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裂缝控制技术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2 17:34:48

裂缝控制技术论文

裂缝控制技术论文范文1

【关键词】房屋建筑;墙体裂缝;施工防治;技术处理

引言:

目前房屋建筑建设中砖混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造价低廉、竞技性强、施工简单等诸多优点使其更加适合用于房屋建筑建设中。但因砖混结构抗剪和抗拉的能力较差,促使其容易出现裂缝,这使得砖混结构的房屋建筑容易出现墙体裂缝的问题。为了促使砖混结构可以更加有效的应用于房屋建筑建设中,对房屋建筑墙体裂缝形成原因是非常必要的,以此为依据来探究行之有效的施工防范和技术处理方法,对房屋建筑墙体施工予以优化,则可以降低墙体裂缝的可能。

一、房屋建筑墙体裂缝形成原因分析

(一)房屋建筑墙体裂缝形式

(1)龟裂裂缝

墙体抹灰表面裂缝是房屋建筑非常容易出现的一种裂缝形式。此种裂缝一般不会给建筑物造成太大的不利影响。但是严重的龟裂裂缝则可以引起墙面起鼓,裂缝较深,肉眼非常容易观察到。如若受到雨水的侵蚀,将会导致墙体抹灰层脱落,严重降低墙体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使用性。所以,重视墙体龟裂裂缝也是非常必要的。

(2)空鼓裂缝

抹灰空鼓裂缝同样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墙体裂缝现象。相对龟裂裂缝来说, 空鼓裂缝程度较大,一旦出现此种裂缝,人们可以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此时就需要相关人员予以有效的处理,如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墙体抹灰层开裂并发生脱落,大大降低墙体质量,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发生。

(3)温度差异引发墙体裂缝

通常,因为温度差异所引发的的墙体裂缝被称为“八”字裂缝或“X”形裂缝。因温度差异所引起的墙体裂缝,最开始裂缝程度较小,但随着墙体使用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墙体裂缝程度将会加剧,甚至会在屋盖与墙体之间产生裂缝,综合交错,大大削弱墙体的应用性。

(二)房屋建筑墙体裂缝原因

那么,以上墙体裂缝显现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就对以上几种裂缝形式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1)龟裂裂缝的原因

房屋建筑墙体出现抹灰表面龟裂裂缝的显现,那么说明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当操作或行为。具体表现为:①混凝土配制的过程中原材料配比混合并未按照标准配合比来进行混合,水泥用量过大、砂浆过少等;②为了快速完成墙体抹灰工艺,施工人员在墙体表面涂抹一层纯水泥膏,这使得墙体风干后容易裂缝。③墙体抹灰后在干燥的环境中,并未得到良好的养护,这将使墙体含水量较少,在后续的使用中容易出现龟裂裂缝的情况。

(2)空鼓裂缝的原因

导致墙体出现空鼓裂缝的原因主要有:

①在主体混凝土模板涂抹油污隔离剂的过程中,并未对基层上的灰尘等杂质清理干净,致使油污隔离剂涂刷效果不佳,这不利于墙体长时间有效应用,受雨水、冰冻等因素的影响,将会使墙体出现空鼓裂缝。

②在对墙体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如若对墙体频繁的进行收活压光,这将造成面层与基层出现隔离,那么墙体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就比较容易出现空鼓裂缝。

③由于基层平整度、垂直度偏差过大造成局部面上的一次性抹灰厚度过大,也是形成空鼓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3)温度差引起的裂缝的原因

由于房屋建筑墙体所应用的是砖混结构,所以,在运用钢筋混凝土砌体的过程中,会受到其自身膨胀作用的影响。因为普通砖砌体的膨胀系数为 ,而钢筋混凝土砌体膨胀系数为平通砖砌体的两倍。而混凝土自身会发生水化反应,产生温度应力。在砖混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如若外界温度变化较大,容易导致砖混结构内外部温度不同,如此将会产生剪应力、拉应力、温度应力,直接作用在墙体上,这很容易导致墙体裂缝。

二、房屋建筑墙体裂缝施工防治和技术处理

针对房屋建筑墙体容易裂缝的情况,探究行之有效的施工防治和技术处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提高房屋建筑墙体施工质量,降低墙体裂缝的可能性。

(一)龟裂裂缝的防治与技术处理

对于房屋建筑墙体龟裂裂缝情况的防治与技术处理,应当将重点放在施工作业中,对施工中存在的不正确行为或不正确操作予以纠正,再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来规范的、合理的、科学的进行墙体施工,如此可以有效的防范墙体龟裂裂缝情况的发生。在具体防治墙体龟裂裂缝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以下几点的控制:

其一,严格控制砂浆搅拌工艺。为了尽可能的提高砂浆的应用性,在对砂浆搅拌的过程中需要的按照工艺要求,对砂浆搅拌力度、搅拌时间等相关方面予以控制,尽可能的提高砂浆质量。

其二,在砌体施工时要控制好砌体表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严把砌体质量关。

其三,对墙体抹灰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抹灰等级,合理的施工,提高墙体抹灰质量。

(二)空鼓裂缝的施工防治与技术处理

为了避免房屋建筑墙体出现空鼓裂缝,给墙体安全应用带来威胁,在对墙体施工的工程中,应当注意加强抹灰基层的处理。也就是再涂刷油污隔离剂之前,一定要对基层予以清洁处理,确保墙体基层干净,在此基础上,要求检查人员对基层进行详细的检查,确定基层质量达标的情况下,在有序的开展油污隔离剂涂刷工作。

(三)温度裂缝的施工防治与技术处理

对于温度裂缝的防治,主要是在对房屋建筑墙体施工的过程中,优化混凝土浇筑施工,也就是根据墙体施工情况,适当的缩短混凝土构件长度,减少屋面伸缩缝的间距,从而降低混凝土浇筑面积,以此来降低砖混结构内外温度差,相应的就会降低剪应力、拉应力。、温度应力,这对于提高墙体坚固性和稳定性,有很大作用。

结束语

面对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墙体容易出现裂缝问题的情况,笔者建议施工负责人对以往房屋建筑建设予以分析,明确房屋建筑墙体裂缝的主要原因。再以此为依据,不断优化房屋建筑墙体施工工艺,提高房屋建筑墙体质量,为使房屋建筑长期有效应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燕超杰,魏建甫.房屋建筑墙体裂缝形成原因及施工防治和技术处理[J].《黑龙江科学》,2014(06).

