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师承教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7 18:00:05

师承教育论文

师承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师承班; 管理教育; 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138-002

我省原有全国有名的“五老”中医临床大家,通过“五老”的师承培养了我校一大批学验俱丰的名医名师,为中医师承教学改革提供了可靠的师资储备,我们拥有两所附属医院和国医堂医院等,为本项教学改革提供了充足的临床条件。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2004年学校成立了“中医师承班教学管理小组”,开始开展中医师承教育教学改革。

我校中医师承班教学改革着重围绕解决中医学术传承和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现代高等教育和传统中医师承教育的优势,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中医学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中医理论功底扎实,能用中医解决临床问题的高素质中医人才,探索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下中医师承人才培养模式。中医师承教育首重 “大医精诚、止于至善”精神的培育;重视中医传统思维的培养;强化中医临床技能的提高;突出中医教育的示范作用。几年来通过他们带动全校学生热爱中医、学习中医、研究中医,促进校园良好的学风。但是,我们在看到优势的同时仍然看到了存在的问题。

一、我校“师承班”管理教育的优势

2004年学校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成立了“中医师承班教学管理小组”,开始开展中医师承教育教学改革。2009年我校“师承”教育正式成为国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笔者认为,我校“师承班”管理教育有以下几点优势。

1.环境优势。我校高度重视“师承班”的教育改革工作,专门成立工作小组负责这项工作的开展。并积极申报国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于2009年获得批准,有了项目的支持,我校“师承班”的管理教育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2.制度优势。我校2005年、2006年分别颁布了《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师承教学实施办法(试行)》(闽中〔2005〕138号)、《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师承试验班管理办法》(闽中〔2006〕257号)等文件。成立“师承班”教学管理小组,并细化了选拔制度,有了制度的保证,“师承班”的管理教育工作有“法”可依。

3.文化优势。我校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创办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校园建设了富有中医药文化气息的人文景观,是一个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的校园,学生们始终在“大医精诚,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祖国医学而努力奋斗。

4.导师优势。中医师承班在导师遴选方面具有严格的要求,所有导师都具有正高职称,且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医德医风高尚,中医理论扎实,临床疗效突出,愿意为中医人才培养事业奉献者才能入选。经校党委及中医师承教学管理小组共同研究决定遴选名老中医杜建教授、省人民医院中医外科陈民藩主任医师、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内科陈美华主任医师等作为中医师承班学员的导师。

5.学员优势。师承班学员的遴选是优中选优,学生入校后的前三学期专业理论综合成绩排名在班级靠前者方有资格进行报名,根据中医师承班教学管理小组组织专家命题测试、导师面试三者相结合的原则,每年遴选出热爱中医、中医基础理论扎实、中医辨证思维能力较强的20名优秀学生作为师承试验班学员,经过暑期预跟师学习,经师生双方互选互认,半年后正式确立了师徒关系。

二、我校“师承班”管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师承,就是师徒相传进行传授学习的方法。它是我国古代传授医学知识的一种主要形式,在中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历史上的许多名医大多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如传说中的雷公从师于黄帝,歧伯从师于僦贷季,扁鹊从师于长桑君,淳于意从师于公孙光和公乘阳庆,张仲景从师于张伯祖,李东垣从师于张元素,而罗天益又从师于李东垣等,正如韩愈所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承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发挥师徒双方的积极性;有利于学习继承老师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有利于紧密联系实际,增进学生的临床实践经验。我校“师承班”培养教育的模式虽然充分发挥了这些优势,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人文精神培育的弱化

弘扬人文精神在高等中医教育中极为重要,这不仅是因为人文精神可以成为科学精神的一种互补,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中医学本身是一门“人文――科技”双重主导性学科。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我校“师承班”学员在这方面受到的教育还是比较欠缺的。

2.中医传统思维培养的弱化

我们认为,中医的特色在思维,中医的根基在文化,中医的精华在经典,中医的发展在临床。中医师承教育对于中医传统思维的培养主要通过中医辨证思维、中医经典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的开设,结合导师中医临床来不断强化。目前,学员对于经典的学习、研究有待加强。

3.中医教育的示范作用弱化

师承学员每年进行跟师经验交流汇报巡回活动,通过学生讲述临床跟师的体验,自己向同学展示中医临床疗效,通过他们带动全校学生热爱中医、学习中医、研究中医,促进校园良好的学风形成。目前,这方面的活动应常态化。

三、“中医师承班”管理教育模式

随着时代的迁移和科技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并不能有效地解决许多功能性症状与病痛,尤其是那种创伤性的检查与治疗、化学药物对于人体“内环境”的严重污染与攻击,无不使人们对于此模式提出了严峻的质疑。随之而来的,便是医学模式的转换,即构建“生物――心理――社会”这样一种具有人文关怀的综合性的现代医学模式。中医学顺应世界医学发展的模式。如何更好的培养中医人才,是目前紧要任务。就中医学科的专业特点及我校师承教育的现状,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中医师承培养教育新模式。

1.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学习中医兴趣。中医师承学员的专业思想教育应贯穿于中医学科教育的全过程, 培育“大医精诚、止于至善”精神,构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人文基础,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把握中医学的思维特征。

(1)着力构建中医学人文体系,培育“大医精诚、止于至善”精神。中医学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可以说是“血肉相连”,传统中医学的母体就是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雅、俗两大层面);故而,中医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散发着浓郁的人文精神,许多中医学的名医名家,人文功底极深厚、精湛。因此,作为现时代的中医师承学员,理所当然地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的文化传统,有必要了解与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和熟悉现代人文知识,进一步将人文精神发扬光大。中医师承班应加大国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加大人文课程;师承学员应该学习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医德医风,在跟师过程中着力培养这方面的精神;师承学员应该开展为社会服务的活动,培养人文精神。每年应该举行拜师仪式,形成良好氛围。

(2)把握中医学的思维特征,培养学习中医方法。重视中医传统思维的培养,强化中医临床技能。中医的特色在思维、中医的根基在文化、中医的精华在经典、中医的发展在临床,中医师承教育对于中医传统思维的培养主要通过中医辨证思维、中医经典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的开设,结合导师中医临床来进行不断强化。“师承班”学员应该经常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强化经典的学习背诵,应该鼓励其和老师一起科学研究,也应该要求每位学员听取多少场讲座。

2.加强“师承班”管理,完善学员选拔方式。严格执行《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师承教学实施办法(试行)》(闽中〔2005〕138号)、《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师承试验班管理办法》(闽中〔2006〕257号)等文件。完善学员选拔方法。根据学生入学我校后的第一、二、三学期专业理论综合成绩、中医“师承班”教学创新管理小组命题测试、导师面试三者相结合的原则,遴选出中医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对中医辨证思维能力、综合素质较强的优秀学生。候选学生人数可扩大,选拔办法能更体现中医特点,考核学生对中医的兴趣,人生规划,人文素养等等。考核办法要体现淘汰机制,能进能出。

