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职前教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2-09 04:03:54

职前教育论文

职前教育论文范文1

(1)音乐专业能力,是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走上岗位,必须具备的音乐方面的特定知识与能力,包括扎实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2)音乐教学能力,是指学生必须具备的幼儿园音乐课堂教学能力和音乐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3)自我完善和发展能力是指学生具有能使自己思想、专业、人格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能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能力结构,作为他们未来入职后从事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性支撑能力,自始至终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缺一不可。学生只有具有完善的音乐能力结构,才能根据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运用所学的知识,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对幼儿进行生动、有效地幼儿音乐教育。

2中职学期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能力结构现状

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能力结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学生基础薄弱。通过与学生的接触,了解到中职学校的生源大都是来自农村,他们基本上都没有学过音乐,偶尔有几个学过乐器或者唱歌或者舞蹈,但都是没学几年,就放弃了。所以他们基本上没有音乐基础。(2)缺乏自信。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是中考失败的学生,自卑心强。好多学生都不敢单独弹奏或演唱幼儿歌曲,怕弹得不好或唱得不好。甚至有些到了高二去实习时,都避开上幼儿园音乐课,一是没信心。二是觉得技能掌握不牢固,怕出丑。(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存在问题。通过调查了解,好多学生觉得,学前教育专业课的上课内容枯燥乏味,实用的东西不多,形式单一,技能学习难。

3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能力结构

针对以上的种种,如何提高学生音乐方面的各种能力,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能力结构呢?本人从课堂教学入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音乐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

3.1更新教学观念,调整课程结构,革新授课方法,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学生音乐专业能力

第一,根据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在音乐教学中更新观念“基础知识理论以适用为度,基本技能技巧以实用为准”。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不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技能训练,也不是培养未来的音乐家,而是为了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的感染力,让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快乐地成长。所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也不是培养专业的演唱家或者演奏家。而是通过音乐教学,引导学生喜欢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并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在音乐体验中的兴趣,使其能产生一种愉悦感,能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和实用的音乐技能技巧。第二,课程结构变“单科讲授”为“综合讲授”;授课方法应力求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好多专业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安排都是:声乐课就单上声乐课,视唱课就单上视唱。所以这种“单科讲授”,往往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坚持不了一节课。如何使音乐生动,吸引学生注意呢?我采用“综合讲授”的方法,也就是上声乐课的时候,练声曲有时用儿歌,吸引学生注意;有时用视唱曲,先练声后视唱,这样减低了视唱曲的难度,使学生对自己学视唱充满信心,学起来也容易。还有如键盘课的时候,加入乐理、视唱或唱歌,使键盘课内容变的多样化。另外,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要求精讲多练,因为我们的学生音乐起步晚,学习纪律观念又淡薄,所以老师讲的内容过多,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应多引导和留给学生自己学习和练习的时间,使他们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用性,让学生多参与,多登台,多锻炼。我们中职的学生都是中考落榜,自卑心强,家庭或多或少有些问题的学生。我们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多参与音乐体验,对他们通过努力获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及时的表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和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所以我们要抓住一切机会锻炼他们的胆量,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3.2改进教学形式,充实教学内容,注重实践环节,切实突出师范性和实践性,提高学生音乐教学能力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到幼儿园从事幼儿音乐教育工作的,所以音乐教学形式应从“教会学生”转变为“学生会教”,突出师范性。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幼儿园的内容,使音乐教学的内容更贴近幼儿园实际。另外,教师在重视学生基本技能学习的同时应对每首音乐作品的背景、作者、音乐风格与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充实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实践环节,利用在音乐课堂中试讲、说课或模拟上课,还有到幼儿园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与老师、同学多学习、多交流、多总结,突出实践性,使学生“学会教”,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

3.3“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提高自我完善和发展能力

职前教育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较之与其他的各专业,它是一个特殊的专业,担负着为国家的幼儿教育事业培养优秀的从业人员的重任,具有循环培养人才的特点。因此,应该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应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理论性和科学性、学术性和研究性、管理性和综合性。

高新技术在全球化经济中的广泛应用,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一代技术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基地,如何适应新形势,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力争为各行各业输送大批的有真才实学的高级技术人才,应当引起高等学校的领导者和教育者的认真思考。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较之与其他的各专业,它是一个特殊的专业,担负着为国家的幼儿教育事业培养优秀的从业人员的重任,具有循环培养人才的特点。幼儿教育虽然没有被纳入义务教育之中,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它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学前教育的从业人员的人文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整个教育体系的根基。因此,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该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是既可以胜任当前社会学前教育的各种机构、各种形式的保育和教育活动,又具有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能担任学前教育的各种机构、各种形式的科研和管理工作。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应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理论性和科学性、学术性和研究性、管理性和综合性。

一、实践性和应用性是学生就业成才的前提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之于普通高等教育它有着自己的显著的特点。它既有显性课程的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现场见习、模拟练习、科技活动等组成的实践教学环节,又有教学计划以外隐性课程,它包括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与专业和综合素质有关的实践活动。

显性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国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优势在于增加了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日本的公共职业训练体系一般为两年,每年的标准学时为1600学时,在两年总计3200学时中,68.7%的学时用于实际操作训练,25%的学时用于专门的学科学习。这反映了他们非常重视职业技能训练的特色。(1)而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大部分学生来自中专幼师、高中职业幼师、中等师范学校,有相当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因此,提前实训时间、突出实训学时,加大实训的深度和广度,是本专业的特色也是它的首要任务。实训过程应该是多层面的主题交叉,短时间的实训,应该安排具体、直观的教育主题,如环境布置、教材教法、活动区域等;长时间的实训,应该安排观察、了解、研究,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能力等各方面发展的现象、特征及规律性的主题,使学生们用已知的专业理论指导实践,又从实践感悟中发现自身的知识之不足,激发出深化和发展已知理论的欲望,增强了学习的原动力。

隐性课程中的实践学习:社会中的人它必然受到各种各样社会活动的制约,并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当中蕴含着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同学们有意无意或直接或间接都在参与着,这里边就深藏着课堂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专业技术也好,综合素质也好,只要你多加留意把握好契机,对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一定是有帮助的。比如第二课堂的手工制作、环境布置、周末应聘家教、假期选定对象追踪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各种能力发展的规律等等,经历了那就将是一笔财富。

二、理论性和科学性是学生就业成才的关键

高职教育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专业理论教学体系,主要是大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理论教学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课程设置,以市场需求为主线,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终身教育为目标。(2)要考虑到学生的转岗、自学教育、继续深造等各方面的理论衔接。因此,大学文化基础知识就显得特别重要,它是链接未来的链条,使学生的学习能够不断升级。由于未来的职业不可能是终身制,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面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适应多种岗位的综合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方面,就必须有一定的远见卓识。学前教育专业不同于高职教育的其他专业,他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又担负着培养人的任务,它的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就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道理显而易见,因此,高职院校中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点,应更具理论性和科学性,使学生面对教育对象能科学地组织教育、教学、研究、管理等各项工作。转贴于中国中国-