[2]朱同照.砖混结构墙体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1).

[3]韩素龙,都风海,董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其控制措施[A].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2009.

[4]钱晓倩,朱耀台,詹树林.现代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形成机理及控裂理念[A].2007'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

裂缝控制技术论文范文2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质量控制

 

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大型现代化技术设施或构筑物不断增多,而混凝土结构以其材料廉价物美、施工方便、承载力大、可装饰强的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于是大体积混凝土逐渐成为构成大型设施或构筑物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电力建设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应用更为普遍。如:汽轮机基础、锅炉基础等。

所谓大体积混凝土一般理解为尺寸较大的混凝土。美国混凝土学会给出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任何现浇混凝土,其尺寸达到必须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开裂影响的,即称为大体积混凝土。这就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问题,开裂问题是在工程建设中带有一定普遍性的技术问题,裂缝一旦形成,特别是基础贯穿裂缝出现在重要的结构部位,危害极大,它不仅会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削弱构件的承载力,甚至可能会危害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所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

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

按照裂缝产生的原因,裂缝可分为两类:一是结构型裂缝,是由外荷载引起

的,包括常规结构计算中的主要应力以及其他的结构次应力造成的受力裂缝;二是材料型裂缝,是由非受力变形变化引起的,主要是由温度应力和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本文主要探讨材料型裂缝。其产生的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1、温度应力引起裂缝(温度裂缝)

目前温度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温差造成的。温差产生的原因有两种情况:一是混凝土浇注初期,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使得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而外部温度为环境温度;二是在模板拆除前后,混凝土表面温度的差异。其中,温度裂缝产生以由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为主要原因。

1.2、收缩引起的裂缝(收缩裂缝)

收缩裂缝主要有干燥收缩和塑性收缩两种。干燥收缩是混凝土硬化后,在干燥的环境下,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不断地向外散失,引起的混凝土由外向内的干缩变形裂缝;塑性收缩时在混凝土处于塑性状态时,稍微受到一些拉力,混凝土的表面就会出现分部不均匀的裂缝。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监理质量控制措施:

2.1、质量控制目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以防裂为重点控制目标,通过对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的控制,确定温度控制的措施,并对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搅拌、运输、浇注、振捣、测温及养护等全过程实施监控。

2.2、监理的事前控制

优选原材料,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浇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水化热,因此大体积混凝土在水泥的选择上就必须选择中热的硅酸盐水泥或者是低热矿渣水泥;在骨料的选择上宜选用粒径较大的粗骨料和级配良好的中砂和粗中砂。同时配以外加剂,如加入减水剂、缓凝剂等,以控制混凝土收缩裂缝的影响。

2.3、监理的事中控制

加强监督管理,督促检查施工方案的落实情况,根据泵送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混凝土浇注应分层浇筑,采用“斜层分层浇注,阶梯式推进,累次到顶”的施工方法,这样的分层浇筑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减少混凝土输送管频繁拆卸,冲洗及接长,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泌水处理,保证混凝土上下层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初凝时间,分层厚度控制在50㎜以内,斜面坡度控制在1:6左右。。混凝土浇捣过程中,现场每2小时测定坍落度一次,并作好相应的记录,及时和拌和站联系调整坍落度。

严格控制分层厚度,以加快热量的散发,并使温度分布较为均匀,同时也便于振捣密实。在上下层振捣在初凝的时间内,督促施工人员及时移动混凝土输送管,避免在一处多浇或漏浇,使分层之间出现冷接头。不留任何施工缝和后浇带,一次浇筑成型。

督促施工人员按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振捣混凝土,每层振捣时,上下层需振捣搭接50~100㎜,每点振捣时间20s左右。

2.4、监理的事后控制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这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便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保证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防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一般混凝土入模3~5d内,水泥的水化热迅速的释放使得混凝土的内部的温度迅速升高,在此阶段,应严格控制冷却水管的进出口水温。同时,混凝土的表面应覆盖一层塑料两层草袋,并经常检查覆盖的保湿效果。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一系列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工序构成的系统工程,工序质量是基础,直接影响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工序质量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工序质量活动条件的质量,二是工序质量活动效果的质量。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来说,这两者是相互关联的,一方面要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即每到工序投入品的质量(及人,机械,材料,方法及环境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另一方面控制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即每到工序完成的工程产品是否达到有关质量标准,是否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由此可见,要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首先要控制工序的质量。

3、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如何避免裂缝的产生是监理质量控制的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监理质量控制提出了可行的措施,同时也为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戴镇潮 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混凝土,2001,(9):10

2、覃维祖 混凝土的收缩、开裂及其评价与防治。混凝土,2001,(7):3

3、尤启俊 外加剂对混凝土收缩抗裂性能的影响。混凝土,2004,(9):32、33

裂缝控制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原因,措施

 

0.引 言

混凝土是目前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农林与城市建设、水利与海港工程。然而,许多混凝土结构在建设与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然而,大量工程实践以及近代科学关于混凝土强度的细观研究都表明结构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材料的一种特性。因此,科学地对待裂缝问题是在对裂缝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裂缝的有害程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1.混凝土裂缝的分类

1.1  按裂缝的成因划分

根据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结构性裂缝与非结构性裂缝两大类。免费论文参考网。

(1) 结构性裂缝是由各种外荷载引起的裂缝,也称荷载裂缝[1][2]。

(2) 非结构性裂缝是由各种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1][2],干缩湿胀和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裂缝。从国内外的研究资料以及大量的工程实践看,非结构性裂缝在工程中占了绝大多数,约为80 % ,其中以收缩裂缝为主导[1~5 ] 。

