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平民教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9 09:18:49

平民教育论文

平民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 陶行知 普及教育 文字下行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是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条件;而教育的普及,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提高的表现。大教育家陶行知在国难当头,对教育的普及有了深刻的思考,为了拯救中国而改造旧教育,他在中国本土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与僵化的传统教育观截然不同的新的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

1陶行知与及其教育思想之我见

1.1陶行知生平

陶行知(1891.10―1946.7),汉族,安徽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他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

1923年,他致力于平民教育运动,和晏阳初等人倡议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27年,他在南京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他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一起在劳动中学习,致力于积极开展乡村教育运动。1932年,他开始普及教育运动,从事工学团的实验。1939年,在重庆创办了“育才学校”,把之前在晓庄师范学校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在培养“人才幼苗”的实践中。他以“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为贫苦人民和儿童的教育献出了毕生的心血,被主席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1.2陶行知的主要教育思想

1.2.1宏观方面,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强烈的教育改革精神和全民意识

“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这是陶行知学生时代的认识。于是,他致力于中国人民普及教育的一系列运动。

(1)平民教育运动

1923年6月,陶行知与朱其慧、晏阳初等人在上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陶行知提出,要使中华民国有真正的国民,有两个办法:普及义务教育与普及平民教育。且两者缺一不可,义务教育的根本在于平民教育。平民教育有两种办法:一是办平民学校,即班级制;二是设平民读书处,在家庭、商店、工厂等地均可以设立,比较灵活,平民读书处不像平民学校那么严格。另外,陶行知认为,为救中国,绝对不能等孩子们受完教育后再来救国。

陶行知清楚地看到大众未能受教育是国家不能摆脱贫困的障碍,因此他认为必须封建贵族化的教育,提倡教育机会均等,让广大平民都能接受文化知识,这样逐渐地启迪国民的爱国心,以实现平民政治和社会改造。

(2)乡村教育运动

陶行知指出:“中国的农民占总人口的85%,设立师范学校,宜顾全农家子弟。”1927年3月,晓庄实验乡村师范学校成立。晓庄师范虽然只办了三年余,但在三年中培养的228名学员,他们为乡村的改造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第一,乡村教育的内容就是整个的乡村生活,普及的重点在农村;第二,他提倡要从乡村的实际生活出发办适合乡村生活实际的活教育;第三,提倡师范教育下乡,创办乡村师范学校;第四,倡导创办“中国式的、省钱的、平民的”试验幼儿园;第五,乡村教育必须与控制人口增长相联系。

(3)普及教育运动

陶行知认为:“教育是必须普及,但是老法子决办不了,只好想出新的法子来解决。”1932年,陶行知成立了山海工学团,并随之创立了著名的“小先生制”。在陶行知看来儿童是中国实现普及教育的重要力量。他提出“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体现了这一认识。“小先生制”指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随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尤其重要的是“小先生”的责任不只在教人识字学文化,而在“教自己的学生做小先生”。由此将文化知识不断延绵推广,是为了解决普及教育中师资奇缺、经费匮乏、谋生与教育难以兼顾、女子教育困难等矛盾而提出的。

(4)国难教育运动

面对日本的侵略,1936年陶行知发表《战斗》一文,指出:“只有战斗才是中华民族的出路......只有参加中华民族解放战斗才有做中国人的意义,才能算真正的中国人。”

陶行知的国难教育包括四个方面:揭露日本大陆政策的内幕、撕毁汉奸政府的假面具、宣传各地民众抗日救国运动悲壮之情形、宣传中国唯一真正的出路是武力抗敌。

(5)民主教育运动

陶行知说:“大清时代,人才即奴才教育,国民教育即奴隶教育。今天,时代不同了。”1945年5月,他发表《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旗帜鲜明地指出:“旧民主,是少数资产阶级做主,为少数人服务。新民主,是人民大众做主,为人民大众服务。”

1.2.2微观方面,陶行知提倡民主型、开放型、密切结合生活实际的新教育

在批判民主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形成了以“生活即教育”为核心的生活教育理论。

(1)生活即教育: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的横向发展来看,过什么样的生活也便是受什么样的教育。从生活的纵向发展来看,生活伴随人生的始终。其次,实际生活就是教育的中心。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2)社会即学校: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来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教学做合一:这是陶行知的教学实施方法。他主张,在劳力上劳心,手脑并用,知行结合。

纵观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无论是从宏观方面,包括陶行知的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教育、国难教育、民主教育的思想,还是从微观反面,包括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主张,都明显地与当时中国的国情和命运结合在一起,与当时的人民大众结合在一起,他所提倡的是一种救国救民的、人民大众广泛积极参与的、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的民主的、普及的国民教育思想。但是,他的教育理论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在教育实践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特别是在如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结合中国的具体教育现状,从理论和实践角度,重新思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创新,对改变我国的教育现状具有重大意义。

2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之“文字下行”

2.1我对“下行”及“文字下行”含义的理解

2.1.1“下行”的含义

这里的“下行”是词典中的第二种含义,即公文从上级发往下级。《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既下行,水楔不通,州县相知,标道路。” 明 沈德符 《编・禁卫・锦衣卫镇抚司》 “一切刑狱不复关白本卫堂官,即堂官所下行者,亦径自具奏请旨,堂官不得与闻。”

2.1.2“文字下行”的含义

“文字下行”是一种把国家的文化,以文字下行的方式自上而下地向人民大众推广,使人民大众都能受之影响的教育政策。它其实是实现一种人民大众的、普及的国民教育,而“文字下行”是其具体的实施措施。

2.2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之“文字下行”

深析陶行知“生活教育”体系的思想,无论是从宏观方面,主要包括陶行知的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教育、国难教育、民主教育的思想,还是从微观反面,包括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主张,无不体现着人民大众的、普及的国民教育、爱国主义的教育思想。为了实现这种救国救民的教育,陶行知结合当时中国面多日本的侵略、人民生活疾苦的现状,积极地推行自己的教育主张。在教育实践中,他创造了著名的“小先生制”,从教育理念到实践都贯穿着“生活教育”、“平民教育”的思想,真正地实践了“文字下行”的教育政策。

2.2.1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是推行“文字下行”的主要措施

在当时国家经济贫困,教育师资短缺及其艰难的情况下,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文字下行”的有力举措。这样一来,受教育的范围扩大了,人民大众的素质也在逐步地提高了。

再者,从“文字下行”本身的含义来说,它企图把国家的文化通过种种手段,在人民大众中得到推广。这无疑是一种有效地推行国家文化的的举措,因此“文字下行”本身就体现了普及的、大众的、国民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在自己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极力地推行这种政策,企图实现救国救民的愿望。

2.2.2陶行知“文字下行”教育实践的局限及其对现今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虽然,陶行知的教育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果,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当时的命运。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在当时很多条件都不具备的条件下不免实施起来困难,所以取得的成效也是有限的。

对现今的教育改革而言,“文字下行”无疑是一种普及国民教育的举措。只是该把国家的那些文化,以何种方式往下推行,推行到什么程度,这还需要借助更多的理论和具体的实践做支撑。

虽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他对学问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力图通过教育实现救国、救命的精神却是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的。主席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这说明在当时中国的国难当头、人民疾苦的时代背景下,他的贡献是巨大的。

如今,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再度思考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实践价值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无疑具体重要的意义。

人有两件宝

■ 陶行知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

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用手和脑。

现在重读这首儿童时代就学过的儿诗时,才真正体会到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想要深刻表达的意思。当今,我国的教育改革具备了很多条件,无论是改革的理论,还是实践都具备了许多有价值的条件。但为什么改革的成效不是很大呢?笔者认为主要是我们缺少了太多的对现有理论的深刻研究,也缺少了太多对教育实践的深刻反思,更缺少了将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良好的结合。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强调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深度剖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改革价值。

作为教育学原理专业的一名学生,无论是在现在的专业学习中,还是在以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成果无疑对我们是一笔有用的财富,而如何利用好这笔财富?这是我们该深刻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虽然,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读过陶行知的一些作品。但随着时间和学习的推移,每一个阶段读的感受肯定不同,我们不妨再翻开陶行知的这首《手脑并用歌》,细细地品读,相信这次的体会和以前又会有不同,等我们去实践的时候感受又会不同。这不就体现了陶行知的“知行合一”吗?学习,就是在知和行的结合中不断进步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 陆建非,等.陶行知教育名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3] 梁晓凤.陶行知教育改革思想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9.

