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层次分析法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2 17:33:38

层次分析法论文

层次分析法论文范文1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AHP MatLab毕业论文;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4-0769-03

当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教育领域的规模在日趋壮大,21世纪是一个注重质量的时代,尤其是大学教育,高校人才的质量在培养人才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水平与质量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体现,但是,由于社会和学校机制的影响,目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尽人意,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该文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分析,并据此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评价体系。

1 以往存在的问题

以往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评价,主要由指导老师评价,以及评阅小组交叉评阅,答辩过程中的答与辩等环节组成,最后打分。这种方式往往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对于同一个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评阅小组,给出的分数往往差异较大,甚至存在较大争议。这些问题,都削弱了对以后的毕业生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2 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及权重

构建理工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评价模型,本模型一共分为三层,其中有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组成,如表1所示。

表1符合AHP要求中的指标分层,但是,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评价体系中的每个层次以及每个指标所占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该文采用AHP法,将所有指标因素的相对权重进行确定,并将层次间指标进行总的排序。

2.1 递阶层次结构的构造

由表1所示,在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模型中,所要达到的总目标,为目标层,即表中最左侧的。方案层也是措施层,在表中最右侧。那么中间层就是准则层以及子准则层。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就形成了递阶层次结构:

总目标:对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审核;

准则层:五个一级指标,S1、S2、S3、S4、S5;

子准则层:16个二级指标,P1、P2、P3、P4、P5、P6、P7、P8、P9、P10、P11、P12、P13、P14、P15、P16。

2.2 比较判断矩阵构建及其一致性

当这种递阶层次结构被我们明确下来以后,每层元素之间的关系就清晰明朗了,通常采用定性分析将上一层每个因素两两进行对比,确定每个因素相对的重要程度,这种方法容易分出好坏程度,因为这属于单一目标的决策,采用的是标度法,如表2所示。

则j与i的重要性之比=bji=1/bij\&1~9的倒数关系\&]

我们将指标进行两两比较,请专家打分赋值,由此算出每个指标的数值以及指标含义。依据AHP的原理,根据表2,构建判断矩阵U1,U2,如表3所示。

各项指标权重赋值是运用和积法来求出,将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1)根据表3构建矩阵U1,U1为比较判断矩阵。

U1=[1141151341413211411513535143123141]

2)第二,按列将矩阵正规化,得到U2判断矩阵。

U2=[0.0710.050.0710.1010.0430.2860.20.2860.1680.2610.0710.050.0710.1010.0430.3570.60.3570.5040.5220.2140.10.2140.1260.13]

3)将矩阵U2按行求和后,得到矩阵U3。

U3=[0.3360.2010.3362.340.784]

4)将U3正规化,得到矩阵E。

E=[0.0670.240.0670.4680.157]

5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

ES1=0.067;ES2=0.24;ES3=0.067;ES4=0.468;ES5=0.157。

2.3 单排序层次,检验一致性

通过以上构建的矩阵,就可以进行评价和分析了,但还必须通过一致性的检验,才能确定计算的结果是否科学、合理。而一致性检验就是上面计算中最大特征值。

1)计算一致性指标:

[CI=λmax-nn-1]

n——矩阵阶数。

2)相对一致性指标计算:

[CR=CIRI]

当CR

通过查表可获得RI,不同的阶矩阵RI取值不同,具体数值如表4所示。其中RI与阶数有关。

判断矩阵U1,U2的一致性检验:

CR=(1/3)/1.12=0.029

通过计算CR

2.4 整体的排序以及检验一致性

所谓层次总排序,就是指在结构模型中,各层次的所有元素在总目标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整体排序,是通过每个单层的排序权数结果计算出来的,其计算公式为:

[CR=i=1maiCIii=1maiRIi]

通过上述公式计算P层:

CR=0.0385/0.7406=0.0520

参数CIi——表示单排序一致性指标;

参数RIi——则表示与单排序相对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CR

因此,说明所赋的值是科学合理的。

2.5 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估以及各指标权重分析

合成权重的计算方式:

合成权重=各二级指标分类权重*所属一级指标权重

合成权重体现的是,在该模型中二级指标相对重要程度,具体结果见表1所示。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评价系统模型中的二级指标,按照相对重要程度,比较靠前的为: EP9创新能力;EP10运用知识能力;EP6实验技能;EP13逻辑层次分明性;EP5专业知识;EP14结构合理性。合成权重分别为:0.238;0.153;0.137;0.07;0.069;0.054。此体系从客观上展现出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评价标准,每一项指标权重将整个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更加全面化与系统化。

3 总结

采用 Matlab 进行分析,对毕业论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给出较为合理的权重,使得毕业论文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完善。这相较于以往靠主观判断来进行评价,更趋于合理。

参考文献:

[1] Saaty T L.J.Math[J].Psychol,1977,15(3):234.