2.混凝土常见裂缝的成因与控制措施

2.1  收缩裂缝

收缩裂缝是由湿度变化引起的,它占混凝土非结构性裂缝中的主要部分。根据有关试验测定,混凝土最终收缩量约为0104 %~0106 %。收缩是混凝土固有的物理特性,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大、水泥强度越高、骨料越少、环境温度越高、表面失水越大,则其收缩值越大,也越易产生收缩裂缝。

对收缩裂缝的防治可采取以下措施 :

(1) 掺加高效减水剂、泵送剂以尽量降低用水量;施工时,下料不宜过快,并振捣密实。

(2) 对于早期收缩裂缝的防治,除加强早期养护外,宜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在材料上可掺加促凝剂,且宜采用早期强度高、保水性好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对于干缩裂缝的防治,可以适当延长养护时间,材料上宜选用粉煤灰水泥或中低热水泥等干缩率小的品种。

(3) 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增大粗骨料的含量,且宜选用石灰岩作为粗骨料,

(4) 防止碳化收缩裂缝关键是降低生成物的碱度,对新浇混凝土做好湿水养护,而对使用当中的混凝土结构要尽量保持干燥,在CO2 等腐蚀性气体含量高的环境下要做好防腐措施。

(5) 混凝土浇筑抹光后要及时用潮湿的草垫或塑料薄膜覆盖,风季施工时应设挡风设施。

2.2 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或季节气温变化过大而形成的。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泥水化反应将放出大量的热(一般每克水泥可放出502J 热量) ,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并在一定龄期出现温峰,之后下降。由于混凝土内部散热慢而表面散热快,必将在内外形成温差,为协调温度变形,混凝土表面将产生拉应力(即温度应力) ,当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后将使之开裂。免费论文参考网。这种裂缝多为贯穿性的,且较深,严重降低结构的整体刚度;一般在施工结束几个月后出现。控制温度裂缝的产生主要是从降低温差入手,可采取以下的防治措施:

(1) 在材料方面,宜采用粉煤灰水泥,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可掺加缓凝高效减水剂;对大体积混凝土,可适当掺入块石。

(2) 在施工方面,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改进施工工艺,改善结构约束条件,如较长结构要设温度缝或后浇带,在基岩上浇筑时,要铺50~100 mm 砂层以消除其嵌固作用。免费论文参考网。

(3) 在设计方面,主要是做好温度应力计算,根据可能产生的温度应力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如适当地配置温度钢筋,分担混凝土温度应力。

(4) 此外,尚需加强混凝土养护,做好表面保温措施(如蓄水养护或覆盖潮湿的草垫等) ,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以使混凝土表面缓慢散热;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在25 ℃以内。

2.3 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是建筑物建成后各部分发生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多为贯穿性的,其位置与沉陷方向一致。

建筑物墙体的八字形或倒八字形的裂缝便是一种典型的沉陷裂缝。回填土未经夯实处理,地层中含有软弱下卧层,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地基被水(雨水、生活用水等) 长期浸泡等原因都将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开裂。另外在新建工程的地基施工中,若不做好必要的措施防止土坡失稳或地下水倒灌,会削弱相邻老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从而导致建筑物沉陷开裂。沉陷裂缝往往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并危及结构的耐久性,防止其产生的控制措施有:

(1) 在基础设计时确保持力层的承载力与地基的均匀受力,在层高不同的部位以及新老建筑物连接处设置沉降缝。

(2) 在施工中,模板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支撑可靠;另外,注意施工顺序,如先高层后低层,先主体后裙房。

(3) 施工前要做好地质勘测工作,尽量选择好的持力层,竣工后要避免地基受到雨水等浸泡。

3.裂缝的处理

混凝土结构一旦开裂应立即在鉴定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目前,常用的修补方法有表面封闭法、压力灌浆法及填堵法。[2-4]

3.1 面封闭法

针对宽度小于12mm 的微裂缝,可将聚合物水泥膏、弹性密封胶或渗透性防水剂涂刷于裂缝表面,以恢复其防水性和耐久性。该法施工简单,但仅适用于浅裂缝。

3.2 压力灌浆法

针对宽度大于13mm且深度较大的裂缝,可将化学灌浆材料(如聚氨酯、环氧树脂或水泥浆液) 通过压力灌浆设备注入到裂缝深处,以恢复结构整体性、防水性及耐久性。[2][4][8

3.3 填堵法

针对宽度大于15mm的宽大裂缝或钢筋锈蚀裂缝,可沿裂缝将混凝土凿成“U”型或“V”型槽,然后嵌填修补材料,以恢复防水性、耐久性或部分恢复结构整体性。

4.小 结

混凝土裂缝问题是项技术难题,长期困扰工程界。近年来,随着高早强型水泥的大量使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的大力推广、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涌现,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使裂缝问题更为突出,甚至成为混凝土质量问题的焦点。而目前混凝土裂缝主要是收缩变形和温度变形所致,控制这些裂缝除了广大工程建设人员在设计与施工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外,也需要科研人员尽快地研制出能减少水泥收缩和水化热的高效材料,从而将裂缝问题降低到最小限度。

参考文献

[1]王黔贵,何林.商品混凝土现浇板的混凝土早期裂缝问题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03).

[2]张凤莲,赵书远.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成因分析及处理[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6).

[3]周岳年,刘屠梅,钟宏方,傅敏红.实体混凝土强度合格性评定标准探讨 [A].第二届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

[4]冯海华,肖昌飞.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成因及预防措施[A].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2009.

[5]中国桂.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A].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2009.

