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护师护理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4 15:08:59

护师护理论文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1

1.1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

护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其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强化,两者之间的联系必须加强。在很多临床实习生中存在理论和实践无法灵活运用的问题:一方面,课堂上只是单纯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实践之时无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1.1学生临床实践时间较少

我国大多数院校采用一致的教育模式,即所有理论课程结束后最后1年才集中进行实习,而实习期间还要进行各科轮转以及各科出科考试与相关作业。由此造成毕业后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还相对欠缺。

1.1.2护理教学内容滞后于临床发展

我国护理院校课程大部分有统一的教科书和教学大纲,基本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课程教材,由国家规划或委托统一编写、发行。因此国内的护理教育教材相对比较陈旧,无法与国际接轨;而临床实践又随着国际发展。从而造成临床实践时无法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总是实践先于理论。

1.2护理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师资队伍是发展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而我国护理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①缺乏“双师型”护师。很多教师都只善于理论或实践中的一种。②护理师资来源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途径:临床护师、具有临床专业工作经验者、高等医学院校护理研究生、临床医生或医科大学毕业生。不同来源渠道的教师教学方法不同,教学着重点不同,擅长的理论或临床实践不同。

1.3临床带教教师存在问题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护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也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必经途径。要想提高护生实习效果,提高带教教师水平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带教教师存在以下问题:①学历层次较低;②教学时间不足:③自身专业素质低;④缺乏对现代护理教育观的理解。

1.4护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护理教学课程依旧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形成完善的护理教育体系。护理教育中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而缺乏人文关怀,导致我国护生综合素质偏低。另外大多数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与医学模式的发展相脱节,没能形成护理教育独特的教学特点。

二、如何通过行动研究发展护理教育

2.1行动研究应用于解决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行动研究

能够拉近理论和实践的距离,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菲律宾在护理教育中将实践教学与理论紧密结合,临床实习贯穿于整个本科4年教学中,学生学完一部分理论内容后及时到社区和医院实践。如此就可以让所学理论能及时和实践相结合,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将学生与教育行政人员作为行动研究的主体,将菲律宾的教学安排经验应用于我国的护理教育,让教育行政人员从学生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将其继续应用于护理教育,这样就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时间和减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Adamson大学护理学院的教材呈多样化,一纲多本,在学大纲规定的前提下,每门护理课程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设置了教材2本~4本。每个学校的教材都没有硬性统一规定,由任课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的教科书,只要经过学院领导的审批通过后即可使用。教学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科教学目标制定,同时会在开学之时连同教科书一起将其发给学生。以上的教学方法有可用性,能解决护理教育中护理教学内容滞后于临床发展的问题。教育行政人员可以将其理论通过行动研究应用于护生的教学之中,从中发现适合各自院校的教材。由此可以让理论教学与临床教学同步发展,从而减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

2.2行动研究在护理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应用

Arieli等在构建一个和谐的护理学术团队的过程中,通过行动研究化解教师之间的紧张关系,效果非常显著。目前,越南护理协会已与澳大利亚1所大学合作,通过行动研究摸索出一套培养护理师资的有效措施,其成果已被越南教育部采纳并已付诸实施。在国内关于应用行动研究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章在近2年内也有发表。如赵书敏等将参与性行动研究应用于临床护士分层级继续教育培训发现,研究组成员通过不断地修正和改进,使研究组培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也使研究组教师的自身能力不断得以肯定。综上所述,通过行动研究不但提高理论和临床实践水平,而且完善了各种来源途径的老师的水平,使其相辅相成,提高其教育水平。

2.3行动研究在临床带教老师中的应用

行动研究适用于教师的工作,能帮助教师对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反思和归纳,使其成为研究者,可以提升教师的学术地位。临床带教老师要通过行动研究发展自身成为研究型教师,就必须热爱所从事职业,有责任心与信心。研究型的教师善于不断将思考付诸实践,通过“学思并重”,在成长的过程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教中学,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要义。要想提高带教水平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临床护理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实行带教老师竞选制;其次,优化带教队伍,让带教老师继续再教育;最后,加强带教老师的培养,提高其评价行为和评价水平。同时让护士长合理安排带教老师的班次,让其有更多时间专心于带教。带教老师通过不断从外界获得新理论与实践经验;然后通过行动研究应用于学生,同时也与护理研究人员共同合作,从中再次获得适合的新理论;最后将适合其理论普遍应用于临床带教,让带教水平蒸蒸日上。

2.4行动研究在护理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关怀意识、关怀能力已成为护理教育改革方向之一。护理关怀是护理的核心能力之一,美国护理学院协会对护理本科生能力的培养中提出了关怀及其相关的关怀价值观、关怀态度、关怀行为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而要想发展护理教育就应该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素质,同时也应该设置更多的人文关怀课程。通过行动研究将人文关怀理论应用于护理教育中,将护理关怀融入临床护理实践中,提供病人生理护理的同时也兼顾病人的心理、社会支持,使病人在关爱中恢复健康或安详的面对死亡。病人对护理人员的相关护理满意,就表示加强人文关怀的理论学习是一种有效方法。有个好的实践效果就可同护理研究人员共同创建出新的适合理论,从而应用于护理教育并发展护理教育。

三、小结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2

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各科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年组织考试、考核2~3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师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

3、基本技能考核: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护士,在年内16项基本技能必须全部达标,考核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抽考。其他层次的护士计划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二次。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况。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

1、组织学习医院服务礼仪文化,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先在护师层次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

2、安排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职业服务礼仪。

3、开展护士礼仪竞赛活动,利用“5.12”护士节期间掀起学礼仪、讲素养的活动月,组织寓教寓乐的节日晚会。

(三)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师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术水平。

二、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师管理水平

(一)年初举办一期院内护师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人群对护理的服务需求,新的一年护理工作展望以及护师感情沟通交流等。

(二)加强护师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师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

(三)促进护师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每季组织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并召开护师工作经验交流会,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三、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一)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尤其是需开发提高护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机制,护理部人员经常深入各科室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质控员~护师~护理部的三级考评制度,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增加出院病历的缺陷扣分权重,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年终护理文书评比评出集体第一、二、三名。

(四)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继续加强护理安全三级监控管理,科室和护理部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查摆及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护师管理及个人的有关责任。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3