综上所述,我校师承班的教育管理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也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应该认清现实,找准方向,加强管理,不断深化教育模式,为培养更加优秀的中医药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师承教育论文范文2

1知识观解读:教育的内在价值线索

1.1知识观的历史发展

从古至今的哲学一直在思索什么是知识,人类对知识理解经过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古代知识观以宗教或神学为依托,追求形而上学的知识,希望为世界提供终极性的本体论解释;现代化哲学观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为分界点,实现了“知识论转向”,希望能让知识庇护在现代科学的光芒之下,强调知识的普遍性、客观性、中立性、统一性;后现代知识观以现代知识观批判者的角色登场,追求知识的境域性、个体性、差异性,通过对现代知识观的质疑、批判与超越,改变现代知识观对社会的垄断,具有一种强烈的解释学意味。

1.2知识与教育

“知识观与教育的固有联系不可能也不应该被斩断。”叫特定的知识观总与特定的教育模式紧密联系,首先,知识是教育进行代际传递的重要内容,离开一定的知识观,教育无法进行;其次,知识是教育得以进行的载体,其他的教育影响主要附着于知识之上进行;第三,教育反过来作用于知识,教育是知识的生产母体,在教育的不断良性循环中推动知识世界的丰富完善。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知识观都有其特定的存在意义与价值,很难以某一种知识观应对所有的教育问题。虽然西力一文明兴起以来的数百年问,西力一学者努力以西力一知识体系的标尺来整合所有人类形成的知识。然而,这种尝试的结果却是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文化差异。

1.3中医知识观的特点

中医知识是人类文化长河中独特的一支。与西力-医学知识不同,中医知识往往“可以意会,难以言传”,其知识的大部分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川。中医药知识往往世代传承,具有典型的隐性特征。‘已更多立足于中医药学家长期的临床实践与体验,在过去往往为个体所独有,难见诸于文字。中医药知识与西力一传统的生物医学知识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两类知识体系。当代中医师承教育的兴起,一力一面暴露了院校教育的不足,另一力一面则允分体现着中医知识特征的内在要求。因此,中医高等教育需要高度关注中医的知识特征,以适合于这种知识建构特点的教育模式来促进中医药教育的发展。

2中医师承教育研究的知识观解析

中医师承教育虽然源远流长,但面对肇始于西力一的现代教育制度,特别是现代工业文明背景下批量生产式的教育培养机制,因其“效率低下”而饱受垢病,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究其原因,未允分认识到中医知识观与西力一医学体系的差异,未允分重视教育模式与特定知识观的匹配问题是其关键。

2.1传统师承实践中的知识观解析

以传统师带徒的力一式在中医高等院校内或医疗机构展开师承教育是当前师承教育的主要实施力一式,同时亦是被垢病之所在。例如,上海的师承学位班川,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师承培训叫等,基本保持了传统中以师承教师为核心,通过跟师临证的力一式展开,与传统做法基本没有差异。亦被认为容易导致门户之见、缺乏规范性、效率低下、简化和忽视西医知识等不足川。从知识观角度来看,上述中医传统师承的缺陷却正是中医自身的特点所在。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决定了每个医者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力一式,每种病都需要根据当时当下的各种情况对诊疗的力一案与策略进行灵活调整与运用。而这种特点将必然导致所谓门户之见、缺乏规范性等“缺陷”。因此,传统师承的实践需要考虑特定的知识结构特征,走出一条与西力一医学高等教育不尽相同的道路。

2.2传统师承改造研究的知识观解析

与实践领域对中医知识观的忽略相类似,理论研究亦未能摆脱这一倾向。基于对传统师承的批判,有学者提出应对传统师承力一式进行改造,以适应中医高等教育体系。如将传统师承抽象成为课程川,将传统师承以补充临床实习的力一式纳入等叫。然而,这些建议虽然能够保留传统师承的形式,却有可能会失去师承对传续中医临床知识经验的价值。这些建议未能避免从西力一医学教育的角度来评判中医。近代中医高等教育本身即来自于对西力一的学习,而不是对中医自身规律的研究。中医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其中以隐性知识为主川,而西力一医学则是以显性知识为主建构起来的。从知识观来看,中西医学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对传统师承的改造与当代中医院校教育整合的研究,必须以中医知识观为基础。

2.3传统师承的借鉴与整合研究的知识观解析

借鉴西力一医学教育中的经验,探讨传统师承与中医院校教育的整合亦是当前师承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通过对比牛津导师制与传统师承,进而探讨在中医高等教育体系推行导师制的可能性mo。然而,这类力一法往往只关注了那些形式上相似的制度,却并未注意从知识内涵层面寻找比较对象。长期以来,向西力-学习的经验让我们不自主地容易产生西力一医学教育比中国传统医学教育先进的先在理念,这导致在借鉴过程中容易出现不顾自身特点,一味强调西力一优秀的倾向。但正如上面所讨论的,既然教育模式是为特定的知识观服务的,那么借鉴就首先要考虑借鉴对象的知识特点,只有立足于知识观的特殊性,对西力一医学教育模式的借鉴才是有意义的。

2.4重视中医知识观的特殊性是中医师承振兴的关键

中医师承教育正在兴起,这体现了中医知识观的特殊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实际上,中医师承在建国后长期被排除在院校教育之外,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重新开始受到重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院校教育在中医隐性知识的传递上存在先天短板,而师承教育在这力一面的作用则是有口共睹的。师承的兴起在提醒我们,中医和西医的知识观存在着重大差异,脱离中医知识观特殊性的教育容易丧失自身特色,进而阻碍中医的发展与兴盛。此外,教育本身对知识的建构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中医师承体现着中医知识的最本质的特征,重视中医知识观的特殊性是中医师承振兴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必然会导致对中医知识观特殊性的更深入探讨。

3以中医知识观为核心的中医高等教育再构

3.1以本土为主,借鉴西力一有益经验

师承制度在中医师的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努力协调师承教育与现代学校制度之问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既有中医学的知识与能力,又具有更为开阔的世界性医学眼界。总体而言,“西力一现代制度,从市场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到民主政治,几乎己全球化,启蒙的-些价值如民主、公正、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己为大多数的现代化国家的人们所承认”mo,具有较多可以参考的地力一,而且,西力一高等学校甚至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时代,比我国的近代大学要早几百年,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中有许多东西可以供我们借鉴。不过,虽然西医的带教力一式确实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许多有积极意义的经验、技能,却并不能让我们放弃师承教育理应坚守的教育立场,尤其是作为精华的、具有本土传统的医学价值取向与实践操作的经验,这对于中医师承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也是中医师承教育能够继续走下去的根基所在。