裂缝控制技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温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桥梁建筑工程行业大体积混凝土是对横截面在1平方米以上的混凝土构件的习惯性称谓,是当前桥梁工程中出现比较频繁的混凝土构件,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水平已经成为评价桥梁建筑施工企业一项重要的参考。受到桥梁沉降、水化热累积、施工环境变化、约束条件波动等因素的制约,大体积混凝土会在施工中表现出各种类型的裂缝,不但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功能,还会给桥梁工程带来安全上的隐患,最终限制了公路交通的能力,形成了一系列质量和安全问题,阻碍了桥梁设计目标的完成和交通的安全。做好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作要基于施工技术的强化和温度的有效控制,要在施工中从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范出发,做好技术重点和细节的工作,以有效的温控措施确保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有害裂缝的防治。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应该从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入手,以施工技术为中心,形成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探寻实际的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实现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以技术的角度对防范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进行重新解构,从细节上达到技术性防治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目标。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1.1水泥的水化热导致的温度裂缝

水泥在水化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混凝土的体积较大,热量很难散发出去,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就会快速升高。混凝土在浇筑3~5天后温度会达到高温峰值,当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差距过大时,就会产生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当这种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内外的约束力时,就会形成混凝土温度裂缝。

1.2约束条件产生的裂缝

在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通常与地基浇筑在一起,当温度变化时,在下部地基的约束下,会产生外部的约束力。混凝土早期的弹性模量较小,混凝土的徐变度和应力松弛度却很大,因此,压应力也较小。但当温度下降时,拉应力会随之上升,混凝土的抗拉应力小于这种拉应力时,裂缝便会产生。

1.3施工环境气温变化引起的裂缝

浇筑混凝土时的温度很容易受到外界气温的影响,当外界气温较高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会上升,而当温度下降较快时,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度差距就会增加,进而产生混凝土裂缝。

1.4收缩变形

混凝土在浇筑以后因为混凝土当中的水分较大,在混凝土干燥时,其中有大量的水分会被蒸发掉,产生干燥收缩。而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要比中心干燥的快,因此,表面便会产生收缩裂缝。

2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控制措施

2.1施工阶段技术控制

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可通过调整砂率和掺用减水剂的方法,来解决塌落度的问题。施工现场不能随意加水来增加混凝土的塌落度;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前,必须对物料、机具、技术和其它设备进行充分准备,在大体积混凝土在分层浇筑时,要预防泌水层的产生,分层浇筑混凝土时要控制间隔的时间,应该以上层混凝土表面温度降到大气平均温度为宜;分层浇筑时,上层钢筋的绑扎,应该在下层混凝土强度和混凝土表面温度达到要求时和稳定是进行施工。此外,室外温度差在规定范围内时可以进行施工;对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冷却水管降温的方法,根据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调整冷却水管的进水流量及温度,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降温处理。

2.2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措施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对混凝土出机温度影响最大的是粗集料和水的温度,砂的温度影响次之,水泥的温度影响最小。因此,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的主要措施在于降低粗集料的温度。在夏季施工时,环境温度较高,为了避免因太阳直射而使石子温度过高,可以使用蓬布对材料进行覆盖,在使用前也可进行洒水降温,避免混凝土在泵送和运输过程中吸收额外热量产生温度上升。

2.3温度监测控制

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展开对温度的监测控制。温测布置要有代表性,应该分别从浇筑高度的底部、中部和表面来进行布置。垂直测点的距离可控制在80cm左右;平面的温测点可布置在中间和边缘,测点距离可取5m左右;采用预留孔洞的方法来测量混凝土内部温度,一个测温孔布置一个测点,测温仪器可选择半导体液晶显示温度计。在测温过程中如果温度差超过25℃,应该及时减少覆盖降低温度,同理,对于温度过快下降的不问要进行保温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桥梁建设的主体部分,要实现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就必须达到有效防治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是交通建设行业的难题,也是行业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要在分析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以规范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为手段,确保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对裂缝的防治效果。根据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的经验,温度裂缝是伤害最严重、原因最复杂、发生最普遍的一种裂缝方式,应该建立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控措施,从细节上控制好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避免温度裂缝的出现,这是当前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重点,也是防治裂缝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杨青宝.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与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08)

[2]吴先友.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与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11)

[3]李军政,胡照星.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与控制[J].科技信息.2009(05)

裂缝控制技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桥梁施工;结构化设计;裂缝;维护加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对交通道路运输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不合格的道路、桥梁将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结构化的桥梁设计能够为人民带来极大的便利。然而,结构化的桥梁设计依然存在不足。桥梁结构裂缝的出现也会给人们造成损失。

桥梁结构裂缝是比较常见的桥梁危害,为了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部门应该做好桥梁结构裂缝的修护、加固,这对加强桥梁道路的性能,提高桥梁的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桥梁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建筑工程,在交通领域应用极为广泛。在国内的桥梁施工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就是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但是,近年来,道路交通量逐渐增加,车辆的载重也逐步提升,一旦桥梁施工不当,或者施工材料不合格,桥梁结构就会出现裂缝,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确保人民的安全,保证桥梁道路的正常运营,桥梁结构裂缝的维修及加固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确保了整个桥梁工程的稳固性。

一、桥梁结构裂缝分析

桥梁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研究桥梁结构裂缝能够更好地解决桥梁裂缝问题,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桥梁的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是其中主要材料之一,所以,分析桥梁结构裂缝需要从混凝土方面入手。

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从力学角度和平衡角度分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综合了各种因素,其中包括:受到的外力挤压,气温的骤变,含水量的骤减,以及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要将混凝土进行特殊处理,在处理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与,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还有就是物体本身的载重量达不到所要的范畴,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本文主要讨论桥梁结构裂缝。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也会对桥梁构建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桥梁的结构裂缝会加速混凝土的碳化,腐蚀钢筋表膜,破坏桥梁结构。

2、裂缝的产生还会降低混凝土抵抗侵蚀的能力。

3、裂缝的产生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桥梁混凝土结构物的强度及其稳定性。

如果要减小桥梁结构裂缝的产生就应该从根本上采取科学的措施,确保桥梁结构具有足够的韧性,如下表所示,下表为结构物抗裂因子速结构抗裂能力的关系:

由此可见,做好桥梁结构裂缝的维护与加固就应该分析桥梁结构的细节,从根本上做好桥梁结构裂缝的维护与加固,争取用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二、桥梁结构裂缝的维护与加固

