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淮安市文明创建集锦9篇

时间:2023-03-15 14:53:11

淮安市文明创建

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1

一、淮安特色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路径

就整体水平而言,目前淮安的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与全省平均特别是苏南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独特的发展区位、定位、阶段以及资源禀赋、人文自然环境,决定了淮安城镇化的外在条件、内在动力和发展模式都与苏南等地不同,必须探索一条具有淮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现实路径。

特殊的区位和战略定位,决定着淮安必须走以中心城市为引领的城镇化道路。淮安身处苏北腹地,周边缺少上海这样的国际性大城市和经济增长极,无法接受直接的辐射带动,城市本身的“极化效应”明显不足,缺乏带动区域城镇发展的能力,因此打造中心城市成为当前淮安发展的根本要求和首要目标。淮安已具备相关基础条件,通过抢抓省委省政府支持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机遇,加速极化中心城市,对接融入长三角,围绕打造“现代产业高地、综合交通枢纽、区域要素市场、特色服务基地、文旅商贸中心和美丽幸福家园”目标,逐步形成以特大中心城市为依托、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协调分布、有序分工、优势互补的中心城镇群,作为淮安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促进和实现淮安在苏北的加速崛起。

特殊的发展阶段,决定着淮安必须走以新型工业化为驱动的城镇化道路。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特别是在工业化实现中期阶段,城镇化将依赖于工业化发展。与苏南等发达地区相比,淮安的工业基础还不强,产城融合度较低,还不能形成足够的产业集聚来带动人口集聚,进而支撑城镇化发展。因此,未来淮安必须继续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发展的第一方略,坚定不移地走产城融合、产业和人口同步集聚的道路。通过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并进提供持久动力,同时有效避免工业化、城镇化不同步不协调造成的各种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样,受所处发展阶段限制,淮安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应当选择典型引路、重点突破的办法,在具备条件的地方进行示范推动,然后逐步扩大,而不能像发达地区那样全面推开、遍地开花。

特殊的城镇结构,决定着淮安必须走以县域为支撑的城镇化道路。根据城市首位度理论,目前淮安中心城市首位度指数为4.73,远高于2的合理值,表明现有城镇结构不够合理,中心城市与县域城镇发展存在失衡现象。特别是小城镇小而分散,大多仍处于极核发育阶段。全市县域经济发展也相对滞后,城镇化动力明显不足。因此,在苏南等发达地区进入城乡发展一体化阶段、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主的阶段,淮安仍处于扩大规模、优化结构的阶段,工作重点应放在优化城镇结构上,加快以县域为单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通过进一步做强县域经济,以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为抓手,推动各类载体提档升级,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集聚,放大县域经济的支撑和推动功能。同时,突出抓好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吸纳人口、发展产业、聚集资源、活跃市场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使其成为“农民变市民”的主要载体和重要途径。

特殊的资源禀赋,决定着淮安必须走以集约集聚为方向的城镇化道路。淮安作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用地占比、基本农田保护率分别高达66.2%和86.5%,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仅有200余万亩,可开发利用空间十分有限,后备复垦土地资源只有6.5万亩,“人多地少”的矛盾极为突出。同时水域面积占全市市域面积的1/4,生态环境敏感性较强。因此,未来淮安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要考虑土地和水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形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保护优先的发展模式。既要坚持走集约集聚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以集中布局促进集约发展,避免现有小城镇布局分散、浪费有限资源的弊端。又要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和生态屏障安全,有效加强对城镇发展空间的管制,保护、开发和利用好淮安独有的水资源,努力实现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特殊的人文自然环境,决定着淮安必须走以现代文明与传统风貌交相辉映为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历史上淮安因水而兴,明清时期曾是全国著名的“运河之都”,为淮安留下了丰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数量众多,具有浓厚的江淮水乡特色。有形的自然风貌与无形的文化传统,共同形成了淮安特有的人文自然环境,决定了淮安城镇化发展必须坚持传承与保护兼蓄并重。应更加重视城市的“文化基因”,充分发掘运河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延续城市传统、彰显城市个性的重要载体。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做好对淮安古城、文化古镇、历史街区、名人故居等历史遗存的保护,在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基础上,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双赢。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提升城乡生态功能和环境品质。突出地域特色,差别化发展一批具有浓郁水乡风情的新型村庄、具有苏北平原特色的现代农庄、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历史名村,努力形成都市风貌与江淮水乡、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城乡形态。

二、淮安特色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重点

到2015年,争取全市城镇化率达60%,2020年争取达65%左右,实现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版)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指标体系要求,努力成为全国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具体工作中,应突出以下六个战略重点:

强化科学规划引领作用。确立“全域规划、多规融合”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多规融合”。一是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积极构建“一区两片四轴”总体空间格局,“一区”即淮安都市区,作为带动淮安市域乃至苏北腹地发展的集聚辐射中心;“两片”即市域南部与北部产业城镇集聚片;“四轴”即依托高速公路、铁路、航道等交通干线形成的四条联系轴,南向对接长三角一体化、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两大部级战略和沿江开发省级战略,东向和北向对接国家沿海开发战略,西向呼应规划编制的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打造纵贯南北的宁淮连沿线产业城镇集聚带和横贯东西的淮河生态经济走廊。二是完善城镇空间体系规划。按照“极化市域中心城市、强化县域城区、优化重点镇和特色镇、美化农村”总体思路,打造“一主四副多点网络化”的城镇体系:“一主”即淮安特大型中心城市,推进“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发展,形成“城水相依、组团相间、生态相连”空间形态;“四副”即四个市域次中心城市,遵循“一县一特”原则,以中等城市为目标,将涟水、盱眙、洪泽、金湖县城分别建成苏北新兴工业基地、淮河中下游山水旅游城市、长三角地区湖滨旅游度假城市和长三角北部水乡园林城市;“多点”即“4820”小城镇体系,培育形成4个县(区)域次中心镇、8个重点中心镇、20个特色镇,规划建设一批规模适中、组团发展、生态优美的“美丽乡村”。三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在都市区东部及北部依托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淮安经济开发区,向东延伸发展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控制都市区南部盐化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模,引导洪泽经济开发区发展低污染型制造业。在南部产业城镇集聚区,依托金湖、盱眙经济开发区发展加工制造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业。在北部产业城镇集聚区,依托涟水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依托涟水城区东北部区域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加强现有乡镇工业集中区的整合、扩容和撤并,鼓励与临近省级开发区整合。同步推进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空间布局优化,形成与经济社会需求一致、与环境资源协调的产业空间布局。

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围绕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加快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进一步增强人口和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一是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人口承载能力。重点推进“一廊四区多片”功能区建设:“一廊”即里运河文化长廊,建成具有淮安个性特色、彰显历史底蕴的绿色文化长廊;“四区”即淮海中心商业区、水渡口中央商务区、生态新城区和淮安古城区,形成布局合理、动力强的中心城市主体功能片区;“多片”即推进中心城市分片区、组团式发展,通过生态廊道予以连接。打造高标准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平台,努力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二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增强人口和要素集聚能力。重点打造以“4+2”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体系,力争3~5年内盐化工、特钢、电子信息、食品四大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全部超过千亿元,到2015年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特钢、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特色产业基地,争取创成部级盐化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中国盐谷”和台资产业转移集聚示范区。加快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建成“中国声谷”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三是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增强辐射能力。进一步提升盐河航道通航能力,提升“通江达海”能力。推进连淮扬镇、徐宿淮盐铁路和宁淮高铁建设,努力实现苏北腹地与上海、南京等大都市的无缝对接。争取淮安涟水机场一类口岸正式开放,全力打造苏北航空枢纽和货运中心。实施金马高速、宿扬高速淮安段等重点工程,构建能力充分、结构优化的长三角北部综合交通枢纽。

强化县域经济支撑作用。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推进城镇化的关键举措,以县域经济的大突破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大提升。一是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支持各县重点打造1~2个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支持各县重点推进物流、金融等生产业率先突破,促进文化创意和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以观光农业和都市农业为主的现代特色农业,争创国家农业科技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到2015年现代农业面积比重提高到50%以上。二是激活民营经济。出台扶持实体经济和鼓励全民创业的专门政策,在市场准入、资金扶持、服务平台建设、政务效能提升、科技人才支持、企业家队伍打造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全民创业氛围,力争民营经济占比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三是加快载体建设。加强园区和交易市场两大支撑性平台建设,强化信息、科技、人才、金融、物流等保障性平台建设,实现支撑性平台和保障性平台良性发展。实施园区提档升级工程,推动省级开发区争创部级、省级高新区,引导乡镇工业集中区创建市级特色工业园区,扶持符合产业布局、有产业基础的乡镇工业集中区争创省级开发区。