平民教育论文范文2

一、关于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理论内容的研究

通过对关于晏阳初思想内容的文献进行阅读和分类,大致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从整体、宏观的角度介绍和评价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与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内容上主要包含生平简介、思想起源、主要内容、定县实验、历史评价等等。比如湘籍台湾学者吴相湘(2001)所作的《晏阳初传——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是第一本反映晏阳初为乡村改造而奋斗终身的传记,以客观通俗的语言描绘了他一生从事的事业。其所引用的资料大多是国际平民教育委员会、国际乡村改造学院的档案以及晏阳初的口述等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另一类是从微观层面通过对其某一具体思想或思想中某一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卫生教育思想角度

金维贤(2020)论述了其卫生教育思想的提出、内容、方法和意义,他认为以村保健员、区(联村)保健所、县保健院为纽带的三级乡村卫生体系对当时农村疾病的流行和蔓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也培育了农民的现代卫生观念,对当今农村疾病防控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公民教育思想角度

李毅红、于玲玲(2015)在文章中系统探讨了公民教育的起因、对象、特点、目的、地位、方法,并且客观评价了晏阳初公民教育思想的局限性,对当代我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仍具有重要意义。

(三)幼儿教育观角度

平民化幼儿教育也是晏阳初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在家庭和幼儿园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的“家园模式”是当今平民化的幼儿教育新模式,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更需要政策和人才的投入以求得幼儿教育的公平。周睿(2019)在其文中提到,当前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要立足国情发展教育、注重儿童教育,重视家庭教育、树立文化自信等几个方面。

(四)女性教育思想角度

从女性教育的角度,研究晏阳初思想中关于女子教育思想,以期对农村女子教育有所启示。刘卫(2008)通过分析晏阳初女子教育的实践,进行了数据比较,认为晏阳初的女子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在相当程度上唤起了当时中国广大女子的平等、民主意识,对扫除女子文盲、推动女子教育近代化、促进女子解放的顺利进行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五)平民教育思想特点的角度

有学者认为晏阳初平民教育具有:现代性,体现在再造新民、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实用性,体现在设置实用性课程,编写浅显教材读本、提倡白话文改革和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整体性,体现在教育与建设的整体性、教育内容的整体性以及教育方式的整体性。王国宇(2004)在其文章中认为科学性与民主性则是贯穿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体系的两条金线,也是这一思想体系的最为本质的特征。

二、关于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不同视角的研究

(一)比较性研究视角

此类研究主要是将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与其他教育家进行比较。比如任文洁、樊志民(2018)的《中西之别:晏阳初与梁漱溟乡村教育差异的本质》就论述了两位教育家的思想在理论来源、教育目标、教育手段上的差异,最后还从“古今之变和中西之别”两个角度的因素进行了剖析和反思。晏阳初和陶行知都是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倡导者,分别为平民教育的普及做出了贡献,但是他们在思想渊源、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存在差别。比如,唐宇茹(2017)的《晏阳初与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比较研究》就有详细的论述。颜芳(2021)把晏阳初与蒋梦麟的乡村建设思想做了比较,晏阳初主张从文化社会方面优先着力,以提高农民素质,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蒋梦麟主张从技术科学方面优先着力,先解决实际问题,增加农业生产。

(二)方法论研究视角

有的学者专门从方法论角度论述了晏阳初的乡村建设运动,在文章中探讨了农民教育直观教学、经济教学、有效教学三项原则与方法,并且在最后强调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研究新问题,不能生搬硬套。王国宇(2004)从四教三式要整体推进,连锁进行、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深入民间调查研究、启发自觉,造就新民等几个方面总结出乡村建设方法论思想内涵,这些原则与方法不仅对于当代中国农村,而且对于所有发展中国家农村的现代化改造,均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三、关于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实践的评价性研究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和乡村建设理论作为时代的产物,因其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评价褒贬不一,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总体上是成功的

这一类评价的基本观点是:一方面,晏阳初在那个内忧外患、民族存亡之际,带领一批具有强烈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的专家知识分子放弃城市优越生活条件,走出象牙塔,扎根田间,与百姓同吃同住,这种求真务实、矢志不渝的献身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比如徐秀丽(2006)认为,乡建运动对于今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即乡建工作者对于乡村建设的理解和热忱。另一方面,晏阳初思想对于促使农民觉醒,提升农民思想文化素质和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也有积极的意义。比如王建民(2020)提到,通过平民教育激发文化自觉、推动乡村建设,并身体力行地实践之,体现了变革时代知识群体浓厚的家国情怀和献身精神。

(二)总体上是失败的

赵旭东(2008)在其文章中认为农民作为乡村建设的主体而没有被外来的干预力量考虑到自身的需求和认知,晏阳初提出的“愚穷弱私”的病症绝不在每个农民身上都显现出来,但是却被作为一种“标签”暴露于那些没有去过乡村、对乡村生活不了解的城市人眼前,因此乡村建设运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自身的问题。吕毅(2017)在文章中谈到,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水平尚不能为他实现崇高理想提供起码的物质基础,华西实验区改造中国乡村社会的实践最终未给他带来应有的回报,与梁漱溟及其他乡建者们领导的乡建实验一样,晏阳初指导的最后一次乡村建设实验仍然没有成功。

(三)既谈不上成功,也谈不上失败

著名乡村学者温铁军(2003)则认为,中国的乡村建设始终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不能用简单的成功与失败来衡量,因为条件发生了变化;我们要把它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评论那个时代,应以历史的辩证思维去看待这个问题。

四、论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平民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 民族;宗教;常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千百年来,各民族交流融合缔造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联系的空前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各民族地区的相对封闭性被打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增多。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并从事社会各行各业工作,更是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局面。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由于各民族、风俗习惯有差异,了解必要的民族宗教常识才能在交流中有效的避免误解和冲突,才能真正保障互相了解、互相尊重。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应认清当前形势,发挥教育功能,通过普及民族宗教常识,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更好的促进民族团结。

二、高校开展民族宗教常识普及的必要性

1、政策需要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论是在内地还是在边疆,不论是在汉族地区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都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教育。”高校开展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活动是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进行民族常识、民族政策教育要求的具体体现。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是学生掌握我国国情、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也是学习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学习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中央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并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策与法规,为协调民族关系树立了规范,高校作为育人场所,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开展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是国家政策的需要,亦是高校职责所在。

2、形势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间人口移动频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涌入城市,各民族间杂居现象十分普遍。如广东省,据2009年01月15日《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少数民族常住人口210万人。其中,外省经商务工的少数民族常住人口约150万,成为全国输入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友好和睦相处,正确处理民族间的关系,对高校来说同样是一个重大课题。同时,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行“两基”教育,不断丰富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致力于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已形成可观的规模。近年来,高校中因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差异互不了解导致的涉及民族、宗教的学生事件并不少见。学生结构的多元化一方面利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学生交流与学习,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因差异形成的矛盾与冲突。高等院校作为普及和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重要阵地,面对学生民族多元化不断发展的趋势,有必要加强民族宗教常识普及力度,进行全面系统的民族理论和知识教学。

3、自身发展需要

高校开展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是适应时展与自身发展的需要。民族宗教常识包含众多内容,涉及宗教、文化、历史、语言、饮食、服饰、禁忌等各个方面,可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国各民族历史发展状况、风俗习惯以及各宗教主要教义与禁忌等内容,有助于大学生拓宽眼界,丰富人文内涵,完善知识结构。虚心借鉴学习其他民族传统文化同样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包容多样的文化心态,对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有一定作用。丰富多彩的民族宗教常识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加强对民族宗教常识的学习,具备重要德育意义。当然,开展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可以有效促进学校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与了解尊重,最小限度地避免因误解而导致的摩擦与纷争,保障校园和谐与稳定。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民族宗教常识教育现状与问题

1、缺少民族宗教常识课程教学

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缺乏相关民族宗教常识的内容,在我们所熟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中谈及民族、宗教时多论述我党民族政策路线、民族团结重要性以及我国政策等内容,较少涉及基本民族宗教常识与民族理论。除个别民族类院校外,普通高校学生在日常课程教学中难以接触到完整、全面、客观的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在普通高校中,在公共课设置中涉及民族宗教常识教育的也为少数,学生与教师缺乏在课堂上获得这方面知识的机会。同时,在我国高校中缺少关于基本民族宗教常识教育的材。

2、缺少具备优秀民族理论素养的专业教师

首先,一部分教师对民族宗教常识教育重视不够,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占高校学生比重较小,如无特殊情况,不易引起任课教师关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对涉及民族、宗教的内容一笔带过。与此同时,大部分思政类或相关学工部门教师自身对基本民族宗教常识了解程度不高,民族理论修养不够,因此无法在教学或行政中有效传播与阐释。另外一些教师在涉及民族、宗教问题时仍用阶级的观点来看待,拘泥于陈旧的理论教条,缺少与时俱进的眼光。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如果自身缺乏相关理论知识,就无法在教学中全面的教授与引导学生正确了解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

四、高校加强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之途径

1、提高重视力度,增加财政投入

高校领导班子要充分重视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对贯彻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民族团结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地位。通过对教职工的培训、课程改革等实际行动,切实把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真正重视起来。同时学校应该增加财政投入,在改革与教学过程中加大经费投入,保障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

2、推进课程建设,培养优秀教师

如前文所述,目前我国尚无全国统一性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材,这要求高校要结合我国国情与具体校情制定教材。同时要加强课程建设,要兼顾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以我国国情为基础,在教学中全面普及民族宗教常识。此外应积极培养一批懂民族宗教常识、知民族宗教理论的优秀教师,在教学实际中注重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民族知识和理论教育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生动全面的讲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以及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提高学生对民族宗教问题的清醒认识。

3、加强校园宣传,注重教育实效

对内宣传对学校的理论教育、思想引领和舆论导向、文化氛围等的营造有重要影响,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在高校加强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需要进行校园宣传,通过宣传的导向与教育功能向学生传播正确的知识。在宣传工作中一要保证宣传信息的正确性与导向性,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向学生传播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二要保证宣传信息的时效性与包容性,避免选用过时的、含有陈旧民族观、宗教观的材料;在宣传内容上应做到丰富多彩、全面具体的介绍民族宗教常识,帮助学生、教师树立全面的认识。此外宣传过程中要注重实效,必要时可进行相应摸底工作,了解在校师生民族宗教常识了解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以学生、教师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运用校园新媒体,避免枯燥的说教式灌输。

4、丰富校园活动,尊重多元文化

尊重多元文化则要求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宗教文化。要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将民族宗教文化纳入和谐校园建设的范畴中。学校应提供各类平台,鼓励少数民族、有的大学生参加校园活动,通过互相交流促进各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联系与交融,让学生在文化碰撞中逐渐克服文化封闭,形成开阔包容的民族宗教观。在开展校园活动时,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在对本民族文化自豪和认同的同时,也对其他文化保持尊重和接纳的意识,最终促使校园形成开放、平等、互相尊重的多元化校园文化。

五、结语

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是关乎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大事,根据中国社会实际,党的十更是在新时期指出要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作为党的理论宣传阵地以及教书育人的场所,高校应发现自身在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上的不足,结合校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建设、校园文化开展等方面入手,全面开展校园多元文化建设,促进各民族、宗教间的和谐交流与共存,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中耀,栗迎春.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20110(2)70-73.