桥梁结构裂缝的维护与加固都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做好桥梁的维护与加固工作能够很好地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提高桥梁的质量,为人们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桥梁的加固工程要求施工技术简便、速度快、施工工期短,这就给桥梁裂缝的加固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另外加固工程的施工现场的条件也非常苛刻,加固工作通常会受到原来的桥梁结构、桥梁构件的影响,有很多大型的施工机械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此外,在桥梁结构裂缝的加固工作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还会损害原有结构,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传统的桥梁结构裂缝的加固方法主要分为裂缝修补和加固增强两大部分。裂缝修补主要是为了恢复结构原本的防水性、耐久性,达到修饰的美观效果。在裂缝的修补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主要有:表面处理法、注浆法、充填法、表面喷涂法等。

三、混凝土桥梁结构裂缝的维护方法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裂缝的过程就是混凝土的施工,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从力学、平衡学角度分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有:受到的外力挤压,气温的骤变,含水量的骤减等。

为了确保施工的质量,确保人民生活安全,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裂缝的控制,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手段避免桥梁裂缝的产生:

1、确保材料符合建筑要求,控制好温度,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对材料、环境温度进行控制,适当地调整配合比例,科学地使用一些添加剂,可以有效的避免裂缝的产生。在施工时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严格控制砂石含量,确保混凝土配比合理,提高建筑的防水性和坚实性。

2、混凝土的浇筑。桥梁的建筑材料主要就是混凝土,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也需要按照建筑要求进行配合,拌合时间不能少于1--2分钟,运输时间不能超过30分汇总,振捣时间不能超过1分钟,一定要确保把气泡全部排出;

3、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在施工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裂缝,在裂缝产生时,一定要及时采用一些科学的手段修补裂缝,确保工程的安全。如果裂缝的宽度小于0.15mm,深度小于10mm,可以不用修补,一旦裂缝超过这个范围就必须要进行及时地处理。一般都会使用1:2的水泥砂浆处理,先凿到裂缝深处,然后再填充砂浆,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灌浆法处理。

4、用电解的方法改变环境中的空气比例。将空气冲入到特定的环境中,利用电解的方法,将空气中的正负离子分开,电解完全以后,再将混凝土放入其中,对于混凝土来说,加入离子会使得正负离子与混凝土自由结合,最终使得混凝土更加具有坚固性,当外界温度骤变时,混凝土的排列顺序会改变,那么加入的正负离子,会自动补充其缺少的结构,再次达到以前的结构,对于每一个分子来说,这就增加了他的灵活度,也提高了混凝土本身的能力。

上面的讲述的主要是桥梁结构裂缝在施工过程中的产生原因及其控制措施,同样,这些措施也可以应用于桥梁结构裂缝的维护工作中。

除了采取内部处理外,还要采取措施进行建筑结构与表面的综合处理,达到防渗结构补强,增强建筑整体性的要求。钢筋应该设置在垂直施工缝处:

结语:

对于桥梁建筑工程来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出现混凝土的裂缝,这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处理,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结束。在桥梁结构裂缝的维护与加固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些工作一定要用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处理。

参考文献:

[1]毛建灿.试论桥梁结构裂缝的维护与加固[J].道路施工,2011(4)

[2]周文军.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有关问题的探讨[J].自然科学,2009(4)

[3]孙铁生.钢筋混凝土早期裂缝分析与控制[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09(5)

裂缝控制技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结构裂缝;裂缝成因;抗裂技术

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施工的技术与建筑的设计上更是有了较大的突破。伴随着我国超长建筑与大型建筑的出现,也相应的增加了很多钢筋混凝土超长结构。这些超长结构对功能的要求更高,因此,在建筑行业中也出现很多建筑的问题。当存在结构设计的不合理的问题;材料的收缩变形问题;超长结构的温度变形等问题,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现象。本文就对超长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裂缝产生的相应技术进行一定的探讨。

1超长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1.1温差与湿度变化的影响

当混凝土进行浇筑后,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因此,当外界环境温度低,而混凝土内部的温度高,进而产生温度差,导致出现温度裂缝。混凝土在硬化的时候,会出现体积收缩。体积收缩的时候,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力,收缩力较大,因而易导致出现裂缝。

1.2受荷因素的影响

混凝土结构受荷裂缝,主要是受到施工不当;施工初期受到震动;施工超过载重等导致。较为多见的受荷裂缝,主要是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

1.3施工因素的影响

在混凝土施工的任何一个环节,诸如运输、搅拌、浇筑等出现问题的时候,都会引发裂缝的出现。而且混凝土在进行水分的挥发,干缩的过程中,也易发生裂缝。浇筑模板构造问题,拆模过早;钢筋发生移位碰撞;振捣中出现的混凝土密实度不均;浇筑完工后,养护不足等等,都会导致混凝凝土出现结构裂缝。

1.4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结构裂缝的大小、裂缝的反向都与地基沉降的程度与范围有关。当地基出现不均匀的沉降的问题时,就会产生拉应力。而且,基础沉降的拉应力很大,引发的混凝土结构裂缝都是贯穿性裂缝。

1.5设计的不合理因素的影响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可以直接的影响到结构裂缝的情况。当设计中,出现结构刚度不足;配筋计算失误;实际受力与结构受力的差异性;缺少漏算与计算等都会导致结构裂缝的发生。

2抗裂技术设计与应用

2.1无缝设计与施工方法

2.1.1无缝设计

无缝设计仅是指无缝或少缝,只是一个相对的理念。结构材料主要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利用钢筋与相邻的约束力在结构中产生少量预应力。在无缝设计中,后浇带的设计至关重要。后浇带具体讲,就是一种可以取消结构中永久伸缩缝隙,同时可以扩大伸缩间距的手段。后浇带可以保留临时的温度收缩变形缝隙,在进行封闭填充后,可以后浇成没有伸缩缝的整体、连续的结构。后浇带设置,运用膨胀混凝土填充,释放大部分的约束应力,抵抗剩余的收缩应力。

