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节日文化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2 17:33:02

节日文化论文

节日文化论文范文1

节日,又被称为“时空以外的时空”(time out of time),主要指的是民间传统的周期性的集体参与的事件或活动。这里所谓的“传统”,指的是民间节日一定要具有很长的历史传承性,属于民间自发的遵循和继承的一种仪式和活动。广汉,这座川西历史文化名城,是三星堆古蜀文明的发祥地,一年一度的汉族地方性传统节日广汉“保保节”历经三百年,至今大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汉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意义渐渐淡化,世俗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曾经在2009年就有华西都市报的记者做过相关报道:变了味的广汉“保保节”,揭示了“保保节”上“职业拉手”借机赚钱的现象。不光是“保保节”,现在几乎所有的节日都和利益、金钱挂了钩,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去哪里了?节日本身的文化内涵去哪里了?传统节日文化能真实映射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它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也是抵御文化霸权的重要武器。因此,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文化的关系,找到文化保护的途径,对于繁荣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达到国家稳定、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一、“保保节”民俗概要

“保保节”是川西地区流行的一种民俗活动。时间是正月十六,“保保”就是干爹,拜保保就是给小宝宝找干爹,传说可以保小宝宝平安、健康成长。现今四川地区仍然流行拜保保活动,只是各地称呼不同,时间不同,如成都郫县、温江、彭州、德阳什邡等地都称为拜干爹活动,活动是在每年的雨水节举行。但真正作为一种传统节日保留下来的只有正月十六广汉“保保节”,现已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节日起源

广汉“保保节”据说是由川西民俗“游毛病”和“拉保保”两种民间活动融合演变而来。其起源和一个传说有关:传说在清朝时期,有母女俩进城“游毛病”,“游毛病”是一种民俗活动,认为孩子有病,带出去游走一遭就可以把病根甩掉,在途中母女俩遇到一无赖纠缠,为了摆脱这个无赖,母亲急中生智跑到州衙门前,对守门的衙役说,自己的女儿是州官的干女儿,前来给州官拜年,无赖一听便吓跑了。州官听了禀报,出门问明原因,觉得这位母亲真是很聪明,还真收了这个干女。从此,正月十六就成了“拉保保”的节日,相传至今。

2.节日民俗内容

川西各地的“拉保保”活动内容基本一致,其中心内容都是“拉保保”,正月十六,广汉“保保节”这天,大家扶老携幼踏青游玩,俗称“游毛病”,中心内容“拉保保”。父母带孩子在大桥上、庙前或大树下(广汉“保保节”最初就是在房湖公园的十二棵古柏树下进行),等候过往男性行人,父母在给孩子选“保保”时,不一定都相互认识,只要认准对方长得一脸“福相”,就拉来让其给孩子戴上猪儿帽,并为小孩取一个吉祥的名字,让孩子叫一声“干爹”,如行人接受,家长就要摆酒菜,点香烛,焚纸钱,让孩子给“干爹”进行跪拜仪式,接受“干爹”所取的名字和“压邪钱”,双方喝酒结拜,互称亲家,这就算礼成了。以后逢年过节都要互相拜访,就算多了一门亲戚了。

二、川西汉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现状

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的内容和形式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民族观念的发展和变化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广汉“保保节”也是如此。

1.民俗节日的文化内涵逐渐淡化

在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文化内涵是精髓

,只有文化才具有永恒的魅力,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川西汉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逐渐流失。最初的“拉保保”、“拜干爹”的习俗是源于川西汉族的原始,是从拜物、拜神的原始信仰观念中分化出来的拜人的活动。人们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除了祈求神的保护,还希望求得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保护,求平安无事、长命百岁,特别是小孩出生后,除了想得到神和父母的保护外,还需要寻找“保护神”,方能健康成才,否则就会多灾多难。“拉保保”和“拜干爹”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能保佑其宝宝健康成长、无病无灾。而两种民间习俗的形式却不同。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一般说“拜干爹”是由父母按生辰八字物色好和孩子属相相生的成年人,认作干爹,而“拉保保”则不看生辰八字和属相,也不管属相是否相生,看到有“福相”的行人拉来就当干爹。而近些年,特别是09年以后,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及思想观念的变化,出现了“职业拉手”借机赚钱,这些“职业拉手”大多数是广汉本地人,“保保节”的节日文化内涵出现了变味。这些年由于政府和媒体的宣传,广汉“保保节”的规模越来越大,“职业拉手”也有了生存空间,“职业拉手”拉一个“保保”,就要从孩子得的“压邪钱”里分一半。所以这帮“职业拉手”拉的很卖力,不管对方是否愿意也强拉,在现场甚至还出现过互相拉伤、衣服撕破的现象。所以真正有意向拉保保的本地人大多数会选择“拜干爹”的形式,在民间悄悄进行,不敢到房湖公园进行“拉保保”的活动。在“保保节”上虽然成功拉了很多“保保”,但真正能在节日过后互相来往的却很少,至于节日的传统文化内涵已明显淡化,特别是川西汉族青年一代几乎不知道节日的深层内涵,传统节日更多的成为物质消费的时期,成为单一的娱乐性节日,大大淡化了其精神文化内涵。

2.节日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迁

首先,活动地点增加了。由于“保保节”规模的扩大,现在活动地点除了房湖公园,又发展到了金雁湖公园,因为那里有十二生肖的铜雕群,现在每年正月十六那天,房湖公园和金雁湖公园都会吸引周围一些城市,如成都、绵阳、德阳等很多游客来广汉为自己的小孩拉保保。

其次,节日内容增加了。随着每年参与“保保节”的游客增多,广汉“保保节“的内容也变的更丰富了,除了“拉保保”的活动,还增加了大型计划生育宣传和商贸洽谈活动。使节日的气氛更热闹,使这一地方传统节日更具时代特色。

再次,节日形式发生了变迁。在正月十六的“保保节”上,一旦“保保”拉成功,就由孩子的家人将“保保”簇拥出人群,找个人少的地方,互相进行自我介绍,孩子父母道出自己的心愿,然后就到餐厅宴请“保保”,并不在“十二株古柏”前摆酒菜、焚香礼拜。“保保”也要为孩子取名字,赠“压邪钱”,只是名字的含义已经突破了旧观念。

三、保护川西汉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几点建议

川西汉族传统节日民俗事象是川西汉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承载着川西汉族诸多重要的文化基因,是民族文化的标本,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表达着自己民族对美好理想、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然而在今天“全球化”和“商业经济”等新的文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正在遭受着巨大的考验,为了更好地保护地方民俗文化,使优良的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笔者特提出几点建议。

1.提升“文化自觉”,实现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代代传承

根据费孝通先生的解释,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知晓,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针对广汉“保保节”的文化内涵逐渐淡化的现状,笔者认为首先必须从“保保节”的文化特点出发,发挥口头传承的作用,在日常生活和节日中通过家庭、长辈讲述节日的历史、传统文化内涵等来认识自身文化,从而提升文化自觉。其次,在广大青年中普及传统教育。充分发掘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在开发中小学地方课程时,可将地方民俗传统节日文化内容纳入其中,通过广泛开展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教育,振奋民族精神,帮助学生了解并自觉传承其文化内涵。再次,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宣传传统节日的历史、文化内涵、特色等,能把鲜活的传统节日文化知识传播给青年一代甚至更广的领域,实现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代代相传。

2.坚持民间事民间办原则,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扩大节日活动的民众基础

广汉“保保节”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是由于民众自发兴起、约定俗成的。民俗文化现象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点,“保保节”也不例外,节日的规模、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迁,如今的“拉保保”活动更多的包含了娱乐的意思在里面,而带着传统文化意义的“拉保保”活动只能在民间私下进行。因此,为了保护原生态的节日文化,应该改变传统的通过政府干预、财政支出等措施来发动或组织民众参与活动的局面,应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充分吸收民间力量,真正起到社会办节、群众分享的效果。

3.通过政府将广汉“保保节”定为地方性法定节日,提升传统节日文化认同感

通过政府将“保保节”定为地方性法定节日,既尊重了传统节日文化的风俗,又能使川西汉族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共同体会传统节日的丰富活动和文化内涵。从而让大家都认识到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并能提升人们的民族认同感。

4.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传统节日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

节日文化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中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可分为三大部分:采药祛病、驱毒避邪;保生护命、爱国为民;龙舟竞渡,追思先哲。端午节在传入日本后,其文化内涵与日本的社会、文化相结合,在秉承了驱毒避邪、保生护命的文化内涵的同时,抛却了龙舟竞渡、追思先哲的文化意义,进而演变成为了祈祷男孩健康成长的“儿童节”。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端午节亦称“端阳”、“天中节”、“女儿节”、“诗人节”、“龙船节”、“解粽节”、“地腊节”、“蒲节”、“重五节”等,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端午节在当代社会己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节日,日本的端午节即传自中国。本文试围绕端午节的文化内涵、端午文化与日本固有信仰的结合及在日本的传承与发展,从一个侧面揭示日本吸收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过程。

