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语境管理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8 14:58:20

语境管理论文

语境管理论文范文1

关键词:写实;奇幻;气韵生动;神似与形似。

电影从诞生时起,就与“传统”结下了不解之缘:首先,作为新的艺术样式,它与由诗歌、散文、小说、绘画、书法等传统艺术样式支撑起来的中国古典美学传统,将结成怎样的关系?是顺应它并加以丰富,还是颠覆它、或使它发生重大变革?其次,作为再现中国文化“传统”形象的艺术,它的特长何在?它将凭此使传统呈现出何种面貌?问题就提出来了。本文尝试考察电影与传统的关系,由此探索电影在中国的全球性语境中所体现的特殊功能和特征。

一、惊羡与仿效――电影与全球性语境中的传统

作为一种由西方发明的现代艺术,电影是随着中国的“全球性”进程而传入的。它在大约1897年(光绪23年)进入中国,起初称为“电光影戏”。这种西方人发明的“奇技异巧”,能为中国人做什么?像“洋火”取代“火石”那样仅仅能带来日常物质生活的便利和舒适?或者只是满足人们对于新奇器物的好奇心?较早(1867年)赴欧洲观看“影戏”(即幻灯)、并最早加以记载的晚清思想家王韬(1828-1897),曾经这样写到:

一夕,导者偕余观影戏。时不期而集者千数百人,余座颇近,观最明晰。所有山水人物、楼台屋宇,弹指即现,生新灵动,不可思议。其中有各国京城,园亭绮丽,花木娟妍,以及沿海景象,苍茫毕肖。更有各国衙署,峥嵘耸峙,恍若身临。法京水晶宫殿,尤为闳敞巨丽,光怪陆离,几于不可逼视。他若巍峨之楼观,华焕之亭台,明窗绮牖,纤毫透彻,咫尺如在目前。尤奇者,为罗马国亚喇伯之古高山,层峦叠嶂,居天下之至峻,洵属大观。此外所影飞禽走兽,奇形怪状者,或生自上古,或产于异地,均莫能名。见之者,真不啻环行欧洲一周矣。

在另一处他还对“影戏”作了专门介绍:“专用玻璃画片,取光于巨镜。人物生动,意态毕肖。园林水石,屋宇河山,皆系实有其地,并非虚构。兼以日月星文,光华掩映,恍疑身在霄汉中,其巧幻如此。”

在这里,王韬着重记述了“影戏”的令他惊羡的两点美学特性:一是写实性,指具体而细致地描写形态达到逼真程度,如说“观最明晰”、“实有其地,并非虚构”、“苍茫毕肖”、“恍若身临”、“几于不可逼视”、“咫尺如在目前”等。这是中国传统艺术样式中的任何一种都不可能向他展示的全新的审美效果。二是奇幻性,指逼真的描写产生出一种生动、新颖、奇异和幻想等效果,如说“生新灵动,不可思议”、“人物生动,意态毕肖”、“恍疑身在霄汉中”等。这虽然可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气韵生动”、“奇幻”等美学原理相通,但毕竟是由“影戏”造成的,并且显得更为神奇和美妙。

这里对于“影戏”的写实性和奇幻性效果的描写值得注意。如果说,奇幻性是“影戏”直接呈现的审美效果,那么,其根源就来自“影戏”特有的“写实”或“毕肖”特性。尽管“影戏”的写实性和奇幻性还远远无法与随后发明的电影相比拟,但由此已经足以见出,来自西方的电影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引发了强烈的惊羡和仿效冲动。确实,想来这种现实型艺术应使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惊羡: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一种能够真正做到与眼见之景物“毕肖”并且“生新灵动”的艺术!这既表明了艺术上的惊羡,更开拓了看护古典传统的新方式——一种在现代性语境中保存、观赏和拓展古典文化传统的新的艺术样式,得以呈现出来。中国人在这种惊羡中,必然会产生积极的仿效冲动。

事实也许不应是简单的巧合:中国人自己制作的最早的影片,一般被认为是1905年(光绪31年)任景丰拍摄的京剧名角谭鑫培演的《定军山》。如果这一判断确实,那么,这种以“电光影戏”形式保存和固定中国传统戏曲的做法,就应具有一种重要的象征性意义。它表明,电影在传入中国后,尽管可以被用于商业、娱乐或其他目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种以写实和奇幻为美学特性的新型艺术,可以被积极地应用来保存和阐发中国古典传统。确实,电影以摄像机拍摄真实可感的生活画面,将其在胶片上固定下来,并向观众放映,还可以永久性地保存和反复观赏,这对于古典传统濒临衰亡的中国人,无疑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新型艺术样式。

这样,电影从进入中国时起,就及时地承担起了在“全球性”语境中拯救濒临衰败的古典文化传统的任务。电影是现代的,属于现代的艺术样式;但又是传统的,是拯救面临衰亡命运的中国文化传统的一种现代性形式。

二、革命与激活――电影与中国古典美学传统

问题在于,中国人对于电影这种“舶来品”的接受,是否是建立在自身固有的美学传统基础上的呢?这个问题是需要回答的,因为,中国人决不会无缘无故地接受随便什么外来“器物”。这就要考虑电影所具有的美学特性是否和如何与中国美学传统合拍的问题。这里仍然从写实性和奇幻性两方面入手作简要讨论。

很明显,就写实性来说,电影确实是历来注重“写意”和“神似”的中国古典美学传统所无法直接解释的东西,两者无疑在开初构成直接的对立。在中西艺术美学的比较方面,清代画论家邹一桂(1686—1772,字原褒,号小山,官至礼部侍郎)曾有过一段著名论述:

西洋人善勾股法,故其绘画于阴阳远近不差镏黍。所画人物屋树皆有日影,其所用颜色与笔,与中华绝异。布影又阔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学者能参用一二,亦其醒法。但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

他在这里谈到的几点值得注意:一是西方绘画擅长“勾股法”,构图讲究精确,精确到“阴阳远近不差镏黍”;二是刻画人和物体时注意描绘其阴影,“所画人物屋树皆有日影”;三是有独特的用色与用笔,“与中华绝异”;四是布景遵照几何学规律,“以三角量之”;五是追求写实上的逼真效果,“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六是根本不讲究基本的笔法,虽然描绘精确却不过如匠人制作,不能列入绘画品级,“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在今天看来,这些观点中的前五种仍然是有其合理性的,道出了西方绘画艺术区别于中国绘画艺术的独特特色。但第六点,即关键的结论性意见,认定西方绘画美学水平低下,却显然是没有摆脱中国为“中心”而西方为“边缘”的正统偏见。话虽针对绘画而言,但在整个中西艺术美学对比上已具有一种普遍性意义。这一看法毕竟代表了当时在国内占正统地位的艺术观,人们深信中国人在“艺术之道”层面远远高于只擅长“奇技淫巧”或“奇技异巧”的西洋人。

然而,这种正统美学观点不可能长久存在,因为,在全球性语境中,如果依旧像邹一桂那样简单地排斥西方写实性美学,并不是保存和巩固中国美学传统权威的合适路径。王韬在观看西洋名画时记载了这样的感受:

悉出良工名手,清奇浓淡,罔拘一格。山水花鸟、人物楼台,无不各擅其长,精妙入神。此皆购自殊方异国,无论年代远近,悉在搜集。甚有尺幅片楮,价值千万金者。八法至此,技也而进乎神矣。西国画理,均以肖物为工,贵形似而不贵神似。其工细刻画处,略如北宋苑本。人物楼台,遥视之悉堆垛凸起,与真逼肖。顾历来画家品评绘事高下者,率谓构虚易而徵实难,则西国画亦未可轻视也。

这段话从对于亲身惊羡体验的反思入手,就中西绘画美学原则的根本差异作了探讨。其一,与中国画标举“神似”而轻视或摈弃“形似”不同,西画恰恰是追求“形似”,这显示了两种不同绘画艺术的最高美学原则。其二,相应地,中国画创造一种“神似”的或“离形得神”的幻觉型“真实”,而西画则强调“与真逼肖”,或者说“描写形容,纤微毕肖,尽态极妍,惟妙惟肖”。这种描摹直接地要满足人的肉眼的直接感觉,达成“逼真”效果,从而创造出别一种美学真实——不妨说是写实型真实。其三,西画的上述“逼真”效果是与其别一种空间原则如“焦点透视法”(当然那时的王韬还不可能提出这一术语)分不开的,使人有“堆垛凸起”这立体式感受,而这是与中国画所遵循的空间原则如“散点透视法”不同的。其四,中国画历来有“构虚易而徵实难”之说,以此品评绘画作品之高下,而西洋画在“徵实”方面的如此努力,显然表明西洋画已达到了很高美学水平,从而“未可轻视”。王韬的这些见解,已经预示了中国人对于西方写实或“徵实”性美学的新的革命性态度。

就写实性美学特性的体现来说,电影的特点就在于,运用摄像机镜头逼真地再现事物本身即“徵实”,造成“形似”或“逼肖”的效果。与重“神似”而轻“形似”的中国美学传统规范相反,电影恰恰是要把“形似”――视觉上的逼真放在首要地位。这种现代电子媒介在视觉真实的建构方面具有文学难以比拟的独特优势。因为,作为语言艺术,文学以语言先诉诸读者听觉,然后让读者在头脑里根据语言描写而想象出活的画面或形象。这在视觉接受上就具有一种间接性。而电影却将视觉与听觉结合的运动镜头直接诉诸观众。所以,电影对于中国古典美学传统来说,无疑形成一种颠覆性效应。

不过,这种“颠覆”却不同于一般的和简单的否定,而具有一种革命性建构意义:它在颠覆以“神似”压倒“形似”的美学传统的正统权威时,又在它的旁边竖立起新的属于现代的新型美学传统――写实性美学传统,这种新传统把逼真地再现现实及其“本质”当做艺术的首要任务。

置身于全球性语境中的现代中国人,确实需要这种新型写实性美学。这是因为,面对“全球性”语境中的文化重建任务,中国人既需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更需要借助新的电子媒介的视觉传播优势,创造出能够看护和激活自身传统的新型艺术样式。电影的引进正适时地满足了这种特殊需要。

不过,对电影的写实性美学给中国美学传统带来的颠覆性的和革命性的影响,不能作过分的渲染。因为,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电影的奇幻性是可以同中国美学中的一种传统相互发明的。这种传统就是对于“气韵生动”境界的追求。中国人相信,世界是由“气”构成的;“气”分“阴”、“阳”;“阴”与“阳”耦合可以造成“气韵生动”的效果。在此,电影或“影戏”的“生新灵动”,是可以通向中国人寻求的“气韵生动”的美学境界的。诚然,古典“气韵生动”境界往往要求以“写意”或“神似”的方式去实现,但是,在新的全球性语境中,电影的“写实”或“形似”方式不同样能够达到这一境界吗?“写意”与“写实”,“神似”与“形似”,这两种方式应是可以殊途同归的。王韬对“影戏”和西洋绘画的惊羡已经表明了这一点。

可见,电影由于具有写实性和奇幻性两大美学特性,所以对于中国美学传统来说,可以起到革命和激活双重作用:对于重“神似”而轻“形似”的美学传统,产生了革命性的作用;而对于“气韵生动”的美学传统,则产生了激活的效果。由于如此,电影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写实性和奇幻性传统的建立,应有积极的开创性作用。

三、逼真与变形

――电影中的传统形象

电影利用自身在写实性和奇幻性两方面的美学优势,致力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再现。但这种再现不只是意味着视觉形象的逼真记录,而同时也意味着一种变形。在电影的再现中,传统不是现成的死的东西的原样呈现,而是一种经过了现代人的想象、幻想后的变形形式,因而必然打上了现代人的烙印。这样,电影中的传统,实际上是现代人重新想象的结晶。在这方面的突出例子是,不同的电影制作者往往有不同的再现传统的方式。换言之,在不同的影片里,传统往往以不同的方式亮相。

在这里,不妨从影片所体现的电影美学特征的角度,简要考察第三、四、五代导演再现传统的不同方式。由于论题的限制,这里主要关注其中的“异”,而有意“忽略”其中的“同”(这并非不重要)。