2.1.2无缝施工方法

(1)顶板无缝施工

顶板施工中,在加强带中运用大膨胀混凝土,加强带两侧使用膨胀率较小的无收缩混凝土。顶板的设计中,取消后浇带的设计,可以在保证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出现小于0. 3 mm的裂缝。

(2)侧墙间歇式无缝施工

墙体养护难度较大,容易出现收缩裂缝,因此,采取后浇加强带的形式。主要是通过设钢板止水带,2m的加强带,然后以40-50m分段浇筑小膨胀混凝土。在14d后,回填大膨胀混凝土。

图1 侧墙后浇带加强带设计

(3)底板连续式无缝施工

底板集中应力的地方,设2m膨胀加强带。带的两侧用立筋加固,同时铺设密孔铁丝网。在进行施工时,带外用小膨胀混凝土,加强带采用大膨胀混凝土,并且强度等级高于两侧C5等级。不断的循环往复,可以不断的浇筑100m--120m超长结构。

图2底板混凝土无缝设计

2.2设置变形缝

变形缝主要分为抗震缝、伸缩缝与沉降缝。通过设置变形缝,可以允许混凝土结构在多种作用下发生的位移,降低结构变形的产生,减低收缩应力、温度与沉降差等带来的危害,避免发生间接裂缝。

2.3设置后浇带

后浇带可以减少收缩应力,同时又可解决施工期沉降差。设置后浇带的原因有多种,如当因施工原因进行设置时,应依据工程具体情况进行留设;当因沉降因素进行设计时,应依据设计图纸进行留设。后浇带的宽度应以700--1000mm为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的间距为30--40m。后浇带的梁板受力钢筋不能断开,要求贯通。

3结语

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想要减少裂缝的产生就需要在材料、施工与设计的诸多环节进行控制。但是,应用的诸多的方法与措施,现阶段想要完全的避免结构裂缝的产生是无法实现的,我们只能尽我们的最大努力去减少与控制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赵成学.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分析及控制办法[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1):101-102.

[2] 张广辉.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措施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5).

[3] 孙靖宇, 孟昭飞.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判定与控制刍议[J]. 才智,2011(07):40.

[4] 刘少鹏.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6).

裂缝控制技术论文范文7

【关键词】高层建筑超厚底板;大体积砼;温度裂缝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如何满足工程建筑的需要,总结出一套简便、准确、高效的高层建筑超厚底板大体积砼施工技术理论体系,便成为在施工技术中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从以往的工程实践经验来看,底板大体积砼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并且占有相当可观的成本造价。如何进行准确的技术设计,周密的施工组织和严格的成本控制,整个施工设计中必须重点研究的课题。与一般的钢筋砼相比,大体砼其有以下特征:结构厚实、砼量大、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易使结构产生温度和收缩变形。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砼,相对来说体积不算很大,它承受的温差和收缩主要是均匀温差和均匀收缩。

1.大体积砼裂缝机理

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非匀质材料,它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良好的耐久性及抗拉强度低、抗变形能力差、易开裂的特性。混凝土的裂缝理论不少,有唯象理论、统计理论、构造理论、分子理论和断裂理论。本文以唯象理论为基础,考虑材料的某些构造、结构形式、施工特点及时间关系,提出结构物裂缝的分析方法。借助于现代化的试验设备,可以证实在尚未承受荷载的混凝土结构中存在着肉眼看不见的微观裂缝。“微观裂缝”亦称“肉眼不可见裂缝”,宽度一般在0.05mm以下,主要有三种:即沿着骨料周围出现的骨料与水泥石粘结面上的粘着裂缝,分布于骨料之间水泥浆中的水泥石裂缝和存在于骨料本身的骨料裂缝。大体积砼的裂缝多由变形变化引起的,即结构要求变形,当变形受到约束得不到满足时,引起应力,当该应力超过砼抗拉强度时就引起裂缝。为此,裂缝的产生既与变形大小有关,又与约束的强弱有关。结构产生变形变化时,不同结构之间和结构各质点之间都会产生约束,前者称为“外约束”,后者称为“内约束”,外约束分为自由体、全约束和弹性约束。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砼,相对说来体积不算很大,它承受的温差和收缩主要是均匀温差和均匀收缩,故外约束应力占主要地位,因此我们要重点研究由结构变形和外约束引起的应力。

2.大体积砼裂缝机理

大体积砼施工阶段产生的温度裂缝,是其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是砼由于内外温差产生应力和应变,另一方面是结构的外约束和砼各质点间的约束(内约束)阻止这种应变,一旦温度应力超过砼能承受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裂缝。

2.1水泥水化热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要产生一定的热量,是大体积砼内部热量的主要来源。由于大体积砼截面厚度大,水化热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所以会引起急骤升温。水泥水化热引起的绝热温升,与砼单位体积内的水泥用量和水泥品种有关,并随砼的龄期按指数关系最增长,一般在10d左右达到最终绝热温升,但由于结构自然散热,实际上砼内部的最高温度大多发生在砼浇筑后的3--5d。

2.2约束条件

结构在变形变化时,会受到一定的抑制而阻碍其自由变形,该抑制即称“约束”。在全约束条件下,砼结构的变形,应是温差和砼线膨胀系数的乘积。由于结构不可能受到全约束,且砼还有徐变变形,所以温差在25℃甚至30℃情况下砼亦可能不开裂。无约束就不会产生应力,因此,改善约束对于防止混凝土开裂有重要意义。

2.3外界气温变化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大体积混凝土开裂有重大影响。外界气温愈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愈高;如外界温度下降,会增加混凝土的降温幅度,特别在外界气温骤降时,会增加外层混凝土与内部混凝土的温度梯度,这对大体积混凝土极为不利。

2.4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混凝土的拌合水中,只有约20%的水分是水泥水化所必须的,其余的80%都要被蒸发。混凝土中多余水分的蒸发是引起混凝土体积收缩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干燥收缩变形不受约束条件的影响,若存在约束,即产生收缩应力。

