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评选团员个人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3-03-06 15:55:49

评选团员个人总结

评选团员个人总结范文1

【关键词】团队,选拔测评体系,考核指标

引言:ERP沙盘模拟是目前运用的较为成熟的教学与实践课程,目前的选拔测评体系基于团队视角将360度考核、聚类分析和层次分析法有机结合,为选拔人才提出新方式。

1人才选拔测评体系的建立

在完成选拔任务时,首先根据最终选拔目的建立人才选拔测评体系,设计选拔测评指标;具体步骤如下:(1)建立测评要素:选拔测评要素的选择根据岗位的要求、职位说明书,结合访谈及岗位胜任素质模型得出。(2)确定评价要素的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要素权重。通过构建层次分析结构;构造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输出结果,得出各评价要素的权重。(3)构建数据库:依据所得出的评价要素和评价要素权重,建立二维数据表。(4)测评:依据不同的岗位要求、测评要素,选择多角度测评,对候选人在各要素的表现上进行打分。(5)转化评分信息:依据编写好的转换公式将原始数据转换为标准评分。(6)计算并输出结果:根据得分情况得出符合岗位要求的候选人。

2人才选拔测评体系合理性分析

人才选拔测评体系的核心是测评要素、测评要素的权重及如何转化为各候选人的最终成绩的转化方式。首先,针对每项团队活动所测评的要素的不同,根据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测评要素权重。其次,将不同的衡量标准进行加权求和。通过原始数据的转换得到各候选人的最终成绩,根据岗位要求,进行筛选排序,选出候选人。最后,依据人才选拔测评体系构建思路得出测评结果。

3人才选拔测评体系在ERP沙盘模拟大赛中的应用

基于团队视角的人才选拔既要体现个人专业技能,又要保证团队和谐。基于评价体系指标建立原则,建立以下评价体系。

3.1确定评价指标。根据ERP沙盘模拟大赛并结合360考核方法,从裁判评价、对手评价、队友评价、自我评价结合比赛数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1所示。

3.2 ERP沙盘模拟大赛指标权重确定。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

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其中:B1团队协作能力(0.044);B2技能主观测评(0.0366);B3技能客观测评(0.1832);B4对手好评度(0.0636);B5工作质量(0.0202);B6工作效率(0.0202);B7专业知识(0.0081);B8判断能力(0.0081);B9沟通能力(0.0081);B10团队合作(0.0081);B11创新能力(0.0081);B12全局意识(0.0183);B13责任感(0.0092);B14纪律性(0.0065);B15积极性(0.0065);B16团队贡献度(0.0081);B17表现(0.0018);B18能力(0.0018);B19态度(0.0018);B20总结评分(0.0274);B21决赛第一场成绩(0.2231);B22决赛第二场成绩(0.2231);B23复赛第一场成绩(0.0319);B24复赛第二场成绩(0.0319)。

3.3 基础数据搜集。

通过最简单的方式进行基础数据搜集,以表3-1数据项为例,B1、B2以优、良、中、差的评价方式录入数据,B3-B15、B17-B20用十分制的评价方式录入数据,B16用突出、一般、差的评价方式录入数据,B21-B24输入比赛名次。

3.4 编写转换公式。

由于数据中存在大量包括“好”、“突出”等数据,因此需要建立转化公式将所有的评分标准统一成量化评价方式,转换后计算总成绩,经过处理,得出排名。

3.5聚类分析及结果输出。

聚类分析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

在此案例中需要按照职位(CEO、市场总监、财务总监、生产总监和采购总监)进行聚类,选拔CEO时只从CEO中排序,选拔市场总监在CEO和市场总监中选拔,选拔财务总监在CEO和财务总监选拔,但优先考虑财务总监,选拔生产总监和采购总监从生产总监采购总监和CEO中选拔。

3.6评价结果。

石家庄经济学院第九届“用友杯”ERP沙盘模拟大赛利用此选拔方法,获得良好效果。

4 总结

本文基于团队视角,建立人才选拔测评体系。引入360度评价体系,结合多种人力测评体系,构建出一套全面评价参赛选手的评价指标,进而构建适合团队选拔测评体系。

结合层次分析法与聚类分析,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善高效的团队成员选拔测评体系,将其应用到石家庄经济学院ERP沙盘模拟大赛中。

此评价选拔体系打破以比赛成绩挑选团队的常规方法,把比赛过程、结果及团队沟通协作相结合,综合评价队员素质,组建高效高质团队。希望该体系能为其他活动团队成员选拔提供科学的方法依据。

参考文献:

评选团员个人总结范文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健全公司团的组织生活,严格团员教育管理,加强公司基层团组织建设,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三会两制一课”实施细则(试行)》和上级团组织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共青团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 “三会两制一课”是指支部大会、支部委员会、团小组会、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制度和团课,是团的组织生活的基本制度。

第二章 支部大会

第三条 支部大会是指由团的支部委员会召集的支部全体团员参加的会议。支部大会又称支部团员大会,是团支部的最高领导机构,在团支部中享有最高决策权、选举权和监督权。支部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根据工作需要可随时召开。

第四条 支部大会的主要任务包括:学习党的理论,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团的政策文件、重要会议精神,传达同级党组织、上级团组织的决议、指示等,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计划和措施;听取和讨论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议和监督;选举新的支部委员会和出席上级团代会的代表,增补和罢免支部委员;讨论接收新团员;开展团员教育评议工作;研究决定对团员的奖励,推荐优秀团员作入党积极分子;讨论通过对团员的处分;决定除名要求退团和自行脱团的团员;开好团支部组织生活会;研究决定本支部其他重要事项。

第五条 没有选举任务的支部大会程序一般为:确定支部大会议题,提前通知全体团员;会议主持人报告本支部团员出、缺席情况;宣布会议议题,围绕议题进行民主讨论;对需要表决的事项逐个进行表决;宣布表决结果,形成支部大会决议;做好会议记录,会议结束后归档保存。有选举任务的支部大会程序根据有关规定确定。

第六条 支部大会应由支部书记主持,如支部书记空缺或因故缺席,可由支部副书记或支部委员主持。一般情况下,参加会议团员应超过支部团员总数的二分之一。团支部委员会可事先研究提交大会讨论的问题,提出初步意见、方案等,以便团员在大会上讨论研究。

第七条 支部大会进行表决时,本支部到会的有表决权的团员超过应到会团员总数的三分之二,方可进行表决,对需要形成决议的问题,应当发扬民主,在团员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表决,做出决议。对多个事项或多个名单进行表决时,应逐一表决。支部大会选举和讨论接收新团员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其他表决可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表决赞成票数超过到会有表决权团员数的二分之一即为通过。