3.2以学院为主,吸纳草根力量参与

当前中医呈现出民问与学院两个重要的发展取向,在民问有大量真正具备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的医生,但口前民问与学院基本上径渭分明,没有太多的交往与沟通,民问中医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甚至处于一种被正统看不起的角色定位。实际上,民问的许多中医人才具有较高的水准,将他们称之为草根绝不意味着水平的高低,而是从掌握资源的角度进行的权力话语界分。他们是传统中医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支柱,也是不可多得的中医教育资源。学院派与草根力量互动合作取得成功不是没有先例,我国西部唯一个以客家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机构,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广泛吸收高校、科研机构和地力一文史工作者等力一力一面面的力量参加,在推进西部客家文化研究与开发中起到了巨大作用yz}。尽管合作发生的领域不一样,但是,其中的道理和路径是完全可以迁移的。

3.3以“术”为主,提升“道”的修养

中医的精髓在于临床实践,这也是医学存在的根本立意所在,传统的教育力一式过于强调理论,对于将理论转化为临床却力量有限。因此,一定要加强“术”的培养,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一些实践操作力一法,而不是轻松地坐而论道。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道”的修炼,当前临床带教的培养制度,由于受到时问制约,而且不停地在不同的科室轮流学习,无法在某一个中医师那里得到较为长期的指导,也很难得到作为中医诊断治疗灵魂的灵活性,而从“道”的角度来说,这会影响学生对中医学更深入的把握与体会,客观上亦导致了许多学生在毕业后,更习惯于以西医力一式开药,而不是看中医之道。总之,“道”“术”结合才是中医师成长的路径。

3.4以外显为主,关注内隐知识转化

师承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中医师承教育;中医思维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说:“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国古代文明宝库的钥匙。”近一段时期以来,随着《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相继印发实施,中医药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方式,师承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中医药人重视,在《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强调要“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建立中医药师承教育培养体系,将师承教育全面融入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何⒅幸揭┤瞬排嘌与互联网结合起来,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中医师承教育模式

有学者指出可以把中医师承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传统中医师承教育和现代中医师承教育。

传统中医师承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中医药继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经典名著《黄帝内经》就是通过黄帝和歧伯的问答,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理论进行系统整理和总结。古代名医大家大多通过中医师徒相传而成长起来的,比如扁鹊、张仲景。此外,中医师承教育形成的大家流派,如河间派、易水派等,通过师承传授,继承创新,不断推动中医药的发展。

现代中医师承教育是在在总结传统中医师承教育经验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的理念和知识,突出中医传承人才和成长规律,形成内容丰富的形式多样的,以跟师学习为主线的学术传承和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比如安徽“新安王氏医学”以其独特的学术理论和临床特色,通过国家中医药高等教育项目和国家名老中医传承项目,将师承教育融入院校教育中,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目前现代中医师承教育的对象有在校生、中医药行业人员和中医爱好者,在“十二五”期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下,各地已经建成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60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956个、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00个、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64个、中医药各层次培训基地1140个,已经初步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中医药师承教育模式。

“互联网+”中医师承教育可以看成中医师承教育的一种进化形式,是中医师承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是在总结传统中医师承教育的口心相传,跟师临证的经验基础上,结合现代中医师承教育的理念和知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打破地域、时间的限制,集合众智,突出个体的学习,是一种符合大众化教育的一种继承创新模式。

“互联网+”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具备众创、众包、众智的特点,发挥共享的互联网精神,突出个性在师承教育中的地位,将在师承学习、继续教育培训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二、“互联网+”时代中医师承教育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传播手段的不断更新、大数据挖掘在中医药中的推广,智慧医院、智慧药房、专家智库、健康云、智慧处方系统等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医疗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展。中医师承教育也紧紧跟随时代,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传播手段上。北京中医药学会举办的“中医传承北京论坛”借助微信、QQ等互联网交流软件进行会议组织、报名,解决会议承办者会前对于参会人数不确定的实际困难,方便会议的组织。

在传播方式上。北京仲景学术年会主办方提出“演讲者必须在微信群进行试讲,由学员代表们进行点评并提出疑问、指出不足。经修改提升之后,获得大多数代表认可,才有资格到会场正式演讲。”这种预先演讲的模式,便捷、高效提高学术会议的精彩度。

在传播内容上。国医大师王琦互联网传承工作室、河北李士懋名医传承工作室等工作室将或名师的视频、个人著作放置网络上供学员学习,或通过互联网进行“课程疑问提交”,降低临床跟师的成本。

在管理模式上,笔者所在的福建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借助手机APP软件“钉钉”进行班级学员管理,借助手机软件对班级学员进行手机签到、出勤统计和事务通知等,给班级的精细化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三、“互联网+”时代中医师承教育的困境

“互联网+”时代中医师承教育虽然在传播的方式内容上带来了革新,在师承模式上开展了探索,但是与传统中医师承教育和现代中医师承教育相比,还存在着不足:

(一)在师承人员选择上

传统师承教育中,老师对徒弟的选择要求很严,有时需要几年的观察才可以选定衣钵的继承人。现代中医师承教育某种程度上是院校教育的一种延伸,对于师承人员的选择相对宽泛,但也需要对学习成绩、人格人品等进行考察。“互联网+”时代中医师承教育降低了对师承人员选择的要求,减少了老师与学生的接触。

(二)在跟师临证上

不管是传统师承教育还是现代中医师承教育都重视对中医经典的学习,也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互利网+”时代的中医师承教育大大减少了老师和学生的接触,学生大大减少了在老师临证时亲耳聆听老师的辩证思维的机会,也无法在平时生活中耳濡目染老师的思维方法和治病方法。

(三)在理论体系上

互联网信息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能寻找到丰富的中医药信息,但网络上信息鱼龙混杂,还需要仔细辨别。目前网络上还缺少适合互联网传播的一整套中医师承教育体系,包括平台、内容等。

四、“互联网+”中医师承教育的发展对策

互联网已经在国民生活占据重要的位置,互联网普及程度已经很高,未来互联网的l展空间仍然巨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AR、VR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中医师承教育将会带来极大的变革。