    一、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仅以所引诸多命名,就可见端午节起源之复杂。归纳起来,大致可分六种:一是纪念屈原。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曰:“屈原五月五日投泪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这是百姓中最流行的说法。二是纪念介子推。《琴操》曰:‘“介子绥割胖股以吱重耳。重耳复国,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终不肯出,文公令播山求之,子绥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三是纪念陈临。《初学记》卷四引三国谢承《后汉书》日:“陈临为苍梧太守,推诚而理,导人以孝梯。临微去后,本郡以五月五日祠临东城门上,令小童洁服舞之。”四是纪念曹娥或伍子青。三国邯郸淳写的《曹娥碑》:“孝女曹娥者,上虞曹吁之女也。……盯能抚节按歌,婆婆乐神,以汉安二年五月时迎五(伍)君(宋章樵注:伍子青为涛神)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五是祭图腾龙。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端节的历史教育》联系了《说苑·奉使》《战国策·赵策》所记的吴越之民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推论出吴越民族在五月份日照最长的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图腾祭,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六是夏至的演变。宗嚓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有夏至食粽的习俗,隋人杜台卿的《玉烛宝典》亦云龙舟赛为夏至节的主要活动内容。

    端午节时值春夏之交,其习俗活动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里,我们把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分为三大部分:采药祛病、驱毒避邪;保生护命、爱国为民;龙舟竞渡,追思先哲。

    (一)采药祛病、驱毒避邪

    端午节时值阴历五月,气候潮湿多变,此时人体免疫力最低,也是瘟疫流行的季节。鉴于五月多禁忌,民间便相应产生了许多防瘟避疫的习俗。《养生要集》曰:“味苦,小温,生汉中南郑山谷,五月五日采之。”孙思邀《千金方》记载:“(五月)五日取葵自微炒为末,患淋者食前温酒服一钱,立愈。”另外,《艺文类聚》卷四引《夏小正》口:“此月畜药,以镯除毒气也。”人们为了顺利度过这个恶月,采药来驱除毒气。兰草在古代民俗观念中有避邪的功效,以兰草煎汤沐浴是古代一种常见的祛病方法。江苏《如皋县志》:“端午采泽兰煎汤沐浴,昔人所谓浴兰汤者是也。”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说:“香兰乃香草,能辟不祥。”在门上悬挂艾营,是另一种驱邪的方法。《荆楚岁时记》中写道:“五月五日,四民并蹋一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镶毒气。”

    (二)保生护命、爱国为民

    避兵灾是端午节的另一节俗。历代的战争给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因此,人们在端午节的各种活动中对避兵灾寄予了理想。《荆楚岁时记》谓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即指五彩丝有避兵灾的用途,故五彩丝亦名“辟兵增”。晋葛洪《抱朴子·杂应》说“以五月五日作赤灵符着心前”,可以避五兵。在《仙药》篇中又谓在五月五日日中时取万岁蟾蛛,“阴乾百日,以其左足画地,即为流水,带其左手于身,辟五兵,若敌人射己者,弓弩矢皆反还自向也”。这些带有超现实性质的理想,其实寄予了人们对战争的恐惧和厌倦、对和平生活的无限向往。

    (三)龙舟竞渡,追思先哲

    龙舟竞渡活动是将端午节推向高潮的节目,宋代词人杨无咎《喜山溪·端午有怀新淦》词云:“崇仙岸左,争看竞龙舟,人汹汹,鼓冬冬,不觉金乌坠。”

    到了汉末魏晋之时,关于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吴越传说是为了纪念军事家伍子青;会稽人以此日纪念孝女曹娥;山西传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晋国的忠义之士介子推。《荆楚岁时记》言:“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泪罗日,伤其死,故命舟揖以拯之,炯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尧。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而观之。”该观点认为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由于屈原的情操为人敬仰,此说很快取代了其他诸说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将节日习俗与历史人物的纪念联系起来,端午节的意义便在防瘟避疫的基础上,增添了祭祀屈原、追思先哲的新义,使得这一平常的夏季节日,在唐宋之后逐渐升华为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

    二、端午节文化在日本的传承

    阳历五月五日是日本的“端午句”(端午节),在日本古时又称“曹蒲节”。端午节是奈良至平安时期由中国传人日本的。古代日本端午节的习俗大体上仿效中国风俗,日本对中国端午节文化的传承清况大体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采药祛病、驱毒避邪

    在端午节使用营蒲这一行为出现在中国的《荆楚岁时记》等诸多图书之中。在日本奈良时代的天平胜宝五年(753年),该书开始被日本的贵族阶级所阅读。《荆楚岁时记》对日本的节日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端午节原先是宫中的节日活动,之后作为贵族阶级和神社、寺院的庆祝活动而传到了地方,并最终成为一般民众在家里举行的庆祝活动。在一千两百年后的今天,“端午的筋句”(端午节)使用富蒲的民俗依然保存着。

    据史料记载,推古、皇极等各朝皆在五月初五举行特别仪式,即采草药和骑马射箭两项。在平安时代,宫廷举办的节俗活动日趋隆重。每年节前,天皇都要降旨采集葛蒲、艾篙等应季植物,各地官府则组织人员采摘并进献宫中。届时,宫中屋稽上遍插营蒲,柱子上张挂香囊,室内装饰营蒲、艾篙编织的花轿,御用裁缝编织首蒲冠进献天皇。此外,天皇还要在宫中设首蒲宴,赴宴官员头戴御赐的葛蒲冠,席间饮用雄黄酒,吃五色粽子,宫女们则要换上中国式服装侍候左右。这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营蒲的芳香可以祛除恶魔和瘟疫的缘故。

    在现代的日本社会,每逢端午节临近时,人们会在屋檐下挂上营蒲;孩子洗澡时,家长会在小孩子的头上缠绕营蒲叶,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有些妇人还会将其挂在头发上,或作为钗头。营蒲本身有浓烈的挥发气味,悬于门上或插在头发上,可消除异味,清洁空气,有益人们的健康。

   (二)保生护命、爱国为民

    古代日本举行的端午活动,其意义是以悬营蒲等为表现形式的“保生护命”。从飞鸟、奈良一直到平安时代,古代日本所举行的端午活动,大都出于“保生护命”的目的,基本上保持着中国端午的特色。尽管飞鸟时代的节俗内容尚不完整,但人们已经意识到端午节的意义并试图模仿。到了平安时代,端午节开始从一个非定期性节日发展为一年一度的定期性节日,并逐渐从朝廷普及到民间,节俗内容也随之愈益丰富多采。具有“保生护命”意义的端午节俗之所以为日本所接受,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生的欲望、消除其对于死的恐惧。

    三、端午节文化在日本的发展

    日本于昭和23(1948年)年7月制定了《关于国民节日的法律》,将端午节的名字改为“子供”(儿童节),成为现代日本的11个法定节日之一,全国放假一天。在这一天,全国各地举行各式各样的以孩子为中心的活动。另一方面,作为“端午箭句”(端午节),祈祷男孩子健康成长的民俗活动也进行着。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南方的龙舟竞渡,一直没有出现在古代日本的端午活动中,直到德川时代竞渡才开始出现在长崎等地区,属于地方性节俗。据此可以推断,传人日本的端午习俗可能源自中国端午的北方系统。龙舟竞渡自端午节俗中的脱落,意味着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中以屈原为对象的“追思先哲”意义在日本的消逝。然而其骑马射箭、崇尚武力和挂鲤鱼旗、祈求健康等含义则发展了出来。

    (一)骑马射箭,崇尚武力

    飞鸟时代的端午骑射由宫廷独自举办,到平安时代已经发展成为宫廷和贵族们都要举办的大规模的节俗活动。骑射之仪,是天皇在“武德殿”观看左右近卫府军骑马射箭的仪式,赛事在五月三日至六日间进行。参赛马匹由亲王、公卿们进献,数目依爵位之高低而有所不同。仪式结束后,乐队奏雅乐,获胜一方向天皇献舞谢恩,失利一方则将马匹如数献给天皇。除了宫廷举办的骑射之仪外,贵族们还要在私宅举行骑射比赛,其场面之热闹并不亚于宫中。

    平安时代的骑射目的是为了比武练兵,这与应季植物“首蒲”有关。葛蒲叶子扁平,上尖下宽,形状似剑。镰仓时代的人们注意到这一特征并发现汉字“营蒲”的日语读音与汉字“尚武”和“腾负”的读音相同,于是,葛蒲成为了日本端午节不可或缺的植物,端午节也倍受武士阶级的青睐,被称为“尚武之节”。这一名称的改变,除了语音相谐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即新兴的武士阶级继承了宫廷骑射的传统,并为之注人了反映自身生活的内容。

    (二)挂鲤鱼旗、祈求健康

    端午节俗中原有的关注儿童的因素逐渐与日本固有习俗融为一体,日本端午从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变异而成了一个男儿之节。鲤鱼旗,是一种布制或纸制的圆筒空心、_上绘鲤鱼图案、可随风飘舞的旗状物。它分为蓝、黑、红三种,蓝色为主,黑、红色为辅,分别代表男儿及其父母。