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增加知识培养文化底蕴,而且是构建专业学科的框架和支撑点。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高职院校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在学习专业理论时教与学都感到枯燥无味的局面,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师资配备,教学改革等方面既要做到独树一帜又要考虑到符合自身特点,使学生感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也是一种乐趣。应该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强化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强调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才能在日后的发展中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专业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应该敢于创新,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认真听取批判性的意见。理论知识也是在不断的争辩中得以发展完善,任何的墨守成规对理论知识的发展都是毫无益处的。

三、研究性和学术性是学生就业成才的保障

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如何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实训过程中融入研究性和学术性。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在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同时,应带有批判性的反思思维,不断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中发现问题、了解问题、提出问题。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同其他学科一样得从选题开始,而选题离不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和改革进程。首先应该是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的同时,善于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比较,能产生独到见解的、带有批判性继承的课题。其次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观察教育对象的言谈举止,把现象、问题、规律性等归纳、概括成为研究课题,也可以是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再有是国家根据发展和改革需要统一规划的课题。不管是从理论从实践还是从规划选出的课题,都应该与自己的兴趣、知识积累、能力水平相结合。因此,平时应该要求学生多读书,并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书心得体会;实训过程中多观察、多思考、多记录。日积月累就能提高专业的科研能力,提高学术水平,积累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的过程。

四、管理性和综合性是学生就业成才的目标

未来社会充满竞争。市场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格意志健全、态度能力一流、知识结构合理等综合性素质的人才。因此,在综合性素质教育方面,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智力、技巧能力,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素质、社会性素质等等。台湾学者马信行在其《训练方法的创新》的文章里,把德国的实践训练方法归纳为:关键认知教学法、自学能力教学法、解决问题能力教学法、合作能力教学法。(3)笔者认为这四种方法应该贯穿在学生的任何一种学习中,它不但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还能健全学生的人格,这正是我们提倡培养学生综合性素质的宗旨。在管理性方面要培养学生对教育对象个体、班级、年段、全园性、地区性等在各种层面的管理。无论将来是在一线进行教育教学的学前教育者,还是各个学前教育机构的领导者,管理都是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课题。对教育对象个体的管理,从孩子入园的第一天起教师就必须追踪观察,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的特点、需要采取的教育措施等,应该记录在案,以便各个教育阶段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借鉴。班级管理应建立在个体管理的基础上,各个教育环节中必须考虑有效的教育方法,清楚对各种群体的孩子达到某种程度的刺激教育,这都应该贯穿在孩子的学习活动、生活活动等全面管理的过程中,并根据班级特点进行特色教育。至于年级管理、全园性管理、地区性管理,涉及到教学、行政、后勤等更复杂的管理层面,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训过程中有所接触、有所了解,尽可能多的积累管理经验,为将来就业时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能独立开展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总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高职院校里特殊的一个专业,具有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专科教育的双重性,对该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实训应该具有特色要求,以使他们更快、更高、更好地就业成才。

参考文献:

[1]王建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的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34期.

[2]王明伦.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6期.中国

职前教育论文范文3

从教学目标来看,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会选择幼儿园老师这一职位,担负培养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职责。所以,作为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重要潜在对象,必须将教学目标围绕儿童来进行开展。因此,抓住和掌握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十分关键。从内容上来说,审美心理结构是指通过认识和欣赏某种“美”,心理意识的各个主观分子高度活跃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对于儿童审美心理结构来说,儿童的绘画最能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尽管只是一幅简单的画,从形式上来说是教育产生的结果,但却是儿童审美意识的最直接表现。由此可见,对于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必须充分认识到儿童审美心理结构的重要作用,多教导审美理论知识,注重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喜好。所以,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应该融入实际的幼儿园教学中,把握儿童美术课程的教导重点和自己学习的研究方向。

2学前美术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

自从我国开展义务教育来说,学前美术教育开展走入人们的视野,并丰富儿童的心理成长。同时,职业学院设立学前美术教育,更多的是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从而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提升儿童的审美意识。并且,审美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美育,主要是培养受教育者对美的感悟,培养高尚的审美观念。目前,学前美术中审美教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教学任务:

2.1感受美从成长阶段来看,儿童最容易接受美好的事务,特别是一些缤纷色彩、故事性鲜明的图像,更能获得他们的喜爱。同时,这种感受美的能力也是儿童天生拥有的,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过程中,学生必须加强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例如,通过色彩鲜艳的鲜花让儿童自行观察和发现,从而想象出自己所感知的内容。

2.2激发兴趣学前美术教育的学生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大量的图片或玩具,提供许多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这样就能引起儿童的注意,符合他们美术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生还能让儿童观察一些鲜艳的事物,鼓励儿童多画多接触,提高他们动手绘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3开发智力对于学前美术教育来说,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培养儿童的艺术审美意识,从而实现开发智力的目的。在教学内容中,学生可以通过课外教学,开展儿童喜爱的内容,并适度地鼓励学生进行回忆和创造,这样就能潜移默化地将艺术知识教授给儿童,提升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

3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中的审美培养方法分析

作为一门必需的专业课程,学前美术教育主要是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这样才能担任幼儿园教学的工作,才能全面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从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来看,加强审美教育注意十分关键,不仅能帮助学生培养优雅的审美情趣,而且还能从精神上实现人格的突破,融合艺术世界中。所以,审美教育必须从以下方面进行培养。

3.1激发审美的欣赏力近年来,国内现代化科技越来越先进,艺术设计领域也蓬勃发展起来,美的理念开始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针对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的学生,审美活动早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作品欣赏和美术绘画,逐渐通过外表美的事物挖掘出内在的有形和无形的美,这种深层次美的内涵,才能激荡学生的思想,启迪他们对美的欣赏。例如,凡•高的《星空》里,如果只是单纯地欣赏星空的色彩,就无法真正地探索到艺术的真正内涵。凡•高的作品大多带有浓厚的生命力,油菜的厚度和线条都是渲染一种夜空的氛围,画面沉浸在一种哲理的微妙光线中。

3.2培养审美的理解力事实上,审美的理解力是指在艺术作品和自然事物之美中获得主观性的情感体验,并突破传统的惯性思想,借由色彩、构造、光线、画面等方面把普通的眼光升华成一种审美眼光,从而挖掘作品和自然事物的精神美。同时,这种审美理解力的形成,主要是偶遇有意识教育和无意识文化共同渲染所产生的结果。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儿童,所以培养审美的理解力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的逻辑推理方面,而应该注重主观和客观事物的互相融合,把一些抽象、晦涩的理性事物表现成感性事物。例如,彩虹的出现,不能单纯地认为它是光和水分子互相作用的结果,而应该教育儿童这是天空放晴后,一座通向快乐幸福的彩虹桥。所以,学前美术教育的学生必须将具化的事物继续进行意象的表达,将思想单一的主题表达的更加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提高艺术审美理解力,才能认识到艺术的真正内涵。