高等护理教育的学制与课程设置

该院招收高中毕业学生在学校经过年教育毕业后获护理学士学位后不需参加资格考试即可向挪威卫生部申请注册护士执照。学院重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年训练课程中有一半以上时间在临床实习。因该校为基督教学校在学生选拔及教育课程中重视伦理与价值观念的作用在课程中能感受到基督教所倡导的博爱精神。

课程由理论课和临床实践两部分组成,该学院实行边理论学习边实践的教学模式每个阶段理论学习紧跟着相应的护理实践目的在于加强理论学习和护理实践的紧密结合和互动。理论学习包括专业课、卫生保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包括挪威的保健系统及体制等)、选修课选修课内容涉及护理礼仪、特殊人群如吸毒者等。临床实践包括三方面:临床各专科护理实践、初级卫生保健实践和精神科护理实践。

教学特点与考核体系

课堂理论教学与我国的教学模式有很大不同。主要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理论课时间相对较少留出较多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继续教育及专科护士培养模式颇具特色挪威护理教育均为高中毕业后再就读年因为学制统一护理人员的素质也较一致毕业后即可担任一般的护理工作。

重视基础护理技能与护理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各项技能相关的理论然后具体操作示教。老师在教授课程的同时非常注重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互相学习。临床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护理相关知识培养护生实践能力。

国家为护理工作提供的辅助器械、设备已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平。

师资力量及考核体系:①学院中大多数的管理工作由教师兼任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参加管理工作。教师需要硕士及以上学位合格的护理教师需年护理学系毕业后工作满年再进入大学就读年取得硕士学位因此教师队伍的素质也很整齐。护理系教师学习的课程包括护理与健康照顾科学、专科护理、护理行政管理、教学原理与方法等。②实行高等教育学校双重考核即内部考试和综合考试。内部考试由带教教师担任考官综合考试由专职考试教师和带教老师共同担任考官实行一票否决制。考核的方法灵活多样包括网上答题、某个主题的书面作业、小组辩论、个案分析、论文等。

借鉴与启示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主动学习: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应该注重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主杜绝高分低能的现象把一味灌输式的被动教育改变为以问题为基础的自主学习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思维盲区答疑解惑重视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提高护理教学水平。

艺术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挪威是一个文化厚重的国家在校园内亦可感受到浓浓的艺术和历史人文气息音乐、舞蹈、歌剧等大量文艺形式被学生们搬上学校的舞台。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4

教学对象为福建省某医科大学2007级四年制护理本科甲乙两个大班,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乙班,共93名护生,其中男生7名,女生86名;对照组为甲班,共94名护生,其中男生7名,女生87名。两组护生年龄、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采用网络环境下《内科护理学》大班讨论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讨论式教学,两组课时相同。

(一)教学准备

按照学校教学大纲要求,《内科护理学》为本科护理学专业大学三年级必修护理专业课程,分两个学期讲授,教学形式为理论课和讨论课相结合。本研究时间为第一学期,即2009年9月-2010年1月,课时总数为88学时,网络环境下讨论式教学为15学时,分别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综合病例5次讨论课,每一次讨论课为3学时。教材选用尤黎明主编的《内科护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网络环境下大班讨论式教学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该教室有联网计算机100台及多媒体设备1套,保证教师和护生各有1台可连接网络的计算机。学校计算机中心的1名教学辅助人员负责硬件设备的维护。教学前进行教学过程中所使用辅助软件和技术的准备及教师的培训。教师在首次讨论式教学时需向护生示范如何查找网络资源,包括校园局域网和因特网的资源。校园局域网资源包括数字图书馆的数据库、精品课程网中的《内科护理学》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资源提供的教学课件、视频及动画等。

(二)教学实施

讨论课采用网络环境下以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法,实施过程如下:

(1)设立主题。每一次讨论课,由主讲教师1名、辅助教师2名负责。主讲教师首先通过大屏幕投影仪播放课件,向护生展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临床案例以及讨论问题。案例均来自临床一线,讨论主题一般为4~6个,主要涵盖该章节的重点、难点以及医学护理前沿知识。

(2)搜集资料。护生明确教学目标和问题后,自己搜集信息资料,通过教材、教学课件、上网查阅相关专业文献等各种途径自主学习、独立探索、思考和分析问题。将学生分为3组,分别由3名教师负责,适时给予提示、督促,引导护生发现与解决问题。此步骤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护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

(3)自主讨论。护生独立学习探索、分析问题后,根据坐位进行3~5个人为小组讨论或网上讨论交流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听取别人的意见。教师对讨论、合作交流作出必要的指导和调控,鼓励护生之间相互交流,引导护生深入讨论。

(4)归纳总结。护生经过充分讨论后,主讲老师选择部分小组护生进行汇报。主讲教师针对护生汇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引导护生了解各知识点的关系以及掌握重点知识;适当联系临床实际,以提高护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根据情况,教师要求护生以个体或小组形式上交电子文档作业,由教师进行批改。

二、教学效果与分析

(一)网络环境下大班讨论式教学对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采用第二军医大学林毅等编制的护理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4]评价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该量表包括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和学习合作能力3个维度,共28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分为“完全符合”、“基本符合”、“一般”、“基本不符合”、“完全不符合”,正性条目赋值为“5、4、3、2、1”,负性条目反向赋值。此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7,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9。在教学前、最后一次讨论课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护生进行集体匿名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100%。使用spss16.0软件包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教学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表1),两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教学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干预后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比较(表2)。教学后实验组护生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及总分均高于教学前;对照组护生信息能力、合作能力及总分高于教学前;教学后实验组护生信息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

(二)护生对网络环境下大班讨论式教学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生学习效果自我评价》问卷对实验组护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护生学习效果自我评价》问卷主要涉及新的教学方法对护生的影响、护生对该教学法的喜爱认可程度、该教学法的优缺点等,共包括19个闭合性问题和2个开放性问题。在最后一次讨论课结束后对实验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100%。实验组护生对网络环境下《内科护理学》大班讨论式教学的学习效果自我评价见表3。护生认为该教学方法有以下优点:(1)接触医学前沿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动态;(2)查找资料方便、可利用的信息丰富;(3)了解更多网上学习资源,提高课后自学能力;(4)做作业不用大量写字、节省时间与精力;(5)了解一些专业学习QQ群或论坛,加强平时学习交流;(6)培养上台演讲技巧、提高表达能力,增加自信心;(7)有利于阶段知识的掌握,作业的布置能够督促课后复习。护生认为该教学方法有以下缺点或问题:(1)盲目查找资料,缺少思考、钻研;(2)多媒体网络教室问题多,如电脑配置低、网络故障等,浪费很多时间;(3)长时间对着电脑易疲劳;(4)对信息讨论分析不够,有些知识印象不深且不理解;(5)作业太多,对无电脑的同学负担重,做作业不够认真,且没有教师反馈;(6)老师指导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不够;(7)有些教师对网络资源的查找并不熟悉。