    鲤鱼旗出自德川时代的市民叮人阶层并深受武士阶级的欢迎,其寓意有三:其一是向社会宣示竖旗人家未来战士的人数。其二与中国的传说“鲤鱼跳龙门”有关。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由此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或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埠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清李元《蠕范·物体》:“鲤……黄者每岁季春逆流登龙门山,天火自后烧其尾,则化为龙。”尽管德川民众也从这个传说中汲取了类似的内涵,但在没有科举考试和文官制度的德川日本,逆流前进、奋发向上的结果,并不意味着读书人的金榜题名或官场角逐者的升官发财,而是意味着追思祖先的武功,祈求神灵保佑男儿健康成长,成为像武士那样勇猛善战的英雄。鲤鱼旗的第三个寓意是赞美勇敢无比、临死不惧的人生态度。这个寓意取自“离水鲤鱼”的特性。鲤鱼离水后,几乎不做任何挣扎,即使放在砧板上也一动不动,甚至身受刀伤也依然不动。这种从容就死的凛然态度,深受武士阶级的赞赏,因为他们崇尚危难之际能够镇定自若地献出生命的勇敢精神。当然,在中国文化中,鲤鱼是吉祥和勇敢的象征,但这种勇敢并非取自离水鲤鱼的特性,而是取自它不畏艰险、逆流而上的坚定信念与来到龙门前奋起一跃时的决然态度。同为鲤鱼,一个象征着幸运与生机,一个象征着痛苦与死心,鲤鱼的文化内涵中日两国也大有不同。

节日文化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沁水城东节日饮食语汇中蕴涵着富有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信息,具体反映在米食品、玉米食品、面食品和节日蔬菜等四个方面。

    沁水县位于山西东南部,县境四周环山,构成了与邻县的天然分界。东邻高平、晋城,西接翼城,南邻阳城,北接长子、安泽、浮山等县。沁水方言内部较为复杂,其中城关以东属晋语上党片,城关及城关以西属中原官话汾河片。由于城东与城西历史上分属两个县区,因此它们的饮食尤其是节日饮食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在各自的方言语汇中也能够反映出来。本文仅讨论城东节日饮食的语汇文化信息。文中加下划线的字为同音字。

    沁水是典型的山区县,当地主产谷物杂粮,但生存在此地的民众,世代相承,制作了丰富的地方特色食品。节日饮食尤为精致和讲究。

    一、米食品

    沁水常吃的米有三种。第一种是谷米,也就是小米,当地称为米。这种米的产量大,是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粮食。第二种是软米,极富戮性。第三种是黍米,米质发甜,用于替代白面来蒸摸摸。后两种米产量都比较小,一般在特殊的节日才能食用。下面我们根据这三种米在节日中的运用来进行分析。

    1.小米是沁水县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食品之一,为此用小米制成的食品品种非常丰富,但在节日中食用的却很少。因为节日饮食一般不同于日常饮食,在节日里,总要吃一些稀罕的食物。

    正月十六吃“炒米羹”,炒米羹是把小米炒成半熟,再放人杂面(豆面、玉米面两样和起来的面)做成的面条,当地称为“棋”,熬制而成。据当地人讲,这一天做出来的“炒米羹”是一年中最香的。从当地的熟语“老婆怕炒吃,汉们男对白买吃”中可见,“炒米羹”是一种奢侈品。

    小米的另一种吃法是将小米磨成米面,发酵后在特制崖子上摊成米面煎饼,这种“煎饼”的造形特别,形圆、边厚、肚鼓,在三月三“蚕姑姑节”食用,因为煎饼采用的是发面,所以吃煎饼蕴含着“希望蚕姑姑蚕发的又肥又大”的美好寓意。在粮食丰收后的九月初九,人们也吃煎饼,同样取其“发面”之意。“九月九,家家有”表明了家家此时都有充足的粮食。把小米磨成米面的吃法是比较浪费粮食的,所以当地有句熟语“家有千万,小米不敢捣烂”。

    2.软米在当地产量小,并且口味比小米好,因此日常生活中难得吃上软米饭,只有在节日里才能吃到。软米做成的食品也是丰富多样的。

    “稀粥”是当地人的一种日常饮食,它比一般的稀饭要稠很多,可以用平面铁铲盛起来。但是平时用小米熬制而成的称为“稀粥”,在腊八节才用软米熬制,称为“软米饭”。在熬制软米饭时往往放入花生、南瓜、各种豆子等作为辅料,这种“软米饭”味道香甜可口,至今仍是当地人喜爱吃的一种食物。春节早晨也吃“软米饭”,但它在除夕午夜就开始熬制,直到凌晨五点左右,熬制的时间相当长,这样做成的“软米饭”勃性大,口感好,寓意着全家成员之间甜美、融合。

    软米浸泡后包成的粽子,称为“粽”。沁水产柿子,所以在粽子中通常要加人柿子晒干后称为“柿屹挛”的作为辅料,有的加人蔓氰这是元宵节和端午节的一种食品。在近20年里出现了用江米包的粽子,才有了“软米粽”和“江米粽”的区别。据老辈人讲,在元宵节食用“粽”,是为了替代元宵,同时在正月十六为刚出嫁的姑娘“送十六”也要有“粽”,象征着姑娘在婆婆家的生活和睦美满。

    软米还可以磨成软米面,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腊月二十三是中国传统的祭灶日,民间有句俗话“二十三日走,初一五更来”,这说的是灶王爷在一年中离家上天和各路神仙聚会的时间。当地人用软米面在鹰上烙一个饼,称为“炉廖”,作为灶王爷上天的干粮,正月初一灶王爷回来后,全家人每人吃一块“炉鹰”,预示着团圆、吉利,所以“炉厦”又称为“全家饼。

    腊月二十三,当地人还要用软米面做一种叫“软陀”的食物,先把软米面蒸熟,然后中间包上豆馅,在崖上焙成金黄色。“软花”用于灶王爷上天前在家里的供品,人们希望用软米花粘住灶王爷的嘴,在上天开会时不要把家里不愉快的事情张扬出去。显然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其中也表达出人们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够一切平安的美好愿望。

    3.黍米是一种口感发甜的米。由于黍在当地的产量很小,种植黍主要是用黍杆来做答帚。黍米只能磨成米面食用。由于当地的土地多为旱地,小麦产量很少,所以春节期间,通常用黍米面替代白面蒸摸摸,称为“黍米面摸摸”,作为走亲访友的礼品。在清明节也把“黍米面摸摸”作为上坟祭祖的供品。

    二、玉米食品

    玉米也称为“玉菱”,是沁水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当地人可以用玉米做出多种美味食品。

    1.“懒懒”和炒玉米。二月二是中国传统的“龙抬头’旧。这一天,当地人习惯吃“五豆”,这里的“五”表示数量多。前一天,把玉米、可豆、小豆、蔓豆、花生等放人锅内长时间熬制成糊状,称为“懒懒”。当天用“逾懒”去祭祀山神,同时将“懒地”挂在山神庙和路旁的屹针上,让过往的麻雀、老鼠食用。这个活动有两重寓意在其中:一是“送懒”,表示春耕即将开始,希望把冬天里的墉懒送走,开始新一年的劳作。二是“送食物”,希望山神保佑今年风调雨顺,也希望麻雀、老鼠能够饱餐,在春种后不要祸害地里的种子。当地儿歌“二月二,拍瓦喳,老鼠出来没爪爪,雀儿出来没尾巴”也可以作为佐证。

    农历十一月最后一天是当地人庆祝丰收的日子。这天下午,当地人要“吃炒”,即炒玉米、炒花生、炒豆子等,以炒玉米为主。玉米在炒制过程中会开花,这象征着今年的生活富足,每个人都能喜笑颜开。同时当地人认为小孩子在这天“吃炒”可以长得很高,这里寄寓着对孩子茁壮成长的希望。

    2.仓疙瘩、仓窝窝和窝窝。当地玉米的主要食用方法是将玉米磨成玉米面,这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节日里,用玉米面做出的食品较平时要精致。

    当地的正月十九是“小添仓”、正月二十五是“老添仓”,这两个节日表示春种开始了,希望这一年里有好的年景,能够把粮仓添满。这两个节日里都要吃玉米面做成的食物。“小添仓”吃玉米面做成的疙瘩,称为“仓疙瘩”,在玉米面里加人煮熟的南瓜和豆子,团成椭圆形,然后蒸熟。“老添仓”吃玉米面做成的窝窝,称为“仓窝窝”,原料与“仓疙瘩”相同,但形状不同,“仓窝窝”的形状类似锥形。制作时,在一个大窝窝上扎十二个坑,一个坑代表一年中的一个月。蒸熟后看哪个坑里有水,表示今年哪个月即将有雨。很显然这具有占卜色彩。因为当地的土地多为旱地,靠天吃饭,所以当地人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预测一年里是否能够风调雨顺。

   二月二也要用玉米面蒸窝窝头,称为“窝窝”,这里的“窝窝”是单纯用玉米面做的。家中有男孩子的,要蒸一个砚台形状的面食,上面放有笔墨,希望男孩子能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家中有女孩子的,要蒸一个针线篮形状的面食,里面还放有线蛋儿、剪刀等物品,希望女孩子在针线活上能心灵手巧。从这里可以看出当地人对男孩女孩寄予的不同的希望。

    玉米面发酵后,做成饼形,放在廖上烤成金黄,称为“花”,是清明节上坟祭祖的供品。

    三、白面食品

    沁水县属于山区,气候不易于种植小麦。小麦的种植集中在能够灌溉的地区,同时产量也较少,因此日常生活中是很少见到白面食品的。当然,近些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已经以白面食品为主,但是一些节日的饮食习惯仍然传承下来。