职前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高职高专、案例教学、集中实训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学习其它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先导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并培养他们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分析

现今教学过程中有以下特点:

1、新生入学水平差异较大

我校是山东省一所高职院校,在这几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我发现新生的入学水平差别比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中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的文化教育地区不平衡。大致可分三个层次:少数学生已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这类学生一般为中专生,在职高期间学过此门课,有时会感觉所教内容太浅,但他们的实际水平尚未达到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第二类学生家里有电脑,在入学前能初步应用计算机网络,浏览网页,QQ聊天,经常玩游戏。经常很容易满足现状,需要教师特别注意引导的对象。还有一部分学生接触计算机极少,连打字都是一指婵,可以说是计算机知识一片空白。对上课所讲内容不能完全理解、消化,这类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特别辅导并注意方法,以免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2、课堂理论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

部分学生眼高手低,看到教师熟练的操作演示,认为非常简单,注意力不够集中。部分学生课堂上能够认真的听课,练习也按要求完成,但不能活学活用,尚不能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没有做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上课时听懂了,但经常是自己上机实践时就忘记得差不多了。

3、学生上机实验时面临的诱惑比较多

机房实验室的电脑上安装了一些小游戏,而学生自己又没有自制力。例如学生有可能玩游戏,偷着看小电影,看MTV等做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这时,老师要正确的引导。

4、学生对本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学生认为和在初,高中阶段一样,计算机课程只是一门副科,用途不大,和自己专业没有太大关系。造成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主动性很差。需要教师及时的进行引导,教育,使学生改变这种观念,从而端正学习态度。

教学方法探讨

1、改进理论课堂教学方法

(1)转换教师的角色。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特别是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然后进行交流和讨论,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能极大地促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2)教师讲课要“精讲。”就是在学习内容上围绕当前和将来的使用精心选择,坚决舍弃那些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着的内容,突出“技术应用性”,不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少而精地将知识点讲授清楚,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尽量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问题,将问题引入课堂。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提前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趣味性强、内容丰富等特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基础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学内容是很难用语言进行描述的,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突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操作,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使教师把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所以,一方面在教学中要保证上机实践课与理论课有合适的比例,计算机基础课程1:1的比例较为合适。另一方面在课程表安排上,尽量不要把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时间排的间隔过长,否则学生等到上机课时容易忘记理论课所讲的内容,要趁热打铁。

教师应高效利用每一节上机课,在课前对上机实验做出明确安排,明确每次实验的目的、任务、内容与要求等,课后要求学生写出上机实验报告,主要让学生掌握上机操作的步骤。例如在讲解WORD文字处理软件时,一些大家较熟悉的常用功能以上机练习为主,同时对一些既实用又不熟悉的高级功能及使用技巧,也要有计划的进行讲解,练习。如邮件合并功能,一般不会引人注意,但在实际应用中,如制作录取通知书或者邀请函等,这些信件的主文档相同,只是具体数据有所变化,教师在进行示范演示之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并让学生利用这一功能给多个学生制作贺卡,加上一些艺术效果,得到自己满意的作品。

3、任务驱动式教学

对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这种实际应用要求较高的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WORD中表格的操作及属性设置问题上,我们可以选取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课程表或者学费收据这样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案例讲解。学生动手操作时会碰到具体困难,例如课程表中的斜线表头是怎么绘制的?文字内容是怎么设置垂直居中的?学费收据中的横向文字是怎么输入的?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新的知识,使学生直观地、形象地学习相关的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集中实训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实训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办公软件的综合应用技能。使学生能熟练的进行WORD排版,制作电子表格报表,应用PowerPoint制作内容完整,结构清晰,具有动态效果的演示文稿。在学期末课程结束后安排一周的集中实训,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定好计划,每一阶段集中完成一作品的制作,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职前教育论文范文5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笔者对比了双语幼教专业的中职和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发现,两者在语言表述上基本一致,缺乏清晰的人才差异定位。没有体现出中高职的教育层次性,也没有体现出中高职人才培养的层次性,体现不出中职技能型人才和高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差异性。没有体现出高职是中职的延续和提升。在访谈相关教师的时候,也问过是否了解本专业的中职和高职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中职和高职培养的人才的落脚点在哪。相关教师认识到中职和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有高低,但是却不能较为明确的说出不同点在哪。这直接影响后期的课程设置,这说明了教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清楚,直接会导致后期的课程教学中的偏差。

(二)课程设置重复

课程的设置决定着学生的能力结构,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要经过企业调研,从岗位(群)工作任务出发,结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反推出课程。但在调查中发现,双语幼教专业中职和高职的专业必修课课程设置上大抵相同,根本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不同层次人才的自身特点,同时也没有考虑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整体性。在访谈中职起点的高职学生的时候,不少同学就反映高职所开设的许多课程在中职阶段已经学习过,甚至有些课程的教材都是一样的。相同的课程,相同的教材,中职学习一遍,高职又学习一遍,这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疲倦性,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高职是中职的延续和提升,因此中高职专业课程有一定的重复是可以必须的,但是像这样大规模的重复是违背了教育教学的规律,也是背离了经济学中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反映出,乐理与试听练耳、钢琴、声乐、现代体育舞蹈、学前心理学、教育学、幼儿形体与舞蹈创编重复最严重。在对比中高职专业必修课程发现,高职开设的17门专业必修课,有11门与中职有所重叠,共计课时754,占所有专业必修课的63%。有中职钢琴基础开设126课时,在高职阶段又开设了64课时,合计有190课时。乐理与试听练耳中职126课时,高职82课时,合计208课时。声乐,中职126课时,高职64课时,合计210课时。幼儿形体与舞蹈创编,中职126课时,高职208课时,合计334课时。在五年的职业教育学习中,前面所述的课程就学习了4年,虽然这些课程是日常的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专业技术知识,但是重复性的课程,过多的课时量会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而缺少其他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