[2] 徐萌萌.基于AHP法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模型[J].教育与职业,2011(11):185-187.

[3] Saaty T L.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New York McGrawHill,Lnc.1980:287.

[4] 胡明甫.AHP层次分析法及MATLAB的应用研究[J].钢铁技术,2004(2):43-46.

层次分析法论文范文2

关键词:正互反矩阵 层次分析法 排序

中图分类号: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241-02

1 正互反矩阵相关定义、结论

定义1 设阶矩阵,如果满足以下条件:

()

()

则称矩阵为阶正互反矩阵.

根据定义1,显然可以推出当时。

定义2 对于阶正互反矩阵,有,则称矩阵为一致性正互反矩阵。

定义3 对于正互反矩阵,若随机一致性比率CR

定理1 设是正互反矩阵,若的最大特征根,则矩阵是一致性正互反矩阵。(其证明可参见参考文献1)

2 层次分析法

20世纪70年代,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沙丁(T.L.Saaty)提出了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此方法是一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在应用上具有系统性、实用性、适应性、实用性的优点,因此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方法。层次分析法不仅在应用上可信、灵活而且实用,它在理论上也存在原理简单、结构层次明确、理论基础扎实的优点,容易掌握和使用。但层次分析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判断矩阵的确定主观因素比重较大,有时不够精;一致性检验和调整要反复多次进行,直到获得满意的一致性准等。虽然层次分析法存在一定的缺陷,但还是在选址问题、环境问题、安全问题等多领域得到应用。

总之,对于层次分析法来说,把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是其最大的特点,它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的系统分析,是一种实用性强,而且简洁有效的方法。其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是:

第一步:明确问题

首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判断是否符合层次分析法的特征,能否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系统分析,确定问题所包含的各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将相关的各个因素按照一定的分类属性从上到下分成几个层次排列,在同一层次中的各个因素对自身上层因素具有一定的影响或从属于上一层因素,同时又受到各自的下一层因素的作用或支配下一层的因素。一般而言最高层作为目标层,通常只有一个因素,它表示所要解决问题应达到的目的;中间层可有一个或几个层次,通常为准则或指标层;而最低层通常作为方案或措施层,表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方案。

第三步:构造判断矩阵

构造判断矩阵是从层次结构第二层次开始,用1―9比较尺度构造对于从属于(或影响)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的比较阵,也就是判断矩阵,直到最低层。具体过程如下:

若上一层次用表示,其下一层次有、、三个影响因素,则由此构造成判断矩阵为三阶矩阵,形式如表1所示。

其中表示对而言,对相对重要性的比较数值,数值是由1~9数字及其倒数组成,含义见表2所示。

第四步: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此步骤是对上一步骤中建立的判断矩阵计算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具体方法是首先计算满足的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其次求得最大特征根对应得特征向量,此特征向量即为本层次中各个因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排序权值。

对于n阶判断矩阵,可由其最大特征根是否等于来检验判断矩阵是否一致性。

3 结语

通过对正互反矩阵及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步骤各方面的介绍我们知道:(1)层次分析法的第三个步骤中用1―9比较尺度构造判断矩阵,构造此判断矩阵就是构造一个正互反矩阵;(2)第四步骤层次单排序,并做一致性检验是进行层次分析法的关键步骤――排序。排序的结果就是对第三步骤中构造的正互反矩阵求解最大特征根及其特征向量,并考察CR取值是否小于0.1,进行一致性检验。在层次分析法中当正互反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不合格,排序的结果可靠性就不强,故要对正互反判断矩阵取值进行适当调整,直至检验合格,具体调整的方法有很多在这里我就不多加分析了。

总之,正互反矩阵在层次分析法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使得层次分析法能够以矩阵分析为基础,有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使得学者方便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