    1.白面蒸食。当地的白面蒸食非常丰富,大多带有面塑性质,并且多用于节日的供品。在腊月里,要蒸许多面塑食品,用于春节的供品。这些食品放置的位置很有讲究。“鸡”放在窗台上,取鸡叫人起床中的“起”之意,希望家人早早发家致富;“鱼”放在水缸旁边和床上,表示年年有余;“狗”和“兔”要放在门上,谚语“狗撵兔,必定富”就表达了希望家庭富裕的美好愿望。“猪”和“羊”分别放置在庭院的东面和西面,预示全家人一年平平安安。“高”这与人们普遍认为的“糕”不同,是由两个摸摸叠加起来,上面加一个称为“石榴”的面食,作为灶王爷的供品,象征日子过得节节高。养蚕人家还要蒸“猫”,希望“蚕姑姑蚕”不被老鼠祸害。

    春节里,家家要蒸“人口摸”“人口兔”,数量要比家庭实际人口多一个,象征着家庭人丁兴旺,并且要求每人必须吃掉属于自己的一个。在“人口摸”中还要加入一枚钱,谁吃到这枚钱就预示着谁在这一年有好的运气。“人口兔”一般在大年初一早上的明火里烧烤后才吃,表示消除一年里的灾难。同时,晚辈要给长辈蒸有枣装饰的摸摸,称为“大枣花”,一个一般重达一市斤。表达对长辈的祝福,希望长辈能够健康长寿。

    六月六晚辈要给长辈“望夏”,蒸一种叫“福屹转”的食品,就是用一斤面做成长条形,然后在顶部扭一下。希望长辈能够身体健康,平安度过夏天。

    七月十五蒸装饰有麦穗、谷穗形状的面食,有的还放几颗黄豆,称为“豆积亚、麦积积”。蒸人形面食,称为“打雀娃娃”。在七月十五这一天,将这些面食放置在庄稼地和菜地里,作为供品,表达了当地人守护即将成熟的庄稼和盼望丰收的愿望。

    2.白面烤食。当地人认为六月二十四是河神爷展腰的日子,也就是要进人雨季了,人们担心雨水冲刷走山上的农作物,因此就烙“锅盔”来供奉河神爷,希望河神涨河时不要淹没庄稼。“锅盔”是用鸡蛋和面和起来,撰成饼形,放入锅内(锅里预先准备好大小均匀的石头,面放在锅内的石头上)进行烘烤而成。

    3,白面煮食。除夕,当地人吃“扯面”,寓意着全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特别之处是:吃“扯面”时要将做好的面条剩下一些,即使是吃完了,也要重新做一点,放到大年初一早晨吃汤面,象征年年有余。

    “扁食饺子”是中国北方过春节传统的食物,当地除了春节吃饺子,在八月十五、十月初十都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在当地不仅有团圆之意,还象征着钱财。当地人认为“扁食”形似元宝,吃“扁食”就是挣元宝。十月初十还要做“实心扁食”,就是不包馅的饺子,用于供品。表达出人们祈求人无灾难、天无灾情的愿望。

    四、节日蔬菜

节日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 传统节日文化 探究性学习 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2-053-01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有着鲜明的特点。但是今天的学生们似乎对外国的节日兴趣浓厚,可对于传统的中国节日并不是很了解,对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意义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在‘传统节日文化’的探究性学习中培养语文能力”是我们学校教育科学规划开展的研究课题。我们以主体教育理论现代教育学理论等理论为依据,开展扎实的研究,取得了终结性的成果。在实验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从灿烂的传统节日文化中学语文,培养学生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学语文。

一、课题的提出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旨在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另外《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到:“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009年,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增加了更多人文情结,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曾经说过,“中国人最美好的向往就是人间的亲近与和谐。其中,有对父母与长者的敬爱之情,也有手足牵挂之情,邻里互助之情,朋友相援之情,以及对先人和故土家乡依恋的情感。

1.主体教育理论

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征。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尊重学生,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综合性学习才有可能落到实处。

2.现代教育学理论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破除以教师讲解、分析、说明为主的知识灌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让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学语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发自内心地热爱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因为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

2.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学习我国古代经典文化,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过一个个文化内涵深厚的传统节日,与传统节日文化亲密接触,增长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3.学生能根据老师的要求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4.让学生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选取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这五个传统节日,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节日的由来、节日的习俗、相关故事及传说、相关的经典诗词、相关的歌曲等。

2.从近两年中央电视台,每逢传统节日播放的特别节目――“我们的节日”和“中华长歌行”中,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学习并积累经典古诗词;从朗诵中,培养语感。

3.从于丹、易中天等文化名人对传统节日的“寄语”中,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历史传承,以及在新时代的意义。

4.围绕着这五个传统节日,开展一些语文综合性活动,例如收集春联、写春联、编节日祝福短信、出专题手抄报(《春到,福到》、《欢天喜地闹元宵》、《清明时节雨》、《端午粽米飘香》、《中秋月明人团圆》)、写新闻稿、写感想、开辩论会、传统节日诗词朗诵等。在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四、课题实验的具体措施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兼用调查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等等。

1.文献法。认真学习有效教学的理论,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课题研究,吸纳成功的经验,为我所用。

2.调查法。主要调查学生学习的态度与效果,掌握课题研究活动的基本状况,以不断调整教学与管理行为。

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己主动把课题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自我实践、总结,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4.经验总结法。针对成功体验与失败教训,及时提炼、总结,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题服务。

五、课题实验的反思

1.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观。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是语文。

2.语文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统一体,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提高的园地。语文教师应该是语文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学生学习语文的伙伴;学生不时语文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体。

节日文化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文化霸权主义严峻挑战的发展中的当代中国,文化安全问题日渐凸显,维护和保障文化安全,增强文化安全意识,进而形成理性的文化自觉,文化安全教育不可或缺。开展文化安全教育,不仅须将其纳入整体国家安全和国民教育体系,而且还应当广泛利用各种现代传媒和载体。

在全球化背景下,主权国家的文化安全问题日渐凸显,特别是面对文化霸权主义严峻挑战的发展中的当代中国来说就更是如此,因而新千年以来,有关文化安全及相关问题的讨论渐成热点。但如何维护和保障文化安全,尤其是如何不断增强文化安全意识,进而形成理性的文化自觉,尚有必要做以深层思考。本文试就如何开展文化安全教育问题略谈浅见,诚望识者指正。

开展文化安全教育,一是须将其纳入整体国家安全教育体系。首先,文化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的国家安全教育一直是以传统国家安全教育为主,并辅之以非传统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国家机构工作人员和大中小学生,从文化安全教育方面来看,其教育范围应扩大到全体国民,应该使文化安全观念深入人心,不过教育的重点对象应集中在国家机构工作人员、青少年学生以及文化工作者这三类主体身上。国家机构工作人员因其工作的特殊性,他们的价值观念直接作用于国家的文化政策,这不仅关系到国家文化的现实安危,进而影响到国家的长久生存与发展的话语空间,所以应优先开展对国家机构工作人员的文化安全教育;青少年学生是祖国文化的传承者,他们对祖国文化及外来 文化的态度,关系到祖国文化的前途和命运,对青少年的文化安全教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长期工作;从事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工作的人员如新闻工作者、学者、教师、作家、演员或是文化企业老板等,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念会直接作用于文化信息与文化产品,而这些文化信息与文化产品具有很强的思想导向性,会影响大部分人的价值观念,所以,有必要对文化工作者进行文化安全教育,使其在文化创作与传播过程中,关注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渗透,提高抵御能力。其次,文化安全教育需要借助国家安全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我国开展多样的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如建立国家安全教育馆以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现在的北京国家安全教育馆、西柏坡国家安全教育馆以及去年建立的上海国家安全教育馆等都是国家安全教育工作有效途径,国家安全教育的途径还有讲座、论坛等,此外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普及《国家安全法》及国家安全知识活动。文化安全教育作为国家安全教育的一部分可借助这些途径展开,如通过图片展示传统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其中严重破损的文物古迹和流失的文物,来提高人们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意识;通过一些文化产业、文化贸易数据来说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特别是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 巨大贸易逆差,严重影响中国文化的发展,应该让人们全面了解;还有通过网络论坛的讨论一些重大的现实问题,并给予正确地导向;多开展一些书评、影评来评价外国文化产品,正视其对我国的各种影响;还可以通过专家讲座形式让国人深入理解西方思潮,避免盲目追随。