第八条 根据工作需要,经支部委员会研究决定,支部大会可邀请入团积极分子、优秀青年代表及有关人员列席。列席人员有发言权,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九条 支部大会应做好会议记录并长期保存。支部大会结束后,团支部应当及时向上级团组织和同级党组织书面报告会议情况,内容包括大会时间、地点、团员出席情况、主要议程、讨论情况、选举结果、重要事项决议等。

第三章 支部委员会

第十条 支部委员会由支部大会选举产生,是支部在大会闭会期间的领导机构,在支部工作中发挥核心作用,负责支部的日常工作,向同级党组织、上级团组织和支部大会报告工作,接受审查和监督。支部委员会会议一般每2个月召开一次,根据工作需要可随时召开。

第十一条 支部委员会会议的主要任务包括:学习党的理论,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团的政策和重要会议精神,执行同级党组织、上级团组织的决议、指示等;贯彻落实支部大会的决议和工作安排;研究制定团支部工作计划,起草工作报告;研究确定提交支部大会审议的议题;研究确定入团积极分子和团员发展对象;研究讨论支部团员教育评议意见,决定对团员奖励,研究提出团员处分意见;讨论检查支部自身建设工作,研究制定支部相关制度;研究解决支部、团员的问题和困难;开好团支部委员会组织生活会;研究其他需要支部委员会讨论决定和贯彻执行的事项。

第十二条 支部委员会会议由支部书记召集,如支部书记空缺或因故缺席,可由支部副书记或支部委员召集。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时,到会委员超过支部委员总数的二分之一方可召开。

第十三条 支部委员会会议进行表决时,参加表决的委员超过应到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二,方可进行表决,对需要形成决议的问题,应当发扬民主,在委员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表决,做出决议。对多个事项或多个名单进行表决时,应逐一表决,表决可采取举手、口头、无记名投票或记名投票方式,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表决赞成票数超过到会委员数的二分之一即为通过。

第十四条 根据工作需要,支部委员会会议可以邀请团小组长或有关团员代表列席,列席人员有发言权,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十五条 支部委员会会议应做好会议记录并长期保存。记录内容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委员出席情况、会议议题、每位委员发言摘要、通过的决议等。

第四章 团小组会

第十六条 团小组是团支部的组成部分,不是团的一级组织,在支部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对本小组团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团小组会由团小组长负责召集,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

第十七条 团小组的划分由团支部委员会根据本支部团员的

数量、分布和工作需要等,按照易于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确定。团员人数较少的团支部可不划分团小组,相应增加召开支部大会的次数。

第十八条 团小组长不需经选举产生,可由支部委员会指定或由本小组团员推选,任期一般应与支部委员会任期相同,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调整。

第十九条 团小组会议的主要任务包括:组织团员学习党的理论,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团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重要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上级团组织、支部大会和支部委员会的工作部署;酝酿支部大会有关选举候选人;开展团员教育评议工作;对支部接收新团员、推荐优秀团员作入党积极分子、奖励和处分团员提出意见;听取和反映团员青年的意见和要求;开好团小组组织生活会;研究其他需要团小组会议讨论决定和贯彻执行的事项。

第二十条 团小组长应做好会议记录并长期保存。会议情

况应及时向团支部汇报。

第五章 团员教育评议制度

第二十一条 团员教育评议制度是团的组织生活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加强团员队伍思想建设、严格团的纪律、规范团员管理的重要措施。团员教育评议采用学习教育、自我评价和组织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对团员的表现和作用发挥情况作出综合评价,并通过评优和处理等方式,达到激励团员、整顿队伍、纯洁组织的目的。

第二十二条 教育评议的对象为全体团员。保留团籍的共产

党员应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可不参加团员教育评议和年度团籍注册,自愿参加者不限。

第二十三条 团员教育评议工作应当与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工

作相结合,一般每年进行一次。

第二十四条 开展团员教育评议工作一般应召开支部大会,团员人数较多的支部,可先由各团小组会议开展评议并提出初步评议意见后,提交支部大会研究确定。到会团员超过应到会团员总数的三分之二方可进行评议。

第二十五条 团员教育评议的主要内容和流程为:团支部组

织团员开展学习教育,每名团员围绕在评议年度内的个人表现和发挥团员作用情况等撰写自我评价材料;召开支部大会或团小组会议,每名团员根据学习教育情况和所准备材料进行自我评价;其他团员对其进行评议,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支部为单位对所有团员进行测评投票;支部委员会综合个人自评、团员互评和测评投票结果,结合团员日常表现,研究提出每名团员的建议评议等次,报上级委员会批准;做好评议结果的运用。

第二十六条 团员评议等次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其中优秀等次团员数量应控制在参加评议团员人数的30%以内。

第二十七条 优秀团员的主要条件为:理想信念坚定,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自觉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品格高尚;自觉遵守团章,模范履行团员义务,积极参加团的组织生活和活动,有强烈的团员意识和荣誉感;工作本领过硬,善于创新创造,具有艰苦奋斗精神,在本职岗位上业绩突出,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团员青年中有较高威信。

第二十八条 合格团员的主要条件为:拥护党的领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团的纪律;能够执行团的决议,完成团组织交给的任务,参加团的组织生活和活动;能够在学习、生产、工作及其他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热心帮助青年进步,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第二十九条 基本合格团员的主要表现为:在评议年度内受过警告、严重警告或撤销团内职务处分,但尚没有不合格团员的各种表现的。

第三十条 不合格团员的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动摇;严

重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团的组织意识淡漠,不能履行团员义务、不执行团的决议,长期无故不参加团的组织生活和活动;有违法违纪行为;道德水平低下,行为失当,造成不良影响;在评议年度内受过留团察看处分或行政处分且无明显改进。

第三十一条 对评议等次为优秀的团员,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团组织应结合实际予以奖励。每年各级团组织评选表彰的优秀团员,一般应从上一年度评议为优秀的团员中产生。对于表现突出并积极要求入党的优秀团员,团支部应按照推荐优秀团员作入党积极分子的有关规定,及时向上级委员会推荐。

第三十二条 对评议等次为基本合格的团员,应由支部书记进行谈话,予以教育帮助。

第三十三条 对评议等次为不合格的团员,团组织要对其进

行教育帮助,限期改正。三至六个月后,对能够接受团组织批评教育,反省自身错误,有明显改进的团员,再次进行团员评议;对不接受教育帮助或经教育帮助仍不改进的团员,应当劝其退团,劝而不退的由支部大会决定除名,并报上级委员会批准。