参考文献

层次分析法论文范文3

关键词:双层结构;意义层次;区分层次;符号的任意性;形态变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汉字的双层结构,指的是汉字的生产和再生产结构。我们提出对汉字进行双层结构分析,意在考察汉字字形与字义的关系。汉字的双层结构理论,来自“结构语言学”的理论。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提出了人类语言的“双层分节理论”。他用这个理论来分析音素语言,把音素语言看作一个双层分节结构,这就比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分节理论进了一步。索绪尔的语言分节理论只是看到了语言的意义层次,马丁内后来发现:在语言的意义层次之下,还存在着第二分节层次,也即纯粹区分层次。比如,一个英语单词是意义层次的一个意义单元,而组成这个单词的音素、音节则是在第二分节层次,也即纯粹区分层次的区分单元。第二分节层次的区分单元本身没有实际意义,例如,一个音素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是,这个音素可以与其他音素一起组成一个音素集合单位,构造出一个意义单元来,也即造出一个单词来。

传统的汉字学分析汉字的字形构造,依据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的“六书”理论来解释汉字的造字原则,很难回答上述问题。在“六书”里,许慎列举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六种方法。这里面混淆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汉字表音的问题,二是汉字造形表意的问题。假借和转注说的是汉字作为一个整体,是表现汉语单音节的。说汉字是表音字,这主要说的是汉字与汉语的关系,主要涉及到语言学与文字学的关系。而要阐明汉语系统与汉字系统的内在关系,则是另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语言学问题,不在本文的论题内。

那么,除开假借和转注,就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关涉到汉字的造形表意问题了。但是,这里面也含有一些理论上模糊的东西——例如,许慎曾说“单体为字,合体为文”,这讲的是字义的组合关系。依照双层结构理论来看,它们讲的都是汉字的意义层次。为此可以认为,许慎的这些造字法,都发生在意义层次。可见,许慎关于汉字的分析,就如索绪尔对语音链的分析,主要关注双层结构的意义层次,而这只是符号的产品层次。

其实,许慎按照偏旁部首来解释汉字,才是真正的“双层结构”分析法。这意味着,我们其实应该把标准的、成熟的汉字看作“方块字”,而不是看作什么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因为,实际上,真正成熟的文字符号是具有“任意性”特征的符号,而且,唯此它才能具有无限自我繁殖能力。这就是说,汉字的字形必须与汉字的字义完全无关,才能成为成熟的文字系统。

“符号的任意性”概念是符号学的创始人索绪尔提出来的。他把符号分析为两个层面,一是载体形式的层面,也即表达面,例如汉字字形的层面;二是符号意义的层面,也即表达的内容面,例如汉字字义的层面。索绪尔发现,人类语言符号具有表达面和内容面完全无关的特征,这就叫“任意性关系”,他并且把这视为“符号学的第一原则”。这应用到对汉字的分析上,就是要把汉字看作字形与字义具有任意性关系的符号系统。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分析汉字的双层结构,就可以抛开许慎的“六书”,无需去考虑什么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之类。如此一来,我们理解汉字如何表达意义,就完全可以依据马丁内的双层结构理论,并且把这个理论视为文字学的一般理论。

为此,我们应该把汉字系统看作一个实现了区分功能最大化的符号系统。所谓语言功能、符号功能,就是区分功能。汉字的笔划与汉字的字义具有任意性关系,就意味着汉字笔划具有任意区分和任意组合的功能,而只要达到了区分和组合的任意性,那么该符号系统就是功能最大化的系统。汉字具有无限繁殖能力,就是来自这种“任意性”。汉字具体生产的方法,就是拿这些汉字笔划来任意组合,组合出一个方块汉字,由此,一个汉字的意义单元也生产出来了。例如,划一横,可以生产出汉字“一”,划长短不齐的两横,可以生产出汉字“二”。至于使用点与横、竖、撇、捺笔划的组合,则可以组合出形态较复杂的汉字。汉字系统把每个汉字的字义区分开来,就是通过区分这些笔划构件的不同组合方式。

由此可见,汉字的原材料构件——笔划,就如同英语中的音素一样,英语用音素构件来组合单词,而汉字则用笔划构件来组合单词。这揭示出:汉字系统和英语系统都是通过词形形态变化来构造词语的——汉字的造字法其实就是汉字的构词法,造一个汉字就是构造出了一个汉语单词,而汉字是通过字形形态变化来构词的。这一结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甚至可以颠覆经典的汉语语法理论。因为这意味着,汉语的词法——最底层的汉语语法,是在汉字符号系统中,而经典的汉语语法理论只是在语言的意义层次考察汉语,只是汉语语法的表层结构理论,还未深入到汉语语法的深层结构中。