强化小城镇节点作用。扎实推进小城镇发展提质提速,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一是扩大规模。按照“紧凑型城镇、开敞型区域”原则,优化调整小城镇布局规划,合理确定镇村布点和数量。实施重点中心镇培育计划,积极推进撤乡并镇,加快扩权强镇步伐,推进产业、人口同步集聚,尽快形成县域次中心镇区人口规模达10万人、中心镇达5万人以上。二是做优特色。坚持因地制宜、依托优势、分类指导,建设一批富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工业商贸强镇、文化旅游名镇和生态宜居城镇。坚持依镇建园、以园兴镇,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园区化、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促进产镇融合发展。三是提升功能。建设小城镇与中心城市、县城的快速通道,提高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水平,建成“10分钟公园绿地便民服务圈”和“10分钟体育健身圈”,推进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发展生活服务业,提升宜居宜业环境。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就业技能培训和农副产品加工、流通等功能,提升服务“三农”能力。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合理布局和建设与所在城镇风格相融合的新型社区,稳妥推进农民居住集中化,提高镇村人口集聚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

强化城乡统筹导向作用。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农村客运公交化,构建覆盖城乡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区域供水、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逐步实现燃气能源供给多样化、电力通信等设施均等化服务,基本形成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水利建设、邮电信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网络。二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市县乡村四个层级分明、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综合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提高建设使用效率,健全完善“15分钟公共服务圈”,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三是推进城乡就业创业一体化。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和失业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城乡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融合,健全农民创业就业培训体系,将城镇就业再就业援助政策向农民延伸,将农村劳动力就业纳入整个社会就业管理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四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先试。支持金湖扎实推进“一主四辅”建设。“一主”即加快打造提升精品主城区,“四辅”即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要求,整合乡镇功能,规划建设县域四个辅助中心。通过典型示范,指导和带动全市城乡统筹发展。

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2

关键词:县域经济;人才;淮安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7-0180-04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和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越来越汇集于一个单一的轴心――人才。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更加凸显[1~2]。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和协调城乡关系的关键环节,是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人才支撑体系,这对于经济发达省份中相对不发达的区域――淮安来说则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对本文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参考价值。

本文首先对支撑淮安市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人才状况做出调查与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从引才、留才等方面构建一套科学而又实用的人才支撑体系,为淮安县域经济人才工作的开展提供战略依据,并为其他县域经济人才支撑模式的探索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为中国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3~4]。

一、淮安县域经济人才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人才政策体系逐步建立

近年来,淮安把“依靠开放、依靠科技、依靠人才”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实施了533英才工程和高端人才集聚工程。先后出台了《淮安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淮安市“十二五”人才规划纲要》和《淮安市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在此基础上又先后出台了“淮上英才计划”实施意见,改进人才工作运行机制意见,领导结对支持创新创业重点人才意见,淮安市“人才强企”示范企业考评办法(试行)以及面向海内外高端创业人才提供“三个100”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初步建立了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和服务一整套的制度体系。

(二)人才投入水平稳步提升

近年来,淮安市人才投入水平稳步提升。2011年,全市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从100万元直接提升到900万元,到2013年,市级人才工作经费近1.2亿元,超过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其中,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等专项经费达到3 800万元,超过苏北平均水平。

(三)人才载体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目前,全市累计建成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留创园、软件园、台湾农民创业园等5个部级高端人才创新创业载体,企业研究院两个、省级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7个,建成院士工作站17个、国家和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累计建成“两站三中心”420个,其中,建成部级、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2个。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400个,拥有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个,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两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2个,各县(区)均建有人才项目孵化器。

(四)人才发展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2012年,淮安新引进硕士或副高以上人才794人,同比增长56%。新引进“”专家6人;省双创计划专家39人;入选市双创计划28人;省苏北发展急需人才引进计划421人;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人才12人;省产业教授2人;全年资助30万元以上的省、市创新创业人才95人,超过以往的总和。入选省“333工程”二、三层次人才95人,市“533英才工程”培养领军人才30人、拔尖人才236人、骨干人才2 037人。

截至2012年底,淮安大学专科学历以上人才34.2万人,硕士以上人才6 068人,高级职称人才9 774人,其中“”专家7人,省“双创计划”人才47人,已经形成了一支数量初具规模的人才队伍。

二、淮安县域经济人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总量偏少

调查发现,与周边地区相比,淮安人才总量偏少。目前,淮安总就业人口为259 823人,但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只有19 743人,仅占总就业人口的7.59%。而同属苏北地区,连云港的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占就业人口的8.3%。

(二)人才结构不尽合理

调查发现,淮安人才资源的配置结构不尽合理,不同程度上存在偏离现象。

1.高层次人才比例较低,自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显得更少

目前,淮安现有人才总量偏少,高层次人才比例也偏低。例如,淮安研究生学历人员只占1.4%;在公有制企业和事业单位中,高级职称人数占11.33%,研究生人数只占到1.61%;在非公有制企业(单位)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占总人数的4.93%;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只占到0.5%。在就业人才中情况也是如此。例如,在大专以上就业人才中,淮安研究生学历人才只占2.09%,而连云港则占2.3%,徐州占2.62%。

与苏北兄弟市比,淮安自主创新人才数量不多,层次不高。全市企业研发人员数只有连云港的75%,远低于徐州、盐城。全市高层次人才及“”专家数量仅高于宿迁市,省“双创计划”人才、省博士集聚计划、省科技企业家数量等3项指标,在苏北最少。

2.人才行业分布不平衡

在淮安就业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只有19 743人,且行业分布不平衡。具体情况如下:农业人才为275人,占比1.4%;工业和建筑业人才为4 378人,占比22.2%;三产服务业共有15 090人,占比76.4%。其中,流通部门人才为3 541人,占人才总量的17.94%;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共有人才1 955人,占人才总量的12.96%;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人才为6 423人,占人才总量的42.56%;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的人才有3 171人,占人才总量的21%。

在公有制企业和事业单位中,人才分布不平衡现象更为严重。例如,在淮安专业技术干部中,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干部占97.37%,而企业单位专业技术干部只占2.63%。

可见,目前淮安大专以上学历人才主要分布于第三产业,且集中于科教文卫及政府机关等行业,而农业和工业等生产部门人才占比太低,人才行业分布不平衡。

(三)县(区)人才工作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市级人才工作专项经费已超过了苏北平均水平,但与周边相比,县(区)人才专项资金明显偏少。目前,在淮安创新创业的“”有7人,县(区)中仅金湖县有1人;列入省统计的自主资助30万元以上引进高层次人才指标,2012年以前各县(区)均为零,2012年虽有所突破,但从省域层面上看,差距还很大。

(四)作为用人主体单位的企业引才积极性不高

相对于发达地区,淮安产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作为用人主体单位的企业引才积极性不高,对人才投入明显不足。一方面是因为其实力还不够强,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企业存在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他们关注成本、风险、短期收益比较多,缺乏长远眼光。 2012年,省委组织部在美国和加拿大组织的人才交流峰会中,经过广泛动员,全市也只有两家企业参加。在2013年市里组织的高端人才招聘活动中,只收到58份人才需求。

(五)与大产业相匹配的人才队伍体系尚未形成

“十二五”时期,淮安市提出了工业发展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方略,以“总量扩张、结构优化、产业集聚、特色彰显”为目标,坚持又好又快、量质并举,主攻重大项目,培育优势产业,打造特色基地,壮大企业规模,着力打造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构建富有淮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出重点发展壮大特钢、IT、盐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食品五大主导产业,每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50个,力争2015年五大主导产业销售分别超千亿元,着力改造提升机械、纺织、轻工、建材四大传统产业。根据这一总体目标和思路,淮安市的支柱产业经济总量、企业数量、内在质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倍增,与人才数量、质量的前瞻性需求相比,淮安目前的支柱产业的人才队伍尚有差距,而与此相配套的支柱产业人才建设体系尚未形成。

(六)人才载体建设尚需加强

尽管淮安的人才载体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周边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淮安省级以上“两站三中心”累计90家,占全省2.3%,是徐州的38.6%、盐城的51.1%、连云港的70.8%。淮安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只有1个,但盐城有6个,连云港有3个。在科技企业方面,淮安目前尚无省级创新型领军企业,但盐城有两个,连云港有7个,徐州则有3个;淮安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35家,而盐城有66家;淮安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90家,而盐城则有136家,徐州有139家;淮安拥有民营科技企业2 275家,而盐城则有2 750家。可见,淮安的人才载体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