(三)课程衔接认识不够

在访谈教师时,问到中职之前开设了这门课程,高职又开设了同样的课程,你认为这样有没有必要,中职和高职课程的区别在哪里,中职和高职的课程应该如何对接呢,或者说中高职课程有没有对接的必要。超过50%的专业教师都有与我类似的经历,但是面对课程的重复,他们更多的是表现出来的无奈,并没有想过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换句话说有些专任教师认为中高职课程的有一定的重复时必要的,但至于为什么重要,又不能说出具体的缘由,只是感觉很重要。他们有些认为高职的课程应该比中职的课程,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要更进一步,理论上是如此。但具体如何拓宽深度和广度,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知识需要,实际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他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即使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更多地还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准备授课过程。在针对中职学生的调查问卷中笔者都设立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进入高职学习,有没有必要开设和中职重复的课程。中职学生普遍认为,中职已经学习的课程,如果高职再开设,就没有什么新鲜感,会觉得没有意思。但是如果非要开设的话,希望能够学到不同的东西或者更多的东西。同样的问题在问到已经升入高职的学生时,则得到了不同的回答,也是目前我们碰到的一个现状。高职学生认为目前高职开设的许多课程已经中职阶段已经学过,从内容上并没有多大的不同,对他们来说无疑就是再炒了一下剩饭,缺乏学习的兴趣,所以觉得高职没有必要开设同样的课程。总之,在中高职课程的衔接上,专业任课教师思想认识不够,即使有些老师有一定的思想认识,但是缺乏正确和清晰的理论指导思想去引导,使得中高职的课程衔接具体操作出现了教师上课再认真,学生还是没有兴趣听的局面。这并不是说老师不用心,学生不认真的原因,而是从源头上就存在的问题。教师的理论认识不够,造成了高职学生对课程产生错误的认识和偏见。而恰恰是中职学生的想法正是我们迫切需要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在课程衔接中,教师是主导者,需要教师的正确认识和具体的教学实施。更需要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牵头领导,因为这关系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中高职双语幼教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构建

针对之前的现状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来着手构建中高职双语幼教专业课程体系衔接。

(一)中高职双语幼教专业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衔接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指南针。课程衔接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因此,为了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必须要找出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共通性和区别性。其次要确保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兼顾性,即突出中职学生就业技能的同时,又要兼顾学生继续深造的需求。最后,要确保高职教育是以中职教育为基石,根据中职学生的能力知识特点,量体裁衣,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最终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对接。中高职教育都是为社会培养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只不过中职教育培养的是初,中级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即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中高职双语幼教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和职业能力的衔接

职前教育论文范文6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须具备综合的职业能力。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规定,幼儿教师须具备的职业能力有: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然而,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职业价值观缺失。对于所从事的职业意义、地位认识不足。表现为在工作中自我期望值过高,进而产生失落情绪,失去职业热情和兴趣,甚至还表露出消极的懈怠心理,对幼师专业内涵理解不透,对幼儿失去奉献和关爱的精神,更有粗暴训斥打骂幼儿的现象。第二,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较缺乏。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录取时不考察美术、音乐、舞蹈等专业技能,导致有些高职学前教育学生艺术教育技能的先天不足。在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方面也不尽如人意,主动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的愿望较差。第三,管理和保育能力欠佳。很多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能灵活地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缺乏独立带班的能力,面对幼儿的突发状况手足无措,对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不够重视,缺乏对幼儿行为习惯的细致关注、对幼儿爱心不够,存在怕苦怕脏怕累的“三怕”思想,不愿接触幼儿盥洗、排泄、饮食等比较繁烦的事情。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在一线从事幼教工作,工作的对象是幼稚活泼的幼儿,学前儿童特有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幼儿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扮演好这样的角色,离不开基于实践的反思和领悟,实地经验在幼儿教师成长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决定了有必要在“全实践”理念指导下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系统的职业能力结构。

二、“全实践”理念下培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职业认同感,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真正产生乐于从教的意愿,并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产生幼儿教师情感最持久的原动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增强学生的职业情感。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不甚理想,离职率高,针对这种情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信念和职业理想的培养,从单纯的关注工资待遇转到关注职业的发展,把幼儿教师当作事业来经营,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学前教育专业院校可利用一些优秀的社会资源,比如邀请优秀的学前教育专家、教坛新秀、师德楷模等来做报告、座谈等,以榜样的力量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形成。其次,通过良好的专业教育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学前教育专业的角色定位,懂得幼儿教师职业的社会责任,激发内在的职业认同感。还可以组织丰富的活动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一个施展的平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一般多才多艺,能歌善舞,通过一些能力展示的比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认同感。

(二)构建模块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新形势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在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时应以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依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能力目标,可以设置实践教学的“五大模块”——课堂教学、顶岗实习与见习、社团活动、技能竞赛、社会实践,以项目化教学形式多层次、全方位进行培养。

1.课堂教学。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部分需要通过课堂渗透实践学习,要依据高职生的实际水平来开展教学,将各类教学法和教育技能融为一体,结合专业课程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大力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在一些专业实践技能课程比如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游戏、幼儿园家长工作等中,可融入蒙台梭利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加重实践教学分量,以利于学生掌握相应专业技能,形成职业能力。

2.顶岗实习与见习。顶岗实习与见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充分认识专业的绝好机会。可依托实践基地,按学习进程开展不同主题项目活动,通过学科课程实践、专题见习、毕业实习等多层次的实践模式,在真实的职业岗位中检验所学的知识,提高对岗位的适应能力。

3.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功能,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让学生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应贯穿在课外的一切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成立各种社团组织、才艺特长协会,组建一些与专业关系密切的手工艺品协会、音乐协会、幼儿歌曲创编、幼儿戏剧表演等兴趣小组,强化学生职业技能。

4.技能训练与竞赛。根据实践教学要求开展各项竞技类比赛与技能训练。比如讲故事大赛、朗诵诗词大赛、歌手比赛、专业技能考证等多元化训练,在竞赛的活动类型、对象、内容和形式上创新,做到形式多样、出奇制胜,全面落实专业技能的培养,通过设计、表演、竞赛和考核活动,全方位检验和激发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实现“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

5.社会实践。让学生提前接触幼教机构,了解幼教发展状况,更进一步了解所学专业,在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依靠实践的经验和锻炼把知识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获得职业认同和理解,为未来幼教职业生涯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三)建立科学、健全、规范的职业能力考核的长效机制

职前教育论文范文7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本信息,二是职业认同情况调查。第二部分主要是参照了李璇《学前教育专科生性别角色类型与职业认同的现状研究》中用的调查问卷。[2]第二部分问卷中包括30个题目:29个客观题和1个开放题(为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想法,作为对量化问卷的补充)。其中采用李克特5点记分方式的测试题目为24项,都为正向选择题,记分方式为:非常符合记5分,比较符合记4分,一般记3分,不符合记2分,非常不符合记1分;其余的选项用百分率统计法不做记分统计。该问卷包括4个维度,各维度的题目分别是:维度一(学前教育专业认同):分别是3、4、5、6、7、8、9、10、11。经检验该维度项目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7895。(共9项)维度二(职业情感):分别是12、13、14、15。经检验该维度项目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7935。维度三(职业认识):分别是19、20、21、22、23。经检验该维度项目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7787。(共5项)维度四(对自我职业能力的评价):分别是24、25、26、27、28、29。经检验该维度项目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8671。(共6项)本研究使用spass17.0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处理。