参考文献:

[1]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5年,高名凯译)

[2]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88年,李幼蒸译)

层次分析法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市场营销,顾客满意度测评,超市行业

绪论

中国超市热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年均增长速度为70%,作为一种流行的零售业态,正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青睐。研究表明,企业获得一个新顾客的成本是保持一个满意老顾客的成本的5倍,提高顾客满意度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策略。

借鉴国外优秀企业的经验,探索并建立适合我国当下背景的大型综合超市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通过分析提出适合我国大型综合超市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有效建议,促进我国大型综合超市实施“顾客满意”战略。

一、研究设计

顾客满意度是一个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概念,要权衡它就必须建立满意度模型,将顾客满意度和一些相关变量(例如、环境、服务、企业形象等)结合起来。

(一)顾客满意度模型建立

1.国外有关顾客满意度的理论测量模型

目前,国外研究顾客满意度有代表的模型是:层次分析模型(美国模型)和ECSI(欧洲模型)等,本文主要运用了层次分析模型。

(1)层次分析模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①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在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将有关的各个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同一层的诸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或对上层因素有影响,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或受到下层因素的作用。最上层为目标层,通常只有1个因素,最下层通常为方案层,中间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层次,通常为指标层(如图2.1)

图2.1层次分析法模型

②建立层次权重

层次分析方法是建立在因子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将指标已经分层后,对指标

的权重进行处理,得到各因子的权重。

2.沃尔玛超市顾客满意度模型建立与分析

(1)关键指标的确定

针对超市顾客满意度模型关键指标的确定,采取了专题小组讨论法,讨论组由8个有综合超市购物经验的消费者组成,小组成员的男女比例为1:2,年龄阶段在50岁以上、30-50岁、18-30岁、18岁以下的比列为1:1:1:1,讨论进行了1个小时,消费者就影响他们去某个超市的因素进行了充分的探讨,最后得到了21个测量指标,包括产品、服务、环境、企业形象等。

(2)沃尔玛超市顾客满意度模型建立

根据专题讨论法得到的21个测量指标,结合美国AHP模型以及零售业消费者的特征,建立了适合攀枝花沃尔玛超市顾客满意度模型(如表2.1所示)。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沃尔玛超市顾客满意度评价体系A

B1产品满意

C1种类

C2价格

C3质量

C4陈列

 

 

B2服务满意

D1服务人员商品知识

D2服务态度

D3售后服务

D4收银服务

 

 

B3环境满意

E1清洁卫生

E2布局装饰

E3便利性(寄存系统、停车场等)

E4安全性

E5休息场所

 

 

B4企业形象

F1企业信誉

F2企业宣传

层次分析法论文范文5

【关键词】成分分析;层次分析;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分析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

我国最早的现代汉语研究方法就是句子成分分析法,也称作中心词分析法。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1924)是我国最早将此法运用到汉语分析上的著作。在汉语语法研究教学中,一直采用句子成分分析法。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作用:

(一)这种分析法在一般的语言教学中,具有很大优势,它能够通过确定中心词的方式,让学生对一个句子的基本脉络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句子内部的结构关系更加明确,便于学生理解句子正确意思。

(二)成分分析法对于发现句子中的语病有一定的作用。因为它将句子各个成分提出,所以便于检查句子成分有无缺失,搭配是否恰当。

(三)成分分析法有助于归纳句型。事实上,要确定句型离不开成分分析法。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在具体切分过程中采取二分法,故层次分析法也称作二分法。它认为句子是由两个直接成分构成的,复杂句子有多层,每层同样是由两个直接成分构成。

层次分析法的作用:

(一)层次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反映了语言结构的内部层次,具有科学性。语言会依照时间顺序组合成一个结构序列,具有线性特性,但是句子结构是逐层组合而成,并不是一次组合而成的,层次分析法能够找出链式语言结构中有相互关系的多个组合成分。

(二)层次分析法和成分分析法相比,更能够分化歧义句,消除歧义能力更强。对于因结构关系相同而结构层次不同,或不止一种结构关系等原因所造成的歧义,具有很强的分化能力。

(三)层次分析法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层次分析不仅可以用于句子分析,也可以用于词组分析,只要涉及到内部结构分析,都缺少不了它,由此可见适用范围相当大。