[2] 吴鹏.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07)79-81.

[3] 买买提.吐合提.浅谈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6(2)94-96.

[4] 钟梅燕,贾学锋.当代大学生民族理论和民族常识教育问题调查研究――以宁夏高校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 2010(1)85-89.

[5] 王成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重点关注的三个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7(8).

[6] 王成平.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关注群体[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1).

[7] 黄羽新,徐魁峰.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J].学术论坛,2006(9)177-180.

[8] 谢东莉,史宝麟.民族理论和知识与当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6)110-113.

平民教育论文范文4

一、微时代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语境

(一)微时代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语境当前,微传播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的舆论传播生态和言论生态,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准确理解和把握微传播的文化特征是我们进行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时代语境。1.微传播具有去中心化的文化特征。“微传播的核心理念就是基于普通民众对于信息的自主提供与平等分享”,①每个人都是信息的者和价值的创造者,人们进入了“人人皆媒体”的“全民传播”时代。这种“全民传播”的信息传播与沟通方式,使得微传播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吸纳多元文化,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为一体。“在微传播这种多元文化格局中,中国、西方、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等多种文化共时并存。”②2.微传播具有表达自我的文化特征。微传播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信息生态环境,人们借助微传播平台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诉说真实的情感,最大限度地打破了因个人身份、地位的束缚而无法进行自由表达的外部限制。3.微传播具有推崇创新的文化特征。微传播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它给所有人提供了一个自由创作的信息共享空间,众多网民充当了文化潮流的引领者,人们不用学习、模仿他人的创作风格和方法。每一个社会热点出现的传播速度可谓“一日千里”。我们确实需要借鉴这一全新的文化视角,来重新审视当前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微时代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趋向微博微信爆炸式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微传播彻底激活了人的主体性,激活了人的能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因此,主体性是微传播的文化基因,主体性的激活、主体间的对话为当前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价值诉求。微时代的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扬弃传统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二元对立的教育模式,走向“主体——主体”平等对话、相互交流的教育模式。在传统的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由于固定化的时空限制、身份鸿沟等先验性的等级关系的存在,使得政工干部与民警之间的“主体——主体”的关系很难构建,公安民警普遍主体客体化,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平等对话交流难以展开。而微时代的出现,从文化根基上植入了主体间性的概念,提供了主体之间交往与对话的可能性,给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比如,在施教者与受教者关系上,改变了过去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单纯的教育者中心观、等级观念,代之以平等、合作、共生的新型政工干部与民警关系;在教育方式上,改变了传统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理论灌输的教育方式,倡导平等、互动的对话式教育方式;在教育专题设置上,改变了陈旧单一的教育主题模式,设置基于公安民警生活与体验的开放性、多样性的教育实践活动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因此,对于微传播而言,我们不可忽视其在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合理性价值,这对于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微时代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微传播的多元异质格局导致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预见性不足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控性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通过课堂教育、谈话沟通、典型示范等方法来进行思想教育。这些教育方法能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材料对受教者进行集中、持续的信息传播,以引导其思想和行为。然而在微传播环境下,每个个体都可以是信息的产生者、接受者和传递者,个体在网络传播过程中获取信息、信息和传播信息的主动权和控制权明显增强。因此,微传播的到来必然呈现出多元异质文化格局。随着微传播的深入发展,多元文化格局的负面影响也悄然显现,例如,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与“分化”、渗透与颠覆的工具,一些西方敌对势力企图借助微传播平台达到其和平演变的阴谋,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与拜金主义思潮也通过微传播平台腐蚀着某些公安民警的思想。另外,伴随我国社会转型发展期的到来,各种良莠难辨的社会思潮及各种社会矛盾都快速地通过微传播平台暴露无遗。由于社会价值观的判断和选择能力的不足,有些民警在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时,很容易迷失,有的民警甚至受网络平台不良信息的误导,开始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在多元化、海量化的网络信息面前,提高民警的价值判断力和信息鉴别力显得尤为迫切。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预见性和预判性,无疑成为当前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难题。

(二)微传播的“碎片化”、“娱乐化”特征导致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彰显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所在。但人的思想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形成又同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塑造,再加之人的思想活动的隐匿性等特点,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有时存在着不确定性,在短期内无法得到立即确认。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一直是一个常论常新,且具有永恒探讨意义的话题。当前,受微传播文化的影响,某些公安民警存在价值相对主义及淡意识形态化的倾向,直接影响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获得。自微传播出现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异质性在网络世界中被不断放大。在微传播空间中,人们的交往对象,在网络中的身份都会发生快速的变动,人们“不知道他将在他现在所在的地方呆多久,并且他经常根本无法决定何时他的停留会结束”。③“这种自由随意的网络交往方式在给予人们最大限度的自由时,却又消解着网络个体对网络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一种一切皆无所谓,认为什么都行、什么都可以接受的价值相对主义倾向在网络空间中弥漫着”。④与此同时,微时代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特征又加剧着人们淡意识形态化的娱乐心态的形成,可以说,“深度消失”是微传播文化的特征之一。在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受微传播文化的影响,部分民警的价值取向带有明显的随意性。愿意做的事就做,不愿做的事就不做,以“自我”的利弊取舍作为言行的价值导向。同时,在丧失了精神深度的微传播文化中,社会理想、人生理想、人生意义之类的话题淡出了某些民警的视线,理想信念的真空导致一些民警出现了职业理想的空白。没有职业理想,或者将职业理想庸俗化和世俗化成为了某些民警的精神生态。规避微传播文化可能带来的价值虚无主义和淡意识形态化倾向,成为了当前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回避的教育困境。

(三)微传播“意见领袖”的缺位导致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性不足“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有意识、有目的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接受与反馈,以达到彼此共享、互动、共识的社会行为、活动和过程。”⑤在传统的信息获取渠道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发挥“把关人”作用,对信息进行搜集并有选择地传输给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价值导向作用。但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信息总是先由社会成员中的少数“意见领袖”获取,然后再由他们扩散给公众,这就是传播学中的经典理论——“两级传播”理论。托夫勒曾指出,“各个高技术国家的政府所面临的一种潜在可怕威胁来自于网民分裂成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两部分,下层阶级和主流社会之间的鸿沟实际是随着新的传播系统的普及而扩大了。”⑥可见,微博、微信只是给网民提供了技术上的平等话语权,但“两级传播”造成的“意见领袖”现象的存在却会导致实质上的话语权的不平等性。对于“意见领袖”的主体性作用的认识和把握,是我们当前提升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力的关键所在。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在当前这种开放式、多元化的微传播时代获得更多关注,就必须借助微博、微信的信息传播平台,一方面寻找与民警互动的交集,另一方面发挥网络传播“意见领袖”的主体性,加强对公安民警价值导向的引领作用。可以说,微传播多元开放、信息共享的特点使广大民警通过微博、微信平台甚至比政工干部更先、更多、更快地学习和了解大量的知识与信息,他们已不再是传统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时代被动等待政工干部来灌输理论知识的受教育者,而是具有了一定获取信息与分析问题能力的独立个体。微时代的到来显然对政工干部的教育引导性、权威性提出了挑战。为了应对新媒体对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各级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也都相继建设了政工网站,但是这些网站因为更新缓慢或者停止更新而成为“僵尸网站”,点击率较低。包括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公安微博、公安微信等政务服务平台,也都表现出公安机关网络参与性不足的问题。全国公安政务微信协作联盟负责人陈文峰指出,“目前一些公安微信呈现出令人遗憾的务虚浮躁之气,那就是争第一、争首家、抢亮点、抢曝光率。”目前公安政务微信有很多空壳子,“公安微信中‘僵尸账号’的比例大概有三分之一。”上述这些现象表明目前的公安微博、公安微信以及政工网站的建设既无法满足民警对信息的需求,也难以形成政工干部与民警之间的对话交流模式。因此,如何贴近民警的理论需求,发挥网络传播中的“意见领袖”作用,切实增强公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舆论引导力,是政工干部面临的新挑战。