2调查结果

2.1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的总体情况

上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最高分为5分的计分标准下,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学生总体的职业认同得分为3.44分,呈中上水平(3分为中间水平),这与王杰薛、钰川学者的调查结果近似。[3]在四个维度中,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情感得分最高(M=3.7),专业认同次之(M=3.47),职业认识得分(M=3.45)略低于专业认同得分,但均高于总体的平均分;而职业能力的得分最低(M=3.21),低于总体的平均值。

2.2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的年级差异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得分最高的是大一学生,其次分别是大四、大二、大三的学生。在专业认同维度上,得分从高到低分别为大一、大四、大二、大三;在职业情感维度上,得分最高为大一学生,其次分别是大四、大二、大三的学生;在职业认识维度上,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大一、大三、大四、大二的学生;在职业能力维度上,大一得分最高,其次分别为大四、大二、大三的学生。由表3的显示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在职业认同的总体状况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职业认同的四个维度上,不同年级的学生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2.3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差异分析

表4表明,担任学生干部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认同总体得分略高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学生职业认同的得分,在各个维度上也显示出同样的结果。表5是否担任学生职务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及各维度的t检验由表5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担任学生职务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与没有学生职务的同学在职业认同及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3结论

1)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男生5人,占5.2%,女生92人,占94.8%;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群体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2)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的总体水平较高,其中职业情感维度得分最高。3)不同年级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水平不同,大一学生最高,其次其次分别是大四、大二、大三的学生。但在各年级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4)担任学生干部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认同总体水平高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但它们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4本研究的局限性

职前教育论文范文8

关键词: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影响因素

一、引言

公职人员继续教育是一种学习形式,即对从事立法、行政、司法、监察等公职事务人员的知识、技能进行的拓展与提升。针对公职人员在职学习的特性,借助互联网资源优势对其开展教育培训,已成为现代公职人员继续教育的最佳选择。近年来,我国公职人员继续教育的学术研究虽在不断深化,但大部分学者主要偏向于关注教育培训工作而非被培训主体。如郑学益等(2007)针对目前公职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现状提出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益三点优化举措[1];徐汇(2012)根据当前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构建了公职人员继续教育的模式与框架,并指出公职人员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2];赵君香(2011)通过对1999~2010年中国知网102篇相关论文的系统梳理,归纳出了公职人员远程教育培训中取得的成果[3]。本文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为后续公职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培训质量、效益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二、理论基础分析

(一)激励理论

自20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根据自身的研究领域和实践经验纷纷提出多种激励理论(Incentivetheo⁃ry),其中过程激励理论分支的期望理论是行为分析的必要基础。北美行为与心理学家维克托•弗鲁姆指出,一个人对设定目标的把握性越高,达成目标的可能性越大,激发行为的动力也就越大,这种目标与需求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M=∑V×E,其中M为激发动力(调动人主动参与活动或事件的强度),V为效价(对达到目标后预期价值的评估),E为期望值(判断自身完成目标的概率)。该公式表明,人们在参与行为前的预期目标效价与期望值呈负相关。该理论为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过程中的目标定位奠定了理论基础。首先,若教育培训内容与培训参与者工作拥有较高契合度,便能有效达成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的期望值,从而调动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的积极性;其次,合适的激励资源能促使公职人员自主需求和归属需求的满足,并激发其对继续教育的参与行为。

(二)认知评价理论

认知评价理论(CognitiveEvaluationTheory)由德西和莱恩提出,即人对外在事物的评判,是认知派强调多种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目前行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内容。该理论强调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辅助关系,并更加强调外在社会环境因素不仅能满足人的内在需求,而且能最大限度激发人们参与的积极性[4]。基于该理论,公职人员在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与其他参与人员及培训教师进行信息互动时,当期望值和自我需求得到满足,更促使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产生信任,以此来驱动其参与行为[5]。信任这一主观因素在价值认知、不同需求与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目前,我国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的外在影响因素(如考核、奖惩、培训条件等)对公职人员的内在动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削弱作用,若要加强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的内在动力,则需借助认知评价理论来充分加强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的信任度。

(三)整合型技术采纳与使用模型

整合型技术采纳与使用模型(UnifiedTheoryofAcceptanceandUseofTechnology,UTAUT)是Ven⁃katesh等人归纳了创新扩散论(IDT)、理理论(TRA)、技术接受和计划行为结合模型(C-TAM-TPB)等8个模型中的多个指标变量的基础上提出的综合性评价策略,它具有4个核心要素: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诸多学者倾向于以UTAUT模型或UTAUT模型与其他理论基础相结合来共同探讨人们参与行为。例如,高婷等人通过对UTAUT模型核心4要素分析,认为4者均影响人们对手机图书的采纳动机[6];文鹏等人将UTAUT模型、感知风险理论、媒介丰富度理论结合,认为接受行为、风险感知、内容效度均影响微信用户使用行为[7]。虽然UTAUT模型为多学科特征(经济学、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信息统计学等)的集合体,但很少有学者借助UTAUT模型对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进行研究。为此,本文结合公职人员继续教育的特点,拟以风险感知、便利条件分别为探究公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之一。

三、研究模型与假设

(一)研究模型

本文将公职人员对参与继续教育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公职人员特征、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的内在需求和便利条件。而期望值和自主需求在以往研究中均有提及,是影响公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重要因素。基于激励理论和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期望值、自主需求、归属需求、信任均影响公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见图1),该模型包括7个变量:期望值、自主需求、归属需求、风险感知、便利条件、继续教育信任、参与继续教育.

