝道思想影响,并与净土信仰结合,使观音在中国成为超渡亡灵、接引往生西方净土的重要菩萨,而孝子们对菩萨愿求的多元化,使得观世音菩萨与《观音经》在中国的地位不断提升。

一、佛教孝道思想的产生

冉云华先生总结说,在印度经典与龙树山出土的碑铭中,可以知道印度社会虽然也重视孝道,但不像中国佛教,孝被视为“天地之本”。由于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对孝道的重视远胜于印度,因此中国佛教人士所受的孝道压力远比印度沉重(冉云华:《中国佛教对孝道的容受与后果》,收入《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东大图书公司 1990年10月,第107~120页)。wwW.133229.cOm

中国原本重视孝道,当佛教传入中国,最为中国传统社会所不容的,便是“出家剃发”与“无后”二项。中国佛教祖师为了使佛教见容于国家、社会,遂积极阐扬孝道思想,主要有“翻译佛教孝道经典”、“注释印度孝道经典”及“阐扬佛教孝道思想优于儒家”等三个方面。佛教历经几个世纪与儒家论辩后,经过一次次质疑,最终积极地建构出佛教自己的孝道思想,因此佛教的孝道思想不仅因此为帝王、百姓所接受,更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资产。

二、敦煌佛教的孝道文献

敦煌虽地处边陲,但与中国政治与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孝道的重视也不例外。敦煌十七所寺院是民间主要的教育机构,其儿童教育教材以《孝经》为最主要内容。如前贤的研究,敦煌藏经洞保存了大量的佛教的孝道文献,主要有俗讲经文、佛教歌咏及佛教斋会三方面。

这些作品主要说明孝顺必须出于真心,且实践于昼夜十二时中;而用功修行的孝子不仅在世能消灾免难、得富贵、获封侯;死后还可升往极乐净土。此外文献中也常引用《孝经》、《论语》、《曲礼》等儒家经典来互相印证,并说“孝道”是三教所共同赞扬,反映出敦煌儒释两家“孝道”思想的融合。佛教徒还将儒家推广《孝经》的事迹编成歌曲,如巴黎伯2721号“皇帝感新集孝经十八章”第三首:“历代以来无此帝,三教内外总宣扬。先注《孝经》教天下,又注《老子》及《金刚》。”歌曲中这位广为敦煌百姓歌咏的皇帝,就是天宝三年下诏天下家藏《孝经》一本的唐玄宗,由此可见唐代政策确实扩及于敦煌。当然敦煌地区也像汉地一样,流行参加盂兰盆会,藉以供养三宝,超渡先亡,并为生者祈福。遗书中有:伯2055佛说盂兰盆经,乃翟奉达为妻马氏追福,每斋写经一卷;另外国立中央图书馆藏尚有敦煌盂兰盆经卷子以及“二太子盂兰节荐福文”的超度疏文。显然敦煌地区并没有脱离儒家教化的地域范围,释门徒众反而极力会通儒、佛两家的孝道思想,而创作出这些唱作俱佳的孝道文献,其目的无非是启发人们的善根,强调学佛不离世间,尤其必须要尽伦尽分、恪尽孝道。在如此重视孝道的文化环境中,我们可以从敦煌大量的遗书题记发现,子女也常为父母抄经祈福或超荐度亡,敦煌《观音经》抄经题记中就有不少这方面的记录,以下逐一说明。

三、反映孝道思想的《观音经》题记

在注重家庭人伦“孝道”的中国环境中,子女面对父母的去逝,不免伤痛;对于父母的追思,传统儒家亦强调“丧则致其哀”,习俗必须守丧,甚至要遵从国家所立服丧的严规。而佛门所阐扬的孝道思想,除了说到能与儒家一样做到这些世间的孝道,更强调使父母脱离轮回之苦、获得往生净土的出世间孝道。敦煌佛教对孝道思想的阐扬,正是深受汉地的影响,所以从敦煌孝道文学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弘扬者极力宣扬佛弟子必须于父母在世时,劝化其持戒修行;父母丧时,不像儒家杀生祭祀,增重父母恶业,而是延僧诵经作七超渡,或亲自参加盂兰盆会、书写念诵佛经、敬造尊像、佛经变相,回向父母。敦煌三十七号有题记的《观音经》造经中,有十三部是子为父母所造,其中包含在家信众十部、出家僧人三部。