(七)企业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淮安目前人才总量偏少,尤其是一、二产业人才占比偏低,且存在人才流失现象。目前淮安行政事业单位人才流失较少,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的主要是企业。

企业单位引进的人才大多数是应届毕业生,而流失的却多是实践经验较丰富的挑大梁的骨干人才,尤其是机械、医药等支柱产业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单位人才外流较多,且中青年人才流失比例相对较多。例如,图1是淮安企业人才流失情况的调查统计结果,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348户企业中,174户企业反映专业技术型人员流失,105户企业反映中高技术人员流失,43户企业反映经营管理人员流失,分别占总数的50%、30.17%和12.36%。调查发现,薪酬水平低、晋升机会少以及发展空间不大是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八)人才管理的工作机制尚存在不足

在人才引进实施过程中,企业需求和宏观政策对人才的标准出现错位,现有人才优惠政策把判定人才标准主要局限于学历和职称,但用人单位看重的是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这种错位就导致了企业真正的需求难以通过正常的人才引进得到满足。

另外,与周边地区相比,淮安对人才工作相关政策研究还不够深入,主要领导拍板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进展比较顺利,而县(区)、部门接触的大量高层次人才,一般都有很长的汇报请示过程,容易错失良机。在2012年赴西北招才引智活动中,宿迁市拿出100多个事业编制直接招引人才,引来后先放在企业使用,抢占发展先机,淮安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先例。

(九)人才政策覆盖面不均匀

目前淮安的一些政策法规不能与时俱进,覆盖面不均匀。笔者通过对各行业人员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发现,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对各项政策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国有企业,最后是非公企业,说明了人才政策覆盖不均匀,行政事业单位享受较多,因此满意度较高。而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享受较少,因此满意度最低。

三、促进淮安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构建

(一)树立新的人才观,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刻理解构建淮安县域经济跨域式发展人才支撑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在政策上要更新人才观念,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打破学历=人才以及职称=人才的选拔模式[5],改变宏观政策与各单位尤其是企业在人才标准上的认识错位,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行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人才标准,该人才标准不能仅仅考虑学历、职称等因素,更要兼顾专业、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以及与各种岗位的适应性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政策。另外,针对淮安人才行业结构的不平衡现状,人才政策要适当向第一、二产业倾斜,实现人才政策的全面覆盖。

(二)明确企业吸引人才的主体地位

企业是用人单位主体,企业人才的集聚水平将直接影响淮安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水平。但是,淮安目前许多企业人才意识不强,缺乏长远眼光,在人才的引进和开发上投入力度不够。政府可以在税收、补贴等方面出台一些优惠措施,增强企业引进人才的积极性,逐步确立企业在引才方面的主体地位。

(三)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针对淮安目前人才总量少,行业分布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各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直接引进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市政府还可以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学习宿迁等地区的做法,拿出一定比例的事业编制,吸引一些重点企业所急需的人才,先放到企业中使用,抢占发展先机。

另外,还可以避开传统的人才引进中户籍、档案、身份等条条框框的限制,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策略,建立柔性人才流动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具体做法主要有:

一是用项目带动人才集聚。建议市政府在引进项目的时候,能够结合淮安的产业现状,尽量引进那些能与淮安钢铁、盐化工、凹土、新能源等产业形成配套,行成合力的项目,以促进淮安产业集群的发展,从而带动淮安人才的集聚。

二是建立专家负责制,以智联才,改善和提高人才和智力相结合的程度。市委市政府可以请省委省政府出面牵头,筹建江苏人才信息库,把江苏三大区域的人才共同安置到共有的信息平台,保持互动,通过智力的集聚效应,联系更多的专家,为淮安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样不但可以解决淮安人才急缺现象,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资源,不断扩展工作新领域,建立脉络广泛的人才智能库。

三是积极与淮安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由于目前淮安的人才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尤其是科教文卫等部门。因此,淮安在发展第一、二产业过程中,要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充分利用其雄厚的人才和智力优势,以弥补淮安农业和工业等行业的人才先天性不足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淮安人才行业结构不平衡状况。

四是扩展各种合作方式,鼓励人才“以智入股”。从淮安的实际出发,允许人才用自身的知识、技术、科研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实现智力的资本化、产权化。

五是用好科技挂职和选聘服务的渠道。可以从科技院校、经济发达地区引进高层次、高学历的人才比如说教授团、博士团等来挂职锻炼,在相关单位配合支持下,利用专业特长,为淮安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各方面提供智力支持。

六是建立对口帮扶工程。利用别的相关地区的培训和智力因素,通过长期的帮扶以及对口支持,利用“请进来,走出去”这种方式和顾问团建立稳定的经常性的对口联系。

(四)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建立人才虚拟团队

虚拟团队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进行人员组合和资源配置的动态、柔性、高效协作的人力资源组织模式,是团队成员跨边界(时间、地点、组织)的互动。建立虚拟团队,可以有效缓解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过程中人才资源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人才效应不能明显体现等问题,是间接引进人才智力的一种方式。在淮安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政府可以积极引导企业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虚拟团队,以缓解企业发展中人才资源不足以及人才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

(五)大力培育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人才集聚

2006 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升级转型阶段,逐渐把传统的以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为主的产业向周边和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向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各地普遍采取的都是一种基于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培育产业集群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战略,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优势,推动工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淮安可以围绕特钢、电子信息、盐化工、机械、纺织、烟草食品、建材等支柱产业大力培育产业集群,以带动专业人才的集聚,从而实现淮安县域经济的跨域式发展。

(六)吸引猎头公司落户淮安

猎头公司是专门从事中高级人才中介公司,目前主要分布在国内的一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五大城市是国内绝大部分猎头公司的总部所在地。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猎头产业的逐渐成熟,猎头公司的服务范围辐射到全国的多个城市。淮安可以在调查了解国内猎头公司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针对淮安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以吸引国内知名的猎头公司落户淮安,这样既可以通过猎头公司提高淮安的知名度,也可以通过猎头公司为淮安找到与其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

(七)省委省政府要针对苏北实际情况制定有别于苏中、苏南的人才引进政策

目前,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且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而制约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瓶颈就是人才。因此,省委省政府要针对苏北实际情况制定有别于苏中、苏南的人才引进政策,例如,引进人才的标准可以适当低于苏南和苏中地区;引进人才所投入的资金可以适当高于苏中、苏南地区。

(八)加快人才载体建设

以事业留人、用事业成就人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因此淮安要加快各类人才载体建设。一是孵化器建设。各县(区)要进一步从运行机制、服务功能、配套政策等方面加快推进科技孵化器建设,尽快发挥孵化器的应有作用。淮安留创园和部级创新中心要进一步拓展服务业态,加快推进“研究院”建设,为高端人才入驻创造条件。二是抓好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研发机构是科技人才创新的主阵地。要做到“有场地、有设备、有研发经费、有研发计划、有激励机制”,为科技人才创新提供必要条件、营造良好氛围。三是抓好研发机构集聚区建设。科研院所来淮建设研发机构,是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有效途径。各县(区)要积极创造条件,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大力引进高校、科研院所前来建设研发机构。四是建设人才示范区。

(九)建立并完善留住人才的机制

淮安要采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等多种方式留用本地人才。可采用以下措施:建立人才开发机制,营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和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建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人才竞争机制,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制度,让内部晋升不再论资排辈;根据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

(十)建立企业与淮安高校之间的人才对接体系

由上文可知,目前淮安一、二产业就业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数量占全市就业人才总量的比例只有23.6%,且高技能人才数量偏少。而淮安在外地就读的高校毕业生回淮安工作的人数很少,淮安高校毕业生留在淮安工作的毕业生也是少之又少。针对这种情况,市政府可以出面牵头,建立企业与淮安高校之间的人才对接体系。一方面,可以进行校企合作,在企业建立学生的实训基地,高校每年可以安排一定数量的应届毕业生到企业去实习锻炼,还可以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安排部分教师到企业挂职;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定期安排部分职工到高校来接受技能培训,从而实现共赢。

四、结束语

县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人才是关键因素。本文在对淮安县域经济人才支撑体系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构建了相应的人才支撑体系。本文的研究成果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以为其他县域经济人才支撑模式的探索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左蕾蕾,等.县域经济发展与人才支撑体系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4).

[2] 李强,胡仪元.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术论坛,2012,(9):123-125.

[3] 傅为忠,唐国跃,等.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人才支撑体系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7,(4):23-27.