第三十四条 处置不合格团员要严肃慎重、实事求是,做到

事实清楚、理由充分,处理恰当、手续完备,不定比例、不下指标。支部大会在讨论决定对不合格团员的处置时,除特殊情况外,应当吸收本人参加,认真听取本人的意见。决定后如果本人不服,可以提出申诉,有关团组织应及时处理或迅速转递,不得扣压。

第六章 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制度

第三十五条 团员年度团籍注册是对团员团籍的连续认定,是团组织掌握和了解团员履行义务、参加活动情况的重要途径,是团员管理的关键环节。

第三十六条 年度团籍注册以团支部为单位进行,团支部一般应在每年1月份,为团员办理年度团籍注册手续。学校团组织一般应在秋季开学后的一个月内完成团员注册工作。超过规定注册时间一年未注册的团员证,即为失效。

第三十七条 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应结合团员教育评议工作进行,根据团员评议结果,给予注册、暂缓注册或不予注册。

第三十八条 对团员评议等次为基本合格以上的团员,由基层团委在其团员证“团籍注册冶栏内填写注册时间、评议等次,并加盖注册印章。

第三十九条 对团员评议等次为不合格的团员,基层团委应当对其暂缓注册三至六个月。暂缓注册期后,对再次评议等次为合格的团员,及时给予注册;评议等次依然为不合格的团员,依照团员教育评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不予注册。

第四十条 受团内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团内职务处分的团员,如能正常参加团的活动,按时交纳团费,一般可予以注册;受留团察看处分的团员,留团察看期间,其团员证由团组织收回,留团察看期满后,恢复了团员权利的,将团员证发还本人并及时注册;受开除团籍处分的团员,不再为其注册,其团员证由团组织收回,并将有关情况书面报上级委员会备案。

第四十一条 基层团组织要认真做好流动团员团籍管理工作。流动团员外出时间不满六个月的,应在原团组织参加团员教育评议,进行团籍注册;团员外出地或工作单位相对固定,外出时间六个月以上的,一般应将组织关系转入外出地或工作单位相应的团组织,并参加教育评议,进行团籍注册。

第四十二条 团员年满28周岁,没有担任团内职务,应当办理离团手续。团员加入共产党以后仍保留团籍,年满28周岁,没有在团内担任职务,不再保留团籍。办理超龄离团手续,须在团员证上“离团手续冶栏内注明该同志的离团时间,并加盖团组织公章,转由其本人保存,作为永久性纪念。

第四十三条 年度团籍注册后,团支部要根据注册情况修订

团员花名册,并及时将注册情况向上级委员会作出书面报告。

第七章 团课

第四十四条 团课是团组织对团员进行系统教育,提高团员

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教育引导团员在本职岗位和社会生活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重要载体,是团组织的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

第四十五条 坚持团课制度,要突出党性立场,突出党性教育,体现团的特点,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团员解决思想问题,特别是理想、信念、宗旨、作风等方面的问题。要注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引导团员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第四十六条 团课的主要内容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国梦”教育;学习党的基础知识、党的光荣历史和传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团的基本知识、重要会议精神和重点工作部署;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开展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开展好民主和法制教育。

第四十七条 团课教育分为团前教育和团员教育两个阶段。团前教育以增强入团积极分子和青年对党、团组织的理解和认

同,培养团员意识为主;团员教育以提高团员思想政治素质、强化团员先进性,促进团员在本职岗位和社会生活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主。

第四十八条 基层团组织开设团课一般由基层团委或相对独立的团总支、团支部委员会负责组织,也可采取部门、单位联合举办团课的形式。基层团组织每个季度应安排上一次团课,入团积极分子被确定为发展对象之前参加集中团课学习应不少于8学时。

第四十九条 参加团课学习的人员范围由开设团课的基层团组织确定,除本组织的团员和入团积极分子外,可扩大至团组织所在单位中积极向团组织靠拢的28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

第五十条 团课讲授者可由开设团课的基层团组织的团干部担任,也可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担任,还可适当安排先进人物开展座谈交流。基层团委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要为团员青年讲授一次团课。授课者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团员青年。

第五十一条 基层团组织开设团课可采用相对灵活的方式,可结合集体学习、专题研讨、团员论坛、集中收看重要会议活动直播和视频资料等方式开展,也可结合主题团日活动组织团员在实践中学习。

第五十二条 团课结束后应以团支部或团小组为单位组织团员进行讨论交流,巩固和深化团课学习效果,并及时向开设团课的团组织汇报讨论情况。

第八章 组织实施

第五十三条 落实“三会两制一课”,是严肃团内政治生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级团的领导机关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要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和责任落实。每年要对所属团组织落实“三会两制一课”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检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基层团委主要负责人是推动“三会两制一课”落实的第一责任人。团支部要将“三会两制一课”作为基本工作职责,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第五十四条 全体团员要牢记团员身份、增强团员意识,积

极参加团的组织生活。团员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团的组织生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十五条 没有选举及表决任务的支部大会、支部委员会、团小组会,以及团员教育阶段的团课,可探索适当采用网络新媒体形式开展。要结合工作实际,注重团员参与,突出工作实效,避免形式主义。

第九章 附则

评选团员个人总结范文3

一、思想方面

上学期我团支部积极开展团支部会议,重点学习了《团章》,严格要求大家按照团员标准来规范自己。在团会上,通过学习先进模范事迹,学习《综评条例》提高了同学们的思想觉悟与道德水平,鼓励大家在学习中吃苦,在生活中节俭。

二、工作方面

1、确定团关系。

确定团员关系是大一的伊始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团总支和辅导员老师的正确领导下,我班团委对班里团员的团员证件进行收缴,核查,确定班里具体的团员人数和非团员人数,并向团员颁发了新的团员证,鼓励非团员同学积极入团。

2、评选红旗团支部

得知团总支要评选红旗团支部后,我团委积极收集各项材料,着手于设计申报材料,并告知同学们要一起努力,大家要一起争取这个荣誉。

3、党积极分子的评选与党课培训工作

上学期我团委三名团员参加了xx区第xx期党课培训,其中两名团员通过党课考试,本学期我团委会更加积极选拔团员参加下一期党课培训,更加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

三、生活方面

1、上学期按照团总支的要求,班委们对本班生活困难的同学进行了助学贷款的申请工作,并对十余名困难同学成功申请了助学金,该过程严格客观,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这些兄弟姐妹。

2、全班各个寝室积极参加文明宿舍评比活动,倡导节俭与创新,各个寝室都包含着同学们智慧的结晶,最终男寝xx宿舍被评为文明宿舍。

3、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团委相继开展了象棋比赛,篮球比赛,冬至包饺子等活动,使来自各地的同学们相互了解,更加团结友爱。

四、学习方面

上学期同学们刚经历过高考,步入大学没有中学那样要求严格,为了是大家认识到学习在大学的重要性,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敦促同学们学习,经过同学们的努力,上学期全班无一人挂科,今后要继续努力!