1、在家者的抄经题记

从所见《观音经》抄经题记来看,在家者为超荐亡父母的题记,最早的是唐高宗上元二年(675),最晚的是五代后梁壬申年〔912〕张海晟为亡父的抄经。唐高宗上元二年(675)清信女张氏为超渡七代父母所写这部经是与《无量寿观经》合抄,说明七世纪中叶以后敦煌《观音经》信仰与西方净土信仰已密切结合。这类“净土观音”的信仰当是受到西方净土经典的影响,而从唐高宗、武后开始广为流行,并且历经晚唐、五代乃至今日而不衰。因此不论贫、富、贵、贱,人们不仅深信书写、受持、读诵《观音经》能免除人世的灾难,而《观音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更具有接引往生西方的功能,可谓是冥阳两利。敦煌孝道文学作品中,除了描述母亲怀胎十月的艰辛以启发子女孝心,更极力强调侍奉父母当和颜悦色,对于孔子所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道理,也有许多感人的描述。尤其,对于那些未能亲自孝养父母、离乡背井、追求仕宦者,如伯2418号“父母恩重难报经讲经文”也说到:“经求仕宦住他乡,或在军中镇外方;儿向他州虽吉健,母于家内每忧惶。心随千里消容貌,意恨三年哭断肠。”讲经文指责的是忘却父母恩德、抛弃父母于不顾的不孝之子。这类人虽然荣华富贵,但因为见利忘义,背弃人伦,所以特别为中国社会所不容,往往被称为连禽兽都不如。然而,罗振玉旧藏唐至德二载(757)长孙颜夫妇的抄经,所呈现的是中国人最传统的家庭孝道形式之一:

至德二载十一月十三日,摄豆卢军仓曹参军、宣节副尉、守左卫西河郡六壁府别将长孙颜妻清河路氏,为亡妣远忌敬写《观音》、《多心经》同一卷。

长孙颜官拜“摄豆卢军仓曹参军、宣节副尉、守左卫西河郡六壁府别将”,他是豆卢军军粮的负责人,并以武散官身分兼任山西与陕西交界府兵的一名将领。这对武官夫妇显然不是上述追逐功利背弃人伦的负心人,从题记中可以知道他们虽然身处异乡,但适逢亡母忌日,难掩思母之情,遂亲自恭敬书写《观音经》与《心经》各一部,为亡母追福。从这条题记,我们看到佛教传入敦煌后,抄写《观音经》也成了中国人家族祭祀、慎终追远的重要宗教活动之一,敦煌的《观音经》信仰似乎更加多元了。

2、僧人的抄经题记

诚如前言所说,佛教传入中国后最为人所诟病的便是“剃发”与“无后”两项。僧佑《弘明集》记载反佛人士引《孝经》,首先对牟子提出“剃发”的问难:“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今沙门剃头,何其违圣人之语?不合孝子之道也!”其次,又指责僧人出家修行,有违孝道“无后为大”的观念:“福莫踰于继嗣,不孝莫过于无后;沙门弃妻子、捐财货,或终身不娶,何其违福孝之行也?”(《大正新修大藏经》卷52,第2~3页)虽然牟子极力辩论,佛门为此所受到的责难却有增无减。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佛教祖师为了顺应民情,遂积极阐扬佛教孝道文化。然而僧人出家修行,又如何克尽为人子女的孝道?在敦煌文献中,我们看到僧人既是孝道观念的引导者,也是实践者。僧人除了以各种活泼善巧的方式宣扬佛教孝道,并且也同在家居士一样,藉由参与抄经、造像、法会等宗教活动,为俗家的父母亲追福。如斯4366号卷子,是比丘尼道容于大统十六年(550)为先亡抄《大般涅盘经》卷十二;另外甘博002号卷子,为比丘尼元英于戊寅(558)年为七世宗师、父母等抄《大集经》及《入楞伽经》。这些僧人的愿求,与前述在家信众的抄经题记,基本上没有很大差别,也就是相信不论造的是大小乘经典,都有利益现世生者与往生者的多重功效。同样的观念可见于敦煌僧人的《观音经》抄经题记。

在有纪年的题记中,僧人抄写《观音经》的比例仅是在家信众的三分之一,而且一直到唐玄宗开元廿五年(737)才出现,年代有偏向晚唐五代的趋势,但又没有形成僧人大量抄写《观音经》的现象。其中120号题记曰:“开元廿五年二月八日,弟子支师师为身亡写《观音经》一卷。”从题记中可以知道,这是某人为亡者抄经的愿文。但是文内的“弟子支师师”意味着三种可能:(一)姓“支”名“师师”的佛弟子为某人抄经;(二)姓“支”名“师师”的佛弟子,为自己未来身亡预写经典。(三)是僧人“支师”为其师父身亡亲自写经。若采用第三说,则“支”姓乃西域僧人的俗姓。盖道安法师统一僧人以“释”姓之前,中国的僧侣出家后多从其师姓氏(《大正新修大藏经》卷49,第341页),而“支师”这份写经也说明晚唐时期敦煌佛教对于出家姓氏仍没有严格的规范,且约定俗成的力量也还不是很强。其次,“支师”的题记不禁令人想到中国人“尊师重道”的观念,儒家五伦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的人际关系,师伦虽未列入,但《礼记·学记》说:“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可见老师在儒家的人伦关系中也居重要地位,尤其唐韩愈更说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师长应保持恭敬与感恩,都是僧俗应该有的基本修养。“支师”为师身亡,而以中国的书写工具与方式发心抄经,除了说明西域胡僧对《观音经》的信仰及汉化的事实及他们对于华、梵“师道”传统的接受,也似乎让人看到了中国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影子。