三、微时代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之策

(一)以打造政工微博、微信平台为先导推进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微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状态、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能否有效利用微博、微信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当前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搭建公安政工微博、微信互动平台,把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民警的网络生活。1.建设政工微群,打造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平台。政工干部可以通过开设微博、微信群等整合文化资源,开展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元对话模式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增强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文性,用积极、健康的信息占领微传播阵地,引领公安民警参与其中,在彼此的交流中达成对话和共识,实现理论传播和思想引导的教育目的。2.引领网络技术,创新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播方式。政工干部应把握微时代人们追求变化、崇尚创新等网络心理,不断探求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微博、微信的新结合。政工干部不仅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发表理论教育内容,还可以借助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技术手段形象地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单调、静态的固有模式,增强民警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可度。3.建立网络平台运行制度,推进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推动政工微博、微信常态化、规范化发展,就要建立教育主体网上工作责任制。以制度的方式明确权限职责、明晰奖惩考核,督促政工干部有效运用网络平台创新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才能防止政工微博、微信出现短期做秀行为,避免形式主义问题的出现。

(二)以提升政工干部网络传播素养为基础推进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工微博、微信无疑将在虚拟网络空间中担负起更多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职能,搭建起政工干部与民警之间的沟通桥梁,对政工干部的网络传播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提升政工干部的理论素质,加强利用“微时代”背景进行理论教育的成效。只有不断提升政工干部的理论素质,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引导民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政工干部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力度。要把政工微博、微信的建设落到实处,政工干部需要激活微博、微信上“沉默的大多数”,了解更多民警的所思、所想,而不仅是少数民警的意见表达。3.政工干部要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民警提供信息,表达观点并赢得民警信任,达到预想中的理论引导效果。政工干部可以提炼出当前民警最关心的话题作为政工微博、微信群的议题,引导大家讨论,从讨论中反映民警的真实意愿。政工干部通过主动设定微博、微信议题供民警讨论,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更能加强与民警的沟通与联系,为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4.政工干部要创新话语体系,提升网络政工水平。政工干部要适应新媒体环境,要善用网言网语,学会平等交流,做到睿智幽默,实现与民警的良性互动。适应微时代的互动方式,政工干部要以平等的对话者身份与民警进行交流,得到民警的尊敬和认可。只有这样,政工微博、微信才能深入民警的网络生活,在与民警的对话与交流中开创微时代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平民教育论文范文5

(一)本体观

本体观是指学科之“存在”,反映了学科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本源性在实践层面上的意义。苏格拉底引导式的追问,单凭对话的方式获取本体性知识存在着片面性,唯经验性的归纳是不够的;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则以超经验的世界树立“理念”为本体性知识的内在依然存在偏激。毫无疑问,民族教育学科应探索出内在发展的研究逻辑,以此作为起点来实现学科的应然价值。对于学科建设这一命题来说,存在着三个重要问题:什么是民族教育学?学科建设应该做什么?如何进行科学的学科建设?这三个问题可以衍生出其他细小的问题,诸如当前我国民族教育实践面临的困境、主要范畴和基本规律问题、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诸多问题的解决都要以本体观作为突破口,遵循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模式,方可挖掘出民族教育学科发展的创新点,完善其本体性知识。

(二)对象观

民族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以及研究方法可通过“目的-手段”关系发现其核心问题和边缘问题,这也是凸显民族教育学功能最富有成效的维度。“任何研究领域都有自己特殊的对象,每一个领域的对象又都有自己特殊的性质,正是这两个‘特殊’,决定了各学科之间在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别”。民族学一级学科下设置的民族教育学应当以民族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同时兼顾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以小样本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更形象、更具体;而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置的民族教育学则应当以教育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同时兼顾民族学的基本理论,比较偏好将大样本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更抽象、更具概括性。笔者认为,民族教育学应从教育的微观领域去把握,探讨民族地区的多民族教育现象。它以不同民族群体的教育现象和教育生活为研究对象阐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各民族教育规律,学科体系包含一切与民族历史文化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比如宁夏回族教育的研究,一方面特指宁夏区域内的回族教育,另一方面也“包括回族地区各民族的教育,不仅限于宁夏回族的教育”,既要着眼于民族教育的共性,又要研究其个性特征。

(三)价值观

一门学科的建立和成熟要以专业化的努力实现学科内在的价值,完成学科体系的科学化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广义的民族教育学指的是全国人民的教育;从狭义角度来讲,民族教育学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下自成体系的各民族教育,比如民族学前教育、民族中等教育等,表明民族教育学科层次清晰。这些学科的分类以民族历史文化为依托,通过民族课程的实施,培养民族人才、传递民族文化传统,繁荣民族发展。民族教育学科一定要有科学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从而形成学科研究的内在逻辑,解决民族教育中的实践性难题。现代社会情境下,个人对社会的认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认同都是通过互动方式产生的。民族主义情感是认同的一部分,而民族教育提供给民族个体整合的机制以期望达到自己归属于某一民族强烈的认同感,从而形成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点的共同体。民族教育学应肩负起社会责任,由内在的“为己”意识转向为外在的“为他”情怀,传承共同民族文化和培养共同体成员的文化适应性。

二、多元化研究方法:民族教育学科实践的根基

方法论问题是理论与实践共通的桥梁。民族教育学科最终的目的是走向民族实践,丰富民族生活。在研究方法上,兼通民族学或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我国学者苏国勋指出:“社会理论广义上关系到与人类行为有关的各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内容上则涵盖和跨越社会学和社会哲学,而不专属某一学科领域”。从认识论层面来说,民族教育学理应拥有多学科的属性,因为民族教育学的研究涉及到多门学科。所有的社会研究必然包含文化的、民族志的或者说是人类学研究的视角。民族教育学坚守来源于民族学的研究方法,采用田野考察法和教育研究中诸多方法的综合使用。比如参与式观察、民族志、访谈法和实物收集与整理,这些方法强调现场的进入与观察,“把直接观察到的事项进行转述、分析和解释,最终书写出所理解的某种文化”,多维度地展现民族教育的现实和民族共同体真实的教育生活。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田野”二字被解读为本义上的原初、自然、本真和真实的再现;从民族学角度来看,“田野”则是指研究者进入现场,后来聚焦成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亲自进入某一教育场域,通过直接观察、访谈、住居体验等参与方式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走进教育的“田野”,意味着走向教育实践、体验教育生活的本真,开展真实的民族文化实践研究。民族学的田野考察法实际上具有既注重深入实际调查、体验生活,又强调从大量的原始素材中得出自己的理论研究构架,秉承自下而上地得出研究结论的学术传统,要求“研究者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方式”。田野研究不仅是一种研究方法,更是一种有效的实践行为。当然民族教育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方式,除过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之外,教育学或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是可以采用的,比如说“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的运用。”考量研究方法科学化的同时,还应注重其他诸如教育叙事研究、比较研究法等。多元化研究方法的应用促进了民族教育学科不断走向实践、趋向成熟。

三、民族教育学科的实践模式

(一)功能建设

如前所述,民族教育学的一大功能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探寻民族教育生活的过程和规律,注重文化性、区域性和多元性特点。民族教育学科建设的功能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价值。为什么需要民族教育学?在理论层面,民族教育学要树立学科自信,追寻民族教育的个性化。基于多元化需求、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差异化发展等因素,民族教育学理应破解个人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遵从研究的本土化取向。实践层面,民族教育学坚持文化多样性,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族教育活动,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比如民族地区建立文化学习交流中心、利用各种方式宣传民族优秀的文化,增强民族的包容性;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教材、作品等,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使民族共同体在融入现代社会情境中彰显民族特色。一门学科的价值,当站在为人类全面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角度去考量时才能获得对学科价值更科学的解释。民族教育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始终以民族教育发展为己任,注重宏观与微观的结构化整合;始终以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为目的,自觉深入民族地区教育的内涵、重点和热点问题。通过加强与多学科的共同合作研究,为民族教育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建议,它承担着双重任务。一方面通过教育培育民族认同感,发展民族族群自身;另一方面传承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提高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业水平。通过多元化的路径,民族教育学研究不断自觉地介入民族地区,促进民族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制度建设

学术生产力的创造来源于良好的制度建设。民族教育学科的生产力一方面来源于运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开展田野调查研究,提高学术成果的转化力。另一方面来源于实践成果的理论回归,以便科学地指导民族教育实践。这两方面都需要规范的制度来支撑,促使民族教育学研究工作常态化、自觉化。民族地区高校应尝试成立专门的民族教育研究基地,制定研究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多方面筹措研究经费,开展有价值的本土化研究。不断与民族定点地区学校实施一系列的深度合作研究,加强与民族基础教育的联系和互动。不间断地深入民族农村地区,贴近民族教育的现实,探究民族教育前沿性课题。总之,制定好各种规章制度、定期开展民族教育的相关论坛、培养好学术研究梯队,加强国内学术机构和国际学术平台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够推动学科实践的科学化。