三、网络环境下大班讨论式教学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一)网络环境下大班讨论式教学的优势

1.有利于提高护生信息能力。研究结果显示,教学后实验组护生信息能力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超过半数的护生认为该教学方法提高了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信息素养。护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大班讨论课上,必须借助计算机、上网查阅文献资料,并对大量的网络信息进行高效地提取和加工,无形中训练了护生获取、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2.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生学习兴趣及自我管理能力。教学案例和问题主要来自临床实践,往往比课本更能吸引护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护理资讯,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挥学习主动性。本研究发现,实验组护生教学后自我管理能力高于教学前,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还不能肯定新教学方法优于传统讨论式教学法。

3.有助于培养护生临床思维、创新性思维及科研意识。基于网络环境运用已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讨论临床实际问题,有助于培养护生临床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生在对争议性问题进行讨论时,要进行多向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思考与讨论,有利于培养护生的创新性思维;护生经常接触到护理专业文献、最新观念以及争议性观点,增强了他们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意识。

(二)网络环境下大班讨论式教学存在问题

1.教与学的软硬件环境不完善。在本研究中,护生反映所使用的计算机配置低,经常出现机器故障。由于校园网带宽限制,大量计算机同时接入网络,人均带宽严重不足,经常导致网速慢,影响了教学进度及效果。《内科护理学》网络教学平台功能不够完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主要有教学大纲、教师教案、课件,课件学习拓展的资源有限,且缺少可供学生与教师在线交流的平台。

2.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网络环境下大班讨论式教学是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教师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护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技巧,提高护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5]。该教学法的应用是对教师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挑战,要求教师不仅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在调查中护生提到,教师在思路上的指导和培养护生分析能力不够;有的教师对网络资源的查找并不熟悉。部分教师计算机及网络操作水平及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能力较差。

3.护生对该教学形式适应性较差。开展网络环境下讨论式教学,护生的角色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同时要求查询大量相关知识,一些护生出现不适应的现象。43.0%的护生认为增加了学习负担,不少护生反映面对电脑会感到疲劳,对于自制力较差的护生,上课容易开小差。研究调查显示,有10.8%的护生表示在上课时,不能克制自己在网上查阅与学习内容无关资料的冲动。

4.讨论式教学中护生交流合作活动减少。讨论式教学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交流平台,可提高护生交流沟通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但是本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护生合作能力并没有提高,与预期结果不一致。可能是由于护生上网检索文献占用了讨论课大部分时间,用于交流讨论的时间不够;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室的坐位设置不利于护生进行面对面交流讨论,护生网上交流的平台不完善。

(三)网络环境下大班讨论式教学的发展对策

1.改善教学软硬件环境。功能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是保证网络环境下讨论式教学的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这需要学校增加资金投入,进行硬件基础建设,以改善教学硬件环境,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教师及教学辅助人员应该完善网络平台的建设,不断丰富和整合教学资源库内容。

2.提高教师网络环境下讨论式教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教师应不断完善自己,通过观摩、进修等方式,提高自身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能力,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该教学法对教师要求高,给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建议学校建立相应的人事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5

1护理学专业认证准备工作

1.1广泛宣传发动,确保认证工作深入人心全员参与是做好认证工作的保障。学院除了制作展板、专题网站、学院画册、报纸专刊宣传认证工作外,还特别印发了护理学专业认证手册,手册从认证的背景知识、我校护理学专业建设的实践和成果、专家访谈环节准备工作、论证标准4个方面介绍了护理学专业认证的相关知识。多渠道组织全校师生学习解读专业认证手册,以期达到人人了解认证、人人关心认证、人人参与认证的目的。在认证工作前一周,学校召开了临战动员会,校领导再次强调三点意见:一是要充分认识认证工作对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是要职责明确、分工到人;三是要振奋精神,团结一致,集中精力,出色完成认证工作。

1.2整理归纳总结,认真撰写自评报告实事求是、客观呈现是做好认证的态度。学院根据《标准》中规定的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10个领域的办学标准(宗旨及目标、教育计划、学生成绩评定、学生、教师、教育资源、教育评价、科学研究、管理与行政、改革与发展)认真撰写自评报告,反复推敲、斟酌,完成近4万字的自评报告,其中提供的数据力求准确,实事求是,亮点特色要提炼准确,存在的差距要认真分析,客观呈现。同时,根据自评报告整理近5年的档案以备专家组检查审阅,其中原始档案和专业发展的历史档案非常重要。为了确保专业认证期间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还制作了工作人员手册和专家工作手册,以便随时查阅。

1.3加大基础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扎实的基础和平时的积累是做好认证的前提。在基础教学条件建设方面,我校拥有部级护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认证期间对学校环境、实验教学中心和办公环境进行了美化修缮,加强了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新增了中外文图书,引进了护理外文数据库,保证论证工作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学院有完整的资料数据库,每位教师的学历、学位、论文、论著、课题、获奖等资料均扫描归档,为每名教师建立了个人业务档案,为此次论证材料的准备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支撑。

2护理学专业认证的流程

专业认证过程包括学校自评、现场考察、提出认证建议和认证结论等步骤。现场考察流程可以总结为:①听:召开全校范围的论证启动大会,介绍我校护理学专业的建设情况,现场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②察:对我校基础教学设施(基础医学院和图书馆)、两所附属医院、一所社区实习基地和护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等进行实地考察;③访:走访学院各教研室,与教研室教师座谈,查看教研室教学文件等;④谈:组织召开6场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包括专家、教师、管理人员和不同年级学生座谈会;⑤查:查阅护理学专业相关支撑材料;⑥反馈:召开由学校主要领导、主要职能部门领导、相关学院领导、护理学院全体教师、附属医院领导等参加的反馈会议,专家组将形成的初步意见和结论反馈给学校。

3护理学专业认证的收获

3.1明确了专业发展的定位和方向通过专业认证,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的办学定位首先要符合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和标准,在此基础上,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培养具有扎实西医护理知识与技能、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贯穿人文护理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充分体现“夯实西医,突出中医,加强人文,注重整体”的办学理念。