(一)构建中医师承教育平台

在政府管理部门牵头组织下,搭建中医师承教育平台,以流派、名师传承工作室为不同模块,既有统一的跟师标准,又有区别,也可以对跟师学习进行双向选择。通过网络视频等在线手段对学员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进行考察,提高跟师学徒的门槛。在学习过程中,以在线问答的形式对学员的疑问进行答疑解惑,及时解决学员的问题。通过视频资料、图文等将老师临证的细节如实反映出来,帮助师承人员揣摩老师的中医思维,更好帮助师承人员建立中医辨证思维。

平台的建立应该是以“众包”的形式,集合大家的智慧和精力,将中医药的知识包括中医经典、跟师临证的细节等以文字资料和视听资料等收录在中医师承教育平台上,供大家学习交流。

(二)严格师承考核出师

学习的效果关键在评价。“互联网+”中医师承教育的效果成败也在评价。虽然从互联网上能得到海量的知识,集众家之所长,但对中医精髓需要进一步领会。因此,除了严格的中医执业准入之外,应针对“互联网+”中医师承教育的特点设计出师考核的内容和方式,严格师承考核出师的流程,让师承人员真正掌握中医思维和技巧。

(三)开展“互联网+中医药”技术人才培养

目前,掌握互联网技术的人才比比皆是,了解中医药学的人也遍地开花,但精通互联网技术的中医药学人才还是稀缺的,这样的人才不仅要有高超的编程技术,还要有中医思维,能理解中医药平台的构建,能攻克其中的技术难点。因此,培养“互联网+中医药”的人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可以采用中医药院校与综合大学计算机专业联合培养的方式,既利用综合大学优质的资源,也节约了培养的成本。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中医师承教育模式搭上互联网技术的快车,将给中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郭栋,刘更生.建立现代中医师承制度体系架构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2013(20).

[2]吕翠岩,张胜容,赵文景.论中医传统师承教育模式[J].西北医学教育,2016(1).

师承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武术;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育

1、研究目的

高校是具有独特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的社会组织,是人才汇集的场所,因此应发挥高校对武术文化的传承作用。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教育性和指导性。只有理清武术文化的概念,才能了解武术文化传承的内容,进而发挥高校对武术文化的传承作用。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

3、结果分析

3.1对武术文化的概念的界定

对武术文化概念的界定,是进行武术学科研究的起点,决定着研究者的研究内容、研究范围和研究方向。乔凤杰的《文化及其相关概念――一个“体育・武术”人的哲学思考》中指出[1]所谓武术文化,就是一个以武术这一核心概念来命名与武术有关的多种文化的集合。程大力的《论武术文化的内涵与外沿》中[2]将武术文化形态的结构分为“物器技术层”、“制度习俗层”、“心理价值层”三个层次。它表现和展开的是内在超越的人―天关系、人―心关系、人―道关系。

我们将武术看作一个整体的文化系统,运用发展的眼光,而不应该将其仅仅作为某一类技能、技术体系来看。武术文化应该是通过武术体现出来的一种思维,一种行为方式,是文化的综合。

3.2武术文化传承时高校所起的作用

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校应该承担起民族文化的继承、传播和推介的文化责任。

3.2.1高校在弘扬武术文化方面有着独特条件。高校教育是当代武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之一。高校有丰富的人才、文化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武术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创新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武术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3.2.2高校是培育和传播民族精神的桥梁。武术文化能充分体现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武术文化发展史与民族发展息息相关,武术文化不仅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而且能反映历史。在武术教学中,通过向学生讲述这些侠义人士的爱国事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我们只有将武术课作为必修课,才能切实担当起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

3.3高校传承武术文化的主要内容

武术要发展,必须传承其本质特征,保留武术的风格和特色,这样才能传承下去。武术文化的发展必须依靠传承来实现,而传承才是武术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

3.3.1对传统武术套路即武技与武理技术文化的传承。现代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分化严重,当前学校教育对传统武术的传承只是传授几套简单的武术套路,教法枯燥乏味,没有明确的课程设置和计划,没有统一的考评标准,更没有开设传统武术文化理论课程。教师在教学生时不讲技击、不讲发力方法、不练功,只学几个简单的动作。现代竞技武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不可能在高校广泛开展,我们只有通过对传统武术套路的学习来改变学生对武术的认识。

3.3.2对传统武术道德即武术行为文化的传承。“未曾习武先习德;武以德立;德为艺先”等名言,道出了武德对于习武者的重要程度。尊师重道在中国武术发展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也正是有了尊师重道这一道德规范,武术文化才能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得以传承。崇德扬善强调道德的责任与义务,这要求高校在教育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而且重视学生的个人修养。学生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立、自强、自信的品德,通过对武术的学习,能塑造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性格。

3.3.3对传统武术价值观即武术心态文化的传承。武术的心态文化是武术文化的核心部分,体现在民间社会传统的尚武风气、武侠精神和武侠文学以及武术与艺术、宗教、哲学等的关系中。[3] 武术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与文化现象,对学生进行武术价值观的教育能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民族气节。

3.4结论与建议

3.4.1 坚守武术文化民族性与传统性的同时,积极融入到现代化体育中。受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武术在其形态和内容上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武术在融入现代体育的同时,必须坚守武术文化的民族性与传统性。高校在培养学生时不仅传授学生技术而且应加强对其传统武术文化的教育。

3.4.2加强高校对传统武术教学的重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传统武术文化引进高校是一种创新,要使传统武术文化顺利发展,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传承武术文化,教师是关键,大多体育教师不了解传统武术的理论和技击,教出来的学生只记住动作而不知道武术的真正内涵。因此,加强教师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认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3.4.3对武术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编适合的新套路,完善武术竞赛体系,提高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的思想认识。当前武术教材陈旧、教学内容枯燥、模式单一,导致学生不喜欢学武术。一是学生因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单一不愿意学,二是传统武术源远流长,门派众多,而没有教师去教。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应当把传统拳术中的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最能代表武术文化的拳种作为教材内容,坚持简单易学的原则,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教学体系,从多学科的角度对传统武术文化进行研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理解传统武术的真正内涵。确保学生能对教材中武术基本技术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编排出符合当代大学生实际、兼具时代气息的武术教学内容,以便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的思想认识。

3.4.4建立健全传统武术文化教学体系,将武术文化资源作为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任何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离不开教育。传统武术文化要真正走向世界,就要把武术纳入完善的正规教育体系。我国武术教育不健全,究其原因,主要是武术在学校体育的地位很低,学校不重视,武术师资严重不足。为了扭转这种落后状态,要确立武术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应有的地位,把武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推动力。将武术师资力量、器械、场馆、校园武术组织等武术资源作为高校评优的一项评价指标,促进武术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

3.4.5武术教学过程中突出武德培养。武德是中国武术道德观的核心,武德能规范武术行为与方法。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如何来培养武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榜样带头作用,通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行为习惯来教育引导学生。在教学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课的开始和结束,师生互行“抱拳礼”,这样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师生之间纯真的感情,发扬“尊师爱生”的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1]乔凤杰.文化及其相关概念――一个“体育・武术”人的哲学思考[J].搏击,2011(2).