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3

关键词:引进外资;环境;现状;对策;江苏省淮安市

中图分类号:F832.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135-02

一、淮安市引进外资的环境:天时、地利、人和

淮安是一代伟人总理的故乡,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城市,为促进经济发展,淮安市政府高度重视引进外资工作。目前来看,淮安市引资环境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天时:淮安经济发展机遇难得。当前,淮安市围绕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淮安建成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按照“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的发展思路,努力把淮安建设成为经济充满活力、城市特色彰显、生活品质良好、人居环境优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为淮安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淮安目前已进入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的阶段,正在改造提升机械、纺织、化工、食品、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重点培育盐化工新材料、IT和特钢三大千亿元产业,引进培育新能源、新医药等新兴产业,着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具有淮安特色的工业体系。淮安经济开发区去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进入了项目加速集聚期和发展的黄金期,产业配套能力、后续发展能力、创业创新能力都在加速提升,从而为来淮投资的外商提供了最佳的进入时机。

地利:淮安地理位置优越。淮安处于全国承南启北的地理位置,是苏北腹地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市初步形成了一个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公路、铁路、航空并举的立体化大交通网络,凸显了淮安在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淮安与长江三角洲经济核心区近在咫尺,东邻沿海地区,北接大陆桥经济带,同时淮安也是淮河沿岸最大城市,最大工商业中心,淮安在三大经济带的联系、交流、合作、融合当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淮安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380公里,已成为苏北高速公路交通枢纽;新长铁路纵贯全境,直达北京、青岛、哈尔滨、成都等大中城市;京杭大运河等多条流域性航道穿境而过,沿运河的港口年吞吐量达1 300万吨,水路直达上海港、南京港、镇江港、连云港;正在兴建的淮安涟水机场将进一步巩固淮安的交通枢纽地位。

人和:淮安投资环境好,劳动力素质高。淮安持续不断地狠抓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建设,牢固树立“百姓是天、客商为重、企业至上”的公共服务理念,创造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严明规范的法治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治安良好的社会环境、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淮安也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城市,重视教育的传统非常悠久,人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高,高中入学率达78%以上,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目前,全市拥有5所高校、26所中专校。高校、中专校的数量和在校生分别在苏北和全省名列前茅,培养的大批专业人才受到了沿海和江苏苏南等发达地区的青睐。

二、淮安市引进外资的现状

淮安市一直在调整招商政策,提高投资强度,化解土地供需矛盾,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良好服务,同时加大行政推动和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力度,加速资金、技术和人才向淮安集聚。淮安市积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外向度,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对内开放格局。

随着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特别是台资集聚,台湾富士康集团淮安科技城、明基达方电子、台玻、康师傅、旺旺、膳魔师等“大个头”台资企业纷纷来淮投资,正在逐渐形成继深圳、东莞、昆山之后的国内第四大台资高地。

2006年淮安成功引进了台湾鸿海集团总投资不低于20亿美元的富士康淮安科技城项目。目前二期工程三家企业各增资近1亿美元,建筑面积达90万平方米厂房已经竣工投产。

2007年,淮安经济开发区合同利用外资2.4亿美元,同比增长96.9%;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同比增长284.7%。成功引进了世界IT行业100强――台湾明基集团总投资近2亿美元的达方电子项目。台玻集团投资6 000万美元建设玻璃纤维项目,前端需要纯碱,后端可制造PC板,将有效促进产品上下游产业链延伸。

2008年,淮安市新批外资项目138个,总投资21.1亿美元,协议注册外资11.5亿美元,同比增长65.8%,注册外资实际到账4.54亿美元,同比增长37.1%;外资企业缴纳涉外税收超过连云港,增幅居全省第一。当年全市新批投资超3 000万美元外资重大项目6个,分别是总投资近3亿美元的富士康三期增资以及盱眙富星亚矿业、清河金鹰购物中心、涟水象富百货等项目,全市外资项目平均协议注册规模已达到622万美元。台资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全市新批台资项目44个,总投资8.37亿美元,协议利用台资4.59亿美元,实际到账台资1.93亿美元(其中富士康项目到资9 125万美元),占全市比重达到42.4%,位居苏北五市首位。

2009年,淮安在已有部级出口加工区、部级留学人员创业园这两块国字号“金字招牌”的基础上,将启动部级经济开发区、部级科技孵化园、盐化工特色产业园等“金字招牌”申报工作。这些“金字招牌”在完善开发区功能配套的同时,大大提升了淮安经济开发区乃至淮安的知名度、美誉度。

目前淮安经济开发区建成了以富士康淮安科技城为代表的港台企业群、以韩泰轮胎为代表的日韩企业群、以安特汽车为代表的欧美中小企业群和以美的威灵电机为代表的民营企业群,初步形成了化工、机械、电子等支柱产业。

三、淮安市扩大引进外资的对策

1.正确认识引进外资的作用。引进外资不仅仅是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不仅仅是解决经济建设中资金短缺的问题,更多的外资进入,并不是一定就可以扩大投资规模,实现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一方面,因为引进外资是需要配套资金的,是需要引资成本的,如果只是为了“用钱”,不必高成本引进外资,国内过剩资金就可以用。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明确引进外资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集约型的经济增长。如果仅有资金的进入,而没有先进技术和人力资本等要素的进入,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经济增长。单靠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也只能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很有可能导致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是不可取的。而且,中国引进外资的目标定位已经日益由资本效应为主转移到技术效应为主,引进外资必须同时带进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

2.根据区位优势合理引进外资。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长期以来国家政策的倾斜,外资在中国境内的流向呈现出东部与西部落差较大的不平衡状态。95%以上的外国投资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产业分布不均衡,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和能源开发型的加工项目,投入农业、基础设施、高新产业、金融、房地产等行业较少。淮安市也不应当试图认为本地区对所有行业和项目的外资具有完全相同的吸引力,应该分析本地区已经吸引了何种类型的外国投资,如何吸引适合自己投资环境的外资。淮安不能只输出原料或仅仅进行初级加工,一定要强调深加工,让淮安从资源开发中得到好处。根据淮安的地理位置,淮安的招商引资可以从机械加工业着手,因为像淮安这样的内陆地区,交通比较便捷,而且投资者要的是效益,考虑更多的是短途运输的费用、成本等,淮安具备发展机械加工业的条件。另外就是发展食品加工业。淮安应加大招商引资产业和项目选择的力度,以资源节约利用、投资强度、产出效益为评价标准,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税收贡献大、吸纳就业多的项目。

3.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已经变得同质化。淮安不能墨守成规,要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根本措施,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创新思路,全力推进,实现更大的突破。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以无可挑剔的一流服务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当然在招商引资中也要注重对已有企业的扶持和帮助,从投资营商环境和企业面临的困难为重点,解决招商引资企业的实际问题,让现有的企业健康成长,才能带动地方的消费,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引资方式上,可以考虑一部分具有规模经济基础和某种竞争优势的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然后通过对外资出让一定比例股权的形式引进国际直接投资。这样在扩大引进国际直接投资的同时,使基础好的国内企业更加强大和具有竞争力。当然这样做要避免企业失去控制权而被外国公司所控股。

4.加大引进外资力度。目前淮安市已成为江苏省内第十四家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区是一个强势的外向型经济平台,使淮安具备了承接一些特大的外向型项目的能力。淮安应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大引进外资力度,特别是对台引资力度,要市县区联动,一二三产并举,全力打造台资集聚新高地。定期开展招商活动,提高对台招商频率。加强与台湾工业总会等行业协会的合作交流,发展两岸服务业连锁,办好苏北台资企业论坛,承接台资企业转移。进一步扩大港资利用规模,创造条件设立招商窗口,捕捉项目信息,开展招商活动。积极拓展日韩、欧美招商,举办专题招商活动,力求有所突破。

引进外资过程中要避免有商即招、有资即引、饥不择食的短期行为,应在抓紧引导外资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意识和具体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赵伟.长江三角洲地区次级中心城市引进外资的环境与比较优势[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8).

[2]黄俊军.长三角地区利用外资的现状及比较分析[J].江苏商论,2003,(12).