3.2梳理了教学全过程,锻炼了一支教学管理队伍专业认证期间,我院详细梳理了教学的全过程,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的情况,形成自评报告的同时,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加强了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提高了教学质量,使教学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同时也锻炼了一支高效的教学管理队伍。

3.3提升了护理学专业的地位我校是全国中医院校第一个通过教育部专业论证的学校,通过论证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中医院校开办护理学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学校的办学质量与管理水平也得到具体体现,学校也更加重视护理学科的发展,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专业认证也是对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护理学教育的充分肯定。

3.4搭建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在专业论证工作中,我们与全国兄弟院校和医院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学习彼此在教学和管理中的经验,为提高办学质量和将来的院校间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有利于促进护理专业的共同发展。

4论证后的整改与思考

专家组对我校护理学专业建设情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如何彰显中医护理特色的问题,我校从中医护理课程设置为切入点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研究中医护理核心课程模块,完善课程体系,加大教学改革,规范实践环节,全面提高中医院校的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4.1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中医护理核心课程模块在“夯实西医,突出中医,加强人文,注重整体”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我院构建了6大课程模块,“夯实西医”主要是设置了医学基础课程、基础护理课程、临床护理课程3个模块,主要加强学生西医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突出中医”主要设置了中医护理课程模块,建立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的理念,加强学生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加强人文”主要是设置人文社科课程模块,在设置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教育学、健康教育学、护理管理学、护理美学、人际沟通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护理美学、人际沟通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素质拓展模块主要是通过第一课堂延伸至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6个课程模块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注重整体的理念。有关中医护理核心课程模块的确定,设置了调查问卷,在全国中医院校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并在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护理教育研究会理事大会上充分讨论和论证,达成一致意见。中医护理课程总学时在300学时左右,分为3个知识模块:中医学概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4门课程,5~7.5学分;中医护理学基础涵盖中医护理发展史、一般护理、辨证护理、中医食疗、针灸推拿、中医护理技术等内容,3~5.5学分;中医临床护理学包括中医内、外、妇、儿护理学,以中医内科护理学为主,3~5学分。同时,加大实践课比例,增加辨证施护的实训课,中医护理学基础的实践比例建议不少于40%,其他知识模块的实践比例建议为10%~30%。

4.2修订完善实习计划和大纲,强化临床中医护理特色我校护理学专业拥有36所实习基地,有一套健全的教学基地评估体系,通过此次专业论证,对实习计划做出相应调整:毕业实习中应有不少于4周的中医特色科室实习。在原来实纲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应该掌握的8项中医护理技术,出科考试中增加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的考核内容,每位学生根据所实习的科室制作一份体现中医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手册,充分应用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通过论证,医院进一步营造了中医护理文化氛围;规范了临床护理教学档案,强化了临床中医护理特色,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中医护理教学的连贯性,提升了中医护理实践水平。

4.3完善护理实验教学中心功能,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部级护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全面实现信息化网络教学与管理,并与附属医院建立了信息化网络平台,实现可视化多点互动式教学,实现学校与医院资源共享。同时实验中心还增设了虚拟仿真教学区、中医护理养生体验区和社区养老护理实验区。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了学生中医护理技能的训练。

4.4重视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和认可师资的引进、培养与考核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我校一直以来重视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和认可,学院教师的执业医师证和执业护士证均在附属医院注册,目前双师型教师占75%,通过认证发现,临床护理师资双师型比例偏低,因达到省教育厅教学职称条件存在一定的困难,学校人事处决定为附属医院护理人员兼聘学校认可的教学职称制订专项政策,解决了临床双师型教师的问题。同时,我校每年划拨临床护理师资培训专项经费,免费为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培训临床带教师资,培养了一支结构合理、质量过硬的兼职师资队伍。

4.5建立健全社区护理、精神科护理教学基地论证前,我校只有两个社区实习基地作为试点,没有全面开展社区护理实习和精神科护理实习。通过论证,推动了我校社区护理、精神科护理教学基地的建设,现建立了8个社区实习基地和5个精神科护理实习基地,毕业实习中,各自安排2周的实习。构建了学校、医院、社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了贴近临床、突出中医、延伸社区、服务社会的实践教学体系。

4.6建立全方位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提升护理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缺少一整套科学的、可行的评价体系,我校参照《标准》,建立全方位教学评价体系,定期对教学现状进行评估和反馈,综合运用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自我评价等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进行纵向的比较。通过认证,进一步建立了形成性评价规范和要求,丰富了教学评价的形式和手段,加大了形成性评价的比例,使教师更注重将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6

摘要:从近几年的招生形势来看,全国高中毕业生选择学习护理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给临床护理教学无形中增加了压力。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大家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给临床护理教学带来了挑战。为了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满足人民的需求,各教学医院都在积极探讨教学管理新思路,新对策。

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是护理学生由校门跨入社会的第一步,是使护生获得专业护士所必需具备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今后医院护理工作良性发展提供人才储备。我院自2002年以来,与教学医院探索多层次临床护理教学方法,总结经验,摸索出一套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新思路。现介绍如下:

一、结合实际,制定临床教学管理目标和管理制度

我院培养的学生是全日制大专生,与本科生、中专生存在差异,临床教学管理目标应结合学校教学与医院实际制定,使学生既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知识向能力转化,同时也极大地增强自信和学习的兴趣。

为进一步做好带教工作,保证临床教学质量,需制定和完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制度,严格实施护理部、大科护士长、科护士长、带教老师四级教学管理制度。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先由护理部教学主管对每位实习生进行实习实习生守则讲解,要求所有学生签名认可并督促其严格执行。另外择优选择一名实习小组长,配合临床带教老师的管理工作。

二、选择和培训临床带教老师

(一)目前,因医院承担教学的任务重、压力大,临床带教老师没有经过筛选,直接由护士长论资排辈来决定,这样给护理工作质量和安全管理带来隐患。带教老师是护生的启蒙者和指导者,其自身素质往往对护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护理实际工作中,要加强护理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训。带教老师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外,还要具备教师资格,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每科选一名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职称,热爱护理专业、责任心强、热爱教学、工作5年以上的临床护理工作者担任临床总带教老师。

(二)护理部每年选派科室优秀骨干到上级医院学习进修,参观考察,并定期举办带教老师培训班,请各专业的教师授课,组织临床护理科研、护理教育和护理技术等培训项目,对带教老师不定期进行考核、评比,优秀教师给予奖励并作经验介绍。