三、变换分析

在中国,熙先生是最早将变换分析引入汉语研究中。他在多篇文章中,都使用了变换分析,逐渐将变换分析法带入了汉语研究中,并且根据汉语实际,做了一些修正,此后许多语言学家都采用变换分析,逐渐指出变换的原则——平行性、统一性和约束性,形成了一套变换分析理论。

变换分析法的作用

(一)变换分析可以直接有效地分化句子歧义,如下:

例1:台上坐着主席团

例2:台上唱着梆子戏

1、2两个例句是一样的结构形式,用层次分析法看不出两者的区别,但我们用变换分析法来分化一下,便可见其中端倪。

如果运用语义特征分析发,分析“动词a”和“动词b”的语义特征的话,我们就能发现,能够充当“动词a”的动词都具有“附着”的含义,而“动词b”则没有这个语义特征。由此,我们终于找到了造成这类歧义句的根本原因了,能够变换为B式的动词必须有“附着”义,即动词a:[+附着]动词b:[-附着]。

(二)语义特征分析法有助于确定某类词的下类词,为同类实词划分小类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句法、语义依据,促进了汉语语法研究的精密化。

本文总结了现代汉语研究中主要的四种研究方法,每一种方法都对汉语研究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但是不可避免的,它们也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这些理论方法,面对不同语法问题,使用不同方法解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然,汉语现象多种多样,时刻都会遇到用这些方法都解释不了的新问题,那么新理论又会随之出现,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汉语问题。

参考文献

[1] 戴黎刚.历史层次分析法——理论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J].当代语言学,2007(1).

层次分析法论文范文6

关键词:社会适应能力;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体系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概述

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关于其具体包括一些什么能力,至今仍没有定论。根据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特点,综合现有研究成果,本文采用多种方法,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包括(1)文献资料法: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结合哲学、管理学及其他理论基础,对高职院校结合社会实际进行教育改革的理论进行探索,筛选高职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社会适应能力特征。(2)专家咨询法:通过向多位高职院校的教授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家就高职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指标进行咨询,对高职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所包含的因素整理归类,在意见相对一致情况下,统一从四个大的方面,共包括十三种要素作为衡量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标准。(3)层次分析法及Matlab软件的应用:运用层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建立社会适应能力指标评价模型,对不同层次要素通过分析比较量化处理,利用Matlab软件对相应的矩阵进行计算,从而确定各要素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权重。

二、利用APH方法构建高职院校人才适应性指标评价体系

1.层次分析法概述

层次分析方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方法,它能够将复杂的决策过程系统化、数量化和模型化,并通过递阶层次模型建立、两两对比判断矩阵构建、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等环节,确定复杂决策中各种因素之间的重要程度(即权重),并加以排序。

2.建立层次结构图

基于对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评价因素的分析,可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模型,设高职院校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评价为目标层A层,准则层为B层,包括基本工作能力,职业工作能力,适应潜力,素质素养,分别设为B1、B2、B3、B4,在B层下面再设立C层,即C1-C13,如图1所示。

3.构造比较矩阵

(1)完成层次模型后,将各层因素对上一层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请有关专家给出判断矩阵的元素值,从而得到层次分析的判断矩阵。假定A层元素与B层元素B1,B2,…,Bn有联系,则构造的判断矩阵如表1所示:

显然,对判断矩阵有:bii=1,bij=1/bji(i,j=1,2,…,n),因此,对于n阶判断矩阵,我们仅需要对n(n-1)/2个元素给出数值。

(2)相对权重向量确定。层次分析法一般与德尔菲法结合起来运用,经专家及评价小组相关人员讨论各因素的重要性,则可得各层次比较矩阵。本文以A-Bi判断矩阵(见表3)为例说明其求解过程,具体如下:

使用Matlab6.5软件,在其命令框内依次输入命令:B=[1,3,1,4;0.333,1,3,3;1,0.333,1,2;0.25,0.333,0.5,1],[x,d]=eig(B),wa=x(:,1)/sum(x(:,1)),由此即可得出λmax1=4.4345,相应特征向量ω1=(0.7515,0.5280,0.3624,0.1587),特征向量ω归一化后为Wa1=(0.4174,0.2932,0.2013,0.0881)。相应地,可利用Matlab软件求出第三层C层各对应的特征值及特征相量和将特征向量归一化后的值。见表4。