开展文化安全教育,还须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文化安全教育应成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国民教育体系是由国家通过制度或法律的形式来制定的,它体现的是国家的行为;同时其并不仅仅以单一的学校教育或学历教育为唯一的教育形态,它既包括学校教育,同时也包括学校外的社会教育等其他教育形态;国民教育体系顾名思义就是面向全体公民的教育,而不仅限于某一年龄段的儿童或青少年。当然,把文化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我们不仅看重国民教育对象的广泛,我们更看重的是教育对象对祖国文化发展的意义,青少年学生无疑是祖国文化的继承者,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就落在他们身上。所以学校应该成为文化安全教育主阵地,对象就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接受教育的时间长,教育产生的效果会相对较好。文化安全教育在学校开展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文化生存境遇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认识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树立文化安全意识,并自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同一切危害民族文化的行为作斗争,为祖国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应当指出,在目前的国民教育体系中,关于文化安全教育的制度建设、课程体系的建构还有许多不能令人满意之处。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外来文化,特别是强势文化的冲击,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真正使文化安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框架内,还可以通过讲座、论坛等形式开展文化安全教育。讲座是大学里常见的教学形式,而且都是专题研究性质,针对性较强。讲座可以风格多样,充分展示讲者的学术功底、语言魅力、思维的敏锐以及深刻洞察力,比较受学生欢迎。学生对这种形式比较认同,那么通过这种讲座形式来进行文化安全教育,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学术研究的领域来说明我国文化安全现状,更有说服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社团开展演讲、辩论赛等活动进行主体自主的文化安全教育。任何外在的灌输都比不上自我教育的效果。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这种由在校学生自发组织成立的群众性团体在学生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社团开展的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是学生比较关注并积极参加的活动。多开展些有关文化安全的演讲比赛、辩论赛,会使学生从内心认同文化安全教育,更好地实现文化安全教育目标:学生积极关注国家文化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并自觉主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开展文化安全教育,还应当广泛利用各种现代传媒和载体。一是充分利用广播、报纸、影视、书刊,特别是网络等媒体进行文化安全教育。现代网络传媒已使信息传播速度在瞬间传遍全球,同时也是当今民意表达最快最多的场所,这一点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各种焦点事件在网上都会有非常广泛的激烈的讨论,网络舆论都显示出了不可忽视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被正义利用也可以被邪恶利用,网络高速发展使各种资讯快速传播,文化安全问题就更加棘手,不良文化在因特网上流行的现象日趋严重,色情、暴力、迷信和邪教信息在网上泛滥成灾,网上民意放大和失真现象严重,网上道德逐渐沦丧。这些现象已经成为威胁我国文化安全的一大公害,这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构建网络文化的钢铁长城势在必行。目前的“红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缺乏社会影响力,还需要加强文化安全教育网站及论坛建设,对于危害国家文化安全的现象及时曝光,吸引广大网民能够通过新闻跟贴、论坛上贴等方式在网上迅速形成舆论讨论,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提高人们的文化安全意识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能力。好的书刊、影视作品总是能在无形之中教育人感染人。我们要把文化安全问题渗透到文化产品之中,寓文化安全教育于无形之中,这一点美国的好莱坞应该是学习的“榜样”,美国一直通过影视、书刊等媒介及其他文化产品向外输出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的好莱坞在文化战略方面做得非常成功,使欧盟的一些国家不得不采取“文化例外”的政策来抵御美国的文化入侵。相比而言,中国就不那么乐观,虽然我们进口电影,也有一定的配额限制,但是现在通过盗版、网络下载等途径,国外的电影大量进入我国文化市场,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冲击很大,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冲击就更大了。我们必须学会应对的方法,那就是通过我们国产电影的发展来抗衡国外电影,同时要把文化安全教育渗透到影视作品中,渗透到整个文化产业之中。二是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进行文化安全教育。民族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端午节”被韩国申办成世界保护遗产,对国人的触动很大,感受到了一丝文化危机。这恰恰说明我国某些传统节日的文化传统在不断消解,至少是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不过国人对某些传统节日还是有很强的认同,如春节时无论在哪里都不会忘记要回家过年,中秋佳节也会有一家团圆的强烈渴望。这就是我们进行文化安全教育最好的时间,可以通过媒体进行渲染节日气氛,增强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我们首先必须要重视传统节日,西洋节日已经对我国传统节日构成严重的挑战,特别是青年人更热衷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甚至是圣诞节、平安夜,当然这里有商家的炒作,青年人也并不会深入了解西方节日的内涵,只是更喜欢西方节日的浪漫形式,但我们必须引起重视,当青年人过西方的节日多于自己民族的节日的时候,民族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由谁来传承呢?国家已经对民族传统节日是否应该放假问题,作出了非常正确的决定,清明、端午、中秋、除夕已定为了国家法定假日,这在民众心中民族节日的地位就会得到提升,也会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我们也看到民族节日也出现“物质化”倾向,而忽视了文化精神内涵,如月饼因包装而身价倍增,“天价年夜饭”,节日竟然只是商家炒作赚钱的借口,而节日所传承的民族精神却并未得到重视。我们要利用节日这样一个契机,积极开展一些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尊心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余秋雨.当前中国社会的六大文化误区〔J〕.新华文摘,2006,(19).

〔2〕胡惠林.在积极的发展中保障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N〕.文艺报,2002-10-10.

〔3〕李金齐.文化安全:一个关乎国家存亡的现实问题〔J〕.思想战线,2006,(1).

〔4〕石中英.论国家文化安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5〕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思考〔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2).

〔6〕塞缪尔·亨廷顿.再论文明的冲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1).

〔7〕李晓娟,董娅.城市青少年消费西方文化产品状况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5,(9).

节日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 传播仪式观 传播传递观

传播仪式观与传统节日的文化契合

仪式性契合。美国新闻学会会长詹姆斯・W・凯瑞的传播仪式观在传播信息论、传播技术论、实证传播论外,提供了从人类文化传承角度考量传播的另一种视角。相对于“传播传递观”穿越空间距离的“发送―接收”的共时性线性模式,传播的仪式观强调的是在“共同的场域”内,受众经由集体参与共同体验情感的历时性模式。而存活于民众生活中的传统节日,正是借由仪式、祭祀神灵或祖先的仪式以及民俗活动仪式,将过往、现在与将来联结在一起,赋予时间以深刻的文化内涵。两者在仪式性以及通过仪式产生维系方面有深度的契合。

仪式是人类历史中最古老、最普遍的文化现象。而“传播仪式观研究,不是把传播过程视为相互间的信息发送或获取,而是将其视为参加一次神圣的弥撒仪式。在参加这个仪式的过程中,人们并不关注是否学到了什么新的东西,而是注重在规则化的仪式程序中使特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得到描述和强化”。①

自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定为法定节日后,关于传统节日的文化、民俗、节庆活动的传播,就强化了传统节日本身具有的传承文化、连接政府意愿与民众情感、唤醒民族记忆的重要意义。而其中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能否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命题能否获得圆满答案,重点在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以何种理论为指导,以何种方式实践。传统节日与传播仪式观在仪式性上的契合决定了其传播必定以仪式观为重要理论指导。

文化及其传承的契合。传统文化凝聚着民族精神的血脉。虽然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与“”的劫难,但传统依然稳固地存在于民间。“‘夷狄而中国,则中国之;中国而夷狄,则夷狄之’――这是中国的思想正宗……它不是国家至上,不是种族至上,而是文化至上”。②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传统并未逝去。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经过几千年时间的洗礼,留存下来的具有生命力、最具共同记忆的部分,是整个民族精神展演的仪式和典礼。其中蕴涵的民俗文化、儒家伦理、佛道文化、神话传说等文化因子,是联系古今、联结不同地域民众情感的纽带,关系到中华民族国家的合法性来源。

某种意义上,传统节日既是节日的传播,也是传播的节日。两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遗存每年都在传统节日的“时空场域”内,以民众的群体传播得到承继与创新。仪式的本质源于宗教仪轨,仪式的宗教色彩赋予了传统节日传播的“神圣性”。这种神圣性是人类文化最为深刻的内涵,也是处于信仰真空的多数当代国人最为缺乏的精神财富。若从传播学角度讲,传统节日本身就是重要的文化传承媒介,仪式、庆典、民俗活动都是民族内心深处共同信仰传播的载体。

文化传承功能是传播学的四大功能理论之一,而凯瑞的“仪式观”则从“非功能”角度揭示和强调了传播本身就是文化和文化传承的过程。“传播的仪式观把传播看做是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如果说传播的传递观的核心在于讯息在地理上的拓展(以控制为目的),那么传播的仪式观的核心则是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③凯瑞所言的“共享文化”对于中国传统节日而言,即清明节的“孝悌文化”与“祭祖文化”,端午节“高洁的士子文化”,盂兰盆节的“佛教文化”,中秋节的“儒家家庭伦理文化”,重阳节的“敬老文化”等。

联结功能的契合。“传播是‘最奇妙的’,因为它是人类共处的基础所在;它产生社会联结,无论是真情还是假意,它都把人们连接在一起,并使相互共处的生活有了可能”。④和谐的社会来源于个体、家庭、家族、群体牢固的联结与维系。“正是在这个多视角研究的意义上,传播被看做是‘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是‘共同信仰的表征’;是‘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是‘在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⑤而传统节日正是以盛大的“文化仪式与庆典”实现“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屈原、曹娥、介子推、牛郎与织女等人物及其所承载的儒家忠义、百善孝先、忠贞爱情、佛教悲孝等精神,都会以“祭礼”的形式超越地域,渗透于民众的血液中,成为内在的文化联结。问题在于,当前传统庆典活动的萎缩与变异严重地削弱了传统节日的联结功能。如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插艾草、民间诗会、雄黄祭酒、制作佩戴香囊等丰富的传统民俗活动只剩下被商业包装的“粽子节”了。相比之下,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与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保存要完整得多。“祭青海神活动约在一千年前就已存在,祭海见诸史料则始于清代。清朝规定每年秋季行祭海神之典,会盟蒙藏各族,届时,青海湖畔人马聚集,各蒙藏王公、千户、百户集于此,祭礼过后,举行声势浩大的赛马、摔跤、射箭、舞蹈活动,现在海南地区每年在青海湖都要举行祭海赛马会。藏族地区则集中在祭‘俄博’等节日里进行赛牦牛等。”⑥青海土族每年都举办的历时数月的号称世界上最长的民族庆典“纳顿节”,是当地土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韩国江陵端午祭是长达一个月的节日祭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江陵端午祭源于中国的端午节,后与韩国文化结合,衍变成独具风格的祭祀文化。江陵端午祭包括大关岭山神祭、国师城隍祭、前夜奉安祭和朝奠祭。祭祀过程伴随着众多的文艺表演和民俗游戏,如酿造神酒、官奴假面舞、鹤山奥道戴歌谣以及其他民俗活动,包括用菖蒲水洗头,汉诗创作比赛、乡土民谣竞唱大赛、全国时调竞唱大赛,在大树下荡秋千,壮士角力比赛、拔河以及国乐表演、伽琴并唱等艺术活动。每年,长达一月的节庆活动从农历四月初五的酿制神酒、端午巫堂表演开始,是江陵人民以“共同信仰”相互联结的“仪式纽带”。而韩国媒体每年都将镜头对准现场,以现场直播和现场参与等丰富的传播形式介入其中,使其中有价值的文化符号得以复制、生产与传播。而当下中国传统节日联结功能的弱化,一方面源于文化保存力不强,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因为大众传媒集体缺席“传统节日文化符号的复原与再生产”。