总结语:回首这一个学期,我团委从稚嫩逐渐走向成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都是靠xx班xx位兄弟姐妹们的共同努力得来的,今后我们要更加的奋发图强,更上一层楼!

评选团员个人总结范文4

在人事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组织历年为员工评定的考核等次,除25%的优秀比例外几乎全部是合格。年度考核的结果呈现出明显的集中趋势和中间倾向,没有真正体现员工之间的实际绩效存在的差异,造成绩效管理的扭曲。

误区:重轮流、多平均、轻绩效

本来应该将员工区分开来的评优机制怎么会呈现出平均化的趋势?在评优的过程中到底是什么机制在起作用?笔者以一家国有企业为例,试图解释上述问题。

(一)“轮流”产生基层优秀候选人

被研究单位现行的年度考核制度是,每年底进行考核评优,考核等次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中层干部的进行全体测评投票;一般干部的评优是由部门先推荐候选人,然后再进行全体投票。

各部门内部产生优秀工作者候选人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由部门主任决定,或者是大家轮流坐庄;二是由部门成员无记名投票表决。在考核中,人数较多的部门一般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人数较少的部门往往多由领导直接决定。

在人们的日常接触范围内(如同一个部门中),在同等级的人员中(如都是一般员工),优秀的推选往往遵循平均、轮流的原则。即使投票也往往是轮流的,正如访谈中一名员工说的,“我们室的优秀是约定俗成的轮流的。去年选的我,今年就应该选小翟了。但是没想到还是有人投票选了我,我们俩的票平了,我让给她了。”

(二)“熟悉”影响民主投票得票率

各部门上报候选人后,被研究单位对候选人进行全体员工投票,参照票数决定优秀等次。然而,当优秀评选由全体员工进行投票时,已经超出了员工个人日常接触的范围,员工实际上很难了解到候选人实际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我们发现对相同的候选人及选举标准,不同群体有不同的投票结果。

第一,人们往往对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更为熟悉,因而往往倾向于投票给年龄相仿的人。被研究单位中层干部平均年龄为43岁,一般员工平均年龄为35岁。在中层干部的投票中,年纪大的老员工的投票率比较高。得票数前三名到该研究单位时间都在八年以上,排名前十位的候选人到该单位工作的时间平均为9.5年。而在一般干部的投票中,年轻员工的得票数高。前三名参加工作时间分别为5年、4年和5年,排名前十位的候选人到该单位工作平均时间为6.4年。

第二,人们往往对有特殊身份的人更加熟悉,因而往往倾向于投票给有特殊身份的人。在一般干部的投票结果中,得票最多的是乐队队长,第二名是乐队成员,第三名是篮球队队长,第四名是团委书记。在中层干部的投票结果中,前三名是工作时间比较长的老员工,接下来的三名都是团委委员。

第三,人们往往对与自己接触频率高的人更加熟悉,因而往往倾向于投票给与自己接触频率高的人。在总的投票结果中,在综合部门(如办公室、人力部、财务部)工作的候选人,排名几乎都在前十位(所有参评的普通员工优秀候选人共46名)。因为在这些部门工作的员工与其他员工接触的频率普遍比在其他部门工作的员工高很多。

(三)“平均”是评优结果的显著趋势

我们对被研究单位历年的优秀工作者获得者进行分析,发现呈现出明显的平均趋势。

被研究单位评选集团优秀工作者和部门优秀工作者两种优秀。从开始评选集团优秀工作者到当年的13年中,在职的员工共有218人次(有人多次评优)被评选为集团优秀工作者,共80人。其中,曾一次被评为集团优秀等次的35人,占历年集团优秀工作者的43.8%;累计三次以下被评为集团优秀工作者的人占所有集团优秀工作者人数的72.5%。从开始评选部门优秀工作者到当年的10年中,在职的员工共有157人次被评选为部门优秀工作者,共99人。其中,曾一次被评为部门优秀等次的59人,占历年集团优秀工作者的59.6%;累计三次以下被评为集团优秀工作者的人占所有集团优秀工作者人数的96%。

综上所述,该单位员工人数为214人,除去在该单位工作不满一年的16人,以及工作不满3年的(评优机会很少),共有167人。被评选过优秀等次的共有130人。也就是说,如果时间足够长,几乎所有人都会被评选为优秀等次。

原因:人际均衡和人际熟悉机制

以上的分析说明,在组织考核中,组织除了对效率的追求,还有其他的机制在起作用,它们是:

(一)人际均衡机制

为了避免激烈的人际矛盾,在鉴别制度面前组织有给予相似的人平等地位的倾向,不希望将组织成员划分出过多等级。所以组织一方面在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的压力下实施考核鉴别制度,一方面又总是避免对人分层。相比较而言,在组织目标越不清晰和结果难于量化评估的时候,这种机制起作用的程度越大。

我们发现,在年度评优工作的实际操作中,人们往往更注重人际之间的平均或者说均衡。在这样一个甄选优秀的机制面前,人们恰恰不希望被分出等级,不管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希望在一种平均的氛围下其乐融融的工作。虽然客观、理性的优秀或称职的等级划分可能会有利于促进工作效率。

年度考核的结果也表明,优秀工作者的评选呈现出明显的平均趋势。正如结果所反映的,如果时间足够长,几乎所有人都会被评选为优秀等次,人际均衡对于组织来说特别重要。

(二)人际熟悉机制

在超出个人接触范围的民主投票中,投票者实际无法了解其他部门员工的业绩和工作情况。这时,遵循的就是熟悉的原则。人们总是倾向于投票给自己熟悉的人,而不是不了解的人。人们在彼此之间熟悉之后,从中建立起相互信任,进而实现个人追求的目标,如高得票率等。

因而,民主选举最终选出的不是工作效率高的员工,而往往是与大家接触机会多的员工。业务能力或业绩无法提高得票数,提高的得票率的关键是人际接触的频率和熟识程度。这一方面受工作岗位的影响,很明显的是综合部门(办公室、人力部、财务部)的员工总是得票最多的;另一方面是员工个人的各种明显特点,例如乐队、篮球队的队长、工会委员、团委委员,喜欢参加各种业余活动的员工等,而这些都是与工作绩效无关的。