4.单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AHP法的主要优点是将决策者的定性思维过程定量化,但由于评价对象是个复杂的系统,不同的专家在认识问题上存在不可避免的多样性或片面性,即使有九级标度也不一定都能保证每个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因此必须通过一致性检验检查各个指标的权重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之处。基于矩阵基础理论的一致性检验步骤如下:

首先,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或称最大特征根)λmax;其次,计算一致性指标CI:CI=(λmax-n)/(n-1)。式中,n为判断矩阵的行数,也即层次子系统中的指标个数。最后,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CR:CR=CI/RI。其中,RI为随机一致性指标(见表5)。

当CR≤0.10时,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CR<1时被认为一致性可以接受。否则,应对判断矩阵予以调整。如上述3例判断矩阵,可计算得CR全部小于1,因此,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要求,层次单排序结果有效可靠。

最后,根据求特征根和特征向量方法,分别求出各因素的相应权重,然后求出它们的合成权重(Bi×Ci)。最后进行各因素权重的总排序(见表7)。这样使各层次、各个要素在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影响程度就显而易见了。

5.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社会适应能力诸因素进行层次分析,可清楚看到,在适应性能力中占主要成分的是毕业生的基本工作能力,然后依次是职业工作能力、适应性潜力及素质素养。再从合成权重的排序中看到,在13种因素中,沟通交流能力及专业知识掌握等的权重值较大,基实质也即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问题,说明了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从以上计算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到,所选择的社会适应能力因素是准确的,分析计算的方法也是可行的,对各类因素权重顺序也较符合社会实际。通过对高职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了解,为学校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完善培养措施提供依据。

三、结语

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社会实践能力。培养高职院校毕业生具备社会适应能力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经验,培养人才模式需进一步完善,通过对社会适应性能力的量化分析,从社会适应角度反视学校培养,促进高职院校发展。同时,社会适应能力是人的心理、知识、才能等方面有维度、有层次的综合体现。各种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其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在对学生培养过程中应有所区别。利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指标进行了量化处理,并对影响程度赋于了不同权重,排出适应能力中各要素的作用顺序,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学臣,牛庆忠.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4):271-272.

[2] 张喜爱.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基于AHP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9,(2):226-227.

层次分析法论文范文7

关键词:高科技产业;创新能力;层次分析

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动力之一。为了推动创新,一个国家需要创造一种鼓励创造性活动的环境,创新能力评价也是优化这种环境的关键一步。

高新区发展的动力就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带动了高新区的持续发展,也为各地经济的增长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因此,运用模型评价各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找出优势和劣势,对构建各地区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并制定创新政策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构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对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模型主要有三种:变异系数加权法、层次分析法(AHP)、因子分析法。

在理论上,创新能力是测度高新区发展的质和量。所以一些定性指标会包含在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而层次分析法是解决定量与定性指标综合评价的科学方法。在实践中,层次分析法理论上成熟,操作简明和易于分析; 缺点在于此方法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我们在建模过程中采用层次分析法,同时再利用变异系数加权法加以比较和补充。

二、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过程

本文对地区创新能力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

1.利用系统中各因素的关系,建立层次逻辑,构造层次分析的结构模型。为了结论的全面和准确,本文从创新投入、企业活力和创新产出三方面作为一级指标,建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图。

2.同一层次中各因素与上一层某一准则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构造本层的判断矩阵。依据判断矩阵各元素的判断原则,利用德尔菲法设定各层的判断矩阵如下:

经计算可得特征向量,见表1。

各特征向量对应的最大特征根、一致性指标和检验系数见表1。

从表2可以看出各检验系数均小于0.1,因此通过一致性检验。

4.计算指标的综合权重。本文中将采取两种方法对各层因素对系统目标的综合权重在来进行计算: 一是利用各层相乘计算出层次分析法的权重; 二是利用变异系数加权法来进行计算。对31个省的各指标数据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并依据各指标变异系数的相对大小确定指标权重。通过计算得到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见表3)。

5.计算个地区的综合排名。层次分析法是一种主观判断和客观计算结合的模型,为尽量减少主观判断给结果带来的不确定性,本文利用客观赋权的变异系数加权法进行微调,即对两种结果进行算术平均,得到本文最终的综合得分,如表4所示。

三、结语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创新能力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北京,上海,广州,江苏远远超过其他省市。西部得分普遍偏低,东部得分较高。而就全国经济而论,也恰恰符合。这说明东西部之间的发展不均衡,西部如想后发赶超,必须加大创新的力度。

第二,在创新能力中最重要的是创新投入。创新投入对创新能力的贡献达到0. 72,远大于创新产出和企业活力。因此,对于决定创新能力高低的是创新投入,若要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加大创新投入,这也是根本。

第三,前几名的高新区高于其他园区也表现在人才和科研的投入方面。如何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各地方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各园区可因地制宜,根据现实情况,对有创新的企业进行宣扬奖励,形成榜样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林海.中国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4):34-38.