现实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传递观下的线性传播

传播重提供信息,淡化文化意义。“信息传播论”的盛行带来的是传播过程中意义与文化的消解。“现代媒介只提供信息,不生产意义”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迄今中国大众传媒的普遍化图景。折射到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上,必然呈现出“信息重于文化”、“知识重于信息”之现状。凯瑞认为,“传播是一个符号和意义交织成的系统,而传播过程则是各种有意义的符号形态被创造、理解或使用的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⑦对于传统节日,传播的过程是传统文化符号被创造、理解并应用、改变于现实生活的过程,以塑造、完善受众的文化观、价值观和生活观为目的。

而现实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多数较商业化,单调而短时。如除夕之夜的“春节联欢晚会”就像一个被商业层层包裹的,全民感官狂欢的大杂烩,既少与“除夕”文化相关,又难以生产出“神圣的意义”;清明节传播则只剩下“扫墓”,其植树、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丰富的民俗活动湮没无闻,一起湮没无闻的还有清明节“慎终追远、祭祖迎春”的文化内涵;中秋节的传播一例是“举杯邀明月”的中秋晚会加场诗会,单调而轻浅;盂兰盆节被误传误读为“鬼节”,其佛教“行善祛恶、悲智双运”的义理遭到异化……

“欧美的‘现代文化悲剧’在于印刷业和电子媒介具有将时间和空间降格为商业主义和扩张主义服务的内在倾向”。⑧欧美的“现代文化悲剧”何尝不是中国现代文化的悲剧

传统节日传播背后普遍的商业意图对以“仪式”构建“信仰共同体”的节日功能造成了严重戕害。“文化产业”概念的堂皇赋予了节日文化传播商业化的合法性,媒体创造的是一种情绪宣泄式的狂欢,追逐的是“收视率”、“发行量”带来的广告收入,遗弃的是对先祖、神灵、自然、生命发自内心的宗教性的虔敬。“中国人的节日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为基础的。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不是所谓的‘狂欢’,而是农耕加人伦……许多节日无不是基于农时或岁时的需要;而在其发展中,逐渐被赋予了尊敬尊长、追念先祖、巩固伦常、维系道德等众多内容。节日活动使人伦家族理念深入人心、代代相传,社会秩序稳定和谐、普及巩固”。⑨

线性传播而非参与式的场域传播。“有学者将节日及其仪式视为一个‘文化场域’――一种民间文化样式所无法剥离的环境、场所,或某种特定的、定期的文化仪式及其参与人群的行为和规程。”⑩传播的传递观显著的特点是“线性传播”与空间虚拟性,缺乏的是“仪式观”所倡导的“参与、互动以及创造”,难以提供将受众吸引到一起的“仪式化场域”。观照目前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只是一种“传递观”的传播,更多的是文化信息与知识的线性传播。确切来讲,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等仪式与民俗活动并没有因为传统节日文化传播而完全恢复,没能还原出传统节日的仪式化和庆典化功能,也就不能让受众参与到传统节日的庆典与仪式中,从而完成中华民族文化观的强化或重塑。如“端午节”的传播只剩下吃粽子和电视里龙舟比赛的画面。尘封已久的多样民俗依旧被尘封。

“社会不仅因传递与传播而存在,更确切地说,它就存在于传递与传播中。”按照凯瑞的观点,存在于“传递观”中的社会是一个“线性的社会”。而传统节日的“传递观”传播造成的结果是“活态民俗消逝流变严重……节日文化的内在精神品质日趋市井娱乐化、平庸化。”

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应以传播仪式观为指导,积极策划,主要采用现场直播、现场参与和现场报道

现场直播、现场参与和现场报道。“传统节日文化是关于人的文化,是社会大众的文化。人们不仅需要在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节目中进行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还需要在参与中完成‘文化体验’,意识到自己是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主人,体验到一种人生的满足。”、文化部联合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见》,要求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认真组织好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节庆活动,其目的即在于使传统节日成为民族的“文化黏结剂”,通过“一种盛大的仪式与庆典传播”唤醒民族的文化记忆或生产出新的意义渗入人民的生活中。

作为社会动员的工具,大众传媒无疑负有“传统节庆活动的组织者”之责。而真正能将受众动员到“民俗仪式与庆典”中,以实现传播仪式观所揭示的传播的文化意义与价值,大众媒介必须积极策划,对保存完整的民俗活动,借助现场直播、现场参与和现场报道的方式予以强化。如春节对北京庙会民俗活动的直播报道、对陕西黄帝公祭活动的直播报道;端午节对汨罗江赛龙舟、祭祀屈原的直播报道等;对于已经散佚的民俗活动,媒介应组织民俗专家,积极策划介入,进行传播报道。如关于清明的传播可策划“山西介山清明秋千会”,“公祭介子推”等活动,并现场直播、现场报道,使之固定下来,成为清明节民俗的一部分被传承下去。惟有如此,传播才能更好地表现仪式并成为仪式的一部分。

当前的传统节日传播多采用“电视晚会”的形式,辅以节日历史渊源与风俗的介绍。而如上所述,电视晚会是一种平面化的线性传播形式,更多培养的是在家的看客,削弱的是受众通过互动对节日文化内涵传播的直接感受,不能实现共同参与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即使近两年来中央电视台策划的中秋诗会,虽然相对增加了一些文化内涵,可从传播形式和内容看,仍是应景之作。多数电视观众“观过即忘,与我何干”,遑论传统文化符号在民众中的还原、更新与生产了;节日风俗、历史等知识传播有一定价值(如2006年春节,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文化专题部于1月28日~2月23日,制作播出了七集纪录片《我们的节日》,每集90分钟,分别传播介绍春节、元宵、端午、清明等6个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民俗活动、文化内涵等),但这些知识如果缺少了受众的群体体验,就很难内化为指导行为的观念。

大众媒介只有现场介入到传统节日中去,才能“通过从中国现代民间、民族艺术和史前艺术直面中国人的存在和人生真理,建构中国人自己的‘精神现象学’”。

群体传播、连续传播的重要性。无论何种仪式,都存在于群体活动中,具体实在。而大众传播具有必然的“虚拟性”。故此对于传统节日文化,应运用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类型,不能仅依赖大众媒介。中国地域文化差异很大,一些传统节日的地方文化色彩浓厚,节日渊源不一。以“端午节”为例,湖南省和湖北省祭祀屈原、江苏苏州祭祀伍子胥、浙江上虞祭祀曹娥,针对这种情况,由当地政府策划群体性传播活动就尤为必要,且“文化效果”要好很多。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期间,每年都举行盛大的骑马、射箭和摔跤比赛,是内蒙古民族人民相互交流的狂欢节。虽然电视等媒介关注较少,但“那达慕”依然保存了下来并发展壮大,其原因即在于卓有成效的群体传播。

此外,持续性传播利于将传统节日承载的文化符号转化为民众行动的动力。而现在的传播时间短、节奏快。节日来时热闹一天,过后马上停止传播,形式上走马观花,缺少连续性;内容上,多是没有节日文化特质的歌舞,相对肤浅平庸,起不到“吸引受众参与到文化共同体的建构”中之作用,难以唤醒共同的民族记忆与民族情感。韩国江陵端午祭之所以能保留并发展壮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达一个月的民俗活动与媒体连续不断的传播报道。

中国传统节日从除夕开始,几乎每月都有。如此多的文化资源,奠定了媒体连续传播的基础。当然前提是丰富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能得以恢复。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盂兰盆节、中秋节、重阳节、祭祖节、腊八节、小年等。从文化传播策划角度,可以按月策划系列报道,农历一月传播报道春节、元宵节;二月以西方情人节为由头,传播七夕文化;三月传播清明节;五月传播端午节;六月传播天贶节;七月传播七夕节和盂兰盆节;八月传播中秋节;九月传播重阳节;十月传播祭祖节;十二月传播腊八节、小年和除夕。连续性地介入传播,不仅能还原传统节日文化符号,而且能创造出新的文化符号。

“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凯瑞的话再次提醒我们,传统节日能否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共享信仰的表征”,关键是传播以什么样的理念与方式参与其中。

注释:

①⑤⑦王晶:《传播仪式观研究的支点与路径――基于我国传播仪式观研究现状的探讨》,《当代传播》,2010(3)。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③④⑧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⑥于得江、逯克胜:《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传统体育文化研究》,《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3)。