(三)创新建设

民族教育学的发展,离不开跨文化、区域化的综合性研究。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滋生的土壤。民族教育的健康发展以民族文化为基因。教育因文化的发展而产生,而文化又因教育而得以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的丰富性是构成民族教育特色的客观基础。教育就是一种天然的文化现象,民族文化传承就其本质而言不仅是一个文化过程,更是民族教育的过程。因此,民族教育学的文化创新建设是其实践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旨在鼓励学生利用民族文化知识、先前的经验、思维结构和表达风格,建立与学习之间的相关性,以提高民族文化学习的有效性。可以合理设置民族传统文化课程,比如民族语言、民族艺术和体育、民族风俗等课程;创设独特的民族文化校园环境,在积极渗透民族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民族教育学科的创新要立身于民族文化,注重学科的顶层设计,使学科拥有国际化视野和本土化融合的视域。同时关注民族教育学微观方面的实践,例如双语教育有效性的探索等,都离不开创新性实践模式的导引。

(四)人才培养

第一,人才培养要兼顾民族学和教育学的培养方案,做到人才培养模式相互补充和互动,这样有利于学科领域的拓宽。两种培养方案的结合既能够使民族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特色更加鲜明,又能使人才培养结构多样化。民族学一级学科下设置的民族教育学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了厚重的民族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置的民族教育学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了教育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应用。人才的培养过程要做到教育阶段的相互衔接,据此来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厘清培养机制的基本技术路线,掌握人才培养的现状,整合学科建设的外部环境和人的社会发展的内在目标,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化和应用性。第二,人才培养要坚持多元文化理念,开发多元文化课程。富有民族特色、内容丰富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不同文化群体学生的教育需求。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实践,形成正确的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从而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多元化教学目标,一方面注重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正确审视文化多样性,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技能的发展,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另外,整合民族学和教育学的基础课和选修课,进一步探索、优化课程资源建设,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在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突出民族地区学校的办学特色,将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整合到相应的课程中。第三,学校职能部门制定出具体的保障措施。譬如人才培养目标、结构、评价等体系,通过相关的管理制度来监控、评估、反馈,产生民族教育学人才培养的“协调增益”之效。通过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机制化管理,做到不断优化整合和反思改进学科教学,从而科学地拓宽研究视野。提高民族教育学科的研究水平,要加强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个过程是一个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绩效考核以及培养质量改进等因素相互适应、相互调整和再改进的循环性过程。

四、民族教育学的发展前景

平民教育论文范文6

论文摘 要: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我国法治国家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应注重校园环境的制约及营造;利用课堂、实践活动等载体,落实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所处的国家和社会应该承担的权力和义务的认识,是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社会以及他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选择的反映,它包含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其内容主要有权责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和主体意识等,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和现代化程度重要标志。大学生是祖国和社会的希望,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早日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各高校相应的出台了不少措施和对策。但是,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问题依然存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在教育的内容上,表现为:空洞无物、照本宣科,不能吸引学生眼球,更不能将其内化为学生内心的信念,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内容,在公民意识教育内容中严重缺位。比起大道理的说教,带有现代化特征的内容是学生最缺少而又最有兴趣的;在教育的方法上,表现为:灌输式的、填鸭式,粗放型为主要教育方式,不考虑受教育者接受与否,教育者往往高高在上,与受教育者的身份不平等。人的思想教育应该体现在潜移默化的渐进过程中。在此过程中,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互动。因此,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强调以人为本,突显公民意识,就显得更为重要。

大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离不开公民意识教育。大学生的成长包括生理上的成长和心理上的成长两方面。就心理成长而言,包括心智的成熟、知识的丰富和情感的健康。大学生要成长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人,就必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保证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的前提条件。公民意识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强调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对法律制度的尊重,强调守公德讲文明,要求大学生要注意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文化知识和能力水平等综合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知识和能力水平是人成为现代人的不可或缺的三个基本条件。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知识是基础,能力水平是条件。大学生首先必须要具备的是道德素质,没有道德素质,文化知识再好,能力水平再高对经济社会发展也是有害无利。有道德素质,无文化知识和能力水平,对经济社会发展就起不到促进作用。而能力水平的提高,是建立在知识文化丰富的基础上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正如人们所说的有才有德是极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因此,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不仅是社会和学校的事情,更是大学生个人自身成长的客观需要。

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求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条件。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指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方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一个现代化国家必定是一个经济发达、民主平等、文化发达的国家。而现代化的实现,关键是人的现代化素质的提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已成功的由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观念已经日益深入人心。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竞争过程中,强调的是公平与效率、诚信与守法,要求每一个参与其中的社会人首先要具备这些基本素质;政治上民主平等,强调的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参与政治的过程必须是有序和有效的,这就要求每一个参与其中的社会人具备法治意识和民主意识。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交织、冲突和融合,对人们的多元化影响日趋严重。用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引导人,强调爱国情怀,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可见,无论是从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从民主政治的需要来看,必须要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2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

坚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构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理论武装体系。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公民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就现有的情况看,公民意识培养作为一个学科或一个专业还不成熟。为此,公民意识教育必须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授过程中,意识到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入心、入脑,从而构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理论武装机制。首先,在教学的内容上,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突出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增强学生对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我国国情、国体、政体、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情况的认识;其次,在教学的方法上,要结合时事,结合事例,避免传统的说教。比如,通过对时事热点问题的分析和阐述,以点带面,让学生对当今世界的格局与形势发展有所了解和认识,进而培养学生参与政治的意识。最后,在教学的主客体上,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把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与大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通过分析、辩论、演讲等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进而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与日常管理结合,构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习惯养成机制。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一般而言,高校大学生日常管理的主体有三个部分的人员:一是直接从事学生日常管理第一线的教师,包括学生工作部门和学生所在系部的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辅导员以及共青团工作者;二是在管理、服务以及教辅等部门从事的管理人员,包括后勤、图书馆等管理、教辅部门的人员;三是学生本人。要充分发挥这三个主体在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首先,作为第一线的学生工作人员,处事要做到公正、公开,决策要做到科学、民主,待人(特别是对待学生)要做到公平、诚实,在大学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以德服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学生树立公平、公正、民主、诚信等公民意识。其次,作为管理、服务以及教辅部门的工作人员,更多的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在服务学生的过程中,要做到执情服务,微笑服务,贴心服务,让学生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回报社会,懂得和谐相处,从而树立学生的集体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尊重他人的意识。此外,作为学生本人,不管是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还是普通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学生内部的管理以及集体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从而树立参与意识。最后,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要营造良好的公民意识培养的环境,比如利用校园网、广播、报纸、宣传橱窗等各种各样的载体,加强对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

以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外在手段。社会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它的学员,而且所有学员都要在这所学校里进行终生学习。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的延伸和补充,可以作为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外在手段来锻炼人,是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形成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社会实践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教学计划内的实践活动和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内的实践活动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有计划有指导的活动,如教学实习、军政训练等。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指大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进行的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等。

根据大学生接触社会不多,对国情缺乏了解,务实和吃苦耐劳精神不够的局限性,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功能的同时,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接受实践锻炼是极为必要的。社会是复杂的,高校只是社会的极小部分,大学生迟早要进入社会,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总是要接受实践的检验的。社会实践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这对于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增加大学生的收入,逐步增强大学生的自立感。

3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方法

3.1 讲授法

课堂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讲解,使学生理解相关公民意识的知识,分辨清楚基本概念,提高其公民认识水平。这是任何一种教育在目前都仍然会采取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长处是:以教师讲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能够控制整个教育过程,并且在短时间内教师可以有计划地传递大容量的信息,加上教师的系统讲述,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理清思路,澄清思想上的混乱,提高分辨美丑、真假善恶的能力。当然,这种方法的缺点即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很好体现。因此,在运用讲授法时,教师要使语言通俗易懂,又要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同时要注意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一些针对性强的问题,运用具体的事例进行讲述。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教育者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方面的讲授是必需的,要做到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全面觉醒,启发他们的自我意识教育是讲授法的根本。

3.2 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就某个问题各抒己见,进行探讨、辩论,让大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公民意识。教师指导下的讨论并不一定要得出结论性的认识,关键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好讨论法的关键在于组织准备得当:讨论前,要确定好主题,一般要选择学生关心的同时在认识上有分歧的问题。讨论题目确定后,要给学生一定时间准备,并给以适当的指导,如怎么收集资料等。讨论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同时也是参与者,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谈论,并适时启发诱导学生拓展讨论的广度。讨论后,师生要认真总结,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但要明确公民意识的价值取向。如在关于全球化的讨论时注意对学生世界公民意识的引导;在关于民主的讨论时,让学生们了解到我们的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帮助学生们了解如何行使和保护自己的民主权利;对各种有异议的伦理道德观点进行分析时,对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如诚信、爱人、互助等要给与充分肯定,对诸如安乐死、基因科技、贫穷、战争等问题进行恰当的引导,让学生己做出道德推理和判断。

3.3 实践法

实践法就是指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进行公民感体验,提高公民能力,培养公民意识。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动相结合的问题”。教育心理学也指出:人的个性形成只有在必要的生活与活动条件下才能出现,要想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就让学生参加什么活动。在公民意识教育领域,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服务学习”法,根据实际的情况,切实考虑社区的际需要,为社区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以公民的方式思考问题。因此,在进行大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活动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全体学生共同开展的教育活动;主体性,活动的各个环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己的实践、体验、探究为主;社会性,面向社会现实生活,在观察、探究社公共生活中的现象、问题的过程中实施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性,引领学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在社会实践中观察、体验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焦国成.公民道德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臧宏.公民意识的蕴涵及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教育评论,2009,(1).