(二)研究假设

期望值是指公职人员对参与继续教育能否实现预期目标的主观判断[8]。研究表明,期望值与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信任的建立有关,如郑奕耀等(2013)认为公职人员对数字化教育的期望值与公职人员数字化教育信任、是否参与数字化教育存在显著影响[9]。对于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来说,为公职人员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一方面能提高公职人员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的信任度,以此提高他们参与继续教育的概率。故本文提出假设1、假设2。H1:期望值与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信任间存在正向影响;H2:期望值与公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间存在正向影响。自主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公职人员出于自身目标而选择参与继续教育[10],类似于自我决定理论中的内在动机行为调节[11]。由于自主需求与公职人员自身的兴趣和价值倾向有关,所以自主需求对继续教育信任和继续教育的参与概率有显著影响。相对于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仍处于探索改进阶段,继续教育培训服务、网络教育基础设施以及师资质量还不够完善,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的信任度不高。故本文提出假设3。H3:自主需求与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信任间存在正向影响。归属需求是指公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过程中期望被学员或团体认可和接纳[12]。公职人员继续教育的归属需求主要受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影响,是一个多层次、多向度、渐进互动的过程。如果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缺乏归属感并且对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便会影响对继续教育的信任。故本文提出假设4。H4:归属需求与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信任间存在正向影响。风险感知是指公职人员受以往参与人员的影响,在做出参与行为前对可能出现的一切负面影响的自我认知。风险感知包含多个要素,如事件风险、心理风险、经济风险等,这些要素对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13]。一般而言,公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前对培训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知名度要求很高。如果在继续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因服务质量问题或培训后没有信守对学员的承诺,将会大大降低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的信任,并直接影响公职人员继续教育的参与行为。故本文提出假设5、假设6。H5:风险感知与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信任间存在负向影响;H6:风险感知与公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间存在负向影响。便利条件是指公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过程中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各种环境及教育内容完备程度的感知,类似于风险感知行为的控制[14]便利条件对继续教育信任和公职人员参与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进行继续教育是提升公职人员工作技能、开阔视野的一项教育活动,而公职人员对教育基础设施的完善度、知识内容的实用度等可能存在质疑。若公职人员对便利条件不满意,公职人员将不会信任继续教育,更不会参与继续教育。故本文提出假设7、假设8。H7:便利条件与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信任间存在正向影响;H8:便利条件与公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间存在正向影响。另外,诸多学者认为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信任与其参与行为之间具有正向关系,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信任度越高,参与继续教育的概率也就越大。故本文提出假设9。H9: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信任与其参与行为间存在正向影响。

四、研究过程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研法来获悉我国公职人员继续教育的参与意愿程度,问卷量表的设计主要基于激励理论、认知评价理论、整合型技术采纳与使用模型,选取5级李克特量表,从1(非常同意)到5(非常不同意)测量各个测度指标。为确保问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本文选取了50位参与过继续教育的公职人员对问卷做出前测,结合几位培训教师的意见,对问卷量表进行修正。最终研究变量及测度指标、文献来源见表1所列。问卷分别选取线上(40%)线下(60%)同时发放的形式,线下主要面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MPA班级学员(调研的学员须为公职人员)发放,线上通过E-mail、QQ、网络链接等形式向政府、教育机构、国企事业单位等人员(须具有继续教育的经历)以滚雪球式发放。本次共发放300份问卷,最终回收276份问卷,剔除32份无效问卷,共计244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达81.33%通过对获取有效样本的基本特征进行宏观整合,得到被调查公职人员继续教育的5大普适性特征:①公职人员在性别上,男性占比高于女性45.90%,可见目前我国公职人员中以男性为主;②在被调查者中以中青年为主,31~50岁人员占总体样本的57.79%,这与我国教育体制、公职人员选拔任用条例有关;③被调查的教育程度大部分在本科及以上学历,说明我国对公职人员的知识结构水平较高;④其工作时间16~20年占总体样本的24.18%,21~25年占总体样本18.03%,26~30年占总体样本19.26,很明显与被调查人员年龄结构相吻合,说明样本数据具有一定客观性;⑤在职务身份上以管理和推广为主,占55.74%。

(二)信度、效度检测

在对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的实证分析之前,本文借助SPSS19.0对各变量Cronbach’sα系数及因子载荷值进行运算(见表2)。结果显示,公职人员继续教育的自主需求、归属需求、便利条件3个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均在0.8以上,公职人员继续教育的期望值、风险感知、继续教育信任、参与继续教育4个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虽略小于0.8,但也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各测度指标的因子载荷值除AR2为0.687,其余测度指标因子载荷值均大于0.7。另,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各变量的平均方差抽取(AVE)均在0.6以上,复合效度(CR)均在0.7以上。综上可见,问卷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三)研究假设验证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17.0对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研究模型进行假设验证。由表3可知,x2/df值=2.140,GFI值=0.927,NFI值=0.945,CFI值=0.911,RMSEA值=0.076,均达到模型可适配范围,说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度。从图2中可发现,除H4外,其他假设均得到支持,期望值、自主需求、风险感知、外在条件4个变量均显著影响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的信任,期望值、外在条件、继续教育信任3个变量也均显著影响公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且显著性概率值在0.05以下,尤其继续教育的作用系数(0.65***)相对较大,表明公职人员若对继续教育不信任将会直接影响其继续教育的参与行为。而H4没有得到验证,主要是由于大部分公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是为了职位晋升或工作单位的硬性需求,对继续教育内容并不太关心,故归属需求因素不会显著影响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基于激励理论、认知评价理论及UTAUT理论,建立了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的研究模型,探讨了不同公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价值倾向。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受期望值、自主需求、风险感知、外在条件、继续教育信任5个变量影响,其中受期望值、外在条件、继续教育信任3个变量影响较为显著。本文主要贡献在于改变了以往学者对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的主观评价,创新性的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来客观论证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归属需求对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的影响不显著的现象,充分说明了公职人员继续教育的特殊性。而在普通高等教育的情景中,归属需求变量对用户参与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基于我国公职人员参与的大部分活动是由所在部门或特定机构发起并组织实施,对于公职人员来说参与继续教育可能是一项任务或者是职位晋升的敲门砖,存在一定的被强制性。

(二)政策建议

职前教育论文范文9

关键词 职业教育学; 中国化;契机;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3-0005-05

中国的职业教育学自从20世纪初从国外引进后,一直受到国外职业教育理论和作为母体的教育学的影响。过于依赖进口和母体导致职业教育学处在一种边缘化的位置,如何建立既能摆脱依赖又能自足的具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学成为诸多职业教育学者的愿景。职业教育学引进之初就有学者进行过可贵的“本土化“探索,由于学术积累不足和历史局限性,并未生长出有中国特质的职业教育学。当下,中国职业教育实践和职业教育研究的学术积累已经为职业教育学的中国化奠定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为加快职业教育学的中国化提供了契机。

一、中国职业教育的现实诉求

职业教育学“中国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主要目的旨在反映中国职业教育事实、需要,指导实践,解决现实问题,促进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职业教育学自身发展诉求

长期以来,无论是职业教育理论流派还是实践模式,中国一直以引进西方为主[1]。首先,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来看,我国有着“移植”的传统,最初从日本转译,后学习欧美,之后全面“苏化”,到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仍然沿袭移植和引进的传统。这一传统保持的结果是中国成为西方理论的跑马场,大凡中国职业教育问题需要国外职业教育理论来检视,并由此加以“语境化”或加以剪裁。移植和依附在一定阶段特别在起步阶段(初期或许是必要的),可促进一个国家某一学科的发展。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史可以发现,很多学科,诸如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教育学都经历从译介引进国外的理论、著作到本土化理论建设诉求的发展过程[2],职业教育学作为社会科学系列中的一员,也概莫能外。但是若长期驻留于此,不对西方的职业教育理论进行批判与反思,进而创造出适合本国国情的职业教育理论,那么中国职业教育就永远是西方理论的“实验场”,中国的职业教育学也就永远处于落后的境地,永远跟在别人后面,处于从属地位。过多移植和引进,就必然导致职业教育学研究者对国外职业教育理论的过多模仿、参照,而适合本国及本民族特点的职业教育理论构思则显得十分苍白,影响职业教育学中国化和民族化道路的探索。职业教育学从国外引进开始已经有一百年历史了,按学科发展的逻辑已经到摆脱依附的时机。