解决:三因素百分比综合评分

组织希望运用更客观的评估手段,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研究都是对有效绩效手段的设计。但是到目前为止,对员工的业绩考核,尤其是对行政部门人员的业绩考核仍然是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发现在许多晋升和评优中都运用投票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组织无法设计出更客观、并且简便可行的评比办法。

解决的办法是,可以采取民主测评、工作实绩、学习能力三类主要选拔因素按照百分比综合评分的办法,按照总成绩排序进行考核测评。其中:民主测评、工作实绩、学习能力三类主要选拔因素实行量化计分,在总成绩中的权重比例为4:4:2,总分为100分,民主测评、工作实绩、学习能力分别为40分、40分和20分。

将工作实绩量化记入总成绩。即:民主测评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其中,领导班子成员的民主测评结果占30%,其他人员占70%。将工作实绩量化记入总成绩。即:工作实绩占总成绩的40%,按照近12个月的部门月度考核情况,乘以本人承担重点工作百分比得出,满分为40分;年内具有重大贡献或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的酌情加分,没有重大贡献不加分。将学习创新能力量化记入总成绩。即:学习创新能力占总成绩的20%。其中,包括创新能力项目和参加培训情况两项。年内提出过创新方案、合理化建议的,视采用情况酌情每项加2~5分,但总分不超过10分;年内参加过派出业务培训、个人参加业务培训的,经审核后每项加2分,但总分不超过10分。

评选团员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资质测评 高管人员

一、导言

21世纪是一个挑战管理的世纪,如何选拔具有高绩效创造力的优秀管理人才,提升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主要目标。本文拟以一家地处福建,涉足纺织、石化和房地产三大领域的大型综合性台资企业集团为例说明以资质模型为核心的高层管理人员测评选拔体系的可行性及操作方法。该集团极为重视高管人员的储备培养,将资质模型引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结合公司属性建立了一套高级管理人员资质评价体系,作为公司选人、育人、用人和留人的标准。

二、高层管理人员资质测评体系的构建

高层管理人员测评体系是运用资质模型、从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强化竞争力、提高企业实际绩效为目标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思维模式、工作方法和操作流程。该集团为整合资源、应对日益加速的行业革新所带来的变革,实现企业的永续经营,实施了一套以资质测评为中心的高层管理人员储备计划,以建立有效的高层管理人员储备通道,加快建立公司高层领导的培育模式,确保于期望时间内将候选人成功培养成为具有接任目标职位能力的领导人。该集团实施的高管人员资质测评体系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根据公司所处行业的属性及拟聘职位的要求建立岗位资质模型;二是规划利用资质模型选拔优秀高管人员的流程。

1. 岗位资质评价体系的构建

建立岗位资质模型的关键是明确公司拟聘岗位所需的各种资质。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优秀的管理者与表现一般的管理者的个人特征及资质是有明显差别的,优秀的高管人员共同具有的且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人特征及资质应成为公司岗位资质模型的核心资质。高管岗位所需资质象座“冰山”,它由“知识、技能”等水面以上的“应知、应会”部分,和水面以下的“态度、个性、内驱力”等情感智力部分构成的。知识技能明显、突出并且容易衡量。但真正决定一个管理者能否成功的,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因素,它们难以捕捉,不易测量,需要一定的方法挖掘这些因素,科学界定管理岗位所需的资质。

该集团拟聘集团内各公司的副总经理(含)以上7个职位共11名储备人选,资质评价分两方面进行:一是为确定目标职位的储备人选而构建的选才标准及测评方法;二是为引导人选达到公司预期目标而制定的储备人选发展计划的效果测评体系。

首先,依目标职位的选才标准在集团内实行人力盘点,并由猎头公司依目标职位的选才标准推荐人选。该标准(见表一)包括基本条件、成为战略性领导者或高管人员的动机、实践公司价值观的表率、远景领导能力和战略思考能力,知识技能方面占20%,情感智力部分占80%。其中的难点是收集和分析能测定情感智力方面各项资质的数据,该集团运用了识别资质的各种办法和工具(问卷调查、行为结构面试、情景模拟、评价中心、专题评议小组等方法)并对各个资质进行定义和确定等级标准;要求每一部分均需提供该候选人的相关典型行为或事例,并按照超群、良好、正常、较差和差五个等级打分,按照综合成绩显示评价结果。

表1 选才标准(副总含以上职位)

注:得分标准:5分为远远高于基本指标标准或在公司同职级人员中表现超群。

4分为符合提名指标规定的标准或在公司同职级人员中表现良好。

3分为大部分符合提名指标规定的标准或在公司同职级人员中表现平平。

2分为仅有少部分符合提名指标规定或在公司同职级人员中表现不佳。

1分为不符合提名指标规定或在公司同职级人员中表现差。

其次,为将储备人选在期望时间内培育成具有目标职位能力的人,公司采取工作任务分配为主、指导人帮助和培训为辅的发展方法。分配工作任务重点观察和评估储备人选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能力和绩效,指导人重点观察和评估储备人选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胜任能力。培训课程为个性化设计,重点为提高储备人选的能力弱项,弥补与目标职位须具备能力的差距。期满由评估委员会在对储备人选的个人发展回顾表、单向评估表和360度问卷调查表的结果统计作比较的基础上,对储备人选的发展过程据目标职位所必备的资质做综合评估(见表二)。为实现资质评估所需信息和数据的精确性,公司在评估体系设计时重点做两方面工作:一是将360度问卷调查表分客观题和描述题两部分,特别是在描述部分,详细解读评估要素的基础上让评价人写下任何愿意和被评估人一起分享的意见,并根据评价人的了解和观察给予合适分数并文字描述,并考虑在分数和文字部分都能准确反映该人选表现。二是储备人选的指导人对其发展活动的单向评估的准确性与指导人的知识、经验、判断力密切相关。因此,储备人选的指导人为外部专家、集团总裁或其委托人、集团总裁办资深人员,效果比较好。

2. 利用资质模型选拔优秀高管人员的流程

利用已构建的管理岗位资质模型,企业通过设计合理的选拔流程和由资深人员参与的评选委员会,可以测评出应聘者的资质水平。其流程为:

1、选出储备人选

(1)由集团总裁、各公司总经理组成甄选委员会。

(2)甄选委员会负责制定目标职位的选才标准。

(3)甄选委员会对集团内外符合目标职位的优秀人选进行测评;

(4)依测评结果甄选出目标职位的储备人选。

2. 依据甄选结果制定储备人选发展计划

(1)确定储备人选在组织架构中的位置。工作依集团公司对人选的预期目标设置;