[2]范德成,张巍.大学科技园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2):63-68.

[3]朱斌,王渝.我国高新区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5):530-537.

[4]赵文彦,曾月明.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设计[J].科技管理研究,2011,(1):14-17.

[5]李柏洲,董媛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125.

[6]甄峰,黄朝永,罗守贵.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0,(6):5-8.

[7]王琦,柴亮在.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12):78-80.

[8]范柏乃,刘超英,宋浩.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量发展与结构变动统计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3,(5):107-110.

[9]常玉,卢尚丰,刘显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04,(1):103-105.

[10]陈昕,洪早发.江苏区域经济差异变动及分解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4,(1):51-53.

[11]李二玲,覃成林.中国南北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2,(4):76-78.

[12]肖永红,张新伟,王其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经济问题,2012,(1):52-53.

[13]陈亚树.淮南市房地产营销策略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5.

层次分析法论文范文8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能力;层次分析法;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

一、引 言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竞争激烈,就业结构不断变化.在这样人才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应届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长.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选拔要求,使其综合能力与社会接轨,“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了高等学校教育研究的新课题,同时也成为了独立学院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通过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科学计算,构建出可以全面、公正、客观地评判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帮助其树立核心竞争力,更好地走出校门,融入社会.

二、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一)层次分析法的原理与步骤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的、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评价目标的实际需求,通过制订科学有效的方法将评价总目标分解成多个评价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间存在的联系分组构造层次评价体系,将综合问题层次化;然后将同一层次中的评价因素通过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它们的相对重要性程度,构造判断矩阵,求出各评价指标要素之间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计算各层次评价指标因素的组合权重,得到一个量化的数值,从而得到各评价因素相对于评价总目标的先后顺序[1].

(二)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原理与步骤

模糊综合评判法[3]是一种以模糊数学为理论基础的综合评判方法.它根据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问题转化为定量问题,即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评价总目标做出一个综合的评价,具有结果清楚、系统性强的优点,能够较好地解决抽象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用于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当考虑因素很多,造成权数分配难以确定或各因素的权值都过小时,可将评价指标划分层次,采用二级甚至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步骤如下: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能力评判的实证分析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与评价等级的建立

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的调查评价问题.随着对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各大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方式及目标都发生了变化,学习成绩已不再是衡量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唯一要素.相反,更多地倾向于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以此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选拔要求,促进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为此,独立学院更需要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综合评价体系[4].

本文以江苏泰州某独立学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依照全面性、准确性、可行性以及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出一套大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指标.建立如图所示的指标体系.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根据相对重要判断尺度,通过两两指标间的重要程度比较,依次构造各层判断矩阵A,A1,A2,A3,A4.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取数值最大的评语作为综合评判结果,可以得出,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尤其是在人际交往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需要加大培养力度.

四、结 论

本文首先通过调查研究各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能力考察的衡量指标,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确定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层次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能力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多层次评价.通过本文的调查、建模和分析,得出结果: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尤其是在人际交往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因此,在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有着高要求的当今社会,独立W院除了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模式和计划中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参考文献】

[1]赵焕臣,许树柏.层次分析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2]李玉秀.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J].文史博览(理论),2011(6):77-84.

层次分析法论文范文9

【关键词】 科研资金; 效益; 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F23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10-0115-04

2016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该意见结合实际,对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松绑”+“激励”。因此,如何在科研经费使用“松绑”的情况下,合理投入科研资金,精准评价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设计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模型,并进行分析评价,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背景

科研资金,顾名思义是进行科研活动的专项资金,有特定用途和既定支出目标,要求专款专用,具有支出提前性、效益滞后性的特点。我国高校科研资金根据性质划分为自然科学类科研资金和人文社科类科研资金,根据来源不同又划分为纵向科研资金和横向科研资金[ 1 ]。效益即效果及利益,科研资金使用效益就是通过评估科研资金使用及产出成果,从而判断科研资金运行机制是否合理、科研资金使用过程是否科学高效[ 2 ]。而科研资金效益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科研资金效益仅指科研效益,广义的科研资金效益不仅包括科研效益,还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因此,科研资金的性质、来源及其效益的广义狭义,均会造成效益评价指标的差异。本文由于篇幅限制,只研究自然科学类纵向科研资金使用产生的科研效益。