北新879号写卷,是晚唐天复二年(902)敦煌三峗山地区寺院住持,虔诚刺血抄《金刚经》与《观音经》各一卷。由于整个愿文所回向的对象,涵盖“四生九类”、“水路飞空”等一切有情,不像一般的抄经愿文,看来三峗禅师似乎将法会祈愿模板,作为个人抄经愿文。如文说:“……师僧父母,各保安宁;过往先王,神生净〔土〕。……”但这类愿文中“孝道”与“师道”观念,仍是不可少的重要的项目之一,而僧人写作的顺序也置“师僧”于“父母”之前。可见,佛教的孝道思想已经深深在敦煌扎根,僧人不必再刻意强调对父母的孝道。s.3054号是后梁贞明三年(918),报恩寺僧海满为亡父所造,并委托师兄弟胜智抄写。它与其它《观音经》抄经最大的不同,是海满特别回向父亲往生“弥勒净土”,而不是广泛的“净土”或“西方净土”,说明了五代时期报恩寺观音信仰与弥勒信仰并存的现象。从这三条题记可以知道,随着《观音经》在敦煌流传几百年来,观世音菩萨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与功德几乎提升到极点,抄一部《观音经》的功德,也几乎等同一场水陆等法会的效力,观世音菩萨可以圆满人间孝子的各种愿求,使先亡父母及七世祖先能随愿往生各种净土。

孝道思想范文6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8(A)―0010―01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性和很强的凝聚力,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孝”的功能最初只是调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家庭伦理,认为这是做人立身之本。“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经》),并无社会规范的意义,后来儒家把“孝”扩展到宗族、社会、国家,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道德准则,成为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秩序和封建伦理关系的基础。我们现在提倡的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等新的道德要求也可以说是儒家孝道的发展和完善。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说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所有的教化都是孝道的延伸。“夫孝,始事于亲,中事于君,终于立身。”行孝,始于侍奉父母,进而为国尽忠,最后实现自己的志向。也就是说在家庭尊老爱幼、享受天伦,对社会尽职尽责、为国出力,对个人修身养性、实现理想。“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只要人人做到“孝悌”,孝敬父母,善待兄长,这样能犯上的人就很少了,人人不会犯上作乱,天下就会太平。故此,“孝”不仅是家庭成员之间伦理关系的基础,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社会约束力,是维持整个社会的基础。所以儒家文化中的孝悌思想历代受到高度重视,并居于整个封建社会的一切道德规范的首位。父母子女的关系是最基本、最纯洁的人际关系,由此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谐才会带来社会和谐,所以,目前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提倡、实施、落实“孝德”教育。

“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无疑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今天我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更需要大力教育广大群众特别是各级各类学生从小孝敬父母、关爱老人,强化“孝德”意识。因此,孝德教育除通过社会舆论营造全社会注重孝德的环境外,家长在家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另外还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1. 调整学校教育目标,完善学生评价体系。教育目标反映了目标制定者的主体需要,它作为人们愿望与意志的体现,集中反映人们的教育价值观,反映了人们对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的认识。教育目标作为教育活动结果,它应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调整教育目标,改变和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将学生的孝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目标之内,将学生的“孝德”情况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2. 教材增加孝德内容,构建孝德教育载体。在学校教育中,要全面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育居领先地位,是全面发展的前提。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是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基础,孝德属于道德品质范畴,所以孝德教育也是学校德育的基础之一,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教材内容,要结合学生年龄、知识的特点增加适当的孝德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孝德教育。同时孝德教育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程,仅仅借助德育课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语文、历史等学科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也要增加或者渗透适当的孝德内容,构建孝德教育的载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孝德教育。

孝道思想范文7

【论文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论文关键词】《论语》孝道孔子

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家、国、天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立足于最小的一点——家,从自我做起,弘扬孝道,孝敬父母。弘扬孝道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响应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的具体做法。

孝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尚书》上对孝的解释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孑L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就是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敬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圆可见孝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一为养,即赡养父母。二为敬,即孝敬父母。三为安亲,四为终身孝敬。此外《论语>中多次提及的丧葬及其丧葬的礼节问题也被孔子认为是孝敬父母的延伸。