第三代导演可以说代表着中国大陆当代电影的主流――写实性美学,他们在再现中国现代革命传统方面提供了正体规范。这一代主要活跃于50、60年代,通常有崔嵬(《青春之歌》,1959)、凌子风(《中华儿女》,1949和《红旗谱》,1961)、水华(《林家铺子》,1959)、谢晋(《红色娘子军》,1961)和谢铁骊(《早春二月》,1963)等。这种写实性美学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力求在现代典型环境中创造具有特殊“卡里斯马”素质的典型人物。“卡里斯马”一词(charisma)原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axWeber)和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EdwardShils)等的术语,通常指一种具有原创性、神圣性和感召力的人物或符号,是特定文化中举足轻重的革命性或权威性力量,有助于维护或形成中心价值体系。试把“卡里斯马”概念引进电影美学,可以看到,创造一大批现代卡里斯马主人公典型,是第三代导演的一个共同追求,如朱老忠(《红旗谱》)、林道静和卢嘉川(《青春之歌》)、吴琼花和洪常青(《红色娘子军》)、罗群(《天云山传奇》)和秦书田(《芙蓉镇》)等。这些以“写实”面貌出现的新型典型人物,通过揭示新的历史主体取代旧的历史主体的“真实”,为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工程提供富于感染力的传统形象。其次,在人物形象方面,这一代注重设置一种具有卡里斯马特性的主人公—帮手关系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有卡里斯马式主人公,但重要的是,这种主人公原初地总是幼稚和弱小的,而只有依赖于神圣的卡里斯马式帮手的反复引导才能成人。《红色娘子军》正是这种主人公—帮手关系模式的一个范例。它讲述吴琼花在洪常青引导下获得解放和成长的故事,创造了主人公和帮手这两位卡里斯马典型。被压迫女奴琼花本属于历史客体,但由于具有卡里斯马魅力的神圣帮手洪常青的反复启蒙,她终于在斗争中成长为出色指挥员,从而获得新的历史主体资格。最后,致力于逼真地展示“细节”的真实。常青送给琼花的四枚银毫子四次重复出现,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1)第一次出现在分界岭上,乔装华侨富商的常青先知般地为这位逃难而走投无路的女奴指出奔向红区之路,并以四枚银毫子相赠,这就意味深长地设定了她从历史客体走向历史主体的解放道路的性质--不是个人报仇而是阶级反抗;2)第二次出现是在她因违令开枪而反省的禁闭室里,四枚银毫子既唤起她的负债-报恩冲动,又如温馨的纽带把常青的原本严肃的意识形态灌输转化为具有卡里斯马魅力的感召;3)第三次又回到分界岭,琼花在与常青最后分别时,郑重地把其中的三枚交还他,一枚留作纪念,这等于表明她已开始成熟,具备还债资格;4)最后一次是在常青就义之后,仍在分界岭上,她从遗物中找到了那三枚,使其与自己的一枚获得重聚,然后肩背他的挎包含泪宣誓,这就象征性地最后完成了从女奴到女兵再到女指挥员的成人仪式。通过这四度重复,本来无秩序、幼稚而弱小的主人公琼花,终于从洪常青这位卓越的卡里斯马帮手那里,获得了新的行为规范,成长为强大的历史主体。重复在这里意味着一种新的主体行为规范被输入到原来缺乏秩序的客体琼花的生存之中。这一重复模式和整个叙事体,堪称一度支离破碎的中国旧文化借助神圣的“卡里斯马”力量而重获秩序、重返中心的有力象征。在这里,第三代以其写实性美学,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化中的一种具有合理性的严正的“正气”。

而经过“”的洗礼,第四代导演发现了潜隐在上述写实性美学背后的缺陷,力图予以修补。修补,意味着不是全盘否定而是针对缺陷作有限的调整。这集中体现在,第四代开始起来质疑这种写实性美学所呈现的“真实”模式的可靠性,而伸张情感的或诗意的解决方式。在第三代那里被视为“真实”的、并且属于主流正体的主人公-帮手关系模式,在此相反被视为虚幻,显出漏洞;而作为补救,第四代则尝试以富于情感的诗意方式去修补写实性美学。颜学恕执导的《野山》把改革给中国农村带来的巨大而复杂的变化,具体化在鸡窝洼两对夫妻的生活和感情变故上,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了主人公和帮手的明显划分;而即使有划分,他们也都已经丧失了卡里斯马人物应有的神圣性、原创性和感召力,而呈现出人生的迷茫感。《青春祭》(张暖昕执导)写女知识青年李纯陷入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这种与边地淳朴民风相伴的文化冲突被罩上了朦胧的诗意。《良家妇女》(黄建中执导)讲述杏仙与婆婆五娘和小丈夫之间的关系,《湘女萧萧》(谢飞执导)描绘萧萧与愚昧的传统规范的对立,这里的人物都失去了在第三代那里属于主流的主人公-帮手关系模式。这些表明,与神圣的卡里斯马人物模式的丧失相应,传统正在遭遇深刻的危机;而正是在这种危机的呈现过程中,濒临衰亡的传统却显示了其令人沉痛却不失乐观情怀的绵绵诗意。

比起第四代的诗意修补举措,第五代则显示了远为坚决的断裂姿态:传统所赖以维系的写实性美学及其具体的主人公-帮手关系模式,都被冷峻和无情地抛弃和消解了;取这种写实性美学而代之,第五代创造出一种以奇幻性为主导的美学形态,其基本方式就是“出奇制胜”,即以新的“奇幻”方式去拆解被第三代确立为主流并由第四代加以修补的“写实”美学。在《黄土地》(陈凯歌执导、张艺谋摄影)里,顾青对于翠巧的无效而绝望的救助,突出证明了这种关系模式的虚幻性;而与此同时,无视四季景色变换而“失真”地呈现出超常的“黄色”冲击力的“黄土地”,则显示了为“真实”的黄土地所没有的强烈的奇幻而迷人效果。而在张艺谋执导的影片里,没有了“典型环境”和神圣帮手的主人公们,索性在蛮荒或封闭的环境里起来自己寻求出路,例如《红高粱》里的九儿和余占鳌颠轿、野合、打鬼子,《菊豆》里的王菊豆和杨天青执著地婶侄、反抗家族礼教、最后仍难逃悲剧宿命,《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颂莲与众妻妾争风吃醋,等。他们的结局可能各有不同,但都与“悲”相关:只是或悲壮、或悲沉、或悲惨罢了。分别与第三、四代的写实的“正气”和富于情感的“诗意”相比,张艺谋则洋溢着一种“愤气”:这是被压抑和变形的正气的愤懑的宣泄。同时,也正是在这种“愤气”中,影片注意表现出“气韵生动”的新形态:“愤气结韵”。“所谓愤气就是本文所展现出来的一种愤懑和不平之气。……愤气是本文形象系统和导演意图的结合体。张艺谋影片几乎每部都宣泄有愤气,但重要的是,这种愤气都力求‘结撰’出深长的韵味,可以令人回味再三。结韵,就是说愤气在本文中结撰成宛转而幽暗的韵味。愤气,不是随便什么‘气’,而是带有历史的正义或必然要求却又在现实中严重受阻而郁积起来的天地和人间的浩然正气,一种不甘屈服的追求自由的生命精神。在张艺谋影片中,这种愤气由于不是直接表露出来,而是巧借奇变体和象征化形象系统的综合作用展示出来,因而结撰成似乎生生不息的韵味。所以,愤气结韵……就是说在现实中受阻的天地人间浩然正气或生命精神,通过奇变体和象征化形象的特殊作用,显示出宛转而幽暗的韵味。”在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影片里,传统在其必然的衰亡中仍然呈现出意味深长的富有奇幻色彩的“愤气结韵”。

此外,我尽管一直认为“第六代”的独立的“代”的地位难以评估,但也认识到,它在再现传统形象方面具有某些特色。这突出地表现在,在《感光时代》、《头发乱了》、《长大成人》等影片里,“第六代”力图呈现日常的、纷乱的或破碎的传统形象,而这种传统形象又往往与处在底层的民俗生活传统交错联系在一起。这显然是不同于上述第三、四、五代导演的影片的。不如说,第三、四、五代所分别追求的写实性、诗意和奇幻性,在“第六代”所标举的生活流面前,都似乎被分解为碎片,或者显出了人为的虚构本相。

从上述简略分析可见,电影对于传统,既有逼真的记录,追求所谓“徵实”、“逼肖”或写实;更有形态多样的、奇幻动人的变形,体现出个人的独特的想象。由于如此,传统在电影中必然会呈现出逼真或奇幻的形象。如果说,第三代是现实美学的当然代表,那么,第五代就是奇幻美学的创立者,而第四代以其“诗意”补救则成为两者之间的必要的过渡或中间环节。无论如何,写实性与奇幻性、或者逼真与变形,都构成了现代中国电影美学的两大基本要素,说得确切点,这两大基本要素又进一步交织成一个更丰富和复杂的美学坐标系。

四、在写实与奇幻之间

――电影与中国现代美学传统

从王韬的“影戏”分析开始,尽管中国人对电影中的传统呈现方式提出了种种看法,但基本上并未偏离由写实与奇幻两大线条交叉而成的坐标系。对此,电影镜头的器物特性和文化现代性语境的需要两方面,都是可以考虑的条件因素。

首先,这种坐标系的存在是与电影本身的器物媒介特性分不开的。一方面,电影要以镜头摄取并固定富于逼真感的视觉画面,从而体现出“写实”或“徵实”的特性;另一方面,电影的异常丰富而又复杂的镜头组合,同样也能取得“生新灵动”或迷离恍惚的奇幻效果。这样,电影就凭借其镜头特性而同时显示了写实与奇幻功能。

其次,这也取决于电影在再现传统时所被要求承担的特定的文化现代性使命。中国文化现代性,并不简单地意味着在没有传统的空无中建造全新的现代文化大厦,而是要从现代性语境出发而使传统呈现出新形式。这就是说,传统不是固定不变的古代遗留物,而是现代性语境的创造性成果。而同时以写实性和奇幻性见长的电影艺术,比起以“写意”、“神似”为特色的诗歌、散文、音乐、绘画和书法等古典艺术样式来,显然具有更为全面和完整的美学功能,从而更能承担起在现代性语境中创造传统形象的任务。因此,正像王韬在论述“影戏”时所指出的那样,凭借电影艺术,中国人不仅能够获得诗歌等古典艺术所没有的全新的写实性慰藉,而且同样能够激活和光大古典艺术所引以为自豪的奇幻功能,这就可以从写实的逼真和幻想的奇妙两方面再现出文化现代性所需要的中国传统的动人形象。这怎能不令人对电影刮目相看?

语境管理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媒介地理学以密切联系人文地理为基础,注重开展媒介与地理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比较特征研究。当代语境中,人文地理的整合与分层,对于特定媒介形态的生成具有重大影响。同时,现代媒体也以想象和虚拟的方式塑造着媒介中的地理形象。城乡地理与网络虚拟地理是当下中国两个具有广泛覆盖面和深度辐射力的媒介地理样本。媒介地理学的当代思考必需应用立体的空间化思维方法。

人类对地理的认识和理解,从来都离不开媒介的帮助;任何媒介形态的生成、发展和嬗变,也必然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展开。媒介与地理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媒介地理现象的广泛存在,以及媒介地理学研究视野的学术必要性。作为交叉性的学术空间,媒介地理学是“一个曾被长期忽视的学术领域和审视窗口”①,需要综合传播学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展开深入的探讨。

在通论的意义上,地理学一般有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两大基本分支,前者研究地球的自然特征,后者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媒介地理学视野中的地理概念,主要在人文地理环境的意义上展开。人类的文明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类适应、改造和保护自然环境,同时又不断发展和创造人文环境的历史。这决定了媒介地理学的两种基本的研究路向,其一是历史性的回溯研究,其二是当代性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动态的前瞻研究。回溯是为了清理和总结既有的知识以及方法积累,前瞻是为了进一步开拓新的理论空间与思维。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传媒与不断更新的人文环境,当代性的前瞻研究无疑更具有理论的实践意义。

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同媒介、地理的相互关系及其互动规律”②。规律的总结需要以关系的辨析为前提和基础。关系有两种基本形态,一是影响关系,二是差别关系。从根本上说,媒介地理学展开的就是一种关系研究与比较研究,即以人为焦点,一方面透视特定人文地理环境对于特定媒介形态的影响关系,一方面比较相同、相似、相关媒介中地理形象景观的差别特征。本文试图立足本土中国的当代视角,对此展开初步的思考。

一、地理中的媒介:整合与分层

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定性主要表现为传统与现代两个方面。文化的现展以趋同为大势,在当代中国,由于政治意识较统一、市场经济的整体开放以及人口的跨区大规模流动,文化区域的传统差异已经变得非常微弱。但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客观地理状况的不同等一系列原因,也在形成着新的人文地理环境的分化。长三角和珠三角作为当下中国的经济龙头区域和信息高地,当地在媒介发展战略上显示出整合利用区位优势的明确意识。广东卫视和浙江卫视都以财富为基本定位,以地方经济强势为基础发展特色媒介传播。上海东方卫视则成为唯一一个“以新闻见长”、敢于用资讯打新闻牌的省级卫视,在国内外的重大新闻直播报道中,初步形成与央视、凤凰卫视三分天下的态势。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媒介品牌的树立固然以区域地理优势为基础,但其传播辐射的根本指向却是追求跨区域的全面覆盖,无论财富还是资讯,都无法用单纯的地方性来解释。广东、浙江、上海的省级卫视都是以本土优势为基点来实现超地方化的发展策略,它们走的是最大化的受众路线,即通过捕捉观众群的最大化,来争取市场份额的最大化。

市场的开放性,决定了其地域边界特征的模糊性。通常认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更关键的是要看这民族性、地方性是否有人类的共通性,否则就无法走出地方、走向世界。现代媒体,尤其是电子、虚拟信号成为主导性传播介质以后,时效性和覆盖面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传统意义上的地理区域必然被打破。事实上,广东等地省级卫视的发展策略,与江苏卫视的情感定位、湖南卫视的娱乐旗帜、安徽卫视的电视剧集中营、重庆卫视的电视版故事会,并无本质差别。因此,我们在研究特定人文地理环境对于特定媒介形态的影响关系时,必需改变传统的平面化地理思维,而应树立跨域界交融的整体宏观视野。