⑨刘锡诚:《要慎重对待传统节日》,《中国文化报》,2010年3月12日。

⑩邢婧:《中国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保护和传承》,《理论界》,2010(4)。

王:《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的文化意义与传承发展――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四大传统节日为例》,《浙江学刊》,2010(4)。

赖永青、李芹燕:《传播媒介对“象征性现实”的策略性重构――论电视媒体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路径》,《新闻界》,2009(2)。

节日文化论文范文7

一、语言基础知识

1 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9山西太原)

2 古诗文名句填空。

我国把端午节定为法定节假日,说明了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请写出与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等)有关的古诗词名句:“_______,___________。”

(2009浙江嘉兴)

解析:将语文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与传统节日有机结合起来,为答题提供了语言环境。第1题将“保护并了解”改成“了解并保护”,符合逻辑规律。第2题答案不唯一,参考示例: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二、探究性学习

探究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结论。

材料一:韩国江原道江陵市5月26日至30日举行2009年端午祭。江陵端午祭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无形文化遗产。

材料二:5月28日,来自国内外的11支龙舟队在汨罗江举行直道竞速赛。全国人大代表纪宝成指出,端午节不仅要有粽子、有龙赛舟,也应该有大众的祭祀方式。还可以考虑每年开展一次学术讨论会。让屈原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

答:____________(2009湖南长沙)

解析:此题考查对新闻信息的筛选分析能力。一则新闻包含的信息非常丰富,解答此题要抓住节日中“文化传承”这一中心来思考。答案示例:保护端午文化。弘扬屈原精神。符合要求即可。

三、综合性学习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示例】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春节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____________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____________

(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____________节日习俗:____________

(3)【节日论坛】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这种忽视传统节日深层内涵的现象,你如何看?班上同学对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请你为本次论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看法:____________

宣传标语:重视传统节日内涵,____________。(要求与上句结构相似)

(2009湖北黄冈)

解析:题(1)比较简单。只要能大致理解诗意,都会得出答案。一是中秋节,二是重阳节。题(2)考查的是中国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背景。答案示例:屈原投江;吃粽子、插艾叶。题(3)在“知识与能力”这一层面考查的是口头表达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层面考查的是对传统节日的价值认知。看法示例:我们不仅要过“物质的节”,而且要过“精神的节”:传统文化需要发扬光大,传统节日不能仅是“小吃节”。宣传标语示例:“彰显民族文化瑰宝”“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练一练: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每当此时,瓯越大地到处张灯结彩,竹报平安,迎春接福。让我们走进春节,看一看家乡“过年”的习俗吧!

【过新春】正月初一早餐,温州人喜欢吃年糕,寓含“年年高”之意,也有喜欢吃汤圆的,寓含(!) 之意;有些地方,人们还喜欢吃粽子,据说吃粽子有两种含义:一是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二是因为“粽”和“宗”音近,取“ (2) ”之意。

【写春联】鼠年的春联,请从“嚣、响、喧”中选择一个字填入这副春联的空缺处。使之对仗工整。

子夜鼠欢爆竹乐,门庭燕舞笑声____________

【话春节】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州人过年的习俗悄悄发生了变化,有的人选择发短信表示新年的祝福,也有的选择外出旅游欢度春节……但是,打“开门炮”辞旧迎新,带上礼品走亲访友,舞龙灯、闹元宵等传统习俗一直保留不变。你知道温州人为什么要保留这些传统习俗吗?谈谈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

(2008浙江温州)

答案:【过新春】团圆,怀念祖宗(敬重祖宗)

节日文化论文范文8

关键词:节日;文化内涵;习俗;文化心理

中图分类号:C953;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028-03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民族心理、价值观和行为规范[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节日作为中国民俗的重要表现形式,拥有不同民族文化价值观念和不同艺术表现形式,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随着信息传播的迅猛发展,中华文化受到国外文化的迅猛冲击,不断进行自身的演变。中国与韩国一衣带水,同属于东亚儒学文化圈。在儒家文化元素的共同基础上,两国的节日既有共通之处又存在差异,拥有各自的表现形式、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观。韩国在吸收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和本地的文化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形成了许多具有韩国特色的风俗习惯。中韩两国在节日文化发展和面临的文化冲击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通过两国比较重要的节日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念的分析并进行文化内涵比较,借鉴韩国经验,可为我国节日文化发展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提高节日文化品位。

一、中韩两国的节日内容差异

任何节日都会出现一定的节日习俗及其特定的庆祝方式。中韩节日习俗的庆祝方式虽然大同小异,但是从主要活动说起却有着很大的不同。概言之,在当今社会环境下,中国的节日习俗逐渐演变为以吃喝饮食为主,而韩国的习俗在吃喝饮食的同时主要以祭祀为主。

(一)以团聚、休闲娱乐为主题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具有祭祀功能的节日有清明、上元节等,在其他节日当中也有祭祀成分,但显然相对较弱,并不成为节日当天的主要风俗,如春节、中秋节祭祀可在节前进行。所以以团聚、休闲为目的成为节日活动中一个明显的特点。我国任何的传统节日不论是春节、清明、端午还是立夏、夏至、重阳和腊八祭等,家人团聚并且进行相应的活动都是节日的重要内容,从这些节日来看,我国的传统节日习俗逐渐趋于大多是以团聚、休闲娱乐为活动主题。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春节,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在春节期间,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春节是新旧历交替的日子,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春节还有很多脱胎于农事祭祀的习俗娱乐活动,如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中秋节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节日,中秋节赋予的涵义便是家人团聚,共赏圆月。中秋节当天,外出工作的人一定要回到家中和家人团聚,晚上全家人一起团聚吃饭,吃月饼共赏明月。吃月饼是我国中秋节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月饼形如圆月,内含美味的陷料,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贻”的诗句。可以说全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已经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活动。赏月期间家人之间互相讲讲工作生活中的事情,互相沟通。假如实在不能团聚,就通过赏月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传统中国节日具有典型的农事祭祀特点,如春节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具有丰富多彩的民俗习惯如守岁、拜年、贴春联、燃爆竹等。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对传统习俗认识的改变,目前很多习俗都已经废弃或改变了表现形式。如最具春节民俗特点、从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演化而来的燃爆竹,由于国家2006年公布实施的《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影响,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颁布了城市春节期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各项管理规定,在净化了城市空气环境的同时,无形中淡化了传统春节习俗,“没有了年味儿”成了近些年经常挂在人们嘴边的一句话。由于国家法定春节休假7日,中秋节1日,很多人都放弃中秋的家人团聚,而春节也因时间短,形成我国特有的以“回家”为目的的春节人口大迁移,回家看望父母妻儿成为节日的终极目标,“上元节”庙会等很多习俗在很多地方都已淡化或消亡。随着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的淡化和消亡,其蕴含的节日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不会被新一代年轻人理解和接受。

(二)以祭祀为主题的韩国传统文化节日

韩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与我国大同小异。韩国的春节是阴历的1月1日,韩国称“雪日”[2]。韩国也有进行祖上祭祀和拜年等儒教中心的风俗,在一年之始祈愿新年的平安和丰收,信仰一年的开端必须要好、以家庭为中心的名节、尊敬长辈的文化、偏爱白色文化等都是两国间春节的共同观点[3]。在春节的前一天,韩国的家庭会将整个家族的人会聚集在一起做祭祀的食物。韩国人非常重视礼节及长幼尊卑的民族,所以为祖先准备的祭祀食物也非常用心讲究也很漂亮,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春节这天早上,全家早早起床,穿上美丽的韩服,祭祀祖先。祭祀时,在写着祖先名字的灵位上供上各种食物后,后孙们倒酒行礼,向祖先表达后孙们的感激之情,并祈求祖先保佑一年期间的平安和健康。韩国重视礼仪,这些活动的准备及进行均细心神圣。比之中国目前主要通过手机、电话等进行拜年的方式,韩国身体力行的民俗活动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无疑更能体现其对本国文化内涵的重视和发展。

在韩国中秋节算是最重要的节日,在韩国也叫秋夕。秋夕早晨,韩国家家户户都会摆好水果酒、松饼、芋头汤及各式各样的水果祭拜祖先,祭拜祖先时,兄弟们到大哥家里祭拜祖先[4]。祭奠开始时,男人们都要恭敬地站在祭桌前,主祭的家族长子要先把家里的大门打开,以表达请祖先们进来喝酒之意;然后回到祭桌前,烧香、献花与献酒带领家庭其他成员叩礼;然后占卜问祖宗是否已经享用完祭祀的食物,若享用完毕老大再率领家庭成员叩礼,恭送祖宗,这样祭祀完毕后才可以吃早餐。这也是韩国中秋节非常重要的活动。

韩国的端午节又叫端午祭,也正是被世界人民都熟知的世界文化遗产。韩国端午祭是指在韩国江原道江凌市举办的以祭祀为内容的重要民俗活动,江陵端午祭是儒教、佛教、巫俗等融为一体的节日,韩国的端午祭与中国的端午节是完全不一样的的节日,韩国的端午祭就是以舞蹈萨满祭祀与民间艺术展示活动内容构成[5]。端午祭包括许多的祭祀形式。据记载,韩国每年的端午祭都有上百个巫师参与,且在端午祭这几天中共举行的巫祭就有50多次。