“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是基础,所以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喔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疑问中就可以知道,孔子认为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孝敬父母肯定要做更多,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论语》中对这个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阎释,即“敬”。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了,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驳斥了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孝”的概念,认为孝不仅仅是能够供养父母,还必须要敬,要对父母有一片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孑L子认为在养父母的同时必须对父母“敬”。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ft恃奉父母,(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然应当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

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不仅要“养亲”、“敬亲”,还要提倡“安亲”。所谓“安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论语·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131(p17)

子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在世时,因为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力,所以只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就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地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孔子总结性的指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孑L子构架了一个生命的轮回的框架,子女不改变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则,继续继承他们的事业或者是遗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因此这是一个自觉性太强、时间又长的过程,是需要很多毅力的,所以笔者觉得这是孔子所认为的敬父母的最高标准了。这也是终身孝敬的难能可贵之处。

子日:“(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不但重视对父母的养、敬、安和终生尽孝,还特别重视对父母的丧葬极其礼记。孔子说“丧事不敢不勉”即说办丧事不敢不尽礼。但他又提倡丧礼的朴素节俭,他明确指出更应该做好的是在父母生前尽的孝道,孝敬父母。这在《论语·八佾》中体现出来,林放问礼之本。子日:“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指出,就一般礼节仪式而言,与其过分奢侈,宁可朴素节俭;就办丧事而言与其在仪式上大操大办,不如内心真正悲哀。

孔子的学生曾子在孝道问题上又有了进一步的研究,他曾经写过《孝经》。曾子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主张父母的葬礼要谨慎对待,祭奠祖先要敬重、真诚,这样做就能够使社会道德风尚日渐淳厚。曾子将孝道与社会的道德风尚结合起来,高瞻远瞩,把对孝道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自古就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那么《论语》是如何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尽孝道的问题呢?有人问孔子说:“子奚不为政?”子日:“《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当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参与政治时,孔子说道,《尚书》上说“孝呀!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只要把这种品德应用到政治上去,那就是参与了政治,为什么只有做官才算参与了政治呢?看来孔子认为不一定只有做官才算是参与了政治,将孝的品德应用到政治也是参与了政治。孔子以德治国的主张从这里也可略见一斑。

尽管孔子认为将孝的品德运用到政治上就是参与了政治,但是现实社会中必有很多人是在朝廷做官的,就不能日夜陪伴在父母的身边了。那么怎样处理这个忠和孝的关系问题呢?古人眼里的孝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孝指的就是在家侍奉父母,听取父母的心声,即小孝;广义的孝指的是在在朝廷里忠于君主,没有贰心,即大孝。孝道在政治范围内延伸成了忠君爱国。孔子以“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以小孝和大孝的关系巧妙的处理了忠和孝的关系。

有子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认为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而喜欢冒犯长辈和上司的情况是很少有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的情况是从来没有过的。这一点给封建帝王“以孝治天下”、“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以很充分的理论根据,孝道在政治范围的延伸就是忠君爱国。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在孝道的基础上得到了最为广阔的延伸,“父父子子”最终演变成了“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统治阶级要求臣下忠于君主的目的在倡导孝道的光鲜外表下达到了。不过作为迎合统治阶级统治的孝道也是得到了提倡的,孝道在主观意愿之外开花结果,枝繁叶茂起来。

《论语》从物质上赡养父母、精神上尊敬父母、终身孝敬、对父母生前身后事之以礼、如何处理“忠”和“孝”的问题上都做了精深的阐释。对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孝道问题作了一个概括,涉及了如何孝敬父母的方方面面,也解决了在孝敬父母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各种矛盾问题。例如:尽礼与节俭的问题、传统社会中“忠孝不能两全的问题”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孝道思想范文8

论文摘要:为了对荀子在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发展作用进行定位,通过文献分析和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方法,从思想史的角度深入探析荀子的孝道思想及其在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认为荀子论孝以“隆礼”为核心,以“性伪之分”、人性本恶为理论基础,主张“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从义不从父”,君恩大于父恩。荀子孝道思想是对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是对封建大一统逐渐形成的时代的反映,其孝道思想适应了时展的潮流,为即将确立的中央集权封建等级秩序提供了理论依据。

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他学宗孔子又广泛吸取各家学说的精华,成为先秦百家之学的总结者。今本《荀子》凡“孝”字44处,主要集中于《礼论》、《性恶》、《大略》、《子道》等篇章。荀子论孝以“隆礼”为核心,以“性伪之分”,人性本恶为理论基础,主张“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从义不从父”,君恩大于父恩。荀子孝道思想是对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是对封建大一统逐渐形成的时代的反映,其孝道思想适应了时展的潮流,为即将确立的中央集权封建等级秩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