与整合相联系,现代文化地理版图的另一个重要发展维度是立体分层。区域文化的历史积淀不可能根本消泯。在当代社会,它往往向两个方向流动分化,一方面是区域性雅文化传统转化为小众文化的精英风尚,另一方面是区域性俗文化传统转化为大众文化的市民趣味。流动分化的结果不是走向截然对立,而是交融互渗,从而构成了现代文化地理的多元性。这种多元性不再体现在传统地域的平面差别上,而是表现为空间层次上的立体并生。在多层次的现代空间人文地理版图中,媒介的发展也必然分层化,特定的媒介形态针对特定层次的人文空间而生成,并由此形成媒介传播功能的层级体系。以吴文化的代表苏州地区为例,当地电视节目的两个特色栏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个是以“姑苏繁华图”为名的文史掌故节目,一个是吴方言演绎的电视栏目剧“都市故事会”。前者取名来源于清代画家徐扬的同名书画作品,该画长达三十米,大气淋漓又精细入微地再现了乾隆盛世姑苏城的百里风景和街市繁华,可称之为苏州版的清明上河图。电视台颇有创意的每天选取画卷的一个片断加以评介,创作了一个颇有书卷气息的人文电视栏目。而“都市故事会”则以方言短剧的形式,讲述都市生活和情感,日常性、时尚性和传奇性兼具,并以“民星”选秀的方式吸收普通市民参与演出,颇受普通市民阶层欢迎。两档节目一雅一俗,篇幅短小,分别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有效地利用当地的地域文化资源,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这种立足地方的传播定位,由于受众目标明确,以及短平快的低成本运作,有效而且稳定地实现了特定区域市场的占有。现代人文地理环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现代媒介的传播功能指向也是综合的而非单一的,无论影视、报刊还是网络,都无一例外。只有在人文地理与媒介形态这两个立体空间的接合中实现准确定位与合理布局,现代媒体方能建设通达的信息传播渠道。

二、媒介中的地理:想象与虚拟

媒介与人文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地理影响改造媒介传播形态和方式的同时,也必然成为媒介书写和塑造的对象。媒介中的地理,固然具有客观性一面,但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想象性和虚拟性的存在。现代传媒的高科技手段,使人对生存空间的认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电脑与网络、影视与报刊,让人足不出户就可以遍知天下、游历四海。在信息地球村的当代,每一个具体的人,大都会从现代媒体的虚拟地理和想象地理中,在一定程度上如同数百年前的欧洲人那样,获得马可·波罗游记式的阅读。媒介中地理形象或曰地理景观,寄托着特定地理空间的人对于身外世界的复杂诉求和期待,大到政治经济文化,小到个人的情感心理,无所不包。对此的分析和研究,是一项庞大的跨学科系统工程。

就当下中国的具体社会现实和媒介发展的最新形态来说,有两个具有广泛覆盖面和深度辐射力的媒介地理样本尤其值得重视。

首先是媒介中的城市与乡村。现代文明的基本进程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在这样的文明进程中,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城市和乡村成为了现代人最基本的两种生存地理空间结构。城市是主流和强势的文化代表和象征。以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国际化都市为例,《文汇报》侧重从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向描写上海,《新民晚报》主要从平民阶层的视角看上海,而《上海一周》、《申报》则着力营造年轻都市白领所陶醉的小资上海。上海是一个多元复杂的文化地理空间,需要通过媒体的分工定位来展开多维透视。但在这些纷繁的维度中,敞开与掩盖、强调与忽略、导向与回避、放大与缩小常常彼此交织渗透,都需要从媒介地理学的视域进行深入的清理。乡村往往成为城市人的自我抚慰的想象性建构,各类媒体发现和关注古村古镇的持续热情就是一个明证。这种热情的背后,文化生态的保护意识、都市人疲惫心灵的精神想象、商业利益的消费驱动已经搅拌混合为一体。在中国当下的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进程全方位的展开,带来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城与乡,成为当代中国媒介地形图中重要的两大板块。媒介学视域中的城乡地理研究需要深入探讨一系列重要问题:第一,媒介如何成为确定当代城市主流文化地位的重要力量;第二,媒介作为塑造并跨域界传播现代都市文化想象的重要手段,其表现形式具有哪些重要特点;第三,媒介在城乡文化关系的建构与调试中起到了哪些正面或负面的作用;第四,媒介对于城市、乡村的虚拟和想象是否会造成一种真实性的遮蔽,是否有悖于媒介社会责任。

其次是互联网络所建构的虚拟地理空间。网络虚拟地理是现代高端科技与现代人复杂心理世界互相合谋的产物,其表现形式基本有网络论坛、网络通讯工具、即时聊天室、电子网络游戏等等。虚拟不等同于虚构,其实也是一种实在,即“虚拟实在”③。对于参与者来说,这种后工业时代人们通过计算机创造出来的电子表象具有主观心理的真实性,它既可以是对实在世界的一种模拟,也可以是一个想象的世界。在网络虚拟地理环境中,主体是相对性的,身份是面具化的,空间是流动性的,信息是随机性的,形式是变幻的,真实与假象、责任与戏谑、高尚与卑下……都混杂莫辨。这就好像一条决了堤却又流淌不尽的大河,裹挟着泥沙和鱼龙汹涌而来。强制性的阻塞肯定是无效的,任意性的放纵也不可取,唯一的办法就是有规划地疏导。媒介地理学的重要责任之一,就在于为实践网络虚拟地理的规划疏导提供理论的依据,这需要展开诊断式的批评和反思。

三、思维的创新:立体的空间

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线性发展的时间——历史观念的逐渐确定,人类社会由此进入所谓的时间社会时代:“空间在以往被当作僵死的、刻板的、非辨正的和静止的。相反,时间却是丰富的多产的、有生命力的,也是辨正的。”④但是,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开始全面步入空间化的时代。空间化的时代需要空间化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视野,这在当代物质语境和思想语境中越来越凸现出其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现代人文地理版图与现代媒介多元形态,都已经在对平面的超越中向立体转型。

立足于当代语境的媒介地理学建构,必需完成的就是视野的转换和思维的创新。人们历来认为,媒介的传播是线性的过程,是从信息的发送、接收到反馈的环型结构。但是在空间化的时代,多层次立体的地理空间和媒介形态,已经初步形成了信息传播的球型系统。时间性的历时观察,将难以全面地应答现代传播课题,必需以空间性的、共时性的、并置式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予以补充。当代媒介与当代地理的结合,带来的就是对线性过程思维框架的突破。这种结合将带来两个方面的深层次变化。

首先是媒介书写、传达方式和战略的变革。“为了提供现有情况的一个代表图景,地理学切过时间量度的断面具有一定的厚度(期间)”⑤,这种地理学的空间取样方法,也正是现代媒介传播的重要方式。它的优势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快捷的时效性和信息含量的扩容,扩容后,非同质性的各种信息又进一步在互相参照比较中发生增殖,从而实现深度传播的效能。例如,2006年7月中央电视台对德国世界杯报道冠名为“豪门盛宴”,对比赛进行奇观式的叙述。尤其在决赛时,中央电视台派出记者分别在德国柏林、意大利罗马、法国巴黎以及在北京意国和法国球迷观赛的酒吧中进行同步报道。四地报道来回切换,胜者欢呼,败者失意。央视的报道意图非常鲜明,就是要展示世界杯这一全球化狂欢节所带来的全球性感受的深广度。实现这一意图的方式,就是通过现代化的传媒手段,拓展媒介覆盖的地理空间,通过典型性的媒介地理取样,以共时并置的方式加以呈现:光荣与失落、辉煌与黯淡、欢呼与哭泣、喧嚣与沉静……画面的不断切换,带来的是跨域界、超地理的深度心灵、情感的对比,而以他者身份参与观看的中国观众,则获得一种多样化的感同身受的体验。这一例证,反映出共时性并置思维运用于媒介传播所带来的奇观效应。再如,好莱坞大片全球同时公映也体现了空间化的传播战略。早期影片公映总是先在大城市开始,然后根据票房情况逐渐向小城市、县、乡推进。现今网络媒体使得公映过程的传播速度大大缩短,甚至降到零,这就使得大片公映常常实行同步化策略,以追求最佳的票房回报。

第二是媒介研究方法的更新。“将‘空间分析’引入媒介研究当中,对‘媒介空间’的分布与建构进行研究,这将有望建立起媒介地理学研究的‘媒介空间分析理论’”⑥。媒介空间分析有四个基本层面,一是相近或相同地理区域中不同媒介的分工布局分析,二是某一媒介内部的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的规划定位,三是目标性的受众阶层分析,四是针对性的人文地理层次分析。四种分析的整合起来,就是“媒介——人——地理”的互动和融合。如,合肥晚报报业集团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都地处省会,为了避免资源浪费,避免市报与省报同在一个城市而造成地位尴尬的局面,合肥晚报的定位是具有晚报色彩的党报,这在全国范围都是一个特例。虽同在一地,因为资源合理配置,各有不同的受众群,形成了一个合理的媒介空间布局。在当代文化地理环境中,媒介空间分析作为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科学方法,有助于深刻地把握媒介发展的动向与趋势,对于构建合理健康有序的媒介生态系统,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①邵培仁:作为最新研究视野的媒介地理学[J].媒介方法,2006年第1期。

②邵培仁:媒介地理学:行走和耕耘在媒介与地理之间[J].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

③参见王治河主编:后现代主义词典[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681页。

④福柯语,转引自[美]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王文斌译,第10页。

语境管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双语;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管理;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023-03

开展双语教学管理是培养符合教育国际化要求和市场经济需要的优质外语人才的有益尝试,近年来,双语教学管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引发了许多专家学者们的争议与讨论,有部分热议是由于对双语教学管理概念的不明确和对双语教学管理基本理论不理解而产生的,这给双语教学管理实践和学术研究带来诸多问题。因此,梳理和探析双语教学管理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依据,既是对双语教学管理的理论认识,又是深入推进双语教学管理在教外语教学改革中实行的实践诉求。

一、双语教学管理概念的界定与解析

研究双语教学管理首先要厘清什么是双语,英国朗文出版社版的《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关于双语“Bilingual”一词的解释是:“A person who knows and uses two languages. In everyday use the word bilingual usually means a person who speaks,reads,or understands two languages equally well (a balanced bilingual).”即是在某个空间范围里,我们可能会运用到两种语言进行交流,其中一种是我们的母语,另一种通常是第二语言或外国语。许多语言学者认为,母语是人们先天习得,但第二语言或外国语的掌握需要通过后天学习或习得。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下,两种或多种语言因外部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化,人们能自主地使用第二语言或外国语处理语言信息,我们则认为他们具有“双语能力”。

双语教学因双语现象而产生,而且随着社会的需求变化而不断发展,越来越获得社会的关注,但其概念的含义也因研究者的研究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定义。在国外,通常以“bilingual education”和“bilingual instruction”来表述双语教学,并在《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解释道:“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即“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翻译成中文为“双语教育”,但国内教育界对此概念普遍采用“双语教学”的提法,这一约定俗成的提法已被大家共同认可和接受,对双语教学的定义是:在以母语作为法定教学语言的背景下,使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从而达到第二语言习得,并促使学生语言能力和其他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管理,一是双语教学,二是教学管理,但不是两者相加,而是二者相融,是指以双语教学为对象,遵循双语教学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原则、方法对双语教学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总结、提高,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以保证双语教学目标实现的活动。双语教学管理不同于一般教学管理,也有别于传统的外语教学管理,它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各种双语资源,形成科学的双语教学组织和开展有效的教学管理活动,旨在确保双语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具体来说,双语教学管理包含了双语教学计划管理、双语教学课堂管理、双语教学质量管理、双语教师队伍管理和双语教学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双语教学管理的理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双向的,一方面,学习者根据自身已具备的语言知识选择新的语言输入,利用原有的语言知识结构进行理解、整合、吸收当前的语言输入,并超越所接收的语言输入,构建起新的语言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学习者并非单纯地从记忆中直接提取已有的语言知识,而是通过语言情境的变化再次利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完成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在新旧语言信息双向交互的过程中完成语言知识结构的重建建构。由此可见,语言习得是学习者是在自身已有的语言基础和经验上对新的语言输入的重新整合、提升及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双语教学管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等多要素整合,尤其提倡创造和优化语言环境,利用已有的目的语表征结合新的语言输入建构新的中介语体系,因为只有与具体情境发生互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将符号学习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形成记忆中背景性经验,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为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情景性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式学习和交互式教学四种教学方法。其中情景性教学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被广泛运用,把外语学习和情景教学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语言习得的自主性,充分考虑到学生原有的语言基础、生活经验和心理特征,将学生带入优化的语言情景中,使学生在暗示、移情、角色、心理场“力”的作用下,伴随着原有的语言知识、生活经验和个人情感主动地投入到双语教学过程,在情景活动中主动发展,语言知识在感知的活动、语言的活动、思维的活动中主动生成与建构,从而实现有效的双语教学。

2.内化理论。皮亚杰认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要经历“感受―探究―体验―发现―表达―操作”一系列过程。由此可见,认知是由感知活动开始而逐步上升为理表现的过程。内化具有稳定性、无形性、无意识和双向性的特征。即是,知识的内化程度越高,稳定性就越高。比如,语言输入一旦被学习者理解、整合、吸收,其被遗忘的几率会大大减少。知识的内化是无形的、无意识的,表现在语言知识完成内化后最终使知识转化为学习者自身的素质内涵和语言运用能力,知识内化程度越高,语言运用便越自然流利。双语教学管理十分重视内化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认为良好的语言环境是诱发语言知识内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为学生提供不同接触语言的机会和情境,才能增加语言输入量,从不同的角度诱发内化的产生,促使学生养成自动化和自觉化的外语思维。双语教学管理的“内化”指出,语言知识结构的建构是语言知识的转化过程,而不是语言知识被传授过程。具体而言,学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自主选择来自客观环境的语言符号进行处理,转化为自身的语言知识,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的语言思维方式,进而产生新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知识结构。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学生具有处理语言的思维方式,在交际中能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自动化的反应。简言之,语言知识并非是脱离情景和经验的参与,而是内化在实践的过程中,在内心世界、外部环境的互动过程中。