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产生不了科学的结论。科学的方法是产生有效结论的重要保障和前提。目前效益评价方法主要分为定性、定量及综合评价法。笔者认为科研资金使用效益评价不可能做到完全的量化考评,应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层次分析法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最早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是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T.L.Satty)提出的一种把复杂问题排序简化的评价方法,其主要步骤是通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指标多级化,构造出各级指标的判断矩阵,确定权重之后,再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进行层次总排序得出各指标权重值。高校科研资金使用效益评价是一个多层次、多指标的复合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可以大幅度提高权重的可信度。

二、构建指标体系

(一)构建层次Y构

根据层次分析法理论,笔者将科研资金开支中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合并统筹后,再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咨询了校内23位长期从事科研及科研管理工作的专家,这些专家分别来自建筑、化工、机电、材料等理工科一级学院或科研机构,资历深厚并且拥有较强的判断力和鉴别力,征询方法为当面咨询或电邮。本研究共计进行了两轮专家咨询,每一轮发放咨询表数量均为23份,有效回收数也均为23份,专家回复率达到百分之百。经过两轮咨询及讨论,最终专家达成一致意见,专家对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设计及指标设计均认可。

本研究借鉴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理论,分别从投入、产出两个角度进行评价,初步形成高校科研资金投入、产出指标体系[ 4 ],如表1。笔者将科研资金投入中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合并统筹后划分为实验经费(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仪器设备及房屋损耗、水电气暖消耗)、学术交流经费(包括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人员经费(包括专家咨询费、劳务费以及科研人员绩效工资)、资料数据经费(包括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数据采集费)。科研效益产出划分为论文影响力及数量(包括一类数量、二类数量、三类及以下数量、论文被引用频次)、专著数(包括编著数、教材数、译著数)、专利及成果转化(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数、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总额)、成果获奖(包括获部级奖励次数、获省部级奖励次数、获校级及其他奖励次数)。

(二)计算指标权重

1.重要标度

依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将同级各指标两两相比,重要性比较标度参照表2。

2.计算指标权重

依据层次分析法及专家意见汇总,首先构建投入产出各级指标判断矩阵,再根据式(1)计算得到各指标权重。各级指标判断矩阵及权重分别见表3至表12。

?棕ij=■ (1)

3.一致性检验

根据式(2),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一致性,其中RI值见表13。

CR=■=■

(2)

接下来,利用Matlab软件计算上述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进而根据式(2)计算一致性指标CI。查表13得到修正系数RI,再计算出一致性比例CR。CR计算过程省略,计算结果详见表3至表12。经计算各矩阵CR值均≤0.10,满足一致性检验。通过一致性检验,说明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设置合理可接受。再根据式(3)计算得出指标综合权重,综合权重计算结果见表1。

Bi=∑CiDij (3)

三、效益评价模型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科学合理的指标综合权重?棕,继而求得科研资金投入B1及科研资金产出B2,再根据科研资金使用效益评价模型式(4)计算出科研资金使用效益A。A值越大,表明科研资金使用效益越好;A值越小,则反映科研资金使用效益越差。

科研资金使用效益A=■ (4)

本文将高等学校科研资金使用效益作为研究对象,在借鉴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及成本收益理论,通过对科研资金投入、产出进行比较,对科研资金使用总体效益做出评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期对科研资金合理分配、规范使用及效益评价等方面有促进作用。但笔者深知研究过程还有如下不足之处:首先,调查问卷样本量较少,样本范围受限,极易导致层次结构中指标构成和权重分配有差异。其次,由于学科性质差异,本文只研究了自然科学类科研资金使用效益指标体系,而未对人文社科类科研资金使用效益指标体系进行讨论。最后,广义的科研资金产出效益不仅包括科研效益,还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由于篇幅受限,仅仅讨论了科研效益,而未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本文的研究结论仅仅是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上述问题都需今后逐步完善,以期取得进一步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超豪,闫青.高校科研经费模糊综合绩效评价研究 [J].会计之友,2013(10):116-120.

[2] 李云中,彭波,蒋书同,等.对教育科研效益相关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5(2):1-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