二、民族文化心理方面的差异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我们的节日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这几千年当中我们的节日文化经过沉淀、积累和蜕变,有些节日已经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有些节日经过时间的推移已经少了原来的面貌,韩国也有类似的情况。

(一)节日文化传承的心理差异

中国的节日众多,一类是经过时间的积淀最终留下来的传统节日,例如我们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等,另一类是是后来经过时间的推移因国家政策或受到外国节日影响而设立的节日或者纪念日,包括情人节、教师节、国庆节等等。

当传统节日受到西方节日的冲击,不难看到两类节日之间的对比,国人对新兴节日的热情远远高于传统节日的热情,甚至可以说传统节日受到了冷落。情人节、平安夜、圣诞节等等这些洋节日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当中,在传统节日受到冷落的同时却将庆祝西方节日成为了自己时尚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外国文化的进入是西方节日进入我国的客观原因,以商家、媒体为代表的传媒对这些节日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人对待节日态度是最好的心理解释了。

另一方面传统节日的老化也是节日传承中的另一个问题。以春节为例,每到春节大家讨论的最多的就是这年味越来越淡了,人们对过年好像也仅仅是简单的亲人之间的团聚以及吃喝玩乐而已,人们已经找不到过春节的传统含义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前春节做新衣等传统习俗因日常化使得人们对一些习俗已经渐渐失去了兴趣。

韩国不论是在礼仪文化还是在节日的文化传承上都有很大的特点,甚至可以说拥有自己的特色。韩国对节日文化习俗的保存算是非常完整的,其中包括节日的各项活动,如祭祀即使再繁琐也不会将这些活动取消,因为从韩国人心理来讲,祖先留下的不管是精神还是财富都非常的宝贵,是一定要传承下去的。这些从对儒家礼仪的遵守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鞠躬礼、敬语,这些都是只属于韩国人的特色。

韩国的许多民俗都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韩国的许多风俗都已经出现了“超中国化”现象。如中国的端午节逐渐融入韩国的文化,演变出韩民族自己的节日民俗[6]。“江陵端午祭”除了荡秋千、摔跤、长跪比赛,还举行假面舞剧、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比赛以及独特的祭祀活动。祭祀活动等有一套完备的程序迎神和送神,2005年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立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秋节从农历的八月十五到十八日,是韩国的法定节日,但是经过时间的推移,韩国和中国的中秋节的重视程度已经大不一样。韩国人极其重视孝道,中秋节是否回去见长辈已经成了衡量女子是否孝顺的重要尺度,并且庄重的祭祀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对端午节的重视。

(二)节日文化发展的心理差异

中国传统节日源于农事,以纪念、庆祝、宗教为本质,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大迁移大流动,传统节日逐渐演变为以团聚为主要表现的新形式。然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的很多节日被赋予新的作用。不论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很多地区目前将它们发展成为拉动旅游产业发展、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的平台,一些少数民族也将自己的节日进行改造,将节日变成赚钱的工具,而且这种现象在当下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中国的通过节日来拉动经济是以破坏节日性质为前提的,它没有将节日的发展引入有益的方向。

韩国方面虽然也通过发展节日来发展经济,但是他们却是以弘扬自己优秀节日为前提的,例如申请端午祭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端午祭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成功之后已经成为世界人们所熟知的节日,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人民所熟知的节日活动,人们都希望有机会到韩国去一睹韩国端午祭的风采,从这一层面来说韩国的端午节既得到了有益的发展,也相应的拉动了本国的经济。

三、结论

中韩两国文化同源异流。从两国节日活动的差异中不难看出,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我国很多具有生活气息和人文意义的节日文化和活动逐步消失在人们视线之外。对中国节日态度的转变,一方面显现出了中国生活节奏的变化,另一方面也透漏出中国人民对自己老一辈所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是否尊重的民族心理感情。而韩国人不仅在完美继承的同时,还创造出符合自己风俗习惯的民族活动,这些不仅显现了韩国人民的传统文化的尊重,更从尊重里显现出了属于韩国人民自己的风采。

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根本出发点在于对节日文化及习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发扬。任何一种民俗习惯均有其历史渊源及其表象活动的内在含义,只有深刻理解了这些内在本质及其在中华文化中所占的地位,才能对各种文化习俗进行善意的改良和引导发展。如目前国家已经认识到春节燃爆竹的民俗活动对于春节的重要性,部分城市开始制定春节期间有限度的城市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这些都是从继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角度进行思考的一个良好开端。以国家行为为基础考察节日文化及习俗的内在规律,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是引导我国节日文化良好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手段。

节日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一些东西会因不适应社会发展而逐渐淘汰。传统节日在不断变化的同时,会受到外来节日文化的侵蚀,但也在同化着外来文化。在当今社会,由于受到现代生活和现代观念的深刻影响,很多群众自然地调整其节日文化倾向和活动内容,尤其是在新生节日、外来节日的强势吸引下,把其节日热情大多投入到新节日的文化活动中,从而导致传统节日的哀落[7]。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需以中华文化内涵为根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为指引,克服传统节日文化的弱点和缺陷,同时吸收和借鉴韩国对节日文化的保护措施和民众认知水平,如此才能保证我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不至于迷失方向,实现文化现代化,推动中国节日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张利华.论文化价值观的性质与作用[J].理论学刊,2013,(6):65-69.

〔2〕高静.中韩春节民俗对比研究[J].兰台世界,2013,(4):143-144.

〔3〕梁民廷.利用岁时风俗进行多文化家庭的相互间文化理解的教育方案研究-以韩国、中国、越南的三大节日为中心.世界文学比较研究,2013,44(00):85-137.

〔4〕姜营.中韩同源节日对比研究[D].东北:黑龙江大学,2012.

〔5〕李慧,姜晓字,唐乾芳.中韩端午节异同比较.商情,2013,(1):83.

节日文化论文范文9

调查对象:清华大学,对外经贸在校学生

调查方法:浏览网页、采访、问卷调查。

一、清华大学校园活动调查分析

理论学习方面:清华学子财富论坛第场“海权兴即国家兴”

卡巴斯基先生清华讲演——国际网络安全

惠普全球副总裁兼首席战略技术官(csto)shane先生清华大学演讲会

领导力发展论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领导者

实践技能方面:各大企业校园专场招聘会

清华创业计划大赛

cuba半决赛清华大学vs华侨大学

实践相册--清华大学-年年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摄影展

清华大学首届智能车对抗大赛

文化艺术方面:清华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二十周年会庆

中国曲艺家协会进入清华大学进行交流演出

清乐华章――清华大学研究生大型文艺演出

清华大学年法国文化周

第二届学生国际象棋文化周

清华大学首届紫荆露天电影节

清华大学香港文化节

“一二-九”合唱

体育活动方面:拥抱——清华大学新生奥运风采大赛

纪念“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提出五十周年专题活

马约翰杯体育比赛

年年清华大学学生体育活动月

11.12男生节

3.7女生节

总结:这些校园文化活动涵盖理论学习、科技创新、实践技能、文化体育等多个方面,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形成了健康高雅、文明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更侧重于理科。就时间安排而言,每一个月都有不同类型的活动,加上每一个系,每一个社团的活动,很庞杂。清华有着很多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其活动总体特征是多而杂。

分析:以清华大学“女生节”辐射效应为例——

清华大学的一系列活动,往往都能引起巨大反响。其中,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普及最广的莫过于每年的女生节。女生节不仅仅是一种口号,它已经成为了清华的一种传统和招牌活动。而且其影响正在逐年扩大。究其成功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女生在清华的比例较小。“物以稀为贵”,自然会得到重视。这是其自身优势。2.节日创意迎合了青年追求新意、追求浪漫的主旋律;3.活动具有普及性。无论什么专业,无论什么国家,民族,无论是否有专长,无论什么年级,都可广泛参与。4.校方高度重视,校学生会,团委,以及各系,前期做了大量的宣传动员工作:女生节前夕已经把清华大学bbs留言板的封面换成了“女生节”的主题封面;在校内多处制作宣传海报;紫荆园宿舍区内随处可见书写着“祝全体女生节日快乐”的条幅;校团委专门制作专题电脑幻灯片在礼堂放映。5.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几乎集合了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各个方面,比如女生节之“看吧”——播放各国原声电影;“暖吧”——男女生打破界限,齐聚畅谈;“逛吧”——举办游园会……举办女性讲座;各商家的女生节商品促销优惠进校园;学校周围的商铺跟风打折;女生节服饰大赛;6.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自由度高。除了官方的活动,各系,各学院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创造性,有的系男生在凌晨聚集女生宿舍楼下唱歌;有的系男生精心准备了送给女生的礼物;有的是将教室用彩带,气球等装点得很有节日气氛;有夜晚用蜡烛拼的“心”字;有互动游戏环节;有食堂门口献花;围圈为女生祝福;放风筝送祝愿……

二、对外经贸校园活动调查分析

一、年外语文化节(年年4月16日——4月21日)

1.外语文化节开幕式

2.美食节

3.名家讲座,主讲人:《青年文学》主编、著名作家邱华栋

4.放眼望世界——外国文化知识竞赛

(1)户外环节—身体力行4月18日晚

(2)放眼望世界——外国文化知识竞赛决赛4月19日晚

5.迎奥运万人签名活动4月18日晚

6.大使论坛——伊朗与中东问题。4月18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