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4

关键词:淮安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淮安市政府曾提出“到2015年在苏北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市的战略目标”。生态旅游是淮安建设生态市的重要内容。淮安素来被誉为“漂浮在水上的城市”,以绿水为特色的生态资源极为丰富,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为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来发展淮安的生态旅游,必将有力地促进淮安“生态市”和“美丽淮安”的建设。笔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综合专家学者的意见,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对淮安生态旅游的发展进行研究,提出淮安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一、转变生态旅游发展观,建立生态旅游城市

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创新发展观,以新的思维理念,从资源开发、旅游市场开拓、市场营销等多个角度发展淮安的生态旅游。优美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水体旅游资源,开发白马湖、洪泽湖,着力打造从淮安市区中洲公园到淮安区河下古镇的里运河风光带,深入挖掘水文化资源。重视绿化建设,栽花、植草、种树,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花卉节、园艺节,让绿色观念深入人心,把淮安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做成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品牌,从而提高淮安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让“生态家园”的美丽口号落到实处。

二、大力整合生态旅游资源,打造并推出精品生态旅游项目

淮安生态旅游资源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不同的资源有效整合,可以推出极有特色的旅游项目。比如,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可以推出“水体考察生态旅游精品”,利用知名度极高的淮扬美食推出“生态美食品尝旅游精品”,利用金湖的万亩水杉林、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盱眙的第一山开展“森林浴生态休闲旅游精品”,利用采摘农民种植的特色果蔬开展“农家乐生态旅游精品”,利用洪泽老子山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展“温泉养生生态旅游精品”,利用金湖闵桥的万亩荷花、涟水的白鹭节、洪泽湖丰富的鸟类开展“赏花观鸟生态旅游精品”。让“绿水城市、生态家园”的口号成为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努力把淮安打造成“生态旅游天堂”。

三、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大力加强薄弱环节建设

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中,淮安旅游最薄弱的环节就是购物和娱乐方面。尽管开发出了不少特色旅游产品,但是宣传不到位,尽管有一些专门的淮安特产专卖店,但是销售场所分散,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仍然无法满足广大外来游客的购物需求,建议有关决策部门下决心建设淮安“旅游购物一条街、生态美食一条街”。淮安市主城区四水穿城,组织专家深入论证,把“旅游购物一条街、生态美食一条街”沿河道布局,建设富有淮安水文化旅游特色的“水街”。 淮安文化产业不算少,传统艺术也不少,比如淮安京剧、淮海戏、淮剧,但是淮安的娱乐休闲场所相对来说不多,旅游主要是一种文化精神享受,如果游客在淮安旅游中能享受一顿丰盛的文化盛宴,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四、建设特色生态旅游风景区,注重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

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游客需求日趋多样化。来淮安除了游山(第一山自然保护区、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玩水(洪泽湖、白马湖、大运河)等传统活动项目外,可以开发建设特色生态旅游风景区,这些景区要侧重养生、保健、度假、休闲等功能。如建设 “渔文化、水文化、古文化”旅游风景区;建设“中医养生、生态养性、健康养老”旅游风景区;建设“洪泽湖健康养生园”和“洪泽湖水生态养生园”;建设“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生态旅游风景区等特色景区。完善生态旅游产业链,积极开发生态旅游商品、生态旅游酒店、生态旅游美食、生态旅游交通。金湖的荷花是一大亮点和特色,除了夏天开展赏花活动外,在知名度颇高的白莲藕上可以大做文章,藕可以作为农产品销售,藕汁可以做成休闲饮料,藕粉、莲子可以做成旅游商品,荷花二字也可以作为当地艺术团体、商品的名称加以冠名。把荷花、莲藕做成品牌,做成富民工程,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由于淮安地近生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宿迁、盐城、连云港等沿海城市,可以通过区域联合开发出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线路,进一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五、创新生态旅游营销方式,切实提高生态旅游的知名度

在营销方面,淮安生态旅游除了要充分利用好传统的媒体如电视、报刊、广播等宣传手段之外,还要利用网络进行营销,特别是政府网站,要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利用淮安生态资源的优势做好绿色营销,绿色营销体现的是环保效益,传递的是一种健康的消费和活动理念。积极到周边城市或国内大城市举办生态旅游推介会,通过各类平台和渠道,大力推介淮安的生态旅游活动和拓展旅游市场,使淮安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六、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健全生态旅游资源管理措施

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5

 

一、工作目标

以促进全市科技经济深度融合为目标,围绕全市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3大主导产业,集聚国外海智专家和全国性学会、省级学会、市级学会科技创新资源,系统谋划科技经济融合项目,培育打造品牌化科创平台,为申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创造条件。

二、工作举措

(一)打造“科创淮安”科技经济融通平台。紧扣淮安三大工业主导产业培育,建立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等专业产业智库。突出需求导向,联合市工信局、科技局等部门,建立企业人才技术需求库、创新瓶颈问题库和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库。提供有效供给,将学术论文评选结果、软课题评选结果、科技智库成果、科技工作者意见与建议等分类收录,建立科技人员研究成果库。结合企业科协创建,推进企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有效链接中国科协科技经济融通平台。

(二)建立“科创淮安”科技服务体系。组建淮安“红绿蓝”科技服务团,以市级学(协)会等科技创新资源为主体,链接国家、省和海内外科技资源,围绕市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三大工业主导产业,侧重“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引进、技术成果鉴定等服务,构建专业化服务体系和服务标准,探索功能性科技服务团长效服务的典型模式。建立科技志愿服务工作例会制度,将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信息、志愿者招募等重点环节进行优化。强化科技志愿服务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党群服务中心,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三)策划“科创淮安”创新对接峰会。联合政府相关部门举办全国性乃至国际性高峰论坛,组织开展“技术路演”、对接服务企业,发动企业参展参会,把创新要素引向基层、引向企业,致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技术创新力,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重点积极对接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等有关部门,举办相关主导产业高峰论坛。

(四)集聚“科创淮安”高端海外资源。借力中国科协、省科协海智平台,充分发挥海外基地和海智工作站的作用,加强与海外华人社团联系,精准服务地方引才引智引技,引导科技、产业、投融资密切结合的创新实践。根据全市主导产业及企业需求,邀请海智专家来淮安开展科技沙龙等形式的交流互动。实施企业科技信息服务行动,利用国际科技专利服务企业创新,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迭展。

(五)培育“科创淮安”产业人才队伍。对接全国、省级科技服务团队来淮服务,与企业合力开展重大攻关型项目对接和合作,推动建立高层次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协同创新中心。以参加全省、全国创新方法大赛为抓手,以企业创新和企业科技工作者现实需求为导向,组织开展以TRIZ理论为代表的企业创新方法培训和技术经理人培训。持续开展“企业创新达人”评选宣讲活动,放大效应,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三、工作进度

1-3月份,根据上级科协实施科创中国文件精神,结合淮安实际,摸准需求,服务中国科协、省科协项目落地淮安,制定“科创淮安”工作项目化方案。

4-6月份,选择1个工业主导产业进行试点,突出问题导向,推动服务企业科技创新专项行动有序开展;积极申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7-9月份,扎实推进服务主导产业创新对接人才峰会或产业高峰论坛,举办好系列活动,彰显科协组织的特色和优势。

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6

[关键词]生态文化共生模式;区域协同;淮河生态文化实验区;人文生态;盱眙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3-0090-06

[作者简介]张沭宁(1973—),男,新闻学硕士,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教师,传媒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新媒体传播与文化研究。(江苏淮安 223000)

[基金项目]2013年度淮安市社科类研究立项课题《淮安滨水生态与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研究》(B-13-18)、2013年度淮安市社科类研究立项课题《运河申遗背景下淮安城市形象定位于传播策略研究》(B-13-12)、2012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指导项目《国家生态市创建中的媒介生态问题研究—以苏北城市为例》(2012SJD860002)的阶段性成果。

一、生态文化共生模式的提出

(一)生态协同共生的阐释

“共生”概念首先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1879年提出,德贝里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它暗示了生物体某种程度的永久性物质联系。西方社会学者认为,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具有高度知识的人与生产工具的结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密。他提出了一种“共生方法”理论来设计社会生产体系,强调社会生产体系中各种因素的作用与关系①。

生物学意义共生演化(Symbiosis Evolution) 的实质含义是 “相互影响的演化系统之间的关系”(Winder),相对应地,学术界也将共同演化的概念通过类比的方式扩展到社会文化、组织战略、经济发展等领域研究②。

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方面的应用表现为探索当代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共生演进关系提供新的研究方法③。我们把盱眙的生态文化发展思路总结为:人文生态协同共生模式。这是基于盱眙实际情况的提炼和概括,特别突出了其文化根植性的地方感和历史、人文特质,这对于彰显文化的凝聚力、创意的活化能力、产业的推动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于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对于提升城市品牌、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一定价值。

(二)盱眙人文生态协同共生模式的提出

盱眙位于江苏省中西部,地处淮河中下游、洪泽湖南岸,与安徽省县市接壤,是一个以农耕文化为主的生态城市。境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文化遗存66处,典型代表有“明代第一陵”明祖陵、秦汉东阳城遗址、第一山、铁山寺等知名目的地品牌。