3.克拉申第二语言得理论。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包含五个基本假设理论:习得与学习假设、自然顺序假设、监控假设、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首先,习得与学习假设是理解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基石。许多学者认为,儿童是习得语言,但成年人只能学习语言。与该观点不同的是,克拉申认为学习者可以同时通过学习和习得两种途径掌握一门外语,成年人通过语言习得机制能更好地掌握外语,这一理论为成年人习得语言提供了理论基础。自然顺序假设则认为,不同的语言之间都会存在相同的语言规律,在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不应把第一语言看作是对掌握第二语言的干扰,反而要积极寻找两者间的共同点,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通过两者相同的语言规律而实现对第二语言更为准确的理解和运用。监控假设则认为,语言的结构是极其复杂的,而语法只是语言结构中的小部分存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过分强调语法规则的使用,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学生良好的语言环境,伴随情景中产生大量的语言输入量反而会自然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准确性。在习得与学习假设基础上提出的输入理论被认为是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因为它揭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内涵,对双语教学管理同样具有启示作用。克拉申认为学习者是从交际中建构语言意义的,但语言意义的构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新旧语言知识的交互和提升的过程。由此可见,构建新的语言意义要求语言输入满足“i+1”的要求。其中i是指学习者现有的语言知识,1表示稍微高出学习者现有知识水平的语言知识。输入假设强调了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高出其现有水平但又是适当难度的语言材料,以便学生能超越其原有的语言知识水平,进而生成和建构新的语言知识,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此举既维护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又激发了其学习潜能。最后,情感过滤假设强调了情感因素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如果说语言输入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因素,那么情感因素是影响语言输入的重要因素,情感因素会对语言输入起到阻碍或者促进的作用。情感因素包含了动机、自信心和焦虑三个因素,各种实证研究说明,当学习者的动机和自信心越高,焦虑程度越低,第二语言习得的效果就越好,反之,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起阻碍作用。情感过滤假设不仅揭示了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心理机制,其意义还在于指出了语言环境的重要性。为此,要求教育者要为学习者创造一种情感过滤低的环境,只有处于情感过滤低的环境中,第二语言习得才能获得成功。

4.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指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学习的要素的总称。具体包含有校园文化、校风学风、图书材料、师生互动形式、互联网教育等媒体资源等。隐性课程对语言习得的作用是在学生无意识心理反应制下实现的。实现的途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和不同的语言环境所负载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渗透,参与其中的学生在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下理解、整合和吸收新的语言信息,并与学生的心理发生连接,使其在语言知识结构和学习行为方面呈现出微妙的变化。信息渗透的强弱受制于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一定的环境条件,在双语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方式帮助学生强化。双语隐性课程是教师借助学生的无意识心理特点,利用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行为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要求教师充分整合隐性课程的各种要素,有意识地合理设计双语教学的第二课堂。第一,这为学生创造了有利于外语习得的语言环境,一方面打破了显性课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另一方面使外语的显性课程得到了补充和延续。在外语学习方面,教师可在双语隐性课程中灵活调整可理解语言材料的难度,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有效语言输入,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趣味性,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帮助其更好地建构新的语言知识结构。第二,根据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情感过滤低环境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而开发双语隐性课程有利于为学生创造一种情感过滤低的环境,有效地减缓学生对语言运用的焦虑程度,在双语隐性课程的情景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增强自信心。第三,双语隐性课程能为学生提供大量既有趣有相关的语言输入,促使学生采用第二语言的思维能力应对熟悉的生活情景,使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发生关系,切实地在实践中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此外,双语隐性课程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比如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效地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5.人本管理理论。人本管理理论是一种以人力资源理论的形式广泛参与到各类管理实践中的管理理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认为只有建立在对人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突出“人性”,尊重“人性”,着力于开发人的潜能,鼓励人做出积极有益的行为,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和发挥人的积极能动性,带动工作效能的提高,进而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和发展人的整体素质。人本管理理论适用于双语教学管理,因为双语教学管理的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下共同实现提高外语学习能力的教与学的过程。在双语教学管理过程中实行人本管理,是围绕着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和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优质外语人才为目标而进行的教学管理理论探讨,是把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到实处,促进师生综合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具体来说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以学生为中心。首先,重视学生在双语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从学生学习外语的角度出发,创造理想的语言环境,形成良好的外语氛围,在学业上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使每个学生的外语学习潜能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其次,采取科学和合理的双语课堂教学管理方式和教学设计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关注学生在学业上取得的进步,更注重促进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成长。第二,以教师为中心。作为双语教学管理实践中的能动者,双语教师不仅担负着培养优质外语人才的教育责任,也要面对教学改革的要求提升自身的专业性。双语教学管理过程同样是实现对教师的管理过程,应为其提供更多教学资源和制度方面的支持,积极营造包容性的教师专业发展空间,真正理解和尊重教师,倾听教师的声音,有效地激励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智慧,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双语教学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肖建芳.当代国际双语教学模式概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3]冯增俊,等.综合英语教学模式概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4]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论[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5]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的原则和实践[M].旧金山珀盖蒙出版社(Pergamon Press),1981.

语境管理论文范文4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定位;语境切入;语境教学

【作者简介】 孔凡成,淮阴师范学院教授,苏州大学硕士生导师,淮阴师范学院语境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淮安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近几年来,李海林先生在多篇论文中对语文教学定位问题展开论述,较早的如2010年发表的《20世纪语文教育的两个岔路口》,最近的如《致力于语用教学实践探索是当务之要》《语用学之于语文教育》以及《现代语文教育的定位问题》等,这些论文认为语文教育经历了混合式教学走向语言教学的专门化、语言要素教学走向语言功能教学亦即语用教学的两次岔路口,指出语文教学应定位为语用教学,走向语用教学。撇开社会文化语境因素的影响不谈,李先生的判断应该是准确的。

问题在于语文教学如何走向语用教学,并让语用教学真正操作起来。笔者以为,从“语境”的角度切入,运用语境教学理论改造语文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抓手。

一、实施语境教学是传统与现代语文教育的分水岭

语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境指语言环境,即上下文;广义的语境指伴随言语交际活动的背景和条件,包括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社会文化语境、认知语境以及虚拟语境等。语境教学视野中的语境是广义的语境。语境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在特定语境中所需的具体的语文能力,而运用语境理论来指导教师的教与学。

之所以说实施语境教学是传统语文教育与现代语文教育的分水岭,原因在于传统的语文教育是静态的、脱离语境的语文教学;而现代的语文教育则要考虑语言的表达功能,并将功能与语境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也就是要自觉地运用语境教学理论进行语文教学。 20世纪80年代,皮特・科德指出:“传统认为,语言是一个‘语言的’语言学概念。它很少关心‘适合性’这一概念,也不考虑语言行为对不同社会环境的反映方式。而现代语言教学的一个很大的优点是,它较多地从社会的角度来对待语言,并且注重语言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的交际功能问题。”换句话说,是否自觉引入语境、运用语境教学理论是传统与现代语文教学的分界线。

有人认为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实施才是语文教育走进现代教育的标志。其实,这一说法不准确。《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是语文教育由混合式教育走向独立分科教学的标志,是传统语文教育走向现代语文教育的标志。但要注意,是传统语文教育“走向”现代语文教育,而不是“走进”现代语文教育,“走向”并不意味着“走进”。1904年以后人们开始探索现代语文教育的“现代性”,但是,语文教育依然如传统的封建社会一样,深受传统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不良影响,依然是传统的、狭隘的思想育人工具,并未真正独立。语文教育要真正走进现代语文,必须从内部因素入手,只有语文教育的目的、内容与手段发生了根本变化,现代语文教育才算真正确立。20世纪的语文教学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一以贯之地强调道与文,看起来似乎也没错,但由于这里的“道”是一元化的意识形态,而与之相应的语文知识教学则是脱离语境的语文知识,脱离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发展需要,这与我国传统社会中重视儒家之道与八股文训练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因而,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实施,不能说明语文教育真正走进了现代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只有与人的个体发展需要相适应,真正为个体提供生活发展需要的语文能力,才算走进现代语文教育。而与人的生活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语文能力,恰恰是与特定语境相适应的具体的语文能力,这种语文能力的发展须臾也离不开语境。

当然,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是“没有语境的某一因素的教学,例如上下文的教学,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的教学,某些词语教学也不排除语境的使用(随文释义、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方法的强调)等等。但一方面这种语境因素的教学是零碎的、不完整的,它们的出现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安排,它们缺乏明确的语用指向;另一方面,这种语境内容没有上升为语文教学的本质要求,没有从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这样的层面上来理解语境对语文教学的意义。而实际上,语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概念,它对语文教学有极大的解释力和启发性。”真正意识到“语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概念”的,在西方母语教学中,要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而在我国,全面意识到这一点,并切实开展研究和运用的,要到21世纪初。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语境教学的自觉运用才是传统语文教育和现代语文教育的分水岭。语文教育要走进现代语文教育,必须实施语境教学。

二、语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

从语文教学的本质看,语文教学就是语境教学。

(一)语文教学目标是借助语境而形成的具体语境中的语文能力

一般认为,语文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有人认为是多元的。关于目标多元失当问题,许多专家和学者做了清理工作。其中张志公、李海林的研究最为透彻。如张志公就说:“语文课,它的特定任务无疑是培养和提高人们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不过这个基础工具身上背负的东西比较多:有思想意识,有文学艺术修养,有逻辑思维能力,有做人的标准,有零七碎八的各种常识,等等。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其特定任务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还会有多种副产的效果……这里就存在一个处理好特定任务与连带功效的问题。”张志公的解说明确了语文教学的特定任务是语文能力的培养,而其它方面的,只不过是在实现语文教学目标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副产的效果”,即“连带功效”。

在传统视界中,语文能力可以分成听说读写能力,这本没有什么错。但是传统所说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脱离具体语境的抽象的语文能力,并没有进一步指出听说能力是具体语境中的口语交际能力,读写能力是具体语境中的书面言语交际能力。在我看来,语文教学不够成功的原因之一,恐怕正是因为将听、说、读、写能力大而化之,无限抽象,脱离语境,结果语文能力目标才无法落地生根。事实上,没有抽象的听、说、读、写能力,只有具体的、与特定语境相适应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就是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言语交际能力。王荣生就认为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他认为“笼而统之的语文课程是没有的,笼而统之的听、说、读、写能力也是没有的”,语文能力是与特定语境相联系的,“能力与所听、所说、所读、所写联系在一起,体现在达到具体目的的听、说、读、写的活动中,也存在于具体的活动之中。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所听、所说、所读、所写,合成听、说、读、写的不同方式。而不同的方式,运用着有所不同的能力,也需要有所不同的方法(知识、技能、策略、态度),尽管最基础的底部要用共同的东西来支撑(比如认识三千个以上的常用字等)。”显然,语文能力是具体的、与具体的语境相联系的。而且,根据我们的研究,即便是最基础的底部三千个以上的常用字的认识,也需要联系语境,通过语境教学来掌握。

(二)语文教学过程是语文教学语境的演变过程

语文教学过程实质是课堂语境的变化过程。李海林认为:语文教学程序问题实际上是“不同语境的分布问题”,语文教学程序是“主题重现与语境演进”,主题重现指一节课中根据语文教学目标确定的具体的教学内容,语境演进指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按照逻辑顺序推进而体现出的课堂语境变化过程。

课堂交际活动要围绕目的――意图来展开。课堂教学目的是交际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意图是由目的分解而来的、分配在一个个话题之中的局部意向。任何交际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交际目的驱动之下进行的,并且是在一个个具体的说话意图中贯彻到底的。这就意味着语文课堂教学主题要分解为一个个相关联的具体的教学内容,而与此具体的教学内容所共生的教学语境也不尽相同。这样,语文课堂教学程序就可以分解为一个个与核心主题密切相关的具体教学内容和与之相应的教学语境逻辑推进的教学环节。不同的教学语境有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语境的变化意味着教学内容的深化,而这里的教学内容不过是围绕并体现着教学目标的主题重现。因此语文教学可以“以语境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程序,言语主体在每一次言语活动中都面对一个完整的语境,都会发生言语主体与语境的心理建构”。达成不同的交际语境中语文任务需要有不同的语文能力,以语境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可以通过语境外部媒介来“控制课堂教学中语文能力发展的梯度,促进语境与言语的联系”。显然,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围绕特定主题的语文教学语境的演变过程。

此外,语文教学内容是与具体语境相适应的语文知识、技能与方法,而教学方法则表现为语境教学法,如上下文教学法、情景语境教学法、社会文化语境教学法、认知语境教学法和虚拟语境教学法,以及一些以语境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语文教学方法,如朗读法、比较法和评点法等。可见,无论从目标、内容、过程,还是从教学方法看,语文教学离不开语境教学,语文教学就是语境教学。传统的语文教育没有认识到语文教学就是语境教学,当然不会从语境切入,运用语境教学来改善语文教学了。