平民教育论文范文7

1.“隔离但平等”的教育政策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宪法于1865年宣布废除蓄奴制,1868年宪法赋予所有在美国出生的人以公民权,黑人在法律上摆脱了奴隶地位,各少数民族都相应地取得了教育权,但他们的教育权与白人相比仍是不平等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开始施行“隔离但平等”的教育政策,即在“人人平等”原则的基础上实行种族间的隔离,主要体现在美国部分地区实行的“黑白分校”,黑人儿童和白人儿童不在同一所学校、同一间教室学习,有专门设立的白人学校和黑人学校,白人学校拒绝黑人儿童入学。一般而言,白人学校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师资力量雄厚,而黑人学校常常资金短缺,基础设施不全,没有校车更是普遍现象,以致步行回家的黑人儿童常常遭到乘坐校车的白人儿童的嘲笑。隔离学校中黑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逆来顺受、为白人忠实效力的黑人,因此,他们所受的教育与生活道德和劳动生产紧密联系,以职业课和家事课为主。主流社会希望把他们培养成忠心为主、生活节俭、信守契约、没有侵犯性的人。③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教学形式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黑人儿童和白人儿童的待遇都是极不平等的。虽然后来有部分州议会宣布取消隔离学校制度,但并未真正实施,究其本质而言,黑人等少数民族儿童仍然受到“种族歧视”,教育机构仍然施行“种族隔离”政策。“隔离但平等”的原则体现在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896年,出现了由联邦最高法院驳斥黑人普来塞因被拒绝搭乘白人公共汽车而提出的诉案,确立了在社会生活方面黑人和白人隔离的制度,认为“隔离而平等的原则”是合法的。④随后在大部分州都确定了“隔离但平等”的合法性,而实际上,美国社会乃至教育机构遵循的仅是“种族隔离”政策,至于“平等”,则无从谈起。美国“隔离但平等”的教育政策在法律上的确立体现出了种族间在教育方面的不平等性,它明确肯定了种族之间的优劣之分,违反了美国“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使各少数民族儿童的受教育权受到威胁,导致受教育机会和教育成就的不平等。“隔离但平等”的政策使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不平等现象频频出现,引发了少数民族群体的不满情绪,暴乱、游行示威等反抗活动时有发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终于爆发激烈的黑人民权运动,争取获得必要的平等和权利。

2.补偿性的优惠政策

作为对民权运动的回应,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制定了“肯定性行动”(AffirmativeAction)政策,目的是帮助在美国历史上长期受到歧视的少数民族、妇女等弱势群体更快地改变在政治、经济、教育和社会等方面的劣势地位。具体地说,就是升学、就业、晋升、颁发奖学金以及接受政府贷款和分配政府合同时,在竞争能力和资格基本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黑人、印第安人、拉美裔和亚裔以及妇女有被优先录取、录用、晋升以及得到贷款或政府合同的权利。①“肯定性行动计划”是对长期受到歧视的少数民族的一种补偿性政策,在教育上,主要是通过提供优惠政策的方式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就学率和升学率,以保障弱势群体的教育权。“肯定性行动计划”增加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升学配额,相应地会导致非少数民族的升学配额的减少,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这种对少数民族进行的过度的额外照顾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种族之间的对立,强调了种族的差异性,引起“反向歧视”的出现。在美国实行“肯定性行动计划”之后,不断有相关的诉讼案件发生,比较著名的有“德夫尼斯案件”和“贝克案件”。德夫尼斯和贝克的成绩优异,但入学申请都遭到了高等学校的拒绝,而比自己成绩低的少数民族学生因优惠政策而入学,他们认为学校对自己进行了“反向歧视”,于是对高等学校进行。这两起案件引人深思,一方面,“肯定性行动计划”切实保障了弱势群体的权利,通过加大少数民族学生就学和入学的配额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率,从而培养了一批企业家、政治官员等,提高了弱势群体的整体素质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肯定性行动计划”违反了人人平等和公平竞争的原则,使很多人的“美国梦”破灭,原本优胜劣汰的生存机制受到了威胁。“肯定性行动计划”逐渐衰落,很多人认为“肯定性行动计划”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得克萨斯和加利福尼亚等州已经废除了这项政策。1965年,美国颁布了《初等和中等教育法》(ElementaryandSecondaryEducationAct),主要通过提供经济资助解决黑人、贫困阶层和其他社会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问题,强调教育机会的平等化。此法案的颁布为弱势群体儿童接受初等和中等教育提供了机会,大大提高了美国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率,使其与主体民族学生一起学习,增进了民族间的沟通交流。同样在经济上为少数民族提供资助的还有1982年美国国会出台的《移民教育紧急法案》(TheEmergencyImmigrantEducationAct)。该法案向州教育机构和地方教育机构提供补充性的教育服务,并补偿其因移民儿童在基础和中等教育中的公立或非公立学校入学而造成的额外开支费用,②减少了拥有大量少数民族学生的学区的经济负担,促进了美国教育公平的发展。在语言上,为了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需要,美国国会于1968年颁发了《双语教育条例》。该条例规定:“美国政府为地方教育部门提供财政支持,用以制定和实施新的富有想象力的初中等学校计划,这些计划必须符合特殊教育的需要……计划主要针对那些母语为非英语家庭的孩子们。”③该法案主张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双语教育,同时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教学,以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尽快熟悉美国的文化,学习英语以适应环境和学习。《双语教育条例》颁布后先后被历届政府修订数次,对少数民族的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条例一方面提高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英语水平,有利于各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增强了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公民意识;另一方面,导致一些英语水平不好的学生过分依赖其本民族语言,而附和与主流文化相矛盾的文化类型,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的凝聚力,违背了国会最初颁发《双语教育条例》的初衷。2001年,美国对1965年《初等和中等教育法》进行修正,出台了《不让一个儿童掉队法》(NoChildLeftBehindAct)。此法案旨在通过为州政府提供资金,促使州政府努力缩小不同学生间的成绩差距,保证为每一个儿童都提供高质量的教育。①要求所有接受联邦资金的州都必须满足贫困地区学校的低成就儿童、母语非英语儿童、移民儿童、残疾儿童、印第安儿童、被忽视和违法儿童以及在阅读方面需要帮助的儿童的教育需求。②该法案强调学习成绩的公平,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结果,使每一个孩子都达到卓越和优秀,其少数民族优惠政策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学习成绩上缩小了少数民族学生和非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差距。总而言之,美国当局为了缩小种族间不平等的教育问题而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试图在经济、语言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上打破美国原有的“种族隔离”政策,向美国宪法所规定的“人人平等”逐步迈进,这对少数民族的教育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美国的民主主义进程。

3.多元文化教育政策

随着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多元文化主义逐渐兴起,它强调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允许多种文化体系并存,提倡文化的保持和民族的独特性,这种理论在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促成了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形成。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实践在20世纪初开始萌芽,在“美国化”政策盛行的同时,一种较为宽容的熔炉理论逐渐诞生,一些社会改革家在熔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沙拉盘”的多元文化理论,强调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认为民族文化对美国文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应该把这种理论运用到教育当中。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education),是指在多民族的多种文化共存的社会中,允许和保障各民族的文化共同平等发展,它的目标在于“使属于不同文化、人种、宗教、社会阶层的集团,学会保持和平与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共生”③。1972年,美国颁布《民族传统法》,客观上促进和规范了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运动。该法案要求提供资金开发和传播有关民族群体历史和文化的材料,培训教师,收编有关少数民族的教学内容,使支持课程设计研究和民族社团文化研究的联邦基金成为可能。④1973年11月,美国师范大学联合董事会正式通过了一项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政策声明,提出:“多元文化教育否认这种观点:学校应该追求消除文化的差别,或学校应该只是容忍文化的多元文化主义,取而代之,多元文化教育证实,学校应该定向通过扎根于保持和扩展文化抉择的计划来丰富所有儿童和青年的文化。”⑤至此,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确立了法律地位,美国开始了多元文化教育的旅程。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成就显著,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它主张消除文化偏见,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保留了各少数民族所特有的语言、宗教、文化等,使社会弱势群体与主流群体在文化上处于平等地位,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对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的少数民族群体采取更积极的态度,彻底动摇了美国同化主义的根基。其次,它提倡民主、平等的精神,主张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大大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体的素质及其学业成就。最后,多元文化教育要求改变传统的课程内容,增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教育课程,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少数民族教育面临的社会困境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教育在美国已施行30年之久。实践证明,多元文化教育对美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它正面临着无法回避的困境和全新的挑战。

1.多元文化教育在校实施遇到困难

首先,师资力量制约着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当前,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师资培训机制存在很多隐患。一方面,美国从事多元文化教育的教师很少或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多元文化教学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美国从事多元文化教育的教师队伍的比例构成很不合理,少数种族出身的教师所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不到5%,这不利于开展多元文化教育。事实上,较之白人教师而言,少数种族出身的教师与少数种族学生有过相同的遭受种族歧视的亲身经验,对完全取消种族歧视与取得平等权利的共同期待等,使他们在多元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①另外,一些教师和学校的行政人员没有注意到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注重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忽略了文化的教育传播。其次,多元文化教育在中小学实施的过程中,受到课程方面的制约。在当前美国学校的课程体系中,有关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并没有进入课堂的核心位置,只是在原有的传统课程中增加一些有关少数民族的饮食、风俗、艺术等的历史文化内容而已。