师承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师承制;导师制;本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1-0098-03

一、引言

在我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的继承与发展中,师承制度以其独特的教学模式占据了主导地位,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代教育制度中的导师制,其作用与师承制有异曲同工之处。我国的硕士和博士教育阶段采用了导师制,而在本专科以及职业教学阶段,导师制度并未采用。近年来,一些高校在本科导师制度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2002年北京大学首次提出在本科教学中实行导师制度以来,本科生导师制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使这一制度得到了发展和丰富。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该制度仍处于尝试和发展时期,各高校对这一制度的规定和实施方式差异较大。本文认为,本科生导师制与我国传统教育的师承制一脉相承,与英美著名高校的学院导师制属同一范畴,在本科教育教学中大力推广和完善这一制度,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是一项重要的举措。

二、我国传统师承制度

师承制包括家传、拜师两种基本形式,是我国古代文化与科学技术继承与发展的基本模式,在我国的文化与科技的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特别是在我国传统医学领域,师承制的作用更为突出。下面就师承制在中医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做一个剖析,借以说明师承制的优势和劣势。

(一)师承制在中医药学传承和发展中的作用

在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发展中,师承制功不可没。通过家族相传、拜师学艺、名师带徒等形式,师承制不但使得中医药学历代人才辈出,而且使得中医药学得以延续和发展,生生不息。回溯我国古代,历代均有名医、大医涌现,这不得不归功于师承制的作用。相较于古代,我国现代中医院校教育已发展50余年,却还没有培养出一个张仲景、李时珍这样的名医[1] [2]。这种师承制度缺失带来的文化、技术和经验传承的缺失,不仅仅体现在中医药学的发展上,在我国目前各个行业的发展与传承中也严重的存在,特别是在科技壁垒还依然严重的今天,如何发扬师承制的优势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与传统师承制相比,现代教育在育人与实践方面的不足

当今的院校教育,由于受场地、师资等条件所限,课堂教学中很少能做到对学生一对一的辅导。在教学实习的过程中,由于实习单位不能提供足够的实习职位和实习时间,学生实习过于程序化,以至于不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对所学专业有所了解,使得我们的本科教育基本上只是在理论教学上的一种拓展的延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只停留在初步认识的阶段,很少能够具备本专业的实践工作能力,这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去甚远。在新员工招募后,许多用人单位不得不为每个新分来的大学生配一个专职的师傅,手把手的教,大约需要两三年时间才能适应工作要求,这实际上是在补师承教育的课。

(三)师承制的天然不足之处

理性地看,传统师承制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师承教育往往易受门户学派的影响,使学生在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等方面受到局限。其次,由于师承制无论是家传还是拜师,都属于个体传授的教育形式,因此,难以适应现代教育大规模培养人才的需要。再次,个体传授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易在知识结构、学术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完全接受老师的影响,而对其他学派产生排斥心理,易导致学派间各自孤立发展,不能兼容并包。鉴于以上原因,现代高等教育教学必须对传统师承教育批判地吸收借鉴,而不能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式全盘采取。那么怎样发扬师承教育的优势,弥补现代高等教育的不足呢?西方哈佛、剑桥等名校的做法可给我们更多的启迪。

三、欧美高校中的本科生导师制度

欧美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发源于牛津大学,而后扩展至英国的各个殖民地国家。牛津大学建校800年来,为世界的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牛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功于其独具特色的导师制。二战之后,美国的高等教育模式被世界各国竞相

引进和借鉴。从教育教学模式上看,美国的一些著名高校,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至今依然保持着本科生导师制和学院制的传统。因此,当借鉴哈佛、耶鲁等名校的经验时,实际上已经借鉴了牛津、剑桥的经验。因此本文对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做一个深入的剖析。

(一)牛津大学学院导师制概述

学院制是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基础。在牛津大学,每名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有自己的导师。牛津大学特别注重本科教育的传统。在牛津大学的本科阶段教育教学中,导师制是每个学院对学生施教的基础,在本科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在牛津大学,导师一般都是学院中具有较高职称的专职教师,他们一般会亲自参与新生的选拔与录取,他们的选拔标准往往直接决定一个学生录取与否。在带本科生的同时,导师往往也带研究生。但对大多数导师而言,他们头等重要的任务是本科生的培养与教育。每位导师大约负责6~12名学生,指导其学习、写论文,解决学术问题,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是两三个学生一起去见导师,开一个小型的“研讨会”,并将导师事先布置的作业以论文形式向导师作一个汇报。

(二)牛津大学学院导师制的育人优势

牛津大学学院导师制在育人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导师对学生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便于老师因材施教,针对各个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制定教学内容,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在适合自己的教学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二是导师制中民主、平等的教学方式和自由活泼的学术氛围,可以促使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批判能力的养成。三是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形成。就学生的成长阶段来看,本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确立的关键阶段,也是在高等教育体系三个阶段(学士、硕士、博士)中最有活力、最有创造灵感的一个时期。在师生亲密接触中,导师在学业、品行、心理成长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关心、呵护和指导,这对于学生的学风的养成,人格的培养,乃至一生的成长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与思考

(一)实施导师制的积极意义

目前,本科生教育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业教育,二是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从分工上讲,学业教育主要由各科专业教师完成,而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则由专职辅导员负责。专业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社会阅历,但他们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仅限于课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一般又以老师的讲授为主,师生间交流较少,学生表达自已见解的机会更少。而老师除专业知识以外的“传道”“解惑”,以及道德修养、人文知识方面的传授更不可能。目前高校中,一个辅导员往往肩负着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使其很难在日常管理中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同时,辅导员的设置并不强调专业知识,使得他们不能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专业问题或对学生进行科研辅导。上述教学与管理的绝对分离导致我国本科教育中普遍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学生在校期间与专业老师沟通少,实践机会少,难以及时了解所学专业内涵和专业导师的成就,学到老师的专长。二是学生思想、生活上受到老师的指导少,心理问题和情绪困扰不能及时得到疏导,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涯缺少思考和科学规划,毕业后难以适应单位和社会需要。

师制的采用,不仅可以改变过去“一个模子”的教学方式,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与导师的交流和沟通中,对所学知识的实用性有较深刻的理解,从而使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同时还可以使导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和个性教育,学生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尝试做试验和写论文,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有效解决上述因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分工造成的本科教育困境。本科生导师制的采用,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人格魅力、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有利于提升导师素质,增强其责任感和成就感,使其切实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