乡村传统文化在盱眙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乡村是传统社会结构的“精神家园”,是国家、社会对于生态文明视野中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追求、心灵回归的召唤。乡村作为一种固定下来的文化意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符合人们对于“家”的传统印象,能够满足都市人们对于“故乡”的期望。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就是要强化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推出独特的地方品牌。

除了最基本的农耕文化,盱眙近年来蜚声海内外的龙虾、节庆等不是当地原有的,是从外地引入的或者人为赋予的,它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改造、补充,但是其作用非同一般。这种“移植”或者嫁接,是对传统的“再创造”。“移植”而来的文化经过与本地文化的融合,若干年以后,也会成为当地文化的有机构成。盱眙十三香龙虾就是对于淮河文化根植性因素进行移植改造之后的创新。盱眙作为国内龙虾主产区、原产地之一,生长在境内的洪泽湖、陡湖等水域。盱眙人民创造性把淮河文化药膳的做法植入的盱眙地产龙虾加工,变成一道美食。

盱眙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集中,开发富有成效,但面临进一步整合升级的问题。在产业开发中呈现的淮河文化、明文化、宗教文化、美食文化等,如果能够确立淮河文化主题,那么就可以形成规模和特色④。

二、淮河生态文化实验区的构想:文化、生态、区域的协同

(一)战略背景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经济腹地,包括河南大部、安徽和江苏的北部、山东南部以及湖北省部分,覆盖36个地级市,是东、中部的桥梁、南北方过渡地带。淮河生态文化经济走廊主要依托淮河流域城市带的南阳、信阳、亳州、淮南、蚌埠、淮安等沿淮中心城市为基础,构成以淮河为轴心的经济区域,延伸中原经济区对接东部沿海发达、长三角经济区,有效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和促进中部地区“三化”协调发展以及兼顾淮河流域生态治理、文化经济发展。

淮安首先发起并得到沿线城市全力支持的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框架已基本形成,确立了以淮河为带、淮安、蚌埠、信阳为核的“一带三核多节点”的开发格局。随着“蚌埠—淮安”淮河流域生态经济走廊的双节点城市协同创新战略构想的提出,一条横跨淮河两岸的产业发展前景已经跃然纸上。

在建设沿淮河流域新兴产业带和生态城市的大背景下,促进东、中、西区域文化经济合作、协同创新发展,是题中应有之义。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了淮河生态文化实验区的构想①,通过与安徽蚌埠、阜阳河南等地的联姻,借鉴安徽市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经验,开拓来自于皖江经济带的潜在客源,打通长三角北部中心城市向外扩张的通道。

(二)文化空间的区域协同

文化空间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文化空间的哲学意义界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有属性,而地理学视角的文化区探讨为文化空间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补充。基于文化空间的研究体系,文化旅游要从物质维度、时间维度和区域维度的三重视角,分资源利用、整合路径和评价指标三个方面,构建了文化旅游空间形态。②

盱眙是淮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它处于南、北方过渡区域,淮河、楚汉、江淮文化在此都留下了印迹,其中以淮河文化为主,盱眙本地的民俗、饮食、方言等特色文化和隔河守望的安徽市县处于同样的文化分区。这样的文化产业的区域协同模式是否可以考虑纳入淮河流域生态经济走廊的文化战略,值得思考。从跨界协同战略高度,文学、影视演艺、娱乐观光等文化消费业态要形成互动、互补,并且依托淮河文化主题。淮河文化中的文学意象丰富,为影视文化创作提供了重要来源,优质的生态环境提供演艺商演、观光游乐的重要场所,当地的人文历史、民俗文化带来了实境消费的在地化表现。

三、传统人文与生态活化的产业路径设计

(一)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精神旅行方式

盱眙乡村旅游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1)农业观光体验。盱眙自然地理多样化,区域分布资源优势较好,开展农业观光体验游,如参观农场农园、采摘收获、垂钓放牧等,租赁农园主要针对城市居民利用节假日到农园作业享受健康、乐趣和绿色农产品,很受欢迎。(2)渔业体验。盱眙境内水域广阔,古老的淮河从县城主城区流过,在淮河沿岸乡镇、村庄养殖了洪泽湖大闸蟹、四大淡水鱼类等,其中盱眙地产龙虾更为出色,与湖北潜江等地成为龙虾国内知名产地。(3)自然景观风光旅游,如赏花、夜观星空。(4)文化景观旅游。老子山等地庙宇、洪泽湖大堤、古老民居、博物馆,适合开展文化旅游。(5)节庆和特色美食。节庆活动集中展示了地方音乐、舞蹈、服饰、宗教仪式、生产劳动等文化元素,已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形式。特色美食是指盱眙以地皮菜、槐树花等地方特色的传统乡村美食和著称于世的龙虾。(6)乡村修学方式。开辟乡村教育中心、乡村公园,中小学生在这里可以学习传统文化、科普考察、野外露营、拓展体验,成为积聚科普传播、文化、休憩的基地。

(二)生态活化路径:生态文化化,文化品牌化

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生态文化化,文化品牌化”是对于盱眙生态文化的资源整合和创意提炼的一种模式,具有比较优势和传播优势。五色生态文化共生模式的提出不仅是对于区域内文化创意具有参考价值,而且对于方兴未艾的国内生态文化模式研究是一个重要思路。

(三)人文历史的现代性转换

在时空穿越中寻找人与生态环境、人与城市的文化变迁、转换,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之一。盱眙作为江苏省古文化遗址重要代表地,主要代表是明祖陵等。深埋在水下几百年的泗州城遗址号称“东方的庞贝古城”,即将揭开神秘的面纱。盱眙的大云山汉墓群作为江苏省古墓葬类文物代表,2010年位列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盱眙要结合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做好分区规划及其对于周边区域的影响的评估。围绕核心区域构筑“文化—生态廊道”①的规划理念在该区域形成一条脉络鲜明的淮河文化地标。大云山遗址公园是生态与文化旅游结合的新兴业态。根据当地的遗产赋存状况,遗产活化的基本途径应该采用遗产原真性体验方式;作为遗产原真性景区,需要营造组织、构建真情参与的结构真实体验②,划分核心区、区分区经营,重点保护核心遗产。

四、五色生态文化共生机制的主要内容

(一)绿色:原生镜像生态模式

这主要是指在盱眙城区建设、完善沿淮河的休闲观光带,通过招商引资在近郊以及其他有条件乡镇建设乡村生态、养生休闲、低碳慢生活项目,并且区域内形成联动、呼应,打造养生休闲目的地、低碳慢生活的代表地。

养生旅游有其特定的市场,它与健康、医疗、生态旅游关系密切,能够为休闲的群体提供全方位服务。盱眙的养生旅游资源具有自然和人文双重属性,是国内不可多得的优势资源。按照区位划分,盱眙养生产业开发模式可分为全方位开发、适度超前、培育新业态、挖掘整合四种模式,这就是把盱眙打造成为世外桃源式的养生休闲目的地、心灵之旅的停泊港湾。江苏省铁山寺林场属于原生态风景,适宜户外自助游,周边天泉湖正在建成毗邻京沪小三角的养生游基地。大王山等处温泉已在开发之中,凤凰山、红楼梦大世界的建成以及其他游乐项目的集聚发展,将使盱眙成为周边首屈一指的游览胜地。

(二)关于红色“中国龙虾”的畅想

优越的生态人文背景、宜人的气候条件等绿色、低碳生活体验旅游才是其旅游发展的基本定位和主要方向。借助红色“中国龙虾”的知名度,以红色唱响绿色,积极发展生态旅游,适应市场需求,形成现阶段“红色搭台、绿色唱戏”的发展模式。

从心态史和情感史的角度来研究龙虾之都、山水城市的文化内涵,就会发现历史情感、文化记忆中的投射,使置身于城市的旅行者更自觉地将地理空间与精神空间合一,这种走向深度的游史方式必然超越建筑广场、旅店居民、饮食风俗等城市形象的传统成分,从而提升城市品位和文化想象的维度、旅游意象的广度。

盱眙拥有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等红色文化遗迹,可以依托红色资源做好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基地的工作,在玉皇山、穆寨等处发展军事文化户外训练拓展项目,把一些影视旅游外景基地的体验消费与农家生态旅游产品结合起来。