(2)制定储备人选的发展方法。采取工作任务分配为主、指导人帮助和培训为辅的发展方法。

3. 对储备人选进行综合评估

(1)设立评估委员会

由公司人力资源顾问、董事、总裁和副总裁组成评估委员会,另设立执行秘书一名,负责委员会资料准备、收集、会议记录及相关事项推行。

(2)建立评估类型及方法

对储备人选发展活动的评估分阶段进行。每季度由储备人选进行个人发展回顾,指导人对其发展活动进行单向评估;每半年的多向评估。评估结果由评估人直接交评估委员会执行秘书,评估委员会、人选的指导人就评估结果进行充分沟通后,将评估结果反馈至储备人选,同时与人选讨论制定改进计划及下一阶段的发展计划。

(3)评估后安排

发展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储备人选,按计划继任目标职位或作更高目标职位的储备人选;发展过程中表现不佳的储备人选,经评估委员会审核后,中(终)止对其的发展计划、淘汰或调到低一职级的职位上试用。

三、效果评价

本计划共选拔11名储备人选,通过实施发展计划,半年评估时淘汰1名,主要是综合分析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较差,难以适应公司经营范围广、产业链条日益完善、需要快速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要求。一年评估时淘汰1名,主要是适应企业文化、迅速转化自身角色的能力弱。其余9名储备人选留任,其中2人作更高目标职位的储备人选。

经过资质评价选择的9名人选与公司以前按照过往业绩、能力、工作经验、学历及相关知识选拔的管理人员相比明显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融入能力强,能迅速适应台资企业文化。二是工作上手快,适应期短。三是有全局观,协调能力好。四是领导能力强,懂得尊重他人的尊严和价值,即使在压力下也能保持对他人的积极期望。五是更加公平、公正,员工认同感强,通过内部调查发现,员工对此次选拔人选的认同感达到90%以上。

参考文献:

评选团员个人总结范文6

论文摘要企业集团有多种财务控制方法可供选择,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管理需要选择最适合本企业的模式,不一定完全模仿其他企业集团的做法,只要使本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满足经营需要、控制财务风险、降低财务成本、提高资金效益,就是合理的财务控制方法。企业集团通常采用的财务控制方法是:资金控制方法、人员控制方法、制度控制方法、预算控制和业绩评价等方法。以下笔者就对这些方法加以探讨。

一、资金控制方法

随着集团整合化管理的要求,多数企业集团内部都设有财务结算中心,财务结算中心可以有效调节资金流向,合理控制集团资金的使用,协调集团内各成员企业的资金分配,盘活集团资金,防止资金闲置,解决企业集团在资金使用上的平均主义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集团可以有力地加强对各成员企业资金的监管,减少资金的风险。财务结算中心才是企业集团资金控制的实施者。从其职能和基本模式看,它完全有能力成为企业实施资金控制的手段。财务结算中心在财务控制模式上可以依据企业集团对集权与分权的不同选择,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当企业集团倾向于集权控制时,应采用集中度高的管理方式,这时运用的主要措施有:收入统一管理,即可以将成员企业的收款事项统一由财务结算中心办理,防止收入分散造成资金失控;统一资金的使用,即集团内资金的支出由结算中心统一安排,如统一主要原材料采购等重要资金使用,以控制资金需求,可以减少采购费用,获得价格优惠等。当企业集团倾向于分权管理时,应减少在资金控制权限方面的统一事项或集中的程度。这时可以采用统一信贷及税务、办理内部往来结算、开展内部融资等,一方面减少资金占用,另一方面可以控制成员企业的资金运用。在选择财务结算中心的管理方式时,应考虑企业集团的实际情况。集权模式可能适用于集团中各公司地理位置比较集中、各子公司之间关系紧密、集团领导层决策手段先进、管理水平高或集团规模不太大的情况,以保证集团的管理层能够灵活反映,快速决策,且管理控制成本较低。相对分散的财务结算中心模式适用特大型企业集团,各子公司在生产经营内容上有较大差异,由于资金均存放于财务结算中心,因而各单位能通过结算中心相互调剂资金余缺,并把内部结算过程中占用的资金留在“体内”循环,从而节约了流动资金占用,降低了企业集团因对外流动资金贷款造成的财务费用。

二、人事控制方法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客体首先是人,各成员企业的经营者、财务经理等管理者。由于委托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因而经常产生有损所有者利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而董事会和监事会对经理人员的监控,往往是事后行为,因此监控的力度和效果是有限的。因此,人事控制主要包括特派财务经理和对成员企业经营者实行监督两方面问题。而财务总监制度可以解决“人事控制”问题并实施对成员企业经营者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控。子公司财务总监由集团公司委派并对集团公司负责。财务总监代表股东的权益,直接对集团公司董事会负责。但财务总监同时又是公司日常财务管理的负责人,平时要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协助总经理工作。这样,财务总监代表股东打破了经理人员的权力的过度集中,能在日常工作中监控财务活动的全过程。

三、制度控制方法

企业集团一般通过统一制定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来规范成员企业的财务行为;统一财务处理方法和程序,以实现对成员企业财务活动的有效控制。控制系统主要由财务监督与内部审计两个方面构成,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所属单位执行财经纪律、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所进行的内部监督,保证企业集团按照既定目标平稳运行与发展。财务监督主要重点是国家财经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经董事会批准的公司重大经营计划、方案的执行情况,大额对外付款、投资、借款、担保情况,固定资产的报废、报损、核销及出售情况,重要经济合同签订和执行情况,所属全资和控股子公司的财务运作和资金收支情况。财务监督可不定期进行,对于检查出的财务问题,要求纠正并限期反馈纠正情况,涉及个人责任追究问题,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理。内部审计在集团公司治理结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内审部门的作用不仅在于监督子公司财务工作,也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也是监督、控制内部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进行内审的主要方法是:一是以强化集团资产控制为主线,建立审计网络,坚持下审一级,各审计部门负责对下属公司的内部审计;二是对子公司的一些工程项目、经济合同、对外合作项目、联营合同等进行单项审计,实行离任审计制度,审查和评价子公司责任主体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三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子公司的内部控制机构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监督和完善子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集团公司通过对子公司的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所存在的问题,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发挥内部管理强有力的控制机制作用。四、预算控制方法

在企业集团财务控制过程中,预算管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管理水平良好的集团,预算常常用于判断各级管理人员的业绩,理想的预算制度既能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目标的完全一致,又能激励各级管理人员按照符合道德的方式去实现集团和个人的目标。为将这种“道德风险”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显得很重要。本人认为,预算的编制应采用从下到上的方法,这样既考虑了子公司的意见,照顾了子公司的利益,又有利于企业集团公司审视子公司的经营活动。预算的整体性及全面性使子公司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相互配合和协调,提高管理效率,减少摩擦,增强凝聚力。预算一旦确定,且层层分解下去,具体落实为责任预算时,便具有强制的约束效力,给子公司以明确的经营管理目标和各方的责权关系,便于子公司对预算的有效执行和进行自我调整、控制及评价。