三、语境教学是对现有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整合

语文教学要取得成功,需要探索出语文自己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探索的路径之一就是通过总结、整合前人经验。长期以来,我国诸多研究者和实践者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发现了语文自己的教学理论:语境教学。

我们在梳理1949年以来的语文教育名师成就时发现,他们有一根红线贯穿――重视语境因素。如斯霞老师的分散识字实验实质是运用上下文识字法;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为语言学习创设典型场景;于永正老师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实验,注意提供与特定现实生活需要相一致的学习任务与读者对象,并且具体运用了情景语境教学法与虚拟语境教学法;王崧舟倡导诗意语文,重视语境功能的发挥;管建刚创办班级作文周报――《评价周报》,配一本“评价周记”,为学生提供写作交际语境。中学老师中,于漪强调语文教学要注意文化背景,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钱梦龙倡导“语文导读法”,认为教师要“因势利导”;洪宗礼倡导“双引法”,主张“相机诱导”,运用设境法,引导学生会读、会写;严华银倡导语文本位,认为“必须把握语境这个背景”,等等。

从理论方面而言,1949年前叶圣陶提出境遇说,夏D尊提出重视教育背景说,1949年以后,特别是1979年以后,也有诸多提法值得关注。如叶圣陶课堂教学交际说、“入境始与亲”说、顾黄初贴近生活说、潘自由言语交际需要说、李海林阅读教学就是语境教学说、王尚文境感说、倪文锦语文命题语境化说、王建华语境策略说、潘新和“母语教学就是语境教学”说、张孔义语境感悟法、郑国民语文教材编制主题―情境说,等等,都丰富了语境教学研究的内涵和外延。

透过这些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发现语境教学广泛存在于教材编制、教学内容确定、语文备课、教法运用、学法指导以及学业评价中。将这些研究和实践成果加以整合,进行完善、补充、提炼、概括和统整,可以提出一种新的语文教学理论――语境教学理论,创造性地整合出语境教学原理,系统地探索出语境教学法、因境定教法、语境学习法、语境评价法、语境设计法以及语文教材语境编制法等基本方法。而且汉语规律和特点表明,语文学习需要运用语境理论,语文教学要借助汉语语境开展教学活动。

汉语言文字具有缺漏性和意合性特点。语言文字是对丰富复杂的日常世界的高度概括,因而它是有限的,是可以穷尽的,具有缺漏性特点。缺漏性特点要求理解汉语必须提供该词语出现的语境因素。汉语具有意合性特点,汉语表达很少受语法形式方面的限制,词类和句法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没有时、态、体、数等形式变化,句法灵活多样。汉语在语义表达上,只要语意上有关联,就可以组合到一起,语义表达规则就是遵循汉语语义表达机制――“前管后、上管下”,即“已知的信息统率、驾驭未知的信息,其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大体上就是‘前管后’或‘上管下’,即前字管辖后字的组配选择,上句启示下句的语义范围和陈述走向”。这就是说,在汉语表达中,一般将对方熟悉的信息放在前面,前面的内容控制着后面所表达的内容的范围,以及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比如我们常说写文章开头难,为什么?因为开头第一句话起到定调作用,规定了下文写作的范围、陈述走向和写作的内容。比如开头写某某同学学习认真,下面的内容只能写他如何认真,为什么认真,不能在中间插入一句某某某遵守纪律,否则就犯了内容杂糅的毛病。同样,这一规则决定了要正确理解词语、文句和篇章的内涵,就必须根据特定的上文或下文提供的语义场,勾前联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意图,领悟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可见,语境教学理论来源于我国本土实践和研究,是中国语文自己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是汉语规律和特点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实践证明可以提高中国语文教学质量而又切实可行的语文教学理论。

四、语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底理论

语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底理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语境教学理论来引导学生学语文,是汉语规律和特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根本需要。无论是何种语文教育理论,都离不开语境教学,都需要运用语境教学理论。

(一)语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理论的基底理论

语境教学理论具有奠基功能,是各种语文教育理论发挥作用的基础理论。语境教学是基底,属于语文教育学的元理论范畴,是各种语文教育理论的平台和基础。

语境是语用的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概念,语境在语文教学中居于“基础地位”“中心地位”,语文教学需要以语境为抓手,从语境出发找到一条可行之路。

20世纪以来,语文教育领域出现了诸多理论,但大多效果不彰。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可操作的基础教学理论。现代研究表明,作为语言运用学科的语文教育,必然要以语境教学为基础。比如,工具说突出语文能力培养,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但是由于我们一直只看到工具,没有看到语文是“交际”工具,是要在各种具体的语境中开展语文教学交际活动的,没有重视语境在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训练中的作用,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抽象化,这样的语言训练成了“消极语用”,结果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得到提高。要使之成为“积极语用”,就需要语境教学的介入。如果我们当初能够意识到作为工具的语文,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与特定语境相适应的言语交际能力,是要学习与特定语境需要相一致的语文知识与技能,那么语文工具说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尴尬了。

同样,人文说、语感说、对话说、言语说、交际说、语用说、生活化说、语文知识教学说、言语生命动力说、真语文说、生成语文说等,都需要语境教学理论作支撑。比如人文教育,大都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作为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我们高举人文的旗帜,如不在学生发展所需要的言语交际能力上着力,就可能导致学生的谈吐、书面表达不得体,语文能力水平低下,恐怕人文教育并没有什么价值。语文教育的人文情怀应该体现在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中,即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上。培养了学生高超的与具体的、特定语境相适应的言语交际能力,就是对每一位学生的未来的幸福生活负责,就是语文教学中真正的人文教育。当我们能够把语文教学目标归结为具体语境中的言语交际能力,语文教学就能够具体地、自觉地运用语境规律来指导语文教学实践,从而真正面对每个人的实际生活需要,让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具体落实,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和谐、全面、健康、正常、科学的发展。

离开了语境教学,各种语文教育理论就无法发挥应有的教学功能;离开了语境教学,语文教学无法成为学生的需要,无法真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没有办法培养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的言语交际能力。

(二)语境教学是解决语文问题的基底手段

语境教学还是解决语文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基底手段。语文课程实施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人们也提出了解决语文教学问题的许多方法,而从这些方法的核心内容看,仍然是运用语境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游离文本现象,这一现象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对此,人们提出回归文本,倡导简单语文。出现这些现象,与一些教师没有确立上下文意识有关。而回归文本,实施简单语文的实质,也就是要强调回归课文的上下文语境。

在语文教学中,文学化倾向十分严重,文学教育占了主导地位,作文中“小文人”语篇大行其道,片面追求语言华美成为时尚。这显然是将语文教学内容限定在一种语体――文艺语体中,忘了言语交际中还需要事务语体、科学语体、报道语体和政论语体等,忘了多样的语体与多样的语境相适应,学生在多样的语境中进行交际活动,就要采用与之相应的语体。因而单单掌握一种文艺语体,不能适应现实生活中多样交际活动语境对多样语体的需要。

要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语文教师联系上下文,时刻提醒学生言必有据,根据课文自身的上下文,充分发挥上下文中的语体风格、文体样式的作用,借助上下文教学法克服游离文本和语体单一现象。

在作文教学中,雷同化现象严重,假作文成风,学生厌恶写作现象普遍。因此提出要倡导真写作,要求学生不写假话、大话、空话和套话,但效果并不佳。为什么会是这样?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语境意识。写作需要考虑写作的切实目的、读者对象、文体样式、语言表达以及作者在此文中的角色身份等多种语境因素。要写出具有个性色彩的真作文,就要基于真实交际语境,在现场的或虚拟的交际语境中进行写作。不考虑这些因素,作文无法成为学生的需要,学生没有写作的欲望,雷同化、假作文就会泛滥成灾。

综上所述,语境是语文教学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因素,语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是语文教学的抓手。语文教学只有牵住语用中“语境”这个牛鼻子,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语用教学定位。

参考文献:

[1] 李海林:《20世纪语文教育的两个岔路口》[J],《中学语文教学》,2010(7):14-18

[2] 李海林:《致力于语用教学实践探索是当务之要》[J],《语文建设》,2014(12):9-12

[3] 李海林:《语用学之于语文教育》[J],《语文建设》,2015(4):12-16

[4] 李海林:《现代语文教育的定位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5(5):61-68

[5] 孔凡成:《语境教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J],《语文建设》,2014(2):22

[6] [英]S・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83:12

[7]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94

[8] 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85

[9]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61

[10]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97;501;502;394

[14] 于漪:《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61

[15] 钱梦龙:《我和语文导读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3

[16] 洪宗礼:《洪宗礼文集》(卷1)[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34

[17] 严华银:《严华银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154

[18] 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913

语境管理论文范文5

专业代码及名称

7 月 8 日

7 月 9 日

上午 9:00 - 11:30

下午 14:30 - 17:00

上午 9:00 - 11:30

下午 14:30 - 17:00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A020103 财税(专科)#

00064

纳税检查

00061

国家税收

00062

税收管理

00999

政府预算管理

A020179 会展管理(专科)

03875

会展概论

03872

会展营销

08883

会展政策法规

08884

会展经济学

A020201

工商企业管理(专科)

05171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

A020205 人力资源管理(专科)

00164

劳动经济学

00071

社会保障概论

00165

劳动就业概论

06183

工资管理

A020228

物流管理(专科)

07031

物流管理概论

07802

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

07032

运输与配送

07008

采购与仓储管理

07037

信息技术与物流管理

01001

物流案例与实训

A020234 物业管理(专科)

00172

房地产经营管理

04363

物业管理实务(一)

04365

物业管理财务基础

05565

物业管理法规

07489

应用写作

04364

物业管理实务(二)

07481

管理学基础

07482

物业管理概论

18960

礼仪学

11429

物业管理英语

A020238 国际旅游管理(专科)

00192

旅游市场学

06010

旅游英语

03529

国际旅游饭店管理

00194

旅游法规

02519

食品营养与卫生

11341

国际旅游学

06123

导游学概论

11506

旅游饭店财务管理

07489

应用写作

A020242 会计电算化(专科)

05946

关系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

08310

会计电算化

02600

C语言程序设计

A020265

采购与供应管理(专科)

05727

采购原理与战略

05729

国际物流

05731

采购绩效测量与商业分析

05732

采购过程与合同管理

A020276 环境保护与管理(专科)

02764

水土污染与防治技术

04540

写作基础与应用

02472

环境质量评价

02471

环境生态学

07847

环境经济学

05580

环境保护

03164

环境科学概论

02757

环境监测(二)

07481

管理学基础

04516

环境问题案例分析

A040101

学前教育(专科)

0039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00390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A040106 教育管理(专科)

01281

中国教育史

00442

教育学(二)

01282

外国教育史

00448

学校管理学

A040109 心理健康教育(专科)

04265

社会心理学

03518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

03517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03372

团体心理辅导

A050102 秘书(专科)

00346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A050128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科)

11486

中学心理学

11350

基础写作

11493

现代汉语(二)

11485

中学教育学

11495

古代汉语(二)

11496

中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11494

古代汉语(一)

11492

现代汉语(一)

A050129 商务秘书〔商务管理〕

(专科)

07489

应用写作

00776

档案学概论

08020

商务秘书学

07786

国际商务

18960

礼仪学

18961

财务管理与会计基础

11520

秘书事务管理

18956

法律事务管理

A050226 商务英语(专科)

05439

商务英语阅读

05440

商务英语写作

A050301 广告(专科)

00635

广告法规与管理

00637

广告媒体分析

00636

广告心理学

00634

广告策划

00638

企业形象与策划

00850

广告设计基础

00851

广告文案写作

A050303 公共关系(专科)

00638

企业形象与策划

A050316 广播电视编导(专科)#

01172

数字制作技术基础

01169

影视摄影技术

01170

电视画面编辑基础

01171

电视摄影造型基础

01173

影视声音艺术

01176

电视写作

01177

电视作品赏析

01175

视听元素基础

A050407 音乐教育(专科)#

07975

音乐欣赏(一)

11372

歌曲作法(一)

11371

和声学(一)

A050436 艺术设计(专科)

00504

艺术概论

10177

设计基础

A050442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科)

03904

服装生产管理

00683

服装市场与营销

00677

服装材料

03902

服装发展简史

03905

服装企业督导管理

03906

服装品质管理

A050454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科)

08878

动漫产业概论

08881

动画编导基础

A080301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科)

05875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10726

数控机床与编程(一)

07743

机械设计基础(一)

02358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10723

流体传动与控制

04108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A080304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科)

02220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01632

压铸模及其他模具

01622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01634

塑料成型机械

07743

机械设计基础(一)

01639

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

A080311 农村机电工程(专科)

11478

农村电力系统

02189

机械制造基础

07743

机械设计基础(一)

04108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11479

电器设备使用与维护

04540

写作基础与应用

09439

计算机实用基础

08214

农业机械

11480

汽车拖拉机构造原理与应用

A080602 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专科)

10737

电子技术基础

07840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10736

电气测量技术

08182

自动控制原理(一)

10738

工厂电气设备控制

A080604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专科)#

02151

工程制图

0230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02271

电机学

02273

电子技术基础(二)

02277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A080704 电子技术(专科)

08679

电路分析基础

02277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A080744 数控技术应用(专科)

04118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

02189

机械制造基础

03395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

02609

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

04108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A080786 移动商务技术(专科)

03333

电子政务概论

09016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

A080788 嵌入式技术(专科)