(三)“红与黑”的辩证主题

黑色是指墓葬、遗址探险等体验方式,古代陵墓是历史的一个侧面,所谓“陵墓若都邑”,它是“阳间”历史的折射,丧葬、墓葬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墓葬主要反映生者怀念、祭奠逝者并想要让逝者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得更好的意愿。明祖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祖父、曾祖父、高祖父的衣冠冢。东阳城遗址是江苏省保存最为完好的古遗址,位于江苏、安徽两省交界处的盱眙县马坝镇东阳古城,有东阳的东阳城遗址和北岗的北岗汉墓群遗址,周边的大云山和小云山有相当数量的汉墓,新近发现了大云山汉王陵。古泗州城遗址被专家认为是中国古代城市的新类型。因为中国现存的101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混杂了从古至今的建筑。是中国惟一一个灾难性古城遗址,被称为中国的“庞贝古城”。2009年甚至是更早时候大云山江都王陵墓就是追踪盗墓者的线索发现的—这就使人联想到互联网上盛传的《盗墓笔记》,这会给喜爱探险猎奇的青年体验者带来无尽想象。

(四)金黄色的户外主题时尚品牌

在境内的铁山寺、穆店等地发展户外拓展以及城区第一山的定向拓展等专项户外项目。这种运动在淮安当地以及周边地区有大量支持者,比如开展了暴走洪泽湖、大运河户外骑行等已经成为当地驴友最爱,只要假以时日,盱眙的户外品牌一定会大放异彩。

(五)蓝天碧水主题:最美星空最佳观赏地

久负盛名的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次生林海和群山环抱、无比纯净的天泉湖,构成了独特的小气候环境,山、林、泉、湖、石、洞自然造化,佳景天成,神奇的火山石随处可见。神秘、静谧、卓然独立是铁山寺的品质,度假村集休闲、娱乐、保健于一体。由于远离城市污染,这里天空纯净,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观测基地2001年落户铁山寺顶部一隅,其附属设施盱眙铁山寺天文科普园已经成为周边城市中小学科普教育基地。

2012年江苏推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美好江苏快乐游的方案,“龙虾之都”盱眙推出的品牌路线有:(1)黄色旅游品牌。黄色是封建王朝皇帝专用色彩。盱眙是大明文化的“根”,充分利用这一独特资源打“明文化”牌,把明祖陵与安徽的“明皇陵”、南京的“明孝陵”、湖北的“明显陵”、北京的“十三陵”组成一条“黄色经典”旅游线,从而提升盱眙的知名度。(2)绿色体验品牌。江苏盱眙作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境内有国家4A级景区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3A级景区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2A级景区八仙台风景区,有着发展绿色旅游的天然优势。可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增加绿色体验性旅游项目。

五、淮河生态文化实验区的主题培育和品牌传播

(一)科学文化主题培育

2013年5月江苏省旅游局、科协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科普旅游的意见》。根据要求和部署,盱眙要发展科普旅游基地,增加科普娱乐项目,强化基础配套建设,提高服务功能,争创国家A级旅游景区;另一方面,以森林、遗址公园等为依托,挖掘其科学文化和人文历史等多元化内涵,丰富其表现形式和原创性独特元素,在完善科普旅游产品体系上,要策划推出“科技产业园区展览”、“科学探秘”(户外)、“观光农业”等集趣味互动、体验性于一体的科普游路线,开发一批特色教育基地和具有文化创意的科学旅游体验产品,满足公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争取创办部级科普教育基地。建立一批从业人才培训和实践基地,比如把农艺、园艺、渔业、旅游和文化产业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经过转型培训,扶持其成为科普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特别要鼓励高校师生、行业资深人员和民间老技术人员等群体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参与科普志愿服务活动。

依据产业集聚、产业生态圈对科普产业园准确定位,盱眙可以考虑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策略。位于县城开发区的凹土科技园经过规划,可以考虑扩建或者改建为科普文化园,既可以获得国家文化扶持项目资金支持和减退税收优惠政策,又增加了一个特色文化项目。

盱眙的矿山、动植物以及人文遗产丰富,建立系列博物馆指日可待。铁山寺山、林、泉、湖、石、洞自然造化,佳景天成,作为青少年科普文化基地,在一个开放式的、实体的生态环境中开展进行考古探险、拓展训练等活动,把户外远足、露营和科普文化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在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等强化功能建设,及早安排生活、消费项目的实施。

无论是建设、完善自然遗产、历史人文遗产类博物馆,还是因地制宜地建立、发展青少年户外科普文化产业园、教育基地等,都考虑在一个开放式的、实体的生态环境中开展科普文化体验的可能性,包括科普调查、考古探险、拓展训练等,把满足各类人群主体原生态实境科普和以青少年为主题的户外远足、露营等体验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以南京都市圈为核心受众、辐射上海和苏南小三角区域。这就要求在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动植物园等场所强化文化教育功能的区域建设,及早安排生活、消费项目的实施。

(二)生态博物考古主题品牌

作为淮河生态文化实验区的主题培育,结合当地实际发展阶段,可以细分为几个层次:(1)人文历史类遗产的当代保护和适度开发,包括明祖陵和泗州城等遗址。(2)活态历史博物馆。运用文化地理学方法向受众介绍当地历史和文化,即强调整体观念和历史情景复原——当时传统文化的仪式演绎、当地居民参与来阐释地域文化。比如明祖陵的祭祀仪式,再如淮河文化博物馆可以和当地人们生活结合起来,把渔业生产作业、农渔产品加工、传统乡村美食积聚起来,展示当地楚汉文化向淮河文化过渡的特色。(3)露天博物馆。矿产、森林、泉水等环境掩映下的原生境。

(三)文化实验区的文化空间生产

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7

关键词:民营企业;淮安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279-1

1 淮安民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1 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

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环境保护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存在,油价、电力、煤炭价格不断走高,用地供应日趋紧张,这些成本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营企业的发展。

1.2 融资渠道不畅,民营企业贷款难度大

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自我积累和银行贷款,渠道相对比较单一、各种限制较多,在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方面处于劣势。国家当前实行的是货币从紧政策,各级信贷权限纷纷上收,在抑制物价过高过快增长的同时,也使民营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增大。

1.3 对政策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政府往往更注重重点支柱产业的发展,政府与民营企业的信息交流渠道还不够通畅,对民营企业产业指导力度还不够,民营企业还不能用好用足各项鼓励政策,产业发展方向把握不好。

1.4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实力薄弱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市民营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结合严重不足,大都处在自我探索发展阶段。多数民营企业缺乏高科技人才、产品科技含量低,部分企业只注重眼前经济效益,忽视对人才的引进和长期的培养,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致使我市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实力不强。

2 加快发展淮安民营企业的有利条件

2.1 外部环境不断完善

为促进淮安民营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政府政策引导,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立服务全民创业和民营企业发展长效机制的意见》等文件。淮安市出口加工区、留学生创业园、高教园区、软件园、物流园、海关监管点及公共保税仓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日趋完善,这些都为淮安发展民营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2.2 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

淮安紧靠长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有较强的互补性,淮安发展民营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丰富的科技、教育、人才、信息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接受发达地区经济和产业辐射。同时,淮安地处江苏北部中心地域,处在南下北上、东出西进重要位置,京沪、同三、淮连、宁徐、宿淮盐、宁淮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京杭运河贯穿全境,新淮铁路运力不断提高,淮安民航机场已于2009年建成通航,水陆空运输条件优越,交通优势明显。

2.3 发展成本相对较低

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下,淮安在土地、电力、劳动力、矿产资源、农副产品等生产资源和生产要素成本与发达地区相比,目前拥有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优势比较明显,能为淮安民营企业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3 加快发展淮安民营企业的一些建议和思考

3.1 加强民营企业产业规划和引导

充分利用淮安自然资源、劳动力优势,结合我市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发展趋势,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行业准入条件,规划并大力发展适合淮安实际的支柱产业。政府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资金,做好产业研究、规划编制工作,及时出台相应管理制度和指导意见,使民营企业发展既有重点也有方向。要着重培育大型民营企业,引导民营企业将优势资源向产业积聚区集中,培植支柱产业,壮大产业规模。

民营企业不能永远停留在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要逐步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要多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项目,要做好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达到可持续发展。

3.2 围绕三大千亿元产业,做好产业延伸配套

要加快发展民营企业,必须把握好淮安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主动做好产业链延伸和项目配套。除冶金、机械、纺织、化工、烟草、食品、建材、医药等传统支柱产业外,民营企业要重点围绕三大千亿元产业,即电子信息、盐化工新材料、特钢,展开项目引进和延伸配套。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现有大企业、大项目为中心,加快产业集聚,强化协作配套,发展特色产业群,形成一批亮点企业和产品。