三、加强护生岗前训练,促使尽快转化角色

(一)入科室前,进行基础护理技术岗前训练入科前,首先由护理部负责对护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是医院较常见的,使用频率较高的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规范操作标准,缓解护生胆怯的心理。

(二)加强法律及安全意识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在入科前,集中为护生进行一次临床护理工作存在安全隐患的讲解,让护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时刻提醒自己,在护理工作中始终要做到有细心、耐心、爱心、责任心。当然,临床带教老师也应通过严格教学和规范制度,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适应新环境和角色,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护患关系临床带教老师要有奉献精神,主动与护生交流,介绍病区环境,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把自己的经验体会传授给护生。而护生在临床学习期间,应虚心学习,努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另外,带教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护生主动与患者交流,教会沟通技巧,并做好健康教育,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今后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争取更多的机会。

四、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

(一)大讲座与小讲座相结合护生进入临床学习,不仅仅实践技能得到提高,同时理论知识也得到升华。而这些知识来源于临床老师的教诲。护理部定期举办一次大型的知识讲座,同时科室在小范围内开展讲座,“大”与“小”的结合,拓展护理学生知识面,有利于资格证书的取得。

(二)护理教学查房。

1.护理技能查房。

观摩有经验的护士技术操作示范、规范基础或专科的护理操作规程、临床应用操作技能的技巧等。通过演示、录像、现场操作等形式,参加的人员为护士和护生,达到教学示范和传、帮、带的作用。

2.临床案例教学。

由病区的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或带教老师组织的护理教学活动。选择典型病例,提出查房的目的和达到的教学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通过收集资料、确定护理问题、制订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反馈护理效果等过程的学习与讨论,帮助护生掌握运用护理程序的思维方法,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临床带教查房。

由带教老师负责组织,护士与护生参加。重点是护理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根据护生的需要确定查房的内容和形式。围绕实习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按照《护理教学查房规范》,每月进行1-2次的临床带教查房。如操作演示、案例点评、病例讨论以及优质护理病例展示和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等。

4.床边授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每天利用晨间查房的时间对典型病例的护理及相关理论知识对护生进行提问,加深护生对疾病及相关知识的理解。形成人人关心临床教学,重视临床教学的良好氛围。

五、注重临床教学评价,持续提高教学质量

(一)临床教学质量评价。

1. 对教学工作的评价定期检查带教老师的教案、计划、授课方法、授课内容等,了解带教老师的教学情况。每2月分别召开护生与带教老师座谈会,通过相互反馈信息,评价是否教学相长。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对不合格的教师要求其学习,不断地改进教学工作的方法。

2. 对护生能力的评价定期开展理论和实践技能比赛,了解护生的学习情况。另外,通过工作人员和患者测评护生的仪表仪态、服务态度,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以上成绩综合评价后记录护生的学习效果。

(二)建立临床教学质量管理临床教学由护理部分管教学的老师全权负责,督促并落实各科室护士长严格要求带教老师按照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同时加强日常检查监督,保障临床带教质量。

参考文献:

[1]杜慧敏,于瑞英,罗文川.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护理管理杂志,2003,3(3):42-43.

[2]王虹,范植蓉.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提高带教质量.护理教育,2003,9(12):968-969.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7

【关键词】 学生,护理;毕业论文;质量,控制

要求本科护理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学生专业水平、操作技能、社会实践的综合和自我检验,是各门课程考试所不能代替的一种考核方式[1],也是检验学生创新能力高低的一种手段。为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我院首次对护理本科毕业生实施毕业论文撰写、评审和答辩。通过专家的评审、学生的答辩,发现很多学生对论文的写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现就其质量作以下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右江民族医学院2006届护理本科毕业生共有85人均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并按规定参加了答辩。

1.2 成绩评定办法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制定。毕业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人评分、答辩小组评分三部分组成,比例分别为3∶2∶5。

1.2.1 论文指导教师评分成绩 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给出成绩,占综合成绩的30%。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共五个等级。

共同要求如下:论文具有统一的书写格式和语言规范,学位论文或学术论文已由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2]进行写作。分级标准:①优秀(90分以上):论文选题明确,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医疗工作或学术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独到性与现实性,并有一定的新意;论文中心论点突出,论据充足,论证过程逻辑性强,文章结构合理,表述流畅,层次清楚。②良好(80~89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分析比较深入;论文选题明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医疗问题;论文中心突出,论据较充足,论据过程较有逻辑性,文章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表述流畅。③中等(70~79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较明确,分析比较深入;论文选题较明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医疗问题;论文中心较突出,论据较充足,论据过程较有逻辑性,文章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表述流畅。④及格(60~69分):基本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但内容欠充实,论文的论点较明确,尚能联系实际医疗工作;论文资料尚充足、具体,但比较陈旧,缺乏新意,论证不够充分,缺乏说服力,文章有一定的条理,文字尚通顺。⑤不及格(60分以下):论文选题不当,缺乏中心思想和论述主线,结构混乱,层次混淆不清,无逻辑性,主要论据短缺,论点论据脱节或严重搭配不当;论文抄袭他人文章、成果、著作,或直接摘自网络文章。

1.2.2 评阅成绩 这部分成绩由论文答辩小组成员给出。论文答辩小组成员对指导教师的初评成绩做再度评审,以确认成绩的合理性和真实性,该部分成绩占综合成绩的20%。

评审成绩的主要依据和条件有:选题是否恰当,论文主题是否明确,结构是否合理,表述是否流畅;选用资料是否恰当、充分,是否具有代表性;论述的逻辑是否合理;对初评成绩的认可程度如何。

1.2.3 答辩成绩 经过口头答辩,由答辩小组成员根据学生的具体答辩情况给出成绩,并写出具体的答辩意见,这部分成绩占综合成绩的50%。

优:论文答辩中能够正确回答问题,思路敏捷,重点突出,言简意赅。

良:论文答辩中能够较好地回答问题,并对论文中表述不到位处加以补充。

中等:论文答辩中尚能够正确地回答问题。

及格:论文答辩中基本能够正确地回答问题。

不及格:论文答辩中不能够正确地回答问题。

1.3 问卷调查 本次共发放问卷调查85份,回收率和有效率为100%。问卷调查内容,见表1。

2 结果

2.1 论文类型 本组85篇论文资料中,基础研究类课题5篇,占论文总数5.88%,其余为护理经验介绍、护理体会等共80篇,占论文总数94.12%。

2.2 格式存在的问题 见表2。

2.3 评审结果 见表3。

表1 2006届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问卷调查内容(略)