2.多元文化教育对道德价值观的冲击

从多元文化教育运动自身来看,其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消除白人文化中心主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歧视、扭曲和压迫,解决弱势族群教育机会不平等和学业成就低下等问题,因此政策措施偏重在课程中增添弱势族群文化和语言要素,客观上容易造成对少数民族学生主流文化的认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整合等方面重视不够的局限。②多元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社会的主流道德价值。在多元文化之前的传统社会中,一直奉行着一元文化的道德价值,道德教育也坚持为学生传输一元文化价值,人们都以同样的主流道德价值看待自己的行为和身边的事物,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随着多元文化教育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也带来了价值观的多样性。人们拥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从而使原来社会中的主流道德价值的绝对优势逐渐消失。多元文化教育易导致青少年失去道德价值取向的方向感。在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相碰撞的过程中,有人坚持传统价值观,有人则选择接受新的外来价值观,但一些人在文化的冲击中优柔寡断,丧失辨别是非美丑、抵制假恶丑的能力,失去了自我,迷失了精神家园,导致道德教育的一盘散沙和无政府混乱状态。③尤其是对于心理还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来说,自发选择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是较为困难的,往往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以致在道德价值取向上发生偏差和扭曲。

3.不同文化、宗教引发的种族冲突

多元文化教育过分强调各民族间文化的差异性。对“差异”的过分强调,本身容易形成一种自我封闭或对外排斥。在很多情况下,一种强烈的排他性群体归属感往往成就对其他群体的疏远与背离。④在多元文化主义背景下的美国,这种自我封闭与对外排斥越来越明显,人们根据已有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价值观各自生活,依据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行事。在学校中,多元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单一地关注自身族群,忽略了对其他族群文化价值观的了解,当学生把这些自身族群的文化价值、道德准则运用到人际交往中时,势必会发生文化上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而造成种族间的冲突。近年来,美国的种族冲突在学校中时有发生,比如众所周知的耶拿案件。2006年8月,耶拿镇高中校园内的一棵橡树前出现了“黑人不得乘凉”的标语,几名黑人学生去询问校长是否允许黑人在树下休息,他们在校长那里得到了肯定的回答。第二天,大家便发现有3套绞索从树上吊下来,而绞索是过去美国南部白人奴隶主用私刑残害黑人的工具,于是便引起了小镇上黑人居民的愤怒。12月,耶拿高中校园内发生了白人学生与黑人学生的群殴。事后,警方迅速从学校带走6名参与斗殴的黑人学生,随后这几名学生都遭到,包括故意谋杀等重罪罪名。事后调查发现,这些绞索是3名白人学生悬挂的,但这3名白人学生只是被吊销学籍,并未受到司法追究。2007年9月20日,成千上万名黑人聚集在耶拿街头,进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声援6名黑人少年。①在2008年5月9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一所中学也发生了约600名非洲裔学生和拉美裔学生的集体斗殴事件,造成多人受伤,迫使学校一度关闭。

4.多元文化教育片面强调文化的平等性

多元主义者认为注重各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使各民族文化共存就可以促使各民族平等共生。然而,仅重视文化的平等性无法改变少数民族群体的社会地位,各少数民族都或多或少地面临着如高失业率、居住条件恶劣、英语水平差等实际问题,“种族歧视”的观念也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在法律和道德的面前,做到真正的平等是几乎不可能的。一般来说,主体民族比少数民族群体拥有更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实力,势必造成主体民族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着优势地位,进而导致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仅依靠维持文化的多样性是无法解决的。即使所有公民都夸赞某一民族的独特的文化和传统,但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地位是无法改变的,更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其生活状况。

三、新多元主义下美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发展趋势

新多元主义的教育不同于多元文化教育,它不仅强调认知上的多元,也强调方法论的多元。一方面,新多元主义从理论的角度重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主张保留各少数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字、宗教等,同时更注重各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文化之间的共通性,重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另一方面,它从实践方法论的角度重视教师对各民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指导,比如如何与其他民族学生和谐共处,对各民族文化进行整合以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注意防止学生的自我封闭和排他现象的发生等。新多元主义的教育试图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形成强有力的共同认同感和价值观,二是承认文化的差异性(还包括性别、性取向、年龄与身体是否残疾等方面的差异性)。②它主张在承认各种文化鲜明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共同的主流道德价值观,避免学生只关心本族群的文化而产生排他情绪,使学生主动将不同的民族文化整合,减少各民族之间的冲突以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新多元主义坚持认知和方法论的统一,以期各民族学生获得更平等的受教育权,各民族群体更好地沟通交流、和谐发展。在新多元主义的视角下,美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呈现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更加关注受教育机会和学业成就的公平性

首先,无论是基础教育、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更加注重入学和升学的平等性,力争消除“种族歧视”和“反向歧视”的现象,使少数民族和主体民族在入学和升学方面实现真正的“人人平等”。其次,保证各民族学生在同一所学校、同一间教室共同学习的同时,还要关注各民族学生在学业成就上的公平性,防止教师或学校“厚此薄彼”的现象发生,缩小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学业成就差异,使各民族学生能接受同等的教育。

2.政策制定从宏观向微观方向发展政策制定不仅注重宏观的政策性指导,还关注微观层面的方法论。在宏观上,政府强调各民族的文化特殊性的同时,注重不同民族文化间的联系,协调文化间的差异,鼓励主体民族学生学习和掌

握少数民族的文化知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和掌握主体民族的文化知识,促使各民族平等发展,并且注重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在微观上,要求学校教育注重多元课程的设置,加大双语教学的力度。无论对少数民族的学生还是主体民族的学生,都应该接受至少两种民族语言、民族传统、民族文化、民族风俗和民族心理的教育,这有助于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从而达成共同的道德认同,减少民族间的误解和冲突。

3.对教师的要求提高,注重教师立法和教师培训

平民教育论文范文8

一、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高度,始终强调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立教育的战略地位,是邓小平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他看来,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因此,他深刻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1],“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2]P40。他提出教育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和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强调发展战略第一位就是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从而确立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他多次呼吁各行各业都要来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兴办教育事业。针对当时教育经费短缺的状况,他说:“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3]P275他还深刻指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3]P121回顾30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愈加体会到这一战略所蕴含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从世界发展和民族历史命运高度,确立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这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3]P35的著名论断,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总方向,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具有高度的全局性、战略性和时代特征;把握了世界教育发展的客观趋势,拉开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大幕;开辟了教育现代化的中国道路,具有非常强烈的未来意识和时代眼光。“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指针,它同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的构想一脉相承,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提出的总体要求,即要求我国教育要为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为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服务。这一重要战略指针为后来我国教育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对30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从社会主义历史前途命运的高度,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邓小平以无产阶级政治家的敏锐眼光,从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出发,反复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求“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2]P10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造就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说:“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3]P110邓小平强调,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的要求相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强调,加强和改进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重要环节。他高度重视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要求用中华民族的历史教育青少年,提出“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2]P369。面对各种社会思潮,他强调“要进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本主义腐蚀的革命品质教育”[2]P262,并深刻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他还呼吁整个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在他的关心和指示下,党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印发了一系列有关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文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从“振兴民族、振兴教育”的高度,指出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强调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邓小平同志一贯提倡尊师重教,高度评价人民教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2]P108为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关键作用,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及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他指出:“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2]P109“我们不论怎么困难,也要提高教师的待遇”,并明确表示愿意当“后勤部长”,要求党政部门为教师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2]P98在他的倡导下,1985年,我国规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热情。能否有一支合格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和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健康和顺利地发展。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为此,邓小平同志十分关心和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他指出:“教育战线任务愈来愈重,各级教育部门不能不努力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2]P109“要提高教师的水平,包括政治思想水平、业务工作能力以及改进作风等。”[2]P55“要加强学校的教师队伍,科研系统有的人可以调出来搞教育,支援教育。”[2]P70

二、邓小平教育理论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30多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和现实证明,邓小平教育理论开辟了中国教育的新纪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1.邓小平教育理论是新时期我国制定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邓小平教育理论深刻地揭示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精辟地阐述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为新时期我国制定和贯彻一系列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到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和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制定和实施的“人才强国”战略,再到当前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的总体部署,邓小平教育理论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策与规划起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2.邓小平教育理论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思想保证。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马列主义教育理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我们观察处理、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思想保证。30多年来,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极大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有力推进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推动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等等。所有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都与我们自觉坚持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指导密不可分。