评选团员个人总结范文7

关键词: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内部绩效评价模式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企业通过资产联合的形式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多元化经营,形成了企业集团。由于企业集团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产权控制与被控制关系,集团中各个企业具有独立法人主体资格,在进行生产经营时,由于自身利益与集团的利益存在冲突,难免会为了自身利益而做出一些损害集团总体利益的行为。同时,企业集团还存在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矛盾,这是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必然结果。因此,对于追求企业集团利益最大化的所有者和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理人而言,都需要企业集团能够进行科学的内部绩效考核,从而奖惩分明,达到激励的目的。本文就从绩效评价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的问题。

一、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的模式比较及选择

1.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的模式比较

根据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不同,可以将绩效评价分为财务模式、价值模式和平衡模式三种。

(1)财务模式。这种模式产生于20世纪初,是将投资报酬率作为核心评价指标的绩效评价体系。在这种模式下,按照责任、权利和利益一致的原则,将企业集团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等三种典型的责任中心。这种划分通过将企业的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作为每个责任中心的子目标。这些目标能够根据财务报表中的数据直接得来(如收入、利润),或者通过简单的指标计算得来(如投资报酬率),这些目标与总目标之间存在特定的量化关系,有助于将总目标进行分解分析。

(2)价值模式。这种模式是考虑到财务模式的局限性而建立的绩效评价体系。在这种模式下,股东财富价值最大化是绩效评价的导向,通过使用调整后的财务指标或者根据未来现金流得到的贴现指标作为绩效评价的指标。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经济增加值(EVA),它表示的是企业集团经过调整的营业净利润减去该公司现有资产经济价值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这部分余额才是企业集团通过经营活动为股东创造的价值。

(3)平衡模式。财务模式和价值模式都是以财务指标作为绩效评价的标准,而没有将非财务指标考虑在内。与财务模式相比,价值模式在评价绩效时考虑了股东的利益,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如它是根据财务数据调整而得的货币量指标,没有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没有考虑到非财务指标在绩效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需要引进一种既能反映财务指标又能反映非财务指标的绩效评价的方式来克服上述两种方式的不足之处,这就是平衡模式。平衡模式是以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为导向的,通过建立指标间的各种平衡关系、选取关键指标来体现企业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以此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在平衡模式中,平衡计分卡是一种重要的绩效评价工具。平衡计分卡充分考虑了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等四个环节,真正将企业的短期行为与长期目标联系起来发挥作用。

2.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的选择

实际工作中,企业集团由于所处的外界环境、自身发展阶段不同,不能对所有的企业实行一成不变的绩效评价方式,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标准的绩效评价方法对所有企业都适合的。企业集团选择绩效评价模式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绩效评价模式应该与组织结构设置相匹配。企业集团不像一般的独资公司那样具有简单精炼的组织结构,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往往庞大复杂,总公司下包含若干个下属公司,总公司与这些下属公司的隶属关系也较为复杂,因而企业集团进行内部绩效评价是一项相当繁琐的工作。在企业集团中,各个公司在集团中处于不同层次的职能部门,他们为实现集团的整体目标所起的作用各有不同,每个子公司都有其相应的分目标,因此,企业集团应该根据自身的组织结构采用相应的内部绩效评价指标。具体表现为:集权管理下的企业集团总部应该制定绩效评价的结果指标,并根据每个指标在实现目标中的重要性给其以合理的权重,然后制定合适的计算公式,通过加权平均法计算出在某一段时间内的企业集团的绩效。分权管理下的企业集团总部仅根据各下属企业的分目标制定其财务目标,各下属企业根据总部制定的财务目标,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个部门和员工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指标,并对过程指标的运用和管理进行明确。其中,过程指标不仅包含财务指标,还包含非财务指标。

(2)绩效评价模式应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绩效评价的科学合理是企业集团进行激励的前提条件,激励机制的设置是绩效评价的必然结果。在选择激励措施时,应该考虑经营管理者的工作业绩可以通过哪些指标进行衡量,并且如何将绩效考核指标与个人报酬之间进行转换。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才能充分发挥企业集团中各部门和职员的能动性,从而实现企业集团的整体目标。

(3)定量测算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传统上,企业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往往侧重于各种定量指标,但是由于定量评价都是根据历史的数据进行指标的测算,容易造成经理人员为了美化结果而追求短期利益,严重影响了企业集团的长期发展;同时历史数据也很难反映企业集团的当前情况以及未来情况,使评价失去本身的价值。在企业集团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注重市场价值和品牌价值等定性指标,将定量测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是企业集团进行内部绩效评价的趋势所在。

由此可见,企业集团在进行内部绩效评价时,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应该遵循整体最优化的原则,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相应的评价模式。不同的评价模式也不是完全独立的,而应该综合应用,企业应该结合成本效益原则,选择对企业集团最有利的评价模式组合。

二、当前企业集团财务绩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管理控制乏力,管理多层次造成效率低下

财务管理是企业进行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但是目前我国企业集团在集权和分权管理方面操作存在困难、财务管理较为混乱、集权过重或者分权不够明晰或者范围不清等情况。企业集团的各个层次之间的管理不能完成管理循环的闭合,未能建立适应集团管理统一性和子公司经营特点的动态性财务管理制度。在企业集团中,随着公司层次的不断延伸,总公司如果不能对集团企业进行统一的财务管理,将会造成资金运作效率的低下,使得企业进行内部评价时不能客观、准确的反映各子公司的实际情况。

2.绩效评价不能随时为决策者提供信息

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为企业的各类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绩效评价时会用到很多财务指标,这些财务指标一般都是根据财务年度决算报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而得。企业每年的财务决算工作要等到次年4月份才能结束,并且公布财务评价指标标准值的时间较晚,但是企业集团对子公司的绩效考核往往在1~2月份就能完成,这样,就很难使绩效评价指标应用到绩效考核中,也就是说绩效评价由于具有一定的延迟性而没有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有用的绩效考核信息。由于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出具的时间较早,绩效考核的作用更适合有用于对子公司的绩效考核中。