其次,中国职业教育学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引进和移植西方职业教育学;另一方面,受普通教育学的影响,不断移植和复制普通教育学的内容,试图从一般教育理论中演绎出职业教育理论,如直接在教育学概念前加上“职业”的前缀就变成“职业教育学”的概念。普通教育学比职业教育学从国外引进稍早一些,它的发展也同样依赖引进与移植,它的内容里面充斥着国外教育学植入性话语,“教育学这个母体并不健全,意味着从这个母体中分化出来的子科学先天不足,有可能从母体中带来或多或少的‘胎记’”[3]。从母体中间接移植国外的东西,变成转口移植,使得职业教育学毫无自己的品性,所处位置十分尴尬。因此,职业教育学要走向独立、成熟,减少母体影响,中国化道路是必然选择。虽然作为母体的教育学到目前还没有完成中国化进程,但按照学科发展的规律,作为子学科的职业教育学是可以率先超越母体实现中国化。

(二)职业教育实践改革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倡导和牵引下,中国职业教育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张,如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目前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职业教育规模扩张并没有带来质量和内涵同步提升,相反带来许多问题,有一些问题完全依靠政策是解决不了的,还有一些问题迫切需要依靠职业教育理论来指导解决,例如,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等问题。但目前中国职业教育学不仅学术化水平不高,而且缺乏自主性,在指导职业教育实践过程中显得有一点力不从心。在此种情况下,不得不依靠学习西方职业教育理论,以满足中国职业教育实践需求,这一情形一直伴随着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西方职业教育理论产生于特定社会和教育环境,照搬硬套,会水土不服,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实践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职业教育具有自身的实际需求,不可能简单照搬他国经验。“今天,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独特的,原有的教育理论不能给予诠释与说明,国外相关的理论充其量也只能起到参照和借鉴的作用,除了扎根中国的教育土壤,消化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教育理论成果,建构符合这一特定时代要求的原创理论别无他途。”[4]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和根本问题需要做出理论上回答,这些问题是在中国特殊语境和文化场域中产生的特有问题,无论中国现有的职业教育学,还是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论,都不能很好回答,解决这一问题途径只有依赖建立有中国自身特色的职业教育学。实践的需要呼唤职业教育研究要自觉关照中国职业教育现实问题,从自己的学科立场超前思考,从历史与逻辑视角做出分析,在全球意识与本土实践的关照中做出判断,以中国国情和现实为依归,努力构建既能描述中国职业教育现象,反映中国职业教育需要,又能指导中国职业教育实践、解决中国职业教育实际问题的职业教育学。

(三)职业教育学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

“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和普遍的发展规律,但另一方面却不能不看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存在着他们特殊的教育问题。”[5]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必然有其特殊道路,必定要去探索这种教育发展的特殊道路,照搬国外是行不通的。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独特的民族特性,寻找中国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本身就具有重大国际意义。“今天若离开了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现实的国情、民族的特色,也不会产生出对世界特殊的重大贡献的东西,只有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6]职业教育的中国化并不是排他的、孤立的,局限于中国这块地盘做文章,而是在“全球意识”的关照下,以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为依托,以本国的职业教育实践为基础,学习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论,使之与本民族的职业教育思想和经验沟通、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的研究,创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原生性的职业教育理论,使中国职业教育理论成为世界职业教育科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其应有的一席地位,从而在职业教育理论的国际交流中达到视界的融合,对整个世界职业教育学发展作出贡献。总体来说,中国职业教育的世界化和世界职业教育的中国化才是中国职业教育学必由之路。

二、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契机

中国学者近百年来职业教育学中国化探索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他们的探索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丰富而宝贵思想财富。当前无论是经验的积累,还是外部环境抑或是职业教育学学科建制等都为职业教育学中国化提供了条件和契机。

(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

进入21世纪,国家进一步确立了职业教育在社会发展和教育工作中的战略地位,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中具有非常重要、非常突出的战略性作用,职业教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础、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条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任务以及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迎来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期,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为加快职业教育学中国化进程提供了有利契机。“就社会历史条件来说,当今时代是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作用日益凸显、社会地位急剧提升的黄金时期,社会既有强烈的需求,又具备了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应物质基础,这为职业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7]

(二)职业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

中国职业教育经过多年改革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智慧),但大多还停留在经验描述层次,亟待上升到理论层面,以形成有分量的、有中国特色的职教理论。“职业教育理论服务职业教育实践,职业教育实践滋生学科理论就是一种‘共生性发展过程’和‘互动与双向建构’的学科发展历史。”[8]职业教育学产生并发展于职业教育实践活动,随着职业教育活动的发展,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也不断发展完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起伏跌宕,波澜壮阔,充满曲折艰辛,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其中,既有自身的独立实践探索,也有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基础上的探索。在收获一系列改革成果的同时,更需要将这些宝贵的改革经验进一步概括和提炼,由此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学科理论,为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同时也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做出理论贡献”[9]。一切理论学说必然是特定历史时代产物,必须以一定社会条件和社会实践为必要前提。因此,有必要对中国长期以来的职业教育实践进行反思,进而形成反映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与符合中国职业教育实际的科学认识,这个认识既包括对成功经验的总结,也包括对失误的反思。

(三)职业教育学外在建制趋于成熟

中国职业教育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学科外在建制基本形成,已经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可培养自己的研究生、本科生。截至目前,职业教育学博士点已经达到10个,硕士点已50余个。专门从事职业教育的独立研究机构日益增多,初步建立了一支以专业研究人员为主,各方广泛参与的职业教育科研队伍。从学科合法性角度来看,职业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建设的学科在学术共同体中的位置已经基本确立。在中国职业教育学外在建制趋于成熟之时,内在建制显得相对滞后,尚未形成比较完整、严密的概念和术语体系,缺乏独立的范畴和相对严谨科学的逻辑系统,也没有形成研究者认同统一的研究范式。“学科的概念、范畴、理论体系等内在建制是学科的核心和根本,外在建制是学科发展和成熟的支持和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科的建设必须以内在建制的建设和成熟为先。应然学科的建设路线,就是要充分发掘外在建制对学科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以期通过清晰的学科意识、完善的资源保障和畅通的交流机制来促进学科内在建制的迅速成熟。”[10]外在建制的成熟,不仅可以为培养专业化职业教育学研究人才创造良好条件、为丰富职业教育学学科内涵提供新的历史契机,而且可以有力促进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内在建制建设。