邓小平教育理论仍是新形势下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党的十八大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面对艰巨的任务和崇高的使命,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仍然需要邓小平教育理论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仍然离不开邓小平教育理论所蕴含的研究、解决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邓小平教育理论仍然是新形势下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自觉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一强大思想武器,才能不断开创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三、邓小平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这一思想,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系列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1.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把“更好的教育”摆在人民“十大期盼”的首位,并强调指出,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党的十八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我们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的理念,推动落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要形成大力推动优先发展教育的合力,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2.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对邓小平教育理论关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自觉坚持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根本要求。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打牢共同思想基础、端正政治立场和前进方向、砥砺品德陶冶情操、激发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成才与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紧密相连,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改革的思想贯穿于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始终,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需求的可靠保障。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围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做出新部署新要求,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我们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总目标,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依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人才体制改革为核心,系统推进考试招生制度和现代学校制度,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努力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增强教育活力,努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4.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公平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做出明确的制度安排。一再强调,要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我们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平民教育论文范文9

论文摘要:“五四”运动后,中国一些教育家和教育团体纷纷开展乡村教育实验,并逐渐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教育运动。他们将教育的中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乡村教育运动兴起的原因包括教育思想、政治、经济的等多个方面。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了一场乡村教育运动,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中华职业教育会、中华教育改进社、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为挽救日趋没落的中国农村,到农村建立乡村教育实验区,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公共卫生、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教育实验。研究乡村教育运动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它能为我们今天的农村改革,尤其是“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以下笔者就这一问题,从教育观念、政治环境、经济呼唤等方面加以探讨。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五四”新文化运动促使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教育实用化观念的形成。清末近代学制建立以来,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脱离、书本知识与社会生产相违背的弊端普遍存在,人们却熟视无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以及欧美的各种教育思潮,特别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些知识分子纷纷提出教育实用化的观点。早在1913年,黄炎培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商榷》一文中就提出学校教育如何“实用”的问题,呼吁让教育回归其应有的功能和位置。陶行知说:“当我们在中国办教育时,这种教育就应当是为了人民大众的生活需要和幸福解放的教育,如果不是这样,教育就没有存在必要。中国是一个农业之国,农民是大众的主体,所以为了人民大众的生活需要的教育就理当以农村教育为根本出发点。陶行知认为中国以前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所以中国乡村教育必须进行根本改造,以另求生路。生路是什么?陶行知主张:“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教育—活教育。”活的乡村教育必须有活的法子,活的方法就是要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样学就怎么样教。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总之,乡村学校是今日中国改造生活之唯一可能的中心”。晏阳初根据在农村从事教育的经验,深切地感觉到中国人的生活有四种缺点:愚、穷、弱、私,所以他主张运用教育的方式来发扬农民潜力,从而教育农民改造这种生活。那么这种教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晏阳初提出“四大教育”理论:以文艺教育攻愚,生计教育救穷,卫生教育救弱,公民教育救私,最终使中国人,尤其是最大多数的农民,人人都富于智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为创建新中国的新民。梁漱溟则认为:“中国社会是乡村社会,80%以上的人生活在乡村,只有乡村有办法,中国才算有办法,无论经济上,政治上,教育上都是如此。梁漱溟还十分重视知识分子在乡村改造中的作用,他说:“整个乡村建设事业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其社会中知识分子与乡村居民打并一起,所构成之一力量。也就是说,要使知识分子与农民打成一片,最终“使乡间人磨砺变化革命知识分子,使革命知识分子转移变化乡间人”。正是在认识到了中国农村的问题之后,遵循教育实用化的观念,爱国的乡村教育家们纷纷致力于农村教育,从而推动了乡村教育的产生。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教育观念的另外一大改变是教育平民化观念的形成,教育关注点下移和重民是当时普遍可见的现象。当时不少人都提出必须坚持教育的“庶民”方向,打破以往社会有贵贱上下、劳心与劳力种种差别的阶级教育,提倡“庶民”教育是为民众之苦和蕴藏于民众心中的无限智能。陶行知是中国教育界第一个认识到农民问题的人,他最早提出了到“乡村去”的口号。1923年秋,陶行知在北京师范大学平民教育社演讲时说:“平民教育运动是到民间去的运动。据统计,中国每一百人中有85个都在乡下,所以平民教育要到乡下去运动—利用寒暑假去推行乡村教育,是平民教育运动中的最好方法。晏阳初认为平民即“苦力”,其“苦”在于体力劳动,缺少文化和没有平等权利;其“力”则是改造社会的巨大潜力。而中国是农业之国,大多数平民是农民,因此以解救“苦力”为宗旨的平民教育其重点当然在农村。

伴随着教育实用化和教育平民化等观念的形成,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产生了乡村教育思想。从中国教育思想发展情况来考察,最早重视中国农民问题、关心乡村教育的是激进的知识分子。比如李大钊在“五四”运动前夕、1919年2月就认识到青年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大有可为,“耕田也好,当小学教师也好”,去开发农村,运用教育去解决农民的愚昧。因为“中国农村的黑暗,算是达到极点”,“农村的教育机关,不完不备”,而“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多数的劳工阶级就是那些农民。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但是,最初专门论述乡村教育的是余家菊,他曾说过,“民国八年秋冬之际,予曾撰写《乡村教育危机》一文,根据事实,指陈乡村教育危机之所在。后又续撰多文,以为乡村教育改良之鼓吹”。余家菊于“五四”时期发表的《中国乡村教育的危机》一文及其续撰的文字,对当时教育界有很大影响。与此同时,袁观澜也在“五四”时期,从普及义务教育角度,极力提倡乡村教育。正如占棵所说:“因为中国以前的教育走错了路,忽略了百万个乡村,直到民国八年,才有些人觉得义务教育的重要,不仅在少数的都市城镇,而尤重在这百万个乡村。由于这样一个觉悟,才正式起来提倡乡村教育运动。”稍后,黄炎培从职业教育的角度,也论述了乡村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吾尝思之,吾国方盛倡普及教育,苟诚欲普及也,学校十之八九当属于乡村。”

二、当时的政治环境为乡村教育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契机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教育

中国的共产主义者把参加平民教育活动作为通向工农劳动群众的道路之一。如邓中夏所组织的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就是一个由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所组织的,以在工农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农阶级觉悟为挥汗目的的平民教育团体。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十分重视农村工作与农村教育,并把教育农民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1923年1月在彭湃领导下成立了广东海丰农民总会,总农会下设教育部,开办农民学校,对农民施行教育,1924年毛泽东在湖南韶山也办起了农民夜校,对农民进行了革命宣传和识字教育。当陶行知提出“到乡村去”的口号时,中国共青团的团刊《中国青年》对平民教育运动的这一积极方向发展的行动是支持的,并号召青年利用平民教育来教育群众,尤其是J浑代英十分注意利用陶行知把平民教育送到农村去办。挥代英曾向毛泽东建议:“我们也可以学习陶行知到乡村里去搞一搞。"1927年11月,《江西省苏维埃临时政纲》提出“注意工农成年补习教育及职业教育”、“发展农村教育,提高乡村文化”等口号。

以上都是中共重视农村教育,开展农村教育的例子。中国共产党为了赢得农民的支持,巩固根据地,并最终赢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十分重视农村教育,这也为根据地的农村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国民党的农村教育

为了抵制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教育,也为了挽救破产的农村,国民党政府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发展国民党领导下的农村教育。1926年12月国民党中央及各省联席会议规定了“厉行平民识字运动”、“改良乡村教育”等关于农村教育的条文。1927年7月,国民政府行政院限教育部于当年9月制定出厉行国民义务教育及成年补习教育的实施计划,这些规定为平民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二是利用“乡村教育”理论来麻痹革命人民的斗志。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运动及其观点很受国民当局的赏识,1931年蒋介石曾电召晏阳初去南京会面,后来晏阳初被委任为河北县政建设研究院院长。1930年国民党政府发动对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围剿,配合这一围剿,在文化思想方面也向中国共产党展开进攻。国民党政府当时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地方自治”“民众教育”“社会教育”等一系列措施,梁漱溟所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就是这些社会运动中的一个主流。当时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创办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就是在国民政府山东省主席韩复集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

国民政府希望通过教育的办法与手段来推行其所要施行的各项政策,并用这种方式来抵制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与农村运动,从而达到政教合一的目的。虽然最后国民政府的企图落空了,但是其行动对中国乡村教育运动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农村经济的凋敝给爱国教育家发出了时代的召唤

由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各地方军阀的连年混战、政府及地方官僚征收沉重的田赋与田赋预征、各处田赋附加、地租,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经济凋敝,农民困苦不堪。1925年湖南发生大饥荒。“湘省现有六十县发生饥荒,千万人民势必成饿俘,—而统计本年农民死于饥荒者,已达20万人,死于疫病者,已达30万人”。农民生活急剧恶化,农村日益破产。这种状况给爱国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一个时代课题:怎样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应当找出一条怎样的出路?

晏阳初认为:由于外来势力的人侵与封建传统的压迫,中国整个国家日益陷人不宁和混乱的状态,而受祸最大的莫若农村。乡村的破产与广大农民的衰老、钝滞、麻木种种退化现象,就使社会面临一个人及其生活基础的改造问题,而中国的人的基础是农民,其生活的基础在农村,因此,乡村建设成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样,为解决中国的问题,梁漱溟、陶行知等教育救国论者也认为中国的教育应当到乡村去办,并身体力行地从城市来到乡村,实现知识分子与民众的伟大结合。经济决定教育,教育要为经济服务,20年代的中国农村经济的客观面貌决定了中国教育的方向—乡村教育,濒临破产的农村也呼吁爱国教育家到乡村大显身手。

精品推荐