3.防止砼温度裂缝的施工技术措施

3.1控制混凝土温升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降温阶段,由于降温和水分蒸发等原因产生收缩,再加上存在外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产生温度应力的。因此,控制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即减小了降温温差,这对降低温度应力、防止产生温度裂缝能起釜底抽薪的作用。只要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在28d之后继续增长,且在预计的时间能达到或超过设计强度即可。

3.2延缓混凝土降温速率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为了减少升温阶段内外温差,防止产生表面裂缝。给予适当的潮湿养护条件,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产生干缩裂缝;使水泥顺利进行水化,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以及使混凝土的水化热降温速率延缓,减小结构计算温差,防止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和产生温度裂缝,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和保温养护是重要的。

3.3减少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

通过改善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提高其极限拉伸值£。这对防止产生温度裂缝亦起一定的作用。混凝土的收缩值和极限拉伸值,除与上述的水泥用量、骨料品种和级配、水灰比、骨料含泥量等有关外,还与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密切相关。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能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小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10%一20%左右,从而提高抗裂性。

3.4施工监测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大小,不同深度处温度场升降的变化规律,随时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可在混凝土内不同部位埋设钢热传感器,用混凝土温度测定记录仪,进行施工全过程的跟踪和监测。

4.结束语

高层建筑超厚底板大体积砼的施工质量除了必须满足强度、整体性、耐久性、抗渗等要求外,还必须解决控制因变形而产生裂缝的技术难题。大部分砼结构物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变形作用引起的,而变形作用包括温度湿度、沉降等因素。在几种变形中、温度、湿度变形引起的裂缝又占主要部分。解决“湿度场”的办法,取得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裂缝控制技术论文范文8

关键词: 混凝土裂缝:根源:控制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5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中,人们离不开混凝土的使用,它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不管是大中型、还是小型的工程项目都需要混凝土的参与,而施工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混凝土的控制措施,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而裂缝对建筑的破坏性极大,因此,为了更好的使用好建筑中的混凝土,我们需要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

一、混凝土的概念和种类

(一)混凝土的简单概念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它有一个简称为“砼”,指的是集料胶由胶凝材料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一种统称,在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而全面的使用,尤其在施工建筑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混凝土的种类划分

它的种类繁多,特点不同,按不同层面来划分,可以有不一样的定义,和使用范围:(一)按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来划分,主要为干硬性混凝土、半干硬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流动性混凝土、高流动性混凝土、流态混凝土等。(二)按表观密度来划分可分为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轻质混凝土。这三种混凝土不同之处就是骨料的不同。(三)按胶凝材料分类可为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和有机胶结料混凝土,无机的类别代表主要是如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等;有机成分的类别代表主要是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等。

二、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根源追究

1. 警惕楼板的力学形变引起的裂缝

一旦楼板的弹性变形、或者支座处负筋下沉,都会造成裂缝,而造成混凝土的楼板弹性变形的因素主要存在一下几种情况:一是混凝土的强度没有达标;二是过急过早地拆了模;三是在混凝土未到终凝时期,就提前上了荷载等,一旦弹性变形了,混凝土早期就会出现低强度、或者无强度,过度承受弯、压、拉应力,混凝土开裂将是迟早要面临的问题。

2.警惕收缩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就会导致体积产生变化,收缩裂缝产生的原因众多,但大致是化学收缩裂缝、水分蒸发产生的裂缝、沉缩裂缝、温度裂缝、约束裂缝等。收缩裂缝大致集中在干缩裂缝和塑性收缩裂缝。相比较塑性收缩裂缝是发生在初凝的时候养护前,水泥发生剧烈反映,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当表面收到深层混凝土、模板、钢筋三方制约,从而在塑形过程中产生拉应力,微裂痕就产生了。

4.警惕混凝土的配比不当引起的裂缝

实际工作中在高强砼的水灰比的取值上没有严格控制在0.24~0.38 之间,而在普通砼的水灰比而言,也没有控制在最大到0.6。如果水泥条件在同一种或者相同强度下,水灰比对与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决定作用。因为水泥水化时,所需的结合水,一般只占水泥重量四分之一左右。如今工程界比较普遍的现象是,为了获得必要的流动性,保证浇灌质量,常需要较大的水灰比。相反,在水泥水化后,多余的水分就残留在混凝土中,形成水泡或蒸发后形成气孔,减少了混凝土抵抗荷载的实际有效断面。力学的理论分析,楼板表面出现了裂痕,主要是因为荷载作用下,孔隙周围产生应力过于集中。

三、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使用方式

有工程实践证明,严谨地遵从施工建筑中的“抗放结合”的裂缝控制原则,可以防止混凝土出现大面积的裂缝。

(一)把好设计的关口,采用科学设计。

设计过程中要避免高强度混凝土,最好采用中、低强度混凝土。适当采取在承台表面合理增加分布钢筋用量的措施,可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收缩裂缝。谨记于一点,加大钢筋用量在本质上不能防止裂缝的产生,但是适量增加钢筋用量可以在整体上巩固整个建筑结构,减小温度产生的裂缝宽度。如果整个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允许设置水平施工缝,那么在根据温度裂缝的原则上进行分块的基础上,要建立必要的连接模式,起到整体控制的效应。

(二)抓好选择和制备材料的工作,采用合理的采购、制作方式。根据化学原理可知,混凝土的本身热量来自于水泥,要降低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热量,可以考虑选择低热水泥。还有一点就是采购水泥时,能够按照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能够有效降低水泥的水热化,从而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升、裂开的风险性。

(三)定好组织施工的时机,采用经济而有效的措施。

怎样做到合理组织施工,这点在施工中是非常重要的。首当其冲,要注意的是施工季节,要避免一些不适宜的气候,比如酷暑、严寒。二是不同混凝土块的浇筑温度,内部水化温度不同,应当考虑合理组织开展混凝土施工。1.降低混凝土的出机口的温度和减少运输途中仓面的温度,从而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2.采用间歇期,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散热温度。