表2 2006届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书写格式不规范(略)

表3 2006届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成绩分布情况(略)

2.4 问卷调查情况 85人共有70人注意到了论文的标准格式;有68位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论文提出了修改建议,其中建议修改论文内容的有57人次,建议修改格式的有23人次;有30人在学校时参加了科研论文写作的课程学习,15人在学校参加了讲座的学习;仅有12人认为答辩时专家的问题尖锐;75人认为通过答辩将对今后的科研论文写作有促进作用;从论文的设计到完成有4人用了近1年的时间,有2人仅用了10天就完成了从资料的收集到完稿的整个过程;只有36篇有老师参与了论文的设计;指导教师有副主任护师6人,主管护师31人,护师32人,护士14人,其他2人。

3 质量问题分析

3.1 低分原因 本组资料中优秀论文较少,仅占7.06%;中等的比例相对较大,占45.88%;及格占15.29%。得分较低的论文主要有以下原因:①简单的经验介绍或总结。由于学生平时积累不够,对理论性的问题钻研不够深入,因而在分析现实的具体问题时,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使得文章缺乏深度,整篇文章泛泛而谈。②虎头蛇尾。即题目大内容小,有的主题包含两个或多个中心,导致论文内容重心不明确,严重影响了论文质量。③存在抄袭现象。虽然不敢整篇抄袭,但有明显的摘录几篇他人同类文章的内容拼凑加工而成,这无论在哪一部分的评分中都大打折扣。④重视不够。有的学生只是把它当作一次较大的作业来对待,用十天或十几天就很快完成,应付了事。⑤答辩准备不充分。答辩前没有对所写的论文相关的文献进行仔细查阅,没有预见到答辩时专家可能提及的问题,以致答辩时茫然无措。

3.2 存在的问题

3.2.1 格式不规范 从表2中看出,共有51人次格式存在缺陷。问卷调查中,虽然有70人承认自己在查阅文献资料时注意到了论文的标准格式,但真正在自己撰写时却疏忽了各个层次、段落的规范格式。引用参考文献的方括号在文中没有按要求放右上角,计量单位不规范,图表不形象直观,不能正确绘制统计图、三线表,参考文献的标点使用混淆不清等等。

3.2.2 论文准备不充分 主要表现在:①学院没有明确说明本组学生在下临床实习时要求写毕业论文,以致很多学生在心里上没有任何准备。在实习的最后三个月,学校才下通知要求护理本科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大部分学生才开始着手准备,因而有创新性的论文很少,护理经验介绍、护理体会的论文占了大部分的比例是不言而喻了,也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少部分学生有意识参与科研活动,所以他们一到临床,就主动要求带教老师从选题、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等各方面进行指导,这些学生的论文花的时间近乎一年,均为科研方面的论文,完成得也比较满意。②毕业生就业的冲击。本组论文准备时间正是学生求职择业高峰,为了找到接收单位,很多学生将毕业论文放到了次要地位;对于已确定工作单位的学生来说,普遍认为毕业论文对将来就业已经影响不大,不愿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写作,很多用人单位也要求已签订或意向签订工作单位的学生提前上岗,致使这些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抱着通过就行的想法对待,其完成的论文质量可想而知了[3]。论文的资料准备,论文中论点与中心思想的阐发主要来源于丰富的数据、实例的说明与支撑[4],但本组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缺乏数据的支持、实例的佐证,特别是各种说服力强的资料。

3.2.3 指导教师投入精力不足 本组的指导教师几乎是从事临床工作的护理人员,这些教师不但工作任务繁重,还要照顾家庭,对指导学生的写作有一种顾不过来的感觉,显得精力不够。当然也有部分指导老师责任心不强,没有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从论文的形式和文字上作一般性的指导。

3.2.4 指导教师资历不够 从问卷中得知本组指导教师中,副主任护师6人,主管护师31人,护师32人,护士14人,其他2人。资历较高的副主任护师和主管护师占的比例不足一半,而护士作为指导教师的人数却为数不少。作为低资历的护士,连自己也难写好专业论文,怎么能去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呢?按规定,护士和护师是没有资格当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而校方或院方却没有加以管理和控制,致使一些学生在自己写好初稿之后随便请本专业的人员作些指点,这些人员不知不觉之中被冒充了他们的指导教师就事出有因了。

4 讨论

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高低,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反映学生的综合水平和能力,从更深层次分析,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却是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教学质量、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校风学风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5]。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毕业论文(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抓起,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全过程实施质量监控。因此学校必须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4.1 把好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关 选题是做好毕业论文的开端,教师出什么题目,学生选什么题目,对毕业论文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师生都要高度重视毕业论文的选题。只有学生对选题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好奇心和进取心,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就有可能做到创新。本组中有5名学生因为对科研产生兴趣,他们从始至终利用实习的空余时间投入研究,论文具有创新性,质量也较高。

4.2 把好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关 毕业论文(设计)的任务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填写的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总体规划,相当于工程中的设计图,对毕业论文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任务书必须明确规定本课题要完成的任务和需达到的目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写作规范,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参考文献目录,具体时间安排(包括开题报告完成时间、初稿和定稿的时间、答辩时间、约定指导学生的时间安排以及联系方式等)[6]。

4.3 把好制定试验(调研)方案关 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完成。指导老师要负责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及信息,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类、分析,制定好可行性方案,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理清线路。

4.4 把好试验(调研)关 试验(调研)是实施试验(调研)方案,为毕业论文(设计)取得第一手材料的重要环节。学生应注意收集相关的数据、实例,归类记录清楚,为论文的写作作好准备。

4.5 把好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关 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是对整个专业思维的物化,也是反映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关,对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意义重大。写作前应对学生进行一次写作格式标准化教育,使其格式与国际化接轨。指导教师要负责指导学生按规范格式进行写作;初稿完成后,指导教师应认真审阅,对论文的规范格式、理论观点、实践意义、论点论据、结构布局、语言润色等方面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指导,使论文达到格式规范、观点正确,论据充实,条理清楚,数据统计方法适当,文字书写正确、表述流畅。

4.6 把好毕业论文的答辩与成绩评定关 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必须进行答辩,而且答辩前才给学生10min时间对答辩问题作准备,专家提出问题后学生要立即回答。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事先就自己所写的论文及相关问题作广泛的思考和准备,并注意培养自信心,减少不必要的紧张[7]。成绩的评定力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避免指导教师作为答辩专家。杜绝答辩流于形式,对不合格的论文,限期修改后再答辩。

4.7 把好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关 加强和完善管理,一是调整毕业论文的准备及撰写时间,避免与求职择业时间冲突;二是对指导教师的管理上,应安排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并对他们作论文各个阶段的具体责任做出明确要求,还应将教师在指导论文写作中付出的劳动纳入正常的教学工作量;三是实行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的中期检查制度,检查毕业论文工作进展情况,抽查指导教师的指导记录等;四是建立奖惩激励制度,对优秀毕业论文给予表彰,推荐发表,并作为评选优秀毕业生的评定条件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美萍.电大护生毕业论文问题分析与对策[J].现代护理, 2006,12(14):1353.