(二)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进展与反思

本科生导师制的优势不言而喻,它能够发挥我国传统的师承制与国外先进的导师制的优势,是我国现代学院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通过本科导师制的实施,学生可随时找老师沟通专业方面的问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老师的科研和试验。专业导师定期给学生举行一些学术活动,对于在校大学生养成专业兴趣、建立专业信心、

保持良好的大学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态,都将起到很好的作用。从牛津大学的学院导师制来看,我国诸多高校已经具备学院制的职能和权力,这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基础。我国高校的教工队伍老中青结合良好,梯队合理,而且学历高,责任感强,对学校抱有深厚的感情,具有为教育事业发展甘于奉献的精神,为我们全面推行本科导师制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

在本科导师制的实施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导师对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指导方式随意。二是导师指导的学生过多,缺少针对性。由于我国高校教师资源尚未丰富到一定程度,使得每个导师指导的学生较多,导师们分身无术,难以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引导[3]。三是对导师考核指标有待量化,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强。在导师制实施中,因为考核内容难以量化,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效果只能相对地进行评估,使得考核难以做到真正公平公正。同时,与承担教学与科研相比,本科生导师的报酬偏低,激励不足,致使大学教师在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不愿拿出更多地精力放在本科生的指导上,也使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难以产生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温茂兴.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之比较[j].中医教育,2005,(10).

师承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承德市 轮滑运动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99-02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在对承德市中小学中开设轮滑的学校基础上,抽取了10所学校为主要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本文根据研究对象与任务,广泛阅教育学、学校体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通过中国期刊网进行检索,查阅了近几年各省市体育类期刊中有关轮滑教学、改革等课程的书籍、论文,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本人对其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利用,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本人制定了调查表,对被调查的中小学共发问卷20份请任课教师进行认真填写问卷,回收有效2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100%。学生问卷发放共200份,回收186份,回收率为93%,有效183份,有效率91.5%。

1.2.3访谈法

通过对轮滑运动方面的资深教师进行面对面访谈,通过他们对轮滑运动产业化的看法对资料进行整合。

1.2.4数理统计法

对全部问卷数据利用EXCEL或SPSS统计软件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并对调查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1.2.5综合分析法

在查阅文献资料、与个别教师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以及对调查问卷进行统一和处理的基础上,运用了逻辑和辩证逻辑方法在整体和宏观上进行演绎、归纳、分析、综合,以保证论文思路的缜密性。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承德市中小学轮滑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2.1.1承德市中小学开设轮滑课的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电话访谈和走访,了解到承德市所有开设了轮滑课程的中小学,其中了解到有10所已开设,对于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师资等正在一边运行一边筹备当中;而且有2所是以前开设过,由于场地不足以及学生出现外伤并且没有专业教师,所以取消了轮滑课。

2.1.2开设轮滑项目的情况分析

表l开设轮滑的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承德市中小学开设轮滑项目较少的原因是受场地和师资的限制,其次是部分学校领导对轮滑课的设置重视不够。

2.1.3轮滑课程的目标

通过走访了解到目前承德市中小学的轮滑教师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掌握轮滑的基本技术、技能、方法;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全面提高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指导自己或他人科学地锻炼身体。

2.2轮滑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2.2.1实践教学内容

在对各中小学的体育教研室负责人的走访和对轮滑教师的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中小学的选修课的教学内容都是:起跑、直道滑行、弯道滑行、及终点冲刺等内容。

2.2.2理论教学内容

在对调查的10所中小学中发现,有3所中小学对学生进行轮滑专项理论知识的讲授,占所有中小学轮滑专项理论知识讲授的30%。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轮滑运动概述、规则与裁判法、轮滑的发展趋势以及轮滑的安全措施和卫生常识等。这说明承德市中小学重视专项理论的教学程度还不够。

2.2.3轮滑教学时数的现状分析

表2轮滑教学时数的现状

从上表中各学校开设轮滑课时数的结果看:在10所中小学中有6所中小学进行两学期72学时的轮滑课教学,占总体的52.94%;有2所中小学进行四个学期的轮滑课教学,占总体的31.37%;有2所中小学进行两个学期64学时的轮滑课教学,占总体的15.69%。在开设两学年的中小学中,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的体育实践课占有的比例比较合理,因为运动技能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根据走访和调查,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掌握情况都很好;对于开设两学期64―72学时的中小学,教师普遍反映,课堂教学中,教师想尽可能地多教一些内容,但进度显得比较紧,学生只能完成对技术的理解、对于战术只能草草的介绍,学生的反映也是不满意,感觉课都结束了,并没有真正的学到有关轮滑的技术和战术。

2.3轮滑教学任课教师现状分析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如何、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荣誉和形象。因此对师资队伍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是了解学科和学校发展的重要环节。

2.3.1教师年龄、教龄结构分析

表3被调查的各所学校中轮滑教师的年龄、教龄结构

以上表明:承德市的轮滑教师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青年人员思想敏锐、接受能力强,呈现出勃勃生机及后继有人的良好势态。因此青年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年龄优势,老教师要发挥“传、帮、带”的纽带作用,为中小学轮滑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4学生参与轮滑活动的情况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62.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参加轮滑活动,23.5%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参加轮滑活动,13.7%的学生认为参加轮滑活动是无所谓的事。

2.5轮滑场地、器材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状况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进行,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并改进教学内容,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体育教学场地的缺乏,但基本的体育场地仍是保证体育教学的重要前提条件。所以,必须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以保证体育教学场地、器材的基本需要,广泛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承德市中小学轮滑课的开设率较低,各中小学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

3.1.2承德市中小学轮滑教师队伍过于年轻化,轮滑专业的教师相对较少。

3.1.3开设轮滑项目过于单一,并且内容陈旧。

3.2建议

3.2.1轮滑专业教师应认清体育教学目标,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断更新评价观念,改进考核制度。

3.2.2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3.2.3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

3.2.4中小学如有条件应采用多媒体教学,使技术动作师范生动。

参考文献:

师承教育论文范文7

【关键词】教育观念 转变 继承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123-01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其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十分广泛。大到对教育的目的、功能、作用的认识,小到对某一教育现象、教学方法的看法。比如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现在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减轻学生负担”,都是不同的教育观念。