三、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理路

(一)吸收中国传统职业教育智慧

“任何理论的成熟决不是建立在理论构造者的凭空思维想象中,而是建立在人类遗留的思想宝库基础之上的。”[11]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文化始终占主导地位,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孔子认为,教育目的在培养君子和通才,强调“学而优则仕”,希望这些经典文化人在国家建设与发展中发挥作用,他的“君子不器”的观点带明显轻视职业教育倾向。“在中国,自古就有‘形而上曰道,形而下曰器’之说。在孔子‘君子不器’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的学者传统与工匠传统一直是分离的。学者传统是通过思辨寻求‘道’,工匠传统则通过技术追求实用。在‘道本器末’思想的支配下,技术由于被认为是‘形而下’的‘器’,因而被讥讽为‘奇技淫巧’而受到人们的歧视。”[12]儒家文化深植中国大地上,职业教育几千年来一直被儒家思想压抑,直到当下社会仍然存在鄙视职业教育的现象,就连传统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在中国专门讲教育史的教科书上也很难找到有关职业教育思想史的内容,实际上中国历史上并不缺乏传统职业教育思想,而是缺乏有效的挖掘总结。“我国古代对职业教育提出许多具体要求,许多见解不仅具有合理的因素,而且是有独到之处,对此,应该很好地加以总结和研究,批判继承这份珍贵历史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13]职业教育是一个历史概念,在17世纪以前,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均没有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概念,对古代职业教育研究,必须放下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概念思维,寻找古代的那些与今天的职业教育范畴相对应的事项、知识加以研究,古代学者对职业和技术的探索可视为职业教育研究。如“孟子的‘大制不割’的技术教育思想,颜子的‘技艺兼习,稍通能用’的技术教育思想,墨子的‘以德驭艺,兼利天下’技术教育思想,庄子的‘由技至道’‘机心并举’技术教育思想等,这些都成为技术教育学科理论宝库中的珍贵瑰宝”[14]。当下,已有职业教育研究者对中国职业教育历史作了初步梳理,但面对中国职业教育思想的宝库,还有待进一步深度挖掘。

(二)扎根中国职业教育实践沃土

职业教育学中国化之所以步伐缓慢,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科无法通过应用研究向社会证明其服务社会实践的能力和贡献,这将损害学科存在的合理性基础和学科发展的外在环境,并最终有可能摧毁学科的外在建制。”[15]职业教育学是指导教育实践并适应教育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作为一门学问的产生,无疑应以服务教育实践作为其终极目标。职业教育研究具有合理解释和有效指导实践的旨趣,离开中国职业教育这一块实践的沃土,其研究就失去了现实基础,变得毫无意义。中国职业教育实践中面临许多棘手的、具有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可以增加学科知识、完善学科体系。因此,只有紧紧围绕中国现实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及理论探讨来创建中国的职业教育学,特别对中国职业教育实践的丰富成果给予足够关注,关注鲜活的职业教育实践,才能找准职业教育学生长点,使中国职业教育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三)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论

中国化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中国化并不是排他性的。职业教育学中国化并不排斥对国外职业教育理论的借鉴和吸收,但反对不加分析地盲目照搬和移植。职业教育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具有普遍性和共性,对国外理论的科学分析和比较借鉴,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劳动和少走弯路,有助于我们站在世界的高度对职业教育做出更全面、更学术的理解。职业教育中国化策略绝对不是国外原理加上中国的实例,中国化实指吸收国外的合理思想与中国职业教育实际的结合,增进职业教育学对本土职业教育认识和在中国职业教育的应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学理论、方法的学术活动和学术取向。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经验,是中国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中国职业教育实践的先行者已经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论方面做好出了很好范例。如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就是与这种借鉴密切联系的。黄炎培先生倡导的职业教育,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纠正了清末实业学堂的弊端,又吸收欧美职业教育的有益经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思想,为职业教育学中国化提供了思想财富。

(四)开展职业教育学原创性研究

“以本国教育发展需要和问题为研究的本源,通过各种不同手段获取原始性素材,或作原始性(相对于‘验证性’)的研究,进而得出在国内或国际范围内富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理论(或其他形态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说,中国教育研究的原创性至少是由问题的原发性、研究素材的原始性、结论的独特性和创新性等要素综合构成。”[16]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一特殊时空为职业教育学开展原创性研究提供了素材和平台,可催生很多原创性成果。如中国学者提出的“双师型”理论就是在中国职业教育这一特定时空背景下提出的。“双师型”教师是一种只有在中国具有特殊称谓,是一种独立的别人无法替代的言说方式和表达方式。

中国特殊文化背景虽然为职业教育学中国化提供原创性素材和时空,但仍然不能驻留于此。职业教育学原创性还在于发现新的研究对象,拓展原有的研究范畴,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范式。中国职业教育学者在研究范围和研究方式原创性的研究已经迈出可喜的一步,如姜大源提出的职业教育跨界性,就是对职业教育研究范围的突破,徐国庆提出的技术哲学研究方法就是在研究范式上取得的突破。这些原创性成果对丰富职业教育知识有一定促进作用,对促进职业教育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中国化将是一项长期和艰苦的任务,职业教育界的学者应增强自觉意识,将职业教育学中国化作为自身责任和使命,潜下心来,真正为职业教育学中国化做扎实、细致的工作,为职业教育中国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

[2]石艳.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反思[J].外国教育研究,2006(7):1-5.

[3]陈桂生.略论教育学同其子学科之间的关系问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4):42-44.

[4]郑金洲.教育学的时代使命[J].教育研究,2006(7):40-43.

[5]鲁洁.论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3(1):35-37.

[6]郭戈.论教育学的“中国化”[J].中国教育学学刊,1993(2):54-56.

[7]马君,刘永盛.对中国职业教育学几个问题的学理思考[J].职教论坛,2007(23):6-9.

[8]马庆发.职业教育学学科的身份问题研究[J].职教通讯,2010(1):10-15.

[9]肖凤翔,唐锡海.我国职业教育学科自觉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3(1):113-118.

[10][15]刘小强.高等教育学学科分析: 学科学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07(7):72-77.

[11]夏玉珍,姜利标.社会学理论本土化的反思[J].河南社会科学,2010(1):118-121,218.

[12]梁卿.从“掌握技术”到“理解技术”――关于我国高职专业课程目标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9(16):50-53.

[13]吴玉琦.中国职业教育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19.

[14]顾建军.我国技术教育的学科发展及其路径选择[J].中国电化教育,2010(11):78-83.

[16]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1-6.

Though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Vocational Pedagogy

TANG Xi-hai1,2, XIAO Feng-xiang1

(1.Educational College,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

2.Nann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ning Guangxi 530008, China)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