[2] 国家标准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

[3] 陆富彬.对教学应用型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思考[J].高教研究,2006,10:59.

[4] 刘振军,张君维,赵志伟.高师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8(5):125.

[5] 叶志军.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力求“五位一体”[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18(3):108.

[6] 叶志军.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力求“五位一体”[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18(3):110.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8

随着世界人口逐渐老龄化,许多国家都出现了护理人员短缺。中国加入WTO后,很多外籍人员来华工作生活,医院对精通英语的复合型护理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医学院校开始设立护理专业(英语方向)本科教育,要求学生既系统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和技能又具备良好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国际型护理学高级人才。该专业设置的护理专业英语课程,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将英语引入专业学习和实践,重点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在今后护理工作中能准确与医生和患者用英语交流。然而目前教学的效果还不理想,无法达到涉外护理工作的要求。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如何提高护理专业(英语方向)英语口语教学水平进行探讨。

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指的是“在自然的或有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学习或无意识吸收,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的过程”(Ellis1986)。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理论体系的构建以揭示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为主要目标(戴炜栋,周大军2005:62),其研究格局具有多侧面、多方法的特点,导致该领域中的理论或模式层出不穷。目前学术界广泛认同的有: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StephenD.Krashen’s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Theory)、文化适应模式(TheAcculturationModel)、中介语理论(InterlanguageTheory)、语言普遍性理论(LinguisticUniversal)等。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最重要的贡献是明确指出并论证了第二语言学习者是富有创造性和主动学习精神的人,而不是以往理论描绘的消极、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在语言教学中,应以他们为主体,而不应以教师为中心。这一观点充实了外语教学理论的内容,促使外语教学法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移(钟启泉,左焕琪2002:76)。中国学生的第一语言体系是汉语,英语是他们学习的第二语言,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来指导我国英语教与学的过程,对改革英语教学方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护理专业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学生方面

第一、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薄弱。刘润清(2005:247)等对3所国家教育部直属院校四年级学生随机抽样125人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73%的学生口语能力普遍较弱。李培隆等(2008:893)对部分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调查结果为,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口语存在语法错误、词汇短缺、语音语调不正确、话语衔接困难等问题。第二、学生缺乏系统的跨文化护理知识。在护理专业资格考试中发现,学生对护理技术的考题掌握较好,而涉及文化差异的考题错误率较高(李慧娟,姚婷2007:42)。学生对不同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不熟悉,使其在护理工作中影响护患沟通,难以给患者提供贴切的服务。

3.2教学方法方面

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教师角色错位。束定芳对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调查发现,70%以上的教师仍用语法翻译法教学(束定芳2005:6)。这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一味地做课文讲解翻译,实用性不强,而学生希望能和教师多交流。夏纪梅(2002)的调查也显示,90%的被试教师认为自己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主要角色是语言讲解者和语言示范者。这种教师处于中心地位的角色,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无法得到必要的语言训练和在问题解决中习得语言。

4.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提高护理专业英语口语教学水平的策略

语言输入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中心部分,任何外语的习得都要从它开始。在外语习得过程中,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文化寓于语言之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表现形式,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如语言学家RobertLado(1957)说,“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护理英语课堂是培养学生习得护理英语的主要场所,语言环境是促成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因此,语言输入、社会文化因素、护理英语课堂教学环境是影响我国护理专业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最主要因素,以下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4.1语言输入

根据StephenD.Krashen/(1986)的第二语言学习理论,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导致语言习得的关键。他提出“i+1”语言输入假设(i为现有水平,1为略高于i的水平),该假设的实质在于通过足够量的语言输入促成第二语言习得的发生。根据“i+1”语言输入的观点,语言材料的大量输入可为学习者提供许多选择和实践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获得较多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就必须尽可能创造出为了真正的交际目的使用英语的机会,来让学生接触到多种可听懂的语言输入(张国扬,朱亚夫1999:125-126)。首先,教师应教学生基础英语口语。鼓励学生掌握基本日常用语,对常用的句型能脱口而出。另外,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语音,可集中讲国际音标中音素发音规则,指导学生注意对爆破、连读、同化、弱读、重音等语音语调的把握。当学生出现语音错误,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纠正,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利用网络音频等加强口语练习,养成模仿、朗读、背诵习惯;鼓励学生坚持听力训练、学英文歌曲,以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信心。其次,教师应教学生护理专业相关英语知识。护理英语专业词汇包括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疾病名称、药名、普通医疗器械名称等。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构词,了解词缀,掌握医护专业词汇构词法。具体体现在指导学生学习各种英文书写的病人入院登记表、体检表、临床记录、医生的处方、医嘱、注射治疗单、护士交接班报告、意见本、感谢信等,这些输入性材料能让学生接触到日后工作中所使用的词汇。