和其他观念一样,教育观念的形成与转变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观上,个人的知识水平,理论修养,实践经验影响、制约着一个人的观念转变;客观上,本民族文化传统及外来文化,社会发展水平、国家发展战略均会影响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给学生补课、增加辅导、延长学习时间,一直被认为是老师爱岗敬业的表现。现在看来,这恰恰是教育效率低下的表现,是以牺牲学生健康为代价的得不偿失的做法。于是,许多地区提出了“减轻学生负担”这一响亮的口号,这就是一种符合时代需求的理念。但是,许多教师、家长对此并不十分认同。其实,这是当今追求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等理念在教育领域的深刻反映。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主动去认识、去实践,在反复的学习与实践中形成科学的现代教育理念。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人们思想认识的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是长期的文化积淀,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从中国近代的历史可以看出,在每一种新的思想诞生之初,都有这样一种倾向:旧观念根深蒂固的人总是一味排斥、拒绝新观念,视其为洪水猛兽;受新观念影响的人又拼命拒绝旧观念,把它看作劣根孽种。这种排斥,往往水火不容,一棍子打死,全盘否定。同时,对自己接受的种种观念,又毫不保留地照单全收,甚至誓死保护。在教育观念的转变中,要谨防这两种倾向。

要避免这两种倾向,就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首先,对大家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正确的教育观念,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教育史。关于教育,每个时代有各自不同的认识,许多不合理的教育观念连同教育制度,都被历史淘汰了,但有许多教育理论却久而不衰,永放光芒,成为教学实践的灯塔,指引一代又一代的人走向成功,推动着教育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学记》上“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等理论,阐明了教与学的关系;“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敬孙务实敏,厥乃来”等理论,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禁于未发”“当其可”“不陵节而施”“相观而善”等,说明了教育应遵行的原则。这些理论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论语》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等理论,今天仍可作为教师道德的一部分。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古代的优秀教育理论,一定要认真学习,准确领会,潜心实践。

在继承的时候,一定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切忌照单全收。如“学而优则仕”“官其始”等观点,就是落后的,不合时宜的。甚至像“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等极反动的观点,则要坚决反对,彻底摒弃。

对待外国教育理论也如此。对西方教育思想的学习,同样是一个教师提升教育理论水平,转变教育观念的重要途径。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把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目的来探讨,至今仍是人们关注的话题。把各种教育理论观点作对比,把握其本质,吸取于对我有利的养分。

对教育观念的继承与学习,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一文,对我们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们不能将传统的和外来的教育理论照单全收,也不能将其一棍子打死,而应将其拿来,拿来之后,或存放、或使用、或抛弃。

其次,在继承的基础上,要敢于创新,大胆实践。陶行知在艰苦的实践中,把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从做中学”根植到中国教育的土壤中,使之更加璀璨夺目。李吉林和他的伙伴们通过多年努力,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情景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开辟了一条使人耳目一新的优化教育环境的路子。这些无不说明,创新、实践是获得真理的根本途径。

师承教育论文范文8

在与职业承诺密切相关联的变量中,Cooper研究发现与职业承诺相关的主要因素有: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工作卷入、领导行为、离职意向等。教师的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对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承诺、工作绩效和职业满意度等有比较显著的预测力,而继续承诺对组织公民行为有很显著的预测作用。一般而言,强有力的承诺能主观上增加对能量水平的感知并能较有效地利用时间。Mark在探讨职业倦怠现象时,认为涉及倦怠的关键变量既不是时间,也不是能量,而是承诺。他还认为承诺与倦怠相互影响,高承诺可以降低倦怠感,高的倦怠感反映了较低的承诺水平。职业承诺不仅对于教师职业成长不可或缺,而且对于稳定教师队伍也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对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更是意义深远。本调查通过了解在当前教师职业领域内小学体育教师职业承诺水平的高低、不同背景教师职业承诺结构是否一致、教师职业承诺结构是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等,以期为小学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建设提供借鉴。

一、调查方法

根据李霞、龙立荣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问卷设计问卷,该问卷包括三个维度: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共16个题目,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共五个等级,计分分别从1~5。三个维度的同质信度分别为0.82、0.74和0.66,总问卷Cronbach ?琢系数是0.904,各分量表及总问卷都在0.7以上。随机抽样选取了G省的5市小学体育教师215人,以市为单位,利用集中学习的时间统一发放,由研究者当场收回,调查后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考察小学体育教师在本研究当中的总体情况,我们对参与本次调查的215名教师职业承诺总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了统计。职业承诺问卷采用了“1~5”五级评分方式,以“3”作为得分高低的标准考虑,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教师职业承诺总分和均分都显著高于理论中值3分,说明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承诺处于中等偏高水平。结果见表2。

从研究中可以看出,小学体育教师职业承诺三维度的平均数是有显著性差异的,说明调查对象得分最高的职业态度是规范承诺,其次是情感承诺,而较低的是继续承诺。对不同性别和职称的被试者在职业承诺的各维度上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test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男性和女性以及不同职称的小学体育教师在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职业承诺总分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为比较不同学历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承诺是否存在差异,同样将被试者分为3个学历组,即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以学历为自变量,分别以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承诺总分和其中的三个维度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情感承诺维度上(F(2,209)=1.145,p=0.017<0.05)、职业承诺总分维度上(F(2,209)=5.054,p=0.007<0.01),3个学历组的小学体育教师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两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多重比较(LSD)发现,在情感承诺和职业承诺总分维度上,呈现相同的趋势,即中专组的小学体育教师的得分高于大专(p<0.05),大专组又高于本科组(p<0.05)。

在教龄方面,不同教龄的小学体育教师在规范承诺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3,209)=5.183,p=0.006<0.05),其他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通过进一步多重比较可以看出,0~4年教龄的教师在规范承诺维度的得分和其他两个教龄组相比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5~14年教龄组和15年以上教龄组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15年以上教师高于5~14年教师,5~14年教师又高于0~4年教师。

三、讨论

本研究发现当前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承诺的程度属于中等水平。虽然与前几年相比,小学体育教师的经济收入有较大改善,但由于职业声望、社会地位仍较低,小学体育教师职业与一些高社会声望的职业相比,依旧显得没有优势可言。具体从职业承诺的三个维度来看,本研究发现小学体育教师的规范承诺相对较高,继续承诺相对较低,而情感承诺的程度介于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之间,这与国内徐富明的研究是一致的。小学体育教师对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所具有的职业精神,突出表现在规范承诺上。小学体育教师在职前的师范教育培养中和在职后的职业操守要求下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范承诺,而且在社会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约束下,成为教师职业承诺的主要成分。规范承诺作为个体留在本职业中的一种义务感和约束感,它对于维持教师队伍稳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是有利的。就监督、控制教师工作的难度来讲,教师自愿承诺对学校至关重要。此外,教师职业承诺对教师职业内化、接受职业变化的思想非常必要。

本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以及不同职称小学体育教师在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及职业承诺总分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调查还表明,教龄不同的小学教师在职业承诺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从业年限越长,承诺水平越高,这种承诺主要表现在规范承诺上。从事教师职业时间较长的个体,由于已经对教师职业投入了感情,这种内化了的教师职业的道德和规范,使得他们的职业承诺水平最高;而具有低教龄的教师则正处于职业波动期,他们在工作中遇到一些职业挫折时往往会质疑自己的职业选择适宜性,离职倾向的发生可能性较高并有可能付诸行动。

参考文献

[1] Blau G Paul.A St John N.“On developing a general index of work commit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93(42).