荀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礼”,王先谦谓:“荀子论学论治,皆以礼为宗,反复推详,务明其旨趣,为千古修道立教所莫能外。”这是孔子儒学思想的另一系发展。与孟学相比,荀子主要是从外在规范方面发展了孔学。从而把“礼”提到“法之大分,类之纲纪”的高度,开创出“明分”、“强国”的“外王”之学,在政治实践中主张“隆君”。而在孝道思想方面,也是从属于礼的,荀子认为礼义是形成孝道的根源,这是荀子孝道思想的一个主要特点。

同孟子一样,人性论是荀子伦理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但与孟子相对,荀子主张人性恶。与孟子将人性归结为社会属性中的仁义礼智不同,荀子将人性认定为自然属性中的声望。荀子性恶论为其伦理政治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圣王之治而礼义之化也。”因此,荀子提倡“隆礼”。这里的“礼”已与孔、孟不同,孔、孟言礼其义重在辞让恭敬之心和文节仪式,目的在于维护宗法等级制;而荀子所言礼重在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目的在于反对宗法等级制,确立封建的等级秩序。“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这里的“礼”既是国家制度,又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道德准则。“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可见,“礼”的实质是对封建等级秩序的理论概括。不仅如此,荀子进一步把“礼”抬高到天地万物普遍法则的神圣高度:

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

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

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变不乱,贰之则丧也。

礼岂不至矣哉!“礼”被抬高到与天地四时合其序、与日月星辰同其明的地位。从而,封建等级制度秩序也就成了永恒绝对的东西,那么,“礼”也不能不是“人道之极”了,成为人人遵循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那么,作为天地万物普遍法则的“礼”何以产生?荀子说:

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

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这就是说,作为人人遵循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礼”是圣人“化性起伪”的结果。作为圣人“化性起伪”的“礼”以何为本呢?荀子说: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也就是说,礼源于不可移易的权威:天地、先祖、君师。而礼也就成为天地、人间秩序的根本。那么礼是如何运行于社会的呢?荀子认为:它是由君子发现、制定和运用于社会的。他说:

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

者,礼义之始也。为之,贯之,积重之,致好之

者,君子之始也。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

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

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上无君师,下无

父子,夫是之谓至乱。君臣、父子、兄弟、夫妇,

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夫是

之谓大本。

也就是说,礼义虽为天地、人间秩序的根本,但需要君子的发现、制定和运用。所以,作为人伦之一父子之亲的孝道,当然也是由君子圣人制作编定而成的,礼义是形成孝道的根源。他明确地说:

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

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

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

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

因此,孝亲之情并不是人性的自然发扬,而是践行礼义的结果。他假托尧舜答问日:“尧问于舜曰:‘人情何如?’舜对曰:‘人情甚不美,又何问焉?妻子具而孝衰于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盈而忠衰于君。”所以,只有以礼义限制、教化众庶,才能孝亲、忠君。可见孝亲、忠君的道德行为乃是后天形成的,是圣人君子师法教化的结果。因此,历史上孝子的典型都是礼义限制、教化而形成的,他说:“天非私曾、骞、孝己而外众人也,然而曾、骞、孝己独厚于孝之实,而全于孝之名者,何也?以綦于礼义故也。”由此,荀子主张以礼义教化众庶,使之“趋孝弟(悌)”,这与孟子的“申之以孝悌之义”的思想是相契合的。荀子认为:民不孝亲敬上,是由于统治者疏于教化的结果,所以,“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在《宥坐》篇中,荀子还假托孔子表述自己的观点:

不教其民而听其狱,杀不辜也。

孟荀以孝教化众庶的观点为《孝经》所继承,经《孝经》的提升和渲染,“孝”在中国传统社会成为众教之本。

综上,荀子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础,认为孝不是出于人的血缘亲情之爱,而是由君子圣人制作编定的礼义而形成的,这一思想与孔、孟是根本有别的。

二、从义不从父

荀子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当时封建制度已经确立,出现了封建大一统的趋势。荀子的思想正是为封建大一统统治秩序的确立提供理论依据的,所以荀子思想的核心是“礼”,而“孝”也源于礼,因此,在荀子思想体系中,“孝”并不占重要地位,他如同曾子一样给“孝”划分了三个档次。这就是:“人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这里荀子认为对君、父俯首帖耳,言听计从,并不是孝,只有坚持原则,服从道义,以道义为行为标准,以免亲情陷入不仁不义,才是真正的“大孝”: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传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以父。”此之谓也。