06143

电路基础

12730

嵌入式LINUX应用编程

12732

ARM结构与程序开发入门

A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专科)

02394

房屋建筑学

A081310

营养、食品与健康(专科)

00988

食品营养学

A082217 电子政务(专科)

03333

电子政务概论

03332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03331

公共事业管理

00346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A082229 汽车服务工程(专科)

05872

汽车营销案例分析

05868

职业道德与礼仪

05870

汽车售后服务管理

05869

汽车应用英语

05875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05881

汽车诊断与维修

05877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05871

汽车营销技术

05879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

05873

汽车保险与理赔

A090603 乡镇企业管理(专科)

03971

经济学基础

04540

写作基础与应用

00333

乡镇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07492

农村政策法规

08114

财务管理学(一)

11383

乡镇企业生产管理

07481

管理学基础

11382

乡镇企业经营管理

07787

会计学原理

A090604 农村财会与审计(专科)

03172

农业经济学(二)

02827

农村企事业会计

04534

财政与农村金融

00944

审计

08114

财务管理学(一)

04540

写作基础与应用

07481

管理学基础

07492

农村政策法规

07787

会计学原理

B020104 财税(独立本科段)

03403

国有资产管理

00069

国际税收

00062

税收管理

00999

政府预算管理

00068

外国财政

B020110 国际贸易(独立本科段)

11465

现代公司管理

B020157 财务会计与审计

(独立本科段)

00974

统计学原理

00061

国家税收

03703

国际会计与审计准则

00944

审计

04532

财务会计专题

03702

会计制度设计与比较

04534

财政与农村金融

04533

管理与成本会计

04531

微观经济学

06069

审计学原理

06270

技术经济学

B020177

投资理财(独立本科段)

05175

税收筹划

07250

投资学原理

08592

房地产投资

12327

金融理财规划

B020180 会展管理(独立本科段)

03875

会展概论

03872

会展营销

03878

会议运营管理

08884

会展经济学

03877

会展项目管理

08888

会展企业战略管理

08889

会议酒店管理

08887

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

08725

会展客户关系管理

08890

会展管理信息系统

B020204 会计(独立本科段)

00974

统计学原理

04531

微观经济学

03703

国际会计与审计准则

B020208 市场营销(独立本科段)

07072

企业形象设计(CIS)

07353

管理学原理(一)

B020216 电子商务(独立本科段)

03339

信息化理论与实践

B020218 人力资源管理(独立本科段)

00164

劳动经济学

00324

人事管理学

00463

现代人员测评

06183

工资管理

00294

劳动社会学

07484

社会保障学

11467

人力资源统计学

11366

人口与劳动资源

11365

劳动力市场学

11466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11470

国际劳务合作和海外就业

11468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

11465

现代公司管理

11469

宏观劳动力配置

11471

劳动争议处理概论

B020222 物业管理(独立本科段)

02659

房地产项目管理

05673

城市社区建设概论

00176

物业管理

05674

物业信息管理

05672

物业设备管理

05675

物业管理国际标准与质量认证

06569

物业管理实务

05676

城市环境保护

07519

公司管理学

B020229

物流管理(独立本科段)

07006

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

03361

企业物流

03365

物流运输管理

03364

供应链物流学

07724

物流系统工程

07729

仓储技术和库存理论

07725

物流规划

B020230 公共事业管理(独立本科段)

03335

公共管理学

05724

公共卫生管理

03331

公共事业管理

03312

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B020235 国际旅游管理

(独立本科段)

00191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00187

旅游经济学

00188

旅游心理学

04138

旅游文化

11403

中国旅游文学作品选

05034

旅游地理学

03529

国际旅游饭店管理

11404

旅游饭店设备管理

18960

礼仪学

11341

国际旅游学

11343

旅游会计学

11405

美食与菜系

11406

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B020236 会计电算化(独立本科段)

08674

计算机网络基础

03703

国际会计与审计准则

02376

信息系统开发

B020256 项目管理(独立本科段)

05060

项目范围管理

05058

管理数量方法

04154

项目采购管理

05063

项目时间管理

05067

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05062

项目质量管理

05061

项目成本管理

05066

项目论证与评估

09413

项目管理概论

10427

项目人力资源与沟通管理

B020277 环境保护与管理

(独立本科段)

04518

环境化学

04523

水污染控制工程(一)

02472

环境质量评价

02471

环境生态学

04525

环境微生物学

04526

环境工程导论

04521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04519

固体废物管理

04528

城市生态与环境学

05580

环境保护

04527

环境规划与管理

06270

技术经济学

B020279 工程管理(独立本科段)

03303

建筑力学与结构

06087

工程项目管理

06289

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

04037

施工技术与组织

03823

建筑制图

08263

工程经济学与项目融资

06936

建筑法规

06393

土木工程概论

08262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06962

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

B020282

采购与供应管理

(独立本科段)

03613

采购与供应关系管理

03615

采购绩效管理

03618

采购项目管理

03619

运作管理

B020309 现代企业管理

(独立本科段)

08816

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05171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

06092

工作分析

08819

企业管理咨询与诊断

10425

企业内部控制

0609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7114

现代物流学

10422

电子商务运营管理

18960

礼仪学

10421

客户服务管理

07481

管理学基础

10424

资本运营与融资

10423

销售业务管理

10426

团队管理

B030203 社会工作与管理

(独立本科段)

00285

中国福利思想

00279

团体社会工作

00283

社会行政

00282

个案社会工作

03335

公共管理学

05963

绩效管理

00280

西方社会学理论

00281

社区社会工作

00278

社会统计学

00276

人类成长与环境

03346

项目管理

B040102 学前教育(独立本科段)

00881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0403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00886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

00399

学前游戏论

00884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

00887

儿童文学名著导读

00885

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

B040107 教育管理(独立本科段)

10488

班级管理学

00442

教育学(二)

10489

现代学校人力资源管理

10490

教育财政学

00459

高等教育管理

B040108 教育学(独立本科段)

01281

中国教育史

00442

教育学(二)

00471

认知心理

00448

学校管理学

02018

数学教育学

01282

外国教育史

07824

语文教育学导论

B040110 心理健康教育

(独立本科段)

00266

社会心理学(一)

02108

实验心理学

00471

认知心理

03519

心理测评技术与档案建立

05951

心理与教育统计

04269

人格心理学

04267

学习心理与辅导

B040302 体育教育(独立本科段)

11123

社会体育学

00486

运动生理学

00497

运动训练学

06743

运动医学

11397

体育科研方法

00501

体育史

B050113 汉语言文学教育

(独立本科段)

00821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00814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11344

中国近代文学史

11345

文体写作

11495

古代汉语(二)

04579

中学语文教学法

11494

古代汉语(一)

11346

近代汉语

11347

唐诗宋词研究

11501

中国当代文学史

B050206 英语教育(独立本科段)

00841

第二外语(法语)

05187

中学英语教学法(小教)

07374

高级英语(一)

00840

第二外语(日语)

10101

美国文学选读

06422

英语语言学

11416

翻译

10100

英国文学选读

11499

英语论文写作

11488

基础英语(二)

11487

基础英语(一)

10876

英美报刊选读

11489

基础英语(三)

11497

高级英语(二)

11500

外语教学心理学

B050218 商务英语(独立本科段)

05355

商务英语翻译

05439

商务英语阅读

05440

商务英语写作

00840

第二外语(日语)

B050302 广告学(独立本科段)

00635

广告法规与管理

00639

广播电视广告

00641

中外广告史

00634

广告策划

00850

广告设计基础

00640

平面广告设计

B050311 广播电视编导

(独立本科段)

01178

电视艺术概论

01180

电视采访

01170

电视画面编辑基础

01171

电视摄影造型基础

01183

电视文艺编导

01184

电视艺术片创作

01187

电视片结构

01179

非线性编辑

01185

广播新闻节目创作

01186

电视节目包装与编排

01181

电视节目导播

B050408 音乐教育(独立本科段)

06955

中国音乐史

04366

曲式与作品分析

11419

和声学(二)

11427

歌曲作法(二)

11422

音乐作品欣赏(二)

11421

外国音乐史

B050410 美术教育(独立本科段)

00747

美术教育学

11330

设计学

00745

中国画论

00744

美术鉴赏

B050418 数字媒体艺术(独立本科段)

00504

艺术概论

05710

多媒体技术应用

07759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B050437 艺术设计(独立本科段)

09235

设计原理

04026

设计美学

10177

设计基础

B050443 服装设计与工程

(独立本科段)

03907

西洋服装史

03908

服装材料学

03911

服装国际贸易

03902

服装发展简史

03918

服饰流行分析

03916

服装消费心理学

03915

服装连锁店管理

03910

服装工业工程

07541

语境管理论文范文6

2014年10月宁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课程时间表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层次 10月18日(星期六)上午 10月18日(星期六)下午 10月19日(星期日)上午 10月19日(星期日)下午   公共课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31 心理学 00020 高等数学(一)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2 高等数学(工专)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2 英语(一)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23 高等数学(工本) 04184 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15 英语(二) 0418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429 教育学(一) 04729 大学语文 00420 物理(工)   英语顶替课   02126 应用文写作   00321 中国文化概论 00395 科学.技术.社会 020203 会计 专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56 成本会计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207 市场营销 专 00180 企业定价 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81 广告学(一)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182 公共关系学 020228 物流管理 专       05372 国际物流导论 030112 法律 专 00242 民法学 00261 行政法学 00243 民事诉讼法学 00244 经济法概论 00223 中国法制史 040101 学前教育 专 00386 幼儿文学 * 00388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0039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00390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00389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00396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00395 科学.技术.社会* 050114 汉语言文学 专 00529 文学概论(一) 00536 古代汉语 00534 外国文学作品选 0053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00531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050207 英语 专 00596 英语阅读(二) 00795 综合英语(二) 00597 英语写作基础 00794 综合英语(一) 050212 阿拉伯语 专 06754 阿拉伯语综合技能(一) 10453 阿拉伯语应用文写作 06759 经贸阿语及外贸函电 06761 阿拉伯文化概况 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 专 02400 建筑施工(一) 02387 工程测量 02396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02398 土力学地基基础 081201 化工工艺 专 02489 化工设计概论 02066 有机化学(二) 02175 分析化学(一) 02151 工程制图 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专 02142 数据结构导论 0034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32 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02120 数据库及其应用 100701 护理学 专 02997 护理学基础 03179 生物化学(三) 02113 医学心理学 03002 妇产科护理学 03000 营养学 100905 中医推拿按摩 专 02940 中医骨伤科学 02974 中药学 02975 方剂学(一) 02068 人体解剖生理学 020115 经济学 本 00143 经济思想史 00142 计量经济学 00138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020204 会计 本 00162 会计制度设计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9 高级财务会计 00161 财务报表分析(一) 020208 市场营销 本 00186 国际商务谈判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055 企业会计学 00098 国际市场营销学 020210 旅游管理 本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197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00199 中外民俗 00200 客源国概况 020218 人力资源管理 本 00937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 0609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20224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本 06570 房地产营销学 07093 城市地理学 06569 物业管理实务 02382 管理信息系统 03164 环境科学导论 020226 商务管理 本 00937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 00938 组织行为学(二) 00154 企业管理咨询 00896 电子商务概论 020229 物流管理 本 05374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020282 采购与供应管理 本 05374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020314 销售管理 本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0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10511 销售团队管理 030106 法律 本 00230 合同法 00262 法律文书写作 05680 婚姻家庭法 00169 房地产法 00227 公司法 0022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030108 律师 本 00230 合同法 00993 法院与检察院组织制度 00229 证据法学 00925 公证与基层法律服务实务 00924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0022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030302 行政管理学 本 00320 领导科学 00319 行政组织理论 00316 西方政治制度 00322 中国行政史 00321 中国文化概论 040102 学前教育 本 00401 学前比较教育 00883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00882 学前教育心理学 00399 学前游戏论 00886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 040107 教育管理 本 00454 教育预测与规划 00451 教育经济学 00449 教育管理原理 0045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458 中小学教育管理 040110 心理健康教育 本 05624 心理治疗(一) 05627 职业辅导 05628 团体咨询 05621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00466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50105 汉语言文学 本 00540 外国文学史   0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541 语言学概论 050201 英语 本 00600 高级英语 00837 旅游英语选读 00838 语言与文化 00603 英语写作 050408 音乐教育 本   00733 音乐分析与创作   00732 简明配器法 050437 艺术设计 本   05712 艺术设计基础     060102 历史教育 本 00770 中国近代史专题 00773 中国现(当)代史专题 00775 历史教育学 00774 史学理论与方法 080307 机电一体化工程 本 02194 工程经济 02240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0220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80702 计算机及应用 本 02331 数据结构 04735 数据库系统原理 04737 C++程序设计 02333 软件工程 04747 Java 语言程序设计(一) 080806 建筑工程 本   03347 流体力学 02404 工程地质及土力学 02447 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02448 建筑结构试验 082206 工业工程 本 02230 机械制造 02648 设施规划与设计 02627 运筹学与系统分析 02631 计算机辅助管理 02194 工程经济 082218 电子政务 本 00067 财务管理学 03338 政府经济学 03336 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 03339 信息化理论与实践 090102 农学 本 02676 作物栽培生理 02634 生物化学(二) 02672 作物育种学 02679 种子学 090115 园林 本 07895 园林设计基础 07897 园林测量 07900 园林植物养护与管理 07422 园林美术 090202 林学 本 02752 森林培育学 02745 森林生态学 03233 林业生态工程学 03227 森林保护学 090403 畜牧兽医 本 02794 动物遗传育种学 02793 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 02796 畜牧业经济管理   100702 护理学 本 03202 内科护理学(二) 03200 预防医学(二) 03201 护理学导论 03004 社区护理学(一) 03006 护理管理学 03008 护理学研究 100805 药学 本 03023 药物化学 03050 药理学(三) 03049 数理统计 02087 分子生物学 999999 教师资格 (补修课程)   00031 心理学 00429 教育学(一)