[2] Lee k Carwell.,J,Allen,N J Ameba-analytic review of occupational commitment: Relations with person-and work-related varial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0(85).

师承教育论文范文9

(一)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与其在当下的遭遇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极其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资源。中国可考的音乐史有8000多年,中国传统音乐之广博和多样化,是世界上少有的。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戏曲剧种有394个,曲艺种类有400余个,民族民间器乐有600多种,其曲目多达近万首;中国的民歌更是浩如烟海,据不完全统计,约有45000多首。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近年来文化生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强大的商业运作为后盾的流行音乐以及其它种种因素对民族音乐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给民族音乐保护与传承带来了阻力。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正在不断地消失,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二)庞大的音乐教育体系与其在传承民族音乐方面的乏力

中国有全世界最庞大的教育体系,有近20万名音乐教师为2亿多大、中、小学生提供音乐教育,并由388所各类高等音乐教育机构培养着各类音乐教师。这些学校的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在体现文化多样性方面却不尽人意。根据实际调查,许多学生不熟悉、不了解自己的民族音乐,不喜欢传统的民族音乐,却热衷于西方的流行音乐。

二、形成我国音乐教育现状的原因

(一)历史的原因

回顾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历史渊源,我们可以看到一条从20世纪以来史称“西乐东进”的发展脉络:最初在“学堂乐歌”中传唱的曲调,大多是来自日本和欧美的歌曲;20年代以后则是接受了德奥音乐的教育模式和音乐基础理论,传统音乐文化作为封建专制的一部分受到批判;50年代借鉴苏联的专业音乐教育模式;80年代引进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和港台及欧美的流行音乐,也就是说,“欧洲中心论”占据主导地位,是近代以来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事实。由于受到西方音乐的冲击和影响,其民族音乐文化观念未能在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实际教材中得到基础性和系统性的体现,在学校教育中推行民族音乐传承并非易事。

(二)现实的原因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影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手段以始料不及的速度发展,逐渐成为人们接收与获得文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价值取向对广大青少年审美趣味的形成起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目前中国的青少年对美国大片、摇滚乐、流行歌曲、百老汇歌剧、电视片乃至各种期刊杂志、小说读物等等如数家珍,其影响可见一斑。大众传媒的市场化所带来的对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更使流行音乐文化一时间泛滥到无孔不入的地步,使得流行音乐文化对青少年人群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体制的原因

长期以来,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主要以社会文艺团体、专业的民族音乐机构和民间音乐社团为主体,由文化部门(含各级文化馆站系统)来负责扶持;而学校音乐教育(包含高等师范教育)则主要以学堂乐歌以来的新音乐为主要内容,因此没能很好地利用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尤其没有很好地引进地方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再加上社会音乐生活中流行音乐对学生的巨大影响,都不能不认为是当下学生民族音乐文化观念淡漠、民族音乐口头文化遗产受到威胁的原因之一。

三、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反思与探索

(一)对20世纪以来学校音乐教育的反思

1.提出克服欧洲中心论的消极影响,呼吁学校教育重视民族音乐传承在展开近代中外音乐教育的比较研究时,学者们发现找不到中国自己的音乐教育体系,因为我们的音乐教育不是20—30年代传入中国的“欧美式”,就是50年代传入中国的“苏联式”,而没有中国式的。种种现象使学者们发出“中国在哪里”的世纪之问,提出要从文化的角度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进行审视,指出“要把握中国音乐文化体验之核心,发扬传统,全力发展作为文化的音乐教育”。

2.提出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应包括中国音乐的哲学基础、思维方式、美学、形态学、价值观念,要在对历史发展过程的纵向深入研究中,在与东西方诸民族及本土各民族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建立其理论体系;而“母语”体系的内涵将包括传统的、民间的、少数民族的、当代的以及民族审美心理历史积淀的等等。

3.提出让每个孩子会唱自己家乡的歌,关注中国民族音乐本身的多元化问题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有着各自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因此,不同民族自身的音乐文化、相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传承,也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随着对学校民族音乐传承问题的深入思考,学者们愈加关注中国音乐本身的多元特点以及多民族多地域特点。

(二)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探索民族音乐传承的实践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中国民族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就已经从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实践、师资培训、课题研究等几个方面全面展开。

1.对教学大纲与教材的修订

为了让广大中小学生熟悉与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部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就颁布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规定音乐课教学内容中民族音乐所占的比例与种类,为民族音乐在学校中的传承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2.身体力行的探索——教学实践的展开

随着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的出台,各式教材的编撰出版,全国各地很多音乐教师身体力行,展开了大量的教学实践探索。他们从学生最熟悉的本地或本民族音乐入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尝试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取得较好的效果,为民族音乐的传承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3.抓住关键环节——师资培训

许多高等师范院校和音乐艺术院校已经意识到,民族音乐传承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具有民族音乐素质的师资。这些院校在师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民族音乐课程,并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开设地方音乐课程,使未来的音乐教师真正具有民族音乐文化的素质。一些师范院校还开始了地方民族音乐师资培训的探索。

4.理论的支持——科研的推进及其所取得的成果

事实上,对近代以来学校音乐教育的反思,是随着学校民族音乐传承课题的研究而逐步展开的,因此,相关科研课题的展开及其所取得的成果,对民族音乐传承的实践探索提供了理论的支持,并具有了指导性的意义。

四、中国音乐教育当前的任务及未来的展望

现在已经有许多学者就“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设想与建议”发表了大量的文章,这些论述涉及到了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当前的任务与未来的展望。

(一)充分认识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人们在反思近代以来的学校音乐教育以及探索学校在民族音乐传承方面做出的成绩,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各级教育部门和不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以及高师的教师们,开始重视和加强音乐教育课程中的民族音乐内容,而且事实证明,凡是朝这方面努力做的学校,学生们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热爱程度就有所提高。

(二)确立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目标

确立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目标,是当前中国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建立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呢?首先要解决学校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传承互为基础的问题,即学校音乐教育应以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为基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应以学校音乐教育为基础。一方面,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学校音乐教育应以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为基础。

(三)引进多样化的音乐文化资源,实现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