4.2社会文化因素

语言和文化是和谐统一的,不同的地域有其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在文化适应模式理论中,Brown(2000:169)提出文化移入(Acculturation),指人逐渐适应一种新的文化过程。JohnH.Schumann(1976b:15-28)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是文化移入的一个方面,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文化的适应程度将会制约他的第二语言水平,因此学习者要试图融入目的语社团。护理学范畴中,人是护理服务的对象。护理服务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对于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人群文化差异,思维差异等,学生应掌握并运用于未来工作中,使患者获得最佳健康状态。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拓展英语国家文化知识面,全面介绍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风俗习惯。第一、教师可采用文化专题介绍法,给学生系统介绍目的语国家的民族文化、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使学生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有总体的了解,并比较它们与本国文化的差异。例如在美国文化中,明确表达观点是沟通的有效方式。美国护士常鼓励患者表达自己对疾病的态度、内心的想法。但中国医生和护士因为担心疾病问题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很少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焦虑,而从家属、病友等侧面渠道了解患者的想法。第二、教师可利用英语原版电影进行教学。可选取护理视频对话片断,为学生进一步向专业英语交流奠定基础。如《实习医生格蕾》(Grey’sAnatomy)是一部以医学为主题的电视剧,护理英语词汇的信息量大,涉及的日常交际用语贴近生活,可帮助学生学会得体地与医生、患者交际。同时,学生也能熟悉医护人员使用的词汇缩写形式,如DOA(deadonarrival)指送到已死亡,SOB(shortofbreath)指呼吸困难,BM(bowelmovement)指肠蠕动等。通过电影中地道通俗的语言,给学生提供了医院工作的真实视觉情景,让他们熟悉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并促进他们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4.3护理英语课堂教学环境

文化适应模式理论认为教师应创造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理想的外语课堂教学环境应该是: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直接使用目的语的场所和机会,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交际,并能激励学生参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交际活动(张国扬,朱亚夫1999)。因此,教师应把有目的性的活动和真实语言材料引进课堂教学,满足学习者的需要。第一,课堂教学的组织要使学生能直接参与交际。教师可把教室布置得像诊所或病房,并放血压计、温度表等医疗器械。用临床护理出现的个案为例,设置医、护、患者等不同的角色进行口语训练,并设计一系列将来工作中要解决的任务。如:怎样进行门诊或入院病人接待,怎样安慰心情烦躁病人,怎么给病人健康教育,怎样执行医嘱等。采用视听说结合方法,模拟学生日后遇到的情境和问题来学习语言,以提高他们在真实护理环境中的英语交际能力。第二,教师以组织者、帮助者的身份参与课堂交际活动。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和引导学生的课堂活动、明确口语训练任务、选择活动方式、讲明练习要领,确保学生有足够练习机会,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教师可指导学生护理操作训练与英语听说练习相结合。如:督促学生课前自学英语的护理操作流程,做好预习准备。课堂上,一名学生在练习静脉输液、给氧治疗等护理操作时,另一名学生则用英语讲解步骤,然后两学生再轮换角色,教师在一旁指导。围绕交流的实际需要,学生在强化每一项操作中,逐渐融入护理听力和口语训练,从而加深对语言的认知、理解和内化。

护师护理论文范文9

关键词:循证护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096-02

循证护理又称为“实证护理”。即护理人员审慎、明智和准确地以现有的科研结论为基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需求和愿望,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选用最好的护理措施为患者实施有效、最佳的护理[1]。循证护理以严谨的护理科研为基础,有突出的先进性、科学性及实用性,是现代护理学发展的方向。在教学中融入循证护理,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必要手段,下面谈谈对于循证护理教学的几个要求。

1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求

护理学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教师必须具备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足够的护理学基础知识和过硬的医学基础知识,具备快速处理紧急情况的反应能力。而循证护理要求以最新、最佳的科研成果为证据,有极强的先进性。教师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到医院进修,不断学习探索新的护理发展动态和临床各科护理新进展,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充分利用现存的资源参加各种培训班以及学习班,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教育,接触最新的护理知识,时刻关注本学科最新的科学进展[2]。包括近年新发疾病的研究,如2008年至2009年世界范围内流行的N1H1甲型流感。以及旧的疾病在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护理等方面的新认识、新成果。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旧的观点要求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两周,而近年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过久的卧床不但不能减少心律失常,休克,心衰等并发症的发生律,还会导致深静脉血栓,压疮,便秘的发生,对病人的康复不利。所以新的护理措施要求病人绝对卧床休息12小时,24小时后可以在床上活动肢体,第3天可下床活动。教师应不断学习,及时淘汰旧的观点,掌握新知识,跟上医学科技发展的步伐。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学习、完善自我的过程。

2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调整与补充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教学理论及实践也不断进步更新。目前,内科护理学的课本很难全面及时反映护理学的发展实际。护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获得医学权威机构承认到写入护理学教材,一般需要经过5-10年时间。循证护理高度的先进性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教材,教师必须把新近的护理技术内容补充入自己的教案。如近年来心脑血管介入治疗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那么对于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就理应成为我们的教学内容。另外各类医学杂志、刊物上的科研资料繁多,有很多只是小样本研究结果,结论也只是一家之言,教师应细心研究,谨慎取材,选择学术界普遍认可,获得权威机构认证的科研成果用于教学,体现循证护理的科学性。

3诱导学生主动学习

医学知识博大精深,浩瀚如海,新的医学、护理学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光靠教师的课堂讲授,学生不可能掌握循证护理的精髓。教师向学生传授的不应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教师应教会学生查阅、收集、整理最新护理科研成果的方法。如向学生推荐相关的专业网站、学术杂志、刊物。学会文献查找方法,从大量资料中提取获得学术界普遍认可,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科研成果。并组织学生对这些成果的学习、研究、讨论。目前有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循证护理,并对此进行研究。贾愚等采用自制的循证护理知识、技能调查问卷及教学效果反馈问卷对73名大学四年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进行调查,前者采用前后对照法。结果学生的循证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多数学生认为此种学习方法对于指导今后的护理实践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积极作用[3]。

4鼓励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

循证护理有很强的实用性。科研成果最终要指导临床实践,学生实习后开始参与护理实践活动。带教老师应鼓励、指导学生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地应用最新的护理科研成果,实施新的护理措施。把传统的“学习前辈的经验”的学习模式转变为“应用最新技术”的学习模式。同时仔细的观察、科学的统计、评估新技术应用的效果,从而主动参与到护理科研中来。莫美珠蓝林荣等在内科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循证护理教学方法,并对结果进行研究。将105例内科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52例)和常规教学组(53例),循证护理组按循证护理模式教学,常规教学组按常规教学模式教学。实习结束时比较两组学生综合技能考试、理论考试成绩及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情况。结果循证护理组综合技能考试成绩优良率82.69%,护理理论考试成绩优良率84.62%,明显高于常规教学组(P

总之,循证护理是集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的护理模式,是护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中应用循证护理,对教师与学生的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把循证护理的观念、方法、技能传输给学生,才能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技术熟练、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伟.循证护理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23期

[2]高桂琴.浅谈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体会.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3月第6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