3.3 建立担保体系,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当民营企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时,对资金的要求越来越高,融资相对也越来越困难。淮安要建立与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相适应的融资体系,拓宽担保方式,积极鼓励民营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实现大规模扩张和产权重组,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积极推进企业整体上市或主业资产上市,吸引更多非国有商业银行入驻淮安,扩大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的信贷投入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多种渠道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4 加强人才引进,提高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淮安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薄弱,科技投入明显不足。民营企业要做强做大,必须立足现有产品,加强产学研联合,加大对科研和技术开发的投入,在竞争中掌握主动,赢得发展先机,要建立长远的人才战略,加强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健全人才选择和培养制度,完善人才成长机制。

3.5 改进政府服务理念,提高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要加大服务力度,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技术、管理、人才、政策咨询服务,着力抓好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健全和完善企业帮扶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3.6 走特色发展之路,实施品牌战略

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8

按照建设富裕、秀美、文明、安全新浏阳的总体要求,为推动和谐淮川的全面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淮川街道实际,特制定2006年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以“打造商务旗舰,进军千强乡镇”为战略目标,以构建和谐淮川为工作主题,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两条工作主线,促进和谐淮川的全面发展。

二、 工作目标

坚持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创一流的领导班子;坚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跨越发展;坚持服务社区,服务居民,促进社区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积极构建平安淮川、人本淮川、数字淮川、亮丽淮川、和谐淮川,达到保长沙市十强乡镇,争创全国千强乡镇的工作目标。

三、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围绕“一个主题”。围绕构建和谐淮川这一主题,基本形成经济发展有序、服务功能完善、居住环境舒适、治安秩序良好、文化教育繁荣、管理手段先进、人际关系融洽、自治参与广泛的和谐社会发展态势。

(二)贯穿“两条主线”。

1、贯穿经济建设这条主线,实现经济提效。

淮川第“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为统领,实现2006年经济高效快速发展。一是以规范建设特色街区为重点,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实施商贸兴街战略,全力打造商务中心、文化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包装推介现代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旅游文化产业等“热点”项目招引客商,招商引资突破5000万元。三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建立党政领导联系企业制度,为企业排忧解难。确保实现企业总产值增长20%,突破12亿元,完成GDP7.2亿元,增长20%,财政税收突破8500万元,实现居民增收400元。

2、贯穿社区建设这条主线,实现发展提质。

以社区党建为龙头,探索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着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标本兼治,强化教育,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和完善社区、小区、楼栋三级组织体系;以社区文化建设为抓手,提升社区文化品位;以社区服务为核心,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以社区自治为方向,顺利完成社区换届选举;以社区共建为载体,做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逐步形成自治型、服务型、平安型、学习型、生态型社区。

(三)抓好“三大工程”。

1、抓好重点项目工程,实现建设提速。一是抓好浏河中学二期工程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速度,力争完成二期工程的综合楼、运动场、校门、围墙等建设项目。二是全力配合市政府对车站路、黄泥湾路等道路进行改造。三是对城东、城西、北园、联城社区背街小巷、居民区房前屋后按照硬化、绿化、亮化要求全面进行改造。四是对北园社区严家冲小区排水、排污工程进行改造,切实改善居民区生活质量,营造和谐的人居环境。

2、抓好社会保障服务工程,实现保障扩容。一是街道、社区、企业单位免费对剩余劳动力、失地居民和下岗失业人员尤其是4050人员提供劳动技能培训和再就业意识培训,社区建立家政服务中心,拓宽服务领域,想方设法增加就业岗位,力争2006年失业人员大部分实现再就业,所有社区达到最充分就业社区。二是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实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扩面。三是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建立个人交费、社区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居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使参加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0%以上。四是完善低保保障机制,形成低保动态科学规范管理。五是将“爱心超市”触角延伸至小区、楼栋,建立居民小区“爱心屋”、楼栋“爱心角”,文章来源于新灵山,营造和谐的生活保障环境。

3、抓好文明街道创建工程,实现素质提升。以创建文明街道为契机,全面提高市民素质。一是要总结提炼出“淮川精神”,使之成为淮川的公德名片和品位标志。二是要通过设置公益广告,潜移默化激发市民热爱淮川的自豪感、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城市环境的责任感、加快发展的紧迫感。三是开展“文明小区”、“文明楼栋”、“文明家庭”“文明市民”评选活动,倡导文明、友爱、诚信、节约的社会新风。四是建立各具特色的楼院文化、街巷文化、广场文化和校园文化,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共2页,当前第1页1

(四)力争“四大突破” 打造“四大品牌”。

1、力争社会综治工作有新突破,打造平安淮川。一是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调解率达到100%以上,调解成功率达到100%以上,不发生民转刑和非正常的死亡;二是做好平安社区创建验收审核工作,并将平安社区创建触点向小区、楼栋、单位延伸。三是稳妥推进消防进社区工作,实现社区消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四是做好法制进社区、进楼栋、进家庭的普法、学法、用法工作。

2、力争在社区管理模式上有新的突破,打造数字淮川。一抓网络建设。在社区、小区两级网络的基础上,将触点向楼栋、单元延伸,建立四级网络。二抓信息建设。在全面推行“社区事务管理系统软件”运用的基础上,建设社区网上服务平台,完成街道、社区二级服务中心的联网,实现政府、社区和居民信息的快速对接,提升现代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水平。

3、力争在计划生育服务上有新的突破,打造人本淮川。坚持以人为本,搞好“五个服务”,推广“三大工程”,一是搞好政策服务、生殖健康服务、药具宣传服务、随访亲情服务、一条热线释疑解惑服务五大服务,二是推广“知情选择避孕措施工程”、 “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三大工程,三是充分发挥计生协会作用,实现居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使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率达90以上,意外妊娠率控制在20%以下,计生率98.5%以上,争创长沙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示范街道。

4、力争在城市管理上有新的突破,打造亮丽淮川。一是成立专门的城市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实现管理模式的两个转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突击管理为经常管理。二是办事处调整、充实城管办公室,各个社区成立城管协会,扩大管理覆盖面。三是要继续巩固绿化率。全力配合做好群众绿化、城市建设配套绿化、拆违还绿等工作,创市级绿化先进集体。四是建设节约型城区。组建社区环保志愿者队伍,建立和健全社区环保节能管理制度和群众性的环境监督体系。

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9

一是致力于教育布局契合城市规划。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伴随生源变化、新区拓展和旧城改造、小区建设等多种因素叠加效应的出现,为突出教育第一民生地位,淮安区政府明确要求教育部门全程参与城市建设规划,确保教育“棋子”在城市建设“大棋盘” 中地位优先、定位科学、方位适中,进而带动各类资源要素如众星捧月般集聚教育,按城市建设规划有序分布,不断完善提升城市功能,让城市更加宜居、居民更加幸福。

二是致力让教育资源贯串城市脉络。区政府遵循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以打造“学在淮安区”品牌为引领,在原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基础上,先后投入近9亿元,同步新建了红军小学、淮安市山阳小学、新安小学新区分校、红军中学、江苏省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淮安市青少年综合实践中心等“五校一中心”,为每所学校每个班级均装备了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微光量子环保书写板,实现全区所有公办中小学在全国率先告别“粉笔黑板”;同时,各新建小区按照“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同步使用”原则,按省优标准已配套新建了22所幼儿园、正在建设6所。“十三五”期间,淮安区还将投入13.8亿元,在城市新改扩建幼儿园13所、小学6所、初级中学3所、四星级公办普通高中1所,当前正在启动建设其中的9个项目。

三是致力以教育特色提升城市品位。为切实传承好城市历史文化,让学校成为城市建设的靓丽风景和精神坐标,淮安区城区各学校依托该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资源优势,不断丰富发展内涵,努力彰显办学特色,既打造出教育品牌,也激活了城市记忆,提升了城市品位与影响力。“班”创建工作一以贯之,引领省内外;淮安中学“学总理・创三好”活动已坚持开展了37年,楚州中学华中分局遗址红色教育课程基地让师生更有信仰、更有力量,新安小学“学习新旅精神・争做新时期小好h”成长实践模式、红军小学“弘扬红军精神・传承恩来风范”实践教育,以及吴承恩中学“西游文化”研究等,让历史文化的“城市灵魂”穿越古今,让城市愈发厚重,更具魅力。

教育承载着千万家庭的幸福与梦想,是最大的民生。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教育必须始终聚焦“更好教育”目标,人民群众才能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城市也才能更有温度、更有厚度、更有美誉度。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