语境管理论文范文7

关键词:《论语》 管理 管理思想

引 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国有企业改革更是到了关键点上,然而解决国有企业管理的困境与难题,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我们要着眼于对《论语》之中管理思想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和”、“仁”与“利”三个思想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论语》的管理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和谐人性化的新视野,对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努力实现国有经济增长开拓了一个新方向。

1.《论语》中“和”的管理思想及其价值

“和”字是始终贯穿于《论语》及儒家学说之中,是《论语》的最高价值原则和道德标准。例如,《论语》中讲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表达出了“不和”是管理的大忌,“和无寡”是指重要的管理思想,甚至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论语》中“和”的思想是指人己物我的和谐,保持事物的均衡协调,这是调节社会矛盾使之到达和谐的哲理。深入挖掘《论语》中“和”的管理思想,将其运用到管理之中,在社会管理上实现“天下一家”,在人力管理中实现“知行合一”和“情理和一”,以使主体与客体、集体与个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管理、企业和社会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要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而且要有科学的管理哲学作指导。因此,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就必须加强用《论语》中“和”的管理思想来指导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在管理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漏洞,一些号称实施和谐管理思想的企业和组织,实际上并不是十分清楚和谐管理的深刻含义。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和谐管理的作用,就有必要纠正认识上的误区,科学的认识《论语》之中“和”的内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在国有企业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2.《论语》中“仁”的管理思想及其价值

《论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之道,作为《论语》核心思想的“仁”更是有着深刻的内涵。《论语》中曾清晰地解释到“仁者,人也。”《论语》中“仁”一方面是指人进行修己,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问及品性。另外,“仁”指日常为人之道,人们在做任何事情之中要以仁为标准。“仁”的思想更加重视人的价值和其独立人格,承认人有道德的自主性,认为人可以通过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并认为实现主体道德自由境界是人的价值指归。“仁”的管理思想是从普遍意义上揭示了人的本质,肯定了人的价值,强调了人的独立人格,张扬了人的社会意义。“仁”的管理思想要求把人看做管理的主要对象,看做企业的最重要资源,还把人作为管理的主体,通过激励,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员工实现预定的目标。随着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工作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建立和完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理论与实践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运用《论语》中“仁”的管理思想促使国有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发挥,自我价值能够的到实现,需要能够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其向前的动能,刻苦专研、勤奋敬业,进而通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来推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3.《论语》中“利”的管理思想及其价值

“利”是管理活动的内在本质,管理目标就是对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论语》中对“利”的思想有着这样地阐释:《论语》中多处出现的“利”主要是指社会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例如《论语》中指出:“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其中“利”就是指得个人利益,劝诫人们做事情不要贪图个人小利。《论语》中并不一概反对求“利”,而肯定物质利益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社会进步的尺度,只有追求“利”,人们才能生存发展,国家才能富裕强盛,“利”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动力。《论语》主要反对的主要那种不顾道义的私利和公利。随着国有企业经过改革和市场经济的洗礼得到重新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不仅要给自身带来经济效益,还要为社会提供有形或无形的财物,还应对自然环境、社会风尚和环境带来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坚持《论语》中“利”的管理思想,国有企业才能够更多得为股东和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和为社会创造效益;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结 语

传统的国有企业追求经济利润,一味地注重经济增长,并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他们为了自身的经济增长,限制和约束了员工的个人行为,破坏了自然环境,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这些行为都严重威胁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更限制了国有企业自身的发展。市场化和社会转型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让国有企业了解到实现组织、员工和社会整体的发展才是最根本的,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应更多地借鉴《论语》中的“和”、“仁”和“利”等众多管理思想,《论语》管理之道不是无根浮萍而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可信思想理念,是国有企业哲学和企业精神的核心和基础,是现代管理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现代管理实践的思想指南。

参考文献:

[1]李新庚.《孔子仁学管理思想的传统意义及现代价值》[J].兰州大学学报.1997(5).

[2]付永钢.儒家中道思想与跨文化交际[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3]田辉鹏.《论语》管理思想在自我管理型团队中的应用[J].《广西大学》.2006年.

语境管理论文范文8

一、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特殊性

虽说我国开展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教育已经有较长的时期,但是由于多种因素作用,我国经济与管理类专业也显示出其与其他专业不同的特殊性。

1、与现实经济发展紧密关联

由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和现实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而众所周知经济发展瞬息万变,所以,这两个专业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必然要关注社会经济发展,而且教育产品(学生)和科研产品(论文、研究报告)都必须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相应支持。

2,与世界经济发展紧密关联

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各行各业都加强了对外联系,尤其是在经济方面,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大趋势,我国也不例外,这就需要大量经济管理方面人才

二、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基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特殊性,由于国外教育培养水平的先进,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教学中吸收借鉴外国经验就成为必然选择。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要进一步融入到世界经济环境中,社会对于既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又通晓专业性外语的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就更是迫在眉睫。

1、紧跟国外同专业前沿

由于国外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专业研究也处于学科前沿,其教学更是如此。作为国内同专业,通过引进外国最新版本教材,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同时他们掌握的学科知识在一段时期内不会陈旧。

2、掌握专业外语

以前大多数高校在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但效果并不好,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仅仅将这门课程当作英语课程的辅助课程来学习,死记硬背某些英文单词,过后不久就忘记了。通过开设双语教学课程,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这一局面,将外语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外语词汇,一举两得。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的兴趣。据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师反映,学生对双语课程的学习热情远远高于对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热情,双语教学使学生处在新的起点上,如果成功会使学生有较强的成就感。随着双语教学课程的增加,甚至到将来某个时候可以完全取消专业外语课程,而学生并不会因此缺乏专业词汇的培养。

3、适应社会需要

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历来是高校教育的推动力量。正因为如此,随着社会对“英语+经济管理”类型人才需求的增加,作为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提供足够的人才,满足社会需要。仅仅依靠英语课程甚至专业英语课程并不能够彻底解决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脱钩问题,只有通过双语教学,在学习专业课程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专业外语词汇,才能在实践中真正自如运用,从而满足社会的需要。

三、目前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在国内很多高等院校的经济与管理类专业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双语教学活动,在这些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2005年长沙理工大学对管理学院的学生进行过一次双语教学的调查,调查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在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也有多位老师进行双语教学,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综合来看,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与教师的素质

学生英语水平、专业知识、教师英语素质都对双语教学存在重要影响。由于双语教学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特别是外语要求较高,这使得很多英语水平较差学生上课无法听懂,甚至教师授课中也存在语言错误等问题,这直接导致学生无法领会课堂教学内容,进而影响对专业课程知识的吸收。

对于双语教学来说,双语师资问题是几乎所有推广双语教学的国家或地区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我国缺乏外语社会环境,双语教师短缺现象显得尤其突出,可以说已经成为阻碍当前我国双语教学目标实现的瓶颈问题。我国教师基本上都是单科型的:外语教师只能讲授英语课程,几乎没有其他科目的知识背景;学科教师专业基础比较扎实,但是英语交际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偏低。正是因为如此,聘请外语教师讲授双语课程会以牺牲学科知识为代价,而聘请不能用外语授课的专业教师则会以牺牲双语教学为代价。

要从根本上满足社会对双语教师的长期需求,单靠对在职教师加强培训只是权益之计,应该从学生的英语教学入手。有些学校虽然要求学生学习两年基础英语,但是进入三年级和四年级之后根本没有专业英语的学习要求。许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无论在听、说还是在专业英语方面都有很大缺陷,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很难适应双语教学的环境的。

2、先进教学技术和方法的结合

当前在高校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使用并不广泛。对于双语教学这一新事物,多媒体、优秀教学方法应当结合到双语教学当中,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逐步采用英语,结合专业知识对现实进行思考,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的运用能力。

用双语授课,特别是在用英语授课时,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由于没有语言环境,陌生的语言无法激活学生的反应能力,在使用中文时,教师有时仅仅是使用了抑扬顿挫的语调就使学生加深了印象,强调了重点,而使用英语则不能简单地在语音语速上作文章,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应运用到双语教学当中,配合图表手势以及其他的肢体语言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和图式,能达到事倍功半之效,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是一大挑战。

3、创建良好的双语环境

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良好双语环境的支持,双语环境不仅包括学校环境而且包括社会环境。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双语教学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是和他们的社会大环境分不开的。例如在新加坡工作语言是英语。新加坡的街道、商店、广告牌等公共设施标志都是用英语和汉语或马来语标记的。在这种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双语教学更容易取得成功。然而在我国,双语教学缺乏课堂以外的现实环境,学生感受不到外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性,因而没有感到不得不用英语思维和交流的压力,缺乏学习外语的动力和热情。在整个社会缺少英语环境和文化的背景下,积极改进我国英语学习的社会环境对于双语教学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

学校要主动创建双语环境。学校应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建设,通过设计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通过设置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和教师时时处处都能看到和听到英语,逐步使英语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工具。学校还要主动加强同国际学校的友好关系,通过将部分师生送出国门或者邀请外国学校师生来校访问等途径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这对于学生开放性格、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也十分有益。

4.双语教学的效果问题

双语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评价其效果,一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二是英语水平的提高。前者是主要的,但二者又相辅相成,要达到两个目标─这正是双语教学的目的所在,但在现实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却不尽如人意,通过对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几位已经开设双语课程的教师所做的调查发现,在教学效果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进度问题,使用双语教学的进度普遍比非双语教学的课程进度较慢,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知识的掌握,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大纲的课程设置的要求。其次,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常常受到鼓励,自信心增强,有成就感,往往越学越有劲,而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则干脆放弃,因为上课听不懂,自己看书又有较大的困难,教师也不能再放慢速度迁就这类学生,因此造成这样一种结果:一半热一半冷,热的是英语水平好的学生,冷的是英语水平差的学生,两极分化严重。要迅速提高这类学生的英语水平确实不是一两天的事情,那末要他们使用英语来学专业知识就更加难以办到了,对于这类学生以及学其他语种的学生(如日语、俄语、法语等)在双语教学中该如何处理成为一件棘手的问题。

对于这一类学生 授课教师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笔者认为可以引入“愉快教学法”,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气氛,师生之间可以平等交流,教师的角色是和学生探讨问题而不是居高临下的传授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要做到这一步对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人民教师的传统形象会被打破。

参考文献:

[1]肖靖:《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施双语教学的应对策略》*河南科技,2005年第七期。

[2]李争鸣:《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山西高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六期。

[3]王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北方经贸,2005年第五期。

[4]杨四耕 戴云:《我国双语教学研究新进展》摘自《学校双语课程》,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课题组《愉快双语教学实验研究》徐汇教育信息网,2003年底月1日。

[6]王学良:《双语大家谈》百度论坛,2004年6月18日。

[7]张正东:《论双语教学》百度论坛,2004年6月8日。

[8]袁平 愈理明:《高校双语教学的理念和策略研究》*中国外语,2005年第一期。

[9]袁平 高捷:《上海交通大学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12月(大会专题报告)。

语境管理论文范文9

[关键词] 语域理论 金融英语翻译 对等原则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与世界之间的国际金融往来日益频繁和广泛。国际金融活动涉及各国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业务往来及信息交流,更涉及各国际金融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BIS)、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及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等国际金融组织对各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提出的国际标准的制定与执行。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参与国际金融活动频率的增加,金融英语(Financial English)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金融英语翻译就成为国际金融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向英语研究者和翻译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刘法公教授提出商贸汉英翻译“忠实 (Faithfulness),准确(Exactness), 统一(Consistency)”的六字原则,这对金融英语翻译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他指出,“忠实”原则是指“正确地将原文语言的信息用译文语言表达出来, 要求信息内涵上相等”;“准确”原则是指“译者在将原文语言内容转换到译文语言内容的过程中选词准确, 做到概念表达确切,物与名所指正确,数码与单位精确”;“统一”原则是指“在汉英翻译过程中译名、概念、术语应始终保持统一,不允许将同一概念或术语随意变换译名。”然而我国金融英语翻译的现状还不尽人意, 主要是由于目前对金融英语翻译方面的科学研究还比较分散; 其次,大量的翻译研究者钟情于文学翻译及其理论研究,较少有人涉足适合金融英语翻译的独特原则的探讨; 再加上在金融翻译实践中, 许多译者由于缺乏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 及对金融翻译的策略、技巧掌握不够, 导致在金融翻译中出现很多错误。博大精深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于翻译研究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register theory)视角入手,拟从三大情景因素语场、语旨和语式的角度解析在金融英语翻译中应遵循的对等原则,其内涵应该是寻求原文与译文在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上的对等,并以翻译2010年7月IMF对美国的金融系统稳定评估(FSSA)报告为例来阐述对等原则的实际应用。目前,IMF和世界银行正在对我国开展FSAP评估,并将在评估结束后向全世界IMF对我国的FSSA报告。准确地翻译美国FSSA报告有助于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了解IMF评估视角,从而更好地为我国金融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二、语域理论视角下的金融英语翻译