(四)运用实效的施工技术措施,起到高效、高质量的作用。

1.施工过程采用分块浇捣、化整为零的技术。这样可以设置合理的变形缝、后浇带、施工缝等将大体积混凝土分成多块,分块、分层浇捣,起到了巩固混凝土的形状,起来塑形作用。

2.施工过程采用通水冷却的通用技术。这是一种有效混凝土控温措施,它的原理主要是通过降低内部温度,减小内表温差,起到控制泥土内外温差。过程中,及时使用温点测量,掌握内部总体温度变化,调整这个通用技术冷却水的流量,控制好温差。比如上海的经贸大厦底板以及闵浦大桥承台在施工中就是采用了冷却水管,调节了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效果极好。

(五)重视混凝土表面保温环节,尽量采用自然散热方式。保温并不是单纯的保温作用,它还有保湿作用,减小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温差及表面混凝土的温度梯度,防止表面裂缝的发生。建议使用可以提高混凝土性能好的保温养护材料,还可以提高建筑整体的抗裂痕能力。

(六)用好有限元模拟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统筹混凝土的整体使用。混凝土并不是一直保持同一种状态,相反,它会随着年数的增长而产生内部温度场分布变化。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参照混凝土各项准确参数、边界条件、环境温度等,得出内部最高温度、浇注后各个时间段的温度场以及内部应力变化规律。将分析的结果运用到现场施工中,确定是否采用冷却措施等决定。

图1大底板有限元模拟温度场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裂缝在混凝土使用过程中是常见的问题,尽管常见,它的杀伤力不容小视,直接关系建筑的寿命和使用安全,因此我们应当全面分析裂缝产生机理,控制施工温度,掌握积极有效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避免裂缝对建筑的损害,提高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小娟.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初探[J].科技信息,2010 (22).

[2] 高艳梅,林亚君.混凝土裂缝控制与防治的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5).

裂缝控制技术论文范文9

[关键词]铁路;混凝土;施工要点

文章编号:2095-4085(2016)09-0089-02

社会在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铁路事业在近几年来也取得了较快发展。铁路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面临一定的运行困难,铁路施工中混凝土构件出现麻面、蜂窝以及空洞等是造成运行困难的最大原因,而目前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是分析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并研究其解决策略。以下是铁路施工中混凝土的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有调查显示,混凝土问题在我国大多数铁路中都存在,大多是混凝土质量问题,施工技术不当和建筑材料选取的不当也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下面我们展开详细讨论。

1铁路施工中混凝土技术要点

1.1铁路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

混凝土产生裂缝是铁路工程中存在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影响建筑物外观的同时,还会降低建筑的抗震能力和使用功能。许多混凝土结构在建设与使用工程中所出现的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最终会影响到铁路工程结构的质量。现浇板裂缝表现为表面龟裂,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产生的原因不仅复杂且形式多样。混凝土主楼板最常发生裂缝,薄板中裂缝较短,楼板中间也会出现裂缝,如纵横向裂缝、爆炸型裂缝,贯穿裂缝和45°斜裂缝等。因此,必须关注混凝土存在的裂缝问题

1.2混凝土温度控制问题

在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桩基的施工技术及严寒温差条件下的混凝土施工方案中,耐久混凝土非结构性开裂以及耐久混凝土的应用和质量控制问题较为突出。在连续浇筑和硬化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泥水化反应产生大量水化热,热量聚集在内部且不易散发,如果其表面散热快,内部和表层温差较大,导致不均匀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造成混凝土即时抗拉强度小于拉应力,则混凝土内部或表面就会产生裂缝。混凝土早期开裂的最主要原因是温度裂缝,这种有害裂缝对于混凝土的抗渗性、整体性、耐久性甚至承载能力都危害巨大。

1.3铁路桥梁现浇混凝土墩台施工技术与质量问题

第一,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就要对地基所垫石渣进行选择,尽量选质量较好的石渣。在正式填筑之前要将地基的排水沟挖好,排除上面的积水并做好杂物清除工作;第二,为避免出现漏浆情况,在安装时将一层海绵条夹在模板接缝的部位;第三,安装完之后,要将脱模剂均匀的涂刷在其表面,同时检查其纵向稳定性、节点联系、顶部标高以及平面位置等;第四,在工厂加工钢筋骨架构件,用吊车将钢筋笼吊入模板内,然后再安装和焊接。

2完善铁路施工中混凝土的策略

2.1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

混凝土质量问题导致收缩过大,裂缝出现,变形缝、施工缝以及新旧结构接头处细节处理方法中存在问题,都会对铁路运行造成安全隐患。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选择的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较差,例如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较差,沙石级配较差,水灰比没有控制好,含泥量偏大,振捣时间过短等,都会导致出现不均匀以及不密实的现象。振捣时间过长又会导致漏浆、离析的问题,这都是混凝土构件出现麻面蜂窝以及空洞等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其还会导致钢筋锈蚀,最终大大降低钢筋强度,破坏整体性的构造。因此,必须要重视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不断提高质量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铁路施工单位对于混凝土的有效应用。

2.2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在铁路施工中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会给施工带来严重影响,减少混凝土温度应力对温度进行控制是必要手段。根据监测了解混凝土温度场分布变化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是防止产生温度裂缝的关键,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贯穿于混凝土浇筑前,浇筑中,以及浇筑后三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可以综合考虑材料的选择,养护措施及工程状况等多方面。要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采用缓凝剂延迟水化进程降低温度峰值,通过有效的保温保湿养护措施提高表层温度,减小内外温差。

4结语

总之,混凝土是铁路的基础,混凝土质量的好坏与铁路的承载力大小有着直接关系,各个施工单位要做好铁路的混凝土施工,确保混凝土质量。社会的发展对混凝土的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提高施工速度还要保证施工质量,为铁路安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依赖于先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未来的铁路混凝土施工中,各个施工单位都要以先进的技术为指导,不断吸取教训并总结经验,运用各种高超的施工技术,克服各种不利地质困难,确保高质量的铁路建设,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极大提升铁路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启东.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

[2]曹旭娜.混凝土结构设计裂缝及处理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