这里的道义是指符合封建统治秩序的道德标准。可见孔、曾、孟、荀划分“孝子”的标准是不同的,孔子重在“敬”亲,曾子重在“顺”亲,孟子重在“养”亲,他们谈“孝”都是以维护血缘亲情为中心的。而荀子谈“孝”是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中心的,是以符合封建统治秩序的道义为价值判断的。“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上安于主而下调于民者也。内外上下节者,义之情也。”荀子所处的时代,封建统治秩序已基本确立,道德教化的根本任务,在于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服务,所以荀子十分强调“孝”要服从于封建的统治秩序的需要,要从义不从父,从义高于从父,但同时又对从义不从父做了严格的规定,认为只有三种情形下才能这样做:

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

荀子首先以维护父母生命安全为要务,因此,荀子反对私斗,骂这些人连猪狗都不如,这是因为:

斗者,忘其身者也,忘其亲者也,忘其君者也。

其次,“从义不从父”可以使父母荣耀,可以使自己得到身心修养。荀子认为:“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以至身敬、辞逊、色顺等都不难做到,难的是像虞舜、孝已等人在“孝而亲不爱”情形下仍能循道行义,勉力而行,使父母因之荣耀,使自己得到身心修养,但荀子认为这非圣人所不能为:“故劳苦雕萃而能无失其敬,灾祸患难而能无失其义,则不幸不顺见恶,而能无失其爱,非仁人莫能行。”从“从义不从父”,从义高于从父的最高原则出发,荀子认为孝子不仅要从义不从父,还应对其父母的不义进行抗争。他借孔子之口说:

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一味地从父,决非孝子之行。相反,只有当父母出现不义时,进行积极的抗争,才是孝子之行。从孔子的“几谏”到曾子的“谏而不逆”,再到孟子反对父子“责善”,这里都是以维护血缘亲情为前提,从而使父避免过错,陷入不义而进行谏争。而荀子是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前提的,因此与曾子的“谏而不逆”、孟子反对父子间“责善”相反,荀子力主谏诤,认为争是孝子必不可少的条件。“从义不从父”,据理力争,这是荀子孝道中最有特色的部分。

三、君恩大于父恩

冯友兰说:“荀子之政治哲学,又有与孟子异者,则因荀子以为人之性恶之故,不注重个人性情之自由,故以为所说圣王之权威,应为绝对的。”这个分析是有道理的,荀子在《礼论》中道: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这里,我们注意到荀子将天、地、君、亲、师并重,说明君的重要性。刘家和据此认为:“后世中国人长期供奉的‘天地君亲师’,盖源于此,只是把君、亲的位置换了一下而已。”君与亲同等。事实上,荀子还是认为君恩要大于父恩,他说:

君之丧所以取三年,何也?曰:君者,治辨之主也,文理之原也,情貌之尽也,相率而致隆之,不亦可乎!《诗》曰:“恺恺君子,民之父母。”彼君子者,固有为民父母之说焉。父能生之,不能养之;母能食之,不能教诲之;君者,已能食之矣,又善教诲之者也,三年毕矣哉!

荀子这一君恩高于亲恩的说法,与孔孟相比,是荀子孝道的又一特点。孔子、曾子、子思、孟子都讲移孝作忠,但忠与孝是有别的,血缘亲情是大于政治原则的,郭店简《六德》篇就明确提出:“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而荀子将君父并称,忠孝混同,干脆去掉了“移孝作忠”的过程,他说:

上之于下,如保赤子,……故下之亲上欢如父母,可杀而不可使不顺。

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

所以,在荀子这里,君、亲是一样的,但同时荀子又顺应封建大一统专制统治的需要,从君恩大于父恩的前提出发,提出必须树立和保证君主绝对权威的“隆君”思想:“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这就明确地提出了“隆君”的惟一性与至上性。依照荀子的思想,我们可以推知荀子是主张君权高于父权,忠大于孝了。这一观点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封建大一统专制统治趋势,另一方面也是儒法融合倾向的反映。荀子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对春秋以来社会上存在的忠、孝矛盾的解答,也是对孔、孟关于此问题的变革。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家国一体的特点,这种特点使适用于血缘家庭的“孝”的伦理规范,也同样适用于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因此忠、孝间具有互通性。《礼记·祭统》就说:“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郑玄注:“其本一者,言忠孝俱由顺出也。”关于“顺”,《荀子·臣道》云:“从命而利君谓之顺。”唐朝孔颖达认为:“顺”就是“内尽于已,外顺于道”、“行善无违于道理也”。把忠孝之“本”理解为“顺”,“无违于道”,这正是抓住了忠孝的实质。但孝与忠毕竟又有差异,由于忠和孝维护着不同的权威,因而具有各自的价值取向:忠的价值取向是“致公无私”,而孝的价值取向是“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孝亲”必然坚持“私亲”的合理性,而忠君要求“致公”,这两种价值取向如同冰炭同器,隐匿着深刻的价值对立。如何处理忠与孝的矛盾。孔、孟都以假设回避矛盾的实质来回答这一问题。对叶公“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的设问,孔子答以:“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对弟子“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的问题,孟子以“窃负而逃”作答。孔、孟在此问题上是一致的,都是把维护孝道放在首位。《韩诗外传》卷七有一段齐宣王与田过的对话,也可反映这一思想:

齐宣王谓田过曰:“吾闻儒者丧亲三年,丧

君三年,君与父孰重?”田过对曰:“殆不如父

重”。宣王忿然,曰:“曷为士去亲而事君?”田

过对曰:“非君之土地无以处吾亲,非君之禄无

以养吾亲,非君之爵无以尊显吾亲,受之于君,

致之于亲。凡事君,以为亲也。”宣王悒然无以

应之。

但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加强,忠与孝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尖锐对立,《韩诗外传》中韩婴就收集了多个战国时期忠孝矛盾的故事,这里的主人公都困于忠孝的矛盾,先后轻重,很难两全其美,结果总以自杀身亡而告终,对于每一件事情,韩婴都引用《诗经》的“进退维谷”来表达其彷徨无奈的心情。

孝道思想范文9

关键词:孝道思想 高职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论语》 传统文化

1 他山之石:关于《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区区二十字却道出了孝道的精髓,即:一养,即赡养父母。二敬,即敬爱父母。三安,即不给父母带去烦恼。四终生孝敬。

1.1 春秋时管仲提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可以看到没有基本生活的满足就无从谈及孝道了,故而尽孝道首先要能够做到物质上赡养父母。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1]意思就是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疑问中就可以知道,孔子认为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孝敬父母肯定要做更多,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论语》中对这个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即“敬”。

1.2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意思就是说: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在此,孔子认为仅仅供养父母还是不行的,除此之外,还应该对父母怀有一片孝敬之情。也就是要注意养父母之心,从内心深处敬爱父母,让父母生活的心情舒畅。里仁篇第十八讲到,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1]意思就是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然应当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

1.3 除了“养亲”、“敬亲”,孔子认为要做到真正的孝,还要注意“安亲”,要做到弗辱。[1]也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

1.4 里仁篇第二十讲到,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意思就是说:父亲在世时,因为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力,所以只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就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地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孔子总结性的指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所以笔者觉得这是孔子所认为的敬父母的最高标准了,同时也是终身孝敬的难能可贵之处。

2 玉石之契:《论语》中的孝道思想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关联

2.1 孝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之根本。百善孝为先,遵守孝道、践行孝道是一个人格完善的重要环节,没有健全完善的人格,就无从谈及爱人与爱国,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因而孝道教育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当为根本。

2.1.1 孝道是人道德素质的逻辑起点。在中国古代社会,孝被看作是德之本,教之所由生,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孝道确实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和起点。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身体力行的法则。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注意到了孝道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最重要的方式是进行孝道教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2]一切善行和精神建设都出于对别人的关系与爱护,作为子女最先接触的思想就是父母的爱,从父母身上获得母爱或父爱,而今再融发出子女对于父母的以及其他人的爱。如果没有对于父母的基本孝道,其也不可能对他人具有怜爱之心。孝是人之道德之基,也是精神文化境界之渊源,当今许多的教育学家对于孝道进行了精神层次分析,明确进行孝道教育是进行爱国教育的第一步。

2.1.2 孝道是人际关系的价值基础,是社会和睦的精神支撑。在我国传统社会文化建设中,人际关系遵循血缘以及宗法原则而进行,人们的精神文化建设遵循一个“孝”,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建立的基本,儒家思想所追求的文化精髓就是要将血缘之爱推及他人,以对于父母之爱的善行对待他人,那么一定会形成一个充满相互爱护的文化氛围,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将和蔼相处。因此当今社会的人际关系要借鉴与吸取儒家思想,建立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人们相互之间充满着爱心与关爱,对待老人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对待儿童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多为社会尽一点责任,因此要以孝道为思想精髓,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促进精神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2.2 孝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软肋。当前,学生群体的孝道缺失现象,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以说这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对孝道思想的教育不无关系。

2.2.1 学校孝道教育的重视不足。学校是学生的第二教育场所,学校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对学生道德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学生政治理想层面与专业文化的学习的教育,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明显不足。首先,有些学校虽然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也曾讲到孝道,但教育形式古板生硬,学生对所讲孝道内容并不能很好的领会掌握;其次,除了略微提到孝道的相关知识,思想道德课更多的是向学生教授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无私奉献等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却忽视了对父母尽孝的基本的道德教育;第三,学校的道德教育体系并不是非常规范,关于孝道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没有从制度层面进行规范,这就使得学生的道德修养略显不足甚至是缺失。