三、提高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的解决方法

1.建立完善的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管理体系

企业集团进行内部绩效评价的主体是集团总部,与被出资对象之间存在出资与被出资的关系。集团总部对分公司进行绩效评价是为了达到出资人利益最大的目的。因此,集团总部应该充分认识到内部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内部绩效评价制度,并将各分公司的财务效益状况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这里主要包括财务效益状况、资产管理水平、偿债风险情况和企业集团的发展能力等方面。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应该坚持定量测定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对不同的公司制定不同的核心指标、不同档次的评价标准,并采用相关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对其进行修正,保证能够真实、全面的反映各分公司的经营效益和发展情况。

2.采取灵活的评价方式,提高内部绩效评价指标的相关性

企业集团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应该结合行业发展特点,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和发展战略的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企业集团可以从各职能部抽取人员组成绩效考核机构,负责分公司的绩效考核。一方面,能够保证分公司采取恰当的评价指标,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平性;另一方面,使分公司借助专业人员的工作技能,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3.科学合理地运用内部绩效评价结果

企业集团往往共用一个品牌,如果集团内部的个别分公司经营行为不够规范、甚至做出对消费者不利的经营活动,会直接导致企业的品牌受到影响,降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了充分发挥绩效评价在企业集团经营过程中的作用,应该将内部绩效评价结果形成一份系统、具体的报告,根据报告的结果对分公司的不良行为进行分析,并及时提醒、监督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改正。除此之外,集团还应该利用内部绩效评价的结果,将其作为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工资报酬确定的重要依据,使分公司的管理者能够以此作为激励,积极改善公司管理,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为增强产品的服务的质量而努力。最后,总部还可以对各分公司的经营行为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优化和调整集团发展的战略,以此保证企业集团能够尽快的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真正将绩效评价的结果服务于企业集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梅.浅谈企业集团财务绩效评价[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09).

[2]邬烈岚,许烁星.我国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研究——基于合作网络视角[J].时代金融,2013(05).

[3]安中涛.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的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07.

评选团员个人总结范文8

一、 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加强团的自身建设。

团总支按时进行换届选举,调整组织管理体制,不断加强和完善团的自身建设。2006年3月,我们对现有的团员重新摸底,对团组织进行了调整与换届选举,选出了五个团支部。进一步明确了团支部工作人员的分工与职责,作到团结协作、职责到人,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在经费及管理措施上作了适度调整,发挥了团总支的管理实体作用。

2.加强团员意识教育。

通过“学团章、交团费、唱团歌”的规范活动,大力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同时,各团支部推行使用新的《团支部工作手册》,有效地推动了团组织工作的工作向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另外,精心组织和策划各项文体活动,让员工在活动中提高自己。

3、.团员教育评议活动。

团组织严格按照团员个人总结——团支部组织评议——团支部审核——团总支审批的教育评议程序和要求进行组织评议活动。

二、 加强学习,培养输送新生力量和工作骨干。

1.加强学习。

团总支始终把加强员工的政治思想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在惠民镇党委、团委的帮助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学习三个代表。。。。。。对要求进步的青年进行正确的引导,有的放矢地作好思想教育,在工作中不断考察和培养他们,使他们明确历史赋予的责任,增强使命感和危机意识。2006年4月,团组织参加了惠民镇团委组织的“十六大精神知识竞赛”,获得了“优秀奖”的荣誉。

2.培养输送新生力量和工作骨干。

① 青年人才的培养。

② 青年人才的推荐工作。

评选团员个人总结范文9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省×中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团委工作总结近几年来,我校强抓机遇,锐意改革,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事业蒸蒸日上,团委在团市委和校党委、校长室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合格的新时期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各项重大活动、节日为契机,以系列基础工作和精品活动为载体,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大力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狠抓团组织内部建设,帮助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广大团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和全校团员青年的共同努力,在加强自身建设和开展具体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1、强化教育功能,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思想政治工作是共青团工作的生命线。一直以来,我校团委充分利用党校、团校育人阵地,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紧、抓实。努力贯彻“十六大”文件精神,组织全校团员青少年认真学习新团章,温习入团誓词。系列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组织严密,既轰轰烈烈又注重实效,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更上新台阶,体现了新形势下共青团在青少年政治思想工作中的优势地位和主导作用。青年党校学员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进行了交流,纷纷表示要坚定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做四有新人。本学年又有60几名党校学员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8名同学(陈昊、季亮、郭亚男、顾荣华、朱海勇、吴永准、费皓月、朱红玉)被确定为建党对象。团校培训卓有成效,360多名同学在各自团总支的组织下,高举右手,庄严宣誓,光荣加入共青团。2、规范支部建设,严格团员管理。共青团组织的自身建设是共青团工作的重点。团委坚持贯彻“党建带团建”工作方针,努力抓好团的自身建设,积极倡导“工作到支部,全团抓落实”、“团要管团,团干要务团”的思想,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选拔和培养团的干部,充分发挥团支部在班级的核心作用和广大团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本学年我校团委在全校团员中进行了团员民主教育与评议活动。为搞好今年的团员民主教育与评议工作,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充分体现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性质,依照团内民主评议的方式方法,我们在严格要求,不走过场,不搞形式,要求各支部在召开主题班会时班主任必须到场并进行系统教育,要求本次活动的每一项内容都必须有书面材料。要求青年团员必须经过自评,互评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地进行自我评议与教育,充分剖析自己。要求推优时必须经个人申请或集体推荐作为优团优干候选人,并在无记名投票推选前当场介绍个人本年度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基本情况,作为推选参考条件之一。制定了较为科学的推选程序,并组成监督小组对本次活动进行全程监督,从制度上和实践中保证了活动的正常进行。全校所有的团员参与此次的民主教育和民主评议,92%以上的团员参与了民主投票推选,共提交评议材料2600多份,活动总结材料53份。3、强化创新实践,参与德育管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实践是育人的载体,学生是校园的主人。本学期团委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会和文明监督岗工作的指导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自治自理能力。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适时调整监督岗员,定期召开文明监督岗会,使其明确职责,认真检查,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对学校的学生纪律、环境卫生、安全保卫,就膳、就寝、出操等方面形成良好风貌,发挥了较大作用。今年11月家境贫寒的高二15班杨焰红同学不幸身患脑瘤,团委学生会获悉此事后,在全校师生中倡议组织了“手拉手、心连心”爱心捐赠活动,共为杨焰红同学筹集了39320.90元。通州电视台、通州日报、江海晚报以“爱心在校园涌动”为题专门报道了此事。一年一度的校园之声音乐会于12月19日、20日胜利举行,初一年级全体学生家长观看了20日的演出,并对本次以“学艺并进”为主题的演出提出较高的评价。回眸即将走过的这一学期,团委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工作扎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时势发展一日千里,共青团工作面临着无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按照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发挥生力军作用。二OO三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