在我国翻译界有史以来存在着众多的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从支谦提出的“因循本质,不加文饰”的翻译方法,到严复的“信、达、雅”,钱钟书的“化境”论,傅雷的“神似”论,鲁迅体现出的“异化”论等,都为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做出了不可否认的贡献。当然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理论基础上,翻译研究者们也在不断学习和借鉴西方翻译理论。从西赛罗的“作为演说家的翻译”,到多雷的“翻译五原则”,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奈达的“动态对等”,纽马克的“交际翻译法”等。在源远流长、百花齐放的翻译研究进程中,研究者们一直在求索用怎样的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笔者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对等含义的阐述对于金融英语翻译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对等的含义

韩礼德(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应用到翻译领域已有40多年的历史。系统功能学是通过对语言的实际使用进行综合研究而建立起来的, 而且在应用过程中得到检验和完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践性。我国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领军人物黄国文教授指出,国内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在1999至2002年间历经了学术上的研究热潮,其理论兴趣的一大热点就是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用于翻译研究。作为一个体系较为完备的语言学理论,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各分支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为翻译研究提供良好的理论资源。根据韩礼德的观点, 翻译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语言活动, 对等在本质上不是形式的对等, 而是语境的对等。由于意义系统受制于语言社会文化语境, 因此, 寻求意义的对等实际上是寻求两种语言情境的对等, 也就是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相同的语境中功能的对等。胡壮麟是我国较早运用韩礼德语言学理论讨论翻译问题的学者之一。他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语言三大元功能的论述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概念“对等”的内涵作了深入解析:“翻译一般是寻求原文和译文在意义上的对等。”“翻译应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同一整体情景语境中具有相同的意义和相同的功能。”“翻译的对等关系不能只建立在一种意义(通常是概念意义)的基础上; 在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的概念意义对等的同时, 还必须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表达讲话者的态度、动机、判断、角色等人际意义, 以及在表达媒介、渠道、修辞方式等语篇意义的对等。在一般情况下,好的译文需在这三种意义上都与原文对等。” 因此,笔者认为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可以获知在金融英语翻译中为了达到真正的对等,译者不能仅仅满足于原文与译文在形式上的对等,而是应寻求语篇在不同语境下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的真正对等。金融英语的译者应考虑到语言的本质特征和语言的语境功能,才能使译入语读者接受到和原语文本对等的含义。

2.从语域理论看金融英语的语域特征

尽管已有不少学者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来分析翻译现象,然而,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来分析金融英语翻译的研究还有待深入。金融英语翻译涉及众多行业, 贯穿金融活动的各个环节, 其语言词汇丰富多变,句法格式简练严密。笔者认为,正确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来指导金融英语翻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金融英语翻译时,对于翻译金融业务信函、金融报告、国际金融准则和金融监管法规等常见应用文体时, 译者应该知道在译文中如何找到符合目的语的规范译法,并依据语言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来完成翻译任务,寻求语境对等而不是简单的形式对等。根据语域理论, 决定语言特征的三大情景因素是: 语场(field) 即话语范围, 语旨(tenor) 即话语人关系和语式(mode) 即话语方式。语境的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项改变, 都会引起所交流意义的变化, 从而引起语言的变异, 产生不同类型的语域。语域理论强调语言发生的环境,即语境的作用, 认为语言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 并在一定的语境中得以理解和解释。就金融英语而言,语场指的是金融交际活动中的具体内容和主题;语旨指的是参与金融活动双方为了达到共同期望值而表现出的各种关系;语式指的是金融活动中各种应用文体所采取的语言方式和语篇风格。语域理论兼顾了语言内部的纯语言功能和语言的社会功能,这正是翻译所追求的对等意义所在,对于我们分析金融英语翻译也起着指导作用。

三、金融英语翻译中对等原则的体现

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言功能归纳总结为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交际功能及语篇功能。在金融英语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从分析金融英语的语域特征出发,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情景因素来把握原语文本的含义, 准确地表达原文作者所传达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这正是我们在翻译中所追求的“对等原则”的真正内涵。

1.语场因素中概念意义的对等

语言元功能之一的概念功能(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是语言对于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映, 以及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场决定的是话语范围。在金融英语翻译中,译者的任务就是让译文读者从翻译中体会到原文语言的宗旨,最大限度地获得寻求与原文概念意义上的对等。译者必须充分了解金融英语语场中词汇的特殊性,选择与其概念意义对等的表达。由于金融活动的范围很广,涉及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多个领域,而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专业词汇,因而,金融英语语场的多题材性决定了其在词汇上的特殊性。金融英语的专业词汇都有其特定的、精确的含义。如 macro-prudential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宏观审慎监管),foreign exchange market(外汇市场),Letter of Guarantee(银行保函),force majeure(不可抗力)等等。金融英语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词汇与金融专业知识密切相关,它承载着金融理论和金融实践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笔者试通过FSSA报告中的例子来分析概念意义的对等:

在普通英语中无法查找到“nonperforming”和“arbitrage”两个词语。我们来看在美国FSSA报告中有关nonperforming 和 arbitrage 的用法:

例1:Bank balance sheets remain fragile and capital buffers may still be inadequate in the face of further increases in nonperforming loans.

误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仍然脆弱,面对进一步增加的未履行贷款,资本的缓冲能力可能仍旧不足。

例2:Every effort should be taken to coordinate these efforts internationally,to ensure they encourage a “race to the top” rather than inconsistent approaches that could widen the scope for regulatory arbitrage.

误译:应尽力协调各国,以保证它们鼓励“冲顶赛跑”而不是采取不一致的监管措施,以防止扩大监管货币套利的范围。

在上述两例的翻译中,译者只做到了词义的字面意义对等,并没有寻求nonperforming和arbitrage一词在此金融英语中的真正含义。实际上,译者要正确翻译nonperforming就必须了解金融英语中关于银行贷款等方面的的术语。在金融英语中,nonperforming一词一般与loans或assets等词连用,意思是“不良的”,而不是我们根据词根含义而杜撰出的“未履行的”或“表现不好的”等意思。因此,例1中“nonperforming loans”应译为“不良贷款”。

例2中的arbitrage一词,在普通英语中很难查到,该词在金融英语中主要是指通过同时买卖

证券或者货币,从中赚取利差的行为,一般翻译成“套利”。在此处,该词的意思为,利用各国金融监管的宽严不同,资金从监管严格的国家流向监管相对宽松的国家,从而可以在监管教宽松国家获取更多利润的行为。因此,可以直接将regulation arbitrage翻译成“监管套利”,而不能误译成“监管货币套利”。由此可见,译者必须具有金融方面专业知识的概念意义,才能运用自身的经验积累,准确无误的传达源语信息。

2.语旨因素中人际意义的对等

人际功能是表达作者看法、态度、评价以及他与读者和听话者的社会角色关系和交流角色关系。语旨决定的是话语关系,即金融双方的关系是正式关系或其他合作关系。任何参与金融活动的人在交际时都要自觉地和有意识地构造自己的语言, 探求适当的词句, 寻找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和词序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感情。而由于金融各方社会地位和关系不同, 交流的态度、目的以及方式不同, 都直接影响到句型和语气。所以,译者应从金融英语语旨的正式性目的出发,准确定位作者与受众的关系,寻求人际意义对等,准确表达作者的角度和态度。笔者以美国FSSA报告的例子来分析:

Given the severity of the crisis and the many weaknesses revealed, bolder action could have been envisaged―but the priority now is to ensur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Strengthen micro-prudential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and establish clear macro-prudential responsibilities…

误译:既然危机的严重性和金融体系的许多弱点已经暴露,已经考虑到要采取更为大胆的行为,但目前应该做的是确保有效推进以下内容:加强微观审慎监管和建立宏观审慎职责……

这个例子充分体现了报告作者(IMF评估团)与报告接受者(美国金融体系监管者)之间的关系,即IMF评估团是以客观第三方的身份表达对如何加强美国金融体系的建议。在翻译时,译者应充分理解双方关系和说话人的语旨所在,将其体现在翻译的内容之中。比如,原文使用“Given” 表条件或假设,实际上是用了一种非常客观的描述方法,没有直接断定“危机的严重性和金融体系的许多弱点”是既成事实,而是一种评估和推断,译者翻译时,应该从IMF视角出发,将“Given” 一词处理成“假定”更恰当。又如从IMF作为评估第三方的说话关系出发,译者应将“the priority now is to……”翻译成“目前可以做的是……”表建议的句式,而避免用“目前应该做的是……”等命令句型,这样才能让该报告的其他读者准确把握该报告作者的第三方建议视角, 从而正确把握翻译的目的及双方关系。实际上,IMF对美国金融监管部门不具有直接领导权,就不可能发号施令。另外,“bolder action could have been envisaged”是典型的金融英语常见被动句式。而在翻译成汉语时,译者可以考虑到接受读者的语言习惯,改译成主动句,如“美国已设想采取更大胆的行为。”通过对原文语旨的正确把握,译者才能创造出与原文对等的译文,使译入语读者达到与原文作者之间真正的交流。

3.语式因素中语篇意义的对等

语篇功能指的是将上述两种功能组织成语篇的功能,“语篇功能是讲话者的语篇构成潜势;它使语言相互关联……语篇功能表示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包括言语环境……”。只有通过语篇功能,篇章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才能表现出来。语篇的概念功能是由小句的及物性和语态等来体现的, 语篇的人际功能是由语气、情态和语调三个语义系统来体现的, 而语篇功能则是由主位系统、信息结构和衔接来体现的。 译者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词与词、句与句的简单对等而应该上升到语篇的对等。译者应从语式因素考虑,追求总体语篇风格和文体风格的一致。金融英语篇章结构庄重严谨, 简练明确,专业色彩深厚。就金融英语翻译而言,译者应该选择相应的语篇表达方式,行文格式应地道得体、精确简练,符合金融文体风格,让目的语读者能一目了然这是金融文体。笔者将通过FSSA报告中的一段来来解析语篇意义对等的含义:

The costs of the crisis have been massive, in terms of job and output losses, a significant deterioration in public debt, and enormously damaging spillovers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Helpfully, the U.S. policy response was bold and aggressive and has helped restore stability. As a result, most emergency liquidity and guarantee facilities have been wound down, and significant legislative steps are being taken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ory and regulatory system.

译者在理解这样一段金融英语语篇时,要从语式的角度考虑到翻译的目的以及译文所要达到的效果。IMF在这段评估中,首先指出了美国为危机付出的代价的几个方面。在第二个层意思上,通过相应连接词的使用,肯定了美国做出的成绩。最后一个层面的意义指明美国努力的良好结果,并进一步说明了其正在采取的措施。整个语篇句子环环相扣,层次分明,内在逻辑关联性极强。这一系列准确严密的表达充分表明了IMF的FSSA报告具有官方性,语言严谨,逻辑性强的语篇特征。IMF在这段文字的第一句话“in terms of”后使用了几个并列结构来表示危机的代价的几个方面,也是对美国金融现状的客观评述。因此,译者在译成汉语时,也要尽量做到与原文在并列结构上的一致。译者在处理“job and output losses”时可以使用增词的技巧,才能达到和后面两个结构在表达上的并列。在语篇衔接上,原文使用了“helpfully”和“as a result”等表示转折、因果和递进等连接词,使整个语篇层次分明。而且,被动句式的使用也使得原文显得客观公正,不涉及人为因素。译者在翻译时,应把握好以上几方面因素,从选择恰当的话语方式出发,力求译文在语篇意义上与原文的对等,可翻译如下:

从就业的降低和产出的下降、公共债务的极度恶化、以及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损失溢出效应来看,危机的代价是不可估量的。幸运的是,美国所采取的政策是大胆而积极的,并有助于恢复稳定性。正因为如此,大部分的紧急的流动性和担保措施已逐渐减少,而现在美国正采取重要的立法措施以加强监管体系。

从语域理论的视角对IMF的FSSA报告的翻译例子分析可以看出,译者在金融英语翻译中的任务就是要运用恰当的翻译技巧,从语场、语旨和语式因素考虑,把语言的纯功能和社会功能结合起来,寻求原语与译文在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上的对等。

四、结语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对于翻译的本质、翻译的标准以及翻译的策略等一系列问题都具有指导意义。金融英语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学问, 需要人们根据时展不断进行研究。我们通过语域理论的视角,深入地分析金融英语语域的三个情景变量即语场、语旨、语式, 有利于译者更好地实现译文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对等。对于金融英语翻译的研究任重道远,需要更多的翻译工作者不断的寻求更好的翻译策略,提高金融英语翻译的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法公:商贸汉英翻译原则探索[J].中国翻译,2002(1):45-47

[2] 司显柱:系统功能语言学路向翻译研究评述[J].外语研究,2007,(4):85

[3] 黄国文: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J].中国翻译,2004(5):16

[4] Halliday, M.A.K.et al.“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A]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Teaching[C].London:Longman, Green and Co Ltd,1964:123.

[5] 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188-189

[6] Thompson, G.,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M].London:Arnol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87/2000:35

[7][8][9][10][12]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United States: Publication of Financial Sector Assessment Program Documentation―Financial System Stability Assessment [WE/OL]. 2010-8-29. 省略/external/pubs /ft/scr/2010/cr10247.pdf.2010:5-2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