2.2.2 学校孝道教育的知行脱节。学校在进行孝道教育时过重于理论环节的教育而忽视孝道实践,重点考察学生的孝道理论,而不重视对于学生实践孝道的引导,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实践主体作用,这是目前孝道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当代人对“照顾父母”、“尊敬父母”和“体贴父母和令他们开心”有着很大的认同性,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我们在身体力行方面却不能让人满意。道德教育由于考察评价存在灵活性,因此学校在开展孝道教育时也只是教育学生如何进行孝道以及孝道的意义等,而对于孝道的具体实现形式以及孝道实践效果忽视评价,同时学校对于孝道教育的形式也过于死板,缺乏创新性的内容,学生在利用孝道知识时他们采取的方式也过于死板,造成学生对于孝道的实质没有深刻的领会,容易误导学生,因此目前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要对父母孝顺,但是却认为孝顺要在父母老了之后才能进行,因此目前学校开展孝道教育模式会导致学生孝道认知和孝道践行的脱节。

3 攻玉之用:《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对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启示

内容是孝道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以《论语》中的孝道思想为鉴,我们要不断丰富完善孝道教育的内容体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笔者认为,孝道教育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能养:养父母之身。所谓能养,就是教育学生尽孝道首先就是要对父母进行物质赡养,让父母吃饱穿暖,保持身体健康,这是尽孝最起码的要求。首先,学生应当明白要做到善事父母,尽孝道,首先就要做到能够养亲。父母老了以后,他们的劳动能力就会降低,他们就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了,同时加上疾病的困扰,此时需要子女要进行赡养义务,以孝心尽父母养育之恩。其次要对学生进行养亲的方式教育。一般说来,对父母的物质赡养应包括经济资助和生活照顾。但由于学生在经济上还没有独立,还没有能力对父母进行经济资助,因此学生所能做的就是在生活上应尽量照顾父母,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生病的时候应随侍在侧等,这些都能体现出子女的孝道。

3.2 尊亲:养父母之心。所谓尊亲,就是教育学生除了养父母之身,还要注意从内心深处敬爱父母,让父母生活得心情舒畅,这是尽孝更高一层次的要求。首先,应使学生了解孝道中“敬”的重要意义:《论语》为政篇第七讲到,“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孔子在这里突出了一个“敬”字,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孝心,应该和颜悦色、真诚坦荡,尽孝道不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是一种精神沟通和心灵抚慰,做到这一点最重要也最困难。《孝经》中也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这说明孝的最高境界应是尊敬父母,给予情感上的关照,而养只是最基本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养”已经不是我们面临的紧迫问题了,随着空巢现象这一问题的日益凸显,老年人的精神诉求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话题。尤其是对尚未经济独立的学生来说,精神上尽孝道是他们的主要形式,因此更要把握从精神上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其次,教授了学生尊亲的重要性之后,还要注意教授如何来践行尊亲,要做到尊亲,就是要尊重父母,关心其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情感和需求,尊重他们的经验、意见、建议和决定,给予父母充分的爱和情感支持,使老人在精神生活层面上能够体会到子女的一片孝心。

3.3 感恩:孝道的灵魂。子女对父母的孝道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从这一点上来说,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进行孝道教育的情感基础。因此要从子女和父母的情感联系入手,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而培养起学生的孝道。此外,我们不仅因父母、妻子、儿女给我以关怀、爱护、帮助、照顾、支持、提携而感恩,还要对邻里、亲戚、朋友和社会中的人表示感恩,更要感谢社会给我们的一切。“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应当成为个人的基本价值观之一。

3.4 践行:孝心成孝行。看孩子孝顺与否标准很多,不一定认为孝顺的孩子就会给父母磕头,也不能认为给父母磕头的孩子就是孝顺的。孩子们的孝顺不能够用硬性的要求来要求和管理,我们需要做的是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促使孩子们认为孝顺是应该的一种很自然的习性,是人们亲情的顺理成章的表现。孝道不应流于一种形式,更不应该把某些陈旧的教育方法和方式强加在青年人身上。孝心只有真正变成一种行动,让孝心变成孝行,才是孝道的真谛。如何能够打动学生呢?这就要求我们采取生动活泼、形象感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孝道教育过程中要建立针对性的教育模式,对于不同的教育对象其采取的形式、活动内容要有所区别。总之关于孝道的践行,要避免形式化,也不可搞“形象工程”,要做到求真务实,在学校里可以以各种形式广泛开展,此外还要注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走出学校的小圈子,在各种社区、公众场所开展有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进而为整个社会孝道体系的建立做出努力,孝道教育要从小事入手、正视对于学生的孝道意识培养和孝道行为习惯的锤炼。

参考文献:

[1]文选德.论语诠释[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70,69,162,

163,164,6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